📖 ZKIZ Archives


回击三星苏州厂 京东方北京8.5代线月底投产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47124.html

概意在回击三星电子苏州高世代面板厂一周前的动工,昨天京东方拉人参观了其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方北京8.5代厂。

京东方官方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该厂2009年8月奠基后,本月28日即将试产,今年三季度正式量产。

大陆首个8.5代厂月底投产

京东方总裁陈炎顺表示,这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高世代面板生产线。预期一期产能约3万片玻璃基板/月,设计产能为9万片/月,满产可达到12万片/月,将主要生产26英寸至55英寸的液晶电视显示模组。

京东方新闻发言人张宇一周前对本报表示,为加快8代线投产进度,公司在北京5代线上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否则投产周期可能拉长。他透露,目前,海尔、 海信、创维、康佳、长虹等国内彩电大厂已和京东方签订合作开发产品意向书,京东方以及与其有股权关联的冠捷,还将借此生产液晶电视机。

“如果8.5代线满产,京东方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有望进入前6名。”陈炎顺说。他透露了具体的分配比例:京东方获得300万片,冠捷获得300万片。另外大约700万片将供给国内品牌厂商。

这一数据看上去很大,距离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定的未来3到5年进前5的目标更近了。目前全球前5大面板企业分别为三星、LG、奇美、友达、夏普。

但是,目前的全球面板市场格局是,三星、LG、友达、奇美4家出货占全球80%以上,几家日企占10%至12%,包括京东方在内的剩余企业,目前只 占不到10%的份额。北京8代线投产前,京东方全球面板出货量仅列第8位,市场占有率大约2%。北京8代线量产后,市占率大约也只在6%。

这可能还得看一下三星等巨头的脸色。三星、LG、友达已获准在大陆建设高世代项目,其中前两者还分别捆绑了大陆TCL、创维两大品牌的资本,等于已拉到重要客户。目前,三星苏州厂已破土动工,LG广州项目年底有望动工。

而且,京东方大陆还有一个重量级对手,即今年底有望投产的深圳华星光电8.5代厂,它由TCL、深超科技、三星联合投资。

苦涩的机会

外部环境的变化似乎给了京东方机会。

陈炎顺表示,公司不怕三星。因为三星要在韩国建设10代线,对于中国大陆的投资步伐不会太快,而LG在广州的项目至今仍未动工,因为它的投资重心同样仍在韩国。

而对于夏普等日系厂商,由于日本本土遇到核危机,目前基本没有能力在中国市场落实高达数百亿元的投资。

但韩国双雄捆绑TCL与创维,可能直接带来市场冲击,尤其是三星与TCL的联姻。陈炎顺认为,这要看双方是否能解决专利授权问题,否则TCL很难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而且,市场需求一端也给了它追赶的空间。尽管全球电视市场依然在快速增长,但是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笔记本为核心的面板需求,更是快速扩大。这已经引发上述5大巨头开始淡化10代项目上的竞争,开始将战火朝中小尺寸领域燃烧。

今年年初,夏普10代线削减了产能,开始强化中小尺寸面板的出货。目前,由于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下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市场持续扩大,夏普甚至打 算,将原本生产电视面板的日本龟山厂大部分产能用于生产中小尺寸面板,以争夺苹果iPad面板订单。而日本东芝与索尼也打算合并双方中小尺寸面板业务。

京东方也在朝这一领域移动。它在成都早已投建一条4.5代生产线,主要面向智能手机等市场。而北京5代线则主要定位于平板,合肥6代线则定位于显示 器与电视。陈炎顺表示,北京8.5代线投产后,京东方将成为中国唯一可提供从1.8英寸到55英寸全系列面板方案的供应商。而且,本报之前还报道过,京东 方已经进入电视整机代工市场。

但是全能型的京东方掩饰不住每条战线都不是冠军的尴尬。而且,截至目前,其多个工厂仅北京5代线、成都4.5代线维持赢利局面。几年来高昂的投资,已让它陷入折旧压力之中,并导致持续亏损。

上一财年,京东方总资产达569.85亿元。但截至2011年3月31日,其负债总额达234.49亿元,银团贷款达180亿元,生产线折旧以7年计算,8.5代线投产后,预计每年折旧将达50亿元。

京东方的快速布局可能导致财务风险持续出现。陈炎顺表示,公司当然将风险控制放到第一位,目前资本负债率控制在44%,资本金不低于60%。

“即使是目前紧缩银根的情况下,京东方依然没有超过银行基准利率就拿到了贷款。所以我对今年现金流为正很有信心。”他说。

之前,王东升对本报表示,如果只计算现金流,公司有望于今年底出现正数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48

京東方斥資10億組建光電產業投資基金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8/wNMDcyXzM1ODMwN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2

京東方的鄂爾多斯「煤高科」:220億OLED項目風險係數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30/0MMDcyXzM2MTM0MA.html

巨虧之下,京東方的「煤高科」處變不驚。

8月30日,京東方A發佈公告稱,其已與鄂爾多斯市政府、東勝區政府以及北京國資委旗下的 北京昊華能源公司簽署了第5.5代AM-OLED生產線和能源建設項目的框架協議,其在鄂爾多斯以投資換煤炭的計劃(詳見本報2011年8月16日報導 《220億「高科技」投資誘惑 京東方鄂爾多斯「換煤」》)獲得進一步推進。

具體來說,京東方與子公司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出資3000萬 設立鄂爾多斯市京東方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而京東方與子公司合肥京東方,以及京東方顯示出資3000萬元設立鄂爾多斯市淏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這兩家能源投 資公司將作為其在鄂爾多斯所獲10億噸煤炭探礦權的具體獲配單位,開發所得資金將用於5.5代AM-OLED生產線的前期資金需求。

京東方有關人士透露,「總投資220億元的5.5代AM-OLED生產線註冊資金為120億元,鋪底資金為15億元,這些資金大部分將由煤炭資源開發所得資金提供,不足部分京東方將自籌,也不排除通過定向增發募集的方式。」

京東方預測其鄂爾多斯OLED面板項目2013年投產後每年的稅後平均利潤達到28.9億元。然而,未來幾年急劇擴大的OLED產能或對此預測帶來變數。

三重難題

具體為:技術專利、產業配套和未來產能放大帶來的盈利壓力

隨 著北京京東方8代線今年6月底點火,京東方的四條液晶面板生產線都進入量產階段,然而液晶面板行業的整體虧損讓京東方也承受了巨大損失,今年上半年出現了 12.2億元的虧損。京東方的公告顯示,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其虧損分別達到6.75億元和5.41億元,而三季度預計虧損將擴大至8.84億-10.84 億元。

「京東方的5.5OLED面板項目主體廠房建設今年內一定啟動,而建設工期為29個月,最快將於2013年底投產。」8月30日,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表示。

