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環保法實施一年 手握利劍的環保官員為何選擇離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389.html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下稱“新《環保法》”)要為環保部門裝上“鋼牙鐵齒”,那麽,新《環保法》實施一年來,到底咬了誰?為了尋求這個答案,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在5月23日發布了《新<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評估報告》。

“一年來,新法實施效果明顯,各項主要環境管理制度和重要法律措施得到有效執行和遵守,環境治理成效明顯,公眾對新法的實施效果總體比較滿意。但是對總量控制與排汙許可證制度的執行未帶來明顯變化,新法實施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問題。”本次報告的牽頭人中國政法大學王燦發教授在報告發布時表示。

新法咬了誰

中國的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但是環保管理體系卻相對薄弱,一直沒有過硬的管理措施。呼籲多年的新《環保法》出臺之後,終於給了環保部門幾把利劍。

“我們對重點管理措施實施情況進行了評估,這些被稱為‘鋼牙鐵齒’的措施,在現實中確實有效遏制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初步恢複環保法治秩序。‘按日計罰’、‘查封扣押’、‘環評區域限批’、‘行政拘留’和‘限產停產’等新增措施的嚴格執行,是新法實施一年來最精彩的亮點。”王燦發表示。

這一年來,功效到底如何?從評估報告可以看出,它還是彰顯了一定的威力。區域限批措施讓被限批地區政府感到壓力,查封扣押措施的實施治愈了多年來有令不行的“痼疾”,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停業關閉措施實現了督促改正違法功能,按日計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兩高一低”的現象,使屢罰不改的違法者付出沈重代價。

評估報告還顯示:去年一年,國家不予環評審批項目占總數13.2%,涉及總投資1170多億元,各省對32%的未批先建的違法項目不予補辦手續,這是過去難以見到的比例。環保部共約談16個市和2個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各地共對163個市實施綜合督查,對31個市進行約談,對20個市、縣實施區域限批,對176個問題進行掛牌督辦。

不過,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副教授馮嘉表示,“雖然總量控制和排汙制度在新環保法進行了鞏固,但是這個制度也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對於受控汙染物來講,並沒有改變。因為受控汙染物企業還是沒有改變。這個制度,頒布前後沒有變化,目前還沒有具體實施條例。”

“同時,這跟基層環保的執法能力、條件設備等都有關系,我們很多的企業都是間歇性的,不是持續性的,企業的檢測不能作為執法依據。同時很多汙染企業轉到了農村,而基層環保執法人員還不具有設備和能力能夠監控到。”馮嘉表示。

參與調查的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式軍表示,在中國,執法能力和執法機構地位是倒金字塔形的,國家和省級環保部門特別是國家環保部門力量很強,越往下越弱,但是,很多汙染企業,尤其小型汙染企業大部分分散在農村,都是發達地區搬到縣里面去的,可我們環保執行力量越往下越不行,個別鄉鎮只有一兩個環保員,有的沒有,反而鄉村這些汙染企業的監督能力、執法能力自然就削弱了。

張式軍還表示,據他調研縣一級的環保部門局長一把手也是專業能力問題,縣一級環保局長很多就是下面鄉鎮的黨委書記上來的,可見對《環保法》實施也是相當產生負面影響。

不僅如此,一位縣級環保局人士表示,“案件多了,處罰力度加大了,以前沒有過移交案件,現在也有了,而且每年度必須有移交案件。但是環保部門責任、風險也大了。環境監察部門壓力巨大,拿全省的環保系統來說,有多位環境監察大隊長辭職不幹了,省環保廳有副廳長及多位處長也辭職到企業去了。”

“辦企業的社會關系盤根錯節。基本上都打著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幌子。從法規制度看是嚴肅的,但到具體環節有不足,例如三無小企業,各部門都踢皮球不願意多找事。還有我辦了一個案子,處罰罰款申請法院強制了,當事人也被拘留了5天,但是,當事人出來後依舊生產,環保居然管不了了。”上述縣級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

環保系統人士離職,在很多層面是感受到無法對抗的力量,外加新環保法對執法人員的追責,於是離職成為一種現象。

新法實施的折扣

毋容置疑的是,這份評估報告結果已經顯示出新法在過去短短的一年內發揮的威力,但是執行過程中,新法依然被打了折扣。

比如,在新法中,政府企業信息公開和公益訴訟這兩項曾經給了國人很大的期待,甚至於有人認為會不會出現公益“爛訴”的問題。事實上,這些在過去一年內都沒有出現。

環境信息公開分為政府信息公開和企業信息公開。在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無論是空氣質量、重要江河水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全本,還是環境許可審批、環境突發事件、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等,都能夠依法予以及時公開。大多數地方人民政府環保部門,特別是轄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環保部門大多都能夠依法及時公開環境信息,特別是空氣質量信息,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在新《環保法》生效以後比過去有較大進展。

“在調查中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明顯趨好,但是還是有差距的。這樣的差距就是國控企業稍微好一些,省控、市控稍微差一些,基本上還是需要加強的。”北京農學院文法學院教授童光法表示。

評估報告顯示,各省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公開情況總體較好,完整公開率達到71%。四個直轄市中,有三個直轄市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都能夠全文公開和完整公開,五個自治區中有三個能夠全文公開和完整公開,各省的環評文件公開只有一個省無環評文件查看以及下載鏈接或“網頁鏈接打開錯誤”。

在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方面,61%的樣本城市公開了重點排汙單位名錄,但尚有36%的樣本城市尚未公開。在公開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的城市中,列入名錄的企業許多沒有公開環境信息,有的即使公開了環境信息,也存在公開不全面、不完整和不及時的問題。

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環境質量信息公開不均衡,空氣質量公開較好,水體質量和土壤質量信息公開不充分;二是政府主動公開的環境信息以常規環境信息為主,公眾感興趣的非常規環境信息有限;三是部分環保廳局的網站人性化程度比較低,信息搜尋的難度較大。

“很多環保部門沒有依法公開當地汙染企業的名單,公眾查不到到底哪些企業有汙染。”馮嘉表示。

在沒有汙染企業的名單的情況下,公眾參與的監督就弱化了很多。張式軍表示,“對於環境舉報權,各地環保部門,應該講形式上做得很不錯,因為現在信息時代,舉報途徑很好,外觀形式上已經很完備了,但是存在舉報部門不清,或者互相推委。此外,舉報歸舉報,處理不處理又是另外一回事。”

張式軍表示,“總而言之,公眾參與還是以末端參與方式,如果可以在公眾參與提前早期項目規劃,包括立項早期,矛盾就會消解問題發生之前,不至於最後發生因為環境問題發生社會的沖突或者是不安定因素,這些都需要新《環保法》實施之後,進一步改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55

房企手握巨資逐鹿二線城市 北漂一族果斷回蘇州搶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079.html

“雖然年薪有20多萬,但要在北京買房還是非常困難,蘇州正好有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我們去年7月就搬過來了。”在北京奮鬥6年後,張華(化名)和妻子最終選擇了離開,今年5月初剛在蘇州圓了買房夢。

事實上,張華還是買晚了。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蘇州(不含昆山、太倉等縣級市)今年1~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16969元,相比2015年全年上漲了28.91%。

蘇州二手房房價地圖(來源:房天下)

國家統計局5月18日發布的4月70城市房價數據顯示,二線城市全面取代一線城市,成為房價上漲先鋒,甚至出現了房價上漲“四小龍”,分別是合肥、廈門、南京和未被列入統計的蘇州。

與此同時,資金充足的房地產開發商已經開始搶灘二線城市,以蘇州5月23、24日連續兩天拍賣15幅地塊的情況為例,其中多幅宅地實施了限價拍賣,最終兩幅宅地因競價太高流拍,而24日成交的11幅地塊的平均溢價率達到了115%。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蘇州的土地成交額高達754.4億元,同比漲幅高達860%。

土地出讓首現“熔斷”

華為雖然已經否認了遷出深圳的傳聞,但也警示了不少地方政府,房價“一路狂奔”會逼走不少好企業,最終很可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少地方政府已經認識到了一味追求土地財政的弊端。蘇州23日、24日連續兩天的土地出讓就對多幅宅地實施了限價拍賣,最終使得兩幅宅地因競價過高流拍。

這一類似股市“熔斷”的機制還是首次出現在土地出讓過程中,雖然可以遏制地王的出現,但也有漏洞。“一旦某個房企有‘魚死網破’的心態,就可以盲目加價,最後觸碰紅線,導致流拍。”一名房地產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比如,23日的41號地塊拍賣進行到兩分鐘時,就出現了93輪競價,最後因競價超過紅線未能成交。

24日的拍賣似乎更為理智。當天上午,經過27輪爭奪,蘇州工業園區中梁地產以總價8314萬元競得蘇地2016-WG-29號地塊,樓面價10549元/平方米,溢價率45.5%,成為第一塊成功出讓的“限價地”。

“和很多房企一樣,我們的定位都是長三角,因此蘇州成為我們的重要城市支點,在這塊土地旁邊,我們收購了一個項目,未來可以和這個土地一起聯動開發,降低營銷成本。”中梁地產新蘇區域公司負責人楊堅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此後,雅居樂、泰禾集團、天房發展等公司也紛紛搶下心宜地塊。其中,蘇地2016-WG-28號地塊經過了2小時的拉鋸戰,最終被泰禾集團以30.99億元收入囊中,樓面價16743元/平方米,溢價率高達118%。

“長三角的火爆基本還是改善型需求帶來的,我們調研發現蘇州有70%的客戶有改善需求,未來的產業機構升級和人口導入都非常理想,因此我們在這里選擇落地。”泰禾集團總裁助理兼上海公司總經理劉穎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蘇州工業園區是不少新樓盤的聚集地

