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容易守業難!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02/24-mar-2008.html

做生意有句說話「創業容易守業難」,當創業時雄心壯志,排除萬難也要取得成功,無論因自己想出的點子突出,能先市場之所想,又或是因順應時勢潮流而行,有些創業者會因此找到第一桶金,但問題卻隨之而來!

一部分創業者不大貪心,繼續小本經營,親自主理業務,憑經驗見招拆招,業務穩步上揚,追求長期穩定的收入。

但 更多創業者因要食「大茶飯」,希望趁勢擴充業務,傾盡家財,甚至透過借貸,務求賺盡時機;成功與否徵結在於這些創業者賺的第一桶金是靠實力,還是時勢做英 雄;若創業者只是時勢做英雄,當市場轉變時,他們不懂應付,大多失敗離場;若創業者是靠實力的話,卻未必保證未來一定成功,因擴充業務後要面對管理、下放 權力、資金調配等問題,生意做大了,面對這些問題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投資股票和做生意道理一樣,好像牛市時很多不懂投資的人趁勢賺了錢,便心雄自以為是,有些越玩越大,越玩越高風險,由大藍籌國企玩至三四線股甚至窩輪,結果市場大勢忽然逆轉,便倒頭輸掉,或全手蟹貨,不知何日翻身!

上海實業(363)1997年後打回原形

有 些投資者雖不懂投資但相對保守,只懂認購新股後不賣,當靜市認購到的實力新股於牛市時自然水漲船高,但他們繼續出招,於牛市高價認購回來的新股就算跌價仍 長揸不放,因為他們從來不知什麼是高價低價,只以一招走天涯;結果高價認購回來的新股變成蟹貨,低價認購回來的新股曾經風光,但不懂高位套利下大幅跌價, 有些更打回原形!

筆者有一朋友,於1996年以10數元認購到上海實業(363),1997年曾見60多元,使筆者好生羨慕;但1998 年後又跌至10多元,筆者卻發覺他原來一直持有不放,假設現時他仍未放,十多年連股息也只得倍多回報,平均年回報也只是個位數而矣!或有投資者即舉出以前 很多長揸不放的成功例子,如數十年前買入長實(1)、匯豐(5)、新鴻基(16)等,現在大家也知這些是成功企業,但想深一層若回到二三十年前,你又是否 有信心充當先知,大舉買入這些股票?當時合和(54)也是五大地產發展商之一,若買入此股,後果又會怎樣?

1996年的上海實業 (363)被打造成上海窗口公司,過往十數年上海隨中國經濟長足發展,上海實業(363)的股價卻明顯不能同步!上海實業(363)的窗口角色於上市數年 後被淡化,如北京控股(392)不能重演當年的風光,那麼現在被熱炒的中資國企股命運如何,大家仍需看未來事態發展!

懂投資分析的也要配合投資策略才可賺錢

真的懂投資分析的也要配合投資策略才可賺錢,不斷檢討所投資股票的前景及市場心態轉變,若不理市場客觀變化,只一股腦兒希望股票PE可由20變40,40變60,其實和只懂順應牛市買上之徒也只是「五+步笑百步」的分別而矣!

怎樣才能成功「守業」?

那 麼怎樣才能成功「守業」?筆者仍保留過去兩年理想回報,手持股票脹面仍有盈利,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最簡單的戒條是不貪心,不賺盡,不奢望成為最棒投資 者,以爭取合理回報(筆者的個人合理投資年回報為15%至20%)為目標;另外努力自不可少,留意經濟及市場變動作分析,並靈活轉變投資策略,不斷積累經 驗並自我優化。其實每個投資者應制訂自己的投資哲學及策略,今次跌市正是適當時機給大家檢討一下是否可行,若證明不行便需嘗試改變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9

麥安哲 守業必和必拓

2013-05-27  NCW
 
 

 

麥安哲比前任高瑞思更溫和。礦業市場回歸均值,著眼運營效率◎ 本刊記者 蒲俊 文2013年5月10日,56歲的蘇格蘭人麥安哲(Andrew Mackenzie)正 式 接 替 高 瑞 思(Marius Kloppers)成為必和必拓 CEO,掌舵全球最大資源公司。