然而,這個投資200多億元的新項目,卻不得不面臨技術專利、產業配套和未來產能放大帶來的盈利壓力等三大問號。

首先,對於京東方來說,選擇在鄂爾多斯投資OLED項目會面臨產業配套上的劣勢。京東方北京基地離鄂爾多斯有500公里路程,儘管這可以在一些通用的配套產業上提供支持,但是遠距離配套對今後的運營仍會帶來難題。

其次,由於全球OLED70%的專利被美國的柯達,以及韓國的三星、LGD等佔據,特別是在大尺寸領域,三星的專利壟斷優勢更加明顯。要想在大尺寸OLED突破,京東方顯然還需要邁過專利這道關。

對此,張宇表示,目前全球OLED專利不像液晶面板領域那樣被韓國和台灣地區企業控制,而且京東方為此也準備了部分資金用於專利購買和專利交換。

張 宇稱,早在2002年,京東方就收購了擁有部分OLED專利的韓國HI-LCD公司,擁有了部分OLED的專利和研發人員,而去年京東方在其成都4.5代 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基礎上開始進行OLED技術的升級改造,去年10月京東方更是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在成都合作共建「OLED聯合實驗室」。

第三,在投資回報方面,京東方稱,經測算,鄂爾多斯OLED項目計算期平均年所得稅後利潤28.9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8.50%,稅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為6.99年,稅後動態投資回收期為8.76年。

對於這一投資回報率的計算方式,京東方方面表示,這是評估機構參考三星SMD5.5代線的利潤回報情況而估算的,並結合了當前OLED面板市場的出貨量和供求關係。

但未來OLED產能的急劇擴張有可能會對此帶來變數。2010年全球

OLED面板出貨量是4000多萬片,但是到2014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到2.5億片。尤其是三星新工廠的建設將驅使AMOLED產能面積從2011年的89萬平方米提升到2012年的260萬平方米,在2013年將再倍數成長。

DisplaySearch中國區市場總監張兵表示,屆時OLED面板的價格有望下降到目前的一半,這樣OLED的投資收益率也會下降,而且三星5.5代線投資規模只有21億美元,而京東方達到了35億美元,顯然京東方的資產折舊壓力更大。

卡位下一代顯示

「如果順利投產,其與三星的差距只有三年,且早於台灣地區的面板企業」

儘管京東方OLED項目面臨多方面的挑戰,但其對中國在下一代顯示領域中的卡位有一定意義。

AM-OLED面板作為液晶的替代技術,目前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領域已經開始部分替代液晶面板。張宇表示,顯示技術的這一輪升級中,台灣地區面板商的佈局太慢了,相反大陸的面板企業這次似乎趕在了前面。

除 了之前成都長虹虹視、崑山維信諾、順德彩虹等在中小尺寸OLED領域佈局,廣州創維華工、順德彩虹開始建設4.5代中試線。張兵指出,「如果說液晶面板領 域中國的企業至少有5年的差距,如今在OLED領域京東方5.5代線如果順利投產,其與三星的差距只有三年時間,而且要早於台灣地區的面板企業。」

然 而,目前各面板企業亦在加速對OLED的佈局。今年3月開始三星電子已經開始投資20億美元建設第8代線OLED面板生產線,LGD也剛剛宣佈將投資 28.3億美元用於OLED面板技術研發和建設第8代OLED面板生產線,預計2014年底將正式投產,而友達、奇美、彩虹都計劃投資OLED面板生產 線。

張兵表示,「三星還計劃在現有的幾條8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基礎上進行低成本改造使其生產OLED面板,如果那樣到2014年可能全球範圍8代OLED面板的產能將大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89

京東方低成本升級欲追趕日韓巨頭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20/5MNDE1XzUyNjM5MA.html

「2000年當彩管行業面臨新技術的替代危機時出現了等離子(PDP)還是液晶(TFT-LCD)技術的爭論。如今隨著 TFT-LCD成為絕對的市場主導者,又出現了第二次顯示技術大爭論。」京東方集團董事長王東昇在2012國際平板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AM- OLED,以及柔性顯示、激光顯示等新技術誰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導者?

過去10年的國產面板之路被王東昇描述為「我們確實做得很累」,因 為一直在背後追趕。如今,面對從傳統的非晶硅(a-Si)液晶技術向LTPS(低溫多晶硅)、Oxide(氧化物),以及AM-OLED技術的升級的新顯 示技術革命,京東方等國產面板顯然希望借此機會成為全球面板行業的主導者。

與當初TFT對彩管行業的替代需要另起爐灶的巨額投入不同,同屬半導體顯示的新技術只需要對現有的面板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即可完成。為此,京東方已經開始著手對多條原有生產線的升級。

第二次技術革命

15年前面對CRT替代危機,京東方決定進入新型顯示領域,最終選擇了基礎技術為半導體技術的TFT-LCD。

顯然從今天來看王東昇在技術上的選擇是沒有錯誤的,因為雖然2012年TFT-LCD市場規模增速已經下降到個位數,甚至在電視面板領域出現負增長,但是當初與其競爭的等離子,FED等技術或者根本沒有產業化,或者呈現快速萎縮的局面。

來自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等離子電視的出貨量已經下降315萬台同比下降了26%,其市場佔有率僅有6.1%。而同期液晶電視佔有率達到85.5%處於壓倒性的優勢。

但如今,液晶面板行業自身也來到了一個新技術替代的關鍵時期,對於在非晶硅(a-Si)時代佈局較晚而且一直虧損的京東方等國內面板行業來說,顯然不希望再次落伍。

事 實上,三星、夏普、JAPAN DISPLAY等面板企業已率先啟動對新半導體顯示技術的研發。Displaysearch中國區市場總監張兵9月20日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液晶面板主 流市場依然被非晶硅技術掌握,包括液晶顯示器、PC以及電視等主流消費電子產品大部分依然在使用這一級數的面板。」

但新技術增長速度很 快,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更傾向於使用新技術的面板。張兵指出,LTPS液晶面板主要應用於高端移動產品;Oxide液晶主要應用在高檔平板電腦、筆記本電 腦、顯示器和電視領域;LTPS AMOLED主要應用在手機等高檔移動產品;Oxide AMOLED可能主要應用於電視等中大尺寸顯示產品。

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調研數據顯示,目前非晶硅液晶仍為主流,但逐漸呈下降趨勢;LTPS液晶年復合成長率為13%;Oxide液晶為36%;LTPS AMOLED為31%;Oxide AMOLED為135%。

顯然未來5-10年是新半導體顯示技術對非晶硅液晶替代的關鍵時期,僅僅智能手機到2016年全球出貨量就將突破10億台,這意味著LTPS液晶,以及LTPS AMOLED都將獲得寶貴的增長機會。

