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只掌握你的行蹤 還要摸透你的消費習慣 電子錢包 谷歌、蘋果手機的新戰場

2011-9-12  TWM




當蘋果、谷歌(Google)專 利戰打得正熱,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市場烽火連連,然而,有一條新戰線悄悄成形——NFC(近場通訊),一個過去無人理會的蠻荒之地,卻潛藏數億金流商 機,將成蘋果、Google兩大巨人征伐的新戰場。

撰文‧翁書婷

下賭注是我們的本性,而它,NFC(Near Field Communicateion,近場通訊),將是整個遊戲的改變者。」說這話的人是Google付款機制副總裁貝迪爾(Osama Bedier),今年一月時,他還是全球最大線上金流平台行動暨平台副總裁,轉眼間,他成了Google揮軍NFC的最重要大將。

NFC這 個詞,對很多消費者一定很陌生,但它就像一個新武器,如同當年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從口袋掏出第一支iPhone,全觸控螢幕帶來的驚豔一般,誰能抓住NFC,誰就將是新戰役的大贏家。

於是,兩個巨人又開戰了。

在 了解巨人戰爭前,我們得先知道,到底什麼是NFC?若用一句話來說,其實就是把你錢包裡的悠遊卡、信用卡,全塞進手機裡,以後,你到便利商店購物、搭捷運 公車、去提款機領現金、停車付費等,只要拿出手機,裡頭內建的NFC功能,就能替你解決一切。

終極目標 掌握金流最後一哩NFC就像我們熟悉的藍牙一樣,是種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任何行動裝置內建這種技術的晶片,就可以不須透過網路,在十公分內進行身分認證 和資料交換。

不過,讓手機變錢包的NFC可不是什麼新東西,「NFC十幾年前就有,和我們高速公路在用的ETC一樣,是小兒科的等級,而且 價格也不昂貴,每支手機的晶片多增加一美元成本。」手機代工廠華冠副總洪一峰分析,手機要加入NFC功能,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既然輕而易 舉,怎能勾起蘋果、Google兩大科技巨人的興趣?答案就在NFC的整體生態環境及背後意義。因為當手機有了NFC,以後蘋果、Google掌握的不只 你在想什麼、你的人際關係、你的行蹤,他們還會再進一步掌握你的消費行為,你的金錢流向,「掌握金流的最後一哩(last mile),這才是蘋果、Google想要的!」業界人士說。

於是,兩大巨人的征戰再度展開。先是今年初Google從Paypal挖來貝 迪爾,推出Google錢包(Wallet)服務,六月還拉攏兩大金融業巨頭花旗銀行與萬事達卡等,聯手打造Google錢包生態系統。

蘋 果也沒有停住腳步,去年申請兩項NFC技術專利後,還找來曾幫美國上百家銀行、PayPal、星巴克等大廠,設計移動支付系統的NFC專家班維吉爾 (Benjamin Vigier),出任行動支付部門主管,更重要的是,即將亮相的iPhone 5,據傳就內建了NFC功能,準備與Google正面廝殺。

台廠搶到上億支NFC商機不過NFC不是新玩意,打從二○○四年諾基亞 (Nokia)、飛利浦(Philips)與索尼(Sony)共創NFC論壇後,NFC就一直存在。只是,開發了六年,全球NFC手機滲透率僅一%。因此 當兩大科技巨人積極開墾NFC這塊蠻荒之地,結果會是如何?

這就像觸控技術開發已有時日,直到遇見蘋果,才真正發光。而同樣的魔法,將重現 在NFC上。市調機構iSuppi就預估,今年NFC手機將成長到八千萬支,明年有機會衝破一億支,一四年上看兩億支,屆時全球每四支智慧型手機,就會有 一支是NFC手機。

有趣的事來了,兩大巨人鬥得你死我活之際,也就是把NFC手機產業鏈的餅做大之時,如果你進一步拆解NFC產業鏈就會發 現,有不少台廠都沾上邊,正靜靜等待NFC紅透半邊天,大賺一筆。

其中,在最上游的就屬力旺,力旺是販賣矽智財(IP)的公司,力旺手裡的 內嵌式電子抹除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EPROM)矽智財,正是NFC晶片所需。力旺表示,因為晶片需要不斷記憶交易時的所有資料,而力旺的IP能讓晶片重 複讀寫十萬次以上,可確保每次的密碼、交易資料被存取,即使手機沒電,也可以進行付款。

力旺IP的優勢馬上就獲得高通青睞,另一家手機天線 廠啟碁,也在NFC熱潮中嶄露頭角,開始出貨給宏達電。下游設備廠、世界第三大刷卡機代工廠同亨,也很有機會,「因為同亨三成刷卡機,是替美國最大聯合信 用卡中心FDC代工,而這家公司就是Google錢包供應廠,同亨間接打入Google錢包供應鏈。」同亨主管透露。

然而,整個NFC的核 心NFC晶片,仍舊掌握在外商恩智浦(NXP)手裡,因為恩智浦早在一九九四年就已經開發出技術,現在全球市占率達七成,最重要的,「恩智浦提供從平台、 手機、後端設備等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因此最了解晶片運作模式,像有一次三星把NFC手機設計換掉,結果手機馬上就出問題。」恩智浦智慧識別部銷售暨市場副總裁史蒂夫.歐 文(Steve Owen),說。因此像Google的NFC手機,就是找恩智浦合作,由恩智浦操刀,將技術導入Android平台上。但也別急著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 風,重點是在NFC市場整塊餅能壯大。歐文也強調:「Google的NFC是開放系統,各個業者都可以使用。」當蘋果、Google戰線拉長到NFC,不 論是仰賴Android陣營生存的台廠,或沾有蘋果光的供應鏈,都有機會大搶NFC財!

「電子錢包」運作方式與應用範圍手機業者 宏達電、蘋果、三星等智慧型手機業者在手機中裝置NFC晶片

電信公司

發卡公司

手機業者和中華電 信等電信公司以及悠遊卡、Visa等發卡業者合作,讓晶片可在短距離進行身分認證和資料交換公車 餐廳 百貨公司 停車場各式消費場所裝上NFC刷卡機,消費者利用智慧型手機即可完成付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8

這裡不只產相機 也產股王



2011-9-12  TCW




人口才十萬人的小鄉鎮,潭子不僅 專門生產數位單眼相機,還專門生產億萬富翁與股王,甚至連在這裡上班的銀行分行經理都高升到總行當一級主管。

她就是八年前奔走台北總行與潭子分行,為台灣佳能員工自救貸款而奔波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後更名為兆豐商業銀行)潭子分行經理,現任兆豐商銀財富管理處處 長施珠娟。

全台灣的兆豐銀行分行有一百多家,總公司的處長級主管只有十個,單從人數比率看,從分行主管高升到總公司處長只有十分之一的機會,接下來還得看運氣,因為 官股銀行穩定性高,流動率低,經常一待就是到退休,一個位子卡住一個位子,從分行升到總行更難。

