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度分析】O2O引領新舊產業大融合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73&extra=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4-12-23 16:53 編輯

【深度分析】O2O引領新舊產業大融合
作者:蔡偉鴻

報告摘要


O2O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拐點。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拐點。隨著互聯網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和實物之間、線上與線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我們觀察到自2010年以來,O2O市場的投資熱度不減;市場參與者層面,三大互聯網巨頭BAT大力布局,推動國內O2O市場整體發展;線下商家網絡意識加強,紛紛試水O2O營銷。我們認為隨著i)智能終端普及推動互聯網向移動領域轉移、ii)互聯網巨頭積極推動、iii)大數據分析采集技術越趨成熟、以及iv)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中國O2O市場已進入加速發展拐點,我們相信O2O行業將是下一個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市場,尤其看好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發展。

傳統產業互聯網化成為必然趨勢。我們相信未來互聯網思維將不斷對各傳統行業進行革新及顛覆,各傳統產業供應鏈結構將徹底從采購、生產、渠道、客戶體驗、信息等角度變化,以實現更短鏈接、更高效率、及更低成本。我們看好房產O2O行業兩大細分領域:1)新房及二手房銷售電商化-線上線下打通並融合增值服務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購房體驗,將是新房及二手房銷售的最終趨勢;2)社區服務O2O-看好通過基礎物業服務獲取用戶及社區入口,再通過社區增值服務變現的商業模式。另外我們亦看好IC元器件采購行業電商化的大趨勢,尤其看好以輕資產電商方式切入交易環節,並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風險可控的P2P貸款業務模式。

移動支付將助力O2O完成閉環。O2O的發展讓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而O2O一般是通過線下來完成支付,當可以使用移動終端來完成近場支付時,將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便利性。現時移動支付的競爭正從線上轉移到線下,我們相信高效便捷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O2O閉環。當消費者完成線下支付時,其支付行為所產生的信息流將在閉環回路中傳遞,有效地將用戶消費行為傳送至O2O電商,從而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消費信息核對;通過對大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消費偏好,從而為商家改善消費體驗提供有效支撐。

投資建議

重點關註投資目標。綜合平臺方面,我們建議關註通過收購+自營切入O2O業務的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阿里巴巴(BABA.US)。房產O2O方面,我們看好全國最大社區服務運營商彩生活(1778.HK),以及通過存量房產交易大數據切入互聯網金融的易居(EJ.US)合富輝煌(0733.HK)。IC產業O2O方面,關註龍頭企業科通芯城(0400.HK),看好其通過垂直B2B作為入口切入互聯網金融及其他增值服務的商業模式。移動支付標的方面,我們看好全球第3大POS終端供貨商百富環球(0327.HK),預計其2014ENFC-POS出貨量占比將從2013年的25%大幅提升至50%;另一方面,我們看好中港上市公司中少數具有持續性收入模式的第三方支付龍頭企業高陽科技(0818.HK),預計2014年基本面見底,2015年將開始進入業績向上拐點。

1.O2O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拐點

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拐點隨著互聯網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和實物之間、線上與線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我們觀察到自2010年以來,O2O市場的投資熱度不減;市場參與者層面,三大互聯網巨頭BAT大力布局,推動國內O2O市場整體發展;線下商家網絡意識加強,紛紛試水O2O營銷。我們認為隨著i)智能終端普及推動互聯網向移動領域轉移、ii)互聯網巨頭積極推動、iii)大數據分析采集技術越趨成熟、以及iv)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中國O2O市場已進入加速發展拐點,我們相信O2O行業將是下一個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市場,尤其看好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發展。

1.1.O2O生態系統

O2O核心在於打通線上和線下


O2O模式,即OnlinetoOffline或OfflinetoOnline模式,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這個概念最早源自美國。O2O的核心效用在於滿足人們的“3A”消費與支付需求,即人們希望在任何時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使用任何可用的方式(Anyway)得到任何想要的零售服務。

業界對O2O的界限的理解還存在爭議,有人提出應該稱之為OnO,即既包括從線上到線下,也包括從線下到線上。從線上到線下,即線上聚集用戶引導到線下消費,比如大家熟知的圑購,再如“3.8手機淘寶生活節”請全國人民吃喝玩樂,引流到銀泰消費。從線下到線上,指線下體驗線上消費的產品或服務,如蘇寧、國美的家電產品,很多用戶有實際體驗的需求,再如生鮮類產品,網上銷售能解決視覺和聽覺,卻解決不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線上和線下本來是兩條並行線,而O2O的核心就是打通線上和線下,形成合力。

O2O營銷模式的特點從用戶的角度看,i)可獲取更豐富、全面的商家及其服務的內容信息;ii)更加便捷的向商家線上咨詢並進行預售;iii)獲得比線下直接消費較為便宜的價格。

對商家而言,則可i)獲得更多的宣傳、展示機會,吸引更多新客戶到店消費;ii)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iii)掌握用戶數據,大大提升對老客戶的維護與營銷效果;iv)通過用戶的溝通、釋疑,更好了解用戶心理;v)通過線上有效預訂等方式,合理安排經營節約成本;vi)對拉動新品、新店的消費更加便捷;及vii)降低線下實體對黃金地段旺鋪的依賴,大大減少租金支出。

1.2.國內O2O產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產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我們認為隨著 i)智能終端普及推動互聯網向移動領域轉移、ii) 互聯網巨頭積極推動、iii)大數據分析采集技術越趨成熟、以及 iv) 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中國 O2O 市場已進入加速發展拐點。


智能終端普及推動互聯網向移動領域轉移

我們觀察到在前幾年智能終端滲透率達25-50%階段時,手機遊戲、視頻等移動終端內容行業非常火爆。隨著國內智能終端滲透率超過50%,我們認為未來本地商務、生活服務、LBS等內容將出現爆發。據工信部統計,中國3G用戶2013年12月底超過4億,達4.02億戶(2012年同期:2.2億戶);而在2009年,這一數據僅為1,325萬戶。另一方面,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智能手機保有量為5.8億臺,同比增長60.3%,而同期PC端網民則為5.9億人,同比僅上升6.8%;預計到2017年移動網民的數量將超過PC網民數量,意味著屆時移動端用戶將取代PC端用戶成為互聯網用戶最大來源。

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用戶規模是構建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移動網民呈現較快的發展勢頭,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民已達5億人,滲透率達81%。我們認為相對於其他市場,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已達到“關鍵的大多數”,未來將主導移動商務的革命。

據艾瑞咨詢數據,2013年阿里巴巴移動零售占中國總移動零售規模76.2%。阿里巴巴2013年第4季度旗下中國線上購物網站的移動零售交易額已占交易總量19.7%,遠高於2012年同期的7.4%。2013年12月阿里巴巴購物網站的月度移動活躍用戶數已達到1.36億。艾瑞咨詢預計中國O2O市場規模2017E將達到4,545億元人民幣。

互聯網巨頭積極推動

自2012年以來,互聯網巨頭加大了對O2O市場的重視和投入力度。例如騰訊方面,在2012年6月推出了微信會員卡,大力推動和線下商戶的合作;在11月,收購了通卡網絡,增強其在O2O方面的實力;12月,微信聯合高朋網推出微圑購,將逐步和財付通打通,形成O2O的閉環。百度方面,2012年3月聯合投資機構創建的愛樂活新版正式上線;9月,百度地圖正式向本地生活服務轉型;10月,百度宣布分折地圖業務,成立了LBS事業部,這表明百度已從戰略層面來部署和推進O2O業務。

相比2012年各大互聯網巨頭處在O2O布局階段,2013年各大互聯網巨頭在O2O方面已經進入了實質拼殺的階段。例如百度為打造以地圖為中心的生活服務O2O平臺,整個一年大量招兵買馬擴充人手,對外合作方面引入大量生活服務公司入駐,與此同時百度為增強線下能力還耗資1.6億美元控股糯米網。騰訊方面,基於微信打造O2O主要分為實體O2O和生活服務O2O,在實體O2O方面騰訊已經簽約了很多大型零售商,想象空間極大;而在生活服務O2O方面,微生活和高朋網也都在跟進;騰訊布局O2O的邏輯是以微信為中心,建立生態系統,延伸到不同的使用場景;微信是占用戶時間最多的移動應用,微信把支付環節打通,提供更多的使用場景,為O2O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阿里巴巴方面則主要在多個產品線出擊,在餐飲領域阿里巴巴押寶移動餐飲服務平臺“淘點點”,通過支付寶支付,整合高德地圖資源,希望將餐飲行業做成“淘寶+天貓”模式,買賣雙方直接交易;在打車領域,則以“快的打車+支付寶”對陣“嘀嘀打車+微信支付”,為了搶奪打車應用場景,雙方上演補貼大戰;在服務領域,淘寶推出微淘對陣騰訊的微購物,正在和部份線下傳統零售企業商談嘗試O2O項目,合作內容包括線下引流、會員管理、分成機制、成交轉化等;阿里系的O2O工具主要以高德地圖作為O2O的基礎服務,支付寶則借助各種O2O業務形成交易閉環。2014年,各互聯網巨頭對O2O布局熱度不減,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以及對傳統行業影響加深,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O2O,涉及的行業包括餐飲、百貨、服裝、打車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O2O的布局來看,阿里巴巴形成了“支付寶+微博+高德地圖+淘點點+美團+聚劃算”的O2O閉環,騰訊形成了“微信+搜搜地圖+大眾點評”的閉環,百度“糯米網+百度團購+百度地圖”的布局。

大數據分析采集技術越趨成熟

由於消費者與移動終端、社交網絡、位置信息的更緊密聯系,以及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我們認為未來將出現對個體消費者全流程的數據化描述,即通過數據來完整展現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位置、消費喜好,信用等多方面的數據,預計相關技術發展日趨成熟將推動O2O產業加速發展。

大規模的線上數據采集已經開始。對於互聯網企業,線上的數據采集在2010-11年大數據概念提出時已逐漸開始。由於線上天然的瀏覽痕亦,其數據量十分豐富,基於此的數據采集手段已經發展成熟。根據線上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來做個性化的推送,已經開始在眾多互聯網公司中應用起來。我們觀察到現時國內90%的消費都發生線上下,因此從數據量來看,線下的數據量更大且內涵更為豐富,預期未來的數據采集重點將從線上轉移動線下。物聯網技術是一個重要的線下數據采集方式,與智能終端的結合將使得對消費者的行為進行完整的跟蹤和采集更為有效。

雲計算技術為核心。雲計算是未來O2O技術IT架構的主要組成,所有的數據都將儲存在雲端。前述的數據采集過程中,物聯網技術是很重要的一個數據采集方式。但物聯網並不會單獨存在,物聯網世界中海量數據必須被集中到數據中心,經過大數據技術過濾、融合、提取、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娛樂、溝通等等行為整合,才會發揮出巨大的經濟價值。雲計算的IT架構將貫穿各個行業,未來在O2O的IT架構中,前端的數據采集將導致數據越來越大,雲計算分布式的IT架構是大勢所趨。

騰百萬攜手建立萬達電商。騰訊、百度、萬達將在打通賬號與會員體系、打造支付與互聯網金融產品、建立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融合、WiFi共享、產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建立騰訊+百度+萬達的電子商務O2O大生態圈。

具體而言,三方將連手打造全方位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賬號及會員體系,探索創新性互聯網金融產品;共同建立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聯盟及平臺;同時騰訊、百度、萬達還將建立大數據聯盟,實現優勢資源大數據融合,共同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用戶體驗。

大數據對於O2O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包括用戶消費信息、信用信息、以及基於消費者位置信息進行的精準的廣告推送,都有賴大數據的支持。我們相信三家企業能夠建立打通三方的數據聯盟,是萬達電商計劃成功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在萬達電商上線後,將與萬達金融板塊合作,推出互聯網金融服務,還將推出萬達會員權益積分及多賬戶管理一卡通、統一積分聯盟、互聯網眾籌等業務。

百度在移動電商顯而易見的優勢在於入口,它依舊是國內最大的流量分配商,無論在搜索領域還是地圖、以及應用分發領域皆是如此。現時百度每日響應搜索請求超過60億次、LBS定位服務月均日PV超過100億次。這是百度在移動電商、O2O、及體驗式消費中最基礎的服務能力。百度的技術優勢,主要基於深度學習基礎上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百度大數據將對電影院線的數據起到指導作用,通過搜索大數據可以對影片表現進行分析,預估票房的貢獻力,同時將影迷數據與潛在市場做匹配,來指導市場排片,預測契合度、優化營銷活動。百度識圖的圖像搜索技術亦越趨成熟,例如其“拍包”及“拍衣服”等功能,用手機拍照片並進行圖像搜索,就能看到這款包包的購買信息,和更詳細的圖文介紹,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網上商店立即下單購買。

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

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隨著移動支付政策標準不斷規範,中國智能終端保有量不斷提升,以及移動互聯網經濟規模的迅猛增長,移動支付的發展具備了堅實的基礎,而隨著移動支付習慣的形成,預計未來移動支付將進入爆發增長階段。我們相信移動支付的手段完善將為O2O這種打通線上線下鏈接的商業模式打下良好基礎。

移動支付爆發式增長。央行於2014年2月17日公布的“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表示,2013年國內移動支付業務達16.74億筆,金額9.6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212.9%及317.6%。移動支付金額已經以200%的增速連續增長了5個季度,而且最近3年的增速迅速增加。

未來將從線上延伸到線下。根據艾瑞咨詢報告,可以看出未來移動線上支付將占據主導地位,且份額在擴大後將保持穩定狀態,而移動線下支付占比將不到5%。而隨著短信支付占比越來越少,近端支付則相應占比增加,未來有進一步替代線上支付的趨勢,而隨央行逐步放開二維碼支付和NFC支付的推廣,線下支付將進一步替代線上支付。移動支付已經逐步完成從線下的短信支付轉變為現在的線上互聯網支付,預期未來移動支付將向線下延伸,近端支付、二維碼支付等將完成O2O支付閉環。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最常使用的是移動線上支付,但是2013年最期待的支付方式卻是近場手機支付,這也說明了中國移動支付用戶逐步希望通過移動線下支付的方式來完成支付。

移動支付將助力完成O2O閉環。O2O的商業模式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而O2O一般是通過線下來完成支付,當可以使用移動端來完成近場支付時,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便利性。隨著互聯網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和實物之間、線上與線下之間的聯系將變得更加緊密。

我們觀察到O2O成長所需面對的障礙主要來自i)線上線下對接問題,交易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的風險;ii)用戶習慣是一個較為關鍵的影響因素;以及iii)移動支付問題制約O2O發展。快捷高效的移動支付方式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O2O閉環。高效便捷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本身將解決第3個問題:當消費者完成線下支付時,其支付行為所產生的信息流將在閉環中傳遞,有效地將用戶消費行為傳送至O2O電商,從而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消費信息核對;通過對大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消費偏好,從而為商家改善消費體驗提供有效支撐。



1.3.本地生活服務O2O業務迎來黃金發展期

什麽是本地生活服務O2O?又可稱為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指通過網絡渠道(包括PC及移動端)實現消費者對本地生活服務的購買或預定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有網絡的參與,都稱之為本地生活服務O2O。根據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品類的豐富,主要可分為兩類:i)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指通過該電商渠道,消費者可實現多種本地生活服務的線上購買或預定;ii)重直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僅提供某一類本地生活服務的線上購買或預定。
本地生活服務O2O行業進入理性發展期

廣義及狹義理解。國內電子商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其應用領域逐步由單一產品銷售服務,擴展到金融、醫藥、教育以及關系消費者本地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本地生活服務有廣義及狹義之分,廣義的本地生活服務包括餐飲、休閑娛樂、擔保投資、保險、家政服務、商務服務、酒店、教育培訓、婚慶攝影、醫療健康、美容美護、外圍遊、旅遊機票、汽車服務、票務演出、親子等;狹義則包括餐飲、休閑娛樂、美容美護、酒店、婚慶及親子等。
從線上支付到線下消費。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O2O核心環節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i)線上撮合–消費者通過線上獲取本地生活服務相關的商品或服務信息,依據電商網站展示的商品詳情及其他消費者評價做出選擇並進行評估,最終做出購買決策;ii)線上支付–經線上撮合後,消費者通過網上銀行或第三方支付等線上支付工具或應用進行線上支付或線上預付購買商品或服務,支付成功後,領取消費憑證;iii)線下消費–消費憑借數字憑證或優惠券到線下商家消費所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實現線下消費;iv)消費反饋–消費完成後,與交易相關的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平臺把分析的消費數據提供給商家,並把商品信息和消費反饋信息準確推送給消費者,這些準確的信息為消費者再次購買商品或服務提供依據。

線上平臺成為連接商戶及消費者紐帶。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O2O業務一般包括以下具體業務流程:

i)合作溝通:商戶與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建立聯系,進行合作談判,確定合作模式、商品類別、分成計費方式等;
ii)商家/商品展示:根據合作形式不同,由商家自主或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網站對商家/商品進行線上展示;


iii)查看信息:消費者通過直接訪問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網站或應用,或通過平臺入口網站/應用登錄查看本地生活服務類信息,此外消費者也可通過郵件、短信等商戶推送信息鏈接查看信息;


iv)下單及支付:與傳統B2C電商不同,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通常采用先付款後消費的交易流程,因此在消費者對商品進行下單後,需要通過網銀、第三方支付、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資金賬戶等完成線上支付,一般不支持貨到付款服務;


v)訂單信息確認:在確認付款後,消費者可以通過個人賬戶或短信形式查看相應的訂單信息,以及商品配送情況;


vi)商品/憑證發送:在確認付款後,由商家直接向消費者或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代為向消費者發送商品或電子消費憑證,其中實物類商品需要通過物流企業進行配送,而電子消費券則多以二維碼、條形碼、字符串等形式直接發送給消費者;


vii)接送商品/憑證:消費者通過物流服務、PC或移動端接收商品或消費憑證;


viii)款項結算: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與商戶之間就實現的交易和發生的費用,按照合作溝通時達成的協議進行周期性資金結算;


ix)到店消費:對於本地生活服務類商品消費者在預訂服務後,憑消費券到商家進行消費,並現場完成後續消費款項。

與線下生活服務及傳統網購比較下優勢明顯。我們認為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O2O與線下生活服務及傳統網購比較下優勢主要在於便捷、節省成本、精準營銷、本地化及輕物流。


與線下生活服務比較,本地生活服務O2O特征在於以下方面:

1)便捷性: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作為電商的一個細分領域,其具有電子商務的核心特征之一,即為用戶和商家帶來便捷性,消費者只需通過網絡便可以查詢和購買到本地生活服務商家的商品和服務,甚至直接與商家就具體的消費時間、位置、內容等細節達成協議。


2)線上支付:線上支付建立了一個閉環的消費鏈條,真實的完成了一筆交易,是消費數據唯一可靠的考核標準,並且通過線上支付確保了消費者的交易安全和對商家服務質量的約束。


3)節省成本:對於商家而言,能直接與消費者連接,一方面可以通過全面的消費信息,進行需求預測管理,優化資源分配、節約成本,另一方面,采用CPS(CostperSales)的付費方式,能夠更準確評估營銷效果,實現ROI(ReturnonInvestment)的最大化。而對用戶而言,不僅能節約商戶信息收集的時間成本,還能享受到較線下更低的折扣和優惠。


4)精準性: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的本地化特征,借助移動終端以及LBS(LocationBasedService)等移動技術,可獲取消費者實時位置信息,實現商家對消費者的精準營銷,解決消費者的實時需求。


5)線上反饋渠道:相較於線下交易,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作為第三方可以集中收集到消費者的真實交易評價,對於商家的日常管理具有極大的價值。



與傳統網購比較,本地生活服務O2O特征則在於:

1)本地化: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具有典型的區域性特點,主體業務是基於實體商業的,因此需要具備較強的線下商家資源整合能力。


2)服務性商品: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更側重於服務性消費,如餐飲、娛樂、票務、美容等;而傳統網購更側重於實物商品,如書籍、電器、服飾等。


3)輕物流:傳統網購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著物流問題的困擾,而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主要是吸引消費者憑消費券到店消費為主。


4)規模限制:通常情況下,由於生產、配送、消費場地、服務人員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會對商品或服務的成交數量進行上下限的設置。


5):價格低: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對於商家的一項重要服務在於能夠實現線上營銷,有效吸引消費者到店消費,因此低價折扣或優惠券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傳統網購則更主要是為了實現商品銷售。


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O2O進入理性發展期。我們觀察到國內本地生活服務O2O行業主要可分為以下3個主要階段:

爆發期(2010-2011年初):2010年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企業在中國興起,美團網、窩窩團、拉手網、糯米網等相繼上線,實現快速擴張。此外,各大門戶網站也紛紛上線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頻道。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國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網站數量超過2,000家。2010至11年,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行業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各網站大規模投放線下廣告,市場發展至鼎盛時期。


寒冬期(2011年底-2012年):2012年中國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行業粗放式增長的後遺癥集中爆發,大量網站倒閉,市場進入寒冬期。


理性發展期(2013年以後):核心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企業通過自覺建立行業規範整頓整休市場,市場回歸理性發展期。


預計國內本地生活服務O2O行業規模2017E將達4,500億元人民幣。

國內互聯網用戶普及率達46%。2013年中國網民規模達6.2億人,全年共新增網民5,358萬人,同比增長9.6%。網民普及率達到45.9%,同比提升近4個百分點。同期美國互聯網網民規模2.7億人,網民普及率高達85.4%。對比美國網民普及率來看,中國互聯網普及率水平仍有巨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海量用戶規模決定互聯網市場擁有巨大發展空間,為各行業及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迅猛。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用戶規模是構建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移動網民呈現了較快的發展勢頭。2013年中國移動網民達到5億人,滲透率達81%,移動網民增速遠高於整體網民。未來伴隨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移動網民規模增加,基數變大,發展增速將逐漸趨緩,2016-2017年將達7億人。

國內電商整體發展持續高景氣。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0.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2%。預計2017E相關交易規模將達20萬億元人民幣,CAGR超過20%。我們認為國內電商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電商在中小企業中滲透率增加,B2B企業加入交易環節促進行業發展,此外網購等細分行業的快速增長也推動電商市場整體實現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相關政策環境改善亦更有利於電商行業發展,繼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3月發布的“電子商務發展十二五規劃”後,商務部於2013年11月21日發布了“促進電子商務應用的實施意見”,推出十大措施促進電商發展。
國內網購習慣越趨成熟。2013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1.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首次超越8%,預計2014年有望突破10%。隨著網民購物習慣的日益養成,網絡購物相關規範的逐步建立及網絡購物環境的日漸改善,網絡購物市場逐漸進入成熟期。同時,傳統企業大規模進入電商行業,西部省份及中東部三、四線城市的網絡購物潛力也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加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促使移動網絡購物日益便捷,國內網購市場整體將保持相對較快增長,預計到2017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將達5萬億元人民幣。
移動購物醞釀巨大潛力。2013年中國移動網購市場滲透率14.4%,同比提高8.6個百分點,同比增速近300%,發展潛力巨大。移動購物滲透率的逐年提高得益於移動網購產業鏈上下遊的成熟,傳統電商企業在移動端布局的完善及推廣力度加強。產業鏈方面,智能終端已經呈現出硬件成本變低,性能卻越來越強大的趨勢,用戶在終端選擇上更多多樣化。網絡方面,未來3G資費逐漸調低將加快3G網絡的普及率,未來國內4G網絡的進一步開放也將極大促進無線網絡環境的改善。企業方面,電商企業尋找更多渠道為移動端引流,針對移動端營銷形式更加多樣化,同時完善移動端使用功能,加強移動支付安全建設,使移動網購更加便捷、安全等,促使移動網絡購物滲透率增加。
網購趨勢以平臺發展為主。國內消費市場不景氣,傳統渠道舉步維艱,但電商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不斷侵蝕傳統渠道份額,進一步激發傳統企業觸網的決心,對於眾多品牌商而言,入駐開放平臺是實現快速觸網的首選。隨著國內網購人群數量激增紅利的逐漸減少,跑馬圈地重資產式地擴規模等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已遭遇瓶頸並逐步被淘汰,電商平臺間相互合作開放,已成為發展的必然方向。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國內B2C網購市場中,平臺型的天貓獨占57.7%的份額,行業壟斷優勢明顯;此外,自營業務為主的京東、蘇寧、亞馬遜、當當等都已經涉足平臺業務,並將其上升為公司未來戰略發展方向之一。
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在服務業中占比超過1/6。2013年以服務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6.2萬億元人民幣,在中國GDP總量占比達到46.1%,首次超越第二產業占比的43.9%,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大產業。服務業可以劃分為生活性服務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其中生活性服務業包括餐飲旅遊、文化體育、醫療保健及教育等多個領域,涵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3%,占同期第三產業增加值17.9%。預期未來3-5年內,國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在經濟中的比重將不斷增加。
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邁向新時代。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規模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45%,目前在整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中的滲透率仍然較低,不足4%。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自身的增長速度較快,將有望成為下一個過萬億級的線上市場。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很多傳統服務行業註入了新的活力,如餐飲/休閑娛樂/酒店/親子/美容美護/婚慶等,分別占2013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份額37%/28.5%/28.4%/2.5%/2.3%/1.4%。我們觀察到這些行業已經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一些傳統企業已經體會到互聯網所帶來的效能和性價比,未來必定是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相互影響的過程。
近1/3網民使用本地生活服務。2013年本地生活服務O2O用戶規模1.9億人,在整體網民滲透率31.4%,同比提升7.5個百分點。近幾年本地生活服務O2O用戶滲透率快速提升,正逐漸成為網民較為普遍的上網行為。本地生活服務O2O用戶滲透率的提升是推動市場這幾年來保持發展態勢的重要原因之一。
助力傳統商家觸電。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平臺將城市巨大的商業潛力與互聯網進行了有效結合,為很多想涉足本地生活電商這一大市場的傳統商家創造了一個相對簡單、高效的切入方式。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市場在經歷了2010年至2013年行業無序發展的初期階段後,將在2014年開始進入理性發展期,無論是從平臺運營模式還是服務方式上朝著多樣化發展。據統計,2013年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市場規模達38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接近80%,預計2016-17E將迎來爆發,市場規模將達過千億元人民幣。
1.4.垂直領域O2O投資機會湧現

整體來看,O2O市場正處在一個迅速擴張的階段。一方面,市場中的玩家數量越來越多,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幾乎覆蓋到市民日常消費中的各個方面。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也對O2O投入了更多的關註,直接表現為早期投資的金額上升。

首先看巨頭。O2O是目前BAT等巨頭們眼中的香餑餑,其對O2O市場的布局戰火從2013年一直蔓延到今年。從2014年年初至今,BAT各自在O2O領域進行投資或自有產品升級,“投資+自研”雙管齊下。在投資方面,2014年3月剛獲騰訊戰略投資的大眾點評在半年內陸續投資了三家餐飲ERP廠商和“餓了麽”;騰訊則參投嘀嘀打車、e家潔、榮昌e袋洗等O2O公司;阿里則對銀泰集團做戰略投資以及對高德全資收購。

在產品開發方面,BAT無一例外的都選擇了“搭平臺”的方式,並不斷開放平臺的能力。目前,騰訊的微信公眾號、阿里的支付寶服務窗以及百度的直達號是BAT在O2O市場中發起的諸候之爭。可見三大巨頭不僅在通過資本穩步布局,同時也在自己構建O2O生態,以形形式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O2O生態圈。

由於巨頭的盤踞,現時創業圑隊想做O2O大平臺已經變得困難,而且沒有自己的流量入口也很難撐起平臺的規模。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巨頭之外的O2O市場將呈現以下趨勢:

i)已有的O2O服務領域將進一步的細分化和垂直化,以家政服務的細分為代表。


ii)O2O業務範圍繼續擴大,新的O2O市場不斷被開發出來,包括小區零售、半成品生鮮電商、廚師上門、婚嫁、美容美發美甲、洗車、二手車交易等。


iii)O2O服務的便利性將成為創新的焦點,因此,上門服務和快速物流服務將在各個O2O細分市場中蔓延。


iv)資本市場普遍給予O2O領域很大關註,其中餐飲O2O成為了繼打車服務後創業圑隊和資本最活躍的O2O領域。


我們比較看好以下的 O2O 垂直領域:

家政服務O2O


家政O2O服務進一步豐富,細化為保潔、洗衣、月嫂、家電維修等多項垂直服務。這些垂直領域都在不斷的湧現出新的創業圑隊,而原有的創業圑隊也相繼拿到融資。在業務模式上B2C和B2B2C較為主流。以雲家政、阿姨來了、阿姨幫為代表的產品已經從單純服務B端拓展到同時服務B端和C端,但真正能做到P2P服務的平臺仍然不多。同時,早期以單品類服務進入家政O2O市場的產品也在不斷拓展服務品類,開始重視品牌塑造。我們相信在未來這種能夠上門的O2O服務將是一個重要趨勢,這將不僅僅局限於家政,而是任何能夠解救“懶人用戶”的服務。

具體案例上,“阿姨幫”已獲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新增衣物幹洗、鞋具護理業務,品牌化端倪初現;由於家政O2O普遍尋找盈利模式困難,高頻服務圈用戶,低頻服務謀利潤為主要商業邏輯,“小跑生活”現時已向全品類家庭服務擴張;從家政公司信息化到家政O2O,雲家政對B端已推行了3年免費CRM,現時已建立平臺進入C端;幹洗業正在進行48小時革命,從上門取衣,到送洗中央洗滌廠,再到上門歸還,“幹洗客”力圖做到在48小時以內;榮昌洗衣O2O服務“e袋洗”獲騰訊A輪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將重點布局小區眾包模式;“e家潔”確認已獲400萬美金A輪,盛大資本和騰訊合投;“家電管家”正在顛覆傳統的智能手機售後服務,即便身處咖啡館也能實時上門維修。

小區的概念是在2014年才興起的,而小區O2O是連接小區業主、物流、外圍商超、小店以及用戶的服務,是將小區服務深入到每戶家庭中去的新的連接方式。這其中即有主打小區便民服務的小區無懮、叮咚小區等,也有主打小區零售服務的小區001、愛鮮峰、59store、拉卡拉等。在資本方面,叮咚小區對外稱已獲得億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而小區001、愛鮮峰、小區無懮的A輪融資也已達到了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小區O2O服務的關鍵不僅在於聚合小區內的商家和上門服務者,還要為其提供易用的高效工具,並跟進服務預訂、平臺監督、用戶反饋、支付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幫助其持續優化經營。

具體案例方面,“叮咚小區”宣布完成1億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正進行快速擴張;前搜房營運總裁已布局3年在北京深耕小區O2O,A輪融資1億多元人民幣;“愛鮮峰”專攻一小時配送旳小區零售生意,以盤活小區小店資源;拉卡拉亦已進入小區O2O領域,推出“開店寶”,從小區零售入手,欲全方位服務小區小店和市民。

婚禮服務O2O

與結婚相關的O2O服務在2014年明顯多了起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難度很高但同時利潤也極高的市場,但難度在於與結婚相關的環節繁多(包括婚紗、攝影、婚宴禮服、婚慶、婚宴等10多個環節),加上市場不規範、信息不透明,同時亦是一個重決策的服務。不過在高利潤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進入,其中也包括阿里、大眾點評這樣的大玩家。

具體案例方面,如“樂喜網”是為婚禮行業的從業人員和結婚新人打造的雙向信息入口電商平臺,為結婚新人、個人工作室和婚禮服務企業提供真實準確、實時有效的信息。網頁上匯集了眾多國內和國際婚禮行業的一線品牌。每天都有大量的籌婚準新娘在其上DIY個性婚禮、瀏覽優質婚禮布置視頻、對話國內頂尖婚禮策劃師,了解當下婚禮流行趨勢,找到消費者喜歡的婚禮風格及元素。網站亦涵蓋了包括星級酒店、婚紗影樓、婚慶策劃、婚紗禮服、婚戒首飾、婚車租賃、婚禮商城、蜜月旅行等特色服務。網站亦聘請了多位資深策劃師,為新人提供詳細精致的需求分析。
美業O2O

百度數據顯示,與2013年初相比,2014年國內女性在移動端上的同比增長率最高,其中移動購物增長率最高達到3倍多。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與男性相比,女性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性更強,其發展勢頭亦將更為迅猛,我們相信O2O服務中出現專門針對女性的服務也是理所當然的延伸。同時,美發、美甲、美容等行業毛利高、獲客成本高、線下商家小而分散,也很適合被O2O整合。與美發、美甲、美容相關的O2O服務亦多了起來,例如波波網、時尚貓、河貍家、美麗加等。

美業最大特點之一是消費彈性大,比如美發,從一年消費一次,到一個月消費一次,都大有人在。除了享受服務,女性消費者對服務結果也有著很強的分享需求,比如做了一個滿意的指甲或造型,希望得到來自他人的關註和評價。喜歡“曬”、愛分享的天然特性為創業團隊提供一個能夠很好的黏住這些優質用戶的方式,即打造一個小區提高複購率,發揮老客戶的價值,帶動新客戶進入。

具體案例來看,美甲這個看似是街頭巷尾的平常小生意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規模上千億元人民幣的大市場,例如美甲軟件“河貍家”提供美甲師一對一的上門服務,目前已經入駐了超過1,000名美甲師,每天訂單超過2,000單。與河貍家直接對接技師的方式不同,由當當網、蘇寧前前高管易文飛創辦的“秀美甲”搭建的則是平臺性產品,走的是“天貓+淘寶”模式,服務於美甲店但不提供具體的美甲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LBS的方式查找到附近的美甲店,然後直接到美甲店享受服務。至於美業O2O平臺“美麗加”現時已入駐商家如美容院、養生館、美甲店超過1,000家,面向客戶端的APP中也打造了側重美容業的小區“美麗圈”,讓個人用戶可以方便地交流經驗心得。
餐飲及外賣O2O

聚焦於外賣的O2O服務已經被證明是一條可以走通的路,主要原因在於外賣服務已成為一定程度上的剛需,且使用頻次很高,而商家也越來越接受互聯網化的經營。目前,外賣O2O平臺大部份采取了B2B2C的業務模式,即直接為商家提供服務,間接服務用戶。具體來說,相關公司能夠為餐廳搭建電商化的前後端系統,並提供相應配送服務。同時,外賣領域亦迎來融資熱。值得一提的是,外賣也成為了繼打車之後的新“補貼大戰”戰場,百度、美團、餓了麽3家儼然已成為2014年初嘀嘀和快車大戰的繼承者。




半成品生鮮配送O2O

半成品生鮮電商是2014年O2O行業熱點之一,湧現出不少創業圑隊,例如新味、青年菜君、蔬客配達等,其中新味、青年菜君已經拿到了A輪融資。一方面,半成品生鮮電商發掘出了人們曾經未發現的需求,並且在飲食方面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方便又有趣的選擇。但另一方面,這類服務的需求真實性、購買頻次、客單價、配送成本、複制性等方面也受到了一定質疑,未來是否可行還需市場驗證。

租車O2O

租車O2O行業現時處於剛起步階段,我們看好其優勢在於商業模式十分清晰,收入主要來自3方面:i)傭金收入–信息和交易的撮合平臺,通用的商業模式;ii)增值收入–符合懶人經濟導向;以及iii)物流收入–基於O2O以及信息與交易流動的模式。

美國打車服務商Uber於2014年6月宣布已完成12億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總估值達182億美元;該模式主要利用社會的閑置車輛,通過Uber中心控制平臺,將乘客與司機對接起來,打破原有的乘客與司機的信息不對稱;Uber今年4月進入中國,為了規避政策風險選擇與租車公司合作,並推出了本土化應用。

國內快的打車公布2014年1季度已覆蓋國內所有省會城市達261個,環比增長6.5倍;日訂單量超過623萬單,同比增長20.7倍;1季度已實現接近千萬元人民幣的月度營收。而嘀嘀打車用戶亦已超過1億,日均訂單從年初35萬增長至超過520萬。
2.傳統產業互聯網化成為必然趨勢

我們相信未來互聯網思維將不斷對各傳統行業進行革新及顛覆,各傳統產業供應鏈結構將徹底從采購、生產、渠道、客戶體驗、信息等角度變化,以實現更短鏈接、更高效率、及更低成本。我們看好房產O2O行業兩大細分領域:1)新房及二手房銷售電商化-線上線下打通並融合增值服務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購房體驗將是新房及二手房銷售的最終趨勢;2)小區服務O2O-看好通過基礎物業服務獲取用戶及小區入口,再通過小區增值服務變現的商業模式。另外我們亦看好IC元器件采購行業電商化的大趨勢,尤其看好以輕資產電商方式切入交易環節,並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風險可控的P2P貸款業務模式。

2.1.房產O2O行業

2.1.1.新房及二手房銷售電商化

過去10年為中國房地產發展的黃金期,供不應求的格局使得房地產始終是個賣方市場,其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對稱及交易成本。然而在未來10年,市場格局將很大機會向供需平衡甚至供過於求的格局發展,我們相信中國房地產行業將會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過渡,二手房將取代新房占據交易市場的主導地位。房產經紀是一個信息屬性非常強的行業,使得整個行業需要改變思維和一個能提升效率的工具,與互聯網的結合成為必然趨勢。

中國房地產市場空間巨大,一手交易、二手交易和房屋租賃合計接近10萬億元人民幣,其對應的交易傭金也是千億元人民幣級別,如果再算上房地產廣告、金融服務和後續裝修等服務的入口價值或達數千億元人民幣。我們認為未來在房地產與互聯網結合的加速過程中,能有效整合房源、客源和中介,在改善用戶體驗的同時提升行業運行效率的企業,將會是未來投資者重點關註標的。

從美國經驗看房地產線上領域的變革浪潮領域的變革浪潮

從行業層面看,2005年後,基於LBS的地圖搜索技術在房地產領域的應用、移動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UGC的爆發,使美國百年未變的房地產經紀行業開始出現劇烈的變化,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僅更加豐富多元,而且走向移動終端,可隨時隨地了解信息、搜索房源和聯系經紀人。更加革命性的變化是,消費者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收者”,也開始參與信息內容的生產和傳遞,經紀人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大幅減少。從公司層面看,2005年前後,美國房地產線上垂直領域出現了兩股不同的變革浪潮,都致力於改變傳統的經紀行業商業模式,但走向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i)以Zillow和Trulia為代表的線上平臺模型。兩者本質為一個互聯網媒體,以線上廣告作為貨幣化的方式,目標在於為消費者提供極佳的信息平臺和搜索體驗。這類公司通常把自己視為媒體公司,而不是經紀公司,宣稱只賣廣告,不賣房子,試圖把自己描繪成經紀人的朋友,而不是敵人。

ii)以Redfin為代表的E2E模型(EndtoEnd)。其本質為一個電商,旨在為消費者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所有環節,不僅利用線上平臺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信息,也雇用或挑選經紀人提供線下配套服務。與媒體公司不同,Redfin的目標更加徹底,從它的名字可看出,其誌向在於重新定義經紀行業,打造閉環,完全掌控所有交易環節。Redfin對互聯網的理解很單純,即“如果你想改變這個行業,就不可能向他們出賣廣告”。因此從一開始,Redfin就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重新定義”之路,在10年間一路走來,現時已成為一支不可忽略的加量,Redfin及其大批追隨者將在未來幾年掀起一股更大的變革浪潮。

Zillow美國最大的房地產線上信息平臺

Zillow是美國最大的房地產垂直類信息網站,通過將零散的買方信息和賣方信息集中到互聯網平臺上,以降低房產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全美最權威的房產信息數據庫,為消費者在房產買賣、租賃、貸款、裝修等各個相關環節提供以信息和數據為主的產品和服務,使消費者的房產交易決策更明智。

Zillow的基因

我們觀察到Zillow具有十分純正的互聯網基因:i)創業圑隊幾乎是全球第一家線上旅遊公司Expedia的原班人馬,並同時具備在微軟及亞馬遜的從業經歷;ii)現任高管圑隊來自於媒體公司、門戶網站、支付公司、電商巨頭、搜索廣告公司等,是十分強大的互聯網圑隊。創始人Spencer的母親曾是房地產經紀人,對痛點叢生的房地產經紀行業有相當深刻的理解。從公司名字看,Zillow是zillionsofpillow的縮寫,代表著創始人的創業夢想是讓數以億計美國消費者的房屋決策更加聰明、容易,就像枕著柔軟的枕頭睡眠一樣舒服、簡單。

Zillow面對的市場格局

龐大的市場空間及極長的產業鏈。房地產作為美國最大的經濟部門,從購房、租房、裝修以及新建住宅,合計每年創造了近2萬億美元的GDP。龐大以及極長的產業鏈奠定了美國房屋流通行業的基礎,為流通環節的傳統經紀公司、傳統媒體公司以及互聯網新媒體創造了巨大的價值空間。美國每年銷售房屋約530-550萬套,其中90%為二手房銷售。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環節極其之多、且很複雜,每一個環節都會創造相應的交易費用。

本地化、非標準化、信息密集的房產交易。房產交易具有本地化、非標準化和信息密度高的特征。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的程度極深,歷史上,消費者只有極少的渠道獲取全面、及時和準確的房產數據。這使得Zillow提供的房產數據庫極具價值,也是Zillow誕生、發展和崛起的前提條件。

