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董秘们的新课题:为扩张融资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6/zNMDAwMDIxNDYzNw.html

“现在各家最头疼的是如何解决未来扩张需要的融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国企资深董秘兼副总经理对记者表示,“融资无疑是2011年最大难题,必须为日后需要做好储备。”

近期,包括瑞银、标普、穆迪等评级机构在内,均把受融资与扩张影响、负债杠杆率飙升列为危险信号。业内人士认为,项目甚至涉及股权层面的并购,可能在2011年频繁出现。

危险的杠杆率

瑞银机构在《亚洲房地产-2011年展望》中将中国海外和恒盛地产评为最不看好的地产个股,原因就在于其杠杆比率过高。

该 机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海外发展的净杠杆比率已达到45%,超过管理层认为的40%这一“安全水位”,但中海仍继续买地。对于恒盛地产, 瑞银机构预计该公司的净杠杆比率将从2010上半年60%升至2010年底的70%以上。据了解,自2009年10月上市以来,恒盛地产斥资129亿元储 备土地。2010年,该公司需要结算90亿-100亿元的土地成本。恒盛地产在已颁布房产限购令城市的土地储备占比达56%。

面临如此资金压力的,不仅仅是中海和恒盛地产。1月4日晚,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已将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的公司家族评级从Ba2下调至Ba3。

银行信贷发放日益严格,正处于项目建设高峰期的开发商们,不得不四处着急寻找资金。前述董秘告诉记者,在她近期与机构交流新融资方向时,机构说得最多的是“我们刚送走某家开发商”。

以十家标杆房企为代表的国内房地产开发行业,过去几年得到高速发展,外部融资提供了主要动力。但融资环境正在恶化。据中原统计,十家标杆房企2010 年总融资额为331 亿元,仅相当于过去3 年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中 原集团分析师刘渊表示,虽然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但十家标杆房企2010 年的购地支出反而比2009 年减少了10%。购地金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45%,大大低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66%。收入的增加和支出的减少,显示出标杆房企已经用实际行动,为未 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做出了准备。

调控政策效应在叠加

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陈啸天最近在与开发商交流中发现,融资已经是开发商关注度最高的话题。“这来自于开发商对于后市的不确定性,私下交流对于资金表现都很焦灼。”

2010 年4 月实施调控后,中原对十家标杆房企的现金流所做的一次压力测试显示,如果市场成交量持续维持在低谷水平,标杆房企当时的现金流可支持3 至6 个月;如果其后市场依然没有好转,标杆房企将面临与2008 年同样的被迫降价局面。但随后的市场实际情况是成交量快速恢复,标杆房企销售收入回升,其现金流情况也随之好转。虽然2010年9 月底二次调控降临,但依靠销售回升和控制购地开支,标杆房企的现金流情况好于年初。因此,如果未来市场可以维持目前量价平稳的局面,标杆房企将不会有明显 的降价压力。

2010年底,部分城市房价初现反弹迹象,成交再次井喷。调控部门发出信号,2011年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热点城市将持续限购。北京中原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只有限购持续才能真正达到抑制需求的目的。

国元证券研究员沈亮亮认为,密集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后期供应量增加,需求持续低迷,以及融资渠道收紧,开发商的资金状况将决定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幅度,预计“量跌价稳”将延续至2011年上半年,价格将呈现阶段性小幅下跌,成交量将有一定起伏,但整体趋势向上。

资 本市场融资早已暂停,信托被卡紧,再加上预售款监管和土地增值税等方面的收紧,开发商当前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抢占地盘”。在这种情况下,潜行多年的房地产 基金,似乎到了露出水面的时机。据陈啸天透露,目前有一批大房企在酝酿成立房地产基金,民间资本存在很大机会。据相关消息,保利目前正和国内某大型券商研 究合作发展房地产基金,预计基金的投资回报将有8%~10%,首批基金将面向机构发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56

默多克的新冒险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63850.html

第一份基于iPad等平板电脑的报纸The Daily(《日报》)未能在1月19日如期上市。

那天,原本由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共同推介The Daily。现在乔布斯因健康原因开始无限期休假,有人猜测,The Daily推迟发布与此有关。

The Daily发行公司新闻集团对外发言人对具体的发行日期缄口不言,苹果公司拒绝对此做出评论。内部消息人士说该报纸的发行预期将推迟到几个星期后,不会长达几个月。

默多克的新冒险能拯救陷入衰退的传统媒体吗?不过对于新闻集团来说,The Daily只是一个试验而已,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只在平板电脑发布

The Daily是第一份完全基于iPad和其他平板电脑的报纸,不会通过任何平面媒体发表,甚至不会有网络版本。其内容和传统报纸类似,包括普通的新闻、文化和娱乐版,同时这份电子报纸会充分利用iPad的特性发布内置的视频内容。

“在真正看到The Daily前,我们不知道多少。最大的潜在差异有三个——第一,故事能不断更新,让读者看到今天的新闻,而不是昨天的;第二是视频,视频往往比单纯的文字 和静态照片能更好地讲述故事,而平板电脑使之成为可能。随着4G的推广,新闻视频将被放到The Daily和其他新闻产品的封面上;第三,平板电脑让共享新闻变得更加容易。”美国网络媒体作者肯·多科特(Ken Doctor)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道。

多科特在其撰写的书中提到:“目前我们每天决定去阅读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朋友和同事在Facebook、Twitter和 LinkedIn上分享的内容。我们将看到The Daily充分利用这样的社交网络来传播,但是由于人们只能分享给其他的平板电脑用户,这将最终限制The Daily的社会分享价值。”

该电子报纸的发行被认为是新闻集团寻求新利润来源的举措。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正日益下降,而通过网络媒体的报刊杂志订阅获得的收入也增长缓慢。新闻行业被迫从其他模式来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许多发行公司都认为iPad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机会,以向读者收取信息获取费用。”新闻在线(Journalism Online LLC)创立者布瑞尔(Steve Brill)说, “我认为任何让人们愿意为优秀的在线内容而掏钱的事情都是好的。”

布瑞尔的公司旨在帮助发行公司扩大网络订阅业务。

3000万美元“小”冒险

多科特在其关于The Daily的一篇评论中写道,该项目已经为两年多的运营准备了3000万美元的预算。3000万美元对当下的很多报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大投资,但对新闻集团 来说只是一个小数目。新闻集团在2010年的利润为329亿美元,其中报业部门的利润为60亿美元。因此,投资在The Daily上的3000万美元对公司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最糟糕的状况是即使该项目失败,新闻集团可以仅把它当成一个试验性的研发项目来对待。

根据新闻集团旗下的《华尔街日报》报道,集团为The Daily的发起召集了约100名工作人员的庞大团队,包括从《纽约客》、《福布斯》、《纽约邮报》等媒体来的资深记者。多科特从人员数量估计了年度人事 费为大约1350万美元,而这仅包括了记者的工资。在此之外,新闻集团利用了多少其他部门的广告销售人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等并不明确。业内人士预计新 闻集团将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营销中去。

由此看来,The Daily第一年的运营资金很容易就会达到1500万到2000万美元,第二年或许会稍微少一些,这样加起来达到约3000万美元的预算。

瞄准8000万用户

The Daily将完全针对美国读者,iPad等平板电脑是其唯一发行途径。过去这一年,苹果公司在美国卖出了1000万台iPad,接下来两年预期将再售出 5000万台iPad和2000万台其他类型的平板电脑。多科特以2012年底8000万平板电脑用户量来估算,如果其中1%的人订阅The Daily一个季度,以每周99美分的定价计算,每年能有1000万美元的订阅收入。做销售工作的苹果公司预计将从中抽取三成的收入,便给新闻集团留下 700万美元的收入。

