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草根老板真实经验 浙江人22条经典经商法则(ZZ)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bo1o.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1

職場、經商、理財求生術


2011-12-12  TCW




被壓榨的中產階 級」(squeezed middle),這是牛津英文字典選出的二○一一年的年度代表字,它代表著當前經濟景氣不佳、民眾飽受通貨膨脹、薪資凍結之苦,但卻又無力改變「備感壓 榨」的現狀。

邁向二○一二年,經濟前景依然混沌不明,個人到底該如何迎戰不景氣?

《商業周刊》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包括宏觀財務平台協理陳敏莉、一○四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 齡、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等人,為讀者整理出二○一二年,在理財、職場和經商三個領域中可能遭遇到的九道難題,協助你裝備好自己,迎接新一輪的挑 戰。

職場

Q1:經濟不景氣,別人被裁員了,新工作不好找,但我想換工作,如何衡量機會成本?

A:換工作的主要考量,不是景氣的好壞,而是應該檢討離職原因、掂掂自己換工作的實力,以及有無幫忙自己介紹工作的人脈存摺。

很多人在職場上跳槽,只是左右跳,不但沒有往前跳,甚至是倒退跳。轉換跑道應有長遠的計畫,尤其是在不景氣時,如果自身條件沒有比較好,更要小心評估自己 的競爭力,不要意氣用事。

貿然換工作,可能會面臨萬一持續找不到工作,花光緊急預備金的風險。如果真的很想辭職,建議至少要準備相當於六個月家庭開銷的緊急預備金,並且依自己重新 找工作的難易度來調整金額。

如果自己所屬的產業或工作,一時之間沒有太好的選擇,同時,個人儲蓄金額扣除緊急預備金後,又足以支撐未來的日常開銷的話,趁景氣低迷時充電、進修也是一 種不錯的選擇。

Q2:電子業放無薪假,餐飲服務業卻大豐收,我該投入哪一種產業比較有前景和未來?

A:沒有標準答案。有些人局限於個人專業,產業選擇的彈性很小,有些人是專業經理人或行政工作,比較沒有產業之別。但最好是先回頭看看自己的競爭力。

如果你是身處在公司末端,從事動用手腳、而非腦力的工作,替代性較高,被淘汰的機率也比較高,例如科技產業實施無薪假,首當其衝的就是作業員。業務、研發 工作受到景氣不好的衝擊較小。

根據一○四人力銀行的職缺需求,目前較有前景的工作包括內需服務、通訊、研發、軟體等,大致上可分為服務和研發兩塊,不僅是企業在不景氣中的改革資本,也 是供給量較小的行業。

未來的職場競爭力在於跨界能力,例如在網路購物時代,從事網站設計的工程師,不僅要懂得程式語言,也必須掌握消費者的習性,因此,結合科技和服務精神,將 是未來跨界工作的必備能力。

Q3:公司要緊縮人力,我該選擇放無薪假,還是被資遣?

A:企業放員工無薪假等於變相減薪,收入變少,但時間變得充裕,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例如過去因工作忙碌,必須請人代勞的家務事,或請保母看顧小孩,如今可以自己做,也是一種時間的價值。

被老闆資遣也不是世界末日,除了領到預告工資和資遣費,還可以請領失業救助補助金。請領的額度是投保薪資的六○%,最多可領取半年的失業給付,請領條件是 非自願離職,且離職前三年內,你的勞保投保年資須累計滿一年。請領失業給付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期間,若沒有配偶或子女可依附者,健保可依附在區公所或其他 鄉鎮市公所,並且自付額可獲減免。

到底應該怎麼選,則視年資和企業狀況而定。

資遣費和失業救助補助金,和年資息息相關,資遣費以年資計算,勞退新制下,每滿一年年資,應給付半個月薪資,因此,工作兩年和十年的差異相當大。

如果判斷企業的人力緊縮只是短暫現象,本質仍然良好,休無薪假比較好。相反的,如果企業或所屬產業走下坡,例如四大「慘」業(編按:DRAM、面板、 LED、太陽能),可能一去不回頭,當然是趁領得到資遣費時,先領資遣費,申請失業救助補助金,同時再另外找新工作比較划得來。

此外,如果在第三個月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要在新公司待滿三個月,即可以再回到就業輔導中心辦理「工作獎勵」,請領你剩下三個月的失業給付一半的金額。

經商

Q4:報紙都說明年的景氣會變差,做小生意的我該怎麼辦?難道要乾脆收起來不做嗎?

A:不景氣才是好時機。經營之神王永慶不是有說過,要在冬天賣冰嗎?雖然冬天顧客少,店家可能必須降低成本或利潤,才能生存;但是,如果趁這一段時間調整 好體質、撐過了冬天,到了夏天來時,也就不怕同業競爭了。所有做生意的,考驗的都是意志力,如果說不景氣就要收起來,那只是藉口而已,因為不景氣並不是不 能做生意的理由。

雖說做小生意的,或許比較容易受景氣影響,但是別忘了,小生意比起大集團,有更大的彈性,更有能力去調整、應變。比方說賣車輪餅的,以前六個賣一百元,現 在可以八個賣一百元,薄利多銷。只要產品、服務夠好,也許稍微賣便宜一點,量就會起來,少賺一點撐過去,就可以生存。搞不好還因為你量變大了,成本可以再 降低。

Q5:景氣差,為何百貨公司及餐廳人擠人,媒體也說民眾消費力很強,這是怎麼回事?

A:你看到的,很可能只是片面場景。因為不景氣時,其實反而是凸顯企業和品牌知名度、口碑和產品力的時候。景氣不好,大家會更精打細算、更謹慎選擇,這時 就會產生排擠效應,擠出那些較不具競爭力的業者,而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就越來越好。

舉例來說,消費者在精打細算後,會把預算集中,這時,強勢通路就更有優勢,不但最容易吸引消費者,也最有能力要求供應商配合促銷等活動。

仔細想想,你印象中那些人擠人的畫面,是不是都出現在知名百貨公司,以及受歡迎的餐廳?

事實上,空蕩蕩的商場或餐廳並不少,只是你沒特別注意。景氣越差,這種現象就會越明顯,可以說,這就是場淘汰賽。

Q6:如果我想投入小型創業,做餐飲相關的生意好嗎?還是網路商店比較好?

A:網路商店太多人做了,雖然門檻低,但成功機率也低,如果一萬家網路商店中,只有一家能做成功,那麼,實體店鋪,至少十家就會有一家有機會成功。 若現在想投入小型創業的讀者,建議可以先從回收期不長的業別開始。例如餐飲相關行業,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再怎麼不景氣,人還是要吃飯,但是產品和定價要選 對。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哪一種,只要做一種就好,以那些排隊人氣店為例,他們都是只有一種招牌商品,比如鬆餅、牛肉麵,大概就占了營收七、八成以上,其他只是 豐富菜單而已,尤其做小生意的,更是要單一、簡單化就好。

只要產品和地點對了,接下來就是定價問題。一開始不要計較成本,因初期成本較高是一定的,但等到量大,成本至少可降兩、三成。重點是,初期一定要撐得起 來,同時要讓顧客感覺到好吃、量大、又便宜。

如果是只有一、兩百萬元資金的人,建議可從加盟開始,但是要找知名且可靠的品牌,最好是能先多找該品牌的其他加盟者聊聊,多做了解。

如果說,一般自行創業成功機率是三成,選對適當的加盟主,創業成功機率大約可提高至七成,因為可以省去自我摸索的時間,並防範一些常見錯誤,而且一家店成 功之後,還可以開第二家、第三家。不景氣,機會更多。

理財

Q7:未來預期會出現通膨,我想買房保值,但房價剛開始修正,這時候我該買房嗎?

