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熱局長高永文:私院無企業概念

2012-05-10 NM

梁振英新班底陸續曝光,其中掌管醫療政策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大熱門為董建華年代的醫管局總監高永文。 最鍾意潮州菜的高永文,上週與記者在九龍城澄海老泗一同吃煎蠔餅,曾在醫管局做了二十多年的他,原來認定近年港府大力推動的醫療產業「有啲地方未 ready,要慢慢來」,指出本港沒有像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般級數的人物,去推動醫療產業,他又力撐梁振英的「零雙非」政策,認為香港不應變為「生仔 港」,最重要是搞好公立醫院服務。

高永文檔案
五十四歲 潮州人 已婚 育有兩子 八一年畢業於港大醫學院,曾於瑪嘉烈醫院及前醫院事務署工作,後加入醫管局,出任專業事務及人力資源總監,○四年離開醫管局 公職包括香港防癌會主席、香港紅十字會總監


近年政府經常強調發展醫療產業,吸引大陸及其他地方的病人來港看病檢查 等,後來因雙非湧入而變成「生仔港」,但高永文認為本港未有足夠人手配合,目前未是時候發展「生仔港」,「香港醫療政策一直行雙軌制,帶有福利性質,無論 公立同私家醫院,都冇企業賺錢嘅概念。」 據知高永文當年就曾對醫療產業的概念「潑冷水」。高永文是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委員會主席是特首曾蔭權。根據該會○九年六月十八日的會議記錄,有委員便認 為香港在發展醫療產業方面「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包括高成本,醫療服務量不足,私立醫院之間存在利益衝突,醫療專家不願沾手商業發展,以及產業回報期過長」 等問題。

財團唔做醫療
高永文說:「投資醫院回報講緊要成十幾廿年,冇誘因去吸引香港嘅財團起醫院,佢哋喺大陸嘅旗艦建築物有 好多,但旗艦醫院呢?」記者即時提到查濟民家族創辦的香港興業,在內地設有醫療診所,他說這種模式不算數,「香港冇一個好似台灣王永慶嘅人,將醫療企業 化。」王永慶在台灣有「經營之神」的美譽,他創辦電子王國台塑集團,又一手創立台灣連鎖式醫院(長庚醫院),由一間發展為八間,全台灣,包括台北、基隆、 桃園、高雄、嘉義等地都有長庚分院,共有逾萬張病床,○八年五月登陸內地,開辦廈門長庚。已故的王永慶辦醫院強調競爭、積效和利潤,長庚目前有近二萬名員 工,去年稅前盈利高達三十億港元。 高永文續說:「而家起一間醫院講緊至少要三十億,有幾多間醫院有呢個財力?點解王永慶可以開咁多間醫院,因為佢已經將醫療產業做到好似一個chain store咁,要擴充開分店,就有財力同人才配合。」在他眼中,香港十二間私家醫院與台灣長庚比較,只屬「中小企」,「香港私家醫院大部分服務都係靠 visiting doctors,即係掛單醫生為主,無自己的專業團隊。」

私院要建立團隊
本港十二間私院當中,近年只有養和醫院積極建立「駐院醫生」(in-house doctor)制度,希望能有效控制醫療質素及收費,但目前亦只在推行當中,而且有名氣的醫生很多都不願「被綁死」,距離全屬醫院擁有的團隊,仍有一段漫 長之路,其餘十一間私院,則更加依賴掛單醫生,甚至連管理層也是掛單,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爆出「取卵變切卵巢」醫療事故的沙田仁安醫院,其副醫務總監梁 國齡,原來也是掛單醫生,他在外邊有自己的醫療集團翹康及翹采。 除了缺乏自己的醫生團隊,私家醫院的管理人才亦難求,「香港醫療管理人才大部分都喺醫管局裡面,最近聖保祿醫院好辛苦先搵咗何兆煒(前醫院管理局行政總 裁,○五年離職)做院長,而家私院嘅剩餘產能(Spare capacity)唔夠,想學似長庚咁開多幾間都有困難。」

吃潮菜打開話題
高永文很忙,為了爭取更多時間見面,記者上週相約高永文在九龍城的澄海老泗吃潮州菜。高永文一坐低, 就要找經理德叔點菜,豈料德叔家有喜事請假,高永文先是一愕,「呀,有喜事都唔通知聲,唔係朋友喎!」話口未完,手提電話已經響起,竟然正是德叔來電,兩 人談了一陣,高永文又不斷重複:「喂喂喂,你有喜事唔通知我……」收線後就立即叫職員找來一個紅信封「做人情」,「我係潮州人,好鍾意來呢度食潮州菜,一 個星期來兩次,不過近排比較忙,上次來已經係兩個星期前啦。」 這位潮州老饕對煎蠔餅甚有心得,點菜時向侍應強調要「多蛋少粉,唔好煎燶」,他解釋:「我喺屋企有時都會自己煎蠔餅,發覺落多啲蛋煎出嚟先香,而家喺街食 到嘅蠔餅,太少蛋,太多粉啦,煎出嚟太過平整,好似成個pizza咁,唔香又唔好食。」 講起「潮州」,身為潮州政協的高永文就停不了嘴,他是潮州商會常務會董,更強調自己是「資深青委(青年委員會)主任」,經常幫商會開辦潮州話班,講潮州飲 食及文化。記者此行當然不是要聽潮州文化,不過當大家大啖嚼了幾件蠔餅鵝肉後,話題就此打開了。

力撐零雙非
既然不做 生仔港,記者問他梁振英推行的「零雙非」是否干預私家醫院的服務,他說:「私家醫院就算要加一張病床,都要問過衞生署,算唔算干預?」記者說這只不過是監 管,不算干預,他又再重複一次講法:「我太太都係(私人執業)婦產科醫生,停雙非對佢生意都有影響。但係近年雙非問題已經大大加重政府醫護人員嘅工作量, 私院向政府醫院挖角,造成服務失衡,好似產科同初生嬰兒科就唔夠人手,個鐘擺傾斜咗落私院度,但我唔想由一個極端去到另一個極端,而係要搵一個平衡點。雙 非已經唔係純粹醫療體系的問題,係社會人口政策及其他福利承擔的問題,所以候任特首先會出重手去解決。」 梁振英的政綱中,表明會檢討醫管局的管理及人事制度,高永文表示,現時公立醫院服務輪候時間過長,是時候進行檢討,「我哋好關注公立醫療的病人輪候時間, 呢個係我哋服務嘅根本,有啲醫院好似屯門醫院咁呢方面情況比較嚴重,更加要諗辦法去解決。」但他沒有具體講述什麼方法。

擔心邊緣化
私 家醫院聯會主席劉國霖就說:「我擔心未來私家醫院會被邊緣化,發展會停滯不前。其實醫療產業未必一定係講雙非,而係令好多負擔得起嘅病人,可以由政府轉去 私家,又或者掉番轉,一啲喺私院處理唔到嘅複雜大症,可以轉去政府睇,政府照收錢,咁樣互相合作,對病人對醫院發展都好。其實高永文都幫人搞私家醫院,發 展醫療產業啦(早前高與方津生等人成立公司,協助香港復康會轉型做私家醫院,主打骨科等專科服務),點解而家思想突然間一百八十度改變呢?我覺得只係想提 高民望。」

欣賞楊永強
當年高永文是在沙士後離開醫管局,而當年的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同樣因為被指抗疫失 職,在淘大花園郭先生的一句「厚顏無恥」後「問責」下台。說起這段黑暗期,高永文說離開是要與楊永強「共同進退」,又大讚楊永強有vision(視野), 「佢係真心想搞好公立醫院,當年大家咁對佢,要佢(為沙士)下台好唔公道!」離場後高永文開設骨科中心,楊永強則擔任中大公共衞生學院講座教授,很少露 面,但二人仍常通電話保持聯絡。 而高永文和梁振英,早於九十年代末期,因為參與專業聯盟活動北上訪問而認識,特首選舉期間,高永文亦一直替梁拉票。梁振英希望高能接替周一嶽,處理公私營 服務失衡的問題。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3

2013年:科技股大熱,硅谷緣何失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209

今年納斯達克的互聯網「軍團」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截至本月10日,本年度表現最佳的30只互聯網類股都上漲了80%以上,排名第一的Netflix漲幅高達292.16%。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