劉穎喆表示,未來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還會繼續,房企為了降低風險自然會選擇核心城市,因此核心二線城市的土地價格會繼續走高。

克而瑞房地產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表示,目前不少房企的資金面情況並不差。以上市的萬科、保利、招商、綠地為例,一季報顯示,四大房企目前手持現金總額分別為531.8億元、374.8億元、415.1億元和438億元,可謂糧倉豐裕。

其他房企也在通過發公司債等手段募集資金。以泰禾集團為例,其在今年5月17日發布了定向增發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98億元。

朱一鳴表示,上市房企的資金狀況目前都頗為健康,這意味著即便有幾塊地的價格過高,也無關企業生死。更為重要的是,房企手上現金流充裕也迫使它們不得不拿地擴張。

“既然一線城市已經被政策壓得死死的,那核心二線城市自然成了眾矢之的。”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二線城市地王頻出

開發商轉戰二線城市必然助漲房價。今年春節後,搶房就不再是一線城市的獨有景象了。

“我們有一個周六上午約好房東晚上看房,結果房東下午就說房價要漲10萬,我們就只能放棄了。”張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春節後蘇州的房子成了香餑餑,最終用150萬左右的總價買了一套76平方米的兩室一廳,“樓盤叫湖岸名家,現在的報價已經165萬了。”

在蘇州搶到房的並非張華一個人。“我在2015年4月購買了一套住宅,當時的單價是每平方米14000元,該樓盤最新一期的價格已經是26500元了,總的來說房價上漲我還是很開心的。”購房者李海(化名)在電話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在今年4月又在蘇州買了一套房。”

蘇州金雞湖附近的樓盤價格較去年同期已大幅上漲

最近,核心二線城市正不斷上演張華和李海的故事,房產的增值不僅讓買了房子的人喜出望外,也使房產商拿地的信心更足了。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以溢價率40%為界限區分地王(同時要求地塊成交額超過5億元),2016年至今國內已經出現了152宗地王,而2015年全年只有95宗。

二線城市成為2016年地王出現最多的區域,且主要集中在南京、蘇州、合肥、杭州等核心二線城市。

克而瑞的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全國總價排名前十的地塊平均溢價率高達106%,絕大多數地塊溢價率都超過80%。其中又以南京最多,入榜地塊多達6幅,地區熱度可見一斑。不久前,葛洲壩以110%的溢價率競得河西中部G14地塊,折合樓板價為每平方米4.5萬元,時隔4個月後再度刷新南京地王紀錄。

蘇州中心城區的豪宅價格也十分驚人

仲量聯行研究部總經理周誌鋒表示,十多年的時間里已經歷了數十輪調控,房價雖然有所波動,但總體看房地產市場基本並沒有大幅下跌,反而節節攀升。多數人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堅定預期:房價不會大跌。

更多的業內人士則預計,二線城市的火爆並未結束,即便有政策的收緊,也只是給房價增幅降降溫。

“二線城市漲幅超過一線城市的最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在3月份一線城市出臺了不同力度的約束性政策抑制了一線城市的價格上漲,而且從限購、限貸政策看,二線城市目前的寬松程度也最大,所以導致在前4月資金寬松的情況下,市場十分活躍。”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蘇州已經放大土地的規模並收緊預售備案價格,同時未來還可以引用銀行政策進行調控,因此市場調節空間很大,預計市場可能出現高位調整。”楊堅南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38

手握地方問題“賬本”的環保督察有多牛?驚動八省區一把手

短短20多天,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雲南、寧夏等8省區刮起環保督察風。

7月12日至16日,8支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進駐上述8省區。根據中央安排,此次環保督察重點了解省級黨委和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等情況。

不過,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這8支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目光不僅聚焦在省級黨委和政府,從重點汙染源和破壞生態環境案件的追查,到燒烤油煙噪聲擾民,從汙染責任人的查處,到環保監管人員追究——新賬老賬、大賬小賬一起算。

連日來,“環保督察”這只大手在8個省區幾乎無所不在,每天都有環境違法案件曝光,也都會有一批相關責任人被問責。

手頭握有問題“賬本”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這8個督察組進駐時,不僅手頭都有一本當地環保問題線索的細賬,也都通過舉報電話、郵政信箱,發動當地百姓反映身邊的環境問題。

“有些數據是通過環保部汙染源監控中心獲得的,有些線索是環保部派駐各地的環保督查中心掌握的,也有些是群眾反映到部里的舉報線索。”一位環保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

進駐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是中央第八環保督察組,也是最早集結抵達地方的督察組,7月12日就召開了工作動員會。該督察組的組長和副組長分別由十二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蔣巨峰、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擔任。

近年來,寧夏經濟發展在全國靠後,同時環境汙染問題突出。2014年9月,寧夏中衛市騰格里工業園區汙水排向騰格里沙漠深處造成嚴重汙染的案件震動高層,24名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環保部、中國工程院今年7月公布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期評估結果顯示,寧夏等7個省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有所上升。“12369”環保舉報熱線情況顯示,今年多個月份都有寧夏的環境汙染情況投訴。

環保督察人員在觀察企業排汙情況。攝影/章軻

中央第八環保督察組進駐不久,一份反映固原市彭陽縣羅窪鄉銀洞溝煤礦廢水排放造成當地居民和牲畜吃水困難的函件就由督察組轉給該市。

8月3日,固原市的情況通報稱,銀洞溝煤礦未按環評要求,未將處理後的汙水綜合利用而直接排放,已責令該礦自8月1日22時起30小時內停止汙水排放,並處罰款8萬元。責成彭陽縣水務局於8月9日前,為羅窪鄉張灣村接通自來水,解決該村人畜飲水問題。責成寧夏王窪煤業公司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銀洞溝煤礦主要負責人向受影響群眾當面道歉。

還是在固原市,中央第八環保督察組轉給該市的原州區廢水排放等問題查實後,原州區交通鄉鎮建設環保局副局長馬俊、交通鄉鎮建設環保局環保中心主任張少棟等都受到了“誡勉談話”處理。

在內蒙古,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交辦給當地的環境汙染案件量大面廣。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7月30日,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轉辦群眾舉報問題16批共773個,已按時限要求辦結完成了前10批共計359個問題,依法依規約談81人,問責104人,立案偵查16件,行政拘留19人,刑事拘留21人,立案處罰52件、罰款883萬元。各盟市公開查處整改307個,其他問題的調查整改和公開公示也在進行。

有群眾反映,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沙梁子村存在私自開采沙場現象,20畝土地遭到偷挖,形成1.5米深土坑。經查屬實,為前幾年挖沙遺留。目前,金河鎮政府已組織人員填埋土坑,盡快恢複原狀。

治屙“猛藥”不得不吃

環境保護督察是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有別於以往對企業和重點汙染源的環保監查,中央環保督察層級高,督察的對象主要是各省級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並且要下沈到部分地市級黨委和政府。

更重要的是,督察結果將作為對領導幹部考核評價任免的重要依據。重大問題和重點案件還要及時向中央匯報。

去年7月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確定,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地方,將被先期督察,黨政領導有可能被同時追究責任,以體現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

“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幹部,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肅追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在8個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地方後,都召開了動員會,8個省區黨委書記王君(內蒙古)、王憲魁(黑龍江)、李強(江蘇)、鹿心社(江西)、謝伏瞻(河南)、彭清華(廣西)、李紀恒(雲南)、李建華(寧夏)等均作了表態講話。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中央環保督察”促成了壓力逐級向下傳導,帶動起“地方環保督察”。

7月下旬,山西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進駐長治、晉城兩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這是山西省首次向各市派出環境保護督察組。

湖南省日前通過了《湖南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決定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湖南省委省政府環保督察組在全省組織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的試點。2017年起,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將在湖南省全面推進。

環保督察畢竟只是手段,最終目的還是環境質量的總體改善和根本好轉。

但目前,這副“猛藥”還不得不吃。

畢竟,目前的環境形勢依舊十分嚴峻。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在各地環保高壓態勢下,仍有部分企業頂風作案。

而在貴州省銅仁市,燈塔工業區曾引進了12家企業,包括電解錳企業3家、化工企業1家、鐵合金企業8家。而這三類企業所排放的汙染物占汙染物排放總量的85%以上。由於這些企業是當地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政府寧肯讓其邊汙染邊生產,也不願斷了財路。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各地面臨經濟轉型、產業調整、發展放緩等諸多發展壓力。同時,又面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值趨高的環境壓力。

中央環保督察之後,地方環境汙染狀況會不會反彈,仍有待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25

手握700億現金 萬科為何不回購

賬面上有718億元的貨幣資金,在萬科(000002.SZ)2016年半年報中,這個數字嚇到了不少投資者,一年之間貨幣資金增加近七成,除了銷售額大幅增加以外,大量合作項目受阻或許也使得萬科手里的錢“花不出去”。

手握數百億現金,卻一直沒抓緊回購股份,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經歷了長時間的股價低迷期,這也被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在萬科管理層和寶能系爭奪當中產生被動的關鍵因素之一,萬科管理層葫蘆里到底賣什麽藥?

現金暴增,錢為何花不出去?