國產面板商跟進

儘管有如此多新技術的出現,但是在王東昇看來這些新技術依然屬於半導體顯示技術這一大範疇內,「材料和工藝發生了革命性進步,器件結構也簡單多了,但半導體顯示的基本特徵和技術基礎並沒有改變,柔性顯示也同理,這些新舊技術相關性和資源共享性高達70%。」

這 意味著當初選擇了TFT液晶技術的京東方可以在現有的多條液晶生產線上進行改造來完成向新技術的升級,張兵告訴記者,「這些技術的製程基本上一致的,只有 最終升級為AM-OLED需要幾個新增的化學製程,這需要一定的新投資,其他都可以在現有液晶面板生產線簡單改造完成。」

除了能平滑升級之外,讓京東方做出搶跑新顯示技術決定的另一大因素是,其在非晶硅液晶時代佈局太晚導致嚴重虧損。據記者瞭解,從2002年投資北京京東方5代線開始到今年,京東方的總虧損已經超過百億元。

王東昇指出,我們不得不面對顯示面板產業目前所面臨的成長壓力。這幾年來,面板價格不斷下降,大大超出2010年我提出的「生存定律」(即每三年顯示產品性能提升一倍以上,企業才能生存下去)的下降幅度,全球面板企業處境艱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盡快讓現有面板生產線完成升級改造來搶奪新技術面板市場,是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內面板巨頭的共同選擇。

為此京東方完成對成都4.5代進行LTPS技術的升級並開始獲得部分智能手機面板訂單。張兵表示,「如果國產面板依然只做電視、顯示器等入門級面板可能依然會虧損,而依靠新技術製造高PPI(像素密度)的新面板是這些企業扭虧的必然選擇。」

不 過由於三星在AM-OLED技術和產業化的領先,夏普獨有的IGZO(氧化物)面板技術,以及鴻海對奇美、深超光電5代線、夏普10代線等的整合,新技術 面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這樣情況下,京東方通過對現有生產線升級,以及在鄂爾多斯新建5.5代線AM-OLED生產線,其很可能成為與三星、LGD、鴻 海等競爭的新面板市場的關鍵一極。

王東昇還特別擔心液晶面板時代國內的重複投資局面,為此他告訴記者,「希望發改委等政府部門等主導行業企業高效利用資源,把控投資節奏,避免無序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38

京東方5年首度盈利 面板行業新一輪投資熱潮來臨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0-31/zMNDEzXzU1MjMzMA.html

液晶面板行業的持續回暖,讓剛剛投產的國內液晶面板生產線都感到了春意融融,繼TCL集團主導的華星光電宣佈從9月起實現盈虧平衡後,擁有4條液晶面板生產線的京東方也在2007年後再次出現了季度盈利。

根據京東方(000725.SZ)A10月30日發佈的三季度報告,第三季度京東方實現營收75.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0.2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52億,同比增加116.34%,而去年同期京東方的虧損則為6.35億元。

對於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京東方來說,這次季度盈利是多年來期盼的業績拐點,從成都4.5代線到剛剛完全達產的北京8代線所形成的全球前五位的產業規模,讓京東方甚至比台灣同行友達、奇美更早實現了盈利。

對於華星光電和京東方遇到的面板行業的好時機,業內人士普遍用「命好」來形容國產面板的境遇:32吋面板幾個月以來的供不應求讓以生產32吋面板為主的國內面板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根據TCL集團10月12日公佈的9月數據,其投資的華星光電,9月份產能實現10.8萬片(2.2×2.5大片),良品率達到95%,實際銷量165萬片(主要為32吋),加上京東方合肥6代線部分產能和北京8代線的大部分產能,以及南京中電熊貓6代線的產能,這也剛剛能夠滿足國內市場對於32吋液晶電視面板的需求。

目前,奇美、友達等台灣面板廠商逐步開始減少大陸廠商集中發力的32吋液晶面板市場,其6代以下的面板生產線開始轉向切割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面板,而6代以上高世代線開始傾向於39吋、47吋、60吋等差異化的大尺寸產品,這就給京東方和華星光電32吋很大的市場空間。

這也是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投產後產品依然以32吋液晶面板為主的主要原因,不過京東方6代線和8代線切割的32吋面板從6月開始大部分主要出口給三星、冠捷、索尼、東芝等外國品牌,而華星光電也出售25%的面板給三星等國外品牌, 這讓國內32吋液晶面板的供求更為緊張。

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開始將部分面板生產線產能轉向更大尺寸的面板切割,國內32吋液晶電視面板的供應將更為緊張,這也是京東方開始籌備繼續擴大產能的重要原因。

根據京東方的最新公告,其與合肥市政府及其投資平台共同投資285億元建設一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工程正在加緊推進,雖然京東方暫時無法再次通過A股資本市場再融資,但是為確保項目建設如期進行,巢湖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肥鑫城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及合肥市指定的其他國資平台擬在2012年末以前完成向鑫晟光電增資43.55億元人民幣。

京東方顯示總經理劉丹告訴本報記者,「本來合肥8.5代今年應該竣工投產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實現,京東方希望竣工時間能在2013年第四季度前。」

京東方在重慶再建一條8.5代線的計劃也與當地政府達成初步協議,與此同時由廣州市政府、創維集團合資建設的廣州LGD8.5線也重新簽署合資協議並將進入前期基礎建設階段。

加上三星蘇州8.5代線,國內2013年在建的面板生產線還有3條,到2014年國產高世代線數量也上升到5-6條,是否會導致新一輪面板過剩,重蹈光伏行業的覆轍?

對此,創維-RGB中國營銷總部總經理劉耀平表示,「無論是面板和光伏,在地方政府的參與下必然出現產能過剩的混亂階段,但是大亂後生存下來的企業必然成為全球面板或光伏行業的領導者,從面板行業來看京東方有望成為這樣的領軍品牌,要是沒有這些投資,國內平面顯示行業將更加糟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64

再議京東方融資的不合理性 舒顏

http://xueqiu.com/8528235036/24553546
——人們口誅筆伐,只因厭惡融資圈錢,尤其額度如此之大,卻不知道其中要點,這一篇來展開一下。

通常來說,企業涉及融資活動,通常有二個方向上的考慮:

一、經營考慮。

出於競爭戰略的考慮,需要在經營上加大資本開支的幅度,比如上馬新項目,跑馬圈地擴產能,加大研發支出等等,這些都意味著要在經營上加槓桿。為了面對未來的競爭需要,原先的人力、產能、財力都不夠了,假設這些判斷或舉措是正確的,無疑這是一個企業比較積極進取的態度,原股東們都應該支持。但是加槓桿有很多做法,可以向銀行舉債,向資本市場舉債,或者向股東增發,或者向政府尋求支持等等。由於面板業是大投入的生意,而中國面板業者幾乎沒有什麼資金積累,相對於原來的業務而言是經營槓桿大幅度提高了。所以這些手段是必須用的,只是如何選擇的問題。

