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捕捉動聽故事 王雅媛

2009-07-24  上海證券報




   早前工信部狠批鋼鐵、水泥與船舶盲目投資,更傳出發改委正為全國 31個省的水泥產能摸底,或會于 8月出手調控水泥產能。其實這三個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問題已非新鮮事,去年經濟急轉直下,產能過剩的衝擊明顯顯示在業績之中,也反映在股價上。因此,今次舊 事重提,我相信他們的股價最多都是像之前的內房股一樣,雖然短期內有較大的沽壓,但還是會于高位上上落落。

  說起投資水泥,2007年我 曾買過一隻股票,台泥國際(01136.HK)。當時在年中的時候買入,由2元炒到12元以上。當時炒的理由,是公司會大幅擴張,擴張的產能就會取代小型 水泥廠被淘汰的產能。台泥的故事聽起來是很生動的,他們公司的水泥,一生產出來,到門口便一車一車被人運走,非常炙手可熱。另外一個重點是,除了產能大增 之外,水泥的價格也預期大漲。而台泥的現價,連4元還不到,回不了當時的價格。但像安徽海螺水泥(00914.HK),股價已經可以達到高位時的一半以 上。因此有些人會批評說我當初選的股票差,大市反彈了這麼多,台泥卻難上當初的高位。甚至有些人在2008年的時候買入台泥國際,原因是我在07年推薦 過。

  其實投資市場的變化很快,今天聽上去完美的故事,明天就可能變成垃圾。市場好的時候,投資者會編織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去炒作一隻股 票。有時候雖然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很不錯,但缺乏故事性,一樣會被冷落。所以我覺得除了看基本因素外,也需要從年報中挖掘一些會被市場認同的故事出來。 2007年的台泥就是有這方面優點。只要市場相信,股價就可以瘋癲。但要記得,當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開始變化,當市場不再相信動聽的故事,股價也便結束 了。台泥的現實情況時,生產線擴張之後,卻遇到金融海嘯。怕水泥跌價,不敢全線投入生產。單是新設備的折舊,已經扼殺了大部分利潤。所以在2008年金融 海嘯中,因為2007年的故事再去投資台泥,根本是不合時宜。但善於在市旺的時候捕捉“動聽故事”,也是需要學習的。難怪有人說笑,世道好的時候,就是要 選擇沒有盈利的垃圾股,因為這樣才有憧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57

謊言最動聽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html

都知道,講有關揀「自己人」既標準,未必個個都岩聽。

但係如果你要我講出口,一d疑似好公道,好政治正確既說話,例如甚麼「工作能力最重要」、「用人一定會唯才是用」、又或者「努力工作自然會有回報」之類,我覺得呢d先係老闆最大既謊言,我查實真係講唔出。我寧願做個真小人好過。

「信任」係上位最重要既element。好多老闆即使如我一樣,係「信」字行頭,都未必夠膽講出口,就正正因為老闆自己都清楚,「信任」這回事,往往係好 主觀,好個人。有主觀成份既野自然難言公平,同事們聽到自然未必覺得舒服。至於點解某某同事會特別獲得信任而另一d同事又唔得,往往好似鬼故一樣,解唔 通。對我黎講,呢樣就係緣份囉。

至於點樣爭取信任,又係另一個課題,可以寫好多好多篇。

好多人會簡單地將「爭取信任」同「擦鞋」劃上等號,咁我就覺得膚淺得滯啦。

又,有好多人以為老闆喜歡有擦鞋仔響身邊,係因為擦鞋仔果d拍馬屁既說話,逗得老闆好開心。咁我又老實同你講,拍馬屁既說話,第一次聽你可能覺得好過癮, 聽多幾次,你就會覺得好難頂。呢個世界,高手既馬屁精其實少之又少。大部份人嘗試做呢個角色時,都係演技拙劣,尚未開聲講對白,其實就已經被識破。只係被 你拍馬屁果位,選唔選擇去篤爆你。

擦鞋既真正用途,並唔係好似氹細路咁,不斷去keep佢happy。而係當公司裡面有好多人,老闆跟本留意唔到你既時候,做些少野去讓老闆feel到你既 存在。擦鞋既說話盡管虛偽到極,但當冇人留意到你既時候,你既動作,係send左個message俾老細,話佢知,你會at least 願意企佢果邊,他朝要搵自己友既話,不妨考慮一下我。

