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下的系統性機會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635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4-11-3 18:02 編輯

“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下的系統性機會
作者:張憶東 蔣仕卿  周琳


投資要點

  ★“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恰逢其時,有望啟動海外基建浪潮。IMF 為代表的全球財政政策指導思想發生重大變化。我們認為,在 11月 15-16 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 G20 領導人會議,有望繼續重申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倡議。通過債務模式的基建擴張,拉動全球經濟對投資者構成一種潛在的拐點性機會。

  ★中國資本輸出戰略越發清晰

  福塔萊薩成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啟動點。以福塔萊薩金磚貨幣體系和金磚開發銀行為標誌性事件,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已經啟動。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成為對全亞洲的資本輸出平臺。2014 年 10月 24 日,中國為首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為中國向全亞洲進行資本輸出的戰略性平臺。具有資本優勢和產業比較優勢的中國,將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中國的基建產業鏈企業,將會實質性受益於中國走出去戰略帶來的需求大增長。人民幣國際化將助推中國走出去戰略。人民幣的國際化將作為貨幣發行保證金的外匯儲備釋放出來,成為可以動用的一種戰略性資產,成為中國實行資本輸出戰略的重要保障。

  “一帶一路”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1)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時具備能源和地緣安全意義(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是中國連接世界的新型貿易之路。

  ★三條主線,看好投資品產業鏈的拐點性機遇

  (1)資本輸出促進產業升級,推薦基建、高鐵和核電。基礎設施的安全暢通是加強貿易、促進人員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前提,在構建“一路一帶”中處於基礎性的地位。除新加坡外,東盟國家和中亞地區工業化程度均不高,基礎設施落後,對管線、鐵路、港口、機場、電信、核電等基礎設備和能源設備需求量巨大。

  (2)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域首推新疆和陜西,行業推薦基建、能源產業鏈。新疆是絲綢之路的中國對外出口,且經濟發展水平低,基礎設施發展空間大;陜西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政策出臺積極。作為陸上交運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先要打通西北五省的交通道路,因此需大力發展運輸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中亞國家的能源運輸給絲綢之路沿線各省帶來油氣管道建設的投資機會。

  (3)海上絲綢之路地域首推福建和廣西,行業推薦交運。福建的地理位臵具有對臺交往的獨特優勢,且目前正在申請海西自貿區;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省,是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通道”和“門戶”,現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起來,所屬地港口將直接受益。



  中國資本輸出戰略越發清晰

  福塔萊薩成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啟動點

  後危機時代,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2013 年末,相比 2008 年末,中國 GDP 占全球 GDP 的比例,已經從 7%提升到了 13%,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對外政策發生系統性轉變。我們在前期報告《福塔萊薩: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啟動點》(20140722)中,通過對比美國二戰後推進的馬歇爾計劃,指出,以福塔萊薩金磚貨幣體系和金磚開發銀行為標誌性事件,“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已經啟動。

  馬歇爾計劃正式名稱為歐洲複興計劃,在 1948 年 4 月簽署,其目的在於幫助歐洲複興從而抵禦蘇聯的擴張。在馬歇爾計劃實施的 4 年時間內,美國共給予了OECD 國家 130 億美元的援助,相當於 2013 年通脹調整後的 1480 億美元,占 1948年美國 2580 億美元 GDP 的 5%,從規模上而言這一計劃非常巨大。

  馬歇爾計劃本身有濃烈的意識形態色彩,但是,馬歇爾計劃有一個可能未預料到的結果是,通過對外援助,避免了美國二戰後的經濟衰退。美國在當時面臨二戰後大量退伍軍人複員和軍用品產能過剩,且美國內戰、一戰之後都遭遇到了需求下降,經濟緊縮,因此二戰後 1946-1948 年股市估值低迷,投資者都在等待衰退的到來。最終,馬歇爾計劃創造需求的模式啟動了全球黃金增長時代,美國股市也走入了近 20 年的大牛市。

  在啟動歐洲經濟之後,美國的政府和私人部門繼續向歐洲投資,拉動了歐洲經濟的增長。我們從美國的國際收支賬戶上就能清晰看到,戰後到1970 年代初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前,美國長期保持了經常賬戶順差,美國一方面在戰後保持著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另一方面,美國將賺取的經常賬戶順差變成對外債權,並且美元通過對外捐贈、政府長期貸款項目、私人部門 FDI 方式大量流出美元支援其他國家增長。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具有紮實的現實基礎。一方面是中國有過剩產能和過剩外匯資產,另一方面是新興市場國家(EME)和欠發達國家(LDC)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欠缺,發達國家由於自身陷入主權債務的泥潭無法拉動全球增長,於是,中國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拉動全球增長的資本金,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成為了一個一石雙鳥的戰略。

  策略專題

  建立國際間投資銀行是中國學習當年的美國,通過供應商融資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外匯資產的收益率,另一方面,通過給新興市場提供資金拉動其增長,從而帶動自身過剩產能的消化,成為了“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現實基礎。同時國家領導人在出訪活動中,不斷推銷高鐵、核電等高端技術設備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給各國,體現出中國資本輸出的意願和決心。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體現了新的國家領導人上臺以來的重大國家戰略,14 年下半年發展迅速:7 月 15 日,金磚五國在巴西福塔萊薩宣布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同時建立了“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前者初始資本為 1000 億美元,由 5 個創始成員平均出資。後者同樣擁有 1000 億美元的應急基金,中國出資 410 億美元,擁有投票權 38.95%,俄羅斯、巴西、印度各出資 180 億美元,南非為 50 億美元。按照進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於 2016 年在上海成立。

  然而,我們也必須承認的是,金磚貨幣體系和金磚開發銀行在未來實踐過程中,仍然有不明確之點,如何才能協調各個金磚大國,未來不確定大於機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成為對全亞洲的資本輸出平臺在這樣的背景下,2014 年 10 月 24 日,中國為首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為中國向全亞洲進行資本輸出的戰略性平臺。在北京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和越南共 21 個國家。根據《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的法定資本金為 1000 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 500 億美元左右,實繳資本為認繳資本的 20%,目前各意向創始成員國同意將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的經濟權重作為各國股份分配的基礎,中國最多股權占比為 50%。按照目前工作計劃,預計各國在 2015 年內完成章程談判和簽署工作,使亞投行在 2015 年底前投入運作。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成為中國通過走出去戰略進行資本輸出的平臺。根據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的思路,未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通過債務融資的方式,結合其巨額資本金,有力地為整個亞洲基礎的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支持。我們估算了當前除中國以外的 20 個 AIIB成員國家的 2012 年固定資本投資,和占 GDP比率,可以發現,18 國相加的 2012 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金額為 1.12 萬億美元,約占當年中國總固定資本形成 30%,而除卡塔爾、印度、蒙古、越南之外,其他國家固定資本形成占 GDP 比重仍然不足 30%,考慮到人均資本存量仍在低位,未來這些國家的固定資本形成無論從絕對規模和比率來看,都有巨大的再推進過程。而作為其中具有資本優勢和產業比較優勢的中國,將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中國的基建產業鏈企業,將會實質性受益於中國走出去戰略帶來的需求大增長。本質上,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將會為海外需求提供最終資金來源和利潤保障。


  人民幣國際化將助推中國走出去戰略

  2014年9月30日,人民幣兌歐元可以進行直接交易,10 月 27 日,人民幣兌新加坡元可以直接兌換。歐元、新加坡元成為繼美元、日元、澳元、新西蘭元、英鎊之後,第六和第七種可直接交易的貨幣。如果我們觀察整個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的話,這一進程在 2014 年明顯開始加速。


  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是人民幣去美元化,釋放外匯儲備的過程。在加入 WTO 之後,中國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導致外匯占款大規模積累。這一過程中,人民幣的發行機制由不可兌換法幣制度(Fiat Money)向美元本位制度快速轉變(DollarStandard),人民幣幣值的穩定性,實際上取決於美元的穩定。

  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人民幣不可能成為基於美元幣值的“二等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成為一個必然選擇。而當人民幣可以和其他主要貨幣進行直接兌換之後,意味著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中,過去被作為貨幣發行保證金的外匯儲備將被釋放出來,成為可以動用的一種戰略性資產。人民幣國際化釋放的巨額的外匯儲備,將是中國實行資本輸出戰略的重要保障。


  “一路一帶”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

  在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備忘錄簽署儀式上,習近平表示: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並提出建立亞投行的倡議,目的就是深化亞洲國家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一路一帶”成為國家重點發展戰略:2013 年 11 月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2013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列為 14 年經濟工作重點;2014 年 3 月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先富帶動後富,開辟“中國制造”的新天地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與西亞各國之間形成的一個在經濟合作區域,大致在古絲綢之路範圍之上,包括西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2013 年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過程,是中國轉移產能的過程並提升國家能力,給“中國制造”帶來了巨大的嶄新市場。“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戰略將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逐步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為各國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這個過程,不但中國的“過剩”產能“走出去”,它伴隨著的是裝備、技術、管理與標準的輸出,而裝備的輸出,比如我們正在大力推的高鐵,又跟投資緊密相聯,人民幣也因此勢必“走出去”。


  其中,中巴經濟走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環節,具有經濟、軍事、能源等多方面的戰略意義。一旦從喀什到瓜達爾港的高鐵順利貫通,有助於中國西部出口商品順利輻射整個南亞和中東 18 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或轉運歐洲;另外,瓜達爾港是印度洋上的明珠,扼波斯灣的咽喉,直線距離迪拜僅 600 公里,從而中國可以繞開馬六甲海峽和印度半島,保證能源安全。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在地緣政治和國家安全方面的意義重大。要從根本上解除中國西部地區所遭受的暴力恐怖威脅,必須依靠促進我國西部與中亞、南亞這些“絲綢之路經濟帶”覆蓋的地區共同繁榮來實現。中國新疆與中亞、南亞毗鄰,在安全、經貿和宗教等方面受到相關的周邊國家的極大影響,而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落後,宗教極端勢力、恐怖主義勢力長期盤踞,暴力恐怖的活動頻繁。中國和中亞在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可以加強西北地區成品油和石化衍生品的供給,同時可以拉動中亞的經濟發展。中亞原油天然氣儲備豐富,2013 年,哈薩克斯坦原油儲量列全球第 12 位,占全球比例 1.8%;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儲量列全球第 4位,占全球比例 9.4%。目前我國 13 年我國原油進口中哈薩克斯坦石油進口占比約為 4.2%,天然氣進口中庫曼斯坦占比為為 47%。