首先,購房往往是一個家庭生命周期中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一項決策或資產配置,這在客觀上會對房屋信息產生需求。其次,購房決策涉及從咨詢、搜索、看房、交易融資、結算搬遷、保險等一系列行為;每一個節點都比較關鍵,對於缺少專業知識的消費者而言,購房變成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面對不同的房源往往難以決定、徘徊不定,因此在美國購房充滿了戲劇性和壓力;調查顯示,購房者平均花費12周的時間搜索房源信息、平均看10套房、平均花費2周的時間搜集信息再確認經紀人。其三,美國房屋的標準化程度很低,這決定了房產流通渠道需要處理更多差異化的信息,對行業的專業化要求更高;過去30多年,新開工的單戶別墅是多戶住宅的3倍,而每一棟別墅的信息都是不同的,且會時時變化;過去40年,每年落成的獨棟別墅超過70%,面積越來越大、內部結構也越來越不同於以往,因此房產信息的更新量其大。

高度分散、需要一個集中的信息匹配平臺。我們認為這種分散表現在各個層面:

i)代表需求的買方和代表供給的賣方高度分散。美國有7,400萬業主、4,000萬租戶,每年約有5%的家庭出售二手房,同時很多家庭會從業主變成租客、或者從租客變成業主,住房需求的轉換頻率較高。


ii)渠道極其分散。美國傳統的信息匹配道主要是經紀人和經紀公司,行業的低門坎使得美國的經紀人數據極多,而經紀公司則是無數小型的、本地化的公司。最新數據統計,超過90%的經紀公司只擁有10個或更少的經紀人,2/3的經紀公司只有一個辦公室。TOP10經紀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不到10%,TOP500經紀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只有25%。

iii)消費者的註意力高度分散。盡管目前互聯網已經取代傳統門店和報紙成為消費者了解和搜索市場信息的第一渠道,但是互聯網渠道本身卻是極為分散,即有雅虎、美國線上等門戶網站的房地產線上平臺、又有Google、Facebook等搜索和社交類網站,同時還包括傳統經紀公司、本地MLS(MultiListingService)的網站。在這種情況下,一個集中的互聯網信息展示和匹配媒介的出現是必然的,符合行業演變的自然規律。近期,Zillow收購Trulia的行動則基本預示著線上信息平臺的整合正在加速推進,Zillow將有望成為線上房產領域的媒體巨頭。

Zillow的本質為美國最大的房產線上媒體公司

Zillow的本質是房產垂直類線上媒體公司,收入來自經紀人、開發商、抵押貸款機構、物業管理公司及家居裝修公司的線上廣告,競爭對手是傳統媒體以及其它互聯網媒體。

廣告跟著眼球走。Zillow貸幣化的基礎在於龐大的用戶規模。根據第三方機構ComScore的統計,Zillow目前月均獨立UV為4,500萬,加上Trulia的2,000萬UV,收購完成後的Zillow用戶規模達到6,500萬,市場份額超過70%,已經是美國最大的線上媒體公司。

從收入結構看,2013年公司67%的收入來自經紀人的訂閱付費,11%的收入來自抵押貸款經紀人的訂閱付費,22%來自開發商、家居裝修企業等產業鏈相關公司的展示廣告收入。從收入結構的變化趨勢看,展示廣告收入已經從2008年的99%下降至目前的20%水平。

Zillow重構美國房產經紀行業產業鏈

在一個買方、賣方經紀人都高度分散的經紀行業,一個真正的互聯網平臺需要完成對分散渠道的整合,向上遊可以獲取房源內容、掌握供給,向下可以獲取買方眼球,掌握需求;從而通過線上平臺讓買方找到房源、讓賣方找到客源,通過線下平臺,讓經紀人完成配套服務。簡而言之,互聯網公司必須成為房源、客源和經紀人的“分發平臺”。基於此,我們觀察到互聯網媒體公司整合產業鏈的方式原則上有3種:

1)通過房源吸引客源,具備房源和客源之後,吸引經紀人,並向經紀人提供廣告服務,以獲取收入。這種方式的典型代表是PC時代全球和美國第一家房地產分類信息網站Move,瓶頸在於美國MLS壟斷了房源,互聯網公司需要付費購買房源內容。

2)通過客源吸引房源,之後同樣是吸引付費的經紀人。這種方式的典型代表是Zillow和Trulia,它們分別通過房產估值和搜索引擎吸引用戶(用戶既代表客源,也代表房源)。一旦用戶規模達到一定臨界點,房源內容則不請自來,有了用戶和房源,付費經紀人則相應增長,形成“用戶-房源-經紀人”網絡效應。事後看,通過用戶整合產業鏈的難度較小,更容易成功。這也再驗證,在互聯網時代,用戶註意力才是真正稀缺的資源,是引導整合行業變遷的關鍵。

3)直接整合經紀人,經紀人本身即擁有部份房源,亦擁有部份客源。這種整合方式在美國也十分普遍,既有傳統的經紀公司通過從線下經紀人平臺向上打造線上用戶平臺,完成整合;也有互聯網公司通過加盟的方式吸引經紀人,然後再積累用戶,典型的代表是上市公司Ziprealty,目前已被美國最大的傳統特許加盟商Realogy收購。

雙邊策略:免費的用戶+付費的經紀人

簡單概括,Zillow整合產業鏈的方式是以用戶為中心的雙邊策略。i)通過房產估值切入,吸引用戶;ii)用戶增長到一定規模,吸引經紀人;經紀人之所以選擇Zillow,是因為用戶本身既是房源的提供者,通過Zillow的平臺,經紀人可以獲取賣方用戶的房源委托;同時,Zillow的用戶又是買方客戶的聚集之地,經紀人可以獲取客源線索;iii)在經紀人和用戶之間建立雙向溝通的平臺,強化雙方的使用黏性。

從估值切入構建有生命力的數據庫。

生命力的數據庫。Zillow區別於其它互聯網媒體的最大特征在於以房產估值為核心的有生命力的數據庫,因為i)Zestimate–為超過1億套美國存量房產提供動態的、可追溯、可預測的房價評估信息,消費者可輪入不同的房產基礎信息,例如郵政編碼、地段、戶型、內部結構、裝修條件等細節,從而自動估算自己的房產價格;而且每個房產的歷史價格可向上追溯15年,也可以給出未來12個月的預測價格;ii)UGC(UserGeneratedContent)–使Zillow數據庫具備生命力的是“用戶生成內容”;截止2013年底,Zillow的用戶累計提供3,500萬條信息更新,每月UGC平均增量100萬條,新增照片更達到2億張;iii)ZillowAvice–這是Zillow提供的信息溝通平臺和經紀人評價平臺,目前提交的問答已超過80萬個,對經紀人的累積評論超過46萬條。

房產估值為吸引龐大用戶利器。談及房產估值,大部份人的觀點強調估值的準確性,認為Zillow的估值存在誤差,對交易沒有太多幫助,最終還是需要經紀人提供出價、討價還價的專業服務。

以用戶為中心:有了用戶,房源不請自來

成功推出Zestimate這款殺手鐧產品之後,Zillow以用戶為中心,持續推出一系列產品,並迅速占領移動終端,使用戶增長一直保持在極高的速度。具體而言,Zillow研發的重點產品包括1)ZillowMortgageMarketplace,即抵押貸款平臺,該產品對融資環節的變革幾乎是顛覆性的,徹底改變了抵押貸款的額度申請和定價方式;該產品讓消費者以匿名的方式向抵押貸款機構發出請求,Zillow平臺上的諸多機構對這種請求給予反饋,之後消費者再從多個反饋中選擇最合適的額度、利率和月償還付額,並直接與抵押貸款經紀人單方面聯系,完成融資供求的匹配;這種反向定價的方式讓消費在融資環節更加主動,更加有利於根據自己的偏好自由選擇;2)ZillowRentals,這是針對租房用戶的產品,可以讓用戶輕松地比較月租與月供的換算;更重要的是,從積累用戶和培養黏性的角度看,通常租房產品的使用頻率更高,一個家庭生命周期中房屋交易的頻率只有三、四次,但卻可能每隔幾年就要重新租房,而且買房和租房之間又有一定的替代性;而且美國每年都有大量移民,移民的第一選擇通常是租房;因此ZillowRentals這款產品對於用戶增長同樣重要;3)ZillowDigs,這是針對用戶家居裝修的估值產品,在Zillow的平臺,有無數種設計裝修的風格,用戶可以選擇現成的風格,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定制,之後Zillow會提供不同風格的成本估計,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支付能力自行選擇。

除此之外,Zillow把握消費者註意力向移動端轉移的趨勢,快速開發各種移動終端的產品,截至2013年底,Zillow已經開發了27款移動終端應用。從流量結構上看,Zillow的移動戰略極為領先和成功,目前有65%的流量來自於移動端,周末時更超過70%。

總體上看,Zillow自2006年第一款產品上線以來,一直極為專註地圍繞用戶交易環節的痛點開發以及估值為中心的系列產品。Zestimate、ZillowMortgageMarketplace、ZillowRentals、ZillowDigs這4款主打產品本質上都是估值,涉及房屋價格、租金價格、抵押貸款定價、家居裝修成本,致力讓消費者在交易環節更加主動、信息更加透明,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策略十分成功,2009年以來Zillow的獨立UV平均增長率超過50%。

眾所周知,網絡效應決定了互聯網時代一步領先、則步步領先,成功會引發更大的成功,Zillow最早推出的房屋估值以及對移動趨勢的快速把握都讓競爭對手難以追趕。一旦積累了用戶規模優勢,Zillow的平臺對於經紀人的吸引力便大幅增加,房源便不請自來。傳統的經紀人、經紀公司、本地MLS、甚至雅虎等門戶網站都紛紛與Zillow簽訂房源分發協議,從而使Zillow的平臺免費地積累了大量房源內容,房源和用戶的結合則使Zillow逐步具備貨幣化的條件。

圍繞產業鏈並購,掌控更多環節

Zillow始終把嬴得用戶作為戰略布局的重中之重,把自身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中,其余則通過並購來完成。具體而言,Zillow的並購線索有以下3條:

i)圍繞經紀人服務的產品通過並購獲取。2011年之後,Zillow收購的Postlets、DiverseSolutions、Rentjuice等都是專門為經紀人提供服務、技術支持和軟件支持的公司或產品。


ii)圍繞用戶需求。如地圖搜索、抵押貸款等環節收購,以繼續完善用戶體驗。


iii)收購同類競爭對手,加速線上整合。典型的案例是2013年8月收購紐約最大的房地產信息網站Streeteasy,這項收購進一步鞏固了Zillow的領先地位,也起到了有效的品牌宣傳作用。2014年7月,Zillow更宣布收購行業內第2大公司Trulia,Zillow與Trulia幾乎獲取了市場上70%的訪問流量,二者聯合將會帶來資源與平臺共享、成本節約與品牌宣傳等一系列優勢,並購後的公司無疑是行業霸主,對產業鏈整合起到了推動作用。


國內房產電商發展

國內房產電商發展進入全面整合期

房產銷售互聯網化已成為行業發展必然趨勢,在O2O整合階段,廣告市場盡管可能不會消失,但將會大幅萎縮,大約只有大的品牌如開發商會有品牌和形象的宣傳需要廣告。我們相信在流量大、轉化率低的電商媒體時代強調流量的電商將被逐步被邊緣化,離購房者、交易最近才是競爭致勝的王道。

我們觀察到國內房產電商的發展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i)1999-2008年,媒體時代。這個階段搜狐網表現一枝獨秀,後來的搜狐焦點、新房樂居都成立於2008年。搜房成立於1999年,當時屬於看流量的媒體時代,SouFun建立門戶,以網絡廣告、線下看房活動並行。這個階段的特點是1)房地產網站以媒體屬性為主,為客戶提供網絡廣告服務;2)網絡廣告按CPM(CostperThousandImpressions)千人印象數來計費,輔以線下線上增值服務。


ii)2008-2012年,百花齊放時代。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當時房地產的銷售通路出現問題,搜房開始轉型,通過多年積累,建立很好的線下服務體系。搜房組織看房圑,以搜房白金卡(即會員卡)為載體,使其會員能夠參與搜房網組織的圑購,轉向房產電商+線下開拓客戶相結合的模式。此階段的特點是:1)房地產網站媒體+營銷(電商)屬性兼而有之,為客戶提供房產電商服務;2)房產電商按CPS(CostperSales)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換算廣告刊登金額來計費(廣告作為贈送資源),輔以線下配套拓客服務;3)SouFun作為房產電商先行者,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率先使用房產電商+線下拓客模式,樂居、365、搜狐焦點等紛紛跟進,行業百花齊放。

iii)2012年至2014年6月,撮合經濟階段。在實體商品市場,有的商品從網上購買優惠券,到線下店鋪可以不經過咨詢直接進行消費,但在房地產地市場卻不可行,客戶必須得到一些專業的銷售咨詢才能安心購買。房地產電商必須要從線上到線下完善整個環節,線下的咨詢、服務不可缺少。現時我們觀察到很多新晉公司,如房多多、好屋中國等,均是最大化撮合交易,但不一定要線上完成。這個階段的行業出現了:1)好屋中國,搭建全民經紀人平臺(撮合B端),涵蓋線上PC端及手機APP端和線下經紀人帶客到案場;2)房多多,運用大數據技術把移動互聯引入傳統產業的核心環節(如房點通),找尋精準購房對象,匹配歷史精準數據,最大程度撮合交易達成。這個階段亦是電商競爭得比較激烈的階段。

iv)2014年6月至今,線上與線下全面整合,以移動端的移動電商為核心,以全面營銷和互聯網金融為兩翼,房產業互聯網電商O2O的趨勢將會更加明顯。重要的行業事件包括:1)搜房2014年6月入股房地產代理公司世聯和合富輝煌,8月份從媒體轉向營銷,媒體流量轉向線下營銷,新房分銷成為重點,O2O模式顯端倪;2)樂居借力微博、微信入口,其媒體電商屬性將進一步加強,形成營銷新動力;3)365網著重區域房產電商深耕,註重長三角地區,借力3個O2O(房產、家居及小區)著力占領新入口;從線上服務,到線下咨詢買賣,再到購買後服務;以後將會改變只關註購房前段的現狀,更加關註購房後期服務,包括裝修、小區服務的市場空間。

新房電商轉型之道

新房電商轉型之道2013年中國房產銷售總額達8.25萬億元人民幣。預計2014E新房電商規模約1.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房產電商新房合同銷售規模約達3,000億元人民幣,幾家主要的新房電商銷售規模約31億元人民幣,可見未來新房電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新房電商市場現狀:

i)市場規模巨大,但滲透率不高。房產電商銷售規模約1.2萬億元人民幣。考慮目前主要的房產電商的合同銷售規模約在3,000-5,000億元人民幣規模,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ii)客戶的覆蓋和使用深度不高。國內房產網站與國外網站如Zillow及Trulia相比,在客戶流量上仍有很大差距,完全不具備優勢。從客戶瀏覽深度上看,國內網站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


iii)網絡營銷並不是萬能的蓄客手段。網絡蓄客只是眾多帶客手段中的一種,開發商更希望利用更加廣大的社會資源,去拓展客戶的來源。目前大多的房產電商的服務線上多於線下,不能完全滿足開發商的需求。


iv)購房案場的最後100米-銷售成交環節處沒有實現閉環。客戶從線上轉到線下後見到的銷售人員是開發商安排的,也就是說最後的購買環節沒有被房產電商掌握。房產電商在房產銷售的最後一個環節(交易轉換)上沒有形成閉環,造成電商無法把控客戶體驗和有效客戶的信息缺失。


目前國內房產電商市場有以下2大發展趨勢及4種主流模式:

1)線上到線下模式:包括搜房、樂居、house365的媒體電商模式;以及Q房網的加盟模式。


2)線下到線上模式:包括房多多,房點通的大數據營銷模式;以及好屋中國的全民經紀人模式。


前述的4種商業模式中,媒體電商模式是通過門戶、搜索、聯盟導入流量,再到現場進行轉換交易,講求的是流量;現時市場更看重電商對最後購房成交的轉換率貢獻,因此這一類公司如搜房開始實現轉型。加盟模式中,中介公司、經紀人作為合夥人與Q房網合作,使用高傭金模式,新房提成41-49%,二手房提成55-85%,備受市場爭議。至於大數據模式,希望實現全民營銷,如房點通,入口流量到現場,實現信息交互交流。最後全民經紀人模式,好屋中國正在積極嘗試,但最後的閉環依然沒有形成。另一方面,萬科(“待客通”微信公眾號)、旭輝(“輝小寶”微信公眾號)等開發商也希望利用全面營銷的模式拓寬自身的銷售渠道。



我們預期未來國內房產電商將向以下5個方向轉型:

i)從媒體屬性正式轉型為購房平臺屬性;

ii)從媒體電商模式轉型為新房分銷模式(不與經紀人合作);

iii)減少內容型人員,增加新房銷售人員(人人會賣房),要求人員駐守賣場;

iv)電商收費模式:從向購房人收費轉向開發商收費;

v)收費模式:從硬廣告+電商收費轉為硬廣告+渠道傭金收費。

未來房產電商3大戰場

1)移動互聯網,移動端。2013年為移動互聯網元年,早期網易、新浪、搜狐主打的媒體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消費者生活的時間、註意力高度分散,因而移動的新入口更被重視,成功的應用包括高德地圖、美圑、大眾點評等。目前搜房、365網、樂居等都在做自己的移動端APP應用。

2)互聯網金融幫助提高流量轉化率。一方面,政府推出限貸限購政策,放緩房產銷售,其中主要痛點在於資金。另一方面,余額寶激起了國內網民互聯網熱情,現時推出金融平臺可幫助解決痛點。此外,金融產品還能促進購房轉換,利用金融產品續客。國家規定不能提前續客,但可以先通過房產金融產品先存,進行理財,之後再轉化為購房款。


3)在地產商去中介化趨勢下立足。地產商與購房者之間存在各第三方服務商,包括代理公司、經紀公司,如租房網、365網、世聯等。第三方主要是為地產商招客,促進看房轉換率。現時萬科等房產商以互聯網思維開展業務,走到前端直接接觸消費者,意欲繞開第三方。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方的價值主要在於提高精準的準化率。以流量轉化為購房如果最後一步交易沒有完成,前面的努力過程便白白浪費。其次是高效運營,購房後服務跟進,後房產市場開發。最後是大數據管理。

2.1.2.社區服務服務O2O

傳統物業服務效率低下,運營不透明,用戶痛點多。我們相信社區服務互聯網化顛覆傳統物業服務是房地產發展的大趨勢,並將打開房地產後市場千億級的市場規模。相關產業現時處於初創階段,我們看好通過基礎物業服務來獲取用戶及社區入口,再通過社區增值服務來變現用戶價值的商業模式。

彩生活:國內最大社區服務運營商服務運營商

通過“彩之雲”建立擁有海量用戶的互聯網平臺。公司現時業務主要可分為物業管理、工程服務及社區租賃、銷售及其他服務。其中物業管理及工程服務兩項共占2013年收入81%。公司正通過標準化的服務迅速擴張其總體社區覆蓋面積及人口,“彩生活O2O平臺”就是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社區服務平臺,而社區租賃、銷售及其他服務就是來自於該平臺中的B2C收入。彩生活網絡服務公司於2007年6月成立,主要業務為面向社區用戶提供O2O社區租賃、銷售及其他服務。同年公司推出PC端平臺www.colourlife.com,2013年彩生活移動端平臺“彩之雲”APP正式上線。用戶可以通過“彩生活”線上平臺進行采購或享用各類與本地生活相關的線下產品及服務。在社區綜合服務這個特殊領域內,彩生活平臺不僅具備強大的用戶黏性,更己確立了清晰的貨幣化方向。

平臺屬性將逐步顯現。對於公司覆蓋社區的居民而言,一旦導入“彩生活O2O平臺”,即可獲取可靠的本地生活產品及服務信息,而讓平臺就是連接業主、租戶及商戶的信息中介,而信息傳遞功能正是互聯網平臺的基礎屬性。隨著平臺用戶規模的擴張,這種平臺屬性將會逐步得到體現,用戶的黏性也將會得到增強。

支付及電商功能將帶來貨幣化空間。對於用戶而言,可通過“彩之雲平臺”直接購買本地商戶的產品及服務,如訂餐或訂購生活必須品等,更可對部份繳費內容進行支付,說明讓平臺具備一定的電商及支付功能,不僅對社區住戶具備較強的黏性且未來還具備一定的貨幣化空間。

連接社區的商業化平臺。若彩生活平臺所覆蓋社區用戶形成規模,則對於第三方商戶而言,讓線上平臺就將成為其推廣產品及服務的商業化展示空間。可以說彩生活為第三方商戶進入社區提供了更有效率的途徑,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第三方商戶在與用戶對接時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同時還將可能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為商戶帶來用戶黏性。隨著“彩生活“社區覆蓋規模的迅速擴大,“彩之雲平臺”將可能成為第三方商戶進行品牌廣告的重要平臺,具備十分明確的貨幣化空間。
2.2.IC元器件O2O

國內IC元器件市場規模每年達2萬億元人民幣,中小企業每年采購額約8,000億元人民幣。而前述的2萬億元市場僅僅是電子制造業采購市場的一部份,據易觀國際數據顯示,電子制造業包括軟件和服務的采購市場近10萬億元人民幣,是一個可以和阿里巴巴的B2C消費市場同量級的垂直市場。2013年國內IC元器件行業電商化率僅約0.36%,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科通芯城:國內最大的IC電商平臺

公司為中國最大的IC電商平臺,通過包括自營平臺、第三方平臺以及專責的技術顧問及專業銷售代表圑隊,在售前、售中以及售後階段為客戶提供線上及線下服務。公司現時向大約500家供貨商進行采購。

采用自營電商模式。公司最初成立時定位為IC元器件的京東商城,通過自營電商的模式,先買貨然後賣給客戶,從掙差價這種最簡單的商業模式開展電商業務。公司采用的雖然是重資產配制的商務模式,但公司做到2個特點:i)公司平均只有30天左右的庫存,基本上庫存風險控制到0,過去3年並沒有產生任何庫存的費用;ii)公司在經營的時候,本來是一個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做的模式,但公司GMV從零做到100億元人民幣只花了3年,基本上沒有花一分錢,充份運用了社會化資源擴張公司業務。

總的來說,公司做的是一個重度垂直的交易型電商,用一個輕資產做一個只有重資產配制才能完成的商業模式。公司2011年這個商業模式啟動時GMV僅不到2億元人民幣,2012年超過6億元人民幣,2013年逹到40億元人民幣,2014已接近2013年全年GMV,預計2014E將達80-10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電商平臺。

公司剛開始時學習當時騰訊QQ的營銷策略,把客戶分成免費客戶和收費客戶兩大類。首先,公司把大企業當作免費客戶,用一套免費的策略吸引大客戶,即可以同樣的價格享受免費的服務,通過這個方法吸引到很多大客戶。當公司平臺的GMV快速實現提升後再利用規模的擴大,做中小企業客戶。公司利用以往線下龐大的而沒有效率的市場,通過線上的模式,節省了成本,並把所節省成本的一部份讓給客戶。

形成O2O閉環。公司的一套電商模式,並不純粹是簡單的線上模式。而是有一部份業務在線上,一部份步驟線上下,用O2O形成一個線上線下對客戶服務的閉環。公司沒有一開始就從PC互聯網上做商業模式,而是在3年前開始和微信合作,走了一套完全基於移動互聯網為入口的電商平臺。

用定向營銷的方法做精準營銷。大多數企業做B2B業務的時候,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冷冰冰公司與公司之間的交易,但公司管理層認為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於是采用了另一套方法。首先公司把客戶里面的一些關鍵人找出來,用移動互聯網形成一個“人的社區”。例如一家企業5個人並不多,一萬家企業亦只有5萬人。如果用PC互聯網來講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人群,但很大機會這5個人可以確定一個幾百億上千億元人民幣的企業采購。如果把這些人形成社區,用定向營銷的方法做精準營銷,就可以產生一個很大量企業采購的需求。公司表面上是在賣商品,但其實公司重點的精力是在用微信去構建一個企業關鍵人的社區,用數據精準營銷,產生企業采購的需求。

3.移動支付助力O2O完成閉環

O2O的發展讓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而O2O一般是通過線下來完成支付,當可以使用移動終端來完成近場支付時,將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便利性。現時移動支付的競爭正從線上轉移到線下,我們相信高效便捷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O2O閉環。當消費者完成線下支付時,其支付行為所產生的信息流將在閉環回路中傳遞,有效地將用戶消費行為傳送至O2O電商,從而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消費信息核對;通過對大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消費偏好,從而為商家改善消費體驗提供有效支撐。

3.1.第三方支付由傳統支付向移動支付演進

第三方支付由傳統支付向移動支付演進第三方支付是現代金融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份。所謂第三方支付,就是和商家所在國家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並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在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中,買方選購商品後,使用第三方平臺進行貨款支付,例如線下的第三方POS收單機購和線上的互聯網支付平臺。在資質方面,2014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第7批19家企業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至此第三方支付牌照企業已達到269家。

第三方支付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中國2013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達17.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7%。隨著第三方支付的業態逐步穩定,在現有格局下,全行業將進入穩定增長期,預計未來3年CAGR將達35%。
傳統支付仍占主要地位

2013年傳統線下收單業務交易規模依然占絕大部份,占比59.9%;傳統互聯網支付占比進一步擴大至31.2%。2013年移動支付進入爆發增長階段,從1.2%提升至7.1%,其中移動互聯網支付占比從51.7%提升至93.1%。

綜合來看,傳統支付業務占比雖然正在下降,但依然占據主要地位,而且傳統互聯網支付占比不斷提升。預計移動支付占比將不斷提升,主要得益於移動互聯網支付、及近端支付的不斷發展。
從第三方支付的歷史發展可以看出,最先開始發展的是線下刷卡支付;隨著電子商務崛起,互聯網支付開始快速發展,在智能手機興起後,傳統互聯網支付逐漸自然過渡到移動互聯網支付,近端支付也逐步開始發展。

按照支付場景的不同,第三方支付可分為線上支付和線下支付兩種:i)線上支付也可稱為網絡支付,它是通過第三方提供的與銀行之間的支付接口進行的實時支付方式,客戶和商家之間可采用網銀、第三方帳戶等多種電子支付方式進行網上支付。線上支付一般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的,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占據主導地位,包括互聯網支付及移動互聯網支付。ii)線下支付的具體形式包括現金支付、票據支付、刷卡支付、短信支付、近端支付、二維碼支付等。線上下支付市場中,銀聯、銀行占據主導地位,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參與線下銀行卡收單業務和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而二維碼支付的發展可能為線下支付帶來變量。

按照支付媒介的不同,第三方支付可分為傳統支付和移動支付:

i)移動支付是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支付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傳感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移動支付主要分為短信支付、移動互聯網支付和近端支付。

ii)傳統支付包括刷卡支付、傳統互聯網支付等。按照“線下/線上+傳統/移動”的分類方式可將第三方支付劃分為4個細分市場:傳統線下支付市場、傳統互聯網支付市場、移動互聯網支付市場、移動線下支付市場。其中移動支付包括移動互聯網支付市場和移動線下支付市場,而移動線下支付目前主要包括以運營商、銀聯為主導的NFC近端支付及二維碼支付等。

線上與線下市場競爭格局

2013年,在第三方支付企業中銀聯商務以39.8%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支付寶以21.2%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銀聯商務的主要業務是傳統線下POS收單業務,而支付寶主要業務是傳統線上及移動互聯網收單業務,兩者的業務重叠比較少。

傳統線下POS收單市場規模巨大,銀聯地位無法撼動

線下支付市場規模巨大且產業鏈盈利模式清晰。根據艾瑞咨詢數據,國內2013年線下收單市場交易總規模達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9%,市場規模巨大。目前銀行卡規模仍在持續增長,銀行卡消費滲透深度仍有提升空間。未來線下收單業務仍將維持平穩發展,預計2017E國內相關交易規模將達20萬億元人民幣。
在各種傳統線下支付方式中,POS終端收單交易的規模占比達到95%以上,是所有線下支付手段中最為主要的支付方式。在POS終端刷卡支付中,主要參與者有持卡人、發卡行、商家、收單行、清算與結算轉接機構。其中收單機構和發卡機構可以是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轉接機構則必須由銀聯來承擔:

1)持卡人:持卡人是由銀行或發卡機構經過篩選,批淮給予一定信貸額度的持卡消費者。持卡人可使用信用卡從商家那兒購買物品或服務,或支付現金。持卡人每月需交付由發卡行發來的賬單。持卡人享有用卡的便利性以及實時信貸的優越性。

2)發卡行:持卡人的金融機構(或稱為發行人或發卡方,因為不一定是銀行)。發卡行的責任是審核和批淮持卡人並發卡;接收與支付來自Visa或Mastercard的交易;對持卡人發放賬單及收款。發卡行也可以將信息處理與付款服務承包給第三方來操作。

3)商戶:也稱受卡商,即接受信用卡的商店。它們可以是任何經銷產品或服務的公司(如零售商、飯店、航空公司、賓館、郵銷商、醫院、超級市場、快餐店、電影院等),只要它們滿足一定的資格標準(要求商戶具有良好的信譽並在財務上負責)。商戶與收單行簽有關於接收信用卡作為付款方式的文字合同,商戶要服從合同的條款。

4)收單行:它們招攬、審核、接數商戶進入銀行卡計劃。收單行與商戶在以下方面簽有文字合同:接收商戶的銷售票據;提供商戶信用卡的授權終端以及合同包括的支持服務;處理信用卡的交易。通常,收單行在處理信用卡的交易時,要向商戶收取一筆“商戶折扣”。目前,許多金融機構既是發卡行,也是收單行。作為發卡行,它們維護持卡人的關系;作為收單行,它們維護與商戶的關系。

5)銀聯:中國銀聯是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通過銀聯跨行交易清算系統,實現商業銀行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保證銀行卡跨行、跨地區和跨境的使用。中國銀聯已與境內外超過400家機構展開廣泛合作,全球銀聯發卡量超過38億張,銀聯網絡遍布中國城鄉,並已伸延至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境外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POS終端刷卡支付消費時,用戶刷卡不需要付出任何額外成本,但商戶卻需要為每一筆刷卡消費付出手續費,手續費額度一般與行業有關。

這筆從商家收取的手續費,主要由發卡行、收單機構和銀聯進行分成,2003年央行頒布的“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規定,每筆收單交易的結算手續費根據“7:2:1“的比例進行分配,即發卡行收取70%,收單機構收取20%,清算機構(即銀聯)收取10%。

銀聯優勢明顯,領先地位暫時無法撼動。在當前的分成模式下,銀聯可以毫不費力地拿到10%的分成。銀聯作為中國的銀行卡組織,本身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收單市場上並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但銀聯還成立了銀聯商務公司參與收單行的競爭。根據艾瑞咨詢數據可以得知銀聯商務的POS收單市場終端占比達39.4%,除了商業銀行占比的44.8%外,占據第三方支付的比例超過70%,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終端僅占15.9%。因此線上下POS支付市場,銀聯扮演了雙重角色,作為銀行卡聯盟,其是政策標準的制定者,而其又通過銀聯商務參與競爭,這種亦官亦商的身份,使得銀聯在POS支付市占據絕對優勢地位。

線上下POS支付市場,銀聯是資金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與客戶結算的唯一渠道,“通道”費用是銀聯的主要收入來源。當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直接談判,繞開銀聯,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就能獲得所有的手續費收益。我們認為,憑借銀聯獨特的清算地位,其在POS支付市場的優勢地位短期將無法被撼動。

傳統互聯網支付格局穩定

傳統互聯網支付是指通過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等設備,依托互聯網發起支付指令,實現貨幣資金的轉移行為,“傳統”是相對於移動互聯網支付而言。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8%,整體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在整體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預計到2017E,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18.5萬億元人民幣。

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核心企業交易規模市場份額相對保持穩定。前兩位企業占據了68.1%的市場份額,居於第三位的銀聯線上占11.2%。值得註意的是,由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共同打造的線上支付平臺–銀聯線上支付迅速崛起。目前,已有超過85家銀行的銀聯卡接入“銀聯線上支付”,未來覆蓋所有的銀聯卡發卡銀行只是時間問題。在支付場景方面,銀聯線上支付已經運用到鐵路客戶服務中心、京東商城、蘇寧電器、國美電器庫巴網、當當網、東方購物、東方航空、5173網、優悅生活網、芒果網、同程網、格瓦拉生活網等。銀聯線上支付憑借其深厚的行業背景和獨特的無卡支付通道,迅速躋身線上支付業前列,市場占有率一直穩步提升。我們預期隨著騰訊入股京東,財付通未來的份額有望擴大,而銀聯線上憑借其行業地位以及與其他電商的合作,也將在線上支付分得一杯羮。總體來看,傳統互聯網支付市場已日趨成熟,市場整體格局將保持穩定。

3.2.線下移動支付將實現爆發式增長

移動支付基本概念

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支付在全球範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移動支付是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傳感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移動支付將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相融合,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服務。

按照移動支付的方式,移動支付可分為:短信支付、移動互聯網支付、二維碼支付、條形碼支付、圖像識別支付、超聲波識別支付、語音支付、隨身刷卡支付、短信支付、NFC支付、RFID支付、紅外支付、藍牙支付等。

按照前面的分類標準,移動支付可分為線下支付和線上支付,其中線上支付可以分為移動互聯網支付、短信支付等;線下支付可以分為近場支付、二維碼支付等。

移動互聯網支付,是一種線上支付方式,用戶可以通過移動數據網絡、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手段實現支付行為。主要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導,可以繞開銀聯清算體系,應用場景廣泛,除了線上移動購物等消費場景,隨著O2O的推進,其通過掃描商品、訂單、櫥窗二維碼、聲波等方式為線下帶來流量。

短信支付指用戶可以通過發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統短信指令的引導下完成交易支付請求,是一種線上支付方式,操作簡單,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易。短信支付主要由運營商計費系統主導,主要運用在遊戲點卡、導具購買上。手機短信支付是移動支付的最早應用。

近場支付,是借由手機向商家進行支付,不需要使用移動網絡,而是使用手機射頻(NFC)、紅外、藍牙、RFID等通道,實現與自動售貨機以及POS終端的本地通訊。近場支付體系特別是NFC支付主要由運營商和銀聯主導,消費場景主要是線下商家、公交等。

二維碼支付是指POS終端或者手機等移動終端具有生成二維碼、掃描二維碼的功能,然後通過掃碼完成支付,這可以借助傳統的POS終端網絡或者移動互聯網完成支付。二維碼支付包括線下POS終端掃描二維碼支付、線上或櫥窗掃描二維碼支付,是一種非現金支付方式。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硬件對支付使用的限制正逐步消失,網絡建設的不斷完善使得網絡服務運用更為流暢,支付手段的日益豐富有效地拓寬了支付運用場景的範圍,阻礙移動支付擴散的壁叠正日益瓦解。隨著便捷的移動支付為越來越多的商業環境所接受和使用,以及消費者通過移動設備進行支付的習慣日漸養成,移動支付正在快速普及和發展。

全球移動支付發展加速

全球移動支付最早於20世紀90年代出現在美國,但發展一直比較緩慢。2004年後日本和韓國移動支付發展加速,全球移動支付從2010年起進入快速發展期。

移動互聯網用戶快速增加。2013年全球互聯網用戶同比上升8%至27億戶,全球互聯網滲透率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至38%。同時移動互聯網用戶增加更為迅猛,2007年底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僅為2.4億,至2012年底已達24億(同比增長108%),5年間用戶規模增加9倍。我們認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培養了用戶網上支付和移動網絡支付的消費習慣,是全球移動支付發展的重要前提。

3G網絡大規模建成改善用戶體驗。據Statista統計,2013年全球3G用戶數同比增長19.7%至21億,全球3G滲透率達30%(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3G網絡帶來了遠程支付采用的網頁轉賬支付模式和應用程序支付模式以及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用戶體驗明顯提升。同時3G網絡還為信息增值服務提供了多媒體渠道,基於LBS的移動電子商務得以迅速普及,也使得移動支付的應用空間更加廣泛。
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提高帶來遠程支付體驗提升。近場支付的NFC模塊一般情況下需要在智能手機中應用,因此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提高,近場支付的硬件制約也將逐步解除。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加39%至10.1億臺,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亦已從2009年約5%大幅提升至2013年22%,其中美國市場智能手機滲透率已超過50%。我們觀察到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仍有繼續提高的趨勢,預計將進一步推動移動支付的發展。
綜上所述,近年全球移動支付業務發展速度迅猛,2013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同比大幅增長44%至2,350億美元;2013年全球移動支付用戶量同比增加22%至2.45億。全球移動支付產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軌道,預計未來3-5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規模仍將繼續擴大,2013-17ECAGR將達32.3%。目前移動支付用戶在全球65.8億手機用戶中占比僅為3.7%,未來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全球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特點

各個國家及地區發展差異性較大。從全球層面看,現時日本、韓國、肯尼亞的發展較快、較成熟。日本的移動支付用戶滲透率已超過50%,肯尼亞的手機錢包業務普及率更已超過68%;中國、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移動支付行業剛進入規模發展期,政府對行業較為重視;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移動支付產業較為緩慢。

主要主要4大類商業模式。從全球移動支付的商業模式看,主要可分為i)運營商主導、ii)銀行主導、iii)銀行與運營商合作、以及iv)政府主導,代表國家分別為日本、肯尼亞、韓國和新加坡。我們觀察到韓國的銀行與運營商合作的模式較接近中國的實際情況,2012年近場支付技術標準定為銀聯主導的13.56MHz,也表明了運營商與銀聯的合作態度。

未來將更傾向使用更方便成熟的近場支付。目前全球移動支付仍以遠程支付為主,近場支付受智能終端普及的限制發展較不平衡。如非洲肯尼亞地區移動支付基本為手機短信支付的遠程支付,而在智能化程度較高的日本非接觸式支付“FeliCa”手機已經十分普及。而從較後起步的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情況來看,更傾向於使用更為方便、技術較為成熟的NFC近場支付。
從全球移動支付的發展經驗看,我們認為移動支付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成功的商業模式和明確的引導主體是促進移動支付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發展方向上,近場支付有智能終端的普及做基礎,未來發展將更加迅速,也將是中國移動支付發展的主要方向。

世界主要國家移動支付發展情況

美國市場–建立產業聯盟力推NFC支付

各領域組成產業聯盟。作為全球最發達和創新性最強的國家,美國依然是當前全球移動支付業務發展最活躍的地區,多種移動支付創新業務層出不窮。為推動近場支付的主流方式–NFC移動支付,美國各領域巨頭紛紛聯合組成產業聯盟。

前期發展較為緩慢。雖然早期市場的特點十分支持移動支付,但美國卻很緩慢地接受這項技術。近年來,雖然亞洲和歐洲國家的移動支付向前邁進,美國仍然是曲線發展。由於美國擁有穩定和發展良好的支付系統,新的支付方式很難進入市場並取而代之。其結果是美國先進的移動支付比其他許多國家發展更慢。雖然美國進行了移動支付的許多嘗試,但並沒有結果表明目前移動支付業務處於可持續發展狀態。在供應端方面,傳統的支付公司包括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和第一數據公司僅在維持現狀中獲利,從非傳統支付方式中獲利仍有一定難度。在消費端方面,消費者有更多高效、安全的支付方式可供選擇,如信用卡、借記卡和現金,省卻了其他支付方式的需求。至於商戶則不希望投資移動支付技術,直到其被消費者廣泛使用。因此無論是需求端用戶還是供應端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皆等到對方先采用移動支付。移動支付必須具有明確和普遍的附加價值,以將用戶從現有的支付方式吸引過來。

多方巨頭推動下基於多方巨頭推動下基於NFC技術的移動支付業務將加速發展。技術的移動支付業務將加速發展。無容置疑,美國在移動支付技術領域擁有強大競爭力,各巨頭以新產品創新為手段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作為支付的前沿領域,移動支付對目前支付生態系統極具潛在破壞性。然而,移動支付也為在新生態系統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公司提供了有利可圖的機會,各公司通過投資移動支付試驗和市場驗檢來爭奪位置。現時在美國,三大運營商AT&T、T-Mobile和Verizon牽頭建立ISIS移動支付平臺,谷歌公司積極布局移動支付業務推出谷歌錢包,第三方支付巨頭PayPal也適時推出了自己的近端移動支付產品。

美國移動支付交易額美國移動支付交易額2011-13年年CAGR達達94%。據eMarketer數據,2013年美國移動支付交易總額達6.4億美元(只包括消費者在店鋪內進行的移動支付,並不包括支付公司Square和PayPal的移動信用卡讀卡器上進行的支付。),2011-13年CAGR達94%。Square的移動支付交易額從2011年的20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13年約200億美元,全球著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正把自身的信用卡和借記卡處理器升級為Square移動支付設備。PayPal2013年移動支付交易額同比增長24%至1,800億美元;盡管其中大部份交易額來自PayPal移動商務平臺,而不是店鋪內支付,但也足以觀察到作為交易平臺的移動支付正在蓬勃發展。2012年底只有790萬美國消費者選擇使用面向消費者的NFC兼容系統(如GoogleWallet)或基於QR編碼的應用程序以及其他方法進行移動支付。星巴克亦已發表報告,該公司2013年在美國市場14%的支付交易是消費者通過智能手機完成的,並表明移動支付將成為主流支付方式。