其實,到開始有人留意到你既時候,擦鞋既動作就已經要停。因為,擦鞋擦得太落力,講真的確係幾煩幾討人厭既。

我唔係想encourage人去做馬屁精,事實上,世上係有好多更聰明既人,根本係唔需要做呢個肉酸既擦鞋動作,但同樣可以爭取到上司既注意同信任。呢樣 野,好講心思同策略。我只係想提醒下大家,單係將「工作做得好好」,冇錯可以換來上司既欣賞同感激,但卻未必收買到佢地既心。

那些叫你只管努力做、做、做,然後就能等待回報的人,如果唔係無知,就往往係別有用心。

事關這個謊言,太動聽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1

天天動聽如何實現逆襲:估值5年增50餘倍,策源兩次錯失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6/56906.html

筆者寫給i黑馬的這篇文章不會用諸如「阿里發力移動音樂」、「阿里加速移動端佈局」等內容作為主題——換個角度,天天動聽背後的一家VC,以及阿里之外的另一家公司的行動,比前面那些「高大上」的標題更有故事性。

「一家VC」叫聯創策源,「另一家公司」則是俞永福的UC,兩者圍繞天天動聽這家新興公司的故事,總計有3個關鍵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2008年,那時中國智能手機的主力機型還是塞班,黃曉傑(天天動聽CEO)與另外兩個合夥人一起開發了一款移動音樂播放器,在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這完全是一個草台班子,UC找到這個團隊時,他們甚至連公司都沒有註冊,所有人都是兼職身份。當時,俞永福承諾投資天天動聽並注入UC瀏覽器的流量進行推廣,條件是黃曉傑等人必須正式註冊成立公司,以全職身份去運營這個產品。

實際上,黃曉傑的團隊同時也曾嘗試接觸過聯創策源等VC獲取投資,據筆者曾在其中就職的線人透露,當時策源內部的幾個合夥人看到這個案子時,都表示「看不出前景在哪裡」,隨即放棄了投資機會。

第二個節點出現的契機是國內安卓智能手機市場開始爆發。策源等風投機構開始大幅度轉向這個市場。天天動聽的天使投資者UC本身是國內最早向安卓平台轉型的移動互聯網企業之一,連帶效應下,天天動聽也很自然地立即著手研發該平台產品。很顯然,這一著賭對了,再加上UC瀏覽器不遺餘力地導入大流量,天天動聽順利躋身國內頂尖手機音樂播放器之列。

浮出水面之後,黃曉傑的團隊終於開始受到風投界的熱烈關注,不斷有機構洽談期望進入。當時最積極的兩家,一是聯創策源,二是最近兩年由於跟投雷軍系出名的晨興創投。尤其是策源,態度與上個節點時完全不同,甚至同時向黃曉傑和俞永福(策源也是UC的投資人)兩邊「施壓」,要求進入天天動聽的該輪融資。

但是最後,天天動聽還是選擇了晨興作為自己新的投資方。策源一方再次錯失投資的機會,內部對於這次的結果非常不滿,但也無濟於事了。

第三個節點就是阿里的進入了。2013年初,阿里巴巴明確了收購天天動聽的意向,UC一方經過權衡,決定退出,逐步將手中股份轉讓給阿里。根據線人的匯報,「公司估值增加50餘倍是沒什麼問題的」。再加上2億的用戶量,天天動聽完成這些只用了5年時間。

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流傳甚廣的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互聯網江湖裡,很多時候VC是缺失的。

「現在創業者最想拿的是來自企業的投資(CVC)。」一位風投人士也向筆者感嘆,以高估值退出為導向的投資,和以業務協作為導向的投資,從性質上就是根本不同的。「企業的戰略資源除了能帶來錢,更重要的是能給資源,比如UC這種有流量入口的公司,之前投的ES文件管理、安全管家,再加上這次的天天動聽,業務都是迅速成長。風投有多大幾率能做到?」(一名i黑馬作者的投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55

“偉大的安妮”故事動聽,但終究不是競爭力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5/148371.html