  海上絲綢之路——走向藍海的大國突圍戰略建設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 2013 年 10 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東盟國家時提出來的。“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第一步面向東盟,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連起來,加強互聯互通,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其中被納入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省份有廣西、廣東、福建、海南、雲南、四川。


  21 世紀海絲戰略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一方面,美國正試圖繞開中國而推進 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TIP(跨大西洋貿易夥伴談判),搶占全球貿易新規則制定權。另一方面,在美國、歐盟和日本老牌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甚至衰退之際,東盟 2013 年 GDP 增速超過 12%,中國經濟也保持 7%以上的較快增長速度,沿線國家和中國互惠互利共贏。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貿易關系迅速發展,截止 2013 年末,中國連續 4 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連續 3 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2013 年我國對東盟的出口占比超過 11%。紮實的貿易基礎有利於促進中國-東盟之間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挖掘中國與東盟國家在經濟上的互補性和合作潛力,創造雙方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條主線,看好投資品產業鏈的拐點性機遇

  隨著中國經濟投資增速的系統性放緩,傳統的鐵公基和相關產業鏈行業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的壓力,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壓低了這些行業的估值。但是,我們認為,在國家戰略思想轉變過程中,具有全球比較優勢的中國“鐵公基”內相應行業和公司,存在著巨大的盈利和估值雙重修複投資機會!

  資本輸出促進產業升級,推薦基建、高鐵和核電

  基礎設施的安全暢通是加強貿易、促進人員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前提,在構建“一路一帶”中處於基礎性的地位。除新加坡外,東盟國家和中亞地區工業化程度均不高,基礎設施落後,對管線、鐵路、港口、機場、電信、核電等基礎設備和能源設備需求量巨大。

  2013 年下半年至今,李克強總理在多次國事訪問中相繼推銷我國的高鐵技術和核電技術右。改變過去“向東”(以美國為首)輸出低端制造業的貿易格局,“一路一帶”的意義在於“向西”、“向南”輸出高端技術裝備和過剩產能,將中國對外開放水平提至一個新高度,完成出口升級。

  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屢屢親自推銷中國高鐵,高鐵合作意義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我國高鐵技術過關、成本占優,為高鐵技術持續輸出提供可能。





  中國擁有較為成熟的核電站運營經驗和核技術,但核電技術複雜、研發周期長、投資大,長期被俄羅斯、法國、美國、日本、加拿大和韓國等大國壟斷,中國領導人親自推廣中國核電,將促進中國核電相關技術設備的出口。加之國內核電重啟的預期,國外的增量與國內的拐點將促進 A 股核電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來自興業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467

解讀:“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下系統性機會投資邏輯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642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4 18:25 編輯

解讀:“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下系統性機會投資邏輯
作者:張億東 紀雲濤

本周A股、港股基建交運板塊全線爆發,背後的邏輯是市場認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啟動,有望啟動海外基建浪潮,一個嶄新的至少有一個近1.12萬億美金市場大蛋糕展現在“中國制造”、“中國建造”的面前,《“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下的系統性機會》深度報告一時間洛陽紙貴,格隆匯請到作者張億東為大家解讀中國“走出去”的大戰略下,“一路一帶”的系統性機會的投資思路和邏輯。

“一路一帶”的全球大戰略下的系統性的機會
(首席策略:張憶東)
今天重點講一下我們大力推薦的未來數年的戰略性機會——“一路一帶”的全球大戰略下的系統性的機會。本周我們會連續開【一路一帶】的專場電話會議,今天是我主講大的思路、邏輯,而交運首席紀雲濤會推薦相關的收益細分板塊和公司的機會。預告本周三【一路一帶】是建築專場電話會議,周四【一路一帶】是建材、鋼鐵有色專場電話會議,我都主持會議。另外,在上海的機構客戶,可參與周三茶話會【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下的系統投資機會】。


首先,介紹一下寫這個報告的背景,以及為什麽給報告起這麽一個題目?
這個報告從7月份我們就開始準備,從材料的收集、思考到寫作歷時了好幾個月,7月份我們寫了重要報告《福塔萊薩: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啟動點》,而10月24號中國為首的21國家在北京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之後,我們加快了報告撰寫的進度。因為10月24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籌建,讓我們驚喜地看到了中國嶄新的大戰略和我們7月份報告的預判何其一致,也就是利用巨大的外匯儲備為支點,向全球輸出我們的資本、輸出我們的產能,實現共贏,把過去幾年大家擔憂和質疑的中國的過剩產能,向全球重新進行資源整合。但是,我們為什麽這次不在報告題目中在強調七月份報告的題目,因為,當初寫“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只是幫助大家理解,事實上只是形似而神不似,當初馬歇爾計劃是冷戰鐵幕下的產物,是對抗蘇聯為目的的,而中國輸出產能輸出資本是為了亞洲共贏、共富,如果重提馬歇爾計劃太敏感,會授人以柄,所以,中國絕對不會承認執行這種計劃的,所以,我們在考慮這個深度報告要推薦長達數年的戰略性機會時,就用更大視角,選擇《“一路一帶”的全球大戰略下的系統性的機會》。我們這次要強調的不是表面的噓頭,而是中國“走出去”的大戰略下的系統性機會,如果把中國比喻為一個企業,那麽這個企業是在二次創業,其中的機遇在資本市場上應該反映為風險溢價的系統性下降,中國制造和中國建築重新有了藍海、新需求。中國在過去幾年里,一直圍繞著內需在苦苦的進行轉型尋找道路。但是,很明顯現在以習主席為代表的這一屆新的領導,包括李克強最近在歐洲的一些出訪,都體現出利用國外的資源和國內的資源,兩個資源和兩個市場的整合,這是我首先交代一下這份報告的背景。

其次,為什麽我們選擇現在這個時間點來推薦“一路一帶”的系統性機會?

我們是這麽考慮的,一方面,A股市場需要新熱點、容納大規模資金的新熱點,現在的A股市場,經歷了大半年的行情演繹,特別是8月份之後的“金九銀十”行情,很多的熱點都已經被充分挖掘,已經到了審美疲勞的時候,但是同時,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剛開始吸引場外資金形成投資A股的樂觀預期,那麽,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更大的、更全面、更持續的戰略性機會來吸引存量社會財富源源不斷地向A股市場的配置,這個機會一定是系統性的,容納多個行業;另一方面,從時間點的角度來說,“一路一帶”系統性機會恰逢其時,因為11月5、6號APEC會議, APEC會議之後有一個東盟峰會,東盟峰會之後11月15號舉行布里斯班G20峰會。“一路一帶”大戰略是生逢其時,在近期將要召開的一些重大的國際會議上,“一路一帶”的大戰略將會從過去兩年的萌芽構建狀態,到現在可以鮮明的提出來,而這個提出來之後我們認為在明後數年“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會將進入一個加速期。


第三,“一路一帶”這個全球大戰略如何展開?其核心是中國資本輸出戰略、共贏共富戰略
(1)先從海外需求來看,“一路一帶”這個全球大戰略恰逢其時,有望啟動海外基建浪潮。08年次貸危機之後,特別是11年歐債危機之後,IMF指導性的財政政策思路剛開始用的是跟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一樣的就是緊縮,然而,這一教條主義的財政緊縮救助思路,在當下,卻遭受到了廣泛的質疑:經濟已經處於深度蕭條之時,還要再加上財政緊箍咒,這無疑於在政治上選擇自殺。我們很敏感的判斷出IMF開始轉向從近期的14年10月份《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里的第三章,專題探討了《是不是到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的時候了?公共投資的宏觀經濟效應》轉向認為那些新興和欠發達的國家基礎設施需求很旺盛但是依然比較落後和貧窮的,正是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而美國、歐洲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更新,他們的基建的投入是遠遠不足的。因此,海外擁有基建的大蛋糕,特別是當下新興市場經濟體仍然面臨著普遍的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如果經過精細計算的基建項目投資從而打破瓶頸,就能充分發揮這些國家的比較優勢,從而拉動全球經濟增長。(2)然後,我們在看誰有能力並且願意出錢來撬動這個大需求?中國!中國擁有足夠的財富,我們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我們擁有全球最強的基建能力、裝備制造能力,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但是,是這些相對先進的產能相對於中國的內需基建又是“過剩”的。因此,當國內政局穩定、經濟轉型步入平穩狀態之後,中國就有強烈地意願推進資本輸出的戰略,推進亞太、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雙贏、共富。今年7月,金磚五國在巴西福塔萊薩宣布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同時建立了“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是標誌性的一個事件。如果認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是啟動了中國資本輸出的全球化戰略,那麽今年的10月24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籌建則使得中國資本輸出戰略進入加速推進的階段,使得“一帶一路”戰略正式進入雙翼展翅齊飛的階段。

(3)為什麽我們將“一路一帶”看做一個戰略性的投資機會?市場究竟有多大?讓我們從AIIB說起,以中國為主導的《籌建亞投行備忘錄》在北京簽署,包括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和越南共21個國家,AIIB法定的資本金是1000億美金,中國最多股權占比為50%,在2015年底前投入運作,AIIB將成為中國通過走出去戰略進行資本輸出的平臺。我們估算了當前除中國以外的20個AIIB成員國家的2012年固定資本投資金額和占GDP比率,緬甸和烏茲別克斯坦沒有數據,我們發現其他18國相加的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金額為1.12萬億美元,約占當年中國總固定資本形成30%;而除了卡塔爾、印度、蒙古、越南之外,其他國家固定資本形成占GDP比重仍然不足30%,考慮到人均資本存量仍在低位,未來這些國家的固定資本形成無論從絕對規模和比率來看,都有巨大的再推進過程。現在這麽一個嶄新的大蛋糕展現在眼前,至少有一個近1.12萬億美金的大市場,並且這個市場每年的增速都在擴張,這就相當於6-8萬億的人民幣的一個大蛋糕展現在“中國制造”、“中國建造”的面前,根據中國自身的經驗,要致富先修路,一旦這些新興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應的產業轉移、中國商品的市場也相應地擴大,實現共贏。我們認為,由於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撬動海外的基建需求提供資金來源,並且中國能夠提供全球最強的建造能力、建築老公的保障,所以,最受益的是中國的基建產業和制造業的鏈條,那麽“中國制造”、“中國建造”相關產業的彈性將恢複。

