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司機平均年所得百萬 大車隊登錄興櫃


2011-8-1  TWM




最新一檔內需股誕生!七月二十五日,台灣大車隊(簡稱大車隊)登錄興櫃,國內首度出現計程車股。以投資話題而言,大車隊在股市堪稱獨家生意,還兼具內需和陸客自由行概念,掛牌後發展值得觀察。

設立於二○○五年的台灣大車隊,經營歷史不過六年,但公司趁著高鐵通車,在中南部城市建立車隊網路,因此在全台快速扎根。目前超過一萬輛車的規模,約占全台計程車總數一一.五%,讓大車隊穩坐全台最大品牌計程車寶座。

隨著景氣回溫,最近三年大車隊營收加速成長,金融海嘯發生的○八年時,原本營收只有二.五億元,到了去年快速上升至四.七億元,幾乎增加九成;而且由於車隊數量達到規模經濟,公司獲利直線上升,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四.八八元,遠超過一干疲弱不振的電子股。

值得一提的是,大車隊雖然低調掛牌、沒有舉辦法說會,但為宣傳品牌,公司倒是大方透露旗下司機的收入水平。公司指出,車隊司機平均年所得高達一○二萬元,相當於每月所得高達八.五萬元。如此高收入加上公司掛牌的光環,說不定可吸引更多人想加入大車隊開「小黃」。

(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92

所得差距擴大公平嗎?

2011-11-14  TCW




Q:所得差距擴大,社會越來越M 型化,這種不公平該怎麼辦?

A:所得差距擴大,其實是整個經濟運作過程的一部分。

一個念哲學和一個念工程的大學生,日後的收入可能有極大差異。若念工程的人收入更高了,或念哲學的人收入降低了,使得兩者收入差距擴大,這反映出社會更需 要有人去念工程,因此市場才會給予這些人較高的評價,這會讓更多學生投入工程、退出哲學,這種調節會讓人力資源配置到能滿足社會最需要的用途,因此,這種 所得差距的擴大是有正面意義的。

如果硬把念工程的人收入拉低,或刻意抬高念哲學的人的收入,讓兩者所得差距縮小,就阻礙了這種調節過程,最後結果是工程師的人數不能充分滿足社會的需要, 反而培養出過多社會不需要的哲學家,這就浪費了人力資源。

另外,所得差距往往反映了從事不同職業的辛苦程度。某甲冒生命危險修電塔,所得較高;某乙安坐辦公室打電腦,但他的所得則較低。事實上,大部分觀察到所得 差距,都是屬於這種類型。硬要不同職業的收入一致,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而且,現行的所得差距統計,由於沒有計算「家務」的價值,往往誇大了所得差距。例如,張三月收入六萬,李四月入三萬,前者收入是後者兩倍。張三的太太在家 洗衣打掃帶孩子,這部分勞務在市場上請專人代做值兩萬元,李四太太同樣是家庭主婦,其勞務內容和張三太太沒有太大差異,同樣也值兩萬元,因此張三的家計收 入共八萬元,李四的家計收入五萬元,兩者收入差距其實只有一.六倍。換句話說,若計算「家務」的價值,以家庭為單位的收入差距並沒有數據顯示的那麼大。

然而,有一派人士卻主張,所得差距來自先天機會,例如,城市孩子含著金湯匙出世,將來可以上好大學,比鄉下孩子更容易賺到高所得,這種先天機會不平等,讓 社會越來越不公平,因此需要矯正。

但是,人們先天機會的差異不只這些:有人天生麗質靠走秀月入數十萬,有人長相平庸只能領死薪水,這種先天的差距,和「城鄉差距」一樣,同樣是父母傳給子女 的。如果要矯正城鄉差距,同樣也該要彌平人們外表、身高、聰明才智、運動神經的差距,畢竟我們干涉了一種先天機會的差距,有什麼理由不能干涉其他種先天差 距呢?

每個人的機會或能力都不同,所得當然不一樣。痛批所得不均惡化的人士,其主張無非是希望「結果的平等」,因此每個人所得越一致越好。但這種主張若實現,只 會讓社會變得更窮。當然,我一窮二白,你二白一窮,每個人結果都一樣,自然就公平了。問題是誰想要這種公平呢?

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http://www.bwnet.com.tw/Dr.A/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3

思考的碎片--5.6 觀察所得,蔬菜的價格+iphone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k01.html
蔬菜價格暴漲,好像已經貴過豬肉。

今天問了一個去年的菜農(今年打工1600/月60歲),他去年用兩畝荒地種菜。淨收入3-4萬(撇掉投入成本為算人工),投入勞動力1.5個,他+他老婆0.5。地點外環外不到郊區。銷售點是近外環線。
種子農藥化肥等大約5000-6000
他說按照現在的菜價可以賺到5萬多。一年。問了菜農今年的種子農藥化肥漲幅,他們說有限漲1000塊了不得。
當下租地的價格最好的1200一畝/年
按照4萬算1.5個人工大約收入是2200/月。今年按照5萬算大約2700/月
上週問過出租車司機現在收入大概月入6000+- 500 /雙班,
問過阿姨,老公200多塊一天包中飯裝修工,8小時超過算加班有一天算一天。大約收入6000一個月。阿姨大約3000左右一個月。15/小時計算
上海最低工資1450/這個人人都知道現在.今年漲200.

