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erroir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859.html

紅酒對很多人來說是藝術品,我總覺得紅酒是一門地產生意多於一切。他們弄的評級,通通是授予某片指定的葡萄園,儘管你培植同一個品種的葡萄,或者以同一間 公司品牌推銷,只要不要在那片獲獎的田園上種出來,你的產品就得不到同樣的評級,推出市場售賣,價錢便差得遠。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這不是地產生意是甚麼? location太俗氣,法國人愛講terroir。看介紹紅酒、推崇生活品味的電視節目,我不禁佩服法國人的生意頭腦,每個地方都有特產,我國多的是,何以法國人能將自己的特產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說成是高尚情操,玩階級分化。縱使在七十年代一次掩眼測試中,法國紅酒高調落敗給美國加洲,幾十年來仍然地位不倒。

最近,與好友老麥,一邊嘆茶,一邊胡扯,說到中國茶夠有極品,當中又以普洱最湛玩味,發酵過程長達幾十年,其欣賞價值大抵不下於紅酒,有些陳年珍品賣得很 高價錢,但缺乏有系統的推廣,始終打不進市場主流。老麥說,普洱是近十年才市場化,此前,種類並不多。現在開始發展普洱市場,要做到紅酒般亦有難道。高檔 的普洱要經過十至廿年發酵,不單只時間長,而且品質好壞很難控制,更重要的是,新鮮普洱在發酵之前,是單一化的低價商品,甚麼土壤、那處出產無關重要。換 言之,普洱沒有terroir因素,攪不成地產,自然很難炒得起。現在炒高的,主要是少量年陳歷史長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1

誠品來港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03.html

誠品書店來港開業,對於三聯、天地以及Page One都是好事。記得當年全球咖啡連鎖店星巴克開張,很多人擔心地道的Pacific Coffee會受到競爭威脅,甚至被淘汰。實際上,Pacific Coffee不但沒有結業,反而分店愈開愈多。星巴克的來臨,確實是搶走了一向光顧Pacific Coffee的客人,它帶起的咖啡文化卻同時擴大了整體的市場,惠及Pacific Coffee。至於書店,擴張的空間可能更大。

港人 買書少,閱讀更少。每年一度的大型書展,確激發了很多人的購買慾,在熱鬧的氣氛下即興購買,但書本買下來,熱忱冷卻之後,很多人就受到其他新鮮的事物吸 引。即使日常營業的書店,也不在乎你閱讀與否,只希望你買。他們都將書本陳列得美輪美奐,目的是吸引客人去買。很少書店設有舒適的環境以供閱讀,更有不少 書被膠紙封起,不得翻閱。在台灣誠品成功之處在於他們鼓勵閱讀,地方舒適,而且每日營業時間長,任你打書釘。

將閱讀文化帶來香港,先令客人愛上閱讀,再引他們掏腰包亦未遲。光看不買怎麼辦?唱片連鎖店HMV來港開業的時,很多人有類似的疑問。HMV店內設有多部唱機供客人免費試聽熱賣唱片,當時看似賣大包,到今日,仍然生存的唱片店所餘無幾,HMV是其中一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43

選擇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html

選擇是好是壞呢? 傳統經濟學告訴我們選擇愈多愈好。金融時報推介的新書Choice, 對心理學有研究的作者則認為,我們寧願別人替自己選擇。我想,作者又有點道理。品牌、明星、評級通通門面上的東西,他們的存在價值就在於幫我們選擇買哪支 洗頭水、看哪套戲,以至買哪瓶紅酒,進哪間法國菜館等等。要自行選擇嗎? 可以。你冒必要自己研究洗頭水的化學成份、閱讀多份影評,以及找多個朋友問清楚。

生活上很多瑣事有太多選擇,我們沒法一一理性分析,莫說我們有這樣豐富的 知識。當然,我們還有餘地去選擇喜歡哪隻品牌、哪位明星,以及相信哪個評級,如果可以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44