歐洲市場–多國聯合運營,移動運營商主導

銀行卡成為制約新型支付方式發展的要素。總體來看,歐洲市場移動支付條件優越,但市場推進難度較大。一方面是由於手機終端廠商、芯片制造商、銀行金融機構、支付卡供貨商、支付解決方案供貨商以及眾多品牌零售企業相互爭奪市場空間,難以形成產業鏈合作。另一方面,由於信用卡業務發展成熟,銀行卡成為制約新型支付方式發展的重要因素,市場尚需時間培養用戶習慣。

NFC技術已於法國市場應用。技術已於法國市場應用。現時在歐洲主流的移動支付業務模式以遠程為主,多用於WAP業務、電子票務等。近場支付方面,則傾向於采用SIM卡作為近場支付工具,以便更好地協調參與各方的利益,從而推進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的進程。此外,NFC也成為歐洲運營商主推業務,目前NFC技術已在法國多個大城市的交通和商店測試成功。

Vodafone為典型案例。Vodafone始創於1984年,其總部設在英國波克夏邵的紐布利及德國的杜塞爾多夫。公司現時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和客戶服務系統,在增加客戶、提供服務、創造價值上擁有較強優勢。其移動支付業務現時涵蓋短信支付、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三大業務體系。

香港市場–移動支付有望成為運營商新收入增長點

成熟發達的移動網絡市場。中國香港地區尖端的移動網絡支持超過9,000個公共無線接入點,確保全境連接。2004年,首個3G網絡推出,2009年推出4G服務。電信市場沒有外資所有權的限制,從而創造了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消費者可以受益於高質量的服務和實惠的價格。

運營商借力移動支付實現增長機會。蘋果手機的巨大成功帶動香港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預計到2015年底,香港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將達到72%。然而,飽和的移動通信市場造成智能手機每戶平均收入(ARPU)下降。因此,移動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通過增值服務(如移動電視和互動遊戲)尋求新的收入增長機會。這種發展將有助推動移動支付行業成為新的收入增長點。

非接觸式智能卡早已大行其道。香港精通高科技的消費者已經熟悉非接觸式智能卡,如八達通和VisaPayWave。非接觸式卡嵌入RFID技術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讀卡進行支付。八達通最近更與淘寶展開合作,消費者到淘寶購物,選定貨品後可選擇以八達通付款,當網頁顯示QR編碼後,開啟智能手機八達通App應用掃瞄,然後將個人八達通拍向支持NFC功能的手機,即可透過支付寶平臺以八達通付款。2008年推出的VisaPayWave信用卡是另一種流行的非接觸卡。很多消費者使用VisaPayWave支付日常采購。非接觸式智能卡的普及推動香港減少現金交易,並為移動支付的應用鋪平道路。

其他因素可能阻礙移動支付應用。在其他成熟市場,移動設備的激增導致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平均而言,香港精通高科技的消費者頻繁地升級手機,大約每18個月升級一次。這種做法已經創造了一個高度分散的手機用戶群,現有的設備可能會阻礙移動支付的發展。

直到政府發布特定的移動支付政策,私營部門似乎率先在定義這個新的支付渠道。最少的政府介入可能是行業的福音,因為這將允許創新和實驗來創造新的市場機遇。然而,缺乏具體法規可能阻礙新競爭者進入市場。雖然八達通似乎已經找到了利基市場,但銀行和移動設備運營商在確定其潛在的移動支付產品收入模式上仍有困難。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市場,消費者有多種支付方式可供選擇。要使消費者習慣使用移動支付,需要推行比信用卡、八達通、現金更方便案全的方式。

日本市場–運營商主導的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業務由移動運營商主導。移動運營商利用其在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整合終端廠商和設備提供商的資源,聯合銀行提供移動銀行業務,從而高效組織起整個移動支付產業鏈。日本的移動支付業務已經比較成熟,現時超過70%的手機用戶已使用移動支付服務。

NTTDoCoMo是日本移動支付業務開展得最好的運營商之一。是日本移動支付業務開展得最好的運營商之一。通過一系列收購活動而主控移動支付產業鏈,公司2005年收購三井住友金融集圑信用卡部門34%股份,借機進入開放式發卡市場;2006年收購了瑞穗銀行信用卡業務18%股份,開始將手機錢包與信用卡捆綁;接著收購日本第二大便利連鎖商店Lawson2%股份,以打開應用市場;最後推出自有品牌的移動信用卡,正式進入消費者信貸領域。

推出推出FeliCa業務。為了便於消費者識別和使用移動數據服務,NTTDoCoMo先後針對其PDC用戶和FOMA用戶推出了基於非接觸IC智能芯片的FeliCa業務。為推動支持非接觸式IC卡“FeliCa”手機的普及,2004年7月,NTTDoCoMo又開展了FeliCa讀寫器的計劃,即針對計劃推出FeliCa支持服務的廠家,NTTDoCoMo出資100億日元代其承擔讀寫器等設備費用。日本NTTDoCoMo模式的優勢在於移動運營商在運營、推廣增值業務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與話語權,使得其控制產業鏈的能力上占有絕對強勢。
以運營商為主導的模式特點是用戶的賬號註冊在運營商的支付平臺上,直接與運營商接觸。運營商可以為消費者提供3個賬戶方式:i)手機賬戶、ii)銀行賬戶、及iii)虛擬銀行賬戶。移動運營商需要承擔部份金融機構的責任和風險,這就是需要運營商參與銀行業務,日本金融管制政策寬松因此可行。
韓國市場–銀行與運營商合作的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由商業銀行、運營商雙方合作經營。目前韓國所有的零售銀行都能提供移動銀行業務,主要移動運營商都配合銀行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於FeliCa標準預付費功能的智能卡手機。韓國的移動支付業務已進入規模發展期。

韓國主要有MONETA和K-merce兩大移動支付品牌,它們占據著韓國的半壁江山。其中MONETA由移動運營商SKT與友利銀行、現代信用卡公司合作,SKT在SIM卡上內置了交通卡、銀行卡、會員卡等多種支付功能,SKT還參與商戶的拓展與POS終端布置,通過收取商戶手續費、卡費、增值業務費等方式盈利。參與這一模式的信用卡公司通常收取2.5%的手續費。

這種合作的特點是移動運營商與銀行關註各自的核心產品,雙方形成一種戰略聯盟關系,合作控制整條產業鏈。韓國移動支付業務飛速發展的關鍵在於韓國銀行業對移動銀行業務的高度重視。

非洲市場–銀行主導的移動支付

在非洲等一些尚不發達的國家,金融體系尚不完善,但移動支付已成為人們轉賬、匯款和支付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全球最常使用手機錢包的國家中,75%都在非洲。而全球移動支付最成功的案例則是在非洲的肯尼亞,讓國超過68%的成年人都在使用手機錢包,這一比例位居世界前列。金融欠發達國家在農村地區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比一些發達國家發展得更好,主要是因為移動支付業務對傳統銀行業務的補充作用明顯。

作為Vodafone在肯尼亞的子網,Safaricom憑借成功的本地化策略、創新的服務而成為肯尼亞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占有當地80%以上的市場份額。Safaricom的移動支付產品M-PESA采用的是遠程支付方式,通過短信進行支付,每位用戶只要辦理了手機支付的業務,就擁有了一個手機錢包,用戶可以用手機錢包的資金向另一個手機用戶付款。目前肯尼亞個人或公司進行商品采購,已經不必通過支票和現金的方式進行付賬,只要看好了產品,談好價格,兩個用戶之間就可以用手機進行付款。而且Safaricom不僅支持手機轉賬支付,同時還設立了一些自動提款機,手機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提取現金。這在很大程度上,Safaricom已經遠不是一家通信運營商,同時亦兼具銀行的功能,因為提供多方位的服務,所以獲得了用戶的歡迎,並在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M-PESA不僅為Safaricom帶來可觀的利潤,同時亦增強了客戶的黏性,並提升了品牌認可度。
這種模式以銀行為主導,各銀行通過與移動運營商搭建專線等通信線路,自建計費與認證系統。運營商在該模式中的作用是提供信息傳送的通道。
新加坡市場–政府主導的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的另外一種商業模式則是以政府主導,多產業鏈環節共同參與。新加坡政府將移動支付納入新加坡信息通信發展管理局(IDA)主導實施的“智慧國2015”規劃,調動多方力量,發展移動支付。政府出面牽頭成立了7個參與方的投資財圑,這7個參與方都是利益方,包括銀行、移動運營商、卡商等,由這7家企業共同商討出一個提案,推出一家來做第三方可信服務管理平臺的工作。

2011年,IDA通過“合作征求計劃”(Call-for-Collaboration,CFC)與業界攜手,計劃共同建立亞洲首個全國性的可互通NFC基礎設施。IDA采用7家公司組成的財圑所提交的建議,該其負責建立亞洲首個全國性的近距離無線通信系統,該持有NFC功能的手機用戶能用手機進行支付。這7家公司是智能卡制造商金雅拓(Gemalto)、星展銀行、花旗銀行、付費卡供貨商易通公司(EZ-Link)、以及3家電信公司第一通、新電信及星和。

在此項合作中,金雅拓負責開發和經營TTP基礎設施;星展銀行、易通公司和花旗銀行負責通過金雅拓提供的基礎設施,無線發行各類信用卡、借記卡和儲值支付產品,並將其與客戶手中具有NFC功能的手機的安全芯片進行結合,用戶便能使用手機在配備NFC零售終端的商戶進行交易支付。

國內移動支付產業規模發展條件成熟

已具備基本發展條件

移動互聯網用戶己成規模。根據工信部數據,國內移動互聯網民用戶數從2010年底3億戶上升至2013年底5億戶,而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戶僅為1.89億戶。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遠大於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規模,且前者保持的優勢逐漸增大,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
2013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流量同比大增71.3%至13.2億GB;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42%至139.4M;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比重達71.7%。用戶直接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增速更加顯著,移動互聯網業務對傳統電信業務產生替代作用。用戶在手機微媒體、手機支付、手機視頻等信息內容消費上較以前用戶有更多的傾向。

據艾瑞咨詢統計,2014年第1季度中國移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同比大增140.8%至642億元人民幣,遠遠超過同期整體電子商務市場增速(27.6%)。2014年1季度國內移動電子商務交易額占比僅為14.1%,預計未來國內移動電子商務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3G及WIFI網絡環境的優化、智能終端的普及、移動購物行為的養成等,都對移動電子商務交易額占比提升起較大的推動作用。我們相信移動互聯網和移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不僅可以為移動支付提供廣闊的商用平臺,還可以培養用戶消費習慣,將會是移動支付市場爆發的重要催化劑。
智能終端普及率提高。智能終端的升級提高了遠程支付的速度和使用感受,而NFC近場支付功能的實現基本上必須依靠智能系統。在國內,近年來3G網絡大規模鋪成,明顯改善了用戶的移動體驗。2013年3G用戶突破4億戶,在移動用戶中滲透率達32.7%,同比提升11.8個百分點。3G上網用戶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智能終端的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4.1%至3.2億臺。我們認為移動終端的快速發展為移動支付提供了可視化的、便捷的操作界面與客戶端,並且大大降低了成本。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各種新興的移動支付模式將百花齊放。

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帶動移動支付成長

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同比大幅增長707%至12,197億元人民幣,2010-13年CAGR達175.1%。預計未來3年移動支付市場將保持快速發展,2013-16ECAGR將達90.7%,至2016E84,577億元人民幣。
在移動支付中,預計近場支付發展將更為迅速,2013年國內相關交易規模同比大增148.3%至98億元人民幣,2010-13年CAGR達134%。在遠程支付市場發逐漸成熟的情況下,處於發展初期的近場支付空間更大,也將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預計國內近場支付交易規模2013-16ECAGR將達175%,至2016E2,030億元人民幣。

2015年移動支付產業進入規模發展期

近場支付發力進入爆發增長期

遠程支付已廣泛應用。2013年在移動互聯網市場整體爆發的情況下,移動遠程支付廣泛應用,短信、移動互聯網、客戶端等遠程支付產品運營企業市場表現較好。

2013年第3季度傳統互聯網支付企業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整體和遠程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分別為72.6%及78.4%,均占據市場第一位。拉卡拉、聯動優勢、財付通等開展移動支付業務較早的運營企業,憑借其市場先發優勢亦在整體市場中占據一定位置,三者市場份額分別達10.6%、5.1%及3.9%。而電信運營商受限於金融業務許可、商戶拓展、資金賬戶以及近場支付發展緩慢等因素,在移動支付方面發展相對靠後。

近場支付前期發展緩慢,但即將進入規模發展期。從移動支付各種方式的使用比例來看,目前中國手機用戶遠程支付使用比例為93.1%,手機短信支付使用比例為6.1%,手機近場支付比例僅在0.8%左右。

我們認為目前近場支付發展較慢,主要因為與遠程支付相比,近場支付需要的設施環境和使用條件創新性更強。簡單的說,遠程支付與傳統的互聯網支付對比,僅僅是將網絡轉移到手機上使用,理論上移動互聯網出現就代表著遠程支付的大規模發展開始。而近場支付的使用需要更多區別於傳統支付方式的前提條件,例如非接觸式通訊技術的出現和完善、非接觸式設備的使用和普及、具有近場支付功能的手機的普及等。而這些新的設備和技術並不是單一行業可以推動的,比如非接觸式POS終端需要銀行和商家合作改造,近場支付功能的手機需要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合作確定並發行,近場支付頻率標準需要國家相關部委和各參與方共同商討確定。

但我們相信,在2015年,上述的制約近場支付發展的重要問題已逐漸被解決,運營商、銀聯、銀行已達成初步的發展協議。移動支付手機逐漸推出,商家的移動支付用非接觸POS終端也已大部份改造,近場支付發展的條件已初步具備。

銀聯、銀行及運營商三方合力積極推進

銀聯和運營商是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的核心推動者和執行者,移動支付作為新的支付手段對參與方均有利。對銀行來說,移動支付可以將虛擬化銀行功能進一步實體化,對高成本的銀行網點業務進行替代,搶得移動支付先機的銀行,其市場份額將得到提升。對運營商來說,通過提供新的非電信業務可以獲得新的客戶群,新客戶群產生更高的市場份額將帶動收入增長。移動支付產業的順利發展需要銀行和運營商協調利益分配,找到共嬴的平衡。

經過運營商的妥協,國內移動支付已經逐漸形成了初步的合作模式,即銀行、銀聯及運營商三方共同合作。運營商負責定制擁有支付功能的手機終端,負責在電信客戶中的試用和推廣;而銀聯和銀行則負責在銀行客戶中推廣支付功能的NFC-SIM卡、SD卡、負責銀聯POS終端的非接觸式改造。目前三方就移動支付收益的分配也達成了初步的分配比例。

銀聯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從移動支付的利益分配機制來看,使用13.56MHz標準後,所有的支付必須通過銀聯賬戶,而銀聯在收費占比中也是最大的一方,所以銀聯在收費占比中也是最大的一方,所以銀聯推動移動支付的積極性較強。銀聯最新公布截至2014年1季度末,全國“閃付”終端近300萬臺,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機受理;銀聯“閃付”已成消費者日常小額、快速支付的重要選擇。

但從國內銀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根據此前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2013年1月1日起全國性商業銀行均應開始發行金融IC卡。銀行更換金融IC卡任務較重,因此沒有過多的精力投入移動支付卡的推廣。而銀聯作為一個管理機構,必須依靠銀行實體進行推廣,這就限制了銀聯的主動性。

運營商積極性更高。從運營商的角度看,尤其是客戶流失嚴重的中國移動,對推動移動支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強。

中移動:根據最新的“中國移動定制終端產品白皮書”,中移動將加大力度推廣NFC,2014年計劃銷售3,000萬臺NFC終端、發展600萬NFC客戶,共發放1億張NFC-USIM卡、NFC-USIM卡與4G終端匹配銷售。此外,在原有智能終端酬金基礎上,給予每臺NFC終端不超過50元人民幣的獎勵酬金。

中電信:公司在其2014年產業鏈大會上表示,在NFC產品上,中電信的目標是新增600萬個手機錢包,民生應用達3,000萬個。此外,4G機型均需支持NFC,2014年中電信將新增4G終端約90款,實現4G終端銷售3,600萬部。2014年上半年,中電信推出千元4G手機,下半年千元以上重點機型均支持4G。中電信已啟動了5,000萬張NFC-SWP集采項目。

中聯通:公司雖然並未明確表示具體的NFC發展目標,但中聯通正與多家銀行合作推廣NFC手機錢包,個別省市已啟動NFC手機錢包專用SWP卡采購。目前聯通完成SWP-SIM卡測試入圍工作,且表示中聯通2,000元人民幣以上集采手機將標配NFC,預計中聯通2014年全年將有千萬張量級的SWP-SIM卡采購。

在上述公開數據簡單測算下,2014年國內三大運營商集體推廣NFC終端將達6,000萬至1億部,NFC-SIM卡的采購量將超過1.5億張。這意味著三大運營商在2014年將發放大量NFC-SIM卡及NFC手機終端,以推動NFC移動支付發展。

NFC有望成為主流

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即為近距離無線通信,為一種電子設備之間接觸點對點數據傳輸的交換技術,目前比較火爆的應用領域為小額支付功能。由於各種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的短板,我們相信各種O2O的新興移動支付方式將僅僅是NFC大規模普及前的過渡形式。隨著央行明確統一采用國際主流的13.56MHz作為行業標準、受理環境大幅改善(i)POS終端改造率超過30%;ii)電信運營商大量采購NFC-SIM卡;iii)主流手機廠商均支持NFC技術),我們認為現時NFC在國內規模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而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亦為NFC發展帶來重要時間窗口。

近場支付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國內移動支付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我們認為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發展可劃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為2012年以前國內電商蓬勃發展帶動發展的遠程支付,主導者主要為互聯網支付巨頭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現時遠程支付規模已形式一定量級,2013年國內電商占社會零售總額已達8%,基本接近國際水平,未來增長空間有限。

第二階段為2013年開始由互聯網支付巨頭推動的O2O電商帶來的各種創新的新興移動支付方式。但現時各方均處於試錯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產品模式。而各種新興方式主要短板在於生態圈較分散、交易規模較少,難以形成較大量級的規模。

第三階段將為銀聯、銀行及運營商主推的近端支付模式。隨著產業鏈合作意向達成、線下受理終端初步普及(現時國內存量POS終端約30%已升級至支持NFC)、運營商大量采購NFC-SIM卡(預計2014E共采購約1.5億張)、主流手機品牌均支持NFC(主流品牌前20名中70%已推出NFC手機),NFC無論在i)國際運營經驗、ii)安全性、以及iii)便捷性方面均擁有明顯優勢,未來必將成為國內移動支付方式主流。
3.3.移動支付助力完成O2O閉環

O2O意味著要到線下去消費,而這些體驗式消費的消費者一般更偏好線上下進行近端支付。故各互聯網巨頭在大力布局O2O市場時,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極致的體驗,預期未來一定會大力布局相應的線下移動支付,而這同時也使得消費者養成移動支付的習慣,為未來的線下移動支付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故隨著O2O市場的發展,未來移動線下支付將迎來新的爆發增長。

O2O成為商戶營銷重要手段

2013年,線上互聯網企業積極滲透到傳統行業里去,線下傳統行業也積極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其中線下傳統零售紛紛開展和打出O2O旗號成為最大亮點。一直在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蘇寧電器改名為“蘇寧雲商”,之後在6月份開始實施雙線同價的O2O戰略;雙十一前後,蘇寧還舉辦首屆O2O購物節,此後張近東在對外演講時更是宣稱把O2O打上蘇寧的標簽。
線下零售商開展O2O大多采取了和微信合作的方式,微信作為移動端第一入口給了O2O無限遐想空間;百貨方面,上品折扣、新世界百貨、天虹百貨均與微信達成了合作。

通過O2O的模式,商戶可以獲得相應的會員,而當采用配套的移動線下支付方式時可以獲得會員的消費信息,為以後個性化營銷提供了便利。

助力完成O2O閉環

O2O業務成長所需面對的障礙主要來自3方面:i)線上線下對接問題,交易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的風險;ii)用戶習慣是一個較為關鍵的影響因素;以及iii)移動支付問題制約O2O發展。

快捷高效的移動支付方式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O2O閉環,即幫助解決前述第3個問題。當消費者完成線下支付時,其支付行為所產生的信息流將在閉環回路中傳遞,有效地將用戶消費行為傳送至O2O電商,從而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消費信息核對。通過對大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個人信息、位置、消費偏好,信用紀錄等,從而為商家改善消費體驗提供有效支撐。
4.重點關註投資標的

綜合平臺:我們看好通過收購+自營切入O2O領域的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房產O2O:

在中國整體經濟增長放慢的大背景下,國內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重點將從過往的增量市逐漸過渡到巨大的存量市場(現時國內一手房交易、二手房交易和房屋租賃市場規模合計每年接近10萬億元人民幣)。這個趨勢也倒逼著房地產各個環節包括營銷傳播、施工建設、社區服務等各方面去通過互聯網的手段作出改變。我們相信未來國內房產電商行業發展將趨向以下三大方向:i)從過去轉化率較低的媒體屬性轉型至購房交易平臺屬性,像搜房網通過入股世聯和合富輝煌以加速實現;ii)全民營銷的第三方平臺,像房多多、好屋中國這種通過打造全國性經紀公司、經紀人與個人的第三方經紀平臺將進入百花齊放階段;以及iii)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手段開拓收入來源並提高流量轉化率,像搜房及易居這種房產電商正在各自打造互聯網金融產品以解決資金痛點,並促進購房轉換。我們建議投資者關註易居(EJ.US)及合富輝煌(0733.HK),看好其通過存量房產交易數據切入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

另一方面,我們亦看好社區服務O2O的投資機會。傳統物業管理服務效率低下,運營不透明,用戶的痛點特別多。我們相信社區服務互聯網化將顛覆傳統物業管理服務市場,並將打開房地產後市場千億級的市場空間。我們建議投資者關註全國最大的社區服務運營商彩生活(1778.HK),旗下現時管理GFA超過1.6億平方米,覆蓋超過1,000個社區。看好公司通過社區服務作為入口切入O2O的商業模式,並通過電子支付及社區電商打開貨幣化空間。

IC產業O2O:

國內IC元器件采購市場場規模每年達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小企業采購額占約8,000億元人民幣。2013年IC電商行業市場規只有約70億元人民幣,電商化率僅為0.35%。建議關註IC產業O2O龍頭企業科通芯城(0400.HK),其2013年已占絕對領先的55%市場份額,GMV規模為排名第2的對手約9倍。我們看好這種通過垂直產業B2B業務作為入口,利用大數據,通過互聯網金融及各種增值服務以加大貨幣化力度的商業模式。

移動支付:

我們相信隨著ApplePay推動全球NFC產業商用化加速,以及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未來上市,電子支付行業將持續成為資本市場關註熱點。我們看好正在全球超過80個地區及市場跑馬圈地(預計海外業務收入2013-16ECAGR將達46%)的全球第3大POS終端供貨商百富環球(0327.HK),預計公司NFC-POS出貨量占比將從2013年25%大幅提升至2014E的50%。另一方面,我們看好中港上市公司中少數具有持續性收入模式的第三方支付龍頭企業高陽科技(0818.HK),預計2014E基本面見底,2015E將開始進入業績向上拐點。






文章來源:安信國際


(註:文中觀點代表作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37

【深度分析】O2O引領新舊產業大融合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8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4-12-23 16:53 編輯

【深度分析】O2O引領新舊產業大融合
作者:蔡偉鴻

報告摘要


O2O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拐點。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拐點。隨著互聯網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和實物之間、線上與線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我們觀察到自2010年以來,O2O市場的投資熱度不減;市場參與者層面,三大互聯網巨頭BAT大力布局,推動國內O2O市場整體發展;線下商家網絡意識加強,紛紛試水O2O營銷。我們認為隨著i)智能終端普及推動互聯網向移動領域轉移、ii)互聯網巨頭積極推動、iii)大數據分析采集技術越趨成熟、以及iv)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中國O2O市場已進入加速發展拐點,我們相信O2O行業將是下一個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市場,尤其看好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發展。

傳統產業互聯網化成為必然趨勢。我們相信未來互聯網思維將不斷對各傳統行業進行革新及顛覆,各傳統產業供應鏈結構將徹底從采購、生產、渠道、客戶體驗、信息等角度變化,以實現更短鏈接、更高效率、及更低成本。我們看好房產O2O行業兩大細分領域:1)新房及二手房銷售電商化-線上線下打通並融合增值服務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購房體驗,將是新房及二手房銷售的最終趨勢;2)社區服務O2O-看好通過基礎物業服務獲取用戶及社區入口,再通過社區增值服務變現的商業模式。另外我們亦看好IC元器件采購行業電商化的大趨勢,尤其看好以輕資產電商方式切入交易環節,並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風險可控的P2P貸款業務模式。

移動支付將助力O2O完成閉環。O2O的發展讓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而O2O一般是通過線下來完成支付,當可以使用移動終端來完成近場支付時,將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便利性。現時移動支付的競爭正從線上轉移到線下,我們相信高效便捷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O2O閉環。當消費者完成線下支付時,其支付行為所產生的信息流將在閉環回路中傳遞,有效地將用戶消費行為傳送至O2O電商,從而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消費信息核對;通過對大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消費偏好,從而為商家改善消費體驗提供有效支撐。

投資建議

重點關註投資目標。綜合平臺方面,我們建議關註通過收購+自營切入O2O業務的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阿里巴巴(BABA.US)。房產O2O方面,我們看好全國最大社區服務運營商彩生活(1778.HK),以及通過存量房產交易大數據切入互聯網金融的易居(EJ.US)合富輝煌(0733.HK)。IC產業O2O方面,關註龍頭企業科通芯城(0400.HK),看好其通過垂直B2B作為入口切入互聯網金融及其他增值服務的商業模式。移動支付標的方面,我們看好全球第3大POS終端供貨商百富環球(0327.HK),預計其2014ENFC-POS出貨量占比將從2013年的25%大幅提升至50%;另一方面,我們看好中港上市公司中少數具有持續性收入模式的第三方支付龍頭企業高陽科技(0818.HK),預計2014年基本面見底,2015年將開始進入業績向上拐點。

1.O2O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拐點

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拐點隨著互聯網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和實物之間、線上與線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我們觀察到自2010年以來,O2O市場的投資熱度不減;市場參與者層面,三大互聯網巨頭BAT大力布局,推動國內O2O市場整體發展;線下商家網絡意識加強,紛紛試水O2O營銷。我們認為隨著i)智能終端普及推動互聯網向移動領域轉移、ii)互聯網巨頭積極推動、iii)大數據分析采集技術越趨成熟、以及iv)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中國O2O市場已進入加速發展拐點,我們相信O2O行業將是下一個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市場,尤其看好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發展。

1.1.O2O生態系統

O2O核心在於打通線上和線下


O2O模式,即OnlinetoOffline或OfflinetoOnline模式,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這個概念最早源自美國。O2O的核心效用在於滿足人們的“3A”消費與支付需求,即人們希望在任何時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使用任何可用的方式(Anyway)得到任何想要的零售服務。

業界對O2O的界限的理解還存在爭議,有人提出應該稱之為OnO,即既包括從線上到線下,也包括從線下到線上。從線上到線下,即線上聚集用戶引導到線下消費,比如大家熟知的圑購,再如“3.8手機淘寶生活節”請全國人民吃喝玩樂,引流到銀泰消費。從線下到線上,指線下體驗線上消費的產品或服務,如蘇寧、國美的家電產品,很多用戶有實際體驗的需求,再如生鮮類產品,網上銷售能解決視覺和聽覺,卻解決不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線上和線下本來是兩條並行線,而O2O的核心就是打通線上和線下,形成合力。

O2O營銷模式的特點從用戶的角度看,i)可獲取更豐富、全面的商家及其服務的內容信息;ii)更加便捷的向商家線上咨詢並進行預售;iii)獲得比線下直接消費較為便宜的價格。

對商家而言,則可i)獲得更多的宣傳、展示機會,吸引更多新客戶到店消費;ii)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iii)掌握用戶數據,大大提升對老客戶的維護與營銷效果;iv)通過用戶的溝通、釋疑,更好了解用戶心理;v)通過線上有效預訂等方式,合理安排經營節約成本;vi)對拉動新品、新店的消費更加便捷;及vii)降低線下實體對黃金地段旺鋪的依賴,大大減少租金支出。

1.2.國內O2O產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產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我們認為隨著 i)智能終端普及推動互聯網向移動領域轉移、ii) 互聯網巨頭積極推動、iii)大數據分析采集技術越趨成熟、以及 iv) 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中國 O2O 市場已進入加速發展拐點。


智能終端普及推動互聯網向移動領域轉移

我們觀察到在前幾年智能終端滲透率達25-50%階段時,手機遊戲、視頻等移動終端內容行業非常火爆。隨著國內智能終端滲透率超過50%,我們認為未來本地商務、生活服務、LBS等內容將出現爆發。據工信部統計,中國3G用戶2013年12月底超過4億,達4.02億戶(2012年同期:2.2億戶);而在2009年,這一數據僅為1,325萬戶。另一方面,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智能手機保有量為5.8億臺,同比增長60.3%,而同期PC端網民則為5.9億人,同比僅上升6.8%;預計到2017年移動網民的數量將超過PC網民數量,意味著屆時移動端用戶將取代PC端用戶成為互聯網用戶最大來源。

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用戶規模是構建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移動網民呈現較快的發展勢頭,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民已達5億人,滲透率達81%。我們認為相對於其他市場,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已達到“關鍵的大多數”,未來將主導移動商務的革命。

據艾瑞咨詢數據,2013年阿里巴巴移動零售占中國總移動零售規模76.2%。阿里巴巴2013年第4季度旗下中國線上購物網站的移動零售交易額已占交易總量19.7%,遠高於2012年同期的7.4%。2013年12月阿里巴巴購物網站的月度移動活躍用戶數已達到1.36億。艾瑞咨詢預計中國O2O市場規模2017E將達到4,545億元人民幣。

互聯網巨頭積極推動

自2012年以來,互聯網巨頭加大了對O2O市場的重視和投入力度。例如騰訊方面,在2012年6月推出了微信會員卡,大力推動和線下商戶的合作;在11月,收購了通卡網絡,增強其在O2O方面的實力;12月,微信聯合高朋網推出微圑購,將逐步和財付通打通,形成O2O的閉環。百度方面,2012年3月聯合投資機構創建的愛樂活新版正式上線;9月,百度地圖正式向本地生活服務轉型;10月,百度宣布分折地圖業務,成立了LBS事業部,這表明百度已從戰略層面來部署和推進O2O業務。

相比2012年各大互聯網巨頭處在O2O布局階段,2013年各大互聯網巨頭在O2O方面已經進入了實質拼殺的階段。例如百度為打造以地圖為中心的生活服務O2O平臺,整個一年大量招兵買馬擴充人手,對外合作方面引入大量生活服務公司入駐,與此同時百度為增強線下能力還耗資1.6億美元控股糯米網。騰訊方面,基於微信打造O2O主要分為實體O2O和生活服務O2O,在實體O2O方面騰訊已經簽約了很多大型零售商,想象空間極大;而在生活服務O2O方面,微生活和高朋網也都在跟進;騰訊布局O2O的邏輯是以微信為中心,建立生態系統,延伸到不同的使用場景;微信是占用戶時間最多的移動應用,微信把支付環節打通,提供更多的使用場景,為O2O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阿里巴巴方面則主要在多個產品線出擊,在餐飲領域阿里巴巴押寶移動餐飲服務平臺“淘點點”,通過支付寶支付,整合高德地圖資源,希望將餐飲行業做成“淘寶+天貓”模式,買賣雙方直接交易;在打車領域,則以“快的打車+支付寶”對陣“嘀嘀打車+微信支付”,為了搶奪打車應用場景,雙方上演補貼大戰;在服務領域,淘寶推出微淘對陣騰訊的微購物,正在和部份線下傳統零售企業商談嘗試O2O項目,合作內容包括線下引流、會員管理、分成機制、成交轉化等;阿里系的O2O工具主要以高德地圖作為O2O的基礎服務,支付寶則借助各種O2O業務形成交易閉環。2014年,各互聯網巨頭對O2O布局熱度不減,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以及對傳統行業影響加深,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O2O,涉及的行業包括餐飲、百貨、服裝、打車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O2O的布局來看,阿里巴巴形成了“支付寶+微博+高德地圖+淘點點+美團+聚劃算”的O2O閉環,騰訊形成了“微信+搜搜地圖+大眾點評”的閉環,百度“糯米網+百度團購+百度地圖”的布局。

大數據分析采集技術越趨成熟

由於消費者與移動終端、社交網絡、位置信息的更緊密聯系,以及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我們認為未來將出現對個體消費者全流程的數據化描述,即通過數據來完整展現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位置、消費喜好,信用等多方面的數據,預計相關技術發展日趨成熟將推動O2O產業加速發展。

大規模的線上數據采集已經開始。對於互聯網企業,線上的數據采集在2010-11年大數據概念提出時已逐漸開始。由於線上天然的瀏覽痕亦,其數據量十分豐富,基於此的數據采集手段已經發展成熟。根據線上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來做個性化的推送,已經開始在眾多互聯網公司中應用起來。我們觀察到現時國內90%的消費都發生線上下,因此從數據量來看,線下的數據量更大且內涵更為豐富,預期未來的數據采集重點將從線上轉移動線下。物聯網技術是一個重要的線下數據采集方式,與智能終端的結合將使得對消費者的行為進行完整的跟蹤和采集更為有效。

雲計算技術為核心。雲計算是未來O2O技術IT架構的主要組成,所有的數據都將儲存在雲端。前述的數據采集過程中,物聯網技術是很重要的一個數據采集方式。但物聯網並不會單獨存在,物聯網世界中海量數據必須被集中到數據中心,經過大數據技術過濾、融合、提取、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娛樂、溝通等等行為整合,才會發揮出巨大的經濟價值。雲計算的IT架構將貫穿各個行業,未來在O2O的IT架構中,前端的數據采集將導致數據越來越大,雲計算分布式的IT架構是大勢所趨。

騰百萬攜手建立萬達電商。騰訊、百度、萬達將在打通賬號與會員體系、打造支付與互聯網金融產品、建立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融合、WiFi共享、產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建立騰訊+百度+萬達的電子商務O2O大生態圈。

具體而言,三方將連手打造全方位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賬號及會員體系,探索創新性互聯網金融產品;共同建立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聯盟及平臺;同時騰訊、百度、萬達還將建立大數據聯盟,實現優勢資源大數據融合,共同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用戶體驗。

大數據對於O2O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包括用戶消費信息、信用信息、以及基於消費者位置信息進行的精準的廣告推送,都有賴大數據的支持。我們相信三家企業能夠建立打通三方的數據聯盟,是萬達電商計劃成功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在萬達電商上線後,將與萬達金融板塊合作,推出互聯網金融服務,還將推出萬達會員權益積分及多賬戶管理一卡通、統一積分聯盟、互聯網眾籌等業務。

百度在移動電商顯而易見的優勢在於入口,它依舊是國內最大的流量分配商,無論在搜索領域還是地圖、以及應用分發領域皆是如此。現時百度每日響應搜索請求超過60億次、LBS定位服務月均日PV超過100億次。這是百度在移動電商、O2O、及體驗式消費中最基礎的服務能力。百度的技術優勢,主要基於深度學習基礎上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百度大數據將對電影院線的數據起到指導作用,通過搜索大數據可以對影片表現進行分析,預估票房的貢獻力,同時將影迷數據與潛在市場做匹配,來指導市場排片,預測契合度、優化營銷活動。百度識圖的圖像搜索技術亦越趨成熟,例如其“拍包”及“拍衣服”等功能,用手機拍照片並進行圖像搜索,就能看到這款包包的購買信息,和更詳細的圖文介紹,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網上商店立即下單購買。

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

電子支付習慣逐步形成隨著移動支付政策標準不斷規範,中國智能終端保有量不斷提升,以及移動互聯網經濟規模的迅猛增長,移動支付的發展具備了堅實的基礎,而隨著移動支付習慣的形成,預計未來移動支付將進入爆發增長階段。我們相信移動支付的手段完善將為O2O這種打通線上線下鏈接的商業模式打下良好基礎。

移動支付爆發式增長。央行於2014年2月17日公布的“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表示,2013年國內移動支付業務達16.74億筆,金額9.6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212.9%及317.6%。移動支付金額已經以200%的增速連續增長了5個季度,而且最近3年的增速迅速增加。

未來將從線上延伸到線下。根據艾瑞咨詢報告,可以看出未來移動線上支付將占據主導地位,且份額在擴大後將保持穩定狀態,而移動線下支付占比將不到5%。而隨著短信支付占比越來越少,近端支付則相應占比增加,未來有進一步替代線上支付的趨勢,而隨央行逐步放開二維碼支付和NFC支付的推廣,線下支付將進一步替代線上支付。移動支付已經逐步完成從線下的短信支付轉變為現在的線上互聯網支付,預期未來移動支付將向線下延伸,近端支付、二維碼支付等將完成O2O支付閉環。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最常使用的是移動線上支付,但是2013年最期待的支付方式卻是近場手機支付,這也說明了中國移動支付用戶逐步希望通過移動線下支付的方式來完成支付。

移動支付將助力完成O2O閉環。O2O的商業模式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而O2O一般是通過線下來完成支付,當可以使用移動端來完成近場支付時,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便利性。隨著互聯網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和實物之間、線上與線下之間的聯系將變得更加緊密。

我們觀察到O2O成長所需面對的障礙主要來自i)線上線下對接問題,交易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的風險;ii)用戶習慣是一個較為關鍵的影響因素;以及iii)移動支付問題制約O2O發展。快捷高效的移動支付方式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O2O閉環。高效便捷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本身將解決第3個問題:當消費者完成線下支付時,其支付行為所產生的信息流將在閉環中傳遞,有效地將用戶消費行為傳送至O2O電商,從而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消費信息核對;通過對大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消費偏好,從而為商家改善消費體驗提供有效支撐。



1.3.本地生活服務O2O業務迎來黃金發展期

什麽是本地生活服務O2O?又可稱為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指通過網絡渠道(包括PC及移動端)實現消費者對本地生活服務的購買或預定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有網絡的參與,都稱之為本地生活服務O2O。根據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品類的豐富,主要可分為兩類:i)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指通過該電商渠道,消費者可實現多種本地生活服務的線上購買或預定;ii)重直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僅提供某一類本地生活服務的線上購買或預定。
本地生活服務O2O行業進入理性發展期

廣義及狹義理解。國內電子商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其應用領域逐步由單一產品銷售服務,擴展到金融、醫藥、教育以及關系消費者本地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本地生活服務有廣義及狹義之分,廣義的本地生活服務包括餐飲、休閑娛樂、擔保投資、保險、家政服務、商務服務、酒店、教育培訓、婚慶攝影、醫療健康、美容美護、外圍遊、旅遊機票、汽車服務、票務演出、親子等;狹義則包括餐飲、休閑娛樂、美容美護、酒店、婚慶及親子等。
從線上支付到線下消費。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O2O核心環節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i)線上撮合–消費者通過線上獲取本地生活服務相關的商品或服務信息,依據電商網站展示的商品詳情及其他消費者評價做出選擇並進行評估,最終做出購買決策;ii)線上支付–經線上撮合後,消費者通過網上銀行或第三方支付等線上支付工具或應用進行線上支付或線上預付購買商品或服務,支付成功後,領取消費憑證;iii)線下消費–消費憑借數字憑證或優惠券到線下商家消費所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實現線下消費;iv)消費反饋–消費完成後,與交易相關的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平臺把分析的消費數據提供給商家,並把商品信息和消費反饋信息準確推送給消費者,這些準確的信息為消費者再次購買商品或服務提供依據。

線上平臺成為連接商戶及消費者紐帶。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O2O業務一般包括以下具體業務流程:

i)合作溝通:商戶與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建立聯系,進行合作談判,確定合作模式、商品類別、分成計費方式等;
ii)商家/商品展示:根據合作形式不同,由商家自主或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網站對商家/商品進行線上展示;


iii)查看信息:消費者通過直接訪問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網站或應用,或通過平臺入口網站/應用登錄查看本地生活服務類信息,此外消費者也可通過郵件、短信等商戶推送信息鏈接查看信息;


iv)下單及支付:與傳統B2C電商不同,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通常采用先付款後消費的交易流程,因此在消費者對商品進行下單後,需要通過網銀、第三方支付、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資金賬戶等完成線上支付,一般不支持貨到付款服務;


v)訂單信息確認:在確認付款後,消費者可以通過個人賬戶或短信形式查看相應的訂單信息,以及商品配送情況;


vi)商品/憑證發送:在確認付款後,由商家直接向消費者或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代為向消費者發送商品或電子消費憑證,其中實物類商品需要通過物流企業進行配送,而電子消費券則多以二維碼、條形碼、字符串等形式直接發送給消費者;


vii)接送商品/憑證:消費者通過物流服務、PC或移動端接收商品或消費憑證;


viii)款項結算: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與商戶之間就實現的交易和發生的費用,按照合作溝通時達成的協議進行周期性資金結算;


ix)到店消費:對於本地生活服務類商品消費者在預訂服務後,憑消費券到商家進行消費,並現場完成後續消費款項。

與線下生活服務及傳統網購比較下優勢明顯。我們認為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O2O與線下生活服務及傳統網購比較下優勢主要在於便捷、節省成本、精準營銷、本地化及輕物流。


與線下生活服務比較,本地生活服務O2O特征在於以下方面:

