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她經濟”升級:顏值、健康成新寵

隨著女性消費在實體商業和網絡渠道的整體強勢上漲並成為主力,傳統服裝等行業之外,包括醫療美容和健康消費開始成為井噴的“她經濟”的新投資方式。

顏值投資

“中國整形用戶依然以女性為主(83%),其中超過一半都是白領,90後愛大整、80後愛微整、70後愛抗衰,超過九成以上的整形者都是大學或以上學歷。” 《2015年度醫美白皮書》指出的這組數據和人群分型,是目前國內女性在爆發式增長的醫療美容市場生動的描述。

國泰君安研報數據顯示,我國25~40歲時尚女性人口已達2.9億,隨著女性在經濟收入和社會、家庭地位的提升,近75%的家庭消費決策由女性主導,女性已經成為新時代消費的主導力量,萬億規模“她經濟”孕育而生。

“她經濟”涵蓋美容、生活服務、女裝、內衣、黃金珠寶、手表飾品等諸多細分行業,目前市場規模近2.5萬億,預計至2019年將達到4.5萬億市場規模。

易觀咨詢向《第一財經日報》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消費意識提升刺激市場規模高漲,可以明確看出女性用戶增長成為強勁驅動力。

在2013~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結構中,女性增量4100萬人,超過男性3600萬人的增量;而從女性移動應用TOP100可以對女性多元化市場可見一斑——2015年2月,女性移動應用前100名中,絕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購物、拍照美化和健康醫療。

更美平臺觀測的數據則進一步顯示,願意花錢在醫學美容上的人數可能遠遠超出想象。

“13%的人群平均每年花2000元以下在醫美整形上,22%的人花費2000~5000元,35%的花費5000~10000元,而每年花費1萬以上的人甚至達到了30%;而微整形之後,12%的人在1個月內會產生再整一次的念頭,這一人群在3~6個月內會增加至17%,6~9個月內增至19%,變美是件很上癮的事。”劉迪告訴記者。

而不同年齡人群對醫美的態度也直接引發了不同的消費行為——“75%的求美者年均花費5000元在整形上,盡管有三分之一的整形者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整形了,但是90後明顯比80後更願意在整形社區里分享自己的整形體驗。”《醫美白皮書》顯示。

與此同時,隨著金融產品的跟進,從常見的鼻綜合、下頜骨手術到玻尿酸和水光針等輕醫美,信用卡分期的方式也開始將原本的成熟人群向低齡化群體迅速擴張。

2016年8月,更美向女性消費者開放了醫美項目分期,市場分析認為,其之所以嘗試分期付款,是有意拓展諸如大學生等年輕用戶群體。

來自更美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25~30歲是其平臺用戶最集中的年齡段,而25歲以下年齡的用戶占比則達到了19%;但另一方面,盡管平臺上曬術後恢複的用戶最多是90後,但下單比例卻不高,這也意味著,這一年齡段的用戶,對整形興趣最大,但經濟能力還不足,因而對支付分期的需求也最大。

摩根大通投行部執行董事吳軍就此話題曾向本報表示,在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材料後,簡單、安全、無痛苦的醫美方式陸續湧入中國,2015年,中國醫美市場上微創約占市場總規模的34%,預計在2019年將達到46%;從療程總數看,微創比例將從2015年的67%增長至2019年的75%。

健康投資

由阿里研究院聯合阿里健康首度發布的《阿里零售平臺健康消費報告》指出,中國人的健康消費理念正在從“有病治病”向“無病預防”轉變。同時,人們健康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升級,並呈現越來越豐富多元化的趨勢。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互聯網人群對醫療健康服務的關註度越來越高——2014年,全國體檢網購消費比2013年增長了31.3%。其中女性體檢消費占比為60%,29至35歲人群消費占比為48.9%。

