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6歲全盲生 基測作文拿滿分

2011-1-31  TCW




時間回到今年一月六日,全國高中籃球聯賽會場。

已經二連霸的松山高中籃球隊,正在球場熱身;只要拿下這關鍵局,年後直接叩關三連霸。看台上,兩百多名松高學生爭搶座位,摩肩接踵,誰也不讓誰。

開心比名氣重要 不靠視障加分,放棄建中選松山 「培根,前面有階梯,上了階梯右手邊你就坐下。」混亂中,有人說話。

「叩、叩、叩」,一根細長的白色盲人手杖輕敲階梯,手杖的主人——就讀松山高中一年級的全盲視障生王培根,按照同學指示,坐上看台。雙眼合攏的他,接過同學傳來的加油棒,慢慢摸到吹孔、吹氣,然後揮舞加油棒,興奮的合不攏嘴。

「能夠跟同學一起活動,是我最幸福的時刻,」王培根說。

王培根是去年總統教育獎國中組得主,也是台灣基測有史以來,第一位作文滿分的視障生。按照視障加分原則,王培根的分數可上建國中學,但他堅持根據原始總分填志願,選擇視障重點學校(編按:提供視障生較多資源,例如視障指導老師與設備)松山高中。

「我會想如果在建中待三年,跟松山待三年,哪個會比較快樂?」王培根說,「更何況加分加太多,進去也沒實力啊,我不想做那種事。」

接受現實、不僥倖,而且知足,讓外人眼中不幸的王培根,過得幸福自在。這一切,來自他面對「不幸」時的一個轉念。

王培根的父視三十三歲時因視網膜病變而失明,娶了因罹患白化症而弱視的妻子,兩人靠按摩指壓為生,經濟雖不寬裕,但因狀況接近,生活上很能體諒、互相扶持。

婚後王培根的母親懷孕,產檢時並未發現異常,夫妻倆決定冒險生小孩。孰料老天開了個大玩笑,王培根一生下來,便因視網膜發育不全,雙眼近視近千度。父母知道他遲早會步上失明的後塵,心如刀割,決定趁著他還看得見的時候,讓他學心算、大量閱讀,盡量栽培他。

王培根上國小後,夫妻倆也積極參與學校活動,年幼的他,並不了解父母用心良苦,反而因父母外表異於常人,受同學指指點點,感到難為情。「一直到自己看不到,才能體會父母的感覺。都嘛是人,有什麼差?」王培根說。

小 學四年級起,王培根視網膜剝離逐漸惡化,他在一年多內眼睛開刀超過十次。外人只曉得開刀痛苦,卻不知術後復原之苦更是常人所難忍。「每次開完刀,他(培 根)不能上學、只能在家固定角度趴著休息,避免增加眼壓。」王培根父親解釋,「趴的時間太長,他的臉部、眼瞼會浮腫。可是我兒子從來沒有哭鬧,也不抱怨, 每次叫他趴回去,他就乖乖的做,真的很勇敢。」

五年級下學期,王培根的視力退化到只能看見模糊的輪廓,每次同學說看到什麼有趣的事情,都離他好遙遠;他常想,「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他們可以那麼快樂,我卻看不見呢?」心裡很沮喪。

好 強的王培根,一時無法接受自己逐漸眼盲的事實,費盡心思要讓自己跟其他眼明學生一樣。他努力學習點字,比看得見時更認真複習功課,成績一直維持在班上前五 名;他不願使用盲人手杖,甚至婉拒同學帶他上廁所,所有行動都得小心翼翼,以免跌倒。直到六年級,他動完最後一次刀,確定無法好轉,才認清現實,思索接下 來的人生。

父母頻頻鼓勵他:「我們能承受的,你也一定可以。」王培根開始轉念,「我想樂觀也是一天,悲觀也是一天,既然注定都要過,當然樂觀比悲觀好。」王培根說,「我學會用聽音樂、閱讀來填平情緒,不讓自己低潮太久。」

