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霸凌 原來我們都搞錯5件事

2015-05-11 TCW  
 

 

當霸凌,已經成為連美國白宮都重點關注的現象時,我們對霸凌的理解與應對能力,卻是少得可憐。

回想一下,這些直覺反應,是否曾經出現在你的腦海?

被霸凌者很可憐,但是會被選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會被霸凌的人,都是太弱了,只要強一點,就不會遇到這種事。

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而回來求救時,

你告訴他:「這都是人生必經的過程? ?。」

然後對他說:「逃避不能解決問題!你為什麼不反擊?」

如果你曾經說過這些話,那麼,你可能已經成為二度傷害的幫兇,而不自知。

以下五個迷思,將能幫助我們全面理解網路霸凌,這個正在我們四周蔓延的「病毒」。

迷思一:被霸凌,一定有犯錯?錯!找出被排擠原因,根本沒有意義

當聽到孩子被霸凌時,千萬不要直接問他:「為什麼?」

「孩子會覺得『連媽媽都懷疑我……』」日本權威臨床心理學家山脇由貴子在《教室裏的惡魔》一書中強調,被霸凌的孩子,內心非常敏感,一句傷害度一級的話語,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可達十倍。如果連父母都質疑自己,孩子也會認為,自己是否真的做錯事。

山脇由貴子強調,社會對被霸凌的人普遍存在誤解,覺得他們是軟弱無能的輸家。其實,被霸凌的孩子,唯一的共同特色,就是「被挑出來,成為攻擊對象。」

你的孩子,可能只是行為、嗜好與班上其他人有所不同,比如衣著跟他人不一樣、比如興趣或特徵在班上比較特別。但這些不同之處,在別的班級中卻可能完全合宜。所以,執意找出被排擠的原因、以為改善這個原因就能解除危機,根本無意義。

迷思二:家庭緊密能抗霸凌?錯!親子越好,孩子越不想父母擔心

「我曾經很沮喪,為什麼我的女兒都不告訴我?」因霸凌而失去高一獨生女的母親小森美登里,喪女之後,寫下《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一書。她以自身經驗告訴讀者,並不是親子溝通良好,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想要找父母商量。

小森美登里認為,越是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孩子越是喜歡父母、越不會把在外的人際問題帶回家。他們會想著:「我不想讓爸媽擔心。」「求助的話,事情可能更嚴重。」

父母要做的,不只是察言,還要觀色。

小森美登里認為,觀察後若想確認問題,最有效的一句話是問孩子:「我有聽說一些事情,你還好嗎?」

「如果孩子回答:『我很好』,代表事實正好相反……因為心裡沒譜的孩子應該會反問:什麼事情?什麼還好?」她說。因為只有被霸凌的人,不希望事情擴大,才會毫無疑問的否認。

迷思三:強勢反擊一定有用?錯!以暴制暴,施暴者更有理由加害

「每個人都會被欺負,你為什麼不能堅強一點?」這句話,可以把一個被霸凌的孩子推向更黑暗的深淵。

從小,孩子就被告誡「不要哭、不要跑去找媽媽。」碰到問題,他們多半會先選擇忍耐。當他們鼓起勇氣向大人求助卻遭拒絕,心中的羞恥感會讓他們一步一步相信:霸凌雖然很痛,但這就是童年的一部分,是我的能力不夠;如果發生更嚴重的霸凌,他們將不再求救。

許多家長甚至教導小孩「有仇必報」,覺得強勢反擊就不會被霸凌。

德國處理霸凌經驗最權威的學者穆斯塔法.賈南(Mustafa Jannan),在《只能被欺負嗎?》中提醒,若小孩暴力反擊,反而正合霸凌者的意,除了更有理由再欺負孩子外,霸凌者們會聲稱是你的孩子先發起暴力,這樣的反效果放在網路上同樣適用,如果受害者在臉書上發出過於情緒化的反擊言論,霸凌者會直接向臉書檢舉,旁人更有理由去指責你的孩子。

教育專家芭芭拉.科婁羅索(Barbara Coloroso)指出,與其教孩子攻擊,不如陪孩子備妥腳本、沙盤推演,教會他「有自信的反擊」。比如以「老兄,我不想聽這些,我要走了。」取代有挑釁意味的「你再說一遍試試看!」有自信的話語與行動,可以減緩霸凌者的侵略。

迷思四:袖手旁觀最安全?錯!不幫助受害者,事後罪惡感更大

袖手旁觀不會逃過一劫,霸凌事件中的所有人都會受傷。

目睹同學受到霸凌,加害者希望你加入霸凌、受害者希望你挺身而出。《黑羊效應》作者陳俊欽是職業精神科醫生,他認為,旁觀者怕把自己捲入風暴之中,與受害者關係越親密者,就越容易產生罪惡感,這種感覺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科婁羅索提出建議,要清楚教導孩子「告密」與「告知」的不同,把大人不知道的霸凌現象說出來,並不是出賣同儕,而是協助他人免於麻煩。霸凌者如果不被處理,會有更多受害者出現。