掌管家中財權和個人收入越來越高的女性群體,在決定家中財物分配的時候,越來越多地首先考慮家庭和個人的健康消費與投資。

天貓醫藥館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雙11期間,和睦家醫療80220元的“產前檢查+剖宮產後順產優惠套餐”成為天貓醫藥館雙11單價最高的商品,依然供不應求——而去私立高端婦兒醫院生產和坐月子,已經進入越來越多女性的選擇範圍。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變化。”阿里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薛艷認為,人們不但更舍得為健康“埋單”,而且健康消費理念也從“有病治病”向“無病預防”轉變。

市場上的反應更加直接——圍繞女性健康,從經期管理、備孕、孕期管理到母嬰健康,各個環節都蘊含著巨大商機,也催生出眾多創業公司——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各大應用市場中,各類女性健康管理APP總數約在200~300款。

“通過棒米體溫計測量基礎體溫後,可以通過APP記錄月經、睡眠、排卵試紙等相關信息,系統同時結合雲端大數據庫和機器學習算法,分析每個女性的生理狀況,幫助女性更有效地管理和提高自我健康。“棒米科技CEO樓曉都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在整個創投圈里,消費升級是未來創業和投資的一大趨勢,我們在投資過程中關註的是,第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要特別合格,即產品和服務一定能夠滿足消費者自身的需求,而大多數現在的消費升級集中在85~90後,尤其是女性,大概占80%。” 經緯創投中國投資董事錢坤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易觀數據顯示,根據2015年中國互聯網網購消費者年齡分布,20~29歲和30~39歲人群成為互聯網消費購物排名最靠前的兩大人群,80、90後已經成長為互聯網主力消費人群,由於社會普遍意義上20~49歲是社會中堅力量,也是消費的主力人群,目前兩個群體開始重合。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居民收入維持高速增長,支撐消費結構開始升級,向電商、汽車、文化娛樂、醫療和旅遊等領域傾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31

生育健康成華大基因最賺錢板塊 大量競爭對手已“沖”進來掘金

近期,正在上市風口上的華大基因,因為更新了招股書而點燃了外界關註的熱情。值得註意的是,華大基因的利潤從2014年的5852.98萬元躍升至2016年的35001.75萬元。

從其主營業務看,在2014年以前,科研服務是其盈利的主要貢獻版塊,而從2015年開始,生育健康業務超過科研服務成為華大基因主要的盈利版塊。

隨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商業化逐漸成熟,加上二胎放開,高齡產婦對無創產前檢測需求增強,基因檢測在生育健康方面的應用成為目前基因檢測行業的最大一塊“金礦”。

這塊“金礦”的開發潛力有多大,競爭者格局目前又是如何,未來將發生哪些變化,值得投資者持續關註。

生育健康市場潛力巨大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這項廣泛應用於孕媽身上,對於唐氏綜合征相關染色體的無創檢測方式,在近三年來迎來高速發展期。

“2016年,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一年就完成100萬例,過去一年相當於過去6年的檢測量,占全球總檢測量的四分之一還多。”這是華大股份CEO尹燁在近期召開的國際基因組大會(2017ICG-RH)上發布的一組數據。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量的飛躍,和華大基因的利潤業績增長保持了一致性。

其招股書顯示,2016年四類服務帶來的營收分別為,92906.91 萬元(生育健康類),32913.85 萬元,38327.38 萬元和5940.36 萬元。尤其生育健康類增長迅猛,2014 年至 2016 年,生育健康類服務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61.43%。 2014 年至 2016 年公司生育健康類業務檢測樣本總量分別為 42.51 萬例、73.10 萬例 和 146.73 萬例。

2014年,可以說是華大基因業績遭遇重創的一年。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被叫停半年,上遊供應商 Illumina擡高試劑價格導致成本上升。2015年華大基因又經歷了一次高管離職創業的震蕩。

但從報表上看,2015年和2016年華大基因利潤實現飛躍式增長,尹燁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說,華大在自己的平臺上打了一場絕地反擊戰,因為自己的測序儀上來了,就能重新引領。現在已經沒有人能擋得華大基因的發展。

毫無疑問,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為主的生育健康類服務成為目前各基因檢測公司的主打產品。