不过与传统媒体一样,The Daily很可能会给长期的订户提供折扣,例如美国的传统杂志和报纸为全年用户提供低于半价的折扣价是非常普遍的营销手段。

广告将是The Daily的另外一项收入来源。如果年成本是1500万~1800万美元,而订阅收入只能给The Daily带来700万美元,广告收入必须达到800万~1100万美元才能维持该报纸的运营。这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数字,但是对The Daily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虽然在这个项目上新闻集团和苹果公司合作紧密,但是The Daily并不会采用苹果公司的广告软件iAds来发布自己的广告。iAds是苹果公司发布的基于iPhone、iPod、iTouch和iPad等移动通信的广告软件,允许第三方在自己的软件中直接植入广告。

The Daily中的广告将通过总部在纽约的移动广告运营商Medialets来销售,相比iAds只是单纯地提供发布渠道,Medialets会向客户提供一 系列的技术支持。iAds对于小型发布商来说是简单直接的工具,而对于新闻集团这样的庞大组织来说,掌握自己的广告销售主动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赞助商闻风而动

The Daily尚未发行,但已经获得了知名赞助商的支持。目前的赞助商包括梅西百货、电信公司Verizon Wireless、路虎汽车、百事Max和维珍航空公司。

这些公司在为报纸提供赞助的同时,还将向订阅该报纸的用户提供优惠促销,例如维珍航空公司将向用户提供飞行里程的积累。

这项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多新意的新媒体是否能给新闻行业带来一线生机?或许现在还无法下任何定论。多科特认为,未来的新闻行业仍然是多种媒体的混合 体,有老牌的《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也有在线的新兴报刊《赫芬顿邮报》、《每日野兽》(Daily Beast),还有像《得州论坛报》(Texas Tribune)、《海湾公民》(Bay Citizen)之类的区域性报纸。

“我们在未来不会看到太多像The Daily这样的针对全国的大众新闻报纸。”多科特说。

《华盛顿邮报》的评论称,“时间将会证明默多克是否找到了拯救新闻行业的新路子。很明确的一点是,他起码找到了让没落减速的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0

微博 掀起中國網路大戰的新勢力 讓新浪網股價大漲四倍的網路「神器」

2011-4-25  TWM




在中國,媒體受到監管,但網民卻透過微博,發揮一四○字的力量,走到哪寫到哪,每個人都可當記者,記錄發生的真相,於是迅速成為一股新興的媒體力量。

撰文‧林宏文

四月七日,中國第一大入口網站新浪網宣布,將把旗下擁有超過上億名用戶的﹁新浪微博﹂,正式獨立為weibo.com。當天晚上,在那斯達克掛牌的新浪也受此激勵,股價大漲六%達一一七美元,這是新浪網在美國掛牌十一年來,股價的歷史最高點。

在中國,微博已成為衝擊中國媒體的新革命力量,新浪此次率先搶占「微博」拼音||weibo的網址,不僅再度領先群雄,也對包括騰訊、搜狐、網易及百度等中國其他網路大廠領軍人物,產生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微博掀起了中國網路與新媒體大戰,成為近來最受關注的焦點。

微博到底是什麼?微博就是微型部落格(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資訊分享、傳播及獲取的網路平台,透過一四○字左右的文字,用戶可以即時更新 資訊進行分享。美國的推特(Twitter)可說是微博的老祖宗,微博雖然模仿自推特,但微博﹁評論加上轉發﹂的模式,還能以多媒體方式呈現,比推特的功 能更強大,也因此成為網路世界中的新勢力。

對社會輿情有絕對影響力

微博在中國市場產生的巨大力量,從簡單幾個數字就可以看出來。目前除了新浪微博擁有一億名以上的使用者外,騰訊微博也宣稱使用者近一億人,至於其他的入口 網站如搜狐、網易,也都擁有千萬名微博客,加上眾多以社群網站為主的人人網、開心網等,發展微博已成為中國網路業的全民運動。

微博在中國之所以如此紅火,主要原因就在於中國是一個是媒體發展受到嚴格監管的環境,但透過微博一四○字的力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走到哪就可以寫到哪,真實記錄每分每秒發生的事實真相,讓微博迅速發展成為一股新興的媒體力量。

因此,在微博至今才一年半的短暫歷史中,已經在一次次的社會事件中喚起了大眾的關注,從山西疫苗、「宜黃血拆」(強制拆遷引起自焚事件)、拐賣幼童、唐駿 學歷造假,以及﹁我爸爸是李剛﹂等事件,民眾面對身邊社會現狀發出不平之鳴,也發揮了輿論監督、媒體揭露真相的寶貴價值。

例如,去年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區公安局副局長李剛的兒子李啟銘,因為酒後駕車,在大學校園內撞倒兩名女大學生後逃逸。但李啟銘被保安攔住後說,﹁有本事你們 告去,我爸爸是李剛。﹂這個囂張的行徑引起網民對官二代的憤怒,過去一向被隱匿起來的事件,最後透過微博傳遍全中國。

至於有﹁打工皇帝﹂之稱,曾任微軟中國及盛大總裁的唐駿,由於被一位微博客揭發學歷造假,但唐駿又一直堅稱沒有說謊,讓這個訊息更迅速在網上被炒作升溫,最後唐駿承認買學歷,也讓﹁唐駿學歷門﹂成為二○一○年最夯的大陸新聞。

因此,一○年不僅被稱為中國微博發展元年,微博客更榮登︽南方人物周刊︾一○年風雲人物。此外,上海交通大學在一份報告中還統計,中國在一○年排名前五十 名最重大的輿情案例中,由微博首發的有十一起,比重達二二%。連《華爾街日報》都認為,﹁中國微博是資訊分享和自由化討論的最前沿,其重要性將越來越大, 微博已成為中國資訊與傳媒的新空間。﹂除了監督與揭露真相的功能外,微博與許多媒體一樣,娛樂內容的快速傳播,也是吸引網民投入微博的重要原因。例如去年 十月女歌手團體S.H.E.中的Selina燒傷,粉絲在微博上關注Selina的復健消息,甚至新聞記者都要靠Selina父母在微博上的發言,尋找新 聞線索。

此外,在兩岸三地都相當知名的「康熙來了」兩位主持人小S及蔡康永,在新浪微博一樣擁有高人氣,小S第一次上微博就放了自己的素顏照,引起粉絲的瘋狂轉 發;蔡康永則擁有藝人中少見的思想與內涵,透過微博短短的一四○個字,傳達許多想法或新書訊息,也讓粉絲跟隨者不斷擴大。

新浪微博估值三十億美元

很多不了解微博的人會覺得奇怪,﹁微博一次只能發短短的一四○個字,為何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力量?﹂其實,中文的一四○字,比英文的內容要豐富許多。因為, 在英語等西方語言裡,一四○個字元其實只能容納二、三十個單詞,也就是一、兩個短句,但在中文裡,一四○個漢字可表達的,遠遠多於英文字元所能傳遞的訊息 量。

也因為微博匯聚了驚人的流量與關注,企業界當然已開始密切注意微博的發展,並思考該如何利用這個新媒體平台。例如像東方航空的空姐,就化身許多名為﹁凌燕﹂的微博客,由於美麗的空姐原本就很具話題性,吸引了許多粉絲加入,也讓企業形象加分不少。

當然,微博的批評往往對企業形成很大的殺傷力,也逼使企業必須時時關注微博上的言論。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就說,有一次他乘坐南方航空的航班發生延誤,但 期間空服人員的服務態度很不好,於是他就用手機發微博評論,結果發出後不久,南方航空的人員就很快找到他的祕書,並表達了歉意。

在微博這個新興媒體中,目前新浪可以確定是龍頭。根據統計,新浪微博用戶規模已突破一億,用戶數占中國微博總用戶數的五四%(扣掉重複計算者),若按瀏覽時間計算,新浪微博的市占率為八七%,更遠遠超過其他對手。