但全球商業雜誌Quartz科技報導記者Christopher Mims認為2013年是硅谷失落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來,金融工程學、併購和規避監管在硅谷大行其道,硅谷的傳統——創新不再是這個行業今年標誌性的代名詞。

全年沒有誕生一款有突破性的產品,谷歌眼鏡也不例外。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谷歌,Google

為證明自己的觀點,Mims列舉以下8大結論:

1、手機研發原地踏步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苹果,Apple,iPhone

從更深的層面看,上圖這款大塊頭的iPhone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蘋果的設備越來越泯然眾人,和競爭對手的放在一起也不再那麼出挑了。

2013年是智能手機成為大眾化商品的年份。

和老版本比起來,即使是高端的產品——蘋果和三星最新款的主打手機也沒有什麼飛躍。

因為過於追求酷炫的3D效果,iPhone 5S的iOS7系統還讓一些用戶身體不適。

前庭系統疾病協會執行董事Cynthia Ryan,iOS7的3D效果可能導致「強烈的噁心、頭昏和眩暈」,有時是源於一般的視覺問題,但也可能是視覺與前庭的感覺出現矛盾衝突所致。

她還說,這些病症「表明,如果觀看者已經有前庭系統功能紊亂的病症,就會更嚴重。」

而且,iOS7系統感覺更像微軟發佈的產品,不少老版iPhone無法適配新系統,只得淪為報廢品。

蘋果的強勁對手三星也沒能真正推陳出新。Galaxy S系列的新成員還在沿用廉價貨的設計

很多用戶都不待見新款手機的所謂「簡易模式」,就算電子元件功能強大,但手機的界面有時運行不暢。

谷歌神秘的超級手機Moto X今年亮相,它是款不錯的Android機,但還算不上什麼顛覆。

大眾化的潮流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智能手機將成為街機。

波士頓的移動公司Jana預計,明年在中國可能只花20美元就能買到一款智能手機,和高端電視產品一樣在向白菜價靠近。

2、可穿戴設備讓人失望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谷歌,Google,Samsung,三星

谷歌的眼鏡式設備戴起來好像一頂視頻攝像頭的頭盔,只不過它不像別的攝像頭那樣有小燈閃亮提示你在錄像。

有位業內專家評論說,要是戴著這樣一副谷歌眼鏡上街,他都覺得丟臉……

實質上,谷歌眼鏡就是一項還在尋找應用領域的科技,侵犯隱私除外。

智能手錶應該是今年最令人失望的產品。各大電子製造商都在研發這種產品,但電池和顯示屏成了設計師的攔路虎。

業內測評一再認定現有型號不適合大範圍推廣,索尼和三星發佈的智能手錶也都沒能一炮走紅。

3、老牌巨頭還在節節敗退

微软,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Microsoft

微軟的Surface RT平板虧損將近5億美元,這本該是微軟雄心勃勃寄望超越iPad的產品。

去年《名利場》爆料,一些內部人士指責,現任首席執行官鮑爾默(Steve Ballmer)是微軟「失去十年」的始作俑者,認為他一手打造了微軟如今糟糕的企業文化。

可惜,另一位業內巨頭英特爾的形勢也不樂觀。原因不只是英特爾不再創新,還因為滿足市場需求的微處理器利潤比以往低。

智能手機的先驅之一黑莓今年的表現用「虧」一個字就能概括。

截至今年11月30日的第三財季,黑莓虧損44億美元,虧損規模遠超上季度的9.65億美元。

相比起來,惠普雖然近年來收購Autonomy失敗,管理層又頻頻換將,起碼今年後半年的業績還挽回了一點面子,第四財季的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但減幅已經低於分析師預期,控制住了下滑趨勢。

4、併購取代創新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Apple,苹果
今年9月初,微軟達成收購諾基亞手機等業務的協議。要是幾年前傳出這樣的消息,大家應該會感到震驚,現在卻讓人覺得在移動設備領域落後的微軟前途未卜。

除了推出新品,今年有關蘋果的重磅消息莫過於一些讓世人驚訝的避稅招數。

而今年谷歌讓人遺憾的舉動應該是撤銷了允許員工每週利用一天時間經營業餘項目的政策。

別小看這項被稱為「20%時間」的公司規定,當年谷歌的工程師就是利用這20%的時間成功推出了Gmail、Google Talk等項目。

谷歌此舉自然在內部引起爭議,員工們不禁要問,是否谷歌還能對自下而上的創新活動敞開懷抱?

5、硅谷的「老大」更傲慢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

有企業家聲稱硅谷應該成為美國獨立的一個州。

但正如美聯社今年年初的報導指出的,科技業過去20年取得的成就部分建立在許多人失業、變得貧窮的基礎之上。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的經濟學家Maarten Goos估計,在歐洲消失的760萬中產階級人士工作職位之中,有三分之二是科技的犧牲品。

雖然富有國家的製造業還沒有真正大範圍自動化,但咖啡調配機器人這樣的角色可能會對服務業求職者的就業構成威脅。

一些硅谷的公司甚至明確表示,他們的目標就是實現零工人,屆時無需任何提供勞動保護。

租車服務公司Uber的首席執行官還堅持疏遠顧客的做法,稱該公司大幅上調價格不過是為了保證能在繁忙時段提供服務。

同時,美國科技業上演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戲碼。

以蘋果為首的美國科技企業為避開稅收監管紛紛遠走他鄉,蜂擁奔向對企業稅網開一面的愛爾蘭;Uber和AirBnB這類公司又表明,自己的商業模式取決於規避國內某些州的監管。

6、社交媒體變「勢利」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
今年11月7日,繼Facebook之後又一家社交媒體巨頭Twitter在公開市場上市。為了確保有盈利的實力,向股東們證明自身價值,Twitter恐怕也要走上Facebook的道路。

Facebook為了增加收入、提振股價頗費心機,瞄準了移動廣告這塊蛋糕。所以,不管用戶喜不喜歡,Facebook網站的廣告會更多。

其實這兩大社交媒體網站早有影響體驗的問題:Twitter有大量機器人操縱的殭屍帳號,Facebook有所謂「邊際排名」(Edgerank)的算法,它會根據用戶的新動態確定信息的排序。

7、媒體參與炒作成風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比特币,Bitcoin

在媒體推波助瀾的支持下,比特幣今年的市值至少翻了10倍。

管理大數據也列入了IBM這類業內巨頭的發展大計,不過大部分公司要面對的數據還不算那麼「大」。

在今年最後一個重大西方節日到來之前,亞馬遜成功地發起了一場公關活動——無人機送貨

雖然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亞馬遜利用無人機配送的計劃在2020年以前都不會成為商業活動,但美國CBS新聞節目《60分鐘》(60 Minutes)專門花了至少15分鐘時間報導亞馬遜的這項計劃。

以晚7點30秒插播廣告收費逾10萬美元的價格計算,這等於《60分鐘》免費給亞馬遜做了市價約300萬美元的廣告。

8、斯諾登事件投下巨大陰影

硅谷, 斯诺登, facebook, Twitter, IPO

前美國國安局(NSA)員工斯諾登今年好好地讓大家見識了NSA的觸角伸得有多遠。

也許現在我們看到斯諾登曝光的文件揭秘已經不那麼震驚了,但科技業才剛剛體現斯諾登事件的後續影響。

既然硅谷的企業必須通過NSA可以訪問的節點發送數據,這些公司現在就必須證明,自己的云服務不會把客戶的秘密拱手送給美國的間諜頭子。

對國外的客戶,這種證明尤為重要。

思科已經將季度業績不佳歸咎於俄羅斯和巴西的客戶害怕NSA竊取情報。

思科還警告,這也會影響其他許多美國公司,稱這將威脅物聯網的未來。

其實,只要想一想我們這個世界的每樣設備都可能成為間諜的工具,就會覺得思科的擔憂不無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58

