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豆瓣閱讀:10人小團隊的「慢工細活」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11/5MNDE1XzQ5NTI5MQ.html

2011年11月11日不算是平淡無奇的一天,「光棍節」或是「蒼井空老師的生日」,讓這個日子提前享受了足夠的關注。這一天,豆瓣管理員推送了一條與11·11流行主題無關的消息:豆瓣閱讀投稿系統之「什麼樣的作品可以投稿」。

兩個月之後,豆瓣發佈了自己的閱讀器,起初上線的只有區區幾部免費作品,「作品太少,一兩天就讀完了,還不夠塞牙縫」。直至「五四青年節」,豆瓣閱讀團隊終於浮出水面,向它的用戶們宣告,「現在,豆瓣閱讀的作品商店即將開售」。

在酒仙橋路的豆瓣總部裡,豆瓣讀書產品總監戴欽告訴記者,和不明就裡的用戶們一樣,當時的閱讀團隊同樣心懷忐忑:「真的有人會花錢買這個東西嗎?」

迎向寫作者的「未知市場」

對於已經積攢了數年用戶群的豆瓣網而言,「數字閱讀是往下發展的唯一選擇」,戴欽說,「在紙質書市場裡已經有了讀者群基礎,又想繼續服務於這些用戶,這時候能提供什麼?」

可 是在去年5月,豆瓣讀書的十餘人小團隊開始分身做豆瓣閱讀時,國內數字閱讀的市場環境還籠罩在一片迷霧中。在國內數字閱讀這個方興未艾的市場上,漢王等發 軔於製造業的手持閱讀器僅曇花一現。另一條思路則是與出版社簽版權,以圖書的電子化開始做數字閱讀,市面上很大比例的參與者正如是運作。

「可是這些方向都存在障礙,很多出版社自己的版權清理工作做得並不好,他們也不明確有多少書擁有版權;此外,電子書平台的硬件方面也不甚明朗。」正在戴欽困惑之時,一位業餘時間寫小說的豆瓣工程師提醒她,「你有沒有想過從寫作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這理清了豆瓣閱讀的市場定位——做中短篇作品的、不受發表時間限制的市場。於是,在對民間創作者進行走訪之後,豆瓣打出了一張出人意料的牌:先推投稿系統。而同類市場中,往往是閱讀器先行登台。

豆瓣在不知不覺中走上數字出版平台這一端。一本書定價1.99到8.99元,網站與作者每月結算,三七分成。作為普通教師的莊蝶庵在月底獲得的電子書售賣收入,達到了近乎一半的工資。

從一個標點開始的讀者體驗

儘管打作者這張牌,但毋庸置疑,閱讀團隊得繼續討好讀者,把產品做出來。

一位豆瓣員工引述CEO阿北的話說,從產品層面來看,必然包含著嘗試性的過程,不可能從自我的角度,為用戶精心打造出一個妄圖滿足所有需求的產品。

對 豆瓣閱讀這款產品來說,「討好讀者」就得做好閱讀體驗,怎麼做好體驗絕對是個「細緻活」。設計師於向飛常說的一句話,被團隊成員奉為至理名言:「我們做這 麼多閱讀體驗的設計,就是為了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忽視所有版式的存在,直接投入到內容本身,這才是最好的閱讀體驗」。

為此,豆瓣做了一 套自己的排版引擎,設計出具體的排版細則,一些紙質報刊編輯的常識和細節被充分借鑑,「比如標點擠壓,避免出現在頭尾」,「加入世界文學中古樸的著重 號」,「購買漢儀的楷體來做信件的字體」。戴欽說,「這些事看上去很小,實際上都需要一點點的工作才能把它做好」。細節背後則有一整套篩選的機制,全組參 與投票選一種字體已成常事。

在用戶購買方面,小量積累的充值方式悄然積累了一筆現金流,一些在海外的中國讀者也委託國內的朋友「買書」——目前僅有支付寶一家支付合作方,「馬上接入銀聯,未來肯定會考慮和PayPal合作,方便海外的中國讀者」,戴欽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87

阿北,快跑:慢豆瓣究竟如何提速?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29/233216.html

三十歲以前文藝是浪漫,三十歲還標榜自己文藝的話那就是浪蕩了,今年已經四十歲的阿北顯然已經不願也無法再一直文藝浪漫下去。

豆瓣同樣也無法再文藝清新下去,豆瓣閱讀以及豆瓣FM中的廣告推送已經顯示出它在商業上的野心和企圖,這家曾經的慢公司現在正變得越來越快,急於快速尋找自己的盈利點。

就在幾天前,豆瓣首頁再度迎來改版,以前大家還會對豆瓣的改動表達自己的意見,可是經歷過頻繁的改版之後,大家已經對豆瓣的變化越來越無動於衷,當豆瓣越來越快的時候,用戶卻反而慢了下來。

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以為豆瓣依舊走著文藝路線並因此紛紛退避三舍,孰不知各種秀下限的紅人、直播貼、八卦以及「月拋」小組才是如今豆瓣真正的活力所在,影音書板塊的水軍越來越多,真正有價值有質量的內容產出卻越來越少。

豆瓣早已經不是之前那個文藝清新范的小眾網站了,它如今的用戶超過6000萬,每月UV超過1億,日均PV在1.6億左右。這個規模龐大的平台使其蘊藏了無限的拓展空間和想像力,這就意味著它將來超乎尋常的優勢和轉型機遇,但是這同樣也是豆瓣的煩惱和憂傷。

當已經習慣了「慢」節奏的豆瓣試圖加速狂奔的時候,才發現積習難改的慢性病此時讓自己的前進步伐顯得那樣無力而失常。

當豆瓣慢騰騰地跑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前路上已經擠滿了競爭對手,而自己曾經的優勢如今也漸漸被消磨掉。

微博的火熱超過了很多人當初的想像,越來越多的內容由微博平台創造和擴散,這是當前無法改變的趨勢,以UGC為核心的豆瓣自然受到衝擊和影響,如果社區一條路走到黑的話,並不足以支撐起豆瓣的長遠發展和商業訴求,將來必然只有死路一條。

但是轉型社交就意味著豆瓣要正面迎擊微博平台,首先它需要後者的用戶基數和影響力,但是用戶越多社區質量越差已經成了大家對豆瓣的共識,那麼它如何避免陷入這樣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呢?

在繼續從細節方面完善影音書和小組等社區內容的同時,現在的豆瓣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SNS方向上,從之前的豆瓣說的強勢到如今新版首頁的面世,我們看到的就是豆瓣越來越強調用戶的活躍和黏性。

但UGC起家的它對社交卻總是懷著一種奇怪而曖昧的態度,既想依靠自己的優勢順應潮流實現轉型,又抱著一絲理想主義情懷對其欲拒歡迎。

無法輕易抉擇取捨的豆瓣最終選擇了現在這樣一種折中的發展路線,可是老用戶嫌豆瓣喜新厭舊朝令夕改,新用戶又嫌它遮遮掩掩,豆瓣最終落得兩頭不討好的境地。

豆瓣本來想慢慢地做,本來想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公司,本來想走一條特立獨行的道路,當初阿北他們是這樣設想的,並且豆瓣也這樣堅持了很久,但是理想還是在現實的重壓下最終還是支離破碎。

提速的豆瓣,最終會趕上自己的理想嗎?也許只有阿北自己才知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91

為什麼說豆瓣是一款好產品?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515.html

 虎嗅網作者羅超發表在《全球商業經典》雜誌

記得第一次接觸豆瓣是2006年。彼時我是青蔥年少的工科學生,有網絡依賴症的我大多空餘時間泡在機房。忙忙碌碌的校園生活之外,總覺得生活缺少了點什麼。直到一個百無聊賴的雨天在機房,發現一個看上去粗糙的網站—豆瓣。用了十分鐘就恍惚感覺到,這玩意兒就是我一直缺的東西。

那時候,還沒有社交網絡、荷爾蒙社交這些時髦的詞。我的豆瓣好友很長一段時間只有一個文藝小女生。但我覺得豆瓣很好。因其徹底解決我發現電影、書籍的需求,進而解決我的寂寞。我打心眼裡熱愛它。對於強迫症+完美主義的我來說,有這等地位的產品不多。

豆瓣在接下來幾年波瀾不驚,很難察覺到大的版本功能升級。

顏色一直是它的創造者楊勃當初挑選的青綠淡黃的淡雅色系,大量的純文字鏈接,邊框、底色、背景圖少之又少。一定要找出變化的話,則是推薦的電影、書籍和文章越來越符合我的口味了。使用豆瓣會有一種錯覺,以為只有楊勃一個人按照開發豆瓣時的習慣,繼續在星巴克遠程維護它。