這種爆發式的進展,最敏感的資本市場,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題材。日前,華爾街分析師公布了美國市場最受歡迎的六大中國概念股,其中新浪是唯一入榜的網路媒體公司。

此外,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也將新浪一年目標股價定為一○四美元,二年目標股價定在一四二美元,不過,這個預測顯然低估,新浪股價於四月十八日已突破一三五元,再創歷史新高,不僅比去年上半年的三十元足足漲了四倍多,也一舉超越長期壓在頭上的老對手搜狐。

在市值部分,去年十二月,高盛對新浪微博的估值為七.二億美元,今年三月初,未來資產的研究報告,更將新浪微博估值從二十億美元上調至三十億美元。

百度結合老二們 挑戰龍頭雖然新浪微博還未能獲利,但新浪執行長曹國偉說,﹁互聯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開始就關注盈利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只要有大量用戶形成一個大的生態圈,新浪微博未來的盈利是沒有問題的。

就像臉書(facebook)在積聚了龐大用戶群後,去年淨利潤是六億美元,今年估計可達二十億美元,它也是用了五、六年時間在做用戶積累。﹂若比較社群 網站臉書及推特的市值,近來也是水長船高。例如臉書幾個月前的估值大約是五百億美元,現在則接近八百億美元;推特去年十二月的估值是四十億美元,但在最近 的收購談判中,估值已達八十億至一百億美元。

至於新浪微博到底值多少?李開復說,﹁我在微博上與粉絲談這個話題,已有投資銀行透露,願意出價三十億到四十億美元買下新浪微博。﹂新浪目前整體市值約八 十二億美元,但除了微博外,新浪本身還是中國最大的入口及新聞網站,在微博估值不斷拉高下,也難怪近來新浪股價會不斷創新高了。

不過,新浪微博的龍頭地位,如今也引起眾家網路業者的覬覦,不僅騰訊急起直追,用戶數近一億,近來百度更推出一個「群發微博」的功能,用戶可在百度框裡一 次同時發微博到騰訊、搜狐及網易,但唯獨新浪不在此列,百度擺明就是要「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挑戰新浪的霸主地位。

百度的加入,當然讓新浪備感壓力,也讓這個才一歲半的新媒體,醞釀著一場新的大戰,結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是,誰贏得這場大戰可能沒那麼重要,微博這個新 興媒體,肯定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對於許多草根市民來說,﹁織圍脖﹂(微博客的戲稱)已成為每天必要的功課,每個人都可以從這個新平台中,找到自己的價 值、自信與樂趣,這恐怕是微博給華人社會帶來最重大的意義了。

微博、臉書比一比

——各具特色、各擅勝場

臉書 微博

連結對象 連結親朋好友等關係 關注任何你想接觸的人社交圈 設定範圍相對較小,屬小圈圈 設定範圍較廣,有大量的追隨粉絲

人際關係 雙向 僅單向

平台角色 一個虛實整合的關係鏈 隨時發布關注的個性化媒體影響力 全球(中國大陸除外) 中國大陸資料來源:《李開復 談微博改變一切》

新浪微博用戶規模

遠超對手

——大陸四大微博用戶數

微博 註冊用戶(人)

新浪微博 超過1億

騰訊微博 近1億

網易微博 3800萬

搜狐微博 1000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2

比爾·蓋茨:Skype,移動互聯時代的新戰略期權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6/0OMDAwMDIzODM0OA.html

現在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更多的身份是一名慈善家,而不是企業家。

早在2008年6月,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正式卸下微軟董事長的職務,退出微軟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轉任微軟非執行董事長。

不難理解,當微軟宣佈斥資85億美元收購Skype的時候,一直在前台為交易做解釋的是CEO史蒂夫·鮑爾默,蓋茨選擇沉默。然而,這筆交易既然受到董事會批准,沒有微軟最大個人股東蓋茨的支持是難以想像的。

事實上,有分析指出,鮑爾默之所以能夠抵制資本市場的一片噓聲,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夥伴蓋茨的支持,因為他們兩人共同持有的股權超過10%,像微軟這種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有這個比例說話就很見份量。

直到現在,儘管外界無從知曉蓋茨對於這宗併購究竟持有何種想法,回顧蓋茨過往的策略應對,以及其對於未來技術的前瞻性考慮,或許有助於窺探這位微軟創始人對於此宗收購的設想:這也許是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注的最新戰略期權。

而過往30年微軟與蓋茨的成功歷程表明,只要戰略指向明晰、執行有力,何時行權、行權收益幾何只是細節,其更可能給公司乃至整個互聯網界帶來顛覆性的進化與變革。

用戰略期權管理不確定未來

比爾·蓋茨從不貿然做出承諾,而非常善於創造類似實物期權的戰略組合以應對不確定性,對多個操作系統同時下注便是典型案例

無疑,蓋茨絕對是技術天才,而且具有充分的技術前瞻性,在技術更新迅速、充滿不確定性的IT行業,微軟在其主持的30餘年中,持續取得了成功。

不過,根據管理學者邁克爾·雷納(Michael Raynor)的研究,蓋茨戰略制定的一個聰明之處在於,他並不貿然做出承諾,「一條道走到黑」,而非常善於創造類似實物期權的戰略組合,以應對不確定性,時刻能為取得成功做好準備。

微軟如今能主宰計算機個人操作系統領域,源於視窗操作系統的崛起,然而,現在人們容易忽略,蓋茨曾對多個操作系統同時下注。其中,一個突出的例子,是1988年微軟參加Comdex(計算機行業最大的年度銷售展覽之一)時期的情景。

當 時,蘋果展示了自己的圖形用戶界面(GUI)系統,太陽、施樂以及AT&T則設計了一種Unix圖形版本,而微軟在1980年代長期合作夥伴 IBM公司則將客戶軟件的很多內容都放在了OS/2中,這是IBM自行設計的一個圖形用戶界面的操作系統,這都為微軟在IBM個人電腦中DOS系統的主導 地位構成了挑戰。

那麼,蓋茨應對策略是什麼呢?微軟的展台就像「雜貨舖」,展示了採用圖形用戶界面的視窗2.0(Windows 2.0),要知道,當時Window1.0差不多已經被淘汰出局了,但是蓋茨認為遭遇一次失敗就放棄的做法不夠成熟;同時,微軟在老的DOS平台上推出了 DOS4.0,提供了新的功能和性能,又和IBM共同開發了OS/2,甚至還專門開發了SCO Unix操作系統。換言之,在操作系統之爭未見分曉的情況下,蓋茨構建了一個戰略組合,包括當前業務(DOS)、該業務的下一代產品(Windows)以 及其他試圖對付這兩種業務的公司所從事的業務。

用微軟高管埃裡克·貝哈克(Eric Beinhocker)的說法,那個時代,微軟競逐個人操作系統市場,不應該問「微軟採用哪個戰略」,正確的問題是,「微軟採用了哪些戰略」。

1990年代中期,當微軟在操作系統與應用軟件接連獲取勝利的時候,互聯網興起,同時計算機技術、傳媒與電信出現融合,數字電視和移動電話成為增長新領地,這些變化都可能侵蝕微軟佔優勢地位的個人計算機領地。

而蓋茨的應對策略是,除了採用強硬對抗性手段外(比如將操作系統與IE瀏覽器捆綁,直接回擊網景),下注在線、移動、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多個細分領域。

邁 克爾·雷納特別指出,比爾·蓋茨承認未來形勢具有不確定性,習慣通過投資佈局提前購買「保險」。同時,微軟之所以有能力那麼做,首先擁有龐大的資本儲備, 而Windows、Office這類核心產品還在源源不斷創造現金;其次,許多投資項目依然是盈利的,儘管掙錢未必像Windows這麼有錢。

由 此,在當下外界紛紛質疑微軟對Skype報價過高的時候,不妨反過來這樣想:第一,微軟足夠有錢,目前現金、現金等價物加上短期有價證券500億美元,且 收購Skype的資金來自海外,這筆錢無需在美國上稅;第二,儘管Skype當前盈利能力有限,但史蒂夫·鮑爾默已經計劃將Skype與微軟的Xbox Live和Xbox Kinect動作控制器等產品進行整合,此外微軟還可能把Skype與Outlook和Hotmail的郵件體驗進行整合,將帶來協同性收益。更何 況,Skype本身在全球擁有約6.6億名用戶,每月活躍用戶人數達1.7億。

史蒂夫·鮑爾默直言不諱地表示,Skype所處位置非常特殊,剛好是社交網絡、移動和視頻三大發展趨勢的連接點,對於微軟具有戰略性意義。

當然,對於比爾·蓋茨或者微軟而言,需要回答一個基本問題,所謂建立「戰略期權」,一連串眼花繚亂的「百花錯拳」之後,究竟有沒有明確的戰略指向?