A:以台灣目前的資金條件以及財富分配來看,對於台北的房價還是有很強的支撐效果。

除非藉由稅制的大幅調整,來改變富裕人士對於不動產持有的偏好,否則,財富分配在未來三、五年內都很難扭轉。像是奢侈稅,也只不過造成量縮、但價不跌,要 等到釋出的房子變多,房價才會比較明顯修正。

一般民眾若還是有買房需求,要特別注意利率的變化。以台北市來說,目前平均租金報酬率大約在一.七七%,而利率已經升到一.八%以上,也就是說買比租划算 的優勢已不存在。

而且,房貸至少要背負十年以上,我們很難預測那麼久的利率走勢。尤其,通膨確定的話,那麼利率往上走的機率就很高,想買房子的人,在計算每月房貸支出的時 候,最好自己先加碼,計算一下,如果未來升息一至二個百分點的時候,房貸是不是還能夠負擔得起。

若是置產或投資考量,此時,保值區的選擇就很重要,要找「買的人比賣的人多的地方」,這些地區的房價支撐性比較好,長期等到景氣回到正循環的時候,房價上 漲的機會也就會比較大。

Q8:股市忽漲忽跌,現在還能投資嗎?或是現金為王?錢放在哪邊最安全?

A:就連國家都有第二預備金、第三預備金,個人更需要為自己和家人準備一筆現金,進可攻,退可守。

現金可分為兩種,一是以備不時之需的「保命錢」,另一種是看機會做短線的「投機錢」。

如今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投資就像衝浪,不時有巨浪打來,投資人須為自己的財富綁上救生圈。在「保命錢」要保留不能動用的前提下,利用「投機錢」危機入市, 即使一時被套牢,也沒有後顧之憂。

目前慘遭套牢的投資人,如果原本就是以共同基金的方式,建立一個股債配置的投資組合,就不需要完全離開投資市場,因為全部轉換回現金,不但會失去當初長期 投資的目的與效益,也有可能錯失市場反彈時,卻來不及回到市場的好時機。

Q9:我定期定額投資多年都還是負報酬率,明年景氣若不好,要再繼續扣款嗎?

A:別傻了,定期定額不是一味扣款的傻瓜投資術。

定期定額投資依個人口袋深度而定。如果緊急預備金足以應付六個月至一年的家庭開銷,且沒有失業之虞,即使未來景氣不好,市場持續修正,你仍可繼續投資,逢 低扣款,因每個市場都會有多空循環,總有一天會反彈,等到下一波景氣復甦來到,就可以停利收割這段時間的投資。

如果手上現金不夠,生活隨時可能會因無薪假或失業受到影響,則建議連定期定額都要調整資產配置,不要全部都投資在新興市場、產業型基金等波動大的標的。如 果緊急預備金下降到三至四個月存糧,或收入持續下降,則建議暫時停止扣款。

持續扣款多年,但基金仍呈現負報酬率,原因可能並非大環境使然,而是產品本身的問題。投資人不要傻傻扣款,應進一步檢視投資標的,手上基金原有正報酬率, 是單純因景氣問題,現在變成負報酬率?還是即使景氣好,基金本身表現一直比同類型基金差?如果是前者,仍可以繼續定期定額,如果是後者,就應該汰弱留強換 基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15

「持劍經商」在非洲 ——中國人在非洲安全攻略

http://www.infzm.com/content/85257

對任何國家而言,保護海外公民都是個難題,對於不願當超級大國、希望在國際上保持低調形象的中國來說,這或許更難。

2013年1月,有兩則消息在不到一週之內傳入國人耳中。

1月12日,中鐵十八局4名中方員工在蘇丹北達爾富爾州首府法希爾附近遭綁架。目前,搜救工作正在進行中,其他中方人員已撤至安全營地。

馬里反政府武裝近日發動新的軍事攻勢,致使馬里局勢動盪,中國駐馬里使館開始盡全力為中國公民提供相關保護。

中國人在非洲怎麼了?

非洲痛與傷

2012年6月的一天,埃塞俄比亞一處中國工地,十幾名壯實的黑人青年手持步槍,整齊列隊射擊,槍聲響處,遠方目標應聲而倒。中方經理從身後走來,與帶隊的黑人青年親切握手,然後簽約。

這是一場中國公司聘請當地保安力量的儀式,當地保安公司要拉出隊伍來給中國朋友看看實力。第二天,保安隊正式上班執勤。來的五六個保安身材不一,年齡各異,遠非昨天那些壯實的漢子,而手拿的槍支也只是破舊的樣子貨——廣告過後,真實的情景原來如此。

中方經理苦笑——至少,他們與當地可能圖謀不軌的人語言相通,甚至有可能間接相識,有事時可以發揮點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以來,類似蘇丹綁架這樣的事件有13起,其中7起發生在非洲,遇襲的多是石油、工程建設、礦業公司的外派人員。

前駐盧旺達經濟商務參贊王勤曾在非洲幾個國家工作多年。他說:「一般在非洲的中國公司都僱用當地持槍保安,尤其在安全程度相對差一些的國家,比如尼日利亞、盧旺達、剛果(金)、剛果(布)等,都有當地人開辦的保安公司。」

非洲,已經是中國第二大工程、勞務承包市場和第四大海外投資目的地。數萬中國工人在非洲四處紮根,參與建設和生活,領域涉及電力、通信、交通、港口等。

在非洲,有中國商人可以從南到北認識這國司令那國情報局長,可以乘坐軍用飛機跑生意,也有中國商人被普通劫匪拿槍逼著交出多年辛苦所得,還有中國人被自己同胞開設的娛樂場所敲詐勒索甚至綁票撕票。

外交部領事保護工作視野中,最常見的6類需要提供保護情況是:出入過境受阻、被扣押、發生意外事故、家人在外失蹤、家屬國外亡故、犯罪分子侵害。

在非洲這片神奇的大陸上,無徵兆陣發的群體性華人受侵害現象讓人揪心,摻雜著中非雙方都存在的法律和管理不完備、致富渴望、文化衝突和利益糾葛。

2012年10月11日,在加納淘金者中,16歲的中國陳姓少年在加納軍警的槍下斃命。兩天的執法行動中,加納警方一共逮捕了一百多名涉嫌非法淘金的中國公民。這些人絕大多數沒有在加納的合法居留許可和工作簽證。

2012年8月25日在安哥拉,37名中國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通過包機押解回國。他們涉嫌對中國公民進行綁架、搶劫、敲詐勒索、拐騙婦女強迫賣淫等違法犯罪活動。

內戰後開始十年重建的安哥拉,有近30萬中國公民隨著各種機會而來,懷揣夢想的淘金者、冒險家、大小國企,以及規避本土和歐美激烈競爭的「蟄伏者」向非洲集中。其中魚龍混雜,家族勢力、同鄉會等發展如當年上海灘的青紅幫。

橫行一時的「福清幫」囂張之時,安哥拉首都的華人商店每天在警察吃午飯的時間都不敢開門。一年中,幫派針對中國人下手的綁架案竟達20起,綁架成功率高達百分之百,被綁人質被百般折磨,身澆汽油、毆打、挖坑活埋、在野外被蚊蟲叮咬等,重傷死亡事件不斷出現,單人贖金最高達到50萬美元。

「摸著石頭過河」

如同在國內跨省打工一樣,一些中國人來非洲淘金,並未考慮太多跨國法律因素,甚至根本無此概念。

不同的安全環境、不同的法律制度、不同的華人群體、不同的利益訴求,使得中國人在非洲的安全狀況變得十分複雜。

顯然,看上去簡單的違法開採、非洲居留工作事件,牽扯著太多複雜因素。問題並不能靠任何一方堅守死板的法律條文解決。

目前,公安部已向我在美國、泰國、土耳其、吉爾吉斯斯坦等19個國家的駐外使領館派駐了30名警務聯絡官。但在非洲,只有南非有警務聯絡官。

保護海外公民安全,中國還是個新手,中國應對利比亞危機的一「撤」了之模式,不是長久之計。解決之道,在於切實深入非洲社會,增強與當地各派、各人群的認同與信任。

中國應對此類挑戰的方針,遵循了那句歷久彌新的實用主義格言——「摸著石頭過河」。

對於正在經歷全球化的中國,保護海外公民的問題將變得更加緊迫和複雜。

2012年11月6日,前一年在湄公河上殺害13名中國船員的糯康一夥在昆明被判死刑。與在安哥拉的黑幫被抓捕回國一樣,中國通過國際合作懲治了真兇。

但實際上,糯康與安哥拉「福清幫」伏法都只是個案。

對任何國家而言,保護海外公民都是個難題,但對於不情願當超級大國、希望在國際上保持低調形象的中國來說,這或許更難。

以民族心態看待,「中國人都是好人,外國人都是壞人」的思路不可取;以受害者心態看待,「中國人走到哪裡都受欺侮,怎麼也沒人出面管」的思路不可取;以暴發者心態看待,「現在中國有實力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中國人受欺侮就得狠狠打」的思路也不可取。

「持劍經商」?