「很多人就是當分行經理或副理,一直當到退休,」兆豐銀行公關襄理張豔珊指出施珠娟能更高升的難度。但更難的是潭子分行,只是一個鄉下工業區內的分行,當 時還遇上日商一個個關門走人,整個潭子加工出口區可能只剩管理處的窘境,施珠娟卻讓一攤子死水變成活水。

「光學廠常常是賣一元賺五毛的,一個機台用二十年不會壞,而且折舊很早就攤提完了,他們手上都有很多現金,根本不需要跟銀行借錢,」施珠娟說,現在有一家 光學廠要從頭開始草創,她當然要協助它們。

因此,在台灣佳能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她沒有雨天收傘,反而做了長線布局,積極協助台灣佳能員工取得貸款買到土地與廠房,進而成立佳凌科技。這個協助,讓 佳凌科技董事長李源泉至今難忘,他說,能用標單借到錢,當時怎麼想也不可能。

這筆錢,讓台灣光學聚落有了起死回生的機會,也讓兆豐銀行潭子分行的生意越做越大,因為接下來,台灣佳能或是佳凌科技只要有資本支出,需要投資設備貸款就 找兆豐銀行,要增資也第一個想到兆豐銀,兆豐銀旗下的創投基金也跟著成為佳凌的股東之一。

就連慶祝佳凌科技,擺脫連虧八年開始賺錢,正式要掛上招牌,也第一個想到請施珠娟回來參加掛牌儀式。以佳凌科技資本額從當初六千多萬成長到現在近九億元, 營業額從零做到十幾億元,不難想像兆豐銀行在潭子的業務成長有多少。此外,活期存款也是銀行很大的業務來源;在潭子,還有單一公司的活期存款最高紀錄新台 幣十億元。

過去,至少產出三十位富翁 大立光董事長便是從潭子發跡!

潭子光學聚落就是這種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很受銀行歡迎,金融圈人人都想要這樣的優質客戶,而兆豐銀行潭子分行就是光學業者的主要往來銀行,甚至很多人都提 到施珠娟的功勞,她反而低調的說:「銀行不是跑一百公尺,是要跑一萬公里的馬拉松事業。」

這樣的態度與精神,讓施珠娟的職涯之路不斷的往上,一路從潭子分行北上到竹北分行,接著升上總行的處長。

寫下傳奇的還有——潭子專門生產富豪。走進潭子加工出口區,歷史最悠久的保勝光學與台灣佳能,四十年的老舊建築不僅見證台灣光學產業發展史,也記錄了曾經 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到過這裡,成為台灣光學聚落的種子。

例如三十六年前,大立光集團董事長林耀英以及大立光董事長陳世卿,兩個曾在保勝光學一起當同事(林耀英當時任廠長,陳世卿任經理),才有後來共同創業一起 打拚的大立光傳奇。這兩個人也因為這段歷練,一開始以研磨光學玻璃起家,後來轉投入塑膠光學鏡片的領域,更因此登上台股股王的寶座。

曾經是台股上櫃股王的亞洲光學,從前總經理黃明遠到現任總經理林泰朗的主要團隊,也都是來自台灣佳能或保勝,並且也是以潭子為基地發展成為全球數位相機代 工王國,因此一度登上台股上櫃股王寶座。

未來,富翁傳奇可望延續明日之星佳凌科技將掛牌上市!

算一算,從這塊二十六公頃的加工出口區為圓心,輻射出去的光學廠,過去以來陸陸續續造就超過三十位的億萬富豪,除了大立光與亞光,今國光、先進光、玉晶 光、聯一光學到及成,這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或是高階主管,也多來自潭子這個老工業區。若以單位面積計算,潭子出的億萬富翁與股市股王,可能也是台灣第一。

然而億萬富翁的傳奇預計不會停止,當日本佳能啟動百億投資後,代表著台灣數位單眼相機產業將蓬勃發展,數位單眼相機與交換鏡頭的規模,未來三年將以倍速成 長,新的明星就是昔日由台灣佳能員工獨立出來成立的佳凌科技,現在已經在興櫃掛牌,最快,明年朝著上市櫃目標邁進。

翻開佳凌科技的大股東,除了兆豐銀之外,中部最大汽車經銷商中部汽車,以及福懋興業的謝式銘家族也都是成員之一。

這些傳統產業的大亨在光學產業低迷的時候,大膽投資佳凌科技,終於等到了台灣光學產業重新發光發熱的時候,讓台灣光學產業除了本身的產業故事之外,又多了 慧眼伯樂也能致富的傳奇。

【延伸閱讀】兩大外商,製造多位台灣光學新貴

日商佳能:今國光董事長 陳慶棋(身價十四.七億)大立光董事長 陳世卿(身價七十億)亞光董事 梁金章亞光前總經理 黃明遠先進光學前董事長 賴文玉台灣小原光學董事 何全村台灣小原光學董事 賴慶森聯一光學總經理 蔡春霖及成副總經理 陳如松

德商保勝:大立光集團董事長 林耀英(身價二十五億)大立光董事長 陳世卿亞光前副總 郭信雄亞光總經理 林泰朗

註:身價以股價最高點與持有數計算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證交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37

他不只會端盤子 更是「創意長」

2011-12-26  TCW




一家連鎖餐廳的店長,有多大的舞 台?現任王品集團火鍋品牌「聚」中南區經理陳琮文用他的故事證明了,他可以改變一家店,甚至是一個品牌的未來。

故事發生在二○○六年,「聚」在台南開出全台第五家店,開幕三個月後,原本約三百萬的月營業額瞬間腰斬,帳面上開始出現紅字,更別提要達到王品集團的「一 五一利潤方程式」。(編按:第一年營業額應達資本額五倍、獲利達一個資本額,也就是說,淨利率要達二○%,一年就要回本,才是一家值得投資經營的餐廳。)

搶救沒客人慘況調整餐點及價格,創集團先例

陳琮文原是「聚」台中店店長,被總部派去台南店,負責挽救這家瀕臨倒閉危機的店,接到指令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家店起死回生。

第一步,重做商圈調查。陳琮文發現,之前的同仁「誤判情勢」,台南競爭激烈,「一、二百元的小火鍋到處都是,而且,就算不是專賣火鍋的餐廳,也有提供(小 火鍋)。」相較之下,定價五到七百元的火鍋套餐,顯得沒競爭力。

他又花了一、兩個星期,騎機車視察整個台南市區,結果發現,當時很紅的「野宴燒肉」在台南居然就開二十多家店,「可見三、四百元這塊市場是很有潛力的,」 於是,他決定下修價位,拿掉套餐中的開胃菜,多設計出一個三百元價位的選項。

他向總公司提出這樣的要求,在當時,王品旗下已經有七個品牌,從來沒有一個品牌下的餐廳想自行調整價格或餐點,反對聲浪不斷:「你個別做調整的話,別家店 怎麼辦,同品牌卻有不同價位,會引起消費者反感。」

陳琮文拿出調查結果舉證,還拿出台南市人口和薪資所得分布,說明高價市場的胃納量仍不足,而且,餐廳位於成功大學附近,學生族群會是主要消費力來源,增加 平價選項,可以吸引客源,他強調:「不怕賣不出去,只怕沒有客人。」