明晰戰略指向打造「平台」

構建「云計算平台」的願景是清晰的,這就是比爾·蓋茨的戰略指向;不確定性在於,究竟是採用何種設備,通過何種接入方式,試錯性併購也許根源於此

在比爾·蓋茨主政的年代,構建「平台」的願景始終是清晰的,這就是他的戰略指向。

不確定性在於,究竟是採用何種設備,通過何種接入方式?由此,微軟在電信、傳媒和技術領域的投資有時並非連貫一致,缺少相應的協同效應。

未 來究竟會怎樣?蓋茨習慣以經營者的思維多方下注,可是技術派出身的他,又很喜歡做出前瞻性的預言,比如他在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中,有些描述就頗 有前瞻性,他曾說:「你會自己做出觀察並選擇,而不是等待廣播員告訴你。你會隨心所欲地去購物、預訂食物、聯繫朋友、發佈信息。」當然,也有一些不是那麼 靠譜,比如,他曾預測2007年前垃圾郵件問題可以得到徹底結局,而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收到的垃圾郵件只在上升。

在這位工程師的憧憬 中,其中就有關於Skype所涉及的通訊服務領域。2008年8月他在香港的一次演講中談到,「電腦跟電話之間的邊界在未來已經不是絕對對立的……手機開 始的時候不是一個用軟件推動的東西,是用通話去推動的,但慢慢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平台,是由軟件去主導推動的……很多的工具都將會由軟件來推動。」

此外,比爾·蓋茨還談到,不同的屏幕將會實現融合,「在任何地方,任何平面都可以成為一個屏幕」;互聯網也將能夠實現語音識別等等,今後人們使用電腦時將不再是通過鍵盤輸入文字,而是用語音來輸入文字等等。

現實正應證比爾·蓋茨的暢想,產業內各玩家都在拚命實現PC、手機、電視等各種終端間的互聯互通,微軟、Google這些IT巨頭,紛紛跨出傳統PC領域,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更何況像智能手機這樣的市場,有機會帶來可觀的增長。

不過,PC之外,微軟的表現難如人意。儘管作出了各種努力,微軟Windows Phone系統的表現依舊低迷。當然,微軟與諾基亞之間的合作無疑會帶來幫助,期待弱弱聯合的驚豔表現至少還要等上數年。

不 難想像,如果微軟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這類手持終端敗下陣來,無論比爾·蓋茨的暢想,還是現任CEO史蒂夫·鮑爾默力推的公司「云計算」轉型都會大打折 扣。在微軟2010財年年報中,鮑爾默將云計算定義為「下一波轉型與變革的偉大浪潮」(the next great wave of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並誓言微軟將致力於將連接各種手持終端,「將計算從一項受約束的資源轉化為一個近乎無限的平台」(transforming computing from a constrained resource into a nearly limitless platform )。

因此,美國IT網站ComputerWorld所列舉的「微軟不得不收購Skype的五大理由」中特別強調,「Skype可以幫助微軟 推動Windows Phone 7(微軟最新一代手機操作系統),將Skype進一步整合進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統之中,而不是像Skype在Android和iOS平台僅僅作為客戶端來使用。」反之「如果Google將Skype與Android平台進行 深度整合,對微軟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或許,Skype的報價確實貴了點,然而,IT界有時候本來就沒有斤斤計較的空間,相比較金錢, 這個行業有時候更貴的是時間。「與許多技術更持久穩定、主要通過品牌化來相互區分的其他行業公司不同,我們IT企業要麼改變,要麼死亡。」保羅·歐德寧 說,這一條準則,對於比爾·蓋茨或者史蒂夫·鮑爾默同樣適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2

拆解Windows 8:微軟的新選擇與新希望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5/xNMDcyXzM2NDgxNg.html

9月14日凌晨,「微軟Build 2011開發者大會」上,傳統PC廠商們翹首以待的Windows 8終於亮相了。硬件廠商,特別是PC陣營的廠商們暗地歡呼:受制於蘋果、受怕於谷歌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我們重新構想了Windows。」微軟Windows及Windows Live部門總裁史蒂文·辛諾夫斯基(Steven Sinofsky)稱:「從芯片組到用戶體驗,Windows 8毫無疑問都將帶來一系列新性能。」

微軟大中華區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目前版本只是面對開發者,目前評價這款操作系統的時機「並不成熟」。

「 windows 8是一款十分成功的產品,能夠讓各種設備之間互聯,特別是各種設備與傳統PC互聯。」 宏碁電腦(上海)有限公司市場推廣處總監林容豐認為:「數據生產與消費中心仍然是PC,與PC互聯很重要。在PC這塊陣地上,微軟有壟斷性的優勢。」

獨立IT分析師孫永傑則認為,微軟試圖借Windows8打破PC與後PC的樊籬,如果破籬成功,微軟在後PC時代就能獲得與蘋果、谷歌競爭的能力。

微軟的新選擇

windows 8則需要解決「笨」的問題。孫永傑認為,Windows8的確是一款相當優秀的酷操作系統,自Windows7起,微軟就已經擺脫了之前系統的呆板和臃腫,朝著簡約而不簡單的方向發展,Windows 8支持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會給業內帶來的驚喜。

微軟提供的資料顯示,Windows 8推出了Metro風格界面,這個界面除了支持鼠標和鍵盤外,更為觸摸而設計,迎合計算終端從敲(鍵盤)、點(鼠標)到摸(屏幕)的用戶習慣變化,更適合移動網絡。

此外,微軟從Windows8開始支持ARM架構,同時支持英特爾架構。在移動智能終端領域,微軟昔日的盟友英特爾也是舉步維艱,幾乎成為ARM的天下。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個新時代,微軟做出了新選擇。

林容豐說,這對ipad以及智能手機來說絕對是個正面影響。此前宏碁推出了windows 7系統的平板電腦W500,林容豐說市場反應「良

回溯微軟歷史,2001年10月是微軟歷史上最後的輝煌——那一月,微軟發佈了windows XP。從那以後,谷歌、蘋果先後殺出,微軟應對無力,並為此糾結了十年。

十年來,微軟從未放棄努力。2006年,微軟發佈了windows vista;2009年,微軟發佈了windows 7。這兩款操作系統自推出那一天起,就飽受業界詬病,前者被稱為「重系統」,後者被稱為「笨系統」。

「重系統」針對谷歌android系統而言,谷歌稱,自己的系統更輕,符合云計算趨勢;「笨系統」針對蘋果ios而言,ios更適合智能手機觸控界面,蘋果因此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所向披靡,微軟則一事無成。

云計算、移動互聯網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微軟看似落伍了。

windows 7解決了「重」的問題,

好」。他認為原因在於,很多用戶包括企業用戶與個人用戶的數據、應用仍然集中於傳統PC,他們需要能與PC無縫互聯的平板電腦。

林容豐預計,Windows 8會推動Windows平板電腦,以及Windows手機的發展,在平板電腦領域改變ipad一騎絕塵的局面,同時在智能手機領域與iphone、android進行競爭,因為微軟對PC的整合能力很強。

