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營篇 魏應州奪下泡麵、茶飲、瓶裝水三冠王的祕密 搾油經營學搾出一六0億元淨利

2009-12-14  今周刊 





一包泡麵、一瓶茶飲料,毛利只有人民幣幾毛錢,魏應州卻能每年從中創造出新台幣百億元的利潤,除了規模之外,比競爭對手在製造、業務及通路上,能夠壓搾出更多的利潤,這就是魏應州致勝的關鍵!

撰文‧周啟東

康師傅可以在中國大陸泡麵、茶飲稱霸十年,第三季又從娃哈哈手上奪回瓶裝水冠軍寶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擅長在製造、業務及通路上搾出更 多利潤,並進而把敵手逼出市場。就像他三十年前起家的油脂廠,每天從蓖麻籽中搾出利潤,魏應州的﹁搾油經營學﹂讓他成功稱霸中國食品市場。

為了蓋世界最大的泡麵工廠,魏應州砸下人民幣十八億元(約合新台幣九十億元),預計花兩年時間蓋好這座面積五萬坪、裝置二十四條最新生產線的工廠,﹁以前 舊生產線每分鐘只能做三百包,新生產線可以做五百包!﹂魏應州得意地說。如果明年第四期工廠完成,天津新廠一年可以產出四十五億包泡麵,等於是日本一整年 的消費量!

嶄新的工廠中設有參觀步道、美食印象館,看起來不像工廠,反而像一座大型展覽館,第二期生產線才落成不久,來自大陸各省的參觀人潮一批接著一批湧進廠區, 這些看起來熱鬧的場景,其實並不是魏應州真正的競爭力。如果拉高到中國地圖上空來看,康師傅各地的工廠多達七十四座,這些二十四小時不停生產泡麵、茶飲及 瓶裝水的工廠,才是魏應州競爭力的核心!

在統一不斷停掉工廠,採用委外代工(OEM)、可口可樂在大陸沒有工廠,只專營品牌、通路情況下,為何魏應州還不斷花大錢蓋廠?而且他在中國已擁有四一四條生產線,操作員工多達兩萬人,難道康師傅不會委外代工嗎?

降成本,從包材到杯蓋都自己生產其實這就是魏應州可以賺得比別人多的祕密。魏應州指出,中國大陸是開發中國家,終端售價要壓得夠低才有競爭力,台灣一瓶飲 料可以賣二、三十元,中國只能賣十幾元,如何在低價中搾出利潤,才是勝出的關鍵,﹁利潤已非常低了,你還要分給OEM代工廠嗎?﹂他無奈地說。魏應州只有 不斷擴建工廠,並朝上下游整合,從包材、塑料到杯蓋都自己生產,才能搾出更多的利潤,從製造中創造規模經濟優勢。

雖然已有製造優勢,但是魏應州仍不斷想辦法進一步搾出利潤。康師傅一年生產上百億瓶的PET保特瓶飲料,包裝占掉相當高的成本,一位資深員工透露,魏應州 的辦公室放著一個電子秤,隨時都在想方法降低成本。有一次嘗試換不同的印刷油墨,結果每瓶用量可以減少幾毫克,魏應州馬上通令工廠採用,一百億瓶每瓶減少 幾毫克,累積起來就是驚人的數字!

激潛能,員工個個上緊發條在生產上搾出利潤後,如果業務及通路沒有配合上,再多的產能只會是一場災難。一九九二年康師傅紅燒牛肉麵一炮而紅,九四、九五年 魏應州就已打進華北、華中及華南市場,為了創造更好的業績上市,九六年開始魏應州每月帶著總部的財務主管,親自巡迴各省分公司找總經理算帳,﹁業績為何只 成長二○%?促銷做了嗎?﹂據退休的財務主管透露,這是地方公司每月最難熬的時刻,在魏應州的高壓力壓搾下,各省的業績都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將幹部潛能搾出來,也是魏應州最擅長的。據高階幹部透露,每年十月的預算編列會議,是康師傅總部的重頭戲,各省總經理都要集中到總部與魏應州面對面開兩、 三天的會,預算草稿可以一修再修,甚至修了十幾次,主要焦點都是在隔年的成長數字,﹁每年只成長二○%,魏董是不會滿意的!﹂這位幹部說。

在這樣的高壓力環境下,康師傅的業務團隊陣亡率相當高,魏應州也知道高壓力一定會高耗損,但為了搶市場,他只能選擇無情,﹁地方營業幹部在一個位置最多五 年就要換人,總部營業高幹六年就要換!﹂他透露自己獨特的用人哲學,﹁在一個位置太久就會弊病叢生,要翻一下啦!﹂從九二年到○八年,康師傅共雇用了八百 多位台幹,現在只剩下一三○人,存活率只有一六%,這也是從員工身上搾出利潤的代價。

製造、業務搾出利潤後,魏應州接著將目標轉向通路。以前康師傅在各省的終端通路都掌握在大經銷商手中,但是經銷商很難管理,鋪貨不積極,只願意賣熱銷產品,不願碰新產品,讓康師傅的業務團隊很頭痛。

魏應州是不甘於被別人控制的人,二○○○年前後,他決定採取﹁通路精耕策略﹂,直接跳過經銷商,耕耘各省最終端的傳統雜貨店。

拚通路,業務員深入窮鄉僻壤為了打通地方通路的關節,魏應州下令業務員必須走到沒有路才能回頭,前康師傅行銷副總經理宋國良回憶指出,以廣州為例,康師傅 的業務員打到廣州市後,繼續往下一級的縣城走,走到縣城後,再到下一級的鎮級市場,拜訪完鎮級市場後,再繼續到鄉級市場,一直走到山邊,拜訪最後一家傳統 小雜貨店,前面沒有路了才往回走,﹁康師傅業務員的戰力,你無法想像!﹂但是魏應州並沒有全面與經銷商為敵,這些由康師傅業務員掌握的訂單,魏應州都交給 當地經銷商,經銷商有訂單、又不用自己養業務員,久了也習慣了,﹁最後經銷商都被麻痺了,實際掌握通路生殺大權的反而是魏應州。﹂一位康師傅業務員指出。

魏應州經營企業靠的不只是霸氣,而是每天在製造、業務及通路上壓出利潤,他的帝國才逐漸成形,今年近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六○億元︶的超高淨利,也是這樣一點、一滴搾出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5

速評新鴻基地產一六認股權證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24.html
2014年4月24日,新鴻基地產(00016:HK)的認股權證(01441:HK)正式上市。根據當天新鴻基地產(00016:HK)收市資料及其『上市文件』披露其條款如下:

  • 認購價:港幣98.60元(可予調整)
  • 收市價:港幣97.50元
  • 股息:港幣3.35元(3.44%)
  • 發行股數:225,378,231股
  • 流通股數:906.07百萬股
  • 到期日:2016年4月22日 
  • 每股資產浄值:港幣148.831元
  • 收市價/資產浄值:65.51%
  • 主要持有人:HSBC Trustee (C.I.) Limited (31.52%)及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 (7.40%)共38.92%

倘若在到期日前新鴻基地產一六認股權證(01441:HK)成為價內兼被全數認購,則發行股數佔擴大後總流通股數19.92%,比例甚高。根據當天十二個月Hibor收報0.86%(根據中銀香港(02388:HK)所報2016年12月6日到期香港外匯基金息率亦只是0.77%),筆者以自己的期權計算機推算其引伸波幅(Implied Volatility)約為15.85%。以2014年4月23日港交所(00388HK),新鴻基地產(00016:HK)期權綜合引伸波幅為20.00%,而最遠期的2015年3月認購價港幣97.50元的期權引伸波幅為14.00%。以引伸波幅為14.00%和20.00%推算,新鴻基地產一六認股權證(01441:HK)合理值分別界乎港幣4.83元和港幣7.87元。
值得留意的是近日引伸波幅或VHSI均處歷史低位,以2014年4月24日計VHSI收報14.14。倘若未來新鴻基地產(00016:HK)股價和相關期權引伸波幅同步上升,新鴻基地產一六認股權證(01441:HK)應有不俗回報。另外新鴻基地產一六認股權證(01441:HK)是可以認購新鴻基地產(00016:HK)正股的認股權證,一旦升穿認購價港幣98.60元則每股資產浄值會攤薄至港幣118.52元。因此若新鴻基地產(00016:HK)股價升穿認購價港幣98.60元(如接近港幣118.52元),持有正股者有極大動機沽新鴻基地產(00016:HK)正股轉為持有新鴻基地產一六認股權證(01441:HK),這令新鴻基地產(00016:HK)未來兩年股價更添不明朗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968

「禿鷲」基金狠搶一六○○%報酬率 驚動百位經濟學家 阿根廷倒債事件 動搖全球金融秩序

2014-08-11  TWM
 
 

 

哪有這種國家?欠了錢不還,還有百名經濟學家、多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幫它喊冤?國家破產,股市還是今年以來全球漲幅最高,引來一堆投資人搶進買便宜?別小看阿根廷倒債,它的影響,可能比你看到的更深遠!