王品集團品牌部副總高端訓說,這在過去,沒有任何先例。即便最後大家同意,但內心都明白,這是一條高風險之路。但陳琮文認為,「不去嘗試怎麼知道會不會成 功?」

說服總部只是起始,陳琮文說,台南人喜歡老店,而且幾乎只去有口碑的餐廳。當時,聚這個新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即使調整價位,訊息沒有傳達出去,也是徒勞一 場,於是他利用當地人脈和朋友介紹,認識許多報紙媒體記者,每週找他們餐敘,還自己想題材、發新聞稿,或提供優惠促銷活動。

由於當地的地方性很強,這是總部品牌部門沒有辦法做到的,所幸,公司給他這個彈性空間,「之前從來沒人這樣做過,」他說。

打開沒知名度劣勢化身超級公關,搶下學區商機

此外,餐廳位於學區密集之處,陳琮文統計過,從小學到大學,附近就有超過二十所學校,所以,他鎖定每一間學校的教學組和家長會,去做公關拜訪,還請主廚研 發小點心,當作禮物餽贈,逐漸打開知名度,「教職員或學生常有聚會,就會選擇我們。」

這段時間,陳琮文幾乎沒有休假,比起店長,他更像是一位超級業務員,還把腦筋動到公家單位上。台南市政府推廣環保餐廳,陳琮文就把環保筷當成小禮物,用餐 後直接送給客人,成為台南第一家全面使用環保筷的餐廳,因此登上政府文宣品,以及台南觀光護照等。

為了提高餐廳營收、降低成本,陳琮文也從節流下手。他把店裡部分資深人員調到集團其他店鋪服務,再重新招募新人,聘請較多的計時人員,降低人事開銷,因為 火鍋店的服務流程不難,新人經過訓練,很快就可以上手。

經過陳琮文多方面努力,半年後,餐廳每天的來客數,已經比最慘的時候多出一倍,月營業額也達到三百萬以上,獲利率超過一○%,後來甚至一度成為該品牌當 中,營收最高的店王。而因為調價過後的套餐成效太好,全台的聚也都跟進此做法,這是王品集團內,第一次有這種由下而上的定價策略。品牌事業處整體調整後, 年營收成長兩成以上。

具有開創性格的陳琮文,擺脫店長只是站在店裡協調內外場經營的定位,成功讓它起死回生。一年之後,他被晉升為區經理,目前負責掌管新竹以南的十五家店,年 薪保守估計約有二百五十萬元。

「他很主動,自己想出解決方案,也非常有勇氣,」高端訓讚賞。

陳琮文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超級店長,也可以像是一個公司的CEO,或是行銷長、業務長甚至是創新長,現在他擔任區經理,管理更多員工,心裡想的是:「北 部的同仁較主動,也比較現實,講求績效與獎勵,南部的同仁則不善表達,要和他們搏感情。」他,又走進了人資領域。

餐飲業的舞台,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大,各種可能,也是在一念之間而展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2

他不只懂做包子 更是「品質長」

2011-12-26  TCW




如果,你還以為,餐飲業廚房的主 廚,只是負責在廚房裡發號施令,以及管理菜色,那麼你就錯了。

「走路要兩兩並行、抬頭挺胸,不要勾肩搭背、邊走邊吃,衣服不可外拉……,」說這話的,並不是軍隊的班長,而是以小籠包聞名國際的鼎泰豐點心總監李文運。

讓鼎泰豐旗下三百五十多位點心師傅,在六家分店,每天做出的五萬顆小籠包,品質完全一致的,就是他。

十五年前,李文運加入時,鼎泰豐還只有一家店,當時做小籠包的前廚(負責小籠包等點心類餐點的廚師),只有師傅和學徒兩種,共二十多人,「那個時候都是所 謂的土師傅,學徒就是他們的親戚們。」李文運說,當時師傅給人的印象就是會抽菸、吃檳榔,而且脾氣很壞,彼此之間還有派系問題。

但,隨著鼎泰豐開始轉型,李文運的人生,也跟著改變。

二○○一年,鼎泰豐開出第一家分店,為了要讓三百五十位師傅,能夠做出口味一致的小籠包,鼎泰豐開始用標準化程序管理廚師。

他是魔鬼班長廚師儀態、生活習慣都有規定

一顆小籠包,基本的生產規定是:每一個包子十八摺,餡料的肉十六公克、麵皮五公克,誤差在正負○‧五以內,從餡料調配開始,到小籠包端上桌,一共經過十道 歷程,精細切割所有流程。

他甚至,連師傅的儀態、生活習慣都要管理,例如,不能染頭髮、留長髮、吃檳榔、少抽菸,晚上十二點之前要回家,如果有超過的,須向上報備。

李文運被賦予的責任就是,要讓三百五十位師傅,接受遊戲規則,並且徹底實行。

最初,他自己也不能夠完全接受,但是,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每天找他到辦公室,「如果還是跟以前一樣,我們就永遠不會進步。」聽久了,他也逐漸認同,「想 想,老闆講的不是沒有道理。」

管理各自有不同工作習慣的師傅們,李文運用的方法是「軟硬兼施,以身作則。」

他不會只是命令下屬去做,更是以自身做起,起帶頭作用。舉例來說,一般師傅不喜歡被紀律和規定綁住,但鼎泰豐規定,每一個步驟都要過磅秤,有些師傅不能接 受,李文運就自己下去做,讓底下的人沒話說。

又例如,公司對於師傅的服裝儀容也有要求,李文運就乾脆自己理個小平頭。而為了勸導同仁少抽菸,自己也從每天抽一包減少到三根,檳榔則是完全不碰。 「他的要求很嚴格,但是在要求別人之前,自己會先做到,」楊紀華說。

這確實是段不容易的改革過程,因為鼎泰豐的制度,越來越嚴格,規定也越來越多。例如,就連師傅的眼神看起來兇狠,都會被消費者客訴,最後,公司立下規定, 規定師傅工作時眼睛不能亂瞄,「規則訂下來了,就是要嚴格遵守,徹底執行。」李文運說。

他是心理導師技術不藏私,還會口頭激勵員工

但他也不完全是「魔鬼班長」。曾經有一次,一位師傅包小籠包的速度慢了下來,當場被李文運斥責,但後來他才知道,原來這位師傅剛離婚,他晚上立刻打電話去 關心,還讓他休了好幾天假。

他知道,要管理這麼多位師傅,不能再用以前老師傅那一套,也不能只用「軍事化管理」,「重要的是,要讓底下的師傅們感受到被關心、被重視,還要讓他們有更 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李文運說。

他會分享,「有些老師傅不愛教人,會留一手,阿運師傅很願意教人,跟著他可以學到很多,」鼎泰豐天母店前廚師傅李岳峰說。

他也學會鼓舞大家:「這裡辛苦,但賺的錢比較多,只要一直做下去,就可以學到更多。」李文運舉例,從見習學員到一級師傅,最快只要四年的時間,月薪就可從 三萬六千元跳到八萬四千元。

「即使有中央廚房,小籠包要做得好吃,七○%還是要靠現場師傅的手工,」李文運一直提到這點。他每天八點半上班,到晚上九點,主要的工作就是跟廚師互動, 管菜,只占他每天工作時間的三○%。

