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再批激進港獨派的迷思

  本周日的城市論壇,主題是“燭光耀維園,薪火盼相傳;本土批泛民,分歧探根源”。

  是日的辯論相當激烈精彩,可以說形成了三大方面的論戰:一方是以民建聯成員鍾樹根和全國政協委員張家敏為代表的建制派的標準意見,一方是以何俊仁為代表的所謂“中間溫和派”的支聯會堅持“民主改革中國”的意見;而另一方則是以“本民前”發言人黃台仰為代表的激進港獨自決派的意見。三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

  過程中,卻實在讓筆者觸發起一點最大的感想,那就是,雖然本土派與泛民共同提倡的終極目標一樣是反共,唯反共大業何其艱巨,若要倚靠如黃台仰及一班一味這樣腦充熱血的激進年輕人力量就可成事的話,個人認為簡直殊屬痴心妄想!試想以當年孫中山先生之個人魅力與魄力,面對已嚴重腐朽的滿清政權,搞革命搞了多少次也未見成功?最終還是要靠武昌革命,才由另一股同盟力量在“符碌”下才取得成功!當日滿清腐朽政權尚且如此,況是今日早已根深柢固的中共政權?

  首先,個人絕不贊成反共的第一步便是搞港獨!最大理由是,這一來將會過早將自己暴露成為敵人目標,在戰略上先已十分愚蠢不智!既然大家都明白一個事實是,在當前實在沒有任何力量可足以跟中共硬撼的情況下,要達到反共的目標,恐怕就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投靠如美國等勢力,借助其力量以制衡對抗中國──要這樣做的話,首先便要克服一種做漢奸的心理關口。而其二就只能是 設法滲透進共產黨政權內部,或者同時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地盡力挑動,溶合起內地人民的一股廣大抗爭力量。

  可惜以個人觀察,觀乎這班本土激進份子的行為作風,筆者實有理由懷疑,在反共大業之上,他們早晚未成大事之前,必先自己搞到四分五裂,自己人分黨分派,互鬥個你死我活方休!


  此外,香港這班激進年輕人這樣反感做中國人──又是司徒華先生那句,可說是“根本連政權與國家都未真正分得清楚”!不客氣說句,既然那麼不喜歡做中國人,何不先去設法把皮膚染白,把頭髮染金,再把鼻子隆高,然後再滾出這個在中共暴政控制下的中國特別行政區香港?豈難道只因為你們出生於此,便可完全擁有此地的一切自決權?試想,假設閣下出生於美國賓州,請問在美國憲法下,你又是否有權去支持賓州本土獨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937

關於港獨的幾點

  潮流興抗爭,我想現在的年輕人也許覺得這樣才算夠in夠型夠酷吧?

  只是有時,我真的有點不知現在的香港人究竟想怎麼樣?稍為思想親共親中,就會被指為“擦中共鞋”、做奴才;要走中間路線嗎,則又會被指為“冇立場”兼愚蠢戇居;好了,要搞鬥爭革命吧,可惜自己又先已在分黨分派,不斷內耗…..我想,最好有一部時光機器,可讓香港人一起穿梭回去所一直最最嚮往的過去美好年代吧。試問又有誰不想生活得好像歐洲人那麼優閒、富裕,可享高度的民主自由但卻毋須付出任何代價?毋須面對各種因此而來的社會問題?

  問句香港人,你究竟想怎麼樣?是想繼續奉行資本主義,還是轉向社會主義?是想像新加坡那樣有經濟但冇民主,還是像歐洲國家那樣有高度民主,但卻經濟下滑?

  民主社會所奉行遵守的一條重要基本準則就是少數必須服從於多數,而今日港獨派口口聲聲指香港有17%的市民支持港獨,可是,難道只有17%便足以具備多數的優勢了?假設有天香港有17%的人都支持同性戀,那麼是否表示其他83%的人便都要放棄異性戀而改為支持同性戀?

  港獨派花樣百出,一時說港獨,一時說城邦自治,一時又說要永續基本法,企圖混淆視聽,把一切複雜化,其實說到最後根本就只是不想再做中國人,只做一個香港人,只是如果我恥於做一個香港人,只想做回我自己,試問又可不可以?一個不知算不算是貼切的比喻:香港只是人體內的其中一個器官,今天這器官卻說,我不要再依附在人體上了,我要自己獨立成為一個生命個體….