1)便捷性: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作為電商的一個細分領域,其具有電子商務的核心特征之一,即為用戶和商家帶來便捷性,消費者只需通過網絡便可以查詢和購買到本地生活服務商家的商品和服務,甚至直接與商家就具體的消費時間、位置、內容等細節達成協議。


2)線上支付:線上支付建立了一個閉環的消費鏈條,真實的完成了一筆交易,是消費數據唯一可靠的考核標準,並且通過線上支付確保了消費者的交易安全和對商家服務質量的約束。


3)節省成本:對於商家而言,能直接與消費者連接,一方面可以通過全面的消費信息,進行需求預測管理,優化資源分配、節約成本,另一方面,采用CPS(CostperSales)的付費方式,能夠更準確評估營銷效果,實現ROI(ReturnonInvestment)的最大化。而對用戶而言,不僅能節約商戶信息收集的時間成本,還能享受到較線下更低的折扣和優惠。


4)精準性: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的本地化特征,借助移動終端以及LBS(LocationBasedService)等移動技術,可獲取消費者實時位置信息,實現商家對消費者的精準營銷,解決消費者的實時需求。


5)線上反饋渠道:相較於線下交易,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作為第三方可以集中收集到消費者的真實交易評價,對於商家的日常管理具有極大的價值。



與傳統網購比較,本地生活服務O2O特征則在於:

1)本地化: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具有典型的區域性特點,主體業務是基於實體商業的,因此需要具備較強的線下商家資源整合能力。


2)服務性商品: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更側重於服務性消費,如餐飲、娛樂、票務、美容等;而傳統網購更側重於實物商品,如書籍、電器、服飾等。


3)輕物流:傳統網購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著物流問題的困擾,而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主要是吸引消費者憑消費券到店消費為主。


4)規模限制:通常情況下,由於生產、配送、消費場地、服務人員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會對商品或服務的成交數量進行上下限的設置。


5):價格低: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對於商家的一項重要服務在於能夠實現線上營銷,有效吸引消費者到店消費,因此低價折扣或優惠券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傳統網購則更主要是為了實現商品銷售。


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O2O進入理性發展期。我們觀察到國內本地生活服務O2O行業主要可分為以下3個主要階段:

爆發期(2010-2011年初):2010年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企業在中國興起,美團網、窩窩團、拉手網、糯米網等相繼上線,實現快速擴張。此外,各大門戶網站也紛紛上線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頻道。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國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網站數量超過2,000家。2010至11年,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行業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各網站大規模投放線下廣告,市場發展至鼎盛時期。


寒冬期(2011年底-2012年):2012年中國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行業粗放式增長的後遺癥集中爆發,大量網站倒閉,市場進入寒冬期。


理性發展期(2013年以後):核心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企業通過自覺建立行業規範整頓整休市場,市場回歸理性發展期。


預計國內本地生活服務O2O行業規模2017E將達4,500億元人民幣。

國內互聯網用戶普及率達46%。2013年中國網民規模達6.2億人,全年共新增網民5,358萬人,同比增長9.6%。網民普及率達到45.9%,同比提升近4個百分點。同期美國互聯網網民規模2.7億人,網民普及率高達85.4%。對比美國網民普及率來看,中國互聯網普及率水平仍有巨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海量用戶規模決定互聯網市場擁有巨大發展空間,為各行業及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迅猛。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用戶規模是構建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移動網民呈現了較快的發展勢頭。2013年中國移動網民達到5億人,滲透率達81%,移動網民增速遠高於整體網民。未來伴隨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移動網民規模增加,基數變大,發展增速將逐漸趨緩,2016-2017年將達7億人。

國內電商整體發展持續高景氣。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0.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2%。預計2017E相關交易規模將達20萬億元人民幣,CAGR超過20%。我們認為國內電商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電商在中小企業中滲透率增加,B2B企業加入交易環節促進行業發展,此外網購等細分行業的快速增長也推動電商市場整體實現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相關政策環境改善亦更有利於電商行業發展,繼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3月發布的“電子商務發展十二五規劃”後,商務部於2013年11月21日發布了“促進電子商務應用的實施意見”,推出十大措施促進電商發展。
國內網購習慣越趨成熟。2013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1.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首次超越8%,預計2014年有望突破10%。隨著網民購物習慣的日益養成,網絡購物相關規範的逐步建立及網絡購物環境的日漸改善,網絡購物市場逐漸進入成熟期。同時,傳統企業大規模進入電商行業,西部省份及中東部三、四線城市的網絡購物潛力也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加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促使移動網絡購物日益便捷,國內網購市場整體將保持相對較快增長,預計到2017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將達5萬億元人民幣。
移動購物醞釀巨大潛力。2013年中國移動網購市場滲透率14.4%,同比提高8.6個百分點,同比增速近300%,發展潛力巨大。移動購物滲透率的逐年提高得益於移動網購產業鏈上下遊的成熟,傳統電商企業在移動端布局的完善及推廣力度加強。產業鏈方面,智能終端已經呈現出硬件成本變低,性能卻越來越強大的趨勢,用戶在終端選擇上更多多樣化。網絡方面,未來3G資費逐漸調低將加快3G網絡的普及率,未來國內4G網絡的進一步開放也將極大促進無線網絡環境的改善。企業方面,電商企業尋找更多渠道為移動端引流,針對移動端營銷形式更加多樣化,同時完善移動端使用功能,加強移動支付安全建設,使移動網購更加便捷、安全等,促使移動網絡購物滲透率增加。
網購趨勢以平臺發展為主。國內消費市場不景氣,傳統渠道舉步維艱,但電商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不斷侵蝕傳統渠道份額,進一步激發傳統企業觸網的決心,對於眾多品牌商而言,入駐開放平臺是實現快速觸網的首選。隨著國內網購人群數量激增紅利的逐漸減少,跑馬圈地重資產式地擴規模等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已遭遇瓶頸並逐步被淘汰,電商平臺間相互合作開放,已成為發展的必然方向。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國內B2C網購市場中,平臺型的天貓獨占57.7%的份額,行業壟斷優勢明顯;此外,自營業務為主的京東、蘇寧、亞馬遜、當當等都已經涉足平臺業務,並將其上升為公司未來戰略發展方向之一。
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在服務業中占比超過1/6。2013年以服務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6.2萬億元人民幣,在中國GDP總量占比達到46.1%,首次超越第二產業占比的43.9%,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大產業。服務業可以劃分為生活性服務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其中生活性服務業包括餐飲旅遊、文化體育、醫療保健及教育等多個領域,涵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3%,占同期第三產業增加值17.9%。預期未來3-5年內,國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在經濟中的比重將不斷增加。
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邁向新時代。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規模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45%,目前在整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中的滲透率仍然較低,不足4%。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自身的增長速度較快,將有望成為下一個過萬億級的線上市場。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很多傳統服務行業註入了新的活力,如餐飲/休閑娛樂/酒店/親子/美容美護/婚慶等,分別占2013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份額37%/28.5%/28.4%/2.5%/2.3%/1.4%。我們觀察到這些行業已經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一些傳統企業已經體會到互聯網所帶來的效能和性價比,未來必定是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相互影響的過程。
近1/3網民使用本地生活服務。2013年本地生活服務O2O用戶規模1.9億人,在整體網民滲透率31.4%,同比提升7.5個百分點。近幾年本地生活服務O2O用戶滲透率快速提升,正逐漸成為網民較為普遍的上網行為。本地生活服務O2O用戶滲透率的提升是推動市場這幾年來保持發展態勢的重要原因之一。
助力傳統商家觸電。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平臺將城市巨大的商業潛力與互聯網進行了有效結合,為很多想涉足本地生活電商這一大市場的傳統商家創造了一個相對簡單、高效的切入方式。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市場在經歷了2010年至2013年行業無序發展的初期階段後,將在2014年開始進入理性發展期,無論是從平臺運營模式還是服務方式上朝著多樣化發展。據統計,2013年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市場規模達38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接近80%,預計2016-17E將迎來爆發,市場規模將達過千億元人民幣。
1.4.垂直領域O2O投資機會湧現

整體來看,O2O市場正處在一個迅速擴張的階段。一方面,市場中的玩家數量越來越多,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幾乎覆蓋到市民日常消費中的各個方面。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也對O2O投入了更多的關註,直接表現為早期投資的金額上升。

首先看巨頭。O2O是目前BAT等巨頭們眼中的香餑餑,其對O2O市場的布局戰火從2013年一直蔓延到今年。從2014年年初至今,BAT各自在O2O領域進行投資或自有產品升級,“投資+自研”雙管齊下。在投資方面,2014年3月剛獲騰訊戰略投資的大眾點評在半年內陸續投資了三家餐飲ERP廠商和“餓了麽”;騰訊則參投嘀嘀打車、e家潔、榮昌e袋洗等O2O公司;阿里則對銀泰集團做戰略投資以及對高德全資收購。

在產品開發方面,BAT無一例外的都選擇了“搭平臺”的方式,並不斷開放平臺的能力。目前,騰訊的微信公眾號、阿里的支付寶服務窗以及百度的直達號是BAT在O2O市場中發起的諸候之爭。可見三大巨頭不僅在通過資本穩步布局,同時也在自己構建O2O生態,以形形式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O2O生態圈。

由於巨頭的盤踞,現時創業圑隊想做O2O大平臺已經變得困難,而且沒有自己的流量入口也很難撐起平臺的規模。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巨頭之外的O2O市場將呈現以下趨勢:

i)已有的O2O服務領域將進一步的細分化和垂直化,以家政服務的細分為代表。


ii)O2O業務範圍繼續擴大,新的O2O市場不斷被開發出來,包括小區零售、半成品生鮮電商、廚師上門、婚嫁、美容美發美甲、洗車、二手車交易等。


iii)O2O服務的便利性將成為創新的焦點,因此,上門服務和快速物流服務將在各個O2O細分市場中蔓延。


iv)資本市場普遍給予O2O領域很大關註,其中餐飲O2O成為了繼打車服務後創業圑隊和資本最活躍的O2O領域。


我們比較看好以下的 O2O 垂直領域:

家政服務O2O


家政O2O服務進一步豐富,細化為保潔、洗衣、月嫂、家電維修等多項垂直服務。這些垂直領域都在不斷的湧現出新的創業圑隊,而原有的創業圑隊也相繼拿到融資。在業務模式上B2C和B2B2C較為主流。以雲家政、阿姨來了、阿姨幫為代表的產品已經從單純服務B端拓展到同時服務B端和C端,但真正能做到P2P服務的平臺仍然不多。同時,早期以單品類服務進入家政O2O市場的產品也在不斷拓展服務品類,開始重視品牌塑造。我們相信在未來這種能夠上門的O2O服務將是一個重要趨勢,這將不僅僅局限於家政,而是任何能夠解救“懶人用戶”的服務。

具體案例上,“阿姨幫”已獲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新增衣物幹洗、鞋具護理業務,品牌化端倪初現;由於家政O2O普遍尋找盈利模式困難,高頻服務圈用戶,低頻服務謀利潤為主要商業邏輯,“小跑生活”現時已向全品類家庭服務擴張;從家政公司信息化到家政O2O,雲家政對B端已推行了3年免費CRM,現時已建立平臺進入C端;幹洗業正在進行48小時革命,從上門取衣,到送洗中央洗滌廠,再到上門歸還,“幹洗客”力圖做到在48小時以內;榮昌洗衣O2O服務“e袋洗”獲騰訊A輪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將重點布局小區眾包模式;“e家潔”確認已獲400萬美金A輪,盛大資本和騰訊合投;“家電管家”正在顛覆傳統的智能手機售後服務,即便身處咖啡館也能實時上門維修。

小區的概念是在2014年才興起的,而小區O2O是連接小區業主、物流、外圍商超、小店以及用戶的服務,是將小區服務深入到每戶家庭中去的新的連接方式。這其中即有主打小區便民服務的小區無懮、叮咚小區等,也有主打小區零售服務的小區001、愛鮮峰、59store、拉卡拉等。在資本方面,叮咚小區對外稱已獲得億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而小區001、愛鮮峰、小區無懮的A輪融資也已達到了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小區O2O服務的關鍵不僅在於聚合小區內的商家和上門服務者,還要為其提供易用的高效工具,並跟進服務預訂、平臺監督、用戶反饋、支付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幫助其持續優化經營。

具體案例方面,“叮咚小區”宣布完成1億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正進行快速擴張;前搜房營運總裁已布局3年在北京深耕小區O2O,A輪融資1億多元人民幣;“愛鮮峰”專攻一小時配送旳小區零售生意,以盤活小區小店資源;拉卡拉亦已進入小區O2O領域,推出“開店寶”,從小區零售入手,欲全方位服務小區小店和市民。

婚禮服務O2O

與結婚相關的O2O服務在2014年明顯多了起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難度很高但同時利潤也極高的市場,但難度在於與結婚相關的環節繁多(包括婚紗、攝影、婚宴禮服、婚慶、婚宴等10多個環節),加上市場不規範、信息不透明,同時亦是一個重決策的服務。不過在高利潤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進入,其中也包括阿里、大眾點評這樣的大玩家。

具體案例方面,如“樂喜網”是為婚禮行業的從業人員和結婚新人打造的雙向信息入口電商平臺,為結婚新人、個人工作室和婚禮服務企業提供真實準確、實時有效的信息。網頁上匯集了眾多國內和國際婚禮行業的一線品牌。每天都有大量的籌婚準新娘在其上DIY個性婚禮、瀏覽優質婚禮布置視頻、對話國內頂尖婚禮策劃師,了解當下婚禮流行趨勢,找到消費者喜歡的婚禮風格及元素。網站亦涵蓋了包括星級酒店、婚紗影樓、婚慶策劃、婚紗禮服、婚戒首飾、婚車租賃、婚禮商城、蜜月旅行等特色服務。網站亦聘請了多位資深策劃師,為新人提供詳細精致的需求分析。
美業O2O

百度數據顯示,與2013年初相比,2014年國內女性在移動端上的同比增長率最高,其中移動購物增長率最高達到3倍多。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與男性相比,女性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性更強,其發展勢頭亦將更為迅猛,我們相信O2O服務中出現專門針對女性的服務也是理所當然的延伸。同時,美發、美甲、美容等行業毛利高、獲客成本高、線下商家小而分散,也很適合被O2O整合。與美發、美甲、美容相關的O2O服務亦多了起來,例如波波網、時尚貓、河貍家、美麗加等。

美業最大特點之一是消費彈性大,比如美發,從一年消費一次,到一個月消費一次,都大有人在。除了享受服務,女性消費者對服務結果也有著很強的分享需求,比如做了一個滿意的指甲或造型,希望得到來自他人的關註和評價。喜歡“曬”、愛分享的天然特性為創業團隊提供一個能夠很好的黏住這些優質用戶的方式,即打造一個小區提高複購率,發揮老客戶的價值,帶動新客戶進入。

具體案例來看,美甲這個看似是街頭巷尾的平常小生意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規模上千億元人民幣的大市場,例如美甲軟件“河貍家”提供美甲師一對一的上門服務,目前已經入駐了超過1,000名美甲師,每天訂單超過2,000單。與河貍家直接對接技師的方式不同,由當當網、蘇寧前前高管易文飛創辦的“秀美甲”搭建的則是平臺性產品,走的是“天貓+淘寶”模式,服務於美甲店但不提供具體的美甲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LBS的方式查找到附近的美甲店,然後直接到美甲店享受服務。至於美業O2O平臺“美麗加”現時已入駐商家如美容院、養生館、美甲店超過1,000家,面向客戶端的APP中也打造了側重美容業的小區“美麗圈”,讓個人用戶可以方便地交流經驗心得。
餐飲及外賣O2O

聚焦於外賣的O2O服務已經被證明是一條可以走通的路,主要原因在於外賣服務已成為一定程度上的剛需,且使用頻次很高,而商家也越來越接受互聯網化的經營。目前,外賣O2O平臺大部份采取了B2B2C的業務模式,即直接為商家提供服務,間接服務用戶。具體來說,相關公司能夠為餐廳搭建電商化的前後端系統,並提供相應配送服務。同時,外賣領域亦迎來融資熱。值得一提的是,外賣也成為了繼打車之後的新“補貼大戰”戰場,百度、美團、餓了麽3家儼然已成為2014年初嘀嘀和快車大戰的繼承者。




半成品生鮮配送O2O

半成品生鮮電商是2014年O2O行業熱點之一,湧現出不少創業圑隊,例如新味、青年菜君、蔬客配達等,其中新味、青年菜君已經拿到了A輪融資。一方面,半成品生鮮電商發掘出了人們曾經未發現的需求,並且在飲食方面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方便又有趣的選擇。但另一方面,這類服務的需求真實性、購買頻次、客單價、配送成本、複制性等方面也受到了一定質疑,未來是否可行還需市場驗證。

租車O2O

租車O2O行業現時處於剛起步階段,我們看好其優勢在於商業模式十分清晰,收入主要來自3方面:i)傭金收入–信息和交易的撮合平臺,通用的商業模式;ii)增值收入–符合懶人經濟導向;以及iii)物流收入–基於O2O以及信息與交易流動的模式。

美國打車服務商Uber於2014年6月宣布已完成12億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總估值達182億美元;該模式主要利用社會的閑置車輛,通過Uber中心控制平臺,將乘客與司機對接起來,打破原有的乘客與司機的信息不對稱;Uber今年4月進入中國,為了規避政策風險選擇與租車公司合作,並推出了本土化應用。

國內快的打車公布2014年1季度已覆蓋國內所有省會城市達261個,環比增長6.5倍;日訂單量超過623萬單,同比增長20.7倍;1季度已實現接近千萬元人民幣的月度營收。而嘀嘀打車用戶亦已超過1億,日均訂單從年初35萬增長至超過520萬。
2.傳統產業互聯網化成為必然趨勢

我們相信未來互聯網思維將不斷對各傳統行業進行革新及顛覆,各傳統產業供應鏈結構將徹底從采購、生產、渠道、客戶體驗、信息等角度變化,以實現更短鏈接、更高效率、及更低成本。我們看好房產O2O行業兩大細分領域:1)新房及二手房銷售電商化-線上線下打通並融合增值服務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購房體驗將是新房及二手房銷售的最終趨勢;2)小區服務O2O-看好通過基礎物業服務獲取用戶及小區入口,再通過小區增值服務變現的商業模式。另外我們亦看好IC元器件采購行業電商化的大趨勢,尤其看好以輕資產電商方式切入交易環節,並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風險可控的P2P貸款業務模式。

2.1.房產O2O行業

2.1.1.新房及二手房銷售電商化

過去10年為中國房地產發展的黃金期,供不應求的格局使得房地產始終是個賣方市場,其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對稱及交易成本。然而在未來10年,市場格局將很大機會向供需平衡甚至供過於求的格局發展,我們相信中國房地產行業將會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過渡,二手房將取代新房占據交易市場的主導地位。房產經紀是一個信息屬性非常強的行業,使得整個行業需要改變思維和一個能提升效率的工具,與互聯網的結合成為必然趨勢。

中國房地產市場空間巨大,一手交易、二手交易和房屋租賃合計接近10萬億元人民幣,其對應的交易傭金也是千億元人民幣級別,如果再算上房地產廣告、金融服務和後續裝修等服務的入口價值或達數千億元人民幣。我們認為未來在房地產與互聯網結合的加速過程中,能有效整合房源、客源和中介,在改善用戶體驗的同時提升行業運行效率的企業,將會是未來投資者重點關註標的。

從美國經驗看房地產線上領域的變革浪潮領域的變革浪潮

從行業層面看,2005年後,基於LBS的地圖搜索技術在房地產領域的應用、移動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UGC的爆發,使美國百年未變的房地產經紀行業開始出現劇烈的變化,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僅更加豐富多元,而且走向移動終端,可隨時隨地了解信息、搜索房源和聯系經紀人。更加革命性的變化是,消費者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收者”,也開始參與信息內容的生產和傳遞,經紀人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大幅減少。從公司層面看,2005年前後,美國房地產線上垂直領域出現了兩股不同的變革浪潮,都致力於改變傳統的經紀行業商業模式,但走向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i)以Zillow和Trulia為代表的線上平臺模型。兩者本質為一個互聯網媒體,以線上廣告作為貨幣化的方式,目標在於為消費者提供極佳的信息平臺和搜索體驗。這類公司通常把自己視為媒體公司,而不是經紀公司,宣稱只賣廣告,不賣房子,試圖把自己描繪成經紀人的朋友,而不是敵人。

ii)以Redfin為代表的E2E模型(EndtoEnd)。其本質為一個電商,旨在為消費者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所有環節,不僅利用線上平臺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信息,也雇用或挑選經紀人提供線下配套服務。與媒體公司不同,Redfin的目標更加徹底,從它的名字可看出,其誌向在於重新定義經紀行業,打造閉環,完全掌控所有交易環節。Redfin對互聯網的理解很單純,即“如果你想改變這個行業,就不可能向他們出賣廣告”。因此從一開始,Redfin就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重新定義”之路,在10年間一路走來,現時已成為一支不可忽略的加量,Redfin及其大批追隨者將在未來幾年掀起一股更大的變革浪潮。

Zillow美國最大的房地產線上信息平臺

Zillow是美國最大的房地產垂直類信息網站,通過將零散的買方信息和賣方信息集中到互聯網平臺上,以降低房產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全美最權威的房產信息數據庫,為消費者在房產買賣、租賃、貸款、裝修等各個相關環節提供以信息和數據為主的產品和服務,使消費者的房產交易決策更明智。

Zillow的基因

我們觀察到Zillow具有十分純正的互聯網基因:i)創業圑隊幾乎是全球第一家線上旅遊公司Expedia的原班人馬,並同時具備在微軟及亞馬遜的從業經歷;ii)現任高管圑隊來自於媒體公司、門戶網站、支付公司、電商巨頭、搜索廣告公司等,是十分強大的互聯網圑隊。創始人Spencer的母親曾是房地產經紀人,對痛點叢生的房地產經紀行業有相當深刻的理解。從公司名字看,Zillow是zillionsofpillow的縮寫,代表著創始人的創業夢想是讓數以億計美國消費者的房屋決策更加聰明、容易,就像枕著柔軟的枕頭睡眠一樣舒服、簡單。

Zillow面對的市場格局

龐大的市場空間及極長的產業鏈。房地產作為美國最大的經濟部門,從購房、租房、裝修以及新建住宅,合計每年創造了近2萬億美元的GDP。龐大以及極長的產業鏈奠定了美國房屋流通行業的基礎,為流通環節的傳統經紀公司、傳統媒體公司以及互聯網新媒體創造了巨大的價值空間。美國每年銷售房屋約530-550萬套,其中90%為二手房銷售。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環節極其之多、且很複雜,每一個環節都會創造相應的交易費用。

本地化、非標準化、信息密集的房產交易。房產交易具有本地化、非標準化和信息密度高的特征。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的程度極深,歷史上,消費者只有極少的渠道獲取全面、及時和準確的房產數據。這使得Zillow提供的房產數據庫極具價值,也是Zillow誕生、發展和崛起的前提條件。

首先,購房往往是一個家庭生命周期中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一項決策或資產配置,這在客觀上會對房屋信息產生需求。其次,購房決策涉及從咨詢、搜索、看房、交易融資、結算搬遷、保險等一系列行為;每一個節點都比較關鍵,對於缺少專業知識的消費者而言,購房變成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面對不同的房源往往難以決定、徘徊不定,因此在美國購房充滿了戲劇性和壓力;調查顯示,購房者平均花費12周的時間搜索房源信息、平均看10套房、平均花費2周的時間搜集信息再確認經紀人。其三,美國房屋的標準化程度很低,這決定了房產流通渠道需要處理更多差異化的信息,對行業的專業化要求更高;過去30多年,新開工的單戶別墅是多戶住宅的3倍,而每一棟別墅的信息都是不同的,且會時時變化;過去40年,每年落成的獨棟別墅超過70%,面積越來越大、內部結構也越來越不同於以往,因此房產信息的更新量其大。

高度分散、需要一個集中的信息匹配平臺。我們認為這種分散表現在各個層面:

i)代表需求的買方和代表供給的賣方高度分散。美國有7,400萬業主、4,000萬租戶,每年約有5%的家庭出售二手房,同時很多家庭會從業主變成租客、或者從租客變成業主,住房需求的轉換頻率較高。


ii)渠道極其分散。美國傳統的信息匹配道主要是經紀人和經紀公司,行業的低門坎使得美國的經紀人數據極多,而經紀公司則是無數小型的、本地化的公司。最新數據統計,超過90%的經紀公司只擁有10個或更少的經紀人,2/3的經紀公司只有一個辦公室。TOP10經紀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不到10%,TOP500經紀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只有25%。

iii)消費者的註意力高度分散。盡管目前互聯網已經取代傳統門店和報紙成為消費者了解和搜索市場信息的第一渠道,但是互聯網渠道本身卻是極為分散,即有雅虎、美國線上等門戶網站的房地產線上平臺、又有Google、Facebook等搜索和社交類網站,同時還包括傳統經紀公司、本地MLS(MultiListingService)的網站。在這種情況下,一個集中的互聯網信息展示和匹配媒介的出現是必然的,符合行業演變的自然規律。近期,Zillow收購Trulia的行動則基本預示著線上信息平臺的整合正在加速推進,Zillow將有望成為線上房產領域的媒體巨頭。

Zillow的本質為美國最大的房產線上媒體公司

Zillow的本質是房產垂直類線上媒體公司,收入來自經紀人、開發商、抵押貸款機構、物業管理公司及家居裝修公司的線上廣告,競爭對手是傳統媒體以及其它互聯網媒體。

廣告跟著眼球走。Zillow貸幣化的基礎在於龐大的用戶規模。根據第三方機構ComScore的統計,Zillow目前月均獨立UV為4,500萬,加上Trulia的2,000萬UV,收購完成後的Zillow用戶規模達到6,500萬,市場份額超過70%,已經是美國最大的線上媒體公司。

從收入結構看,2013年公司67%的收入來自經紀人的訂閱付費,11%的收入來自抵押貸款經紀人的訂閱付費,22%來自開發商、家居裝修企業等產業鏈相關公司的展示廣告收入。從收入結構的變化趨勢看,展示廣告收入已經從2008年的99%下降至目前的20%水平。

Zillow重構美國房產經紀行業產業鏈

在一個買方、賣方經紀人都高度分散的經紀行業,一個真正的互聯網平臺需要完成對分散渠道的整合,向上遊可以獲取房源內容、掌握供給,向下可以獲取買方眼球,掌握需求;從而通過線上平臺讓買方找到房源、讓賣方找到客源,通過線下平臺,讓經紀人完成配套服務。簡而言之,互聯網公司必須成為房源、客源和經紀人的“分發平臺”。基於此,我們觀察到互聯網媒體公司整合產業鏈的方式原則上有3種:

1)通過房源吸引客源,具備房源和客源之後,吸引經紀人,並向經紀人提供廣告服務,以獲取收入。這種方式的典型代表是PC時代全球和美國第一家房地產分類信息網站Move,瓶頸在於美國MLS壟斷了房源,互聯網公司需要付費購買房源內容。

2)通過客源吸引房源,之後同樣是吸引付費的經紀人。這種方式的典型代表是Zillow和Trulia,它們分別通過房產估值和搜索引擎吸引用戶(用戶既代表客源,也代表房源)。一旦用戶規模達到一定臨界點,房源內容則不請自來,有了用戶和房源,付費經紀人則相應增長,形成“用戶-房源-經紀人”網絡效應。事後看,通過用戶整合產業鏈的難度較小,更容易成功。這也再驗證,在互聯網時代,用戶註意力才是真正稀缺的資源,是引導整合行業變遷的關鍵。

3)直接整合經紀人,經紀人本身即擁有部份房源,亦擁有部份客源。這種整合方式在美國也十分普遍,既有傳統的經紀公司通過從線下經紀人平臺向上打造線上用戶平臺,完成整合;也有互聯網公司通過加盟的方式吸引經紀人,然後再積累用戶,典型的代表是上市公司Ziprealty,目前已被美國最大的傳統特許加盟商Realogy收購。

雙邊策略:免費的用戶+付費的經紀人

簡單概括,Zillow整合產業鏈的方式是以用戶為中心的雙邊策略。i)通過房產估值切入,吸引用戶;ii)用戶增長到一定規模,吸引經紀人;經紀人之所以選擇Zillow,是因為用戶本身既是房源的提供者,通過Zillow的平臺,經紀人可以獲取賣方用戶的房源委托;同時,Zillow的用戶又是買方客戶的聚集之地,經紀人可以獲取客源線索;iii)在經紀人和用戶之間建立雙向溝通的平臺,強化雙方的使用黏性。

從估值切入構建有生命力的數據庫。

生命力的數據庫。Zillow區別於其它互聯網媒體的最大特征在於以房產估值為核心的有生命力的數據庫,因為i)Zestimate–為超過1億套美國存量房產提供動態的、可追溯、可預測的房價評估信息,消費者可輪入不同的房產基礎信息,例如郵政編碼、地段、戶型、內部結構、裝修條件等細節,從而自動估算自己的房產價格;而且每個房產的歷史價格可向上追溯15年,也可以給出未來12個月的預測價格;ii)UGC(UserGeneratedContent)–使Zillow數據庫具備生命力的是“用戶生成內容”;截止2013年底,Zillow的用戶累計提供3,500萬條信息更新,每月UGC平均增量100萬條,新增照片更達到2億張;iii)ZillowAvice–這是Zillow提供的信息溝通平臺和經紀人評價平臺,目前提交的問答已超過80萬個,對經紀人的累積評論超過46萬條。

房產估值為吸引龐大用戶利器。談及房產估值,大部份人的觀點強調估值的準確性,認為Zillow的估值存在誤差,對交易沒有太多幫助,最終還是需要經紀人提供出價、討價還價的專業服務。

以用戶為中心:有了用戶,房源不請自來

成功推出Zestimate這款殺手鐧產品之後,Zillow以用戶為中心,持續推出一系列產品,並迅速占領移動終端,使用戶增長一直保持在極高的速度。具體而言,Zillow研發的重點產品包括1)ZillowMortgageMarketplace,即抵押貸款平臺,該產品對融資環節的變革幾乎是顛覆性的,徹底改變了抵押貸款的額度申請和定價方式;該產品讓消費者以匿名的方式向抵押貸款機構發出請求,Zillow平臺上的諸多機構對這種請求給予反饋,之後消費者再從多個反饋中選擇最合適的額度、利率和月償還付額,並直接與抵押貸款經紀人單方面聯系,完成融資供求的匹配;這種反向定價的方式讓消費在融資環節更加主動,更加有利於根據自己的偏好自由選擇;2)ZillowRentals,這是針對租房用戶的產品,可以讓用戶輕松地比較月租與月供的換算;更重要的是,從積累用戶和培養黏性的角度看,通常租房產品的使用頻率更高,一個家庭生命周期中房屋交易的頻率只有三、四次,但卻可能每隔幾年就要重新租房,而且買房和租房之間又有一定的替代性;而且美國每年都有大量移民,移民的第一選擇通常是租房;因此ZillowRentals這款產品對於用戶增長同樣重要;3)ZillowDigs,這是針對用戶家居裝修的估值產品,在Zillow的平臺,有無數種設計裝修的風格,用戶可以選擇現成的風格,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定制,之後Zillow會提供不同風格的成本估計,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支付能力自行選擇。

除此之外,Zillow把握消費者註意力向移動端轉移的趨勢,快速開發各種移動終端的產品,截至2013年底,Zillow已經開發了27款移動終端應用。從流量結構上看,Zillow的移動戰略極為領先和成功,目前有65%的流量來自於移動端,周末時更超過70%。

總體上看,Zillow自2006年第一款產品上線以來,一直極為專註地圍繞用戶交易環節的痛點開發以及估值為中心的系列產品。Zestimate、ZillowMortgageMarketplace、ZillowRentals、ZillowDigs這4款主打產品本質上都是估值,涉及房屋價格、租金價格、抵押貸款定價、家居裝修成本,致力讓消費者在交易環節更加主動、信息更加透明,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策略十分成功,2009年以來Zillow的獨立UV平均增長率超過50%。

眾所周知,網絡效應決定了互聯網時代一步領先、則步步領先,成功會引發更大的成功,Zillow最早推出的房屋估值以及對移動趨勢的快速把握都讓競爭對手難以追趕。一旦積累了用戶規模優勢,Zillow的平臺對於經紀人的吸引力便大幅增加,房源便不請自來。傳統的經紀人、經紀公司、本地MLS、甚至雅虎等門戶網站都紛紛與Zillow簽訂房源分發協議,從而使Zillow的平臺免費地積累了大量房源內容,房源和用戶的結合則使Zillow逐步具備貨幣化的條件。

圍繞產業鏈並購,掌控更多環節

Zillow始終把嬴得用戶作為戰略布局的重中之重,把自身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中,其余則通過並購來完成。具體而言,Zillow的並購線索有以下3條:

i)圍繞經紀人服務的產品通過並購獲取。2011年之後,Zillow收購的Postlets、DiverseSolutions、Rentjuice等都是專門為經紀人提供服務、技術支持和軟件支持的公司或產品。


ii)圍繞用戶需求。如地圖搜索、抵押貸款等環節收購,以繼續完善用戶體驗。


iii)收購同類競爭對手,加速線上整合。典型的案例是2013年8月收購紐約最大的房地產信息網站Streeteasy,這項收購進一步鞏固了Zillow的領先地位,也起到了有效的品牌宣傳作用。2014年7月,Zillow更宣布收購行業內第2大公司Trulia,Zillow與Trulia幾乎獲取了市場上70%的訪問流量,二者聯合將會帶來資源與平臺共享、成本節約與品牌宣傳等一系列優勢,並購後的公司無疑是行業霸主,對產業鏈整合起到了推動作用。


國內房產電商發展

國內房產電商發展進入全面整合期

房產銷售互聯網化已成為行業發展必然趨勢,在O2O整合階段,廣告市場盡管可能不會消失,但將會大幅萎縮,大約只有大的品牌如開發商會有品牌和形象的宣傳需要廣告。我們相信在流量大、轉化率低的電商媒體時代強調流量的電商將被逐步被邊緣化,離購房者、交易最近才是競爭致勝的王道。

我們觀察到國內房產電商的發展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i)1999-2008年,媒體時代。這個階段搜狐網表現一枝獨秀,後來的搜狐焦點、新房樂居都成立於2008年。搜房成立於1999年,當時屬於看流量的媒體時代,SouFun建立門戶,以網絡廣告、線下看房活動並行。這個階段的特點是1)房地產網站以媒體屬性為主,為客戶提供網絡廣告服務;2)網絡廣告按CPM(CostperThousandImpressions)千人印象數來計費,輔以線下線上增值服務。


ii)2008-2012年,百花齊放時代。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當時房地產的銷售通路出現問題,搜房開始轉型,通過多年積累,建立很好的線下服務體系。搜房組織看房圑,以搜房白金卡(即會員卡)為載體,使其會員能夠參與搜房網組織的圑購,轉向房產電商+線下開拓客戶相結合的模式。此階段的特點是:1)房地產網站媒體+營銷(電商)屬性兼而有之,為客戶提供房產電商服務;2)房產電商按CPS(CostperSales)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換算廣告刊登金額來計費(廣告作為贈送資源),輔以線下配套拓客服務;3)SouFun作為房產電商先行者,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率先使用房產電商+線下拓客模式,樂居、365、搜狐焦點等紛紛跟進,行業百花齊放。

iii)2012年至2014年6月,撮合經濟階段。在實體商品市場,有的商品從網上購買優惠券,到線下店鋪可以不經過咨詢直接進行消費,但在房地產地市場卻不可行,客戶必須得到一些專業的銷售咨詢才能安心購買。房地產電商必須要從線上到線下完善整個環節,線下的咨詢、服務不可缺少。現時我們觀察到很多新晉公司,如房多多、好屋中國等,均是最大化撮合交易,但不一定要線上完成。這個階段的行業出現了:1)好屋中國,搭建全民經紀人平臺(撮合B端),涵蓋線上PC端及手機APP端和線下經紀人帶客到案場;2)房多多,運用大數據技術把移動互聯引入傳統產業的核心環節(如房點通),找尋精準購房對象,匹配歷史精準數據,最大程度撮合交易達成。這個階段亦是電商競爭得比較激烈的階段。

iv)2014年6月至今,線上與線下全面整合,以移動端的移動電商為核心,以全面營銷和互聯網金融為兩翼,房產業互聯網電商O2O的趨勢將會更加明顯。重要的行業事件包括:1)搜房2014年6月入股房地產代理公司世聯和合富輝煌,8月份從媒體轉向營銷,媒體流量轉向線下營銷,新房分銷成為重點,O2O模式顯端倪;2)樂居借力微博、微信入口,其媒體電商屬性將進一步加強,形成營銷新動力;3)365網著重區域房產電商深耕,註重長三角地區,借力3個O2O(房產、家居及小區)著力占領新入口;從線上服務,到線下咨詢買賣,再到購買後服務;以後將會改變只關註購房前段的現狀,更加關註購房後期服務,包括裝修、小區服務的市場空間。

新房電商轉型之道

新房電商轉型之道2013年中國房產銷售總額達8.25萬億元人民幣。預計2014E新房電商規模約1.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房產電商新房合同銷售規模約達3,000億元人民幣,幾家主要的新房電商銷售規模約31億元人民幣,可見未來新房電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新房電商市場現狀:

i)市場規模巨大,但滲透率不高。房產電商銷售規模約1.2萬億元人民幣。考慮目前主要的房產電商的合同銷售規模約在3,000-5,000億元人民幣規模,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ii)客戶的覆蓋和使用深度不高。國內房產網站與國外網站如Zillow及Trulia相比,在客戶流量上仍有很大差距,完全不具備優勢。從客戶瀏覽深度上看,國內網站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


iii)網絡營銷並不是萬能的蓄客手段。網絡蓄客只是眾多帶客手段中的一種,開發商更希望利用更加廣大的社會資源,去拓展客戶的來源。目前大多的房產電商的服務線上多於線下,不能完全滿足開發商的需求。


iv)購房案場的最後100米-銷售成交環節處沒有實現閉環。客戶從線上轉到線下後見到的銷售人員是開發商安排的,也就是說最後的購買環節沒有被房產電商掌握。房產電商在房產銷售的最後一個環節(交易轉換)上沒有形成閉環,造成電商無法把控客戶體驗和有效客戶的信息缺失。


目前國內房產電商市場有以下2大發展趨勢及4種主流模式:

1)線上到線下模式:包括搜房、樂居、house365的媒體電商模式;以及Q房網的加盟模式。


2)線下到線上模式:包括房多多,房點通的大數據營銷模式;以及好屋中國的全民經紀人模式。


前述的4種商業模式中,媒體電商模式是通過門戶、搜索、聯盟導入流量,再到現場進行轉換交易,講求的是流量;現時市場更看重電商對最後購房成交的轉換率貢獻,因此這一類公司如搜房開始實現轉型。加盟模式中,中介公司、經紀人作為合夥人與Q房網合作,使用高傭金模式,新房提成41-49%,二手房提成55-85%,備受市場爭議。至於大數據模式,希望實現全民營銷,如房點通,入口流量到現場,實現信息交互交流。最後全民經紀人模式,好屋中國正在積極嘗試,但最後的閉環依然沒有形成。另一方面,萬科(“待客通”微信公眾號)、旭輝(“輝小寶”微信公眾號)等開發商也希望利用全面營銷的模式拓寬自身的銷售渠道。



我們預期未來國內房產電商將向以下5個方向轉型:

i)從媒體屬性正式轉型為購房平臺屬性;

ii)從媒體電商模式轉型為新房分銷模式(不與經紀人合作);

iii)減少內容型人員,增加新房銷售人員(人人會賣房),要求人員駐守賣場;

iv)電商收費模式:從向購房人收費轉向開發商收費;

v)收費模式:從硬廣告+電商收費轉為硬廣告+渠道傭金收費。

未來房產電商3大戰場

1)移動互聯網,移動端。2013年為移動互聯網元年,早期網易、新浪、搜狐主打的媒體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消費者生活的時間、註意力高度分散,因而移動的新入口更被重視,成功的應用包括高德地圖、美圑、大眾點評等。目前搜房、365網、樂居等都在做自己的移動端APP應用。

2)互聯網金融幫助提高流量轉化率。一方面,政府推出限貸限購政策,放緩房產銷售,其中主要痛點在於資金。另一方面,余額寶激起了國內網民互聯網熱情,現時推出金融平臺可幫助解決痛點。此外,金融產品還能促進購房轉換,利用金融產品續客。國家規定不能提前續客,但可以先通過房產金融產品先存,進行理財,之後再轉化為購房款。


3)在地產商去中介化趨勢下立足。地產商與購房者之間存在各第三方服務商,包括代理公司、經紀公司,如租房網、365網、世聯等。第三方主要是為地產商招客,促進看房轉換率。現時萬科等房產商以互聯網思維開展業務,走到前端直接接觸消費者,意欲繞開第三方。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方的價值主要在於提高精準的準化率。以流量轉化為購房如果最後一步交易沒有完成,前面的努力過程便白白浪費。其次是高效運營,購房後服務跟進,後房產市場開發。最後是大數據管理。

