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竹科新貴賣魚 每月多五百萬進帳

2011-2-28  TCM




隱身在半導體產業重鎮──新竹,天虹科技沒有顯眼招牌,卻是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大廠的設備供應商。當業務在二樓忙著回應半導體客戶,天虹科技一樓,竟然不斷有婆婆媽媽們進出,秤斤論兩的購買真空包裝的新鮮魚貨。

每當客戶半信半疑的問:「你們賣機台也賣魚啊?」總經理黃見駱總會大笑著回答:「做半導體這麼累,摸個魚(雙關語)不行嗎?」

儘管和半導體的關聯性微乎其微,但「賣魚」確實是天虹百分百投資的事業,四位合夥創辦人是共事十餘年的好友,二○○七年,天虹成立魚貨產銷事業「媽媽 魚」,沒有廣告行銷,光靠著在竹科地區口耳相傳,現在每月營收就已超過五百萬元,去年營收更占天虹總營收一二%(天虹去年營收五億元)。

科技新貴怎會想賣魚?原來,創辦人之一王偉旭本是漁家子弟,過去常把家裡寄來的「現撈仔(新鮮海魚)」分享給好友。

但「伸手牌」(指免費)吃久了,黃見駱等人也不好意思,但市售魚貨有泡藥、添加防腐劑等問題,讓他們無法安心。

一次聚會中四人突發奇想,想把半導體的製造、品管、檢驗概念帶進漁業產銷,透過掌控捕撈到出貨等全程作業,確保魚貨品質。於是,四個科技人進軍漁業,先花一年考察漁業產銷各個環節,挑出現行「製程」缺失,思考如何改善。

不一樣的捕撈原則 到十二浬外捕並當天折返

對於產線最前端的「捕撈」作業,他們訂下限制條件:第一,除非特殊魚種,否則漁船不可在十二海里內進行捕撈;第二,漁船必須當天來回。光是這兩點要求,海上就有八成的漁船被淘汰,讓他們能選購的漁獲量大減。

「海域最大的風險就是污染,」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秘書長冉繁華觀察。一般認定,因河川帶著陸上的污染物質出海,離岸三海里內海域污染較重。因此,媽媽魚乾脆規定捕撈的漁船要離得更遠,只在十二海里外捕釣,後續再配合定期抽樣檢測,確認海域的健康。

漁船必須當天去回,是為了維持魚貨新鮮度,但這直接挑戰漁民的技術和利潤。因漁船一次出海成本動輒數萬元,傳統的做法,是捕撈到足夠魚量後才返航,若魚群不多或捕魚技術不佳,費時兩、三天是常有的事。

不一樣的加工程序 到貨後六小時內急速冷凍

更顛覆傳統作業的,是媽媽魚的加工處理程序。當魚貨下船後,媽媽魚不和盤商交易,反而在緊臨著碼頭的岸邊,租下漁會活動中心,打造一條生產線,堅持在六小 時內,完成去鱗、去鰓、去肚、急速冷凍、真空包裝,維持魚肉鮮度與衛生。 「全漁港的人都在笑,說我們神經病,新鮮的不整尾賣,切掉一半還拿去冰!」王偉旭說,魚貨是秤重計價,媽媽魚卻雇了一批人割掉魚肚(因魚肚最易滋生細 菌),看在漁民眼中,無疑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而魚市習慣把最新鮮的魚,直接交給盤商送往餐廳,因為賣價最好,往往只有賣不掉的魚,才冰起來保存,但王偉旭卻「反其道而行」,把最好的魚送進冰庫,這個做法也讓漁民不解。

不過冉繁華評論:「這才是看得最遠的做法,好的魚是一離水就要放血、去鰓、去鱗、去肚、急速冷凍……,這樣才是最安全、最保鮮的。」

為遵守「黃金六小時」製程,有次訂單暴增而人手不足,適逢金融海嘯期間,半導體業務停擺,王偉旭甚至動員一票新竹同事南下,讓二十幾個工程師、業務員捲起 袖子,拿著刀具刮鱗片、剖魚,「刮了(整整)兩天,全身痛到睡覺都不能翻身,」營運經理沈政忠笑著回憶:「但是,這一批魚頂多能賣五、六萬元,光付我們 (幾個)下去的成本都不夠。」

不一樣的清潔規格 用RO逆滲透水清洗魚體

「我們的魚直接賣人就很好賺了,你們幹嘛那麼雞婆?」王偉旭轉述漁夫父親的話,但這幾個竹科人不只訂出嚴苛製程,港邊的活動中心裡,還搬進許多半導體設備。

一般魚販多用自來水沖掉魚體表面髒污,媽媽魚卻用RO逆滲透水,接著再以清洗晶圓(半導體業所用的矽晶片)的乾燥壓縮空氣機台(CDA)噴洗魚體,連真空包裝機也用半導體封裝晶圓的機台、無塵布,確保魚面的清潔,以防細菌附著滋生。

砸下半導體等級的成本,賣的卻是百元的魚貨,「這算是半導體式的銷售態度,」天虹科技副董事長羅偉瑞強調。在半導體業,要讓顧客埋單,花俏廣告起不了作用,得靠品質贏取客戶信任。

「把客訴降到最低,就是最好的行銷,不能為了省錢,失去客戶信任,」羅偉瑞說,例如他們推出魚肉水餃後,有位客人打電話反映水餃「有魚腥味」,羅偉瑞向其 道歉後,更進一步檢討製程,不再直接將魚片打成內餡,改用一湯匙、一湯匙刮起魚肉作餡,靠近骨頭、帶有血水的魚肉,則廢棄不用。

因為對產銷程序極盡苛求,媽媽魚沒有專職業務,光靠天虹科技的業務在竹科簡報時隨口提起,就憑著口耳相傳一傳千里,兩年內營收成長了二十五倍。

「現在只是剛開始(成長),我們的目標,是可以變成漁業的台積電(意指龍頭)。」王偉旭笑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12

半導體大老郭志輝賣魚 搶食安大餅

2014-05-05  TWM
 
 

 

形容自己「愛吃又怕死」,崇越科技董事長郭智輝不只成立「安永生技」做食品加工,還直接開店做生鮮通路品牌「安永鮮物」。當一位三十年資深科技人遇上活跳跳的鮮魚,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你代理了好產品,卻一套也賣不出去時,你會怎麼做?崇越科技董事長郭智輝的決定很豪氣,「賣不出去,那就自己來。」就這樣,一位投身半導體產業超過三十年的科技界人,毅然跨界成立安永鮮物,也意外為自己添了個「賣魚達人」的身份。

郭智輝,多數人認識他,是因為崇越科技是台灣知名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通路商,但現在的他,滿口賣魚經,一談起冷凍技術CAS(細胞活存技術),臉上滿是驕傲。

究竟CAS是什麼樣的好東西,能讓郭智輝決定跳下來自己做,而且一出手就是金額上億元的投資?

有「鮮」才敢大聲

投資高科技設備不手軟

走進位在台北市敦化南路巷子內的安永鮮物門市,宛如一家小型超市,有飲料、麵包、各式醬料,以及清潔用品等,而在乾淨明亮的店裡,最顯眼的是那一整排大冰箱,擺放滿滿的海撈水產,就是安永鮮物主打的最大特色。你可能會疑惑,明明就是冷凍產品,有什麼特別?關鍵就在CAS。

不同於一般冷凍過後的魚肉容易失去鮮味和口感,經由CAS技術保存水產,不需要任何添加物,就像是產地現撈一樣新鮮。這技術聽來有些神奇,但最初崇越科技以設備代理商的身份引進台灣時,卻乏人問津。

「太貴了,」郭智輝直接點出問題所在,「以一部每小時處理五十公斤水產的設備來說,售價就要一千多萬元。」這對規模不大的多數台灣食品業者而言,確實是難以負荷的成本。

既然賣不出去,郭智輝轉念一想,不如自己買下設備和加工廠合作生產,為此他親自跑了幾趟食品加工廠,「我去加工廠看了之後,嚇了一跳,不敢相信我們平常吃的東西,竟然是在這種環境下做出來的!」

郭智輝坦白說,一開始並沒有自己設廠的打算,但看過食品加工廠後,腦中浮現的儘是「這做出來要怎麼賣」的疑問。

「你會想,這怎麼和半導體產業差這麼多?」習慣了高科技產業的環境,對於效率自然有一套高標準,郭智輝發現,「用半導體的經驗來做食品,實在太好了。」

首先,紀律在半導體產業是理所當然的,就拿晶圓代工的設備來說,差一釐米就差遠了,但傳統食品業卻鮮少將紀律掛在第一位,「會發生食安問題,就是不守紀律嘛。」

郭智輝踏入這個行業以後才發現,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舉例來說,半導體設備追求高良率、一致性,但台灣水產加工尚未發展出自動化流程,大多只能靠手工、依賴個人的經驗值。