麥安哲面臨的局勢與六年前高瑞思上任時截然不同。2007年,資源公司最緊迫的任務是高效擴產,滿足激增的需求,那時必和必拓選擇了敏銳、激進的高瑞思。 但是,近18個月以來,鐵礦石、銅等大宗商品價格因需求疲軟而顯著下滑,且前景仍不容樂觀。在此背景下,出自有色金屬部門的麥安哲,在必和必拓激烈的人事競爭中勝出。麥安哲比高瑞思年長六歲,風格較為溫和。

在麥安哲上任前兩周,必和必拓進行了一筆7.5億歐元的債務融資,並以6.5億美元出售了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 Pinto Valley 銅礦項目及附屬的鐵路項目。5月14日,上任伊始的麥安哲對外明確表示,必和必拓“2014財年的資本和勘探支出將會顯著減少,大約是在180億美元” ,同比降低約18%。在截至6月30日的整個2013財年,必和必拓凍結了新的大型項目投資,並陸續剝離非核心資產。未來公司現金流仍難言輕鬆。

麥安哲在近日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 表示,他將繼續必和必拓既有的公司戰略,但初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提高現有業務的運營效率,提高利潤率,並在資本支出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最優的投資項目選擇。

是科學家也是商人

1956年,麥安哲出生在蘇格蘭首都格拉斯哥附近的工業小鎮柯金蒂洛赫(Kirkintilloch)。他在小時候就曾見證家鄉附近煤礦的衰落,還獲得過鎮上礦工福利協會捐贈的科學獎。他擁有地質學學士和化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中關於甾體分子成熟度參數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應用于石油勘探領域。他還曾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尤利希(Jurich)核能研究中心工作過。1983年,麥安哲加入英國石油公司(BP)的研究部門,在 BP 的22年間,擔任過首席油藏工程師、首席技術官和負責石化業務的集團副總裁。

同時他也不缺資本市場經驗——上世紀80年代末他曾主管重組 BP 債務賬目,出售資產並制訂股份回購計劃。

2004年4月,麥安哲加入力拓擔任工業礦產部 CEO,他將這一轉型形容為“從有機領域轉向無機領域” ,從此他涉及的業務不單是在泥漿和砂岩中鑽探,還包括沉積岩、變質岩、火山岩等各種地質地貌。在力拓期間,麥安哲在馬達加斯加建立了一個價值逾50億美元的鈦礦項目,對旗下硼酸鹽、滑石等部門進行了合併。

麥安哲的履歷在礦業界相當獨 特——橫跨礦業上下游,兼具科學家背景和資本市場經驗。他曾如此自我定位,“盡管我自視為科學家,但我也是一個商人,我通過日常的工作找到了科學和商業的結合” 。在擔任力拓鑽石和市場部門 CEO 僅半年後,2007年11月,麥安哲接受高瑞思的邀請離開力拓,並于一年的花園假期(Garden Leave)後,正式加入必和必拓,擔任有色金屬部門首席執行官,負責的業務包括銅、鈾以及非油氣勘探等。

麥安哲的職業生涯曾旅居六個國家,能說五種語言,但不包括中文。他在自己的一張名片上還特意給“麥安哲”三個漢字注了音。

看上去,他比前任高瑞思更為親切平和,語速中等,並時常面帶微笑。比起高瑞思,麥安哲言談間更頻繁地提起必和必拓對地球和地質科學的瞭解。在今年2月的一次分析師見面會上,他曾拉家常般提起自己即將從倫敦移居墨爾本,而與他的故鄉格拉斯哥更為相似的其實是悉尼。他說, “我和高瑞思是不同的人,但實際上我們的想法在很多地方是一樣的。 ”

麥安哲時代

早在一個多月前,必和必拓就宣佈了新的管理團隊名單。公司管理委員會(Group Management Committee)從8人增至11人,鐵礦石、煤炭、銅三大業務部門負責人進入管理委員會並直接向麥安哲報告,管理結構進一步扁平化。