TCL在上馬華星光電的面板項目就採用了多種手段,首先是尋求政府支持,其次是申請政府代持股份,最後是增發。第一種方法,得到了免息貸款51億,這筆款項在今年甚至被豁免。第二種方法,政府代持了30%比例的股份。這個股權在今年原價轉讓給TCL,30億元。第三種方法,定向增發。公司於2010年7月26日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向10名特定投資者以3.46元/股的價格發行了約13億股A股,募集資金總額為45億元。

當然即便如此,也只是解決了啟動資金,因為項目投資高達245億,仍然需要大額銀行貸款。註冊資金100億,是遠遠不夠的。華星在2010年10月20日,向銀團貸款12.8億美元(83億)。從而完成了整個項目的資金安排。

京東方在06年為了北京5代線定增6.7億股,以及08年為了成都4.5代線定增4.1億股,09年為了合肥六代線定增50億股,在2010年底為北京八代線增發30億股。可以說京東方為了四個項目,施行四次增發,其中第三次募得120億,第四次募得90億。

為了這四個項目,京東方一方面通過定增解決資金,另一方面也通過了銀團的渠道。合肥6代線項目通過由國家開發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徽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組成的銀團,獲得了總額約為75億元的銀團貸款,進而補足了項目投資缺口。在北京8.5代線項目中,京東方又通過由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農村商業銀行組成的銀團獲得了等值105億元的銀團貸款。

當然,尋求政府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北京市政府投資平台直接向該項目平台注入的85億元,最終使得八代線280億元資金全部到位。合肥為了爭取六代線,也在各方面做了貢獻。

由於在2012年前,中國面板業處於幼兒期,難以盈利,股價低迷,所以向股市融資是比較傷身體的。京東方在第一次定增前,也就是企業走向「液晶」戰略前,股本僅僅10億股,而等第四次定增以後,股本已經過百億。股本擴大十倍多。截至目前,不論是最早的職工股,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還是一路參與增發的機構個人,按照現在2.2元的股價,應該全部都是虧損者。

接下來,京東方仍然有合肥八代線、合肥觸摸屏項目、鄂爾多斯5.5代線和重慶8.5代線項目等四個項目,為此要啟動第五次融資,以2.1元的歷史最低融資價,定增224億股,希望募得460億。那現在應該怎麼做呢

二、財務考慮

以上說了那麼多,我們可以討論這次的定增。

我們先假設這些項目都是好的,無論是競爭戰略角度,還是盈利考量,都應該上的。本人對面板業做了深度研究之後,也認為京東方的這些動作,是積極的。而且,中國面板業,經過長期的努力,收穫期即將到來。那麼我們可以看看京東方從財務角度,應該怎麼做。

從財務角度考慮,我認為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要從股東的利益角度出發,這是應該遵守的倫理。無論是道德上,還是程序上,畢竟定增是需要股東大會決議的。

重慶項目投資為328億,鄂爾多斯項目投資220億,合肥觸摸屏項目54億,合肥八代線投資285億。加上補充流動資金,合計需要915億。這些項目裡,鄂爾多斯由於之前已經貢獻了煤礦資源,而京東方笑納後也已經賣掉獲利,所以,鄂爾多斯項目的籌資事項,理該京東方單肩解決了。重慶項目,黃市長發言中,詳細提到了該項目的籌資安排。他當時透露是京東方通過融資解決90億,其他已經通過地方政府和銀團落實。合肥項目的細節,我沒有去查。

我是覺得沒有必要去查證了。因為這一次增發,和以往四次增發,在時機上有本質的不同,即如今中國的面板業能盈利了,而且是賺的盆滿缽滿。這一點,無論從華星光電還是京東方自身的報告,都可以看得出來。而我本人通過深度研究,認為這僅僅是開始,強勁的盈利能力和持續增長這二方面,在未來都可以長期保持。

比如重慶項目,考慮到地域因素,以及產業特徵,這個項目的盈利必然是非常可觀的。合肥項目也一樣,合肥已經或即將成為家電之都。所以京東方在跑馬圈地的佈局方面是領先了,處於很有利的競爭位置。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京東方完全可以從財務角度,為股東考慮利益。這些股東,長期為京東方的發展忍受經營上的虧損,和股價上的低迷,現在黎明曙光在即,完全沒有理由實施這樣的增發方案,讓即將到來的果實如此稀釋。

比如,需要增發42億股,去購買北京北京國管中心當年扶持的85億元。這有什麼必要呢?究竟是為了財務分紅考慮,還是為了競爭戰略?顯然是前者。僅僅為了財務分紅角度的定增,顯然和以往競爭戰略角度是不一樣的。這樁交易,假設現在京東方沒錢,可以不買,過幾年再說,完全不影響京東方的競爭戰略。如果非要評估,那就要看是增發40億股收購權益對股東有利呢,還是不擴大股份暫不收購權益對股東更有利呢?每個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不增發。

其他項目的增發或籌資,現在一方面要結合自身業務的質變,可以考慮向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也可以繼續增加銀團投資。以前由於風險大,銀團投資還具有政府支持性質,現在情況逆轉,將變成香餑餑。另一方面,應該利用自身的造血能力,京東方一季度的經營現金流淨額就是15億,未來還會逐季向好,管理層可以預期今年通過經營造血70億,明年過百億,三年後達到250億,加上賬面現金,京東方的自身潛力是很可觀的。透過這二方面為主的渠道,應該是京東方是未來擴張的主要渠道。只要熬過二三年,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可以讓現有的股東,享受未來的果實。本身,項目的開支也是有時間梯度的,比如重慶項目,明年下半年才用錢,沒有必要現在來進行一次性增發,等明年再解決不遲。

從財務角度考慮,本次增發是不合時宜的,以未來的現金流做信用,應該多舉債或少權益,先完成競爭戰略。三年後,再利用自身盈利,收購政府代持的權益,並且降低有息負債。

結論:

可以說,這次京東方的融資,沒有合理審視自身行業的變化,也沒有利用自己已經質變的經營能力,在如此低迷的股價,定增的如此高額的股份,匪夷所思,只能解讀為「對原股東利益的侵害,給新股東輸送利益」。

京東方可以成為世界第一陣營的面板企業,現在已經沒有疑問,三四年後進入世界前三。屆時,強大盈利能力會表現無疑,市值也可以達到千億以上。如果是現有股本,那麼股民還是有有較好的獲利回報,但要是股本變成350億股,麻雀變鳳凰式的質變,帶來的權益,不是被大大的稀釋了麼?