實際上,豆瓣已經是一個擁有超過300人,年收入近億的公司了。在互聯網公司中300人並沒什麼了不起,但其流量排名中國TOP20且仍在不斷上漲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成績。更不可思議的是,豆瓣擁有最忠誠的用戶。這些用戶願意為豆瓣創造內容,維持豆瓣的氛圍,保護豆瓣的生態環境。對外,他們不遺餘力地讓更多的氣味相投的人加入到這個線上的社區。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不是依靠強大的運營推廣,因為豆瓣倡導用戶自運營和口口相傳;也不是依靠高深的技術門檻,因為豆瓣從不鼓吹他們擁有高超的技術,儘管它有國內頂級的算法工程師團隊,以及2005年創立之初便採用國內少見的Python。豆瓣的流行和成長只有一個秘訣:一款有氣質有品位有個性的好產品。

那麼,豆瓣這款產品好在哪裡呢?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實際上,豆瓣的忠實用戶尤其是部分熱情而有才有趣的人早已有大量的溢美之詞獻給豆瓣了。我這幾天一遍遍問自己:你為什麼覺得豆瓣好?如果有第二個類似豆瓣的產品你可能會放棄它嗎?豆瓣會一直保持這麼好的狀態嗎?現在,我想到了一些答案。

a 豆瓣是一個濃厚的氛圍獨特的虛擬社會

實際上,說豆瓣是一個產品群更為合適。從最初的讀書、音樂、電影、小組、同城,到豆列、廣播、九點、阿爾法城、閱讀、FM、東西,以及即將上線的旅遊,再到移動互聯網的十來個App群,它們無一例外地帶著豆瓣的氣質,擁有一致的豆瓣式體驗,有用、好用、有趣。這個產品群形成一個圍繞豆瓣的生態圈,你可以認為這個生態圈是文化百科,也可以認為它是興趣社區,還可以認為它是一個發現和推薦引擎,或者叫選擇引擎甚至決策引擎更為恰當,不一而足。

如同社會萬花筒一樣,千人千面,有人愛看書自娛自樂,有人喜歡旅遊,有人熱衷交朋識友。豆瓣通過不同的產品滿足了不同人的需求,這些產品可能彼此有滲透,也可能是毫無關係地割裂的。它滿足了不同的人的慾望,滿足了馬斯洛需求的各個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豆瓣通過用戶形成了一種氛圍。這個氛圍讓寂寞不再寂寞,讓浮躁安靜,讓冷淡熱情,讓乏味有趣,讓沉寂活躍。

豆瓣生態系統是用戶自發建成的。內容、秩序、更新機制、UGC(用戶創造內容)這類詞彙在豆瓣的自我介紹裡面不見蹤影,但豆瓣自建站伊始到現在提倡的用戶參與讓其成為WEB2.0以及UGC模式的樣本。豆瓣做的,就是在用戶感知不到的情況下,做好基礎的支持和氛圍的維護。用戶感受到的,是自己組織管理內容的便捷,參與決定內容權重的有趣,成為站內明星的成就感。儘管不會得到物質上的回報,站內明星到了豆瓣之外無人知曉,但他們仍然樂意將自己的時間、激情、才智獻給豆瓣,然後將更多的人吸納進這個圈子。

與其他UGC社區不同的是,豆瓣人人生而平等並且永遠平等。用戶可以給人和東西評分,例如音樂、電影和書籍。但是,用戶本身沒有評分,沒有分級,也沒有加V。豆瓣不會樹立意見領袖,沒有專家,沒有代表用戶。儘管做這個很簡單:根據用戶活躍度或者評論被喜歡的次數,在首頁展示「豆瓣達人」之類的慣常運營伎倆。但是,豆瓣沒有。人人平等,哪怕你沒有創造任何內容。對豆瓣來說,為其創造七八年內容的用戶和今日新加入的用戶,並無區別對待。

在這個自由、民主、簡單且人人平等的虛擬社會,交朋識友同城活動帶來的潛在機會、志趣相投而獲得的尊重、觀點認同帶來的成就感、完成內容創造的自我實現,馬斯洛各個層次的需求得到的充分滿足,這是Doubaner們在現實社會以及其他任何社區不可能被滿足的。

b 豆瓣的節制,是這個社會及其他產品欠缺的

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面臨的選擇與日俱增。不論是對物品的挑選,還是對自我行動的選擇。不過人類正在迷失。選擇恐懼症和後遺症日益增長。

豆瓣從「發現」出發,解決我們的選擇氾濫問題。通過朋友的推薦,通過你過去在豆瓣發生的一切,幫助你選擇更適合你的「物」或者縮小選擇範圍。音樂、電影和書籍都是物。去年豆瓣將這個「物」泛化為所有的東西,例如一台彩電、一個App。

我們就從豆瓣「東西」這一個產品切入,看一下豆瓣是如何做到「節制」的,也可以說是自我控制。

等了八年的「發現東西」。豆瓣的來歷便是幫助人們做出最有效的選擇,哪怕是結識同好,也是為了做出更好的選擇。如果一定要給豆瓣扣帽子,不是社交網站,而是一個基於興趣社區的決策引擎,發現、推薦、社交都是幫助用戶決策的手段。從音樂、讀書和電影切入約八年後,豆瓣終於決定,是時候將構建的這一套體系應用到世間萬物了,回歸楊勃的初心「發現不同的東西,並且適合自己」。

豆瓣採用一套看似簡單的決策邏輯。首先從你出發,對一個東西進行評價和標記(X過,在X,想X,喜歡,有用)。這些標記幫助你自己管理電影、書籍、音樂的記錄,同時將被豆瓣記錄,成為豆瓣算法依賴的數據和展示給其他用戶的數據,進而影響他人決策,也影響下一次豆瓣給你的推薦和搜索結果。你向它反饋越多,它向你反饋越有用。你們之間的聯繫在這個過程逐步緊密。

豆瓣的「東西」,與豆瓣讀書、電影和音樂本質並沒有不同。但為什麼豆瓣忍了這麼多年才推出?要知道,在豆瓣做「東西」之前,山寨者眾,既有做垂直的如食品發現豆果網、應用發現酷安網,也有圍繞豆瓣的生意如專門做豆瓣電影在線看的一些網站。豆瓣認為自己還沒準備好之時,就算面對這些山寨者的跟風,也能克制自己的恐慌或者憂慮,實屬不易。

產品功能從不跟風。經過8年的發展,豆瓣後台已經過數次升級換代,但從「東西」這個產品界面看,基本沒有大的改變。當前業界流行的Metro、瀑布流、自動加載下一頁等「流行」的風格,在豆瓣找不到。業界幾乎所有搜索框都已在以加入語音話筒為豪,所有網站都在給自己打上微信二維碼的標籤的時候,豆瓣仍然不為所動。連豆瓣和楊勃自己的微博,在豆瓣網站也找不到鏈接。

帶來的好處是用戶習慣的培養完成後不會因為新版本的唐突而痛苦不堪,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挫敗感在豆瓣一直都不存在。反面教材則可以看看QQ4.1版本,被吐槽著實不少。

有人會有疑問,豆瓣如果啥都不改,能否跟上用戶需求的步伐呢?能。相反,豆瓣知道用戶真實需要的是什麼。其中很大一部分與8年前的需求本質是一樣的。與其將力氣花在一些花哨的噱頭功能上,何不集中精力做好更應該做的事兒呢?例如算法的優化。豆瓣確實也這麼做了。同時豆瓣的界面也在不斷改善,但只是平滑地演進著,用戶甚至都察覺不到。最近的大版本改版,也幾乎維持了原樣。

豆瓣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誰,用戶需要什麼和不需要什麼。哪些是浮云哪些是繁華落盡之後依然會平淡留下的「真材實料」。不浮躁不跟風是其一直保持的特徵。不跟隨流行,但豆瓣卻一直保持流行。

從未改變的自運營策略。豆瓣倡導用戶自運營。其聲稱沒有編輯寫手,沒有特約文章,甚至連官方分類都沒有。對於內容,豆瓣提倡用戶創造。「發現東西」頻道也不例外。

產品推廣豆瓣崇尚口口相傳的社會化傳播方式。注意,這個社會化傳播方式與現在的微博微信可以不一樣。在Twitter前豆瓣已經是社會化傳播的受益者了。在豆瓣擁有海量流量和用戶後,這個路線並未變化。你在豆瓣找不到任何自有產品的推廣痕跡,最多靜悄悄地在首頁增加一個超鏈接。其他網站慣用的大BANNER甚至彈出或者花錢搞個發佈會,豆瓣不會。