迷思五:請假不上課就沒事?錯!離開是過程,陪伴才有療效

確實,當發現孩子或身邊人被霸凌,專家意見如山脇由貴子與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郭約瑟的建議都是:先離開。

山脇由貴子說,如果發現孩子被欺負,一定要毫不猶豫的替他請假,並且好好告訴孩子:「請假不去上學,是因為要保護你的安全,」讓孩子感覺自己有強力後援。這段時間,讓他安心的待在家裡,不要強迫他說出被欺負的細節。

面對網路如影隨形的霸凌呢?郭約瑟說,他也建議孩子暫時斷網,但前提是,父母必須先理解網路社群對孩子的重要性,才能好好溝通:「在最難過的時候,先暫時不要看網路上的言論,好嗎?」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決策,必須是建立在將心比心下的結果。過程中,父母若不夠細緻,用這些話去「安慰」孩子:「以前就有這種事了」、「換個角度想就好了」、「不可以一個人煩惱」,孩子只會覺得你又是上對下的,要用大人的道理逼他們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個陪伴者,想跟他們一起找答案。

當孩子再度感覺自己是一個人時,他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悲劇往往在此時產生。

霸凌很殘忍,但只要他們去堅強面對的父母,也很殘酷。

關於霸凌,其實我們真正要修的,是一堂名叫「同理心」的課。

這堂課,很難,花時間,也耗心力。但,卻是所有專家眼中,讓自己與孩子走出風暴的必備解方。

【延伸閱讀】10個徵兆,代表孩子被霸凌了

● 龜縮在房間裡的時間大幅增加,大部分都在上網。● 經常在上學前肚子痛、頭痛、嘔吐等症狀,尤其週日晚上或週一早上。● 問到學校的事情時不具體回答,只說「沒有」、「還好」;如果父母想細問某件事情,孩子就會生氣。● 發呆頻率變高、無所事事時間增加;看起來很疲憊,但又經常故作開朗。● 談話中沒有出現朋友的名字,但對學校、同儕又毫無怨言。● 睡眠品質不好,會做噩夢,在半夜驚醒。● 成績突然下滑、自信心減弱甚至自暴自棄。● 抗拒上學,甚至逃學。● 對原本的嗜好喪失興趣,悶悶不樂滑手機的頻率增加。● 自殘行為或任何暗示死亡的紙條、日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211

關於霸凌 原來我們都搞錯5件事

 
 
2015-05-04  TCW
 

當霸凌,已經成為連美國白宮都重點關注的現象時,我們對霸凌的理解與應對能力,卻是少得可憐。

回想一下,這些直覺反應,是否曾經出現在你的腦海?

被霸凌者很可憐,但是會被選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會被霸凌的人,都是太弱了,只要強一點,就不會遇到這種事。

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而回來求救時,

你告訴他:「這都是人生必經的過程? ?。」

然後對他說:「逃避不能解決問題!你為什麼不反擊?」

如果你曾經說過這些話,那麼,你可能已經成為二度傷害的幫兇,而不自知。

以下五個迷思,將能幫助我們全面理解網路霸凌,這個正在我們四周蔓延的「病毒」。

迷思一:被霸凌,一定有犯錯?錯!找出被排擠原因,根本沒有意義

當聽到孩子被霸凌時,千萬不要直接問他:「為什麼?」

「孩子會覺得『連媽媽都懷疑我……』」日本權威臨床心理學家山脇由貴子在《教室裏的惡魔》一書中強調,被霸凌的孩子,內心非常敏感,一句傷害度一級的話語,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可達十倍。如果連父母都質疑自己,孩子也會認為,自己是否真的做錯事。

山脇由貴子強調,社會對被霸凌的人普遍存在誤解,覺得他們是軟弱無能的輸家。其實,被霸凌的孩子,唯一的共同特色,就是「被挑出來,成為攻擊對象。」

你的孩子,可能只是行為、嗜好與班上其他人有所不同,比如衣著跟他人不一樣、比如興趣或特徵在班上比較特別。但這些不同之處,在別的班級中卻可能完全合宜。所以,執意找出被排擠的原因、以為改善這個原因就能解除危機,根本無意義。

迷思二:家庭緊密能抗霸凌?錯!親子越好,孩子越不想父母擔心

「我曾經很沮喪,為什麼我的女兒都不告訴我?」因霸凌而失去高一獨生女的母親小森美登里,喪女之後,寫下《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一書。她以自身經驗告訴讀者,並不是親子溝通良好,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想要找父母商量。

小森美登里認為,越是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孩子越是喜歡父母、越不會把在外的人際問題帶回家。他們會想著:「我不想讓爸媽擔心。」「求助的話,事情可能更嚴重。」

