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讀書筆記 米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34cdc1010129zk.html

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股市穩賺, 2006

by Joel Greenblatt

 

股價在短時間內會發生劇烈的變動,這並不意味著公司的價值同期也發生了同樣劇烈的變化。
能以大大低於你估計的價值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是好主意。

堅持購買質優(投資回報率高)價低(價格收益率高)的股票。

神奇公式:名單包括在美國主要市場上市的3500家最大公司,分別按照投資回報率和收益率進行排序,把這兩個排名相加,每年找出綜合排名前30位的公司,持有1年。
從1988年到2004年,神奇公式的年平均回報是30.8%,而標普500的年平均回報是12.4%。

隨著時間的推移,聰明的投資者尋找低價投資機會,公司回購自己的股份,以及對整個公司收購或者收購的可能性,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將會將股價推向合理價位。

從其他途徑查詢:
利用ROA作為查詢標準,並將最低標準設置為25%。
在ROA高的股票中,查詢哪些PE最低的股票。
從名單中排除所以公用事業和金融類股票。

神奇公司中
與收益有關的數字是以過去12個月為基礎。資產負債表項目以最近的為基礎。
投資回報率: EBIT/(淨流動資本+淨固定資產)
EBIT可以使我們比較不同公司的經營收益,不會由於稅率和負債水平不同而曲解。
分母計算出從事公司經營活動實際上需呀多少資本,流動負債中不包括短期有息債務。無形資產,特別是商譽,要從佔用的有形資產中扣除。


收益率: EBIT/EV
EV =  股本市值+淨有息債務
PE受到債務水平的影響。對於一個公司的買家來說,如果EBIT/EV一樣,是每股支付10美元同時負擔每股50美元的債務,和支付每股60美元而不負擔債務是一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83

HTC以2.65億美元售還Beats剩餘股份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269.html

黑馬通訊社消息:HTC和Beats分手已經有過預兆,注定會發生。HTC已經以2.65億美元的價格售出其在Beats Electronics持有的剩餘股份。此舉很可能不外乎是這家陷入困境的手機製造商竭力想提高自己的現金餘額。

彭博社報導,這筆交易預計將在第四季度完成。通過售還其在Beats所持的24.84%的股份,HTC將獲得25.2億元新台幣(約合8500萬美元)的稅前利潤。Beats還將償還1.5億美元的期票和應計利息。

關於這筆交易的傳言在8月份就開始流傳。自從HTC在2011年入股熱門音響品牌Beats以來,這家手機製造商的股價已經因為銷量不佳暴跌90%,其股價在本月幾乎創下8年以來的新低。

2011年,HTC最初收購了Beats 50.1%的股份。但到了2012年年中,這家台灣電子設備製造商售出其所持的一半股份,報導稱,那筆交易令其淨虧損480萬美元。

截至目前,HTC正處於危局當中。該公司的銷售收入下降,利潤下降,營運現金流為負數,很多權威機構已經(或者正打算)下調HTC的股票評級。更糟糕的是,HTC One被普遍認為是市面上最好的Android手機,但其銷售數據卻沒有反映出這一點。HTC造出了所有人都想要的手機,但卻無法讓人們花錢購買。

通過出售其所持的Beats剩餘股份,HTC為自己爭取到了多一點的生存時間。

HTC當日股價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下跌2.99%,報收於130新台幣。(譯:王燦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77

【案例】大皮包公司的傳奇:Beats 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33
據美國《商業週刊》5月9日報導,近期蘋果或將以高價收購耳機製造商Beats,消息一出評論四起。i黑馬帶你走近故事的主角,一起看看它的崛起歷程。

Beats 的崛起堪稱傳奇。這家毫無任何聲學技術儲備的公司,憑藉獨到的消費洞察,精準的客群定位以及難以複製的資源整合能力,在幾年間迅速躥紅。就此幾方面展開討論:

消費洞察:

北美市場的流行音樂消費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體,而 HipHop 及 R&B 風格是流行音樂市場上的絕對主流。尤其 HipHop 所繁衍出的文化體系,甚至成為很多青少年的一種生活方式。這個群體個性張揚,音樂不只是用以欣賞,更成為生活場景的一部分。不同於早期的高端耳機的使用場景,他們大量的戶外時間與音樂為伴。創始人 Jimmy 和 Dr.Dre 顯然很瞭解這類群體,於是他們希望推出一個針對這類青少年的產品。這個產品必須外形時尚,從工業設計上顛覆傳統耳機古板枯燥的形象;易於驅動,適合在旅途或戶外接駁 iPod 等隨身音頻播放器欣賞音樂;音色活潑悅耳,擅長凸顯 HipHop 音樂的力量感與氛圍感。於是 Beats by Dr.Dre 誕生了。