周日晚間公布的2016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堅持穩健經營原則,財務、資金狀況良好。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貨幣資金718.7億元,遠高於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長期借款的總和292.9億元。”“報告期末,公司凈負債率(有息負債減去貨幣資金,除以凈資產)為 14.18%,繼續保持在行業較低水平。”

201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始終堅持穩健經營的風格,財務、資金狀況保持在良好水平。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貨幣資金人民幣427.3億元。剔除並不構成實際償債壓力的預收賬款後,公司其它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為 38.3%,與中期時接近;凈負債率(有息負債減去貨幣資金,除以凈資產)為 23.4%,持續保持在行業較低水平。”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就從2015年上半年的-68億,暴漲到2016年上半年近258億元,主要因為是銷售收到的現金從757億元增加到1273億元;2016年上半年,萬科營業收入為748億元,同比2015年同期502.7億元增加48.8%。

由此可見,短短的一年時間,萬科的貨幣資金暴增近七成,凈負債率大幅下降近10個百分點,經營現金流暴增;如此重大的數據變動,萬科並沒有在剛剛公布的半年報當中作出更詳細解釋。不過或許萬科現金暴增,跟股權事件的確有關系,這導致了萬科的錢“花不出去”。

2016年半年報顯示:“新的土地項目獲取受阻。鑒於土地招拍掛溢價率持續上漲,公司近年來約7成項目通過合作方式獲取。6月底以來,部分合作方擔心公司品牌、管理、融資優勢不能持續,提出改變合作條件甚至解約,潛在項目拓展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部分金額較大的招拍掛項目也難以邀請同行合作。6月底至8月初,公司已有31個合作項目因股權問題而被要求變更條款、暫緩推進或考慮終止合作。”

31個合作項目受阻,這也可以比較合理解釋為何萬科賬上的錢“花不出去”。“萬科肯定是不拿地王的,是不是意味著房地產我們就不做了?我們這些人就下班了嗎?投資人肯定不願意看到。”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曾經如是說,他反複強調通過增發方式獲得深圳地鐵項目對萬科未來發展的關鍵,只是目前看來似乎並不順利。

現金充足為何回購不積極?

從2015年6月底到12月前近半年時間,萬科股價都比較低迷,萬科管理層並未抓緊時機大手筆回購;而在今年7月複牌兩個跌停後,7月25日中國恒大(03333.HK)出手買入萬科前,萬科股價同樣經歷過一段時間低迷,在17元左右徘徊,如此好的機會,手握700億現金的萬科為何回購毫不積極?

2015年7月6日,萬科公告稱,因最近A股市場大幅震蕩,公司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董事會全票通過決定回購A股股份,規模在100億元額度以內,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萬科建議本次回購A股股份的價格為不超過2015年7月3日公司A股收盤價格,即不超過13.70元/股。若全額回購,預計可回購股份不少於7.30億股,占萬科目前已發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6.60%。

不過,2015年11月,萬科發布《關於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的進展公告》顯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回購A股股份數量為124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113%,成交最高價為13.16元/股,最低價為12.57元/股,支付總金額為1.60億元(含交易費用)。2個月完成的1.60億元回購規模僅為100億元總額度的1.6%。

13.7元以下才能回購,當時到底萬科為何定下如此標準?後來為何又沒有推出新的回購方案?導致寶能系低價買入大量股份後,在整個股權事件當中,管理層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對此萬科管理層一直沒有作出比較明確合理的解釋。

8月22日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董事會秘書朱旭表示,關於引進深圳地鐵的重組預案,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但是萬科會尊重各方意見,達成信披標準會披露;執行副總裁孫嘉稱,員工對公司前景感覺到迷茫和困惑。今年上半年,萬科總部離職率達到去年全年的水平。而離職率暴增的同時,公司在招聘方面也遇到難處,因為擔憂萬科發展,不少招聘對象放棄加盟。孫嘉說,經營團隊的穩定取決於股權大戰的結果。

或許這也解釋了萬科回購為何不積極,公司前景極其不明朗之下,對萬科管理層來說,2015年下半年的股價低迷時期沒有抓緊機會“買買買”,到了現在非常時期,再要作出回購股份決定的確不容易。

“2016年上半年,是萬科32年發展史中極為特殊的半年。始於2015年7月的股權事件延續至今,尚未妥善解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尚未達成共識,部分股東一度提議罷免全體董事、非職工代表監事,國際國內評級機構表示公司現有信用評級及展望將面臨調整壓力。6月底以來,公司合作夥伴、客戶、員工、其他中小股東對公司前景之疑惑和擔憂進一步加劇,公司的正常運營也因此受到影響。”萬科2016年半年報中“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作出如此的陳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00

他手握十部周傑倫X方文山的音樂IP ,影視+電商模式能否成新趨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8/160582.shtml

他手握十部周傑倫X方文山的音樂IP ,影視+電商模式能否成新趨勢
董婧 董婧

他手握十部周傑倫X方文山的音樂IP ,影視+電商模式能否成新趨勢

2015年—2016年的網絡綜藝進入一個大時代,從之前的不超過10部,到現在總數量已經超過了90檔。在量的大爆發下,質卻稍顯有些後勁不足。

愛尚傳媒:創立五年 影視電商第一股

按照戴炎成的“影視電商”布局規劃,現在的愛尚傳媒正處於“建團隊、深布局、高築墻”階段,而愛尚傳媒更像是各個子公司的總指揮作戰中心,正在積極優化各子公司組織架構。作為一家新興傳媒公司,如何以不一樣的商業模式定位切入市場,並快速成長為該領域的新“獨角獸”一直是戴炎成思考的重點。

三次創業:因壓力逃離北上廣,因夢想重回北上廣

戴炎成,80後,大學學法律專業。畢業之後的“難就業”,讓戴炎成選擇嘗試一些互聯網工作。他找到了一份藝人宣傳的工作,後來又經人介紹到海蝶做演藝培訓,也是這個時候他和周傑倫的編舞老師雪糕成為同事。戴炎成說,“08年逃離北京的時候是因為感受到城市的壓力,月光族。想著回去創業會比較方便,離家人近一點。但是在當地沒有資源也不是很好做。就回到北京了。”

這次回來,戴炎成向家人“借”了三千塊,打算在北京再試一下,但這一次回北京後卻開啟他的新創業之路。

第一次創業無疾而終,2009年戴炎成和雪糕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經營傳媒公司繼續之前的演藝培訓,但是這樣的商業模式並不成熟,“如果我們沒有捧出下一個李宇春,林俊傑,那麽大家可能就不會來。”戴炎成說。

這之後他們將目光放在了《MJ頻道》,想通過引進這檔節目在衛視上播,分享廣告收成。但當時整個市場的制播分離尚不成熟,再加上那時候對港臺藝人主持有限制,這個項目推了一年都沒有下來。在經營近三年之後,公司依然沒有找到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而以失敗告終。但也是這次的合作使他收獲了和周董方文山的友情,以及公司運營經驗。

影視+電商愛尚傳媒是否能引領新趨勢

2005年到2016年是整個視頻產業的第一個十年,市場在快速的變化著。電視淪為傳統媒體,網劇網綜席卷各大平臺,新生代成為消費主力。傳統化的影視制作公司因為泡沫已經很少有盈利,對於一家新的影視公司來說,必須要找到一個新的變現方式。

戴炎成說,內容電商化是一個很大的趨勢。影視+電商,首先是要確保內容本身可以盈利,其次是加入電商的衍生變現收益。不能為強加電商,而破壞整個內容原本可以盈利的方式,二者應該相輔相成。談到新的節目形式,戴炎成透露是明星+網紅設計師組成一個戰隊,根據主題設計PK,網民的點贊和購買量等決定勝負,增強網民的互動性。在收看節目的同時,還可以點擊下方出現的衣服鏈接,一鍵購買。市場的變化使得愛尚更偏向去做風險比較小的網綜,既能獲得更多的年輕人關註,又能增加微博微信的互動。戴炎成坦言《女神的新衣》帶給自己很多啟發,而對於影視+電商模式來說,網綜能做到“及時看及時買”,更加具有及時互動的良好體驗。“影視互聯網化、電商化的大趨勢,也是給了愛尚傳媒一個新的市場機會,不然我們和傳統的老牌影視公司比還是沒有太多的競爭優勢。”

204595690860053108_副本

2015年—2016年的網絡綜藝進入一個大時代,從之前的不超過10部,到現在總數量已經超過了90檔。在量的大爆發下,質卻稍顯有些後勁不足。

另辟蹊徑的音樂IP:周傑倫X方文山超級影視計劃

戴炎成在上新三板之前特意跑去臺北,跟周董和方文山提出做影視的想法。“他們從情誼上支持我們,也認可我們在做的事情,同時他們也有一些影視的計劃。” 而周董與方文山不僅從情誼支持他們,更是從業務上給予鼎力支持,兩人攜手加盟愛尚傳媒。這也是兩人16年來首度加盟內地上市公司。作為愛尚傳媒最強創意顧問周傑倫也在日前愛尚傳媒的發布會上表示:“自己已經有5-6部電影劇本,將與愛尚傳媒合作開發”。

334136291406918877_副本

而談到音樂IP的改編,戴炎成表示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但是好IP給了他們好的市場優勢和機會,所以要認真的對待內容的生產才不會導致口碑撲街。充分的利用好這些優勢,在新領域開辟出一條路,而不是在別人走過的路上做一個跟隨者,那樣的話永遠都是晚人一步。

周傑倫的歌對於8090後來說都是青春的校園記憶,對於音樂IP中的第一部《蒲公英的約定》,戴炎成說不會拍成像《最好的我們》那樣的純青春片,也會和《致青春》有一定的差別,總之將是一部有全新“元素”、與眾不同的青春片。

在制作方面,戴炎成表示會根據市場的反響一年一兩部,第一部計劃明年暑期上線,由方文山當總導演。

而當下很火的“神魔鬼怪”題材,戴炎成表示這並不適合他們,“愛尚比較傾向於偏年輕化的接地氣的現代化流行題材,比如《W》和《微微一笑很傾城》。我們希望做好具有自己定位特色的,樹立起自己的標簽和口碑。找好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擅長的領域。讓市場更好的記住公司的作品特色。”

“目前愛尚已經為未來兩三年提前做好布局,設置成立6個不同功能的子公司。戴炎成表示這樣的布局不算快,該有的一定要有,為影視電商協同的團隊這些人才都是要有的。

影視電商 網劇 I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55

手握4.7億用戶,墨跡天氣沖刺創業板能成為霧霾概念股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4/160653.shtml

手握4.7億用戶,墨跡天氣沖刺創業板能成為霧霾概念股嗎?
徐建鳳 徐建鳳

手握4.7億用戶,墨跡天氣沖刺創業板能成為霧霾概念股嗎?