父母要做的,不只是察言,還要觀色。

小森美登里認為,觀察後若想確認問題,最有效的一句話是問孩子:「我有聽說一些事情,你還好嗎?」

「如果孩子回答:『我很好』,代表事實正好相反……因為心裡沒譜的孩子應該會反問:什麼事情?什麼還好?」她說。因為只有被霸凌的人,不希望事情擴大,才會毫無疑問的否認。

迷思三:強勢反擊一定有用?錯!以暴制暴,施暴者更有理由加害

「每個人都會被欺負,你為什麼不能堅強一點?」這句話,可以把一個被霸凌的孩子推向更黑暗的深淵。

從小,孩子就被告誡「不要哭、不要跑去找媽媽。」碰到問題,他們多半會先選擇忍耐。當他們鼓起勇氣向大人求助卻遭拒絕,心中的羞恥感會讓他們一步一步相信:霸凌雖然很痛,但這就是童年的一部分,是我的能力不夠;如果發生更嚴重的霸凌,他們將不再求救。

許多家長甚至教導小孩「有仇必報」,覺得強勢反擊就不會被霸凌。

德國處理霸凌經驗最權威的學者穆斯塔法.賈南(Mustafa Jannan),在《只能被欺負嗎?》中提醒,若小孩暴力反擊,反而正合霸凌者的意,除了更有理由再欺負孩子外,霸凌者們會聲稱是你的孩子先發起暴力,這樣的反效果放在網路上同樣適用,如果受害者在臉書上發出過於情緒化的反擊言論,霸凌者會直接向臉書檢舉,旁人更有理由去指責你的孩子。

教育專家芭芭拉.科婁羅索(Barbara Coloroso)指出,與其教孩子攻擊,不如陪孩子備妥腳本、沙盤推演,教會他「有自信的反擊」。比如以「老兄,我不想聽這些,我要走了。」取代有挑釁意味的「你再說一遍試試看!」有自信的話語與行動,可以減緩霸凌者的侵略。

迷思四:袖手旁觀最安全?錯!不幫助受害者,事後罪惡感更大

袖手旁觀不會逃過一劫,霸凌事件中的所有人都會受傷。

目睹同學受到霸凌,加害者希望你加入霸凌、受害者希望你挺身而出。《黑羊效應》作者陳俊欽是職業精神科醫生,他認為,旁觀者怕把自己捲入風暴之中,與受害者關係越親密者,就越容易產生罪惡感,這種感覺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科婁羅索提出建議,要清楚教導孩子「告密」與「告知」的不同,把大人不知道的霸凌現象說出來,並不是出賣同儕,而是協助他人免於麻煩。霸凌者如果不被處理,會有更多受害者出現。

迷思五:請假不上課就沒事?錯!離開是過程,陪伴才有療效

確實,當發現孩子或身邊人被霸凌,專家意見如山脇由貴子與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郭約瑟的建議都是:先離開。

山脇由貴子說,如果發現孩子被欺負,一定要毫不猶豫的替他請假,並且好好告訴孩子:「請假不去上學,是因為要保護你的安全,」讓孩子感覺自己有強力後援。這段時間,讓他安心的待在家裡,不要強迫他說出被欺負的細節。

面對網路如影隨形的霸凌呢?郭約瑟說,他也建議孩子暫時斷網,但前提是,父母必須先理解網路社群對孩子的重要性,才能好好溝通:「在最難過的時候,先暫時不要看網路上的言論,好嗎?」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決策,必須是建立在將心比心下的結果。過程中,父母若不夠細緻,用這些話去「安慰」孩子:「以前就有這種事了」、「換個角度想就好了」、「不可以一個人煩惱」,孩子只會覺得你又是上對下的,要用大人的道理逼他們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個陪伴者,想跟他們一起找答案。

當孩子再度感覺自己是一個人時,他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悲劇往往在此時產生。

霸凌很殘忍,但只要他們去堅強面對的父母,也很殘酷。

關於霸凌,其實我們真正要修的,是一堂名叫「同理心」的課。

這堂課,很難,花時間,也耗心力。但,卻是所有專家眼中,讓自己與孩子走出風暴的必備解方。

【延伸閱讀】10個徵兆,代表孩子被霸凌了

● 龜縮在房間裡的時間大幅增加,大部分都在上網。● 經常在上學前肚子痛、頭痛、嘔吐等症狀,尤其週日晚上或週一早上。● 問到學校的事情時不具體回答,只說「沒有」、「還好」;如果父母想細問某件事情,孩子就會生氣。● 發呆頻率變高、無所事事時間增加;看起來很疲憊,但又經常故作開朗。● 談話中沒有出現朋友的名字,但對學校、同儕又毫無怨言。● 睡眠品質不好,會做噩夢,在半夜驚醒。● 成績突然下滑、自信心減弱甚至自暴自棄。● 抗拒上學,甚至逃學。● 對原本的嗜好喪失興趣,悶悶不樂滑手機的頻率增加。● 自殘行為或任何暗示死亡的紙條、日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385

21世紀最可怕心理病毒 網路霸凌


2015-05-04  TCW
 
 

 

你,或是你的孩子,會是下隻黑羊嗎?