這幾個數字串聯起來看,菜的漲價應該是基於人工費用的上漲,一般而言人工的漲價是不可逆的,即只升不降!so幾乎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就是菜價很難回落,同時通膨捲土重來而且未來1-2個Q內會愈演愈烈。
蔬菜漲價影響基本生活。

iphone
最近有一個嗜好看到誰的iphone都要交換過來看看對方裝些什麼APP
有幾個小結論
1.聊天工具很多,但是基本是重複的。真的佔主導還是小企鵝。其他都是陪襯(意思是IM很多,但是朋友都是重複的,就那點人際關係)
2.視頻方面PPS PPlive用的多,看實況足球轉播多數,現在估計是NBA轉播。
聯通268套餐的流量用不完。足夠可以看。
3.我查查還不普及,但是看我演示過我查查的,人人都會去裝。
所有人看到這軟件第一反應是零售沒法做,甚至包括便利店都會有影響。
一般而言便利店會比大賣場貴20-30%

我查查其實也很容易山寨這東西沒啥粘性,如果有你查查我立刻就可以換。
問題的核心是移動互聯網對零售業的影響。這是非常重大的命題。


4.手機對電視節目插播廣告影響巨大
早前在看NBA轉播中插播廣告我會用NB或者ipad,但是這兩個屏幕太大。切換很不方便,從NB切換到電視很慢,然後容易錯過精彩畫面,(個人習慣,切換是視角視野的切換)現在我已習慣性在插播廣告時用iphone刷圍脖之類。單手操作且屏幕小。一點不影響我看NBA。這個超過早前NB和ipad。核心是切換容易,不佔視線。這樣下去。電視廣告統統完蛋。

5.App應用上國內和國外是兩個生態圈。
幾乎很少見國內的裝path or instagram哪怕這兩個是不用翻牆的!
so割裂的世界?
6.移動金融 反正我是不願意用也不敢用,但是幾乎人人都裝了手機銀行。這個出乎我意料。年輕人中接受度那麼大?手機掉了怎麼辦?你設開機密碼,然後十次銷毀數據?這個安全性足夠了?

這個是週末觀察。很細節很瑣碎不過很有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68

400萬套現所得處理方案(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610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627

首先多謝小敏千字來文,看你在購買力之推算、聯名轉單名之部署,及對被動收入之重視,相信你也有花點時間在HOMEBLOGGERHK鑽研。在七月賣出樓房後你合共有四百萬現金係戶口,以三十來歲之年齡來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惟金額只及在普通零售銀行開立尊貴戶口,不夠在私人銀行開立帳戶,財務玩法受掣。美金一百萬元或等值可在細間私人銀行買債再用低息循環貸款,年息只係2%左右,逐日計息,平過按揭。所以都係越有錢更容易變再有錢,可買入二線在港公司之債券,年期不過3-4年而收息約5%睇對樓盤又可以將錢係私人銀行拆過出黎,借幾日轉數又得,借成年都係稅貸咁既息口,極之方便。

 

講返小敏,情形適合一眾想從工作抽離而轉做全職媽媽之女仕參考,先在辭工前用自動轉賬薪金證明問銀行借錢,淨出先生作「無樓人仕」,即時配合到政府辣招於第二套房double從價印花稅之做法。現時有四百萬現金在手,但沒有私人銀行的支援下投資工具有限,可利用澳元與港元在利息上之差異,造可一個既靈活,限制風險,而可收較高息之法。

 

 

如果你投資年期可以有三至五年(即係諗住呢幾年唔再買樓)咁比較客易,你可以去買入澳洲之大銀行發行之澳元計價債券,放幾年每年收益率8%應冇問題,本金亦會到期歸還,只剩下澳元兌港幣之下跌風險。惟此風險可由你買入澳元之金額而控制,小敏有四百萬港元,可將三百萬轉做人仔一年定期收息,在港年息3.75%即一年收回等於港幣112,500的利息。為方便計算,本文假設人仔同港元黎緊一年兌價「打和」。然後用一百萬轉哂做澳紙買債,冇本金風險(假設你買入發行人評級A或以上之債券下)但有兌換風險,收息8%$80000一年。成筆錢共收息港元$(112500+80000)$195,000,平均$16000(即年回報4.8%)一個月,可幫補小敏離職後之損失。

 

最要命之風險係澳元兌港幣(或更深入諗係人仔)下跌,如一百萬港元變做澳元之投資因澳元在一年後由今日(1 Mar)7.9511.25%7.0澳元之跌幅會將你係人仔收到之利息洗刷掉,因一百萬(又變番港幣)11.25%咪輸左$112,500,咁你四百萬組合只賺$80000,慘淡地收2%總組合回報。當然好過你就咁放港元定存。當然你會問如果澳元跌低過七蚊點算或者我唔想買咩澳洲紙銀行債比人「縛」幾年呢

上回提到四百萬之投資方案一,是將一百萬港元兌做澳元買入高質債券,三百萬換做人仔定期,係假設人仔同港幣不升不跌之下,爭取4.8%年回報率。此方案之弊病係萬一黎緊一年澳元兌港元下跌超過11.25%,即約由現7.95跌至7.0水平,及後跌破7就會連2.0%低水回報亦不保。

 

坊間你可以聽過不少類似之產品,如不跌破咩位就收高息,之後收低息,類似係由此原理衍生而來。但關鍵係澳元兌港幣係金融海嘯時低見4.6,萬一匯價暴跌就會「收埋息都回唔到本」,有冇辦法將此風險去除呢?