除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外,生育健康類產品還包括,孕前夫婦遺傳病攜帶者篩查、孕中流產查因、胎兒宮內異常查因、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單基因病診斷等領域,這些產品可以說貫穿婚前、孕前、產前、新生兒等整個生育過程。

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按照每年1700萬新生兒數量來說,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僅占覆蓋了不到20%的市場,隨著檢測成本的降低,如果每年每個孕婦都能接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最低500元每人(目前價格各地從855元到2500元不等)的價格來計算,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85億元。再加上不孕不育,流產以及出生缺陷的增加,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市場將超過百億元。

但這一市場目前仍處於教育醫生,獲取各級醫院合作的階段。中華胎兒醫學基金會主席劉子建在2017ICG-RH上表示,過去五年,產科領域最重要的進展就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雖然它還是一個篩查而非診斷,但是作為一種篩查手段,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比過去任何方法都好。往後三到五年,當每個人都能承擔這項檢測的時候,它就會替代超聲和血清篩查,這個時間會來得非常快。同時,隨著技術發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還會篩查性染色體,大片段染色體缺失、重複,以及一些單基因疾病,當然其中的倫理考慮也非常重要。

一位來自福建的三甲醫院的婦產科主任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目前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普及率還不高,很多三四線城市的醫生並不知道這項檢測,未來普及率會更高。

除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項熟知的檢測外,更多生育健康類產品需要在教育醫生以及科普的進程中提高市場占有率。尤其在新生兒階段的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單基因病診斷等以篩查、診斷疾病為目的基因檢測,很多家長以及醫生並不知道其重要性。

一些家長更願意為孩子花錢做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這項產品迎合了很多父母“因材施教”的功利心態,但已經被諸多業內人士評為“騙子”或“不靠譜”產品。

基因啟示錄CEO高瑞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精準養育”的概念需要普及,如果孩子一出生就做新生兒基因檢測,相當於獲得一份生命說明書。比如,新生兒基因檢測可以測出新生兒患罕見病的風險,7000多種罕見病中80%為基因缺陷導致的遺傳性疾病,約50%罕見病在出生時或兒童期發病,雖然患病幾率很低,但是一旦患上,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百分之百的。一些罕見病孩子被父母帶著到處求醫,可能被誤診為腦癱、發育遲緩等,延誤救治,後悔莫及。同時,新生兒基因檢測還可以提供孩子一生的個體化用藥信息,避免不良用藥反應。

高瑞曾在華大基因擔任研發總監,後離職創立了專註於嬰幼兒基因檢測的基因啟示錄。

根據衛計委數據,預計到 2024年,中國兒童人口有望達到 2.65 億。未來,“精準養育”的概念一旦被更多人接受,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的市場的確蘊藏著更大的空間。

“掘金者”競爭激烈

如果說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市場是一座“金礦”的話,掘金者也逐漸增多,尤其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方面,且競爭版圖已經基本確立。

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領域為代表,目前,世界範圍內的主要參與者是華大基因、貝瑞和康、博奧生物、安諾優達、 凡迪生物、達安基因、Sequenom(已被LabCorp收購)、Verinata Health(已 被 Illumina, Inc.收購)、Ariosa(已被瑞士羅氏公司收購)、LifeCodexx、Natera。

其中,華大基因、貝瑞和康、博奧生物、安諾優達、凡迪生物、達安基因主要分布在中國和南亞市場;Sequenom、Natera、Verinata Health、Ariosa 主要分布 在北美市場,而 LifeCodeXX 專註於歐洲市場,僅有 Sequenom 公司涉足大洋洲市場,在澳大利亞設有分部。

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成為華大基因招股書所列的21項風險因素中的首位。

隨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的成熟,市場上出現了一大批基因檢測服務提供商,這些機構多來自於“華大系”,雖然華大基因成為行業的黃埔軍校,但也為自己培養了一些競爭者。還有一些曾醫療機構資源的檢驗中心也轉向基因檢測服務,比如金域檢驗、迪安診斷等,一些實力強的醫療機構也自建實驗室,自行開展基因檢測服務。