撰文‧楊卓翰

才在世足賽飲恨,屈居亞軍,引發上千球迷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暴動,阿根廷這個南美洲第三大經濟體,如今又面臨另一次國際屈辱。

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七月三十一日舉辦公開電視演說,向全國人民解釋,政府因無法支付五.三九億美元的國債利息,正式違約。隔天,國際互換與衍生品協會(ISDA)正式裁定阿根廷對國債違約,承作CDS(信用違約交換)的機構必須理賠。

這是繼歐債風暴後,第一個啟動CDS理賠的國家,正常來說,這代表阿根廷已無力償還債務,上千億美元的國債可能變成廢紙,所有政府擔保品也都失效。這對已連續二季經濟負成長、擁有四○%的超高通膨、面臨貿易和財政雙赤字的阿根廷來說,無異敲響喪鐘。

隨之而來的,應該是股市跳水、債券拋售、匯率崩跌、民眾擠兌。詭異的是,這些都沒有發生,沒有暴動,甚至連抗議的人都沒有。

這次不一樣!

二度違約,被避險基金盯上七月三十一日,阿根廷MERVAL指數從前一日的高點八九○○多點跌了九%,至八一○○多點,但八月一日收盤隨即反彈一.七%。儘管震盪,但阿根廷今年以來的漲幅仍有五二%,仍是全球之冠。

而違約的主角:二十年期公債,價格雖然從違約前的九十六美分跌到九十美分,卻仍比一月的六十五美分還要高,殖利率甚至從一○.四三%微幅下跌到一○.三六%。比起二○一二年引起歐債風暴的希臘違約事件中,希臘公債價格一夕跌到三十美分,阿根廷這次違約,簡直跟沒事一樣。

不只如此,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包括索羅斯家族理財室(George Soros's family office)、DE Shaw、Third Point和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等全世界最大的避險基金,反而開始大買阿根廷的石油、電信和金融股。為什麼國家破產,投資人不但不為所動,反而大買股票?

阿根廷素有倒債之國的惡名,早在一八二四年,阿根廷發行第一筆公債,結果不到四年就跳票。這次是近十三年來的第二次違約,也是立國以來第八次倒債。

不過,這次違約的結構和過去不同;就連寫《這次不一樣》一書、暗諷人們忽視倒債危機的美國知名經濟學家羅格夫(Kenneth Rogoff),都指出,阿根廷這次倒債「真的不一樣」。

「阿根廷絕對不會對這些『禿鷲基金』低頭!」阿根廷財政部長柯西洛夫(Axel Kicillof)在七月三十日於紐約召開的記者會中大聲宣示。要聽懂這句宣示,必須先回到十三年前的一段歷史。

一紙法院判決

讓主權債務重整成空

二○○一年,阿根廷遇到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無力償還當初在紐約發行的大量債務,造成了上一次的國債違約。阿根廷八一○億美元的債務契約,一夜之間變得不值錢。不過,仍有少數不怕血本無歸的投資人,會買下這些極便宜的不良債券,希望有一天債主能夠償還。

○二年,買下其中七%債權的,就是以NML Capital為首的紐約避險基金團,他們正是柯西洛夫口中專買違約債券並以訴訟手段爭取高額利潤的「禿鷲基金」,也是他們掀起了如今這場違約風暴。

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的幫助下,阿根廷在○五及一○年提出債務重整,藉由發行價值只有四分之一的新債券,來取代舊債券,減輕債務量。有九三%的債權人同意,畢竟,這些撈便宜的債權人,早就計算過重整後仍會獲利。

但這時候,有七%的債權人拒絕債務重整:NML Capital像是「釘子戶債權人」一般地緊咬不放,堅持阿根廷要用原本的全額支付利息。原來,NML Capital並不簡單,他們專門瞄準破產公司,克萊斯勒、通用汽車破產事件,都可以看到他們透過這種方式獲利。據歐洲債務及發展協會計算,如果讓阿根廷屈服,他們的報酬率將高達一六○○%。

雖然這群禿鷲的債權僅約十三.三億美元,以阿根廷二九○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應付起來應是綽綽有餘,但債務重整中有一條「未來發行權利條款」(RUFO):未來不論發行多少新債,所有債權人的權益必須相同。也就是說,阿根廷不能只付給NML全額,而必須付給剩下九三%的債權人全額利息,總金額將超過二千億美元。這相當於阿根廷一半的GDP(國內生產毛額),阿根廷自然無法消化。但NML據理力爭,兩造去年一月告上紐約法院,展開一年半的鬥法。

今年七月十八日,紐約法院判NML有理,而在七月三十日大限前夕,雙方談判又破裂,紐約法院下令將阿根廷已經存進銀行,原本要付給九三%債權人的五.三九億美元利息凍結。阿根廷只有兩條路:宣佈違約,或是支付這當初簽下的巨額負債。最後,阿根廷只得選擇「技術性違約」。

解決這場鬧劇,仍有一絲微薄希望,阿根廷現在仍有機會和第三方銀行團達成協議。市場傳言,數家阿根廷的私人銀行正在計畫向NML買下十三億美元的債權,打算在RUFO失效後,再和阿根廷政府談一個較好的條件。如此一來,就可以避過法律規定,阿根廷也只會短期違約。

從市場的反應來看,大家也都預期這場茶壺裡的風暴很快就會落幕;知名避險基金操盤人羅布(Dan Loeb)也在寫給投資人的信中信誓旦旦地強調,阿根廷一定會走出陰霾,當債務危機最高峰時,就是買進點。

看來微不足道,違約金額、牽涉範圍都小,甚至是進場的好時機,但阿根廷倒債隱藏的影響,卻比你看到的都要大。

超過一百名經濟學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曾任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的布蘭科.米拉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等知名經濟學家,在法院判決後當天,就連署一封公開信,要求美國國會介入這場阿根廷與避險基金的戰爭。他們認為,紐約法院的判決「不公平地阻礙阿根廷償還九三%的債權人」,「不但會重創經濟,也將傷害全球金融體系」。

牽連逾十個背債國命運

特別是新興市場 發展中國家「這些禿鷲基金對於國家的利益一點興趣都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里茲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他們低價買進主權債務,然後就希望遇上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法官,讓他們從中獲利。」他還嚴厲批評:「這是純粹的貪婪。他們為違約保險,甚至可能從違約中搞到更多錢。這些禿鷲讓債務重整變得不可能,但債務重整在經濟運行中是必要的。」可以想見,如果在歐債危機中,歐豬五國無法債務重整,以投資人同意的減記債務解決,勢必會引發更大的金融風暴。「我們可能會陪上整個世界。」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指出,判決會讓債務國和投資人都陷入兩難,可能使現有的金融危機擴大。

阿根廷的上訴敗陣,結果可能不只是像輸了世足賽一樣,勢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信評機構穆迪週一發出警告,除了阿根廷,全球還有十個國家深陷信用危機,包括烏克蘭、希臘、埃及等國,幾乎都處在債務重整的階段。這些國家的命運,勢必受波及。

「IMF必須要建立起一個主權債市場的監理系統和國際法庭,」史蒂格里茲指出:「否則,禿鷲會摧毀我們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金融穩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尤其危險。」「這不是零和遊戲,」史蒂格里茲補充,「而是一個負和遊戲。無論如何,全世界輸掉的,一定遠遠多過那些禿鷲所掙到的利益。」—阿根廷MERVAL指數近半年走勢4/21 違約案在紐約法院開庭7/18 阿根廷敗訴,須支付全額債務利息7/31和NML談判破裂,阿根廷正式違約要小心!穆迪警示信債危機11國

希臘

牙買加

賽普勒斯

埃及

貝里斯

巴基斯坦

阿根廷

委內瑞拉

厄瓜多

註:古巴與烏克蘭未提供數據,但信評皆低於Caa2,比垃圾債券等級還低。

資料來源:穆迪(Moody'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69

檢視二○一六候選人 不能迴避的兩大難題

2014-12-08 TCW

 

九合一選舉,執政黨慘敗,代表多數選民對現況不滿、民心思變;回應這股民怨,明年,政府有兩大議題不能迴避,一是年金改革,二是資本利得稅。

年金改革為何重要?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說:「年金包含兩大不公,行業不公、世代不公。」

行業不公。軍公教的所得替代率(編按:指退休後每月可支配金額,與退休當時每月薪資的比率)高達七五%至九五%,但勞工的所得替代率卻只有五○%到七○%。舉例來說,A先生是公務人員,他退休前月薪八萬元,退休金可領六萬元至七萬六千元間水準。但上班族的B先生,即便月薪相同,但因勞工最高投保月薪是四萬三千九百元,所得替代率也較低,退休後每月只能領二萬一千多元至三萬多元間水準。行業不同,便造成A、B兩位先生退休後,每個月收入相差一倍多。

年金黑洞,快補!軍公教領得多、退得早,潛藏負債17兆

「政府提供軍公教的退休條件,實在太豐厚了。」郝充仁說,對比先進國家公務人員的所得替代率僅約五成上下,但台灣軍公教人員工作三十五年,最少竟可領到七成薪水,讓行業間形成極大的不公平,一般勞工的相對剝奪感也由此而來。

考試院的公務人員年金改革報告便舉例,一位年資三十五年、非主管職的公務人員,二○一五年退休,所得替代率竟可在九三%到一○二%之間!對比美國的四二.三%,日本三六.三%,德國四六.九%,只有破產的冰島高達一○九.一%,希臘也高達九五.七%,而這兩個國家均因公務人員退休金負擔沉重,讓財政惡化,最後甚至破產。

軍公教退休太早,也是年金負擔沉重的原因。軍人四十多歲就可退休,老師五十到五十五歲間退休,公務人員平均退休年齡為五十五歲,這和其他國家主要勞動人口相較,如韓國七十歲,日本六十八歲,美國六十五歲,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六十三歲,台灣軍公教退休年齡足足早了十年左右!