在「東西」上線後,豆瓣小心謹慎,保持最大的克制。儘管對自己的產品有自信,但豆瓣仍然不希望用戶一湧而來。這是最好的產品狀態,有自信,但是不知足。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是一個完美的產品。見了太多做出點成就便飄飄然的產品了,也見了太多對自己不自信瞎改版亂運營的產品。

在對內的內容運營和對外的推廣運營上,豆瓣的克制值得學習。

c 真正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

是的,是真正。中國互聯網最不缺的就是忽悠。有多少產品打著以用戶為中心的旗號,號稱自己將產品體驗做到了極致,甚至通過塑造明星產品經理的方式來宣傳自己產品為王,自己以用戶為中心。

實際上呢?強姦用戶的產品無處不在。有的是產品經理瞎搞不懂;有的是產品經理自以為是折騰用戶;更多的則是產品經理明知道是錯的,但是因為公司戰略、商業化目標等業務目標的要求,進而強姦用戶體驗。他們會準備一套看上去正確的邏輯,諸如這次不好用是為了顛覆是為了以後做得更好,再如商業化盈利有收入才可以將產品做得更好。實際上我只知道一點: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被他們自我催眠式地理解或者遺忘。

但豆瓣做到了。除了順暢的問題反饋渠道外,豆瓣的產品幾乎找不到任何唐突的商業痕跡。就以「我喜歡的東西」為例,很多外界人看來這是豆瓣目前特別有想像力的業務。例如增加一個展示廣告,放一個東西內容植入或者購買鏈接,甚至有人已經幫豆瓣想到了直接做B2C商城。但豆瓣並沒有這麼做。實際上這種方式不合適,對用戶發現選擇物品不公平,違背了豆瓣的初心。一切都要有用、有益,對象是用戶。豆瓣想做的是幫助用戶選擇,而不是強迫用戶選擇或者誘導用戶選擇。所以,豆瓣現在給人的感覺仍然是干淨的。

豆瓣並不排斥商業化,只是有自己的堅持。他們有自己定義的商業化底線。目前看來是用戶對豆瓣的商業化程度是同意的。豆瓣在這個過程中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怕破壞了豆瓣的氛圍,傷害了用戶。每年收入近億,其中有很大部分來自圖書購買分成以及品牌展示廣告、互動廣告。但是誰能在豆瓣做廣告,以什麼形式,都是豆瓣說了算。如果廣告商與豆瓣的氣質不搭配,豆瓣會無比高傲地Say No。對於影響用戶使用豆瓣體驗的動態圖、Flash甚至彈出等富媒體廣告,則一直抗拒。一個頁面的廣告不能超過一個,這也是豆瓣的節制。如果做出改變會讓豆瓣收入又增加一些。

更難能可貴的是豆瓣圍繞用戶,但是又不諂媚用戶。用戶的需求五花八門,豆瓣不可能100%滿足。豆瓣和用戶是雙向選擇。它不期待所有用戶滿意,它只希望被它選中的真正屬於豆瓣的用戶滿意,不喜歡的可以用腳投票離開。這種雙向選擇也確保了忠誠度。

d 豆瓣的未來在哪裡?

豆瓣為了保障用戶體驗,控制廣告數量和內容進而減少收入。拒絕跟風因此沒有泡沫,它的路線始終清晰。那麼業界可能關心,豆瓣的未來在哪裡呢?投資人是否會容忍這麼一款產品一直幹淨下去?

或許豆瓣對自己的節制即將獲得回報。原有的收入模式依然存在,並且會因為用戶及流量增長而更加強勁。豆瓣閱讀和豆瓣FM則因正版化的趨勢、用戶為好的內容和服務付費習慣的培養,迎來機會。如果中國出現一個類似亞馬遜或者iTunes商店的數字內容生態環境,我想這個生態裡面的核心很可能是豆瓣。

豆瓣低調運營的「發現喜歡「的東西則留下許多想像空間。任何物品都可以在這個頻道簡單地發現,給用戶驚喜和幫助用戶決策,這將解決用戶痛點。而盈利模式外界在猜了。有展示廣告、點擊購買廣告、內容贊助、App分發甚至豆瓣自己開商城的方式。不論是哪一種,假以時日,「發現喜歡的東西」將成為豆瓣的另外一塊重要收入來源。

豆瓣已進行了三輪融資。投資人如果沒有耐心,可能再次上演豆瓣的收購事件。如何對接資本又避免被資本控制,是企業必須面對的尖銳問題。豆瓣被收購是我不願意看到的。我不希望看到一個糾結的豆瓣,需要的是處於今天狀態的獨立、自由、乾淨、民主的豆瓣。我相信,憑著豆瓣的克制和楊勃的定力,豆瓣一定可以帶著豆瓣用戶迎來豆瓣的春天!那時候,豆瓣還是今天的豆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299

五千字拆解豆瓣的新機遇:大數據聯盟!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649.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風小俠

【導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豆瓣憑藉在「用戶的使用場景」中佔據高位,通過「參與交易」這種收入模式,能比它在傳統互聯網時代獲得更為驚人的成就。而通過建立「參與交易」所依賴的「大數據聯盟」,豆瓣獲得了趕超BAT三大巨頭的絕佳機會。

參與交易

傳統互聯網時代是以內容為中心,網站們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廣告。網站在內容旁邊放個廣告,用戶可能會看可能不看,可能會點可能不會點。網站就根據PV和點擊率賺錢。這個時代不以用戶為中心。廣告和內容相關,和用戶非相關。誰來就誰看,不精準。如果網站自己找不到廣告主,廣告聯盟會幫它。

將傳統互聯網時代主流的盈利模式直接用在移動互聯網中是否合適,其實是一個問題。許多人沒有深思這個問題,直接把它套了進去。事實是移動廣告的盈利模式已經逐步走入困局,手機屏幕小,天然就不適合做廣告,效果也差。

移動互聯網時代應是以用戶為中心的,APP們的主要盈利模式就可以是「參與交易」。什麼意思?比如一個用戶打開某個APP,這個APP得到了用戶的位置信息,比如在五道口,通過開放的API,和其它APP共享了這個位置信息,大眾點評就可以據此即時push一個附近烤肉店的團購券,或者當用戶下次打開美團網,美團主動推薦一個附近的KTV的優惠券。如果該用戶在大眾或美團下單了,他們就要給之前共享位置信息的APP分成。當然,可能還有其它的APP對這一個訂單的成交也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那這些有貢獻的APP們都獲得分成。在海量的數據中如何判斷哪些APP做出了貢獻?這個交易鏈條的背後需要的是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成熟。如果一個APP小團隊自己沒精力去和其它APP談合作和API開放,那麼就會有一個大數據聯盟幫它。

分成比廣告的想像空間要大得多。廣告是市場成本,比例和總量有限。分成是收入,有多少賺多少。

有沒有覺得這個盈利模式很眼熟?對了,在傳統互聯網時代已經有人在這麼做了。

它就是豆瓣。

最初豆瓣和圖書電商們合作,推出「在哪兒買」「比價」「購書單」等功能,為用戶提供圖書類商品的鏈接,跳轉到相應的電商網站上。如果用戶下單,豆瓣獲得分成。後面豆瓣音樂和音樂人分賬,豆瓣電影出售電影票等等模式,也都一脈相承。在傳統互聯網時代,豆瓣其實已經種下了移動互聯網的基因。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豆瓣一直很排斥廣告。在豆瓣的20多類的頁面上,能放廣告的只有5類,一般是小組下的某個帖子裡這樣的三四級頁面。尺寸只有唯一的一種可選。FLASH和視頻不被接受,必須是靜態畫面。在PC端的大尺寸屏幕上,豆瓣的這種做法曾多次被指責錯失了太多本可以輕鬆入賬的快錢。

但凡事有利有弊。好處是,當所有傳統互聯網的巨頭們都不得不面對移動互聯網的轉型迷茫和焦慮時,豆瓣的態度卻相當積極。這也很自然,它並沒有什麼要放棄的巨大利潤點之類的包袱。一個douban.com主頁分化成9APPs,對其它大型互聯網公司來說是重大決策,要走緩慢而冗長的流程。但對豆瓣來說,這麼做順理成章。

你的長處在這裡變成了短處。而我的長處在這裡還是長處,甚至更長。我當然願意盡快過來玩。天然的柔道戰略。

使用場景

但在傳統互聯網時代採用這種「參與交易」的收入模式並非豆瓣一家所獨有。早在8年前電商的聯盟分賬模式就已成熟。網站都有現成的公開化標準服務,登記以後就可以直接對接數據了。那為什麼是豆瓣能將這一收入模式做大做強,這裡就要涉及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使用場景」的問題。