「做吃的東西,都是要負責的。」郭智輝認為,吃得安心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不能只是做給檢驗機構看,我們要自己敢吃,而且要做到好吃,不然千萬不要做這個生意。」

這些年台灣科技業發展的經驗告訴他,開發一個新事業,不能只淪為代工,「要做就得做有品牌的東西,這樣才有added value(增值)。」

因此,崇越旗下不只有安永生技負責水產加工技術和企業(B2B)市場開發,針對消費(B2C)市場,一二年底也成立自己的通路——安永鮮物,打造水產品牌;一四年初,郭智輝還投入更多資金,自己蓋水產加工廠。

急性子遇到慢產業

用科技廠思惟做生鮮品牌

安永鮮物成立一年多來,郭智輝很清楚他的優勢就在水產,但他相信消費者有「一站式購足」的需求,不能只賣魚貨,所以店內同時引進台灣嚴選食材及日本商品。專訪的這天,一位走進安永鮮物敦南門市採購的李小姐,就直接向郭智輝提出建議:「如果可以看到更多蔬菜水果的選擇,那就更好了。」

其實郭智輝想得比顧客更多,他透露CAS的冷凍技術也將應用在蔬果保鮮,同時預告,未來門市不只有輕食,還會設有廚房,販售現場烹調的熟食;七月分預計再推「會議便當」,搶攻企業市場;甚至計畫開餐廳,以及推出到府烹調等多樣化服務。

郭智輝是個急性子的人,安永鮮物第一家店開幕之後,源源不絕的點子都湧了出來,想做的事情好多,「所以要Speed up(加速)。」不過,打從去年一月安永鮮物第一家門市開幕,直到今年一月才成立第二家據點,郭智輝花了整整一年時間觀察、評估。

他很明白,半導體經驗能為生鮮市場的生意帶來加分效果,但要面對的挑戰也不少,其中最直接的障礙,就是談話對象和工作場所都和過去大不相同。

「有時候會受不了,我的性子急,因為我們在半導體產業分秒必爭,你不快就斷鏈啦。」郭智輝苦笑,食品業則完全是另一回事,「明明兩個小時可以搞定的事,竟搞了一、兩個禮拜,怎麼會這樣?」

不只是他,就連從崇越科技轉調安永的員工,也因為產業觀念和管理方法不同,多少出現適應不良的情形。因此,過去一年多來,郭智輝大舉招募食品業人才,還從統一找來前企業策略行銷總監吳旭慧,接手新事業發展總經理,就為了請她擔綱安永的品牌行銷重任。

挖角統一大將

打造食品界的ZARA

雖然吳旭慧今年才加入團隊,但郭智輝對效率的重視已經讓她印象深刻,「董事長給我們的目標是,每兩到三週就推一次新品。」因為在郭智輝的期望裡,安永鮮物要像食品界的ZARA和Uniqlo,不斷推出平價優質的新品。

「我自己在料理這塊是空白的。」所以郭智輝也特別從日本聘來兩位料理經驗長達三十年的大廚出任料理長,「兩位大師來了以後,我們家的魚一定更好吃。」不只如此,「我的要求是店員進來六個月以後要考上廚師執照,還有健康管理師執照。」

有了前兩家店的經驗,郭智輝要讓安永鮮物的腳步快起來,截至四月底,安永鮮物的門市就已成長到五家,等於一個月拓展一家店,目標今年展店數要達二十家,第四季還要進軍上海,作為跨出海外市場的第一步。

這背後有一個小故事,有一回崇越科技派駐上海的同事回到台灣後,就嚷著要加薪。郭智輝回應,「你業績普普要加什麼薪?」結果這些同事的回應讓他有些哭笑不得,他們說:「老闆,我在中國吃毒品(指黑心食品),要有健康加給啦。」雖然是一番玩笑話,卻是許多在中國工作的台商、台幹心聲,也開啟了郭智輝對全球華人市場的想像。

對於企業主的跨界經營,難免會招來不務正業的罵名,郭智輝倒是不擔心,「我在半導體的獲利很穩定。」他說,今年計畫要投資兩座和半導體業務相關的工廠,絕對沒把所有投資重心都壓在生技食品上。

法人認為,目前崇越科技在生技食品的業外佈局還處於投資期,暫時還看不到明顯成績,所以他們會比較保守看待這部分業務對崇越集團的加分;但另一方面來說,因為崇越科技的營運一直都很穩定,帳上現金也多,所以這些業外投資相信不會對本業經營帶來負面影響,可以長期觀察。

有了安永生技負責生鮮產品加工,安永鮮物作為終端通路品牌,崇越旗下另有研究運動醫療,以及保健食品相關的康寶生醫和植物工廠,崇越科技的食品王國儼然成形。

然而,郭智輝不以此為滿,「台灣有很多有競爭力的東西,為什麼要Cost down(降成本),不Value added(加值)?」他還想著要往台灣農、漁育苗發展,因為除了能吃得安心、美味,更重要的是,能讓台灣農漁業提升附加價值,那股成就感,更大!

安永鮮物

成立時間:2012年

負責人:蔡立夫

資本額:實收資本額4000萬元

主要業務:水產品、農產品、飲料等銷售

門市數:5家,年底預計展店達20家

CAS細胞活存技術

CAS,Cells Alive System,簡單來說,就是「讓細胞活著」的技術。相對於一般急速凍結會產生不均勻且混亂的冰晶,破壞食材細胞膜(壁),CAS在冷凍過程中只會形成安定且微小的冰晶,因此無須人工髮色,或添加任何抗氧化劑、化學藥劑,就可讓食材在解凍後,仍保有宛如現採、現撈的鮮度與口感。

科技業老闆、醫師也當起賣魚達人

——台灣四大水產品牌

品牌名稱 特色 品牌推手

安永鮮物 主打CAS冷凍保鮮技術,無任何添加物,解凍後仍可維持現撈的鮮度和口感。 崇越科技董事長郭智輝

江醫師的魚舖子 產品經過200~500多項汙染物檢驗,標榜零汙染的無毒魚。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

天和鮮物 自家澎湖漁場養殖,標榜有「身份證(生產履歷)」的健康魚。 宏瑞製程工業董事長劉天和

媽媽魚 主打當日回港,無人工添加物的現撈野生海魚。 天虹科技創辦人王偉旭

撰文?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313

養豬賣魚也要品牌 現代品牌農業助推產業升級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1-22/964320.html

“現代品牌農業的發展,是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有效途徑。”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黨組書記李傑人說。 11月20日,2015中國農牧行業品牌營銷創新論壇在成都舉行。會上,李傑人做了以“現代品牌農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思考 ”為題主旨演講。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現代品牌農業的發展,是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有效途徑。”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黨組書記李傑人說。

11月20日,2015中國農牧行業品牌營銷創新論壇在成都舉行。會上,李傑人做了以“現代品牌農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思考 ”為題主旨演講。

“現代品牌農業的發展,有利於引入現代生產發展理念,有利於促進農業面向市場經營,有利於推動農業科技的創新應用,有利於構建綜合性農業產業體系,有利於新型農民的培養。”李傑人說。

在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研究看來,中國正進入“智本農業”時代。他介紹,“智本農業”是智慧與資本深度融合之下催生的產物,是兩種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相結合產生的一種農業新業態,是“智慧農業+資本農業”形成的新的產業形態,是中國農業4.0版(小農經濟為1.0版,機械化農業為2.0版,精準農業為3.0版)。

李後強表示,智本農業具有智能化、資本化、市場化、品牌化、人本化等特征,“智本農業”的本質特征是實現了人腦與電腦的充分結合,改變了傳統農業的勞動力和勞動工具。同時,“智本農業”是一種資本密集型產業,要求大量先進裝備、現代技術和高級人才投入農業生產經營環節,其投入強度是傳統農業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毫無亞於一般工業項目投資。

實際上,有了品牌提升附加值,不僅有助於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還對企業發展助力不少。

“當今在品牌營銷的大環境下,我們逐漸發現行業里面多了許多品牌營銷和品牌營銷機構,多了許多活力和生機。”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說。

劉漢元認為,行業內大家都在跨界發展,每個企業的品牌如果能夠找到自己的獨到之處,也許能為行業找到新的活力,“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農牧行業能夠產生更多響當當的品牌。”

在互聯網+時代下,如何打造高價值農牧產品?中國品牌農業戰略推進中心主任韓誌輝認為,塑造農產品食品品牌,發展品牌農業,首先必須要認清楚品牌到底是什麽。同時“企業要做品牌的有效植入,就必須把品牌的關鍵信息通過品牌形象傳播,完整地植入消費者的潛意識,逐漸變成消費者的意識,如此,品牌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