盤點比特幣大熱可能產生的贏家與輸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728

去年12月底,美銀美林開創業界先河,發布第一份比特幣報告,20多天後,又發布研報擔心比特幣的末日不遠。不管怎樣,比特幣為首的密碼學數字貨幣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華爾街分析師註意。證券公司Wedbush的分析師Gil Luria最近就為客戶歸納了比特幣等這類數字貨幣交易火爆可能使哪些公司受益,可能毀了哪些公司。Luria的報告指出:比特幣及其相關的技術意味著Wedbush業務涉及的公司可能受幹擾。而且,比特幣的潛力可能不僅限於“幣”,因為支持這種貨幣的協議可能用來替代傳統的媒介,充當多種交易的交易機制。以下是報告總結的贏家與輸家:贏家可能有:在線零售商Overstock (股票代碼:OSTK):Overstock最近宣布今年夏季某個時候開始接受比特幣。和大多數接受比特幣的零售商一樣,這家公司也為避免價格波動而選擇立即將比特幣換為美元。因為今年開始接受比特幣,Overstock的交易費用自然會減少,也會在比特幣社區內部變得有人氣,所以就成為受益者。eBay(股票代碼:EBAY):Luria預計,eBay旗下的PayPal會接受比特幣的數字錢包,PayPal的融資成本也就隨之下降。IBM(股票代碼:IBM):去年11月,IBM低調發布了一段視頻,接受采訪的IBM銀行與金融市場主創設計師Richard G. Brown稱,比特幣這樣的密碼學數字貨幣“會改變世界”。Luria預計,IBM會成為采用比特幣技術的先驅,但其他科技公司可能會從不經意地建立密碼學貨幣網絡之中受益。臺積電(股票代碼:TSM)和超威半導體公司(股票代碼:AMD):只有少數芯片制造商有能力生產挖掘比特幣所需的高級處理器。TSM和AMD就是其中兩強。Luria預計,今年挖掘比特幣網絡的設備已經花費了至少2億美元,這對TSM和AMD來說是最有價值的消息。輸家可能有:西聯(股票代碼:WU)和速匯金(MoneyGram)(股票代碼:MGI):轉款媒介是最常見用來證明比特幣自身價值的一點。Luria預計,比特幣使WU和MGI等轉款公司面臨一些風險,因為比特幣的技術能大幅降低轉款的成本。Visa(股票代碼:V)和萬事達(股票代碼:MA):比特幣的另一種價值體現在大幅降低付款的成本。Luria認為,比特幣是V和MA的長期威脅,在跨國和小額付款方面尤其如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股票代碼:CME)、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NDAQ)和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股票代碼:NYX):Luria的報告沒有主要分析這方面問題,但Luria認為比特幣的交易可能分流一些貴金屬市場的資金。可能比特幣的技術會和CME、NYX和NDAQ搶飯碗。Luria其實看空比特幣,可他對支持比特幣等密碼學貨幣的技術印象深刻。Luria的結論是:比特幣不可能成為特定貨幣/渠道,但很可能會出現更好的密碼學貨幣。預計替代的貨幣會繼續出現。現有的貨幣之中,沒有哪一種足以超越比特幣先聲奪人的勢頭。對於任何一種新的顛覆性技術,只要是強大的新技術,就還會被不當使用。在開發技術初期還會明確一些技術的弱點,它們時不時還會被人利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73

金融業大佬對「微信搶紅包」大熱後的深度思考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6/58397.html

2013年,對普通大眾來說,人們從未感覺到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離我們如此之近,BAT、91、比特幣、餘額寶、P2P、眾籌等一個個新詞冒出來,連菜場賣菜的大媽都可以咕嘟幾句,隨著微信的強勢推廣,移動互聯網如燎原的野火,瘋狂蔓延。

2013年,傳統行業的恐龍們開始顫抖了,高富帥白富美們開始著急了,屌絲們逆襲更加容易了,一場場不對稱戰爭在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在各行各業不見硝煙的打響了。

2013年,十八大之後觀望的人們,有的失望了,但是更多的人興奮了。從政治到經濟,從內政到外交,從體制到民生等等。我們看到了改變,看到了希望。

改變!是的,不僅僅是改變!

變革!在經濟領域,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

2014年,誠如著名投資人浙江華睿投資董事長宗佩民先生所言,將進入一個「變革」的時代。宗總和我說過一句振聾發聵的話:移動互聯網就是要把最高富帥白富美的東西和最屌絲的人群結合起來!

變革!在這個大潮中,將沒有人可以躲過,沒有人可以倖免。要麼奮力變革,屹立潮頭引領時代;要麼固步自封,被時代前進的大潮吞沒。

背景一:移動支付大戰

2013年,作為一個傳統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我一直在探索向互聯網金融的轉型升級之路,改變是痛苦的。要改變的不僅僅是商業模式,也不僅僅是需要獲得相應的技術手段。最根本的,是要從思想上把以前的自己的命給改掉,重新武裝一個具有移動互聯網思維的大腦。戰略決定戰術!而改變是最難得,日積月累形成的固有的習慣、長期形成的思維定式、未來的不確定性等等。僅僅去學習一些「一針頂破天」之類的絕招是沒有用的,最根本的,要從思想上改變自己。學會用移動互聯網思維要看問題、解決問題。

春節前,我一直在關注「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的打車補貼大戰,這背後,是騰訊和阿里兩大巨頭的移動支付大戰。大概一月初的某天,我打車碰到司機說如果我使用微信支付可以便宜十塊錢,他還可以再獲得「嘀嘀」10塊錢獎勵的時候,我就一下子興奮了,我意識到騰訊開始搶移動支付的入口了,而且選點非常精準。

我做過一個大概計算:全國參加活動的司機約28萬人,平均每天每人接觸約25個左右的客戶,一天就能推廣到約600萬用戶。一個月將近2億人次。而打車的用戶消費能力相對比較高,屬於移動支付的最大目標用戶群。按照「嘀嘀」的兩億預算,即使一個月花完,一人次推廣費用也就1塊錢左右。這裡面有多少用戶最後轉化我不知道,但是比例一定極高。現在推廣其他移動互聯應用據說成本平均已經高到了約20元,相比之下,這個便宜多了。而且一次推廣了「嘀嘀打車」和「微信支付」兩個應用。就算後來「快的」宣佈投資5億加入大戰,阿里系也已經輸了先招。阿里的防線已經被騰訊狠狠的撕開了口子,那個望遠鏡裡看不到的對手,眨眼間到了眼前,還重重的給了一拳。

就在當大家的目光還集中在看阿里的大軍氣勢洶洶的如何應對騰訊先鋒的突襲時,在全中國人可能是一年中最忙也最空、最集中也最分散的時候,借助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微信紅包如B-52轟炸機攜帶的核彈,轟然炸響,並且如當年席捲歐亞的「黑死病」一樣瘋狂傳播。

「微信紅包」這是一個讓我拍案叫絕的應用,對於騰訊,這家把社交、遊戲、傳播、人性、習俗研究的如此透徹的公司,這個應用,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面對這個應用,阿里系的所有應對措施和投入顯得如此的空虛和蒼白。當我們都以為兩強爭霸還需要個長期過程的時候,短短一個多月,似乎已經有分出勝負的苗頭。這也讓許多關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和兩強對壘的人們掉了一地的下巴。

背景二:微信搶紅包接龍遊戲

臘月28,沒有被打車支付優惠打動的我,衝著搶紅包開通了微信支付,除夕夜,當看到滿天飛的紅包時,我就在想,我能做點兒什麼,我應該做點兒什麼?在我的各種微信群裡,正和島群我是參與最多的。在這個幾乎都是企業家的群體裡,幾天下來我發現,很多企業家平時有很強烈的需求或者說願望要學習移動互聯網,要做電子商務尤其是移動電子商務。但是,現在卻連發紅包這種極其簡單的移動支付應用都不用,甚至是不會、乃至不願意學習。不會、不懂、不學移動支付的人能成功轉型?能學會能用好移動電商?老闆的思路決定出路,移動電商絕不是靠引進幾個人才和技術可以搞定的。老闆自己的思維、習慣、行動不改變,沒戲!很多人想法和行動嚴重脫節。扔了幾個包,尤其是2000的大滿包調動氣氛之後,慢慢的,一個想法形成了。