神奇十五倍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02.html

我做過幾個頗為認真的市場模型,預測恆生指數的走勢,都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測不準。唯獨有一個仍用得著的,是一個很簡單、簡單到沒有人靠販賣它幹活的模 型,它不理會利率、通脹、經濟產出、匯率,或者企業盈利增長等因素,只用一個數字,就是市盈率,並非預期市盈率,是往績市盈率,一個客觀的實數。這個所謂 模型告訴我,指數整體市盈率,幾十年來,都在十五倍上下徘徊,高過十五倍,就是偏高,低過,就是偏低。最近讀報,無意間發現,原來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平均往績市盈率同樣是十五倍。真神奇,美國香港相距這麼遠,會計制度又不一樣,而且指數所表示的企業、所屬的行業都是兩回事。可能,個別企業的市盈率有很大的分別,但匯聚起來,平均化了,就是十五倍。這個現象是數學上難以解釋的。

美學上有黃金比率1.618比1,以這個比率構成的圖畫是最耐看,為何是1.618比1,而不是3比2或者16比9呢? 天知曉。十五倍會否是另一個大自然特定的比例呢? 我在網上搜尋「十五倍」關鍵字,得出的結果是: 提神飲料含咖啡因等於可口可樂十五倍,另一結果是: 阿里巴巴網頁上,有人出售十五倍變焦相機。維基百科則沒有特別解說十五倍。

我自己的一個很無聊的猜想是,十五倍本身沒有意義,它只是另外兩個重要的倍數的中間數: 十二和十八倍。十二和十八可能是個看來較更重要的立足點。有次,公司有位同事寫了個powerpoint簡報表,發現共有十七頁之後,他決定要加一頁,即 使是沒有要點的一頁,我問他為何,他說十八頁較為完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45

機會成本(進階)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17.html

前天寫財經ABC,想想財經熱門詞彙,好友Foster提議,O 應該代表opportunity cost 機會成本。這叫我想,機會成本何以這樣重要。 大概是因為機會成本是一件有趣的東西,經濟學初班必讀。再想,它不單只有趣,簡直是有趣得不能言喻。假設我到茶餐廳吃早餐,成本是二十塊錢,好,那很簡 單,吃完,付錢,便走。不過,等等,還有一個成本要計算的,就是機會成本。如果我不吃那個早餐,睡多片刻,刊能我就不會累,不累就不會計錯數,連累公司輸 了一億元。換句話說,即使早餐成本是二十塊錢,它的機會成本遠高於二十元。

還有,如果我放棄了早餐,除了睡覺,仍有很多事情可做,包括跑步、閱讀、早點返工等等,每樣都有其效益,有其機會成本,即是說,機會成本除了有機會很高, 而且項目可能數之不盡。如果我是基金經理,我買的股票的機會成本往往高於實際成本,原因是永遠有更好的選擇是我錯過的。如果我是單身,追女仔固然要成本, 買戲票、吃飯買單在所難免,更慘的是永遠有機會成本,可想而知。

我做每個決定,都有很多很多機會成本,而且無法預知,可能是很高很高。最後,最教人氣餒的,是機會成本從來沒有一個確實數目,可曾見過茶餐廳的餐牌上寫 到:奶茶售價10元、機會成本11.5元呢? 我未見過。機會成本的實數,別人無法告訴我,連我自己都不知道。不單只買之前不知道,享用的時候,以至之後很久很久,都沒有頭緒。

那麼,究竟我在說著的,是甚麼? 我在講機會成本嘛,機會成本就是機會成本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74

票房大收、埋數蝕本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_06.html

時常聽說某部電影的票房收入是多少,遠高於總製作費,直接引申到該部電影大賺。讀過Hollywood Economist一書,發現原來這個邏輯大錯特錯,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電影都錄得虧損。一部電影賺錢與否,無須看票房,早在電影公司和演員簽約的時間, 已決定了,條款辣手一點,回本的機會就更渺茫。據稱,在要求條款上,阿諾舒華辛力加出名辣手。業界流行的一句說話是:「這裡沒有淨數」("There is no net.") -- 收入扣除支出得出的數字是沒有意思的。