  • 每日經濟新聞
  • 周歡
  • 謝振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88

龍津老闆曝光 賣魚蛋年賺千萬

2016-05-26  NM

港姐譚小環賣魚蛋翻身,日前更宣布在零售市道低迷下開分店,可見本土小食有得發圍。魚蛋檔近年已發展成連鎖店,其中一間最吸睛的,是全港有十八間分店、大大個八十年代藍底紅字霓虹招牌的龍津美食,不過老闆就非常神秘,以往從未曝光。本刊記者連番約訪,終獲龍津老闆、「潮州大叔」陳學偉答應受訪。他聲言,龍津開業十五年來從未蝕過錢,估算目前年賺過千萬元,近年每開分店更會引入新投資者,當中更有一批後生仔獲家人打本入股。陳學偉說,他賺大錢秘訣除了日做廿個鐘,還在大陸開廠一條龍自製魚蛋燒賣令成本降低,如今龍津四元一串的魚蛋,幾近平絕全城。味道如何?陳學偉當然話「誇啦啦」,但同行競爭對手譚小環,被問到龍津時就語帶雙關話:「大家啲客人唔同層面,他們吸引一批想食平嘢,或者一批好趕時間、食飽就算嘅客人,而我哋係要一批尋回地道小食,又要好味嘅客人。」

網上有傳龍津老闆是個江湖大佬,但記者眼前的陳學偉,是一個大概五呎四吋高、皮膚黝黑的中年大叔,手拿一個黑白芒「跌極唔爛」Nokia手機、身穿雞仔嘜Polo恤將衫腳攝入西褲褲頭、腳穿一對黑皮鞋。大概只有他手上那隻十萬元的金鋼勞力士,流露一點土豪派頭。五十八歲的陳學偉,聲言家住大窩口村屋、冇揸靚車(有一架○四年出廠的Alphard七人車)、冇炒股炒樓。他最大興趣是賭馬,「每星期跑兩次,輸贏不過五千蚊。」他是汕尾海豐人,廣東話是上一輩戒不掉的潮州口音,唔識英文又唔係好識字,小學未畢業斷斷續續讀過三年書。他年輕時在鄉下耕田,一九七八年,廿一歲的他和幾名朋友從深圳游水偷渡來港,「一人攬住幾個水泡就跳落海,半浮半沉十二個鐘,半路中途被漁民救起,最後在大埔元洲仔上岸。」他就這樣做了香港人。來港首十年,陳學偉做過地盤散工、麵包蛋撻師傅。九十年代,他在鰂魚涌吉之島美食廣場做廚師,負責炒蜆、煎蠔餅,「因家鄉近海,我自細識煮海鮮。」他更發明了獨門辣味炒蜆醬汁,「啲客食完蜆,會將啲汁撈埋入麵度,有鬼佬會舐埋隻碟嘅汁。」「傳統小食有市場又多人食,加上烹調沒太大難度,有得做。」於是,他嘗試將炒蜆的醬汁加入魚蛋燒賣創作新口味。當時打工月入一萬五千元的他,密密儲錢,希望搞一檔屬於自己的小食生意。

懷念家鄉龍津河

打工捱到千禧年,陳學偉決定賭一鋪創業。當時正值金融風暴後的負資產浪潮,鋪租低迷,陳學偉膽粗粗一來就選擇月租十五萬元、位於尖沙咀海防道與樂道交界人流當旺的角位鋪,「覺得好多寫字樓客,應該有得做。」他與另一名拍檔合共投資一百萬元,小店取名「龍津」,因他懷念家鄉有「母親河」之稱的海豐龍津河。首間龍津在尖沙咀開業一年已經回本,「沙士只受影響三個月,無大蝕。」過後更極速反彈,受惠於大陸自由行旅客,高峰時月做一百七十多萬元生意。如今,龍津共有十八間分店,每間月賺數萬至十多萬元不等,最好賺是銅鑼灣店,「咁多年來,從無一間蝕過錢。」換言之,龍津已發展成一個年賺逾千萬元的魚蛋王國。難怪陳學偉這個大叔老闆,每次出入馬場閒閒哋五千蚊上落。點解龍津咁好賺?陳學偉跟本刊分享他的六大貼士。

無間做

在尖沙咀開首間店時,陳學偉被人潑冷水:「賣平食、捱貴租,邊有得做呀?」無做過生意的他,當時一心想着:「只要夠多人幫襯就得。」那時的海防道已有多間小食店,陳留意到無一間賣早餐,於是他晨早五時就開鋪,賣十多元的平價早餐,可選擇:魚蛋燒賣、炒麵、腸粉、三文治,另配奶茶或咖啡。此外,他又睇準附近上班的OL偏愛鮮搾果汁,結果大賣,毛利相對小食更高。「做生意第一步,一定要捱。」陳學偉相信,「爛做」就唔怕貴租。龍津開朝五晚二、每日狂sell廿個鐘,連開鋪準備及收爐清潔,幾乎廿四小時運作。開業頭幾年,陳學偉和太太更搬到尖沙咀居住,陳學偉負責早更、陳太當夜,夫婦兩人全天候無間做。

人流多

龍津多年來揀選鋪位,全是人流多,位於港鐵站出口、巴士站附近,如果在屋苑或大型商場,例如:美孚新邨、藍田啟田邨等,要在居民出入必經之路。陳學偉的得力助手、他的姪兒四十多歲的彭小君說,租鋪前會仔細研究人流,「凌晨四點、食完午飯後、晚飯時間一直睇到凌晨一、兩點。」彭認為,最理想是月租二十至三十萬元,因租太便宜的話,代表人流不多。但四十萬元以上的,成本太貴。但首間尖沙咀店最終因業主在一三年瘋狂加租至九十萬元,被迫結業。龍津至今仍堅持鋪位只租不買,擔心一次過投資數千萬元風險太大,「兩千萬元一間,當你一年賺一百萬元,都要廿年才回本,廿年後發生乜事無人知。」彭小君說,他們不善物業買賣,寧願將資金投放在廠房及開分店上。

控成本

「做食的,你要捨得俾人食,人哋先會捨得俾你食。」賣小食毛利低,但陳學偉深信薄利多銷就能賺錢,「人哋可能賣一包就賺到嘅錢,我要賣兩包先得,所以控制成本好重要。」尖沙咀龍津開業首年回本後,陳學偉未有即時擴充開分店,反而着手在廣州開廠,實行一條龍生產魚蛋、燒賣等食物。陳透露,即使扣減了運輸、工人等成本,產量夠大的話,龍津賣的小食零售價,可較市面其他店便宜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目前龍津的魚蛋、燒賣,平均四元一串(五粒),比起7-11的十四元一份(十粒)、尖沙咀區旺鋪的十元一串(五粒),每粒都平過人。彭小君說,龍津每樣食物的定價為成本的一倍,即四元一串的魚蛋,兩元是成本、另外兩元為毛利。以龍津大圍店為例,對正港鐵站的鋪位,月租十二萬元、人工約十五萬元(約十二名員工)、燈油火蠟雜費開支三萬元、食物成本估算為三十萬元,「所以要月做六十萬生意,先可以回本。」換言之,每日要賣五千串魚蛋先掂。

邀入股

龍津計劃每年開兩至三間分店,如今十八間分店中,十間為陳學偉與拍檔持有,另外八間引入不同投資者做店長。彭小君指,開一間新店的投資額平均約一百萬元,他們與新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大約七比三,賺蝕按此平分。陳學偉和彭小君一方必須是大股東,擁有決策權。新入股的店長,則要親自落場熟悉每個工序,由穿魚蛋到人手分配、入貨、埋數等管理都要學。最特別的,是八間合資分店的店長,包括一些年輕人。以今年二月才開業的大圍分店為例,店長陳招俊只有二十歲,本為應屆DSE考生。她的母親是彭小君的鄉里,以前做地產,今年初決定投資數十萬元搞龍津,希望兒子讀唔成書都有後路。「都知自己唔係讀書材料,無諗住再讀上去。」陳招俊開龍津索性連DSE都唔考,專心做生意,「都無咩後悔,只係早咗出身。」他接手分店前,曾跟彭小君上課,「佢好似師傅咁,短短廿日,我由掃地、執貨、烹調、人手安排都要學。」他負責早更,媽媽返夜,「凌晨五點就返到鋪頭,我住深水埗,每月的士費三千蚊。」開業至今他沒放過假,每日工作十多小時,每月獲母親支薪萬五元,首個月已經做到八十萬元生意,成績比預期理想。「自己無學過廚,小食相對其他行業簡單易上手。加上魚蛋雞蛋仔大人小朋友都鍾意食,不會過時,相信利潤有一定保證。」龍津的店長制,跟特許經營並不同。陳學偉說:「我唔收咩特許經營金或者乜費物費,最緊要大家啱傾唔傷和氣。」