 

答案是沒有方法完全去除,但可部份去除。你只會獲得更多回報,在風險及不確定性之提高是必然的,除非市場運作效率差勁吧! 外匯股票定期一向是高效市場,更不容你在辦公時間用肉眼「偷雞」,要麼就高風險高回報,一係就用港紙收0.X%定期年息,至於你有市場內幕就不在此限了。去除方法為購入一個澳元兌港元之認沽期權,一般銀行沒得做的,你要去股票行問一問。記住係「買入」一個「認沽」,搞錯左好麻煩,而唔想煩就返回上篇用較簡易方法,風險亦不是很大。買入權証要比期權,你就用400萬本金之一萬幾千爽快地比吧,淨低三百幾萬放定息生息定可收回買入權証支出。當澳元兌港幣下跌認沽期權可補貼你匯價上之損失。

另一建議是不買入澳元債券,改做買澳元債券基金,但令你在澳元那(1/4)部份之投資變成不保本,有約一年可升可跌10%之可能。筆者自己就鐘意債券基金,反正今年跌,下年都很大機會升返。

運用期權都係買保險之一種,市面大部份保本基金都是用此原理運作。另外有些人問人仔唔一定兌港元升,更會下跌。筆者只可以講所有提供方案都是有風險的,本人亦只能在控制風險上盡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210

《遞延所得稅負債下----隱藏了蛋糕嗎?》 友聯投資

http://xueqiu.com/6847723845/24956476
隨著中海油服2013年中期業績公佈了超預期的結果,使得各大投行機構紛紛開始調升對其當年及其未來盈利的預期,與此同時各家更新的研報也對盈利增長因素進行詮釋。
縱觀研報,文中均指出,COSL由於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調整使得在H1的所得稅率僅為10%余,因此給予盈利強支撐。同時我們友聯也觀察到,有分析師及投資者聲音說這個調整隻是「偶爾一次」,絕不會持續。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真,如此?[为什么]
對此,友聯投資對這個「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調整」事項進行一些專業角度瞭解,得出結論截然相反[俏皮]
該調整事項正面影響不僅已在2013年上半年發生,並依然會在2013年下半年財報季,乃至2014年的全年都會持續「支撐公司淨利潤」發生。
如果可以猜測,我們甚至認為,2013年H2可以降低所得稅總額1.3億元,2014年全年降低超3億元!!!

那麼這個低所得稅率可以在未來成真,因何而來呢?

首先我們發現其存在的基礎,本期財報附註顯示:作為央企的中海油服一直以來享受著這樣的一個稅收待遇:查看原圖

由於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計和稅法的規定不同,直接影響各期折舊費用,從而導致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存在。

而其成真的終極推動力是我國國家稅務總局![献花花]查看原圖

即,2012年4月24日頒發的《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使然,您可以理解為國家稅收策略向COSL之類的企業進行有方向性動作!
再細讀,調整的原因就是國家稅務總局對於會計和稅法差異的最新規定!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按照總局詮釋,縱閱規定內容對於中海油服來說,就是以前由於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計和稅法的不同而進行的調整,從現在開始不用調整了。以後的會計處理和繳稅依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就參考會計規定了,這樣就不會再形成之前的那塊遞延所得稅負債了。
那麼之前已經存在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就需要做衝回調整。按理說這些調整和衝回是不會影響噹期所得稅費用從而影響噹期利潤的。但是由於中海油服是屬於高新技術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的優惠稅率,存在於一個10%的現征現返優惠政策,這就使得對於遞延所得稅負債賬戶衝回調整過程中,產生的返還稅收沖抵了當期的所得稅費用,從而導致了2013年中報所得稅率僅為10%的結果。

至於實例範舉,篇幅過大,不在這裡列出了!
從2013年中報遞延所得稅負債構成可見因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一項餘額經調整後還余10.67億元,這同樣需要在以後進行調整,所以據此認定在之後的一年半時間內會使得所得稅費率的大幅度下降而影響各期淨利潤是大概率事件。查看原圖

本文的結論是:
通過國稅總局2012年15號規定的實施,實質是使中海油服在2013、2014兩年財報列出所得稅總額同比可能會減少,從而讓投資者觀察到最終實際稅率的大幅走低!這個數額有多大?猜測為4.3億元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41

「房價所得比」的謬誤

2014-05-12  TWM
 
 

 