林容豐預計,Windows 8將於明年10月份推出,到時候微軟會同步推出Windows 8系統的PC機,還未定是否同步推出平板電腦。

Windows 8的商業模式挑戰

微軟對Windows 8寄予了結束其「十年盤整」局面的厚望。

前 不久,谷歌宣佈併購摩托羅拉移動。不久之後,一份由谷歌高級副總裁安迪·魯賓(Andy Rubin)撰寫的內部演講文檔顯示,為進一步擴大谷歌Android手機平台的影響力,Android開發團隊決定給予Verizon、摩托羅拉這些谷 歌重要合作夥伴最新Android版本的「優先使用權」。

這引起了業界恐慌。三星及韓國政府開始對外宣稱要開發自主的操作系統,而HTC近日也對外稱,可能要通過併購的方式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宏碁創始人施振榮則放言,亞洲品牌PC廠商如果能夠控制全球PC市場,他們將有機會在20年左右的時間內為亞洲開發操作系統。

要打造和保持一套完整的、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生態系統何其艱難。孫永傑說,之前諾基亞Symbian的隕落、惠普對WebOS的放棄、MeeGo躊躇以及RIM的掙扎,都在證明這個道理。

谷歌在對Android「厚此薄彼」之後,微軟將成為唯一有實力對硬件廠商「一視同仁」的系統廠家。

微軟的挑戰在於商業模式。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系統免費已經是業內的一種共識,而微軟過去則向硬件廠商收取授權費用。是打破業界共識、逆勢而為進行收費,還是打破自己原有的商業模式?這對於微軟來說,是個問題,這會決定微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成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3

不只掌握你的行蹤 還要摸透你的消費習慣 電子錢包 谷歌、蘋果手機的新戰場

2011-9-12  TWM




當蘋果、谷歌(Google)專 利戰打得正熱,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市場烽火連連,然而,有一條新戰線悄悄成形——NFC(近場通訊),一個過去無人理會的蠻荒之地,卻潛藏數億金流商 機,將成蘋果、Google兩大巨人征伐的新戰場。

撰文‧翁書婷

下賭注是我們的本性,而它,NFC(Near Field Communicateion,近場通訊),將是整個遊戲的改變者。」說這話的人是Google付款機制副總裁貝迪爾(Osama Bedier),今年一月時,他還是全球最大線上金流平台行動暨平台副總裁,轉眼間,他成了Google揮軍NFC的最重要大將。

NFC這 個詞,對很多消費者一定很陌生,但它就像一個新武器,如同當年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從口袋掏出第一支iPhone,全觸控螢幕帶來的驚豔一般,誰能抓住NFC,誰就將是新戰役的大贏家。

於是,兩個巨人又開戰了。

在 了解巨人戰爭前,我們得先知道,到底什麼是NFC?若用一句話來說,其實就是把你錢包裡的悠遊卡、信用卡,全塞進手機裡,以後,你到便利商店購物、搭捷運 公車、去提款機領現金、停車付費等,只要拿出手機,裡頭內建的NFC功能,就能替你解決一切。

終極目標 掌握金流最後一哩NFC就像我們熟悉的藍牙一樣,是種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任何行動裝置內建這種技術的晶片,就可以不須透過網路,在十公分內進行身分認證 和資料交換。

不過,讓手機變錢包的NFC可不是什麼新東西,「NFC十幾年前就有,和我們高速公路在用的ETC一樣,是小兒科的等級,而且 價格也不昂貴,每支手機的晶片多增加一美元成本。」手機代工廠華冠副總洪一峰分析,手機要加入NFC功能,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既然輕而易 舉,怎能勾起蘋果、Google兩大科技巨人的興趣?答案就在NFC的整體生態環境及背後意義。因為當手機有了NFC,以後蘋果、Google掌握的不只 你在想什麼、你的人際關係、你的行蹤,他們還會再進一步掌握你的消費行為,你的金錢流向,「掌握金流的最後一哩(last mile),這才是蘋果、Google想要的!」業界人士說。

於是,兩大巨人的征戰再度展開。先是今年初Google從Paypal挖來貝 迪爾,推出Google錢包(Wallet)服務,六月還拉攏兩大金融業巨頭花旗銀行與萬事達卡等,聯手打造Google錢包生態系統。

蘋 果也沒有停住腳步,去年申請兩項NFC技術專利後,還找來曾幫美國上百家銀行、PayPal、星巴克等大廠,設計移動支付系統的NFC專家班維吉爾 (Benjamin Vigier),出任行動支付部門主管,更重要的是,即將亮相的iPhone 5,據傳就內建了NFC功能,準備與Google正面廝殺。

台廠搶到上億支NFC商機不過NFC不是新玩意,打從二○○四年諾基亞 (Nokia)、飛利浦(Philips)與索尼(Sony)共創NFC論壇後,NFC就一直存在。只是,開發了六年,全球NFC手機滲透率僅一%。因此 當兩大科技巨人積極開墾NFC這塊蠻荒之地,結果會是如何?

這就像觸控技術開發已有時日,直到遇見蘋果,才真正發光。而同樣的魔法,將重現 在NFC上。市調機構iSuppi就預估,今年NFC手機將成長到八千萬支,明年有機會衝破一億支,一四年上看兩億支,屆時全球每四支智慧型手機,就會有 一支是NFC手機。

有趣的事來了,兩大巨人鬥得你死我活之際,也就是把NFC手機產業鏈的餅做大之時,如果你進一步拆解NFC產業鏈就會發 現,有不少台廠都沾上邊,正靜靜等待NFC紅透半邊天,大賺一筆。

其中,在最上游的就屬力旺,力旺是販賣矽智財(IP)的公司,力旺手裡的 內嵌式電子抹除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EPROM)矽智財,正是NFC晶片所需。力旺表示,因為晶片需要不斷記憶交易時的所有資料,而力旺的IP能讓晶片重 複讀寫十萬次以上,可確保每次的密碼、交易資料被存取,即使手機沒電,也可以進行付款。

力旺IP的優勢馬上就獲得高通青睞,另一家手機天線 廠啟碁,也在NFC熱潮中嶄露頭角,開始出貨給宏達電。下游設備廠、世界第三大刷卡機代工廠同亨,也很有機會,「因為同亨三成刷卡機,是替美國最大聯合信 用卡中心FDC代工,而這家公司就是Google錢包供應廠,同亨間接打入Google錢包供應鏈。」同亨主管透露。

然而,整個NFC的核 心NFC晶片,仍舊掌握在外商恩智浦(NXP)手裡,因為恩智浦早在一九九四年就已經開發出技術,現在全球市占率達七成,最重要的,「恩智浦提供從平台、 手機、後端設備等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因此最了解晶片運作模式,像有一次三星把NFC手機設計換掉,結果手機馬上就出問題。」恩智浦智慧識別部銷售暨市場副總裁史蒂夫.歐 文(Steve Owen),說。因此像Google的NFC手機,就是找恩智浦合作,由恩智浦操刀,將技術導入Android平台上。但也別急著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 風,重點是在NFC市場整塊餅能壯大。歐文也強調:「Google的NFC是開放系統,各個業者都可以使用。」當蘋果、Google戰線拉長到NFC,不 論是仰賴Android陣營生存的台廠,或沾有蘋果光的供應鏈,都有機會大搶NFC財!