調味道

做食肆,講到尾最緊要好食,但一些食過龍津的人話:「個醬唔得,好濃好辣。」、「魚蛋唔彈牙」、「唔覺特別好食。」不過,老闆陳學偉就堅持:「我哋唔會用下欄貨。」「咩都可以呃人,嘴巴係呃唔到。」陳學偉的生意拍檔、其同鄉余達輝,早年已在深圳開廠,主力做年糕、糉、馬仔等小食,如今打理龍津的廣州廠房,「自己整的食物,口感先可以夾到個汁。」龍津售賣的七至八成食物,包括:魚蛋、燒賣、魚肉、碗仔翅等,都在自家大陸廠房生產。陳學偉說,製作魚蛋燒賣沒有太多技術,最重要是醬汁。當年他的秘製炒蜆汁,如今變成龍津獨門沙爹醬,加上腸粉用的麻醬、小食用的葱油,都由他親手烹調,「一個月煮兩次左右,喺香港工場煮好再攞去唔同分店。」不過,他卻不讓記者一睹他如何整醬。對於食客批評「魚蛋似嚿粉」,陳學偉承認:「魚蛋無咁彈牙,同潮州魚蛋好唔同。」但他堅持此口感最襯醬汁,「個汁我用蒜頭、沙爹、辣椒粉、老抽、磨豉醬等整出來,蒜頭葱頭我喺鄉下潮汕買返來,嗰度係山區,天氣乾旱,種出來的味會香啲。」

吸窮人

龍津開業十五年至今一直無做宣傳,只靠一招搶客:滲入社區。近年他們主力在舊區開店,包括深水埗、荃灣、美孚、藍田等,正因為賣得平,成為區內窮人恩物,也是龍津能夠在經濟不景的大環境中,繼續發圍的原因。龍津深水埗分店,吸引露宿者光顧,其中一個叫華仔的,接過路人的五蚊銀,隨即走到小食店前,買了一底雞蛋仔,未坐低已密密食,「今日到而家都未食嘢。」坐着輪椅的另一露宿者阿Dee走上前與他分享,不到五分鐘雞蛋仔已吃光。初出茅廬的後生仔,也是龍津常客。月入14K的九十後Woody,常跟女朋友拍拖食龍津,因大件夾抵食,十數元就買到一大碗魚蛋燒賣。他說,女朋友暫未有收入,所以兩口子慳得就慳,「有時出嚟食十幾蚊就一餐,為儲錢。樓價係咁升,始終都會諗買樓、諗將來。」年輕人未能向上流動、貧富懸殊遲遲未解決,龍津瞄準基層客,加上主流對港式小食的偏好,就因為咁,龍津在窮區跑出。陳學偉說:「不過,我哋入中產區有難度,居民投訴我哋未攞到牌又整污糟啲地方,所以未來只集中喺舊區開店。」

龍津美食

創辦年份:2000年創辦人:陳學偉。生意拍檔包括:同鄉余達輝、姪兒彭小君最好賣小食:魚蛋、燒賣、雞蛋仔、魚肉碗仔翅、牛雜首間分店:尖沙咀目前分店:18間(分別位於:銅鑼灣、灣仔、旺角、荃灣、深水埗、藍田、大圍、大埔等)廠房:廣州食品生產線、葵涌醬汁調味工場年度利潤:每間鋪月賺數萬元至十多萬元,估算年賺過千萬元

魚蛋燒賣幾好賣?

龍津在銅鑼灣怡和街的分店,是最賺錢的一間。陳學偉透露,他大約日賣七箱魚蛋及八箱燒賣,相等於大約2,625串魚蛋及1,600串燒賣。以每串八元計算(賣貴其他分店一倍),銅鑼店單日的魚蛋燒賣營業額,達三萬三千八百元。銅鑼灣店開業十年,現主力由陳學偉太太余玉馨及兒子打理。陳學偉現半退休狀態,不過陳太仍瘋狂工作,負責夜班的她,每晚十二時半才收工,趕尾班港鐵回大窩口的家。老闆娘陳太,除了負責穿魚蛋燒賣、搾果汁,更親自搬生果,「都係想幫個仔,唔想佢太辛苦。」他的兒子返早更,負責開檔、準備食品、分配人手等。陳太教導兒子,凡事要與父母一樣親力親為。陳氏夫婦另有一名女兒,大學畢業後在高檔名牌公司當文職,無意在龍津工作,但閒時會幫手處理賬目。

太古店觸礁

龍津開業十五年路路暢通,唯一令陳學偉失預算的,是今年初開業、位於中產區太古港鐵站附近的分店,至今仍未申領到食物牌照。該區民主黨議員及居民,因而多番投訴龍津無牌經營,並指食環署到場後,「只發告票」的做法不恰當。與此同時,該鋪位又被揭地契條款列明不可經營「厭惡性行業」,陳學偉現正向地政總署申請豁免,決定暫停營業直至獲批,如今正蝕租。彭小君重申,食物牌照一直申領中,在領牌期間開業是行內慣常做法,「間鋪每個月十多萬元租,如果等足六個月,連伙記人工,咁就蝕百多萬元。」陳學偉這個「家己冷」,可有打算搵民建聯幫手?他指自己無埋政圈堆,「我都唔識佢哋。」

撰文:黎雅婷攝影:葉漢華攝錄:李育明[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17

11分鐘快剪 如何能16年業績長紅? 賣魚的轉做美容院 竟成排隊大熱門

2016-07-11  TWM

曾幾何時,「便宜」、「快速」成為日本美容院的新趨勢。自備染髮劑的染髮服務、提供小範圍的修剪等,11cut如何逆風高飛。

平日晚上六點,神奈川縣一家與車站直通的購物中心裡,某問美容室門口呈現多人排隊的盛況;在假日時,更常看到在營業前就大排長龍的景象。

穿著橘色上衣的店員們,一面留意設置好十分鐘的馬錶,一面以俐落得驚人的巧手作業著。剪頭髮十分鐘,造形設計一分鐘,共十一分鐘--這家立足神奈川縣、以關東關西為主,共開設一八三家的美容室「1Cut」,最大的賣點就在於十一分鐘收費一五00日圓這種方便簡單的消費。

客群六成是女性,主要鎮定三十至四十多歲有小孩的忙碌主婦。招牌與服務列表都是紅色,毛巾與理髮圍裙則是粉紅色,為的就是強調針對女性顧客。很多客人都是抱著小孩來消費,一位三十多歲女客說,「十五分鐘以內的話,在三歲的女兒還沒鬧脾氣之前,就能夠剪好回家。」也有不少女客帶著小孩與先生,全家來消費。

店面主要設於永旺與伊藤洋華堂等郊區超市或購物中心,顧客可以在採購之餘順便前來消費,只剪瀏海或只剪變長的部分都行。

鎖定主婦客群洗染另收費

由於以平價提供服務,與其他美容室不同的是,無法事前預約或指定由誰服務。到場時就會由當時有空的美容師負責。也不提供咖啡或按摩等「不必要的」服務,洗頭也是,想洗的客人可多付五00日圓,使用現場每台要價一五0萬日圓的自動洗頭機。

染髮服務也很特別,只要攜帶藥妝店數百日圓的染髮劑,再加付兩千日圓,就幫你染髮。很適合無法經常變換髮色的學生,或是想將白髮染黑的中高年人士,「不必弄髒家裡的洗手台」這點深受好評。

開設11cut的MYK公司

社長吉樂裕說,「假如表參道的高級美容院是百貨公司,我們就是住家附近的超市。何者比較貼近生活,比較常去?我想是後者吧。」其實,吉樂老家是賣鮮魚的,他先前做了五十多年的賣魚工作。

在名為魚喜的連鎖賣魚店擔任專務時,他建議到購物中心或高級超市設店,擴大公司的業務,但在公司股票上市時,因為和其他公司高層意見不合,他被迫離開公司。後來,一位熟識的個人美容院老闆把店頂給他,也成為他職涯的一大轉機。

過去只懂賣魚的他,現在卻讓11cut成為業界第六大的連鎖美容室。MYK的營收,自成立以來已連續十六個年度成長,「平價」、「短時間」的概念也是受了時代潮流的影響。日本國內的理美容市場一直在縮小,老字號大型連鎖店也都陷於苦戰,但同樣打平價與短時間的「QB House」等公司,業績卻逆勢成長。

11cut雖然也走平價路線,但客單價低並不代表每小時的業績差。美容業對每位要求剪髮的客人大概要花一小時時問處理,但11cut的美容師每小時卻能接四名客人,因此每小時營收是一五00日圓×四個人,和消費單價六000日圓的美容室相當。

一天接四百人拚高周轉率

一般來說,11cut的每位美容師每天可收二十五名客人,而且別家店的新人通常前三年要先負責洗頭或發傳單;11cut的新人假如春天進公司,快的話夏天就能開始幫客人剪髮,幾乎每位店員都能剪。這是一道「同周轉率×全體出動」的成功方程武。業績好的店,一天可以接三、四百名客人。