霸凌,「對成年人而言,是個全新陌生的文化,而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說。

當你我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你可能不知道,有十分之一的台灣孩子,正陷入網路霸凌的風暴當中,在日本,「Line霸凌」的現象正被熱烈討論。一個對朋友Line訊息的已讀不回,就可能被視為不合群,進而引爆攻擊。沒人知道,自己會否忽然成為白羊群當中的異類。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二○一三年,住在邁阿密的十二歲女孩瑞貝卡(Rebecca Ann Sedwic),一早起來打開手機,簡訊跳了出來:「妳為什麼還不去死?」「妳真的好醜!」他們,還是找到了她。

這個手臂上滿是自殘傷痕的漂亮女孩,剛剛才從前一所學校「逃」出來。在前一所學校當中,她被同學在手機上的社群謾罵羞辱,母親最後幫她轉學,關閉了她的臉書、收走了她的手機,更換所有的電話號碼。

原本以為人生可以自此開始,然而,當瑞貝卡轉到新學校,準備開始參加合唱團時,她悄悄登記了新的手機應用程式,打算交新的朋友。但沒想到,只是一個朋友的連結,就讓這群霸凌者又找到了她。

霸凌碰上高科技,殺傷力暴增十倍

直到瑞貝卡自殺前,用手機傳簡訊給兩個朋友說:「永遠再見」那一刻,她的母親都不知道,這群看不見面孔的霸凌者,透過科技,輕易找上了她的孩子。諷刺的是,這麼殘酷的霸凌,只是因為瑞貝卡曾約會一個同校男孩,但後來停止見他,就引發了恨意。

當霸凌碰上了高科技,它的殺傷力,比過去傳統霸凌的影響,至少多十倍。

《經濟學人》用更駭人的數據,去形容網路霸凌的影響力:估計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都在網路霸凌的漩渦中。

隨著科技的進展,霸凌的層次還在推陳出新。

如,「Line霸凌」。一位日本女高中生就在網路上公布驚人數字,她自己光是Line的群組聊天室就有三十三個,每天有超過三千則的訊息要閱讀、回傳。但,假如「已讀不回」,隔天上學時就會被群組裡的同學當空氣,而被當作小圈子之外的人排擠。

例如,因Whisper、Secret、Wut、Yik Yak以及Sneaky這些新冒出的聊天應用程式而產生的霸凌。這些新的軟體容許匿名傳訊息,跟臉書與推特上,看得到說話者面孔的狀況不同,越來越多匿名的惡毒攻擊,開始頻繁出現。

霸凌是心理傳染病,被欺負沒有理由

「成年人被網路霸凌傷害的嚴重程度,甚至還會超過小孩。」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感嘆。

日本權威臨床心理學家山脇由貴子在《教室裏的惡魔》一書中指出,霸凌是一種心理傳染病,它,是隨機擴散,被欺負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任何一種特質,都可能成為霸凌者的藉口。

即便,被害者是人生勝利組,與家庭關係良好,已經是成人,也可能會被「傳染」,難以招架。

畫面轉回台灣。

藝人楊又穎因霸凌而輕生,她漂亮,拍好的新電影才正要上映。她的父親,是擔任過農委會主委、中興大學校長的彭作奎,親子感情深厚。她的哥哥彭仁鐸在公開聲明得體的呼籲,顯現出良好家教。這樣的她,怎麼還會在意網路上陌生人的批評,勝過讓父母心碎?

經歷過高一女兒因霸凌而自殺,而寫下《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的作者小森美登里說:「把孩子逼上絕路的,不是霸凌,而是孤獨。」

「如果我是現在遇到霸凌的小孩,根本不敢那樣做(反擊)。」羅東聖母醫院副院長、精神科醫師郭約瑟說。這三年,因為網路霸凌而到他門診求助的人,增加兩成以上,以中學生為主,甚至小學生也不乏出現在門診的案例。

四大特質,新形態霸凌很致命

為什麼網路霸凌,能有比傳統霸凌大十倍的殺傷力,甚至致命。

這個病毒有以下的特質組合。

第一,它會在想不到的地方與理由出現!