雖然,華大基因在技術、資質,實驗室規模和布局、基因組數據庫方面有優勢,但其招股書中也稱,市場開發能力有待加強。

在生育健康領域,華大基因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貝瑞和康,2016年12月,貝瑞和康借殼天興儀表登陸資本市場。根據財報,貝瑞和康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的凈利潤分別為3607萬元、3687萬元、14220萬元。但在借殼交易中,貝瑞和康承諾 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的凈利潤(特指貝瑞和康相關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 22840萬元、30920萬元、40450萬元。從這一承諾看出未來市場競爭的激烈。

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檢測成本的下降,生育健康類產品業務模式也將變得多樣化,未來O2O、代理、專 利授權的業務模式將逐步出現,當然行業整合也將逐步加強。

力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納入醫保

從銷售方式看,隨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成本的降低,將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納入醫保,通過和政府合作的方式進行推廣將逐漸成為可能。

目前,各大公司和政府合作進行的銷售雖然不多,但已經開始嘗試。以華大基因為例,河南長垣、重慶渝北、貴州黔西南、安徽太和等地政府都通過和華大基因合作把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等健康篩查列為民生項目。

華大基因招股書顯示,2016年政府合作的方式銷售額達到14944.28萬元 ,2014年這一數據為8622.14萬元。

河南長垣縣委書記武勝軍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自2015年6月開始,長垣縣連續兩年,把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新生兒遺傳代謝病檢測和新生兒遺傳性耳聾檢測、婦女宮頸癌基因篩查等健康篩查項目列為民生實事,覆蓋全縣婦女兒童,檢測費用和保險費用全部由縣財政負擔。

長垣縣向第一財經提供的數據顯示,長垣華大醫學檢驗所成立以來,歷時10個月,已為全縣9537個產婦、8709個新生兒和35181名婦女開展了相應的檢測,避免了15個唐氏兒出生,讓461名宮頸癌病變婦女及時發現病情,及早就醫,避免了因病返貧。

武勝軍表示,政府是否願意采取這樣的方式,取決於如何認識問題和看待問題,政府每年花費1000多萬,從財力上完全可以接受,同時做到了提前預防。

按照華大基因的規劃,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下一步發展的核心點是立足華大國產測序儀,實現降價全覆蓋。

尹燁表示,納入醫保的前提是成本必須要讓國家接受,傳統唐篩平均價格300元,無創終端價如果控制在100美元左右,預計就具備了納入醫保的條件。

深圳目前已經納入醫保,定價855元,其中政府醫保補貼455元,但是在國內其他地方沒有社保補貼,價格在1500--2000元左右不等。

尹燁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只要價格降下去,在專家層面、政策層面達成共識,就能推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在全國的發展。對於把這一項目納入醫保需要有一個基本判斷——這個技術是一個商業項目還是民生項目? 尹燁說,這應該是全民覆蓋的民生項目,應該像當年消滅血吸蟲、天花一樣,讓每一個孕婦,以合理的成本價享受這個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743

蘋果與高通“互撕” 富士康成最尷尬的角色 | 娜姐筆記

面對高通和蘋果的專利大戰,原本只想安靜的做個吃瓜群眾的富士康,一不小心就上了被告席。

美國時間5月17號,在與蘋果的訴訟還沒有結果前,高通又針對富士康等蘋果代工廠在加州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原因是後者拒絕為其制造的蘋果公司產品向高通支付專利許可費。和富士康一樣,要為蘋果“背黑鍋”的還有其他三家代工廠商:和碩、緯創資通和仁寶電腦。

一份來自高通的資料顯示,上述廠商表示,他們就使用高通的發明所應承擔的付費合同義務本身並無異議,只是必須遵照蘋果公司的指令,停止支付費用。言外之意,不交錢,是蘋果讓幹的,其實大家對交錢沒意見。

廠商的尷尬顯而易見。

雖然蘋果是衣食父母,但對於終端電子產品的生產廠商來說,高通的專利大棒才是“硬骨頭”。

 