「電子錢包」運作方式與應用範圍手機業者 宏達電、蘋果、三星等智慧型手機業者在手機中裝置NFC晶片

電信公司

發卡公司

手機業者和中華電 信等電信公司以及悠遊卡、Visa等發卡業者合作,讓晶片可在短距離進行身分認證和資料交換公車 餐廳 百貨公司 停車場各式消費場所裝上NFC刷卡機,消費者利用智慧型手機即可完成付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8

[轉載]金磚極品牛排:巴菲特對「投資」的新定義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y5yr.html

芒格和巴菲特往往幾句話就點出了問題的本質,一劍封喉,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1.前幾年對"投資"定義的表述:Investing is often described as the process of laying out money now in the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money in the future. 現在付出現金,未來收穫更多現金。

2.目前更深入一步:At Berkshire Hathaway (BRKA) we take a more demanding approach, defining investing as the transfer to others of purchasing power now with the reasoned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purchasing power。現在付出現金的購買力,未來收穫更多的現金購買力。

 

由此產生以下邏輯後果:The riskiness of an investment is not measured by beta (a Wall Street term encompassing volatility and often used in measuring risk) but rather by the probability -- the reasoned probability -- of that investment causing its owner a loss of purchasing power over his contemplated holding period. 任何投資的風險不應由β值衡量,而應由持有期間是否跑輸通脹來衡量。

 

成功的投資意味著戰勝通脹。以此為標準看看以下投資標的的狀況:

第一種:固定收益投資:

Investments that are denominated in a given currency include money-market funds, bonds, mortgages, bank deposits, and other instruments. Most of these currency-based investments are thought of as "safe." In truth they are among the most dangerous of assets. Their beta may be zero, but their risk is huge.

假如按照β值衡量,貨幣基金債券和銀行存款等是安全的,但是(從通脹角度來看)它們是最危險的投資資產,

「被吹捧為無風險有報酬的債券投資,今天已成為無報酬有風險的投資。」

 

終極原因如下:

Governments determine the ultimate value of money, and systemic forces will sometimes cause them to gravitate to policies that produce inflation. From time to time such policies spin out of control. 政府自古擁有鈔票的定價權,通脹是人類無解的難題,固定收益投資注定成為受害者(This ugly result, moreover, will forever recur.)

 

第二種:博傻投資,有可能賠本,如何談得上戰勝通脹?

The second major category of investments involves assets that will never produce anything, but that are purchased in the buyer's hope that someone else -- who also knows that the assets will be forever unproductive -- will pay more for them in the future. Tulips, of all things, briefly became a favorite of such buyers in the 17th century. 17世紀鬱金香投機狂熱,目前黃金有重蹈覆轍的危險。

 

第三種:具有生產能力的資產:企業,農田和房產等,這是戰勝通脹最靠譜的選擇。

My own preference -- and you knew this was coming -- is our third category: investment in productive assets, whether businesses, farms, or real estate.

 

Whether the currency a century from now is based on gold, seashells, shark teeth, or a piece of paper (as today), people will be willing to exchange a couple of minutes of their daily labor for a Coca-Cola or some See's peanut brittle. In the future the U.S. population will move more goods, consume more food, and require more living space than it does now. People will forever exchange what they produce for what others produce. 人類的基本需求甚少改變

 

不僅不停地買入動能無限的企業,巴菲特和芒格還身體力行,每個人都生了大把孩子,呵呵,我不覺得

是偶然現象。

在格雷厄姆時代,政府和民眾的需求相對克制,通脹還不是生死攸關的課題,因此他對投資的定義相對保守,

只要不踩投資地雷就可保命。

時代今非昔比,投資人不僅要避免踩上地雷股,更要和通脹殊死搏鬥,現在看來巴菲特對投資的定義更加真實。

 

 

 

 

附巴菲特FORTUNE全文:

 

Warren Buffett: Why stocks beat gold and bonds

 

February 9, 2012: 5:00 AM ET

In an adaptation from his upcoming shareholder letter, the Oracle of Omaha explains why equities almost always beat the alternatives over time.

By

Warren Buffett

FORTUNE -- Investing is often described as the process of laying out money now in the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money in the future. At Berkshire Hathaway (BRKA) we take a more demanding approach, defining investing as the transfer to others of purchasing power now with the reasoned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purchasing power -- after taxes have been paid on nominal gains -- in the future. More succinctly, investing is forgoing consumption now in order to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ume more at a later date.

From our definition there flows an important corollary: The riskiness of an investment is not measured by beta (a Wall Street term encompassing volatility and often used in measuring risk) but rather by the probability -- the reasoned probability -- of that investment causing its owner a loss of purchasing power over his contemplated holding period. Assets can fluctuate greatly in price and not be risky as long as they are reasonably certain to deliver increased purchasing power over their holding period. And as we will see, a nonfluctuating asset can be laden with risk.

Investment possibilities are both many and varied. There are three major categories, however, and 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o let's survey the field.

Investments that are denominated in a given currency include money-market funds, bonds, mortgages, bank deposits, and other instruments. Most of these currency-based investments are thought of as "safe." In truth they are among the most dangerous of assets. Their beta may be zero, but their risk is huge.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ese instruments have destroyed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investors in many countries, even as these holders continued to receive timely payments of interest and principal. This ugly result, moreover, will forever recur. Governments determine the ultimate value of money, and systemic forces will sometimes cause them to gravitate to policies that produce inflation. From time to time such policies spin out of control.

Even in the U.S., where the wish for a stable currency is strong, the dollar has fallen a staggering 86% in value since 1965, when I took over management of Berkshire. It takes no less than $7 today to buy what $1 did at that time. Consequently, a tax-free institution would have needed 4.3% interest annually from bond investments over that period to simply maintain its purchasing power. Its managers would have been kidding themselves if they thought of any portion of that interest as "income."

For taxpaying investors like you and me, the picture has been far worse. During the same 47-year period, continuous rolling of U.S. Treasury bills produced 5.7% annually. That sounds satisfactory. But if an individual investor paid personal income taxes at a rate averaging 25%, this 5.7% return would have yielded nothing in the way of real income. This investor's visible income tax would have stripped him of 1.4 points of the stated yield, and the invisible inflation tax would have devoured the remaining 4.3 points. It's noteworthy that the implicit inflation "tax" was more than triple the explicit income tax that our investor probably thought of as his main burden. "In God We Trust" may be imprinted on our currency, but the hand that activates our government's printing press has been all too human.

High interest rates, of course, can compensate purchasers for the inflation risk they face with currency-based investments -- and indeed, rates in the early 1980s did that job nicely. Current rates, however, do not come close to offsetting the purchasing-power risk that investors assume. Right now bonds should come with a warning label.

 

Warren Buffett: Your pick for Businessperson of the Year

Under today's conditions, therefore, I do not like currency-based investments. Even so, Berkshire holds significant amounts of them, primarily of the short-term variety. At Berkshire the need for ample liquidity occupies center stage and will never be slighted, however inadequate rates may be. Accommodating this need, we primarily hold U.S. Treasury bills, the only investment that can be counted on for liquidity under the most chaotic of economic conditions. Our working level for liquidity is $20 billion; $10 billion is our absolute minimum.

Beyond the requirements that liquidity and regulators impose on us, we will purchase currency-related securities only if they offer the possibility of unusual gain -- either because a particular credit is mispriced, as can occur in periodic junk-bond debacles, or because rates rise to a level that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substantial capital gains on high-grade bonds when rates fall. Though we've exploited both opportunities in the past -- and may do so again -- we are now 180 degrees removed from such prospects. Today, a wry comment that Wall Streeter Shelby Cullom Davis made long ago seems apt: "Bonds promoted as offering risk-free returns are now priced to deliver return-free risk."

The second major category of investments involves assets that will never produce anything, but that are purchased in the buyer's hope that someone else -- who also knows that the assets will be forever unproductive -- will pay more for them in the future. Tulips, of all things, briefly became a favorite of such buyers in the 17th century.

This type of investment requires an expanding pool of buyers, who, in turn, are enticed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 buying pool will expand still further. Owners are not inspired by what the asset itself can produce -- it will remain lifeless forever -- but rather by the belief that others will desire it even more avidly in the future.