年初一,紅包集中轟炸結束以後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空檔,在我組織的400人「眾籌」群裡,我準備嘗試一下我的想法:搶紅包遊戲接龍,普及一下移動支付,活躍一下春節氣氛。無獨有偶,我正在瞌睡,廣東的盧有駿兄送來了一個枕頭,他在群裡和我商量,能否接龍?我欣然答應,並且在他的基礎上,把我之前想的規則拋了出來,結果,一發而不可收拾。從上午11點40左右開始,到晚上12點左右結束,整個400人群,約40%左右的人參與,除了平時活躍的人之外,很多長期不說話的人也動了起來,一群老頑童們都丟下了架子,搶的不亦樂乎,吵的面紅耳赤,不吃不眠不休,大過年的老公老婆孩子父母親人都不要了,就顧著搶紅包、發紅包。看著一大群成功人士在那裡撞破頭搶十塊八塊的紅包,笑死我了!粗略統計,當天群裡接龍發了200個以上的紅包。當天就傳到了正和島上其他幾個「非創意不傳播」「文創聯盟」等群裡,幾個群覆蓋了上千號人,活躍參與的估計有兩三百人,前後參與的估計超過500人。這幫平時在一起就如親人般的人們都玩瘋了,全都變成了老頑童!最後,幾乎驚動了大半個正和島。

在大家的自發傳播推動下,後來聽說,這個遊戲蔓延到了正和島以外的群裡,幾位微信大咖告訴我,初一到初三至少有幾百個群在用這個遊戲規則或者改良適應版玩紅包接龍遊戲。而且看勢頭短期內不會完全停止,可能會一直延續到元宵節前後。

我的一段話也在各個微信群裡傳開了:各位兄弟姐妹們,我們發的不是紅包,是態度!我們搶的不是銅板,是歡樂!我們擁抱的,不僅僅是彼此的身體,還有心靈!我們迎接的,不只是新春的祝福,還有這時代的變化、未來的希望!移動互聯,從發紅包開始!Come on baby!發紅包吧!

我,猜到了開頭,真的,沒有猜到結尾!

思考:

1、關於移動互聯網

關於移動互聯網本來想說一點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朋友圈裡看到轉發的一段話以後,我就直接引用了,希望作者不要介意。如需版費,請來向我要紅包。

原文是:「任何沒有在微信上發過紅包、領過紅包的人都是需要自我反省的。說明你對新產品、新思維缺乏擁抱的態度。不要說你不是產品經理,互聯網時代,需要的是全員營銷全員服務,否則你就將很可能是一個跟隨者,因為只有深度的參與者才能讓自己的脈搏和這個時代一起共振!」

是的,產品經理,又是一個最近流行起來的熱詞兒。產品經理背後,是對互聯網、對商業生態、對遊戲規則、對市場需求、對人性的深度理解和把握。想跟上這個時代,就必須具有產品經理的思維,而先具有產品經理的思維,就要深度參與,熟悉、瞭解、剖析一些熱門的被大家所廣泛接受的產品,然後才能觸類旁通。產品經理需要的不是技術,是思想,是對過去的深刻剖析,是對未來趨勢的敏銳洞察!

來吧,企業家們,用產品經理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用產品經理的思維來武裝自己!

2、關於規則

前面提到了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是什麼?產品經理就是創造和制定規則的人。規則是什麼?規則就是標準,標準就是給別人遵守的!制定規則的人,才是商業生態中最大的獲益者。

當然,我說的產品經理,不是單純的技術應用層面的產品經理,是戰略層面的產品經理,是像喬布斯、雷軍那樣的從戰略層面思考問題的產品經理。制定的規則,不是具體的技術規則,而是戰略和整個商業生態的規則!

我們常說: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樹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四流企業賣產品。

我們身邊的很多企業家提到移動互聯網,第一反應就是電子商務,就是O2O,就是移動電商,這不是移動互聯網思維,更不是產品經理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四流企業賣產品的層面上。就算是自己目前的能力只能停留在賣產品的層面上,也要向前多想幾步。

思路決定出路!

不是每個企業都可以做出微信,也不是每個企業都可以做出淘寶。但是在移動互聯網顛覆的大潮下,在很多細分行業、類目、區域,都存在整合和制定新規則的機會。比如在各個行業都屢試不爽的供應鏈金融,比如在全國各地都遍地開花的P2P,比如各種O2O。有心人,還是可以找到很多機會,實現創業或者原來產業和企業的轉型升級。

傳統企業家們要利用自己積累的商業資源、人脈、財富等,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思維和手段、工具實現轉型升級,甚至跨越式的發展。

現在,移動互聯網還處於窗口期,機會很多。這個機會的窗口期不會太長,過了這個窗口期,無數跟不上的傳統企業家們很可能將永遠的徹底的沉淪!

北京微友劉航濱的一段話字字珠璣,和大家分享:新經濟、移動互聯網經濟,是思維模式的競爭,規則標準的博弈!人類正在向人性縱深處挖掘資源,本質上是顛覆人們千百年來俗稱約定習以為常的傳統規則,重新認識需求的本質,重新認識競爭的意義。大把燒錢的目的看上去是搶佔先機,佔據份額。實際上是把現實和潛在的競爭對手置於死地。把他們的屍體變成自己的資源,彌補成本獲得收益。最可怕的是這個戰場沒有邊界,沒有人可以倖免!


3、關於變革

人,最難改變的,通常都是自己。在固有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內外部環境下,人,是害怕改變的。尤其是一些企業家,很多人都是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道行,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來,並且積累可觀的財富,較高社會的地位和聲望。

但是處在這個全球信息技術革命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思維模式、知識結構、商業規則,都在新技術、新思維、新勢力的衝擊下土崩瓦解。

過去30多年,我們中國的高速發展,決定性的因素還是政治紅利和人口紅利。有一個笑話很發人深思。說:有三位成功企業家在商學院講課,講自己是怎麼樣從一樓到十樓的。第一位說,我是跑步上來的;第二位說我是走路上來的;第三位說我是爬著上來的。大家很奇怪,為什麼三個人不一樣,還能一起上來的。原來,他們,三個人都是坐著電梯上來的,只不過一個在裡面跑、一個走、一個爬。

這架電梯,就是過去三十多年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從中受益,聰明勤勞的企業家們是獲益最多者之一。但是今天,這架電梯已經停了,我們怎麼辦?

當然,現在也有新的紅利,比如新的金融改革的金融紅利,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創業和創新的紅利等等。就看誰能抓住機會,迅速變革!

變革吧!只有改變,才是唯一的出路!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改變,才是永恆不變的!

4、關於社群

關於社交,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上的社交,我只是個初學者,不敢說什麼。我想說說社群。我日常主要參與的線上的兩個超過千人的大的以企業家群體為主的社群,一個是正和島,一個是蜂窩私人董事會。一個是全國性的,一個是相對區域性的。都是很優秀的企業家組織。

我這次推動搶紅包接龍遊戲為什麼只在正和島進行,沒去私人董事會,和這兩個社群的特點有關,我個人分析有以下幾點,

1)治理機制不同:正和島提倡的島鄰自治,建立了上百個部落,每個部落按照興趣或者需求分類。然後可以自己玩兒,一般不需要通過組織審批。比如我對眾籌感興趣,建了400人的群探討眾籌。只要不出格,在群內就可以自由探討,官方也不干涉。所以這是活動能經過我們少數幾個個人推動迅速啟動並且蔓延的原因。我相信,這是符合互聯網去中心化的思維的。

2)價值觀的引導:正和島倡導的誠信真實的價值觀發揮了巨大作用,使得群體裡信任度很高,平時線下活動多,大家比較熟悉,借助新春的氣氛,迅速的打成了一團。由此可見價值觀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能建立互相信任的機制是非常強大的!

3)企業家群體的構成:正和島群體裡的企業家,以傳統企業家為主。平時都比較忙,難得春節有時間一起玩兒。同時,正和島上的企業家們,對新生事物的追求和需求極其強烈,因為不懂所以更想去懂,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有點兒盲目。大家對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人才的追求可以說是狂熱的。這是一群有深刻危機感的可愛的企業家們,只是入門還不得其法而已。如果有合適的引導和協助,必將能爆發出燦爛的第二春來!

反觀蜂窩私人董事會,由於主事者春哥具有極強的移動社群運營能力,各項活動均以官方為主要發起人。並且成員除了企業家之外,還有各地各行各業的精英,大家平時探討的話題和項目都極有深度。相對來說,群體裡接觸新事物和新項目的機會更多,移動互聯網的人才也更多。因此,面對新事物,大家都相對比較理性。我的選擇是:線上活動,我更多願意參加蜂窩私人董事會的,線下活動,我更願意參加正和島的。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發現,也很有意思,正和島玩接龍遊戲火起來的都是超過200人的大群,而蜂窩私董會的群一般都在150人以下。據我觀察,150人以下的群這個遊戲很難玩起來,或者說,很難持續火爆那麼長時間。任何的移動互聯應用,用戶數,是硬道理!