以手機產品為例,由於高通在3G、4G領域擁有多達1400多項的核心專利,並且在無線芯片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幾乎每家手機廠商都需要為高通繳納專利費用,蘋果三星也不例外。作為制造代工大廠,富士康與高通的合作也開始於蘋果合作前,交專利“保護費”也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規定動作”。

從產業來看,這種專利授權的商業模式雖然被外界詬病,但在過去五年卻讓高通在芯片領域獨占鰲頭,據了解,其授權業務的毛利率高達61%。

從這一點也許可以看出蘋果與之較勁兒的初衷:在智能手機利潤逐漸下降的今天,高通依然“不勞而獲”。蘋果認為,高通公司的業務建立在較陳舊的傳統標準之上,但通過排他性戰術和過高的專利使用費來加強其地位。

為了向高通施壓,蘋果選擇在iPhone7中首次采用英特爾基帶芯片,同時在今年1月起訴高通濫用支配地位,拒絕支付10億美元專利費。更重要的是,蘋果已經在今年第二季度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

對於高通來說,蘋果的這一舉動直戳要害。統計數據顯示,高通上個財年超過40%的收入來自蘋果和三星兩家手機巨頭公司。

高通2017財年二季度總營收為5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5.5億美元下降10%,歸屬於高通的凈利為7.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6%。高通稱,蘋果是否會在三季度繼續不足額支付版稅尚不清楚,但這將影響公司下一階段的盈利預期。

看上去,蘋果在第一階段占了上風,這不是高通願意看到的。為了反擊,高通開始尋求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申請禁令,禁止美國進口蘋果的iPhone手機。但從流程上,兩年內未必會有結果。

這就不難理解高通為什麽要在此時向富士康等發難。選擇先掃外圍,再打中心,無疑是在雙方訴訟陷入僵局時所走的一步妙棋,只不過,面對強勢的蘋果和高通,富士康等代工廠只能被動“受過”。

更為的尷尬的是,像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自身仍然需要面對多重選擇,從業績角度來看,高通與蘋果都不是能夠得罪的合作夥伴。

以富士康為例,與蘋果產品在前期的深度合作已經讓雙方的業績緊密掛鉤,蘋果利潤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富士康股東大會的氣氛。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顯然不願意看到蘋果因為高通訴訟而在美國被禁售的結果。此外,出於制造工廠布點的全盤考慮,富士康剛剛對外宣布正在考慮將生產線移至美國,那里是蘋果的大營。

除了蘋果,富士康仍在發展其他品牌的代工業務,並且在5G上多有布局,從合作共贏的角度來看,高通成為其不可忽略的結盟夥伴。在手機等代工產品上,授權費用更是成為調和各種關系中最為微妙的因素。

所以,“吃瓜群眾”怎麽做也許都是錯的,作為“老大哥”的蘋果,這時候是不是應該發話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37

富士康成“獨角獸”企業上市樣本 哪些行業最多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1/1197968.html

所謂“獨角獸”企業,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有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於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服務、大數據等行業。北京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54家企業上榜,占總數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深圳以1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第四。

富士康股份,36天火速闖關IPO,以風口上的“獨角獸”姿態,引領了整個資本市場。那麽A股的“獨角獸”都分布在哪些行業,又具備哪些特質呢?

事件 富士康成“獨角獸”企業上市樣本

富士康股份IPO的一路綠燈,已成為外界觀察“獨角獸”企業上市的風向標。今年兩會期間,百度、京東和搜狗等互聯網科技巨頭掌門人紛紛表態願意回歸A股。

進入大陸投資的第30個年頭,代工巨頭富士康的A股之路掃清了最後的障礙。3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獲得通過。

從2月1日招股書申報稿上報到首發獲批,短短36天,讓富士康股份創造出A股IPO的新速度,其火速過審,成為“獨角獸”概念的最好樣本。

富士康還是體形龐大的“獨角獸”。272.532億元的募資額讓它的融資規模在A股募資史上排名第11位,排在它前面的均為國字頭的央企。此外,富士康股份更是A股募資額超200億元的唯一科技企業。富士康股份的營收和凈利潤也在A股位列第一梯隊。