雖然MYK未公布精確營收數字,但它這幾年的營業利益率,據估算都在一五%左右。上市公司中業界第二大的ArtC沙龍,也才三.八%(二0一五年度)而已,而且MYK給美容師的待遇還高過業界平均。

日本家庭花在理美容上的預算,在二000年是三一00日圓,到了一一年掉到二八00日圓。二一年起由於景氣好轉,略有復甦跡象,但一五年又開始下滑。其他業者多半在標準服務中加入按摩或護髮等項目,或者加強推銷產品,希望莖咼客單價,卻反倒讓客人敬而遠之。

客人對於花在剪髮上的時間,現在都希望愈短愈好。根據RECRUIT在二八年的調查,女性實際花在美容室的時間,每次平均九十一分鐘,比二一年減少十四分鐘。而且三十多歲的女性中,有四成「希望花的時間更短些」。

吉樂說,「傳統美容服務提供給待在家裡的女性,上美容室優閒度過是她們僅有的少數樂趣。」但現在這個時代充滿娛樂,兼顧家事或帶孩子的上班女性也變多了。「我們下會讓忙碌的女性花太多時間,反倒是幫她們節省時間。」在短時問內剪好頭髮,就是11cut對女客的最大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38

小環賣魚蛋分店開張

1 : GS(14)@2016-05-19 02:23:07

譚小環前年與老公蔡強榮在銅鑼灣開舖賣魚蛋,由於生意好很快便回本,昨日他們在尖東的分店開幕,圈中好友上山詩鈉、趙學而、邵仲衡和安德尊均有出席。小環透露上年已想開分店,但因租金太貴,待今年租金下滑,又找到合理價錢的舖位才終於成事,她表示與新股東合資七位數字。問到開分店工作繁忙,有否預留時間生BB?小環說:「唔會考慮,喺香港有小朋友都唔係輕而易舉嘅事,我當今日生咗二仔。」上山詩鈉表示19歲的女兒Hilary日前在波士頓回港放暑假,講到女兒是女神多人追,她指女兒現時沒有拍拖,與男友已分手一段時間。採訪:黃曉妍攝影:仇志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16/196131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270

判刑最重者為賣魚翁曾代林祖戀「領軍」

1 : GS(14)@2016-12-28 08:12:05

今次判刑最重的魏永漢本在烏坎只是一個賣魚老翁,但在林祖戀被捕後,他就負起領軍責任。據知,庭上沒律師為他們辯護,魏永漢在庭上稱:「如果你們歸還我們烏坎村兩萬多畝土地,你們想關我多久就多久。沒一句怨言。」當地政府動用3,000警力在9月血腥鎮壓烏坎後,通緝魏永漢等五人,魏最後被捕。村民認為,烏坎村鎮壓是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向中央表現強硬管治,故不惜出動武力。



■林祖戀妻子楊珍多次主持集會,促當局釋放林。

土地遭侵吞 上訪無果

烏坎維權事件始於2011年,土地當時被村委會成員私下變賣,烏坎村村民多次上訪無果,數千人前往陸豐市政府請願,與警衝突。至12月,汕尾市政府稱事件與境外勢力有關,刑事拘留薛錦波等五人,薛在關押3日後疑被打死,觸發烏坎村怒火,與警方對峙。時任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稱群眾主要訴求合理,雙方獲共識。2012年3月,烏坎村一人一票選出新任村委會,林祖戀當選村委會主任,而被侵佔土地卻未能拿回,故今年6月計劃再上訪,但上訪前林祖戀被捕。《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8/198789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305

賣魚佬炒出百億身家 揭「翠如BB」老竇泡沫富豪之路

1 : GS(14)@2017-01-02 14:17:57

2016-12-28 EW
今年不少財技股和創業板「神仙股」大炒特炒,令按上市公司持股市值計算的五十大富豪榜湧現新面孔。當中最矚目的暴富神話主角,莫如五十八歲的「翠如BB」老竇黃永華。

他做大股東的聯旺集團(8217)今年四月上市,挾着愛女黃翠如的明星效應,掀起一陣哄動。由於聯旺貨源歸邊,街貨極疏,結果輕易被炒起,至今已勁升超過八十五倍,成為市值逾二百八十億的上市王國,直逼藍籌股「包尾王」利豐(0494),帶挈「賣魚佬」出身的黃永華成為百億富豪,與翠如BB同樣極速上位,叫人咋舌。

不過,跟城中一眾貨真價實的大孖沙相較,黃永華的百億身家不過是紙上富貴。揭開聯旺的真面目,其實只是一隻市盈率逾千倍、市帳率數百倍的「超級泡沫股」。泡沫終有爆破一日,富貴不過是一場浮雲。

港股今年炒股不炒市,城中富豪身家有上有落。五十大富豪中,穩佔第一位是長和(0001)主席李嘉誠,連同加拿大上市公司赫斯基能源等股份,身家接近二千億。其他實力大孖沙,如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新地(0016)郭氏兄弟、新世界(0017)主席鄭家純、銀河(0027)主席呂志和等,依然佔據富豪榜頭十位,個個實至名歸。

叫人嘖嘖稱奇的,莫如TVB當紅花旦黃翠如老竇黃永華,憑藉旗下聯旺集團上市後股價大升,竟以逾一百億元身家躋身富豪之列。

做土木工程分包商的聯旺,由上市配售價兩角六仙炒起,直飆上二十二元六角歷史高位,累積升幅超過八十五倍,冠絕全球新股,市值衝破二百八十億,連國際財經新聞《彭博》亦煞有介事報道。而聯旺每手一萬股入場費逾二十二萬元,更是「貴絕」港股。

牛記笠記玩草根味

以黃永華持有三成半股份計算,現時帳面身家已超過一百億,晉身超級富豪行列。貴為百億富豪,黃永華生活依然簡樸低調。記者到聯旺位於沙田石門的註冊地址找他訪問,公司職員稱黃甚少回公司上班,「老闆好多時都會親自同班夥計落地盤,落手落腳做!」

記者打算離開之際,皮膚黝黑的黃永華剛和一班手足嘆完茶回到公司樓下。只見他一身牛仔褲加恤衫,打扮相當「草根」。記者上前訪問他對「升呢」做百億富豪有何感想,他一口拒絕,然後急急登上一架停泊在公司樓下的平民日本豐田七人車,絕塵而去。

聯旺雖帶挈身家暴漲,但本刊翻查土地註冊署紀錄,黃永華兩公婆近期並無入市掃貨,不過早年持有的物業亦頗有斬獲。由黃妻黎小娟持有的沙田聽濤雅苑單位,九九年以三百三十三萬購入,現時估值約六百九十萬。一一年,兩夫妻斥資七百三十八萬八千元,掃入大埔寶馬山一單位,現時估值近千萬。

至於黃家發迹的「風水屋」沙田恒安邨恒星樓單位,原來黃永華早於二千年已斥資三十八萬〇七百元買入,持有至今,實行好「風水」不流別人田。

買起發達風水公屋

「同巷」鄰居陳太憶述,黃永華一家非常友善,讚黃翠如「又靚女又有禮貌」。「佢哋搬走咗好耐,年幾前返過嚟一次,搬個神主牌走。就算發咗迹,佢哋都無咩架子,同我有傾兩句㗎!」

忽然富貴,讓人以為土木工程生意真會生金蛋,一名土木工程上市公司高層踢爆,聯旺在行內名氣原本不響。「??家咪多人識囉!其實舊年香港嘅土木工程分包商生意大約兩百幾億,聯旺做嗰三億幾,市場佔有率得一點幾個百分點,但係市值就超過行業一年嘅生意額!據聞亞洲聯合基建(0711)下面間俊和建築係聯旺大客,但人哋母公司市值都係得十六億,你話聯旺幾誇張!」

然而聯旺上月公布半年業績,已即時露底。截至今年九月底,賺區區七百三十四萬元。以此推算,如果聯旺全年賺一千五百萬元,其市盈率(PE)便高達一千八百多倍!