正是基於這樣的消費需求和價值溝通,Beats 從不將自己的產品定位於 hifi 產品,放棄高保真音質取向,將中低頻段拔高,人聲結像面大且位置貼面,換來對流行音樂刺激悅耳的重放效果。Beats 的產品運用了大量現代工業設計語言,線條簡潔流暢,色彩豔麗出挑,大大強調了耳機自身的裝飾性。耳機產品時裝化,Beats 是首開先河者,如今也成為時尚耳機的代名詞,順利完成了品牌即品類的認知佔領。

客群定位:

產品的先期定位牢牢抓住青少年群體,尤其是熱愛 HipHop 文化及街頭文化的青少年群體。然後尋找這些目標群體的關注熱點,轉化為自身的傳播節點,形成傳播陣列,攻佔大眾媒介。哪些音樂人歌手時尚明星是這些青少年關注的?和他們合作。將產品植入他們的 MTV、電影、訪談節目,讓他們把 BEATS 耳機掛在脖子上,在公眾媒體上頻繁出鏡。然後與其中商業價值較高的藝人,推出聯名合作款,充分利用了粉絲的跟隨心理。至此,Beats 不只是一款耳機,是與所鍾愛的藝人共同分享的生活方式;Beats 也不只是用來聽歌,更是圍於項上的至潮飾品。耳機從此只分為 Beats 與非 Beats,從來沒有哪個耳機像 Beats 一樣,更多的時間不是在耳畔,而是躺臥在脖子上。

早期 Beats 的創意策略圍繞街頭時尚展開,鼓勵青少年將音樂帶上街頭。TVC 的畫面鮮豔,節奏躍動,少男少女伴隨著 Beats 傳出的音樂在街頭起舞,勾畫出青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大多品牌的創意全案代理都會交由綜合創意代理商進行服務,而 Beats 選擇了互動代理商 R/GA,而這是一家頗負盛名的互動創意代理商,可見 Beats 的群體定位極為清晰。而最近聽說 W+K 的某個大佬跳到 Beats 做全球市場總監,這個長期服務於 Nike 的創意人或許會更加強化 Beats 年輕時尚的品牌活力。

資源整合:

如果說上述兩點並沒跳脫出常規的品牌發展路徑,那麼 Beats 成長過程中所展現的強大資源整合能力或許是其他品牌難以複製的。

兩位創始人來自音樂行業,不具備電聲產品的研製技術,更沒有自己的生產線和銷售渠道。於是他們找上了高端線材和電源處理廠商——Monster(魔聲)。魔聲的線材在發燒友中有很高的地位,早期也推出過音箱產品
(MacSpeaker),擁有深厚的音頻技術儲備。在多番談判後,Beats 與 Monster 定下了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魔聲負責 Beats 品牌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Beats 官方聲稱是共同研發,但是從外部信息分析,Beats 至多是參與了產品線規劃和工業設計,並對調音給予意見。實際的核心研發和銷售渠道搭建都是魔聲一手在做,Beats 則著力於其品牌營銷。

藝人明星歌手,是兩位在音樂圈頗有資歷的創始人最大的資源。於是根據其受眾,展開了圍繞明星的各種營銷攻勢,合作過的藝人不勝枚舉。這個模式國內也有典型樣本,便是李宗盛所創的李吉他。憑藉人脈優勢,分別請來五月天、蔡健雅、陳綺貞、周華健等為其宣傳。只可惜民謠吉並非消費性產品,所以不廣為人知。

耳機市場的成功,迅速提升了 Beats 的品牌價值。Beats 不滿足於單純的耳機產品設計銷售,希望能更廣泛的涉足音頻消費市場。於是搭上了多年 PC 市場第一份額的 HP(二線品牌?呵呵),宣稱合作開發 Beats Audio 音效系統。從這個產品的名稱就能知道,這是個音效軟件,而非杜比、DTS 之類的軟硬件系統標準。簡單來說,這就是一款獨立的 EQ 軟件,或者說是聲音濾鏡。與和魔聲的合作如出一轍,Beats 無非是參與了產品規劃和界面設計,實際核心應該是由 HP 公司完成的。Beats 擁有自主產權,並將產品應用及品牌授權給 HP。