每個組織,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的DNA,無所謂優劣,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並且把定位發揮到極致,吸引自己的「粉絲」!「粉絲經濟」,已然是真理!

5、關於傳播

「搶紅包接龍」之所以能迅速的普及和推廣,和移動社交的人脈傳播魅力是分不開的,尤其是通過熟人社交建立的可以傳遞信任的社會聯繫。

世界是平的!微信在中國,讓這句話真正實現了。

這也是騰訊現在屢屢可以在所有對手面前撕開缺口,並且可以把對手迅速顛覆的撒手鐧。愛玩兒是人的天性,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只是看有沒有切到痛點和需求。搶紅包遊戲讓一大幫子成功人士幾乎瞬間變成了孩子,為了幾塊幾毛爭的不亦樂乎。在規則的引導和推動下,所有的人幾乎都玩瘋了。這一刻,沒有老闆,沒有企業家,沒有上市公司董事長!只有一群快樂的孩子。

痛點,移動互聯網總講「痛點」!痛點是什麼?痛點就是需求,物理的需求是其次,人性的需求才是最大的需求。最大的痛點莫過於能讓嗨起來!只要能讓人嗨起來,其他都好辦!

你!能滿足你的目標用戶的需求嗎?

你!能讓你的客戶嗨起來嗎???

6、關於人性

其實,這次遊戲,因為其他方面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對我衝擊最大的是人性。人性的很多東西,尤其是人性的貪嗔痴在遊戲裡一目瞭然。具體的東西不好講,有些東西講了會得罪人。我就當私貨藏起來了。只和大家說一句,我覺得有必要說這一句,說這一句是對很多人的尊重。

這句話就是:在遊戲裡很大方的人,通過平時的接觸發現,他們線下也是很大方的!當然,這句話並不絕對,請勿對號入座。如有任何問題,後果自負!

搶紅包遊戲,尤其是接龍遊戲,充分的迎合了人們春節期間博一個好綵頭的心理,所以才能迅速的傳播蔓延開來,並且讓參與的人樂此不疲。

好產品的推廣,還需要好的規則支持,並且選準好的時機切入一炮打響!

阿里巴巴到淘寶到微信,我的感覺是:

1)建立,不斷完善、刺激,吸引人們的平台,讓其在上面舞蹈,平台收錢;

2)創意需以人為本,越貼近人們的生活,舞台會越大,門票會賣的越多,因為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當然,不僅僅是賣門票,賣水可能比賣門票賺的更多。阿里系是賣門票模式,騰訊系是賣水模式。

7、關於互聯網金融

最後,說一說互聯網金融。「搶紅包」遊戲的背後是騰訊的移動支付戰略,支付作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連接手段,騰訊系和阿里系的爭奪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孰勝孰負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從近期的動作看,騰訊的戰略明顯更勝一籌。

關於騰訊和阿里,斗膽再說幾句:我一直認為,騰訊的DNA比阿里的DNA更互聯網化,更接近互聯網自由、平等的精神。我一直認為,阿里做的是信息不對稱的生意,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阿里的世界是立體的。而騰訊從QQ到微信,都是讓信息溝通更方便,讓信息更對稱,做的是信息對稱基礎上靠服務賺錢的生意,這更符合互聯網的精神。騰訊的世界是平的!

馬年,兩位馬哥要比一比誰才是真正的千里馬了!讓我們拭目以待!

同時,我們也看到,原來好像井水不犯河水的BAT三家,現在已經打成一鍋粥了。曾經多麼高高在上的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在P2P、餘額寶、融360等互聯網金融新勢力的衝擊下也開始手忙腳亂了。我們聽到了高富帥痛苦的哀嚎,也看到了屌絲們逆襲的狂歡!

亂了!全亂了!跨界打劫,沒有邊界,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就是這麼可怕!當你還在為二維空間裡剛剛戰勝對手而洋洋自得的時候,三維空間裡的敵人已經呼嘯而至!毀滅,也許根本就不在一個鬥爭層面!任你是巨人還是恐龍,不管你曾經多麼的強大和恐怖,倒下去,也許只是分分鐘的事情。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一點兒透不過氣來?

當然,在中國經濟體制二次改革的推動下,在中國金融體制開放的的大趨勢下,在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還有無數的機會等著我們。借用並且改一下丘吉爾的話來作為本文的結束:

中國互聯網創新和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不是結束,而只是開始,甚至只是開始的開始!

好吧!錯過的已經錯過了!

變革!馬上變革!

現在!重新出發!


本文來自正和島島鄰、浙江大乘擔保有限公司總裁薛婧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65

黃金大熱 投資者看漲情緒創兩年多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55

最新CFTC數據顯示,對沖基金對黃金的看漲情緒創兩年多新高。投機性黃金凈多頭頭寸今年以來增長80%,因投資者擔心歐洲和亞洲的疲軟可能拖累美國經濟複蘇。

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4年第四季度GDP初值環比增長2.6%,增速較二、三季度的4.6%和5.0%明顯回落。黃金也因此明顯反彈。

黃金在1月上漲8%,最終收於1279.20美元/盎司,創下了三年來最大單月漲幅。全球央行集體寬松的貨幣政策引發了黃金的買盤需求。同時市場對於美聯儲的加息預期減弱也讓黃金受益。

1月27日當周CTFC數據顯示,黃金凈多頭合約增長15%至167693手,為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

管理規模達到4億美元的Barrack Yard Advisors首席投資官Marty Leclerc1月30日向彭博通訊社表示,

如果全球經濟的確十分糟糕,並且未來出現更多表現不佳的數據,美聯儲加息的動力可能就會消失。在全球貨幣競相貶值的情況下,黃金會更具有吸引力。

高盛則認為,

過去一個月見證了投資者對黃金情緒的廣泛轉變,這主要受益於三大因素:1) 全球通縮形勢下,美聯儲將被迫更長時間內不加息;2)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形勢下,避險需求重新回歸金市;3) 過去兩年黃金表現一直遜於美股表現,但近期該趨勢已經逆轉。

本周五將會公布美國1月非農就業報告,黃金短期波動或因此出現放大。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首席策略師Ole Hansen稱,

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及其他數據將在未來一周扮演關鍵角色。金價已經歷了整固的一周,但相比於其他大宗商品,黃金表現仍突出。債市負利率令黃金具有投資吸引力,黃金的機會成本已經消失,因黃金似乎已再次被當作一種另類資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386

B2B下一個大熱的行業在哪里?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26/149715.html

黑馬說:B2B的市場大熱,幾乎成了每個創業者的共識。鋼鐵、塑料、農產品等品類,均已出現行業領跑者。那麽,下一顆珍珠到底在哪個貝殼中?創業的前行者們,都試圖尋找開啟這個秘密的鑰匙。

4月22日,由創業家&中國(南京)軟件谷聯合舉辦的“B2B電商春天,下一個大火的行業在哪?”的主題沙龍,在創業家記者、主持人王方的尖叫聲中舉行。

在圓桌論壇上,真順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祝捷、化塑匯產品總監王小文、中國青年天使會會長麥剛、鏈農聯合創始人劉新共同參與,試圖探尋未來B2B行業的風口走向。

李祝捷保守估計,B2B的春天已然過去,因為各大行業都已出現C輪融資的領航者,後起者難再超越。麥剛則認為每個行業都不能套用統一公式,劉新甚至大膽推測,下一個火的行業有可能在農業互聯網。在爭執中達成的共識是,未來的B2B行業遊戲規則,將不再是以資本為核心,更多的是“人的因素”。


整理 | 本刊記者  王奕


以下為論壇討論環節分享實錄:

李祝捷:下一個火的行業是什麽呢?這個問題我也想問。你們問的是創業,我問的是投資,這個是大家共同探討的話題,但我認為B2B的春天已經過去了。

2014年,找鋼網創業的第二年,後面有幾個追兵,但對CEO來說是一件好事,他會有競爭意識和危機感,接著會進入一個阿貓阿狗都要進入B2B的階段。

大的行業我認為做完了,幾萬億級市場的,各個行業里面的大方向都到C輪了,這是一個事實。剩下的行業都要幾千億,包括幾千億的東西做完了都在新三板上市。比如說十億到百億美金,幾萬億的市場,大的投資標地鋼鐵沒有懸念就是找鋼網,化工是找塑料網。農業領域有幾家牛逼的公司,比如說一畝田,還有一家鏈農的對手美菜,也很強。這幾家大的公司都在B輪、C輪。還有一家是惠民網,大的行業幾萬億市場都在C輪。