調整心態後,王培根對所有困難都正面以對,因為他的樂觀、努力、自愛和勇敢,進入基隆市成功國中後,即使視力只剩光覺,成為全盲,卻在學習與人際互動上很順遂。

實踐比埋怨重要 弱視的母親逐字朗誦,幫他學英文

王培根國一班導師劉美華回憶,當時她不知是否該要求王培根記聯絡簿,結果王培根會主動問同學當天功課的內容,然後背起來,回家再複誦出來,請母親謄上聯絡簿並簽字,「他記得比記在聯絡簿上的還清楚,」劉美華說。

王 培根還擔任英文小老師,經常利用午休時間教同學功課,同學也樂於幫助他。有位同學很怕上學,劉美華為說服他參加戶外教學,賦予他照顧王培根的任務,結果兩 個人都玩得很開心。還有一次,學校辦比賽,全班要唱英文歌、帶動作,王培根想到自己無法學動作,心生彆扭,不願上台;後來他轉念說服自己去克服,加上同學 協助,最後全班一同完成表演,一個都不少。

不只友情,眼盲也帶給王培根更深刻的親情。國中早自習時,劉美華讓同學聽二十分鐘《大家說英 語》,雖沒有點字本,但王培根每天都跟得上,劉美華始終不解他是怎麼做到的。有一天,劉美華去做家庭訪問,進門便看見王培根的弱視母親正拿著放大鏡,一個 字母一個字母念著《大家說英語》,王培根邊聽邊用盲用電腦輸入,再印成點字本;這幅母誦子讀的畫面,讓劉美華當場掉下淚來。

「如果媽媽視力減退,我該負責。」王培根也感慨的說。

失明比看得見得到更多 因為失去,更懂得珍惜周遭人事

這些充滿溫暖的點滴,讓王培根感受到滿滿的幸福,即使是特教老師王兆熙對他的異常嚴厲,也轉化成他上進的動力。全盲的王兆熙,對其他視障生只要求考六、七十分,但規定王培根每次考試、每科成績必須九十分以上。

王培根一開始覺得老師對其他學生比較好,心裡很委屈,但是,王兆熙不心軟,反而告訴他:「你可以學那麼多、那麼好,為什麼不再用心一點?」在老師嚴格訓練下,王培根以全校第一名成績從成功國中畢業。

「其 實,失去視力也還好,因為獲得的非常豐富,」王培根說,「有視力,這些東西也還會在,但我不會像現在這麼在乎,那麼珍惜。」他認真的告訴我們,「以前看得 到的時候,我很依賴視力,結果只活在視野裡面,生活很狹隘;現在因為失去視力,反而會去感受周圍的人事物。」原來,王培根的幸福秘密,只在一念之間。

【延伸閱讀】王培根給商周讀者》幸福在哪裡?泡一壺茶,溶進一刻寧適的時光。書攤開成一彎微笑,美好的下午,我要留一些幸福享用。

忙碌的工作、忙碌的生活、忙碌的追求……,我們的生命被綁得緊緊的,在忙碌與忙碌之間,是不是還有些事物值得我們去追尋的呢?一股熱忱、一點快樂、一刻幸福……,我們非常渴望,渴望飲進一縷幸福的芳香!

平 日,我的生活圍繞在課業上打轉,從早到晚,書本串起了生活,成堆的講義、參考書阻隔了休閒。但是,我總會撥出些時間,留給自己一個寧靜的角落,做自己的 夢、享受自己的興趣。讓心靈在疲勞時得到些安慰、獲得些放鬆,這種「解脫」的感覺,甜甜的、暖暖的,對我來說就是種幸福!

讀一本本的小說或書籍,跳進一個又一個奇幻、豐美的世界,讓心靈淋上些溫柔的雨露。這是財富買不到的性靈資產啊!累積得越多,收穫的快樂就越豐碩。尤其在忙碌之後,配上一段悅耳的音樂、一片輕柔的月光。身心格外輕鬆。此時若再啜一口熱茶,那幸福感可就暖到了心坎裡去了!