墨跡科技也將積極探索To B業務,為行業客戶和政府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氣象產品和服務,降低極端氣候災害風險,提升經營管理效率。

文 | 徐建鳳

編輯 | 盧旭成

占據了大半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的墨跡天氣,經歷了六年的磨礪,也開啟了IPO模式。2016年12月23日,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的申報稿在中國證監會的信息披露欄目披露。

墨跡科技招股書披露,2013年到2016年6月30日的營收分別為1840.77萬元、4473.45萬元、12500.63萬元和10665.05萬元,複合增長率高達160.59%;凈利潤分別為64.32萬元、263.38萬元、2519.08萬元和1322.30萬元,複合增長率高達525.82%。

墨跡科技2013年-2016年6月30日營收和凈利潤:

d25d70733ddbf9117b0db433b8ef12f2

墨跡科技的招股書也披露了它的股東結構。創新工場系股東,包括北京創新和工場基金,合計持有墨跡科技8.71%股份。阿里創投持有墨跡科技15.504%的股份。險峰創投,加上同樣是陳科屹為實際控制人的的險峰深圳、西藏險峰,險峰系在墨跡科技中的股份占比為18.97%,為第二大股東。

上市前,創始人金犁直接持有墨跡科技34.627%的股份,並通過跡將蔚藍間接控制墨跡科技2.567%的股份,合計控制墨跡科技37.194%的股份。上市後,金犁的股份會被稀釋到27.895%,依然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一個小小的天氣應用緣何能開啟上市之路,它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暴風嗎?

俘獲海量用戶

墨跡科技由金梨正式創立於2010 年3月18日。出生於1982年的金犁是個技術男,2005 年至 2007年任埃森哲軟件工程師,2007年至2009年在Symbian中國/NOKIA中國任高級軟件工程師。正是在諾基亞中國,金犁看到了天氣應用的機會。

在墨跡天氣APP誕生之前,天氣預報類APP的界面難看。“愛打扮”的金犁決定在工作之余開發一款界面漂亮的天氣預報應用。

金犁工作的Symbian當時是全球最大的手機應用平臺,所以2009年5月,他率先推出墨跡天氣的Symbian(塞班)版本。這款產品不僅外觀漂亮,還能同時支持2000多個城市的天氣預報,而其他同類應用覆蓋的數量則是500個,這成了墨跡天氣早期的核心功能。

早期的墨跡天氣APP以塞班平臺為主,因當時移動流量費用高,金犁利用數據壓縮技術,讓用戶每次更新只需耗費不到2k流量,另外,用戶把墨跡下載到手機後,在手機桌面可獨立運行,方便用戶在不額外耗費流量的情況下隨時查看天氣。

2009年5月4日,墨跡天氣問世的第一天,僅僅依靠論壇傳播,下載量就達到了2000,七八個月後,日活躍用戶量達到1萬。用戶的喜歡為金犁增強了信心。他下定決心出來創業。2010年年初,剛創立險峰華興的陳科屹250萬元天使投資了金犁,墨跡科技現在走到IPO階段,也證明了陳的眼光。2010年3月,金犁正式成立公司。2010年5月,墨跡天氣開始團隊化運營,同時發布了第一個Android版本。

不得不說,金犁選擇的創業時機很對。因為2010年開始,以iOS和Android為核心平臺的移動互聯網應用開始爆發。金犁也陸續把產品的開發和更新主要向Android 和iOS平臺轉移。2011年,墨跡天氣的iOS版本上線,天氣信息展示更加直觀,背景改為隨天氣而定的全景動畫,首屏增加二次元人物“小墨助手”,形象展示晴、雨、霾、穿衣多少等信息。同時新增了預警信息推送,確保氣象臺發布的預警實時推送給用戶。為了增強用戶之間的交互,在天氣分享頁面嵌入相機,可以隨手拍照片分享,為日後推出時景功能奠定了基礎。2011年墨跡獲得盛大的A輪投資,A+輪則由創新工場系投出。

a6362db777630cbddb476978918f436b

*墨跡天氣APP界面

2012年,金犁曾經歷過一次團隊調整。據公開報道,原因是金犁跟其他合夥人在產品方向上有分歧。墨跡科技的招股書里,創業家&i黑馬註意到,2012年,董事趙東和孫增斌因離職的原因,不再擔任墨跡的董事,改由金犁的夫人孫錦楠和她的姐姐孫樹閣、姐夫胡立堂擔任。一直到2016年4月20日金犁才把這三個親戚董事換掉。

墨跡一開始從網上抓取天氣數據,後來氣象部門找上門來要求付一年幾十萬元的費用,沒有引起金的重視。這也可以理解,對於當時尚未實現盈利的墨跡科技而言,這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直到2011年網站被封,金犁才開始正視,再三跟氣象部門交涉付費授權一事,3個月後,網站才恢複運營。而最終從北京氣象局拿到天氣數據的授權則歷時一年多。

也許是意識到天氣數據受制於氣象部門,2012之後,金犁開始在產品里加強用戶產生的跟氣象相關的信息。比如推出“全時實景”的時景功能,由用戶拍攝帶有位置標簽的街景和天氣,並上傳分享,用戶可對圖片評論、回複、點贊。後來新開發的版本里,用戶還可以提交當天天氣情況,後臺通過用戶廣泛提交的數據修正天氣精準度。2014年,金犁甚至趁著智能硬件興起的風潮,研發了智能空氣檢測硬件“空氣果”,它可以接收空氣中PM2.5、二氧化氮、粉塵、氣溫等多項數據,建立了獲取天氣數據的監測閉環。

5675937fecf1d9bb47b3dab26734f109

*空氣果

金犁一方面不斷加強產品版本更叠和數據閉環,一方面也加大對產品的推廣。2013年前,好的移動應用是有極大的用戶紅利的。比如早期的iOS商店,上面優秀的應用少,像墨跡天氣、航班管家這種好的應用,可以基本不花費用就得到很好的推薦,用戶獲取成本比較低。2014年開始,移動應用推廣商業化開始,2015年基本普及。所以,從墨跡的招股書可以看到,2013年—2016年6月30日,墨跡的推廣費用分別為41.45萬元、678.37萬元、3077.77萬元、4036.29萬元。也正是從2013年開始,墨跡科技APP新增下載量急劇上升,2013年為8857.1萬,2014年為6208.5萬,2015年為8736.58萬,2016年上半年為1.008億,最終累計用戶為4.7億。

移動廣告支撐上市

從墨跡科技披露的招股書看,這家公司是2013年開始規模商業化探索的。作為一款擁有海量用戶的移動應用,金犁能想到的變現方式首先是廣告。

而墨跡科技加速變現要從一個女人說起。2013年,張明明加入墨跡科技,成為銷售總監。張明明,出生於1981年,2004年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學市場營銷專業。她曾在3G門戶、億動廣告、艾德思奇工作過,諳熟移動廣告售賣。因為張明明的加入,當年墨跡的銷售人員首次達到10人,此後不斷上漲,截止到2016年6月,已達42人。

張明明的加盟確實讓墨跡科技的收入發生明顯的變化,2013年墨跡科技的收入達1840萬元,主要靠接入阿里巴巴集團、天津億瑪、銳訊靈通等平臺廣告獲取收入,2014年2月,張明明就因為業績突出被提升為墨跡科技副總經理。

除引入銷售強人外,金犁也同步引入阿里創投成為墨跡科技股東。要知道,阿里巴巴因為有全球最龐大的電商生態,一方面需要海量的投放引流到淘寶、天貓平臺,另一方面也能承受比較高的價格。股東的錢是要賺的。2013年來自阿里巴巴集團的廣告收入為327.96萬元,占墨跡科技總收入的比例為17.82%。2014年阿里巴巴貢獻的廣告收入為2026.71萬元,占墨跡科技當年總收入的比例為45.31%。為弱化關聯交易,2015年,阿里巴巴貢獻的廣告收入降低到1865.86萬元。

打通廣告渠道和資源之余,金犁也帶領研發團隊,開發更多可售賣的產品(廣告位)供售賣。據墨跡科技招股書披露,墨跡科技主要的廣告模式為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效果廣告包括廣告聯盟、平臺倒流、應用推薦這三大類,嘗遍從CPT(以試玩為付費標準)到CPS(按收入分成付費)等所有的效果廣告方式。品牌廣告主要是通過直營或第三方公司代理的品牌客戶,比如伊利、可口可樂、聯合利華、迪奧、捷豹路虎、花旗銀行等的投放,主要廣告形式是開屏廣告、背景植入廣告、banner廣告等,2015-2016年6月,墨跡科技開屏廣告價格為14.7-52.5萬元/天,背景植入廣告價格14-56萬元/天,banner廣告價格7-17.5萬元/天。墨跡科技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收入見以下表格:

