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屑商人辦報創網台賣views

2013-10-17  NM  
 

 

「所謂的大時代,不過就是一個選擇,或去,或留。」《一代宗師》的宮二說。

既然中共已伸出掌控傳媒的魔爪、《信報》老闆李澤楷已投誠,負責「獨眼香江」政治評論版的副總編輯游清源,已沒有留下來的理由,本月初他連同三個下屬,全組集體請辭。

擺脫被閹割的枷鎖,不必再賣新老總郭艷明的賬,他接受本刊專訪時豁出去,大談創立多媒體時事平台的大計,「係玩breaking views,可能會有電台節目,甚至係電視節目,一年大約五、六百萬,有啲投資者初步已有接觸,希望明年一月開波。」

年逾五十,游清源已見自己、見天地,還未見眾生。新媒體是成是敗,游清源沒有多想,反正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

由「小小超」李澤楷○六年購入《信報》八成股份,到梁振英去年上任後陸續爆出中聯辦干預《信報》編採方針,及至今年八月底郭艷明上場、「獨眼」稿件被「河蟹」,游清源已對《信報》慢慢死心。

本月初游清源拉隊走人,下月一日他將離開埋頭苦幹八年多的地方,只留下空櫈,「聽講『獨眼』會由(新聞總監)楊建興接手,老總都透露『獨眼』會繼續做o架。我仲好善意咁同老總講,如果一個月唔夠,我哋可以等佢搵夠人先走。」郭艷明怎回答?「佢話得o架喇,一個月夠o架喇。我真係好想好嚟好去,呢個環境最好大家開心見誠傾嚇,至於佢哋將會點做,我真係唔知,亦唔到我講。不過我喺《信報》嘅專欄(『頭文字Y'),暫時會繼續寫。」

《信報》不應賣武

專訪中,游清源沒說過《信報》中人半句壞話,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味道,還是嗅得出。「郭小姐有佢自己要做嘅嘢,我會尊重,但未必係我想做嘅嘢。佢可能想將《信報》進一步通俗化,佢覺得出路係咁,但我覺得《信報》係精英報紙,唔需要好高銷量。以前林太(駱友梅)講落,佢唔會教人買邊隻股票,呢啲留番俾《經濟日報》做。我哋係少林寺主持,冇理由做埋(海盜)巨鯨幫、海沙幫嘅嘢。大師係唔需要出嚟賣武,《信報》係要做一代宗師,唔係龍虎武師。」歸根結底,中共把新聞當作是宣傳大國崛起的工具,回歸後,傳媒老闆紛紛向中共低頭。「《信報》,姓李嘅。李澤楷先生有好多生意,其中一個戰略性嘅生意,就係之前盈科數碼動力併吞香港電訊,中國有關方面出咗好多力。佢係一個咁有野心、咁有魄力嘅企業家,佢梗係好想全球都有佢嘅生意,中國係最多商機,呢個毋須否認。」一條腰帶一道氣。既然商人辦報會衍生有形或無形的壓力,主流傳媒的發揮空間有限,游清源索性另謀發展,讓「文人辦報」復興過來,「你問我呢,我都欷歔嘅……今次係一個契機,令我諗番究竟自己適合做啲乜嘢,唯有文人辦報先有機會講真話,同埋有高質素嘅分析評論,呢個原則唔可以妥協,我情願搵少啲、辛苦啲。」

創多媒體平台

一年多前,游清源已在「大班」鄭經翰創辦的網台DBC及現在的D100開咪,以嬉笑怒罵的方式評時政,他的節目《怪獸直播室》在facebook有逾一萬四千個like,是D100最受歡迎的節目,未來亦可能有進一步合作空間,「我其實比較鍾意做啟蒙嘅嘢,新一代係ready for it。」吸取網台經驗,他的鴻圖大計亦已有雛形,初步計劃發展多媒體平台,利用網上空間打造互動新聞平台,最理想是三個下屬一齊過檔,繼續以紀曉風式的文章「賣views」,亦可能加插電台及電視節目吸客,投資及收入來源則參考主場新聞和D100,「有數得計,十個人,每人月薪平均三萬蚊,計埋雙糧一年約四百萬,燈油火蠟加埋約五、六百萬,即係一個月要使五十萬。「投資者可以搵,但先決條件係佢唔可以左右我哋編採方向。呢啲投資者唔係冇,有啲已初步有接觸,佢可能係一個唔願意出名但有啲錢嘅donor,可能每人一百幾廿萬,唔係多,但佢哋樂觀其成。」

自知得罪人多

另一「水喉」則是聽眾和讀者。「香港甚至海外,有唔少人願意俾少少錢支持良心媒體。以D100為例,基本年費六百蚊,特別會員五千蚊,超級會員一萬蚊,但佢哋冇乜著數。大班做得幾成功,佢依家只行會員制,淨會費都有二千幾萬收入,唔係講笑。「我當我收六百蚊,有一萬個會員,就有六百萬,五千個,都有三百萬,人少少夠維皮。第一批投資唔使好多錢,可能搵個千幾二千呎嘅工廠大廈都夠。」他亦打算邀請名人撰文,「可能都會有類似練乙錚、林行止先生嘅文」,讀者須付較高會費才可拜讀文章,「呢度砌啲,嗰度砌啲,係辛苦嘅,係揼石仔嘅嘢,但我情願係咁,去換番多啲自由。」事實上,游清源在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千年代初亦曾開舖賣外國雜誌、開設出版社等,均失意離場,如今「獨眼」被整治、他離開《信報》,不少行內人「食花生等睇戲」,他卻不以為然,「抵我死嘛?Steve Jobs都係咁樣俾人話,肥佬黎到依家都俾人話啦!一啲人如果喺你心目中唔重要,佢講到幾狠毒、幾惡毒都唔重要。尤其依家習慣咗網絡生態,你一日爆十次血管都得。」游清源自知是不少人眼中的「仆街」,他有如下解釋:「可能係我入世未深,或者一路都唔深,我唔係好避忌去笑人。我唔係話自己好叻,但我係好努力去叻,我潛意識對一啲唔係好努力嘅人,唔係好接受。我近年已經mellow(順和)咗好多o架喇老實講。我以前好怕蠢人,依家唔係好介意。可能係把口衰,得罪唔少人,我都知。」文人辦報精神,游清源唸唸不忘,雖未知會否有迴響,但憑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林行止:倉廩足而鹿獨立