“這是為了讓運營情況跟我更貼近。 ”麥安哲解釋說。

新管理團隊中,除麥安哲,還有三名高瑞思時代的“老人” ,分別是首席營銷官韓慕睿(Mike Henry) 、首席財務官 Graham Kerr 和人力資源以及公共事務負責人 Karen Wood。曾與麥安哲競爭必和必拓 CEO 的 Alberto Calderon 和 Marcus Randolph 將 退 出管理層,前者是鋁、鎳、公司發展部門負責人,後者是鐵礦石和煤炭業務負責 人。這種情況並不罕見,高瑞思曾經的對手 Chris Lynch 在競爭 CEO 失利後也跳槽到了力拓任職 CFO。一位熟悉必和必拓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解釋,競爭CEO 失利後就離開的現象,還算不上是公司文化,這些競爭者考慮到機會成本,可能謀求其他公司的執行層職位。

現任油氣部門負責人邁克· 伊格(Mike Yeager)也將離任。麥安哲稱讚 邁克為公司未來增長建立了三個可能的方向——傳統油氣領域、液化天然氣(LNG)以及頁岩油氣的機會,新團隊仍需在這三個方向繼續布局。繼任者迪姆·卡特(Tim Cutt)和邁克背景相似,都有多年油氣領域經驗,曾擔任過埃克森(Exxon)的高級職務。

麥安哲作為 CEO 的管理風格究竟如何仍有待時間觀察。在今年2月他的任命宣佈之後,曾有資深礦業獵頭向財新記者分析,對於高瑞思時代過程驅動式的風格,麥安哲或許能夠加以軟化,使員工獲得更大的個人空間。

他的前任高瑞思傾向于將中國僅作為最大客戶對待,而麥安哲試圖進一步發展同中國的聯繫。他向財新記者表示,必和必拓中國區的設置以及鐵礦石銷售團隊的層級不變。去年必和必拓對中國的出口量達到216億美元,中國市場占其集團全球銷售收入的約30%。 “我們願意和中國一起,不僅是通過貿易獲利,也希望將關係拓展到更多領域,比如必和必拓對中國礦用機械的採購會持續增長,希望通過和中國供應商合作,幫助他們提高產品標準,完成在全球市場的布局” 。麥安哲面臨的或許是比高瑞思時代更困難的挑戰,但他的薪酬比前任大約低了25%。麥安哲每年底薪為170 萬美元,較高瑞思少了15萬美元 ;養老金比例則從40% 下降至25%,同時對持股的要求由3倍底薪上升至5倍。必和必拓董事長雅克 · 納賽爾(Jac Nasser)表示, “在現有時點略微下調是合適的。 ”

投資趨緊

澳大利亞《時代報》 (The Age)報道稱,麥安哲正式就任 CEO 的第一天,是在必和必拓位於皮爾巴拉的礦區度過的。

麥安哲對財新記者表示,他需要在商品價格走低的情況下,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率。對於未來大宗商品價格,他的觀點偏謹慎。他認為,在價格平穩之後,較一致的預期是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仍將持續走低。以鐵礦石為例,過去18個月價格下降了約30%,目前62% 品位的鐵礦石價格位於125美元噸上下。

不過在5月14日西班牙巴塞羅那的一次會議上,麥安哲在談到礦業大宗產品價格時仍然強調,現在供應過剩的說法有些言過其實,特別是考慮到一些大型項目出現了延遲。 “我們不應該忘記,市場仍在一個更大的基數上增長。 ”他預計,未來十年銅的需求每年仍將增長100 萬噸。

2012年財年和2013上半財年,必和必拓的營收、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按照德意志銀行4月中旬一份報告的預計,2013財年必和必拓的業績將遜于之前數年。

麥安哲稱,自己目前的首要定位是提高現有項目的運營效率, “並購項目和資產剝離的優先等級可以往後排” 。

2013財年,必和必拓凍結了新的大型項目投資審批,其中包括西澳大利亞黑德蘭港(Port Hedland)外港項目、南澳大利亞奧林匹克壩(Olympic Dam)銅及鈾礦項目和加拿大 Jansen 鉀肥項目等。這些項目未來兩年重啓的前景未明。麥安哲表示未來兩年的資本支出計劃尚未確定,能夠確定的是投資現金流將減少,各個項目之間競爭激烈,“這是個好事,我們會選擇回報更高的項目,要考慮的因素將更多” 。