  激進派與泛民常指責中共在干預香港內政,但一場強調純粹出自港人自發性的佔中雨傘運動過後,豈非還是演變成各黨各派互相的指責攻訐?這點事實似乎足以佐證出,在一個本已四分五裂的社會形勢下強去推行港獨,只會讓社會更加四分五裂,變成難以收拾的局面罷了。

  我估計,港獨份子現時最大的盤算根本就不是要真去搞什麼革命政變,以消滅共產政權--對此,他們大概亦心知肚明,在可見的將來根本難以有任何實踐可能--而只是企圖以各種威逼利誘手段,讓中共主動放棄香港主權而已。而這當然並非可一蹴而就之事,所以在無可奈何的現實環境之下,他們唯一的選擇便只可能是:跟共產黨“鬥長命”。此所以,他們目前的最大策略便是努力在香港下一代身上進行“播種”宣傳的工作,如近日積極企圖在各中小學校園進行宣傳活動便是明證。情況猶如天天在本地各旅遊景點大擺街攤的法輪功份子,只要特區政府一天不敢對法輪功有所干預,同樣也是難以對港獨份子的活動有所干預的。


  其實,港獨所面臨的最大阻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現實中的可行性問題,然而年輕人目前似乎有種信念,是相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而其二便是大部份香港人仍然對祖國存有的感情紐帶,所以港獨派目前正用盡方法去企圖破壞這一點──最明顯例子,莫如在奧運比賽期間,帶頭鼓吹為中國運動員失落金牌而雀躍鼓舞,幸災樂禍者,其種種行徑,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盡力影響香港下一代市民,引導他們走向一個跟中國徹底撇清關係的方向。而當然,他們也深知道,這種引導的力量對於大部份的上了年紀,對祖國感情深固的香港人是難以發生影響力的,但對他們來說,這並不要緊,只因為這群上了年紀的人眼見得是一定會比他們這些年輕族群早死的!只須等待他們有天逐漸死光了,形勢便有可能轉向於有利他們的態勢。而與此同時,他們亦在盡力企圖以一種持久戰的方式,也是近乎洗腦的方式去逐漸蠶蝕,麻木眾多香港人的意志,期望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轉而覺得:其實港獨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赧的東西,沒必要把他們當作是什麼數典忘祖,大逆不道的洪水猛獸吧?且看時代在不斷向前進步,以前大家觀念中總認為難以接受的,舉例如同性戀,過了相當時間之後,觀念豈非都在發生天大的轉變嗎?反正港獨又不是傷天害理,殺人放火,又有什麼值得大張撻伐的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40

不應以成敗定港獨 創.作.人杜若飛

1 : GS(14)@2015-03-29 23:53:23

http://kwahto2006.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8.html
拜讀王維基先生於三月三日發表於晴報的題為"不能以成敗定港獨"的專欄文章,頗引起我的一點想法。文章並不太長,但為免全文轉載,只好姑且引述較重要的幾段:"我不贊成以成敗來衡量事件,有些人說因為「港獨」必定失敗,所以沒必要爭取;那若然「港獨」會成功的話,難道那些人就會贊同「港獨」?說這些話的人都是老一輩,企圖以利益來衡量事情,因為他們希望年輕人能像自己一樣,只做一些認為會成功的事,沒有把握就不要費心神了。不過,「港獨」這個課題,不應該取決於成敗,而是應不應該;也不應錯誤地引導年輕人保留更多的議價能力,等待成功機會更多的一天,才爭取「港獨」。對於這個課題,我們必須先考慮「港獨」是否合乎歷史發展的情理,也要考慮我們應否爭取,有沒有能力和理據去爭取,或是有沒有需要爭取。在這個議題上,我的看法與部分年輕人不一樣。我建議各位提倡「港獨」的年輕人,不妨先閱讀李光耀先生的回憶錄,提到當時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的情況,以及當中的考量,再思考今天的香港是否應該及有需要爭取獨立。"