從用戶的使用場景來說,豆瓣和大眾點評這一類APP在場景裡都是佔據高位的,好比食物鏈的上游。當你不知道要看什麼電影,拿不準值不值得去看這部電影,或者不知道要去周圍哪家餐館吃飯的時候,你會先打開這類APP,看一下評價和留言,然後做出選擇。

而美團淘寶噹噹這一類電商APP位於食物鏈的中游。只有當你做出決定要購買什麼之後,你才打開美團的APP團購一個電影票,或者打開噹噹的APP下單這本書。你會發現,當你打開這一類的APP的時候,你的心中基本已經決定了你要的是什麼。交易的決策已經完成,只剩交易的付諸實踐了。甚至,在豆瓣和大眾點評上已經可以直接購買電影票和團購券了,這就跳過了這些中游的APP們,直接完成了整個交易。

地圖類應用,他們位於食物鏈的下游,用戶使用場景的低位。只有當用戶確定了他要去什麼地方,比如已經決定了看哪部電影或去哪個餐館吃飯,也買好了相應的團購券之後,這時如果他不認識路,他才會打開百度地圖,查一下路線。所以百度地圖往生活搜索服務平台上轉型會十分艱難。用戶打開百度地圖是為了查某個具體的地點在哪裡,過去要多久,走什麼路線最佳。但它卻老是想告訴用戶這個地點的旁邊有飯館有酒吧有KTV的多少多少折扣的優惠券等等。表面上這是一次順理成章的挺自然的展示營銷,其實對用戶來說是干擾。好比備受惡評的電視劇中的插播廣告,用戶唯一想知道的是接下來的劇情,你卻給他看腦白金和加多寶。雖然可能他自己也喝加多寶,而且因為看了你的廣告而真的去買了腦白金,這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但這絕對不會是用戶在那個時間節點上想要的東西,仍然屬於干擾。現在地圖類APP轉型本地生活服務綜合搜索平台,看似可行,其實難以成就一款新產品。

同樣的,微信一直嘗試往本地生活服務這條路上走,其實也不通。從產品開發的角度來看,在朋友圈裡分享一個新品的爆款,然後你的朋友看到並且下單了,十分合情合理。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他點開微信這個APP是為了幹什麼呢?無非是找同學聊天,回覆同事的消息,看看朋友最近的動態等等。總之,一切為了social。這個時候你給他看各類產品的介紹,就好比在電視劇裡插入廣告。他幾乎一定會看到,而且有一定可能會下單。但這些信息一定也不是那個時間點上他想要的。在這裡,其實也無法成就一款新產品,甚至可能毀了微信。張小龍就曾多次叫暫緩或叫停微信電商化或者o2o化的步伐。所謂微信朋友圈電商,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在朋友圈大賣產品甚至成就幾個小而美的local型公司當然不是沒可能的。這個並不衝突。只是絕對沒法成就騰訊的電商夢。如果有一天,所有人打開微信就是為了買個東西或者逛逛朋友圈看有什麼新品打折,那麼。。。那麼淘寶天貓會不會被顛覆先不好說,米聊口信LINE什麼的就絕對該在一旁偷笑了。

有點扯遠了。其實從產品開發的角度看,以上提到的APP們都屬上品,界面整潔,操作流暢,用戶友好等等。該做到的都做到了。但一旦放入「用戶的使用場景」中來看,對於採取「參與交易」這種收入模式,豆瓣無疑是佔有巨大的先天優勢的。

大數據

但是,要將「參與交易」的威力發揮到極致還離不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要能運轉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數據的彙集,二是數據的儲存,三是數據的分析。彙集需要設備,比如智能手機、攝像頭等等,這還涉及到物聯網;儲存需要云存儲,比如分佈式存儲等等;分析需要算法,優質的算法。這三點都離不開云計算在背後的支撐。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云計算,基本條件在今天都已有了雛形,足夠豆瓣一展拳腳了。豆瓣創始人楊勃在談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時就非常興奮:「不用思考主頁的問題了,我覺得這個特別棒,移動是個很好的東西。」

同時,豆瓣本身的基因和大數據時代的要求是相符合的:以工程師為主導,專注數據,專注算法,專注推薦。豆瓣在創立之初就是以一系列的標記為基礎,「讀過」「想讀」「在讀」等等,通過不斷優化的算法,來推薦給你你可能喜歡的其它書。這就是讓數據來說話。

這是個在剛出現時被人們認為有點奇怪的邏輯:你必須先告訴我你喜歡什麼,然後我再來告訴你你喜歡什麼。它在現實世界無法找到對應。傳統互聯網的三大巨頭BAT的根基:網上聊天,網上搜索,網上購物,都可以在現實世界找到對應。只有亞馬遜一直在做的根據你過往的搜索和購買記錄在首頁給你推薦有點類似。但這只是這家電子商務類公司在服務上的貼心之處而已,目的還是促進你購買更多的產品,並非它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豆瓣大數據基因的渾然天成也恰好說明了為什麼大眾點評雖然在用戶使用場景中和豆瓣一樣佔據高位,但在面對這種「參與交易」的收入模式時爆髮式增長的潛力不如豆瓣強勁的原因。數據的價值在一開始就被被楊勃高度重視。他始終足夠堅持,足夠純粹。他知道豆瓣要做的事一定是「推薦」。這個基於數據的推薦能力在傳統互聯網時代足夠顯山露水,卻沒能建功立業。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是個殺手鐧,是制導武器。廣告沒的玩了,只能看推薦的了。誰推薦得精準,誰就是老大。

大數據聯盟

我們常說,這是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這非但不是一句空話,更是以「用戶的信息」為中心的時代。在PC時代被線上線下割裂的使用場景,在移動端能夠方便地被以「人」為維度聚合起來。這就是使用場景的連續化,也即把用戶散亂在不同APP裡的信息聚合起來。

在這個時代,APP們不必再各自為戰,他們分享數據,開放接口,基於一定的規則,提供給「大數據聯盟」。每個APP都共享自己能得到的關於某個用戶的信息,地理位置,興趣愛好,健康狀況,聯繫人,搜索了什麼,視頻播放記錄,看了微信裡的哪個公眾號的文章,不一而足。然後,也基於一定的規則,其它APP能隨時隨地調用這些數據,通過云計算的幫助,結合自身業務的特點,給予用戶最為個性化的push。如果促成交易,則各家分賬。而個性化的push,其實就是「推薦」。

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當這種變革來臨時,往往那些原先造血功能強勁的巨頭互聯網公司更容易墨守陳規。而在過去沒有佔據最佳位置的公司,現在反而有機會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再想想,這家如百度和Google的廣告聯盟一般的「大數據聯盟」會是由誰來組建的呢?豆瓣更大的新機遇其實是在這裡,能夠撼動BAT的機會就是豆瓣自己來做大數據聯盟。

廣告模式對應廣告聯盟,參與交易模式對應大數據聯盟。廣告聯盟為Google貢獻了大量的營收,幾乎撐起了Google在全球互聯網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且這一塊以搜索引擎為基礎的業務是如蘋果和亞馬遜之類無法直接撼動的。

用巨頭的方式你永遠無法打敗巨頭。哪怕你是另一個巨頭。騰訊多次在搜索和電商業務上的失敗嘗試就是明證。

但現在Google卻有被FaceBook饞食的危險。因為FB離人更近,能獲得用戶更多的信息,就能更好的給用戶推薦,也就能更好的參與交易。扎克伯格是工程師出身,核心團隊也是工程師團隊。大數據聯盟,必須是一家擅長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公司來做。要重視,要擅長,還得有足夠動力來推動這件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國內符合的就是豆瓣。國外是FB。楊勃和扎克伯格一樣是工程師思維,並且楊勃在硅谷工作過兩年。但FB雖然擅長,但不重視,動力也不夠。它一直在打移動廣告的主意,想把它作為自己盈利的基礎,一直挺失敗,陷入僵局。而新浪微博其實也有這個條件,它和豆瓣FB一樣是social,用戶量還超過豆瓣,離人近,離用戶近,能拿到信息,但做不出什麼好的推薦。它已經被新浪給媒體化了,還可能被阿里電商化。不重視,不擅長,也沒這個動機。反觀豆瓣始終想給用戶更好更直接更精準的推薦。8年來始終如一。獲得更多的收入分成不過是讓豆瓣在財務面上成為一家更好的公司而已,成立「大數據聯盟」則使它可能成為一個時代的王者。

移動互聯網時代還能是BAT專美嗎?自然不能。因為競爭基礎變了。一家在傳統互聯網時代就已經按照移動互聯網思維運營多年的公司能否逆流而上,突破巨頭們的重重封鎖,顛覆整個行業,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註:文章原標題《豆瓣的新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65