(4)“一路一帶”對於行情的影響。打個比方來說,“一路一帶”就是中國一路帶著小夥伴玩,A股市場上“一路一帶”一路帶著大盤指數玩。一方面,“一路一帶”所代表的全球化戰略,是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主動有所作為的走出去戰略,能夠顯著提升海內外對於中國“二次創業”的信心,降低A股市場的風險溢價。過去三十年,中國對外是韜光隱晦,有所不為,更強調國內改革和建設,而毛時代則是外政威武、內部文革。現在,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內外兼修,對內加快轉型,對外推進“先富帶後富”、參與國際新規則的建立,充分利用中國龐大巨大的外匯儲備,利用中國優勢的制造能力來帶動新興市場走向共同富裕。“一路一帶”涉及的主要是亞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中國和東盟的共贏互利戰略,而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的主要是中亞並輻射到南亞和中東,這些區域有很強的資源能力和廣闊的基礎建設的空間,和中國有較強的互補性。另一方面,傳統產業特別是指數權重型的板塊有了新活力。以往,A股的投資者認為由於投資增速下降,中國的鐵路、公路、基建等這些“鐵公基”產業已經過剩了、衰敗、再也無法翻身了。但是“一路一帶”帶來的藍海需求打破了中國A股市場近3年的偏見,因為過去三年大家都一邊倒地推崇“中國創造”,推崇新興產業、輕資產;一邊倒地拋棄“中國制造”和“中國建造”,認為相關的行業比如建築、機械、鋼鐵、水泥、建材、交運都是過剩產能、死路一條,被踩在腳下再也沒有前途了。但是,當“一路一帶”這個嶄新的全球化戰略開始落實之後,我們認為,A股市場將進入“中國創造”和“中國制造”比翼齊飛的系統性行情階段。以後數年,中國資本輸出的全球化戰略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過剩”產能的消化和轉移,就像日本上世紀80、90年代利用亞洲開發銀行以及日本的銀團貸款來參與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樣,不只是金融業受益於有效貸款需求,配套的建築承包商、工程機械、物流、鋼鐵等配套也全面受益。那麽,此次“一路一帶”戰略和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相輔相成,都是中國一個重要的走出去的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路一帶”以資本輸出去幫助這些欠發達的新興市場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為了實現效率最大化,中國金融、基建承包商、電力設備、工程機械、鐵路設備、通信設備、物流等行業將全面受益,而這些都是容易帶動指數的上漲的權重型板塊,有助於行情從過去單單依靠“中國創造”題材型小股票牛市轉向系統性機會,對於明年指數的預期較今年更加樂觀。

(5)“一路一帶”行情的延續性?我認為,“一路一帶”不僅僅是一個主題性機會,更多的是個大戰略,是堪比“加入WTO”性質的普惠式機會、系統性機會。就像當年炒作WTO的行情很快就結束了而受益於WTO的產業升級則是長期走牛,因此,我們認為,“一路一帶”主題投資炒作可能就像一陣風一樣,起的很猛很快,數周之後也不排除退潮甚至會一地雞毛,但是,受益於“一路一帶”大戰略的系統性行情將可能繼續延續3-5年,是慢牛長牛,第一步是受益於風險偏好的提升而群體性提高估值,之後則要精細化地區分相關股票的實質性受益程度。另外,我們還是介紹一下,我們7月份報告所類比的馬歇爾計劃,其正式名稱為歐洲複興計劃,在1948年4月簽署,其目的在於幫助歐洲複興從而抵禦蘇聯的擴張,同時美國通過對外援助,避免了二戰後的經濟衰退。美國在當時面臨二戰後大量退伍軍人複員和軍用品產能過剩,因此二戰後1946-1948年股市低迷,投資者都在等待衰退的到來。馬歇爾計劃創造的需求模式,不僅啟動了全球特別是歐洲包括日本、韓國這些被二戰打成一堆廢墟的國度,啟動了全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而且美國的股市從此也進入一個將近20年的牛市。


最後,因為時間的關系,我簡要地介紹一下投資機會,具體請看我們的書面報告。

“一路一帶”的行情節奏是——從基本面的角度,慢牛長牛的角度來看行情的演變。理論上,在海外耕耘數年並有豐富的建築承包業務經驗的中國建築央企公司最先受益,最直接受益,海外發展有豐碩經驗,而且是國企,所以,有望最先拿到訂單,並且持續受益;其次,才是分包商,金融企業幫助融資;然後,采購鋼鐵、建材、工程機械、鐵路設備、電力設備、通信設備等等;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考慮到中亞、南亞的“宗教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盛行,相應的軍工、安保的需求也很大;最後,要致富先修路,修路之後有物流、貿易,港口將興盛,如此,“一路一帶”的行情也呈現長牛,並推進指數行情呈現系統性機會。但是,從A股市場的主題操作來看,會先炒看得見的再炒看不見的,因此,“一路一帶”的行情節奏是——先國內後國外,交運(港口、公路、鐵路、物流)為先鋒,中國建造承包、中國裝備制造為中軍主力,先提估值再看基本面業績,所以,在行情初期的特征是題材想象力+落後補漲。

“一路一帶”短期投資機會聚焦三條主線——看好投資品產業鏈的拐點性機遇。(1)資本輸出促進產業升級,推薦基建產業鏈、高鐵和核電。基建產業鏈特別關註具有海外業務的“中字頭”建築承包商、建材、工程機械等。(2)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域首推新疆和陜西,相關領域的建築建材、鋼鐵有色、機械等基建產業鏈最受益,而作為歐亞大陸橋起點的江蘇的港口,因為是多題材共振也值得關註。作為陸上交運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先要打通西北五省的交通道路,新疆和陜西最有希望獲得實質性的中央財政資金、信貸等政策傾斜。新疆是絲綢之路的中國對外出口,且經濟發展水平低,基礎設施發展空間大;陜西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政策出臺積極。(3)海上絲綢之路地域首推福建和廣西,行業推薦交運。福建的地理位置具有對臺交往的獨特優勢,且目前正在申請海西自貿區;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省,是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通道”和“門戶”,現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起來,所屬地港口將直接受益。

具體的標的股票,後面請行業首席分析師進一步推薦。


“一路一帶”交運個股分析
(交運首席 紀雲濤)
去年是交運主題投資的春天,今年不但沒有春天衰減的跡象,反倒更像進入夏天,越來越熱。“一路一帶”憶東講的非常清楚,我也很認同,我們認為這屬於國家長期發展戰略,與上海自貿區、海西自貿區等區域性主題投資有所不同,隨著政策的明晰,投資跟上,對交運相關股票的業績貢獻也會得到驗證。對整個“一路一帶”交運受益公司的進行梳理,主要有兩條線: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的基建建設,在國內路段相對較少,更多是向西亞、中亞延伸,受益標的也略少。公路、鐵路是基建重點,考慮到其地廣人稀,自然環境相對惡劣,鐵路建設力度可能更大。從鐵路角度來講,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受益標的是鐵龍物流,國內最大的鐵路特種集裝箱運營企業,同時鐵龍物流今年8月份受托管理成都-歐洲的亞歐物流班列,鐵龍物流已經先期成為 “陸上新絲綢之路”的受益者。另外,可以想象中亞西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完畢後,會有大量的資源品出口和產成品進口的需求,從運輸路線來看,中國境內唯一一條橫穿東西的鐵路是隴海線,隴海線的出海口是連雲港。目前來看,這條鐵路連通中亞、西亞至歐洲後,將是陸上距離最短的鐵路線。目前13年連雲港的吞吐量只有6233萬噸,是國內的小港口。受宏觀經濟的影響,今年其吞吐量和業績有下滑。“一路一帶”可能帶來30%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這些增量反映在物資進出口上,基數較小的連雲港將來面臨非常大的增量,受益程度更大。

“海上絲綢之路”涉及標的更廣泛,因為中國東部沿海港口離東南亞距離都不算遠。我們重點推薦兩個廣西標的,五洲交通和北部灣港。五洲交通是廣西唯一上市的物流企業,過去以高速公路經營為主,業績穩健,目前估值20倍左右。從中國與東盟合作開始,五洲交通開始向物流貿易轉型,2006年建設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是廣西最大的物流園區,離越南只有8公里,未來有望發展為與東盟進行自由貿易的門戶型園區和平臺。受廣西自身經濟發展水平限制,公司過去的業績增速有限,未來,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核心區域,而坐擁西南地區東盟門戶的五洲交通將首先受益,想象空間大。另外一個標的北部灣港是廣西本地港口,北部灣港擁有北海港域、防城港域、欽州港域,也就是說,基本所有的廣西出海口都被整合到北部灣港,去年吞吐量為1.2億噸,與其它上市港口公司相比,北部灣港的體量並不大。只要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與東盟經濟深度融合能夠持續發生,北部港灣將面臨較大成長空間。

除此外,“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個航運標的值得推薦:中遠航運和中海海盛。“一路一帶”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是中國對外資本輸出的戰略載體。中遠航運是全球最大的特種船運輸船隊,也是國內唯一的特種船航運上市公司,目前有200多萬載重噸,多集中在重吊船、半潛船、汽車船、多用途船,這些船基本是從事大型設備的載貨運輸,比如大型鋼結構、發電機組、鋼鐵水泥生產線,因為這些大型設備通過陸路來運輸的成本太高昂,最廉價的方式就是海運。如果未來中國確實在中亞、西亞、東南亞、中東地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中遠航運將是海上裝備和基建材料運輸的最受益標的。公司本身在航運股中估值較低,只有1.2倍PB,此外BDI(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最近在底部反彈,對公司有正面影響。長遠來看,公司內部有整合預期。