長得美、很宅,身分證號碼開頭的字母跟別人不一樣,任何一個特質,都可能是被霸凌的原因。甚至連在Line上已讀不回,都可能被排擠。

第二,它就像空氣,能快速穿越地域,又二十四小時如影隨形。

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研究所助理教授黃芸茵,研究網路霸凌多年,她分析,實體的言語霸凌傳給十個人要講述十次,但透過網路班版、臉書跟Line,一秒內就能傳給全班同學。

過去,發生在實體世界的霸凌,在離開職場或是校園後,就會結束,但是網路卻讓人無處可逃,除非完全與全世界斷了聯繫。這對特別倚賴網路者,如網路作家或是明星,很難,對於小孩更加困難。

對孩子而言,網路就像是通往外面世界最重要的臍帶,上面雖有可能傷害他的人,但支持他的朋友也在。一次斬斷,孩子的恐慌感更強,更不知道別人會不會因此在看不見的地方,更排擠自己。這也是比較小的孩子不敢告訴父母的原因:怕自己的手機被沒收。

第三,「沉默螺旋」現象,會強化傷害力。

專攻兒童心理輔導、輔導過四千多人的笛飛兒EQ教育創辦人楊鈺瑩對一個案例印象很深。她輔導過一個小孩,只因行為舉止常在狀況外,全班同學就幫他成立了一個粉絲團,叫作「某某某去死」,然後所有人都在上面罵他。

有人想幫他嗎?應該有,但是網路特質會讓正義之聲被壓抑。

美國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與曾發生嚴重網路霸凌致死事件的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合作研究發現,在網路更容易形成「沉默的螺旋」效應。它描述的是,人們在表達意見時,如果看到自己的觀點與多數人站在同一邊時,更願意大鳴大放;反之,若自覺只是少數,寧願選擇沉默。形成一邊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邊越旋轉越沉默的發展。

當受害者看不到網路上有人替自己說話時,開始會懷疑,是否被所有人背叛,整個世界因此崩壞。

「這一年來,那些說是我好朋友的人,你們真的是我的好朋友嗎?」這是楊又穎在谷底時留下的話。

「無法相信其他人的這種孤獨,往往會讓當事者失去生存意義。」小森美登里說。

第四,它隱形,但發作時都為時已晚。

「你感覺每個人目光都黏在你身上,你可以感覺一哩之外,有人小聲的在談論你,你可以看起來像是站在原地,其實已經消失不見,你放聲尖叫,但沒有人會聽見……,」這是描述校園霸凌導致殺人事件的小說《事發的十九分鐘》作者皮考特(Jodi Picoult),對受害青年的心理描述。

小說中,男主角寫給女主角的告白信,被人惡意的用電子郵件公布給全校看。所有人在實體世界裡嘲笑他,並且隔離他。但他的父母卻還無知覺,因為孩子總窩在電腦前。

但這種隱形的病毒,此時正大口啃食的是受害者的心靈,而非外表。即便關係親密的家長也難以察覺。「有時候,正因為親子關係良好……孩子才說不出口。」小森美登里寫著,因為家是唯一讓孩子感到安全的地方,孩子會擔心自己的問題會破壞了它。

事實上,網路霸凌的傷害往往都會比想像中嚴重,郭約瑟說,會因霸凌來門診的人,通常已出現類似憂鬱症的症狀。

即便大家替受害者重建自信,擺脫自我懷疑的陰霾,但網路記錄的惡毒文字,一輩子不會消失。即便楊又穎已經求助家人,一起去看心理醫生,但一旦情緒脆弱,這些紀錄隨時又會把他們推入絕望深淵。

「自我的死亡,或是殺人,都是他們(霸凌受害者)認為重新開始的契機。」小森美登里說。

現在,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個新現象,並且正視。

去年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發布一份研究報告,結果發現,不論被霸凌者是男是女、是小學還是中學生,自殺傾向都沒明顯差異,唯獨透過網路社群與電子郵件的霸凌,證實更容易讓孩子走上絕路。

十到十八歲受害者,一成想過自殺

在台灣,兒童福利聯盟的調查指出,十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中,有一成二曾面臨網路霸凌威脅,這些受害者中有一成想過輕生。另一方面,有近兩成的孩子坦承曾匿名在網路上罵人。可怕的是,有四成的孩子曾在罵人的文章上按讚或留言。

各國除開始討論修法的可能,也呼籲大家要承認:我們太小看霸凌。

小森美登里最遺憾的是,當孩子在生前對她傳達被霸凌的訊息時,她是這樣「鼓勵」孩子的:「雖然現在很難受,但是這個經驗一定能讓你成長,明年,你就會成為非常溫柔的學姊。」

她事後才明白,這段話正進一步促成悲劇發生。因為這其實在暗示孩子:必須自己為霸凌負責。她進而親手斬斷了孩子的求助管道。如果當時,她能全盤接受孩子的痛苦心情,對孩子說:「你一定很難受吧,你好堅強喔!」甚至當機立斷行動,悲劇或許不會產生。

如同日本權威臨床心理學家山脇由貴子在《教室裏的惡魔》所說,孩子們霸凌他人時的手段,其實遠比你想像中高明,例如假裝和好,再從天堂打落地獄,登照片附電話、冒名網貼賣春訊息。這些是連成年人都招架不住的惡行,「孩子的每一天,其實都像是活在地獄裡般。」

想像一下,當被霸凌的孩子,用輕描淡寫的方式去描述自己不安的心情,是因為預感到內心即將崩潰,而做出的平衡。這時,如果父母還告訴他:「要堅強!」甚至質問:「會被人欺負,自己也有做錯的地方吧?」這形同又在孩子破碎的心靈上,撒了一把鹽。