近來有人以「房價所得比」(房價除以年所得)當作房價合理與否的指標,然而這個指標卻有不少謬誤。

我們平常使用的財貨,有些是購買後立刻消費,例如買一個麵包,幾個鐘頭後就吃掉,這種財貨對人們提供的服務是在當下,買麵包就是所謂的「消費」。

但有些財貨購買後,不只在當下提供服務,而是日後一段時間也會提供服務,例如房子。今天買了房,日後數十年房子仍然對買者提供服務。這種財貨的服務主要分佈在未來,因此買房就是「投資」。簡單的說,「消費」是花錢在很快到來的享受;「投資」是花錢在日後到來的享受。

麵包在吃下去時,服務就提供完畢,因此麵包價格,只反映當前人們吃下去時的服務價值。但房子不只今天提供服務,而是未來也陸續提供服務,因此今天的房價,其實是反映它未來數十年提供服務的價值。

既然房子提供的服務主要分佈在未來,人們有多少支付能力可以購買這些未來服務,就不是和人們「今天」的所得有關,而是和人們「未來」的所得有關。一個今年收入一百萬元的人,卻貸款買了一千萬的房子,那必是因為他未來創造的財富不低於一千萬。

這就是房價所得比的盲點,它是用人們「今天」的所得,來衡量「今天」的房價是否合理。但「今天」的房價,反映的卻是房子未來數十年提供服務的價值。人們對這些未來服務的購買能力,不是取決於他們今天的所得,而是取決於他們未來的所得──事實上,這也正是為什麼有人會貸款買房的原因。房價所得比以人們當前的所得,來衡量反映未來數十年服務價值的房價是否合理,這是錯的。

另一角度看,房價所得比以人們目前收入衡量房價,但這種「暫時收入」會受各種隨機因素影響。真正影響一個人會買多貴的房子,不是這種暫時收入,而是「終生收入」(permanent income),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畢生收入以利率折現的平均值。

一個醫學系學生剛畢業沒工作,他的暫時收入低,但他終生收入卻很高,所以他會買豪宅。反之,一個裝潢工今年運氣好,業務量大增而暫時收入高,但該行業長期不景氣,他的終生收入較低,他不會買太貴的房子。房價所得比認為「暫時收入」影響人們對房子支付能力,其實是錯的,「終生收入」才是真正關鍵。

此外,「所得」只是影響房屋需求的其中一個因素,而房價卻是供、需共同決定。房價所得比只從某一個需求因素來推測房價,毫不考慮供給,是不切實際的。總之,房價所得比有不少謬誤,用這個指標當政策目標,恐怕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惡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41

資本利得稅越改越糟 改革只為了幫財政部「籌錢」 降低稅率、擴大稅基 讓所得稅不再只靠薪水扛

2015-05-18  TWM

台灣的財富分配結構,是高財產、低所得。然而,台灣的稅制與稅改,卻是高所得稅、低財產稅。

沒有「財富腦」的官員,放著大筆財產不課,在過去幾年間反而不斷回頭來課所得稅,換來了什麼結果?錯誤的稅改,應該停下來;正確的稅改,應該大步走。

撰文•楊卓翰

台灣稅制的問題是『一高二低缺綠』。」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吳德豐分析,台灣現行稅制體系,分為所得稅、財產稅及消費稅三大體系。所謂「一高二低缺綠」是指對所得高課稅,對財產及消費低課稅,而且缺乏環境綠色稅制政策作為國家施政的配套政策。最重要的是,所得稅率偏高,勞動所得者負擔相當高額的稅負。

當我們說稅制不公平時,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勞動者薪資繳稅太多。但財政部部長張盛和卻在今年推出財政健全方案,以「富人稅」等一連串加稅,全都衝著所得稅而來。

「與其說是財政健全方案,不如說是火燒屁股的找錢方案!」政大財政系副教授陳國樑說:「這個方案沒有讓台灣的財政更健全,反而透露財政部的急迫和困境。」「富人稅」加重薪資所得稅負主張1:降低所得稅稅率 從資本利得等稅基下手陳國樑口中的急迫,就是台灣逼近上限的債務。「所以,財政部就順著社會上仇富的情緒,一鼓作氣設計出『富人稅』,再增加一般受薪階級的薪資扣除額。」財政健全方案,有三個重點:兩稅合一扣抵、提高所得稅的最高稅率級距、銀行業營業稅,預計能增加四五二億元的稅收。但除了股利扣抵減半的五百億元增稅,其他「看起來,像是為了公平正義而改革,實際上,還是為了幫財政部籌錢而已。」陳國樑說。

以台灣的綜合所得稅報稅資料為準,薪資所得約占全部報稅所得七三%,而非薪資所得約占所得的二七%。但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報稅之薪資所得與非薪資所得的相對比重各占一半。相較起來,台灣個人所得稅的薪資負擔實在很重。

陳國樑拿出財政部的規畫,提高富人稅率,增加一般納稅人扣除額,聽起來符合公平正義。但是,受薪階級總共也只省下一百億元的稅額,在每年三千億元的個人綜所稅底下,真正幫到中產階級的,只有三%的比率,幫助微乎其微。陳國樑認為:「四處補洞的情況下,台灣財政真正的問題,還是沒解決,反而失去了完整稅改的好機會。」事實上,不少OECD國家,已開始將薪資所得與非薪資所得分開課稅,將薪資收入以較低稅率的薪資稅︵Payroll Tax︶課徵;同時擴大稅基,對非薪資所得課重稅。