中海海盛關聯度略低,因為其是以海南省為基地的區域性公司,過去的主要業務是承運海南省進口的原材料物質,如原油、礦石、水泥等。放入投資標的考慮三個理由:首先,中海海盛是離東南亞基地最近的航運公司;同時,中海海盛是目前航運股中市值最小的公司,不到三十億;第三,中海海盛屬於中海集團下的相對不受市場關註的央企航運公司。綜上三點,我們認為,中海海盛可能在絲綢之路建設的背景下迎來比較大的發展機遇。同時,集團內部存在整合預期。

另外,鐵路通港,擁有廣闊貨源腹地的寧波港,作為出海口優勢明顯。

鐵龍物流、連雲港、五洲交通、北部灣港、中遠航運、中海海盛、寧波港是基於現有信息首批推薦的“一路一帶”交運標的,接下來我們還會對新的政策和綱領性文件進行緊密跟蹤。我們認為國內的港口、基建、高速公路公司未來也會有新的機會。從“一路一帶”的運營模式可以預見中國將來的對外基礎設施投資:我們出貸款,我們去幫忙建設,整個設備和基建材料也都是我們的,建設完畢後,中方會獲得這些基礎設施一段時間的使用權,比如,去年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的一些港口就是采取這些模式。將來,國內這些類型的上市公司也有機會擺脫原來受所在地限制的經濟腹地,比如獲得海外港口的經營權,整個成長空間可以進一步打開。


【提問環節】

提問:連雲港基本面較差,是否有較大風險?
紀雲濤:連雲港的中報業績有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港口建設在過去幾年有超常規的發展,特別是在礦石、原油碼頭方面,固定資產投資額度大,轉固後對成本沖擊影響大;從需求角度來考慮,中國和全球的大宗原材料需求疲軟,連雲港的需求增速只有1個百分點。同時,連雲港受南(寧波港)北(日照港)兩地競爭,需求和供給的雙重沖擊造成業績下滑。但是從“一路一帶”的主題角度來思考,隴海線是中國唯一一條橫貫東西的鐵路線,未來可直接與中亞、西亞接軌,無需再投入額外的鐵路建設。隴海線也比現有的亞歐鐵路通道(位於俄羅斯境內)陸路距離短2000公里、自然環境好很多。中亞、西亞大量的礦石、有色金屬、原油、天然氣資源,除了向中國輸送,未來也可以向亞洲其它地區輸送,比如日本、澳洲,甚至美國。隴海線的稀缺性是很明顯的,只是短期業績沖擊比較敏感。


提問:一路一帶的基礎設施建設具體的實施過程是怎樣的?
張憶東:一方面,不是中國一家在張羅這件事情。“一路一帶”戰略是全球化戰略,是中國和相關國家共贏共富的戰略,核心是中國的資本輸出和產能轉移以帶動相關國家基建,從大國博弈的角度,需要相關大國的支持,才能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現在看這一點沒有問題。絲綢之路經濟帶會涉及的大國,第一是俄國,中亞是俄國傳統勢力範圍,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2013年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根據上海合作組織的磋商慣例,至少俄羅斯是支持的或者不會從中作梗,特別是俄羅斯當前面對國際制裁的時候,對於“一路一帶”更加只能支持,如此,可以清除了中國在“前蘇聯”後院實現“共贏”;第二,美國,至少美國沒有明顯阻撓,美國的小夥伴菲律賓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發起成員國就是一個例證;第三,根據AIIB其他18個發起國來看,印度和中亞都積極響應。我們判斷,後續為11月5、6號APEC會議, APEC會議之後有一個東盟峰會,東盟峰會之後11月15號舉行布里斯班G20峰會上,將積極推進“一路一帶”戰略。

另一方面,中國有能力、海外有需求,我們通過金磚貨幣體系和金磚開發銀行以及最新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為支點,利用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和龐大的制造產能來翹起“一路一帶”輻射範圍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巨大基建需求。根據AIIB其他18個發起國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金額約占當年中國總固定資本形成30%,而除卡塔爾、印度、蒙古、越南之外,其他國家固定資本形成占GDP比重仍然不足30%,未來這些國家的固定資本形成無論從絕對規模和比率來看,都有巨大的再推進過程。也就是說,資金的來源主要是中國的外匯儲備,並引領其他新興市場夥伴國的資金;載體是金磚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企業積極參與承包、施工,基建設備和建材將采購中國,整個產業鏈帶來中國制造業迎來第二春。


張憶東:資本輸出給資本市場帶來的機會是系統性的,只是受益先後和大小的問題。理論上,在海外耕耘數年並有豐富的建築承包業務經驗的中國建築央企公司最先受益,最直接受益,海外發展有豐碩經驗,而且是國企,所以,有望最先拿到訂單,並且持續受益;其次,才是分包商,金融企業幫助融資;然後,采購鋼鐵、建材、工程機械、鐵路設備、電力設備、通信設備等等;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考慮到中亞、南亞的“宗教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盛行,相應的軍工、安保的需求也很大;最後,要致富先修路,修路之後有物流、貿易,港口將興盛。這是從基本面來看行情的演變。但是,從A股市場的主題操作來看,會先炒看得見的再炒看不見的,因此,“一路一帶”的行情節奏是——先國內後國外,交運(港口、公路、鐵路、物流)為先鋒,中國建造承包、中國裝備制造為中軍主力。(源自興業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656

習近平要求推進一帶一路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加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58

20141106sichouzhilu

據新華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並強調設立絲路基金。

發起並同一些國家合作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要為“一帶一路”有關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經濟合作。設立絲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華爾街見聞曾援引財新的報道稱,絲路基金的發起人來源於外匯儲備、財政部和進出口銀行等相關機構。外匯儲備的占比在65%以上。初期規模可能在100億美元以上,以後逐漸增資到500億美元,並且上不封頂,可以視投資效果和投資需求再增資。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同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關系是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將在現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下運行。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 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這些國家普遍處於經濟發展的上升期,開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廣闊。“一帶一路”既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包括次區域合作的大湄公河合作,還有經濟走廊、經濟開發區、互聯互通、人文交流、跨國運輸線、金融合作等。

“一帶一路”戰略的意義在於,將是中國外交、經濟發展轉型的中長期最為重要的發展戰略。

“一帶一路”又被部分市場人士比作“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海通證券在專題報告中指出,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通過大量輸出過剩產能,不僅讓歐洲四年內恢複至二戰前水平,而且將美國經濟從谷底帶入了十多年的繁榮;日本也通過輸出夕陽、過剩產業的產能,成功實現產業升級。效法美日經驗,中國“馬歇爾計劃”也將走出一條去產能的發展道路。

以下為新華社原文: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1月4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願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要集中力量辦好這件大事,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近睦遠交,使沿線國家對我們更認同、更親近、更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劉雲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張高麗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一帶一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的匯報,領導小組成員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正在實行從引進來到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的重大轉變,已經出現了市場、資源能源、投資“三頭”對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誠心誠意對待沿線國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同沿線國家開展合作,讓沿線國家得益於我國發展。要實行包容發展,堅持各國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創繁榮。要做好“一帶一路”總體布局,盡早確定今後幾年的時間表、路線圖,要有早期收獲計劃和領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抓落實,由易到難、由近及遠,以點帶線、由線到面,紮實開展經貿合作,紮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幹起來。

習近平指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抓住關鍵的標誌性工程,力爭盡早開花結果。要幫助有關沿線國家開展本國和區域間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規劃,共同推進前期預研,提出一批能夠照顧雙邊、多邊利益的項目清單。要高度重視和建設一批有利於沿線國家民生改善的項目。要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促進我國同沿線國家教育、旅遊、學術、藝術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參與,同時發揮好政府作用。要重視國別間和區域間經貿合作機制和平臺建設工作,設計符合當地國情的投資和貿易模式,通過機制化安排推進工作。要加大對外援助力度,發揮好開發性、政策性金融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積極引導民營資本參與。要統籌好部門和地區關系,各部門和各地區要加強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習近平指出,要以創新思維辦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發起並同一些國家合作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要為“一帶一路”有關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經濟合作。設立絲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要註意按國際慣例辦事,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金融機構長期積累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制定和實施嚴格的規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確定開展好第一批業務。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同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關系是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將在現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下運行。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出席,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列席會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42

”中國版馬歇爾”低估了“一路一帶”的戰略雄心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97&page=1&extra=#pid7702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1-7 10:18 編輯

“中國版馬歇爾”低估了“一路一帶”的戰略雄心

作者:管清友、張瑗、朱振鑫、牟雲磊、李奇霖


11月6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時指出,發起並同一些國家合作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要為“一帶一路”有關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經濟合作。設立絲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頂層設計“一路一帶”,這是繼第六次能源安全戰略,第七次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會議之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專題討論我國全面開放國家戰略。

我們認為,近日傳言“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則是低估了“一路一帶”對於中國改變世界經濟版圖的影響和作用。
加快設立多個開放性金融機構。10月24日,21個國家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備忘錄,為亞洲各國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供資金支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成立絲路基金,專門用於“一路一帶”建設。這是加快落實三中全會的決定,“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區別於西部大開發等區域規劃,“一路一帶”戰略獲得國際多邊組織以及我國專項基金的資金支持,解決戰略發展最重要的瓶頸,保障戰略落地。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指明我國中長期發展方向

(一)“一帶一路”是我國中長期最為重要的國家戰略


1.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

習近平出訪路線本涵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自2013年9月,習近平首次提出“一帶一路”以來,出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亞、德國、蒙古、塔吉克斯坦、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國家,訪問期間,習近平多次強調雙方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如中哈共建油氣管道建設,加強油氣開發和加工合作;中蒙促進亞歐跨境運輸;中國與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