2.1.2.社區服務服務O2O

傳統物業服務效率低下,運營不透明,用戶痛點多。我們相信社區服務互聯網化顛覆傳統物業服務是房地產發展的大趨勢,並將打開房地產後市場千億級的市場規模。相關產業現時處於初創階段,我們看好通過基礎物業服務來獲取用戶及社區入口,再通過社區增值服務來變現用戶價值的商業模式。

彩生活:國內最大社區服務運營商服務運營商

通過“彩之雲”建立擁有海量用戶的互聯網平臺。公司現時業務主要可分為物業管理、工程服務及社區租賃、銷售及其他服務。其中物業管理及工程服務兩項共占2013年收入81%。公司正通過標準化的服務迅速擴張其總體社區覆蓋面積及人口,“彩生活O2O平臺”就是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社區服務平臺,而社區租賃、銷售及其他服務就是來自於該平臺中的B2C收入。彩生活網絡服務公司於2007年6月成立,主要業務為面向社區用戶提供O2O社區租賃、銷售及其他服務。同年公司推出PC端平臺www.colourlife.com,2013年彩生活移動端平臺“彩之雲”APP正式上線。用戶可以通過“彩生活”線上平臺進行采購或享用各類與本地生活相關的線下產品及服務。在社區綜合服務這個特殊領域內,彩生活平臺不僅具備強大的用戶黏性,更己確立了清晰的貨幣化方向。

平臺屬性將逐步顯現。對於公司覆蓋社區的居民而言,一旦導入“彩生活O2O平臺”,即可獲取可靠的本地生活產品及服務信息,而讓平臺就是連接業主、租戶及商戶的信息中介,而信息傳遞功能正是互聯網平臺的基礎屬性。隨著平臺用戶規模的擴張,這種平臺屬性將會逐步得到體現,用戶的黏性也將會得到增強。

支付及電商功能將帶來貨幣化空間。對於用戶而言,可通過“彩之雲平臺”直接購買本地商戶的產品及服務,如訂餐或訂購生活必須品等,更可對部份繳費內容進行支付,說明讓平臺具備一定的電商及支付功能,不僅對社區住戶具備較強的黏性且未來還具備一定的貨幣化空間。

連接社區的商業化平臺。若彩生活平臺所覆蓋社區用戶形成規模,則對於第三方商戶而言,讓線上平臺就將成為其推廣產品及服務的商業化展示空間。可以說彩生活為第三方商戶進入社區提供了更有效率的途徑,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第三方商戶在與用戶對接時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同時還將可能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為商戶帶來用戶黏性。隨著“彩生活“社區覆蓋規模的迅速擴大,“彩之雲平臺”將可能成為第三方商戶進行品牌廣告的重要平臺,具備十分明確的貨幣化空間。
2.2.IC元器件O2O

國內IC元器件市場規模每年達2萬億元人民幣,中小企業每年采購額約8,000億元人民幣。而前述的2萬億元市場僅僅是電子制造業采購市場的一部份,據易觀國際數據顯示,電子制造業包括軟件和服務的采購市場近10萬億元人民幣,是一個可以和阿里巴巴的B2C消費市場同量級的垂直市場。2013年國內IC元器件行業電商化率僅約0.36%,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科通芯城:國內最大的IC電商平臺

公司為中國最大的IC電商平臺,通過包括自營平臺、第三方平臺以及專責的技術顧問及專業銷售代表圑隊,在售前、售中以及售後階段為客戶提供線上及線下服務。公司現時向大約500家供貨商進行采購。

采用自營電商模式。公司最初成立時定位為IC元器件的京東商城,通過自營電商的模式,先買貨然後賣給客戶,從掙差價這種最簡單的商業模式開展電商業務。公司采用的雖然是重資產配制的商務模式,但公司做到2個特點:i)公司平均只有30天左右的庫存,基本上庫存風險控制到0,過去3年並沒有產生任何庫存的費用;ii)公司在經營的時候,本來是一個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做的模式,但公司GMV從零做到100億元人民幣只花了3年,基本上沒有花一分錢,充份運用了社會化資源擴張公司業務。

總的來說,公司做的是一個重度垂直的交易型電商,用一個輕資產做一個只有重資產配制才能完成的商業模式。公司2011年這個商業模式啟動時GMV僅不到2億元人民幣,2012年超過6億元人民幣,2013年逹到40億元人民幣,2014已接近2013年全年GMV,預計2014E將達80-10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電商平臺。

公司剛開始時學習當時騰訊QQ的營銷策略,把客戶分成免費客戶和收費客戶兩大類。首先,公司把大企業當作免費客戶,用一套免費的策略吸引大客戶,即可以同樣的價格享受免費的服務,通過這個方法吸引到很多大客戶。當公司平臺的GMV快速實現提升後再利用規模的擴大,做中小企業客戶。公司利用以往線下龐大的而沒有效率的市場,通過線上的模式,節省了成本,並把所節省成本的一部份讓給客戶。

形成O2O閉環。公司的一套電商模式,並不純粹是簡單的線上模式。而是有一部份業務在線上,一部份步驟線上下,用O2O形成一個線上線下對客戶服務的閉環。公司沒有一開始就從PC互聯網上做商業模式,而是在3年前開始和微信合作,走了一套完全基於移動互聯網為入口的電商平臺。

用定向營銷的方法做精準營銷。大多數企業做B2B業務的時候,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冷冰冰公司與公司之間的交易,但公司管理層認為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於是采用了另一套方法。首先公司把客戶里面的一些關鍵人找出來,用移動互聯網形成一個“人的社區”。例如一家企業5個人並不多,一萬家企業亦只有5萬人。如果用PC互聯網來講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人群,但很大機會這5個人可以確定一個幾百億上千億元人民幣的企業采購。如果把這些人形成社區,用定向營銷的方法做精準營銷,就可以產生一個很大量企業采購的需求。公司表面上是在賣商品,但其實公司重點的精力是在用微信去構建一個企業關鍵人的社區,用數據精準營銷,產生企業采購的需求。

3.移動支付助力O2O完成閉環

O2O的發展讓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而O2O一般是通過線下來完成支付,當可以使用移動終端來完成近場支付時,將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便利性。現時移動支付的競爭正從線上轉移到線下,我們相信高效便捷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O2O閉環。當消費者完成線下支付時,其支付行為所產生的信息流將在閉環回路中傳遞,有效地將用戶消費行為傳送至O2O電商,從而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消費信息核對;通過對大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消費偏好,從而為商家改善消費體驗提供有效支撐。

3.1.第三方支付由傳統支付向移動支付演進

第三方支付由傳統支付向移動支付演進第三方支付是現代金融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份。所謂第三方支付,就是和商家所在國家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並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在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中,買方選購商品後,使用第三方平臺進行貨款支付,例如線下的第三方POS收單機購和線上的互聯網支付平臺。在資質方面,2014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第7批19家企業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至此第三方支付牌照企業已達到269家。

第三方支付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中國2013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達17.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7%。隨著第三方支付的業態逐步穩定,在現有格局下,全行業將進入穩定增長期,預計未來3年CAGR將達35%。
傳統支付仍占主要地位

2013年傳統線下收單業務交易規模依然占絕大部份,占比59.9%;傳統互聯網支付占比進一步擴大至31.2%。2013年移動支付進入爆發增長階段,從1.2%提升至7.1%,其中移動互聯網支付占比從51.7%提升至93.1%。

綜合來看,傳統支付業務占比雖然正在下降,但依然占據主要地位,而且傳統互聯網支付占比不斷提升。預計移動支付占比將不斷提升,主要得益於移動互聯網支付、及近端支付的不斷發展。
從第三方支付的歷史發展可以看出,最先開始發展的是線下刷卡支付;隨著電子商務崛起,互聯網支付開始快速發展,在智能手機興起後,傳統互聯網支付逐漸自然過渡到移動互聯網支付,近端支付也逐步開始發展。

按照支付場景的不同,第三方支付可分為線上支付和線下支付兩種:i)線上支付也可稱為網絡支付,它是通過第三方提供的與銀行之間的支付接口進行的實時支付方式,客戶和商家之間可采用網銀、第三方帳戶等多種電子支付方式進行網上支付。線上支付一般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的,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占據主導地位,包括互聯網支付及移動互聯網支付。ii)線下支付的具體形式包括現金支付、票據支付、刷卡支付、短信支付、近端支付、二維碼支付等。線上下支付市場中,銀聯、銀行占據主導地位,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參與線下銀行卡收單業務和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而二維碼支付的發展可能為線下支付帶來變量。

按照支付媒介的不同,第三方支付可分為傳統支付和移動支付:

i)移動支付是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支付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傳感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移動支付主要分為短信支付、移動互聯網支付和近端支付。

ii)傳統支付包括刷卡支付、傳統互聯網支付等。按照“線下/線上+傳統/移動”的分類方式可將第三方支付劃分為4個細分市場:傳統線下支付市場、傳統互聯網支付市場、移動互聯網支付市場、移動線下支付市場。其中移動支付包括移動互聯網支付市場和移動線下支付市場,而移動線下支付目前主要包括以運營商、銀聯為主導的NFC近端支付及二維碼支付等。

線上與線下市場競爭格局

2013年,在第三方支付企業中銀聯商務以39.8%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支付寶以21.2%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銀聯商務的主要業務是傳統線下POS收單業務,而支付寶主要業務是傳統線上及移動互聯網收單業務,兩者的業務重叠比較少。

傳統線下POS收單市場規模巨大,銀聯地位無法撼動

線下支付市場規模巨大且產業鏈盈利模式清晰。根據艾瑞咨詢數據,國內2013年線下收單市場交易總規模達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9%,市場規模巨大。目前銀行卡規模仍在持續增長,銀行卡消費滲透深度仍有提升空間。未來線下收單業務仍將維持平穩發展,預計2017E國內相關交易規模將達20萬億元人民幣。
在各種傳統線下支付方式中,POS終端收單交易的規模占比達到95%以上,是所有線下支付手段中最為主要的支付方式。在POS終端刷卡支付中,主要參與者有持卡人、發卡行、商家、收單行、清算與結算轉接機構。其中收單機構和發卡機構可以是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轉接機構則必須由銀聯來承擔:

1)持卡人:持卡人是由銀行或發卡機構經過篩選,批淮給予一定信貸額度的持卡消費者。持卡人可使用信用卡從商家那兒購買物品或服務,或支付現金。持卡人每月需交付由發卡行發來的賬單。持卡人享有用卡的便利性以及實時信貸的優越性。

2)發卡行:持卡人的金融機構(或稱為發行人或發卡方,因為不一定是銀行)。發卡行的責任是審核和批淮持卡人並發卡;接收與支付來自Visa或Mastercard的交易;對持卡人發放賬單及收款。發卡行也可以將信息處理與付款服務承包給第三方來操作。

3)商戶:也稱受卡商,即接受信用卡的商店。它們可以是任何經銷產品或服務的公司(如零售商、飯店、航空公司、賓館、郵銷商、醫院、超級市場、快餐店、電影院等),只要它們滿足一定的資格標準(要求商戶具有良好的信譽並在財務上負責)。商戶與收單行簽有關於接收信用卡作為付款方式的文字合同,商戶要服從合同的條款。

4)收單行:它們招攬、審核、接數商戶進入銀行卡計劃。收單行與商戶在以下方面簽有文字合同:接收商戶的銷售票據;提供商戶信用卡的授權終端以及合同包括的支持服務;處理信用卡的交易。通常,收單行在處理信用卡的交易時,要向商戶收取一筆“商戶折扣”。目前,許多金融機構既是發卡行,也是收單行。作為發卡行,它們維護持卡人的關系;作為收單行,它們維護與商戶的關系。

5)銀聯:中國銀聯是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通過銀聯跨行交易清算系統,實現商業銀行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保證銀行卡跨行、跨地區和跨境的使用。中國銀聯已與境內外超過400家機構展開廣泛合作,全球銀聯發卡量超過38億張,銀聯網絡遍布中國城鄉,並已伸延至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境外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POS終端刷卡支付消費時,用戶刷卡不需要付出任何額外成本,但商戶卻需要為每一筆刷卡消費付出手續費,手續費額度一般與行業有關。

這筆從商家收取的手續費,主要由發卡行、收單機構和銀聯進行分成,2003年央行頒布的“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規定,每筆收單交易的結算手續費根據“7:2:1“的比例進行分配,即發卡行收取70%,收單機構收取20%,清算機構(即銀聯)收取10%。

銀聯優勢明顯,領先地位暫時無法撼動。在當前的分成模式下,銀聯可以毫不費力地拿到10%的分成。銀聯作為中國的銀行卡組織,本身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收單市場上並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但銀聯還成立了銀聯商務公司參與收單行的競爭。根據艾瑞咨詢數據可以得知銀聯商務的POS收單市場終端占比達39.4%,除了商業銀行占比的44.8%外,占據第三方支付的比例超過70%,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終端僅占15.9%。因此線上下POS支付市場,銀聯扮演了雙重角色,作為銀行卡聯盟,其是政策標準的制定者,而其又通過銀聯商務參與競爭,這種亦官亦商的身份,使得銀聯在POS支付市占據絕對優勢地位。

線上下POS支付市場,銀聯是資金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與客戶結算的唯一渠道,“通道”費用是銀聯的主要收入來源。當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直接談判,繞開銀聯,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就能獲得所有的手續費收益。我們認為,憑借銀聯獨特的清算地位,其在POS支付市場的優勢地位短期將無法被撼動。

傳統互聯網支付格局穩定

傳統互聯網支付是指通過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等設備,依托互聯網發起支付指令,實現貨幣資金的轉移行為,“傳統”是相對於移動互聯網支付而言。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8%,整體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在整體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預計到2017E,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18.5萬億元人民幣。

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核心企業交易規模市場份額相對保持穩定。前兩位企業占據了68.1%的市場份額,居於第三位的銀聯線上占11.2%。值得註意的是,由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共同打造的線上支付平臺–銀聯線上支付迅速崛起。目前,已有超過85家銀行的銀聯卡接入“銀聯線上支付”,未來覆蓋所有的銀聯卡發卡銀行只是時間問題。在支付場景方面,銀聯線上支付已經運用到鐵路客戶服務中心、京東商城、蘇寧電器、國美電器庫巴網、當當網、東方購物、東方航空、5173網、優悅生活網、芒果網、同程網、格瓦拉生活網等。銀聯線上支付憑借其深厚的行業背景和獨特的無卡支付通道,迅速躋身線上支付業前列,市場占有率一直穩步提升。我們預期隨著騰訊入股京東,財付通未來的份額有望擴大,而銀聯線上憑借其行業地位以及與其他電商的合作,也將在線上支付分得一杯羮。總體來看,傳統互聯網支付市場已日趨成熟,市場整體格局將保持穩定。

3.2.線下移動支付將實現爆發式增長

移動支付基本概念

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支付在全球範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移動支付是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傳感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移動支付將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相融合,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服務。

按照移動支付的方式,移動支付可分為:短信支付、移動互聯網支付、二維碼支付、條形碼支付、圖像識別支付、超聲波識別支付、語音支付、隨身刷卡支付、短信支付、NFC支付、RFID支付、紅外支付、藍牙支付等。

按照前面的分類標準,移動支付可分為線下支付和線上支付,其中線上支付可以分為移動互聯網支付、短信支付等;線下支付可以分為近場支付、二維碼支付等。

移動互聯網支付,是一種線上支付方式,用戶可以通過移動數據網絡、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手段實現支付行為。主要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導,可以繞開銀聯清算體系,應用場景廣泛,除了線上移動購物等消費場景,隨著O2O的推進,其通過掃描商品、訂單、櫥窗二維碼、聲波等方式為線下帶來流量。

短信支付指用戶可以通過發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統短信指令的引導下完成交易支付請求,是一種線上支付方式,操作簡單,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易。短信支付主要由運營商計費系統主導,主要運用在遊戲點卡、導具購買上。手機短信支付是移動支付的最早應用。

近場支付,是借由手機向商家進行支付,不需要使用移動網絡,而是使用手機射頻(NFC)、紅外、藍牙、RFID等通道,實現與自動售貨機以及POS終端的本地通訊。近場支付體系特別是NFC支付主要由運營商和銀聯主導,消費場景主要是線下商家、公交等。

二維碼支付是指POS終端或者手機等移動終端具有生成二維碼、掃描二維碼的功能,然後通過掃碼完成支付,這可以借助傳統的POS終端網絡或者移動互聯網完成支付。二維碼支付包括線下POS終端掃描二維碼支付、線上或櫥窗掃描二維碼支付,是一種非現金支付方式。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硬件對支付使用的限制正逐步消失,網絡建設的不斷完善使得網絡服務運用更為流暢,支付手段的日益豐富有效地拓寬了支付運用場景的範圍,阻礙移動支付擴散的壁叠正日益瓦解。隨著便捷的移動支付為越來越多的商業環境所接受和使用,以及消費者通過移動設備進行支付的習慣日漸養成,移動支付正在快速普及和發展。

全球移動支付發展加速

全球移動支付最早於20世紀90年代出現在美國,但發展一直比較緩慢。2004年後日本和韓國移動支付發展加速,全球移動支付從2010年起進入快速發展期。

移動互聯網用戶快速增加。2013年全球互聯網用戶同比上升8%至27億戶,全球互聯網滲透率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至38%。同時移動互聯網用戶增加更為迅猛,2007年底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僅為2.4億,至2012年底已達24億(同比增長108%),5年間用戶規模增加9倍。我們認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培養了用戶網上支付和移動網絡支付的消費習慣,是全球移動支付發展的重要前提。

3G網絡大規模建成改善用戶體驗。據Statista統計,2013年全球3G用戶數同比增長19.7%至21億,全球3G滲透率達30%(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3G網絡帶來了遠程支付采用的網頁轉賬支付模式和應用程序支付模式以及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用戶體驗明顯提升。同時3G網絡還為信息增值服務提供了多媒體渠道,基於LBS的移動電子商務得以迅速普及,也使得移動支付的應用空間更加廣泛。
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提高帶來遠程支付體驗提升。近場支付的NFC模塊一般情況下需要在智能手機中應用,因此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提高,近場支付的硬件制約也將逐步解除。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加39%至10.1億臺,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亦已從2009年約5%大幅提升至2013年22%,其中美國市場智能手機滲透率已超過50%。我們觀察到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仍有繼續提高的趨勢,預計將進一步推動移動支付的發展。
綜上所述,近年全球移動支付業務發展速度迅猛,2013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同比大幅增長44%至2,350億美元;2013年全球移動支付用戶量同比增加22%至2.45億。全球移動支付產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軌道,預計未來3-5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規模仍將繼續擴大,2013-17ECAGR將達32.3%。目前移動支付用戶在全球65.8億手機用戶中占比僅為3.7%,未來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全球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特點

各個國家及地區發展差異性較大。從全球層面看,現時日本、韓國、肯尼亞的發展較快、較成熟。日本的移動支付用戶滲透率已超過50%,肯尼亞的手機錢包業務普及率更已超過68%;中國、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移動支付行業剛進入規模發展期,政府對行業較為重視;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移動支付產業較為緩慢。

主要主要4大類商業模式。從全球移動支付的商業模式看,主要可分為i)運營商主導、ii)銀行主導、iii)銀行與運營商合作、以及iv)政府主導,代表國家分別為日本、肯尼亞、韓國和新加坡。我們觀察到韓國的銀行與運營商合作的模式較接近中國的實際情況,2012年近場支付技術標準定為銀聯主導的13.56MHz,也表明了運營商與銀聯的合作態度。

未來將更傾向使用更方便成熟的近場支付。目前全球移動支付仍以遠程支付為主,近場支付受智能終端普及的限制發展較不平衡。如非洲肯尼亞地區移動支付基本為手機短信支付的遠程支付,而在智能化程度較高的日本非接觸式支付“FeliCa”手機已經十分普及。而從較後起步的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情況來看,更傾向於使用更為方便、技術較為成熟的NFC近場支付。
從全球移動支付的發展經驗看,我們認為移動支付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成功的商業模式和明確的引導主體是促進移動支付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發展方向上,近場支付有智能終端的普及做基礎,未來發展將更加迅速,也將是中國移動支付發展的主要方向。

世界主要國家移動支付發展情況

美國市場–建立產業聯盟力推NFC支付

各領域組成產業聯盟。作為全球最發達和創新性最強的國家,美國依然是當前全球移動支付業務發展最活躍的地區,多種移動支付創新業務層出不窮。為推動近場支付的主流方式–NFC移動支付,美國各領域巨頭紛紛聯合組成產業聯盟。

前期發展較為緩慢。雖然早期市場的特點十分支持移動支付,但美國卻很緩慢地接受這項技術。近年來,雖然亞洲和歐洲國家的移動支付向前邁進,美國仍然是曲線發展。由於美國擁有穩定和發展良好的支付系統,新的支付方式很難進入市場並取而代之。其結果是美國先進的移動支付比其他許多國家發展更慢。雖然美國進行了移動支付的許多嘗試,但並沒有結果表明目前移動支付業務處於可持續發展狀態。在供應端方面,傳統的支付公司包括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和第一數據公司僅在維持現狀中獲利,從非傳統支付方式中獲利仍有一定難度。在消費端方面,消費者有更多高效、安全的支付方式可供選擇,如信用卡、借記卡和現金,省卻了其他支付方式的需求。至於商戶則不希望投資移動支付技術,直到其被消費者廣泛使用。因此無論是需求端用戶還是供應端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皆等到對方先采用移動支付。移動支付必須具有明確和普遍的附加價值,以將用戶從現有的支付方式吸引過來。

多方巨頭推動下基於多方巨頭推動下基於NFC技術的移動支付業務將加速發展。技術的移動支付業務將加速發展。無容置疑,美國在移動支付技術領域擁有強大競爭力,各巨頭以新產品創新為手段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作為支付的前沿領域,移動支付對目前支付生態系統極具潛在破壞性。然而,移動支付也為在新生態系統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公司提供了有利可圖的機會,各公司通過投資移動支付試驗和市場驗檢來爭奪位置。現時在美國,三大運營商AT&T、T-Mobile和Verizon牽頭建立ISIS移動支付平臺,谷歌公司積極布局移動支付業務推出谷歌錢包,第三方支付巨頭PayPal也適時推出了自己的近端移動支付產品。

美國移動支付交易額美國移動支付交易額2011-13年年CAGR達達94%。據eMarketer數據,2013年美國移動支付交易總額達6.4億美元(只包括消費者在店鋪內進行的移動支付,並不包括支付公司Square和PayPal的移動信用卡讀卡器上進行的支付。),2011-13年CAGR達94%。Square的移動支付交易額從2011年的20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13年約200億美元,全球著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正把自身的信用卡和借記卡處理器升級為Square移動支付設備。PayPal2013年移動支付交易額同比增長24%至1,800億美元;盡管其中大部份交易額來自PayPal移動商務平臺,而不是店鋪內支付,但也足以觀察到作為交易平臺的移動支付正在蓬勃發展。2012年底只有790萬美國消費者選擇使用面向消費者的NFC兼容系統(如GoogleWallet)或基於QR編碼的應用程序以及其他方法進行移動支付。星巴克亦已發表報告,該公司2013年在美國市場14%的支付交易是消費者通過智能手機完成的,並表明移動支付將成為主流支付方式。

歐洲市場–多國聯合運營,移動運營商主導

銀行卡成為制約新型支付方式發展的要素。總體來看,歐洲市場移動支付條件優越,但市場推進難度較大。一方面是由於手機終端廠商、芯片制造商、銀行金融機構、支付卡供貨商、支付解決方案供貨商以及眾多品牌零售企業相互爭奪市場空間,難以形成產業鏈合作。另一方面,由於信用卡業務發展成熟,銀行卡成為制約新型支付方式發展的重要因素,市場尚需時間培養用戶習慣。

NFC技術已於法國市場應用。技術已於法國市場應用。現時在歐洲主流的移動支付業務模式以遠程為主,多用於WAP業務、電子票務等。近場支付方面,則傾向於采用SIM卡作為近場支付工具,以便更好地協調參與各方的利益,從而推進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的進程。此外,NFC也成為歐洲運營商主推業務,目前NFC技術已在法國多個大城市的交通和商店測試成功。

Vodafone為典型案例。Vodafone始創於1984年,其總部設在英國波克夏邵的紐布利及德國的杜塞爾多夫。公司現時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和客戶服務系統,在增加客戶、提供服務、創造價值上擁有較強優勢。其移動支付業務現時涵蓋短信支付、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三大業務體系。

香港市場–移動支付有望成為運營商新收入增長點

成熟發達的移動網絡市場。中國香港地區尖端的移動網絡支持超過9,000個公共無線接入點,確保全境連接。2004年,首個3G網絡推出,2009年推出4G服務。電信市場沒有外資所有權的限制,從而創造了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消費者可以受益於高質量的服務和實惠的價格。

運營商借力移動支付實現增長機會。蘋果手機的巨大成功帶動香港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預計到2015年底,香港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將達到72%。然而,飽和的移動通信市場造成智能手機每戶平均收入(ARPU)下降。因此,移動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通過增值服務(如移動電視和互動遊戲)尋求新的收入增長機會。這種發展將有助推動移動支付行業成為新的收入增長點。

非接觸式智能卡早已大行其道。香港精通高科技的消費者已經熟悉非接觸式智能卡,如八達通和VisaPayWave。非接觸式卡嵌入RFID技術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讀卡進行支付。八達通最近更與淘寶展開合作,消費者到淘寶購物,選定貨品後可選擇以八達通付款,當網頁顯示QR編碼後,開啟智能手機八達通App應用掃瞄,然後將個人八達通拍向支持NFC功能的手機,即可透過支付寶平臺以八達通付款。2008年推出的VisaPayWave信用卡是另一種流行的非接觸卡。很多消費者使用VisaPayWave支付日常采購。非接觸式智能卡的普及推動香港減少現金交易,並為移動支付的應用鋪平道路。

其他因素可能阻礙移動支付應用。在其他成熟市場,移動設備的激增導致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平均而言,香港精通高科技的消費者頻繁地升級手機,大約每18個月升級一次。這種做法已經創造了一個高度分散的手機用戶群,現有的設備可能會阻礙移動支付的發展。

直到政府發布特定的移動支付政策,私營部門似乎率先在定義這個新的支付渠道。最少的政府介入可能是行業的福音,因為這將允許創新和實驗來創造新的市場機遇。然而,缺乏具體法規可能阻礙新競爭者進入市場。雖然八達通似乎已經找到了利基市場,但銀行和移動設備運營商在確定其潛在的移動支付產品收入模式上仍有困難。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市場,消費者有多種支付方式可供選擇。要使消費者習慣使用移動支付,需要推行比信用卡、八達通、現金更方便案全的方式。

日本市場–運營商主導的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業務由移動運營商主導。移動運營商利用其在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整合終端廠商和設備提供商的資源,聯合銀行提供移動銀行業務,從而高效組織起整個移動支付產業鏈。日本的移動支付業務已經比較成熟,現時超過70%的手機用戶已使用移動支付服務。

NTTDoCoMo是日本移動支付業務開展得最好的運營商之一。是日本移動支付業務開展得最好的運營商之一。通過一系列收購活動而主控移動支付產業鏈,公司2005年收購三井住友金融集圑信用卡部門34%股份,借機進入開放式發卡市場;2006年收購了瑞穗銀行信用卡業務18%股份,開始將手機錢包與信用卡捆綁;接著收購日本第二大便利連鎖商店Lawson2%股份,以打開應用市場;最後推出自有品牌的移動信用卡,正式進入消費者信貸領域。

推出推出FeliCa業務。為了便於消費者識別和使用移動數據服務,NTTDoCoMo先後針對其PDC用戶和FOMA用戶推出了基於非接觸IC智能芯片的FeliCa業務。為推動支持非接觸式IC卡“FeliCa”手機的普及,2004年7月,NTTDoCoMo又開展了FeliCa讀寫器的計劃,即針對計劃推出FeliCa支持服務的廠家,NTTDoCoMo出資100億日元代其承擔讀寫器等設備費用。日本NTTDoCoMo模式的優勢在於移動運營商在運營、推廣增值業務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與話語權,使得其控制產業鏈的能力上占有絕對強勢。
以運營商為主導的模式特點是用戶的賬號註冊在運營商的支付平臺上,直接與運營商接觸。運營商可以為消費者提供3個賬戶方式:i)手機賬戶、ii)銀行賬戶、及iii)虛擬銀行賬戶。移動運營商需要承擔部份金融機構的責任和風險,這就是需要運營商參與銀行業務,日本金融管制政策寬松因此可行。
韓國市場–銀行與運營商合作的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由商業銀行、運營商雙方合作經營。目前韓國所有的零售銀行都能提供移動銀行業務,主要移動運營商都配合銀行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於FeliCa標準預付費功能的智能卡手機。韓國的移動支付業務已進入規模發展期。

韓國主要有MONETA和K-merce兩大移動支付品牌,它們占據著韓國的半壁江山。其中MONETA由移動運營商SKT與友利銀行、現代信用卡公司合作,SKT在SIM卡上內置了交通卡、銀行卡、會員卡等多種支付功能,SKT還參與商戶的拓展與POS終端布置,通過收取商戶手續費、卡費、增值業務費等方式盈利。參與這一模式的信用卡公司通常收取2.5%的手續費。

這種合作的特點是移動運營商與銀行關註各自的核心產品,雙方形成一種戰略聯盟關系,合作控制整條產業鏈。韓國移動支付業務飛速發展的關鍵在於韓國銀行業對移動銀行業務的高度重視。

非洲市場–銀行主導的移動支付

在非洲等一些尚不發達的國家,金融體系尚不完善,但移動支付已成為人們轉賬、匯款和支付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全球最常使用手機錢包的國家中,75%都在非洲。而全球移動支付最成功的案例則是在非洲的肯尼亞,讓國超過68%的成年人都在使用手機錢包,這一比例位居世界前列。金融欠發達國家在農村地區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比一些發達國家發展得更好,主要是因為移動支付業務對傳統銀行業務的補充作用明顯。

作為Vodafone在肯尼亞的子網,Safaricom憑借成功的本地化策略、創新的服務而成為肯尼亞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占有當地80%以上的市場份額。Safaricom的移動支付產品M-PESA采用的是遠程支付方式,通過短信進行支付,每位用戶只要辦理了手機支付的業務,就擁有了一個手機錢包,用戶可以用手機錢包的資金向另一個手機用戶付款。目前肯尼亞個人或公司進行商品采購,已經不必通過支票和現金的方式進行付賬,只要看好了產品,談好價格,兩個用戶之間就可以用手機進行付款。而且Safaricom不僅支持手機轉賬支付,同時還設立了一些自動提款機,手機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提取現金。這在很大程度上,Safaricom已經遠不是一家通信運營商,同時亦兼具銀行的功能,因為提供多方位的服務,所以獲得了用戶的歡迎,並在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M-PESA不僅為Safaricom帶來可觀的利潤,同時亦增強了客戶的黏性,並提升了品牌認可度。
這種模式以銀行為主導,各銀行通過與移動運營商搭建專線等通信線路,自建計費與認證系統。運營商在該模式中的作用是提供信息傳送的通道。
新加坡市場–政府主導的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的另外一種商業模式則是以政府主導,多產業鏈環節共同參與。新加坡政府將移動支付納入新加坡信息通信發展管理局(IDA)主導實施的“智慧國2015”規劃,調動多方力量,發展移動支付。政府出面牽頭成立了7個參與方的投資財圑,這7個參與方都是利益方,包括銀行、移動運營商、卡商等,由這7家企業共同商討出一個提案,推出一家來做第三方可信服務管理平臺的工作。

2011年,IDA通過“合作征求計劃”(Call-for-Collaboration,CFC)與業界攜手,計劃共同建立亞洲首個全國性的可互通NFC基礎設施。IDA采用7家公司組成的財圑所提交的建議,該其負責建立亞洲首個全國性的近距離無線通信系統,該持有NFC功能的手機用戶能用手機進行支付。這7家公司是智能卡制造商金雅拓(Gemalto)、星展銀行、花旗銀行、付費卡供貨商易通公司(EZ-Link)、以及3家電信公司第一通、新電信及星和。

在此項合作中,金雅拓負責開發和經營TTP基礎設施;星展銀行、易通公司和花旗銀行負責通過金雅拓提供的基礎設施,無線發行各類信用卡、借記卡和儲值支付產品,並將其與客戶手中具有NFC功能的手機的安全芯片進行結合,用戶便能使用手機在配備NFC零售終端的商戶進行交易支付。

國內移動支付產業規模發展條件成熟

已具備基本發展條件

移動互聯網用戶己成規模。根據工信部數據,國內移動互聯網民用戶數從2010年底3億戶上升至2013年底5億戶,而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戶僅為1.89億戶。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遠大於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規模,且前者保持的優勢逐漸增大,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
2013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流量同比大增71.3%至13.2億GB;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42%至139.4M;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比重達71.7%。用戶直接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增速更加顯著,移動互聯網業務對傳統電信業務產生替代作用。用戶在手機微媒體、手機支付、手機視頻等信息內容消費上較以前用戶有更多的傾向。

據艾瑞咨詢統計,2014年第1季度中國移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同比大增140.8%至642億元人民幣,遠遠超過同期整體電子商務市場增速(27.6%)。2014年1季度國內移動電子商務交易額占比僅為14.1%,預計未來國內移動電子商務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3G及WIFI網絡環境的優化、智能終端的普及、移動購物行為的養成等,都對移動電子商務交易額占比提升起較大的推動作用。我們相信移動互聯網和移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不僅可以為移動支付提供廣闊的商用平臺,還可以培養用戶消費習慣,將會是移動支付市場爆發的重要催化劑。
智能終端普及率提高。智能終端的升級提高了遠程支付的速度和使用感受,而NFC近場支付功能的實現基本上必須依靠智能系統。在國內,近年來3G網絡大規模鋪成,明顯改善了用戶的移動體驗。2013年3G用戶突破4億戶,在移動用戶中滲透率達32.7%,同比提升11.8個百分點。3G上網用戶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智能終端的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4.1%至3.2億臺。我們認為移動終端的快速發展為移動支付提供了可視化的、便捷的操作界面與客戶端,並且大大降低了成本。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各種新興的移動支付模式將百花齊放。

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帶動移動支付成長

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同比大幅增長707%至12,197億元人民幣,2010-13年CAGR達175.1%。預計未來3年移動支付市場將保持快速發展,2013-16ECAGR將達90.7%,至2016E84,577億元人民幣。
在移動支付中,預計近場支付發展將更為迅速,2013年國內相關交易規模同比大增148.3%至98億元人民幣,2010-13年CAGR達134%。在遠程支付市場發逐漸成熟的情況下,處於發展初期的近場支付空間更大,也將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預計國內近場支付交易規模2013-16ECAGR將達175%,至2016E2,030億元人民幣。

2015年移動支付產業進入規模發展期

近場支付發力進入爆發增長期

遠程支付已廣泛應用。2013年在移動互聯網市場整體爆發的情況下,移動遠程支付廣泛應用,短信、移動互聯網、客戶端等遠程支付產品運營企業市場表現較好。

2013年第3季度傳統互聯網支付企業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整體和遠程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分別為72.6%及78.4%,均占據市場第一位。拉卡拉、聯動優勢、財付通等開展移動支付業務較早的運營企業,憑借其市場先發優勢亦在整體市場中占據一定位置,三者市場份額分別達10.6%、5.1%及3.9%。而電信運營商受限於金融業務許可、商戶拓展、資金賬戶以及近場支付發展緩慢等因素,在移動支付方面發展相對靠後。

近場支付前期發展緩慢,但即將進入規模發展期。從移動支付各種方式的使用比例來看,目前中國手機用戶遠程支付使用比例為93.1%,手機短信支付使用比例為6.1%,手機近場支付比例僅在0.8%左右。

我們認為目前近場支付發展較慢,主要因為與遠程支付相比,近場支付需要的設施環境和使用條件創新性更強。簡單的說,遠程支付與傳統的互聯網支付對比,僅僅是將網絡轉移到手機上使用,理論上移動互聯網出現就代表著遠程支付的大規模發展開始。而近場支付的使用需要更多區別於傳統支付方式的前提條件,例如非接觸式通訊技術的出現和完善、非接觸式設備的使用和普及、具有近場支付功能的手機的普及等。而這些新的設備和技術並不是單一行業可以推動的,比如非接觸式POS終端需要銀行和商家合作改造,近場支付功能的手機需要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合作確定並發行,近場支付頻率標準需要國家相關部委和各參與方共同商討確定。

但我們相信,在2015年,上述的制約近場支付發展的重要問題已逐漸被解決,運營商、銀聯、銀行已達成初步的發展協議。移動支付手機逐漸推出,商家的移動支付用非接觸POS終端也已大部份改造,近場支付發展的條件已初步具備。

銀聯、銀行及運營商三方合力積極推進

銀聯和運營商是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的核心推動者和執行者,移動支付作為新的支付手段對參與方均有利。對銀行來說,移動支付可以將虛擬化銀行功能進一步實體化,對高成本的銀行網點業務進行替代,搶得移動支付先機的銀行,其市場份額將得到提升。對運營商來說,通過提供新的非電信業務可以獲得新的客戶群,新客戶群產生更高的市場份額將帶動收入增長。移動支付產業的順利發展需要銀行和運營商協調利益分配,找到共嬴的平衡。

經過運營商的妥協,國內移動支付已經逐漸形成了初步的合作模式,即銀行、銀聯及運營商三方共同合作。運營商負責定制擁有支付功能的手機終端,負責在電信客戶中的試用和推廣;而銀聯和銀行則負責在銀行客戶中推廣支付功能的NFC-SIM卡、SD卡、負責銀聯POS終端的非接觸式改造。目前三方就移動支付收益的分配也達成了初步的分配比例。

銀聯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從移動支付的利益分配機制來看,使用13.56MHz標準後,所有的支付必須通過銀聯賬戶,而銀聯在收費占比中也是最大的一方,所以銀聯在收費占比中也是最大的一方,所以銀聯推動移動支付的積極性較強。銀聯最新公布截至2014年1季度末,全國“閃付”終端近300萬臺,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機受理;銀聯“閃付”已成消費者日常小額、快速支付的重要選擇。

但從國內銀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根據此前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2013年1月1日起全國性商業銀行均應開始發行金融IC卡。銀行更換金融IC卡任務較重,因此沒有過多的精力投入移動支付卡的推廣。而銀聯作為一個管理機構,必須依靠銀行實體進行推廣,這就限制了銀聯的主動性。

運營商積極性更高。從運營商的角度看,尤其是客戶流失嚴重的中國移動,對推動移動支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強。

中移動:根據最新的“中國移動定制終端產品白皮書”,中移動將加大力度推廣NFC,2014年計劃銷售3,000萬臺NFC終端、發展600萬NFC客戶,共發放1億張NFC-USIM卡、NFC-USIM卡與4G終端匹配銷售。此外,在原有智能終端酬金基礎上,給予每臺NFC終端不超過50元人民幣的獎勵酬金。

中電信:公司在其2014年產業鏈大會上表示,在NFC產品上,中電信的目標是新增600萬個手機錢包,民生應用達3,000萬個。此外,4G機型均需支持NFC,2014年中電信將新增4G終端約90款,實現4G終端銷售3,600萬部。2014年上半年,中電信推出千元4G手機,下半年千元以上重點機型均支持4G。中電信已啟動了5,000萬張NFC-SWP集采項目。

中聯通:公司雖然並未明確表示具體的NFC發展目標,但中聯通正與多家銀行合作推廣NFC手機錢包,個別省市已啟動NFC手機錢包專用SWP卡采購。目前聯通完成SWP-SIM卡測試入圍工作,且表示中聯通2,000元人民幣以上集采手機將標配NFC,預計中聯通2014年全年將有千萬張量級的SWP-SIM卡采購。

在上述公開數據簡單測算下,2014年國內三大運營商集體推廣NFC終端將達6,000萬至1億部,NFC-SIM卡的采購量將超過1.5億張。這意味著三大運營商在2014年將發放大量NFC-SIM卡及NFC手機終端,以推動NFC移動支付發展。

NFC有望成為主流

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即為近距離無線通信,為一種電子設備之間接觸點對點數據傳輸的交換技術,目前比較火爆的應用領域為小額支付功能。由於各種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的短板,我們相信各種O2O的新興移動支付方式將僅僅是NFC大規模普及前的過渡形式。隨著央行明確統一采用國際主流的13.56MHz作為行業標準、受理環境大幅改善(i)POS終端改造率超過30%;ii)電信運營商大量采購NFC-SIM卡;iii)主流手機廠商均支持NFC技術),我們認為現時NFC在國內規模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而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亦為NFC發展帶來重要時間窗口。

近場支付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國內移動支付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我們認為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發展可劃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為2012年以前國內電商蓬勃發展帶動發展的遠程支付,主導者主要為互聯網支付巨頭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現時遠程支付規模已形式一定量級,2013年國內電商占社會零售總額已達8%,基本接近國際水平,未來增長空間有限。

第二階段為2013年開始由互聯網支付巨頭推動的O2O電商帶來的各種創新的新興移動支付方式。但現時各方均處於試錯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產品模式。而各種新興方式主要短板在於生態圈較分散、交易規模較少,難以形成較大量級的規模。

第三階段將為銀聯、銀行及運營商主推的近端支付模式。隨著產業鏈合作意向達成、線下受理終端初步普及(現時國內存量POS終端約30%已升級至支持NFC)、運營商大量采購NFC-SIM卡(預計2014E共采購約1.5億張)、主流手機品牌均支持NFC(主流品牌前20名中70%已推出NFC手機),NFC無論在i)國際運營經驗、ii)安全性、以及iii)便捷性方面均擁有明顯優勢,未來必將成為國內移動支付方式主流。
3.3.移動支付助力完成O2O閉環