「像是工人被劫持事件的營救行為,根本不涉及干預主義,中國走到海外國家,對方國就有責任進行保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

全球不同的安全環境,給中國人的海外生存帶來不同境遇。各國不同的體制、與中國地理位置的遠近、中國人在不同國度的聚集程度以及各國對中國的認同程度等等,決定了中國應採取不同的對策。

中國與周邊新興力量距離近,可以施加有效的地緣影響,在中國現實的軍力威懾與應急反應機制下,綜合運用政府交往、法律溝通、民間交流、媒體造勢,可以明顯改善中國人在這些國家的安全處境。

然而遙遠的非洲又該如何給予當地中國人持久、全面的保護?這需要更加長遠、全面的戰略籌劃。

中國人在非洲要爭氣、自強,同時加強夠得著、用得上的安全保障力量。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指出,僱用當地保安公司、尋找中資海外安保新機制等辦法都亟待探索實行。

利用民間保安機構來保衛本國僑民和駐外企業機構的安全,已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但中國在這方面還處於初級階段。目前,中國國內的保安公司仍不健全,規模不大,服務仍以國內為主。

中國在海外沒有成熟的私人安保隊伍,譬如美國黑水保安公司那樣由退伍軍人組成的隊伍。

「安全方面的投入絕不是浪費,因為從以往案例來看,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後期處理事件的花費往往高於預先採取防備措施的成本。」中國駐蘇丹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郝宏社說。

更加長遠和可靠的做法,是通過軟實力建設不斷贏得海外認同,同時儘量做實國際安全合作機制,使儘可能多的國家承擔起保護中國公民的義務,使其認識到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必須保護。

中國不想侵犯別國主權,不想替急功近利、以身犯險甚至以身試法者保駕,軍事力量在維護海外中國人安全時,只能非常有節制地使用。

中國人已經走出去,不可能再退回來。中國人走出海外是為了發展,而不像五百年前西方殖民者那樣是為了征服和掠奪。這要求中國人在當地生根發芽,實現從實利到文化的兼容包容,與當地人共生共富共樂。

什麼是最終能維護中國人海外安全的根本對策?對個人來說是需要自尊自重,對國家和機構來說是需要協作統籌,以「巧實力」取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69

純屬玩票還是動真格?扒一扒那些年跨界經商的明星大腕們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081.html

在這個時代,娛樂明星等公眾名人跨界涉足商業產業的事情屢見不鮮,但多是曇花一現,時日不多便日薄西山,最後銷聲匿跡。作為大眾的閒聊八卦的談資,也多是借助一時的名人效應而引起關注,隨著時間而慢慢沖淡。

而歸其失敗的原因,多是因其涉商太淺,興起而為,興衰而敗,沒能很好衡量「涉商」的方式應該是「創業」還是「投資」,自己有何優勢?完全消耗自己的「名人效應」還是有其他的生態鏈條?精力如何分配等等問題。不過明星做商業,多半還是以自己影視娛樂工作為主線,不至於商業的盈虧能直接產生自身的經濟危機,所以多半不過是過了一把當老闆的癮,便退出商業江湖,重新回歸自己的老本行了。

雖說夭折的為多數,但也存在著在商業中成功涅槃,轉型成功的案例,以下便通過幾個個例來說他們的成功,以及成功背後的關鍵原因。


任泉,在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在最近通過網絡信息重新瞭解了任泉之前,我對他的記憶還停留在那年《少年包青天》裡的公孫策當中。一直感覺任泉是個不溫不火的明星,今年少見作品更是讓我覺得已是過氣了的明星,直到最近在央視一檔青少年電視公開課類的節目上看到任泉的創業故事演講,我才發現,原來現在他更多的身份,已不是一個演員,而是一個生意人。

剛畢業那會,從東拼西借的錢做起了第一次投資——蜀地辣子魚餐廳,一直拓展到現在的餐廳、酒吧、美容院、股票、話劇、電視劇等多種產業的投資。不過其含金量最高的還是要屬其第一筆投資的蜀地辣子魚餐廳,當時雖然剛畢業,但已經接拍了幾部影視作品了,已經可以有「星路」可尋了,但任泉還是果斷地借錢做起了自己想做的生意,可見其在那個時候對於自己想要的,自己渴望的,無論是形式還是結果,都有相對明確的認知。

在後來的演講中,他說起最初的創業,提到了當初從李冰冰那裡借了三萬塊錢,而現在的這個三萬塊錢,翻了一千倍都不止,透露著一個自信者對於成功驗證後的驕傲。

明星中做餐飲的不在少數,像趙薇、田震、韓紅、高凌風、曾志偉都有做過,而多半火了一段時間後便日漸衰落,門可羅雀,關門大吉了。他們做與任泉做的出發點到執行力都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妄自揣測下他們做都半是手有閒錢,做點生意,享受下當個老闆的感覺,並且多是多自己的交際圈和影響力有給予了過多的KPI,然後這種不可預估的「影響力」價值,在真正執行的時候,是很難量化的。

任泉最初開始,從預算、選址、購材、施工都是親力親為的,甚至還去考了廚師證,於此可見一斑。當然,商業運營比任泉成功的也還大有人在,不過多是股市、樓市、娛樂影視三個領域,並且是大投資,大回報,要麼得個大紅包,要麼得到大債務。而從「在商言商」的角度上來看,我則更推崇任泉這種把「事業」當事業來做的商業精神,不盲目追崇,也不讓運氣和機遇有更多的話語權,在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李靜,在一開始,都朝著自己的產業生態鏈發展

一個從地方電視台的編輯,到後來的央視主持人,再到如今的一手做電視節目,一手做電子商務,並且能將二者相輔相成地配合發展的商業老闆。雖為人妻人母,卻依然能在閃光燈下遊刃有餘。她是一個主持人?製片人?老闆或者是作家?多重身份集於一身的李靜卻能鬼馬神刀地把這所有身份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並且在商業領域中不斷地轉化和蛻變,而每一次蛻變,你都會發現,李靜的產業生態鏈,又朝前走了一步。

如何從一個主持人完成到CEO的轉變?99年,已經在央視主持主持多個節目的李靜擁著多數人欣羨的工作,然而「好動」的她卻毅然辭職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東方風行傳媒,開展了「賣節目」的生意。配合其強悍的製作班底,公司已經節節攀升,已經擁有了多個炙手可熱的電視節目。這個過程加深了李靜成為一個優秀主持人的積累,也同時完成了由一個主持人向CEO的轉變過程。

做電商,是個「順水推舟」的偶然。說是偶然,是因為做電商來說對李靜是個新領域,沒有接觸和經驗,可謂是大幅度地跨領域。說順水推舟是因為在07年李靜萌生做電商的想法時候,是基於其多年來在做綜藝、娛樂節目過程中的積累的人氣和人脈。並且在《美麗俏佳人》和《我愛每一天》等節目的製作中,也讓李靜獲得了很多關於做美妝的經驗。所以說,這是個偶然,也是個必然。