我們很愛身邊的人,很愛孩子,但,「關心不代表理解。」

唯有真正的理解,我們才能真正預防。

拓展孩子生活圈,結交真實世界朋友

如果能理解,這一代的孩子生在網路世代,根本還無法如成人一般,擁有不同的社交圈,得以一刀兩斷。那麼,我們該做的,不是讓孩子離線,而是,帶他看清楚這個「網路」一體兩面的樣貌。

知名親子作家、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李偉文建議,平常就應提醒孩子,網路上的欣賞與批評是一體兩面,有人喜歡你,也一定會有人討厭你。如果別人批評你是因為情緒,要一笑置之;如果是捏造事實,就該解釋清楚。當有一日霸凌不幸發生,孩子的情緒也較易疏導,知道這不是自己的錯。

陳麗如也建議,要建立孩子對事理的分析判斷能力,好的批評該檢討,但面對無理的謾罵,就該知道「他們是為了讓我難過才亂說,我,其實做得很好。」

如果你理解霸凌常是來自一個圈子裡的排擠,那麼就多幫孩子建立更多「圈子」。

李偉文就用狡兔多窟的方法,強化孩子在不幸「中獎」時的招架力。他平常就拓展孩子生活圈,在寒暑假、假日帶孩子參加家庭日、社團營隊,結交跟學校無關的真實世界的朋友。

其他,如易子而教,幫孩子找到願意談心事的長輩;或是跟孩子約法三章,讓自己能連結孩子的臉書交友圈,但不介入,都是方法之一。

預防這場網路霸凌風暴,難度很高。

多數父母是被隔絕在孩子的社交網路之外,而它,又是隱形難以察覺的。若從小被教導要堅強、要很強的孩子遭霸凌,他們也會傾向不求助,認為自己有能力消化。負向循環下,悲劇產生只會更快,更多。

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更必須善用同理心,把所有的雷達打開,才能捕捉到孩子傳達出來的訊息。這些訊息很微弱,但絕對有跡可循。

今日,我們多一分認真看待網路霸凌,明日,我們才可能有更好的抗體能力,去應對這個還在不斷變形的新心靈病毒。

【延伸閱讀】12%台灣孩子曾遭網路霸凌—青少年遭霸凌來源

● 線上遊戲的對話框 48.9%● 一般聊天室    24.7%● 自己或朋友的臉書 23.6%● 部落格      12.6%● BBS       8.8%● 手機簡訊、Line  2.8%

資料來源:兒童福利聯盟2012年調查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6大網路霸凌方式.網路跟蹤、人肉搜索.散播當事人裸照、不雅影音.寄黑函恐嚇、性騷擾、謾罵.排擠受害人,將他踢出Line群組、臉書社團.偽造或駭入受害人帳號,冒名發表言論.匿名或具名在論壇或社群網站上公開羞辱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網路霸凌傳播更快、更囂張—網路與傳統霸凌方式比較

● 網路霸凌˙傳播更快:按一個鈕就可傳給全班、全球˙行為更囂張:可任意註冊假帳號,讓加害者少了社會制約更囂張˙更難察覺:有的父母不熟網路,被私下發信攻擊時,難發現霸凌˙24小時攻擊:下課後難喘息,依然被網路留言、Line訊息追殺˙紀錄難消除:不雅照、影音一旦上網,就難徹底清除˙無地緣性:搬家轉學後,加害者依然能找到臉書持續攻擊˙斷網即可封鎖:換帳號、電話號碼,封鎖騷擾電話,或是乾脆不上網,即能拒看、拒聽網路霸凌言行

● 傳統霸凌˙有地緣性:人際傳播速度較慢,僅限校園、街頭,搬家、轉學就可逃離攻擊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全球反霸凌,連美國總統也動起來—各國反霸凌行動一覽

● 2011年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召開霸凌預防研討會,發表反霸凌官網。

● 2012年 美國脫口秀Jimmy Kimmel推出殘酷推特單元,廣邀名人大聲朗讀針對他們的網路謾罵,藉機回擊或幽自己一默,成了極受歡迎單元。

● 2014年 新加坡國會通過《防止騷擾法》,讓網路霸凌被害者可向法院聲請保護令。

● 2014年 英國政府擬修法,將網路霸凌刑責從目前最高6個月提高到2年,預計2015年上半年可過關。

● 2015年 柯林頓性醜聞案主角呂文斯基赴Ted演講,以自身受害心路歷程誓言反霸凌,大獲好評。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394

被譏小籠包沒在怕 轉念化為進步養分 職場修煉用幽默感回擊網路霸凌 陳妍希

2016-02-08  TWM

演出《神鵰俠侶》的小龍女,陳妍希從女神被貶為「小籠包」,但她沒有被流言蜚語擊敗, 反而找出面對閒言閒語的豁達之道,更因拍攝此劇,與「過兒」陳曉譜出甜美戀曲。 她不需要外界封她「女神」美名,畢竟只有身邊最愛的人,能給她真正的「幸福」。