O2O意味著要到線下去消費,而這些體驗式消費的消費者一般更偏好線上下進行近端支付。故各互聯網巨頭在大力布局O2O市場時,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極致的體驗,預期未來一定會大力布局相應的線下移動支付,而這同時也使得消費者養成移動支付的習慣,為未來的線下移動支付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故隨著O2O市場的發展,未來移動線下支付將迎來新的爆發增長。

O2O成為商戶營銷重要手段

2013年,線上互聯網企業積極滲透到傳統行業里去,線下傳統行業也積極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其中線下傳統零售紛紛開展和打出O2O旗號成為最大亮點。一直在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蘇寧電器改名為“蘇寧雲商”,之後在6月份開始實施雙線同價的O2O戰略;雙十一前後,蘇寧還舉辦首屆O2O購物節,此後張近東在對外演講時更是宣稱把O2O打上蘇寧的標簽。
線下零售商開展O2O大多采取了和微信合作的方式,微信作為移動端第一入口給了O2O無限遐想空間;百貨方面,上品折扣、新世界百貨、天虹百貨均與微信達成了合作。

通過O2O的模式,商戶可以獲得相應的會員,而當采用配套的移動線下支付方式時可以獲得會員的消費信息,為以後個性化營銷提供了便利。

助力完成O2O閉環

O2O業務成長所需面對的障礙主要來自3方面:i)線上線下對接問題,交易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的風險;ii)用戶習慣是一個較為關鍵的影響因素;以及iii)移動支付問題制約O2O發展。

快捷高效的移動支付方式將有效幫助商家完成O2O閉環,即幫助解決前述第3個問題。當消費者完成線下支付時,其支付行為所產生的信息流將在閉環回路中傳遞,有效地將用戶消費行為傳送至O2O電商,從而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消費信息核對。通過對大量消費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到用戶的個人信息、位置、消費偏好,信用紀錄等,從而為商家改善消費體驗提供有效支撐。
4.重點關註投資標的

綜合平臺:我們看好通過收購+自營切入O2O領域的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房產O2O:

在中國整體經濟增長放慢的大背景下,國內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重點將從過往的增量市逐漸過渡到巨大的存量市場(現時國內一手房交易、二手房交易和房屋租賃市場規模合計每年接近10萬億元人民幣)。這個趨勢也倒逼著房地產各個環節包括營銷傳播、施工建設、社區服務等各方面去通過互聯網的手段作出改變。我們相信未來國內房產電商行業發展將趨向以下三大方向:i)從過去轉化率較低的媒體屬性轉型至購房交易平臺屬性,像搜房網通過入股世聯和合富輝煌以加速實現;ii)全民營銷的第三方平臺,像房多多、好屋中國這種通過打造全國性經紀公司、經紀人與個人的第三方經紀平臺將進入百花齊放階段;以及iii)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手段開拓收入來源並提高流量轉化率,像搜房及易居這種房產電商正在各自打造互聯網金融產品以解決資金痛點,並促進購房轉換。我們建議投資者關註易居(EJ.US)及合富輝煌(0733.HK),看好其通過存量房產交易數據切入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

另一方面,我們亦看好社區服務O2O的投資機會。傳統物業管理服務效率低下,運營不透明,用戶的痛點特別多。我們相信社區服務互聯網化將顛覆傳統物業管理服務市場,並將打開房地產後市場千億級的市場空間。我們建議投資者關註全國最大的社區服務運營商彩生活(1778.HK),旗下現時管理GFA超過1.6億平方米,覆蓋超過1,000個社區。看好公司通過社區服務作為入口切入O2O的商業模式,並通過電子支付及社區電商打開貨幣化空間。

IC產業O2O:

國內IC元器件采購市場場規模每年達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小企業采購額占約8,000億元人民幣。2013年IC電商行業市場規只有約70億元人民幣,電商化率僅為0.35%。建議關註IC產業O2O龍頭企業科通芯城(0400.HK),其2013年已占絕對領先的55%市場份額,GMV規模為排名第2的對手約9倍。我們看好這種通過垂直產業B2B業務作為入口,利用大數據,通過互聯網金融及各種增值服務以加大貨幣化力度的商業模式。

移動支付:

我們相信隨著ApplePay推動全球NFC產業商用化加速,以及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未來上市,電子支付行業將持續成為資本市場關註熱點。我們看好正在全球超過80個地區及市場跑馬圈地(預計海外業務收入2013-16ECAGR將達46%)的全球第3大POS終端供貨商百富環球(0327.HK),預計公司NFC-POS出貨量占比將從2013年25%大幅提升至2014E的50%。另一方面,我們看好中港上市公司中少數具有持續性收入模式的第三方支付龍頭企業高陽科技(0818.HK),預計2014E基本面見底,2015E將開始進入業績向上拐點。






文章來源:安信國際


(註:文中觀點代表作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54

避險模式:美債“瘋漲”引領 資金湧入國債避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15

隨著油價和股市的暴跌,全球資金瘋狂湧入以美債為主的國債避險,導致全球國債收益率暴跌。

周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驟降至2%以下,最低觸及1.889%,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0.288%;歐元區方面,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443%,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720%。

us

japan

german

france

花旗全球G10外匯策略師Steven Englander表示:“2015年開年,G3貨幣集團的10年期國債平均收益率跌至1%以下。這是前所未有的,即便在1930年代,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都要高於現有水平。”(這里的G3是指美國、歐元區和日本)

Englander指出,這顯示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缺乏信心,但很難說我們已經處於一場恐慌之中。

新債王Gundlach上周在接受《巴倫周刊》采訪時預計,如果油價跌至40美元,那麽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降至1%水平。昨天,美油再度暴跌4%,已經跌破48美元,距40美元更近了一步。

下圖可以看出,美國國債市場正在重現去年十月市場暴跌時的景象:

20150106_crash1_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25

新基探營:引領生藥板塊收益冠軍的SBIO到底何方神聖? 美股基金策略

http://xueqiu.com/3917237536/38467384
進入2015年,生藥板塊繼續在美國股市繼續以超標普500的表現成為最熱和最具話題性的板塊,而在這個過程中,在排頭引領大家目光的不是IBB之類的老兵,卻是一支去年最後一天才正式發行的新兵:SBIO,全稱逼格很高:Medical Breakthroughs ETF,號稱關注的是「醫學突破」,至少現在收益看真的很搶眼,今年以來收益已達22.42%。那麼,這支新基為啥表現這麼搶眼?它會曇花一現還是繼續引領生藥板塊?在投資組合中又該佔有怎樣的位置?在市場給出最終答案前,還是讓我們近距離看看它的投資邏輯,相信每個人自有判斷。

SBIO的發行公司是美國公司APLS,已經具有25年的投資經驗,它們於1995年首次進入ETF發行領域,官網聲稱目前已是美國第四大ETF發行機構。事實上,APLS提供的產品類型很多,包括封閉性基金、共同基金、ETF,甚至包括保險相關投資產品,當然,ETF還是它們的主營業務。讓我們回到APLS今年最惹眼的產品:SBIO上來,這支ETF的投資策略,從它官網的一張圖就一目瞭然了:
1.選擇美國市場的生藥公司中正有藥物處於FDA的2期或3期臨床實驗階段。
2.市值在2億到50億美元之間,即中小規模生藥公司。
3.其現金按照現在的「燒錢」節奏,起碼得可以支撐2年,畢竟,生藥就是搞科學,不是請客吃飯,要花好多好多錢啊。
4.權重整體是市值權重,但是會做調整,單個股票佔比不得超過4.5%,否則就要做倉位的再平衡。
5.持倉股票流動性得靠譜,每天交易量要超過100萬。

好了,這支ETF的「價值觀」已經一目瞭然了,為什麼叫「醫學突破」,因為都是正在燒錢研發新藥,且進入臨床實驗中後期的公司,這要是成功了,那真不但是醫學界的或大或小的突破,也是對應股票價值的突破。我們都知道,投資生藥公司,特別小生藥公司,最刺激的就是它時不時就會暴漲暴跌幾十個點,而觸發類似事件的往往就是實驗結果,成功了直上雲霄讓你晚上加菜多喝一杯酒,失敗了跌穿地板讓你關燈吃麵。但是,畢竟可能帶來高額回報的領域,人們看到的往往是成功的一面,忽視風險,所以此類股票依然是投資者樂於投資,甚至可能都搞不清楚它幹啥的就去賭一把的標的。

或許,APLS正是看到了這種需求推出了SBIO,它持倉的正是這種股價有可能飛上天也可能掉下地的股票,但是又相對控制了風險,首先掛鉤一籃子股票的分散投資就是最好的風險控制,畢竟也不可能所有公司的實驗都失敗啊。同時,它也關注公司的基本面,但是也選擇了相對簡單的現金流情況,畢竟如果是沒錢了掛掉,那股價暴跌會更厲害,而且很難翻身。市值設定4.5%的上限,顯然是為了避免單個股票佔比過高,其股價波動給整支ETF帶來的影響。這這樣的選股思路下,SBIO目前持倉74支股票,其中不少大家熟悉的,如SGEN、BLUE、ACAD、MNKD,等等,畢竟搞搞中小生藥股也是目前國內美股投資者的一個小潮流:

讓我們看看今年以來,SBIO、IBB和標普500指數的對比,可以看出SBIO走勢非常高昂,而且交易量也在增加,目前它處於0.1%的小小的溢價狀態,也多少說明了其正贏得更多投資者的關注,流動性也越來越有保障。目前,SBIO規模還很小,不過在ETF領域,一旦一支ETF表現突出,通常會成長的很迅速,至少目前對個人投資者來說,SBIO的流動性還不是大問題。而0.5%的費率和IBB的0.48%相比,也並沒多太多。

從投資組合角度看,如果你是生藥重度投資人士,那麼SBIO是挺好的與IBB等大市值生藥公司互補的元素。而對於喜好「賭」小生藥公司,資金量有限的投資者來說,SBIO是一個覆蓋此類題材的好工具,特別SBIO有個2億美元市值的選股下限,排除了如GENE、ATOS等曾經妖過的股票,可以以它和一兩支你經過選擇的個股配合使用。而作為求穩的投資者,在組合中,SBIO可以小倉位配置,並在確認生藥板塊階段性走高的情況下嘗試加大配置,以便迎風獲得更高收益。但是,如果生藥板塊進行大幅度回調時,中小公司可能幅度更大,這也是SBIO的風險所在。不過,SBIO畢竟給了投資者以一個增加了一定安全係數,投資生藥領域成長性公司的工具,對於長期看好生藥板塊的投資者來說,還是值得擁有的。


基金檔案:

名稱:Medical Breakthroughs ETF(SBIO)
發行商:ALPS
成立時間:2014.12.31
費率:0.50%
市值:39.46 mil
近一週回報率:1.84%
近四周回報率:11.47%
今年以來回報率:22.42%

@股市之豬老白ISIG 

原文&更多ETF信息:http://www.iinvestetf.com/articles/194.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457

科通芯城(0400)引領垂直O2O新藍海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21

科通芯城(0400)引領垂直O2O新藍海
作者:蔡偉鴻


報告摘要
國內IC 領域O2O 電商龍頭。科通芯城為中國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行業最大交易型電商平臺,2013 年GMV 市場份額達55.1%。現時國內相關采購市場規模達2 萬億元,電商滲透率少於1%。我們看好公司通過向藍籌客戶免費提供增值服務以擴大GMV 規模並增強對供貨商的議價能力並產生返利,再利用在線推廣平臺以低成本獲取大量中小客戶的盈利模式。公司2014 年總體GMV同比大增52.6%至83.8 億元人民幣,直銷客戶數同比增加83.4%至5,050 位。

互聯網金融及物聯網將成新增長點。公司自3Q14 利用手上低成本海外融資能力為中小客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估計年化凈利差可達約5%。我們相信公司基於交易數據的信用分析及評估,既確保授信可靠性,亦將大幅提高授信的審批效率,預測供應鏈金融業務GMV 2014-16E CAGR 將達153.2%,占整體GMV 將從2014 年3.2%提升至2015E/16E 的9.1%/11%。另一方面,公司亦正積極搶占未來物聯網入口,已推出中國最大的智能硬件創新創業平臺 – “硬蛋”,通過與百度、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合作,為硬件創新企業提供產品推廣、銷售渠道、資金支持等服務,著力打造以供應鏈為核心的一站式O2O 創業服務平臺。我們預計2015E“硬蛋”平臺項目數/ 粉絲數/ 合作夥伴數 (包括投資者、供貨商及制造商) 將分別達10,000 個/1,000 萬/ 5,000 位。

預計2014-16E 凈利潤CAGR 將達48.6%。我們預測公司整體GMV 2014-16ECAGR 將達36.9%,至2016E 的157 億元人民幣,其中直銷/ 第三方平臺/ 供應鏈金融占比將分別達73.4%/15.5%/11%。預計在規模效應帶動下2016E 毛利率/ 銷管費用率將從2014 年提升0.5 個百分點/ 縮窄0.3 個百分點至7.9%/3.7%。以上帶動2014-16E 凈利潤CAGR 達48.6%。

首予“買入“評級。我們認為科通芯城為垂直領域O2O 稀缺性標的,預計i) IC產業O2O 拓展加快、ii) 供應鏈金融推廣快於預期、及iii) 硬蛋平臺貨幣化快於預期將成為股價向上催化劑。我們首予公司“買入”評級,並以2014-16E PEG0.9 倍定價,給予目標價8.00 港元。

風險提示:i) IC 行業電商化步伐慢於預期;ii) 供應鏈金融業務執行風險;iii) 市場競爭激烈拖累毛利率下滑。


1. 國內IC 領域O2O 電商龍頭

科通芯城為中國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行業最大交易型電商平臺,2013 年GMV 市場份額達55.1%。現時國內相關采購市場規模達2 萬億元,電商滲透率少於1%。我們看好公司通過向藍籌客戶免費提供增值服務以擴大GMV 規模並增強對供貨商的議價能力並產生返利,再利用在線推廣平臺以低成本獲取大量中小客戶的盈利模式。公司2014 年總體GMV 同比大增52.6%至83.8 億元人民幣,直銷客戶數同比增加83.4%至5,050位。

1.1. 規模巨大且電商化程度極低的中國IC 采購市場

每年采購市場規模達2 萬億元人民幣
過去10 年來,全球電子行業發展一日千里,主要是大量采用、產品日趨多元化及制造行業細分增加所帶動,中國現時已成為全球主要的電子產品制造樞紐,國內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采購市場規模每年已達2 萬億元人民幣。現時整個市場約有300 萬名客戶,其中約3,000 家為藍籌客戶,其余99.9%為中小企業。以采購金額計算,藍籌客戶約占60% (或1.2 萬億元人民幣),中小企業需求約占40% (或8 千億元人民幣)。制造所有電子產品均需要大量的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因此制造商傾向大量重複采購,每份訂單的購買價值更高,易觀國際預測中國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市場規模2013-16E CAGR將達19%,至2016E 的3.4 萬億元人民幣。

巨大的中小企業板塊備受忽略
上遊供貨商市場: 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價值鏈分布於世界各地。高端元器件制造市場由賽靈思、英特爾及博通等數家以美國和歐洲為基地的供貨商主導,這些全球品牌供貨商會通過少數大型分銷商,向藍籌制造商直接銷售其產品。
上遊活動創新為下遊電子市場創新的主要原動力,直接影響下遊電子市場的創新。上遊活動主要包括設計、制造及測試IC 及其他元器件。設計工作主要在美國及若幹歐洲國家進行;制造工序主要位於亞洲,亦有少數在歐洲和美國進行;測試工作則主要在亞洲進行,尤其是臺灣及中國。上遊活動的三個階段各有不同的資源要求。設計時間的技術要求較其他兩個階段為高;測試階段尤其勞動密集;制造階段則需要巨額固定資產投資,因此需要大量資本開支。

下遊電子制造市場: 在約300 萬家電子制造商 (即元器件買方) 中,只有約3,000 家為大型藍籌公司,其余均為中小型制造商。隨著市場變化不斷,可穿戴技術和智能家居等新產品板塊應運而生,新的中小型制造商持續增加。中小型電子制造商對持續的市場變化和整合適應力較強,預期將繼續在業內占據重要地位。

下遊電子制造商對上遊IC 及其他元器件制造商的影響,主要反映於其對最終用戶了如指掌,因此可在創新方面作出指引。上遊元器件制造商日益重視尋求控制下遊長尾市場的有效方法。一直以來,下遊電子制造商都主要在硬件創新方面作出貢獻。然而,中國電子制造大部份仍為大型跨國公司的原設備制造商,但中國具有成本優勢,亦已設立有利於硬件創新的基礎建設。

備受忽略的大量中小企業。藍籌制造商傾向直接與元器件賣方或透過大型分銷商磋商供應合約;另一方面,中小型制造商則透過小型分銷商或零售店鋪等其他中介人采購該等元器件。因此,中小型制造商往往無法享有與藍籌制造商一樣的具競爭力的定價、服務水平、產品種類、產品質量或數量保證。該等制造商全部由一群分散的分銷商提供服務。

Avnet、Inc.、艾睿電子、富昌電子等美國公司和大聯大控股等臺灣公司,通常側重於服務藍籌制造商;位於北京中關村和深圳華強北等地區的小型分銷商及零售店鋪,則專註於向中小型制造商提供服務。

 電商化空間巨大
與傳統的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線下采購比較,在線采購呈現巨大優勢。電子制造商可隨時隨地在計算機或移動設備上輕松比較和挑選產品。在線分銷平臺並無空間限制,可以同時實現種類更廣、數目更多的產品。另一方面,在線分銷商亦可頻密地更新在線產品列表,以反映供求變化。

過去幾年,中國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市場出現由線下走向在線采購的大幅度轉變。根據易觀國際數據,從事在線采購的制造商數目由2011 年的4,500 家增加至2013 年的97,000 家。盡管在2013 年2 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中,在線采購僅占一小部份 (2013年滲透率約0.4%),預期未來數年中國制造商的在線采購滲透率將持續增長。

在線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市場產業鏈涉及不同參與者,包括供貨商、買家、電商平臺營運商,以及付款及其他服務供貨商。電商平臺提供整合所有服務的接口。除分銷IC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外,電商平臺亦開始提供額外增值服務,例如供應鏈管理、融資以及數據管理。

 可分為兩大業務模式
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采購市場主要可分為兩大業務模式,分別為交易型模式及信息服務模式。

交易型模式: 這是在線采購市場內相對較新的業務模式。在此模式下,在線平臺的交易以自營方式或通過第三方平臺模式進行。在自營模式下,電商平臺營運商會向供貨商購買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持有存貨,然後轉售予客戶,從價差中賺取利潤。為提高客戶滿意度,自營平臺營運商對其產品選擇和質量的控制一般更為嚴謹,並可向客戶提供簡化服務,包括產品選擇、交易、物流、訂單履行及售後支持,因此更有利其建立品牌知名度及行業影響力。在第三方平臺模式下,平臺會協助第三方供貨商完成與客戶之間的交易,但不會持有供貨商的任何存貨。與信息服務模式相比,交易型電商平臺提供供貨商與客戶關系支持、信息科技基礎建設、物流及倉儲服務,在產業鏈方面擔掌較主動的角色。由於交易型平臺營運商需對有關行業具備更深入的專業知識,因此,交易型模式的準入壁叠明顯更高。


信息服務模式: 在此模式下,網站營運商如同目錄或業務名錄一樣,向供貨商及客戶提供信息,以供互相聯系,而本身並不持有任何存貨,其收入主要來自用戶的會員費及廣告費用。會籍認購乃信息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發展最為成熟的業務,而會員費為其主要收入來源。會籍認購一般針對供貨商。付費會員通常可較免費會員獲得更優質的服務及取得更好的效果。由於吸引大量優質客戶可提高信息服務平臺的吸引力,因此向客戶提供的服務一般為免費。除會籍認購外,信息服務提供商亦可能提供付費搜索結果及展示廣告等其他增值服務。在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采購市場上,大部份現有在線平臺 (包括阿里巴巴等主要平臺) 均采用此模式。信息服務模式的準入壁叠相對較低。據易觀國際數據,2013 年按收入計算,信息服務市場規模達501 億元人民幣。

1.2. 科通芯城為國內IC 領域最大交易型O2O 平臺

占據絕對領先市場份額
科通芯城為中國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行業最大交易型電商平臺,2013 年GMV 市場份額達55.1%。我們看好公司通過向藍籌客戶免費提供增值服務以擴大GMV 規模並增強對供貨商的議價能力並產生返利,再利用在線推廣平臺以低成本獲取大量中小客戶的盈利模式。公司2014 年總體GMV 同比大增52.6%至83.8 億元人民幣,直銷客戶數同比增加83.4%至5,050 位。


IC 電商先行者創造獨特的商業模式

藍籌客戶:同樣的價格獲得免費增值服務。公司向大型藍籌電子制造商收取的價格與品牌供貨商直接提供的價格相若,但公司亦同時提供品牌供貨商一般不會提供的在線及線下額外增值服務,而不另外收費。公司提供的服務包括整合新產品供應鏈管理信息及售後支持。公司2014 年籃籌客戶數同比增長35.8%至129 家,ASP 同比上升24.4%至約2,704 萬元人民幣,帶動相關GMV 同比大增68.9%至34.9 億元人民幣。公司較大的交易規模有助其提高與供貨商的議價能力,並能夠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較優惠的條款向頂級供貨商采購產品,進而降低采購成本,令公司產品定價方面更具競爭力。簡而言之,公司通過為藍籌客戶以同樣價格提供免費增值服務,以提升業務規模並增強對供貨商的議價能力,再以折扣或返利形式 (一般約5%) 享受更優惠的采購價格,從供貨商端產生返利的收入模式。



中小企業客戶:通過在線推廣以低成本獲取大量中小客戶以產生交易傭金。中國的電子制造商供應鏈高度分散,中小型電子制造商往往因規模不足而難以及時獲得品牌供貨商供應原廠電子元器件,亦缺乏議價能力磋商具競爭力的購貨條款和有效管理采購流程。公司的電商平臺為中小型電子制造商簡化了繁複的采購系統,成為其獲取可靠、優質的品牌產品的有效途徑。公司的規模經濟效益使其能夠向中小型客戶提供具競爭力的價格,同時維持吸引的溢利率。另一方面,公司在專責的專業銷售代表圑支持下,於售前、售中及售後階段提供周全的在線及線下服務,致力為客戶的采購流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科通芯城2014 年中小企業客戶數同比大增85.1%至4,921 家,帶動相關GMV 同比大幅增長74.8%至33.3 億元人民幣。


供貨商群:降低銷售及售後成本,擴大客戶基礎。科通芯城除向供貨商采購大量IC 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外,亦透過綜合平臺為供貨商提供售前服務及社交媒體營銷,以推廣供貨商的新產品及新科技。公司通過具備規模的交易平臺深度了解客戶的需求及采購習慣,因此促銷力度成效更大,並能以度身設計的方式發掘更多潛在買家。公司提供的全方位服務亦與供貨商的售後服務互相補足,減低其售後成本。更重要的是,中小型供貨商可藉公司的第三方平臺,發掘及擴展不斷增長的中小型客戶群及發展成熟的藍籌客戶群。綜合來說,供貨商對科通芯城平臺的返點低於其內部的直供成本,而公司通過預售服務及社交媒體平臺可幫助供貨商推廣新產品及技術,另外公司全方位的服務可擴大售後服務範圍,並降低供貨商的售後成本。




2. 互聯網金融及物聯網將成新增長點

公司自3Q14 利用手上低成本海外融資能力為中小客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估計年化凈利差可達約5%。我們相信公司基於交易數據的信用分析及評估,既確保授信可靠性,亦將大幅提高授信的審批效率,預測供應鏈金融業務GMV 2014-16E CAGR 將達153.2%,占整體GMV 將從2014 年3.2%提升至2015E/16E 的9.1%/11%。另一方面,公司亦正積極搶占未來物聯網入口,已推出中國最大的智能硬件創新創業平臺 – “硬蛋”,通過與百度、京東、騰訊、360 等互聯網巨頭合作,為硬件創新企業提供產品推廣、銷售渠道、資金支持等服務,著力打造以供應鏈為核心的一站式O2O 創業服務平臺。我們預計2015E“硬蛋”平臺項目數/ 粉絲數/ 合作夥伴數 (包括投資者、供貨商及制造商等)將分別達10,000 個/1,000 萬/ 5,000 位。


2.1. 供應鏈金融業務提高客戶黏性

 大數據平臺的貨幣化機會
我們看好科通芯城以IC 業務為入口建立企業客戶基礎及企業交易關系,通過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以及客戶需求,基於強大的客戶基礎、多元的產品種類及海量數據,實現數據的經濟價值。公司自2014 年第3 季度為客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我們相信基於交易數據的信用分析及評估,即確保授信可靠性,亦大幅提高授信的審批效率。我們估計公司資金成本年化約2-2.5%,公司供應鏈金融業務凈利息年化可達約5%。預計相關業務將可提高公司客戶黏性,並提供新的收入增長點以及提高整體凈利潤率。



2.2. 積極搶占物聯網時代入口
 “硬蛋”- 中國最大的智能硬件創新創業平臺

公司正積極搶占未來物聯網時代的入口,已推出中國最大的智能硬件創新創業平臺 –“硬蛋”,通過與百度、京東、騰訊、360 等互聯網巨頭合作,為硬件創新企業提供產品推廣、銷售渠道、資金支持等服務,著力打造以供應鏈為核心的一站式O2O 創業服務平臺。

硬蛋平臺在成立兩個月內已擁有近100 萬名粉絲,同時聚集了近2,000 個智能硬件項目。我們認為這些粉絲群將不僅對智能硬件有興趣,未來更可能是新產品的最終客戶,並將扭轉公司過往的營運模式,從以往的B2B 轉至未來的B2C 模式,並將改變以往只有幾十萬甚至幾萬玩家在使用智能硬件的局面。硬蛋平臺現時不僅為客戶提供供應鏈知識及供應鏈需求對接等服務,還將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充當顧問,提供市場營銷及品牌推廣服務。相信硬蛋未來將可為硬件創業圑隊提供推廣產品的平臺,以最低成本將產品推廣至具潛力的粉絲群及受眾群。我們預計2015E“硬蛋”平臺項目數/ 粉絲數/ 合作夥伴數(包括投資者、供貨商及制造商等) 將分別達10,000 個/1,000 萬/ 5,000 位。預計未來當物聯網及硬件創新平臺發展成熟並具備規模後,硬蛋平臺將提供巨大的貨幣化空間,成為公司未來新的收入增長點。


3. 預計2014-16E 凈利潤CAGR 將達48.6%

我們預測公司整體GMV 2014-16E CAGR 將達36.9%,至2016E 的157 億元人民幣,其中直銷/ 第三方平臺/ 供應鏈金融占比將分別達73.4%/15.5%/11%。預計在規模效應帶動下2016E 毛利率/ 銷管費用率將從2014 年提升0.5 個百分點/ 縮窄0.3 個百分點至7.9%/3.7%。以上帶動2014-16E 凈利潤CAGR 達48.6%。



4. 首予“買入”評級

我們認為科通芯城為垂直領域O2O 稀缺性標的,預計i) IC 產業O2O 拓展加快、ii) 供應鏈金融推廣快於預期、及iii) 硬蛋平臺貨幣化快於預期將成為股價向上催化劑。我們首予公司“買入”評級,並以2014-16E PEG 0.9 倍定價,給予目標價8.00 港元。



5. 風險提示

i) IC 行業電商化步伐慢於預期;
ii) 供應鏈金融業務執行風險;
iii) 市場競爭激烈拖累毛利率下滑。


(來自安信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82

“互聯網+”系列報告 | 移動支付看好阿里騰訊引領創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69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1 17:59 編輯

“互聯網+”系列報告 | 移動支付看好阿里騰訊引領創新
作者:盧婷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短期內將更多地由互聯網公司主導,即二維碼支付技術路徑。因此首要推薦擁有二維掃描槍、NFCPOS機具設計生產能力的新大陸,以及擁有商戶信息管理系統並積累大量線下客戶資源的石基信息。其次建議在長期範圍內關註由銀聯與運營商主導的NFC支付產業鏈。

自進入3G時代以來,移動互聯網在國內取得了十足的進步。移動互聯網時代最獨特LBS+O2O服務能否形成閉環之關鍵便在於移動支付,智能手機替代銀行卡與現金是必然趨勢。

經歷特殊的2014年,國內移動支付產業呈現出電信運營商、銀聯、互聯網公司三足鼎力之勢。在2012年結束與銀行/銀聯方面的技術標準之爭後,由運營商與銀聯主導的NFC支付是主流方向,然而實際進度卻低於預期。銀聯與運營商主導的移動支付業務由於是對原有業務的替代,產業鏈過於複雜,參與方之間的成本分擔與利益重新分配難以協調,短期內大規模迅速推廣動力存在不足。

互聯網公司線下支付業務是原有線上業務的自然延伸,支付是促使O2O形成閉環關鍵之處,推廣移動支付業務動力充足;同時互聯網公司(阿里、騰訊等)擁有龐大、高度活躍的用戶群,更擁有快速果斷的戰略執行力。如果獲得預期的政策地位——例如二維碼標準出臺、交易清算資格等,互聯網公司以更高調的姿態大規模推廣移動支付業務將是大概率事件。

一、投資邏輯:布局移動支付,首要關註二維碼支付產業鏈

1、經歷特殊的2014年,移動支付趨勢不可阻擋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巨大變革,智能手機替代銀行卡與現金的趨勢具有必然性。自進入3G時代以來,移動互聯網在國內取得了十足的進步,給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帶來巨大的變革。手機不僅是通訊工具,更是全方面的智能生活服務助手;移動互聯網時代最獨特LBS+O2O服務能否形成閉環之關鍵便在於移動支付,智能手機替代銀行卡與現金是必然趨勢。

經歷特殊的2014年,國內移動支付產業呈現出電信運營商、銀聯、互聯網公司三足鼎力之勢。由運營商與銀聯主導的NFC支付一直是國內移動支付的主角。而在2014年初,阿里與騰訊以二維碼拉開耗資19億元的打車軟件之戰。互聯網公司轟轟烈烈殺移動支付卻又被央行緊急叫停,但已經與運營商、銀聯形成三足鼎力之勢。9月,Apple Pay重磅發布,成為全球移動支付產業的里程碑事件,關於Apple Pay通過與銀聯或支付寶合作入華的猜測亦頻繁見報於主流媒體。10月,國內關於有可能出臺二維碼支付標準、開放“第二銀聯”等將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成為持續的市場熱點。即使政策多變,我們認為移動支付的趨勢仍然不可阻擋。12月,支付寶錢包在“雙十二”購物節高調推出掃碼支付五折優惠,可以認為該行為已經得到監管層的默許。

2、移動支付困局,運營商與銀聯合作推動NFC支付表現平平,推廣動力不足
運營商與銀聯結束標準之爭,NFC支付依然雷聲大雨點小。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由運營商在幾年前便開始探索,在2012年結束與銀行/銀聯方面的技術標準之爭後,由運營商與銀聯主導的NFC支付是主流方向。三大運營商均表態將大力支持移動支付產業發展,並發布數千萬的SWP-SIM卡采購計劃,然而實際進度卻遠低於預期。

銀聯與運營商短期內大規模推廣移動支付的動力可能並不充足。尤其是從銀聯角度來看,線下移動支付是對原銀行卡刷卡交易業務的取代,交易手續費分成是銀聯的主要收入來源,與運營商的合作意味著由於重新分配利益導致潛在收入的直接下降。即使現金交易被移動支付替代產生新增業務,但小額現金交易更集中於便利店等場所,手續費率偏低,此類新增業務收入可能並不足以彌補潛在損失。尤其NFC硬件終端的改造將耗費大量成本,因此銀聯等方面短期大規模推廣移動支付並沒有很大的直接利益動力。

3、線下支付是阿里、騰訊原有線上業務的自然延伸,動力充足且更有優勢
線下移動支付是阿里、騰訊原有線上支付業務的自然延伸。第三方在線支付即將結束高增長趨勢,以阿里、騰訊為主第三方在線支付企業急需向線下拓展支付業務以產生新的增長點。但與銀聯不同,互聯網公司線下拓展支付業務是對原來線上支付業務的自然延伸,不僅不會形成替代關系,反而在用戶及交易系統等資源上高度共享。

移動支付促使O2O形成閉環,阿里、騰訊更具推廣動力。對於銀聯或電信運營商而言,由於缺乏相關業務的布局,移動支付的價值僅在於帶來交易手續費收入,或增加電信運營商的用戶粘性。移動支付對於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卻不止如此,其更為重要的作用是促使阿里或騰訊O2O生態閉環的形成。相比交易手續費收入而言,交易數據擁有更為重要的價值。

活躍用戶群破解移動支付雙邊問題,互聯網公司快速執行力優勢明顯。支付寶錢包與微信支付已經積累有數億的高度活躍的用戶群,僅需在商戶側完善布局即可形成線下支付閉環。如果獲得預期的政策地位——例如二維碼標準出臺、交易清算資格等,由於擁有更加快速且果斷的執行力,互聯網公司以更高調的姿態大規模推廣移動支付業務將是大概率事件。

4、投資方向:首要關註以阿里騰訊為主導的移動支付產業鏈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短期內將更有可能由互聯網公司主導。鑒於支付寶與騰訊更傾向於采用基於軟件的二維碼支付方式,即使采用NFC技術也更有可能通過HCE技術繞開電信運營商,個人消費者端(C端)無須增加硬件設備,支付受理環境(商戶,B端)的改造升級卻不可避免,由此產生第三方企業的投資價值。建議首要關註擁有二維掃描槍、NFCPOS機具設計生產能力的新大陸,以及擁有商戶信息管理系統並積累大量線下客戶資源的石基信息。

對於由銀聯與運營商主導的NFC技術路徑,由於產業鏈結構複雜以及利益分配的問題,其發展速度可能是較為緩慢的。但考慮到Apple Pay的帶動作用,以及NFC技術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優於二維碼,NFC支付產業鏈的長期投資價值也並不容忽略。尤其是中國移動在2014年主要資源傾向於向4G網絡建設及推廣,待取得足夠的4G領先優勢之後,不排除中國移動開始在NFC支付發力,因此三大SIM卡商——恒寶股份、天喻信息、東信和平依然值得關註,以及正在建設校園支付生態圈擁有TSM平臺建設能力的新開普。


二、第三方支付體系與移動支付概述

(一)第三方支付存在五大支付牌照體系

國內第三方支付業務隨著銀聯的成立和在線購物的發展而興起。第三方支付是指由獨立於商戶和銀行的第三方非金融機構完成的、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的支付結算服務。早在2000年左右,國內便開始出現第三方支付業務,例如雲網支付、首信易支付等。2002年銀聯成立,第三方銀行卡收單業務開始蓬勃發展,成為國內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推動力量。後隨著在線購物的興起,基於互聯網的支付成為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另一主要力量。


央行於2011年開始規範化管理市場,對第三方支付實行牌照制。由於支付市場的不規範,央行於2011年開始對第三方支付市場進行規範化管理,實行牌照準入制。目前央行共發放六種類型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截止2014年9月,央行累計發放了5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共有269家企業獲得。



(二)銀行卡收單與互聯網支付是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業務

1、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超過50萬億元
第三方支付業務是對傳統金融機構支付業務的有效補充,且交易規模不斷上升。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2013年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7.2萬億元,同比增長38.7%。預計到2017年,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超過50萬億元。

2、銀行卡收單與互聯網支付是第三方支付市場的主要業務
銀行卡收單業務依然是第三方支付業務的主要部分,互聯網支付增長迅速。在2013年17.2億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當中,銀行卡收單業務交易規模達10.32萬億元,占比達60%,增速約24%;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為5.7萬億元,占比33.1%,但增速高達56%。

銀聯商務牢牢把握銀行卡收單市場,支付寶與財付通競爭互聯網支付。在線下銀行卡收單市場當中,由中國銀聯控股的專業從事銀行卡收單業務的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58.1%。在互聯網支付市場,支付寶占據了接近一半(48.7%)的市場份額,財付通則占據19.4%的市場份額。總體來說,銀聯商務、支付寶與財付通三者在國內第三方支付整體市場已經形成了三足鼎力之勢。


(三)移動支付是互聯網支付與銀行卡收單業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相互融合

1、廣義上移動支付是一切基於移動端的支付行為

從廣義上看,移動支付指一切基於移動終端所發起的支付行為,包括手機購物、手機購買余額寶等純線上場景應用。一般數據調查咨詢機構在統計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時多以此為統計口徑。由於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手機購物逐漸主要方式,由此帶來廣義上的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在近兩年大幅上升。2012年,國內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僅1,511億元;2013年迅速上升至1.2萬億元,同比增長707%.大幅增長一方面由於手機購物的影響之外,還與2013年支付寶推出余額寶產品引起大量申購有關。

支付寶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財付通市場份額開始大幅上升。由於依托於手機淘寶及手機天貓的移動購物平臺,支付寶占據了國內移動支付市場接近80%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騰訊旗下的財付通早期由於缺少移動購物平臺的支付,僅占有約3%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微信支付的普及,財付通份額迅速翻倍至8.4%。由於手機購物等應用場景的支撐,支付寶與財付通將依然主導移動支付市場。

2、狹義移動支付重點在於線下應用場景,是對銀行卡與現金的替代

從狹義上看,移動支付指應用於線下場景的,基於移動終端所發起的支付行為。廣義移動支付所包含的手機購物、手機申購金融理財產品等支付行為是從PC向手機的轉移,其本質並未發生明顯的變化——依然是發生於線上的互聯網支付的一種。狹義上的移動支付是指發生於線下場景的、基於手機終端發起的支付行為。由於對目前的線下銀行卡與現金等支付媒介的替代作用,狹義上的移動支付將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本文亦主要以狹義上的移動支付為主要研究對象。

融合銀行卡收單業務與互聯網支付業務兩者的共同特點。移動支付本質上是銀行卡與現金的數字化,而由於具體實現機制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近場支付與遠程支付。兩種模式的技術路徑與主要發起方不盡相同,相關產業鏈上下遊也存在區別。

近場支付:近場支付依然以傳統的銀行卡收單網絡為資金交割數據傳輸通道,以手機中內臵芯片的形式模擬銀行卡,一般通過非接觸技術例如NFC技術實現手機芯片中的銀行卡數據在手機與收單網絡接收終端之間的傳輸,從而實現一機多卡,非接觸快速完成交易的功能。近場支付在國內主要由運營商與銀聯組織推動,相關產業鏈較為龐雜,包括手機終端廠商、NFC-SIM卡廠商、運營商、銀聯組織等。

遠程支付:遠程支付則以線上互聯網支付網絡為資金交割數據傳輸通道,以手機APP實現個人銀行賬戶的操作,一般以二維碼作為收款與付款雙方之間建立交易連接的信息交互媒介。遠程支付在傳統的線上PC互聯網支付在線下場景的拓展應用,主要由互聯網企業推動,相關產業鏈較為簡單,主要由互聯網企業及其戰略合作企業為組織部分。

3、國外以近場支付為主流選擇,國內則NFC支付與二維支付共存

從全球移動支付業務最為發達的日本與韓國來看,以NFC技術為基礎的近場支付是主要技術方向。即使在移動支付欠發達的美國,相關參與方也更多嘗試選擇NFC技術,例如美國AT&T等運營商推出的Soft Card、由Google推出的Google Wallet和蘋果公司的Apple Pay等。

但國內由於特殊的背景環境原因,NFC支付目前並未得到很好的發展,相反由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主導的二維碼支付自2013年開始取得較快的發展。

三、銀聯、運營商與互聯網巨頭推動移動支付呈三足鼎力之勢

(一)使用者與付費者分離、推廣邊際成本導致移動支付困局

1、消費者與商戶為移動支付產品使用者,但並不承擔支付網絡建設成本

移動支付產品的最終使用者承擔支付網絡建設成本的動力不足。移動支付工具是線下場景下消費者與商戶連接橋梁,便捷的移動支付工具不僅可以為消費者帶來便利性,同時還可以促進商戶端的交易量。然而,移動支付體系當中最直接、最受益的雙方——消費者與商戶並不需要承擔支付網絡的建設成本,至少在關鍵的支付網絡建設初期承擔建設成本的意願並不強。根據移動支付網援引第三方的調查數據,有超過一半的個人消費者不願意承擔NFC手機與SIM卡更換成本,更有超過70%的消費者不願意額外付費。商戶端則由於使用人數較少,初期亦沒有承擔受理環境改造成本的動力。

在當前的NFC移動支付網絡體系建設過程,成本主要由運營商與銀聯承擔。例如在支付終端層面,由中國移動采購SWP-SIM卡為其用戶免費更換,而SWP-SIM卡采購成本遠高於普通SIM卡;由於支持NFC功能將增加智能手機生產成本,中國移動對終端廠商進行補貼。在支付受理環境層面,對現有POS機具進行改造使之具備NFC受理功能所產生的成本由中國銀聯進行補貼。除此之外,運營商與銀聯還需要承擔TSM平臺建設、運營維護成本。