游清源這個名字,原來又關林太(駱友梅)事。「八九年就嚟畢業,我去《信報》寫專欄。林太覺得我真名袁耀清好俗,炫耀咩啫,仲要炫耀清高,好矛盾o架嘛!佢叫我諗個筆名,臨時臨急諗唔到,咪將個英文名玩轉,Yau Ching Yuen,不如全部三點水啦,就變成游清源。」下月離開《信報》後,游清源先去台灣旅行,期望十二月多媒體計劃會有定案,明年一月正式開工。突然另起爐灶,游清源的「契媽」林太駱友梅有否指點迷津?「林生林太背後冇資金支持。我積蓄唔多,可以用到一年半載,但我唔會抖咁耐。今次離開《信報》,in fact我係見過佢,佢提點我好多嘢,『唔好諗住抖一排先呀,你要養家o架!』「林生就話要經濟獨立,人先可以獨立,用我嘅語言講,就係我未上岸,未儲夠骨氣錢。骨氣錢就係你想炒你老闆時可以二話不說咁炒佢,嗰嚇都幾爽o架!」你算不算是炒老闆?「咁又唔好咁講,我希望我喺另一個空間更揮灑自如,明知眾生度不盡,偏向紅塵恆拋心,所有人瞓曬,你wake up一兩個都好吖,雖然最新版本係,你永遠唔可能叫醒一個裝睡嘅人!唉!儘量做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765

庫克造反!賈伯斯不屑的他全做

2014-06-09  TCW
 
 

 

「去年有一億三千萬用戶購買了他們人生中第一支iPhone,其中不少人是從Android陣營投奔來的??,」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今年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以嘲弄Google為首的對手陣營開場。緊接著,他和其他蘋果主管端上大菜,宣告蘋果將徹底解放,從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固守的封閉走向開放。

造反一:輸入法隨你更動

雖然開發者大會沒有iPhone 6也沒有iWtach,但徹夜守著電腦觀看直播的蘋果達人、汪達數位出版創辦人董福興仍很振奮。因為蘋果宣佈開放四千多種應用程式介面(API)供開發者應用,還推出連業餘者都能上手的全新程式語言Swift,「這意味著大開放,全民都可以改造iPhone。」連向來不允許別人更動的輸入法,都對外開放了。台灣用戶未來有機會可以在iPhone上使用嘸蝦米或是新酷音等輸入法。

在庫克主導之下的大開放,預告九月即將面世的iPhone 6和舊iPhone,將完全是兩回事:你我皆可以在iPhone上「動手腳」。「這在賈伯斯時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董福興說。

蘋果這場盛會,沒有任何硬體產品露出早在外界預料之中,iPhone 6的原型機照片早已滿天飛,但也顯示庫克不依循「賈伯斯模式」的決心,越來越堅定。尤其是保密這件事,庫克的寬鬆程度,讓董福興直呼不可思議。除了傳遍網路的iPhone 6原型機照片,開發者大會的焦點:Health,一款健康管理軟體介面截圖也在今年三月流出。「蘋果不製造硬體,手機原型機流出還情有可原,但連核心的軟體都流出,實在很不符合蘋果的保密風格,」董福興說。

造反二:愛放風聲測水溫

台灣蘋果開發界,參與開發者大會六年的週可思創辦人胡晉豪很有同感,他認為庫克和賈伯斯對保密的態度截然不同,「開發者大會不到最後一刻賈伯斯上台,沒有人說得準會發表什麼。」庫克的保密功夫雖不到位,但放點風聲,也能提前測試新產品的市場水溫。

與其說庫克不搞神秘,倒不如說他較公開透明。賈伯斯任內,蘋果引發的最大爭議就是「血汗工廠」罵名,尤其是那些位於中國的供應鏈廠商。但庫克上台後,不僅公佈了供應鏈廠商名單,還接受第三方獨立機構FLA對蘋果供應鏈勞工問題進行調查等。

造反三:走進人群做市調

為什麼外界確信蘋果今年將推出更大尺寸的iPhone呢?是蘋果自己告訴大家的。獨立科技網站Re/code日前揭露一份蘋果內部文件,報告顯示,消費者想要低價且大螢幕的手機,這份文件透露一項更重要的訊息:原來蘋果也會做市調。「我們就是決定這產品偉不偉大的那群人。我們不會走進人群做市場調查,」賈伯斯過去對此是如此不屑一顧。

走向終端消費者、與他們對話,是庫克瞭解消費者想要什麼的做法,他因此在二○一二年三月高調視察北京的蘋果專賣店,這是蘋果歷史上第一位執行長訪問中國,隔年iPhone 5S和5C兩款手機,中國首次列入首賣地區,庫克也成功籠絡了中國消費者的心。

造反四:願分紅給股東

此外庫克也宣佈,將把四百五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三千三百億元)用於分紅給股東以及回購股票,這是蘋果自一九九五年來首次分紅,而賈伯斯拒絕分紅,他認為,對股東更負責任的做法是「善用錢」,而非把錢用於分紅。

對於庫克「還錢於股東」的決策,評論家認為,這家向來強勢傲慢的公司,正在變柔軟。俄亥俄大學線上MBA課程分析了兩位前後任執行長的管理風格,結果是,庫克總是強調團隊合作,賈伯斯以獨特個人魅力凌駕團隊。