呼籲強烈抵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894

深度剖析京東方增發案 舒顏

http://xueqiu.com/8528235036/24648638
——市場一聲嘆息:終不是良人也!


正文:


人們口誅筆伐,只因對融資圈錢這種惡劣行為深惡痛絕,這很容易理解。京東方在過去多年,已經增發四次,融得200多億,期間業績卻六年五虧。上市十多年,僅僅分紅過1.89億。這樣的企業,這次又血口大開,居然在接近歷史最低價的附近,增發224億股,募集460億。大多數股民,只要看到這樣的報導,對類似的公司和行為,都會強烈譴責和抵制的。

那麼,究竟中國面板業是怎樣的行業,京東方是怎樣的公司,本次增發又是怎樣的方案呢?筆者作為面板行業的觀察和研究者,從各角度為讀者仔細剖析,一起來探討個究竟。

一、先聊聊主角

透過表象看本質,必須承認,其實面板業是一個好行業,京東方是一家好公司,王東昇也是一個好企業家。這是需要先正本清源的。

面板業不是一個經營上深不見底的無底洞。就在2012年,這個行業在經營上,已經翻身了。尤其是中國面板業者,包括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最近幾個季度都賺的盆滿缽滿。在近半年液晶面板價格疲軟,不斷跌價的大環境下,仍然保持了環比業績增長。以華星光電為例,投資245億,年淨利潤超過20億,考慮折舊的影響,該項目四年即可收回投資,這還是在政府不支持的情況下,考慮貸款豁免,三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京東方目前四條產線,包括北京五代線,程度4代線,合肥六代線,和北京八代線在內,每條線都滿負荷運轉,盈利可觀。

從技術層面說,就目前而言,中國的面板業已經不可能因為某一個新的技術名詞,比如Oled,就被滅掉,重歸冰窟。必須注意到一個現實,那就是電視機這個產品,從硬件角度,經過90年的發展,已經接近史上最強,所以該行業的技術發展已經趨緩,全產業鏈向大陸轉移是個確定趨勢。技術不足,不再是中國面板廠家的命門。這一點,有很多說服力的證據。比如華星光電或京東方的客戶結構都是世界主流品牌,可以說明他們融進了世界產業分工體系;該產業鏈裡無論上游原材料工廠還是面板生產線,過去幾年和未來幾年都投資在中國,說明地域競爭力明顯;國內消費者高達85%的比例買了國產品牌,意味著消費者對品質或品牌的差距已經不再敏感……等等。

所以,現階段要說中國面板業的黃金時代開啟,是完全可以的。從京東方公司層面,或王東昇來個人說,我認為他們是為中國面板產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過去四次融資,已經開花結果,不僅如此,還為面板產業如今的三國四地競爭格局的形成,立下了最大功。若沒有京東方的努力,恐怕現在連5%的關稅也不敢收。王東昇若說是中國顯示產業教父級人物,是不為過的。

最後,這些項目必須要上麼?就新項目而言,我以為重慶項目是個好項目,不論是地緣位置,還是產業鏈配套,該項目必然盈利能力強勁。拿下這個山頭,對京東方意義重大。合肥觸摸屏項目,也是應該上的,面板廠商內置觸摸屏是未來大趨勢,應該投資。老項目因為已經接近投產,沒有必要評議。

以上描述,可能和公眾印象,或媒體渲染不符,但這就是事實。人們的確充滿了誤解或偏見,這一點和整個過程比較艱辛,成長週期又比較長有關。我們須要先正視這一點。從股市也可以看出來,TCL集團是一季度機構增持最多的股票,京東方也在近二個季度獲得大幅增持,尤其是二季度。人們如果有興趣看看歷史上的研究報告,對比會非常強烈,行業研究員的態度和評級在近一年紛紛出現了轉變。

這一點其實可以反過來想,如果面板業仍然毫無希望,增發就當是國家支持了,股民有啥好抗議的?

二、那這次增發到底合理麼?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次增發。

1、會是競爭戰略麼?

從公告來看,肯定是這個出發點,增發融資必須是跟著項目走的。但仔細分析後,邏輯是不通的。增發所涉及的三個主項目,人們都知道,並不是新項目。尤其是合肥和鄂爾多斯二個項目,二年前就在準備或開工,現在幾乎就快完工投產了。這二個項目,無論是股權比例,還是資金安排,早已經有定論,沒有理由需要現在再來討論融資。重慶項目,也早就曝光,按照協議,京東方只需提供90億本金即可。這筆錢,京東方自己的賬上就可以隨時拿出來,而且以他自身日益強化的經營現金流造血能力看,自己為合肥再掏50億,也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不增發,並不會影響到京東方現有這幾個項目的實施,不會影響到京東方跑馬圈地的產能規劃,或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四的競爭戰略。

2、會是財務考量麼?

財務考量一般是二個角度,一是收購權益,二是降低有息負債。本次增發,其中一項是收購北京國管中心的價值85億元的權益,其實就是財務考量。這筆錢是2010年為啟動北京八代線,政府支持了85億代持了相應比例的股權。這種方式相當普遍,深圳也為華星光電幫過這樣的忙。京東方在合肥和重慶的項目,也通過了類似的方式。

我在前面分析過,不增發並不會影響到京東方的競爭戰略,其實就是因為地方政府有類似的支持,導致京東方可以高槓桿地完成競爭戰略。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把權益收回來,以什麼方式收回來,那完全是一種財務考量。

降低有息負債是另一種財務考量。過去的融資投了四個項目,背負了大約200億的銀團貸款,今年一季報顯示長期貸款是185億。不過財務費用是1.4億,實際負荷有限。

如果不增發,即便是有地方政府的扶持,京東方的有息負債仍然要增加不少的。估計要再背負200到300億的長期貸款或債券,大概要增加年財務費用15億左右。

所以,與其說為了競爭戰略,還不如說是財務考量。增發募得460億後,幾乎可以把各個項目的權益全部都買回來,同時也不會增加多少有息負債。問題是:現在的股價非常低,需要增發224億股。這筆帳是須要算的:是否應該考慮先硬撐過去,不考慮權益比例,也承受高強度有息負債,等到項目投產表現出強勁盈利能力後,結合現金流情況,結合下一步擴展新項目,再考慮增發呢?

從合理性角度,肯定是未來增發划算。如果不增發,以現有的股本,三年內股價上攻10元,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畢竟按全部權益算,京東方可以有接近百億的淨利潤,千億級別營收,和250億以上的經營現金流淨額,以及在世界上接近前三的實力地位,值得上千億市值。屆時,如果要募得460億,僅需要增發46億股就可以了。

從現金流的角度,未來京東方三四年可以造血460億,為了將這個數字變成「現值」,付出將近三倍的股本擴大,代價實在太大。

所以,目前不是財務考量的好時機。

3、會是利益輸送麼?