黑馬哥:剛剛過去的周末,一則述說抓住1%機率的創業漫畫故事打動了無數人,90後“偉大的安妮”成為新的勵誌偶像。可是,她的產品“快看漫畫”經得住考驗嗎?順利上線、打出知名度不代表著成功,紅極一時卻死去或淪為僵屍的App並不少見。就其目前的產品來看,但是在聚合和分發兩個端口,快看漫畫沒有想清楚關於如何建立壁壘這個課題。
\社交網絡的傳播,周末素來都是低谷,新浪微博也曾出具報告,通過數據證明用戶活躍度通常會在周三和周四達到高峰,而在周末以及長假,無論是企業帳號還是個人帳號,其整體發言頻次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是另一方面,周末的時間線流速放緩,這意味著平均每條內容的停留時間都相對增加。所以,在專業的傳播公司竭力在計劃表里繞過周末這個黑洞的同時,有些從一開始就沖著“刷爆社交網絡”的內容設計,反而獲得了幾無競爭的感染空間。

從超級課程表創始人余佳文之於《一個90後把整個互聯網圈都激怒了》到“追氣球的熊孩子”NIKOEDWARDS之於《少年不可欺》再到微博營銷大號偉大的安妮之於《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皆選擇了在周末發力,沖擊刷屏之勢。

事實證明,一個時常抱怨不得不忍受自己父輩親朋在朋友圈里分享低級雞湯的用戶,他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從一片市井去了另一片市井,如果將同樣的一碗雞湯貼上葡萄酒的標簽再用鑲金的盤子呈上來,再安排一些贊不絕口的余音,他也會胃口大開。

瞧,那邊臺上的孟醒激動得手舞足蹈,大聲呵斥:“你們這些屌絲的味蕾沒有打開!”

言歸正傳,余佳文的身上已經隱約有了高燃的影子,NIKOEDWARDS則還在與律師商談究竟要向優酷索要多少賠償,剩下值得吐槽的,只有那個販賣夢想的微博“漫畫家”了。

對不起,你只有1%的努力

新浪微博本身盈利難度極大,卻並不影響用戶借助這一平臺賺到真金白銀,擁有逾800萬粉絲的偉大的安妮就是其中之一。

有著強大的粉絲經濟,加上與微博上一眾段子手長久以來的抱團,偉大的安妮在12月13日晚間用自己擅長的插圖繪畫講述了一則“如何走上漫畫家的道路”的故事,言語之間聲淚俱下,情懷滿滿。

這條微博在一天之內引起超過40萬次轉發,而其內容核心——即其創業開發的“快看漫畫”App也在App Store里最高時沖到了免費榜榜首的排名,拿到奇跡一般的單日30萬次下載規模,引起對於二次元圈充滿好奇而又一無所知的互聯網行業滿場驚呼。

其實,這里面誤會很大。

偉大的安妮——以及微博上許多耳熟能詳的“漫畫家”,如郭斯特、使徒子、丁一晨等——都是條漫的創作者,而且在風格上偏重於卡通。

所謂的條漫,指的是從四格漫畫衍生出的一種漫畫體裁,簡而言之,就是脫離了“格數”的規範限制,將某些段子用圖文的形式演繹出來,內容重點在於對白或旁白,繪畫只是輔助表達,故而對畫技要求得以放寬許多。

就在偉大的安妮以“漫畫家”的身份自居並且煽情的講述自己如何付出心力時,大部分傳統漫畫的作者及讀者對此唱出了反調,一個基本的評價是:“這年頭什麽人都可以自稱是漫畫家了”。

就在2年前,已經走紅的偉大的安妮還對媒體表示,稱自己“不希望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漫畫事業,因為覺得人生還有各種可能性,沒必要把自己局限在畫漫畫上”,轉眼之間,人生的“各種可能性”就杳無蹤影,取而代之的就是“1%的生活”,而從繪畫和敘事的專業角度而言,偉大的安妮的畫技,非常罕見的沒有任何進步,用一個國漫作者的話來講,“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在畫畫上,就不可能表現得這樣原地踏步”。