「賈伯斯是神,無所不能;庫克是佛,慈悲為懷。」做為蘋果官方二○○九年唯一邀請參訪開發者大會的媒體人,董福興對此感受很深,「以前的開發者大會是賈伯斯個人秀,現在庫克會對著台下五千多名全球開發者致謝:『我們是一起的,沒有你們,我們沒有今天。』」庫克讓開發者大會回歸本質,就是和來自全球的第三方開發者分享、技術交流。

庫克曾對友人說,「每天起床,他提醒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去想賈伯斯會怎樣做。」「他終於在他老闆的影子中找到自己。」早在四月初傳出新iPhone將有重大改變,《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便如此肯定他。

代價:創新步伐正在放緩

但,造反是要付出代價的。庫克帶領的蘋果,創新步伐正在放緩,蘋果只有改版卻沒有全新的產品,開發者大會甚至沒有「One more thing」(還有一件事)的硬體驚喜。不只如此,蘋果全球品牌價值也在今年丟了寶座,以新台幣三千三百億元之差,讓給了Google。

今年八月,將是庫克接任蘋果執行長滿三年。屆時全球投資人、輿論,以及數億蘋果用戶,都將拿放大鏡檢視他。

【延伸閱讀】沒推出硬體,轉攻新軟體應用── 蘋果開發者大會發表重點1.軟體名稱:Swift類型╱功能:(創作型)簡單、容易學習的全新程式語言,業餘者也能寫出App影響:全民皆可當App生產者,擴大蘋果系統生態圈2.軟體名稱:Health類型╱功能:(醫療型)健康管理App,讓所有健康相關App和iPhone、iPad共享資料影響:iPhone、iPad熟知你身體所有變化,變成私人醫師3.軟體名稱:Home類型╱功能:(應用型)開放第三方App應用Touch ID指紋辨識功能,開發設計操作智慧家電相關應用功能影響:把iPhone變成家庭全能遙控器4.軟體名稱:Family sharing類型╱功能:(分享型)可與家人分享你所購買的音樂、電影、電視影集,還有照片和定位等影響:家長更有效監管小孩購買數位商品5.軟體名稱:QuickType類型╱功能:(開發型)允許第三方開發者開發文字輸入法影響:改善長久以來輸入法的缺點,對非英語系國家用戶是一大福音

資料來源:WWDC 2014整理: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51

王長田:不喜歡被稱“大佬” 不屑拉關系偷票房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4/147909.html

i黑馬:作為中國最大民營傳媒娛樂上市公司光線傳媒的總裁,王長田的總裁生活有點不太一樣。49歲的他不考慮投資房產,不熱衷收藏藝術品,生活中甚至不怎麽愛花錢。
 
\每天中午都吃媽媽給帶的盒飯;喜歡喝茶、看書、寫字,把和同事去巷子里搜羅美食當做娛樂。但是了解王長田的人會告訴你,以上都只是工作狂總裁的業余愛好。
 
記者搜羅王長田的故事,發現他說的最多的詞匯是“夢想”、“影響力”和“改變”,在每天都在更新換代的娛樂圈,在每半年就重新洗牌一次的影視行業,王長田的夢想是什麽,他又想影響和改變什麽呢?
 
本期面對面,揚子晚報記者走進光線傳媒大本營,告訴您一個“不忘初衷”的王長田。
 
永不停歇
 
用全部精力打造娛樂帝國,“我們中國電影市場潛力巨大,未來中國電影公司利潤做到100億人民幣是很正常的。”
 
王長田的精力太旺盛了,無論是16年前光線成立還是現在,他依然用每天兩倍於同行老總的時間瘋狂工作,編織著自己的娛樂帝國夢。
 
16年前,王長田親自寫下“我們了解娛樂界”的口號。今天,他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現在的口號早就應該改成‘我們就是娛樂界’,不過我還不想那麽張揚”。不張揚並不代表王長田的野心止於中國“娛樂大王”的交椅,當記者詢問光線理想的發展規模時,他快速地從辦公桌上找到了一張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2013年的利潤分析,“華納影業去年的利潤是80億美元,我估計他們的實際利潤還要多。
 
我們中國電影市場潛力巨大,未來中國電影公司利潤做到100億人民幣是很正常的。”王長田的目光沒有放在與國內的影視娛樂制作公司比較競爭上。他最近看的一本書叫《好萊塢模式》,他現在經常掛在嘴邊的公司是華納、HBO等美國知名制作公司,他想做的事情也很直白:“我不想做中小公司,光線的規模還不夠大。我要做的是全球有影響力,涉及許多產業的大影業娛樂公司。”
 
王長田的目標很大,大到美國的幾大影業公司走了近百年才達到,但他不想等那麽久。他說:“現在的互聯網技術讓電影也實現了跨越發展,我們也許幾年的時間就能走完外國公司幾十年才走完的路。”除了對技術的信任,近幾年,王長田對光線電影業務事必躬親,並把60%-70%的精力都放到了光線的電影業務上。
 
即便是周末,他也只有上午才休息,而下午一定會辦公,“大部分時候,我不覺得工作是累的,因為每一天都能感覺到新的挑戰,帶給我很大的樂趣和滿足。”王長田執拗地覺得,光線的員工也應該和他的節奏保持一致,“因為選了這一行的代價是犧牲更多的時間,花費更多智力,但也會收獲成就感和成長。”這個成長,也許能用一些數字來說明:“今年我們公司電影票房將達到30億人民幣,但是我們30億票房帶來的利潤遠超同行。明年票房變成50億,我們的利潤會翻倍。”
 
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一位作家來到了王長田的辦公室談版權出讓,在作家到來之前,王長田說自己已經看完了作家的幾部小說並設計好了未來幾年的開發步驟。他的辦公室里有一張巨大的桌子,上面堆滿了他看的各種書、劇本、資料。“光線獨立投資的每一部電影劇本和購買的作品版權,都是我親自看完後敲定的。”
 