小英基金會執行長林全指出:「台灣最大問題就是稅基流失嚴重,而不是稅率……。現在把所得稅稅率調高,是建立在不正當的基礎下,完全沒有意義。」他認為,政府應該要做的是降低稅率、擴大稅基。而台灣稅基裡最不健全的,就屬資本利得稅。

資本利得稅追小放大

主張2 :暫停課徵證所稅

改革從房地合一稅開始

資本利得,就是買賣資產所賺的錢,主要來源是交易股票、房地產的所得。但是台灣這兩種稅制都不健全,而且,越改越糟。

證所稅既課不到稅 也不公平證所稅上路三年,去年稅收只有二十三.九八億元。且由於證所稅衝擊股市交易量,造成證交稅從證所稅開徵前一一年的一○四六億元,減少到去年的八八七億元,過去兩年短收證交稅,主計總處估計就逼近八百億元。為什麼台灣的證所稅課不到稅?

這就要考慮證所稅「歷史因素」。一九八八年,財政部前部長郭婉容第一次課徵證所稅前,證交稅稅率是千分之一.五,之後因為證所稅課徵困難,停徵證所稅後,改以調高證交稅稅率到千分之六取代。但因台股應聲大跌,遂再將證交稅稅率調整至千分之三。熟悉當年時空背景的專家表示:「當時就應該把千分之三的稅率再做『正名』,其中千分之一.五是原本的證交稅,另外千分之一.五則是『擬證所稅』。」回顧歷史可知,目前的證交稅的千分之三稅率,其實是涵蓋證交稅與證所稅概念下的綜合考量,在此之下,未調降證交稅率之前,復徵證所稅,等於再對股市投資人剝一層皮;換言之,證所稅復徵的前提,就是先調降證交稅。事實上,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在四月中旬也已承認「台灣千分之三的證交稅是相對較高的」,並已委託中研院進行相關研究;學者建議,在通盤檢討股市投資人整體成本前,證所稅的復徵應該暫停。

面對證所稅亂象,財政部前部長何志欽則從「中產階級財富分配」的角度說明:「股票在台灣是屬於比較中產階級的經濟活動,如果從財富分配的角度,政府要課資本利得稅,應從房地產交易所得下手才對。」房地合一稅 不能只做一半房地合一稅的改革方案,在張盛和的努力下,好不容易送進行政院,台灣的稅改走到歷史性的里程碑。

對於外界認為房地合一稅的力道不足,林全卻認為:「第一階段就是要分離課稅,所以比例稅︵單一稅率︶是一個好的方法,成功機會很大。」林全雖然認為一七%的單一稅率偏低,但是「稅制不應該以打房為主軸。我認為這個制度長久下去,稅收一定會慢慢增加。」林全說。

然而,林全也指出,房地合一稅事實上只做了一半。現在的規畫中,以政府公告的地價為稅基的土地增值稅,可在繳稅時抵扣,徒具形式。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土地與房屋的價格﹃一刀切﹄。台灣一定要與國際接軌,拋棄土地、房屋分離的概念。這個古怪的房地產稅制結構不改,台灣的房地產稅制就沒有辦法真的改革。」林全說。

而且,房地合一稅與奢侈稅的配套,也顯得粗糙。訂於一六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在實施後取得房子才要被課稅,但是今年買房、明年賣房,就算持有不滿兩年,也不用繳一五%的奢侈稅,造成「炒房空窗期」的配套,顯然不合理。而且,自有住宅已有優惠,四千萬元的起徵門檻顯得多餘。

要完成這些改革,台灣無法一步登天。但是我們的稅改,不能再只做簡單的事,從上班族口袋中掏血汗錢,而放著資本利得不管。如此,台灣稅制只會越來越不公平,台灣應該停下來,找到新的稅改思惟。

所得稅改革規畫應該這樣做

房地產交易所得稅

◎ 初步課稅範圍雖小,但立意正確,然而稅率、起徵門檻接軌奢侈稅,規畫欠佳。

◎ 房、地價格仍分離計算,長期修憲,應廢除土地增值稅,真正房地合一。

個人綜合所得稅

◎ 個人綜所稅最高稅率45%, 但所得中薪資卻占73%,薪資負擔過重。

◎ 應恢復40%,甚至調降,與企業所得稅看齊。

證券交易所得稅

◎ 復徵證所稅,卻未降證交稅,造成投資成本過高。

◎ 交易成本應與證交稅稅率整體考量。

配套規畫

◎ 個人綜合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差距大,造成避稅誘因。

◎ 房價高漲衝擊居住權,應先建立起房地產資本利得稅,暫停證所稅,整體規畫。

資本利得稅捉小放大,賠了夫人又折兵—— 證所稅大事紀

2012年

4/3 財政部向行政院提出證所稅方案:對所有證券交易所得課稅,但交易所得300萬元以下不課稅,稅率15%~20%。

5/8 行政院證所稅方案遭立法院藍營立委凍結。

5/28 藍營推出國民黨版證所稅:僅針對興櫃、IPO、未上市公司課稅,核實稅率15%。

5/29 財政部部長劉憶如因理念不合請辭獲准。

7/25 立法院通過國民黨版本證所稅法,復徵證所稅。

2013年

5/20 立法院財委會通過證所稅修正案,通過售股金額達10億元以上課徵0.1%的「大戶條款」。

2014年

12/17 「大戶條款」暫緩三年上路。

2015年

1/1 台股連五年量縮,拖累證交稅,實施以來短收800多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3