幸 福和美一樣,都是要自己去發現、自己去領略的!走在路上,一個陌生的微笑、一聲熱情的招呼;工作時,他人一臂的扶持、全心的關懷;家庭裡,一片默默的關 心、一道摻著愛的菜;感情上,一段永恆的友誼、一刻熱情的青春......,太多太多的幸福在向你我招手!如果願意停下來,讓幸福躺在手心裡,我們會發 現,其實人生好美,美在那些我們總不曾特別留意的地方!

我們不能決定人生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它的寬度。同樣的,我們無法知道幸福的持久度,但我們可以學著在它每次來訪時抓住一縷馨香。「幸福不是明天,也不是昨天。他不懷念過去,也不嚮往未來——他只是現在。」你還在等待什麼呢?快在自己的身旁挖掘些喜悅吧!

一個寧適的午後,一個幸福的我,想著那些愛我的、關懷我的,以及我所愛、所關心的人、事、物,讓甜蜜在心中暖一朵花,綻放出最美的青春!你聞到那花上的粉露閃爍的樂音了嗎? —— 寫於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6

16 Feb 11 - 東方海外(0316)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2/16-feb-11-031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63

16 Feb 11 - 東方海外(0316)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2/16-feb-11-031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8

16 Feb 11 - 中國聯塑(2128) 與 黃金比率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2/16-feb-11-212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9

味皇兄的分拆幻想(2011年5月16日稍更正)

味皇兄的「如何好似+x咁搞上市」,本人有感而發,有點東西想寫。

(1) 分拆上市規則

味皇兄話:

1. 「根據上市的規則,要上市的公司最少要有3年的盈利記錄,最近1年最少要賺5000萬,因此在2009年尾成立的子公司,就最快需要在2013年達到5,000萬的目標。

2 「另外為左要偽裝成高增長公司以獲得高市盈率,就需要安排第一年賺超少,第二年有幾千萬,第三年達標。」

第2點我無異議,但是第1點,我有一些東西會補充。

a. 上市年期

已經在前文王雅媛文章的疏失提過,「假如它是上主版,它是對的。根據上市規則4.04條,需要提供 「於上市文件刊發前三個會計年度每年的業績」,但上市規則根據第8.05A、8.05B及23.06條,如果管理層有足夠經驗,或是其為工程公司或項目的 公司亦可以接納少於3年的上市紀錄,但這屬於非常特別的例子。

但 是如何它是上創業板,這段話就不對了。其實根據創業板上市規則11.12A(1)條,「新申請人或其集團...必須具備足夠至少兩個財政年度的適當編制的 營業紀錄,及且從日常及正常業務經營過程中產生淨現金流入」。

b. 關於是否三年均需盈利

在主板上市規則8.05條有提到:

「(a) 具備不少於3個會計年度的營業記錄(參閱《上市規則》第4.04條),而在該段期間,新申請人最近一年的股東應佔盈利不得低於2,000 萬港元,及其前兩年累計的股東應佔盈利亦不得低於3,000 萬港元。上述盈利應扣除日常業務以外的業務所產生的收入或虧損;」

至於創業板上市規則11.12A條有提到:

「新申請人或其集團(不包括採用權益會計法或比例綜合法將其業績在發行人財務報表內列賬的任何聯營公司、合資公司及其他實體)必須具備足夠至少兩個財政年度的適當編制的營業紀錄,及且從日常及正常業務經營過程中產生淨現金流入(但未計入調整營運資金的變動及已付稅項)。申請上市的新申請人或其集團此等在刊發上市文件前兩個財政年度從經營業務所得的淨現金流入總額必須最少達2,000萬港元。」

由此可見,如果上創業板,不需要盈利,只需兩年合計現金流入2,000萬即可,其中1年可以是負數,但是第2年就要補足2,000萬。

但如果是主板的話,上市前1年盈利要有2,000萬,但是前2年和3年,其中一年可容許虧損,只要兩年加起來正數3,000萬則可,所以如果按照要高增長的推論,其實就是第一年蝕錢,第二年補洞之餘要多3,000萬上,第3年要賺多過上一年則可。