對這位資歷將近二十年的點心師傅來說,他已經明白,很多主廚一輩子都不會體悟的事:要讓餐點口味一致,可以透過中央廚房;但是,要讓三百五十位師傅,一年 三百六十五天,都做出一樣的小籠包,要管理的,不僅是品質與技術,還有人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3

不只瘦肉精 美牛根本是合成怪物

2012-03-19  TWM



二○○九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 中心(CDC)發出聲明,兩名美國人吃了碎牛肉後,感染大腸桿菌中毒身亡。同時,各地陸續傳出二十八例吃帶菌牛肉的中毒事件,地點橫跨美東八個州。

當時,牛肉讓美國境內人心惶惶,幾乎同一個時間,台灣卻打開大門,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政府的說法是,「爭議的牛絞肉、內臟禁止進口,帶骨牛肉是相對安 全的。」把台灣人弄得一頭霧水,三年多以來,我們在能吃、不能吃?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美牛體內到底吃下了什麼東西?一個個沒有完整答案的謎團中繞不出 來,像是餐桌上的黑洞,深不可測。

綜合來說,餐桌上的牛肉,是以下東西的綜合體:玉米、穀物+動物屍體+雞糞+抗生素+荷爾蒙+瘦肉精……,一個合成怪物。

事隔三年,美國牛肉伴隨瘦肉精疑雲再度叩關。攤開美牛飼養史,瘦肉精僅是信心危機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有更多的黑洞無法攤在陽光下。

把牛變成藥罐子為防交叉感染,每月換打抗生素

市面上的牛肉,分為「穀飼牛」和「草飼牛」兩種。天然放牧的草飼牛,在藍天白雲下大量運動,以牧草為主食,肉質精瘦、幾乎沒有脂肪,澳洲牛肉就是草飼牛的 盛產地。

相對的,口感肥滋滋、油花分布均勻的美國牛,多數屬於圈養型的穀飼牛,牠們從小被關在飼養場內,改以玉米、小麥為主食,輔以大量高濃縮蛋白來餵食。食物和 環境雙管齊下,牛肉中的脂肪含量快速增加,口感變得更肥美好吃。

只不過,牛隻天然的消化系統是設計來消化草料,而非穀物和高蛋白。這樣的飲食攪亂了牛的腸胃系統,經營牧場二十年的李曼(Howard Lyman)曾出書爆料:

「這種因食物改變而導致的消化壓力,讓我的許多牲口都受到陰道和直腸脫垂的折磨,原本應在體內的器官,被擠出體外……,我曾花費無數時間,把二十五磅的牛 器官塞回牠們體內,再把傷口縫合。」

更糟的是,美國不少畜牧業者以種植物的面積來養牛,「集約畜牧」造成牛隻間不斷交叉感染,業者只好以抗生素來抵擋。二○○○年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抗生素市 場的最大客戶,正是養牛業者。

李曼也坦承,隨著牛隻抗藥性越來越強,他只好每隔三十天換打另一種抗生素,而且劑量越打越高。要知道,肉牛的飼育期至少十四個月,這當中,美國牛成了名副 其實的藥罐子。

把牛變成肉食動物為迅速增胖,用動物屍體當營養劑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達到體重,牧人在飼料中加入營養劑,成分是:動物屍體加雞糞。美國平均一年飼養約九千萬頭肉牛,七五%是以動物屍體來加強營養,我們吃的 牛,也正狼吞虎嚥的吃著動物屍體研磨成的飼料。

摻動物排泄物製成營養劑的做法,也很普遍。美國畜牧業一年製造一億六千萬噸排泄物,轉手回收利用是最經濟實惠的方式。舉例而言,阿肯色州全部農場的牛,每 年要吃掉五十噸雞糞混合黃豆殼的營養素。牧人滿意的說,吃下這些營養劑的牛,「看起來肥得像一顆顆奶油球。」

這些營養劑,讓牛成了貨真價實的「肉食動物」。直到狂牛病爆發後,專家指出,牛隻食用「反芻蛋白質」(反芻式動物提煉的蛋白質)是罪魁禍首。美國食品暨藥 物管理局(FDA)才趕忙禁止使用。也就是說,牛終於不再吃牛、綿羊等反芻動物的屍體,但是,豬、馬、雞等非反芻動物的屍體和血液,仍然被偷偷加入牛隻的 營養劑內。

愛吃美國牛的老饕,吃下肚的就是這些東西。確實,這種經濟邏輯可以讓肉品供應變得便宜又充足。本來牛肉是昂貴的節慶食物,變成隨時可吃到的佳餚。

把牛變成油花牛為使口感軟彈,宰殺前餵瘦肉精

業者還不忘讓牛隻上屠宰場前一個月,使出最後一招:添加瘦肉精。

這次,關於瘦肉精的疑問鋪天蓋地,它除了能讓脂肪變成瘦肉外,究竟還有什麼功用?

瘦肉精的出現,是全球第十大藥廠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為了抗氣喘而研發的藥。它的成分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一種類似腎上腺素的合成物質,可以加速分解體內脂肪和合成蛋白 質。經過試驗後,發現改善氣喘的功效並不好,反而用在動物身上,能達到極高的換肉率(編按:飼料經過餵養後,轉換成肉的比率)。

禮來公司拿活體豬做試驗,發現吃瘦肉精的仔豬,跟沒吃時比較,體重增加率多了十個百分點,瘦肉增加二五%,每天餵養的飼料消耗量平均減少六%,大大提升了 業者的經濟效益。用在穀飼牛身上,肉表面的白色紋路油不僅美麗又均勻,同時兼具軟中帶彈的豐富口感。

一九九九年,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拍板定案,允許豬、牛和火雞業者,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根據瘦肉精生產業者艾倫柯公司(Elanco Animal Health)自己的調查,目前全美約四五%的豬和三○%的牛,飼養過程中使用了瘦肉精。

但是,事情進展並非如此一帆風順。

瘦肉精爆出風險部分牛隻服用後,蹄殼掉落難行走

二○○二年,FDA底下的動物醫學監控中心(Veterinary Medicine's Office of Surveillance and Compliance),控告艾倫柯公司涉嫌隱匿事實,原因是「更改活體試驗資訊」、「誇大安全及經濟效益」。

動物醫學監控中心長達十四頁的警告函中,指控艾倫柯公司的試驗報告,從未指出豬隻服用萊克多巴胺後,會產生任何急性反應。事實上,各地的畜牧業者早已打電 話反映,豬隻吃下瘦肉精後,開始嘔吐、發抖,寸步難行且倒地不起。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動物科學教授葛蘭登(Temple Grandin)出面批評,部分牛隻出現蹄的保護殼掉落,鮮紅的蹄肉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因此行動困難,瘦肉精可能就是主要肇因。

不僅如此,FDA內部文件指出,截至二○一一年三月,美國已經有二十一萬八千隻豬,因服用瘦肉精死亡或生病,危險程度遠高於市面上其他動物用藥。

顯然,人們收到的資訊和真實狀況並不對等,各國政府對瘦肉精對人體的危害也是一知半解。以至於現況是,有二十六個經濟體開放豬隻使用瘦肉精,逾一百六十國 禁止。這當中,牛隻能合法使用瘦肉精的國家,全世界僅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尼等四國。