從人性陰暗面出發,利益輸送是第一直覺。但是,仔細分析看,似乎也難以服人。利益輸送,送給誰呢?

管理層?問題是京東方是管理層持股的企業。天量增發後,管理層的權益肯定會被稀釋,這一點毫無疑問,個人那裡會有相應的比例的資金實力參與增發呢?比如TCL就肯定不會為第二條線增發。李東生個人僅有6%的股權,還是靠MBO、參與增發、不斷增持攢起來的。當年增發,靠質押了最初MBO來的股權,用2.5億參與增發的。如果現在動輒增發幾百億,李東生哪來的錢參與增發呢?增發後股權不是被稀釋到2%了麼?TCL只有可能在二年後,為了發力後續項目進行增發,但是那時可能股價已經在10元,那才是正常邏輯。

輸送給地方政府?這也說不通。地方政府首要目標是招商引資,意在產業和稅收,其他是次要考慮的。三年前參與增發的幾個合肥國資股東,解禁後在今年不斷減持,從股價看是幾乎沒有盈利的,考慮到三年的利息成本,肯定是虧損了。他有必要一邊減持,現在又來參與增發,再持滿三年麼?北京國資委,有必要現在來為三年前的85億錢,換取42億股權麼?這樣做,不僅還要等三年後才能兌現,還稀釋了管理層的股權。——即便是從利益角度出發,問題是這樣股權擴大後,換股還有利可圖麼?

輸送給基金公司,或其他機構?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仔細想意義也很小。一方面他們可以在二級市場直接購買,這麼多錢,做莊都不是問題。另一方面也不需要擔心低價收集籌碼困難,因為多年來的增發股份累計高達百億股,拋盤多的是。甚至他們也考慮可以通過股權轉讓獲取相應股份。這樣不是獲利空間更大麼?現有股本,到千億以上市值,有五倍空間,而增發以後,頂多一倍了。基金如果看好這家公司,去接受利益輸送,這不傻麼?

其實,利益輸送只要是管理層受損,其他可能性就較小了。對吧?

4、會是陰謀論?

從增發金額看,扣除國資部分,大約還需要252億的缺口。對象一共不超過十名,扣除現存三家,還剩七家。基金公司是肯定沒有那麼多錢的。所以必然有二家類似平安人壽這樣體量的財務投資者,會達到公告約定的單家45億股上限。如果滿額增發通過並得以實施,這二家巨無霸大約會出資近200億,剩下60億留給其他五家湊數。為保留大股東地位,所以管理層或北京方面,才不得已需要42億股,以獲得一種均衡。增發完成後,勢必會出台大規模的股權激勵計劃,再部分彌補管理層的股權稀釋。

那為什麼這二家機構要如此投資京東方呢?從財務角度是較難解釋的。目前資金很緊張,貸款收益很高,搞搞信託理財就更可觀了,甚至拆借同業也可以獲益不菲。200億錢,折合到一百億股,相當於合計持股30%,即使按京東方未來百億利潤算,也就不到15%的年收益。問題是看上去投資效率雖高,但是實際上不然。首先股票上難以套現,如此龐大的解禁拋售是難以想像的;其次,由於未來京東方未來仍然要進一步大額資本開支,分紅估計也難以指望,再說未來還說不定出現液晶盈利週期,導致盈利下降甚至虧損呢。即使只往好的方面想,京東方會輝煌時間比較長,巔峰市值可能更高,中間盈利能力可能繼續增長,但是,時間一長,比如十年以後,面板業終究會變成中國的成熟行業,資本回報率下降,市盈率下降,甚至不排除經營惡化,就像現在的台灣面板企業一樣。——何苦呢?

但是,這是唯一有可能性的解釋。意圖不明,只能以陰謀論莫須有之。至少這樣在邏輯上可以勉強貫通。當然,陰謀論也可能是陽謀論:這些投資者實在過於看好面板業或京東方,認為其前途無限好,同時,管理層以犧牲自利引進戰略投資者。三星或台積電,是電子/半導體領域裡高淨資產高固定資產高市值的代表,以筆者對面板業的研究,京東方在面板業的最大空間營收空間,可能是三千億人民幣。如果這樣,那麼京東方未來十年仍需要2000億元左右的進一步資本開支,並在景氣週期頂峰獲得最多3000億人民幣的市值——也就四倍空間。

補充一下,這家戰略財務投資者難道是執行國家意志麼?我的理解是難以說通。從競爭角度,目前產業的天平已經向中國傾斜,僅僅依靠正常公開的市場化運作,就可以實現面板產業的繁榮,無需國家秘密幫助。

三、小結

沒有合理審視自身行業的變化,也沒有利用自己已經質變的經營能力,在如此低迷的股價,定增的如此高額的股份,著實匪夷所思。從競爭戰略、財務考量和利益輸送各個角度都難以解釋。企業形象全毀,行業印象被妖魔化,散戶跟著遭殃,管理層也受損,幾乎是全輸的局面。

唯一的好處,就是在世界面板業的短期競爭拳台上,未來京東方將可以更加從容地參戰,形象如同外國大力士,而非李小龍。——問題是,李小龍本來就可以打敗大力士。

然而,從長期來說,他又將永遠地為自己設置了絆腳石。我們可以設想另一種情形。上半年京東方的走勢是如此穩健,五月下旬幾乎就要放量爆發,但很可惜,由於種種原因(比如合肥減持),上攻變為探底。如果京東方可以去五元上方,發行200億可轉債,不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麼?這次增發後,市值將擴大到700多億。股價按未來現金流折現的算法(這是一次幾乎不影響未來現金流的增發),本也可以支持700億的市值,5元的股價。當年的增發解禁就這樣影響股價,未來的解禁怎麼辦呢?

一個公司如果不學會向資本市場融資,只會對政府增發,即使暫時領先一步,從長遠來說,也遲早打不過能迎合善用資本市場的對手。三星2011年的折舊是116億美元,當年固定資產是560億美元。三星長期資本開支大於折舊,2013年計劃資本開支216億美元。當然,京東方是不能和三星去比了。但是京東方這類企業未來要發展,遠期的投資規模肯定會遠勝於現在。難道京東方可以一直通過越來越低效率的增發,來支持越來越大的資本開支?