豆瓣啟示錄:想要賺錢時你就大聲喊出來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5/56144.html

【導讀】任何一種事物,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生命週期。新生階段,有人追捧;高潮階段,有人狂熱;走向低潮時,會有各種雜音。在互聯網的時代,這個輪迴更是得到不斷的認證。關於豆瓣,從人們的討論看,現在似乎也在進入這樣一個週期。下面是豆瓣上一個老豆友(從2007年至今)在知乎提出的自己的看法。

本人應算是豆瓣資深用戶,從07年開始玩豆瓣,起初只是為了找書和電影,後來一度熱衷於參加組織各種線上線下的活動,參加和創建了很多小組和同城QQ群,後來迷過一段時間小站,後來專注於葫蘆屯與農業金屬研究,後來是始終沒搞清怎麼玩的阿爾法城和小豆,後來再是一度每日必讀的到九點,而現在除了偶爾更新下日記,更新幾本讀過的書和電影,聽聽豆瓣電台,基本不在豆瓣上呆太久了。

自我總結如下:

1.年紀大了,開始更關心對自己有用的事。

2.以前喜歡看小組裡的各種爆料和時事,自從有了微博,豆瓣的新聞屬性沒那麼強了,雖然做了類似形式的豆瓣說豆瓣廣播。

3.現在的豆瓣商品一上線,我的首頁迅速淪為各種淘寶貨的集合,只好設置取消此類關注。

4.豆瓣感覺越來越平庸,無聊人士越來越多,很多到處扒來的無趣相冊,很多無聊的線上活動,小組裡也充斥著各種無病呻吟和胡亂勾搭。

感覺豆瓣一直在努力,但是想賺錢卻又撒不下文藝的遮羞布,單純靠一批上班開小差下班搖微信的用戶群,能發展好嗎?

看看知乎網友的神回覆:

高端貢獻大的豆瓣用戶結束學業結束單身結婚生娃去了。

豆瓣的活躍用戶群和當年的已經不一樣了。

所以「感覺越來越平庸」。

高品質的內容完全依賴於高素質用戶,而高素質用戶在社會上永遠是比例比較小的,說白了就是高級文藝青年和大神級的學霸、技術強人,這種人永遠佔很小的比例。

豆瓣開始以這種高素質用戶為主,並且迅速吸引同類用戶,但是隨著用戶數量暴增,神人的數量的增長速度減慢了(因為社會上總共也就那麼不多的一小撮有心情分享的大神),不會再增加了,反倒是慕名而來的小白越來越多了,比例越來越大,逐漸稀釋了內容,使得大神逐漸遠離這個網站,並且衝著流量巨大的客戶群來的的淘寶店主、兼職招聘無疑加劇了這種趨勢。

最終就成了一個悖論:流量不增加,網站盈利受限制;流量增加,會使得網站庸俗化,失去賴以生存的特質,進而影響客戶體驗,影響盈利。

借用默多克的一句話:「增加報紙發行量的方法很簡單,降低品味!」也就是說,普通大眾的總體水準的低下是客觀的。當一個網站的流量暴增時,其實不可避免的是普通大眾在大舉進入,那麼,這個網站的信息質量的下降也就是具有必然性的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76

現實要照進理想,豆瓣的商業進化論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3/56339.html

【I黑馬導讀】從2005年以書評起步,豆瓣逐漸成長為包括圖書、電影、音樂、購物、美食、時尚、娛樂等包含生活方方面面的大眾線上社區。與此同時,也形成了中文互聯網領域最廣泛的用戶興趣圖譜。

一系列數據見證著豆瓣體量的不斷增大:至2013年9月,註冊用戶超過7500萬,1670萬圖書條目、3.2億電影評論、106萬音樂條目、2.7萬獨立音樂人以及38萬各類興趣小組被創建;日均PV為2.1億;今年二/三季度,月度獨立用戶數均達2億。

與豆瓣不斷增大的體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豆瓣在商業化的道路上,一直小心翼翼,摸著石頭過河。但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個目標群體只是提高了豆瓣商業化的門檻,那就是不能太赤裸裸,硬生生的搞廣告。是人,就有人性上的需求與傾訴點,就會產生各種的情緒,從這一點上來說接受豆瓣,另一個層面接受的是一種豆瓣式的風格和感覺。

豆瓣現在的盈利模式為品牌廣告、互動營銷,基於產品特色的商業化輸入以及基於電商渠道的分成。目前,豆瓣閱讀已有超過5000部作品在線售賣;豆瓣電影支持500多家影院在線選座,可查詢來自2791家影院的放映排期表;豆瓣音樂有90%的獨立音樂人入駐,他們可發佈新作品,與樂迷交流;豆瓣FM PRO也累積了不少付費用戶。

豆瓣憑藉覆蓋的一、二線城市的精英人群,基於興趣標籤和強大的算法推薦形成的精準投放,廣告方面已與包括IT、家電、旅遊、汽車、奢侈品等領域的200多個一線品牌合作,可以提供基於興趣圖譜和高質量UGC的互動營銷方案,這其實也是品牌商最希望的方式,「潤物細無聲」,不經意間,可以將良好的品牌形象印在人們的頭腦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630

豆瓣,一個「烏托邦」怎麼賺錢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097

豆瓣苦熬八年,有人氣,無盈利。從書影音市場到社區化,再到電商,豆瓣探索商業化,小心翼翼,卻步步艱難。

豆瓣埋頭八年打造一個「烏托邦」,卻突然做起了電商。這被很多粉絲質疑為急功近利,而對豆瓣來說,商業化是個遲早要突破的瓶頸。

2013年10月,豆瓣上線了「東西」頻道。獲得分享商品權限的豆瓣用戶,可以在豆瓣上分享某個電商網站或店舖的商品,如果有人購買,豆瓣能分到一筆錢。

因為這個動作,很多朋友向龍宇發問:為什麼豆瓣要做電商?有盈利壓力?

龍宇是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董事總經理、豆瓣的投資人。3年前,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聯合摯信資本和紅杉資本一起投資豆瓣5000萬美元。這是目前豆瓣最大一筆融資,此前兩輪融資豆瓣拿到了1200萬美元。

「我們肯定沒有著急讓豆瓣去賺錢。豆瓣是中國唯一一家在國際上找不到對標的公司。我們對投資豆瓣有耐心。」龍宇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對標」是投資圈的一個專業術語,「找不到對標」,說的是在國外找不到豆瓣同樣模式的公司。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所有稍有名氣的公司,商業模式基本都複製自國外。大到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巨頭,小到優酷土豆以及人人網等二線網站,無一不是照搬國外賺錢模式,而且也最終確實賺到了錢。

唯獨豆瓣,2005年成立至今,一直堅持著「精神文明建設」,把豆瓣打造成了龍宇眼中「中國新興中產階級所有媒體消費和非物質層面的精神討論平台」。8年來,豆瓣對賺錢這樣的「物質文明建設」很少涉足。但從2012年開始,豆瓣的商業化突然加速,並在2013年出人意料地介入電商導購這個跟豆瓣「氣味」不太相符的領域。

從「書影音」出發

2004年12月,北京朝陽門外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幾乎每天下午,30歲出頭的陝西人楊勃都會拎著一台已經掉漆的PowerBook(蘋果歷史最悠久的筆記本電腦),埋頭編程幾個小時。

那時的楊勃是一家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企業的首席技術官。當時他在這個公司已經待了4年,算是公司的創業元老之一。

編程並非楊勃的本行,他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攻讀物理學博士。1998年加入IBM擔任顧問科學家,從事的是下一代磁記錄設備的計算模型工作。

有一天,他將一台新服務器命名為「佛羅多」(Frodo),為佛羅多開發了一個程序,起名叫「夏爾」(Shire)。這兩個名字是電影《指環王》裡的角色,後來豆瓣的很多項目都以這部電影裡的人名或地名命名,指環王文化也成為豆瓣的公司文化。

就這樣,楊勃一個人,花費了3個月時間,在2005年3月6日開發出了「豆瓣」。當時被稱為「豆瓣評論」。

楊勃開始寫豆瓣第一行代碼的時候,目的是想幫人們發現生活。

作為書迷和電影迷,楊勃的辦公室裡有一牆碟、兩牆書。所以,豆瓣一開始主要功能是讀書和討論電影。讀書頻道最早上線。當時豆瓣提出的口號是「以書會友,以友會書」。豆瓣上線時最早的用戶是一群喜歡書、喜歡新鮮事的年輕的老網蟲。

「最早一批豆瓣用戶就像是坐著五月花號來到一個精神的烏托邦。」馬酷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是個70後,有著體面的收入和職業,號稱自己是豆瓣第一月用戶,即豆瓣誕生後就來註冊了。