但是,國內也有學者指出,人們不需要對瘦肉精過度杞人憂天。目前美國進口的牛肉被驗出萊克多巴胺的含量,最高者只有 二.八 ppb,一個成人一次吃下七萬五千ppb ,都還不至於中毒,不需要過度恐懼。

瘦肉精的爭議各界莫衷一是,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決議,今年七月的日內瓦會議,必須訂出瘦肉精國際標準。然而,當牛肉不再天然純粹,而是一種連畜牧業者自 己都說不清楚的混合物,瘦肉精就變成僅是美牛問題中的冰山一角。得過諾貝爾獎的美國生物醫學專家普力斯諾(Stanley Prusiner),都曾公開宣稱他不敢吃美國牛肉。

做了二十年的牧場主人,曾擁有上萬畝農田和數千頭牛隻的畜牧大亨,李曼為美國的畜牧業下了一個註解:「我們的使命是要克服大自然,而我們發現,自己的確可 以做到——只要毀掉土地,而且把我們自己也跟著一起毀滅掉,就可以了!」

【延伸閱讀】不人道!揭開美國牛飼養真相 ——美國牛肉5大問題

問題點:1.餵食玉米影響:穀類侵蝕胃壁,導致細菌進入血液,引發感染結果:牛隻陰道和直腸脫垂,必須人工塞回以保持性命

問題點:2.餵食動物屍體和雞糞混雜製成的營養劑 影響:反芻蛋白質會讓牛隻不正常增胖 結果:疑似導致牛隻海綿樣腦病變(狂牛症)

問題點:3.注射荷爾蒙 影響:刺激生長,短期內體重激增 結果:人吃下肚後,有致癌風險

問題點:4.添加瘦肉精 影響:減少脂肪,增加瘦肉分布 結果:大量牲口噁吐、死亡

問題點:5.屠宰方式 影響:因數量過多,採群體電宰 結果:易因處理不慎,造成狂牛症病毒噴到牛體其他部位,增加感染風險

資料來源:《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各新聞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2

台達電鄭崇華交棒兒子 不只因為姓鄭 鄭平 耐磨二十年的曲折接班路


2012-7-9  TWM




他是一般人口中的富二代、他養過泰國蝦、他做過工廠領班,現在他是掌管二千億元市值企業的執行長。他是鄭平,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長子。曾經,父親為了打拚事業犧牲與家人的相處時間,如今他接下父親的棒子,將父親經營四十年的老企業轉型、發光……。

撰文‧楊卓翰

六月二十八日,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在記者會上,一手插著口袋、一手拿著麥克風,發表退休感言。他布滿皺紋的嘴角,堆滿笑容:「我今天實在是……很輕鬆!」深深一鞠躬後,他把麥克風遞給新董事長海英俊,還有新任執行長,也是他的大兒子— —鄭平。

四十一年前,鄭崇華在台北新莊民安路創立台達電,生產電視零件。公司只有十五名員工,鄭崇華自己跑銀行、跑業務,公司像他的第三個孩子,投入的精力遠比兩個兒子都多。「我全部的時間都埋首公司經營,沒有盡到當父親的責任。」在自傳裡,鄭崇華曾如此感嘆。

轉眼間,那個他曾忽視的大兒子已經五十歲,在舞台上以執行長的身分介紹新團隊的營運目標。穿著和父親一樣長版西裝,腳上則是大頭皮鞋;右手拿著麥克風,左手因為緊張捲成有點不自然的形狀。

樸實低調

不接衣缽,選擇到泰國養蝦鄭崇華或許不常在家,但你一眼就可以看出,鄭平身上有父親樸實低調的影子。而現在他肩上扛著的,正是父親用盡半生、犧牲家庭打拚出來的天下。

今天的台達電是全球最大的電源供應器製造商,產品線從電腦零組件延伸到通訊、光電;同時也是擁有六萬多名員工,總市值超過台幣二千億元的企業。

不過,光是姓鄭,並不足以讓鄭平贏得執行長的職位。四十年的企業,比他資深的老臣比比皆是,更別說有一個對孩子比對誰都嚴厲的創辦人父親。鄭平憑什麼打破科技業「傳賢不傳子」的常規?這一切,是從他「心不甘情不願」進入台達電開始。

「從小看著父親每天在外面跑,我就決定絕不進這家公司。」鄭平回憶;再加上鄭崇華出了名的嚴厲,相處時間也不多,旁人觀察,鄭平從小就很怕父親。鄭崇華也 曾說過,兒子當時不太願意進公司,「可能是因為看我太凶了。」所以鄭平執意要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喜歡動物的他,念的是屏東農專水產養殖科,當完兵後到泰國 開創養殖泰國蝦的事業。但他創業的過程並不順遂,投資賠錢,加上泰國治安不好,「養蝦沒養成,當時又結婚了,覺得自己有養家的責任。」鄭平決定回頭加入台 達電。

「鄭平和他爸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個性。」一位台達電的老臣觀察鄭平的決定:「鄭崇華是創業家,他愛創新、研發新技術;鄭平則從基層幹起,腳踏實地。」的 確,在他身上,你感受不到「千億俱樂部」富二代的氣質,皮膚黝黑的他反而像是農家子弟:認清現實與夢想的距離,決定低頭,從基礎開始耕耘。

踏實認真

從工廠基層領班磨練起

而這股穩紥穩打的精神,不但讓公司裡的老臣個個心服口服,更讓鄭崇華刮目相看。二十七歲的鄭平先到美國念了管理學位,然後到中國的工廠,從基層領班做起。他和一般員工一樣睡在宿舍裡,在員工餐廳裡吃飯。沒有技術長才,所以他自願從沒有人想處理的「雜務」開始。

當時台達電在中國迅速擴展,工廠裡數千人的人事、薪資系統都還沒有建立。鄭平從一份一份收集每名員工的資料開始,建立起一套人事系統。而且鄭平以「會磨人」著稱。當時大陸的工人覺得繳交資料很麻煩,鄭平也親自一個一個溝通。

講起鄭平的「磨人」,連董事長海英俊都怕。「鄭平一次說不通,會講第二次、第三次,會煩你好幾個月啊!這點和鄭先生不同。」他說,鄭崇華是「下命令」,但是鄭平則是慢慢溝通。

「他是一個很detail (注重細節)的人。」海英俊說。「鄭先生會出去跑、親眼看,看到好的,不管成功或失敗,先做就是了;但是鄭平會一步一步來;他會先分析、蒐集資料,然後再 執行。」而鄭平的分析能力正是讓海英俊這樣的老臣折服的關鍵。開始熟悉工廠運作後,鄭平著手推動廣東東莞和江蘇吳江廠的「精實生產改革」,提高生產效率。 他請來日本顧問公司找出問題,然後重新設計生產線。