至於用來判斷泡沫爆煲危機的市帳率(PB),竟高達三百三十五倍!而「股王」騰訊(0700)的PB,不過是十四倍。

賣魚佬變泡沫富豪

五十八歲的黃永華來自潮州,思想傳統的他與老婆一直想追仔,卻生足五個女,黃翠如排第二。當年一家七口住在藍田木屋區,只睡兩張牀。據黃翠如憶述,黃永華早年在九龍灣街市賣魚,直至她中四時才轉行做裝修判頭,環境漸漸改善。

九六年是黃永華的人生轉捩點,他加入聯旺另一大股東黃智果創立的公司打工,開始涉足土木建築工程。細黃永華一歲的黃智果做建築工人出身,同樣在公屋起家,八三年自立門戶,九九年以十九萬七千元購入馬鞍山耀安邨耀平樓的風水單位。

九八年,「雙黃」各自出資一萬元成立聯興,食正港府大力發展基建項目,如西鐵線、港珠澳大橋等,聯興都有沾手。

〇五年,二人註冊成立聯旺。公司生意雖愈做愈旺,但在行內只屬細規模二判,一五年初還要靠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撲水區區四百萬元。不過,黃永華時來運到,搭上創業板「金手指」天財資本,安排聯旺上市。

天財只是一間本地蚊型投資銀行,但過去兩年保薦過四間創業板公司上市,隻隻表現「驚人」。例如中國糖果(8182)及樂亞國際(8195)等,都是首日掛牌大升多倍,不久就自高位大瀉七、八成。

「幕後玩家」等散貨

至於負責將聯旺分派給一百二十位幸運「玩家」的聯席帳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鼎成證券,老闆黃鳳英及郭文壇神秘低調,曾持倉多隻大炒狂瀉的細價股如新確科技(1063),以及炒「瘋」媲美聯旺、前稱集成雨傘的中國集成(1027)。

有證券界人士分析,監管機構近期嚴打「玩財技」,聯旺前景難料。「翠如BB喺《幕後玩家》都要用半年時間鋪路毒死黃宗澤啦。我估玩家都想學遮仔股拆細,但搞得太高調,短期好難做嘢。 家個股價同入場費咁高,一般散戶根本無能力買,唔拆細,班玩家又點散貨呢?」

憂風水屋「外實內虛」

玄學家區仲德到訪過黃永華的恒安邨恒星樓單位,指屬「徽銜進名局」,讚其風水格局「先名後利,人才濟濟」。不過,恒星樓屬「Y」型樓,大門入口多,佈局得宜可獲「急財」,反之容易曇花一現。「樓層嘅明堂中央較細,納氣多,但難聚,表面雖好,擔心係『外實內虛之象』,要好好把握。」

原來黃永華的單位坐南向北,「南面有粒『名星』,西南財星飛到,南面呢十幾年至後十年都旺財,所以近十年較容易得財。以風水學論,能納吉氣及旺氣,財運當能得心應手。」區仲德說。

利豐馮國經 轉型失敗 唔見五百億

今年富豪榜大輸家之一,肯定是過氣藍籌「股王」利豐(0494),股價由年初五元一角三仙直插至三元二角低位,市值蒸發掉三成七,只剩三百億,相當轟烈。大股東馮國經兄弟的身家再勁縮至一百三十四億,較高峰時的六百七十億,「水瓜打狗」少了五百三十六億。投行瑞信更踩多一腳,警告中美貿易不明朗因素正在增加,利豐估計會受影響,目標價由四元狂劈至二元七角,評級降至「跑輸大市」。

曾幫襯利豐採購的玩具城主席鄭躬洪直言,近年與利豐已沒有生意來往。「現時行內嘅中間人十個死淨一個,照我所知剩低利豐。有啲細客仲會指定透過利豐買貨,不過照我睇佢要提供更多服務,先有存在價值!」

上月,本刊曾走訪利豐位於廣州番禺利豐大道的利聯倉行華南地區總部,地點較為偏僻,由廣州東站坐的士前往需個多小時。利豐早年進入內地,投資最大的就是利聯倉行及廣東鶴山利豐食品城,不過發展頗遇阻滯。利聯倉行曾多次調整方案,至九八年仍未獲中央政府批文,令已投入十億元人民幣的項目一度被迫暫停。

華南總部如「死城」

記者當天下午到達,只見利聯倉行兩邊大門各有一名保安人員駐守,但外來人仍能自由出入,不用登記。總部門口的水牌字樣已褪色,旁邊的巴士站牌更生滿雜草。

利聯倉行最大作用是替利豐採購服飾及物流中心,不過除了第一座屬於利豐華南區總部,有員工上班外,其餘地方人煙稀少,餘下數座單位均空空如也,部分更鋪滿灰塵,恍如丟空多年。雖然臨近聖誕及新年旺季,但記者當日未見有任何貨車停泊,亦不見貨物等候運送。

九二年重新上市的利豐,在前主席馮國經帶領下狂玩「三年計劃」,向投資界勾劃營業額和純利增長路線圖。由於過去十多年利豐總算交到功課;加上公司包裝一流,經常在哈佛大學商業刊物《HARVARD BUSINESS REVIEW》出現,儼如全球供應鏈管理權威,甚至曾委任哈佛老教授Franklin McFarlan做獨立非執董省靚招牌,帶挈股價長升長有。

利豐過去的三年計劃次次達標,說穿了只是靠不斷收購主要競爭對手催谷增長。例如九十年代先後收購英之傑和太古(0019)旗下的貿易公司;二千年又向歌星李玟老公樂裕民收購COLBY。

單是一〇至一一年,利豐便先後斥資共一百四十億元進行十九宗收購,核心業務由「供應鏈」,轉型加上「物流」和「分銷」兩大範疇,全球辦事處由八十個激增至二百四十個;加上與沃爾瑪達成採購協議,被投行的分析員捧上天,將公司市值谷上二千一百億高峰。馮國經兄弟的身家亦一度暴漲至六百七十億,風頭一時無兩。

然而瘋狂併購的後遺症陸續浮現。投資界開始質疑利豐的收購,其實是趁目標公司頭數年仍有錢賺,先將利潤入帳,再將收購成本延長攤銷,變相減少每年支出「玩財技、谷業績」。

投行瑞銀率先發炮,指利豐過去十多年以「罕見手法」經營生意,令市場產生「業務增長」的印象,其實多年來派發的股息,幾乎都是靠在資本市場「抽水」,管理層根本無替股東產生額外經濟效益。翻查資料,利豐單是〇九至一二年趁股價在高位時,透過批股合共抽水超過七十一億,管理層「眼光」無疑一流。

藍籌地位隨時不保

一二年,馮國經辭去利豐主席職位,由胞弟馮國綸頂上,又力捧原本任職利豐歐洲本土業務總裁的兒子馮裕鈞上位,出任新設營運總監。新班子上場後,利豐業績開始大走樣。一四年,利豐公布新的三年計劃,將業務急速轉壞的分銷業務部分品牌生意,獨立分拆成利標(0787)上市,原行政總裁樂裕民要「坐開」出任新公司行政總裁,其職位由馮裕鈞接替。

利豐早前公布今年中期業績,期內收入與核心盈利均大跌,同時自爆半年大減超過三千三百名員工「止血」。基金界人士估計,以利豐目前市值跌剩三百億,明年大有機會被剔出恒指成分股。「基金股一旦進入derating(下調估值),起碼要由高位跌七、八成,利豐其實係思捷(0330)嘅翻版。」

鄭躬洪認為,現今資訊發達,中間人的角色已經式微。「好多廠同客戶都直接去搵供應商,唔會畀中間人賺。呢間公司真係冇投資價值,買都唔會買利豐股票!」

第四代接班臨危授命

四十二歲的馮裕鈞(下圖)是馮國經大仔,前年接棒出任利豐行政總裁,可說是臨危受命。不過他上場後,利豐業務依然未見起色,甚至相繼失去沃爾瑪和Kate Spade & Co.等大客的生意。

馮裕鈞接掌利豐後,大刀闊斧狂斬虧損業務,又大幅縮減收購規模,卻仍難敵「買辦」行業式微的現實。雖然公司業績麻麻,不過馮裕鈞收取的年薪卻是城中富二代數一數二,去年袋走逾二千四百萬元,相當和味,較賺大錢的新世界(0017)聯席副主席鄭志剛,以及會德豐(0020)主席吳宗權為多。

據馮裕鈞夫子自道,他曾在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九十年代在美國矽谷創業,可惜鎩羽而歸,之後回流香港接手家族生意。他至今仍有一顆「創業家的心」,利豐旗下便設有風險投資部門,專門投資有潛質的初創企業。為免扼殺創意,他在利豐內部建立了一個溝通平台,鼓勵下屬提出創新意念,未知此舉能否替利豐起死回生。

新盤破紀錄 地產股坐過山車

今年樓市先跌後回升。英國六月公投意外脫歐,投資者驚全球央行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銀紙變廢紙,紛紛翻身入市掃貨,尤其是稅率較低的細價樓,刺激樓價調頭急速回升。

正當樓市氣勢如虹,上衝去年歷史高位之際,政府十一月突然再出辣招打壓,令樓市氣氛冷卻。由於聯儲局加息步伐或會加快,增添明年樓市變數,市場估計在上升百分之五至下跌兩成之間。

今年一眾發展商賣樓可說大豐收,全年銷售金額勢衝破一千九百億元,創歷史新高。本地地產股今年也普遍造好,只是辣招公布後出現調整,但埋單計仍錄得升幅,帶挈地產大孖沙身家進帳不少。