墨跡科技主營業務收入的具體構成

1

要讓廣告總收入增加,要麽增加新的廣告客戶,要麽廣告價格上漲,這兩個動作墨跡科技一直在做。以開屏廣告為例,墨跡科技2013年才12萬元-30萬元/天,2014年漲到35萬元/天。無論是廣告客戶的增加,還是廣告價格上漲,如果要保證每個客戶的廣告效果,首先需要增加裝機用戶數,上文提到2014年後墨跡科技增加推廣費用就是為了增加用戶數,效果確實立竿見影。第二還要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和用戶粘性,兩個重要的指標是用戶日活和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這兩個指標在墨跡科技的招股書里也是增長的(見下表),這也跟2014年後金犁做的產品升級有關。

2013年以來墨跡天氣APP的主要運營數據:

2

2013年後,墨跡天氣的APP明顯增加了生活資訊類的內容,讓用戶不僅可以在APP上看天氣預報和指數,還能看相關內容。內容是增加移動應用用戶活躍度和粘性的重要手段,今日頭條用戶粘性強,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僅次於微信。萬能鑰匙、獵豹移動等都希望通過內容來增加用戶活躍和粘性。另外,墨跡天氣APP逐漸增加用戶互動的功能,比如推出空氣質量排行榜,比如做用戶社區墨圈,比如讓用戶提交實時街景和“我來報天氣”等,這也是提供用戶活躍和使用時長的方法。

經過種種努力,墨跡科技短短3年多時間就實現營收規模從千萬量級到億級的飛躍。

不過,很多媒體質疑墨跡科技的營收主要靠移動廣告,太過於單一,依據是2013 年、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 1-6 月,互聯網廣告信息服務收入在墨跡科技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 97.25%、94.84%、98.10%和 98.70%。而且客戶集中度也非常高,主要是騰訊、阿里巴巴集團、藍色光標、安沃傳媒等知名IT企業以及知名廣告代理商。2013年、2014年、2015年及2016年1-6月,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1395.41 萬元、3730.48 萬元、9502.94 萬元和 8479.49萬元,分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5.81%、83.39%、76.02%和79.51%。

但這其實有誤解。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移動廣告收入規模都達百億元以上,今日頭條2016年依靠移動廣告收入也將達百億元規模。移動廣告是最主流的盈利模式之一。據墨跡科技主要依靠廣告在創業板上市,可能不但不是太大的風險問題,可能還有主業突出的加分。當然,墨跡科技也在嘗試做電商,以及直接做智能硬件來變現,比如推出空氣果,目前看營收規模還是偏小。

下圖為公司營業收入構成

3

墨跡科技的未來

未來,如果移動廣告依然是墨跡科技絕對的主營業務,它將如何布局才能跑在增長的高速路上?還是要做用戶增量。比如墨跡科技正在與OPPO等廣告平臺持續合作來拓展用戶。2016年03月18日,墨跡科技與OPPO廣告平臺簽訂了《2016年度框架合作協議及合作協議》,墨跡在OPPO平臺上進行軟件的推廣宣傳,並支付200萬元的費用,協議到2016年12月31日終止。時隔九月,在OPPO官網的社區頻道,創業家&i黑馬依然能找到“無廣告版墨跡天氣,喜歡的拿下”的宣傳語。顯然,墨跡科技所以跟OPPO合作,正是看中OPPO對四五線城市用戶的超高覆蓋。因為墨跡科技對一二線城市的覆蓋已比較到位,而四五線城市還有大幅的上漲空間。

為了拓展用戶,墨跡科技還將觸角伸到境外。招股書中顯示了墨跡科技在境外開展業務的訴求:未來將在不斷提升氣象信息預報精度和APP產品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海外業務,開拓海外市場。實際上,墨跡科技的創始人金犁早有這一規劃。金犁在2015年就曾對騰訊科技坦言,墨跡科技在國內的發展已經遇到瓶頸,他們要通過海外市場的拓展增加規模。墨跡科技把國際化的第一站選在了東南亞。金犁認為東南亞的“市場空間足夠大”。美國、歐洲也將會是墨跡科技準備進軍的市場。

914b3e9dabed6975015066263713da03

*金犁在矽谷演講

除了在增加用戶數量上布局,墨跡科技還會使出渾身解數來最大限度的留存和激活現有客戶。這從其募集資金的用途上就可見一斑。墨跡科技IPO的資金用途之一就是升級墨跡天氣APP系統。它計劃從服務端、客戶端、大數據技術三方面開展。服務端、客戶端的升級能夠直接帶來更舒適的用戶體驗。

而大數據技術則是墨跡科技目前進行用戶行為分析、精細化用戶畫像、個性化推薦的技術手段。大數據的升級方向重點在加強大數據的計算能力及數據吞吐量,形成完整的大數據平臺,以更適應氣象行業的特點,為未來整合氣象數據及用戶行為數據,開放天氣大數據平臺創造良好基礎。

未來,墨跡科技將以氣象大數據為基礎,為用戶提供更加生活化、場景化的“天氣+”氣象服務。目前,墨跡科技已經收集並建立的用戶檔案,包含了大量的用戶行為和偏好信息,細化維度達到上百個,這就是墨跡科技的“用戶畫像”。

墨跡天氣APP結合用戶畫像及行為分析,能夠使得廣告投放更為精準,提高流量轉化的效益。用戶畫像還是墨跡科技打造“天氣+”模塊的基礎。“天氣+”模塊升級包括場景、內容、服務三個子版塊。場景版塊從時間、地理、環境等維度劃分用戶,確定用戶所處的場景,是整個“天氣+”模塊的基礎版塊。用戶通過場景入口進入墨跡天氣APP,接收墨跡天氣APP提供的內容與服務。內容子版塊推送給用戶場景化的天氣數據、新聞資訊等信息;服務子版塊則推送給用戶場景化的打車、外賣、網購等生活服務信息,引導用戶進行付費操作。這不僅能夠持續增加用戶活躍和日均使用時長,還能進一步實現交易,將流量變現。 

同時墨跡科技也將積極探索To B業務,為行業客戶和政府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氣象產品和服務,降低極端氣候災害風險,提升經營管理效率。To B業務也是基於用戶畫像。它可以用於指導指向性更強的市場推廣活動,以及提供垂直合作的平臺。例如基於氣象災害和定位信息的保險行業應用,基於精細化預報的農業行業應用,基於用戶群體、定位信息的物流倉儲行業應用,基於天氣和用戶行為的行程推薦應用等。

墨跡天氣 IP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72

手握764萬海外買家數據 廣交會加速電商布局

“雖然從現場下單的情況來看跟去年差不多,但還是能感覺到外部的市場環境在好轉。” 4月15日,第12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開幕,廣州浦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文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如此說道。

外貿形勢依然嚴峻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比2016年同期增21.8%,這是我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連續三個季度進出口總值實現同比增長。“外貿晴雨表”廣交會的與會采購商和成交額也在連續四年的下滑後,於去年也雙雙止跌,雖然增幅不大,但與我國外貿的總體形勢相吻合。

盡管數據一片向好,但魯文波仍然高興不起來,因為“銷售漲了,利潤卻降了”。

魯文波說,去年隨著人民幣的貶值,美國、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的複蘇,公司的營業額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是利潤卻在壓縮。“我們主要是做冰箱、空調壓縮機出口的,去年鋼材的價格翻了一番,再加上塑料等包裝材料也大幅度漲價,導致生產成本上漲,我們不得不讓出一部分利潤空間來維持競爭力。”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徐兵14日在開幕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延續去年以來回穩向好的良好勢頭,發展新動能正在積聚。但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市場需求尚未根本改善,“逆全球化”明顯擡頭。我國國內綜合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外貿傳統優勢不斷弱化。外貿形勢仍複雜嚴峻,鞏固外貿回穩向好勢頭仍需艱苦努力。

“不僅如此,我們絕對的價格優勢正在消減,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印度、越南、泰國的產品已經很有競爭力。”對於後市,魯文波依然覺得壓力很大。

銷售渠道越發多元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曾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交會從第117屆起對參展企業做調查,發現企業已不再局限於現場成交,會後成交額占參展企業通過廣交會達成的總成交額的近七成。

而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貿易形勢嚴峻及各類專業展爭食等因素夾擊下,廣交會早已不是企業出口的唯一渠道,尤其是前幾年與會采購商人數逐年下降,許多企業主動求變,比如出口轉內銷、加強自主品牌推廣、主動“擁抱”電商平臺、直接去國外參展等等。

佛山市高爾頓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家具、衛浴、小家電為主的純外貿企業,該公司董事長鐘石軍就是“外貿電商”的堅定支持者。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公司的營業額增長了27%,而這有賴於“阿里巴巴一達通”提供的信用擔保、交易展示、數據保障、先行賠付等功能。“原來談客戶,我說我們公司成交了多少人家經常表示懷疑,現在直接把我們所有的訂單、交易數據展示在平臺里,讓客戶自己去看,我們現在有很多單子都是客戶自己看了之後主動找上門的。”

一達通是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通關、退稅、外匯、物流和融資等一站式外貿綜合服務的平臺。目前,該平臺的年出口額已經超過了150億美元,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並且被上海市政府引入,以提升貿易便利化、打造外貿發展的新模式。

除了一達通,目前國內市場上還有世貿通、貿趣、環球資源等一批外貿電商平臺。2017年1月中國出口制造業展望調研的數據顯示,目前,81%的供應商使用B2B的外貿渠道,47%的供應商使用B2B2C的渠道,29%的供應商使用B2C的渠道。