這時鄭平才體會到,父親沒日沒夜的工作,迷上的就是「成就感」。不知不覺中,鄭平也走上了父親為工作賣命的路。改革期間,他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睡在工廠, 監督生產動線;並且配合人事薪資系統,用績效獎金提升員工效率。二年內,東莞廠的產值提升了三七%,一條本來要六十五小時才能完成的生產線,縮短到二小 時;而且平均月工資從原本的人民幣七百元增加到一千五百元。

緩慢,但鄭平用成績證明實力,能接班不只是「姓鄭而已」。

細膩分析

從代工末路闢出品牌新路

鄭平那擅長分析的細膩心思,與父親劍及履及的個性完全不同。在台達電企業轉型的時機點,鄭平的特長更容易發揮。

在ODM的代工模式下,就算再怎麼提高生產效率,毛利率仍舊微薄。金融風暴後,台達電的成長也開始趨緩,「我們原本卡在瓶頸,好像沒路走了。之後看到品牌這個方向,突然發現還有好多好多事可以做。」鄭平說。

品牌,變成台達電轉型的新方向,而這正是鄭平擅長的領域。一○年,時為執行長的海英俊指派鄭平擔任第一任品牌長。海英俊說道:「鄭平很會分析市場情報,這 正是我們最需要的。」為了打造品牌,鄭平和他的團隊,將台達電十幾條產品線整合為零組件、能源管理、智能綠生活三大類,並且專注在能讓台達電的招牌被一般 消費者能看得到的產品,例如節能LED燈泡、或是電源系統,向飛利浦、西門子看齊。

鄭平擔任品牌長短短一年,台達電的品牌市值就從零成長到一億三千萬美元(約合台幣三十九億元),更拿到去年台灣二十大國際品牌獎。從代工跨到品牌,台達電需要的不只是新制度,還有新腦袋。這也是為什麼鄭崇華要在這時交班。

台達電的主管透露,老董事長「很怕自己還是舊的模式,他覺得自己已經不懂年輕人在想什麼了。」這時,鄭平那顆和父親完全不同的腦袋就派上用場了。

實力接班

用成績贏得老臣一致認可

有趣的是,鄭平能養成獨特的經營思惟,乃是因為鄭崇華嚴禁在家裡談論公事。父親對孩子的教養也著重「身教」,而非言教。鄭崇華說,有一次鄭平在家裡對公司有些意見,馬上被他嚴正斥責。因為他認為公私應該分明,該向直屬主管報告的事,就不該越級向董事長報告。

不過,公私分明的鄭崇華,還是挑戰了「傳賢不傳子」的科技業成規;除了鄭平,二子鄭安現在也是集團內達創科技總裁。在國內已有幾家科技大廠傳子,如元太交給何奕達、大立光交給林恩平,鄭崇華自己又怎麼看?

對此,鄭崇華強調,接班應該是「傳賢不一定傳子」,「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給他發揮的空間」,不應該刻意「避賢」。熟識鄭家父子的業內人士也指出,鄭平如果 沒有能力,不可能在接班團隊中出線。「鄭崇華把鄭平放到第一線,苦幹實幹了二十年,又有實績,老臣都沒話講了,外界怎麼可能會有意見?」台達電董事、也是 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的黃崇興則指出,台達電的接班,實際上是透過許多嘗試,建立起經營梯隊的過程。「其實這幾年來,內部的高層經過很多次的調整和組合,包 括鄭平在內,很多老人換過許多位置。」業內人士指出,不只是海英俊、鄭平及新任副董事長柯子興的「鐵三角」,像總裁兼營運長李忠傑的調任,目的就是加強團 隊在研發與技術的經驗。如此經營多年的完善接班,也讓各界一致肯定。在傳子接班模式中,你很難聽到如此一致的聲音。

看著兒子在台上介紹台達電的新方向,台下的老董事長笑容依舊。「我從沒想過我兒子有一天會接班。」聲音裡,充滿喜悅與滿足。也許他那對孩子出名的嚴厲不會變,但他為了事業打拚四十年、犧牲家人的感嘆,如今,轉變成驕傲。

鄭平

出生:1962年

現職:台達電執行長

經歷:台達電中國區總裁

台達電品牌長

學歷:美國加州Hayward大學企管系屏東農專(現為屏科大)水產養殖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4

不只做電信製造商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975

  7月24日,華為公佈了2012年上半年的業績,1027億人民幣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5.1%,這也是這家公司成立25年以來第一次在銷售規模上超過了一直穩居首位的愛立信,後者上半年的銷售成績還不到千億。


  這讓很多人為之興奮:華為終於成了全球最大的電信製造商。


  等一下,事情並非如此。如今的華為和愛立信已經不能再做簡單的數據對比,它們的業務和方向已經不同。


  愛立信專注運營商市場,上半年它的全球服務業務和支撐解決方案已經佔據一半收入。華為正好相反,2011年通過調整部門正式開始多元化轉型,由原來按設備、終端、軟件服務等劃分變成了運營商網絡、企業、消費者三個業務集團。


  電信行業剛剛度過了一個低迷的上半年,經過前幾年的互相吞併後剩下的5家設備商的狀況很糟糕:諾西和阿爾卡特朗訊宣佈了虧損,中興預告淨利潤將下滑 60%至80%,而華為上半年的營業利潤為87.9億元,同比下降了22%—它們並沒有公佈淨利潤。即使是財報顯示淨利潤約為93億人民幣的愛立信,其中 很大一部分還是得益於年初出售索尼愛立信50%股權時候獲得的:約70億人民幣。


  當賣基站、交換機和路由器不再靠譜的時候,轉型勢在必行。為此華為在去年啟動了企業業務的萬名工程師招聘,並在年底花了5.3億美元收購了華賽,這是2008年華為與賽門鐵克合資成立的一家提供安全、存儲與系統管理解決方案的公司。


  與華為早年在運營商領域通過先打開國外市場再回到國內的策略不同,企業業務先從國內做起,它們打算用性價比和定製來贏得客戶。而這塊業務對華為的一個重要意義還在於,它們希望借此拓展新的渠道,避免像以前一樣太過於依賴運營商。


  早前華為企業業務營銷總裁何達炳就公開表示,「目前基本佈局已經到位,下一步會發力市場。」按照規劃,這塊業務的目標是到2015年營收突破150億元,將佔公司總營收的20%。在去年,這個數字是98億人民幣。


  消費者業務也在改變。雖然華為手機已經存在多年,但過低的毛利率甚至讓公司在2008年一度準備出售終端業務,最後由於金融危機而擱淺。


  這家一直以B2B為主的公司仍在努力適應B2C的新世界。最新的賽諾數據顯示,6月華為的智能手機和整體手機市場份額在國內均排名第三,位於三星和聯想之後。


  長期關注華為的媒體人士冀勇慶並不看好這種多元化策略,「它們都有機會成為挑戰者,但是很難成為市場的主導者。」他告訴《第一財經週刊》,「華為的新業務仍然完全由來自運營商業務的人管理,加上目前這種整齊劃一、集體主義的運營模式,將會妨礙新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華為沒有透露上半年各大業務的收支情況,在這個時候,相比於是否成為行業老大,找到獲利能力看起來更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62

不只一萬人!證所稅衝擊千萬人


2012-8-6  TCW




七月二十五日,馬政府強度關山, 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簡稱證所稅)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部長張盛和隨即說明,此次證所稅課稅制度改革,影響到的人數約一萬人。實際上,這是一個包括九 百萬股民、企業員工、券商從業人員近千萬參與者都會受到動盪波折的法案,馬政府團隊對於此事的態度,只說出了千分之一的真相!