首先,凡事先以成敗、利益等因素作衡量計算,才考慮是否"應該",我認為也絕非所謂"老一輩"人的專利──雖然後者的作風,無可否認一般會較年輕人為保守──又如果我們承認大部份的香港人以至中國人都是傾向於現實主義一點的話(是否太短視則是見仁見智)。所以我認為,如王先生所言:若然"港獨"是會成功的話,難道那些人就會贊成"港獨"?我認為答案可能會是肯定的。雖然,對於"港獨"這一問題,除了成敗考量之外,也可能會牽涉部份"老一輩"港人的感情因素、傳統道德因素等問題,可也不要忘記,有相當另一部份的"老一輩"的港人是吃盡共產政權的苦頭,思想早已是傾向於反共的。

  像有句老話是:什麼是理想?有實現可能的才是理想,否則只是空想幻想──當然,要商榷的話,這句話仍可有相當商榷餘地:什麼才叫有實現可能?今天無法實現的事情,不代表多年後的今後無法實現,像一個已用得有點濫的例子:以前的人又怎麼想像得到今天我們能坐飛機火箭飛上天空、太空?。

  只不過要想想的是,即使有天真能爭取到了"港獨",又是否代表足以解決了目前的所有問題,以及真正達到倡獨者的種種理想願景?或者,也可以說,我這豈不是又墮進了純以利益作考量問題的窠臼?問題是,理想如若不能把人們引領往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只會帶來不利與禍患,這種理想是否還值得稱之為理想?如王維基先生所說的"不應只著眼利益成敗,只應著眼於是否符合歷史發展情理",我雖對歷史不敢說有太多認識,卻也知道人類的歷史發展,很多時也並非只會一廂情願地依照符合人們"理想"的方向發展的。又或者換個角度來說,很多時某一歷史的發展方向,是直到千百年後亦不易得出一個究竟於人類是福是禍,是利是弊的定論來的。

  假設按照王先生的思維,我倒有個更"實際"一點的提議,那就是不如先設法把中國的共產政權推翻再說吧──既然這與"港獨"幾乎是差不多同樣在短期內只怕都極難實現的"理想"。只要成功推翻了共產政權,屆時說不定就有機會可迎來一個全新的民主中國,猶如美國各州獨立的聯邦國家,屆時說不定已沒有人願再提出"港獨"這議題來了?又,相比於港獨,這是否又更加易於符合歷史發展情理,屬於我們更加"應該爭取"和"有理據去爭取"的呢(至於是否有能力,可不大好說了)?更何況,在共產政權一天還處於執政之下,香港要想奉行真正獨立,恐怕都將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註:記得好多年前,就有人曾提出過,中國應否效法美國實行聯邦制各省奉行自治的構想,記憶中在王力雄的著名預言小說"黃禍"一書中,也曾作出過這樣的背景設置,相比於要把香港變成一個像新加坡那樣的主權獨立國家,這可能會是一種較為折衷與較具可行性的想法)

  然而,有一點我認為重要的是,冤有頭債有主,要反政權,似乎也沒必要轉化扭曲到反老百姓的層面上。不妨又作點現實考量,革命從來是須要得到民眾的支持力量,才易取得成功的,而目前我感覺倡港獨者的所作所為,卻似乎錯指了矛頭,只一味針對中國老百姓,與之為敵,如聲聲稱他們"蝗蟲"、叫他們"滾回大陸",試問除了成功製造出廣泛的地域間仇恨矛盾之外,又能達到什麼實際有用的目的?而一旦遇到警察執法阻撓,則又隨即把仇恨轉嫁發洩到警察身上,將問題轉移到"警察濫權"、"警察使用不當暴力"等等,如此除了又將警民衝突進一步加深之外,敢問於其所提倡理想又有何實質幫助推動作用可言?

  更令人不忿者是,那些所謂"倡港獨者"似乎多少有所忌憚,心知一旦暴露真面目只怕便會付出代價,於是偏偏不敢明目張膽,只能費盡心思百般巧立名目,隱隱晦晦地"猶抱琵琶半遮面",如在歷次示威中祭出"龍獅旗"等舉措,未免顯得太沒guts,也太貽人笑柄,太失人心,讓人們不免質疑,你們究竟要的是真正獨立自主,還是只要甘心追隨以往的英國殖民宗主國統治?真正要反大陸政權,便反他個鳥,盡力在民眾當中散播大陸政權的醜陋惡行,播下全民皆反的種子好了!問題可能只是,他們根本自知不易做到這一點,於是只好如此。於是一切似乎又回到了王先生所提出的問題:要達成一個理想,究竟是否先應該純以成敗利益去考量其成功的可行性?