廣交會加速電商布局

事實上,廣交會早在2012年就已推出電商平臺,但直到上一屆推出一款采購商app才刷出了“存在感”。本屆展會上,該采購商app在已有展館導航、商機處理、詢盤等功能後,新增加了“展會通”、“即時通訊”等新服務功能,可以根據雙方需求將匹配後的信息精準推送給目標采購商。

廣交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裁李曉濱對第一財經記者坦言,與目前市場上已有的外貿電商平臺相比,廣交會電商起步晚,對於符合自身情況的電商業務的探索還需要一段路要走。

李曉濱表示,一方面,廣交會積累了海量的優質海外買家,對於這些數據的清洗、打標、激活、活躍付出了很高的時間、金錢、人力和學習成本。另一方面,大公司對於人才的虹吸效應明顯,廣交會電商在引進專業人才方面遇到很大阻力。

“不過,廣交會電商的優勢也是明顯的。我們是唯一可以館內現場地推的電商公司,能夠低成本、無競爭的完成買賣家的註冊、激活和貿易活動。而且,廣交會至今已舉辦了61年,積累了764萬海外買家和10多萬國內供應商的實名數據。通過3年的數據準備,已經逐步和持續的產生經濟效益。”李曉濱說。

目前,廣交會電商的服務模式為信息撮合平臺,而非直接線上交易,魯文波覺得這已足夠。作為20多年的老參展商,他認為,外貿電商必須跟實體結合起來做,尤其對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推廣、與采購商對接,但最終仍然要去實體店、工廠考察才會下單。

據悉,結合廣交會打造O2O模式的跨境貿易B2B數據信息服務平臺只是廣交會電商布局的第一步,接下來將吸納跨境貿易服務鏈條中的信息、金融、物流、信用、通訊等環節的服務商,打造我國跨境貿易全產業鏈雲服務平臺,最終的目標是逐步形成蘊含外貿特征、行業信息和地區特性的大數據格局,逐步滲透進供需雙方的市場、供應鏈、金融、物流生態領域,搭建、再造高效的跨境貿易生態系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621

全球頭條丨蘋果手握2500億美元現金

——華爾街日報——

【財報公開在即,蘋果手握2500億美元現金】蘋果將於當地時間本周二發布季度業績報告,據資料顯示,蘋果的現金儲備或將達到2500億美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沃爾瑪公司的市值。蘋果現金儲備在過去4年半的時間里翻了一倍,規模是除了金融公司外美國近代以來的公司當中最高的。然而,在美國舉國上下探討稅改之際,蘋果達到這一里程碑可能並非一件好事,如此多的現金儲備將有可能迫使這家科技巨頭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收購或是增加給股東的分紅。

——Reuters——

【五角大樓:美聯軍針對極端組織的空襲已造成352名平民喪生】五角大樓周日發布報告,報告顯示自2014年美國聯軍開始實施針對極端組織的空襲以來,至少有352名平民在美聯軍的空襲中喪生。然而,美國官方給出的數字遠低於第三方觀察家集團的統計,據獨立觀察家集團Airwars,至少有3000名平民在美軍的聯合空襲中喪生。

——Bloomberg——

【美國副總統彭斯:計劃在年底前通過新醫保法案】美國副總統彭斯周日表示,希望國會能於年底前通過奧巴馬醫保的替代法案,這與特朗普設想的時間節點相去甚遠,特朗普曾於4月20日稱最快將在一周內就新的醫保替代方案展開行動。上周,盡管此前一直持反對意見的眾議院自由黨團宣布將支持修改後的奧巴馬醫改替代案,但因為沒能獲得足夠的選票,眾議院領導人依然放棄了對修改後的醫保議案進行投票。

——CNBC——

【特朗普再次對北美自貿協定做出強硬表態:談不攏,就廢除】特朗普周日再一次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表態。在出席CBS電視臺節目,特朗普表示若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重新談判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將徹底終結北美自貿協定。此前,特朗普於周六簽署一道政令,要求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就美國所有的貿易協定進行重新梳理,以探明美國是否在國際貿易中受到公平對待。

——BBC——

【特雷莎·梅:政府當前無意提高稅收水平】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周日在接受BBC新聞采訪時表示,若保守黨贏得大選,將不會提高增值稅(VAT),但對於個人所得稅等其他稅種,梅則並未作出類似承諾。當被問及是否會向前任卡梅倫那樣作出5年不加稅的承諾時,梅並未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政府當前無意提高稅收水平。卡梅倫曾於2015年作出承諾,如果他領導的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新政府在未來5年的任期都不會提高稅率,包括增值稅、國民保險稅、個人所得稅等。

——CNN——

【馬斯克計劃打造洛杉磯地下交通網絡】特斯拉CEO 馬斯克近期於一場TED演講中,透露計劃打造洛杉磯的地下交通網絡。馬斯克曾於去年12月透露計劃成立一家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在本月28日的演講中,馬斯克表示該公司正計劃在洛杉磯區域建造一個地下隧道網絡,在該隧道中,系統將通過電動滑板來傳輸汽車。隧道中的電動滑板的最快速度達到130英里/小時,這個速度足以在五分鐘內將汽車從維斯特伍德傳輸到洛杉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503

【TMT】人工智能界的蘋果:一年翻三倍的英偉達,手握著什麽秘密武器?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636&summary=

【TMT】人工智能界的蘋果:一年翻三倍的英偉達,手握著什麽秘密武器?

Part 1

文|奧西里斯的三宮主


2016年標普500的第一明星股非英偉達Nvidia(NASDAQ:NVDA)莫屬,全年超逾220%的漲幅令許多人驚呼“第二個蘋果”誕生,將其視為不可多得的兼具高成長性和穩健性、值得長線投資的珍貴標的。



然而進入今年以來,從2月7日的最高點119.13美元的收盤價起,在一個月時間內跌至100美元附近,中途甚至下探到95.17美元,最高跌幅達20.1%。之前沒能搭上這趟上升火箭的投資者開始蠢蠢欲動:如今是否已到了入手的好時機?


時間拉回到去年9月2日,君臨團隊曾經推送過一篇非常有價值的投資參考——《星談|美國大牛股的成長和時代密碼》,文章末尾處說道,“我們並不確定,Nvidia是否會成長為下一個時代的英特爾或者高通,但是他所處的關鍵位置,近段時間突然爆發的新業務增長,或許預示著新一輪的產業創新周期已經開始了”。


當時的Nvidia股價尚在60美元左右,而在11月Q3財報公布後,啟動了新一輪淩厲的上漲攻勢,從此股價一騎絕塵。


相信不少根據9月的這份參考做出了投資決定的君臨粉絲們都收益頗豐,這其中也包括筆者本人,在此要特意向君臨團隊表示一個大大的感謝,比心~


作為一點小小的回饋,我想先暫時撇開幹燥無味的數據,結合自己的思考與經歷從7個問題的角度來梳理Nvidia,幫助對它感興趣的讀者用最短時間來了解這支明星股。


當然投資是一項需要嚴肅謹慎對待的事情,只了解提及的這幾個方面是遠遠不夠的,在接下來更細致的分析整理工作之前,希望這篇文章能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Nvidia是一個怎樣的公司?


Nvidia是一家以設計圖形處理器為主的半導體公司,創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克拉拉。1999年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總市值約600億美元,是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和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


它的主要產品和營收構成為何?


相信對Nvidia感興趣的朋友都聽說過GPU和CUDA。


GPU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獨立顯卡。Nvidia的顯卡分為三個系列:面向大眾的 Geforce系列,面向工業圖形設計的Quadro系列,以及面向科學計算的Tesla系列;而CUDA是Nvidia於2007年起推出的圖形處理開發環境。


原本GPU只是被用來處理圖形加速,CUDA的推出使得GPU可以容易地用於圖像加速處理以外的目的(如深度學習,下面會談到)。GPU與CUDA的關系就是硬件與平臺的關系。


GPU芯片即顯卡產品收入占到Nvidia總營收的80%以上。


Nvidia的股價為何在2016年後大漲?


2015~2016年之前GPU基本上只是用在遊戲PC領域,2016年隨著VR和深度學習崛起,使得GPU的市場前景變得極具想象力。


雖然VR和深度學習都有賴於GPU,但深度學習的大規模普及除了GPU以外還需要與之相應的、對於普通程序員來說足夠友好的開發平臺。


無論說是搭了順風車也好,CEO黃仁勛的遠見卓識也好,在VR和深度學習崛起的這個時間窗口里作為唯一具有GPU硬件+平臺優勢的公司Nvidia終於迎來了業績的大爆發,同時也帶動了股價一路高歌。


據悉世界上目前約有3000多家AI初創公司,大部分都采用了Nvidia提供的GPU硬件+平臺。


為什麽我敢買?


這里其實有一點管中窺豹的意思。作為一個投資風格比較保守的人,坦白說我從來沒有買過40倍PE以上的股票。


但當時我發現我所在的研究室里面玩VR的成員,都在越來越頻繁地討論怎樣攢機;身邊玩VR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些人分析Nvidia的財報說他們根本沒做VR產品就斷言Nvidia在VR上的利潤增長只是一個噱頭,這就有點尷尬了。


其實Nvidia並不是直接做VR產品(如頭顯等),而是VR產品必須用到搭載了GPU的電腦來驅動。由於Nvidia的GPU占到全部PC GPU市場份額的70%以上,所以VR產品的銷售前景越好,間接說明Nvidia的GPU銷售前景越好。


另外,那時我也剛接觸深度學習,發現深度學習的門檻確已大幅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比如甚至我自己)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地成為Nvidia的消費者時,我對Nvidia的業績上漲也產生了很大的信心。



我認為這些在自己身邊就可以捕捉得到的真實信號,比財報上幾個數字更能說明問題。當然那時候並不是覺得業績馬上就會漲,而是假定如果放在一至兩年的時間框架來看,上漲幾乎是肯定的。所以斷定當時40倍PE的估值並不算高。


今年下跌的原因主要是什麽?