在 HTC 入資控股 Beats 後,後者借用前者的資金開始過河拆橋,擺脫 Monster 品牌。為期五年的合作就此分手,而且似乎透露出不歡而散的信息。Monster 從這類產品實踐中迅速成長,構建了成熟的耳機產品銷售網絡,推出了品種繁多的產品,也將 Beats 的營銷策略化為己用,各種名目的合作款層出不窮。而 Beats 借助 Monster 的技術能力迅速崛起後,也面臨著品牌干擾的問題。不僅是大陸市場,國外很多消費者同樣認為 Monster 是 Beats 的品牌擁有者,後者只是前者的一個子品牌,或者說是一個產品線。HTC 享用 Beats 品牌,也讓自己的手機產品搭載 Beats Audio 音效,試圖將產品擴張至 Beats 的客戶群體。

最近 Beats 又推出了 Alexander Wang 聯名設計款,並僅在時裝賣場銷售。這個信息非常明確,它們已不滿足於青少年群體,而力圖將客群向關注時裝的更高端人群進行拓展。

作者:李德霓 來源:知乎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058

32億收購Beats的倒影:沒有老喬的產品之後,庫克用資本前行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48
有正面輿論稱,該收購顯示出庫克決策上的果敢,他也終於擺脫了喬布斯的保守做派,為蘋果打上了自己的印記。但更多的負面輿論稱,該筆交易體現了庫克在產品更新上的拙劣無能,他只能通過資本運作和營銷贏得市場,而這與蘋果的初心背道而馳。

2011年庫克剛上任時,蘋果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6%,淨利潤增長85%,而到2013年,其收入增速已大幅放緩至9%,淨利潤則同比下滑11%。

蘋果還是原來的蘋果嗎?一個產品公司在創新上遇到窘境時該怎麼做?

一次收購竟能引起全球的大討論,正說明蘋果依然是一家舉世矚目的公司。它的變化或許代表著產品公司在迎接新時代時的一個方向。但誰也說不好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Think different」是喬布斯晚期領導蘋果公司時所倡導的信條。如今,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正打算全面擁抱該信條,他已做出了與其前任一樣瘋狂的決定。

蘋果將以32億美元收購耳機製造商Beats,後者在近期推出了一項音樂訂閱服務。這項決定預示著庫克將走一條與喬布斯不同的道路。喬布斯因對公司創新能力抱有絕對的自信,故而在投資收購領域少有感覺(庫克似乎要在資本界為蘋果開創先河)

庫克於2011年8月份,也就是喬布斯去世前6周,成為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他試圖以多種方式在蘋果公司身上打上自己的印記。喬布斯喜歡囤積資金,庫克則通過分紅和股票回購的方式計劃向股東返還1300億美元,他還精心安排了公司的股票分割(拆股)

(譯者註:喬布斯對於現金的看法是:「我們希望繼續做到有備無患。」所以,喬布斯時代蘋果幾乎沒有大型收購。喬布斯回報股東的方式是,通過產品的更新獲得公司收入的增長,繼而帶動股價升值。到了庫克時代,產品更新乏力帶來公司業績增長乏力,股價自然下跌。公司股價自2012年9月見頂後,至今已累計下跌了 25%。因此,業內認為,庫克回報股東的方式只能通過分紅和回購。)

在庫克領導下,蘋果亦愈益彰顯出更多的社會責任,它提升了海外裝配工廠的工人勞動條件,並按步驟減少數據中心和產品工廠所引起的污染。

庫克的管理哲學引發了這樣一種觀點:蘋果公司的創新空間已被壓縮,這使得蘋果看上去更像一個常規公司,而不是喬布斯先前所極力打造的反叛型公司。與喬布斯時代不斷發佈革命性產品(如iPod、iPhone、iPad)不同的是,庫克接手後所做的僅僅是升級已有產品,管理愈益豐滿的銀行賬戶。

「喬布斯想要庫克踏出一步,變得不同。」技術分析師Rob Enderle說,「但是我認為他想讓庫克做一些核心的事情(產品),而不是喬布斯認為的愚蠢的事情。」

庫克多次向投資者和客戶保證,蘋果將持續聚焦於發明「酷斃了」的產品,但是公司最近一件最具突破性的產品是iPad,發佈於2010年4月份——喬布斯死於癌症前的18個月。