  中國有兩個很古老的成語典故是"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如果我們並不急於求成,那就如已故司徒華先生所言"功成不必在我",大家只要以反共為畢生職志,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則"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為勉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22

張曉明:港獨主張觸及底線

1 : GS(14)@2016-04-01 15:38:04

【本報訊】港澳辦日前炮轟港獨違法後,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圖)加入批鬥港獨主張的輿論戰。董斥港獨「一無好處,有百害」,令港不能再發展;張更認為港獨主張超出言論自由,觸及一國兩制底線,強調「絕不能夠養癰(音:雍,解膿瘡)為患」。但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等法律界人士強調香港有言論自由,陳反問:「鼓吹馬克思主義是否叛亂?」主張港獨的香港民族黨成立僅數天,港澳辦、港府及親北京陣營接連斥該黨違法,律政司更聲言有需要時會採取合適行動。董建華和張曉明昨出席鳳凰衛視活動時,未有回應其他媒體提問,卻在接受鳳凰訪問時大肆抨擊。董指民族黨的成立令他有特別感受,提到佔中後發生旺角的事件,同時最近本港經濟數字下滑得比較快,歸咎這與香港的「良好品牌」被佔中和旺角騷亂「打掉了」,令香港是否仍是法治社會、能否繁榮穩定的問題有關。他認為港獨主張會令香港不能再發展,甚至不知再向哪方向走,希望更多人表態反對港獨。張曉明則指,有人公開成立以港獨為宗旨的政黨,「容不得我的回應有半點含糊」,接着斥港獨遠超言論自由、觸及一國兩制底線,強調不能因港獨主張不會得逞而姑息,「在這些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一定要講是非、講原則、講底線,而絕不能夠養癰為患」。



陳文敏:鼓吹馬克思是否叛亂


但陳文敏指港有言論自由,除非以行動實踐,如以武力奪取政權,否則難以用叛國罪或煽動叛亂罪處理,並反問「鼓吹馬克思主義是否叛亂?」對於建制陣營質疑港獨有違《基本法》第一條,陳指這條文可用作支持本地法例來禁止相關行為,但條文本身並不構成罪行。他續指,目前民族黨仍未註冊,故其情況較為含糊,若日後民族黨的行動擾亂秩序,或沒有申請不反對通知書就可引用《公安條例》處理。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亦指,民族黨的主張或不符合中國憲法或《基本法》表述,但指控為嚴重危害國家就較為誇張,強調民族黨的主張仍屬言論自由範圍。■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01/195534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32

譚志源:京關注港獨思潮蔓延

1 : GS(14)@2016-04-23 18:24:35

【本報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昨赴京,與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王志民會面後稱,中央關注港獨思潮惡化或有進一步蔓延趨勢,他相信做好一國兩制就是應對港獨思想的最好方式。有泛民反駁,港獨思潮冒起是特首梁振英對港獨主張「喊打喊殺」才會「自討苦吃」,相信讓港人有雙普選才是最好應對。譚志源昨與王志民在港澳辦會面個多小時後稱,他向王報告內地區域合作想法,及與青年交流、實習和合作機會的事宜,而在會面尾段就「簡單地觸及」港獨問題。譚指中央關注港獨思潮「會唔會惡化或者係有進一步蔓延嘅趨勢」。



范國威:是中央及梁特促成


譚雖未有與王具體談論如何應對港獨,但指中央和港府相信,做好一國兩制、貫徹執行「一個國家嘅意識同兩個制度嘅堅持」就是應對港獨思想的最好方式。新民主同盟范國威認為,中央領導人確實對港獨思潮有憂慮,但同時北京亦應考慮到,是中央破壞一國兩制,加上梁振英於施政報告「喊打喊殺」狠批港獨,才令部份港人和青年覺得一國兩制破產。范又指過去台獨問題的討論亦提及,若內地民主化就可以聯邦制處理台灣問題,屆時便毋須台獨,故此若北京做好一國兩制,還港人雙普選,真正落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避免令港人絕望才是應對港獨的最好方式。另外,譚志源亦指未有與王志民討論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下月訪港期間會否與泛民會面問題,指有關事宜由特首辦安排。民協馮檢基指泛民未有討論會否與張會面,自己亦無收到邀請。身兼港區人大代表的新民黨田北辰則指相信張德江訪港時會回應港獨問題。■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23/19583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516