但,勞工目前可請領退休金的年齡卻是六十歲,從二○二六年開始,則必須等到六十五歲以後才能請退休金。軍公教退休,比勞工領得多、領得早,甚至一度還有不排富的春節慰問金(現已改為月領兩萬元以下才有慰問金),造成行業不公,讓一般民眾感受深刻。

這樣行業不公平的退休金制度,再碰上人口老化、稅收窘困的年代,每一代提撥的退休金收將大於支,將產生世代不公。

一九九一年,台灣每十.三個勞動人口扶養一個老人,到二○一二年變成六.七個勞動人口養一個老人,到二○四○年,變兩個勞動人口養一個老人,明顯看出,下一代的負擔越來越重。

扶老比越來越小,代表領錢的人越來越多,賺錢的人越來越少,一旦造成退休金收支失衡,現在賺錢的人,就得多提退休金準備,來養退休老人,但自己退休時,可能因少子化,下一代更無力負擔自己的退休生活,形成世代負擔,造成「世代不公」。

世代不公,不止出現在軍公教退撫基金,勞保年金因為勞工投保人數已突破千萬,每年支出龐大,危急情況不輸退撫。

台灣年金的情況有多危急?行政院年金改革小組指出,目前「勞保」、「軍公教退撫基金」的安全存量,已經低於二十年。

其中,軍人退撫基金已在民國二○一一年收支失衡,勞保、教師將在二○一八年失衡,公務人員則會在二○二○年失衡,萬一失衡,就得吃老本,得動用過去累積下來的基金,來支持退休金。

老本能吃多久?年金改革小組預估,兩大基金最遲將在二○三一年「用盡」,「用盡,就是一塊錢都沒有啊,就是破產!」一位財金官員憂心的說。

「不管那個黨上來(當總統),都要面對(年金失衡!)」這位官員說,而且「下一任(民國二○一六年以後)一定會碰到!」

年金黑洞多大?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二○一三年中央及地方政府潛藏負債高達十七兆餘元(編按:軍公教退撫、勞保、農保等未來應支付的退休給付稱為潛藏負債),若每位國民平均負擔的潛藏負債為八十五萬元(扣掉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人口),等於剛出生的小嬰兒也得替阿公背債八十五萬元。

「潛藏負債,就是世代不公!」郝充仁說,因為這代不解決,就會產生世代資金缺口,最後誰來負擔?就是「下一代」。

潛藏負債該如何解決?「就是給付下降,保費提高。」簡單說,就是「老人少拿一點,財源補充多一點。」

老人少拿一點,這部分行政院已擬妥年金改革計畫,送立法院審查,包括退休年齡延後,軍公教所得替代率下降到五成到八成,都是改革重點,年金改革必須由軍公教退休金給付制度先改變,勞保才可能改,才會有解。

但兩年來因為選舉,相關法案還躺在立法院,因為「年金法案阻力非常大,要砍選民利益的案子,還沒看到積極支持的立委,」財金官員說,「我們還滿擔心的。」

至於「財源補充」,在改革法案中,不論軍公教人員、勞工都必須面對增加保費來挹注財源的課題,但,增加保費,會加重年輕人的負擔,「會讓年輕人痛苦,」郝充仁說,從太陽花學運到這次選舉結果執政黨大敗,都顯示所得分配惡化,讓年輕人對政府失望,若要增加保費,來解決年金黑洞,恐引起更大的民怨。

不公平稅制,快修!資本利得稅偏低,懲罰努力上班族

因此,開拓「額外財源」便成改革重點。目前世界各國,都會為社會年金另闢財源,像挪威以北海石油的利益、中國以國企民營化的釋股利益,及賣土地收益,提撥部分利益挹注社會年金。

台灣最重要的額外財源,同時又能兼顧社會公平正義的,就是資本利得稅,包括房地產、骨董、字畫,這類富人持有最多的財產,是改革重點。

「要解決世代不公,就要從財富多一點的人身上著手。」郝充仁認為。

台灣房價所得比在全球數一數二,房價飆漲,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但,富人卻是從容囤房,甚至買賣房地產致富,原因就在房地產資本利得稅太低。

房地產資本利得稅偏低,是因為房地產的公告現值低於市價,造成以公告現值為計算基礎的所得稅偏低。

買賣房地產,和薪資所得者的所得稅相差多少?實例說明,前兩年,有一位投資客在年初買進一間一億二千萬元的房子,幾個月後以一億七千萬元賣掉,大賺五千萬元,結果,只課了三十萬元的房屋交易所得稅。

但,一位年薪千萬元的金融機構高層主管,後年起得繳四五%所得稅,得繳三百六十四萬元所得稅,所得只剩下六百三十六萬元。

賺五千萬元,只繳稅三十萬元;辛苦上班年薪千萬元,卻得支付三百多萬元所得稅,兩者對政府稅收的貢獻,不成比例!

台灣薪水階級的所得稅偏高,而富人買賣房地產的所得稅偏低,造成所得分配不均的社會不公現象,也是懲罰薪資所得者,而變相補貼資本利得者。

更嚴重的不公平,是二○○九年調降的遺贈稅,從五○%降為一○%,為全球最低,「這是(賦稅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主任孫克難說,這措施導致海外資金回流台灣,造成房價飆漲。但目前調高遺贈稅的呼聲並不高。

不管是已送立法院的年金改革案、或因內閣改組停擺的房產稅制修法,都是台灣不可迴避的改革。然而,明年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前一年,如果執政黨仍未從此次選舉得到教訓,只知一味討好選民,不敢大刀闊斧改革,在野黨也繼續忽視這股社會不公的民怨,那麼這兩個法案可能繼續冰存,世代剝奪的壓力將與日俱增。

衷心期待執政黨、在野黨,能勇於承擔,為下一代扛起改革的重責大任!

【延伸閱讀】世代不公》收支不平衡,負債留給下一代背——4大年金財務現狀

■軍退撫18萬人潛藏負債0.39兆(赤字年度2011年)

■教退撫28萬人潛藏負債1.1兆(赤字年度2018年)

■公退撫38萬人潛藏負債1.2兆(赤字年度2020年)

■勞保945萬人潛藏負債8.05兆(赤字年度2018年)

註1:軍、公、教為退撫基金,勞工則為勞工保險

註2:勞工人數以2013年945萬人估算

註3:軍公教退撫潛藏負債數字摘錄自2014年公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委員會第五次精算報告,勞保潛藏負債數字摘錄自行政院主計總處10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整理:趙維孝

【延伸閱讀】不公平稅制,辛苦賺錢竟繳稅最多——遺贈稅、房地產資本利得稅、所得稅試算比較

一、遺產稅

●情境:繼承遺產2,000萬元

●假設:(1) 2014年繼承台北市一筆大安區大樓,房地市價2,000萬元(2) 依當時土地公告現值450萬元,房屋評定現值50萬元計算

●算法:450萬(土地公告現值)+50萬(房屋評定現值),遺產總額合計500萬,低於免稅額1,200萬,免扣遺產稅

●稅金:遺產稅0元

二、房地產資本利得稅

●情境:買賣房地產,獲利2,000萬元

●假設:(1) 2003年以1,500萬元買入大安區大樓,2013年以3,500萬元賣出,獲利2,000萬元(2) 土地漲價總額為500萬(3) 賣房雜支150萬(含裝潢、仲介費、代書費等),以房地比20:80,申報人綜合所得稅以40%為例

●算法:

算式1》土地漲價總額X自用稅率10%=土地增值稅額;500萬X10%=50萬

算式2》(賣價-買價-土地增值稅-賣房雜支)X房地比X綜所稅稅率40%=財產交易所得稅額(3,500萬-1,500萬-50萬-150萬)X房地比20%X綜所稅率40%=144萬

算式3》土地增值稅額+財產交易所得稅額=房地產資本利得稅;50萬+144萬=194萬

●稅金:房地產資本利得稅194萬元

三、所得稅

●情境:辛苦工作,賺得2,000萬元

●假設:(1) 2013年夫妻薪資所得各為1,000萬元,合併申報(2) 申報戶扶養一對七旬父母、及2個仍在校就學的成年子女

●算法:

算式1》綜合所得總額-標準扣除額-免稅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綜合所得淨額

標準扣除額(包含本人及配偶):15.8萬免稅額:8.5萬X2+12.75萬X2=42.5萬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10.8萬X2=21.6萬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2.5萬X2=5萬2,000萬-15.8萬-42.5萬-21.6萬-5萬=1,915.1萬元

算式2》(52-0)萬X5%+(117-52)萬X12%+(235-117)萬X20%+(440-235)萬X30%+(1,915.1-440)萬X40%=685.54萬元(註)

●稅金:所得稅:685.54萬元

註:所得稅採累進稅率計算。

資料:國稅局、財政部稅務入口網、住商不動產

整理: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60

林全、陳俊麟、洪耀福陸續浮上枱面 拚二○一六「小英戰鬥團隊」就位!