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2016年,Nvidia的上漲是因為VR和深度學習的崛起,而從2016年下半年起又加入了用GPU取代CPU在雲計算業務中的地位、為特斯拉汽車提供無人駕駛系統等等新“故事”。


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其股價的支撐都是來自於對未來GPU芯片銷量增長的想象而非實際的盈利數字。而今年的下跌一則是因為公司預期未來芯片銷量不及市場預計,一則是因為前期漲幅巨大引起大量獲利盤了結。


來自競爭對手的主要風險?


雖然目前Nvidia憑借CUDA已有的強大生態圈在深度學習領域占有巨大的先發優勢,然而2016年12月AMD推出的Radeon Instinct平臺會對其造成直接競爭壓力,使得Nvidia的硬件+平臺的“護城河”被逐漸填平;


不斷改良的Intel的Xeon Phi處理器是Nvidia Tesla系列的直接競爭對手。這兩者的實際市場表現都是非常值得持續密切關註的。


Nvidia的管理層?


價值投資者理應對投資標的的管理層有所了解。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競爭對手AMD的五年更換三次CEO,Nvidia的CEO黃仁勛自創業之初便擔任至今,在過去24年里對Nvidia的數次業務轉型都展現出了過人的戰略眼光。



公司創始人至今仍然擔任CEO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使得Nvidia以一個成熟企業的身份相對保持著初創企業般的市場敏銳性和執行力。


跟還是不跟?


雖然AMD去年的股價表現也非常搶眼,但從中長期投資角度來看,Nvidia在業務經營的穩健性、可靠性和成長性上的平衡仍然明顯優於AMD。


目前Nvidia即使下跌到標普500的平均25倍PE的水平,股價仍可維持在76.5美元。


個人計劃在90美元附近適度增持。適度購入一定比例的AMD、Intel作為風險對沖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但必須了解的一點是,沒有人確切知道在未來的AI領域哪家芯片廠商才是最大的贏家,也許這三家都不是。IT行業的技術變化日新月異,聰明的投資者需要保持對此領域的長期密切關註。


Part 1

文|君臨


首先感謝奧西里斯的三宮主的投稿,很久沒談過美股了,趁著這個機會,君臨也來發表一下對英偉達這家公司的一點看法。


1.我們投資英偉達,投資的是什麽?


投資這個時代的主題。


我們知道,成長股投資最大的風險,就在於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個公司的超預期增長什麽時候會結束。


成長股的估值中是包含著投資者的巨大預期的,但這個預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增長總有放緩的一天,一旦這個勢頭結束了,就會迎來業績、估值的雙殺,被投資人紛紛拋棄,一地雞毛。


這就像懷里揣著一個定時炸彈睡覺,讓人提心吊膽,夜不能寐。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就是買入那些天花板足夠高,市場空間足夠廣闊的行業。比如電商、搜索,足夠強的主流需求,這些行業里的公司,像亞馬遜、谷歌,漲了十幾二十年也沒有結束。


相反,那些垂直領域里的小而美,則是要時刻提防的,比如運動手環的Fitbit,運動相機的GoPro,需求太小了,增長個一年半載就到頭了,讓人防不勝防。


那麽,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是什麽呢?


人工智能、AR遊戲、無人駕駛汽車,所有這些,最終都指向了英偉達。


2.英偉達是個什麽公司?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圖形計算芯片公司,他的GPU圖形芯片份額大概在70%左右,基本上壟斷了這個行業的最牛逼技術。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英特爾、高通都在大力進軍自動駕駛芯片領域,要跟英偉達一決雌雄。貌似這個行業的前景仍處於混沌階段,英偉達未必擁有勝算。


如何看待這個事情?


我們都知道,芯片史上,有幾個王者,第一代是模擬計算時代的德州儀器,第二代是PC計算時代的英特爾,第三代是移動計算時代的高通,第四代就是目前即將進入的人工智能時代。


太久遠的我們就不說了,說說二代和三代的交接。


英特爾是如何敗於高通的?


智能手機興起,高通的手機芯片獲得大量應用,英特爾眼饞的很,也曾經推出了自己的移動計算芯片,開始的時候,風頭很足,可惜沒多久就偃旗息鼓了。是市場預算不足嗎?是公司不夠重視嗎?當然都不是的。


核心的問題在於,英特爾的芯片,是基於X86架構的,具體技術細節什麽鬼我們不用懂,只需要知道一點,這個技術的特點在於超強大的邏輯運算能力,但是缺點是發熱量大,能耗高。而高通的芯片,是基於ARM架構的,運算能力弱一點,但是優點是發熱量小,能耗低。


就是這麽一個技術架構的差異,決定了英特爾雖然能夠在PC端,在服務器端獲得統治地位,卻眼睜睜的看著高通在移動計算領域一步步做大,毫無辦法。


這就像是體育運動領域的,白人、黑人、黃種人,由於身體結構的差異,黑人善奔跑,白人善遊泳,黃人更善技巧性運動。


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英偉達之所以值得被充分看好,就在於此。


很多文章對人工智能講的雲山霧罩,神秘莫測,其實並沒有那麽複雜。人工智能時代,並不是真的計算機就會思想了,只是在之前的“數字邏輯運算”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對世界的感知能力。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擁有了大腦,他需要了解這個世界,並對世界的變化作出反應。


最低等的動物,比如草履蟲,會對溫度、重力、方向等作出反應,高等一點的動物,會對觸覺、聲音等作出反應,更高等一點的動物,則是會對語言、圖形視覺作出反應。


我們人類,每天接觸的信息中,大約70%來自眼睛,25%來自聲音,只有5%來自觸覺、溫度、重力、方向等等各種其他信息的輸入。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的核心,其實不是高度複雜的數據計算,而是對視覺圖形、聲音語言的高效率處理能力,機器只有看得懂圖形,聽得懂語言,才能作出恰當的判斷和反應。


這就是為什麽人工智能中我們見得最多的應用是人臉識別和語言翻譯,無人駕駛汽車的關鍵在於攝像頭對環境的識別,服務機器人成熟的前提也是對周圍環境的識別能力提升。


GPU和CPU,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技術架構的不一樣,後者是為複雜邏輯運算而設計的,名詞叫串行運算,前者是為大數據量、邏輯不複雜的重複計算而設計的,名詞叫並行運算。無論視覺圖形的處理,還是聲音語言的處理,本質上都是一種簡單對象的大數據量重複計算。


兩者的差別有多大呢,據卡耐基梅隆大學的lan Lane教授稱:"借助 GPU,預先錄制的語音或多媒體內容的轉錄速度能夠大幅提升。與CPU相比,我們執行識別任務的速度可提升33倍。"


正是這架構底層的區別,決定了英偉達的GPU能夠在人工智能時代大放異彩,也是英特爾、高通這些巨頭所難以追趕的。


我們看好英偉達這家公司,不僅源於對技術發展趨勢的判斷,還有對這家公司管理層的信心。


和英特爾、高通都已經是二代之後的職業經理人打理不一樣,英偉達還是一家創始人執掌的公司,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英偉達的創始人叫黃仁勛,1963年出生在臺灣,9歲時跟隨家人去了美國,曾先後在AMD和LSI Logic擔任芯片設計師,30歲時創辦英偉達。


黃仁勛的創業史,基本上就是一部不斷被現實打敗,然後勇敢站起來,通過改進技術,適應現實需求,變得更強大的奮鬥史。


1993年,剛剛成立公司,黃仁勛對於圖形芯片領域的創業還看的不太清楚,於是咨詢業內的分析師,別人告訴他,最好別幹,因為這個領域里已經有30多家公司了,不缺你一個。


黃仁勛對這位分析師的忠告,表示了戰略上的藐視,和戰術上的充分重視。他決定放棄大部分公司混戰的領域,從一個細小的正方形成像技術上進行攻關,突出自己的優勢。


鐵的事實教育他,分析師的判斷是正確的,一年之後天使資金就被花光了,員工裁掉三分之二,而銷量並沒有任何好轉。


幸運的是,黃仁勛抓住了一個機會,由於強調英偉達芯片對遊戲手柄的支持,獲得了和日本世嘉遊戲機的合作機會,以及繼續生存下去的資本。


幸福的日子剛剛開始,噩夢再次降臨。1995年,微軟windows95上市,電腦的遊戲表現性能大幅提升,遊戲主機市場受到嚴重沖擊,世嘉也放棄了和英偉達的合作。


大腿抱不成,英偉達再次重傷,但黃仁勛沒有放棄,他很快又抓住了另一個機會。


windows95的上市,讓整個電腦上下遊市場天翻地覆,圖形芯片也是一樣的。傳統的圖形芯片有著各種各樣的接口標準,就像現在的手機充電線接口,五花八門一樣,當windows95成為了平臺標準,就看誰的支持更快,更完善,誰就將受到市場的歡迎。



英偉達當時開發的幾款顯卡,就是最早支持微軟Direct3D和OpenGL標準的產品,因此大受PC組裝商青睞,一舉統一了圖形芯片市場。


最近十幾年來,黃仁勛一直雄心勃勃的開拓新業務,與微軟合作Xbox遊戲主機芯片,慘敗,推出手機處理器與高通競爭,慘敗,豪賭GPU並行運算的通用化架構設計,導致短期內技術不成熟而出現的燒機事故頻出,甚至一度被譏笑為“兩彈元勛”。


但是這一切,黃仁勛都挺過來了,他對技術的遠見和瘋狂投入,讓英偉達最終站在了人工智能時代的最前端。


想想未來所有帶有攝像頭、麥克風的計算設備上,包括汽車、無人機、監控設備、機器人、手機上,都可能安裝英偉達的GPU芯片,你就知道這市場空間有多龐大了。


據一份市場流傳的資料顯示,2015年,在矽谷的大公司中,英特爾投入在研發上的資金,占營收的比例為22%,高通占28%,而英偉達,則是驚人的31%。這是美國大型高科技公司中,對技術投入最執著的代表。


信仰技術,百折不撓,這就是黃仁勛給英偉達所賦予的靈魂。這樣的公司,簡直可以說是科技成長股的完美標的,任何一次市場的震蕩和下跌,我都相信會是好的上車機會。(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038

樂視不再是賈躍亭一人說了算,一個女人手握董事會否決權

“樂視姓賈還是姓孫?”