通過對自己公眾形象的積累,來做自己的品牌。其實明星做自主品牌也不是少數,比如以潮流先鋒示人的陳冠希就有自己的潮牌CLOT,以及李晨和潘瑋柏的NPC,還有同樣是主持人的謝娜一心打造的歡型等等,都屬於娛樂達人創立的自主品牌。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李靜的「靜佳」是以樂蜂網為載體的自主品牌,這也是李靜為自己生態鏈的延續而做的又一步動作。

這幾年垂直類電商有了一次比較大的洗牌,李靜覺得擁有自主品牌才是做電商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這也便是她推出靜佳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也便完成了她從一個平台老闆向品牌擁有者的又一次進化。並且最近在江蘇衛視的《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的節目中,李靜和姚勁波、汪小菲、李想等12位企業家的商業真人秀中,也足見李靜想要自己的角色蛻變中進行一次更為徹底轉型的信心,以更職業的商業人士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

李靜雖然不是國內商業女性中最突出的一位,但其跨越領域的寬度以及跨越後轉型後對自己產品的把握和理順能力,卻是不得不值得稱讚的。

 

韓寒,在一開始,便拒你於千里之外的商業金礦

一個不參加研討會、交流會、筆會、不簽售、不講座、不剪綵、不出席時尚聚會、不參加頒獎典禮、不參加演出、接受少量專訪,原則上不接受當面採訪的韓寒,卻頂著作家、車手、代言人,甚至互聯網產品的CEO等多個頭銜。然而就是這個偶爾淺淺微笑,偶爾冷漠不語的韓寒,卻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千萬級別的代言費,讓眾多一線明星瞠目結舌。

韓寒的吸金渠道應該說並不是很繁多,但是每一個卻都是舉足輕重的。作家,賽車手,廣告代言,但在三個領域中,卻都是佼佼者。韓寒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雖然這種個性把他的代言之路越逼越窄,但商業價值卻是以更高的斜率在攀升。韓寒代言就像是豆瓣網選廣告合作商的banner一樣,一定要來符合自己的調性,而絕不是用金錢就犧牲一切。

韓寒可以代言suv,但去代言mini cooper就顯得不妥,他可以去代言咖啡(雖然我不喜歡雀巢這個牌子,但這裡只談它的咖啡屬性),但好像代言奶茶就有點彆扭,你讓他代言老羅的「錘子手機」可以的,但oppo好像就不是很合適,而這種代言風格的形成,也是主要源於韓寒代言的關鍵一戰——凡客體,這也是韓寒從一個作家&賽車手向一個代言人轉型的完美過渡,這不僅沒有傷害到韓寒的調性,反而成就和傳播了韓寒的調性,也就是如今在代言領域的商業價值。

「韓寒從不會以犧牲自己的獨立追求而去做一些商業行為」,儘管這充斥這濃密的浪漫主義色彩和理想主義,不過韓寒,卻將此把握的很好。即便是韓寒在接觸互聯網產品的時候,即便是他現在可能是一家科技公司前身老闆的時候。因為他和李靜一樣,他做了一次延展,核心產品的延展,這個是他熟悉並能掌控的領域,至於表現形式,是通過市場做的選擇。

韓寒的【一個】app,上線不到24小時,【一個】就衝到了蘋果應用商店中國區免費下載總榜第一名。這又是一個「韓寒效應」不可複製的傳奇,似乎「韓寒出品」就一定是有著充足的「文藝品質」保障,就像豆瓣一樣,都是死忠的粉絲。不過我想韓寒應該已經意識到了,他可以做的更多,我甚至猜想他也想做一個企業,一個需要頂著「韓寒」光卻依舊可以奪目的企業。

【一個】的製作團隊從幾人增加的幾十人,從三室兩廳的民房搬到了三層的別墅,從以前的不用坐班到現在的準時打卡,一切,都在朝著正規的方向發展,

這是個快節奏的商業時代,這是個一款應用軟件甚至可以改變一個領域格局的時代,對於韓寒這一次商業探索,或許可以讓人們有更多期待,這不僅是對一個產品的展望,而更像是一次對像韓寒這樣用浪漫主義情懷做商業的人實戰考證。是否依舊可以「拒你千里之外」,又做到金光閃閃。這對韓寒,是有里程碑意義的,儘管或者他並不喜歡這麼沉重的措辭。

從任泉的蜀地辣子魚,到李靜的原創品牌靜佳,再到韓寒的浪漫情懷【一個】,可能只是眾多名人精英轉型的冰山一角,但從中不難發現,在涅槃中,擁有獨立思考腳踏實地的重要。就像在一百多年前,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文學大師斯蒂文森,留下的那句他對於人生的解讀一樣:

「一個人應當擯棄那些令人心顫的雜念,全神貫注地走自己腳下的人生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79

Boone Pickens:22條經商成功的心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065

即使放眼全球,布恩·皮肯斯(Boone Pickens)也算得上商界傳奇。可惜,時下大家要是有興趣搜索下有關他的報道,可能比較八卦,比如這位85歲的億萬富豪怎樣經歷五段婚姻、70歲以後迎娶的妻子更年輕雲雲。 其實皮肯斯的名字與“得州石油大亨”這個詞應該更匹配。 上世紀80年代,皮肯斯的石油公司Mesa Petroleum在美國幾乎無人不曉。他發起了淩厲的企業並購戰,人送外號“石油炒家”。 80年代中期,皮肯斯還因為競購Gulf Oil上了《時代》的封面。 90年代,皮肯斯賣掉了Mesa,甩掉石油大王的帽子當上“金融家”,成立了一家簡稱BP——跟英國石油巨頭BP起名撞車的基金公司BP Capital Management。 福布斯2007年報道,通過投資商品和股票的兩只基金和BP基金公司收費分成,Pickens2006年獲得收入合計9.9億美元。 不必說,Pickens是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的常客。截至2013年9月,皮肯斯個人資產凈值9.5億美元。 對皮肯斯經歷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一看他本人的作品——“最初的10億最難賺”(The First Billion Is The Hardest),其中有不少皮肯斯對生活和經商的見解。 皮肯斯的家人和下屬將這些見解稱為布恩主義(Boone-isms),集結於皮肯斯的個人網站http://www.boonepickens.com/boone-isms/。 Businessinsider記者Julia La Roche摘錄了一些布恩主義觀點,我們一起看一看皮肯斯多年生活歷練和縱橫商界的經驗之談。 1、沒有付諸行動的計劃不是計劃,是講話。 2、假如首席執行官只持有所在公司極少量的股份,他們對股東的感覺應該和看待非洲狒狒沒什麽差別。 3、朋友之間做交易,那可一點都不合適。 4、我告訴一個朋友:“這是個塑造性格的市場。”他看著我說:“如果市場行情差了,你就比亞伯拉罕·林肯更有性格。” 5、吹掉那些泡沫,你就能得到真家夥。 6、人年輕的時候,健身是運動,年紀大了就是必要。 7、要跟大狗競跑,絕不能戀家不出。 8、要願意做決定,這是做好領導最重要的品質。別成了我口中那種“總是準備定目標”的病人,必須心甘情願拿出行動。 9、有種高管,他們不關心給股東謀利,更關心薪水、待遇、權力、名譽——這四個詞的英文首字母都是P所以簡稱4個P。這樣的高管太多了。 10、別那麽一本正經,談話可以讓生意順其自然。要留記錄並且記下細節最好是寫下來,但交談就可以歸納一些想法。我們的午餐會成果不斐,其實午餐會也不過是一份三明治、一碗湯和一兩個好點子,一滴馬丁尼雞尾酒都不要沾。 11、我一直認為,有必要時不時展現新形象。別人能預計到你的下一步,你就要輸了。 12、工作八小時、睡八小時,保證不是工作這期間在睡覺。 13、如果你對某個問題的看法沒錯,就一直做下去,直到出現不能再前進的跡象為止。別半途而廢。 14、把球拋出去又接住,這身手利落。我也做過幾次,但不可能一直這麽幹。 15、努力工作,早來晚走,那就是當領導必須做到的。 16、背水一戰,殺出一條路,我很擅長出奇招。 17、這兒一切節奏都快,沒有什麽懶散地看自己的表打發時間那回事。 18、我早就懂得,要按規則行事,如果為獲勝弄虛作假,那毫無意義。 19、捕象的時候別分心追兔子。 20、我們會變通,能很快行動,完成任務。 21、你靠團隊取勝,而我是組建團隊的高手。 22、你要是輸得起,我就不怕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281