在上周稍早的時候,王長田和團隊經過了對市場縝密的計算,親自指揮把已經公布了上映日期的青春電影《匆匆那年》的檔期提前了一周,改成12月初放映。“所有的海報都得改,宣傳計劃要重做,還要到院線重新排片——這個工作量很大,每一個人包括我可以說是要通宵工作,但這件事對電影的票房很重要,必須做好。”顯然,這次打仗的結果讓王長田很滿意,他打開微博向記者展示該電影在微博話題中的排名和轉發率時,一臉笑容。
 
主動求變
 
總是比別人早走一步,“除了剛畢業時的工作是被動的,我職業生涯的其他轉變都是主動求變的結果。”
 
1988年,王長田從複旦大學新聞系畢業,被分配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局當了一名國家公務員,但他那時的職業理想是做一名反映社會民生的優秀記者。於是一年半後,他跳槽到《中華工商報》,並在幾年後迅速晉升為了新聞部副主任,如魚得水,但他沒有滿足於此,而是看到電視行業開始崛起的跡象。1995年王長田結束五年記者生涯跳槽到北京電視臺,創辦了自己的名牌欄目《北京特快》。4年後,又看到了電視行業制播分離的可能以及由此帶來的機遇。1998年,王長田在媒體工作了10年後正式創業,選擇在娛樂圈開疆拓土。
 
“除了剛畢業時的工作是被動的,我職業生涯的其他轉變都是主動求變的結果。”王長田每一次主動的改變都源於他不甘心一成不變的個性,但更重要的是他能比別人更早地看到了機遇,超前一步跨入將要繁榮的行業中去。這項常人看來的卓越能力在王長田眼中只是一個媒體人的基本素質。“媒體人能更早接觸到社會的變化,對商業和時代變化的判斷自然也要比別人更加敏銳。”
 
王長田往往從小的切口入手,放開手腳去開發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他與新導演的合作也顯得與眾不同。常年處於娛樂圈的中心,王長田比別人更了解明星們的個人規劃然後找出具有投資價值的進行合作。“徐崢、鄧超、趙薇、蘇有朋是成功的演員,有很大的市場號召力,但是他們的導演能力大家還看不到,所以渴望有成熟的團隊、好的題材包括票房來證明自己的導演才華。這些新導演需要的我都能提供,但是,這些導演也會對市場認知有偏差,所以光線的團隊就要把一些有助於開發市場的吸金點提供給他們,融到影片中。”這樣的合作一開始就是以市場為中心的,事實證明,這些新導演的電影在市場上都很成功。
 
拒絕“關系”
 
“我喜歡做駱駝,它在惡劣的環境下靠自己生存,不斷在駝峰上儲備脂肪為過冬做準備。它耐力好,爆發力強,善於沖刺,很像我。”
 
在光線傳媒北京總部,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象征青春活力的彩色條紋壁紙,就是桌子上擺放的一座來自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慶祝上市銅牛雕塑。為了得到這座銅牛雕塑,王長田曾經把上億元的現金攢著不動好幾年。2005年就攢下了上億元的現金,他堅持不融資,熬到2011年終於用自己攢下的資金讓光線成功上市,因此得到了“駱駝”的稱號。
 
49歲的王長田毫不掩飾地告訴記者:“我喜歡做駱駝,它在惡劣的環境下靠自己生存,不斷在駝峰上儲備脂肪為過冬做準備。它耐力好,爆發力強,善於沖刺,很像我。”王長田喜歡事事靠自己,一步步腳踏實地像駱駝一樣積攢財富,最討厭的就是靠拉關系來賺錢,他創立的公司也印上了這些個性。這兩年的反腐風暴讓王長田更加堅信自己不拉關系的信念。“經商要有底線,關系並不能決定商業命運,反而會讓經營者忽視產品本身的好壞。你看一有反腐,就有一批公司陷入泥潭,但我從來不擔心有誰被抓會給我和公司帶來影響,因為我不靠關系。”
 
不拉關系,不走後門,是緣於王長田對財富的理解,他認為財富的價值不應該停留在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生活的層面,而應發揮財富的社會影響力。“我不屑於偷票房,不會收買影評人吹噓我們的電影,這些做法對行業發展有害,光線帶頭不搞這些,虛假數字就會減少。”更深層次的,王長田想改變社會的不美好。“我個人也許做不到,但是我生產好的作品喚起社會的廣泛共鳴,能起到讓社會變好的作用。”陳可辛執導的《親愛的》被王長田作為用作品影響社會的代表。“這部電影讓很多人重新重視了拐賣兒童的問題,許多地方對這方面的政策加強了,這樣的作品是我最想要做的。”
 
王長田告訴記者:“我學生時代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雖然我喜歡變化,不斷有新業務吸引著我,但是那種想影響別人,讓社會變得更好的最初的想法從來沒有改變過。”這句話仿佛讓坐在記者對面的王長田一下子褪去了“總裁”、“成功人士”、“富豪”的光環,更像是一個懷著熱血夢想的年輕人,不管周圍發生了什麽,依然不忘初心。
 
快問快答
 
H:你對中國娛樂傳媒大佬這個稱呼怎麽看?
 
王長田:我不喜歡,“大佬”稱呼很土,大佬們喜歡拉關系,搞圈子,生活比較奢華,而我追求簡單,更不屑拉關系。
 
H:把光線變成全球大公司的目標你覺得什麽時候能實現?
 
王長田:我覺得10年後,光線的規模能趕上歐美一些大娛樂影業公司的規模。
 
H:那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的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什麽?
 
王長田:好的內容和好的模式
 
H:現在很多電視臺、視頻網站都大手筆投入自制內容,你會感到威脅嗎?
 
王長田:不會,他們不可能生產全部內容。我們之間是互相補充的關系。
 
H:你一直讓自己這麽忙碌,怎麽平衡家庭和事業?
 