此後,很多科技公司發佈了可穿戴設備,包括谷歌眼鏡、三星Gear智能手錶。還有一些新的創新出現:可聯網的智能家居,以及像Nest恆溫器,後者的製造者正是蘋果公司前設計師Tony Fadell。谷歌今年1月份以32億美元買下了Nest。

「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偉大的成就,我對此感到非常,非常驕傲,非常非常興奮。」庫克上個月曾這樣告訴分析師,「但是,對我們來說,我們關注每一個細節,當我們這樣做時,它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一直如此。」

有人提出,在蘋果用自己的設備產品重新定義市場之前,面臨著太多的競爭對手,音樂播放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品牌數不勝舉。對此,庫克的回答猶如喬布斯附體:「對我們來說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產品,比我們成為第一更重要。」

(譯者註:彭博的資料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蘋果智能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7.6%,遠低於第一名三星的29%。過去的四個季度,iPad營收有三個季度在下降。)

華爾街依舊對庫克抱有觀望的態度。蘋果公司股價上週收報於每股584.24美元,其歷史股價最高峰是2012年9月的每股705.07美元,自庫克擔任 CEO以來蘋果仍獲得了56%的收益。這一收益低於同時期標普500的60%增速,但儘管如此,蘋果的市場價值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約為5000億美元。

庫克已暗示蘋果正在研發新的突破性產品,可聯網的手錶,管理個人健康的一組移動應用,數字錢包,以及可在傳統電視和視頻網站之間自由切換的系統。大屏幕蘋果手機亦預計於今年8月份或9月份登陸市場。

但業內對其還是存有疑慮。「至今我們沒有看到戲劇性的產品出現,蘋果應該學習3-5年前的自己。我們確實能感覺到這個公司正在孕育變化,我們將很快看到很多變化。」Forrester研究公司的分析師Frank Gillett說,「但是如果收購Beats將是今年蘋果最大的新聞(變化),那麼它將是失敗的。」

對於蘋果和Beats電子的交易消息,蘋果和Beats公司兩方人士都沒有發表評論。

Beats電子由hip-hop藝術家Dr. Dre 和資深音樂人Jimmy Iovine創立。收購Beats將為蘋果帶來一根流線型的耳機和音頻設備,這些在年輕人群中頗為流行。蘋果還將贏得流媒體訂閱服務,這是Beats今年初發佈的服務產品。

蘋果自己的流媒體音樂服務並未取得預期的交易量。VivaldiPartner Group的CEO、創始人Erick Joachimsthaler說:「觀察大眾音樂市場你會發現,iTunes的下載量正在下降。蘋果確實需要做些改變。」

對手握1500億美元現金的蘋果來說,購買Beats易如反掌。仍然有一些分析師不太明白,為什麼已經擁有了iTunes還要去買Beats,而且自己憑藉技術能力可以製造出更好的耳機。

「蘋果的品牌遠遠優於Beats公司。」Gillett說:「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他的意思是,消費者仍然會先用蘋果自己的iTunes而不去選擇Beats。)


在上個月的電話會議上,庫克承認了正在收購大門前徘徊。

「我們正在尋找一些公司,它們擁有偉大的人民,偉大的技術,並適合我們,我們對收購並不設定價格,不是說價格太高我們就不做了。」他說,「我們會給出我們認為公平的價格。」

與Beats的交易對Yukari Iwatani Kane來說是一個哀傷的信號。Yukari IwataniKane是《Haunted Empire》一書的作者,該書講述了喬布斯逝世後蘋果是怎麼改變的。

「當公司開始擴張其附件產品的陣容時,這是一種創新的倒退。」Kane說,「附件一直是諸多公司用以擴充銷量的最佳途徑。」
庫克的管理方式正加重蘋果創新力的枯竭。

在喬布斯與癌症抗爭的最後7年裡,庫克已開始填補喬布斯的管理空白,且一直是一個位高權重的執行總裁,但是他僅僅聚焦於管理蘋果的庫存和配件需求。

庫克擅長處理一些枯燥而現實的蘋果商務,這種行為被證明是對天馬行空的喬布斯最有益的補充,喬布斯更喜歡將精力花費投注在新產品和驅動工程師上。

庫克是「那個喜歡做喬布斯討厭去做的事情的人。」Enderle說,「但是當庫克不得不坐到CEO的位置時,再如此行事或許就不會有好的效果了。」

MICHAEL LIEDTKE/文 陳慶春/編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068

蘋果 AAPL 收購 Beats -- 是否表示內部研發遇到瓶頸? CANSLIM歐內爾

http://xueqiu.com/5065013516/29221717
傳聞$蘋果(AAPL)$ 要收購高端耳機廠商Beats, 公司能否繼續創新,從內部研發產品是大家討論的關鍵。