倘以國家安全為由控港獨論任建峰:違聯合國原則

1 : GS(14)@2016-05-08 01:32:53

【本報訊】針對港獨言論,建制派法律界人士要求律政司提出檢控,指不會違反國際人權公約中保障言論自由條文,但法政匯思召集人任建峰反駁,香港也適用的聯合國Siracusa原則訂明,若政府引用國家安全限制言論自由,「一定要有人用武力或威脅用武力去影響國土完整」。記者:姚國雄任建峰昨在商台節目解釋,馬恩國等建制派律師「將一啲條文講到好大」,當被質疑有關法律理據是否符合《基本法》、有關條文能否把提出港獨的人士定罪時,他們卻回應不了,「證明佢哋講到好大、攞晒soundbite,其實佢哋自己都有啲淆底」。任建峰解釋,馬恩國所引用有關《刑事罪行條例》的謬誤,因為有關被引述的條文是戰前條文,但香港戰後有國際人權公約、《基本法》、《人權法》保障港人各項公民權利,有關條文是否符合《基本法》已成疑問。一旦港府真是以馬恩國引用的有關法例檢控提出港獨人士,任指被告除了可引用《基本法》和國際公約抗辯,還可加上聯合國的Siracusa原則,「呢個原則講明,如果你要引用國家安全限制言論自由,一定要有人用武力或威脅用武力去影響國土完整」。


馬恩國

斥馬恩國政治凌駕法律

任指,一個普通人「就咁講」港獨,不足以被檢控。任又批評馬恩國等人為爭曝光,不惜將政治凌駕法律。馬恩國在同一節目上,被主持問到為何有人高喊「結束一黨專政」、「打倒共產黨」等引起居民對國家政權的「叛離」,卻沒遭檢控,馬即時語塞,停了好幾秒,然後才說因為有關口號並非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針對共產黨。香港民族黨回應指,《刑事罪行條例》有關煽動罪所指的「女皇陛下本人」及「女皇陛下的領土其他部份的政府」,建制派隨便將這些字詞理解為「中央人民政府」,未免粗疏武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06/195999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73

劉慧卿:港獨由CY炒熱

1 : GS(14)@2016-05-19 02:16:43

【本報訊】泛民立法會議員早前表明,周三與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會面,將提出反對特首梁振英連任,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稱到時會向張表明,港獨議題被炒熱,全因梁在施政報告中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而起,主流民意根本不支持港獨。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則鼓勵泛民要清心直說,珍惜機會。



范太籲泛民晤張要清心直說


劉慧卿昨出席電視台節目時,再表明與張德江會面時,會提出不要讓梁振英連任及重啟政改等訴求,又會提出制訂中央與泛民恒常溝通機制,以及部份立會議員未能取回回鄉證問題。劉又指明白中央緊張港獨問題,認為是源於梁振英在2015年施政報告中,先行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主張香港「自立自決」而炒熱,其實大部份港人也不支持港獨,中央應讓港人有真普選,要有量度聆聽及接受港人意見,才可化解社會矛盾。范徐麗泰認為張德江與泛民議員見面是好事,但難說會否有重大突破,亦不知會否對梁連任有影響,但她認為議員既有機會和國家領導人見面,就應清心直說,梁是否可連任,還要視乎中央如何評估其表現。■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6/196136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88

首談港獨 張德江:本土為名 分裂為實促勿縱容違法 議員斥向司法機構施壓

1 : GS(14)@2016-05-21 13:36:05

■張德江(右)昨晚出席歡迎晚宴時稱,梁振英班子施政漸見成效。何柏佳攝



【本報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晚出席歡迎晚宴,他致辭時主動談及近年興起的本土及港獨思潮,認為本土思想沒有問題,但嚴厲批評有少數人打出港獨旗幟,「以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又要港府及司法機構切實履行職責及執法,不能姑息縱容違法行為,社會對衝擊法治的行為亦要嚴厲譴責。有立會議員指張德江要求不能姑息衝擊法治行為,會令人聯想到中央不滿法庭輕判抗爭人士,要向法院施壓。記者:陳雪玲 林俊謙