必須承認,狹義範疇的二次元圈比較死心眼兒,在這個圈子看來,熱愛畫畫,和熱愛讓畫畫這個興趣更加值錢,是涇渭分明的兩種理想,且不可相互混淆。

所以沒有人會否認偉大的安妮是一個用心經營自己事業的段子手,但是“漫畫家”這個稱謂及其標榜的努力,是有些名過其實的。

90後的創業選秀大賽

“90後”這一標簽已經越來越顯得臉譜化,媒體見了它,就像是海洋里的鯊魚嗅到了千里之外的血絲,興奮、激動且不能自已。

當媒體過度關註一個話題領域、導致題材擠壓過剩而趨於同質化的時候,如同中國娛樂選秀節目淪為“比慘”故事會的現象也會同樣發生,憶苦思甜的時機被大大提前。

偉大的安妮用了很長的篇幅,回憶自己遇到的挫折,生生樹立出臉譜化的反派——告誡創業風險的前輩、最初沒有決定投資的VC、以及“不認同、不相信”她(比如看完後竟然沒有淚流滿面、沒有去下載她的App)的讀者——用以襯托“1%的光芒”,這種貫穿全文的戲劇性,是由設置代入感驅動轉發支持的關鍵。

只是一門生意而已,要不要這麽苦大仇深?

暫且,容我插播另一則故事。

2013年夏天,微軟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創業大賽(征集在Windows Phone上的原創應用產品),華南農業大學的一名研二在讀學生的個人作品獲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一名VC十分欣賞,當即讓助理在會後去攔那名學生,勸其退學,接受自己的十萬元投資,無需合約,但是該學生仍然選擇了買火車票回學校繼續讀書。這名VC在微博上充滿惋惜的講了這則故事,並總結稱“中國的大學生會拜讀喬布斯的故事,但絕大部分不會選擇創業”,卻不曾料到遭遇圍攻,大部分批評聲音認為這名VC過於輕率的試圖影響那名大學生的人生軌跡,且不論十萬元的數字多寡問題,作為一筆風險投資,因為投資項目的失敗而無法獲得回報並不算意外,但是對於為了接受這筆投資而中斷學業的那名學生而言,一旦創業失敗,可能就是萬劫不複。

為什麽我總是說雞湯聽上去無害喝下去有毒?因為那些反複宣揚“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功”的人,根本不會為那些“堅持下去卻沒能取得成功”的結果負責。

微博上的灰鴿子銀水說得更加刻薄:“感覺就像我不支持一下她的App,就變成了過去那麽多嘲笑她欺淩她打擊她鄙視她偉大理想的無數壞人之一一樣,是我作為冷酷無情庸碌無為的大人,背棄了這個美好世界純潔人們一直努力奮鬥的理想。”

美國社會學家認為,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經濟的繁榮,“成年過渡期”——包括五個標誌性階段:完成學業,離開父母,經濟獨立,步入婚姻,生兒育女——逐漸延長,並且產生一定程度上的順利錯亂,很多年輕人在經濟獨立甚至步入婚姻之後,心智仍然沒有能夠離開家庭和學校的環境,如:道德從修身的工具變成指控他人的武器、正義感變成排他和不寬容、價值判斷變成非黑即白的簡單邏輯、情操變成非理性的激情和盲動等。

所以,不必在“90後”的熱點造勢大師面前自慚形穢、急著反思傳播學理論是否過時,這只是一種最原始的——當然也是最有效的——孩童期行為,當一個孩童將玩具從沙發這頭扔到沙發那頭,他心知肚明怎樣會吸引註意,以及“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一效果。

據說,余佳文曾在薛蠻子被抓的當晚發布微博表示慶賀,稱“叫你這個死老頭不投資我”,只因余佳文曾懇求薛蠻子投資超級課程表而沒有如願,你看,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群熊孩子,經濟獨立、事業騰飛的熊孩子。

如何評價快看漫畫

不好意思,小標題十分沒有新意的用了知乎體,而以下觀點,當然出自一個“不理解不支持年輕人的夢想”的壞人,不介意被偉大的安妮及其團隊用來當作又一塊墊腳石。

從目前來看,快看漫畫的目標是以作者為單位聚合條漫的各大創作源,進而在這樣一個細分領域拿到門票,形成獨占一個品類的內容分發渠道。在之前創辦工作室的經歷中,偉大的安妮有一些運作IP的經驗,在各大內容平臺都空前重視IP的時代,以此為基礎演變出豐富的商業玩法,也並不難。