關註 監管層將創造工具和制度安排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在不斷釋放利好消息。3月9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對外界表示,在多方調研後,從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的意見來看,要求加強對新經濟企業支持力度的呼聲很高。近期,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後,經過有關部委的共同努力,現在大家已經有高度共識,並將會有相關的制度落地。“這個成效可能會比企業期待得稍微慢一點,比你們期待得可能會快一些,屆時會詳細討論。”

新經濟企業如何在A股上市?劉士余表示,“我們會創造很多工具,或設置相應的制度安排,但是要讓企業自己選擇,而不是政府規定。同時,這種工具和機制要符合相關法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規定。”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上交所已形成了一套以服務“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的統稱)類企業、“獨角獸”企業為對象的服務方案,多措並舉,助力優質創新企業發展。據介紹,上交所更多關註的是如何讓投資者獲得經濟發展的紅利、如何讓資源配置更優化地服務於實體經濟、如何讓“獨角獸”企業在登陸上交所後發展得更高質更長遠、如何推動培育更多“BATJ”類公司的出現。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月28日,三六零安全科技在上交所舉行重組更名上市儀式;3月2日,小米公司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證券100億元儲架發行獲得上交所無異議函;3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成功過會並擬在上交所上市,這些已成為上交所發揮其全方位服務優勢,支持優質創新企業上市融資的標誌性事件。

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對外界表示,目前對於新經濟的期待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已在境外上市的BATJ之類回歸A股,二是還未上市的新經濟企業在A股上市。王建軍對這兩類企業都表示歡迎:“深交所應該成為新經濟的主場,有能力培育出世界一流企業。”

追訪 北京“獨角獸”企業估值近1.4萬億

所謂“獨角獸”企業,被認為是2013年風險投資家AileenLee創造出來的概念: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獨角獸”公司被視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主要出在高科技領域,互聯網領域尤為活躍。

去年1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了一份“2017獨角獸指數”報告,數據截至2017年11月30日。榜單收錄了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於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服務、大數據等行業。北京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54家企業上榜,占上榜企業總數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獨角獸”企業數量分列達到28家和13家;深圳以1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第四。胡潤表示:“基本上獨角獸企業不是在美國,就是在中國。”

市場註意到,13家來自於杭州的“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反超上海28家“獨角獸”企業;北京“獨角獸”企業以接近1.4萬億元人民幣的總估值成為“獨角獸”企業總體規模最大的城市,估值規模接近半數。

由於存在並列公司,榜單排名前十的企業共有12家,囊括了8家超級“獨角獸”企業。市場認為,按照市值榜單,螞蟻金服以400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位列第一,滴滴出行、小米、新美大分別以3000億元、2000億元、2000億元的估值位列第二名和並列第三名;今日頭條、寧德時代、陸金所三家公司均以1000億元的估值並列第五名;大疆以800億元估值位列第六名;口碑、菜鳥網絡、京東金融、餓了麽均以超過500億元的估值同時位列第九名。

據胡潤百富榜統計,TOP10“獨角獸”企業多具備互聯網背景,如螞蟻金服、滴滴出行、今日頭條等,同時也包括高端硬件企業,如小米、寧德時代、大疆。中信證券分析師許英博表示,除生物科技、雲計算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大數據、半導體等行業符合國家產業升級需求和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或將長期受益。如泛科技相關領域IPO速度加快,國內“獨角獸”企業或將更多選擇A股上市。

聚焦 哪些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最多

“獨角獸”企業的分布如何呢?一份由全球知名風投機構發布的“獨角獸”榜單顯示,從中國行業分布上看,16個大行業誕生了“獨角獸”公司,電子商務、金融、文化娛樂行業在數量上分列前三,占了總數的46%。螞蟻金服、陸金所、京東金融等拉高了金融領域的整體均值,今日頭條、VIP-KID則在文化教育領域優勢明顯。

目前,“獨角獸”整體的投資回報率為7倍,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投資回報率高達10倍。據測算,要想成長為“獨角獸”公司平均需要花費6年時間,至少需要9500萬美元的融資來幫助自己成長。