所得稅、財產稅之外 能盡速改善稅制結構的新工具 調升消費稅 可補強稅制漏洞

2015-05-18  TWM

這個稅制,沒人喜歡它,國際卻越來越重視它。北歐等福利國家除了資本稅,就是靠它:消費稅。這個你每天都在付的稅,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日本的安倍經濟學,被它給亂了陣腳?台灣又該如何避免?

撰文•楊卓翰

你知道嗎?除了所得稅和財產稅外,台灣還有一個「隱形」的稅負,每年貢獻台灣四成的稅收,它就是「消費稅」。

一般民眾對於消費稅的了解不多,不過,台灣嘻哈歌手MC Hotdog在金曲獎和侯佩岑表演的「我愛台妹」,其實已經提到。歌詞裡寫的「檳榔兩粒要一百,好貴,有沒有含稅?」正是對台灣消費稅的大哉問。

消費稅剛好和所得稅相反,後者是針對所得課稅,消費稅則是瞄準「支出」課稅。在台灣,像麵包這樣的成品,是以「加值型營業稅」的方式課徵,一般民眾感受不大,但是我們其實在消費時,這個稅已經加在商品價格裡,也就是「含稅」,而消費稅也因此被稱為「間接稅」。

消費稅在台灣,就像一尊被遺忘的神像,被供奉在偏僻的神壇。台灣的加值型營業稅,在︽營業稅法︾第十條中規定,營業稅稅率「最低不得少於五%,最高不得超過一○%,其徵收率由行政院定之。」消費稅過低 落後國際水準頗多不過,從一九八六年起,台灣實施加值營業稅至今近三十年來,營業稅一直都保持在最低的下限五%,從來沒有調整過。隨著國際上的財政結構逐漸改變,台灣的消費稅率,早已經落後國際水準。

除了日本、馬來西亞最近提高消費稅,從五%提高到八%,連一向標榜「低稅天堂」新加坡,也把消費稅作為加稅的主要手段。

新加坡在九四年實施消費稅︵GST︶,稅率是三%,但是經過兩次調升,現在已經來到七%,超過台灣的五%。當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等先進國家,消費稅稅收平均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逐年上升,到現在一○%的水準,台灣的消費稅占GDP比重只有五.一%。

事實上,早在○九年調降遺贈稅稅率時,行政院賦改會就已經建議,政府應該同步提升消費稅。

「由於台灣所得稅有結構性的問題,能否以消費稅補助,甚至取代所得稅,達成量能課稅,就很重要。」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楊建成在報告中指出。

「個人收入中,薪資所得以外的所得應繳納的稅,大半被避掉或逃掉,但個人支出中,這些避掉或逃掉的所得終究得花掉。」楊建成解釋:「也就是說,這些收不到的所得稅,可以透過當期消費或未來消費時,補收回來。」區分奢侈品與民生必需品 降低衝擊不過,提升消費稅,MC Hotdog的檳榔不就變貴了嗎?這也是一般民眾最反對的主因。

在《今周刊》的獨家民調中也發現,只有二成五的民眾同意;而有四成以上的民眾反對調升消費稅。

這樣的疑慮,更被日本調升消費稅的衝擊打上問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了籌措財源,在去年提高消費稅後,個人消費大減,使經濟陷入低迷,讓消費稅能否調升,被打上一個大問號。

不過,中研院院士王平指出,日本調升消費稅的作法,絕對是一個「負面教材」。「消費稅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一定要區分民生必需品和奢侈品。」王平說:「日本完全沒有分級制,它是所有商品統一︵Unify︶課稅。就是沒有做好分級規畫,所以現在才會造成這麼大的衝擊。」王平指出,消費稅有幾個重要的觀念。首先,長期來說,消費並不是「累退效果」,「雖然賺了錢,消費出去的金額占個人財富比率,在短期內一定比較少,但如果以一個人的一生來計算,他的消費和財富一定呈正比關係。」王平解釋。

雖然財富多一元,不一定多消費一元,但是消費會以一定比率增加。不少國家的消費稅收都比所得稅收還高,就是用消費稅去替代所得稅收,韓國消費稅稅收比率七.七%,超過所得稅七.五%,就是一例。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消費稅一定要分級。「我們可以分成三層不同的東西,第一層是民生必需品,例如買日常的食物、水果、衛生紙,或是教育相關、水電等必需品,在台灣與國外都有明確的定義。這些必需品都完全免稅,這樣就不會傷害到大眾。」王平說。