豆瓣的確有著很獨特的精神氣質。與其他基於熟人關係的社交媒體不同,豆瓣是非實名制的生人網絡,用戶之間是基於共同的興趣愛好進而發生關注。豆瓣還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了避免給用戶「分類」,豆瓣一直堅持不用積分、會員等級等流行的社區工具。

豆瓣採取的是「自治」的理念。於是,大量的豆瓣用戶後來變成了豆瓣的員工。它還有一套社區指導原則來作為城邦的「憲法」。比如,要寬容和理性地對待不同的看法、喜好和意見;不歡迎針對種族、國家、民族、宗教、性別、年齡、地緣、性取向、生理特徵的歧視和仇恨言論;更不歡迎色情、激進時政、意識形態方面的話題。

初期只有書影音三大業務時的豆瓣,商業模式十分單一,主要是靠圖書頻道賺錢。通過在每本書的頁面上附有此書在不同網站上的銷售鏈接,從而與合作的網上書店進行銷售分成。這種盈利模式,一直持續至今。

為了服務好書影音用戶,豆瓣開發出了豆瓣小組,供這些人交流。豆瓣最早的小組之一是余華讀者小組。豆瓣提供的數據是,目前豆瓣38萬個小組裡,跟購物有關的小組有2萬個。這也是豆瓣涉足電商的主要動因。

豆瓣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豆瓣擁有7200萬左右「常住人口」(註冊用戶)的用戶,以及每個月2億左右的「流動」人口(訪問用戶)。86%的用戶年齡在18-35歲。

豆瓣公司一位中層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些人不是喜歡iPhone、iPad的人,而是玩膠片相機、拍立得、寶麗來、黑膠唱機,甚至是限量明信片的人。

失敗的社區化試驗

一位接近豆瓣的內部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豆瓣很早就意識到,書影音所對應的市場很小,豆瓣必須尋找新的產品。社區最早進入豆瓣視野。

有了書影音後,豆瓣在2005年先後上馬了當時比較火的互聯網產品——博客和同城交友。當時火熱的C2C模式,豆瓣也嘗試過——2005年10月,豆瓣開通了二手書碟交換的功能。

這些嘗試給豆瓣帶來了第一個用戶增長潮。2006年初,豆瓣全職團隊加上楊勃才兩人,沒有辦公室,也沒有註冊公司,但卻擁有11萬的用戶。靠這些用戶,豆瓣獲得了聯創策源2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這之後,豆瓣才註冊了公司,並在北京798藝術區找了個辦公室。

這之後,豆瓣在社交和社區的方向上做了一次擴張。

2007年的1月,九點正式上線,口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主要是給豆瓣用戶提供訂閱博客的服務。10個月之後,豆瓣的註冊用戶突破了100萬。

此後,豆瓣加碼社區化。2008年豆瓣推出了「豆瓣廣場」等產品。2009年6月,豆瓣推出電台業務。

豆瓣的用戶量進一步暴增,吸引了新一輪融資。2009年下半年摯信資本和聯創策源投資豆瓣1000萬美元。

高度活躍的社區對書影音的用戶帶來了干擾。豆瓣方面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社區內的人際衝突波及評論和條目內容,影響到幾千萬非社區用戶。為此,2010年初,豆瓣拆分,把內容重新組合成豆瓣讀書、豆瓣電影、豆瓣音樂和豆瓣社區。

幾個月後的2010年9月,豆瓣獲得第三輪融資。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投資豆瓣5000萬美元。

新融資到位後,豆瓣再次加碼社區化。這一次,豆瓣選擇搭建一個專門針對豆瓣高端用戶的社區。2011年9月,豆瓣阿爾法城上線。

阿爾法城是為豆瓣上的高端用戶(藝術家、手工藝人、音樂人、作家等)服務的社區。在這個虛擬的城市,你可以自由選擇街道居住,和氣味相投的人廝混,發現各種有意思的人和事。

最早一批到阿爾法城的是LGBT(或GLBT)群體——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跨性別者(Transgender)。這些人在阿爾法城市註冊了一條街。

豆瓣的社區化引發了豆瓣老用戶的強烈反對。一位讀書頻道的用戶在豆瓣上給楊勃留言說,建議豆瓣取消阿爾法城。楊勃回覆說,阿爾法城沒有獨立出來在首頁導航裡,不影響你的用戶體驗。

但實際上,豆瓣的社區化並不成功。豆瓣廣場等產品已經銷聲匿跡。豆瓣九點和阿爾法城等產品,則「隱藏」在主頁的「更多」功能按鈕裡面。

豆瓣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豆瓣的月訪問用戶超過2億,其中小組的月訪問用戶最大,超過7000萬,電影月訪問用戶超過5000萬,豆瓣FM月訪問用戶為2200萬,此外,讀書和音樂月訪問用戶在數千萬級別。計算下來,九點和阿爾法的訪問用戶數寥寥無幾。

社區化受阻的豆瓣,面臨的一個新問題是圖書等發家產品開始萎縮。

一方面,豆瓣是靠從噹噹這樣專門賣書的網站來獲得分成收入,但這幾年噹噹尚且要靠多元化品類來扭虧。另一方面,很多人不再願意花錢買紙質書,購買電子書成為習慣。豆瓣涉足這塊業務時間很晚,還沒有形成收入,況且整個電子書行業還沒有開始大規模盈利。

更重要的是,各種返利網站對豆瓣網的盈利造成了影響,許多用戶在豆瓣網看完書籍推薦後,繞開豆瓣,通過返利網站進入網上書城購買。

這就逼著豆瓣加速商業化步伐。電商進入了豆瓣的視野。豆瓣方面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東西」讓豆瓣從百億元的圖書電影音樂市場進入到了萬億元的電商市場。

但在愛東東網創始人馬金男看來,豆瓣的做法有點捨近求遠。「豆瓣真正值錢的是這幾年積累的數據。那麼多優質用戶的評論數據,商業化價值要比做導購大得多。」馬金男說。

小心翼翼商業化

2011年,豆瓣廣告平台上線。截至2013年8月,已經有超過200個品牌客戶在豆瓣投放過廣告。為了保持豆瓣的「血統」,豆瓣對廣告主採取有選擇性地合作,主要接受一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品牌。比如頂級奢侈品巨頭。

而且豆瓣力圖把這些廣告做出可看性。豆瓣上播出的廣告甚至能獲得廣告大獎。比如豆瓣與雀巢、路虎、大眾和英國航空等合作品牌的廣告,獲得過中國國際廣告長城獎。

在這之前,楊勃做過一個調查,豆瓣所有的功能裡面,你最喜歡哪些東西?其中排在前幾名的居然是廣告。這堅定了豆瓣做廣告的決心。

豆瓣方面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目前豆瓣最大的營收來源是品牌廣告,此外還包括基於產品特色的商業化輸入(豆瓣閱讀數字作品、豆瓣FM PRO、豆瓣電影在線選座購票等)、基於電商的收入分成、影片廣告等。

這些商業化項目基本都是在2012年啟動的。

2012年1月,豆瓣發佈了豆瓣閱讀器產品,豆瓣用戶可以在豆瓣閱讀頻道,申請成為作者,你的作品可以定價銷售,跟豆瓣分成。分成比例是3(豆瓣閱讀)︰7(作者)。這是複製亞馬遜的做法。美國的亞馬遜從傳統出版行業挖來眾多好手,繞過出版社直接簽約作者,自行編輯並出版數字內容。

2012年5月,用戶可以在豆瓣電影上直接購票,支付成功後,影院可實時收入票款,用戶只需憑取票確認碼即可在影院自助取票機或櫃檯領取紙質票。具體合作上,採用影院自主定價的方式,相當於豆瓣是影院的自主銷售平台,最終售出的價格中影院給豆瓣一定的服務費。

豆瓣電影不動聲色的廣告植入越來越多。例如,豆瓣的電影條目頁面設有「預告片和圖片」板塊,網友可以上傳電影海報和劇照。在《了不起的蓋茨比》眾多圖片之中,出現了一個名為《劇中人物佩戴珠寶——蒂芙尼》的相冊,依舊是電影截圖,只不過每一張都有珠寶出鏡。這個相冊不支持網友自由上傳,每一張圖片都是品牌商精心的選擇。

這些嘗試讓豆瓣在2012年的某一些月份實現過盈利。

2013年,豆瓣的商業化繼續提速。2013年1月,豆瓣上線了付費版的豆瓣FM,付費版提供更高音質以及去除廣告這兩項服務,定價為10元/月,半杯咖啡的價格。同時,還提供50元/半年的價格。2013年9月,豆瓣上線了電商頻道「豆瓣東西」。