好友追憶《謹言慎行 為人、經商重視風險 低調首富 總是「看清楚才揮桿」

2014-10-13  TWM  
 

 

蔡萬才驟逝,讓許多與他長年深交的好友措手不及,徒留許多懷念;尤其是他儉樸的個性,身為首富依然不改其志,以及他對另一半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尊重與扶持,讓老友回憶時笑中帶淚,更留下老一輩企業家的優雅典範。

口述‧王玉珍 整理‧洪依婷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溘然離世,令人遺憾,《今周刊》邀請與他情誼深厚的老友──前監委、華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王玉珍,暢談另一面的蔡萬才。

兩人的交情,從二十多年前蔡萬才任職立委期間就已結下,二十多年來,無論風吹雨打,維持每周一到兩次的高爾夫球敘,他說在球場上,「蔡總裁的每一步、一回身,都是小心謹慎,看清楚四周環境才揮桿,和他的經商、為人之道,處處都是風險管控,同樣的道理。」以下是王玉珍的訪談紀要:最後一次和蔡總裁見面,應該是在八月二十二日吧,因為九月他和家人去了法國,才剛回來,前兩天我們還在約下次打球的時間,沒想到就……。

總裁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他的萬貫家財,也不是他的身分地位,反而是他平實、儉樸的習性,和絲毫沒有架子的好性情。我們常笑他說:「你這樣哪裡像首富呢?」他勤儉持家,我們每次打完球,偶爾一起吃飯,多餘的食物,他會打包帶走,一點都不覺得不好意思,給家人、給隨扈都好,就是不能浪費食物。

連淺酌幾杯,他都不挑什麼高檔紅酒,他最愛喝威士忌,加點冰塊,這樣就夠了;有一次他的兒子請客開了好酒,他剛好推門走進去,兒子馬上推說:「這酒是客人帶來的。」兒子也深知老爸的儉樸個性。

他,沒有首富架子不喝高檔酒 一只錶用十幾年他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很平淡,全身上下沒有什麼名牌,拿錶來說好了,手腕上一只SEIKO精工錶,一戴就是十幾年,他還誇這錶好,很準,不會壞,他說過自己是創業者起家,看盡社會的辛酸苦辣,人要懂得知福、惜福,不浪費。

大家看他首富之家,家大業大,其實他最重視風險,凡事謹言慎行,小到我們吃飯聚餐,如果當天都是好友,他高談闊論,引經據典,又幽默風趣,大家都喜歡聽他開講;但只要席間有陌生人在,他就笑笑地聽,不說話。

而在經營公司上,他常告誡我們要居安思危,好的時候要小心隨時可能有風暴,但真的遇到風暴,他又說:「不會永遠是最低點,你該危機入市就要勇敢危機入市;可是你要有耐心、有毅力去等待好的時光到來。」他的「風險說」很多朋友都聽過,但他並非一味風險趨避而已,大家沒有體會到的,是他做完所有風險評估之後,仍有孤注一擲的勇氣與決心。

他曾經親口跟我們談起他人生最精采一役──就是一九八九年時,他在國泰人壽股價一千五百元以上高點開始,一路賣出,最後全部賣光,換得兩百億元現金入袋,成為富邦集團的開山基石。

他,沒有三妻四妾敬重妻子 總是讓她走前面「賣股」動作看似簡單,但他告訴我們,為了這一「賣」,他當時是幾天幾夜不睡覺,絞盡心思不斷思考,把所有的因素全部反覆想了又想。最後,就如他自己說的,「居安思危」,他拍板一賣,就此扭轉人生。

他的事業版圖一路茁壯,社經地位當然也越來越高,但他二十多年來個性卻始終如一,他無論和我們或朋友約時間,從沒有大老闆的派頭,通常都比約定的時間還要早到;許多朋友和他約會,時間一到,發現蔡總裁已經好整以暇坐在那裡,都會嚇一大跳,但他老人家說,「凡事準備好就不會出錯。」而且他從年輕到老都謹守一個原則,就是「每頓飯局都是從頭吃到尾」,他不跑攤,絕對不會吃到一半,還要趕著去下一攤,他說這是對主人的尊重。

蔡總裁一手建立富邦集團,算是台灣第一代的創業家,但他和其他台灣老一輩企業家不同的是,他沒有三妻四妾。他也以此告誡兒子說,「阿忠、阿興啊(蔡明忠與蔡明興),家庭很重要,千萬不要製造無謂的負擔,造成家庭風波。」而他自己當然力守這項原則,他的太太也經常和我們一起吃飯,席間蔡總裁因博覽群書,尤其對台灣近代史的研究,幾乎已到「專家」層級,對於許多歷史典故、政治人物,他都可以細說分明。有時他越講越開心,難免流露鮮明的政治立場,他的夫人就會適時出來緩頰說,「別說這些了,吃飯吧!」至今私下場合,經常是他讓太太走在前面,從小地方就可看出他對太太的敬重。

失去蔡總裁就像失去一位老師,他教我的一言一行,做人處世,很值得給年輕人當榜樣,他是令人敬佩的優雅企業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78

中央巡視組:東風公司幹部親屬違規經商,“靠山吃山”問題突出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5/0206/272232.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和雙 根據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2月3日,中央第十三巡視組組長朱保成,副組長王海沙向東風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平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並反饋了專項巡視情況。

在2月3日向東風汽車公司反饋巡視情況時,朱保成指出,東風公司黨委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加強紀檢監察工作,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幹部群眾也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部分領導幹部的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與東風公司存在關聯交易,“靠山吃山”問題突出;對2011年原中央第四企業金融巡視組反饋意見沒有認真整改,致使領導幹部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愈演愈烈;公款出國(境)旅遊問題突出,管理失控,出國(境)辦理公務審批管理不嚴,任務重複、超天數、超人數現象普遍;“四風”整改不力,頂風違紀問題突出,存在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購買贈送購物卡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公司發生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件沒有進行通報和警示教育;公司紀委落實監督責任不到位,對多起舉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沒有及時組織查處;選人用人中“帶病提拔”影響惡劣,幹部交流不夠。

在向東風汽車黨委反饋專項巡視情況時,朱保成還表示,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企業領導人員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及有關部門處理。對此,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表示,“我們堅決按照中央的精神和巡視組的要求,對中央巡視組反饋的意見,全力抓好整改落實,堅定不移地抓好公司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4年11月27日至12月27日,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對東風公司開展了專項巡視。據了解,專項巡視期間,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多次發布東風反腐進展,其中兩次為通報“國務院國資委紀委消息”,分別涉及兩位東風高管“正接受調查”,一位是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助理、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黨委常委任勇,另一位是東風汽車公司原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原東風朝陽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範仲。

此外,中紀委監察部網站還兩次發布東風汽車公司內部反腐進展。2014年12月2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東風汽車通報2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問題精神問題”的消息,稱東風汽車公司黨委決定給予34人黨政紀處分。2014年12月3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繼續發文稱,12月31日,東風汽車公司黨委召開黨委常委會,認真學習貫徹12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對8家下屬企業1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公款出國(境)旅遊問題進行嚴肅處理,東風汽車公司黨委決定給予19人黨政紀處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89

榮登「全球最適合經商國家」 外商最愛它 全球人才搶投靠

2016-04-25  TCW

假如讓世人自由選擇要移民哪個國家,台灣人口將減少一八%,愛爾蘭則將增加三三%。這是潛在淨移民指數(PNMI)最新調查結果。意思是,想到愛爾蘭安身立命的外國人,比想離開愛爾蘭的本國人還多了三成。

再對照世界經濟論壇最新排名,在吸引人才能力上,愛爾蘭排名全球第九,我們則是第五十六名。

29年前,這裡找不到工作

愛爾蘭不只吸引外資,也吸引外國人才。相對的,不只外資不愛台灣,外國人才也不來。這巨大落差從何而來?