2015-03-02  TWM
 
 

 

蔡英文再戰總統之路正式啟動,但她的競選班底在過去三年間已陸續就位,從政策智囊、政治幕僚到企業界,龐大的「小英軍團」,將是她進軍總統府的最重要助力。

撰文‧鄭閔聲

「這個過年我大概又沒時間休息了……。」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前幾天,蔡英文看著手上來自全台的參香走春邀約,自顧自地苦笑。儘管語氣像是盼望著忙裡偷閒,但熟悉蔡英文性格的核心幕僚知道,這番話只是她習慣的自我解嘲,在總統選戰倒數十一個月的這一刻,「休息」,絕不是她的優先選項。

果然,過沒多久,細看了春節行程後的蔡英文開始提出一連串疑問:「這裡為什麼沒有?那裡我什麼時候要去?」原本就很充實的路線,在她「一個都不能少」的堅持下更形緊湊,起先計畫在元宵節前跑完的環島行程,被一口氣集中在五天年假裡解決,因為這次年節,是蔡英文再戰總統的起跑線。

儘管蔡英文是在二月十五日才正式宣布參選總統,但包括國內政策規畫、組成選戰團隊在內的一切布局作業,早在二○一四年五月回任民進黨主席前就已陸續展開,「相對於其他可能的總統參選人,她的準備是最充分的。」一位經常接受蔡英文諮詢的學者分析。

繪製一張小英的人脈地圖,可以清晰看到她身邊重要智囊已經陸續就位,邁向一六年總統之路的小英團隊已然成形!

人脈地圖中的頭號財經智囊,是財政部前部長林全。一二年敗選後,蔡英文力圖東山再起的第一步,就是全面檢討大選時提出的政策,並以庶民能理解的語言重新詮釋。因此,擔任「小英基金會董事長」那兩年,蔡英文用心與各領域學者接觸,並請來林全擔任執行長,展現建立個人智庫的企圖心。

貿易、經濟、租稅

頭號財經智囊林全 備受小英倚重蔡英文與林全是在扁政府時代結緣,當時分別擔任陸委會主委與主計長的兩人,因為在立法院備詢時座位相鄰而建立交情。一一年,林全協助蔡英文擬定十年政綱︽財政與稅制篇︾,還一度被媒體解讀為副手人選。

總統選後,林全出任小英基金會執行長,繼續扮演蔡英文財經政策總顧問角色,雖然彼此互信基礎深厚,但對政策有不同意見時,兩人也會毫不保留地當眾針鋒相對,「林全堅持只談專業、『一無所求』的特質,是蔡英文最欣賞的。」一位曾與兩人共事的幕僚這麼觀察。

過去兩年,小英基金會幾乎每周舉行政策講座或研討會,除了基金會成員之外,蔡英文也常邀請具有實務經驗的前政務官與立委與會,盡可能彙整各界意見。經常出席會議的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說,學者專業意見與立委觀察到的民意需求,可能會有落差,此時雙方就能利用政策研討會作為溝通平台,逐漸凝聚共識。

去年五月回任黨主席後,蔡英文依舊重視政策產出,同樣請來林全出任民進黨政策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借重林全對國際貿易、總體經濟與租稅政策的長才,為民進黨擘畫明年大選時的政策總綱。智庫每周五中午固定舉行的會議,蔡英文幾乎全程參與,可見她對政策內容的重視。

財經之外,兩岸論述與美國政府態度,是蔡英文在上次選戰最後階段敗陣的關鍵。一位上屆大選蔡陣營核心人士就直言:「二○一二年,美國和中國的立場就是不支持民進黨,這是蔡英文必須面對解決的。」面對這「執政的最後一哩路」,蔡英文當然也有所準備,回任黨魁後,她找來外交部前部長黃志芳出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大年初一跑行程的空檔,她也不忘抽空研讀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傳回的業務報告,在在顯示她對美方態度的高度關注。兩岸論述方面,除了既有的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幕僚以外,陸委會前副主委陳明通、羅致政、洪財隆等學者,都是蔡英文固定諮詢的「兩岸小組」成員。

民調研究、預測選情

蔡英文重大決策 陳俊麟皆參與政策論述基本功之外,選戰過程中最重要的當屬真槍實彈的政治攻防。自從去年底九合一選舉結束後,蔡英文的「作戰團隊」已全數歸位。在文宣戰略上,前總統陳水扁頭號文膽林錦昌,在協助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後,立即恢復小英基金會顧問身分,擅長引導議題的他,與民進黨前民調中心主任陳俊麟,是蔡英文最常諮詢的政治幕僚。

一九六五年生的陳俊麟,出身野百合學運,九○年代加入民進黨後,長期從事民調研究,陳水扁兩度當選總統,靠的就是他準確預測選情。上屆總統大選,陳俊麟也為蔡英文操盤民調,儘管結果不如預期,但他對政治情勢的判斷依舊獲得肯定;近年來雖因健康狀況未接受正式職務,但平時仍以小英基金會顧問身分提供協助,蔡英文所有重大決策與發言,陳俊麟都會參與討論。

「蔡英文未來三個月的首要任務,一定是先煩惱立委提名。」一位黨務主管預言,如何提出符合社會期待的區域與不分區立委名單,將是蔡英文年後最大的挑戰。

組織動員、深入地方

小英之友會開枝散葉 洪耀福功不可沒對於複雜的提名作業,蔡英文委託上屆大選副手蘇嘉全組成「二○一六選舉對策小組」,並找來與蘇貞昌淵源深厚的民進黨前祕書長林錫耀襄助,兩人的首要任務就是代表蔡英文深入基層協調各方勢力,妥善策畫下屆立委提名;至於評估各選區實力、組織動員等事務,則交由民進黨副祕書長洪耀福操盤。

一九六六年生的洪耀福,在黨內只算「中生代」,但他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輔選工作,並長期經營地方組織,熟悉全台各地政治勢力,是蔡英文最倚重的輔選大將。

蔡英文剛接任黨主席時,對地方生態毫無理解,就是洪耀福帶著她跑遍全台熟悉情勢;民進黨能從○九年立委補選開始,逐漸以局部性勝選恢復元氣,洪耀福是最大功臣之一。

性格沉穩內斂的洪耀福,是○八年後少數從未離開蔡英文身邊的核心幕僚,上屆總統選後,他跟著蔡英文「轉入」小英基金會出任發言人,總管基金會大小事務,分布在台北、新北、台中等十二個縣市、由志工主動發起的「小英之友會」,目前已成為蔡英文重要「外援」,就是在洪耀福策畫下,才有如此可觀規模。

「我們的團隊從二○○八年打選戰到現在,應該是最成熟、經驗最豐富的,每個人都會主動把事情處理好,很少有突發狀況。」言談間,蔡英文對這群合作多年的團隊充滿自信。

去年太陽花學運,是年輕世代對政黨政治不滿的一次全面性爆發,儘管民進黨面對︽服貿協議︾的立場較接近學運訴求,但社會對政治人物強烈不信任的氛圍,仍讓蔡英文心生警惕。因此在占領立法院行動結束後,蔡英文多次私下拜訪學生及社運團體,試圖建立互信;回任黨主席後,她也邀請學運成員出任黨務主管,希望讓社運團體接納民進黨。

網路宣傳、控管危機

延攬蘇陣營點子王李厚慶 重視網路輿論影響力今年一月,蔡英文對民進黨進行組織改造,成立了「媒體創意中心」,就是著眼於台北市長選戰中,網路輿論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因此以獨立單位負責網路宣傳並控管危機,進一步爭取年輕選民支持,單位主管就是過去蘇貞昌陣營的點子王、去年選戰也被柯文哲延攬為網路部主任的李厚慶。