一帶一路在亞洲各國逐步形成共識。“一帶一路”在亞信峰會、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等國際會議上成為最受關註的主題,各國領導人認同感不斷加強。

2.區域協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打破原有點狀、塊狀的區域發展模式。無論是早期的經濟特區、還是去年成立的自貿區,都是以單一區域為發展突破口。“一帶一路”徹底改變之前點狀、塊狀的發展格局,橫向看,貫穿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縱向看,連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並且不斷向中亞、東盟延伸。這將改變中國區域發展版圖,更多強調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有利於我國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領導人重點調研新疆、福建、寧夏、陜西。“一帶一路”幾乎覆蓋中國大多數省區,地方也在積極主動融入該戰略,其中,國家領導人重點調研新疆等地區,確定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戰略地位,推動福建建設通向中西部和東南亞的運輸大通道,發展陜西臨空經濟產業構築空中絲路。地方戰略目標明確,功能定位清晰,重點開發特色資源和優勢產業,改變各地同質化發展問題。

3.成立多邊金融機構,解決資金瓶頸

三中全會決議中提到,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的國家簽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進入籌備,中國出資500億美元,持股50%,主要用於“一帶一路”上的鐵路公路、通信管網、港口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我們預計,未來仍會有專業的金融機構成立,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建設等俱是“一帶一路”的資金保障。“一帶一路”的推進也有利於擴大在周邊區域人民幣跨境使用,推廣人民幣支付系統。對鼓勵中資企業在境外設立機構,鼓勵沿線國家金融企業來華設立機構也有幫助。

(二)國際合作走廊構架陸上絲綢之路

中巴、孟中印緬、新亞歐大陸橋以及中蒙俄等經濟走廊基本構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陸地骨架。其中,中巴經濟走廊註重石油運輸,孟中印緬強調與東盟貿易往來,新亞歐大陸橋是中國直通歐洲的物流主通道,中蒙俄經濟走廊偏重國家安全與能源開發。



“一帶”直擊戰略問題,通路是“一帶”的抓手

“一帶一路”直擊三個戰略問題,其中通路、通航和通商是“一帶一路”解決戰略問題的發力點,10月24日簽約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非常明確的信號,指明了“一帶一路”的突破口將是“三通”,“三通”範疇下的相關行業和個股將率先直接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的落地,其中通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首要解決的問題,通路的暢通對於解決中國的三個戰略問題意義重大。

(一)“一帶一路”直擊三個戰略問題

“一帶一路”作為中長期最為重要的發展戰略,其要解決中國過剩產能的市場、資源的獲取、戰略縱深的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這三個重要的戰略問題。

1.中國的過剩產能的市場問題

過剩產能對經濟的運行造成了很大的問題,通常健康且創利的產業產能利用率應當在85%以上,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全部產業產能利用率不超過65%。中國傳統的出口國較為單一和狹窄,美國、歐洲和日本占據出口的核心國位置,占比很高,但這些傳統的出口市場已經開拓得較為充分,增量空間已經不大,國內的過剩產能很難通過他們進行消化,在國內消費加速啟動難以推進的情況下,通過“一帶一路”來開辟新的出口市場是很好的抓手。



2.中國的資源獲取問題

中國的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較高,現在這些資源主要通過沿海海路進入中國,鐵礦石依賴於澳大利亞和巴西,石油依賴於中東,渠道較為單一。中國與其他重要資源國的合作還不深入,經貿合作也未廣泛有效的展開,使得資源方面的合作不穩定和牢固。“一帶一路”新增了大量有效的陸路資源進入通道,對於資源獲取的多樣化十分重要。



3.中國的戰略縱深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問題

我國的資源進入主要現還主要是通過沿海海路,而沿海直接暴露於外部威脅,在戰時極為脆弱。我國的工業和基礎設施也集中於沿海,如果遇到外部的打擊,整個中國會瞬時失去核心設施。在戰略縱深更高的中部和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地廣人稀工業少,還有很大的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潛力,在戰時受到的威脅也少,通過“一帶一路”加大對西部的開發,將有利於戰略縱深的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

(二)通路是“一帶”的抓手

“一帶一路”直擊了中國的三個重要的戰略問題,而通路、通航和通商則是“一帶一路”解決戰略問題的發力點。
要解決中國的產能過剩,需要通盤考慮,如前所述,“一帶一路”是系統性解決此問題的最好抓手,從現實來說,考慮到西部基礎設施薄弱,為了更好的外聯內呼,打通順暢的交通動脈是第一位的,也符合“一帶一路”的題義,即首先著手的必將是通路、通航。
“一帶”主要是從通路著手,通路所推進的地區基礎設施薄弱,提升空間更大,其對接的是西部廣闊的腹地,將在交通設施建設和油氣管道建設上發力。



交通設施建設:包括鐵路、公路、口岸、民航。重點方向是中亞、南亞、東南亞。中老、中泰、中緬、中巴、中吉烏等鐵路項目可能會優先考慮。中塔公路、中哈公路可能會成為重點改造的路段。

油氣管道建設:西北、西南、東北、海上都是油氣運輸的戰略通道。包括中俄、中亞天然氣管道,中緬油氣管道都會作為重點項目建設。西南電力通道、中俄電力通道都會進行部署,建設或升級改造。(民生宏觀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01

【「一帶一路」開啟高鐵發展的黃金時代】 金融之王

來源: http://xueqiu.com/3349896301/32886683

【“一帶一路”開啟高鐵發展的黃金時代】

(銀河策略 殷睿 )

1、 高鐵改變中國經濟地理版圖

任何經濟體的發展,都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與之配套。至今,我國已經建立起全球範圍最廣、線路最長的高鐵線路網,打開了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高鐵之於今日的中國,猶如19世紀末鐵路建設改變美國,是一場經濟地理革命,將徹底改變中國經濟地理版圖。

1.1 經濟圈由港口導向轉為高鐵導向
自改革開放後,以“三來一補”為首的加工型貿易成為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種貿易模式主要通過國內龐大的勞動力和豐富的原材料資源,通過接受海外訂單,在國內生產、包裝後,通過關口輸往海外,最終為我國積累巨大的外匯儲備。

根據我國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這種轉口貿易主要通過港口來完成:

第一,中國擁有近3.2玩公里長的海岸線,良好的海域環境為發展港口交易提供優質的天然環境;

第二,中國的北部、西部均是高原、沙漠、高山等極端地貌,鐵路或公路的建設成本極高,當年缺乏發展的條件;

第三,中國的西南部毗鄰多個國家,因地貌、政治因素等原因,也沒有實現向南走的方案。
因此,8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城市,主要依托於港口經濟圈的貿易活動而壯大。

港口城市的發展與港口貿易的興衰息息相關。但由於出口導向模式下,過去我國並沒有體系的區域產業分工,低端的“三來一補”貿易同質性非常嚴重,造成區域間貿易活動惡性競爭非常嚴重,也縮小了港口經濟的輻射半徑。

在高鐵導向的新型城市布局下,高鐵站點充分利用城市的專業分工優勢,以翻修或新修的高鐵站點為依托,形成以高鐵為核心的多重商務圈格局。以無錫市高鐵站規劃為例,其高鐵站規劃連接無錫市諸多鄉鎮,促進包括錫山區,安鎮一羊尖新市鎮,東亭一錫港新市鎮、鵝湖新市鎮在內,甚至無錫東北與蘇州西北的整個地區的發展,立足形成功能更加綜合和完備、經濟體量可觀的。

高鐵高速度的特點使其停留站點較少,無錫站不僅是無錫的高鐵站,更是江陰、張家港、常熟、宜興的高鐵站,這些城市積極向無錫靠攏,2011年7月,江陰、張家港、常熟至京滬高鐵無錫東站的客運專線在高鐵正式投運前全部開通,無錫市逐漸成為新型區域的中心城市。

1.2 高鐵網絡是建設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要基礎

在新一屆政府的規劃藍圖中,明確提出國內區域聯動協同發展,新型城鎮化強調人的城鎮化和綠色智慧城市前景。

過去我國城鎮化主要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而快速發展。從數據上看,短短三十年城鎮化率從27%迅速提高至53.7%,並逐漸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經濟圈。然而中國幅員遼闊,極大經濟圈之間的商務聯系效率非常低下,區域內城市間的發展也極不平衡。

近兩年受到經濟增速整體下行的影響,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這五大發達地區經濟增速也大受影響。2007年,五大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速處於中遊水平,且均高於全國GDP平均增速;但到了2013年,五大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速已經處於中下遊水平,且部分地區的經濟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經濟增速的放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過去發達地區的增長優勢已經接近極致,反觀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仍然旺盛。

近幾年中國區域經濟形勢正在發生逆轉:
(1)產業大規模向內陸轉移。
產業轉移非常明顯的體現在對外貿易部門。2013年廣東、浙江的出口金額同比增速為10.9%,而上海、江蘇則分別降至-1.2%和0.1%,反觀內地四川和貴州兩省的出口同比增速高達9.1%和39%。

(2)投資增速東西逆轉。
投資方面,東部城市整體的投資增速逐步落後與中西部。這一方面與政策的導向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中西部龐大的基建空間為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隨著中西部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對資金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為產業跨區域轉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高鐵的建設,為中國區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夯實了基礎,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東北振興等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目標,都將因高鐵而變成現實。全國由南向北、由東向西,全部實現一日達,極大地提高資源的流轉速度,助力東西部的互動式發展。另外,高鐵沿線2小時車程的所有區域,都將其區域發展和產業規劃主動接駁入高鐵經濟圈中,全新的經濟地理格局將形成。


1.3 促進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長期以來,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為創造中國經濟奇跡提供了重要支撐。但我國制造業發展模式總體上較為粗放,帶來一系列問題。例如,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制造業粗放發展還帶來大量資源、生態、環境問題,單位GDP能源消耗較高,水、大氣、土壤汙染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如果現在不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將來付出的代價就會更大。因此經濟結構轉型迫在眉睫。

服務業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過去一個時期,我國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過制造業,達到GDP的46%。但與發達國家服務業占比一般達到70%以上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服務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高鐵時代的開啟,使得全國由南向北、由東向西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到達,大大提高資源的轉移效率和空間轉移成本,城市的功能性定位將逐步清晰:帶有戰略資源的企業總部將進一步集聚在核心城市,而具有生產性資源的制造中心與原材料產地逐漸撤離核心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散。

伴隨著一線核心城市走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其總部經濟效應日益增強,最終將效仿美國紐約等成熟的特大型城市變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發展結構。而高鐵的開通促使更多高端商務人士選擇在一線核心城市辦公和娛樂,將帶動相關服務類產業快速發展。

2、 高鐵改變世界政治格局
過去領導人的出訪,更多的是為了兩國政治層面上的建交;如今新一屆領導人的出訪,更多的心思放在經濟層面上的互動和交流,特別是推銷中國的高鐵技術。自2013年起,從泰國、非洲、英國、俄羅斯、東歐等地的出訪路線上看,均是圍繞領導層“新絲綢之路”的大戰略背景下進行商談,並積極推銷基建合作項目中的高鐵技術。為什麽當屆政府如此熱衷於“高鐵外交”呢?