剛剛宣布辭去樂視總經理職務的賈躍亭21日遭遇了媒體的犀利提問。

身穿黑色長袖的賈躍亭說,這個問題壓根兒不用回答——如果你們相信那個謠言,孫總就不會投樂視了,“還有說得更過分的,比如梁軍投靠融創了。當然這無所謂了,我相信對真正了解樂視的人,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賈躍亭、梁軍與樂視高管合影(左至右分別為劉淑青,劉弘,賈躍亭,梁軍,張巍,趙凱)

21日的記者會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當有記者提問,孫宏斌對樂視的多個業務都派駐了CFO(首席財務官)或財務總監,接下來的戰略執行是否更多遵循融創的理念?此時,融創中國派駐樂視網、已通過董事會提名的劉淑青率先進行了回答,並稱控制權之爭完全不存在。

樂視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漫長的分季美劇,只有開頭,看不到結尾。今年1月,融創馳援資金鏈緊繃的樂視,但和好消息接踵而至的還有放棄20億美元的Vizio(高清電視機制造企業)收購計劃,易到司機資金風波,非上市業務手機、樂視體育等裁員傳聞四起……

“我們樂視天天都上頭條,只不過都是負面的。樂視一路坎坷走過來,並不擔心,但是希望樂視真實的情況被更多人了解。”賈躍亭說。

他告訴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樂視以後將會聚焦兩大體系,上市公司和汽車。非上市公司體系以後孵化成功,第一考慮是納入上市公司或者獨立上市。

對於自己的精力,賈躍亭稱身體很健康,精力首先是放在上市公司體系,非上市業務則主要放在汽車上。他同時透露,汽車業務A輪的融資很快就會正式啟動。

為什麽是梁軍

樂視網21日的公告稱,賈躍亭特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專任公司董事長一職,聘請梁軍為公司總經理;楊麗傑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聘請張巍為公司財務總監。

梁軍就任樂視上市公司總經理,此前早有端倪。今年的融創中國2016年業績發布會上,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提到了對樂視的諸多看法,提到要讓上市體系有一個完整的封閉性,並稱融創中國要求樂視要有一個CEO,“原來沒有,現在要有人來管,是梁軍在管。”

一位接近樂視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樂視的高管中,工科背景的梁軍邏輯思維能力強,卻難得有一股“書生氣”,而且說話比較直,“敢於向賈躍亭直言不諱”。

賈躍亭與梁軍

入職樂視之前,梁軍曾在聯想工作了17年,先後擔任聯想產品鏈管理部總經理、聯想集團智能手機產品開發副總裁等職位。

梁軍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頻道《中國經營者》采訪時透露,2012年加盟樂視是他人生第一次跳槽。此前他並不認識賈躍亭,甚至都不知道樂視這家公司,但在和賈躍亭談過幾次之後,自己有兩點被打動:一是2011年時,樂視在整個內容版權的布局極為豐富,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此前在聯想內部做分析的時候,也覺得需要有內容支撐才能讓硬件產品長上翅膀飛起來;二是賈躍亭看似互聯網出身,但對硬件產品有特殊的愛好。

加入樂視後,梁軍的團隊先後做出了安卓機頂盒和樂視超級電視等智能硬件產品。他曾對記者描述自己的工作狀態:“一個季度當一年使,一個星期工作六天,每天晚上9點之前回家算早的。”

在樂視關鍵時期,梁軍所帶領的業務稱得上是樂視生態中的優質資產,盡管仍然虧損,但盈利前景可期。

賈躍亭對記者評價梁軍:“是真正樂視生態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互聯網生態型的人才之一,也是樂視網從創立到現在第一次有了真正專職的總經理。”他稱,樂視對於組織架構的調整幾年前就開始思考,真正開始決定期是去年8、9月份,但很難找到一個同時具備豐富的產品經驗和互聯網能力的人。

“隨著公司的發展,業務量越來越大。在去年下半年,公司也遭遇了一些經營管理能力不足、流動性預判能力不足等問題,我們開始思考在重要的板塊應該設立專職的CEO,尤其上市板塊是整個樂視生態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怎麽樣通過組織結構和治理結構的調整,讓更強的團隊投身於樂視網的經營管理當中,真正能夠讓我們上市公司的業務有更大、更快的發展。” 賈躍亭說,後來樂視得出結論,上市公司的負責人適合在體系內培養和選拔出來,而不是從體系外空降。

對於張巍的任命,賈躍亭表示,此前張巍是樂視非上市公司CFO(首席財務官),對整個樂視生態、業務和財務的理解很深,也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博士級的CFO,能夠配合梁軍,真正讓上市公司下一個階段的戰略目標達成。

姓賈還是姓孫

今年1月,融創馳援資金鏈緊繃的樂視,對樂視總投資高達150億元人民幣,包括以60.41億元收購樂視網(300104.SZ)8.61%股權,以79.5億元獲得增發後樂視致新33.5%股權,以10.5億元收購樂視影業15%股權。

150億元的投資,從孫宏斌初見賈躍亭,到雙方召開發布會,僅用了36天。這令業界震驚,一些人將其解讀為兩個理想主義者的賭局。但孫宏斌心態平和,他說,這就是一筆生意。

孫宏斌曾在融創中國的業績發布會上對媒體表示,實際上樂視企業戰略方向,每一點都挺對,但加起來就不對了。“因為他們手上資源不夠、管理能力不夠。”

在互聯網評論人士方興東看來,樂視的確低估了不夠專註的報複,也低估了企業成長資金激增的巨大壓力,沒有分清樂視的願景和冷酷的現實。

可以看到的是,融創投資樂視150億元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推動了樂視完善治理結構,把上市體系與非上市體系進行隔離,“一定要讓上市體系有一個完整的封閉性,資金是封閉的。”孫宏斌稱。

與此同時,按照此前約定,融創還派了公司負責風控和內審的劉淑青擔任樂視董事,並在樂視網董事會中具備否決權;此外,融創任命了三位財務經理分赴樂視影業、樂視網和樂視致新。

對於非上市公司業務如易到、樂視體育、手機等業務,孫宏斌稱正在推動這些業務出售或者進行對外合作,“該賣的賣,該合作的合作,幹好一件兩件事就行了。”

可以對比的是,在今年年初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賈躍亭曾稱樂視七個子生態控制權一個都不能少。現在,賈躍亭表示,七個子生態依然缺一不可,但樂視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七個子生態的化反,“不見得作為控股股東才能實現生態型,也會考慮出讓一定的股權比例,只要是能夠真正在組織上,在創新協同和業務協同上達到我們的生態協同的要求。”

對於自己和孫宏斌的關系,賈躍亭稱他們不僅僅是二股東、投資的關系,更多的是朋友,“管理是樂視的短板,所以在公司的治理架構和公司的管理、未來戰略方向,孫提供了好的建議,非上市體系更多是建議方面的。”

樂視網已提名候選董事劉淑青則對記者強調,融創投資樂視到現在一直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支持樂視的發展,“控制權之爭,其實完全不存在。”

“當然,也會有意見不一致的地方。”賈躍亭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意見不一致時會有頂層的會議,大家都會參與進來,以及通過董事會進行重大問題的決策來統一意見。

樂視如何找未來

一系列高管任命和業務架構調整的背後,並不意味著賈躍亭將馬上與樂視上市公司完全“切割”。

賈躍亭告訴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首先,他的精力將主要分配給上市公司,因為這是樂視最重要的業務;在上市公司之外,更多的精力將放在汽車業務當中。

對於最為關註的非上市業務汽車,賈躍亭稱樂視汽車的A輪融資很快就會正式啟動了,應該不會太久,2017年內有可能完成,“當然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先把產品生產出來,讓大家體驗到什麽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汽車。”

除了汽車,目前樂視的非上市公司包括O2O銷售平臺、垂直業務(手機、體育、易到)等,大多是初創類的業務,屬於培育期、孵化期。賈躍亭透露,非上市公司幾個板塊中現在比較困難的是手機和體育,易到看似風波比較多,其實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而且不需要太多的資金。

“我們希望易到的翻轉會成為我們觸底之後的第一個反彈。”賈躍亭說。

至於近日的樂視裁員問題,賈躍亭更願意強調是人員優化。優化主要在非上市體系,“真正讓我們現在的組織發揮出最高的效率,而不是存在大量的效率低下的人員”。他稱上市體系也做了比較低比例的人員優化,但上市體系依然會不斷地引進優秀人才,更多的是組織效率的提升。

對於未來公司的管理和發展方向,梁軍表示,將嘗試開放閉環系統,創造與競爭對手不一樣的模式,不拒絕與任何可能的合作方進行合作,“希望多給我一些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