The major asset in this category is gold, currently a huge favorite of investors who fear almost all other assets, especially paper money (of whose value, as noted, they are right to be fearful). Gold, however, has two significant shortcomings, being neither of much use nor procreative. True, gold has some industrial and decorative utility, but the demand for these purposes is both limited and incapable of soaking up new production. Meanwhile, if you own one ounce of gold for an eternity, you will still own one ounce at its end.

What motivates most gold purchasers is their belief that the ranks of the fearful will grow.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at belief has proved correct. Beyond that, the rising price has on its own generated additional buying enthusiasm, attracting purchasers who see the rise as validating an investment thesis. As "bandwagon" investors join any party, they create their own truth -- for a while.

Over the past 15 years, both Internet stocks and hous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xtraordinary excesses that can be created by combining an initially sensible thesis with well-publicized rising prices. In these bubbles, an army of originally skeptical investors succumbed to the "proof " delivered by the market, and the pool of buyers -- for a time -- expanded sufficiently to keep the bandwagon rolling. But bubbles blown large enough inevitably pop. And then the old proverb is confirmed once again: "What the wise man does in the beginning, the fool does in the end."

Today the world's gold stock is about 170,000 metric tons. If all of this gold were melded together, it would form a cube of about 68 feet per side. (Picture it fitting comfortably within a baseball infield.) At $1,750 per ounce -- gold's price as I write this -- its value would be about $9.6 trillion. Call this cube pile A.

Let's now create a pile B costing an equal amount. For that, we could buy all U.S. cropland (400 million acres with output of about $200 billion annually), plus 16 Exxon Mobils (the world's most profitable company, one earning more than $40 billion annually). After these purchases, we would have about $1 trillion left over for walking-around money (no sense feeling strapped after this buying binge). Can you imagine an investor with $9.6 trillion selecting pile A over pile B?

Beyond the staggering valuation given the existing stock of gold, current prices make today's annual production of gold command about $160 billion. Buyers -- whether jewelry and industrial users, frightened individuals, or speculators -- must continually absorb this additional supply to merely maintain an equilibrium at present prices.

A century from now the 400 million acres of farmland will have produced staggering amounts of corn, wheat, cotton, and other crops -- and will continue to produce that valuable bounty, whatever the currency may be. Exxon Mobil (XOM) will probably have delivered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dividends to its owners and will also hold assets worth many more trillions (and, remember, you get 16 Exxons). The 170,000 tons of gold will be unchanged in size and still incapable of producing anything. You can fondle the cube, but it will not respond.

Admittedly, when people a century from now are fearful, it's likely many will still rush to gold. I'm confident, however, that the $9.6 trillion current valuation of pile A will compound over the century at a rate far inferior to that achieved by pile B.

Our first two categories enjoy maximum popularity at peaks of fear: Terror over economic collapse drives individuals to currency-based assets, most particularly U.S. obligations, and fear of currency collapse fosters movement to sterile assets such as gold. We heard "cash is king" in late 2008, just when cash should have been deployed rather than held. Similarly, we heard "cash is trash" in the early 1980s just when fixed-dollar investments were at their most attractive level in memory. On those occasions, investors who required a supportive crowd paid dearly for that comfort.

My own preference -- and you knew this was coming -- is our third category: investment in productive assets, whether businesses, farms, or real estate. Ideally, these asset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in inflationary times to deliver output that will retain its purchasing-power value while requiring a minimum of new capital investment. Farms, real estate, and many businesses such as Coca-Cola (KO), IBM (IBM), and our own See's Candy meet that double-barreled test. Certain other companies -- think of our regulated utilities, for example -- fail it because inflation places heavy capital requirements on them. To earn more, their owners must invest more. Even so, these investments will remain superior to nonproductive or currency-based assets.

Whether the currency a century from now is based on gold, seashells, shark teeth, or a piece of paper (as today), people will be willing to exchange a couple of minutes of their daily labor for a Coca-Cola or some See's peanut brittle. In the future the U.S. population will move more goods, consume more food, and require more living space than it does now. People will forever exchange what they produce for what others produce.

Our country's businesses will continue to efficiently deliver goods and services wanted by our citizens. Metaphorically, these commercial "cows" will live for centuries and give ever greater quantities of "milk" to boot. Their value will be determined not by the medium of exchange but rather by their capacity to deliver milk. Proceeds from the sale of the milk will compound for the owners of the cows, just as they did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when the Dow increased from 66 to 11,497 (and paid loads of dividends as well).

Berkshire's goal will be to increase its ownership of first-class businesses. Our first choice will be to own them in their entirety -- but we will also be owners by way of holding sizable amounts of marketable stocks. I believe that over any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this category of investing will prove to be the runaway winner among the three we've examined. More important, it will be by far the safes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32

世紀佳緣CEO龔海燕的新戰場:無線互聯網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html

核心提示:2011全年,世紀佳緣(Nasdaq:DATE)淨營收3.312億元,同比增97.7%;淨利潤達3720萬元,同比增122.8%。

郝鳳苓 上海報導

「青春不常在,抓緊談戀愛!」這是世紀佳緣(微博)CEO龔海燕微博簡介中的一句話。瀏覽她的微博,你甚至很難將之與一家上市公司CEO聯繫在一起,她談論的大多是情感、婚姻話題,鮮有涉及企業經營管理。

對此,龔海燕的解釋有二:其一,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感悟確實比較多,也希望自己的微博有特色,其二,她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個創業者,在經營管理上不比其他人有優勢。

2011年5月,世紀佳緣登陸納斯達克(微博),融資約7810萬美金,成為中國婚戀網站第一股。今年3月6日發佈的財報顯示,2011全年,世紀佳緣(Nasdaq:DATE)淨營收3.312億元,同比增97.7%;淨利潤達3720萬元,同比增122.8%。

這是當年創業時,龔海燕難以想像的情景。

2003年10月,還在復旦(微博)大學讀研二的龔海燕用1000塊錢註冊了一個交友網站。動機是「為瞭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這一年,龔海燕28歲,在家人的催促下四處尋覓意中人,剛剛興起的交友網站成為她的一個重要渠道。

但在幾個交友網站付費後,龔海燕遭遇了各種不順利。於是,她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自己做一個更好的交友網站。

作為典型的文科女生,彼時的她,只會看新聞,聊QQ,收郵件,甚至不知道註冊網站需要有一個域名、需要購買服務器。在她做了兩年,有人給她的網站投了200萬之後,被很多人說自己是在創業的時候,龔海燕才慢慢接受了創業這個概念。

今天,公司上市了,龔海燕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危機感,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要一直往前衝。

新戰場:無線互聯網

如果說當年進入在線婚戀交友市場是無心插柳、誤打誤撞,進軍無線互聯網交友市場,是龔海燕目標非常明確的一個新戰場。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末,世紀佳緣的無線註冊用戶已達200萬。而在創業之初的3年裡,世紀佳緣在PC端總共才積累了100萬用戶。

毫無疑問,移動互聯網已成為各互聯網商家的必爭之地。3G手機的迅速發展甚至引發了一批基於移動互聯網終端的創業潮和相應的投資潮。

在交友領域,除了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等基於PC的婚戀網站開始向移動互聯網延伸,還出現了諸如友加、陌陌等基於移動終端的交友平台,而且發展迅猛。公開信息稱,友加的註冊用戶已達200萬,而陌陌也超過了100萬。

新加入者勢必會對人群造成分流,在新的領域,世紀佳緣需要打的是一場有準備之戰。

早在2011年初,世紀佳緣就成立了專門的事業部,涉足無線領域。2011年7月,其無線產品全面推出。

在PC端和手機端,世紀佳緣共用了同一個數據庫,即世紀佳緣移動終端用戶不僅可以從移動用戶中搜索合適的目標,也可以從PC端用戶中搜索。目前,世紀佳緣PC端的註冊用戶有5000多萬。