第一,海上線路難突破重圍。
世界上的貿易主要通過海運或陸運完成。我國自改革開發以來,對外貿易的輸送長期依賴於海上運輸。當今世界政治格局風雲變幻,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明確,聯合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意欲制衡中國。與美國的“C形”海上圍攏戰略相比,海軍恰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劣勢。

另一方面,中國面向西太平洋的唯一窗口就是臺灣,而臺灣目前仍與大陸有隔閡,想利用臺灣獲得太平洋海上路線,短期很難實現。換言之,我國的海上貿易容易受到世界政局的影響,複雜多變。

第二,背靠亞歐大陸,借亞歐經濟發展之東風。
海陸行不通,但中國綿長的陸上國界線以及眾多的接壤鄰國是是我們發展陸上交通的最大優勢。特別是我們背後的腹地——亞歐大陸,聚集了全球60%以上的人口,經濟總量也占據全球總量的六成左右。如此龐大的需求市場,開發前景廣闊。

在陸路上運輸,最經濟的方式就是鐵路。在如此漫長的鐵路建設路線上,要實現多橋梁、跨隧道、投資大、工期長等困難,過去是非常難做到的。但目前中國已經掌握高鐵的核心技術,也擁有設備的研發制造能力,使得高鐵項目總施工成本較法國、德國、日本等高鐵技術公司的成本要低很多。加上領導人提出的跨國建設原則——“中方出資金、出技術、出設備去建設,建成後雙方運營”,極大地提高參與國的興趣。

第三,高鐵輸出是中國制造業產業出口的最佳突破口。
過去中國的制造業是進口替代型制造,即我們只生產最終用於消費的生產品,處於產業鏈中最下遊、附加值最低的區間。而自從在高鐵技術上突破後,制造業開始由“進口替代”轉向“生產替代”,即我們不僅生產自己消費的東西,還能夠生產制造型裝備。高鐵出口,一方面將進一步拓展高鐵產業鏈的發展機遇,帶動產業鏈上下遊如鋼鐵、機車、電子控制、新能源、新材料等產品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為新型的制造型裝備出口做好鋪墊。

一旦亞歐告訴鐵路進程取得突破,意味著亞歐經濟的聯動性將大大增強,既能實現亞歐經濟的共同發展,也有利於降低中國對美國對外貿易的依賴度。

3、 “一帶一路”並不是簡單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隨著李總理的歐洲行上大單的簽訂,陸續有媒體開始騷動,提出中國大規模投資歐洲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這個提法很快在國內投資圈中也盛行起來,紛紛拋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帶來的好處和機會。果真是如此嗎?

馬歇爾計劃,也稱歐洲複興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表面上看,馬歇爾計劃也是美國人到歐洲進行投資,但是這與中國的“走出去”戰略還有很大的差別。

第一,馬歇爾計劃的背後是美元的全球化戰略。馬歇爾計劃實施之時,美元已經是全球自由兌換的貨幣了,而人民幣的國際化還為之尚早;

第二,馬歇爾計劃中很重要的內容是美國向歐洲提供貸款,但克強總理訪問歐洲三國中,只有對俄羅斯提供了信貸,在其他國家中並沒有提;

第三,馬歇爾計劃是帶著援助的性質,但中歐經濟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走出去”戰略,更多的是讓國內的產能能更好的與國外的需求、品牌或技術進行互補對接,以實現共同發展。

可見,“一帶一路”只是中國國內轉型升級、擴大外部需求的應對戰略,並非是中國對外援助之意。而從“一帶一路”的發展要點來看,是“高鐵政治”的細化。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首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首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上,李總理全面闡述了中國的亞洲合作政策,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為“一帶一路”戰略建設賦予發展方向。

(1)未來的國家政治經濟戰略重心在於“走出去”

回顧2013年習李組合上臺以後的出訪路線,主要涉及中亞、東歐、東南亞等地區,為“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構想的戰略核心在於加深與周邊區域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合作。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步伐,國家在政策層面出臺了簡化審批流程和手續,為對外貿易提供便利等措施。

(2)核心內容是基礎建設
從歷史上來看,基礎設施投資被視為拉動經濟複蘇和增長的最有效手段。面對國內建築業的下滑趨勢,中國資本“走出去”恰是迎合了當前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旺盛需求。加快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的互通建設,一方面有利於提高與相關地區的貿易規模,另一方面為中國承包工程、建設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4、 “高鐵政治”是高鐵大發展的歷史使命
4.1 國內高鐵建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新領導層上臺後不斷提出經濟結構調整、新型城鎮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施政目標,並明確提出了以高鐵建設為首的中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帶動經濟轉型、支持經濟穩增長的重要舉措。

我們從數次有關鐵路投資的政策內容進行梳理,發現有三大內容值得關註:
第一,鐵路基建仍是穩增長的重要舉措。

受固定資產投資下滑、工業增長和社會零售消費大體平穩、出口增長反複波動的影響,今年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賴於以鐵路為首的托底政策支持。今年伊始,國務院連發批文明確鐵路建設作為經濟推進的三項措施之一,鐵路投資額從最初的6300億元不斷上調,最終確定2014年鐵路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為8000億元,僅次於2010年的8427億元的峰值紀錄。

第二,加快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速推進鐵路投資多元化。

李總理多次強調,鐵路建設不能光靠國家投資“單打獨鬥”,要積極吸引民營資本進入。為了解決鐵路投資的資金問題,今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鐵路發展基金,規模為每年2000億-3000億元。7月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鐵路發展基金管理辦法》,明確鐵路發展基金采用公司型基金形式,存續期15-20年,由鐵總作為基金的主發起人。9月底,鐵總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四家銀行的投資平臺,共同簽署了《出資人協議》和《公司章程》,標誌著鐵路發展基金正式設立。

目前鐵路總用四負債超過3萬億元,且新建路線多處於虧損狀態,短期內鐵路發展基金的盈利模式並不被民營資本看好。因此資金將是制約新一輪鐵路投資的重要瓶頸,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仍將加速推進。

第三,將高鐵打造為中國制造業“走出去”的最佳拳頭產品產品。

截至2013年底,我國高鐵總營運里程已經突破1萬億公里,占據全球高鐵總營運里程的一半以上比重。中國高鐵技術已經成為中國高端裝備技術的最佳拳頭產品產品。因此高層在外交合作中積極推銷中國高鐵技術。我們認為,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高鐵制造出口的規模仍有大規模提升空間。目前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兩家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均不足10%,遠低於大型國際公司的海外份額占比,預計在十年內比重能達到20%以上。

4.2 國內高鐵需求旺盛

在5年以前,高鐵還處於建設初期,當時國內有一大堆反對建設高鐵的聲音,觀點無外乎“票價太高,沒有需求”。

5年時間過去了,第一批的高鐵網絡基本搭建完成後,我們再回頭看看高鐵的上座率。盡管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上座率數據,但是我們從4條主幹線數據上可以看到,第二日的高鐵票中,一些好的時段的車票已經售罄。而在節假日期間,高鐵票一票難求也是常見之事。意味著“票價太高、沒有需求的”的觀點完全不成立。

進過5年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的高鐵運營里程數已經突破1萬公里,盡管占我國鐵路總運營里程的比重非常低,但是與全世界高鐵里程總量相比,規模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

盡管如此,我們認為國內以高鐵為核心的鐵路基建空間仍然非常廣大。一方面,根據十二五規劃的目標,2014、2015年的鐵路投資的增速依然高於20%;另一方面,今年鐵路建設目標一提再提,且審批也在加速,但前三季度僅完成目標50%左右,決定四季度和明年的投資進程依然高漲。

5、 投資機會

我國高鐵建設進入黃金發展期,鐵路投資重回歷史高點,南北車或進行合並;海外出口獲突破;重點推薦鼎漢技術、晉西車軸、中國北車;看好中國南車。

@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05

以「一帶一路」走出去 楓葉資料室

來源: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728638

早在7月時,我們有篇「中國的全球高鐵夢」,敍述中國高鐵「走出去」的宏大布局。當時看,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中國夢」,似乎「十劃都未有一撇」;然而,數個月後的今日,這個布局已經提升到國家領導人層面,而且連資金提供亦已有初步框架,速度之快讓人不得不正視。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部長級會議在117日開幕,作為發揮主場外交優勢,中國除力推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北京路線圖通過外,還將提出以「一帶一路」為主軸的「互聯互通合作藍圖」,以爭取納入領袖宣言,藉此回應美國重返亞洲戰略,逐步重組區域與全球的權力版圖,實現其亞洲再平衡的戰略。

值得註意的背景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自上任後,即以「中國夢」做為其施政願景,同時提出一系列的內、外政經目標,而在涉外事務上需要投註更多的合縱連橫。當中兩大戰略,一個是貿易投資自由化,也就是力推亞太自貿區路線圖的通過;另一個則是經濟基礎合作,也就是「互聯互通合作藍圖」的通過。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而所謂的「互聯互通合作藍圖」,既涉及公路、鐵路、航路等基礎設施的「硬聯通」,也包括規則制度等方面的「軟聯通」,還將推動「人聯通」,為亞太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習近平認為,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只有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Picture 