「九指神丐」洪七公的絕學「打狗棒法」名震江湖,八字心法天下無雙:「絆、劈、纏、戳、挑、引、封、轉」,學全的人寥寥無幾,二十一世紀廣大的網路鄉民卻和黃蓉一般機敏神慧,悟透了口訣。這群人打狗不成,棒打出頭鳥倒是勤快得很,這兒戳、那兒絆;死裡纏、活裡打;挑事引戰、劈頭就酸;封你的口、轉踅你的腦袋。

遇大危機

女神被譏圓臉 網路霸凌排山倒海來影星陳妍希之前演出戲劇《神鵰俠侶》,就挨了幾頓「打狗棒」,她演出「小龍女」,金庸筆下清雅絕俗、秀麗無比的出塵美人,卻硬是被網友拉入凡間,「圓臉」、「粗眉」之說不絕於耳,「小龍女」也被譏諷為「小籠包」。人們幾乎忘了她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學生女神」,也忘了《神鵰俠侶》裡的家國情仇、愛戀旖旎,全劇只剩一個「腫」字,如同附骨之蛆,揮之不去。

北京天寒,城市凍得蒼蒼茫茫,路邊的楊柳樹枯骨嶙峋,裸露枝頭上不見半點綠意。天冷,陳妍希也受了寒,但晚上卻還要工作,在中國行程滿檔,腳步停也停不下。「我感冒了,今天又水腫!」把拇指和中指輕捏在腮幫子上,陳妍希睜著一雙大眼強打精神,對「腫」字毫不忌諱,「我臉其實不大啦,只是臉圓圓的,下巴比較短一點。」她笑著分析自己的外貌,簡直像個局外人,指頭輕柔地按著臉頰,彷彿輕撫幾下,水腫就能消失不見。

其實,就算是在網友炮火最猛烈的時候,陳妍希也總能以高EQ面對那些「網路霸凌」,惡毒的批評如泥牛入海,被她輕易化解,「圓臉也是一種特色嘛,每個人就是要喜歡自己所擁有的,我就是要當圓臉的驕傲!」陳妍希日前代言中國 〈神鵰俠侶〉手機遊戲,更豁出去在廣告中直接開起「陳記小籠包」店賣包子,拿臉腫自嘲。

「每個人生長背景都不一樣,小龍女在每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想像,其實我演的,若是與他們想像不符,他們應該也很崩潰!本來嘛,創新的東西,就會引起爭議。」陳妍希說得泰然,對網友的毒舌滿不在乎。然而,事情不是從一開始就那麼順利,女人愛美,天經地義,要豁達,哪有那麼容易?

「當時,負能量幾乎占據我,我幾度崩潰,跟經紀人吵架,跟好姊妹吵架,什麼都可以吵。」

幾度崩潰

大家不看好她 自責、憂鬱讓她身心俱疲陳妍希圓眼帶笑、瞳仁清淨,眉目生得天真爛漫,此時,她眼中卻閃過看起來很抑鬱的顏色,「那時我在房間,一個人一直哭一直哭!」陳妍希父親從商,家境優渥,從小順遂的她,一輩子哪受過這等屈辱。回憶起踏入藝界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無情的打擊,曾殘酷地落在她身上,一切都歷歷在目。

陳妍希二○○七年出道,演出偶像劇《換換愛》女配角一戰成名,大獲好評。「很快我就拿到演出女主角的機會。」然而,機會來得太快,不見得是好事,她演了女主角,挫折也跟著到。「我很努力,用各種方式準備,台詞背得滾瓜爛熟,拿DV拍攝自己的演出,但每天還是被導演痛罵!」緊繃的情緒讓她戲演得僵硬,有一次導演甚至走到她面前,把她手上的道具往地上一甩,「他推我一把,我連忙蹲下撿起道具,聽到他直接對著我說:『妳是豬!』」

拋下包袱

正面迎戰負評 學會去蕪存菁、一笑置之「我知道自己那時候是新人,也知道不懂的地方要努力學習。」但畢業於南加大,擁有行銷、美術學位的她,還是忍不住委屈,「我個性好強,工作時,我偏不示弱,跟導演鬥上,有一次,導演、工作人員都離開,我忍不住崩潰大哭!一路上默默掉眼淚,我從一所好大學畢業,怎麼會把自己搞到這般田地?」○九年,陳妍希總算突破困境,在首部電影《聽說》中,飾演聽障游泳選手,技驚四座,獲金馬獎提名;一一年,她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飾演主角沈佳宜,電影大賣,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台灣一線女旦。

導演九把刀把她視作「馬尾女神」,儘管經過「小籠包」風波,九把刀到現在還認為,她像是「一顆湯圓,芝麻口味。」湯圓不只是圓,九把刀眼中的陳妍希還「很白,很軟,很Q彈,又很有內涵,全身散發出節慶的感覺,所以是人中湯圓!」九把刀說。