完成世紀重組後,李嘉誠直接持有長和(0001)與長地(1113),長和全年股價下跌超過一成,長地表現持平。此外,在加拿大上市的赫斯基石油受惠油價的回升,連同加元兌港元升值,令超人的持股市值上升近百分之二十。李嘉誠身家以接近一千九百億元,再次成為香港首富。

今年環球市場經歷兩隻「黑天鵝」,包括英國脫歐及十一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金融市場翻天覆地,業務遍布全球的長和難免受到影響。長和年初曾擬收購英國流動電訊商O2不果,不過脫歐後英鎊大跌,收購不成焉知非福。至十月長和終如願與意大利WIND合併,成為當地最大電訊商。

隨着中資殺入香港搶地,長地亦宣布開拓新業務。一六年十二月,集團涉足飛機租賃業務,以七十六億元向同系長和收購兩家飛機租賃公司股權。管理層解釋,集團坐擁逾五百億現金,但遇到近年中資高價搶地,很多地皮都未能以合理價投得,投資飛機租賃可作為資金出路,不代表睇淡樓市。

新地賣樓大豐收

今年對新地(0016)而言值得慶祝,皆因新盤大豐收,新地最受惠,今年繼續成為「賣樓王」。單計頭三季已出售近三千個單位,套現超過三百億元,股價亦由年初約九十元升至九十七元,累積升幅百分之八。

新地賣樓表現理想,無論是豪宅何文田天鑄二期,抑或大型樓盤元朗Grand YOHO、同區PARK YOHO等,都賣個滿堂紅,預計全年賣樓收益突破四百億元,創下集團歷來新高。至於明年初部署開售的大型樓盤,有Grand YOHO二期等。

新世界發展(0017)創辦人鄭裕彤今年九月逝世,但集團基本上已安排好業務承傳,影響不大。新世界今年重整不少業務,例如成功將新世界中國私有化、出售固網及寬頻業務等,刺激股價上升約百分之十三。鄭家純的身家亦進帳一成半,逾九百億元。

同系周大福(1929)年初最低跌至約四元,但隨着珠寶業務見底回升,年尾股價回升至近六元,比年初低位反彈逾五成,論升幅跑贏新世界。

第1位 李嘉誠

身家:1,863.7億

身家升跌幅:14.5

公司:長和系、赫斯基能源

業務:地產、電訊、港口、基建能源及零售

第2位 馬化騰

身家:1,487億

身家升跌幅:18.8

公司:騰訊

業務:資訊科技

第3位 郭氏家族

身家: 1,337.3億

身家升跌幅:2.7

公司:新鴻基

業務:地產、酒店、電訊及運輸

第4位 李兆基

身家:1,088.6億

身家升跌幅:15.2

公司:恒基

業務:地產、酒店及煤氣

第5位 鄭家純

身家:918.8億

身家升跌幅:14.6

公司:周大福、新世界系

業務:珠寶、地產

第6位 呂志和

身家:646.9億

身家升跌幅:40.6

公司:嘉華國際、銀河娛樂

業務:地產及博彩

第7位 施懷雅家族

身家:572.8億身家升跌幅:13.7

公司:太古集團

業務:地產、酒店、航空及貿易

第8位 嘉道理家族

身家:560.3億身家升跌幅:10.6

公司:中電、大酒店

業務:酒店及電力

第9位 Prada Bianchi, Miuccia

身家:555.6億

身家升跌幅:14.8

公司:Prada

業務:高檔消費品

第10位 吳光正家族

身家:532.6億

身家升跌幅:36

公司:會德豐系

業務:地產、電訊及物業投資

第11位 楊惠妍

身家:523.7億身家升跌幅:39

公司:碧桂園

業務:地產

第12位

郭鶴年

身家:483.1億

身家升跌幅:16

公司:嘉里建設、香格里拉

業務:地產、酒店

第13位 許家印

身家:481.7億

身家升跌幅:23.4

公司:恒大地產

業務:地產

第14位 郭廣昌

身家: 427.7億

身家升跌幅:10.3

公司:復星國際

業務:鋼鐵、地產、醫藥等

第15位 郭台銘

身家:423.6億

身家升跌幅:4.4

公司:鴻海精密、富智康

業務:電子

第16位 張士平

身家:396.9億

身家升跌幅:706

公司:中國宏橋

業務:鋁產品製造

第17位 季昌群 新上榜

身家:347.3億

公司:豐盛控股

業務:物業開發

第18位 黃志祥家族

身家:342.9億

身家升跌幅:2.1

公司:信和系

業務:地產及酒店

第19位 潘政民

身家:334.1億

身家升跌幅:33.2

公司:瑞聲科技

業務:資訊科技器材

第20位 潘蘇通

身家:317.2億

身家升跌幅:21.1

公司:高銀系

業務:地產、金融

第21位 丁世忠家族

身家:308.4億

身家升跌幅:10.4

公司:安踏

業務:運動用品

第22位 蔡衍明

身家:302.5億

身家升跌幅:14.2

公司:旺旺中國

業務:食品

第23位 朱李月華

身家:286.6億

身家升跌幅:3.1%

公司:金利豐

業務:證券

第24位 Ivan Glasenberg

身家:284.3億

身家升跌幅:171%

公司:嘉能可

業務:金屬及礦產、能源產品及農產品營銷

第25位 李書福

身家:268.2億

身家升跌幅:71.7%

公司:吉利汽車

業務:汽車

第26位 吳亞軍

身家:247.9億

身家升跌幅:11.2%

公司:龍湖地產

業務:地產

第27位 Deripaska Oleg

身家:230.7億

身家升跌幅:33.6%

公司:俄鋁

業務:鋁材貿易

第28位 許榮茂

身家:229億

身家升跌幅:28.7%

公司:世茂房地產

業務:地產

第29位 魏建軍

身家:228.7億身家升跌幅:24%

公司:長城汽車

業務:汽車

第30位 張茵家族

身家:215.8億

身家升跌幅:54%

公司:玖龍紙業

業務:生產及銷售紙品

第31位 王傳福

身家:206.6億

身家升跌幅:3.0%

公司:比亞迪

業務:汽車

第32位 郭炳湘

身家:189.6億

身家升跌幅:2.7%

公司:新鴻基

業務:地產、酒店、 電訊及運輸

第33位 劉鑾雄

身家:188.6億

身家升跌幅:43.2%

公司:華人置業

業務:地產、物業投資

第34位 魏應州家族

身家:176.1億

身家升跌幅:8.9%

公司:康師傅

業務:食品

第35位 李運強家族

身家:173.9億

身家升跌幅:36.9%

公司:理文系

業務:紙業

第36位 許世輝

身家:162.7億

身家升跌幅:0.5%

公司:達利食品

業務:食品

第37位 呂向陽

身家:162.0億

身家升跌幅:3.0%

公司:比亞迪

業務:汽車

第38位 Geiger Reinold

身家:149.8億

身家升跌幅:4.5%

公司:歐舒丹

業務:護理產品

第39位 何超瓊

身家:145.4億

身家升跌幅:5.21%

公司:美高梅中國

業務:博彩

第40位 葉遼寧

身家:138.9億

身家升跌幅:84.1%

公司:舜宇光學

業務:銷售光學儀器

第41位 利漢釗家族

身家:138.8億

身家升跌幅:0.6%

公司:希慎興業

業務:地產

第42位 王恒

身家:137.6億

身家升跌幅:15.5%

公司:金鷹商貿

業務:百貨

第43位 劉忠田

身家:136.6億

身家升跌幅:7.7%

公司:中國忠旺

業務:鋁材生產

第44位 董建華家族

身家:135.7億12.4%

公司:東方海外

業務:航運

第45位 馮國經兄弟

身家:133.6億

身家升跌幅:30.3%

公司:利豐系

業務:成衣出口貿易、物流及便利店

第46位 陳啟宗家族

身家:133.1億

身家升跌幅:7.9%

公司:恒隆集團

業務:地產

第47位 施文博

身家:126.1億

身家升跌幅:24.2%

公司:恒安國際

業務:產銷個人衞生用品

第48位 張欣

身家:124.3億

身家升跌幅:7.2%

公司:SOHO中國

業務:地產

第49位 許連捷

身家:123.8億

身家升跌幅:24.2%

公司:恒安國際

業務:產銷個人衞生用品

第50位 黃永華 新上榜

身家:105.8億

公司:聯旺集團

業務:土木工程

撰文:財經組︱攝影:李宇家、吳艷玲︱資料:鄭俊祺︱設計:林彥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098