(2) 關於分拆上市的手段

這個,味皇兄提出了很多建議,在上市前一堆方法以下就此點列如下,並作出一部分評論:

1.子公司向母公司租用廠房同設備及店面,令折舊減少以增加子公司盈利,折舊歸母公司

2.子公司向母公司要原料,母公司按第一年高賣,第二年正價,第三年平價供貨以增加子公司盈利,減少母公司盈利

6.子公司唔再租廠房,出高價向母公司購買

按: 其實只需租店面即可,在生產方面,並逐步委派自己的手下開公司做分包商,轉由他們直接生產,但實際上由母公司租用廠房給他們生產。

在單價上,則年年慢跌,解釋則因為銷售量增加。雖這些「分包商」利潤減少,但是會承諾在上市集資後買回他們的股權,補回他們的利潤。

這樣看來,就可以做到避免關連交易,也造出關連交易持續減少的假象,這樣就過了上市這一關。


3.每年開發出新產品,成果逐年注入子公司,增加子公司盈利,而研究支出就歸母公司

4.公司的資源全部撥去子公司,子公司進步神速,母公司發展停滯

按: 其實這個東西亦可以這樣做,但實在太露骨,其實這個在過程上,可多開由一個人頭員工控制的研發部,把部分原公司想注入的專利,以一個較相宜的價格轉給會上市的公司,或者把專利以低價租予子公司,又或者把子公司產品分割成新研發部,並資本化該等專利,這樣就不損報表,所以應該就可以技術上做到味皇想做的事。

在資源上,實際上也不需這樣做,只需銷售上和母公司產品併網,但是實際上分開就可以,這樣就可利用母公司資源做大事,這樣,銷售成本就可壓到最低呢。

5.上市前向子公司低息免息貸款,上市後貸款到期,高息向母公司續期

按: 根據上市規則及公司條例,其實並對公司資助上市公司的限制,正如卓能(131)一樣,就算趙世曾P+1.8%借錢予公司,或者像恆地一樣只以拆息借錢予公司亦可。只是如果得益多於披露時,但如果公司受益,需要遵守披露規則。

根據上市規則14A.65條規定以下是屬披露事項,但如果有資產抵押的並無規定:

「(4)  關連人士或任何屬《上市規則》第14A.13(2)(b)(ii)條所述的公司為上市發行人的利益,按一般商務條款(或對上市發行人而言屬於更佳條款者)提供財務資助,但並無以上市發行人的資產就有關財務資助作抵押。」

所以,如果好似味皇兄的事例,是可以的,但是以一家零售公司,也許榨壓供應商更有用,或者由母公司加長數期,但這些多出來的錢是用來作購買這公司的貨,以供應這家欲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似乎來的更有用,也避免了大量關連交易呢,只要不到披露的界線,完全看不出,只是看到報表上母公司應收款大一些吧。

 

7.資源流向母公司,母公司進步神速,子公司發展停滯甚至倒退

8.私有化子公司

9.夠3年後再分拆

按:  其實這個我沒有異議,只是8就一定要等低潮呢,況且下一次就不要分拆上一市私有化的東西,是分拆原有上市的東西,這樣就好解釋一些。

根據古藉《快快樂樂學食人》記載,除了上市要把一些固定資產如電訊、物業投資及基建外,上市外,分拆前一定不要搞任何發展計劃,分拆後才大搞,這樣就不會使盈利變樣呢,上市後因大量投資,開支增大,這就現形了。

下一篇,我會試試搞個模型,看看味皇兄假設能否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64

「爛尾」16年科維大廈 「起死回生」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818605.html

1 6年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比如一棟「爛尾樓」的起死回生。

沉寂三年之後,長壽路上最後一棟「爛尾樓」科維大廈已再度易主。去年1月,致達集團以3.1億元拍下該大樓的剩餘物業資產,並計劃於下周將重新包裝後的物業推向市場出售。

至此,這棟曾經三度「爛尾」的大廈終於理清了紛繁複雜的債務關係,原科維大廈250餘名購房者也在奔波了將近五年後,盼來新的希望。

3.1億能否盤活科維大廈?