2、邊際成本較高,難以相比普通互聯網服務的推廣模式

零邊際成本是普通互聯網服務商業模式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之處。使用者與付費者分離的商業場景並不少見,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普遍。一般而言,互聯網服務業態是向使用者免費,然後以此開拓增值服務向第三方收費,先積累用戶再挖掘用戶價值向第三方例如廣告主收費是十分普遍的商業模式。此種模式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務是標準化的、軟件服務產品,積累用戶過程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因此用戶的增長並不會帶來過高的成本壓力。

NFC支付推廣涉及硬件面臨較高的邊際成本問題。盡管我們認為移動支付是互聯網支付形態的一種,但與普通互聯網不同,涉及線下及硬件的NFC支付面臨較高的邊際成本。例如在消費終端推廣過程當中,除SWP-SIM約5~10元每張的采購成本之外,運營商還需要向每一臺具有NFC功能的手機補貼30元;在改造POS機具過程當中,每臺改造成本可能高達300~500元。中國移動與浦發銀行合作在上海地鐵推出NFC手機刷卡支付,但硬件升級改造投入高達3,000萬元人民幣2。較高的邊際成本意味著初始投入到最終產生之間的過程依然需要持續的投入,從而對市場推廣速度形成制約。

(二)銀聯、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三方角力,互聯網公司更有主動姿態

1、移動支付市場是一個由供給創造的市場,供給方形成三足鼎力之勢

個人消費者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供給創造移動支付市場。從我們前述數據可以看到,個人消費者對移動支付是有“需要”但沒有“需求”的,即認可移動支付所帶來的便利性,但這種便利性相對傳統支付工具的提升略為有限,不足以驅動個人消費者願意為之支付過高對價或承擔過高成本。個人消費者始終是處於被動接受移動支付服務的地位,新型支付技術提供商處於主導地位,移動支付市場實際上是一個由供給而非需求所創造的市場。
運營商、銀聯、互聯網公司形成三足鼎力之勢。由於所選擇的技術路徑及行業地位的不同,國內移動支付的產業實際上形成了三類主導力量:電信運營商、銀聯、第三方支付/互聯網企業。運營商與銀聯主張NFC支付技術,其中中國移動與銀聯形成合作關系,以阿里支付寶和騰訊微信支付為代表第三方互聯網在線支付機構則更傾向於基於軟件方式實現的二維碼支付方案。三大勢力對移動支付產業的訴求亦不盡相同,市場推廣的動力也大小不一。

2、銀聯:NFC移動支付是對原有業務的替代,潛在利益可能受到影響

銀行卡跨行交易成為常態,交易手續費分成收入依然快速增長。自銀聯於2002年成立以來,國內銀行卡交易市場增長十分迅速。國內銀行卡消費金額3在2002年僅有0.2萬億元,到2013年已經暴增至31.8萬億,年均複合增長高達58.5%。國內銀行卡消費(剔除房地產及大宗批發交易)金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由2002年的4.68%上升至2013年的47.45%,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2013年,國內通過銀聯網絡發生的銀行卡跨行消費業務67.97萬億筆,消費金額達23.75萬億元,跨行消費金額增長高達44.1%。銀聯收入主要來源於跨行消費交易手續費,目前依然處於高速增長之中。

NFC移動支付意味著需要打破當前銀行卡交易手續費分配格局。國內銀行卡跨行消費交易手續費由發卡行、收單行及銀聯按“7:2:1”的比例進行分配,引入運營商參與移動支付則意味著目前的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

從中國移動角度:與銀聯當前的合作模式下,雙方由於分別掌握C端與B端資源而處於勢力均衡狀態。盡管移動支付業務可以帶來用戶粘性,但並不意味著中國移動會放棄向銀聯爭取更高分成比例(例如五五分成)的機會。

從銀聯角度來看:NFC移動支付是對原有刷卡支付的替代,推廣新的NFC支付模式需要銀聯對自身傳統業務的進行顛覆。即使移動支付替代現金交易會帶來新增業務,但小額現金交易更集中於便利店等場所,手續費率偏低,此類新增業務收入可能並不足以彌補潛在損失。

3、電信運營商:由於被管道化威脅而開展支付創新業務

電信運營商內部面臨競爭加劇,外部受OTT企業擠壓面臨“被管道化”威脅。進入3G時代,由於所采用網絡制式的差異,中國電信、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中國移動收入份額從2010年的55%下滑至2013年的50%。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均面臨被OTT企業管道化的威脅。最為明顯的案例就是微信給運營商短信業務所帶來的影響,2014年1~10月國內短信業務收入連續下滑,下降速度超過10%。迫於內外威脅,電信運營商需要開展創新業務以增加新的收入來源,並加強用戶粘性。

運營商B端資源匱乏,內部激勵機制暫時不足。盡管運營商擁有龐大的手機用戶,但在B端資源幾乎沒有掌控力。因此運營商(尤其是中國移動)在推廣NFC支付業務時放棄了對自身更為有利的2.4HGz而是與銀聯合作推廣基於13.56MHz的NFC-SWP技術,以換取與銀聯B端資源進行合作的機會。但是電信運營商相比互聯網公司依然缺少靈活的機制,例如中國移動主要依托湖南省分公司的電子商務基地推動支付業務,單一省分公司對其他省分公司缺乏足夠的影響力,缺乏足夠的激勵機制難以形成有效合力。

4、互聯網公司:線下支付是原有業務的自然延伸,更是O2O生態閉環形成的關鍵

第三方在線支付即將結束高增長趨勢,阿里騰訊需要向線下拓展新的增長點。由於國內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第三方在線支付市場規模亦取得十分強勁的增長。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2009年國內第三方在線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僅5,051億元,2013年則達5.7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高達83%。然而,隨著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的成熟,以此為依托的在線支付業務增速也將趨勢於放緩。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國內在線支付交易規模增速將在2016年下降到30%以內。正因如此,以阿里、騰訊為主第三方在線支付企業急需向線下拓展支付業務。但與銀聯不同,互聯網公司線下拓展支付業務是對原來線上支付業務的自然延伸,不僅不會形成替代關系,反而在用戶及交易系統等資源上高度共享。

支付只是過程,O2O與互聯網金融才是目的。對於銀聯或電信運營商而言,由於缺乏相關業務的布局,移動支付的價值僅在於帶來交易手續費收入,或增加電信運營商的用戶粘性。移動支付對於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卻不止如此,其更為重要的作用是促使O2O與互聯網金融生態閉環的形成。相比交易手續費收入而言,交易數據擁有更為重要的價值。

支付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聯結點:互聯網公司擁有巨大的線上流量,可為線下商戶帶來充足的客源。傳統方法通常以人工的方式確認互聯網公司的引流效果,例如酒店通過人工方式向OTA網站(例如攜程)確認客戶的入住,但這樣會增加不必要的人工成本以及交易數據的不真實性。

支付數據流帶來精準營銷與創新金融產品:互聯網公司從消費者和商戶兩端的交易數據當中均可獲得更多價值。例如在消費者端,互聯網公司通過交易數據的分析可以實現精確營銷等目的;在商戶端,互聯網公司可以通過交易流水分析商戶信用能力從而開展貸款等創新金融業務。

互聯網公司打破傳統線下支付利益分配格局。目前支付寶等的線上支付業務通過直連銀行的方式繞開銀聯的清算網絡,在PC互聯網時代並沒有與銀聯機構產生直接的利益沖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線下支付場景下,互聯網公司通過二維碼的方式依然使得交易在其自身的“清算”網絡中完成,於是直接侵蝕了傳統銀聯機構的利益。然而本屆政府的執政理念更傾向於市場化監管思路,央行有可能開放清算轉接資質,銀聯組織越來越真實地被定位為企業,因此互聯網公司從事移動支付業務並不會存在長期的政策障礙。

四、運營商與銀聯聯合主導推廣NFC但暫時表現欠佳

國內移動支付產業實際上最早便由電信運營商發起,線上模式的移動支付可以追溯到中國移動在2000年底推出向SP/CP開始代收費功能的移動夢網。隨著3G網絡的普及,運營商紛紛開始布局線下近場支付,但卻面臨著技術標準及主導權之爭,NFC龐雜的產業鏈導致發展進度一直低於預期。

(一)近場支付技術路線之爭:央行確立13.56MHz標準,2.4GHz並未完全消失

NFC技術的前身RFID擁有多種不同工作頻率選擇,運營商與銀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采取不同主張。無源RFID主要工作頻率有低頻125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433MHz,超高頻915MHz;有源RFID主要工作頻率有超高頻433MHz,微波2.4GHz和5.8GHz之分。早在2007年,中國移動在重慶、湖南、廣東對13.56MHz、433MHz、2.45GHz多種技術方案進行試點,並在2008年初步確定2.4GHzRFID-SIM全卡方案為中國移動的支付解決方案——因為2.4GHz全卡方案對手機終端沒有依賴。而銀聯則主張13.56MHz方案,將SE模塊臵於手機主板或SD卡當中——於是可以避免對運營商的依賴。

13.46MHz技術總體比較成熟,較2.4GHz擁有更多優勢。總體而言,13.56MHz要好於2.4GHz,例如在國外擁有成熟的應用產業鏈發展完善;通信距離更短可有效避免誤刷卡現象;以及在手機斷電關機里依然可以使用。然而,13.56MHz技術必須依賴於手機終端實現,至少需要手機終端提供天線設備,2.4GHz則可完成基於SIM卡即可實現。

13.56MHz已經被央行認定為移動支付標準。2012年12月,央行正式發布《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正式確定13.56MHz為移動支付技術標準,結束了多年以來近場通信工作頻率之爭。13.56MHz已經在運營商、銀聯之間達成共識,各類近場支付產品均以此為標準。

2.4GHz更多專利技術來自國產,依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於國內企業在2.4GHz技術擁有更多的專利技術,而13.56MHz幾乎全部由SONY、NXP等國外公司掌握核心專業技術,2.4GHz依然會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根據《2014年第三季度通信行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征求意見稿)》,工信部也將於近期起草2.4GHz技術標準技術,同時還在組織《手機支付基於2.45GHzRCC(限域通信)技術的非接觸射頻接口技術要求》的標準報批工作。

(二)近場支付技術實現方案之爭:NFC-SWP方案基本確立

根據SE安全模塊放臵位臵的不同,13.56MHz近場支付依然還存在三種技術實現方式。即使確定了13.56MHz的工作頻率,NFC支付依然存在多種實現方案。根據安全模塊放臵位臵的不同,有全終端方案(安全模塊放臵於手機終端)、NFC-SWP(安全模塊放臵於SIM卡)、NFC-SD(安全模塊放臵於SD卡)三大類,除此之外還有過渡性的雙界面、貼膜卡等方案。

1、全終端方案:國際主流

全終端方案中的NFC控制器和安全模塊SE均集成於手機終端上的NFC單芯片當中,移動支付等安全類應用加載於手機內臵的安全模塊當中。全終端方案無需更換SIM卡,但必須是支持NFC功能的手機方可實現。由於受Nokia和NXP等知名終端廠商或芯片廠商的支持,全終端方案已經是國際主流方案,尤其是蘋果公司Apple Pay亦采用全終端方案之後可能會形成技術潮流。

2、NFC-SD卡方案:銀聯試點方案之一

NFC-SD卡方案與NFC-SWP方案類似,只是將安全模塊放臵於SD卡當中。由於無需更換SIM卡因此可以獨立於運營商開展業務,該方案一度受銀行及銀聯的較大支持。但目前手機內臵儲存空間逐漸增大,對額外SD卡容量的需求逐漸減少,NFC-SD卡方案將缺少終端與用戶支持。

3、NFC-SWP方案:在國內達成一致意向

NFC-SWP方案在原NFC標準基礎上,將支付應用與射頻模塊分離,在移動終端中增加射頻模塊及天線,SIM卡需支持SWP協議,應用可加載在SIM卡中。該方案由雅思拓、NXP等廠商聯合提出,目前已經成為ETSI標準。運營商在放棄2.4GHz技術的同時,亦向銀聯等合作夥伴爭取到就NFC-SWP方案達成一致意向。


(三)TSM平臺之爭:平臺是NFC安全支付的核心

在結束NFC工作頻率與技術實現方案之爭後,國內近場支付產業又陷入TSM平臺之爭。TSM平臺的主導權直接關系對移動支付產業鏈的控制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TSM平臺是NFC安全支付的核心。NFC安全芯片可以被認為是公共虛擬卡片,可以同時實現不同第三方發行的卡片功能,例如不同的銀行卡、不同地區的公交卡、不同商戶的會員卡等,即不同的應用。由於將多方發行的不同功能卡片集於一身,因此需要可靠的安全機制保障不同應用在公共虛擬卡片空間上的安全性,實現安全安裝應用而不泄露至第三方,同時高效地管理各類應用。由此產生了可信服務管理平臺(TSM平臺),可以實現以下目的:

1、在有智能卡參與的移動支付場景中,為智能卡多應用的業務、技術和安全提供保障。卡片發行方、應用提供方和TSM服務方互相信任;
2、TSM可以服務於商業銀行、電信等各行業的應用提供方、智能卡片發行方等;
3、應用提供方和卡片發行方共享可信的空中安全通道,從而使智能卡支持多應用成為可能,從而在卡片成本分擔、利益共享具備基礎。
和商業銀行傳統發卡流程相比,TSM將空中自動化發卡變成可能,發卡將逐步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

運營商與銀行/銀聯之前關於采取何種NFC實現解決方案實際即為TSM平臺控制權之爭。運營商希望采用NFC-SWP方案,通過對SIM卡的控制達到TSM平臺控制的目的,而銀行/銀聯系則希望安全模塊內臵於SD當中,以擺脫運營商的影響。目前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均建立了較為成熟的TSM平臺。

1、中國移動TSM平臺:重點在於SIM卡安全域管理——SE TSM

早在2012年,中國移動便開始籌劃構建基於NFC的TSM平臺,稱之為NFC多應用開放平臺。通過將SIM卡空間劃分為多個安全域,每個安全域之間有防火墻進行區域隔離並由中國移動多應用開放平臺管理。由於每個安全域是邏輯上的獨立空間,完全兼容行業標準,因此可以通過開放平臺將安全域出租給行業合作方使用。經過兩年的發展,中國移動TSM平臺經成為目前國內最大、最成熟的TSM平臺,累了豐富的TSM運營管理經驗。

2、中國銀聯TSM平臺:面向應用服務的SP TSM

中國銀聯亦於2012就開始建立TSM平臺,並逐步實現與通信運營商、商業銀行等各方TSM平臺的互聯互通。目前,銀聯推進的TSM互聯互通又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性銀行已經全部達成合作,其中12家已經正式發布了業務;區域性銀行已經有30余家與銀聯達成了合作意向,其中已經有7家上線發布了業務。2014年,中國銀聯計劃完成100家成員銀行的接入。

銀聯與中國移動TSM平臺對接,NFC支付閉環2012年初步形成。2012年6月,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正式簽署移動支付業務合作協議。雙方在當年10月份共同制定了中國移動銀聯支付業務規範》、《中國移動銀聯支付業務客戶端技術方案》、《中國移動銀聯支付業務客戶端API接口》、《中國移動中國銀聯手機錢包業務-TSM平臺互聯接口方案》等多項業務標準方案。中國移動定制NFC-SIM卡,在SIM卡SE中除建立主安全域之外還為預臵銀聯輔助安全域。銀聯TSM平臺與移動TSM平臺對接實現系統互聯,合作開發手機錢包客戶端,其中錢包當中的金融應用例如遠程申請、下載、空中圈存等功能由銀聯實現。2013年6月,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對接之後的TSM平臺正式上線。

(四)NFC產業鏈複雜,受理終端與SIM卡需要雙邊改造,推廣進度依然低於預期

NFC支付涉及手機生產廠商(含元器件提供商)、電信運營商、SWP-SIM卡生產商、銀行/銀聯以及TSM平臺技術提供商等多個產業鏈環節,相關企業眾多,過於複雜的產業鏈導致利益分配往往難以達成協調一致的效果,這是NFC移動支付發展一直低於預期的一個重要原因。

基於NFC技術的移動支付需要對收單終端POS進行升級改造,使之可以受理手機進行支付,但改造成本較高。根據鈦媒體提供的數據,每臺POS機改造成本大約300~500元。對商戶而言,不會帶來銷售收入的提升,因此沒有改造POS的動力,不會承擔POS機改造成本。目前主要由銀聯對線下收單機構進行補貼。目前全國擁有存量POS機約1,300萬臺,如果全部改造則需要投入成本約40~75億元,無論對於銀聯或收單機構而言,均是一筆不菲投入。根據銀聯方面的數據,目前市場已經有支付NFC功能的閃付POS機具約360萬臺,但在全國分布並不均勻,華南地區滲透率高於華北地區。同時在商戶端還存在著普遍的收銀員操作不熟悉等問題,受理環境目前依然並不成熟。

SWP-SIM卡發卡量嚴重低於預期。技術標準與TSM平臺之爭盡管已經得到較為完善的解決,但NFC產業鏈過於龐雜導致實際推廣低於預期。早在2013年初,中國移動方面曾預計當年將推出1,000萬臺NFC手機。然而在當年10月底的紐約GSMA大會上,中國移動方面表示僅推出250萬NFC手機、60萬張SWP-SIM卡4。進入2014年,三大運營商紛紛表態將大力支持NFC移動支付的推廣,制定了十分龐大的采購計劃:

1、中國移動:2014年計劃銷售3,000萬NFC終端,發展600萬NFC客戶,共發放1億張SWP-SIM卡。
2、中國電信:啟動5,000萬張SWP-SIM卡采購,要求4G終端將全部具備NFC功能。計劃新增600萬手機錢包用戶,民生應用達3,000萬。
3、中國聯通:雖然未具體明確NFC發展目標,但也開始與若幹家銀行進行合作推廣NFC手機錢包。已經要求2,000元以上的集采手機終端支持NFC功能,並在2014年初啟動513KSWP-SIM卡測試,計劃采購數量亦有可能達千萬張量級。

從SIM卡的主要供應商天喻信息、恒寶股份、東信和平等公司的收入變化及相關公開資料來看,今年電信運營應的實際采購量依然遠遠低於預期,尤其是中國移動2014年業務重心傾向於4G發放,對SWP-SIM卡並未投入更多資源。

五、阿里騰訊依托二維碼,帶來破壞性創新

就在運營商及銀聯均主導NFC支付但推廣速度低於預期之里,國內兩大互聯網巨頭阿里與騰訊紛紛在旗下支付寶錢包與微信當中加入二維碼支付功能。

(一)部署成本低,互聯網公司主導推進二維碼支付

二維碼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重要的信息傳輸載體。二維碼技術最早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由於比一維碼擁有更多存儲空間,糾錯能力強,二維碼在工業領域應用更為廣泛。隨著個人智能終端計算能力、拍攝及網絡傳輸性能的增強,二維碼在個人日常消費、生活領域的應用亦逐漸增加,成為十分常見的信息傳輸載體。

二維碼在移動支付領域存在兩種工作模式。根據掃描方式的不同,二維碼在移動支付領域有兩模式:


1、主動掃碼:消費付款信息存儲於二維碼當中,包括支付金額及收款賬號信息或包括付款信息的網絡鏈接,消費者通過應用程序掃描二維碼後輸入支付密碼後付款。在主動掃碼模式下,二維碼支付可以完成依賴軟件實現。在個人用戶端,通過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圖像,軟件解碼;在商戶端,可在POS機屏幕上直接顯示包含訂單或支付信息的二維碼圖像。全過程無需新增任何硬件設施,僅需要通過軟件的升級即可實現。即使商戶側無法做到在POS機屏幕顯示,依然可以通過打印的方式通過展現,需要增加的硬件僅簡單的打印裝臵,或直接使用原有賬單打印設備完成打印。


2、被動掃碼:該模式下由消費者個人終端將銀行卡信息生二維碼,由收款方(商戶)通過掃描搶設備掃碼獲得銀行卡賬號信息然後進行扣款。被動掃碼模式與普遍刷卡流程在本質上並無太大區別。在被動掃碼模式下,用戶在手機端出示二維碼,商戶端僅需升級專用掃描槍等裝備即可完成支付流程。


二維碼支付目前主要由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推動,本質上是支付寶與財付通原第三方在線支付業務的線下延伸。支付寶與財付通過經過多年積累,已經搭建了十分成功的支付系統,與商業銀行的直連形成完善的支付平臺,並且達到了利益分配均衡格局。其支付業務拓展至線下是十分自然的延伸,無需重建平臺,無需電信運營商、手機終端商或銀聯的參與,所以原有利益平衡不會被打破。

(三)央行政策將可能不會成為障礙,二維碼已經取得實質上的重啟

此前央行曾叫停二維碼支付。根據新浪網財經頻道報道,3月14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收到央行出具的《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同一時間,央行深圳中心支行還收到了《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財付通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杭州與深圳支付均被要求分別暫停支付寶與微信線下條形碼/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有關業務。

根據《意見函》內容,央行本次叫停二維碼支付業務主要出於安全因素考慮。央行認為:“條碼(二維碼)支付突破了傳統受理終端的業務模式,其風險控制水平直接關系到客戶的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目前,將條碼(二維碼)應用於支付領域有關技術,終端的安全標準尚不明確。相關支付撮合驗證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質疑,存在一定得支付風險隱患。”但是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在線下推廣實質是擠壓了傳統線下收單業務的空間,考慮到支付寶曾在2013年推廣線下POS機而被叫停的案例,我們推測央行關於二維碼的政策可能並不僅與安全因素有關,由此導致《意見函》在出臺初期承受了一定輿論壓力。於是監管部門相關人員在公開場合的態度表明,二維碼的暫停只是暫時性,待相關技術標準制定完成之後可以得到推廣的許可。

增加被動掃碼模式,二維碼支付已經獲得實質上的重啟。盡管央行相關技術標準暫未出臺,但目前主流支付平臺的二維碼支付似乎並沒有受到明顯影響,紛紛重新啟動:

1、銀聯: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銀聯於7月初完成了二維碼支付系統的開發工作,並已在多個地區向央行報備,開始與銀行商討正式推廣事宜。與支付寶及微信支付不同,銀聯二維支付碼采取被動掃碼模式,通過“掃碼”取代“刷卡”流程,依然依附於銀聯原有的線下收單體系。

2、支付寶錢包:8月初,支付寶在上海全家便利店開始推廣掃碼支付,所有通過支付寶手機掃碼支付完成的交易可以享受九折優惠。除此之外,支付寶在超市、餐飲等行業也在力推二維碼支付。

3、微信支付:8月14日,微信發布升級版本APP,增加基於二維碼的“面對面收錢”功能,在保留原有主動掃碼的基礎上,增加被動掃碼功能。

(四)產業鏈結構簡單,二維碼支付利益博弈程度低

相比NFC產業鏈,二維碼支付只需要少數硬件廠商參與,產業鏈結構十分簡單。同時市場推廣由互聯網企業占絕對的主導地位,產業鏈上下遊之間的博弈程度較低。

1、主動掃碼模式:主要為產生二維碼圖像的上遊設備提供商,打紙質二維碼圖像的POS設備或電子二維碼顯示設備。上遊基本屬於充分競爭市場,相關企業相對互聯網巨頭基本沒有太強議價能力,僅作為設備提供商處於從屬地位。目前具有生產能力且與阿里或騰訊有較好合作的關系的是新大陸、證通電子。此外,為減少二維支付金額等信息的輸入操作,支付系統需要與商戶端的信息管理系統對接,相關上市公司有石基信息,目前微信支付在餐飲行業外婆家連鎖店的試點便是通過與石基信息合作完成。

2、被動掃碼模式:被動掃碼模式需要在商戶端新增專業掃描槍設備,部分擁有獨特技術企業,例如擁有國內唯一的硬件解碼技術的新大陸有望通過與支付寶或微信的合作而直接受益。通過硬件解碼技術,公司采用專用芯片而其他廠商所采用的通過CPU芯片,可能降低成本,並提高識別速度、識別正確率等性能。根據掃描網的報道8,目前支付寶在華東地區超市推廣的被動掃碼支付業務所采用的便是新大陸HR1030掃描槍。

六、首要關註互聯網公司主導二維碼支付的投資機會

(一)新大陸:二維碼識別龍頭,擁有獨特的硬件解碼技術

新大陸旗下的新大陸自動識別技術子公司是公司旗下專業從事識別技術的控股子公司,主要業務方向包括條碼/二維碼識別與RFID識別,其中條碼/二維碼識別技術是核心業務。公司成立至今已經超過15年,在條碼/二維碼技術為核心的圖像識別與數據采集裝臵方面達到了與國際企業同步甚至領先的技術水平。公司不僅擁有國際領先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條碼與二維碼識別技術,還擁有國內獨家的硬件識別技術,早在2010年便發布了“全球首顆二維碼識別中國芯”。目前全球僅有新大陸與日本的Token公司、美國的Symbol、HHP等六家公司掌握二維碼硬件解碼技術。相比軟件解決技術,硬件解決通過專用芯片可以實現快速解決、成本低廉的特點。公司目前已經與阿里和騰訊公司合作,如果央行關於二維碼支付業務規範標準正式出臺,新大陸將直接受益於阿里與騰訊公司對二維支付業務的大規模推廣。

除此之外,公司旗下還擁有新大陸支付技術子公司,主要從事金融POS機具設計生產業務。國內POS機市場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至少還擁有兩倍的市場空間,依然是公司未來重要的業務增長貢獻點。

(二)石基信息:依托酒店餐飲行業信息管理系統優勢,商戶資源加速變現

作為酒店和餐飲行業信息管理系統提供商,石基在行業處於是絕對的領先地位,尤其是高端領域。目前石基客戶超過1萬家,目前已經收購的思迅軟件擁有客戶25~30萬家。公司客戶規模和客戶質量都處於最大的領先地位,同時還擁有從事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子迅付科技公司22.5%的股權,全資子公司北海石基也於2014年8月獲得互聯網支付業務牌照。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公司將與互聯網企業共同打通O2O閉環,獲得酒店的收入分成以及餐飲等領域的刷卡手續費分成,實現商業客戶資源的變現。隨著獲得阿里以28億元的投資,公司一方面將享受與阿里生態圈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可以充沛的現金優勢通過並購等手段實現對下遊行業客戶覆蓋度、新興技術、新興市場的拓展,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產業鏈地位。

(來自中金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997

【深度】中國宏偉布局:四件大事將引領經濟進入新高度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7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17 08:59 編輯

【深度】中國宏偉布局:四件大事將引領經濟進入新高度
作者:魏傑

一、2015年的經濟增長速度

去年我估計2015年的增長速度是7%左右。當時的計算是:出口貢獻最多一個百分點;投資貢獻最多三個百分點左右;消費業最多三個百分點左右;加起來就是7%左右。兩會期間正式公布了,就是7%左右。有人計算是7.3%,有人計算是6.8%。而7%左右靈活性更大一些。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還沒有公布,我們整理出來一個數據,就是6.8%。第一季度,投資沒有新的動作,消費也沒有新的動作。如果全年要保持在7%左右,那第二季度的投資和消費要有大動作才行。

1投資

我估計在第二季度,投資項目可能要開始運作了。比如北京昨天公布了重大投資項目的內容,上海也在昨天公布了重大項目的運作。在投資方面,我估計各地政府可能會在第二季度陸續出臺一些重大的投資項目,因為要保持7%左右。如果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一樣,在投資方面仍然沒有大的明顯動作,那可能會繼續往下走。在投資方面,我估計第二季度的力度可能會大一點。相應的貨幣政策也會適當的松動。

2消費

消費方面,我們現在看不到亮點,也不知道消費的亮點在哪里。如果持續維持目前的狀態,消費的貢獻可能很難達到我們的預期。第二季度,在消費方面也會有所動作,會增加一些消費的熱度。整體來看,目前別的消費熱點很難起來,仍然會在住房消費方面做文章。最近,在住房消費方面陸續取消一些限制。原來我們規定房屋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要占多少,70平方米的要占多少,昨天全部取消了。住建部會在4月份公布一些有利於啟動住房消費的政策。凡是不利於住房消費的話,現在都不講,比如房產稅。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講,今年都不講。有的學者說2017年會實行房產稅,但財政部副部長說,現在沒有時間表。在消費方面,目前找不到新的亮點,可能會在住房消費上做點工作。去年的工作報告沒有提支持自住型住房和改善型住房,而今年的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需求。在消費方面,國務院可能暫時拿不出一個新的亮點,可能會考慮住房消費。有的地方政府可能沒有理解這個意思。北京副市長說,北京永遠不會取消限購。哪有什麽事情是永遠的。我估計,第二季度他也得調整思路。因為壓力太大,我們在消費上看不到一個亮點。目前唯一可能對消費有所貢獻的還是住房消費,第二季度可能會加強住房消費方面的調整。

今天有一則消息,就是原來中建總公司的董事長要就任住建部第一副部長,常務副部長。這個人對住房消費很熟悉,要調整目前的一些政策。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把去年政府報告中關於房地產方面的與今年對比一下。要維持7%左右的增長,在消費方面就必須重視住房消費的問題。別的消費暫時起不來,沒有太大的拉動。第二季度,在住房消費方面會有一系列有利於消費的政策調整,比如限制土地公用。限制土地公用一定會對住房消費有好處。香港每一次房價出問題,采取的措施就是限制土地公用,保證房產的發展。我們現在也開始了。

3調整投資與消費政策

第一季度是6.8%,因為消費和投資沒有什麽新起色。第二季度要讓投資和消費有新起色,那就要調整投資和消費政策。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期間講了一句話:萬一經濟有問題,我們還會出手。如果第二季度仍然像第一季度那樣,消費沒有亮點,投資沒有亮點。那就很難實現今年7%左右的目標。政府會在投資和消費方面進行調整。因為出口方面,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很難再增加。出口不僅不可能增加,反而壓力會更大。二戰以後的強人時代到來了,亞太地區的安倍、普京、習近平。二戰以後,亞太地區最重要國家的領導人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國際競爭一定會更加艱巨,因為都要維護本民族利益。2016年,美國如果真是希拉里上臺,那就徹底標誌著二戰以後再一次強人政策的到來。對中國來講,更多的搭世界便車根本不可能。要麽是投資,要麽是消費,我們內部必須要在這兩個方面做文章。我的判斷是,第二季度投資方面會有大的動作,差不多在4月份就會陸續出臺。現在要求的是:一線增長較快的城市要在3月底完成大型投資項目的公布;從4月份開始,一些大型的投資項目陸續上場。中國的投資拉動還是很強的。一旦大型投資項目上場,對第二季度的增長貢獻一定會比較大。我估計第二季度還有錢。我們今年的赤字是1.62萬億,第一季度沒有用,因為預算沒有通過。兩會通過預算,第二季度就可以用這筆錢。第二季度陸續會有重大投資項目出臺,投資貢獻會增長,讓第二季度的增長維持在7%。

消費方面有家電消費,汽車消費,住房消費,青少年消費。現在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住房消費,汽車消費暫時不會有政策出臺。環境的壓力導致汽車消費很難有大的動作,因此還要在住房消費上做文章。取消一切不利於住房消費增長的政策和未來的變革,比如房產稅。去年工作報告講,今年都不講,因為不利於住房消費的上升。許多國家在經濟低迷的時候都不會推出這種稅,全世界都一樣。第二季度的消費重點還是放在住房消費上,所以前天住建部就取消90平方米、70平方米的規定。住房的面積不能太大,70平方米要占多少,90平方米要占多少,這實際上是抑制大家的消費。4月份可能還會有不利於住房消費增長的行政政策被逐漸取消。讓第二季度的住房消費能適當反彈,讓消費有一個拉動的亮點。

4小結

我估計今年保持7%左右應該問題不大,因為現在還能做一點調整。第一季度情況不是太好,6.8%,第二季度就會調整,第三季度可能會達到7%以上。我估計今年達到7%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但是會不斷地調整政策。我的看法是:從第二季度開始,國務院會在投資和消費方面陸續出臺新政策。企業家要註意到這個變動,它會影響到大家第二季度的投資選擇。我的判斷是:今年保持7%左右問題不大,最終可能會在7.2%收盤,7.4%肯定不行。上一次和大家討論的時候就告訴大家:別幻想8%以上,這個時代過去了,中國不可能再有8%以上的增長,沒什麽直接反彈的問題。今年7%左右的目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第一季度的6.8%是好事,這就告訴國務院現行政策不行,必須要調整。這是一件好事情。第一季度如果太高,反而會使第二季度政策收緊,會導致第二季度政策有松動。因為第一季度的6.8%太低,所以第二季度有兩件事情可以落地。第一是刺激投資,第二是推動消費。消費唯一能做的就是住房消費,所以會在住房消費上做政策調整。這就會導致第二季度的增長上升,差不多可以實現7%。這個判斷應該是基本、是共識,是可以落地的事情。

二、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將是2015年改革中最先落地的事情。在2015年的金融改革中,有六件事情可以落地。

1利率市場化

今年一定會實現利率市場化。中國央行行長已經對世界宣布了,中國說話不能不算數。利率市場化在今年可以落地,應該在6月份以後可以實現。利率市場化會導致中國金融領域的巨大變革。未來銀行不是坐等別人來存款,而是要走出去談判,我給你多少利息把錢存我這里。未來貸款也要走出去,討價還價。有的企業利息會很高,有的企業會很低,這就取決於企業的信用程度。企業信用很好,銀行判斷企業未來可以賺錢,利率會很低,會大幅度低於目前的貸款利率;有的企業信用度很差,可能還有問題,利息就會比較高,甚至高過目前的貸款利息。討價還價將成為金融行業的主要生活,不再是按規章辦事,銀行要成為真正的零售商。大家不要小看利率市場化,它落地之後將會改變整個金融格局。銀行將不再是老大,存款要求別人,貸款也要求別人。銀行得求好的企業貸款,不是給不給的問題,而是求著給的問題。討價還價的時代到來了。今年這件事情一定會落地。我建議大家一定要關註要落地的新金融體系,這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利率市場化打破了利益的格局,便宜使用貨幣資源的時代過去了。因為有利益就有博弈,過去遲遲不能落地的原因就是背後集團的利益博弈。利率市場化已經明確今年落地,不能再拖了。我建議大家要關註這個變革。這個變革完成之後,我們的整個思維方式,以及獲得貨幣資源的行為都要調整。這是一個大的變革。

2匯率市場化

外匯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叫匯率市場化。兩會期間也對外宣布了匯率市場化。外匯價格將由外匯供求關系決定。外匯多了,人民幣就升值;外匯少了,人民幣就貶值。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主要取決於外匯的供求關系。外匯供求的一個重要數字就是外匯儲備量,外匯儲備量將成為匯價波動的主要數據。漲漲跌跌的背後是外匯儲備的變動。前一段時間,人民幣連續升值200個點就是因為外匯儲備量增加了。增加的原因就是我們拋售一部分美元國債,把國債變成外匯的收入,這件事情今年會落地。我們不要去猜上面的政策,而是要關註這個數量的一些變化情況。決策層不會讓外匯市場價在進入市場化之後大幅跌落。外匯儲備量一定控制在4萬億左右,4萬億左右能維持目前6.1—6.20之間的波動。決策層有能力控制,不會出現有人猜測的人民幣匯率1:8的情況。決策層一再強調匯率市場化,就是要維持匯價波動的基本穩定,所以不會出現有人猜測的1:8的情況。如果真走到1:8,那我們就完了,麻煩很大。匯率市場化實際更容易控制這個問題,決策層有這個控制能力。決策層會把外匯儲備控制在4萬億左右,讓美元與人民幣的匯價波動在1:6.1到1:6.2之間,維持今年的狀況。政府不強行控制匯價,但要控制外匯儲備量。因為我們已經不再控制匯價,所以美國承認中國已經不操作匯價。匯率市場化可能今年會落地。

3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

貿易項目的自由兌換早就放開了,可資本項目還沒有放開。現在已經提出要放開,今年可能會取消一個只能買5萬美金限制的身份證。央行行長最近又對外重申,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今年會實現。有人擔心,如果實現可自由兌換,那大家會大量的拋售人民幣來換美金,會導致人民幣匯價為1:8。這個擔心沒有必要,因為有人不了解我們的機制。有人用人民幣大量的換外匯,把外匯買走,那人民幣就流回來。我們現在發行的人民幣中有30萬億是因為外匯收購而發行的。人民幣回來以後,就顯得人民幣少了,匯價就不會出現有人講的1:8。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人民幣收回來打成紙漿,人民幣就變得更少了,這樣就會維系這個匯價。從投資角度來講,未來投資仍然看好亞太,亞太主要是中國。國外不管投資什麽都很艱難,我估計是有人老嚇唬決策層。一放開就會導致大量的外匯外流,美元和人民幣兌換比就是1:8,這種擔心是因為沒有算帳。如果外匯走了,那人民幣就回來了;人民幣回來就被打成紙漿,人民幣反而少了;人民幣少了就更值錢,怎麽會貶值呢?有人因為不太清楚就糊弄大家,決策層應該是看的很準的。越自由兌換,大家就越不去搞。中國的事情就是越控制就越搞。比如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越不準看黃色的東西就越去看,現在可以隨便看了,反而沒人看了。越控制越適得其反,放開反而是另外一種格局。我估計這件事情今年可以落地,而且也不會出現有人預計的大量資本外流,導致美元與人民幣匯價到1:8的情況。4萬億外匯儲備是30萬億人民幣買回來的,把外匯拿走了,那人民幣就留下來。物以罕為貴,人民幣減少就不會出現貶值。決策層這一次會不動搖,會轉向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任何可自由兌換都不是完全自由的。雖然不設置上限,但是會監控。你一下子換幾百億美金,他會問你,誰在換,但他不會管你。昨天“天網”行動開始,其中之一就是打擊地下錢莊。打擊地下錢莊最好的辦法是放開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放開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就是為“天網”行動四大任務之一的打擊地下錢莊做準備。這件事情今年可以落地,因為已經公布了。

4民營銀行可自發設立

民營銀行可以自發設立,這件事情今年將成為現實。去年只批準了五六家銀行,沒有批準很多,就是因為存款保險制度沒有通過。存款保險制度一旦通過,就是告訴大家,銀行一旦出事,國家就不承擔責任了。過去我們是國家信用,一旦這個制度通過,就是商業信用。出了問題,責任自負。存款保險制度等於給銀行上了一道保險,出了問題由保險兜底。過去這個制度沒有通過,所以民營銀行不能自發設立。今年通過這個制度,民營銀行一定可以自發的設立,會大面積的開始。當然,這個改革也會帶來商業銀行的激烈競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銀行不是牌照,也不是錢,主要是團隊。銀行把錢貸出去,不要抵押,也不要擔保,就是因為判斷一定能收回本金。擔保或抵押是被動性的東西,銀行團隊判斷的關鍵是不要擔保和抵押。這個制度使銀行比企業要承擔更大的責任。銀行要把錢貸給你,銀行團隊就要判斷出你能不能還本還息。我估計,今年這種人會很短缺,會導致銀行競爭的開始。放開利率之後,利率市場化之後,銀行養不起太多的閑人,就得裁員。我估計今年8月份,四大國有銀行會大面積的裁員。不要那麽多人了,有一個精幹的團隊就行。銀行從2015年開始就不是一個好職業,競爭及其激烈。民營銀行的自發設立這是一個大的進步。這些年來一直講,要在銀行方面放開相關的投資領域。金融領域過去一直不放,現在要放開了。這件事情今年落地,銀監會制度也會發生變化。銀監會不再批準誰辦銀行,而是監管。你一旦辦銀行,銀監會就會監管你。銀監會由事前審批轉向事後監管。銀監會的權利會大幅度縮小。最近公務員下海潮流來了,其中比較多的就是銀監會。他們覺得這個地方沒什麽意思了,借機大量離開。銀監會集中了一大批精英。一旦民營銀行自發設立,他們就會去當行長。下半年,銀監會將出現大量的下海潮。民營銀行建立需要這樣的人才,行長、董事長都缺。這件事情今年會落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5非銀行金融放開

非銀行金融今年基本可以放開。非銀行信用全放開,各種產業基金隨便設立,各種投資基金、證券基金、私募基金統統放開。銀行對票證的交易今年會大面積放開,這叫非銀行金融落地,現在已經落地了。現在要成立投資公司,搞一個產業基金非常容易。私募基金也納入法制監管行列,這就說明它是完全合法的。非銀行金融的關鍵是收益與風險的對稱。國民要有這種風險意識才行,否則會出問題。最近我在西部調研,他們抱怨放的太快了。現在誰都可以租個門面房,辦個投資公司,高息攬儲把錢卷跑了。為什麽你會上當?就是因為你老盯著他的利息,而他卻盯著你的本金。人家看你的本金琢磨問題,而你看人家的利息琢磨問題,這根本不對稱。你沒有風險意識,所以被別人騙了,所以出了問題。放開和風險意識的提高是相關聯的。前天,蘭州有一個老板跳河了,他一跳河,錢就回不來。他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你的錢也不見了。為什麽出現這種問題?就是因為中國不適合快速放開,而需要有個過程。非銀行金融一旦放開,大家都不知道這個事情怎麽運作。上市公司要被強制退市,銀行匯兌票據作假,這些都屬於非銀行金融出現的問題。我們沒有風險意識,結果出了問題。這不表示我們不能幹,要繼續幹,但是要提高風險和收益對稱的意識。我一再講,改革是新秩序,不能用老秩序的觀念來看新秩序。我估計,今年會出現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我們重要的經濟力量中,基金將成為主體。不是個人,不是企業,最活躍的是非銀行金融投資和運作機構,比如各種基金。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企業家的活動。就是企業家說真心話,說說自己的事,與大家分享感受。他們請我去當評委,評定一下他們的講話。會上有兩個基金的高管,是兩個女人,都三十多歲。她講到我們一些企業在美國的情況,我聽的很認真,聽完之後,我還在沈思,沒有評論。主持人說:魏老師,該你說話了。我就問了一個問題:你們的丈夫是幹嘛的?為什麽突然問這個問題呢?男性吸引女性的主要原因是男性有一種能力。因為很佩服他,所以女人才會愛他。女人這麽厲害,那她的男人是幹什麽的?有多大的能耐?她倆根本沒有丈夫。一下子20億就出來了,未來的天下是這些人的。大量基金的運作會改變整個社會秩序,根本不是現在能想到的事情。非銀行金融很厲害,一旦放開真是不得了的事情,將改變整個經濟秩序和格局。你搞不懂這個背後的力量是誰,是一個完全集中起來的強大力量在運作。