特區政府昨晚於會展宴請張德江,廣邀香港政商界人士,出席晚宴包括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隨團來港北京官員、各司局級官員及各界代表,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等亦應邀到場。張德江在晚宴致辭中,談及是代表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向港人問好,對香港近年廣受關注議題,包括社會撕裂、本土、一國兩制以至法治等問題,其中對一國兩制及社會撕裂,張發言比較溫和,指香港回歸19年,難免出現新的情況及矛盾,有人表示憂心是完全可以理解,中央願意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


馬道立

李卓人:中央不滿法庭輕判

對於在李波事件後,外界關注中央改變對一國兩制承諾,甚至將香港大陸化,張重申一國兩制是基本國策,是戰略決策而非權宜之計,「那些所謂中央要把香港內地化、甚或變一國兩制為一國一制的說法,完全沒有根據」,重申中央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有些關於香港內地化、變成一國一制的說法是沒有根據,「香港社會完全可以放心」。至於近年香港出現本土以至港獨思潮,張德江公開定調,認為本土、鄉土情懷,人皆有之,又以自己是東北人,也有對東北情懷,但香港有極少數人排斥一國,抗拒中央,「打出港獨旗幟,這不是本土問題,而是以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張德江又指法治是香港核心價值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要求堅持法治,又提及沒有違法者可以用任何藉口逃避法律制裁,促政府及司法機關切實執法,不能姑息,「這個基石動搖了、底線退讓了,如何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今年年初一旺角騷亂後,就曾有左派人士批評法官輕判一些激進抗爭人士。工黨李卓人認為,張德江指明要政府同執行機關嚴明執法,絕不能姑息縱容違法行為,明顯是中央不滿法庭放過、輕判一些因為爭取民主而違法的行為,李指,張或想將內地那一套法庭按當權者意願來判罰的意願引入香港。



譚允芝:反映部份港人情緒

不過大律師公會主席譚允芝不認為張的言論是向法院施壓,認為他針對法治的言論是點到即止,反映部份港人意見和情緒,例如應該受罰的人卻予以釋放。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亦認為張德江並非施壓,談及法治的部份「好持平」,對香港有很大鼓勵。梁家傑認為張德江的言論反映未能勇敢面對問題,認為中央要分析為何會出現港獨及勇武抗爭,更引述張在酒會上談及香港出現公投、自決等討論,認為只是「世界潮流」,梁家傑直言梁振英對港獨出現是「應記一功」。



張德江評香港五大問題

談梁振英:‧梁振英領導的特區政府,正着力推動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所採取的政策措施正發揮作用,並逐步取得成效。談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基本國策,是戰略決策而非權宜之計,不會改變。‧那些所謂中央要把香港內地化、甚或變為一國一制的說法,完全沒根據。談社會撕裂:‧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問題,社會有不同聲音,這很正常。‧在尊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原則下,願意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談本土:‧鄉土情懷,人皆有之。‧有極少數人排斥一國,抗拒中央,打出港獨旗幟,這不是本土問題,而是以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談法治:‧法治是香港核心價值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人可凌駕法律之上,也沒有違法者可憑藉任何理由逃避法律制裁。‧希望政府和司法機關切實履行維護法治的神聖職責,嚴明執法,公正司法,絕不能姑息、縱容違法行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9/196182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612

張再批港獨:搞亂香港 港人買單

1 : GS(14)@2016-05-21 17:54:33

■張德江昨日登上專機離港,離開前未有再發言。馬泉崇攝


【本報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結束3天訪港行程返京,昨日他離港前向200多名各界人士發表講話,再發言批港獨,強調拋棄《基本法》、拋棄一國兩制,香港「必爛無疑」,任何人搞亂香港,最終只會由全港人去「買單」。對於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稱,張德江與泛民會面是此行其中一個亮點,多名立會議員認為是好事,但泛民不同意由中聯辦代為溝通,認為只會壞事。張德江昨中午12時許登上專機離港,特首梁振英、三名司長、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及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都有到場送機。張德江登機前兩度向在場傳媒揮手,未有發言就離開。