而消費稅的第二層,就是一般物品,稅率範圍可課五%到七%之間;第三層,我們已經有明確的奢侈品定義,例如鑽石或精品就是範圍之一。

消費稅還有兩個重要的附註,王平提醒,像房屋、車子這類的高價品,稅率應該分開課,而且稅率應該更低,而不是更高,「例如買房子要多課五%︵如奢侈稅︶,因為金額太高,非常不合理。」附註二,要有暫時性的免稅空間。例如發生大地震或是類似高雄氣爆的意外事件,可以有一、兩年的免稅。「有了完整的配套,日本那樣的慘況就不會發生。」王平說。

依照碳排放量 對高汙染產業課徵能源稅除了針對富人的消費課稅,彌補所得稅的不足,消費稅另一個最大的用處,就是對高汙染產業來課稅。

中國記者柴靜拍攝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探討北京的環境汙染,引起各界重視,而柴靜在片中也多次提到,「能源體系的改變,是治理霧霾的根本途徑。」透過對高耗能產業,提高使用能源及碳排成本的「能源稅」,正是一個重要的新武器。

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也都依賴高耗能、高汙染的工業,對於環境資源的成本觀念,也十分低落,而且也未將汙染環境的外部成本,依法內化為汙染行為的代價或成本。「台灣的環境稅制有『三不』:不起引導作用、不與國際潮流一致、不明確。我們的確需要一個更完整的環境稅制。」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吳德豐說。

目前的台灣能源稅,散見在汽燃費、水汙費、空汙費、貨物稅等數十項稅目中。但是,都沒有依照碳排放量來課稅。以占能源稅大宗的油氣貨物稅來說,燃料油雖然每公升的碳排量比汽油還高,但是稅率卻只有汽油的一%,若按照碳排量來說,幾乎免稅。

當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已經著手建立碳稅、環境稅,歐盟也在修改法令,台灣的環境稅相對緩步。

吳德豐認為:「台灣應該逐漸建立起『綠色財政』的框架,在配合國家的政策與國際潮流下,更全面地導入與環境保護或防止國際汙染轉移等相關的稅制,建置一個對環境友善的綠色稅制環境。」面對台灣所得稅已對勞動者過於沉重,財產稅又無法在短期內完成改革,消費稅不用修法,若分級實施,也不失為改善台灣稅制結構的新工具。

然而,國內對消費稅的討論仍然太少,民眾的直覺抗拒也十分強烈,如何開啟新的對話,讓台灣的稅制與國際接軌,也越來越重要。

全球消費稅後段班已逐步調升,台灣呢?—— 主要國家消費稅率 單位:%

英國 20

OECD平均 19

中國 17.5

美國 11

韓國 10

日本 8 2014年4月,從5%提高至8%新加坡 7 1994年為3%,經兩次調升至7%台灣 5 1986年沿用至今註:美國消費稅各州不同,數據為全國平均資料來源:2014 KPMG 稅率調查碳排越多,稅率卻越低,能源稅改革別牛步!

貨 品 二氧化碳排放量

(公升) 目前稅率

(元/公升) 排碳稅成本

(元/公升)

汽 油 2.26 6.83 3.02 柴 油 2.61 3.99 1.53 溶劑油 2.95 0.72 0.24 燃料油 3.11 0.11 0.04

新聞辭典

能源稅:

針對使用能源(油品、電力、瓦斯等)的對象,從量課稅。

環境稅:

針對已證實對環境有害的實體單位所課徵的稅。

碳 稅:

針對使用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課徵的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4

假課稅 稅制兩套標準 刻意隱匿政府也無從追蹤投資所得 港澳是境外 A股算境內

2015-06-01  TWM


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投資中國所得屬於境內,香港地區所得反列為境外,與當前政治現狀完全不同,當局也無落實查稅的能力。

如此流於形式的條文,應該及早修改。

撰文•周岐原

台灣人投資A股,利潤被視為「境內所得」,必須合併申報所得稅;但是買賣香港股票的資本利得視為「境外所得」,用最低稅負制課稅,如此荒謬弔詭的約束,從何而來?

﹁錢﹂進對岸 大陸所得規定形同虛設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吳德豐指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簡稱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台灣人有對岸應稅所得來源時,應以境內所得申報課稅;而且,這項條例僅適用於台灣與中國,香港及澳門被視為境外。

換句話說,若有人買賣A股時,資本利得將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境內所得」,依照今年上路的新稅率級距,稅率最高達到四五%;至於炒港股的利潤,則被定義成 「境外所得」、適用最低稅負制課稅,但具有六七○萬元的免申報額度。這與當前台灣之於中、港的政治現狀,顯然是不合時宜。

回顧二○一三年四月,中國證監會已經批准境內居住的五十萬港澳台居民,可直接開戶投資A股,由此可見,應已有一批先行者入市;未來如果台灣與中國實施「台滬通」,在A股熱度大為提高下,勢必有更多投資人錢進對岸,這時候,就會遇到意想不到的課稅問題。