「用各種方式擴大社會支持,是蔡英文這幾年一直在做的事。你不能說這件事就只是為選舉,卻也不能否認這對選舉確實有幫助。」一位幕僚指出,蔡英文過去三年一直試圖與「非民進黨精英」連結,例如邀請台灣嬌生前總經理張振亞擔任小英基金會執行長;回任黨魁後請出廣達前總經理王震華、中信金前總經理陳聖德等人擔任民進黨智庫董事,都是出於類似思考。

外省籍、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的張振亞,一一年就曾替蔡英文站台助講;大選過後,她認定有「高瞻遠矚」視野的蔡英文,是台灣需要的領導人,因此同意出任小英基金會董事,她在商界多年累積的人脈,也成為蔡英文與企業界溝通的窗口之一。

蔡英文沉潛的兩年裡,因為不具政黨領袖身分,反而有更多空間與不願沾染政治色彩的指標性企業家互動。例如她曾參訪友達光電總部,獲李焜耀親自接待;小英基金會也邀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人演講,蔡英文個人則不時私下請益,這些企業界重量級人物,都是小英在產業政策的重要諮詢對象。

「作為政治人物的共同責任,就是持續成為人民的選項。」這是一二年選後,蔡英文回應外界關心「是否再戰二○一六」時的標準答案。三年過去,蔡英文確實憑著自己的努力再次成為「選項」。未來十一個月,就看她能否說服選民,「蔡英文」三個字,就是引導台灣未來發展的「正確解答」。

盤點小英的幕僚、智囊與人脈

政策智囊

林 全

(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財政部前部長)

陳博志

(經建會前主委)

施俊吉

(金管會前主委)

賀陳旦(交通部前次長)

張景森(經建會前副主委)

胡勝正(金管會前主委)

何美玥(經濟部前部長)

施克和(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

兩岸與對美關係策士

吳釗燮(民進黨祕書長、前駐美代表)

蕭美琴(立委)

黃志芳(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

外交部前部長)

陳明通(台大國發所所長、陸委會前副主委)洪財隆(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前主任)羅致政(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

東吳政治系副教授)

政治與文宣幕僚

林錦昌

(顧問、前政務委員)

陳俊麟

(顧問、研考會前副主委)

劉建忻

(民進黨副祕書長、研考會前副主委)廖錦桂(民進黨副祕書長)

姚人多(清大教授)

黃重諺(民進黨新聞輿情部主任)李厚慶(民進黨媒體創意中心主任)

基層組織操盤

蘇嘉全

(民進黨選舉對策小組召集人、

內政部前部長)

林錫耀

(民進黨選舉對策小組副召集人、

民進黨前祕書長)

洪耀福

(民進黨副祕書長)

學運及青年世代

傅偉哲

(民進黨青年部主任)

陳子瑜

(民進黨社運部副主任)

外圍團體

全台小英之友會

商界橋樑

張振亞

(台灣嬌生前總經理、

小英基金會執行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37

二○一六年我的第一個思考 — 戴爾與惠普的企業征戰


2015-12-14  TWM

每個新舊世代交替,都有新星崛起帶來強大壓力,逼迫現存公司掙扎求生、轉型, 最終成功存活或被淘汰,這是企業生存必經的循環法則。

二○一六年我的第一個思考,要嚴謹表達的是:「靈巧台灣」才是台灣魂,不是「大台灣」!

美國公司戴爾與惠普,一五年各自採用一併一拆的不同戰略征戰,此舉興衰、勝敗、存亡都無法預知,面對大數據浪潮,全球企業,包括台灣,都將面臨天翻地覆的毀滅與重生,贏者圈將絕對重組!

我先引用一段童話故事作為一六年我的第一個思考引言,願讀者有得。

路易斯.卡羅(一八三二至一八九八年),善用童話故事隱喻商業世界行為,其知名著作《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紅皇后」的經典名言:「在我的領地中,你要一直 不斷奔跑,才能保持在同一位置;如果你想要前進,就必須跑得比現在快兩倍才行。」在商界引用「紅皇后」效應,即企業必須不停前進、追求新創,否則就被競爭 對手淘汰。每個新舊世代交替,都有新星崛起帶來強大壓力,逼迫現存公司掙扎求生、轉型,最終成功存活或被淘汰。這是企業生存必經循環法則,戴爾與惠普的故 事正告訴我們,台灣企業別無可逃,選擇與挑戰如同箭在弦上。

本文由工作夥伴邱靜怡、曾華義、江若寧、原杰和我共同撰述,願讀者能有收穫。

戴爾,一九八四年創立,是全球客製化與網路直銷電腦先驅者,曾是全球第二大電腦公司,歷史市值高峰一二二○億美元,一三年下市前市值掉到二四四億美元。

惠普,一九三九年成立,是美國矽谷電子業創業文化的精神象徵,曾是全球第一大電腦公司,歷史市值高峰一五五○億美元,一五年市值掉到五○○億美元,決定分拆。

一五年,戴爾與惠普各自開展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生存進化,一併一拆,這兩家公司不同戰略的企業征戰,不僅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全球商戰檢驗,也是決定台灣企業是否持續存活於一六年之後,「唯一之路」的前瞻引導。

所有台灣企業經營,都應以「絕對警惕」思考自己的現狀能量,真實面對自己存活的未來?

九○年代PC輝煌代表惠普及戴爾,因錯失智慧型手機等移動裝置及新形態互聯網商機,加上聯想等競爭對手崛起之衝擊,全球PC市占曾被聯想超越,蘋果在後亦虎視眈眈,惠普一三年從逾兩成市占率滑落至一七.五%,戴爾從一七%至一八%滑落至一二.八%。

惠普分拆前,市值約五○○億美元、市值╱營收比(簡稱市營比)僅○.五倍。而戴爾於一三年下市時,市值掉至二四四億美元、市營比○.四倍,對比蘋果目前市 值六五四二億美元、市營比三倍;谷歌五二七五億美元、七倍;亞馬遜三一八三億美元、三倍與臉書三○二九億美元、十九倍,在大數據浪潮下,戴爾與惠普的願景 與夢想消失殆盡,存亡成為它們的拐點。所有台灣掛牌公司,尤應時時以自己公司的市值╱營收比引以為鏡,資本市場其實都已把答案公布於此了!

惠普與戴爾目前正力圖振作,但兩者作法完全兩極、一分一合。惠普選擇如同IBM賣掉硬體部門方式而拆分公司;戴爾則變成了過去IBM模式,合併為一站式服 務商(Total Solution)。兩家作法如下:1、惠普分家,講求聚焦十一月一日正式拆分,一是PC及印表機業務的惠普公司(HP Inc.,市值二三○億美元),另是企業雲端服務業務的惠普企業(HP Enterprise,市值二七○億美元),年營收均逾五○○億美元。

PC及印表機市場被視為夕陽產業,但以惠普全球居前地位,每年仍能貢獻二十五億至二十八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入,是現金牛事業(Cash Cow)。

而HPE( 惠普企業) 則被認定為新興成長事業,由原惠普執行長惠特曼( Meg Whitman) 帶領,將以伺服器全球第一的基礎,專注於企業級IT與雲端解決方案及服務。

2、戴爾合併易安信( EMC) ,打造一站式服務商十月戴爾宣布以六七○億美元購併資料存儲龍頭易安信( 市值五三六億美元) ,創IT購併案歷史天價,其中重點為擁有虛擬主機軟體龍頭威睿( VMware,市值二六二億美元) 控制權,威睿將獨立經營並維持上市。新公司營收達八○○億美元,但戴爾將因此舉債四○○億美元,新公司總負債五六○億美元,是合併淨利的四倍,每年負擔二 十五億美元利息支出,戴爾此舉可謂豪賭。我更預言,為存活,台灣企業也將產生此一現象。

戴爾與易安信在業務上有互補之處,戴爾藉機進入高端企業儲存市場,期望提高B2B業務,且掌控威睿,為攻占雲端戰略重要布局。未來新公司將成為網路、儲存 及電腦軟硬體結合一條龍的服務商,在全球儲存市場占率逾三○%,可與惠普、思科、IBM及甲骨文等傳統大廠抗衡,同時抵擋聯想、華為等新進者侵略。

企業合併或拆分,關鍵在於對未來業務與運作是否有實質加乘效果,惠普與戴爾本質各異,而選擇不同方式進行改革,未來仍有整合等更多後續步驟進行,加上嚴峻 競爭環境的挑戰,兩家公司成功與否,仍待驗證與觀察。但從整體惠普、戴爾內容中,可得到兩個觀察與思考:一、雲端、物聯網等商機長線趨勢明確全球物聯網相 關購併案從○八年九件增至一四年六十件,顯示業者開始利用購併加速進入市場,以搶占先機。