現在做的A輪公司,在這幾個行業里面機會不大。B2B交易平臺的先發優勢明顯,砸錢壁壘迅速建立的一個行業。下一個火的行業在哪里?我覺得未可知。
 
麥剛:觀點非常明確,但我沒有他那麽悲觀。

B2B市場是非常複雜的市場,行業是不一樣的,狀態不一樣,上升的關系也不一樣,有一些共性的東西。李祝捷講的是大宗商品,我今天所理解的B2B領域已經跨越了大宗商品。但是看你怎麽理解,體量上來講B2B太繁雜。我覺得大宗商品簡單從商業模式來看三年前就是這個方向,大宗商品就是商業比較集中。相信有很多別的領域上下遊都很分散,這個領域更適合B2B領域的產生,這是第一觀點。

第二個觀點是近幾年來的現象,資本市場現在好像是錢在玩,不是人在玩。好像是資本家在玩,不是創業者在玩,這個很明確了。但是在C領域已經發生了,但是在B的領域,你們認為人的因數大還是錢的因素大?
   
王小文:我認為人的因素非常大,做一個垂直領域首先要了解垂直領域,這個痛點是什麽樣子,市場怎麽分配,供應鏈怎麽開始。大宗化工商品、塑料之間有什麽關系?里面有成千上萬個,我剛才說化工行業15萬億,占GDP20%。以後它的行業關聯性和縱深來說,比我們剛才提到的幾家來得廣。化工到後面環節還會有建材、醫療,甚至一些食品都會關聯。

在這里你會怎麽做呢?怎麽把它做好呢?怎麽甄選你的化工品類呢?以我們化塑匯來說,我們的老大本身在這方面是B2B的二把手,對這個非常了解。我們的銷售總監本身在化工領域做了很多年的操盤手,業內叫他法師。他們對這個領域的嗅覺很強,怎麽布局很清楚。我本身是來自複旦,處理過中國三大運營商和臺灣亞太電信大數據,和一些客戶做過合作。技術上來說解決B2B,完全不在活下。

今天我在臺下和另外一位嘉賓溝通,他說B2B流量是否真的不重要?用戶黏性是重要,但是這個問題是你對B2B還不夠了解。B2B和2C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客單價不高,你怎麽讓用戶發起一單買賣?你要了解他們的痛點,在里面給提高提供增值服務。

歸結一下,怎麽把B2B的行業做好呢?特別是垂直領域,人的因素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基於天時,我們現在到這個風口上,到這個時間段上,大家都在追逐,包括媒體和投資界。地利我們也在考慮,所以說最終還是歸結到人上面。
 

劉新:大家說的都是大風貌,我們做的事情不是這樣。客單價我現在在五百到七百之間,但是現在我們忽略了一個市場就是小B。大B的痛點很早之前就有人解決了,因為大家首先盯著大塊肉,很多人忽略了小塊肉,大家小塊肉湊在一起是大塊的肉。我吃一整塊豬肉也會飽,但是我吃一堆小塊豬肉也會飽。其實我更多的是看一些切入點,我不知道哪個行業會火,但是我覺得每個行業都有機會,每個行業都有被大家遺漏下來的切入點,只不過是大家找或者沒有找。

拿我們鏈農來說,有人做上遊,有人做下遊,有人做信息的平臺,有人做撮合平臺,切入點不同。還有人做自營的平臺,但是我想說明一點不知道哪個更好,哪個更壞。農產品互聯網化現在剛剛開始,沒有人知道哪個是對,哪個是錯。我其實說一點,就我本人的觀點來看,如果我們做2小B的話是餐館。小B也包括菜市場,非常小的就像你家樓下那種也是機會。但是2小B這種,涉及到食材自營是核心,為什麽呢?因為它能夠保證品質。

因為我覺得吃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品質,品質也是服務的一種。而且我自營完全能夠管控我的所有服務流程,我們賣的不是產品,賣的是服務。說我是B2B可以,如果說我是O2O也可以。
   
李祝捷:說的非常對,我覺得這是未被開發五萬億級以上的市場,剛剛開始。我認同你說的餐館B2C模式很重要,為什麽不能做其他的模式呢?
   
麥剛:也有一種壓力,自營也有成本問題。之所以做撮合是把一些隱性的成本做了。
   
李祝捷:比如說你說新鮮我說不新鮮,你說長,我說短,大眾去做平臺。我不認為農產品能夠做到怎麽樣,比如說像標準的鋼鐵等等,多少號鋼沒有什麽爭議,買賣雙方都認同。塑料PVC等標號,都是有一個標準的。但是農業就存在你說的這個問題,確實是非標。農業的互聯網化非常困難,非常難做。你們做之前我該試圖找團隊做過,最終想想頭疼,標準的問題太苦逼了。
   
劉新:餐飲行業有一種話叫勤行,就是特別苦逼的一種活,要勤勞的人才能做的活。我們幹的事情是把我們轉變成一個勤行,大家看我的黑眼圈就知道了,我早上六點還在庫房。從昨天的夜里十點到今天的早上六點,然後趕到這個會場。
   
李祝捷:差不多就是這樣,我投的幾個就是晚上兩點鐘上班。
   
劉新:關於我們是撮合還是麥總說的自營,我真的認為這個“重”怎麽理解。重本身是一個壁壘,我認為如果是撮合太輕,沒有壁壘,沒有掌控力度。只能說我給傳統供應商提供拿不來的客戶資源,但是它沒法確切的監控供應商品質。我認為下一個火的行業有可能在農業互聯網化,下一個切入點我真心希望大家做小B,可以做社區菜市場,理論上講要比餐館的服務成本低。
   
李祝捷:這個市場我已經做過了,很成功的失敗了,轉型去另外一個市場了,我的意思是不是所有的方向都能走通。
 
麥剛:兩個話題都說,一個是行業機會,一個是模式。我最近走過比較多的公司,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每個行業都不一樣。
   
李祝捷:我很負責地同意你的說法。
   
麥剛:大宗商品比較接近,但是各行各業的太多了。比如說建材、耗材的每一個都不一樣。切入點或者痛點,產品設計上都不一樣。所以我很難用太多理論框架或者簡單的理論框架概括所有的行業,包括自營模式、平臺模式以及做供應鏈金融、倉儲物流、差價等等。我覺得還是根據你產業鏈本身的聚合效益或者博弈效益找到契合點。
我不是專家,我只是探討。我覺得大部分行業有大的機會,任何一個行業拿出來都不是小行業。任何一個行業的業態或者說整個行業的鏈條和博弈程度,要區別對待。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被資本家嚇到。

比如說,運輸這件事情不屬於商品交易這件事情,是屬於運力撮合。它的撮合點和環節,比如說配貨站、貨主和司機,整個業態又不一樣。關鍵是實驗室耗材采購的又不一樣,對智力有很大的激蕩。   
 

感謝天潤融通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整理王奕,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jdhghsw3q4k34as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VR看天下」(VRkantianxia)原創發表,部分觀點參考 Chennavasin訪談錄。

這次嘗試新玩法的“大選漫畫”令人驚艷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大叔在共和黨內部無人可擋。因為其犀利逗比的言辭,也有了網紅的特質。一直在為國內段子手輸送著源源不斷的題材。 

終於矽谷的投資人Chennavasin也按捺不住了,近日他親自用VR設備,在谷歌的Tilt Brush上畫了一個3D立體的政治漫畫,也是迄今為止的第一部虛擬現實“政治漫畫”。隨後繪制漫畫的過程的視頻也被上傳到了Youtube上,獲得了海量點擊。後來各大脫口秀節目也紛紛借此視頻來發揮。

當然在去年VR直播就已經運用到了大選報道當中,CNN就用VR技術來直播美國總統辯論賽。播放之前全球媒體好評如潮,但播出後有變成了人們的海量吐槽。內容模糊、拍攝點不佳,這也是因為一年前沒有經驗積累造成的。今年的“超級星期二”期間,這部詼諧的VR漫畫搶下了不少風頭,口碑也還不錯。