其實,投資股票應該無關政治,主管機關也不能過度脫離現實。更何況,有一弔詭現象是,雖然有法律規定,但是在實務執行上卻有困難。財政部就曾經宣示,政府 絕不會因為簽訂︽兩岸租稅協定︾,就與對岸交換資訊,進而向台商大幅查稅。這豈不表示,即使納稅人刻意隱匿投資A股的資本利得,政府也無從追蹤?那麼,條 例裡關於大陸地區所得的規定,就再次形同虛設了。

這又是一件有法律規定,卻又無法執行的「假面」,這種規定需要盡早修改。

投資A股與港股 稅率大不同A股最高45% 視為境內所得,併入綜所稅申報。

港股稅率20% 視為境外所得,以最低稅負制申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59

台灣前一○%家戶所得十年只增一八%遠遜於美星韓 台灣貧富差距真相竟是「均貧」

2015-07-13  TWM

國外貧富差距擴大,是有錢人越賺越多,窮人越賺越少。但台灣卻是富人與窮人的收入都下滑,台灣前一○%的家戶所得十年來只增一八%,遠低於美國、新加坡與韓國,顯示台灣經濟成長動能不足,落入均貧的泥淖。

撰文•吳沛璇

財政部最近公布二○一三年綜合所得稅申報,該申報將所得共分成三種等分:五等分比、十等分與二十等分。其中,二十等分的數據顯示,前五%的家戶中,平均一年所得約新台幣四三七萬元,而落在最後五%的所得卻只有新台幣四萬四千元,相比之下,所得差距高達九十九倍。此消息一出,更加深國內的仇富情緒,行政院只好緊急召開記者會,召集財政部等部會,反駁此種說法。

財政部的說法是,綜合所得稅的申報並未計入移轉性收入、攤販、地下經濟的所得,與實際台灣財富分配有差距,不能作為國內貧富差距的標準。此外,台灣在一四年的吉尼係數(編按:判斷貧富差距的重要指標)為○.三三六,低於國際警戒線的○.四。

經濟體質出現大問題

財政部忙於滅火,要掩蓋貧富差距擴大的事實,但財政部與國內媒體卻忽略另一件也值得注意的事:貧富差距擴大,先進國家皆然,台灣也不例外。但問題是,他國都是富人越富的貧富差距,而台灣則是富人沒更富,窮人卻更窮的貧富差距,顯示台灣經濟體質出現大問題,已經落入富人窮人都是「均貧」的泥淖。

若仔細分析綜合所得稅(不含資本利得,與美、星相同)的統計數字,可以發現,自一一年起,台灣前五%的家戶所得開始下滑。一三年前五%的平均所得為四三七.三萬元,比一一年的四六四.七萬元減少二十七.四萬元,相當於平均每個月少兩萬多元新台幣;而一三年最後五%的平均所得為四.四萬元,比一一年少五千元新台幣,平均每個月少四百多元。

我們來看看美國的家戶所得數字。○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前五%與最後二○%的所得都下滑,但一○年之後,兩種級距的所得都回彈,最有錢的五%平均所得從二十八.七萬美元上升到三十二.二萬美元;最窮的二○%平均所得也從一.一萬美元上升到一.二萬美元,顯示整體經濟正在復甦。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新加坡。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的資料,一四年所得前一○%家戶的平均每月收入為三.一萬新幣,比一一年高出三二七五新幣(折合台幣約七萬六千元);而所得最後一○%的家戶平均每月收入也從一一年一五八一新幣上升到一七七五新幣,上升超過一二%。

只顧分配餅沒把餅做大

至於台灣最重視的競爭對手韓國,也未如台灣這般慘烈。韓國統計廳將家戶所得等值化(equivalized),並分成五等分。一四年,前二○%的家戶等值化平均每月所得為四一七.八萬韓元,比一一年高出四十二萬韓元;最後二○%家戶等值所得也有成長,從一一年的四十七.八萬韓元增加到一四年的五十一.七萬韓元。

若以長期來看,台灣前一○%的家戶所得,十年來(○四年至一三年)只增加一八%,遠低於新加坡的六四%;而韓國前二○%的家戶所得,從○六年到一四年增加四成,同樣超過台灣。就連已經是高度發展的美國,十年來前五%的家戶所得成長為二二%,在在顯示台灣長期成長動能不足。

自從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在一三年推出《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後,老百姓對貧富差距的議題就更加關注,固然更能監督政府為所需之人提供福利。然而,台灣經濟問題的根本,在於缺乏成長的可靠動能。討論如何分配餅之外,也要討論如何將餅做大,以免讓台灣繼續陷於均貧的苦痛中。

和各國相比,只有台灣富人沒更富、窮人卻更窮!

台灣前10%與最後10%家戶年平均所得單位:萬台幣(稅前)資料來源:財政部美國前5%與最後20%的家戶年平均所得變化單位:萬美元(稅前)資料來源:美國人口調查局新加坡前10%與最後10%的家戶月平均所得單位:萬新幣(稅前)資料來源:新加坡統計局韓國前20%與最後20%的家戶等值化月平均所得單位:萬韓元(稅後)資料來源:韓國統計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