證所稅還沒課,證交稅先腰斬上半年稅收額,僅達全年目標三○%

先從稅收的影響來看,張盛和說,預估未來證所稅可增加六十億到一百一十億元,真實的情況是,證所稅課徵未來會發生的區間是在台股加權指數八千五百點以上,也就是說,課不課得到稅,還是個未知數。

新增的稅還沒到口袋裡,減收的稅卻已經發生了。今年四、五、六月,連續三個月的證券交易稅(簡稱證交稅)大減,都在六十億元以下,相對高峰時的稅收,腰斬一半。

美銀美林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胡傳祥分析,最近十年,每年證交稅收入介於八百億到一千億元間,若成交量縮水三成,將使得證交稅收短少二百四十億元到三百億 元,絕非財政部估計,每年可徵得證所稅六十億到一百一十億元所能彌補的。麥格理資本證券則用「在台股傷口上撒鹽」來形容證所稅對台股帶來的影響。

依照財政部編列的預算,二○一二年證交稅收入為一千二百六十五億元,而上半年的證交稅稅收金額僅有三百八十三億元,只達到了全年目標的三○%。財政部對於 二○一二年股市的看法似乎很樂觀,預估股市單日平均成交量可達一千五百億元。事與願違,二○一二年三月份以來,在復徵證所稅干擾下,單日的成交量僅七百 億、八百億元,僅約財政部預估數的一半。依此數據推估,二○一二年證交稅能與二○一一年的九百四十億元看齊,已屬不易。相對八字還沒一撇的證所稅預計課來 一百一十億元,這個「算盤」已先輸了。

張盛和的話裡沒有提到的那千分之九百九十九,才是讓股市生態產生劇變的「引信」。包括九百萬股民、券商從業人員,以及獲利遭到波及的上市櫃公司員工,都因證所稅的復徵而受到波及。

大戶精算成本,怕被課一五%減少當沖,等於政府每天減收稅收

在這次復徵證所稅中,影響到「個人」與「法人」兩大部分。張盛和口中所指,影響的雖然只有一萬人,算起來,只占目前在股市中交易的九百萬股民的約千分之 一。但別小看這些人,他們可不是一般的散戶,是股市中所謂的大戶、中實戶,一出手買賣的股票張數以百張、千張為單位,創造出來的交易金額,占股市總成交量 的四五%。少了他們,股市就少了動能,政府的稅收也會跟著減少。

位在台北市南京東路的券商大樓電梯裡,立法院通過復徵證所稅的隔天,辦公室在這棟大樓中的某家大型券商主管,跟一起搭電梯的屬下說,「這一、兩年自己看著辦,有辦法的就去找其他工作,」語氣中充滿無奈,卻也寫實。

在全球經濟充滿許多的不確定因素下,股市交易量本來就會減少,如今證所稅雪上加霜,精打細算的大戶們更是不會輕易出手,以免一不小心交易量就「衝過頭」,超過政府新規定的,賣出金額超過十億元就要課稅的門檻。

永豐金證券董事長,同時也是券商公會理事長的黃敏助預估,復徵證所稅後單日成交量將下滑到五百億元,全體大型券商總計將精簡人事一萬五千人到兩萬人,並預言小型券商會出現倒閉潮。

黃敏助的預估真的很悲觀,成交量水位等於是回到金融海嘯期間。一旦如此,受衝擊的不只是券商收入,還有政府的稅收。

成交量是股市的火車頭,少了火車頭的帶動,從股票延伸出來的衍生性商品,就少了表演的舞台。台指期貨、權證是最能感受到市場冷熱的溫度計。

政府編列二○一二年期貨交易稅收入五十九億元,上半年僅收到二十三億元,達成率三九%,如同證交稅一般,統統都達不到預定目標。被券商視為是「開源」商品的權證,更因為股市與個股的成交量下降,成交量也比提出復徵證所稅前少了兩成。

券商每發行一檔權證,要繳付四萬元的發行費用給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目前市場上有九千四百三十一檔權證,證交所收取的權證發行收入達三億七千萬 元。券商必須靠精心設計的商品來吸引投資人踴躍進出,支付發行費用與賺取利潤;投資人,則利用和現股連結性,來實現用小錢、參與個股股價上漲的好處。

只是在台股現貨市場的成交量下降時,想要靠「小資本」賺錢的機會越來越少,就連證交所也不例外。

權證交易減少還算小事,當沖(當日利用融資或融券買賣同一檔股票)金額減少,是讓股市少了衝勁與活力的關鍵。

做價,是大戶或中實戶拉抬股價的慣用手法,來吸引投資人跟進。股市行情好時,當沖張數占當日股市總成交張數約一成;行情差一點時,還有五%。少了當沖製造成交量,猶如喝咖啡一般,少了鮮奶與糖一樣,雖能入口,但嫌苦澀。

在課徵個人證所稅的新規定中,把個人年度賣出金額超過十億元當作課稅的門檻。超過此數,要課徵一五%的稅率。為求效率,大戶或中實戶會善用每一個可使用的帳戶。每個月的賣出金額不能超過八千萬元,一旦超過就要將獲利與政府分享。

所以,他們會精算每一次的進出,也會把一五%的稅率當作操作成本。精算的背後,就是當沖的次數下降。當沖對股市的貢獻有多少?

以最近的單日成交量約五百億元來推估,當沖的金額約二十五億元,少掉了當沖行為,政府等於是每一天少掉了約七百五十萬元的稅收。

企業稅負激增,股東財富縮水台積電﹑聯電EPS減幅最少逾二%

張盛和沒提到的另一個真相,就是「法人」課徵證所稅帶來的影響。影響有多大?可以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與股票上市公司景岳生技董事長陳根德的反應,找到答案。

立法院通過證所稅前,張忠謀認為政府把「法人」證所稅與企業最低稅負綁在一起,是把兩件不相干的事混為一談,並預估台積電二○一二年起每年將多繳三十億元的稅﹔而公司獲利下降可能導致股價下跌,會讓股東財富減少四百五十億元。

反對激烈的還有陳根德,他另一個身分是國民黨立委。他跳出來說,如果一年後檢視復徵證所稅對市場沒有影響,他馬上退出政治圈。話說得很重,把政治生涯拿出來當賭注。

張忠謀與陳根德大動作的反彈,只為一件事,就是從事政府獎勵的重要性策略產業,可以享有五年免稅,或是適用於獎參條例的企業,現在的最低稅負要從一○%提高到一二%。

兩個百分點的稅負,影響有多大?