對比藍色光標,市場一聲嘆息:終不是良人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31

京東方董事長王東昇回應「產能過剩論」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9/3017076.html
項460億元的融資計劃,再次將京東方推向風口浪尖。在液晶面板「產能過剩論」盛行的當下,京東方繼續追加天量投資擴產,讓市場質疑聲不斷。

在日前舉辦的「2013平板顯示高峰論壇」上,南都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京東方董事長王東昇。王東昇表示,從全球來看,未來3~5年面板領域新增產能有限,因此大的價格戰不會發生,產品價格將保持相對平穩。但從中國市場來看,對TFT-LCD和AMOLED的需求依然將保持較快增長,京東方未來的盈利會穩步增長。

460億融資謀求行業第三

8月中旬,京東方46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方案獲得了股東大會的表決通過,所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合肥鑫晟光電8.5代線、鑫晟光電觸摸屏、鄂爾多斯源盛光電5.5代AM-OLED、重慶8.5代線等項目的追加投入。

京東方上市之後,先後多次從股市上募集資金近260億元,成為A股市場上的「融資王」。與此相對應的是,京東方曾6年5次出現經營性虧損,上市10餘年來,其現金分紅甚至不足4000萬元。因此,京東方再次拋出天量融資方案,自然引發市場的高度質疑。

對於這一次的融資計劃,王東昇表示,京東方從去年開始已經盈利,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超過8億元,目前京東方的4.5代、5代、6代、8.5代四條生產線均滿銷滿產。「如果京東方不繼續融資,而是維持目前狀態,公司短期也能過得很好。但從長遠看,液晶面板產業是規模制勝,京東方未來的目標是進入世界前三。隨著LTPS、OxideTFT、AMOLED等新型顯示的日趨成熟,佈局下一代顯示技術,搶佔新型顯示領域制高點,是成為未來行業領導者的必經之路。公司這次大規模融資,就是基於這一出發點。」

京東方副總裁張宇稱,京東方目前還處於資本投入期,且該期限會持續至2015年左右。不過,公司未來5年不會再有這麼大規模的融資計劃。

未來幾年產能不會過剩

目前中國大陸已建和在建的面板生產線達21條,總投資約2000億元,年生產能力達5000萬平方米。對於產能「過剩論」,張宇明確表示,「未來幾年內液晶面板的產能都不會過剩」;而對於「過時論」,王東昇則指出,TFT-LCD和AMOLED之間的技術相關性和資源共享性高達70%,這兩項技術的基礎都是半導體,後者只是前者的延伸和發展,多種半導體顯示技術一定會長期並存。

王東昇稱,未來3~5年,全球範圍內顯示領域新增產能有限,韓國、日本、中國台灣目前都沒有大的項目上馬,因此未來幾年面板行業大的價格戰不會發生,產品價格將保持相對平穩,京東方未來的盈利會穩步增長。

對於AMOLED取代TFT-LCD的觀點,張宇表示,目前AMOLED生產線的良率很低,導致成本很高,尤其無法在大尺寸領域普及。目前京東方已建、在建的7條生產線中,僅有鄂爾多斯的一條5.5代生產線採用AMOLED技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544

京東方股東大會小結: sube2000

http://xueqiu.com/2648071762/29314291
總體上感覺整個管理層還是比較低調務實的一類,基本可以肯定他們前些年的堅持,也可以相信未來幾年的規劃實施。

最大的問題還是激勵機制方面,北京國資委總體意見上總說支持,但鑑於複雜的多種環境影響因素,沒有人敢隨便拍板(怕落下國資損失之類的……)。最近的管理層增持計劃也是獲得了北京國資委的支持的結果,但一方面需要管理層投入真金白銀,另一方面量也小(就算批的量大,個人也沒錢啊),因此更多還是迫於股東壓力,為了穩定和提振股價不得已而為之的舉動。最核心的還是更大規模的期權激勵或者MBO之類,這需要中央高層的改革定調子。不過,作為十幾年來一支穩定的團隊,管理層還是心存很大希望,希望多年的付出得到相應的回報,幹勁依然十足。

再說些具體些的事情:

1.   2014年業績:

a)    京東方去年在轉小屏方面非常成功,現在智能手機類小屏的利潤是最好的(京東方基本已經是這方面的全球第一,佔比20%左右,爭取目標35%-40%,並且主要針對中高端),京東方整體毛利率(包括大小屏)全行業第一(大約24%,三星LG是百分之十幾,台灣兩家不到10%),因此,包括台灣在內的其它面板商也在轉小屏,這樣價格壓力會加大,同樣毛利率會下降(一季度大約21%,全年估計20%左右)。但今年也不會很慘,因為京東方在小屏方面的技術已經世界級,包括台灣都做不到很好的轉型,技術還是差些(比如玻璃基板的厚度降不下來,就只能做中低端的小屏)。

b)    去年總體成本由於國產化等下降了17%左右,今年還會下降,這也是利潤保障的一方面。

c)    2014年四條已有產線業績將略增。四條線依然將滿產滿銷,但利潤增加有限,還會被兩條爬坡的新線吃掉一部分(兩條新線今年估計將全年略虧,但四季度將實現季度盈利)。

d)    估計大約全年利潤將在23-30億之間,力保與去年持平(應該問題不大),爭取27億,力爭30億以上,即EPS在0.07-0.09元左右吧。

2.   業務情況:

a)    AMOLED5.5線爬坡4個月已經實現了55%左右的良率,已經相當快,對比三星的線是爬坡1年多才實現量產,良率80%左右,龍騰爬坡18個月,吃稱80%的良率(實際大概60%左右)。估計到10月份實現量產(盈虧平衡點);Oxide大尺寸AMOLED也將在6月份點火(應該是合肥8.5代線)。

b)    有人問到蘋果產業鏈問題,王總回答,蘋果找過來,但經濟上不太合算,因為要照顧其它老客戶,還有產品搭配問題,如果產線保障了蘋果,統合利潤不如賣其它客戶多。現在京東方的技術好(三星的面板在某些方面也不如京東方),但產能不太夠,因此是在最經濟的方式選擇客戶。蘋果的後面13.3吋的筆記本可能會用京東方(手機和PAD不會了)。

c)    有人問華星的利潤比京東方好,陳總回答,華星的產線有17億多的利潤,但裡面有15億左右是業務外收入(如國家補助6億,水電補助4億,折舊補貼2億多,貸款貼息2億多),因此是沒有可比性的,毛利潤是最真實的,24%對14%。

d)    目前87%的資產是在面板業務上,也是未來很長時間的重點和保障,同時再向其它方向擴展,包括照明、代工、整機、健康云等,但目前能看到的主要還是整機(佔10%左右的營收,已經開始實現利潤)和照明業務,其它的暫時都貢獻不了太大的收入。

再說些未來的事情:

1.   明年將是個小爆發年,因為6條線全部滿產滿銷,如果行業不出現大的意外,50億利潤應該沒什麼問題(EPS約為0.15元左右),規模大約與台灣兩家相當(現在約為三分之一,三星的五分之一)。未來2-3年,EPS力爭從現在0.1元上下(增發後計算),到0.3元上下(即2017年實現100億以上的淨利),再下一個目標是0.5元上下,並遠景規劃2023年實現0.7元上下的EPS;