讓我們看一下歷史:1865到1896年之間,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美國政治漫畫開始興起。很快它就成為一種左右美國政治輿論和民眾意見的傳媒工具。歷史上像納斯特這種政治漫畫大師甚至有著“總統制造者”的稱號。雖然二戰後發明了電視,評論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漫畫。但靠漫畫輸出信息的形式一直沒有消亡,因為依舊沒有什麽載體能在“不宜言表”“詼諧幽默”“一目了然”這些特點上超過漫畫。比如在水門事件中,漫畫這種宣傳工具就大放異彩,連同期的電視都處於劣勢地位。

232嗯啊sf

在這一部作品中,你可以在VR世界中,看到立體漫畫“川普”背後的“元首”(當然機智的中國網友早就這麽P圖了)雖然給政治人物加上“小胡子”這種詼諧的表現手法已不新鮮,但3d繪畫的新玩法依舊讓YouTube的網友感到新奇。雖然是立體的,但線條和上色都有油畫刷的感覺。

大咖力推新的藝術形式

“我認為當前是推廣這個新藝術形式的最佳時期,這種藝術有更大的信息量” Chennavasin說,“而且我一直關註川普在競選時那些富有爭議的言行,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必須第一時間用最有張力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跟戈德溫法則也沒什麽關系,我只是想阻止川普獲得更多的選票。”

“通過虛擬現實這種新科技你可以看到更多藝術的內在表現形式,你可以用最近的距離感受藝術甚至是在從作品中穿梭過去。”

其實這位“藝術家”早年從斯坦福畢業,是遊戲設計大師、交互大師、還能寫代碼、做過三星加速器的開發、現在也是矽谷VR AR項目投資的著名投資人。Chennavasin始終致力於VR的發展,是舊金山VR圈的活躍人物。

之前他也用Tilt Brush畫過閥門廠的CEO老G (DOYA2、CS的開發公司)。

alksjflsndqlejlkjq2222rasf

將筆的運動軌跡捕捉下來,會對藝術領域有巨大影響

這個閥門廠CEO的作品也逐漸被一些主流的藝術家接受,大家也在探討新的繪畫創作理念,畢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畫筆從二維空間過渡到三維空間。從應用層面來說是與過去的3d建模不同的,因為你有了真正的畫筆。其實應用中的工具欄並不多,卻有更多自己發揮的空間。在歷史上三維空間的藝術形式只可能是具象的,你可以用雕刻,也可以是瞬時的行為藝術。但是藝術家們始終沒想到過有能將畫筆在空間中的軌跡“存下來”的方法。 

谷歌的Tilt Brush團隊更希望把這款應用看作是開發者和藝術家均可以使用的工具,因為在過去很少有主流的藝術家會使用3d建模軟件來繪制自己的作品,那更像是工程師做的事情。而在這之前,迪士尼的動畫大師 Glen Keane 用 HTC Vive 繪制過美人魚,效果與尋常意義上的3d建模完全不同。 

235346twasjhdjas

現在能完美的操控谷歌Tilt Brush的藝術家並不多,但畫家們在嘗試過後都認為,改變繪畫習慣只是時間問題。

這個漫畫對川普大叔有多少影響不得而知。但谷歌的這款應用再次賺足了業內人士的眼球,很多人覺得這將會是新一代的Photoshop。未來3d作品繪制建模的門檻也將大大降低,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獨一無二的3d作品。

微信公眾號「VR看天下」(VRkantianxi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542

熱水器市場大熱 廠商押寶凈化功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483.html

水家電是今年家電業的熱點之一。除了過濾飲用水的凈水器熱銷,人們對洗浴熱水的凈化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導致帶凈化功能的熱水器也成為新的機會風口。

6月5日,美的推出帶6級凈化功能的電熱水器。美的熱水器事業部國內營銷熱水產品負責人王春鳳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內熱水器市場今年預計增長4.9%,相比去年8%的增速有所放緩。其中,電熱水器的增速會下降,而燃氣熱水器的增長比較多。今年美的電熱水器的銷售增長目標為4%,燃氣熱水器的增長目標是50%,將高於國內燃氣熱水器市場20-30%的增速。

水健康從飲用到使用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認為,房地產市場對熱水行業產生較大影響。熱水器產品銷量比較穩定,產品升級的主線是安全、節能、綠色、智能。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熱水器行業越來越成熟,但產品趨於同質化,因此要進行自主創新、提升檔次。

“人體皮膚健康與沐浴水息息相關”,中國能量醫學技術負責人、皮膚健康專家陳理想教授說,中國地表水汙染百分之五十。

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會長趙飛虹教授也說,“中國現在的好水越來越少了。”2015年環保局公布地下水質量,一類水的質量在下降。水汙染物越多,氯也會越多。氯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在沐浴過程中進入人體,因此會影響健康。“解決了飲用水的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使用水的問題”,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信息服務平臺主任吳海濤說。

這次美的推出帶凈水、提鮮、殺菌、抗菌、排汙、除氯六級凈化功能的凈化器,就是希望解決沐浴用水汙染的問題。

趙飛虹建議,帶凈化功能的熱水器如果能夠以南北市場來細分,會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因為南北方水質是不一樣的。

燃氣熱水器增速更快

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之爭一直是行業內熱門的話題之一。隨著西氣東輸的發展,輸氣管道鋪設完善,天然氣價格逐步降低,使燃氣熱水器優勢增加。據中怡康測算的數據,2016年第一季度,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零售量分別同比增長17%和6%,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9%和2%,燃氣市場增長的勢頭更為迅猛。

中怡康測算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廚衛電器零售額達到361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熱水器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分別為848萬臺、1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3%和8.9%。

在出水量方面,燃氣熱水器與電熱水器也有差異。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13升和16升燃氣熱水器線上、線下市場零售額份額分別達到28.0%和32.7%,比去年分別提升13%和5%;60升和80升電熱水器線上、線下市場零售額份額分別達到53.1%和59.3%,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提升4.1%和4.5%。

有業內龍頭品牌已推出健康三重過濾的燃氣熱水器,提倡新鮮水熱水器,將健康的風向帶入了燃氣熱水器市場。中怡康監測的數據顯示,健康型電熱水器市場銷售機型超過10款,市場額占比近10%,健康可能將成為熱水器行業下一個風口。

中怡康廚衛電器事業部總經理施婷表示,從未來發展看,電熱水器趨向於60升,其功能也將繼續深耕。對燃氣熱水器來說,發展將是全方位的,便於操作的顯示屏將變大,功能上更加務實。中怡康預計,2016年熱水器市場規模將達到567億元,同比增速4.2%。

健康、智能等功能給熱水器行業帶來了新活力。今年以來,熱水器行業整合的浪潮不斷,海爾收購GE家電業務就包括了後者的熱水器業務,而萬和與博世也於5月初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生產熱水器。不過,王春鳳表示,美的熱水器目前仍主要立足於自我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19

國債大熱的另一面:蜂擁避險也是一種風險

隨著全球市場負利率橫行、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以及資產荒的進一步升級,兼具“正收益率”、“足夠體量”及“大而不能倒”等特點的中國國債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境內外資金。這導致國債收益率不斷下滑。

8月10日,我國10年期票息2.74%的國債(160017.IB)收益率突破2.7000%,最低跌至2.6750%,創2009年1月9日以來新低。全球市場亦是如此,自英國央行加入寬松陣營、擴大購債規模後,英國、西班牙、愛爾蘭等多國國債的收益率也不斷刷新歷史新低。

“本輪債市上漲行情仍將持續。”國泰君安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經濟數據、市場風險偏好、機構配置行為等都在利好債券市場。加上中國債市相比全球債市來說,本身漲幅偏小,在6月央行全面放松境外機構進入人民幣債市,以及英國退歐後全球市場普遍負利率的情況下,中國債市“價值窪地”的特征得到凸顯。

“當前是債券收益率處於加速下滑時期,預計收益率將突破2.5%的歷史低位。”徐寒飛說。

債市持續趨熱並非好事,這表明市場上有大量資金正尋求避險,而這種避險本身就是另一種風險。“資金積極購買新興市場債,導致這些債券價格攀升,制造出‘泡沫’,一旦這場由全球央行強勢寬松制造的繁榮出現反轉,市場流動性將會出現緊縮,這些資金可能集體‘出逃’。”一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人民幣債券受寵