以台積電二○一一年的稅後淨利為推估基礎,每股稅後淨利(EPS)將減少○‧一二元,減幅二‧三%;聯電預估稅負支出增加五億、六億元,由此推估,屆時每股稅後淨利將減少○‧○五元,減幅約六%,影響程度不可說不小。台達電、銀行業、壽險業者也都在估算影響。

而享受到租稅優惠的產業有哪些?如高科技產業中的3C工業、精密電子元件工業、航太工業、生醫及特化工業、半導體產業等。目前,掛牌的科技公司占股市成交 量約六成,市值比重約五成。代表全體股民中,手中多少都擁有享有租稅優惠的公司。這些公司,從二○一二年開始,獲利都會往下修正。

除此之外,與高科技、生醫產業同樣的,稅負提高的還有從事境外金融中心(OBU)的銀行業者。二○一二年開始,這些行業、公司都要開始多繳稅,獲利會因此縮水。

勤業眾信稅務會計師林宜信說,在法人證所稅方面,會受到影響的將是擁有很多的交易所得,或是享有很多租稅獎勵免稅所得,以及從事境外金融中心業務的,稅負多少都會增加。譬如高鐵等,只要是享受到免稅優惠的,未來都是繳稅會提高的對象。

獲利減少、EPS下降,等於是本益比(P/E)要往下修,是國內外分析師列為下修股票目標價的理由。

光是一家台積電,股東財富就蒸發了四百五十億元,平均每位股東資產縮水十一萬四千元。若加上境遇相同的公司,股東持有的股票價值莫名其妙的少了,預計有超過數千億元的財富,就此消失,難怪這些大老跳出來喊話,捍衛股東財富。

IPO降溫,恐掀借殼歪風好公司轉往他地上市,台股變冷宮

根據新規定,從二○一二年之後申請IPO(首次公開募股)掛牌的公司,掛牌的第一年出售股票,要課一五%的稅。對此,陳根德不客氣的說,「那他申請IPO做什麼?這會影響經濟產業的發展。」他一語道破多數原本計畫股票掛牌公司的心聲。

胡傳祥認為,若公司大股東擔心被課徵一五%的證所稅,就會衝擊企業上市申請意願。他並提醒,若台股成交量無法回到過去的水位,可能會造成大戶挪移至別的市場,好公司轉到他地上市可能。

趨勢一旦形成,政府要挽回失去的人心,恐要耗費更多力氣。但也可能因此創造「借殼掛牌」的新商機,由於IPO的成本高,也會影響上市意願,乾脆從市場買公司,再把業績灌進去;屆時股本小、股價低的公司,將成為有心人「借殼」的好標的。

過去,有人形容證所稅是「一個利多,九個利空,」唯一的利多就是市場上有了公平正義,其他都是偏向負面解讀,而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將會是,原本台灣是一個交 易活絡的市場,包括IPO、市場融資、法人給予高本益比……,如今,可能隨著企業獲利下降、市場交易降溫、本益比下修,而產生競爭力下滑的疑慮,這些真 相,在這次證所稅事件中,馬政府都已說清楚、講明白了嗎?

【延伸閱讀】從小股民、券商到掛牌公司,全都遭殃!▲900萬股民手中持股獲利下降、價值縮水、資產蒸發▲台股單日成交量,將由800億到1,000億元 降至500億~700億元▲收入減少,大型券商將裁員30%~40%,小型券商恐倒閉▲IPO件數預估減少2成~3成,為避免政府高額課稅,轉向「借殼」 上市▲3C、精密電子元件、航太、生醫等享受租稅優惠產業,獲利預估少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54

不只股民 大老闆也喊被TDR騙


2012-11-26  TCW
 
 

 

「我們都是被台灣騙去的!」在一場新加坡中小企業聚會上,多位在台灣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的新加坡老闆們,議論著台灣股市,大吐苦水。上路剛滿三年的TDR,不僅讓台灣投資人覺得被坑,就連來台掛TDR的老闆也大喊被騙。

十一月初,全球第三大咖啡廠、新加坡超級集團因為流通股數不足,即使股價兩年大漲一倍,仍被迫下市。

當初,這些海外企業來台掛TDR時,被戴上「來台灣撈錢」的帽子,現在卻發現,來台掛牌時,不惜賠上近千萬元承銷費用,掛牌後付出的維護成本也相當高。以超級集團為例,發行股數並不多,僅占公司資本額的四%,但每年還要支付三百萬至四百萬元的股務代理等費用。

一位在台掛TDR的新加坡企業駐台代表指出,「除非制度改變,否則TDR玩不下了。」

來台掛TDR,原股幾乎都在新加坡或是香港上市,這兩個股市沒有漲跌停板限制,而且收盤時間比較晚,每當企業發布利多時,原掛牌地的股價漲幅比TDR來得大,讓TDR呈現折價。

當投資人從事套利買賣,也就是在台灣買進折價的TDR,向存託機構申請以TDR兌回原股,再到原掛牌地賣出,一買一賣之間賺取差價。結果是造成台灣TDR股數不足,若大股東又不願把老股拿出來增加流通數量,最終依照證交所規定,被迫終止上市。這種套利交易,通常會發生在好股票身上,所以會演變成TDR市場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好公司選擇離開,只留下體質不佳的TDR標的。

下市還要自己掏錢買回》

第二項是附買回條件。今年初爾必達宣布破產,訂出新規定,要求TDR公司董監事一旦下市,必須負責買回所有流通在外的股票,等於海外企業來台籌資之餘,還要有把錢吐出來的準備。證交所副總經理簡立忠坦言,這項新規定可能會「嚇跑」一些海外企業。

今年來,TDR沒有任何一家新掛牌,原已通過審查的案子也撤件,目前僅剩三十二檔,大部分股價跌幅逾五成。在規則沒改善下,最終將使TDR變成進退不得的台股孤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49

渾水創始人Block:中國不良貸款問題並不只地方政府債務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043

渾水創始人Carson Block稱,中國的不良貸款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並不只地方政府債務,同時也包括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借貸。

Block在寫給彭博的郵件中稱,不良貸款「數據大大低估了劣質貸款的問題可能存在的範圍,我們相信,中國銀行系統將因市場拋售遭受重創,政府將不得不重組一批銀行。」

由於監管機構放鬆存貸款定價以刺激競爭,中國銀行業正面臨著違約上升和利潤增長放緩的問題。中國的不良貸款已經連續6個季度上升,一定程度上促使Block做空渣打銀行的債券,這個香港銀行大部分的利潤都來自亞洲。

根據中國監管機構本月發佈的數據,中國的不良貸款在第一季度上升至5265億元人民幣(860億美元),這至少是9年來最長的連續惡化。

Block表示,由於中國最大的銀行都是國有的,這使得做空這個國家的銀行「有點困難」。

Block稱,由於不斷惡化的貸款質量,5月10日他已經做空了渣打銀行的債券。他表示,這家總部在倫敦的銀行沒有政府支持,並且有很多新興市場的貸款,這些貸款很容易受到中國負面增長消息的影響,這些因素促使他做空渣打。

據此前華爾街見聞報導渣打銀行給印尼煤炭公司Bumi董事長Samin Tan貸款10億美元,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Nathaniel Rothschild和印度尼西亞的Barkrie家族正處於糾紛之中。另外,渣打還給遠東能源公司( Far East Energy Corp(FEEC))貸款,Block認為這些貸款都已出現危險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