問題在於,鏈條雖然完整,但是在聚合和分發兩個端口,快看漫畫沒有想清楚關於如何建立壁壘這個課題。

先說聚合。

昨天,就在快看漫畫下載量激增的同時,它的內容儲備被發現有一大半兒都處於版權雷區里。

微博上的熱門條漫大抵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類是原創,由創作者運作版權,比如偉大的安妮自己這樣的,一類是搬運或是漢化,由個人或組織將海外的條漫作品引進,比如趙石的故事,版權比較含糊,責任由搬運/漢化者自負。

原創類型的條漫,偉大的安妮基本依靠圈內抱團的形式取得了很少一部分創作者的授權,但是創作者的最大利益,仍然停留在其個人微博和微信等自媒體內,將內容和用戶分流出去,遠非雙贏的選擇,所以即使被冠以“起點模式”的贊譽,快看漫畫做不到起點中文網那樣的流量閉環,也無法通過獨家專供的形式向創作者提供高於在微博和微信能夠獲得商業回報。

我說了,條漫的創作者就是會畫圖的段子手,前向收費基本沒有成功案例,只能後向找企業收取植入式軟廣和品牌合作的費用,而這又回到了粉絲經濟的範疇,一個聚合App的用戶規模和傳播力量,敵不過普遍的社交平臺。

至於搬運或漢化類型的條漫,快看漫畫已經在大量的用戶投訴下連夜刪除侵權內容,這種悄悄盜圖的擦邊球,一旦公司化運作,便很難持續下去。

再說分發。

條漫的連續性很差,它適合用來填補碎片時間——比如在瀏覽社會時事時偶爾插入那麽一條調劑口味——卻不太容易形成App式的專註閱讀體驗,愛喝雞湯的用戶可能確實不少,但是專喝雞湯的用戶還是不多見的。

這勢必會帶來用戶訪問動機和停留時間的短板,站在初創公司的角度,前期的無效用戶樣本越多,就越難通過運營去理解用戶需求,如果拋開給投資方做成績這一考慮,快看漫畫的幾十萬下載量,其實是負面影響(用戶數據的誤導性)居多。

而且,快看漫畫的標準目標用戶,恐怕是最難以駕馭的那群App控——16-24歲的女性,活潑好奇,微博微信美拍淘寶豆瓣一個優酷唱吧樣樣都玩——與這些時間殺手競爭用戶的註意力,快看漫畫身板太弱。

唯一可以想想辦法的,是如何引導用戶將“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用起來,趁著微信還沒有下決心清理為朋友圈設置屏障之前,為快看漫畫賦予媒體式的擴散性。

以及……

其實我十分能夠理解創業者想要極盡所能的推廣產品的心態,也可以認同在這個孤掌難鳴時代有時確實需要找到一些相同的慰藉,甚至可以說,實現理想的路徑可以林林總總不受想象限制,且應寬容對待。

不過,創業的本質還是對市場負責,故事動聽,一時無兩,終究不是競爭力。將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逼得去自學編劇,並不是一件對行業有益的事情。

期待終有那麽一天會到來,漫畫就是漫畫,沒有一切精心設下的道德捆綁,手機就是手機,沒有什麽莫名其妙的天生驕傲,創業就是創業,沒有那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人格表演。

作者闌夕的微信公眾帳號:techread


天天動聽10月1日起停止服務 將無法獲取聯網信息

9月19日消息,近日,用戶在打開天天動聽APP的時候,看到了“10月1日起天天動聽將停止服務”的公告。天天動聽、蝦米音樂應用的啟動頁面顯示,“10月1日起天天動聽將停止服務,感恩一起走過的洪荒歲月”。

據悉,應用今後仍可以繼續使用,但是只能作為單機播放器,無法獲取聯網服務。

資料顯示,天天動聽成立於 2007 年,此後,天天動聽的用戶量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急速增長,2009 年天天動聽用戶量突破 1000 萬;2011 年用戶量突破 5000 萬;2012 年用戶量突破 1 個億;2013 年 6 月份用戶量突破 2 個億。2012 年 10 月,天天動聽接受阿里巴巴投資。

2014年,天天動聽被阿里巴巴收購。2015年,被阿里巴巴收購的音樂網站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合並共同組建成阿里音樂。2016年4月15日天天動聽正式更名為阿里星球。

今日,阿里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俞永福在內部發表公開信宣布阿里音樂架構調整。阿里音樂原董事長高曉松已出任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原CEO宋柯就任阿里音樂董事長,楊偉東兼任阿里音樂CE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