首先,票房收入的六成,落了院線和戲院公司的袋。餘下的四成,扣除市場推廣、影片拷貝成本和保險費後,得出一個毛利。到現時為止,票房收入已經被瓜分得七 七八八。僅餘的毛利,其命運就如自助餐上,剛推出的冰鮮生蠔。製片商先佔去三分一,作為分銷費用。即使前頭已收了一筆片酬袋袋平安的大牌的演員和導演,在 合約上指定要在毛利上分花紅。之後,找埋製作費的尾數,錢就此分完。

一些二線演員以及低級的製作人,在簽約時,製片上都承諾給他們花紅,不過,派花紅的次序是在大明星之後,等到所有支出付清得出的所謂淨數(net),在淨 數中分發。正如上述所言,這裡沒有淨數。就這樣,一部收得的電影,在這個古怪、且不平等的財務安排下,製片商、大明星、大導演可以大賺,但電影本身是蝕 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99

Facebook效應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10/facebook.html

相信大多數Facebook用戶跟我一樣,不知道這個社會網站的建立,背後有個偉大的理想,在新書Facebook Effect,科技版記者David Kirkpatrick揭露了,Mark Zuckerberg創辦Facebook,是為了建立一個禮物經濟 -- 一個著重分享的生活模式。Zuckerberg告訴作者,在原始的部落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著重分享,包括物質上的分享。直至人口越來越多,人開始不認 識所有人,才開始有人偷雞,不願付出只求搭順風車。Facebook的設計就是帶人們回到部落世界,裡面每個人都認識對方,這樣才有可能分享。我想,這也 是,每朋友上載一些關於生活的小細節,串聯起來,便成為一套具娛樂性的內容。這樣的內容,可能較專業的報紙雜誌更有吸引力,原因是那些都是更切身的話題。

Facebook 的一大突破,是用戶都以真實姓名示人,交流的都是活生生的朋友,Zuckerberg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透明度越高,這個世界越美好。未來,你的朋友會隨時 知道你身處何方、做甚麼,以至你的喜愛。更偉大的構想是人們擁有真正表達自己政治立場的自由,以至地球村式的世界大同。真的嗎,我沒有資格去認同,寫這網 誌都是用筆名的。

私隱是Facebook的弱點,經常遭受批評,Zuckerberg有這樣的辯解,看,谷歌豈不是靜悄悄地搜集用戶的資 料嗎? 他們將你的搜查、電郵用語都一一紀錄下來,相反,Facebook的做法,光明正大得多,分享的資料都是用戶自願上載的。我認為,要保障私隱,每個用戶都 要為自己上載的內容負多少責任。谷歌的用法也無傷大雅,我又不是政治人物。

Facebook Effect是本有趣的讀物,尤其是對熱忱的用戶來說,叙述了這個網站的創立和發展,開始的時間,Zuckerberg沒有想像到用戶人數可以達到今日的 五億,只是一個供他就讀的哈佛大學學生使用的名冊。之後,迅速擴展到其他院校,再後開放給大眾。他也不斷抗拒大企業的收購建議,以免Facebook偏離 他的理想。他亦不願為公司的商業模式費心,拒絕在網頁上刊登廣告。諷刺地,他對金錢的莫視,令Facebook的市值更高,個人的財富更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60

Granfalloon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10/granfalloon.html

Facebook的興起,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政治運動,例如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有人說是Facebook的力量。除了與親友聯繫,這個社交網站亦可讓 用家加入個別的小組,讓一班志同道合的陌生人聯繫起來,小組的主題可以是五花八門,可以是各式各樣的興趣、政治理念、商業品牌等等,我參加過一個叫「末日 生還小組」的,用來討論萬一遇上全球性大災難,例如溫度驟變,甚至喪屍侵襲,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所謂地球村,就是一個不分地域、種族、文化的群體,這個概 念早幾十年已經存在,現在由Facebook發揚光大。我想,那些一個個的小組,好玩之外,其實有何意義呢? 一班人素未謀面,之間存在幾多互信呢? 我想,那些小組就像科幻小說作者馮內果所指的granfalloons,人們在裡面只找到認同,而這種認同根本毫無意義的。馮內果說幾十年前指出,人就是 同時間屬於多個granfalloon,包括教會、專業團體、球隊fans群、甚至舊生會,每個granfalloon內成員都稱兄道弟,但實際上,每個 人之間都沒有關連。有趣的,是Facebook上真的有個小組叫Granfalloon!大概是馮內果的擁護者成立的,我也有加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61