但商業化加速後的豆瓣,公信力正在減弱。比如電影影評。八年的豆瓣用戶馬酷說,很多看完後感覺很爛的片子,在豆瓣上的評分甚至高過《教父》這樣的奧斯卡經典,以至於這個豆瓣老用戶懷疑水軍是不是已經佈滿了豆瓣。

豆瓣就像一個閉關鎖國好多年的城堡,當宣佈要「改革開放」之後,大量的淘金者來了。商業化之後的豆瓣用戶量激增,2012年月度覆蓋用戶數才1億,到現在已經是2億了。

其實,豆瓣對於商業化,已經是慎之又慎、小心翼翼,甚至有點「潔癖」。

比如,豆瓣東西頻道,為了維繫口碑和用戶體驗,不變成一個廣告大本營。豆瓣對用戶上傳的商品作了嚴格的審查。對於影響用戶體驗的動態圖、Flash甚至彈出等三維廣告,豆瓣也一直抗拒。

對於豆瓣上出現的關於廣告主的負面言論,豆瓣也不建議品牌或其公關公司使用「刪帖」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去剝奪用戶的話語權。

「豆瓣未來的商業化肯定不是簡單的導流量,一定會是非傳統的變現模式。」龍宇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豆瓣做電商並不奇怪,今後豆瓣還可能推出藝術品交易等功能,圍繞非基本必需品的概念做一些商業化嘗試。

只不過,時間和資金是否能讓豆瓣等到賺錢的那一天,還很難說。

應被訪者要求,馬酷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49

慢豆瓣,怎麼快起來?

http://www.xcf.cn/syms/tt/201407/t20140711_611442.htm
2009年,當豆瓣的用戶規模邁入千萬級的時刻,豆瓣內部經歷了史上最為激烈的一場「路線之爭」,左邊是當下席捲全球的SNS熱潮,以及豆瓣小組令人咂舌的活躍熱度,運營為先,右邊是豆瓣藉以起家的媒介基因,以圖書、電影等商品來連接用戶,算法做主。

  爭議最終以達成一致收場,在春節長假即將到來的工作淡季,楊勃親自操刀豆瓣的官方博客,寫了一篇題為《豆瓣變形記》的日誌,他說:「我們也一直擔心高度活躍的社區對書影樂服務內容可能的干擾,比如社區內的人際衝突會波及到評論和條目內容,影響到幾千萬非社區用戶。」經過重組之後,豆瓣的社區被聚合成為主站,通過信息流——即社交好友的動態更新——來維持用戶的黏著,而圖書、電影、音樂三大模塊,則被獨立出來放到了子站(或者說頻道)的位置上,作為商業產品來經營。

  這場變形,自然引起了豆瓣用戶的例行反彈。然而,就在一片吵鬧聲中,誰也沒有意識到的是,豆瓣的未來形態,也不可避免的被定下了方向。最明顯的作證就是,豆瓣但凡想要深入社交領域的產品——如曾經深受重視的阿爾法城——都陷入庸碌無為,而只要是對興趣的延伸和挖掘——如豆瓣閱讀(讀書的外延)、豆瓣FM(音樂的外延)——卻又顯得張力十足。

  簡而言之,豆瓣的用戶介於陌生人和熟人之間,輕關係的直接提煉價值有限,所以在用戶的經營上,豆瓣沒有太多的變現途徑,曲線救國的法子居多,另一方面,由於平台獨一無二,豆瓣相對受到微博、微信等新產品的衝擊較小,思考的反射弧遠勝執行,這也造成了豆瓣「慢公司」的名聲由來。我以前曾說,豆瓣就像一個存活於時間管轄以外的永生產品,它見證了論壇、博客、SNS、微博等一代又一代浪潮興衰,自己卻駐留在時空停滯的地方,頗有「山中方兩日,人間已千年」的得道風範。

  豆瓣對「慢公司」這個說法持著不置可否的態度,從正面意義上看,這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的評價,不僅是對豆瓣「以不變應萬變」的從容的褒獎,也能夠變相幫助豆瓣抵禦來自資方的壓力。但是到了講究快速迭代的移動時代,豆瓣發現「慢公司」已經逐漸淪為近乎墓誌銘的咒語,唯恐避之不及。

  當互聯網同行們都開始紛紛「豹變」,豆瓣想要變快的努力也睹著知微。

  爭議最大的,當屬豆瓣在移動端突然爆發的App流水線。2013年以來,豆瓣不斷拆解用戶的興趣種類,逐一推出滿足細分需求的應用,顯得事無鉅細——比如,光是讀書這一興趣種類下,就分出了豆瓣閱讀、豆瓣購書單、豆瓣筆記三款應用——在其他互聯網公司都在試圖打造殺手鐧級的明星產品時,豆瓣卻不斷嘗試在移動市場打散自己的業務。

  看起來,豆瓣是想翻版它在五年前選擇的「子站集群戰略」,用多中心的模式來消化龐大的8200萬用戶群,但是,豆瓣在PC端能夠這麼做,是因為有主站平台作為統一的支撐並連接用戶,屬於在咖啡廳開設包間的思路,但是到了移動端,App特有的孤島效應很容易割裂用戶,讓原本極具用戶黏性的平台優勢蕩然無存。

  但是,換個角度,這又是豆瓣在「欲練神功」之前被迫「必先自宮」的割捨,因為它的定位和體積都不再「小而美」,同時在移動互聯網中,又有太多真正「小而美」的產品——就像曾經的豆瓣那樣——對現在的豆瓣形成「天下圍攻」的態勢。

  就像前面說的,豆瓣向來不懼怕「大傢伙」,然而,當陌陌(與豆瓣同城競爭)、貓眼電影(與豆瓣電影競爭)等一眾信奉所謂「單點突破」的產品頻頻爭奇鬥妍時,豆瓣就被拖入了自己最不擅長的雨林中:是場景,而非興趣,在決定用戶的使用習慣。

  PC互聯網建立在注意力集中的場景裡,用戶可以充分服從興趣導向,來完成使用各種網絡服務的行為,要感受刺激,便打開遊戲圖標,看了某部電影的預告片,馬上可以尋求播放或下載的地址,讀了一個好笑的段子,就能順著去到作者微博窺探他的足跡歷史,正是因此,豆瓣的興趣社交才能有著如磁石般的引力,無往不利。

  而在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目的性」被抹消,專注亦遭碎片取代,決定他們劃亮手機屏幕的,不再是興趣使然,而是由一些具體的無法被提前預估的場景來管理:睡不著覺、等人、上了地鐵、單獨吃飯、開會……這些漫無目的的場景,是興趣的天敵,也是豆瓣為自己的「慢」所付出的最為昂貴的代價。

  所以豆瓣以拆分興趣為開篇,想要從節奏上首先找到一家「快公司」的感覺,而且,面對移動端的競爭,看起來,豆瓣的策略是——如果「面」的價值被「點」稀釋,那麼索性拆「面」為「點」,自造針尖對上麥芒。

  在搭建App矩陣的過程中,豆瓣亦顯示出對獨立用戶的圖謀:除了在數據庫層面有著共享關係,豆瓣並不追求對用戶的分發,應用與應用之間相互垂直,只服務於細分之後的一小部分用戶,而用戶每打開豆瓣旗下的一款應用,也看得到高度場景化的單項功能。

  基於場景的快速響應,是豆瓣移動化的一個旗幟性的動作,除此之外,碎片化帶來的輕閱讀復興,讓豆瓣做了另一件它在從前根本毫無興致的事情:試水媒體。豆瓣希望借由移動端的使用習慣變革,匹配各種專注於場景的App,來完成新的內容整合和品牌教育。

  曾有一句評論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一個網站每天都有成千上萬條新的內容被創造出來,那麼它的運營方很難克制去做一個媒體的慾望。」這是對UGC模式的最好註解,也是各種新媒體繁殖不絕的重要原因。豆瓣有著中文互聯網裡最優質的內容儲備,但是如何讓這些內容產生商業價值,一直都是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難題。

  網絡上曾經廣為流傳的「凡客體」、「杜甫很忙」、「不堪回首的童年照」等熱門事件,起源地都在豆瓣,但是最終火起來的地方,卻在新浪微博。新浪微博也是一個UGC平台,但是受新浪的媒體文化影響,新浪微博從誕生伊始就配置了專業的編輯團隊,用於捕捉位於傳播週期的前端同時又具有爆炸潛質的話題,然後利用站內資源去全力推動,維持用戶對於內容質量的信任。這是中國UGC平台的通病,即使通過關注系統給予了用戶最高的自由——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能夠看到什麼樣的內容——但是許多用戶並不擅長挖掘或判斷優質的內容源,他們很容易因為自身的視野侷限,而錯過那些沒有看到的精彩紛呈,所以從博客到微博,大眾用戶想要接觸到優質內容,都極其依賴編輯團隊的人工推薦,豆瓣固然相信算法的力量,但是客觀的算法推薦在有些時候是比不過主觀上的干預操作,尤其是在臨門一腳時,人的經驗仍然優於機器程序。