事實上,習近平於114日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中指出,「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和中國有著共同利益。

分析指出,若將「一帶一路」的戰略思維合併觀察,可以發現,中國除了運用FTAAPAPEC試圖拖慢TPP的速度,同時也從中亞-西亞,以及東南亞-南亞兩路。背後的戰略企圖,除了開闢與俄羅斯、歐洲之間貿易網路之外,亦要在APEC多邊架構下對未來的海洋發展方向爭取話語權,希望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藍色經濟發展,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實現互利共贏的新經濟格局。

在此背景下,中國一口氣砸下重金吸引有關各國加入「一帶一路」。據華爾街見聞報導,中國將設置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約163億美元)絲路基金,主要為「新絲綢之路」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籌措資金,該基金將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進行管理。另一方面,習近平倡議與一些國家合作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出資500億美元,為「一帶一路」有關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援,促進經濟合作。

不難發現,「一帶一路」地緣佈局除了能源和地緣安全的戰略意義外,更有助於中國向海外輸出產品與技術,包括油氣運輸、鐵路、公路、電力電網、通信以及港口等領域,是中國基建「走出去」的重要平臺。估計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與聯通,旅遊、農業、商貿物流等領域必將蘊生大量商機,而這將成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具體實施作法,這一部分,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談論。

相關舊文:中國的全球高鐵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54

【專欄】“一帶一路”對中國經濟幫助有多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02

silk-road

本文作者文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華爾街見聞專欄作家俞平康。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中國推新版“馬歇爾計劃”支持中國經濟的走出去戰略,設立規模達400億的基金,用於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以及我國相關西部、東南部省份的基建、能源、金融合作等方面提供融資支持,達到輸出國內過剩產能,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及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的戰略目標。

經投入產出模型嚴格計算後,我們認為:

1、中短期內,“一帶一路”有助於消化過剩產能,但對推動本國經濟增長效益不大。以投入產出模型計算,1單位的基建投資將拉動上遊相關產業1.89單位的生產擴張,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上遊產業,1單位的基建投資可以推動下遊產業3.05單位的生產擴張。“一路一帶”將有助於國內部分行業如鋼材、水泥、煤炭等對過剩產能的消化,因為雖然1單位的投資走了出去,但是1.89單位的生產還是源自於國內的。然而在“基建走出去”的情況下,1單位的基建投資對下遊產業所產生的3.05單位的推動效應就完全貢獻給了國外,而不是推動本國經濟。

2、中長期內“一帶一路”助力亞太經濟一體化,戰略意義重大,且有助於我國外儲投資方向多元化。中國將通過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帶動區域間貿易活動的增長和更廣泛的區域合作,通過充分利用各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做到貿易成本的最小化,從而促進區域間資源的合理配置。此外,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著眼於能源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意義,對“一路一帶”的投資將帶來經濟體外延的擴張。同時,此戰略有助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投資方向的多元化。

3、與美國馬歇爾計劃不同,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對世界經濟具有更廣泛的經濟效益。與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不同,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是一種更無償的“贈予”,對於區域經濟的貢獻更加顯著。美國“馬歇爾計劃”的主要資金都用於購買最終產品進行消費,而這些最終產品又多數來自於美國,對於美國經濟的拉動效應十分顯著。而中國的“馬歇爾計劃”采取基建輸出的方式,基建投資作為中上遊產品,其產生的引致投資、引致消費完全留給了“一路一帶”的沿線地區,因此可以說“一路一帶”確實會繁榮一路、富強一帶,這是中國贈予地區經濟增長的外部效應。

4、“一帶一路”須循序漸進地展開,加強危機應對機制,並在海外援助中增加對中國下遊產品的需求。中國的地緣政治十分複雜,並且從中國多年歐洲開發的經驗來看,有必要保持較高的軍事水平應對海外投資可能面對的多方困難。對外的基建輸出仍應當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資金的投放上采取“試水”的態度,充分保障投資的回報率。同時,借鑒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經驗,我們在今後海外投資和援建中應增加對我國下遊產品的需求,擴大海外投資和援助對我國經濟的拉動效應。

在現階段國內經濟緩慢築底,國內需求相對疲弱的局面下,“一帶一路”為國內部分產業中短期內消化過剩產能和去庫存提供了契機。依托於港口、公路建設公司等投資主體,通過“走出去”戰略,投資於“一路一帶”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運營管理收回部分的投資收益。

一個仔細計算過的數字勝過千言萬語,我們可以通過投入產出模型來理解“走出去的基建投資”具體有何效應,該方法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列昂惕夫創立,主要貢獻在於可以測量國民經濟各產業之間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從而對產業結構及國民收入的構成做出合理判斷。

投入產出表的系數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某行業對其上遊行業的總需求的拉動效應和對其下遊行業的總供給的推動效應的測量方法。經過仔細計算,我們獲得了各行業的完全消耗系數(拉動效應)和完全分配系數(推動效應)。下表列出了基建行業和房地產建築業兩個大行業的系數。其中,與基建相關行業有6個(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及倉儲業,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與房地產建築業相關的行業有兩個(房地產業,建築業)。

在拉動效應方面,1單位的基建產出將拉動上遊相關產業1.89單位的生產擴張,這個效應可能更大,因為我們在這里僅囊括了6個基建的相關行業,但大體上基建投資與房地產業的拉動效應是相當的,或者說略低一點。這就是為什麽從中短期內來看,“一路一帶”戰略導致的“走出去的基建投資”將對於國內部分行業如鋼材、水泥、煤炭等的去化產生積極作用,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雖然投資走了出去,但是生產還是源自於國內的。

在推動效應方面,主要指該行業對於下遊生產所激發的總供給,例如1單位的基建產出將總體推動3.05個單位的供給的擴張,這集中體現了基建作為上遊產業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的效用。相對而言,房地產作為下遊產業,推動效應就小得多,這是符合經濟直覺的。然而在“基建走出去”的情況下,基建行業這一部分的推動效應對我國經濟而言就損失了,因為基建投資發生在國外,推動效應也發生在國外。我們常說的“要想富,先修路”就描述了基建作為供給所能給其他行業帶來的推動效應,若是道路修在國外,雖然修路所用的設備、材料對我國經濟仍然有拉動作用,但我們就無法同時享有道路的使用給當地經濟帶來的推動效應了。

但是中長期內“一路一帶”助力亞洲經濟一體化,戰略意義重大,並有利於外儲投資多元化

雖然損失了基建投資帶來的推動效應,但“一帶一路”在中長期內的戰略意義仍然可圈可點,因為通過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中國將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首先采取資本的輸出引領亞洲經濟的增長,從而帶來區域間貿易活動的增長和更廣泛的區域合作,通過充分利用各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做到貿易成本的最小化,從而促進區域間資源的合理配置,這一點與歐美經濟一體化的邏輯是十分類似的,例如,美國和加拿大在二戰中基礎設施受損最小,它們比戰前要繁榮的多,但是出口貿易只占經濟中的一小部分,馬歇爾計劃中很大一部分資金援助將被歐洲用來從美/加處購買工業制成品和原材料,這就促進了區域間進出口貿易的增長。而“一路一帶”戰略也將使中國自身從這一類似的路徑中受益。
此外,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著眼於能源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意義,對“一路一帶”的投資將帶來經濟體外延的擴張。這些基建投資、尤其是後續的運營,將帶來與國外更多的能源領域的合作機遇,這將會回補常年以來我國經濟對於部分能源的議價權方面的劣勢,而對外的投資也將逐漸帶來國防外延的擴張。


第三,“一帶一路”的基金融資來源中我國外儲占比在65%以上,這有助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投資方向的多元化。基建投資在嚴格控制投資風險的基礎上,長遠看可能實現比美國國債更高的收益。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與美國不同,對世界經濟具有更廣泛的經濟效益

二戰結束後,為消化美國在戰時的過剩產能,美國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馬歇爾計劃”,將龐大的資本輸出到歐洲,刺激消費品、就業市場複蘇,拉動歐洲對基本消費品的需求潛能、進而帶動美國出口貿易,並且增強了歐洲地區的對美國中樞的向心力,奠定了美國的戰略地位。美國輸歐的資金總量為130億(贈款90%、貸款10%),其中88億流入貨品采購,27億進入原料市場,16億流入工業機械。

歐洲經合組織OECD的前身在美國援助款項的分配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求必須以各國的資源、生產指標、進出口貿易、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等為依據,進行某種程度的跨國調節;因此馬歇爾計劃無形中促進了西歐地區的貿易自由化和歐洲一體化進程,也形成了實際上的以美國為核心,各國依據美方統籌進行經濟重建的機制。

與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不同,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是一種更無償的“贈予”,對於區域經濟的貢獻更加顯著。理由是美國“馬歇爾計劃”雖然主要為贈款,但主要資金都用於購買最終產品進行消費,而這些最終產品又多數來自於美國,由於歐洲國家在二戰中耗盡了外儲,馬歇爾計劃的資金援助幾乎是它們從國外進口商品的唯一資本,在計劃最初進口最多的是必需品——比如食物和服裝,而在後期消費方向轉向了重建所需物資——這也是馬歇爾計劃最初的用意所在。關鍵在於消費品屬於下遊產品,被消費後不再對歐洲產生效益,但從投入產出模型可以看出,它們對於美國經濟的拉動效應卻是十分顯著的。如上表所列,服裝業對上遊產業的拉動系數為2.57,即購買1個單位(例如,美元)的服裝能拉動美國上遊產業2.57個單位的產出。而1個單位的服裝僅能推動歐洲當地產業0.87個單位的產出。這於基建投資有天壤之別。
而中國的“馬歇爾計劃”采取基建輸出的方式,基建投資作為上遊產品,弱投資於國外,其產生的引致投資、引致消費並沒有留給中國,而是留給了“一路一帶”的沿線地區,因此可以說“一路一帶”確實會繁榮一路、富強一帶,這是中國贈予地區經濟增長的外部效應。