一五年規模龐大的重大購併案頻發生,從半導體上游恩智浦( NXP) 一一八億美元併飛思卡爾( Freescale) 、英特爾一六七億美元併拓朗半導體( Altera) 、安華高科技( Avago) 三七○億美元併博通( Broadcom) ,到品牌廠戴爾、惠普大動作,從上到下購併與跨業合作加速進行,為的就是大數據的龐大商機,預估至二○二○年,物聯網產值將暴增一.五倍至一.七兆美元, 業者積極卡位,凸顯潮流趨勢。

二、「新經濟」驅逐「舊經濟 」市場風向轉變時,舊業者不可能以傳統武器去打一場未來戰爭,若無法及時變通,就會被擊敗。

亞馬遜、谷歌與臉書等新興網路巨頭建立龐大互聯網業務,開始依據自我需求打造軟硬體建置,不再採用成本昂貴如IBM、易安信產品,對傳統資訊公司衝擊極大。

更重要的是,谷歌等更秉持「分享經濟」精神,開放網路基礎及服務,包括谷歌旗下平台幾乎開放且免費,臉書及微軟等也開放許多軟硬體設計免費使用,谷歌、亞馬遜更提供簡便與安全雲端服務,引領更多業者追隨。

這些新貴建立起全新網路商轉模式,改變遊戲規則,大量減少企業客戶購買昂貴軟硬體、自行建置機房意願,快速侵蝕傳統業者版圖,如惠普、IBM、思科、甲骨文及新戴爾等遭遇更大挑戰。

一九七三年至八三年間,有三五○家企業退出「Fortune 1000」行列,但在○三年至一三年間,該數據上升至七一二家,這代表隨著環境波動與激烈競爭,企業要基業長青的難度愈來愈高;惟有高瞻遠矚的經營者,可以帶領企業度過一道道難關。

而台灣四面環海,年GDP(國內生產毛額)只有五五○○億美元(美國十七.五兆美元,歐盟十八兆美元,中國十.二兆美元,日本五兆美元),內需市場有限, 直接面對國際總體環境及競爭者的嚴峻挑戰是唯一的路,而聚焦「台灣特殊、利基產業與技術強項」,在其專注領域揮灑陽光能量,是一六年後,我能思考的台灣產 業唯一活路。

「靈巧台灣」就能催生「智慧台灣」,台灣企業需要的是小而靈巧,不是大,台股掛牌公司近一六○○家,有一一○○家為股本低於新台幣三十億元的中小型企業, 因聚焦與靈活特質,才能不斷新創成長動能。所有台灣企業家都應在此參悟,而一六年的台股投資,挑選公司,更應在此悟透。

戴爾董事長麥可•戴爾大肆舉債購併EMC,在互聯網時代能否勝出,仍有待觀察。

市場風向轉變時,舊業者不可能以傳統武器去打一場未來戰爭,若無法及時變通,就會被擊敗。

亞馬遜全新的物流與電商模式,備受市場肯定。

撰文 / 呂宗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30

惡兆!盯住中國 是一六年投資最重要的戰略

2016-01-11  TWM

在2016年一開年,中國股市大跌、人民幣重貶,讓全球金融市場進一步感受股災降臨的恐慌,未來中國如果經濟調整不順,加上外債壓力,很可能會出現金融危機,這是不得不防的黑天鵝。

二○一六年一開年,全球金融市場就滿布黑天鵝。先是沙烏地阿拉伯處決什葉教派領袖、宣布與伊朗斷交,中東除了IS問題外,更增添了新變數。但是更令人震驚的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 中國,出現的巨大調整。

中國股市交易的新機制在二○一六年施行,元月四日開紅盤居然立刻派上用場。深滬股市以平盤開出,不到一小時,上證即重挫逾百點,到了下午一點三十五分,跌幅高達七%,達到「熔斷」的標準,旋即停牌,這是中國股市罕見停牌交易的景況,震驚了全球。

殺到跌停!

中國股市紅盤日暴跌 人民幣跳水除了股市下跌外,人民幣的重貶才是讓大家更焦慮的核心問題。人民幣從匯改以來,一直都是升值狀態,但是一五年人民幣在八月調整中間匯價後,雖然 有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的利多題材,但是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CNY)在一五年重貶四.五%,一五年的收盤匯價是六.四九三七,而離岸人民幣匯價 (CNH)在一五年封關日收在六.五七○三,全年跌幅高達五.六%。一五年人民幣的貶值幅度居然超過新台幣的四.○八%,這是兩岸從未見到的新局面。

一六年紅盤首日,人民幣進一步「跳水」,人民幣兌美元寫下六.五三九六的新低價,中國很少見到股匯雙雙重挫的局面,會不會成為亞洲最大的黑天鵝,大家當然十分恐懼。因為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是從人民幣貶值揭開序幕。

九四年朱鎔基在總理任內,將外匯券與人民幣併軌,人民幣以八.七釘住一美元,人民幣兌美元突然從五.七六貶到黑市將近十二兌一美元匯價,促成原先南進熱錢大量轉向西進。

這三年的資金大挪移,造成東南亞國家外匯枯竭、債務加重的景況,到了九七年終於引爆了亞洲金融風暴,當時泰銖從二十二.二貶值到五十四.四五,菲律賓披索 從二十六.八急跌到五十八.五,印尼盾從二六五○貶值到一六九五○兌一美元,馬幣急跌,後來馬哈迪乾脆宣布馬幣三.八釘住一美元,改採固定匯率,這回人民 幣再度出現急跌,也許是東協國家新一輪壓力。

一五年的亞洲貨幣已有一番驚人變化,其中,爆發首相貪汙醜聞的馬來西亞幣值表現最脆弱,馬幣一度急貶到四.四七八,一五年馬幣重貶二二.八%。一六年一開 年,馬幣又貶一.三五%。另一個在亞洲金融風暴中最脆弱的印尼,一五年印尼盾一度貶值到一四七九三兌一美元,印尼盾在去年也重挫一一.三%,一六年一開年 又貶值一.三九%;泰銖一五年也貶值九.六%,一度寫下三十六.六五兌一美元低價;新幣也創下一.四三六兌一美元的新低紀錄。

一六年開紅盤,人民幣重挫,會不會成為壓垮東協國家的最大黑天鵝?這是亞洲最受矚目的焦點,而中國股市開啟了「熔斷」機制,也讓一六年全球金融市場進一步感受到股災降臨的恐懼,元月四日全球金融市場開年就出現「災難」的景況。

股災降臨?

港股、台股、亞股 賣壓皆沉重首先是香港股市重挫五八七.二八點,香港恆生指數在一五年已重挫七.一六%,一六年紅盤日進一步重挫。更慘的是國企股,一五年國企指數重挫一 九.三八%,一六年也以重挫三.六二%收場。而台股則寫下十七年來單日最慘澹「收盤」的表現,加權指數重挫二二三.八點,跌幅達二.六八%,去年取消證所 稅後,OTC指數一度有亮眼表現,但元旦收盤仍下跌一.九二%。

台股在一五年表現十分黯淡,加權指數在一五年從九三○七.二六點跌到八三二八.○六點,全年下跌約一○%,在亞股中排名屬末段班,只強過印尼的一二.一 二%、泰國股市的一四%;OTC指數在一五年也下跌八%,這回台股在一六年開盤首日,股市一開盤即賣壓湧現,除了全球黑天鵝效應,台股有一個特殊的因素是 證所稅取消,今年賣出的興櫃或未上市股票,今年免課稅,很多閉鎖的股票都賣壓湧現,像一五年股價一度漲到七五五元的生技股王浩鼎在元月四日就重挫四十七 元,跌幅高達七.一八%。

中國股市「熔斷」,衝擊港台股市,也重擊了亞股,日經指數重挫五八二.七三點,跌幅達三.○六%;韓國股市在一五年好不容易拉出二.三八%的漲幅,結果一六年開盤即重挫二.一七%,幾乎把去年整年的漲幅全部跌光;其他亞股也都出現跌勢。

稍後開盤的歐美股市也令人膽戰心驚,較早收盤的德國股市大跌四五九.五七點,跌幅四.二八%;英國股市跌一四八.八九點,跌幅是二.三九%;法國股市跌一 一四.六一點,跌幅是二.四七%。全球金融市場重鎮美國各大指數全面下挫,災情最重的是NBI生技分類指數重挫三.一九%,那斯達克下跌二.○八%,代表 中小型股的羅素二○○○指數下跌二.四%,而道瓊指數與S&P五○○指數跌幅都超過一.五%,全球股市在一六年一開盤就以「驚怖」的局面開出,對 一六年的投資帶來巨大變數。

其實,全球金融市場的調整,一五年時已持續進行,美股的道瓊指數與S&P五○○收黑,終結了美股連六年的漲勢,也給全球股市帶來壓力。

除了股市的捉摸難測外,投資人可能面臨最大陷阱,首先是匯市的風險。美國升息,美元強勢,形成一枝獨秀現象,過去一年全球貨幣跌多漲少,投資美元以外的外 幣恐怕損失慘重。一五年跌得最慘的貨幣是阿根廷的披索,跌五一%,阿根廷解除外匯管制,披索急跌到十三.六三二兌一美元;其次是巴西的里爾,大約也是五 成;第三是南非幣創下十五.九五二新低,全年大跌三成,再來是馬幣的二二.八%。

美元強勢!