我到愛爾蘭排名第一、有四百二十四年歷史的都柏林三一學院。四十九歲的年輕校長普蘭德蓋斯特(Patrick Prendergast),在英式古典風的會議室裡,以自身的經歷反映人才流動演變。

「記得我」一九八七年大學畢業時,機械工程教授問全班多少人會留在愛爾蘭,結果五十人中只有兩個人舉手,當時每個人都要離開,因為這裡沒有工作,」他說。

一九九五年,他回到三一學院任教,是機械工程系十年來首次的新職缺。

「愛爾蘭經濟開始變好,這改變了每件事情,人們開始回來。當時從未想像過的 波蘭人、立陶宛人、中國人都來了……,你能相信都柏林現在有個中國城嗎?」他滔滔不絕的說。

29年後,這裡移民多、薪資勝德國

從「凱爾特之虎」到「歐豬」,再到這兩年經濟重新起飛,愛爾蘭人的流動也隨之起伏,如今外移減緩、回流漸增,去年愛爾蘭人有三萬名外栘、一萬名回流,卻更有五萬五千名外國人移入,填補外商需要的人才缺口。

因為景氣復甦的時間還不夠久,目前愛爾蘭的青年失業率仍高達二0%以上,但奇怪的是,為何愛爾蘭人不反對外國移民、不怕工作被搶走?

為了讓產業在國家生根,愛爾蘭歡迎外國人才,似乎成了全民習慣。愛爾蘭台灣協會會長呂胤芳,現任IB M愛爾蘭公司的軟體工程主管,就是例子。他大學畢業時,搜尋全球各地工作,發現愛爾蘭的機會最好,至今待了十六年。

他說這裡人民友善、收入優渥,甚至,同公司軟髓部門在愛爾蘭的薪資,竟比德國還遺高(但年假比德國少十幾天)。

近年IBM在美國、台灣都傅出裁員,但在愛爾蘭卻擴編。他回台時與同儕聊天,低迷氣氛與愛爾蘭難以相比。

台灣封外國人才的熊度是什麼?我查閱了所有外商封台灣的人才政策建議,發現不論美國、歐洲、日本商會提給台灣政府的白皮書,幾乎每年都看得到希望放寬對外籍人才分簽證限制、免除外籍幹部強制參加舊制勞退(短期外派員工不可能拿到退休金,欲強制提撥)等等規定。似乎,台灣對國際人才在政策上並不歡迎。

全民一致,從不怕外國人搶飯碗

一位負責台灣人才政策的高階官員,跟我提到推勤開放國外人才的最大困難,是民間、勞勤部怕台灣人工作被搶走的抵抗心態,「你想像不到怎麼會那麼強烈。」再對照愛爾蘭,「我們有一七%的人口是說外語,外商容易找到多國籍的員工,這裡就像個小歐洲,」愛爾蘭投資局的威堤(Gerard Whity)說,外國人都是獲聘在愛爾蘭工作而來,不是無業的難民,而且,數百年來許多愛爾蘭人都有在國外工作的經驗,「我們能對外國工作者感同身受。」跟我住同一個旅館,來自中國的蘇先生,為讓學齡前的女兒取得歐盟身分,決定移民愛爾蘭。他說,在廣州賣掉一間公寓,就能在這裡買一戶有庭院的房子。「鄰居都很友善,」看來才三十多歲的他,興奮的說,只要五十萬歐元、待滿五年,就可取得永久居留權。他還提到,中國現在越來越流行移民到愛爾蘭,除了英語優勢外,移民手續簡便、經商環境彈性,也是原因。

許多不同膚色的年輕面孔,在愛爾蘭的商店櫃台、臉書的辨公大樓、循環能源的廣場裎,都看得到。這看來是個年輕有朝氣的國家,特別的是,這裡還擁有在歐洲僅次於冰島的高生育率。

一路上,我碰到的愛爾蘭大學生,全都說他們畢業後想要先出國工作、體驗 海外生活,以後再回愛爾蘭,這已成愛爾蘭人的風氣。而台灣的年輕人,如果不是父母資助出國念書,又有多少人敢到海外闖蕩?

不敢走出去,就難以獲得創新機會;不吸引人才進來,也就難以吸引外資。

要扭轉低投資、低技術、低創新、低薪的惡性循環,愛爾蘭社會的開放人才心熊,提供了台灣一個答案。

撰文者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18

一位副部級官員的經商及仕傳奇路

一位副部級官員的經商及仕傳奇路

記者 張劍

2016年12月16日上午8點,中央紀委在早間發布了一條重磅“打虎”消息:司法部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盧恩光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回溯盧恩光仕途經歷,堪稱傳奇。他從一名民辦教師做起,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通過創辦校辦企業繼而擔任科技副鄉長,由此步入官場。在隨後的近10年中,他先後在家鄉山東省陽谷縣擔任鄉鎮和縣里的多個領導職務,最終進入山東省政協。

2001年,盧恩光進京就職。自此之後的15年中,他又橫跨媒體、地級市黨委副職、勞動保障、政法四個領域,在被調查前擔任司法部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已然躋身副部級高官行列。在進入司法部之前,盧恩光在每個工作領域、每個職務上的任職期不超過3年,輾轉騰挪的速度之快之頻十分少見。

盧恩光打造的山東省方舟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方舟集團”)發展順利,早在近20年前就創下年銷售1.5億的記錄,成為當地龍頭企業。盧恩光被調查後,方舟集團回應稱,目前經營正常,但拒絕透露該公司與盧恩光的具體關系。

第一財經 1℃記者獲知,聊城市、陽谷縣的一些前官員已被要求協助調查,詳細講明盧恩光在山東期間被提拔的過程。

村內立碑表彰其“功業”

聊城市陽谷縣高廟王鎮劉化育村,魯西北大地上的一個普通村莊。該村最北面道路上,一尊德行碑矗立路邊。碑正面刻有“德被梓里”四個字,立碑時間為1998年11月。設立德行碑的來由是該村村委會及全體村民感謝盧恩光為家鄉做出的各項貢獻。

彼時盧恩光正擔任陽谷縣政協副主席,由他創辦的方舟集團正值生意興隆火爆之時。

位於該碑北側不遠的盧恩光老宅,早已無人居住,透過門縫依稀可見到院內長滿半人高的雜草。

盧恩光是地道的農家出身。劉化育村與盧家熟識的村民說,盧恩光的祖父年輕時帶著家人闖關東,其中包括盧恩光的父親。盧恩光在東北長大,初中時才回到村里。

劉化育村多名與盧恩光年齡相仿的村民告訴1℃記者,盧恩光初中時非常好學,數理化成績尤其優秀,還特別喜歡研究機械類物件,“大到電機,小到手表,他都想動手拆開再裝,裝了又拆”。盧恩光還試著繪制圖紙搞發明創造,家里一間屋中堆滿了各種由他繪制的圖紙。