自6月份以來,我國債市整體收益下行趨勢明顯,國債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尤其是7月中旬開始,向來在交易中“坐冷板凳”的30年期超長期債意外受到市場追捧,收益率連續走低,這一顯著變化帶動市場情緒明顯回暖,同時也引發業內激烈討論。

看多者堅信,在經濟下行、寬松預期及資產配置荒加劇的情況下,債券走牛大勢所趨;看空者則擔憂,眼下有些瘋狂的債券市場存在“泡沫”,風險可能一觸即發。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缺少真正投資價值的超長期國債受到追捧意味在全球普遍負利率的環境下,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市場預期已經脫離基本面,一旦市場情緒逆轉,債市危機對經濟造成的震蕩將不亞於去年的“股災”。

究竟什麽原因導致我國債市受寵?從外部市場影響來看,在全球經濟複蘇乏力、貨幣寬松成為長期趨勢的背景下,發達國家資產收益率不斷走低,相較之下人民幣資產無論從穩定性、多元化、收益等方面都更具吸引力。

今年以來,歐美債券收益率一路走低,尤其是英國6月份的“脫歐”公投,觸發了全球的避險情緒,進一步推低歐美國債收益率,全球債市普遍進入“負利率”時代。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擴大,2年期利差從去年底的140基點擴大到今年6月底的200基點以上,這使得全球資金對人民幣債券的興趣大幅上升。

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也大大便利了境外投資者增加人民幣債券配置。2015年以來,中國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向境外機構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調整事先準入制,引入備案制,並取消了額度管理。這些措施不僅適用於外國央行,也推廣到了其他境外機構。

匯豐資本市場人民幣業務發展環球主管何嘉儀(CandyHo)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金融改革及資本市場的持續開放,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想要進入中國市場,而債市無疑成了最好的切入點。

此外,伴隨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的臨近,國際機構在資產配置中對人民幣資產更為關切。

中國國債登記公司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債券余額為6635億元,比5月份大幅增加401億元,無論是余額還是增幅,均再創新高。同時,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數量已達到328個,其中大部分是非境外央行的機構投資者。這意味著,除境外央行增加人民幣外匯儲備外,越來越多的境外機構也將人民幣資產納入了資產管理組合。

資產荒與配置需求都在升級

雖然外部市場配置中國國債需求明顯增多,但國內因素依然是導致近期國債收益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6月份以來,債市新增資金和配置需求明顯走強,一級市場招標需求強勁,尤其具有套息交易價值的1年期和長期債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對象。”徐寒飛表示。

什麽原因導致債市新增資金和配置需求突然大幅增加?

一方面,隨著有關部門對於信托、基金子公司等影子銀行監管的加強,市場上高收益資產供給減少。數據顯示,2013年社融的新增非標(包括委托、信托和票據)有5.2萬億,2014年降至2.9萬億,2015年僅有5776億,而今年前6個月累計才488億,出現大幅收縮。

此外,去年以來地方債置換量超7萬億,銀行過去投資的大量高收益信貸、城投債等都被置換為低息地方債。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隨著過剩產能債務重組提速,銀行很可能面臨債轉股對資產端的進一步沖擊,高收益資產未來仍將繼續下降。與此同時,國內金融機構前期投資也面臨到期再配置的壓力。

徐寒飛表示,近期銀行自營和理財在2013年配置的非標資產集中到期,假設按非標資產2~3年期限,則今年平均每月到期量在4000億~5000億以上,由於理財規模和銀行投資類資產需求持續擴張,資金配置與再配置壓力顯著上升。在保險行業,2011~2012年的大量5年期協議存款也面臨到期再配置壓力,預計今年至少有4000億左右面臨資產切換的配置需求。

7月份以來地方政府債發行減半縮量也導致大量資金流入國債。數據顯示,7月份地方債發行量從1萬多億降至不到4000億,置換債發行量不到100億,創歷史新低,對傳統利率債和信用債的擠出沖擊明顯下降,導致銀行配置壓力加大,一級市場出現火熱搶購,甚至有加速跡象,帶動收益率持續下行。

“總體而言,在高收益資產供給收縮的同時,需求反而逆勢迅猛擴張,資產荒進一步升級。”徐寒飛說。

值得註意的是,在我國經濟增幅放緩、長期面臨轉型壓力的當下,企業經營狀況引發業內擔憂,信用債違約時有發生,導致投資者更加小心謹慎,傾向於投資國債。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經濟放緩降低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而違約風險令投資者對國債更感興趣,國債的牛市將在今年持續。”

從交易層面來看,某業內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往在二級市場,利率債持有者以保險、銀行等以持有到期為目的的機構為主;如今,越來越多的交易戶如基金公司等開始湧入利率債市場。“這意味著這些以短期持有債券、逐利為目的的金融機構目前對於市場預期趨同。”他說。

全球債市持續瘋狂

今年以來,全球負利率債券占比不斷擴張,這導致經濟波動相對較小的新興市場國家債券再次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青睞。

英國央行8月4日宣布了7年以來的首次降息,將基準利率由0.5%下調至0.25%,並擴大QE(量化寬松)規模,加入歐洲與日本央行的購債計劃,導致全球國債收益率不斷創出歷史新低。

美銀美林的數據顯示,英國央行重啟QE之後,全球央行購買的債券將占到全球債市的45%。2016年全年全球央行購買的債券數量將高達約15000億美元。

8月10日,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5360%,較上一交易日跌幅達8.05%,創歷史新低;此外,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降至歷史新低1.3030%,跌幅為5.99%。

此外,因投資者對於各國央行長期寬松的預期升溫,本周以來,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首次跌至1%下方,8月10日報0.9810%,續跌1.3100%;愛爾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同樣創下0.3560%的歷史最低;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0990%,逼近2015年最低點。

目前,美國國債成為為數不多收益率逐步回彈的發達國家,但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中預計,短缺的供給和源源不斷的央行需求將導致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持續降低,直至觸底1%。

摩根士丹利分析稱,今年債市將出現約5000億美元的供應缺口,而2017年也將持續。在供小於求的大環境下,業內普遍預期全球債券市場在短期內仍將處於整體收益率不斷下滑的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68

VR大熱谷歌也等不及了 力推Daydream平臺搶占先機

據外媒報道,谷歌將在未來幾周中推出Daydream虛擬現實平臺。谷歌近期一直在籌備與其他公司合作,通過投資制作虛擬現實電影和電視劇,進行內容的制作和分享。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獨家內容和應用。

Daydream在推出時將會有數十款應用,包括YouTube、Hulu、NBA和MLB等。有消息稱,Hulu將在Daydream平臺上發布全新的視頻。

此外谷歌也將專註於應用。到目前為止,其他大部分虛擬現實平臺專註於遊戲和視頻。Daydream默認捆綁的手柄將帶來幫助。相對於轉動頭部進行操作,用手柄操作將更方便。相對於三星Gear VR和谷歌Cardboard,這也將帶來更複雜的遊戲體驗。

谷歌希望借助應用、視頻和遊戲三者的綜合去推廣Daydream,而用戶可以通過綜合性的在線商店去獲得虛擬現實內容。這就像是Android平臺 的Play商店。支持Daydream的新版Android系統從本周一開始推送。谷歌希望通過Daydream推動用戶接受虛擬現實技術,確保在虛擬現 實技術的發展中保持核心地位。

在虛擬現實市場,谷歌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除谷歌以外,其他提供虛擬現實產品的公司還包括Facebook、索尼、三星和HTC等。索尼的 Morpheus設備需要搭配PS主機來使用,而谷歌則專註於移動端虛擬現實,Daydream只需搭配手機即可使用。通過Daydream,用戶可以使 用多款應用,例如YouTube和HBO Now。

Daydream的推出恰逢Android 7.0“牛軋糖”系統的公開發布。新版Android系統帶來了更快的圖形處理速度,更快的頭部追蹤,以及對多個傳感器數據更好的利用。谷歌可能將公布,哪些手機將兼容Daydream。

谷歌也在自主開發虛擬現實設備,但目前的關註重點是提供設備和手柄的參考設計,幫助其他公司推出虛擬現實設備。谷歌希望Daydream能成為虛擬現實技術的主導界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