銅鑼灣租金跌 食店進駐鬥賣魚蛋

1 : GS(14)@2017-03-22 00:33:37

■銅鑼灣租金下跌,吸引不少小食店進駐,更有店舖推優惠搶客。



【本報訊】曾被譽為全球最貴地段的銅鑼灣羅素街,受近年自遊行旅客減少影響,天價搶舖風光不再。差估署最新的重估差餉租值顯示,銅鑼灣多個商舖租值均錄跌幅,羅素街有商舖下年度租值更按年急跌近五成;然而小店要重生依然困難重重,其中景隆街轉角地舖租值按年急跌25%,據悉現於該處經營的小食店月租約20萬,按此推算,每日要售出約880串魚蛋,才僅夠交租。羅素街曾被譽為全球最貴地段,早年更因自由行帶動,珠寶店、錶行等紛紛以高價搶租。惟差估署重估結果顯示銅鑼灣多個街舖,包括羅素街、白沙道及波斯富街等,下年度租值幾乎全線錄得下跌,跌幅由10%至47%不等。其中一間對正時代廣場的羅素街18號地下商舖,下年度租值僅804萬元,按年暴跌47%。該舖原由鐘錶店承租,現由連鎖化妝品店進駐。羅素街及利園山道的轉角靚位,下年度租值按年跌10%。據了解,該店前租客為連鎖珠寶店,自去年9月前租客遷出後,業主堅持不減租,月租開價60萬元。但至上周仍未覓得長租客,為免舖位長期丟空,短租予利是封店。


日賣880串始夠交租


租金大幅回落,近半年吸引不少小食店進駐銅鑼灣戰場。其中景隆街2號轉角位一個一拆二的地舖,面積僅40平方呎的兌換店,下年度租值約226萬元,按年跌25%,但每月平均呎租仍高達4,700元。兌換店旁的文記小食,去年9月開始租用景隆街2號A1及B號舖,面積百多呎。差估署數字顯示,該店下年度租值約291萬元,按年跌約25%。據了解,小食店現時月租約20萬元。小食店負責人盧先生早年已於旺角先達廣場租地舖,售賣咖喱魚蛋、煎釀三寶及燒賣等港式小食。他直言景隆街位置好,加上租金比高峯時回落,「租金唔算特別平,但比之前平咗,咪試下喺銅鑼灣開小食店」。若以每月租金約20萬元計算,該店一串6粒魚蛋售7.5元,每日就要賣出逾880串魚蛋,才僅夠交租,仍未計算人工及成本等開支。景隆街一帶小食店重生,亦掀起魚蛋燒賣減價戰。文記小食轉角10步內的謝斐道也有兩間同類小食店,其中凝香園以「6元串買一送一」招徠,6元就有10粒魚蛋燒賣;毗鄰的景隆園則以「5元串買一送一」鬥低價,即5元有10粒魚蛋燒賣,文記小食算是3間中售價最貴。■記者譚靜雯、梁佩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21/199650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148

【飲食籽】棄做交易員承繼父業 大學生:賣魚更有意義

1 : GS(14)@2017-08-17 08:10:44

梁國浩(Jason)可能是在旺角濕街市工作的首個賣魚的大學畢業生,今年29歲,6年前開始在爸爸的魚檔工作。



【飲食籽:識飲惜食】學歷和工作種類,看似是有必然關係。「讀得書多,將來必有出頭天」,小時候總有聽過這番話,學歷越高,賺錢自然越高多,付出的勞力亦越少,梁國浩(Jason)卻有別的想法。他可能是在旺角濕街市工作的首個大學畢業生,在魚檔工作,劏魚賣魚、送貨搬運……,做的大部份都是勞力工作,身上經常沾滿難聞的魚腥味,人人聞到味會敬而遠之,他卻自得奇樂。



記者小時候經過魚檔,總是被那血淋淋的畫面、那難聞的腥臭味嚇怕,長大後做了一個師奶,那恐懼感不減,尤其見到魚檔老闆劏田雞,儼如看恐怖片般心不禁揪一下。我告訴Jason自己最怕田雞,他二話不說用兩隻手捉實田雞,「用不用劏給你看?哈哈」他一臉稚氣地說。他今年29歲,穿上圍裙、水鞋,在身和臉上都有魚鱗,雙臂手瓜起?,卻經常滿臉笑容。他是一名大學生,城市大學金融學系畢業,副修會計,畢業後在證券行做交易員,做了3年,平均月薪有3至4萬。「我爸爸的魚檔,一路都缺人,見阿叔、哥哥做得辛苦,所以6年前來舖頭幫手。」他負責開舖收舖,天未光,每朝5點半便要回到魚檔,劏魚,將魚的各部位分類,送往酒樓食肆。「如果多魚劏,要做到中午一點多才吃飯,有時可以睡一、兩個小時,再回舖頭預備明天的工作,如開定單、落貨,做到下午5、6點左右才收工。」訪問三小時,見他劏了至少過百條大魚,先刨鱗,鱗片橫飛,再按不同部位分類,看起來熟練得很。



Jason爸爸梁治本希望兒子自然發展,隨自己興趣選擇合適的工作。

Jason劏魚的工夫由已劏魚廿多年的叔叔梁治光傳授。

鄰舖芽菜店老闆劉先生:「Jason很好,默默耕耘,全個街市都給他一個like,現在後生仔好少像他這樣。」


刨魚最容易整親,一打鱗魚一痛便會彈,不小心便會打到自己。

一條魚分開不同部位,怎樣定價,都是會計管理。


日做12小時 腥臭味纏身沒假放 

「我一開頭聞到死魚味真的想嘔,又試過整塊面都是血,隻手累到痠痛又震,都要用時間去適應。我小時候,無想過會來魚檔做,一向都是這樣說,讀得書多便不用做這份工,哈哈!不過,出來社會工作後,覺得還是要自己開心。」不過,有時受傷亦是難免。「刨魚最容易整親,一打鱗魚一痛便會彈,不小心便會打到自己。我劏魚不算快,始終都要小心。」他劏魚的工夫由叔叔梁治光教,已劏了廿多年,劏大魚頭要用最大力,Jason劏起碼要四4至5刀,叔叔最多兩刀,兩叔姪一齊劏,叔叔至少快一倍。「他劏魚數量多,日子有功,我要再勤力些就會像他這樣快。黃鱔白鱔起肉很難,到現在我仍然起得好差。剛才我說每日要做12小時其實不算多,我阿叔剛入行就要做足14小時,無休息,所以不算辛苦。」他續說,「做這份工都要犧牲,一般晚上11點前就要睡,始終體力勞動需要充足睡眠,放假時間又不穩定,約朋友好難。當見到其他朋友去街玩時,你還在工作,有時叫我星期六日去唱K睇戲,但我要看舖都無時間,甚至去旅行都少去,對上一次已是3年前,和太太去度蜜月了。」要數最要克服的,一定是那難聞的魚腥味。「這份是厭惡性工作,好簡單,如果只除件圍裙行出去,人家離遠已經避開你,因為聞到腥味,有些小朋友童年無忌,大大聲話好臭。好正常,每個人都不喜歡腥臭味,不會怪人,好彩屋企離舖頭近,惟有沖涼沖密些啦!」



5:30amJason每日第一個回舖,便準備劏魚分發訂貨送給不同酒樓食肆。

7:30am員工陸續返到,正是最忙的時候,趕住劏魚賣,單是朝早便要劏過百條以上。

9:30am爸爸由魚市場送到當日最新鮮的魚穫,Jason忙着搬貨。


11:30amJason有時要幫忙送貨,忙至下午一點多才吃飯。

3:00pmJason準備明天定單及埋數。


月薪3萬 「最好是收工無煩惱」

他以前做交易員,有時會需要穿西裝,出入金鐘,和魚檔完全是兩個世界。「我覺得賣魚有意義過做交易員,兩份工都是對住一堆數字,但賣魚是當我送到過去酒樓食肆有得用,大家又有得食,幫到這個社會運作。」但不怕知識不能學以致用嗎?「你見到一條魚分開不同部位,怎樣去定價,其實都是會計管理,只要你識便自然融入到。」Jason爸爸梁治本和很多怪獸家長不一樣,希望兒子自然發展。「社會每份職業都要有人做,不是你,便是其他人,我們不理別人眼光。賣魚劏魚都是服務社會,沒有甚麼問題,隨他自己選擇,做人始終都是搵兩餐和服務社會,做甚麼都無所謂,他做甚麼都支持。」現在他出固定糧,月薪3萬元。現在不少年輕人投訴現今社會缺乏向上爬的機會,他反而覺得,「所謂無得向上流,有時是自己限制了自己,其實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要成功有很多條路,只要你肯做肯捱,萬幾兩萬起薪做體力勞動是好簡單,肯做耐些3、4萬是不難,自己會喜歡這份工亦不定,不要收窄自己的選擇。」他說,自己不喜歡太靠運氣的工作。「對比起交易員工作,我還是喜歡賣魚,只要習慣了便不辛苦,但金融的壓力是好難習慣。我比較實幹些,一來穩定,二來工作簡單,甚至街市人和人相處都較簡單,最好是收工無煩惱!哈!」



民信肉食公司 旺角南頭街3號記者:何嘉茵攝影:蕭志南編輯:施明慧美術:黃創泰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17/201233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