  還是那句話,媒體作用帶來的影響力,不能直接換成錢花,但是注意力經濟,講究的是借水行舟,尤其是在面積有限的手機屏幕,用PGC的手段去盤活UGC的內容,才有利於對用戶開展連貫的品牌教育。

  豆瓣最新發佈了一款名為「一刻」的App,它被業界認為其出發點與知乎日報如出一轍,同樣是以編輯的力量來每日精選UGC社區中的優質內容,並降低用戶接觸到它的門檻,使一個完全不知知乎/豆瓣為何物的新手,也能夠發現來自應許之地的一片桃花源。

  「一刻」的官方介紹十分簡介,甚至將其使用場景攤開具體擺到了文案中:「隨時隨地開啟閱讀-打發空閒時光,等座位等上菜、等公交地鐵、睡覺前等」,它的勢頭很足,發佈不到一週,便佔據了AppStore圖書分類榜單的第一名(總榜最高排名到過第十六),這既是豆瓣變快後為自己帶來的收益,也證明了豆瓣在儲備的內容數據中,還有很多可以提煉的價值。

  在豆瓣的實驗室中——我恰好是紅桃九等實驗性產品的內測用戶——有消息稱,還有許多聚焦於場景化的移動應用等待上線,當「點」的突破軌跡交織成一張網絡,「面」的輪廓又再度浮現,如果豆瓣在移動端的內容重組在未來進入成熟階段,它可能還會反過來嘗試整合這些支線產品。

  豆瓣似乎是在試圖向公眾證明,它的由慢變快並非倉促而就,謀變的成分大於應變的成分,而且,以豆瓣在移動端的表現來看,它還有許多潛力可以挖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19

蘋果秘密收購「美國版豆瓣」BookLamp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7/144465.html

先讓我們來看下 GoodReaders 和 BookLamp 各自是個什麼東西。請將思維模式切換到中國的豆瓣。

與豆瓣一樣,GoodReaders 可供用戶搜索、分享書籍,或發表書評、更新讀書進程等。比如昨晚我在 GoodReaders 標註了兩本書,一本 Ben Horowitz 的為「想讀」,另一本 Peter Thied 的為「正在讀」。但美國人做東西切入方式和中國不太一樣,它傾向極尖極細,這麼多年過去 GoodReaders 沒有豆瓣上的電影、音樂,僅僅為書和相關小組。

而 BookLamp 重點在它的圖書推薦系統,而非用戶規模。

這就有點像豆瓣 FM,後者實際上是一個中國的「潘多拉」。BookLamp 要做的非常明確,就像 Pandora 會按它的「音樂基因組項目」算法給喜歡音樂的人推薦曲目,BookLamp 希望用戶選取書籍後,它能按一定計算方式幫助用戶匹配,因此它會掃瞄書的內容,從而為書建立 DNA

這個分析方式還是蠻恐怖的。舉個例子,史蒂芬.金的《午夜行兇》,BookLamp 基因工程組會把它分成四個特徵:吸血鬼/超自然;葬禮/死亡/紀念館;家庭/家庭環境;痛苦恐懼/消極情緒。它甚至還可以分析出某些書籍在描述性內容方面的密集度,比如下面兩張圖。
 

\
\

也就是說,Book Genome Project 能挑出關鍵詞等數據,將它變成一張張圖表,並將分析結果與其它圖書比較,然後對用戶可能想讀的書做推薦。

實際上還有一些更變態的推薦方式,比如如果你喜歡斯蒂芬.金,但感覺他的書太長,BookLamp 會幫你尋找和該書語氣、觀點、描述類似的書,但文章規模已經變得短小精悍。

這是 BookLamp 在用戶端價值,那麼它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呢?

首先和豆瓣差不多,它所推薦圖書都有電商鏈接,當用戶購買行為產生,它可以獲得一定提成;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個收入模式,BookLamp 為大公司提供圖書數據分析,客戶包括亞馬遜、蘋果,還有蘭登書屋等全美圖書出版商。

說到這裡,蘋果收購 BookLamp 的邏輯已經很清晰了:後者的技術和人才可以幫助蘋果在 iBook 領域和亞馬遜展開競爭。iBook 為用戶提供電子書,但始終缺乏一個基於書籍自身內容的強大圖書推薦系統。

事實上蘋果還被透露:未來一年半將在圖書和閱讀領域推出重大舉措。似乎美國於 e-book 領域的競爭已經進入瘋狂狀態:

一週前,亞馬遜被曝將使用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 Netflix 方式,後者允許用戶每月繳費一定美金,即可以無限觀看所有視頻。也就是說以前我們還得在亞馬遜上一本本買書,現在亞馬遜計劃允許我們每月僅支付 9.99 美金,就可以無限制到達它的電子圖書館。

這對美國傳統圖書業是進一步衝擊,通常巨頭一動,產業鏈上下游全盤皆動。不知未來還會發生什麼,我們只能為硅谷同胞們感到高興,因為又可以以最低成本瘋狂學習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03

十三款獨立APP之後 豆瓣終於要推出豆瓣APP了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31/144594.html

豆瓣網旗下共擁有13款應用,但沒有一款應用名叫「豆瓣」。直到今天,這個路線終於發生轉折。
 

據騰訊科技瞭解,豆瓣正在向部分用戶內測一款名為「豆瓣」的應用。該應用主打信息搜索查詢功能,集合了豆瓣旗下各大門類,包括電影、電視、書籍、音樂和同城活動的各類評分評論信息。

當用戶想要查詢某電影評分或某本書的書評時,這款「豆瓣」應用將能提供直接幫助。

此前,豆瓣針對移動端的思路是將產品按照各個領域分類提供,比如推出獨立的豆瓣電影、豆瓣購書單、豆瓣FM、豆瓣音樂人等應用。豆瓣創始人楊勃也曾提出過,不會推出一個叫豆瓣的移動客戶端,因為每個領域的產品都是獨立的,可以跳出PC端的產品邏輯做出新的功能設置。可隨著今日「豆瓣」應用的出現,過去的思路開始改變。

豆瓣應用:偏重實用性信息查詢工具

內測中的「豆瓣」應用並沒有將網站中的社交功能引入,而是偏重於做信息搜索查詢工具。據瞭解,書影音評分和評論也是豆瓣用戶使用最多的功能。

根據騰訊科技的體驗,豆瓣應用的產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豆瓣應用界面

1.搜索功能突顯

產品在首頁頭部設置了一個顯眼的搜索框工具。用戶在裡面輸入想要查詢的內容名稱後,也能點擊分類條目如電影、電視、書等縮小搜索範圍。

搜索框下提供了五大類別,點擊相應類別,如電影、電視,就會看到近期的熱門電影、電視節目列表。

2.評分和評論信息展現更清晰

豆瓣應用中的條目展現頁相比於豆瓣電影裡的展現有明顯差異。比如評分呈現的位置更為顯眼,用戶能更快地瀏覽到其他用戶貢獻的評論信息。

一個值得注意的亮點是,在顯示評論信息時,會讓用戶優先看到自己關注的友鄰的評論。這個產品思路目前在PC端還沒有完全體現。

\

豆瓣應用中的討論功能

3.添加討論功能

討論功能是豆瓣應用針對移動端特別設置,該功能在PC端並不存在。這個類似於即時聊天的功能可以讓用戶在裡面隨時和大家討論相關內容信息,比如看完《後會無期》,點擊「加入討論」按鈕,就會進入群裡看到大家的實時聊天信息。

如果用戶在裡面看到感興趣的友鄰,也能單獨和他人進行對話聊天。

\

心願單,部分音樂可直接播放

4.心願單實時提醒用戶關注的信息

進入到想看、想聽、想參加列表的信息就是用戶的心願單。這裡會及時提醒想要看或想要聽的東西已經上架或可在線觀看。

由於產品還在內測,部分功能還處於完善期,比如用戶不能對他人的評論點「有用」或者進行回應。想要在這裡面關注他人也並不方便。此外,產品內還並不提供直接購買電影票或購書功能。

從豆瓣應用的思路來看,這款應用並不是一款僅僅針對8800萬豆瓣註冊用戶的產品,而是適用於所有想要借助豆瓣來瞭解和查詢信息的人群。把豆瓣積累了9年的信息數據借助移動應用釋放給更多人,幫助他們做出決策,這是豆瓣應用最實用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6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