天風證券劉晨明團隊報告認為,中國“獨角獸”企業分成三類:首先是互聯網與生活的融合,這類特點是基於互聯網的生活性服務企業,幾乎可以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理財有陸金所、螞蟻金服,手機支付有微信、支付寶,吃飯外賣有美團點評、餓了麽,旅行服務有攜程,交通出行有滴滴、摩拜、oFo,看電影有貓眼、格瓦拉……

第二類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因素與制造業的融合,這類企業有一些已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小米、魅族等利用中國在智能手機制造上的優勢,采取互聯網銷售模式快速成長,並積累了眾多的粉絲。大疆、蔚來汽車分別在無人機、智能汽車等領域構建起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也是利用了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與中國制造優勢相融合取得的成就。

第三類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等核心技術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獨角獸”,在所處領域已經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實力,但還不為社會大眾所熟知。在人工智能方面,Face++、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分別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智能芯片等領域構建起聲譽。在大數據方面,數夢工場、金山雲、騰雲天下等依托關聯方優勢分別在政務、企業、視頻等領域構建起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模式。在生物科技方面,複宏漢霖、信達生物分別在單抗藥物、高端生物制藥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

影響 “獨角獸”成互動平臺熱詞

作為稀有物種,“獨角獸”成為投資者近期最為關註的熱門。市場認為,目前業內對“獨角獸”的定義並不明確,某個領域或者細分領域做到很大份額的甚至龍頭企業,作為“獨角獸”,頗受市場歡迎。

當前二級市場,投資者竭力尋找具備“獨角獸”潛質、存量“獨角獸”、參股“獨角獸”的公司以及供應鏈公司,富士康、小米、螞蟻金服等新經濟“獨角獸”類企業登陸A股的進程,“獨角獸的小夥伴”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其中,作為小米概念股普路通近期連續錄得3個漲停,布局工業互聯網的東土科技2月以來累計上漲超過50%。據不完全統計,近日在互動平臺上,涉及高端制造、雲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領域的近百家上市公司被投資者追問是否就是大家尋找的“獨角獸”,或是與“獨角獸”有關。

觀點 投資“獨角獸”企業應首先考慮風險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撰文指出,投資“獨角獸”企業,風險意識不容松懈。他認為,從本質上來說,“獨角獸”企業的最大特點,不是10億美元的估值,而是其作為新興行業企業難以估量的發展前景。首先應該考慮的,還是如何控制風險的問題。

桂浩明稱,相比傳統行業,新興行業一個很大的特點在於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行業政策還是市場容量以及運行環境,都存在不小的變數。我國有很多共享經濟企業,其中估值一度升到6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也非個別,但今天來看,真正還能夠堅持的還有多少,這是因為“獨角獸”企業的經營模式大都已成型,如果遇到發展瓶頸,調整難度可想而知。另外,“獨角獸”企業的溢價一般也不會低,對於投資人來說,需要承擔由此而來的相應風險。

不過,也有機構分析師指出,本輪熱追“獨角獸”背後有市場的因素。仁橋資產投資總監夏俊傑向媒體表示,當前還是需要在“安全邊際”的基本原則下,仔細甄別、動態評估,耐心等待和把握機會。他認為,當前A股對“中概股”回歸議題,已經產生了一定“免疫力”,雖然相關回歸個股享受了一波股價飆升、市盈率翻倍的紅利,但是長期來看,泡沫遲早還是會被擠出。

北京青年報記者註意到,2016年借殼世紀遊輪的巨人網絡,股價飆升最高上漲至77.95元/股,但在2017年一季度後,股價持續下挫,從最高價到如今累計跌幅達55%(前複權)。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由於“獨角獸”的到來,市場增加了對二級市場可比公司的關註,甚至發現可以從新經濟方向去估值,但也有非常多的偽成長股,或績差股,甚至是垃圾股,隨著優質成長股的供給增加而愈發喪失投資價值。換句話說,隨著新興“獨角獸”登臺,偽龍頭會被市場加速“淘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