2.   盈利穩定性要靠全產業鏈保障,一方面是橫向,產線更分散,滿足不同層次需求;另一方面是縱向,更多向下游擴展,如從Opencell供貨到模組供貨,再到整機代工供貨,這都是在增加資本有限的情況下大大提高毛利率的方法;

3.   提出「PS+」(P應指面板業務,S指系統產品,+是增值服務)戰略,目前主要在做P,短期新利潤增長點在S(即靠系統或終端產品提高毛利,打造品牌走老路肯定來不及了,要有自身優勢推出顛覆型的產品來塑造品牌),最終將向+服務發展(這塊主要的構思是健康業務,參與未來健康醫療大市場,目前已經完成頂層設計,但實施還遠,只當是戰略目標吧);

4.   企業的亞洲目標是三星電子,這是全球最優質的電子企業之一,綜合實力強(蘋果是個消費型產品的爆發戶,感覺王總認為不是一個行業的事,也不看好蘋果的未來);終極目標是IBM(新發明和專利方面是全球第一的,保障了持續百年的各種轉型成功和良好發展,這才是真正偉大的企業)。因此,王總眼中的京東方還是想大有所為的,也提到京東方有這個基礎和潛力的(應該是指未來N年中國會出現一批巨型優質的支柱型企業集團)。

小結一下,個人感覺還是一塊被低估的優質資產,雖然有管理層激勵問題(別到攏不住人才的時候)和持續巨額增髮帶來的攤薄(本身整體行業還是處於慘烈競爭階段,遠談不上行業較好),但3-5年後,估計將從現在的幾十家淘汰合併到3-5家,那時可能才會出現較好的盈利水平。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依然有盈利保障的技術龍頭,京東方你值得擁有![俏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730

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我們要打贏兩場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7561.html

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我們要打贏兩場仗

一財網 王珍 2015-03-18 19:40:00

從青年到滿頭白發的中年,王東升用22年時間把京東方做成中國最大的液晶面板企業。下一個二十年,他的目標是把京東方從顯示器件提供商,轉變為軟硬融合、應用整合的服務商。

從青年到滿頭白發的中年,王東升用22年時間把京東方做成中國最大的液晶面板企業。下一個二十年,他的目標是把京東方從顯示器件提供商,轉變為軟硬融合、應用整合的服務商。“京東方要變為網絡3.0時代的企業”。

物聯網帶來新機遇。德國時間3月16日下午5點,剛剛參觀完2015年德國漢諾威電子展(CeBIT)的王東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在制造領域應用是大勢所趨,這就是工業4.0,為網絡3.0時代做準備,最後將是智能時代。”

“未來,顯示無處不在,除了手機、平板、電視,車載、醫療等各種應用也需要顯示,這是顯示產業的機會。從挑戰看,整個社會往物聯網方向走,我們的產業生態也在變化,所以京東方要轉型,將從硬件生產商,轉變軟硬融合、應用整合的系統方案服務商”。

王東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京東方已從單純的面板事業,擴展為面板器件、智慧顯示、醫療健康三大業務板塊。

“我們要打贏兩場仗”,王東升說,一方面,京東方的顯示器件計劃五至七年內要成為世界領導者;另一方面,京東方要加快向“軟硬融合、應用整合、服務化轉型”的方向轉變,以顯示和傳感技術為核心,構建網絡3.0時代的新生態。

參觀完CeBIT2015,王東升更堅定了信心:“我們的戰略方向是對的。” 他認為,“我們的心態已經是如何從跟隨市場轉變為引領市場”。

王東升坦言,“中國已經進入一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工業4.0之後,京東方整合技術、運營、營銷、品牌資源,也可以做電子商務平臺,鼓勵員工、社會人員來我們平臺創業。”

把某個互聯網應用做透,如把顯示與穿戴傳感聯接。“面板的核心是光的存儲和放送,我們有半導體光電和ICT技術,這也是互聯網技術組成部分,所以可以跨界。”王東升說。

“我們要從賣產品,變為賣系統、賣服務,變成網絡3.0時代的企業。”在王東升看來,蘋果手機面世開啟了網絡2.0時代,“下一步將是網絡3.0時代,軟硬融合、應用整合,本來醫生、工程師、教師是不同領域,未來融合,將產生很多新的應用。”

舉個例子,王東升說,“今天我們早上要趕在8點半前到達會場,參加CeBIT2015中國館的開館儀式,卻碰到堵車。德國的汽車上有GPS導航,司機說走這條路肯定會遲到,另一條路8點15分到,我們馬上拐彎,最後到達時一分不差。它不僅把GPS地圖放進去,還接入實時堵車信息,不僅告訴你怎麽走,還告訴你實時狀況,預測這條路什麽時間到。”

“又如,以前到醫院照腸鏡、胃鏡很辛苦,未來患者吃一小粒帶有微型傳感器的藥丸,在家里用手機把數據傳給遠方的醫療專家,把傳感、通訊、大數據分析技術結合,就可以做出診斷。我們正與相關企業合作,研究怎麽把大數據分析與治療癌癥結合,準確率達到70%。”王東升說,“一切跨界技術的融合,就會有新的東西出來。”

但是,目前阿里、海爾等巨頭都說做平臺,京東方有什麽不同呢?王東升認為,制造平臺中,有的做整機,有的是器件與整機一體化,都要把互聯網技術加進來,強者更強。“關鍵是如何找到你的差異化和商業模式,屏是我的核心。”

液晶面板是“三高”(高投入、高技術、高風險)行業,而且周期性明顯,早幾年全球面板業曾出現整體連續虧損,過去兩年又回暖。2014年前三季,京東方凈利潤18.55億元,同比增長36.47%。今年,重慶京東方、華星光電二期、南京中電熊貓等國內多條新增的8.5代線將陸續投產,業界依然存在供過於求的擔憂,如何平伏產業周期呢?

王東升坦言,今後半導體顯示的產業周期依然存在。一則從經濟學角度,供過於求、供不應求會輪動;二則從產業學角度,產業有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比如,液晶(LCD)技術成熟後,AM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新技術又出來。直到全球面板業集中度提高,行業才會更穩定,今後波動會趨緩。

王東升認為,往更長期看,京東方對“虛擬增強現實顯示技術”等領域也要有所布局。去年,京東方已經參股了一家美國的全息顯示技術公司。

“我們對推出顛覆性創新技術有信心”,王東升說,但技術創新只是一方面,還要與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結合,形成綜合創新優勢。比如說,一些個性化的顯示產品,京東方可以把系統、芯片、軟件解決好,並引入投資基金,鼓勵和支持員工或社會第三方來做市場推廣,京東方主要搭建一個平臺。“我們要把徹底市場化與顛覆性創新結合,進入創新2.0階段”。

編輯: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