資產剝離也要繼續。麥安哲介紹,鑽石和工業礦砂業務的剝離仍在進行,LNG 業務也有一些收縮。在鐵礦石、煤炭、銅和油氣等優勢領域將致力于運營開發最優資源,鎳、鋁、錳部門則要提高效率和盈利水平。必和必拓在優勢領域將主要依靠有機增長,而非並購。

這與高瑞思上任時大為不同,由於看好中國等新興國家經濟增長帶來對礦 業資源的長期需求,2007年高瑞思曾冒著風險提出收購競爭對手力拓但未獲成功,2010年還曾謀求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 Potash。告別礦業超級繁榮周期,礦業公司的戰略亦因時而變。

目前必和必拓的四大主要項目是西澳鐵礦石項目、昆士蘭州煤礦項目、智利埃斯孔迪達 (Escondida) 銅礦項目以及美國的陸上油氣項目。

在談到西澳的鐵礦石擴建項目時,麥安哲表示,這些項目將在未來兩年內投產,此後仍然能夠通過去瓶頸化(比如港口的擴建)加大供應,但具體投資將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連。而在其最熟悉的油氣領域,他不認為必和必拓是後來者——事實上其運營表現已經躋身全球油氣公司的前10%,並將同樣堅持“最優投資選擇”原則。

麥安哲表示會繼續高瑞思時代的多元化發展。對中國市場的判斷不會有太多變化。他認為,中國經歷了工業化初期對礦石產品的需求之後,能源和化肥等產品的需求將繼續增加。但必和必拓不急於轉型, “各個領域都有機會,重要的是我們有項目儲備和選擇,可以是資源、能源或者化肥。 ”他強調,需要謹慎觀察需求變化和經濟轉型情況,避免犯錯,如果需求放量,就應該調整策略滿足需求。

在備受中方關注的鐵礦石定價方面,麥安哲認為目前的指數定價機制運行得不錯,同時也支持更多的想法,只要能夠提高市場透明度和流動性。

從最近幾任情況看,必和必拓、力拓等國際大資源公司的CEO任期一般在四到六年,每次更替都會在內外部引起一輪激烈競爭。高瑞思曾回憶稱,自己在剛剛成為必和必拓CEO時,保羅· 安德 森(Paul Anderson,1998年 -2002年任必和必拓CEO)就建議他開始考慮繼 任者事宜,而他上任後最先做的事情中就包括給麥安哲打了個電話,將他招至麾下。

麥安哲也對財新記者談及下一任的問題,他說: “未來的管理層更替很重要,我們也有考慮,但現在僅僅是個開始。 ”

麥安哲

1956年出生于蘇格蘭,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地質學學士,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化學博士。1983年至2004年曆任英國石油公司首席技術官、首席油藏工程師以及集團主管石化業務副總裁等職。2004年至2007年先後擔任力拓工業礦產部的首席執行官和鑽石與礦產部首席執行官。2008年11月加入必和必拓,任有色金屬部門的首席執行官。2013年2月被確認為高瑞思繼任者,5月10日正式履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80

證義搜查線3 第5集 守業感想(初步版本)

這一集的著墨點在於財困公司和其疑似的解困轉型方案。這一集的寫法較第3集更好,描述到一家人的感情、股東的瓜葛和拯救公司的困難,和各種理性現實的考慮,最重要我有幾位演員筆者也很喜歡,包括大AL、樓南光和方健儀,特別是大AL表現,的確描述了那個父女情、撲水的困難、保住家業的努力失敗的感覺,分數頗高。

這一集的內容,容許我做文抄公一下:

「陳浩揚和陳子龍這對兄弟,從父親手上繼承陳氏玩具上市公司。可惜,公司老化,經營逐漸­步入死胡同。銷售慘淡、資金不足、廠房工人罷工、欠債壘壘…&hell­ip;種種消息都預示陳氏將會清盤。

身為董事長的大哥陳浩揚,為堅守家業,不欲就此結束公司,設限三日,希望籌集資金,挽­救劣勢。他四出奔走,終於得到某富商出手幫忙!