多數分析師都認為,本次收購從經濟效益上是合理的,提供新的收入來源,並且是現有產品線的一種補充。

但是大家關心的是這筆收購是否表示蘋果在戰略上的改變,而這種改變所帶來的重大缺陷。

一直以來,蘋果都避免大型收購,寧願購買小型的技術公司與優秀的工程師。通過這些交易獲得的技術被用於內部開發未來的產品。這種收購讓蘋果能夠保持其企業文化和自身開發新產品。蘋果並不是第一家做一個MP3播放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但它從其他公司的錯誤中學習,並很快利用技術而進步。

這次Beats 讓許多行業分析師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為什麼蘋果不去創造自己的耳機和音樂訂閱服務。如果它成功收購,蘋果這次買到的是一個擁有強大的品牌並和音樂產業有緊密聯繫的公司,而不是像以往的擁有的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

所以大家在思考蘋果是否已經喪失了其Cool 的基因而必須要去收購一個流行的年輕人的牌子,使他們更接近街頭文化?

另外一點,相信很多的果粉一定是想要那種從喬布斯年代就開始計劃和研發的無以倫比的東西(不好意思,此處要懷念一下老喬,作為鐵果粉,實在是看不慣庫克對產品的追求)。 誰會想要蘋果去推一個已經上市很多年的東西, 那樣就不COOL了,

大家說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104

Beats耳機成功的背後:內行註定要被“外行”打敗|黑馬哥亂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9/155919.shtml

Beats耳機成功的背後:內行註定要被“外行”打敗|黑馬哥亂侃
馬本州 馬本州

Beats耳機成功的背後:內行註定要被“外行”打敗|黑馬哥亂侃

Beats耳機是年輕人心目中時尚和地位的代名詞,但產品成功的背後卻有一個傷感的事實,做音響的魔聲公司為兩位音樂大亨做了嫁衣。

如今走在大街上,你總能在一群打扮時尚的年輕人的身上見到一款印有“b”字Logo的耳機,它就是Beats。這款耳機在年輕人心中儼然是時尚和地位的代名詞,許多人哪怕不聽音樂,也要把Beats掛在脖子上。

n2.webp

Beats耳機的成功無需多言,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Beats的成功背後,是4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一段科技行業歷史上最糟糕的交易。

雖說是4個人,實際上是分屬於2大陣營:一邊是一對父子,專業做音響設備的;一邊是唱片公司的老板和歌手,名副其實的音樂大亨。

故事的開始還是得從這對做音響設備的父子說起,父親叫諾爾•李(Noel Lee),兒子叫凱文•李(Kevin Lee),他們的公司就做魔聲(monster)。

用偏執再造商業帝國

諾爾•李一手創建了魔聲公司,這位中文名叫李美聖的67歲老人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他曾是民謠搖滾樂團“亞洲木頭”里的鼓手,也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擔任過技術員。後來由於輻射損傷了神經,至今仍需要依靠著一輛鍍鉻電動車來行走,但他身上可有著300多項美國及世界專利

n3.webp

諾爾•李(圖片來源:資料圖)

諾爾•李的創業經歷也很傳奇。1979年,他依然辭去政府的工作,一心要搞高保真音響線,因為他覺得“沒有好的音箱線 音樂無法達到它最好的效果”,他堅信真正的樂迷一定願意花更多錢購買可以傳送“更有活力的聲音”的銅質音響線。

於是他在自家的地下室中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親自嘗試了不同類型的銅線,最終讓他找到了滿意的銅線。

n4.webp

(圖片來源:資料圖)

諾爾•李曾自嘲自己是在做“什麽病也不治的藥”,因為當時音頻線就是一種”無用”的奢侈品,世界上只有數百人需要這種最好的產品,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他們根本辨別不出來好產品與壞產品之間的區別。

然而那又怎樣?!