泛民不同意中聯辦代溝通

張離港前在政府總部會見200多名各界人士並發表講話,主要集中4大重點,包括堅守一國兩制及《基本法》;堅持發展經濟,支持特首及特區政府;團結各界,強調「香港好,大家好,搞亂香港,大家跟着一起『買單』」。又斷言「甚麼港獨,甚麼自決,根本成不了事」,相信絕大多數市民都不贊成,更多次強調香港堅持發展是硬道理,而香港經濟地位來自背靠13億7千萬人口的內地。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張德江離港後作總結發言,指張此行是中共18大以來首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訪港,意義重大,而此行有新亮點,包括到政總聽取特首及司長的匯報,體現中央對特區政府的關心、重視,「亦體現一國兩制下,中央與特區政府應有的關係」;前晚出席酒會,與包括4名泛民議員交流,顯示中央領導人願意和香港社會各界理性溝通,顯示中央領導的胸襟。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贊成溝通,但不同意由中聯辦代為溝通,自言前日酒會上已當面向張力斥中聯辦一直干預香港選舉、立法會,以至新聞界事務,違反一國兩制;又認為張德江對港獨說法,明顯與梁振英的強硬說法不同,但雖長期觀察,才能判斷中央是否改變路線。工黨議員何秀蘭認為,張德江此行是想向香港人派定心丸,發言指出任何人不可凌駕法治,明顯是針對梁振英及張曉明提出的特首「超然論」。工聯會陳婉嫻認為,張德江此行與泛民會面是好事,反映知道香港矛盾所在。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張德江想在選舉前紓緩香港緊張氣氛,直接與泛民會面更是大突破,形容張訪港取得一定成效,相信中央未來會有行動改善與香港關係。■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0/196199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73

馬恩國︰京槍炮對付港獨泛民斥無助溝通 毀張德江營造寬鬆氣氛

1 : GS(14)@2016-05-22 11:44:57

【本報訊】正在北京訪問的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訪京團昨與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會面,團長馬恩國(圖)引述張榮順警告,只要港獨分子有實力搞港獨,北京將全力對付,「要法律有法律,要槍有槍,要炮有炮」,揚言絕不姑息。多名泛民議員批評張的槍炮論不負責任,破壞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營造的寬鬆氣氛,無助中央與泛民等各界人士溝通。記者:呂浩然馬恩國昨與多名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與張榮順會面,馬會面後引述張榮順指,若港獨分子日後具備搞獨立的實力,中央「好容易處理嘅啫」,馬隨即引述張說:「中央要法律有法律,要槍有槍,要炮有炮,係咁樣處理」。他續引述張的言論指,雖然目前港獨分子沒有實力去達到港獨,不過「個問題就係佢搞到香港社會好唔安寧,我哋唔可姑息」,故要以言論和法理去抨擊港獨。被問到槍炮論是否出自張榮順時,馬肯定地指,「文件上記載係呢種演繹,係我哋對佢(張榮順)講話嘅演繹」,又指「差唔多係咁嘅意思」



何秀蘭斥馬是北京豬隊友

另一與張榮順會面的港區人大代表譚惠珠則指一國兩制落實多年,有人誤解香港特別行政區中「特別」一詞的意思,「特別」是指中央管理香港的方法與管理其他省市不同,但不代表香港可脫離中國的制度,自決自己的制度或前途。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批評張的槍炮論不負責任,「郁吓就話槍炮咁樣係好唔負責任嘅說話,我會希望如果佢真係咁講過嘅話,佢會收番有關嘅言論」,又指有關說法無助理性溝通,「係好唔符合而家大家雙方想到做到嘅事」。



湯家驊料中央不輕言動武

日前曾與張德江會面的工黨何秀蘭亦狠批,指張德江與泛民會面後創造比之前寬鬆的氣氛,但馬恩國轉述京官講話令張德江訪港成果完全破壞,斥馬是北京的「豬隊友」,「唔知佢(馬恩國)有冇傳錯,講到中央不惜動干戈、出兵鎮壓」,認為各界應停止撕裂社會。月前亦曾與張榮順會面的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則指當時張榮順也提及港獨問題,不過他沒有收到中央會用武力對付的訊息。雖然《基本法》第18條列明人大常委會可宣佈戰爭狀態,當香港發生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時更可宣佈香港進入緊急狀態,中央政府可在港實施全國性法律,出動解放軍,但湯相信即使中央有法可依,也不會輕言行使武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2/196222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0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