最近,在上海繁華地段長壽路,一幢爛尾多年的高樓裡又一次傳出了機器的轟鳴聲。《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原科維大廈現場看到,這棟已被重新命名為致源國際的大廈裙房仍是多年來「爛尾」的樣貌,但一條附在陳舊樓體外立面異常顯眼的廣告橫幅已經在為購房者「編織」新的景象。

「以後1層和2層將被打造成弘基商業廣場,集美食、休閒、娛樂於一體,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同時,31到37層的精裝公寓將提供全日式酒店管理,我 們也可以提供代租服務,租金至少在每月一萬元以上。」致源國際售樓處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首批出售的房源將是31到37層的酒店式公寓,公寓均價在每平 方米37000元左右,面積40~80平方米,計劃於6月初開盤。而未來該項目可售部分還包括1~2層的弘基商業廣場,以及3~5層的4.4米層高 loft精裝公寓。所售新房將於2012年6月份正式交付。

「畢竟在長壽路上有這樣一幢爛尾樓也不是太像樣子,想快點把它造好。」近日,開發商代表薛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集團接盤科維大廈的主要目的並不知情,但對於未來盈利空間,「可能有這方面的考慮。」

記者發現,去年1月,上海中富拍賣有限公司受法院委託對「科維大廈」在建工程項目進行公開拍賣,轉讓形式為「帶預售整體轉讓」。「帶預售整體轉讓」 意味著已售的264套房將被剔除,拍賣成交後,該房屋的業主仍為原先的264套房業主;其次,剩餘的房屋將被拍賣。最終,有6位競買人支付保證金參與競 拍,該項目以2.03億元的價格起拍,經過11輪競價,最終致達集團以3.1億元順利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這棟始建於1995年的項目,在拍賣公告顯示的土地使用期限卻為2003年9月9日至2053年9月8日。對此,致源國際銷售人員表 示:「由於原先的『爛尾』因素和一些糾紛,這幢樓的使用年限在我們拿下來的時候只剩下38年,後來我們追加了一部分資金,將使用年限延長到45年。」

網上房地產顯示,該樓盤此次可供出售面積共約為15380平方米,以酒店式公寓37000元/平方米的均價及售樓處人員預計1~2層商舖可達8 萬~10萬元/平方米的價格,以每平方米40000元的保守估算,開發商可獲得的收入大約在6億元。致源國際售樓處工作人員表示,後期投入估計有1個多 億。按上述數據估算,致達集團接手該樓盤還是有一定盈利空間的。上述售樓處工作人員也表示:「高層酒店式公寓其實很難賺錢,但低層的商舖預期盈利還是比較 樂觀。」

但是,上述盈利的計算方式並沒有將原科維大廈的重重債務考慮在內。本報記者幾年前的跟蹤報導顯示,科維大廈曾經身負超6億元重債,這也是它遲遲未能找到接盤者的重要癥結所在。

債權人讓步?

讓人意外的是,根據接盤項目公司代表薛先生的說法,致達集團在接下科維大廈的時候,並不同時背負科維大廈曾經的債務:「債務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我們拍的是未售部分,已售部分的債務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以前部分6個多億的債務,你要和法官去溝通的,我們不知道的。」

業主裴先生介紹,小業主們為了項目得以啟動,答應為此放棄幾千萬元滯納金並簽訂了相關協議。「今年春節以後,我們在普陀區人民法院的協調下,又與開 發商簽訂了新的購房協議,當時我們當中有28戶是沒有預售登記的,當中有人已經付款,有人還沒有付款,後來,他們也都按照協議將尾款付清了。」