投資原物料國貨幣 賺息差卻賠匯差這些貨幣大幅貶值的國家,基本上是原物料生產國居多,像澳幣一度跌到○.六九兌一美元,紐幣也一度跌到○.六二三。過去幾年國人對於原物料 生產國貨幣投資趨之若鶩,因為貨幣會升值,加上利率很高,形成息差、匯差雙賺的局面。但是這幾年,鐵礦石、燃煤跌不休,澳洲經濟失去重心,澳幣從一.○八 八兌一美元急跌而下,澳洲存款利率也從五%降到二%左右,如今形成賺了息差,賠了匯差的情況。

一五年,台灣很多積極理財的投資客,湧向一直以來只升不跌的人民幣,尤其是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RF),不但銀行機構損失慘重,就連一般投資人也遭到重大損失。一五年很多人避開了股市下跌的投資損失,卻大意在外幣投資賠了大錢。

第二個重點是全球原物料下跌情勢依舊。過去一年油價急跌三一%,這使得頁岩油廠商紛紛不支倒地,中東產油國財政更加拮据。為了套現,油國主權基金紛紛拋售 股票求現,增添了全球股市壓力。以石油出口支撐經濟的國家陷入困境,像俄羅斯盧布一度重貶到七十八.一七兌一美元。

油價除了供需問題,也與背後地緣政治有關,未來走勢仍詭譎難測。

但是,過去十年支撐全球經濟高成長的中國,正陷入轉型困境,中國正全力調整極度過剩產能的九大產業,已造成原物料需求急劇降溫的景象,過去幾年鎳價從五一 八○○美元急跌到八六三○美元,銅價從一○一八九美元跌到四五四五美元,象徵物價的CRB指數跌到一七○點,BDI指數從一一七九三跌到四七一點,跌幅居 然高達九七%,這也代表航商全面進入悲慘的年代。

五大指標!

投資難度提升 緊盯各項數據防黑天鵝原物料價格跌跌不休,代表中國作為全球經濟成長引擎正逐漸熄火,未來全世界經濟不是低成長,就是負成長。而中國調整過剩產能,恐怕使 原物料價格長期處在低檔,這也將壓垮原物料生產國的經濟,股市與匯市易跌難漲。如果經濟調整不順,再加上外債壓力,很可能會出現金融危機,這是一六年不得 不防的黑天鵝。

進入一六年,全球股市一開盤就給投資人棒喝,代表投資難度將逐漸升高。未來投資大家必須盯住幾個指標,一是VIX恐慌指數。元月四日VIX指數一度衝上二 十三.三六,收盤回落到二十.六七,VIX如果一直在二十以上,代表全球金融市場的壓力升高。一五年八月小股災,VIX指數一度上升到四十.七,全球股市 跟著恐慌大跌,未來大家最好隨時緊盯VIX的變化。

二是黃金是與美元相關的商品,一五年金價全年下跌一○.八%,金價最低跌到一○四六美元,一六年恐怕面臨一千美元保衛戰,金價從一一年的一九二三.七美元跌下來,跌幅已逾四成。

未來金價持續走低,也意味了美元的強勢。

三是國際油價的變化,一五年北海油最低跌到三五.九八美元,西德州原油﹝WTI﹞跌到三四.二九美元,最近WTI與北海油形成黃金交叉,也是WTI首度超 過北海油的現象,這在過去並不多見,油價牽涉到地緣政治的戰略,假如,油價一直在低檔,這將代表地緣政治的獵殺沒有結束,全球經濟的不安變數依然沒有解 除。

四是BDI指數已重挫九七%,有沒有機會從谷底爬起來?假如BDI一直跌不停,全球航商破產將指日可待,也代表原物料困在低檔的情勢暫時不會改變。

五是外幣的投資要十分謹慎,尤其是人民幣的變化,一六年中國經濟的變化,鐵定會是影響全年投資的最大焦點,盯住中國是最重要的戰略。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36

華爾街A咖 默默做的五個意外布局 二0一六投資趨勢 索羅斯等百億富豪想的和你不一樣

2016-01-11  TWM

身價十億美元以上的贏家,通常都很懂市場、有不凡的投資手腕。《富比世》透過分析,歸納出他們「不說卻默默在做的事」,讓投資人了解他們是用何種眼光,來解讀世界。

新年伊始,各界陸續提出二○一六年投資市場趨勢預測,眾多版本中,你要聽誰的?

研究機構透過嚴謹的經濟模型,來推論景氣榮枯;投資機構依照市場的慣性反應,來預言資產價格波動走向,兩者都有參考價值。不過,另外一群人的意見,同樣不 該忽視。這群人,不僅是在「金融市場大聯盟」美國華爾街實地操盤,而且早已是成名多年的「明星球員」、個個身價不菲。

當然,他們一向是全球投資市場追逐的焦點,發言都有可能躍上國際財經媒體版面,被解讀為重要的風向預測。

二○一五年底,全球最懂富豪腦袋的《富比世》,篩選出目前身價達十億美元以上的華爾街投資A咖;根據最新資產配置資料,搭配每個人的近期發言,歸納出「十億美元富豪二○一六預測報告」。

你或許沒有他們的資金實力,不見得能夠比照富豪的風險承受度,完全跟隨操作;但是至少有三個理由,你還是必須把這些華爾街A咖們的市場預測放在心上。

首先,他們很有錢。

有錢不見得能夠投資賺錢,但當你擁有十億美元以上的淨資產,且又熱中於在金融市場殺進殺出,那麼,就有一定程度的市場影響力。換言之,就算你對這些人的預 測方向嗤之以鼻,但當他們砸下重金,押注於各自認定的趨勢方向,隨後又在媒體大鳴大放一番,至少也能對資產價格造成興風作浪的效果。

其次,他們很懂市場。

這群人可能不是經濟學家,但長年用真金白銀在華爾街近身肉搏的經驗,只會讓他們的市場敏感度比經濟模型更敏銳。畢竟,資產價格是所有投資者人性反應的總和;而對人性,這些金融大鱷們超懂。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他們是贏家。

過去的贏家不代表未來也能精準預言,但既然能靠投資賺到十億美元身價,代表他們習慣於把重金押注在「一般人沒想到的方向」。

預言一〉中國大爆發

人行大舉寬鬆 拉抬經濟

簡單的說,這群人都是「反向思考」大師。在全市場共識度最高的預言裡,他們總能憑藉過人的敏銳度,找到另外一套路線截然不同的劇本。

事實上,在《富比世》歸納出的諸多A咖預言中,的確有五大預言是完全違反目前市場主流看法。且看華爾街十億身家的A咖們,一六年的五大「反向思考」究竟為何?

一六年第一個交易日,中國A股「崩盤」,以停止交易手段讓市場恢復理性的新制「熔斷機制」,上路四個小時就派上用場。這樣的開場,完全符合國際主流聲音對中國經濟未來一年的看衰劇本。

但是,身價一一六億美元的Appaloosa基金創辦人泰普(David Tepper)不這麼想。他認為,現在的中國政府仍在學習資本市場運作模式,即使利率一五年以來已降六次,從原本的五.六%降至目前的四.四%,但「這樣 的貨幣政策還是『太緊了』。」他直言,「中國人行將可能學會『真正的』貨幣寬鬆政策,不是一碼一碼的調降利率,而是一次大砍幾個百分點,採極端方式進行寬 鬆,股市因此順勢逆轉。」

預言二〉美升息變快

中國刺激下 美復甦加溫

事實上,泰普的中國奇想不是沒有認同者。身價二十四億美元的避險基金操盤手曼德爾(Stephen Mandel)、老虎全球管理基金創辦人柯爾曼(Chase Coleman),目前手中都仍持有大量的陸股部位。

泰普延續「中國爆發論」繼續推敲,由於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貿易夥伴,一旦中國經濟在政策刺激下快速回溫,美國景氣復甦也將加速進行。接下來呢?「美國聯準會必須加快升息步調因應。」泰普說。

截至目前,市場仍然一面倒認定,美國這次的升息將是史上最慢;泰普的論點,顯然又是一個「反向思考」。但不可否認,他曾經兩度靠著聯準會的動向大撈一票。

○八年金融海嘯時,他大舉購入花旗銀行股票,就是看準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會撒錢救市。一○年八月底,泰普大手筆押注股票、黃金、債券部位,然後公開放話, 看準將有第二次量化寬鬆;當天美股就出現超過二%以上漲幅,華爾街甚至為此取了專有名詞,「Tepper Rally」(泰普反彈)。