“一帶一路”須循序漸進地展開,加強危機應對保障機制,並增加海外援助中對中國下遊產品的需求


“一路一帶”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清醒地註意到san點。

其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基建投資收益有賴於後續軍事保障。美國“馬歇爾計劃”有充分的軍事保障,美國作為二戰後第一軍事強國,需保障經濟的後花園歐洲與蘇聯對抗。當今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形式十分複雜,從中國多年在歐亞開發的經驗來看,必須對海外投資可能面對的多方面困難有充分的準備。
其二,循序漸進的原則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對外的基建輸出也應當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資金的投放上采取“試水”的態度,充分保障投資的回報率;在地區選擇上,可以選擇試錯成本較低,國際關系相對良好的國家首先進行合作。
其三,借鑒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經驗,我們今後在海外的投資和援建計劃中,可以增加對我國下遊產品的需求的比重,用以擴大對我國經濟的拉動效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25

一帶一路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5.html

內地媒體大字標題形容,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正火速前進。

簡單而言,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集政治外交、向外投資、區域經濟合作,及人民幣國際化於一身。而打從十月起,佈局相當明顯。

大半年前,習主席亞信峰會一段發言,正式意味,中國外交由韜光養晦,轉移至一定參與。

一定參與牽涉話語權,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搞區域經濟貿易區、一帶一路,配以內地自貿區幅射翻印,內外有利,對區內盟友而言,最少多幾條鐵路,提升基建,甚至向中國提供資源,對中國來說,正正是消耗過剩產能最佳方法。

幾年前,美國向全球輸出資金氾濫,現在中國接力向外輸出過剩產能,通脹及通縮壓力,正式打成平手。

但對中國來說,極其量仍在於,輸出人民幣工程,行入國際化之路。

誠然,如果我國牽頭區域經濟區成功,利之在內,不久將來,隨時涉及交收,貿易、結算等,隨時可以繞過美元,以人民幣為主。

今年來,內地跟其他央行就人民幣互換及其他擴大合作範圍上,快過射火箭。歐洲有兩清算行、亞洲加入南韓、中東有卡搭爾,據報加拿大及澳洲即將加入。

如是者,整個人民幣交易買賣,已成功打通各個時區。

阿爺四出開設離岸清算中心,跟本港、甚至人行最初盤算完全兩回事,最初構思根本所有離岸清算,全部經本港,依家大家明咩叫Plan B!!

香港在人民幣業務優勢係咪依然?

官方答案一定說Yes,但賓卡形容,香港由原本贏三條街,已變為只贏一個街口左右,暫時取勝是時區上,及交易時段,兼仍然有大量內地企業在港發行產品,香港某程度上有訊息平臺優勢。

但潛在交易量增長,資金池形成,已優勢不再!

市場僅限於關註滬港通進展,忽略了上月外管局,原來批出約百一億美元新RQFII額度,但不適用於本港。用意可在,背後訊息,難道又是技術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00

“一帶一路”規劃或新年前後出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67

1-140102132R9553

大智慧通訊社援引發改委官員稱,“一帶一路”規劃或將於年底或新年伊始出臺,方案將在交通互聯互通、經貿、產業等方面做指引,東盟、東南亞、南亞、非洲等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是未來戰略的主體,通過國家戰略平臺的建設形成東出西進格局。

上述報道提到,“一帶一路”規劃目前已到國務院層面,此前在發改委系統內的一次會議上就“一帶一路”規劃出臺時間表曾提出力爭在年底或新年伊始出臺。

發改委官員介紹,“一帶一路”要形成重點區域和國際共贏的格局,即東盟、東南亞、南亞、非洲等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是未來戰略的主體,推動形成利益共同體。

今年1-11月,全國所有海上港口對外貿易吞吐量約29億噸,其中中國企業承載的占25%,

發改委官員表示,

這也反映我國海上通道的物流競爭力水平比較低,所以要通過“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向中巴、中印緬、亞歐大陸橋以及海上現代化大通道建設提升我國在對外貿易進出口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力度。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

“一帶一路”被部分市場人士比作“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海通證券在專題報告中指出,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通過大量輸出過剩產能,不僅讓歐洲四年內恢複至二戰前水平,而且將美國經濟從谷底帶入了十多年的繁榮;日本也通過輸出夕陽、過剩產業的產能,成功實現產業升級。效法美日經驗,中國“馬歇爾計劃”也將走出一條去產能的發展道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89

“一路一帶”已被透支 改革才是最大基本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19

本文來源香港新城數碼財經臺主持人陶沙,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亦刊登於微信公眾號:點金面對面(公共賬號mfd-11)

牛市的基礎來自流動性和改革。國企改革,一路一帶,農業中的土改板塊,軍工體制改革,已經受政策支持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和零售都在2014年有不錯的表現。

而板塊中,市場已對一路一帶概念進行了較大透支。建築、工程機械和相關周期板塊的上漲已令其短期風險較高。

現時場內資金性質並不相同:存量資金在傳統經濟不佳的背景下,多配置一些成長股;新增資金多為產業資金,對流動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多愛配置大盤藍籌。誰是主流資金仍在競爭中。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總監兼投資管理部基金經理趙曉東認為,一月份的操作上,看好低估值大盤藍籌,會加大對銀行的配置。

趙曉東先生現時管理三只基金:國富彈性市值股票基金截止2014年三季度規模為28.6億人民幣,國富中小盤股票基金截止2014年三季度規模為11.9億人民幣,國富焦點驅動混合基金截止2014年三季度規模為0.7億人民幣。國富彈性市值股票基金過去1年回報率為13.26%,國富中小盤股票基金過去一年回報率為38.51%,國富焦點驅動混合基金過去1年回報率為35.27%。

以下是訪問的全文:

點金:您對2014年年底的快牛持怎麽樣的觀點? 

趙曉東:我覺得這波牛市的上漲有一定基礎,除了流動性放松之外,另一個很大的邏輯在於改革紅利。在2014年,國家開了一系列會議討論國有企業改革和農村土地所有制以及戶籍改革等,這些改革在未來2到3年內會逐漸釋放出紅利。所以,這輪上漲中,改革是最大的基本面,第二才是流動性推動的基本面。

點金:改革的因素在哪些板塊中會顯現?

趙曉東:一是國有企業改革,這波上漲大盤藍籌都是一些國有企業,另外一部分則是因為“一路一帶”,這也屬於國家的戰略層面;二是農業板塊,因為“土改”,整個農業板塊的表現都非常好;三是軍工方面,因為這一領域中的體制改革,所以軍工在2014年的表現也是非常好;四是電子商務方面,因為國家的大力支持,整個互聯網金融和零售的表現也都非常好。這些板塊基本反映了改革的預期和紅利。

點金:這波行情中,哪些板塊符合您預期?哪些又超出您的預期?

趙曉東:金融股中的非銀金融和金融股則都在我們的預期之內,但有一些板塊的上漲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例如,“一路一帶”所帶來的效果和聯動的速度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特別是建築板塊和工程機械板塊,這些都出現了連續的上漲,成交量非常大,這可能是對國家政策的一種透支;此外,很多周期板塊也在“一路一帶”的推動下,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點金:“一路一帶”的透支是否意味著未來的獲利回吐?

趙曉東:現在中國股市往往是這樣,上漲漲得大家看不懂,下跌也跌得大家看不懂,這輪中的“一路一帶”就是已經超出了當前基本面的支持,甚至是未來2-3年的基本面支持,短期來看,風險還是挺高的。

點金:因為杠桿的運用,未來的波動性是否會加劇?

趙曉東:這一輪的上漲主要是來自外部的增量資金,這些都用到了杠桿,無論是券商的融資融券還是銀行的傘型信托,這些占據了入市資金的主流,也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例如,近幾日市場上下的波動都在3-4個點,很多板塊甚至今日漲停,第二日沖跌停,可見波動非常大,這些板塊對市場還是有一定沖擊力的。

但如果,未來市場無風險利率持續出現下降,而外部的資金也出現持續流入,對市場的沖擊會降低,因為新增資金會對沖掉波動。

點金:A股投資者大多預期會有多輪降息,但人行現時卻又騎虎難下,投資者該如何應對下一步宏觀政策調整的預期?

趙曉東:這個問題中央決策部門也已經看到,本來大家已經預期2014年底會有降準,但隨著大量資金通過杠桿形式流入股市,實際上變相推高了實體的融資成本,以及銀行間的借貸成本,我們看到很多債券的價格也出現大幅下跌,收益率則快速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短期降準降息的概率的確在降低。

隨著國家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推動,例如針對性貸款,以及人行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的推出。整個利率水平以及銀行間的水平都會出現緩慢的回落,所以對股票短期來看是利好,但中長期來看,可能因為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短期會有波動。

點金:資金今年在多元化的理財產品中是否會有重新的配置?

趙曉東:我覺得上半年,尤其2014年末,市場的波動性已經加大,因為很多資金已經獲利非常豐厚,有兌現的可能。另外,由於利率高企,很多資金也會轉移到債券等其他理財產品中去,當這些資金慢慢撤離股市的時候,人行的政策就會開始放松,等到2015年整個上半年來看,資金會重新流入到股市,所以說很多資金還是會配置在權益市場。

點金:只有在市場的不理性漸趨平靜之後,人行才會可能重提加息?

趙曉東:對,我想人行也是在等待,所以如果情緒不回落的話,我覺得加息還會進一步推遲。

點金:就1月份而言,您有什麽投資策略? 

趙曉東:還是應該買一些低估值的大盤藍籌,例如銀行這類,我們會在這方面加大配置,因為隨著利率在2015回落,大盤藍籌的吸引力還是會進一步提升。

點金:您對銀行股現時的估值如何看待? 

趙曉東:因為資金的性質不一樣,以前都僅僅是存量資金在做配置,傳統經濟看起來也不太好,所以資金都配置在成長股,出現了成長股的泡沫。而目前的新增資金,很多都是產業資金,對流動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它們就容易選擇低估值的大藍籌,這是它們的首選,所以只要新增資金占據市場的主流,大盤藍籌的機會就會更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