2015年、2016年會有許多大家想不到的事情爆發。比如放開非銀行金融,同時中國股市又很有意思。中國A股市場有幾千家上市公司,只有極少數是國家絕對控制。大量上市公司沒有大股東,可以隨便收購。安邦為什麽可以收購民生?這背後就是各種基金。安邦就是一種保險,保險就是一種基金。它在投資的時候完全可以把好多資金匯集起來成為投資基金。我上民生銀行開會,它的總部在長安街,農行的對面。我發現民生銀行的樓比農行的漂亮,這個大樓根本就不是民生銀行的,而是泛海集團租給民生銀行的。後來才知道,民生證券也不是民生的,也是泛海的;民生基金也是不民生的,也是泛海的。這就形成大量新的經濟格局,這種經濟格局會打破過去已有的秩序。只要把非銀行金融放出來,這個世界將被經濟規律所掌握,任何人無能為力,並且一旦放開就再也收不回來了。整個經濟的秩序和格局將由基金等各種所謂的貨幣群體來運作。好多操作改革的人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混合經濟不是中央任命所形成的,而是放開非銀行金融所形成的。這種狀態會倒逼體制改革,不改革不行。比如央企就沒有幾年的好日子了。非銀行金融起來之後,力量比你強大,你控制不住它。這種經濟規律打開以後,就不再受任何人約束。我估計,當時推動改革的人都沒有想到。去年,我們對產業基金、各種投資基金的放開就預示著這一天的到來。2015年、2016年,中國經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將會不斷出現大家想不到的重組和背後大股東的變革,並且已經開始了。今年金融改革落地的第五件事情已經成為現實,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結果。已經啟動,不受任何控制,任何人對它無能為力。

6資本市場改革

1、上市從審核制變成註冊制

上市從審核制變成註冊制,今年要落地。我原來聽到的消息是5月份,現在要推後。這件事情要做,就必須要修改《證券法》。習近平強調,任何改革都要合法,不合法不行。現在的原則是必須合法,因此要修改《證券法》。《證券法》規定的是審核制,而不能搞註冊制。今年5月份,人大常委會會修改《證券法》,這個事情的落地可能會到後半年。審核制變成註冊制,後半年一定要實現。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里講了,已經承諾啟動註冊制。人大可能會加速《證券法》的修改和通過,註冊制在後半年可能會成為現實。這又是一件大事。任何人都可以上市,不再由政府審批,而是由投資者決定。只要投資者認可,一家企業就可以上市,不認可就滾蛋。以後將由所謂的投資者來決定企業能不能上市。中國去年就為今年的註冊制做準備,比如放開新三板。中小企業股權交易市場的總部設在北京,上個星期就有指數了。按道理,北京不應該搞這個事情,因為北京不是經濟中心。北京是四大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北京不是經濟中心,怎麽搞這個?一開始我主張放在天津,天津不爭氣。當時是要將北方交易所放在天津,北方交易所其實就是股權交易所。當時國務院沒有批準在北京設立北方交易所,是他們運作的不好。在這一次改革中,新三板(中小企業股權交易市場)在北京設立起來了。股權賣的很好,投資人認可。新三板不是股票交易,而是股權交易。一旦投資者認可這個企業,就可以把股權交易和股票交易的通道打通,就可以進入深市、滬市。這一件事情的落地對未來影響巨大。有投資者決定上市就標誌著一個問題,就是上市公司的退市。如果投資者覺得不行,那大面積的退市就會開始。中國證監會也就從一個審批機構變成一個監管機構,不審批上市公司,只是監管上市公司。前一段時間傳一個消息,就是肖鋼同誌沒有考慮到中國證監會當主席,證監會司局長職務的人也離職了,這個機構沒有意義了。證監會不再審批,沒有權利,就是一個監管機構了。證監會未來的職責就是公布誰違法違規。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要被強制退市,有31家公司被立案。我估計可能會有大批的上市公司退市。證監會就是做這個事的,不管誰上市,就管上市公司守不守法。證監會的評價指標就是每年把多少上市公司趕跑,這就是證監會的成績。證監會好多司局長下海,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機構已經不是權利機構了,不再批誰公司上市。這個變動對中國的資本市場將有巨大的深遠意義,和非銀行金融一樣。在還沒有實行的時候,大家想不到。一旦實行了,還是很可怕的。幾千家上市公司都將面臨風險壓力,只有好的企業才能存在於股市中,一旦實施,將會是一個什麽狀況?李克強總理的報告中講的很清楚,今年必須落地,不落地就等於總理失言。註冊制的落地將會有很大的影響。

2、深港一體化

深港一體化就是深圳股票市場和香港股票市場打通。去年是滬港一體化,今年是深港一體化。滬港一體化和深港一體化的目的是什麽?就是要打通我們境內資本市場與境外資本市場的通道,為資本的進出打通通道。境外資本可以到中國大陸炒股票,境內資本也可以到國外資本市場炒股票。我估計,未來中國A股市場誰是大股東都不知道,因為境外資本也是基金。貨幣資本的組合就是基金,也會產生我們想不到的事情。

今年資本市場的這兩項改革都將落地,這超出我原來的想象。這麽快,並且真要動了。啟動之後,政府將失去對貨幣資本的控制,基本就交於市場了。這項改革對政府權利的約束比一般的措施要更厲害。

7小結

今年對大家影響最大的將是金融改革這六件事情的落地,這對未來有巨大的影響。這六件事情誰都不能往回收了,都在國際場合講了。可以往後拖一點點時間,但今年是一個界限。不能拖到2016年,就是2015年。這個調整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想象不到的影響,任何行政幹預都將逐漸喪失作用。一個行政體制要想真正控制經濟,首先不能放開金融,這是最主要的。這一次是要全部放開了。我一開始講六件事情落地的時候,你們是不是分析過後果?我估計都沒有想後果。這六件事情落地帶來的後果可能比國務院簡政放權還要厲害。簡政放權是虛的,這是實的。資本運作不找政府,而是各種利益群體的運作。這是2015年我比較看好的一件事情。如果這件事情要在2015年全部實現,那中國經濟就不是政府主導的經濟,將真正走向市場主導。

三、放開對民企的限制

國企改革落不了地,並且會影響我們的增長,所以我們要尋找新的支撐點,這就會導致2015年對民企放開力度的加大。今年,國務院會陸續出臺放開民企的一系列政策。民生領域過去對民企基本不開放,醫院、學校基本不開放。現在不放開不行了,因為民生類產品太短缺了,比如醫療方面。看病難和看不起病是兩回事。看不起病是窮人的事,政府要管,但看病難不是。你既然提供不了供給,那為什麽不放開讓別的醫院進來?為什麽不放開民營醫院呢?老講非盈利性醫院幹嗎?所以就應該放開盈利性醫院。《兩岸服貿協議》就非常有利於臺灣。在醫療方面,臺灣醫生大量過剩,而我們短缺。將這種服務業放開,臺灣醫生就可以到大陸辦醫院,當醫生,就可以搞兩岸合作醫院。現在就鼓勵中外合資醫院的產生。只要你能搞到好的大夫,這種投資是可以搞的,完全可以放開。不光要放開醫院投資,還要放開醫生。過去醫生在哪個醫院,那就只能在那個醫院坐診。現在無所謂,8個小時愛到哪里就到哪里。北京好多醫院的“一把刀”在放開以後,就飛到全國各地動手術。北京機場經常有私人飛機起降。有一次碰到一個醫生去銀川,醫院把一類病人組織了十幾個,他飛過去一天就把所有手術做完。因為這個事情,我最近到醫院蹲點調研,我不相信媒體的好多東西,不知道它們的信息是從哪里來的。我就發現,大家給醫生送紅包不是被迫的,也不是怕醫生不盡心做手術,而是出於真心實意。我碰到一個人就告訴我說:我父親做手術,做了6個小時,這個醫生就要站6個小時做這個大手術。醫生的收入是1100塊錢,比民工還低。我就覺得不合理,這樣的高級勞動怎麽才這麽點錢,所以我願意給他1萬塊錢。社會對他不公,我就應該給。現在是醫生做手術不掙錢,逼著賣給你高價藥,這是體制問題。我們不尊重勞動,從來不尊重人的這種勞動。我們老覺得藥值錢,所以就逼著醫生賣藥。不承認科研人員的勞動,所以他們才搞假發票來套現。都是沒有辦法才造假,才搞這種事情。這樣搞下去,好多就會被送進監獄的。今年,大量的北大、清華不申請科學基金,一流學校都不申請,只是四流、五流學校申請。我們拿到國家基金,請一個世界著名的人來,都沒法支付勞務費。我們有規定,報帳都有問題。只能做什麽艙,只能吃什麽飯,這都有規定,沒法做。我們不尊重這種高級勞動,要放開才行。

我們最近正在起草一些東西,不再向有關方面送,要真改革才行。這種東西不放,我們非常短缺的供給就出不來,要加強才行。比如教育方面,現在就可以辦盈利性的義務教育。有人願意拿這個錢,管他幹嘛。最近有一個動向,就是鼓勵中外合作辦大學,辦中小學。我們大量的青少年出國求學,上高中、上初中,消費也就跟著走了。美國人對我們的孩子灌輸美國理念,很可怕。既然這樣,那幹脆到我們這里辦就行了,孩子不出去照樣能接受良好教育。上海和紐約辦了一所大學,我看就很好,為什麽不可以放開。這種放開實際是對民營資本的放開。國有資本不進去,那大量的社會資本就進去。這將有重大的意義。

我們的判斷是:今年在對社會資本放開的方向方面會大幅度落地,過去做過的事情今年都將成為現實。今年為什麽會成為現實?因為短缺,因為國有資本提供不了。北京昨天公布了所謂的200個重大建設項目,其中就有地鐵。沒有錢修怎麽辦?為什麽不讓別人來修?可以給他100年運營權嗎,這方面咱們沒有老外聰明。我們獲得厄瓜多爾運河100年的經營權,連運河兩邊的地也歸我們。我們為什麽不能放開經營權,讓社會資本進來。這是一種長期的回報,雖然每年會少一點,但會減輕整個社會的壓力。給他100年,100年後收回就行,完全可以放開。今年對社會資本放開方面可能會陸續落地,因為第二季度加大投資沒有錢。有項目但沒有錢,就會向社會資本放開。這是和放開非銀行金融連在一起的,大量的基金會進來。個人資本有限,但基金是無限的。所以我們期待,在向社會資本放開的問題上會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大量落地。增長的壓力會導致必須放開,再加上別的方面的放開。社會資本今年可能會獲得更多的空間和發展的機遇。

四、中國發展新空間的調整

對於中國未來十年發展新空間的選擇,最近提出三件事。一個是“一帶一路”,一個是“長江經濟帶”,一個是“京津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這三個是習近平時代,最起碼是前十年發展所選擇的三大空間。最近亞投行就很熱鬧,俄羅斯成為發起國。今天是29日,31日停止報名,截止昨天就有40個國家加入亞投行,這就與“一帶一路”相關。現在有好多同誌還沒有認識到其極端重要性。這個空間對未來中國的影響可能與我們的改革開放相當。

1一帶一路

“一帶”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從中國的東部往西到西歐。“一路”就是新海上絲綢之路,從北到南,一直到印度洋、太平洋的末端。一個是從東到西,一個是從北到南,在中國交匯成十字。這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將有巨大的影響。

1、兩大核心區

昨天公布了“一帶一路”的兩大核心區,一個是新疆、一個是福建,然後又沿著“一帶一路”設立了很多節點,從而確定了整個“一帶一路”的概念。“一帶一路”提出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基礎設施建設馬上就會對中國的過剩生產力產生巨大的消耗,有很大的好處。而且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從中國的最東部一直到西歐。過去三十年,我們的開放戰略是東進東出。從海上走,從而帶動了兩個發展區,一個是長江三角洲,一個珠江三角洲,所以叫東進東出。這次的代表是中國的東西部,對中國的東西部有巨大的拉動力。

去年我去鄭州調研,我判斷絲綢之路的起點不是西安,而是鄭州。所謂經濟帶,一個是陸路運輸,一個是海上運輸。海上運輸到西歐需要4天時間,陸路運輸需要21天。中國的工業產品不可能走海上,將走陸路進入西歐,那起點一定是鄭州。未來,貨物可能從武漢上岸,從鄭州沿著經濟帶一路往西,先是中亞,再到東歐,最後到西歐。原來一直確定不下來的就是核心區,而現在定的是新疆。這個戰略舉措很重要,要把新疆融為一體,中國的民族問題解決也需要它來完成。一旦新疆成為核心區,大量資本就會湧入,大量的基礎設施就上去了,民族文化就淡化了。現在從烏魯木齊到喀什的交通不行,下一步將是重點,所以投資喀什這個地方完全可以。現在門檻極低,成本極低,但是是重要的戰略要地。未來進入中亞、西歐、東歐的大量工業產品的制造基地不在東部,而是在新疆,在喀什這個地方。這對西南目前過剩的生產能力消化將有巨大意義。看到這個戰略的不僅是中國,之所以有那麽多國家進入亞投行,就是因為它們看到了巨大的利潤回報。

為什麽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定在福建?到印度洋,最後到太平洋有11個通道,為什麽要把福建定為核心區?之所以定在福建,我想許多同誌會想到這個問題,下一步中國將會有重大的戰略和舉措。因為福建對面就是臺灣,臺灣過去就是太平洋,這個通道一定會打通的。你們看馬英九最近的表態,他希望在下臺之前對兩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下一任可能會在2016年上位,這對民進黨很關鍵。美國對臺灣是有施壓的,就是希望下一任上臺後不要談臺灣獨立問題,要以共識為基礎。我估計,蔡英文這個女人上來之後,會迫使中國大陸出一些絕招。我們的態度很明確,共識是基礎,不能搞臺獨。在這個基礎上,什麽都好談。你搞臺獨,我們也不怕。我們不會打臺灣人民,我們會定點清除。這個格局已定,一旦宣布臺灣獨立,就是定點清除,一下子就把你解決了。“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就是福建,從臺灣進入太平洋,從南洋進入印度洋,這是我們海上絲綢之路的基本格局。這個格局一旦確定,就會把中國的巨大發展空間釋放出來。我們國家有十三億人口,在本土很難實現現代化。中國要真正成為發達國家,那至少要有三億人在海外。我們未來的財富統計不是GDP,而是GNP,海外資產國民總值占很大一塊。這是中國發展的必然,也是美國最擔心的一件事,而中國的出路恰恰在此。這為企業家創造了無形的想象空間。

2、“一帶一路”的實施戰略

“一帶一路”的實施戰略,很詳細。希望企業家們看到這個新空間所帶來巨大的利益,這非常有意義。最近,我建議很多產業基金從東部向西部轉移。剛才有一位同誌遞給我一張條子,問的是制造業怎麽熬過漫長的冬天。要想熬過漫長的冬天,就需要重新尋找思路。我最近調研中亞市場。中亞地區對我們制造業的需求很大,傳統制造業、高端制造業的市場非常大。生產力要更加接近市場才行,距離越短越好。中國制造業從東往西的轉移是一個經濟帶問題,而不只是通道,通道的周邊要形成經濟帶。大家一直思考,中國“一帶”的核心區在哪里?就是新疆。這個戰略完全正確。我們只有湧入中亞,才能湧入西歐,湧入的關鍵就是新疆。所以在2015年到2017年之間,新疆有巨大的投資。今年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新疆占的比例就非常高。現在我們的高鐵從蘭州拉到了烏魯木齊,但是還沒有達到最大的飽和。高鐵可以繼續向西延伸,然後向東連接,繼續向前走。這個投資完成之後,再加上客運專線和貨運專線的並列,會對未來制造業的布點帶來很大的發展。有人老講泡沫,實際上這不是泡沫,這就是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城市串起來。未來會在蘭州與哈密之間形成許多經濟帶,一定要連起來才行。東部大量過剩產業的唯一出路就是在“一帶”空間上尋找自己的未來。

新海上絲綢之路是兩條,一條是從南洋到印度洋,一條是從福建穿越臺灣到太平洋,從兩條線向前推進。這個線路上有反抗,我們一個一個消除它。我們在新海上絲綢之路的投資方向是造城造港。斯里蘭卡新總統來了,習總書記非常嚴肅的敲打他,他馬上改口。因為是我們造了一個海港城,未來有大量的人員聚集,這是我們面向印度洋的重要支點。印度是對“一帶一路”非常抵觸的國家之一,因為海上絲綢之路是從南洋到印度洋的。所以印度就壓迫斯里蘭卡新總統放棄海港城,沒想到新總統反應這麽大。一個原因是中國反彈極強,再一個是其內部反彈很大。如果海港城建立起來,差不多會給斯里蘭卡創造五千多個就業崗位。如果他們一下子失業了,就會上街遊行,所以不得不向中國妥協。那個海港城是25萬人居住的城市,很多是我們的人,是我們面向印度洋的關鍵港口。海上絲綢之路就是造城造港,絲綢之路經濟帶就是要鋪墊我們的制造業以及相關的產業。所以一個叫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個叫海上新絲綢之路,提法是不同的。所以你們投資的時候要註意,這兩個的投資內容是不同的。海上絲綢之路可能會對我們的建築業或房地產投資有巨大意義,而“一帶”的重點將是制造業。滿足中亞市場的制造業生產,新疆將是重點,而西安不是。西安在“一帶一路”中的空間不大。西安未來可能更偏重於信息產業,新疆是未來傳統制造業和高端制造業的基地。所以,有些生產能力要重新調整,要重新調整新的空間。“一帶”這部分有投資機會。我估計,未來去中亞幾個國家的護照簽證都不用在北京辦了,在新疆就可以辦理。而且中亞很快就要和中國實現落地簽。中亞國家大量的大使館會設在新疆,而不會設在北京,因為太遙遠了。所以,中國與中亞國家交往的外交力量也會逐漸轉向新疆。這對我們是一舉兩得,既可以轉移過剩生產力,又可以淡化民族矛盾。通過大量的資本進入喀什,進入經濟帶,從而解決民族問題。

2京津冀

我們另外一個未來十年的空間就是京津冀的調整。剛才有同誌問京津冀的格局怎麽做?現在天津、河北都不是基地,只有北京才可能作為基地提出來。據說是4月份要公布京津冀方案,反正我今天沒看到,但不是這個月底就是下個月初。我覺得京津冀的調整,行政力量可能要強於市場力量。因為要把北京所謂的經濟中心淡化掉,靠市場力量難度很大,要靠行政力量才行,下一步可能要出強手。比如有一些好的醫院要搬出北京,可能要分到京津冀別的地方,要強行推動。央企的總部北京,但生產地都不在北京。央企的總部可能要搬家,會強行推動資源的整合。不像“一帶一路”那樣靠市場力量,更多的要靠強制力量。要控制北大、清華總校的規模,要辦分校,要向外擴。美國有的分校就好於總校。許多醫院不準在北京辦分院,五環以內一律不準辦。要辦可以,到天津去,到石家莊、唐山去。調整京津冀的力量將不是市場力量,而是行政力量,需要總書記出手才行。我對這個調整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放在北京幹嘛,搬到河北去,所有的都得搬走。寶馬、奔馳基地都得走,北京搞什麽汽車制造?這樣一來會對有些地區的經濟產生拉動,比如河北。河北可能會有一種較大的財富增長效應,但有一些階層的利益可能會受損。比如搬離北京不再擴張的單位,不再擴張的機構,而且會對北京人口進行限制。所以我不知道哪天會公布這個方案。這個方案會很細,包括路修到哪里?哪個單位搬到哪里?都會明確界定。北京西邊沒法發展了,北京向東發展的問題實際就是河北的問題,就是進入河北地界的問題。今年北京的200個建設項目里面,有一大部分與京津冀一體化有關。所以京津冀是新空間,要推動。

3長江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定了三個中心城市,上海、武漢、重慶,沒有南京。南京本來就是江南城市,江南城市又跟著上海跑,所以沒有南京很正常。過去就講,南京要想發展就要向江北方向發展。這次沒有南京,南京就很失落。我估計,南京經濟區很難形成。上海經濟區未來會把周邊全部吸引過去。所以就定義了三大中心城市,上海、武漢和重慶,這是對的。武漢未來的拉動力會比較大,空間也比較大。長江經濟帶一旦完成,就會對新的發展格局產生影響,比如長沙。長沙屬於哪里?按行政區劃是華南城市。但現在長沙既連接長江經濟帶,同時又連接武漢這個中心,是華南和華東一個重要的連接點。像這種城市都會很快的崛起,長沙的產業結構非常適合這次的調整。長沙的產業結構跟廣州是兩回事,它是以現代制造為中心,而且許多新興戰略產業也在長沙看到方向,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我估計,信息安全性問題會在長沙的國防科技大學解決。這種城市的未來發展空間可能不只是在華南,而且也會在華東,會形成後發的城市。長江經濟帶在崛起的過程中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起碼高鐵要開通。不僅要有水運,還必須要有客運專線和貨運專線。這就會產生新的城市群,會有許多投資或發展的機會。

4小結

中國新的發展空間的目前提法就是三大塊,一個是“一帶一路”,一個是京津冀,一個是長江經濟帶。在這些變革的中間,有許多機會大家可以介入。制造業這麽難熬,就別熬了,去各地走一走,要進行調整。關於這次發展空間的調整,有三個文件很快就陸續公布。“一帶一路”和京津冀三月底公布,長征經濟帶據說是四月份公布。

總結

總體來講,這五個問題除國企改革外都能落地。今年能夠真正落地的就是剛才講的四件事。第一件是7%左右應該沒問題。第一季度是6.8,但是第二季度會啟動投資和消費。投資已經劃定基礎設施項目,消費可能就是住房消費。第二件就是金融改革。六件事今年都會落地,這沒有問題。第三件就是對民間資本進一步放開投資領域,進一步放開空間。這個也可以落地,因為有的已經啟動。第四件就是新的發展空間在今年落地,三大方案都會出臺。2015年能落地這四件事,總體來講是好消息。我贊同習總書記在博鰲會上講的:中國經濟規模大,有韌性。中國經濟還有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規模很大而且有韌性,同時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沒有發展到沒有什麽可發展的地步。總體來講,2015年還是審慎的一年,任何行政性的東西都會在市場規律中敗下陣來。有很多事情是沒有想到的,比如新空間。誰能想到亞投行一開始就是四五家,而現在是40家。為什麽?因為這個事兒一旦放開之後,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會出來。有些事情沒想清楚就放出來之後,就不歸你管了。只要你定下核心區,各種資本都會來,而且還有海外資本。我當時還擔心不會提新疆核心區。這一提就告訴大家,有許多事情不是由我們作主的,而是由別的規則作主。我估計新疆未來將有好戲看,“一路”更有好戲看。在公布新空間的時候,它有自身的目標在里面,借機要達到的目標很明確。造一個25萬人的城幹什麽?有好多人真的想不通。你們房地產不是沒事兒幹嗎,那地方多好。中交建集團就很有眼光,既不去歐洲,也不去別的地方,就到這個地方。2015年,這些要真正落地的話,將會有巨大意義。從現在來看,這些都開始落地,已經開始。我們不能用過去的固定思維,不能用老常態思維,要用新思維來看這個事。這樣,我們的壓力會大幅度地緩解,會大幅度的減少。因為有些事兒誰也想不到會出現什麽樣的結果,一旦出來就不歸你管了。2015年、2016年是中國最困難的兩年,同時也是改變中國未來的兩年。制造業怎麽渡過漫長的冬天?還要去琢磨別的事情才行。單純琢磨還不行,在新空間放開之後還要琢磨怎麽做。


(相關內容來自南京大學EMBA聯合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04

中美氣候變化合作引領全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315.html

中美氣候變化合作引領全球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09-23 23:24:00

兩國地方環保領域交流合作理應成為中美合力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首次國事訪問中,除了經貿合作是一大看點外,隨著年末巴黎氣候峰會的腳步日益臨近,中美在氣候領域的合作也值得期待。

當地時間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雅圖出席第三屆中美省州長論壇並發表講話。其中,他提到,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也是我們“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點方向。這方面中國有需要、有市場,美國有技術、有經驗。華盛頓州在環保、海岸帶保護等方面有優勢,就可以同中國一些環保投入大省或沿海省份加強合作。

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前不久在洛杉磯舉辦的首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效果也很好,很多地方省州減排目標走在了國家目標的前頭,發揮著率先引領作用。這種努力值得肯定和鼓勵。兩國地方環保領域交流合作理應成為中美合力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距離《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發表已近一年。在氣候變化界人士看來,無論何時提到這個協議,都要加上“歷史性”或者“里程碑式”的描述。

“從去年起,我們看到了各國政府對氣候變化政策的重新定位,特別是中美。”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二工作組聯合主席菲爾德(Christopher Field)認為,“《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體現了領導力,可以打破目前各國在氣候變化領域中的談判僵局,讓其他國家更加有信心。”

近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美國訪問時透露,氣候變化問題可能是習近平主席此次訪美的一個重點,也將成為中美兩國合作的一個亮點。“中美兩國元首會進一步就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邊進程交換意見,推動年底的巴黎氣候大會取得成功。”解振華表示。

確保年底達成全面氣候協議

當地時間21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就中美關系發表演講時強調,中美作為在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碳排放國,兩國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對於全球的安全和繁榮而言,至關重要。

“中國和美國正在采取果斷行動。”賴斯指出,中美已經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雙邊合作夥伴關系,在包括電力、工業、交通和林業等關鍵領域推行清潔能源,降低碳排放。比如,中美之間聯合建設了清潔能源研究中心,正在共同商討解決方案,以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率。此外,中美雙方還在致力於推動電動車技術,並探索碳捕獲方面的合作。

與此同時,去年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期間,同中國領導人做出了歷史性的宣告,雙方承諾減少碳排放,並致力於實現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賴斯透露,“中美兩國領導人都親自確保,今年12月在巴黎能達成一個強大而全面的氣候協議。”

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在本月16日參加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時也指出,中美應迎拓展在頁巖氣、核電、清潔能源、碳撲捉利用和封存等新領域的合作。

同時,中美要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邊進程。楊潔篪指出,中方願與美方攜手合作、各盡所能,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原則,強化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積極推動各方相向而行,最大程度凝聚共識,排除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共同為年底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成功作出貢獻。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通常認為氣候變化全球進程會被美國不那麽向前看的政策所阻礙。在美國,有一種觀點是,除非能同中國達成一項新協議,否則對於美國而言也沒有什麽太好的機會來行動。”菲爾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因而目前中美之間能夠在氣候變化領域進行合作,並達成一項雄心勃勃的協議,對於國際社會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他認為,與以前“氣候變化是不是真的”這樣的情況相比,現在各方已經向前邁進至“氣候變化是真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

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已經從解釋氣候變化,轉換到向前看,即各方應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菲爾德表示,當然氣候變化問題不太可能在巴黎大會上一勞永逸地解決,要看到各國的起點都各不同。菲德爾認為,中美之間,乃至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陣營,都可以將願景“一片一片”地拼在一起,著手解決問題。

“自下而上”差異化的減排方案

菲爾德的描述十分精準。他形象地將氣候變化領域的協議稱為“一片一片”的拼圖,其緣由在於,以往氣候變化談判中采用的“自上而下”的減排方式效果一般,此次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所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減排方式,即由各國“國家自定貢獻目標”(INDC)的方式。

中美兩國都已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UNFCCC)提交了INDC方案。其中,中國重申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達峰,同時還提出一個新的目標: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美國則在INDC中承諾,到2025年將實現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26%~28%的溫室氣體排放,並會盡最大努力實現減排28%的目標上沿。

截至本報記者發稿前,共有57個締約方提交了INDC方案。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的估算,已提交INDC方案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占全球的59%。

這種“自主貢獻”的形式構成了各締約方在進行溫室氣體減排承諾方面的多樣性。各方在減排強度和排放峰值年方面存在不同的目標,在目標年和基準年的劃定方面也不盡相同:以中美為例,美國選擇了2025年作為目標年,而其他大部分締約方都像中國一樣,選擇了2030年作為目標年。

而且,全球的INDC方案疊加與“全球在2050年前控制升溫幅度至2攝氏度內”的共識願景形成了差距:為達成這一目標,到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應至少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50%,其中發達國家至少減排80%。

解振華認為,中方希望這次大會能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指導和框架內達成協議,協議應遵循該《公約》的基本原則,各國應根據自己的國情,盡可能做出努力。他表示,中方希望更多國家,甚至《公約》所有締約方都能在巴黎氣候大會前公布自己的國家自主貢獻,積極參與行動。

“我的個人觀點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進展,的確需要領導力。”菲爾德對本報記者表示,中美之間展現了這種領導力,這也將促使其他國家追趕奮進。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56

從3D Touch說起,技術如何引領手機發展潮流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0/152288.shtml

雖然不少人之前對iPhone 6s的銷量持懷疑態度,但蘋果在發售首周的表現並未如其所願。除了iPhone本身的品牌光環,類似於3D Touch的功能創新功不可沒。

如今的智能手機行業,不少廠商試圖以價格戰來換取市場,進而在產品設計和供應鏈上取巧。一是,直接加重了安卓生態的同質化;二是,雖然一些廠商也在價格上謀求進入高端市場,實際銷量仍難敵三星和蘋果。回顧近些年智能手機的產品發展,幾乎每一次功能創新都離不開三星和蘋果的參與。

一個既定的事實是,引領手機發展潮流的永遠都是技術創新,而非營銷策略和價格壓制。我們就從近幾年在手機產品上實現的新技術,一起探討創新的價值以及對整個手機市場格局的影響。

哪些技術會引領手機發展潮流

自從智能手機時代的來臨,技術應用便進入了一個爆發期,電容屏、多點觸控、高像素攝像頭、降噪技術等以驚人的速度普及。同時也有更多的技術創新出現,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二。

曲面屏

曲面屏幕的概念由來已久,在電視等大屏幕上早有應用的先例,在手機產品上的應用也逐漸成熟。三星在2013年10月上市了第一款彎曲屏幕的手機—Galaxy Round,隨後LG也發布了自家的G Flex。而後三星一直是曲面屏技術的領頭羊,曲面手機的產品形態也逐漸成型,從最新的Galaxy S6 Edge+來看,采用了雙曲面側屏幕,不僅解決了大屏手機的單手操作問題,在外觀設計上也克服了大屏手機的呆板,給人一種不一樣的美感。目前,Galaxy S6 Edge+已經可以大規模量產,曲面側屏在未來或將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

無線充電

對於智能手機的無線充電技術,業界褒貶不一,由於充電速度的限制被不少廠商所遺棄,倒是在智能硬件領域被廣泛采用。慶幸的是,仍有不少廠商堅持了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比如支持 Qi和PMA兩個無線充電標準的S6 Edge+。從一定程度上說,無線充電模塊增加了產品成本,也不是用戶的痛點需求。但一個技術的成熟需要不斷的創新和積累,三星對無線充電技術的青睞,一方面在培養用戶習慣,另一方面在於技術創新需要。或許在未來某個時候,無線充電將成為手機產品的又一個技術優勢。

指紋識別

指紋識別可以說是智能手機上一個比較成熟的功能,2013年9月推出的iPhone 5S把指紋識別作為主要賣點,也掀起了指紋識別技術的應用高潮。從目前來看,一些千元產品也已加入了指紋識別功能,iPhone 6S、S6 Edge+、華為Mates等旗艦產品也具備指紋識別功能。不過指紋識別只是生物識別的一種,類似於眼球識別、虹膜識別、眼紋識別的新技術也開始應用。劉曠認為,生物識別技術是一個必然趨勢,最終都將在用戶體驗上落地。

快速充電

在Note4的發布會上,三星推出了一種快速充電技術,和OPPO的“閃充”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後更是引起了一眾手機廠商的模仿。和作為技術儲備的無線充電不同,快速充電技術直指用戶痛點,三星在S6 Edge+上將快充和無線充電進行了近似完美的融合,既解決了快速充電的散熱和安全問題,也實現了無線充電設備的快充。可以預見,無線快充技術將成為智能手機的下一個潮點。

心率傳感器

相信很多人對可穿戴設備的好奇心來源於心率傳感器,畢竟在大多數手機都實現了運動跟蹤的情況下,心率傳感器是僅存不多的賣點。其實,從三星S6開始便在手機上集成了心率傳感器,S6 Edge+也繼承了這一功能。一直飽受雞肋之名的智能硬件,最大的對手其實是智能手機,手機廠商對手環功能的集成或將促進可穿戴行業的差異化繁榮。

市場現狀倒逼廠商回歸技術創新

從IDC的報告來看,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增長10.4%,遠低於2014年同期的的27.5%。特別是在中國,手機市場早已表現出飽和的傾向,早在2014年就傳出了國內市場即將洗牌的聲音,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在尋求新的出路。劉曠認為,技術創新或是走出市場困境的不二法門,原因有以下兩點。

首先,產品同質化源於技術大眾化。

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手機產品,背後很可能出自同一家解決方案廠商,在外觀設計上也是互相抄襲借鑒,甚至有些產品僅僅是logo上的不同,最終決定用戶投票權的便只剩下了價格因素。很多廠商開始在產品上進行差異化嘗試,但大眾化的技術又怎能創造出差異化的產品,如果沒有技術門檻,再巧妙的創意也會被迅速複制。

以三星為例,在S6 Edge+上體現了多處技術創新,不管是雙曲面屏還是無線快速充電,以及SPen手寫筆。從現在來看,這些新技術是獨一無二的賣點,從長遠來看,則提升了三星的溢價能力。這些技術相比於2.5D玻璃、雙攝像頭等大眾化技術,有著很大的複制難度。企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在《競爭戰略》中提出的差異化戰略,核心便是”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技術創新也是這個道理。

其次,渠道只是手段,創新才是競爭的關鍵。

在中國手機市場出現飽和的時候,一些品牌開始向印度市場進軍,甚至打起來非洲和巴西市場的主意。而在互聯網渠道的紅利收縮的時候,又開始嘗試線下渠道。不管怎樣,從三星和蘋果的經驗來看,渠道只是出貨的受到,創新才是競爭勝敗的關鍵。

從目前頗為受寵的線下渠道來說,在鋪貨出量的同時也失去了一定的價格優勢,並面臨著和同類產品的“貼身互搏”。集體性的進入新興市場,或許能夠提振銷量,可隨著銷售成本的增加和競爭對手的死逼,又何談盈利之說,不過是為自己在國內市場制造一個營銷借口罷了。在此不得不提到題中所說的3D Touch,國外媒體phonearena的調查顯示,相比於iPhone在硬件配置上的提示,3D Touch對消費者更具有吸引力。

不管怎樣,我們看到了諸多新技術即將爆發的趨勢,也看到了技術創新的價值。在一定的時間內,三星和蘋果仍將引領智能手機的發展潮流,技術恰是最重要的支撐。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27

十三五規劃將引領市場新熱點 五大概念股有望輪番領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554.html

十三五規劃將引領市場新熱點 五大概念股有望輪番領漲

證券日報 2015-10-29 21:33:00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元市場規模。

今年9月初,國家衛計委全面啟動了《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制工作。而根據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申曙光的表述,“健康中國”將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的中長期規劃,也是“十三五”時期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元市場規模。

市場表現上,上周“健康中國”主題全面爆發,除上海三毛複牌後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外,板塊內樂金健康、宜華健康、九安醫療、戴維醫療、尚榮醫療、華邦健康、仟源醫藥等概念股上周累計漲幅均超過25%。

而投資機會上,中泰證券表示,短期來看,醫藥作為常青樹行業,在“十三五”規劃出臺之際是市場投資的絕對熱點板塊,而“健康中國”則帶來很好的主題投資機會。從中期看,承接“十二五”邁向“十三五”的歷史機遇,“健康中國”戰略將明確三大投資主線:第一,增強新藥創制能力仍為主要任務,建議積極關註具備創新藥研發積累藥企、規範性臨床CRO龍頭企業;第二,先進醫療器械國產化步伐繼續邁進,醫學影像設備、體外診斷儀器及家用普及型醫療器械相關企業仍將收益,其中研發創新能力突出、多元化產品線儲備豐富、全球化營銷渠道布局積極的本土醫療器械企業將率先受益;第三,隨著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以及民營醫院資源的發展需求,養老等醫療服務行業可享受人口及政策紅利,建議積極關註可享政策紅利的醫療服務企業以及協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醫療信息化企業。

國企改革 重上資本市場風口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國企不僅成為深化改革的主戰場,同時也是資本市場中最受關註的群體。而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國企改革在逐漸深入、展開的同時,將成為“十三五”階段深化改革的立足點。而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以及新一輪五年規劃——“十三五”的臨近,國企改革主題將再站資本市場“風口”,並迎來市場長期地追捧。

回到二級市場上,國企改革主題也成為了孕育大牛股的搖籃,僅從10月份以來市場表現來看,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上海普天、特力A、錦江投資、上海三毛、金自天正、中航動控、複旦複華、中成股份、龍頭股份等月內股價上漲超過五成的超級牛股均屬於國企改革主題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而國企改革總體方案的落地,標誌著新一輪國企改革將進入高潮。在此背景下,獲得首批試點的6家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紛紛獲得機構看好,而除此之外,出於對地方國企改革的期待,許多省市地區的相關概念股也獲得了機構青睞。例如,廣發證券便重點推薦了深圳國企改革股。

具體來看,該券商認為,深圳國企主要集中在房地產等傳統行業領域,單純依靠自身力量難以迅速做強,需要引入以央企與投行等外來力量實現企業轉型,而這將是一種有想象空間且受市場歡迎的改革方式。相關公司主要有:沙河股份、深紡織A、深物業A、深振業A、深深房A、深深寶A等。

中國制造2025 有望在規劃中重點提及

肩負著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使命,我國制造業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有望在“十三五”規劃中被重點提及。而分析人士也表示,在此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特殊時期,以及《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引領下,行業內勢必將湧現出眾多代表著智能制造發展的制造業龍頭,這也帶動相關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持續受到關註。

受益十八屆五中全會本周召開,上周五兩市“中國制造2025”相關概念股集體異動,板塊內金自天正、亞威股份、博實股份、賽為智能、日發精機、京山輕機、機器人、華中數控、埃斯頓、南京熊貓、新時達等11只概念股均以漲停價報收。而從10月份以來表現來看,板塊內博實股份、金自天正、華麗家族、三豐智能等個股累計漲幅均超過50%。

投資策略上,申萬宏源看好細分領域成長龍頭以及關註智能裝備價值窪地。具體來看,該券商表示,當前智能裝備板塊面臨兩類投資機會。第一類,繼續看好細分領域轉型成長龍頭,建議關註黃河旋風,智雲股份;第二類,看好穩健的智能制造領域龍頭,匯川技術、博實股份。

互聯網+ 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7月4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並提出了“互聯網+”創業創新、“互聯網+”協同制造、“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普惠金融等11項重點行動,而這些行動項項關系著國計民生,因此“互聯網+”戰略也被業界譽為“十三五”期間的創新之基。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創新驅動發展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任務目標,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也將成為“十三五”被重點培育的新經濟增長點,相關上市公司值得長期關註。

而投資策略上,海通證券認為政策受益比較大的細分板塊或將集中在:1.智能制造,工控軟件是智能制造實現的關鍵主體;2.大數據和雲計算,大數據分析和應用環節仍需要市場的推動和政策引導,雲計算技術優化處理資源配置,帶動智慧經濟效率升級;3.信息安全,政策紅利釋放不斷,2019年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的應用占比目標超過75%。4.智慧城市,2015年智慧城市開始逐漸進入系統平臺搭建完成的收入確認期,政府大數據的開放加速智慧城市的大數據運營模式開啟。

新能源 具備巨大發展空間

一直以來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都是我國能源領域發展的重要任務。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11月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顯示,到2020年達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這標誌著在“十三五”期間新能源將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

而近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也在201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表示,“十三五”是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關鍵期,也是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期,要切實落實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戰略部署,在‘十三五’期間要對能源生產、消費、體制、技術發展等領域開啟根本性轉變。

投資機會上,核電成為新能源領域最受機構青睞的行業,其中國泰君安便表示,核電競爭力優於火電、水電等傳統能源以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在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大潮中,優勢將越發體現。在政府支持、資本市場助力下,國內核電發展潛力巨大。預計隨著未來政策對內陸核電站建設的放行,規劃內陸核電項目的公司成長預期將被提振,估值存在上升空間。相關受益標的包括:中國核電、贛能股份等。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