公開簡歷顯示,盧恩光1965年出生,1984年到高廟王中學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其學歷為大學。村里在1998年為他所立的德行碑上,也稱其是大學學歷。但盧恩光在高廟王中學的幾名同事卻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他只是中專畢業,還有人認為他是高中畢業,“當民辦教師前,他肯定沒上過大學,19歲就大學畢業是明顯不合常理的”。

愛搞發明的民辦教師

盧恩光當初中教師,教過數學和物理。當時鄉鎮中學師資力量、教學用具均落後,學生能考上高中的僅兩成左右,很多學生畢業後即回家務農或外出打工。在同事們的印象中,盧恩光瘦高,好相處,教學表現與大家沒有多少不同之處。但盧恩光在教學之外,依然喜歡搞發明、研究,這是唯一與大家的不同之處。

當教師五六年後,1991年時,盧恩光在與同事閑談中提到,他教了幾年物理、數學,這兩門課需要繪圖的地方多,但是除了圓規、三角板等傳統用具外,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其他繪圖用具。他想在這方面想想辦法,搞出個繪圖儀來,方便教學使用。這一想法在同事中引發討論,支持者有之,說風涼話的也有不少,認為他不務正業。

最終,在校領導支持下,盧恩光在課余時間開始了研發。1992年上半年,一種多功能快速繪圖儀研發成功,在高廟王中學的學生中試用。隨後,這一教具很快在全陽谷縣的學校中推廣。由此,盧恩光在陽谷縣名聲大噪,獲得鄉、縣兩級領導的接見和表彰,他也借此結識了鄉、縣兩級的一些官員。

前述盧恩光的同事回憶稱,在這以後,盧恩光離開教學崗位,專事繪圖儀的研發和銷售。

1萬撬動20萬啟動資金

20世紀90年代初,正值鄉鎮企業蓬勃發展期。盧恩光沒有錯過機遇,快速繪圖儀的成功促使他決定辦廠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收益。1992年8月,高廟王科儀廠應運而生,盧恩光擔任廠長。

陳光(化名)是陽谷縣一名退休科級幹部,曾任鄉鎮企業主管部門副職,與盧恩光有較多工作上的來往。他曾視察、指導過盧恩光創辦的科儀廠的工作。盧恩光曾向陳光提及自己的起家之路:1992年8月,他準備創辦科儀廠時,手里並無充足資金。擔任村幹部的二叔盧道洲(音)出面湊了萬余元資金,但距離創辦企業所需資金相距甚遠。

盧恩光把這筆萬元資金用作“活動”費用,找到了縣里的銀行。經過一番“活動”,他用這筆資金,換來20萬元銀行貸款,成為了辦廠啟動資金。陳光當時就認為,這是盧恩光的過人之處,“這個人的思維大膽開闊,有長遠眼光,總能走在別人前面”。

科儀廠成立後,盧恩光沖在研發和銷售的一線,親自外出推銷產品。科儀廠還得到了陽谷縣政府的支持。陳光說,盧恩光經常到他的辦公室,有時是匯報工作,有時則是隨便來寒暄問候幾句。陳光也從同事處獲知,除了他的辦公室,盧恩光有空時還會找鄉、縣兩級各有關官員,要麽尋求支持,要麽向這些官員匯報企業生產情況。他也由此拉近了與領導的距離。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科儀廠大有斬獲,產品獲得了山東省內很多學校的訂單。方舟集團官方網站稱,1993年,快速繪圖儀被定為山東省第一批星火計劃項目。除了在商業上收獲成功,1994年,盧恩光被任命為高廟王鄉科技副鄉長,這一本無實權的虛職成為盧恩光政壇的起始點。就在這一年,方舟集團也註冊成立。

陳光認為,盧恩光的過人之處其實更多的是一些小聰明,用於經商是可以的,此人沒有太多文化積澱,鉆營心理強,並不適合從政。“他當鄉里的副書記時,我就勸過他最好不要從政”。但陳光的勸說沒有阻止住盧恩光繼續升遷的意願。盧恩光敬重陳光,在一次閑談中回應了老領導對他的勸說,“我的家庭是傳統家庭,家里認為做官比經商好”。

口杯打造龍頭企業

多功能快速繪圖儀的成功,是盧恩光商業生涯的起始,也幫助他進入政界。但這種科教儀器的用戶僅有學校,即使銷量大,也屬於小眾產品。想在商業上取得更大成功,就必須研制面向大眾的產品。盧恩光最終選定了研制口杯。

陽谷縣多名退休官員告訴1℃記者,盧恩光當年在縣里的很多場合,講過自己研發口杯的起源。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盧恩光發現了一個商機。他看到不少領導用罐頭瓶當作口杯,既不美觀,倒上熱水後又燙得無法端起來。

經過研發,1996年年末,一種口杯產品在方舟集團誕生,並被命名為“諾亞口杯”。方舟集團曾對外宣稱,“諾亞口杯”選用高級水晶玻璃為原料,采用雙層真空結構,能適應40-260攝氏度溫度巨變,具有保溫隔熱功能,杯蓋處有變色塗片隨時提示杯中水溫。杯底還裝有經精煉的麥飯石、木魚石等,具有保鮮、磁化、礦化、消毒的作用。除了宣稱的前述保健功能,諾亞口杯的雙層結構內還可以噴繪圖案,特別是根據個人需要定制噴塗各類圖案和文字,更加適合贈送。諾亞口杯的產業鏈由此形成。盧恩光還專門為諾亞口杯申請了8項國家專利,為產品的一部分關鍵技術制定了嚴格的保密措施。關鍵工序車間永遠大門緊閉,甚至謝絕各級領導參觀視察。

方舟集團並未對外披露過銷售業績,諾亞口杯為方舟集團積累了多少財富成為一個謎。1℃記者通過知情人士獲取了一份介紹方舟集團銷售業績的資料。該資料顯示,諾亞口杯在1997年即創下1.5億元銷售額的記錄。在很長一個時期,方舟集團成為陽谷縣乃至聊城市的龍頭企業,聊城市及下屬各縣市領導紛紛前來視察、考察。也有山東省的一些省領導前來視察。在陳光等退休官員看來,此時的盧恩光不再是小的鄉鎮企業主,結識的官員數量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而諾亞口杯又是一種非常合適的聯絡感情的禮物,這成為盧恩光仕途升遷的極佳契機。

1997年,盧恩光已經從科技副鄉長轉任高廟王鄉黨委副書記,同時擔任方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屬於亦官亦商的角色。1998年2月,盧恩光升任陽谷縣政協副主席,不再在方舟集團任職。工商資料顯示,方舟集團目前的法定代表人為盧方立。

此時盧恩光的身份對外已不再是商人,但方舟集團這家由他親手打造的企業,此後究竟和他有沒有關系,有多少關系,並無詳細說明和記載。

12月20日下午,1℃記者來到方舟集團總部,反複尋找盧方立未果。一名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稱,盧方立不在公司,外出養病已有半個月,也無法聯絡公司其他領導接待記者。該工作人員稱,公司經營運轉正常,盧恩光曾經是這里的負責人,但已經離開十多年。當問及盧方立與盧恩光的關系時,該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

“家賊”風波

正式進入官場,在政協副主席位置上,盧恩光並無實權。他在陽谷政界僅留下隨同其他領導到各鄉鎮考察這一印記。但一樁轟動當地的大案,讓陽谷縣的很多人對他記憶猶新。方舟集團稱此事為“家賊難防”。

1997年10月,山東省滕州市光明實業公司(下稱“光明公司”)經理俞成君,眼見諾亞口杯的銷售火爆,便找到方舟集團副總經理王文奎,出價30萬元,要王搞到“諾亞”口杯的生產技術。王文奎明知生產“諾亞”的接口技術是企業秘密,嚴禁泄露,但在30萬元的誘惑下,還是答應了。王文奎繪制了“諾亞”口杯生產線接口設備零件圖紙37張,前往滕州進行交易。但俞成君卻安排人秘密潛入王文奎住宿的賓館房間,將圖紙偷出並複印,隨後馬上冷淡王文奎,表示不再需要圖紙。