比較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html

最近讀佛經,領略到一個道理,就是煩惱來自比較,至少我自己的煩惱是這樣。

比較高低、好壞、善惡,是人之常情。但這樣是常態可以是無時無刻地困擾著自己,而自己不發覺的。

例如朋友、同輩之間的比較。看見比自己差的,自然生出自大。見到比自己好的,又自卑。原來自大的人,同樣是自卑的。與小朋友或者老人家相處,自然放下比較心理,就舒服一點,由此可見比較心理的影響。

即是好壞善惡,原來一比較起來,又會帶來煩惱。好的、善的,故然容易接受,雖然佛家始終教人不要執著好與善。即使是壞、惡,原來都不要批評。我是個批判性 頗強的人,一直以來都認為人應該立在好、善的一邊,極力排斥壞、惡的人或者行為,所謂正邪不兩立,邪不能勝正這樣的思想根深柢固。讀佛經才發覺原來對待 壞、惡、邪還有別的方法,就是不執著它們。佛法並非站在善的一邊,而是不分善惡,包含在裡面,又不受善惡影響。

我開始減少批評人,見到不好的行為,要盡量保持自己不受影響。發覺原來批評人多,就會生出自大,到生活上有些少阻滯,即使是出門忘了帶鎖匙,也會非常不快,猛是對自己說,我真無用。這只是我原先自視過高,才視些少阻滯為不能接受。

所以,批評人,到頭來是自己受苦。自己發脾氣、黑面,對身體有害之餘,又影響家人的心情。因果關係可以這樣微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8

談佛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29.html

季善林在「談佛」一書,說世上任何宗教的興起,都是由於人類有精神上的需要。現實是,如果人人去做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哪有人生產和生肓呢? 因此,這位國學大師說,而宗教的演變,就是盡量令人付出愈來愈少的修行努力,換取同樣的精神滿足。他將這樣的演變,比喻為天門的入場門券愈賣愈平宜。怎為 之愈賣愈平宜呢? 本來不准罪犯參與,後來說十惡不赦的人皆有佛性,接受之。本來成佛須要跨越多世來修行的,後來有頓悟這個途徑,即聞法當下覺悟成佛,雖然頓悟之前也有準備 功夫要做。本來出家的人才能修正成果,後來放寬到在家的信徒也可以。本來成佛完全靠自己修行,後來說可以求神拜佛,借肋祂們的力量達到同樣效果。

季善林說,佛教因應社會的需要,初期已是這樣,佛教有些概念借用沙門教,例如業報、輪迴等。沙門教在當時的印度是唯一能抗衡建制派婆羅門教的宗教,婆羅門 教是印度教的前身,相信滿天神佛主宰人間的一切,而信奉婆羅門教的族人是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佔領印度有部分領土,引入不平等的階段制度。佛教似沙門,便 利於吸納現有的沙門信徒,但佛教較沙門容易得道,修行人無須做近乎絕食的苦行。另外,佛教提倡食素,也有利討好種菜的、原居的農夫。推祟戒律,有助管理成 百上千的僧人。

我想,宗教處理的固然是天上的事,不過,始終由人去信,信的不可能是聖人,是聖人何須要信呢? 季善林的說法只不過為宗教塗上一點商業色彩而已。要知道季善林寫這些東西是在五、六十年代,唯物論風行中國的年代,取態上可能有所遷就,但我相信不至於違背良知的。

佛教其中一大特性,季善林也指出,是佛教可以傳播到另一個地方,中國,在這裡發揚光大,甚至改善進步,理論達到更深層次之後,再回流原產地印度。季善林 說,關鍵在於這個宗教的適應力強。其強大的適應力源於,它並不倚重單一、固定的權威經典,而是開放式地將歷代的高僧的理論兼容並蓄。這個也有正反兩面,我 想,像我的初學者就會感到無從入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