陳浩揚把好消息帶回公司,卻發現廠房早已被陳子龍聯同其他董事變賣,他們甚至把所有資­金,購入完全不符價值,但有親屬關係的回收公司,暗取回佣,企圖在陳氏結束前大撈一筆­!為了家業勞碌半生,甚至連家庭也賠上的陳浩揚,心血竟毀於一旦,兩兄弟因而決裂。

同一時間,陳氏廠房罷工的消息,終於紙包不住火,在市場上傳出,令公司股價急速下跌。­證監會發覺情況異常,於是展開調查...」


在現實來說,當然證監會說是改編現實個案。但事實上,據筆者估計,個案主要來證監自2個事例,並可能參考一家現實的上市公司財困個案:

1. 大凌集團(0211): 在2008年,證監會指稱,該公司在2000年至2001年,隱瞞了多起關連投資及貸款交易,張志誠、楊杏儀夫婦把股東約8,000萬資金據為己有,最終他們兩位及另外兩位董事在2012年被取消董事資格,為期7年至12年不等,並需賠償8,500萬予公司,最後在2012年6月和2013年分1期還款和2期購入物業解決。

2. 科浪國際(2336,現稱海亮國際): 2011年,該公司董事及財務總監王樹永及李澤滔被指他在2008年並無披露在10月及11月間隱瞞公司財務情況轉壞,欠債及廠房停產之消息,詳細請看文件。最後被取消董事資格3年半至5年不等

3. 合俊集團(2700,現稱格林國際控股): 2008年,這公司經營玩具業務,在高價收購一個垃圾銀礦後不久
,公司就出售廠房物業,不久就破產清盤倒閉,最後董事被譴責,歷經重組才成功。

總的來看,現代社會變化的非常快速,對公司披露的要求只會更高,不會更低,總會有欠妥之處,但刻意的隱瞞下,時間窗已愈來愈少,證監的調查速度如果仍是這麼慢,顯然可能不太合符現實需要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135

創業意慾降 做老闆常因衝動 一己之力難捱 過來人守業之道

1 : GS(14)@2010-09-21 22:27:45







經濟好轉,失業率降至4.2%,小本投資者紛紛回歸大企懷抱,選擇繼續留在創業市場的冒險人士,都有一個特點:衝動多於理性,計算清楚反而容易縮沙。但3 位創業人都認為:即使辛苦、利潤微薄,但創業學習到的營運經驗,比打工、讀書更有滿足感,每下決策,也因切膚之痛而更加慎重。而過來人提醒你,如果一點營運經驗都沒有,最好頂手一盤經營中的生意,或者與有經驗人士合作。

金融風暴下,不少人因為失業而創業,如今抱這種心態創業的人數驟降,香港商機今年促成的生意買賣數目就只有100宗,較去年少72宗。創辦人李根興透露,「創業比較辛苦,很多人找到好工就不再願意創業。」

2成頂舖經營者退出

08年有兩名投資銀行人士通過香港商機購入業務,但是在營運一段時間後,成功找到新工,即通過公司出售業務。根據香港商機數據,以一般本港店舖租約兩年期作基準,每100宗通過公司完成的交易,便有20宗要求協助將業務再轉售。

李根興指出:「做生意要親力親為,只出錢投資的人成功率較低。」最常見的失敗個案,就是一班朋友投資酒吧,但不懂得酒吧營運,幾個人各有意見,很快就會結束經營。

今年22歲的魏錦洪,卻憑藉虛心求教成功闖出一番事業。2007年他與數名合夥人合作,在旺角開樓上酒吧。只憑一股衝勁,就拿一筆錢入股,魏錦洪承認:「其實我很多事都沒有想過,但幸好合夥人有經驗,也肯讓我嘗試。」

第一次失敗是最好的教訓,「我以為加價對酒吧盈利有好處,就嘗試把入場費提高10%,誰知影響很大。」對旺角區月入7,000元的年輕人來說,220元比 200元貴好多,酒吧營業額即時下跌10%。「連累合夥人收入減少,對我是很大的警醒,以後我每下決定都充分考慮後果,也會問合夥人意見。」

根據香港商機數據,80後年輕人沒有家庭負擔,創業時更勇於嘗試,創業不為賺錢,近7成人是要實現夢想及挑戰自我。但是,成功守業比率就比80前的人低近一半。故80後創業,最重要是聆聽過來人語。