按照相關法律,科維大廈被拍賣後,首先保障的是建築工程款,其次是有抵押權的貸款,再然後是一般債權。但是,據其從前的債務狀況來看,大廈拍賣所得 的3.1億元遠不足以還清債款。「整個樓債務7~8個億,為什麼不賣7~8個億呢?但是拍賣流程是正常的,我們也承受了,包括違約金、利息什麼的,也沒有 辦法去主張,只能承受損失了。」裴先生如是說。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若致達集團方面沒有背負任何債務,那很有可能是債權人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讓步。

無論如何,這一次,這幢爛尾多年的長壽路第一高樓被盤活的成功幾率很高。「從計劃拍賣到正式拍賣,其間雖然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但是,走到拍賣這一步,我們還是比較滿意的,政府在這當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裴先生如是說。

但隨之而來的一個最新矛盾是,有原小業主指出,其雖然與開發商簽訂了新的協議,但是開發商卻改變了高層房屋(31~37層)的實際用途,將原本承諾的純辦公樓打造成了SOHO酒店式公寓,「我們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

開發商方面對此回應稱,房屋的性質沒有變更過,一直是辦公性質,只是推廣上名字有一些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63

混跡大陸16年:裕隆加碼「納智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5/3MMDAwMDI0MDI3M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7

16 Jun 11 - 莎莎國際 (0178)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6/16-jun-11-017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84

16家上市銀行基本數據統計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r6c.html

今早看了一篇報導,2010年2100只A股,合計利潤16472億元(AB股合計13783億,佔比83.7%,H股2689億),同比增長39%,合 計營收17.34萬億元,同比也增長了30%以上,平均ROE14.4%,平均淨利率9.5%,這些數據看上去很不錯。因為我才統計了世界500強的數 據,平均淨利率才5.85%,ROE沒有統計,但老巴有著名的12%理論。所以相比之下,A股形勢一片大好,遠超世界500強的平均水平。
 
2010年中國的GDP增長了10.3%,但絕對金額增長了19%(09年33.5萬億,10年39.8萬億,為什麼相差了8.7個百分點呢?而統計局公 佈的2010年CPI只有3.3%,大家想想原因)和GDP一比較,A股14.4%的ROE就不咋的了,連平均水平都沒有。
 
我把數據再拆解了一下,A股2100家公司,16只銀行股合計利潤6740億元,佔比達41%,銀行的平均淨利率38.4%,ROE18%,如果把銀行扣除,那麼A股的平均ROE12.7%,淨利率從9.5%直降到6.24%。
 
根據已經公佈的2011年1季報及中報預告,基本上今年大銀行的淨利潤同比會增長二成以上,中小銀行平均增幅更達5成,就算下半年不再加息,如果壞賬撥備 不大幅度上升的話,我預計今年這16只銀行股的淨利潤很可能達到8800億,同比增長30%。考慮到目前普通企業在嚴重通脹下的生存環境,我們有理由相信 廣大企業今年下半年的盈利情況極可能差過上半年,那麼,2100多個上市公司,16家銀行的淨利潤佔比將接近一半。
 
 
目前2100多只A股,大約為19PE,2.8PB,如果扣除銀行,則PE為26倍,PB為3.4倍,對比12.7%的roe算不算高呢?
 
附加一個數據,去年我們的財政收入增長21%,今年上半年增長31.2%,看來,企業給銀行打工,百姓為房地產打工,最終我們都在為ZF打工,而ZF實際為誰打工?
 
為什麼銀行會有這麼強的盈利能力和利潤增長率?我的觀點很簡單,那就是中央想以時間換空間,希望把利潤全倒給銀行,同時讓銀行在資本市場再抽多些血,一年 積累1萬多億的淨資產,讓廣大企業和百姓給它輸血,以提高它們的資本充足率及消化壞賬的能力,只要能堅持多兩年,銀行就挺過去了。
 
房地產的道理也一樣,ZF只是控制房價上漲,並無決心打壓,他們希望通脹和人民的名義收入及購買力慢慢追上房價。
 
 
所以,中央的思路,我用一個字概括就是「拖」,本屆ZF反正也將壽終正寢了,大家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拖一天算一天,拖得久,靈道們撈錢的時間就長。在這一點上,我等P民與它們有些類似,大傢伙都抓住時間賺錢,準備好了就跑路。
 