王長田:家庭這塊我花的時間精力確實少了,這是一個遺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495

苦行業餐飲O2O BAT從“不屑”到激戰正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314.html

苦行業餐飲O2O BAT從“不屑”到激戰正酣

一財網 關健 2015-08-27 23:42:00

百度是以糯米、外賣為主力軍,輔佐以主動搜索類業務直達號來推進;騰訊則是以投資大眾點評、餓了麽、58同城等垂直類公司的方式,以微信服務號及強入口優勢向線下商戶滲透;阿里巴巴在將淘點點等O2O業務打包劃撥給螞蟻金服後,雙方迅速斥資60億元成立了新口碑,以阿里秉承的平臺化思路進軍線下的餐飲、商超和外賣市場。

近日,上線兩個月的生活服務平臺新口碑對外曬出了首份成績單,餐飲服務的單日交易筆數就已經突破100萬筆,借助支付寶9.0這個入口,新口碑成為最快實現單日交易筆數破百萬的O2O平臺。

而在百度(BIDU.NASDAQ)剛剛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報告中,首次單獨披露了包括百度外賣、百度糯米、去哪兒(QUNR.NASDAQ)在內的O2O業務的GMV,為405億人民幣。李彥宏對糯米的“三年200億”大手筆承諾也彰顯出百度進軍O2O的決心。騰訊(00700.HK)則以其投資的大眾點評、餓了麽等盟友力量,結合自身微信的強入口優勢,曲線在O2O領域布下重兵。曾經被稱為“BAT不屑去做”的苦行業O2O,現已成為巨頭們爭搶的核心地盤。

BAT的強勢入局,正在給O2O行業帶來一次全新的體驗升級,像支付方式的創新、營銷玩法的豐富、供應鏈融資(訂單貸款)等。而平臺化的思路會逐步將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服務商納入這個O2O生態體系中。

“新生力量”強勢崛起

如果粗略概括BAT在O2O領域的布局思路,可以說百度是以糯米、外賣為主力軍,輔佐以主動搜索類業務直達號來推進;騰訊則是以投資大眾點評、餓了麽、58同城(WUBA.NYSE)等垂直類公司的方式,以微信服務號及強入口優勢向線下商戶滲透;阿里巴巴(BABA.NYSE)在將淘點點等O2O業務打包劃撥給螞蟻金服後,雙方迅速斥資60億元成立了新口碑,以阿里秉承的平臺化思路進軍線下的餐飲、商超和外賣市場。

但如果以O2O行業最高頻之一的餐飲來看,BAT的餐飲O2O“工齡”並不算長,入局更早的大眾點評和美團已經瓜分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當這兩家的地推人員為爭搶生意不惜上演“全武行”時,BAT只能算一股新生力量。況且如果算上美甲、按摩、上門做飯、洗狗等各垂直領域五花八門的O2O服務,BAT顯得鞭長莫及。

但這些後來者背後擁有的生態能力是垂直類公司不具備的優勢。8月27日,口碑公司CEO範馳(花名程咬金)在杭州支付寶大廈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團購做的是生意,口碑做的是生態,因為團購關註交易量和傭金抽成,要靠這個賺錢;口碑並不靠交易賺錢,而是想在更多的線下場景中培養用戶習慣,通過O2O拉進來的用戶可以留存在螞蟻金服的體系里,賺錢的點不在餐飲、外賣、美發等具體交易,可能是在余額寶、理財、小貸等螞蟻金服背後的生態中。

而百度的李彥宏也對O2O擺出了誌在必得的架勢,不久前他在南京向記者表示,百度正在經歷創立以來的第三次轉型,即從連接人與信息到連接人與服務。就像百度在經歷從PC到移動的第二次轉型時的代價(凈利潤率從53%降到29%)一樣,進軍O2O最直觀的影響是華爾街的冷眼和百度股價的下跌,但這並沒有動搖李彥宏的方向。

記者在百度最新發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財報中看到,O2O服務的交易額數字被首次披露,當季GMV(平臺營業額)達到了4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為109%。據財報解釋,此處的O2O服務包括百度糯米、百度外賣,以及百度控股的去哪兒。

405億看似不少,但其中的大頭是去哪兒貢獻的。去哪兒2015年第一季度GMV首次超過300億元,第二季度財報未公布該數字,如果按照預期增長為350億左右計算,那麽除去去哪兒的GMV,則百度糯米+外賣的季度交易額大概只有50億元。

在編軍隊VS線下淘寶

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近期對記者說,O2O現在越做越重,像配送等一些業務對線下人員數量的要求十分驚人,但單純的人海戰術很快會在業務迅速擴張的過程中遭遇天花板。

敬畏並學習線下,這是螞蟻金服集團CEO彭蕾在新口碑成立時說的話。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O2O最大的難點之一是面對線下龐雜的業態和多年沈澱下來的固有習慣,很難用互聯網式的標準化技術去無限複制。在這樣一個複雜的線下環境下,究竟是所有業務都親力親為,用在編軍隊去打,還是開放平臺,借助第三方服務商的力量?