做生意要簡單實際

魏錦洪的「老師」Angela Leung是酒吧主要經營者,她曾經五度開酒吧,有豐富營運經驗。她指出,年輕人時常有很多想法,但太多意見會令經營走彎路。「做生意有很多風險,簡單實際反而賺到錢。」她建議開酒吧的創業人,一定要有主要執行決策人,負責審慎考慮每個建議。

相比起頂手一盤生意,魏錦洪更喜歡一手一腳打江山。「酒吧內的一杯一碟我都親自挑選,花盡心思。」他認為,即使接手一盤已上軌道的生意,也不會比自行創業少撞板。「你可能不知道甚麼時候是淡季,也不知道銷售行情。」如果別人甚麼都安排好,只根據上手經驗,不知道因應時勢變化,也很可能失敗。

他的酒吧營運3年,當初定位是旺角第一批的任飲場,仿效自助餐形式,只要付入場費就可任飲啤酒,銷售策略立即得到網絡上熱烈回響。「一個人酒量有限,平均每人每晚不過飲9至12罐啤酒,我們有得賺。」入場費平均200元,來貨成本70元,扣除其他成本,酒吧頭一年毛利達35%。但今年競爭加劇,同區同類型酒吧由30間增至150間,加上今年租金增逾2成,利潤減半,每月只有約10萬元。

----------------------------------

80前:做生意好過讀MBA

做銀行20多年,陸偉鴻認為成功經營一盤買回來的生意是好投資,因為可以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拋卻理性計算,「人到了一定年紀,想體驗不同的事,由銷售、廣告以至人事策略,整體地思考管理一盤生意,也比進修學習更有效。」

陸偉鴻見到同事辛苦上課學MBA,又貴又辛苦,「與其花大錢上課學開會,不如真正經營做決定。」因為所有決定都直接影響營業額,相比交功課給老師,犯了錯更有切膚之痛。由於他要上班,店舖營運主要由太太負責,陸偉鴻只需安排銷售策略,並在周末視察生意。買進生意前,他觀察過上手營運,發現店舖位於尖沙咀婚紗街,競爭激烈,卻有聚集效應,可以吸引客人。而且上手本是台灣婚紗名店,已營運7年,有一定知名度。「我有考慮客源及營運,但可以分析的數據很少。」陸偉鴻認為買生意都是一種衝動,很難理性分析。「就算最後不成功,都算是人生的一個嘗試。」

買進生意3個月,仍是磨合期,陸偉鴻認為最困難是吸引客人,「婚紗攝影是一次性生意,客戶不固定。最重要是令客人滿意,然後介紹給朋友。」他的宣傳策略,包括綫上綫下,除了在婚紗雜誌賣廣告,免費派發婚紗小冊子,也在廣告搜尋器購買關鍵字。

----------------------------------

80後:頂手小食店 乾手淨腳

經歷多份銷售工作,工時、薪金不穩定。家人想陳嘉駿定下來,就提供資金給他創業。由於在管理店舖方面零經驗,陳嘉駿決定買一盤生意。「年輕人一定喜歡方便快捷,找一盤經營好的生意,我直接接手就最好不過。」

80後也不只得衝動。陳嘉駿選擇小食店,是因為:「本身喜歡食。」而且營運簡單,不需裝修。在買進生意前,他也事先考察,知道小食店位處6間學校中間,人流不少。附近雖有小食店,但每間都賣不同食物,競爭不大。「租金約1萬元,100多呎的小食店有得做。」

陳嘉駿與女朋友一起落手落腳製造食物,看準市場缺乏甜品,最近也發揮創意,自己製造布丁、糖水等,增加食物種類。他認為,做生意比打工優勝,「以前的工作更加不準時,更加日曬雨淋,相比起來,自己的一盤生意完全不辛苦。」他計劃長遠經營,最少堅持至2年租約期滿。

買進生意後,陳嘉駿跟隨上手營運2個星期,跟足進貨途徑、買賣手法及產品。每個月有約3萬元利潤入袋,當是兩個人的工資。早前因為暑假生意受影響,「學生放假前後,生意原來可相差近1倍。」
撰文:鄧玉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37