下邊是我簡單整理的16只銀行股的基本財務數據:
 
代 碼 上市銀行 市值 PE PB ROE11 周轉率 槓桿 淨利率 ROE10 淨利率 增長率
601398 工商銀行 14868 6.9 1.71 24.7% 3.2% 16.5 47.3% 19.8% 42.4% 26.5%
601939 建設銀行 11776 6.2 1.58 25.3% 3.4% 15.2 49.0% 19.3% 41.7% 26.3%
601228 農業銀行 8575 6.3 1.49 23.6% 3.3% 19.0 38.0% 17.5% 32.7% 46.0%
601988 中國銀行 8514 6.4 1.26 19.7% 3.0% 16.6 40.0% 16.2% 37.7% 29.2%
601328 交通銀行 2964 5.6 1.25 22.5% 2.9% 17.5 43.9% 17.5% 37.5% 29.6%
600036 招商銀行 2643 7.5 1.85 24.7% 3.5% 18.1 39.5% 19.2% 36.1% 41.3%
601998 中信銀行 2038 7.8 1.61 20.5% 3.1% 16.9 38.7% 17.9% 38.6% 50.2%
600000 浦發銀行 1753 7.2 1.36 18.8% 2.7% 17.6 39.9% 15.6% 38.5% 45.1%
600016 民生銀行 1448 5.8 1.31 22.5% 3.4% 18.5 36.2% 16.9% 32.1% 45.3%
601166 興業銀行 1419 6.8 1.46 21.5% 2.4% 19.7 44.8% 20.2% 42.6% 39.4%
601818 光大銀行 1286 6.6 1.49 22.5% 2.6% 19.5 43.6% 15.7% 36.0% 67.4%
600015 華夏銀行 706 10.3 1.23 11.9% 2.6% 19.9 23.1% 10.8% 24.5% 59.3%
000001 深發展 602 6.3 1.68 26.7% 2.9% 22.5 41.3% 18.7% 34.9% 24.9%
601169 北京銀行 594 5.9 1.32 22.3% 2.5% 16.3 54.2% 16.0% 43.5% 20.8%
002142 寧波銀行 297 9.1 1.78 19.5% 2.5% 16.3 48.2% 14.6% 39.2% 58.9%
601009 南京銀行 254 8.1 1.30 16.0% 2.8% 12.3 47.0% 12.3% 43.5% 50.0%


59737 6.6 1.50 22.9% 3.1% 17.1 43.0% 18.0% 38.4% 3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7

16-Sep-2011 思捷門 小豬投資理財筆記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09/16-sep-2011.html

昨天沽出330,我相信買入前做過此股研究的理性人,看了業績報告後絕對有能力在3秒之內作出沽清決定,即使不賣出,亦絕不會買入,但為何我可以在直 插$17.xx後的短時間停頓可以順利成交賣出呢?什麼人接我的貨呢?

我的思想實驗作出三個假設:

1. 搏反彈的投機者。
2. 無論任何情況都愈跌愈買的持有者。
3. 程式交易的自動買盤。

大家認為以上三項中的那一項最大機會接我貨呢?

近期的思捷門事件引來了大量的「討論」,其實分析錯誤有幾閒,最重要是保持FA入FA出,TA入TA出,如果大家認為FA入TA出的變招技巧會更有效,我 不會反對使用,但我相信在未來長久的投資生涯中,會出現更大量的錯誤,即是賺少了很多應該賺的。我想賺少了很多應該賺的這點有部份人已經身同感受。

當然有些人的投資系統是封閉式的(Close End),即是有入無出,無論FA入又或者TA入,任何情況都沒有一致性的退出機制是十分危險的。這種封閉式投資系統的最大問題就是蝕多了很多不應該蝕 的。

賺少了很多應該賺的,還是蝕多了很多不應該蝕的,大家自行研究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吧。那些對個人投資哲學思考沒有幫助的「討論」,大家還是左眼入右眼 出吧(單眼發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