從人數對比上,美團目前有大約1.2萬名員工,其中大部分是地推人員;口碑的員工為1800人左右,大部分在後臺做支持工作,口碑如何實現拓展商戶的工作?即“小前臺+大後臺”、“本地決策+雲端資源”的模式。一個城市只派2、3名人員打前線,後臺依靠集團的技術、數據、營銷資源等提供支持,類似於馬雲推崇的美國小分隊Squad作戰模式。

以西安為例,回民街是一個雲集了600多家餐飲商戶和每天成千上萬名遊客的商業聖地,口碑的城市經理不像傳統地推人員那樣去挨家挨戶地“掃街”,而是選擇和回民街的餐飲管理協會去談入駐,以補貼的方式激勵這些商戶開通支付寶付款,並運營網上店鋪。類似的做法用在甘肅,就是集中打包拿下當地的蘭州拉面商戶。

據口碑CEO範馳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接下來口碑會針對垂直行業開放平臺,將口碑的支付、信用、技術上的接口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和服務商,比如開發者可以設計一個工具,讓用戶在KTV唱歌時可以用手機向屏幕發送彈幕,各地的第三方服務商可以幫助平臺去開拓商戶,幫商戶進行運營。這個模式類似於線上的淘寶TP(Taobao Partner),在O2O的線下再創一個淘寶生態出來。

再以外賣為例,美團外賣、餓了麽、百度外賣、口碑外賣是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參與者,其中美團的配送隊伍以自營為主,百度外賣在一、二線城市用公司自己的物流團隊,在三、四線城市招募物流代理商,而口碑外賣的思路是與第三方合作。口碑外賣負責人魯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正在和一些社會化物流公司談投資的事。

在外婆家吃完飯,順手將該店的外賣訂單順路送到用戶手中,這種人人快送的餐飲配送方式正在醞釀中。但就和自營與第三方的優劣勢對此一樣,這種“全民”配送方式中隱藏著服務和道德風險,這就需要接入信用大數據,後臺對想參與配送的個人進行信用把關。

BAT的強勢入局,在帶來流量、技術、模式創新之外,也在給O2O行業帶來一次打法升級,像門店碼支付方式、在口令紅包中輸入商戶名稱領優惠紅包、打通商家產品庫讓品牌商與用戶直接營銷對接、電子儲值卡、供應鏈融資(訂單貸款)等。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55

一個不屑“自媒體”的人眼中的自媒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7/161711.shtml

一個不屑“自媒體”的人眼中的自媒體
余晟以為 余晟以為

一個不屑“自媒體”的人眼中的自媒體

單純給你“你想要的”,未必會讓你更幸福。

本文由余晟以為(微信ID: yurii-says)授權i黑馬發布。

自從發現我莫名其妙地成為了“自媒體人”之後,一直在思考和自媒體有關的問題,也在之前的文章里觀察和聽取大家的意見。最近和騰訊企鵝媒體平臺的朋友聊起來,印證了我之前的一些思考,又了解到騰訊“芒種計劃2.0”制定了對優質自媒體的一系列扶植計劃,覺得這是件挺有意義的事,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自媒體”成了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說法,然而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當今的“自媒體”。我知道的是,“自媒體”這個概念誕生的時候,一定不是今天的樣子。如果我沒有記錯,“自媒體”的說法最早來自2004年Dan Gillmor寫的We the Media。這本書的副標題是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來自人民、服務人民的草根新聞工作)。“自媒體”這個概念的誕生,是與“新聞工作”密切聯系的,大家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它的。

從最早接觸博客開始,我就確信自媒體會流行,因為它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即便如今的“自媒體”早已疏遠了當年強調的“草根新聞”,這些優勢仍然存在。

第一,自媒體天然有草根性,讓更多的信息有機會湧現。傳統媒體的運作嚴格而複雜,采編審發缺一不可,高企的成本擡高了發布的門檻,而且發布時要篩掉許多“沒有多少人會看”的新聞。自媒體沒有這種限制,自媒體的信息發布顯得自由愜意,作為個體的自媒體或許單調片面,無數的自媒體卻構成了永不中斷的信息洪流,技術總會讓你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自媒體大量湧現以來,我發現有很多偏重本土寫作和方言表達的自媒體,從留言看到它們的確安撫了許多異鄉遊子的鄉愁,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自媒體的信息組織形式靈活而複雜,適應這個多變的世界。傳統媒體除了剪報或者合訂本,基本是沒有什麽“信息組織形式”的單純的“下轉第幾版/上接第幾版”都會帶來不少的跳出率(當然傳統媒體也不看重跳出率),我們很難持續按照某個主題把信息集中起來並保持更新。但有了超鏈接,有了千千萬萬的自媒體,關於同一起事件、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各方的分析、意見、評論,並且實時更新,這是傳統媒體做不到的。比如前段時間Uber性騷擾的問題,當事人借助博客發聲,然後我們又看到了資深HR的評論、其它受害者的現身,最近又看到了女上司的看法。如果沒有自媒體,單純靠專業記者去挖掘,這是難以想象的。

第三,借助微信公眾號這樣的“超級APP”,自媒體的發布-閱讀路徑進一步縮短,內容更容易觸達普通人。即便在PC時代,看篇文章也是一項很專註的活動,普通人更喜歡在網上聊天。如今萬眾皆為“馭屏族”,聊天卻沒有那麽熱門了,大家似乎自然而然之間就養成了隨時有空隨時刷刷朋友圈、看看公眾號、分享一把的習慣。所以自媒體的地盤不知不覺之中擴大了很多,在生活中的比重大大提升。我之所以申請微信公眾號,是突然發現博客的閱讀量呈斷崖式下跌之後的事情。但是我捫心自問,如今在公眾號的寫作和博客時代並沒有本質的差別,閱讀數和影響力卻增加了很多倍。這種奇特的變化,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平臺的東風。

然而我也必須承認,上面談到的自媒體的這些獨特優勢,認真看來只是些中立的能力。我之所以肯定這種優勢,潛意識里還是認定“自媒體”應當有足夠的職業道德和操守的,從業者應當努力貢獻有價值的內容。我專門找出了當年Dan Gillmor在We the Media對自媒體信任問題的看法:

當記者(也就是如今說的“自媒體”)有些基本要務。當我看見或聽說某件事值得對閱聽大眾報導時,我會予以確認,或者引用知道此事且值得信賴者的話,不然就是直接去找資訊來源(人或文件)。如果我在網誌上做了鏈結,指向某樣有趣的東西,但是並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時,我會提出警言。一般來講,我不會貼匿名的張貼文章。如果事實的來源不是我能信賴的,我會查證……如前所述,我們需要更好的工具以獲取建議和探查名聲,這種軟體可以讓我們遊走資訊網,獲取可信賴人士的建議。未來幾年我們就會弄懂這一點,我有信心,我們會走得愈來愈順。