[貼圖]王漢興、王祖興、王守業

1 : GS(14)@2011-04-10 22:13:35


2 : GS(14)@2011-04-10 22:13:48

中環在線:大新太子爺 靚仔又叻仔
2011年04月04日

早兩個禮拜( 3月 23日)大新銀行( 2356)派成績表,太子爺王祖興 Harold第一次蒲頭,現場好多女行家為之「驚艷」,相信各位行家日後會有更多時間見到呢個靚仔太子爺!大新宣佈,委任 41歲嘅 Harold接替黃漢興,出任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而黃漢興就會升做董事會副主席。咁 Harold除咗靚仔同係大新主席王守業個仔之外,本身有咩 quali呢?原來佢 1992年喺倫敦 King's  College畢業,攞到法學士(榮譽)學位, 1999年再喺哈佛攞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係英格蘭、威爾斯同香港嘅合資格律師……又靚仔又叻仔,真係難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880

職場慧眼:守業難

1 : GS(14)@2012-07-07 18:02:1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06/164897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27

【專題籽】守業半世紀 夕陽樹膠廠養起三代人

1 : GS(14)@2017-04-17 07:21:03

阿成拿着一排排的黑色膠產品,緩緩道出當初為何放棄讀書繼承父業,細訴守護樹膠廠30年的故事。



【專題籽:港情講趣】紅A塑膠品牌相信大家一定不覺得陌生。在香港塑膠業興盛之前,不少產品都出自樹膠廠,而「藝成樹膠廠」就是其中之一。藝成由崔健成(阿成)與太太陳麗英(阿英)打理,是少數超過半世紀仍在經營的家庭式工廠。樹膠廠自五十年代由阿成父親成立,一直屹立至今。阿成拿起手上一排排的黑色膠產品,緩緩吐出看似不值錢的膠背後,如何養起足足三代人的故事。



「以前的玩具車輪都是樹膠製。」塑膠未普及前,不少微細又方便生活的物件都由橡膠樹天然提煉的樹膠製成,例如茶餐廳玻璃枱膠墊、臉盆塞、凳腳膠、消防喉接駁膠圈等等。樹膠與塑膠外表相似,阿成着記者拿上手便知分別:「塑膠比較硬,一啤就會定咗型,無咁耐用。樹膠講求實用,即使用久了仍然有彈性。」例如樹膠製的臉盆塞彈性好,放在臉盆去水位保證不滲水,相反塑膠製有統一固定形狀,防滲水能力較弱。是塑膠還是樹膠?阿成一摸上手便知龍與鳳,全靠幾十年累積下來的經驗。他自小便跟父親學習造樹膠,主打潔具用品和零件,放學後便回廠幫手。五十年代出生、家中排行最大的他,曾讀私立中學至畢業,後來放棄進修繼承父業,「80蚊一個月學費,你話貴唔貴?嗰時一毫子買到碗白粥或一份報紙。我之後仲有五個弟妹,一來成績中等,二來理應幫家人喇,仲想讀書?」他直言舊時父母不會鼓勵進修,與現在的家長想法南轅北轍。


放棄讀書承父業

雖然無書讀,不過他毫不後悔,因為在但求有飯開的七八十年代,樹膠業風光時根本不愁無飯開。當時父親、他和五個員工,一年幾乎做足365日,大時大節才會休息,生意足以養起五口家庭。「每逢初二、十六我們會『做禡』,父親就請全員工有一餐豐富飯食。現在食雞很隨便,以前算很難得!」雖是小本生意,但靠幾部啤機一日做到幾千件貨品,已經好巴閉。不過阿成坦言做樹膠一點都不容易,樹膠加工過程會發出陣陣膠味,連仔女都抗拒,避之則吉。啤機要預熱而不能開冷氣,阿成指着佈滿塵的殘舊風扇說:「夏天廠房足足40度,只好日日靠佢。一碌一啤經常燙傷,有傷口是等閒事。」