魔聲公司就是成功的吸引了一群音樂愛好者來為昂貴的“優質音質”買單。像槍炮與玫瑰樂隊(Guns N'Roses)的吉他手斯拉施(Slash)到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的基斯·理查茲(Keith Richards),最終都成了魔聲音響線的忠實用戶,諾爾•李成功就這樣,一點一點打造著屬於他的商業王國。

落後就會挨打,跨界就是轉機

除了做音頻線,諾爾•李後來又把同樣的戰略運用到了其他的音響裝備上。他把消費者的胃口從10美元一個的插線板吊到了150美元一個的魔聲電源裝置,把2美元一瓶的清潔噴霧賣到了20美元一瓶,音頻線+各種配件的組合模式讓魔聲公司一度取得了成功。

但成功的產品始終要跟上時代的節奏,在高保真音響時代結束之後,電視音響設備開始火熱之時,面對出現的新機遇,這次魔聲明顯反應太慢了,等到魔聲決定進入音響設備市場的時候,市場早已飽和,魔聲損失慘重。

嚴重失利並沒有打倒諾爾•李,他立刻轉變思路,“既然電視機音響設備走不通,那就轉攻擊頭戴式耳機。”策略既定,諾爾•李開始設計耳機的原型,並派自己的兒子凱文•李(第二位男主)前往洛杉磯,尋求擁有專利的高質量音頻格式合作。盡管這種音頻格式還從未正式出現過,但這次策略的轉變確實讓魔聲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時候,事情會以某種特定方式出現,這就是意外新發現的價值。” 凱文•李感有感而發,由於父親的指派,他免不了要跟各類藝人打交道,也意外的結識了吉米•艾歐文(Jimmy Iovine)和Dr. Dre(剩余兩位主角)。

n4.webp (1)

Dr. Dre和艾歐文(圖片來源:資料圖)

Dr. Dre和艾歐文兩人都是音樂大咖。Dr. Dre是著名的饒舌歌手、頂級音樂制作人,像說唱新貴Eminem,都是由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艾歐文是極具商業頭腦的音樂人,他曾協助布魯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和50 Cent,8 Mile策劃唱片,後來還當上了唱片公司Interscope的董事長。

這兩人除了做唱片之外,其實很早就希望搞一些其他賺錢的東西,而與凱文•李相遇給了兩人一個新思路——做音響設備賺錢。

雖然雙方都有了合作意向,但跨界合作就像一場婚姻,雙方需不斷的磨合,特別是行業所限認知上的差異。

在Beats的這次合作中,雙方起先最大的分歧點在於魔聲希望做的是高端耳機,而Dr. Dre和艾歐文則由於不了解行情,還糾結於為何不做音響的問題,當然更不要說搞懂為什麽魔音要用耳機來取代音響。

每一個對商業有興趣的人都明白利益是最大的原動力,即便有分歧在利益面前也很容易克服。

對於魔聲公司來說,雙方達成合作,就可以利用Dr. Dre和艾歐文兩人在娛樂和體育界積攢的人脈和影響力,讓產品快速打開知名度,將魔聲打造成為一家主流公司。

而Dr. Dre和艾歐文一方,其實不用付出什麽成本,就可以輕松的將影響力變現。所以追求利益的一致性讓雙方最終克服了很多分歧,最終走到了一起。

急功近利是商業的大忌

商業是很殘酷的事情,任何得意忘形都是最危險的信號。事實上,在雙方達成合作前,凱文•李就把這個道理忘得幹凈。其實凱文•李早早就他還背著父親,動用數百萬美元的資金,秘密開始研發魔聲Beats耳機,在沒有簽署任何合作協議之前,還在工程和營銷方面花了150多萬美元。

凱文•李玩完全玩過了頭,他的任性造成公司積攢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庫存,他坦誠“那時,我們並不知道要生產什麽,產品價格的是多少,成本是多少。”由於前面的急功近利,凱文•李把自己被逼到了無法回還的死角,假若雙方無法成合作協議,他所要面對的將是財務和家庭關系兩方面的自我毀滅。

因此,他想盡一切辦法來嘗試達成促成合作,甚至妥協到:魔音所開發的所有東西,他們的所有權都屬於艾歐文和Dr. Dre,這其中包括耳機、頭帶、驅動器,還有遙控器。Monster負責整個產品的制造和分銷。最終魔聲公司與Interscope達成交易,成立Beats Electronics公司,並開始生產Beats品牌耳機。