然而,明星發光難免變成人海中最亮眼的箭靶,批評當然隨之而來。一三年,她推出專輯《me, myself, and I》,嗓音、歌曲都挨轟,她說:「入行那麼多年,我所有經驗都是演戲方面,但我原本就想唱歌。」在專輯中,陳妍希分享了不少故事,她只希望誠懇地呈現音樂,然而最後這張專輯被批評聲淹沒,「讓我有些沒自信,畢竟演戲可以NG,唱歌不行。」比起傷心,「更多是心疼這張專輯,我有用心做好每個細節,抱著跟大家分享故事的態度。」微笑清清淡淡,也不曉得她是在意還是已不在意,這次經驗,至少讓陳妍希明白了一件事:「這個時代,大家就喜歡調侃人的,或許這就是酸民文化。」抿起嘴,又是抹耐人尋味的笑容。

同樣是一三年,她接演《神鵰俠侶》,開拍前她很興奮,「我是金庸忠實的讀者!他是我最喜歡的小說家!『小龍女』這麼經典的角色,當然希望接演!」想不到「抨擊排山倒海地來」有人批她外表、有人罵她演技,甚至有人「株連九族」,連她家人一起酸。「我還是不夠強大!看到評論後心情很差!」演出前三天,沒演過古裝的她,也抓不到角色節奏,「我覺得我自己笑都笑得不對,不自然也不真心。當所有人都看扁你的時候還做不到,真的很痛苦!」陳妍希平時寡言,受訪時談話一斷,常常就望著遠方發呆,進入自己的世界裡,這時她卻露出小女孩般倔強的神情,似乎就是不願服輸。

「沒進這個圈子前,我從來沒覺得自己腫過!」一直以來,陳妍希從未與網友衝突。「我慢慢學到,其實那些攻擊我的人,有時候會說出很有用的建議,必須學會衡量拿捏。」而且,「不能忽略那些愛你的、支持你的人。」至於其他稀奇古怪的流言,她一笑置之。

惡毒的流言曾惹哭陳妍希,但她難受過、痛過,卻發現垃圾山也有金礦。她細觀那些批評,有人陳述對金庸筆下「小龍女」的印象,有人整理所有演過這角色女星的演技,只要心平氣和去反省,還是能找到有用的資源。陳妍希也了解,在大風大浪裡,真正的好友、親人會堅定不移地支持她,不會任她吹風淋雨。

任誰都可能跌跤,人生道路不可能平順,之前與她合作的柯震東,在北京吸毒被逮,她說:「一時的失足不代表永遠的失敗!他發生事情,我一定傳簡訊鼓勵他!」柯震東談到陳妍希也說:「她是一個真誠的人!包容力很強!包容了很多我的錯誤!內外都是女神的好女孩!」

有心上人

遇見對的伴侶 變身「幸福小籠包」這顆勇敢闖蕩天涯的「小籠包」,就像出社會的所有人,在職場上歷經千辛萬苦。最後,終於穿越被惡言惡語占據的黑暗森林,走出自己的路,成了更自信、更能幹的「小籠包」。此外,她還找到了白馬王子,現在的她,毋庸置疑就是一顆「幸福的小籠包」。

《神鵰俠侶》中飾演楊過的中國男星陳曉,就是「小籠包」的王子,兩人合作後,他當真戀上了戲中的「姑姑」(小龍女),他們交往八個月就決定共結連理,準備步上紅毯。陳曉被問到大學時最愛吃什麼早餐?這小子想也沒想就直說:「那時候就愛吃小籠包了!」盡是濃情蜜意,兩人也成為繼李銘順、范文芳後,第二對演「神鵰」變「俠侶」的佳偶。

陳妍希、陳曉日前出席中國「微博之夜」,兩人十指緊扣,在紅毯上大放閃光,被問到一五年關鍵字,陳妍希直言:「幸福」。陳曉一五年三月傳了一封「愛的簡訊」向她告白,「看到後,就覺得非常開心!親情是不能選擇的,愛情卻可以!」「我比較不擅長表達,他卻很懂得表達想法,開心與否都會告訴我!」兩人個性互補,儘管都忙於工作,但彼此情深意濃,說他們沉浸在「幸福」之中,毫不為過。

陳妍希在幸福路上走得堅定,當個「小籠包」又何妨?

陳妍希

出生:1983年

現職:演員

經歷:演出《聽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神鵰俠侶》等作品學歷:南加州大學主修行銷學,副修美術榮譽: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表現獎」、 第11屆紐約亞洲電影節「亞洲最佳新人獎」等

陳妍希幸福小錦囊

「每個人就是要喜歡自己所擁有的, 我就是要當圓臉的驕傲!」「無論流言說得多難聽, 愛你的人還是會支持你!」「親情是不能選擇的,愛情卻可以, 找到愛的人與信賴,就能找到幸福!」

撰文 / 陳亭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