有客人提議他少量生產塑膠產品,阿成只好無奈一試生產塑膠雪櫃膠邊條,但他直言樹膠才是自己最熟悉的範疇。

塑膠未普及前,不少物件都由橡膠樹天然提煉的樹膠製成,例如消防喉接駁位黑色膠圈。

阿成(左)與阿英(中)兩公婆靠樹膠養起一家人,慶幸女兒全力支持他們守業至最後。


創業難守業更難

後來塑膠漸漸普及,紅A等品牌冒起,塑膠毋須加工,價錢又平,顧客自然棄樹膠用塑膠,阿成嘆道:「樹膠每次起碼啤完都要等一兩分鐘定型,塑膠唔使。假設樹膠分幾日造,塑膠兩日就可以。」樹膠廠陸續倒閉,或者北移,阿成一家亦只好裁員,父子二人一腳踢。何不搬上大陸減成本?阿英解釋:「那時不少人提議搬上內地,不過我們又不想,始終有小朋友,寧願慢慢坐在香港守業。」一守,就再守足30年。2008年,觀塘工廠大廈拆掉,藝成被政府安置於九龍灣工廠區。雖然勉強租到和舊時相約面積的三個單位,不過俗語云創業難,守業更難。舊舖同期起碼有十間樹膠廠,現址的兩棟工廈卻只剩下他們。阿成的父親更在搬遷後不久因病過身,獨剩他守着家業。


下一代支持做到最後

在所剩無幾的熟客仔中,有人提議他少量生產塑膠產品,阿成只好無奈一試:「當時無生意,客人想生產塑膠雪櫃膠邊條,叫我試我咪膽粗粗試。」於是買了一部小型塑膠機,發現塑膠的確比樹膠方便,「塑膠只要開機,放材料落機器就有製成品,好像麵粉機一樣。」那何不轉做塑膠?他直言小本生意難以再轉型,「得一個人,點做?雖然做了大概三、四年,生意好轉咗,但始終不是自己最叻嗰瓣。我在媽媽的肚子已經聞慣樹膠味,做樹膠唔使諗,瞓着覺我都識做。」辛苦數十年,子女出晒身,兩公婆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希望做得一日得一日:「以前從來唔會覺得攰,只係想養大仔女。現在連馬來西亞都沒有橡膠樹,呢行無得再做喇。最難忘以前做得無停手,過時過節有得唞就開心,?家反而一個月開到十日八日工已經夠晒happy。」下一代又點睇?女兒崔綺淇表示:「早幾年佢做埋塑膠先維到皮,我都係上廠探先發現多了一部機,他生意差都不會跟我們說,不想我們擔心。」支持父母做落去?她表示全力支持:「對他們而言廠係命根,我都想佢哋有寄託,做到最後。」樹膠作為夕陽行業,也許很快就被時代巨輪吞噬,但在消逝前,慶幸見證有人守着最後的餘暉。


樹膠臉盆塞加工過程

1.先將樹膠和色種混合,再把膠放在碌膠機碌至適當厚度。

2.途中加入填充劑,決定膠身軟硬度。

3.把膠剪成細件後放在模型上,放進啤機,利用熱力壓出所需形狀。


4.等待一分鐘左右,把成品拉出。

5.用剪刀修剪碎口後,臉盆塞大功告成。

記者:鍾藹寧攝影:伍慶泉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7/199903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889

【西九小店】Food Court人流多≠有錢賺 守業7年靠唔加價

1 : GS(14)@2017-11-05 15:24:21

French Corner是在西九龍美食廣場剛發展不久便存在的始祖店。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有人會覺得西九龍中心是個創業勝地,但同時這也是個舖來舖往的地方,隔幾個月無去就會發現舖頭面目全非。


「西九龍中心單是八樓就有四十幾間食肆競爭,而樓上樓下都有不同的食肆。」尚小館老闆陳祺裕(阿裕)說。阿裕兩年前在西九龍中心開店,自問表現不錯,但四個月前都搬去長沙灣地舖。


章魚小丸子$10/4粒。

窩夫$10。



相反,French Corner是在西九龍美食廣場剛發展不久便存在的始祖店,老闆黃德錦(Kam)及他太太雷琼珠(Polly)營運理念簡單,但也坦言在西九龍中心做生意賺得不多。「沒甚麼支出的話就可以,但要是你說我要供樓、又要湊仔,那當然不行。」是次果籽訪問他們,看看他們的選擇背後的原因。


尚小館老闆陳祺裕。

回鍋肉(晚市小菜價)$42。

椒鹽小黃魚(2條)$68。



French Corner深水埗欽州街37號西九龍中心8樓美食廣場8F13號舖尚小館長沙灣蘇屋順寧道長發街17號地舖記者:張欣頤、張佩君攝影:劉永發、鄭明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30/201984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