如今再看這段話,多少會覺得當年Dan Gillmor有些過於樂觀了。現在的自媒體會做多少查證嗎?會選擇不貼出匿名文章嗎?有信心走得越來越順嗎?坦白說,我看過的“自媒體”越多,反而越沒有信心。

如今,大量的“自媒體”被做成了一門赤裸裸的生意,而且是利益鏈條相當直接、追求短期回報的生意。“持續貢獻優質內容-持續積累信譽-收獲回報”的傳統做法看起來太迂腐,需要太好的耐心。在這個講究“爆發性增長”的年代,大家都難以接受,所以千軍萬馬擠上“不擇手段吸引註意力-直接獲取經濟回報”的道路,“不擇手段”換種好聽的說法,就是“重運營輕質量”,就是“直接瞄準人性的弱點”,甚至不惜炮制假新聞、假信息。其結果就是,有質量沒運營,基本沒出路,有運營沒質量,“成功”的可能性卻相當大。

我不否認今日頭條里還是有一些有質量的新聞,但是據我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對身邊大部分人分享的觀察,今日頭條推送的大量文章是沒什麽營養甚至故意聳人聽聞的。不可否認,它們“運營”得好,成功吊起了普通人的胃口,吸引了足夠多的點擊。但是這樣真的有意義嗎?前幾周有個朋友和我聊起希望認真做貢獻高質量內容的嚴肅的自媒體,預計一年可以做到十萬訂閱數,但根本沒有人有興趣,大家更關心的是“一年做到一百萬粉絲,做不到免談”。我自己也經常感嘆,自媒體圈雖然熱鬧,但很多都在追逐熱點、故弄玄虛,真正有趣的信息還是太少。對於真正有價值但還不能完全把價值變現的自媒體,缺乏資助,從長遠上保證它們價值的最終體現,這是目前一個普遍的問題。

讓人更憂慮的還有現實國情。在我國,媒體長期以來受到嚴格的管制,所以相當多的人對“能發表出來的東西”天然有信任感,突出的表現就是,對很多人來說,“網上是這麽說的”和“電視、報紙上是這麽說的”具有幾乎相同的公信力。就我觀察,許多自媒體雖然都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網上這麽說”的信用會破產,但都在充分利用這個窗口期,抓住大家對“能發表出來的東西”殘存的一點信任,爭分奪秒享受這種紅利,這種行為稱為“末世瘋狂”也不為過。

在這種現實面前,“管制”反而讓人懷念,雖然這有點怪異。傳統媒體雖然也不能杜絕“標題黨”等運營行為,畢竟要受到一系列制約,比如報道應當有多個獨立信源,要展現不同觀點。但是,這些約束對自媒體都不存在。許多自媒體理直氣壯地強調“自(我)”,堂而皇之地為某些觀點站臺、背書,有意無意地忽略某些觀點和事實(所以大家才會習慣多次“反轉”),甚至公然造假也不會受到實質性的處罰。缺乏外界約束、完全依靠自律,未必能持續發展最終形成理想的局面,這已經被歷史證明。1783年獨立戰爭勝利之後,美國人一度覺得不需要政府,但過不了幾年就發現難以為繼,所以才有了1787年費城立憲。

我們還需要警惕的是,自媒體這些問題會在“技術中立”的幌子下被進一步放大,因為所謂中立的技術並不能帶來世界觀的均衡。無數文藝作品和真實案例已經告訴我們,雖然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但完全放任和助長個人選擇未必會帶來幸福。自媒體也不能例外。許多人閱讀了假新聞而不自知,被推薦了嚴肅認真的資訊也難以接受。

這其實不難理解,現代心理學已經證明,人類天然不喜歡認知失調,如果不是有足夠良好的自省習慣,或者有足夠強的外力,人總是願意看到與自己已有認知相同的判斷。如果要承認之前接受的信息有假、看法有誤,這總是讓自己有點難堪、有點不舒服。所以如果單純從數據來看,“我喜歡的”打開率總會更高,“我不喜歡的”打開率總是更低。然而我們也必須承認,世界並不是全然按照我們的意誌和喜好而存在,完全由“我喜歡的”構成的世界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這也是我之前批評今日頭條的理由:單純給你“你想要的”,未必會讓你更幸福。

最近已經好幾次被其他人稱為“自媒體人”,不管是開玩笑也好還是正經也好,總讓我感覺莫名其妙,距離許多年前第一次讀到We the Media時候的興奮十萬八千里。我衷心希望,借助靠譜的平臺、靠譜的遊戲規則,越來越多靠譜的作者,“自媒體”有朝一日能成為真正有份量的稱號。

自媒體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22

向太不屑做朋友

1 : GS(14)@2014-09-09 12:50:25

在《為甚麼這麼多人黑周星馳?》文章中,直指當年李修賢將周星馳片約「賣給有黑道背景的向華強」:「周星馳被疑為黑社會成員,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打了兩次官司,最後都失敗了。加拿大移民局之所以認為周星馳涉黑,是收到了香港圈中人的匿名舉報,說周星馳當演員是為了幫香港黑幫洗黑錢,很多人懷疑是向華強一手導演的戲碼,為了阻止周星馳離開。」


向佐微博留言詛咒

向太接受雜誌訪問否認指控,還罵周星馳是衰人,拒接他的道歉電話,她昨在電話餘怒未消說:「而家我接受訪問講嗰啲,唔係去到盡,好多基於法律問題保留咗冇講,佢作為演員不專業狀況,罄竹難書,佢拍拍吓戲失場唔見人。」問是否跟他已沒朋友做?向太不屑說:「佢唔當人朋友,我唔會咁蠢當佢朋友,我講嘢有根有據,我喺呢行冇數臭一個演員,佢唔係激到我爆燈,唔會爆出呢件事,我最緊張老公,俾人詆毀老公,點可以唔出聲。」向華強兒子向佐昨在微博為父母出氣,留言詛咒:「周星星,你媽蛋!去死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40909/188599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90