“黑吃黑”之後,王文奎雖然沒有得到30萬元許諾,但與俞成君關系也未完全僵化。在俞成君以利相許後,二人繼續合作。

光明公司很快生產出雙層玻璃杯,王文奎還向光明公司提供了諾亞商標的燙花紙,使得光明公司的產品與真品諾亞口杯在外觀上看不出差異。王文奎又安排其他幾人,用偷出的“諾亞”口杯的註冊商標、合格證、產品說明書及包裝箱,將假“諾亞”打扮得完全可以亂真。隨後,光明公司的假諾亞口杯大量上市。方舟集團打假辦在巡查市場時,竟然在距離本公司不遠的一家店鋪中發現了這些假諾亞口杯,遂向陽谷警方報案。

一家商業類雜誌在報道該事件時提及,方舟集團在1998年7月上旬發現這一線索,陽谷縣公安局緊急立案。“刑警們頂著炎炎烈日,喬裝打扮,晝夜盯守,秘密傳訊可疑經銷商”,很快就破獲了這起案件。1999年7月,案件在陽谷縣法院宣判,王文奎犯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0年。俞成君等其他幾人也均被判刑。該報道提及,這次假貨事件給方舟集團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33萬元。

陽谷縣多名知情人士告訴1℃記者,王文奎在方舟集團曾是盧恩光的左膀右臂,兩人年輕時曾拜過把子。此事發生後,有人曾勸盧恩光放王文奎一馬,但遭到盧恩光的拒絕。還有人勸盧恩光對這件事冷淡處理,不要太過聲張。但王文奎落網後,盧恩光就安排人將消息向陽谷縣民間公開。此事也成為盧恩光在陽谷縣“立威”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外行社長

王文奎案尚未宣判前,1999年5月,盧恩光升任山東省政協科技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1℃記者從山東有關知情人士處獲悉,這一職務其實也是榮譽性職務,並無具體實權和分管工作。知情人說,盧恩光越過聊城市這一級,直接進入山東省任職,背後的故事很難猜想。擔任副主任近一年多後,盧恩光升任該中心主任,官階已位居副廳級。

在山東省政協任職不到兩年,2001年3月,盧恩光結束在山東的政壇生涯,調入北京工作。他擔任的第一個職務為《華夏時報》的社長。《華夏時報》前身為《中國物資報》,2000年轉由中國殘聯主管,2001年1月1日更名為《華夏時報》。《華夏時報》最初定位為一份市場化的都市報,盧恩光於2002年4月出任該報的社長,行政級別已升至正廳。

盧恩光主掌《華夏時報》時,報紙創刊時間不久,正值創業摸索期。按照報業傳統運營模式,社長主要負責經營,探索報紙的盈利方向。華夏時報多名前員工告訴1℃記者,盧恩光來報社不久,從中層到基層,大家便看出此人完全是一個外行。印象最深的一個例子,盧恩光在一次與員工的座談中,了解員工收入情況。當得知采編人員的收入構成是底薪加稿酬時,盧恩光對這一當時在市場化媒體已普遍實施的薪酬制感到新鮮,大贊這種薪酬制有利於調動員工積極性。

盧恩光在報社聽得多,說得少。出席報社各項活動需要講話時,盧恩光完全靠念稿。在華夏時報任社長近2年,盧恩光沒有取得太多成績。2004年2月,盧恩光離開華夏時報。

雖然被員工認為是外行,經營報社也無建樹,盧恩光卻先後在多家核心期刊發表了關於報社經營的論文。其中包括題為《傳媒業經管人員的績效考核》、《我國報業集團的經營環境與經營對策》等。盧恩光在兩篇論文中旁征博引,並建構一些經營模式圖形。直到盧恩光離開華夏時報到四川遂寧任市委副書記後,他依然刊發了兩篇關於報業經營的論文。

在被員工一致認為是外行的同時,盧恩光進京後,也在繼續經營著自己的人脈圈。一名在京任職的陽谷籍官員張華(化名)告訴1℃記者,他與盧恩光在一次山東老鄉聚會上相識,當得知張華也是陽谷人且在中央機構任職,盧恩光異常高興,馬上要求互留電話。在隨後的交往中,盧恩光向張華展示過一本山東在京老鄉通訊錄,並希望通過張華結識更多山東籍在京官員。

但張華卻從陽谷縣的一些官員處得知,盧恩光進京後,不太願意再接觸陽谷老家的人,包括來京辦事的陽谷官員。“他對這些人能躲就躲,好像不想讓人知道他來自陽谷這一小地方。”

就在盧恩光任職華夏時報社長期間,大約在2003年下半年,張華接到盧恩光的邀請,一起參加一個晚宴。這個晚宴共有10人左右,張華一個也不認識。通過盧恩光介紹才得知,參加者全部是有關領導的秘書。晚宴結束,盧恩光與這些秘書合影留念。

一名聊城籍在京官員對1℃記者表示,盧恩光的朋友圈中包含了神秘富商郭文貴,由於同是聊城籍,盧恩光與郭文貴關系密切。

任期副部級一年即被查

在結束華夏時報任職後,2004年2月,盧恩光被任命為四川省遂寧市委副書記(掛職)。擔任這一虛職僅2年多,盧恩光便回京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2007年6月,盧恩光回京,擔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巡視員兼副主任,正式進入中央部委工作。2008年3月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與人事部合並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盧恩光任勞動監察局巡視員兼副局長。

多名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知情人士回憶稱,盧恩光當時在部里公開露面並不多,僅記得他在單位期間與下屬相處融洽,說話也不多,但不管是對上級還是下屬,總是滿臉笑容。其中一位知情人說:“他當時給人的感覺是謹小慎微,不去得罪人”。

雖然在勞動保障系統任職,但鮮見盧恩光關於這一工作領域的論著。但就在這一年,盧恩光卻在兩個大學的學報上刊登了兩篇關於刑事訴訟法課題的學術論文,一篇為《論我國審前羈押制度的完善》,另一篇為《偵查訊問程序改革研究》。此時盧恩光也有了一個光鮮的學術身份——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論我國審前羈押制度的完善》刊發於2007年6月,1℃記者檢索發現,在盧恩光發表這篇論文前,已有至少6篇同題碩博士論文。盧恩光的論文字數僅4200多,抄襲率達到60%,文章結構、主要論點完全從先前的同題論文處複制,有些章節屬於一字不改照搬而來。

2009年5月,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任職僅2年多,盧恩光再獲升遷,被任命為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後兼任人事警務局局長。沒有任何政法工作經歷的盧恩光一躍進入政法系統,並一改之前一直擔任虛職的局面,擔任起掌握實權的職務長達6年。張華等與盧恩光熟識的人士認為,現在看來,盧恩光任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期間,專攻法學方向,撰寫法學論文,應該就是在為未來轉入政法系統做準備。

2015年11月,盧恩光升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官至副部級。上任後不久,2015年12月12日,盧恩光在《農民日報》撰文《把農民作為普法重點對象》,該文成為盧恩光最後一篇“著作”。出身農家的盧恩光在文中稱,“法律下鄉”是“三下鄉”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按照中央部署,把農村作為普法重點地區,把農民作為普法重點對象,堅持開拓創新、註重實效,深入開展“法律下鄉”工作,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和擁護。

2016年3月2日至4月30日,按照中央統一部署,中央第六巡視組對司法部黨組進行了專項巡視。在向司法部反饋巡視中發現的問題時,中央巡視組指出,接到的關於司法部選人用人問題反映較多,對一些單位和黨員幹部隊伍管理松散,有的領導幹部違規兼職、檔案造假、瞞報個人事項等;一些單位公款吃喝、濫發津補貼,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及罪犯轉押服刑等方面腐敗行為易發多發。

升任副部級僅一年多後,2016年12月16日,盧恩光因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