龔海燕認為,共用數據庫可以解決兩個問題:其一,給移動終端的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其二,鑑於移動終端的技術門檻,現階段男性用戶多於女性,甚至比例失衡;PC端用戶的加入可以改善這一現狀。

龔海燕透露,目前世紀佳緣PC端用戶的男女比例約為3:2;報導稱,AdMob早期的數據顯示,Android使用者中,男女比例為78%/22%。

在最近一次的分析師電話會上,龔海燕也明確表示,今年世紀佳緣一個很大的戰略,就是會加大無線互聯網方面的投入。

如何把握方向

作為CEO,龔海燕在公司主要負責產品、市場和公關等方面的工作。諸如是否要進入無線領域,這種方向性的決策,就取決於她的判斷。

2010年,在拜訪過全球最大的婚戀交友網站match.com之後,龔海燕看到一篇英文報導,大意是這樣的:match.com雖然在PC端位居第一,但因在無線互聯網發力滯後,導致其在這個領域的排名降至第六。

「時機非常重要,如果別人已經做起來了,我們再去發力就比較被動了」,

龔海燕說,她對無線互聯網領域的判斷正是吸取了match.com的教訓。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領域,城頭變換大王旗的速度越來越快,雅虎、諾基亞的例子足以印證這一點。

未來,龔海燕需要做的方向性判斷還有很多。挑戰在於,作為一個非技術出身的女性創業者,如何持續的做出正確的方向判斷?

龔海燕說,她也有這樣的危機感,感到每天都「如履薄冰」。

不斷學習,關注科技動態新聞是她日常工作的必選項。

其次是借助投資人和團隊的力量。2007年4月,世紀佳緣獲得新東方三元老徐小平、王強、錢永強的天使投資。

「每當遇到困難,他(徐小平)都會鼓勵我說,海燕,你別慌,我站在你後面」,這讓龔海燕覺得很感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9

關於一些公司管治的新做法

今日比較累,雖然有不少題材,例如黃瑋傑這一篇搞怪文《俊知(1300)成中光纖翻版? 》完全不知所謂,明明兩隻都是假野,一睇就知有利益輸送,盈利都是造出來,那估值當然平啦。正因為質地爛,所以平平地都賣啦,一個有良心的財演也不應叫人買爛股、假數股,但是這人日日在很多報紙都做打手,叫一買一些基本因素也沒有的新股票,我是很討厭的,請大家小心留意此人所作所為。如果黃瑋傑叫我提證據,我會叫他睇清楚本招股書個供應商同埋那些高管,還有一些細節的安排,那他一定會收聲唔講,但我都是等他罵了先。

因為這較為花時間,加上這星期經過一位美國網友提供的資料幫助,筆者發現金山能源(663,前恆光行、金山能源)原本在公告有虛假的披露,做法亦類似Webb近來文章系列的所作所為,但那位美國網友叫先我不要寫,所以就等他研究完成才公開吧。

正因為此不想開新題目,因為近來很多不太懂看公告的網友對於近來多了一些他們未見過的公告有點奇怪,所以今日寫一些較為無聊的話題,就是新公司管治的一些規定。

(1) 關於董事的職能分佈公告

近來,大家發現很多公司發佈關於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的公告,這連結是協盛協豐(707)的,究竟為甚麼呢?

其實這是根據2011年11月的有關檢討企業管治守則及相關上市規則的諮詢總結的新要求,根據修訂後的上市規則附錄14《企業管治常規守則》A3.3 ,它「要求公司亦將董事會成員名單須在發行人網站上刊發的建議最佳常規升級為守則條文,並規定該名單亦應在香港交易所網站上公佈。」所以大家會看到這些東西。

根據近期發佈的問答集,上市公司在2012年1月1 日起於刊載最新的董事名單,而最遲需於4月1日完成上載。

(2) 關於各委員會的職權

除了董事職能外,公司也開始有了提名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薪酬委員會的職權範圍審核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連結的是現代教育(1082)的,這是根據甚麼條例呢?

其實這根據新的上市規則第3章、企業管治常規守則A和C部分的新安排,公司需設立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審核委員會,另外亦要把職權範圍上載,以改善公司披露。

根據近期發佈的問答集,上市公司可以在2012年1月1日開始刊載,若4月1日不能上載,需說明原因。

(3) 關於公司章程

而最好的一項就是公司章程的上載,以前這些東西需要向公司註冊處購買或是到公司要求索閱,如需拿走則有部分公司需要收費,現在不用了。

新的修訂中的上市規則第13章增加13.90條,規定上市公司登載其組織章程文件的最新綜合版本,並在4月1日開始生效。

其實,新增的規定還有很多,可參考上面的公司總結,如果有興趣可以一看。這些東西其實是好的,這提高了董事局的透明度,不過多數都是門面功夫,叫做有好過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8

大眾銀尋找股價具爆發力的新買主 凱雷精打細算 「換股操作」力求逆轉勝

2012-03-26  TWM


大眾銀行即將易主,進入最後緊鑼密鼓階段,呼聲最高的元大金能不能順利迎娶嬌娘?會不會半路殺出程咬金?

撰文.劉俞青

三月十六日,大眾銀行二十周年的酒會上,久未露面的南台灣大家族陳田錨夫人陳黃淑惠親自出席。但同一時間,外界更關注的出售議題,董事長、也是陳田錨長子 陳建平上台致詞時直接宣告:「確實有人上門來談,但大眾銀尚未簽署任何合併意向書。」一句話,等於為大眾銀行的出售,拉開序幕。

這是台灣金融史上第一次私募基金要賣股,私募基金在世界各地向來以狠角色著稱,但這一次,要在台灣真實上演了!

凱雷拖、買方急 誰將勝出?

凱雷私募基金目前是大眾銀行的最大股東,持股大眾銀約三六%,其次第二大股東是陳田錨家族,第三大則是光陽工業柯家。據了解,三大股東都有共識:要賣股, 但不同的則是,怎麼賣?賣多少錢?

事實上,這筆交易的關鍵在於,縱橫全球金融市場所向披靡的凱雷私募基金,投資大眾銀四年下來,竟落得「認賠出場」!

也因此,這筆交易有三大特色;首先,凱雷一開始就鎖定「換股」為主,換句話說,私募基金不是要出場,只是「換股操作」,要把上一回合在大眾銀身上賠掉的, 在下一回合扳回來。

由此著眼,目前凱雷鎖定的對象,無論是呼聲最高的元大金或富邦金,都是優質、股價有爆發性的公司。

其次,私募基金絕非省油的燈,購併談判節奏掌握分明。根據內部人士透露,目前購併進度,暫時卡在凱雷的聯貸銀行團身上;由於二○○七年入主大眾銀時,凱雷 向銀行團借了一筆聯貸,如今若「換股操作」,標的物、屬性全部改變,所有條件必須重談,因此凱雷以此為由,暫時拖慢購併腳步。

但時間一拖,各種變數都可能跑出來,站在買方角度,絕非好事,因此,凱雷祭出拖字訣,顯然讓潛在買方都急了。

潛在買方不只有呼聲最高的元大金,包括富邦金在內多家金控都與凱雷接觸過,而市場更傳言凱雷由於曾在前年將手上凱擘有線電視高價出售給蔡明忠名下大富媒 體,雙方合作愉快,因此這次一度也屬意賣給富邦金。

最後,無論富邦或元大誰勝出,買家買進大眾銀的同時,等於也引進私募基金這位大股東,這恐怕將是這筆交易最長期、衝擊也最大的一項特色,因為私募基金致力 追求短期績效與股價表現,與台灣家族金控的經營模式可能大不相同,得失折衝之間,考驗買家的經營智慧。

大眾銀行

董事長:陳建平

總經理:蔡榮棟

股本:218億元

市值:270.32億元

每股淨值:11.75元

3/20收盤價:12.65元前三大股東:凱雷持股36%、陳田錨家族24%、光陽工業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