不屑被指博宣傳再過招 康仔等鄭紹康律師信

1 : GS(14)@2016-09-13 08:04:24

■大前晚出席活動的鄭紹康,曾祝蘇永康新劇收視高開。



蘇永康與「天下第一關」鄭紹康的恩怨情仇,始於徐濠縈私人Instagram流出陳子聰病癒消瘦的相片,康仔上周五出席活動指鄭紹康與照片外洩有關,再爆兩年多前被對方以3,000元「侮辱價」邀出活動,越講越火滾。康仔前晚與Super Girls等人,出席新城為C AllStar舉行的「唱好C AllLove Concert」,對於不少人都似乎受過鄭紹康的氣,他表明不便回應,但他說:「曹操都有知心友,關公都有對頭人,我呢啲曹操都有知心友,何況佢係『天下第一關』,關公嚟㗎嘛,實有人支持嘅,有冇後續就要睇鄭生喇。」昨日康仔再接受本報電話訪問,他說:「今早律師問我收到鄭先生律師信未?我未收到,我亦打咗畀經理人公司,都話冇收到,我唔知鄭生係咪採取法律行動,唔緊要,等佢啦!」



■蘇永康(中)前晚出席C AllStar在灣仔舉行的音樂會任嘉賓。

■Super Girls與C AllStar四子上演「九男女」同床。


揚言朋友多

至於鄭紹康祝他新劇收視高開,暗示他借事件博宣傳,康仔不屑話:「我諗咁樣睇法,首先呢部劇喺無綫播,主角係吳啟華、宣萱、陶大宇,我係二打六演員啫,坦白講小弟真係要宣傳㗎,我喺圈裏面冇乜嘢多,人緣唔錯朋友好多,如果我真係要宣傳,吹雞就會好多人幫我,點都唔需要勞駕『天下第一關』鄭生幫我做呢件事。」問到鄭紹康是否稱得上「天下第一關」?康仔謂:「咁打得大家姐(何超瓊)工,做得CEO,雖然我唔認同佢嘅方式,但喺呢個行業咁耐始終有原因,係咪『天下第一關』見仁見智,我諗媒體朋友比我更清晰。」採訪:王連連、皓騫攝影:沈健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3/197687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916

智孝披婚紗表情勁不屑

1 : GS(14)@2016-11-29 07:55:33

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女星宋智孝,之前到內地拍電影賺人民幣,不過疑似因「限韓令」,導致她與內地男星陳赫合作的內地片《超級快遞》上映無期。不過昨日劇組傳出消息,指新片將於大後日在內地上映,同時公開多張智孝身穿白色婚紗的劇照。智孝穿上一字膊款式的婚紗大晒性感鎖骨,獲粉絲大讚仙氣十足,但細望之下,只見智孝的表情相當嚴肅,又十分不屑,引發觀眾對新片的好奇。撰文:文康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9/198485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34

【有樓有高潮街訪篇】港男不屑:要睇自己呎數囉!

1 : GS(14)@2017-02-18 09:51:47

陳先生:「如果有個女仔話因為我無樓而唔接受我追求,我會一巴打到佢返菲律賓,再將佢擺上高登。」



港女Seasun喺大台實況節目《有樓萬事足》入面講嘅「有樓有高潮」同「冇樓唔好白撞」,成今日網民瘋傳嘅金句。有見及此,「蘋果動搞作」就問咗一眾港男港女對Seasun嘅偉論有咩睇法!記者:倩宜 攝影:馮峰



阿謙話男仔梗係睇自己呎數啦!

伍小姐:「係技術問題,有技術就會好啦!」

葉小姐唔認同無樓就冇高潮。

問:「無樓咪白撞?」
Raymond:「叫佢返屋企瞓啦!俾粒鈕佢算啦!」陳先生:「如果有個女仔話因為我無樓而唔接受我追求,我會一巴打到佢返菲律賓,再將佢擺上高登。」吳先生:「佢都幾膚淺。」林女士:「幾十年前無呢個諗法,有份工就ok。」伍小姐:「無物業仲好,有樓仲煩,又要供又要交管理費。」林小姐:「佢唔駛同條仔結婚,同層樓結婚咪得!」
Step:「幫我問下個女仔駛唔駛睇醫生啦!佢應該有問題!」葉小姐:「佢買咗層樓,但係唔照顧我,都唔代表愛我。」



林女士話唔明依家啲女仔心態。

林小姐建議「無樓咪白撞」的話,不如直接同層樓結婚就算。

Step好好奇點解Seasun會咁在意高潮。

問:「有樓先有高潮?」
Raymond:「(翻白眼)」阿謙:「性高潮?關咩事呀?」林女士:「我就唔會咁樣諗。我唔係好明白時下女仔嘅心態。」陳小姐:「係咪真係有人咁樣講?」
Step:「咩料呀?點解咁在意高潮呀」
Lucky:「咁佢唔好要高潮囉。」陳先生:「如果個女仔咁樣講,真係好極有限。」



問:「二千呎屋入面做先有高潮?」伍小姐:「睇嚟佢好有經驗,我只可以咁講。我覺得細細地反而會好啲,安全感大啲。」陳小姐:「我唔想要咁大,會好驚。一百呎、一廳兩房已經夠。」
Step:「我怕鬼呀!」葉小姐:「我唔認同。」



問:「高潮指數同住屋尺寸成正比?」伍小姐:「關咩事?係技術問題,有技術就會好啦!」陳先生:「唔會囉。」阿謙:「唔成正比,睇自己嘅呎數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8/199320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8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