Beats耳機避開了傳統主打“優質音質”的營銷模式,利用跨界優勢,通過與大批音樂人、明星合作,讓他們來為魔Beats耳機做宣傳,把Beats搞成時尚的代名詞。大膽的跨界合作果然發揮了作用,Beats一下子獲得了數億美元收入,嘗到甜頭的魔聲公司也開始改變自己的定位,從音響設備制造商轉型到一家時尚公司。魔聲耳機成為了美國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品牌。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

✖Beats耳機在推出的前半年,由於很多原因,也是失利的,但雙方都能繼續合作下去,但Beats耳機火爆後,之前隱藏的禍根才真正爆發出來,雙方的嫌隙越發不可彌合。

以Dr. Dre和艾歐文為代表的Beats Electronics開始否認魔聲公司在Beats耳機設計和音頻設計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們表示:“我們有自己的工廠,我們控制著一切。耳機音質是由我們來負責,因為我們擁有音頻專利,這絕對是屬於我們的!”甚至認為魔聲公司的貢獻還不如聯邦快遞和富士康。

與之對應,魔聲公司也不甘示弱,諾爾•李公開回應:“他們根本就沒有一名工程師。毫無疑問,是魔聲設計出他們所需的音質。”並且提供了一些機密設計文件,上面顯示了他們在工業設計和音頻設計方面所做的工作。

魔聲最終還是幫了Dr. Dre和艾歐文做嫁衣,他們在耳機音質方面的所有努力、專利、商標設計以及品牌名都被拿走,Beats Electronics只拿出一小筆分手費就把魔聲打發了。

再後來的事大家應該也都比較熟悉了:蘋果以 3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Beats Music 以及 Beats Electronics ,Beats 品牌仍將保持獨立,兩名創始人 Jimmy Iovine 和 Dr. Dre 也一同加入蘋果公司。

n5.webp

蘋果32億收購Beast(圖片來源:kankannews)

這里容黑馬哥再扯個閑篇,近期相信大家都關註到蘋果投了滴滴10億美金這件事吧,人家庫克在投資方面確實是老司機,當年蘋果收購Beats是庫克的代表作呢。

其實,這場成功的跨界合作原本是有雙贏的可能,但魔聲在風險控制上顯然失準,核心還是急功近利害了它,Beats耳機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警示,提醒每一個創業者認識到商業的殘酷性,即使面對機遇也應保持足夠的克制和謹慎。

Beats耳機 外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978

【Apple送大禮】一日限定!買iPhone送Beats耳機

1 : GS(14)@2017-01-06 02:08:21

雖則話搶iPhone情況比幾年前有所回落,但Apple向來少有推出優惠速銷iPhone,減價多只會出現在有新機推出時出現。不過Apple剛剛就在香港公佈了「新Beats迎新歲」的新年優惠,只要購買指定的Mac及iPhone,即是iMac、MacBook、MacBook Pro(不包括2016年底推出的配備 Touch Bar的 MacBook Pro型號)、MacBook Air或 Mac Pro;又或者 iPhone7、iPhone7 Plus、iPhone6s或 iPhone6s Plus,都可以免費獲贈Beats Solo3 Wireless耳機一個!



Beats Solo3 Wireless在Apple Store仲賣緊$2,288,如按比例計的話,最抵就應該係買最平的iPhone6s($4,688),買4千幾蚊送2千幾蚊,相當誇張。另外,其實Apple亦不算是第一次推出相似優惠,好像之前亦有在Apple Back to School的學生優惠中,推出買Mac送Beats,反應相當熱烈,更吸引到不少商家大手入貨,未知今次優惠會否再起熱潮?但要留意的是,今次優惠只是一日限定(2017年1月6日),買家只要在當日早上8時後購買指定產品,就會收到購買Beats Solo3 Wireles折扣優惠,買家需在之後再用此折扣優惠落單購買耳機。另外今次送的Beats Solo3 Wireless只限(PRODUCT)RED一款顏色,咩話?你唔鍾意紅色?Sorry,幫唔到你!免費喎,送俾你喎,仲想點呀?記者:韓繼聰


要留意的是,今次優惠只是一日限定(2017年1月6日),買家只要在當日早上8時後購買指定產品,就會收到購買Beats Solo3 Wireles折扣優惠,買家需在之後再用此折扣優惠落單購買耳機。

其實除了購物優惠外,Apple亦同時推介了多款應節產品配件,例如這款農歷新年特別版iPhone7及7 Plus機殼,相當有氣氛。$39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5/198864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