這一次,他會不會再次靠著對於聯準會動向的「反向思考」再賺一票呢?值得觀察。

預言三〉原物料反彈

傳奇投資人 已卡位能源股隨著全球經濟疲軟,原物料價格黯淡,但卻有幾位傳奇投資人逆勢而行,已悄悄地進場布局原物料觸底反彈行情。

曾一起聯手狙擊英鎊的「金融巨鱷」索羅斯和史丹利(Stanley Druckenmiller)這對好拍檔,在二○一五年中,默契十足地共同出手 ,撈底原物料。至今,黃金仍是史丹利家族基金最大部位的持有資產,索羅斯也持續鎖定煤礦與能源類股。

原物料,毫無懸念是二○一六年最被看衰的資產,如今不僅成為「金融巨鱷」出手作多的標的,甚至還獲得另一位傳奇操盤手的高度認同。身家高達一九八億美元的 卡爾.伊坎(Carl Icahn),在一五年第三季大買麥克莫蘭銅金公司(Freeport-McMoRan)一億股,第四季則持續加碼能源類股。

有趣的是,在一六年第一個交易日的全球股災中,伊坎的反向布局,讓他成為當天最大贏家,一日賺進二億美元。

至於讓這三位傳奇A咖義無反顧的理由,或許可用末日博士麥嘉華的說法加以詮釋:「如果現在還有什麼賺大錢的機會,我認為就是礦業……,原物料價格跌慘了,但我不認為會一直跌下去。」

預言四〉油價大反彈

大膽斷言 飆上七十美元

對油價反彈抱有信心的,不只是索羅斯和伊坎。兩位各擁響亮封號的油市權威:「油神」皮肯斯(T. Boone Pickens)與「原油交易之神」霍爾(Andrew Hall),皆篤定認為油價反彈之日不遠。這兩人皆是靠著精準預測油價,累積驚人身價。

皮肯斯斷言,油價在半年內必定反彈至每桶七十美元,「如果油價不是如我預測的七十美元,那鐵定是超過七十美元!」他認為,那些預期伊朗將出口原油,並導致油價低檔徘徊的判斷是錯誤的,「伊朗原油就算到一六年底也無法出口,到時大家就等著缺油。」

預言五〉生技股續漲

無畏政治壓力 大舉加碼

霍爾則解釋,低油價將導致石油需求增加,並舉例美國跑車銷售與全國汽車里程數都在快速增長,他預料一六年下半年,將出現「明顯的供需失調」,這終將導致油價反彈。

在一五年的最後一天,身價一二○億美元的避險基金操盤人柯翰(Steve Cohen)公布新增持股,買進的是生技類股Chimerix。

這個看好生技類股的動作,與《富比世》雜誌追蹤投資大咖們的結果完全相稱。根據統計,一五年第三季,身價十億美元以上超級富豪的資產變動中,增持最多的就是生技類股。

這當然有點冒險,畢竟在一五年六月間,聯準會主席葉倫已公開點名「生技股漲過頭」。九月,極有可能在一六年坐上美國總統大位的希拉蕊,更以一則「將抵制藥價上漲」的推特短文,讓美國生技股連續重挫兩天。

希拉蕊的火熱選情,無疑就是美國生技股的漫天烏雲;但富豪們仍然勇於看好生技股,莫非賭的是希拉蕊無法坐上大位?若此,那麼又是另一個投資A咖們的二○一六年反向思考了。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39

二〇一六年餐飲趨勢預測

2016-01-04  TWM

二○一五年的餐飲市場戰爭異常白熱化,某些特色餐飲最終出線,並在台灣蔚為風潮,而在一六年,又會有怎樣精采的局面?

又到了預測新年度餐飲趨勢的時刻。在一五年的預測裡,我提到由「RAW」領軍的Bistronomy風潮,這一年來果然陸續有同類型餐館開幕且持續走強 (如MUME、ACHOI、Roots Creative等),氣氛輕鬆但食物上乘的西式餐酒館已躍為主流;我也提到了牛排館,這一年更宛如細胞繁殖般不斷增生,但在指標性的 「Morton's」進軍台灣後,我認為牛排館市場已趨近飽和。

趨勢一:三明治接替漢堡成為新寵。

台北一五年上演了一場漢堡大戰,CaliBurger、Burger Fix、Burger Ray等業者相繼投入,頓時人手一堡。一六年,輕鬆且平易近人的三明治會出頭,且多屬個性小店,老闆或許具備國外經驗,或許加入台式創意,餡料、麵包、配 菜都與一般認知有所不同,譬如台北已出現佛羅倫斯牛肚包、煎牛肝三明治等。三明治可玩的花樣多,價格也親民,街邊小鋪即可,適合年輕人創業。

趨勢二:精釀啤酒續夯。

精釀啤酒原先只在酒吧、咖啡廳流行,過去一年有越來越多精釀啤酒專門店、酒吧竄出,具有代表性者如「啜飲室」,開幕就暴紅,日前已進軍台北信義區開分店; 擁有釀酒廠的「Hodala」也不遑多讓。一六年則預計有更多業者加入,也許不久的將來,台灣終會有一家丹麥精釀啤酒名牌「Mikkeller Bar」,而台灣本土釀酒廠也越趨活躍,除了北台灣麥酒、 金色三麥等老品牌,啤酒頭釀造、吉姆老爹等新品牌也加入行列。

趨勢三:飲料搭餐的更多可能。

一般人提及「餐酒搭配」總是一款酒走到底,其實吃飯搭佐的飲料,可以有更多選擇。國內近年來也逐漸見到一些餐會推行咖啡搭餐、茶搭餐等理念,讓咖啡與茶擺脫餐後飲料的宿命;而隨著精釀啤酒普及化,啤酒搭餐未來應將逐漸興起,且是如葡萄酒搭法國菜般,認真計較風味組合。

撰文 / 高琹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88

謝金河:靠政策作多衝高 陸股調整之路仍漫長 老謝開講》二○一六年中國「熔斷」了多少經濟問題?

2016-01-18  TWM

中國為化解過剩產能壓力,希望壓低匯價,幫助調整產業結構,這個算盤能否撥得通,尚待考驗。但是人民幣這一跌,促發了境內資金外逃,這才是中國經濟最嚴厲的挑戰。

二○一六年開紅盤首日,中國滬深股市在午盤過後下跌逾五%,立刻啟動熔斷機制,不到十五分鐘跌幅逾七%,停止交易到終場,滬深股市大跌引來全球股災,我以在《今周刊》九九四期專欄「惡兆!盯住中國」為題,說明中國是牽動一六年投資大局的最重要關鍵。

慘跌!

中國股災 全球都在風暴核心果不其然,一六年中國啟動了「熔斷」機制,只上路四個交易日,元月七日,滬深股市開盤只有十五分鐘,立刻又觸及熔斷機制,不到半小時即暫 停交易到終場,證監會趕緊叫停匆匆實施的熔斷機制。一六年開盤後四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只開市一五五分鐘,A股因暴跌,市值蒸發了六.七兆元人民幣,平均每 位股民損失十.五萬元人民幣,股民陷入極度恐慌,即使是停止熔斷機制,也喚不回多頭信心。進入一六年第二周,第一個交易日,上證又大跌一六九.七一點,跌 幅達五.三%,上證再度面臨三○○○點關卡保衛戰。

中國股災也衝擊到全世界,全球股市在一六年開年第一周,只能以慘字形容,中國滬深股市處在震央的中心,上海股市重挫九.九七%,市值蒸發了四五三二億美 元,深市更是重挫一四%,市值少掉五二二七億美元,兩市加總,市值減少九七五九億美元,大約是一.三個台股市值。跟在中國周邊的香港國企股大跌八.四 四%,香港恆生股市也大跌一四六○.六三點,跌幅達六.六七%;台股下挫四四四.○九點,跌幅是五.三三%。

全球股市都處在風暴核心,日本股市大跌七.○二%,歐洲的德國跌八.三二%,法國跌六.五四%,英國跌五.二八%。

經濟基本面最強大的美國也難攖其鋒,道瓊指數大跌六.一九%,那斯達克跌七.二六%,標普五○○也下挫五.九六%。一六年開年第一周,追蹤全球股市表現的 富時全球指數(FTSE)大跌六.一%,是該指數九四年成立以來,單周最大跌幅,市值蒸發二.三兆美元,MSCI全球指數也下挫逾六%。除了滬深股市市值 蒸發近一兆美元,美國股市市值也減少一.三六兆美元,全球股市市值減少約四兆美元。

怪不得在斯里蘭卡參加論壇的投機大鱷索羅斯稱:中國正面臨一次大調整,中國正在苦尋新的成長模式;但中國存在一些調整問題,危機正在聚積,人民幣貶值進一步將危機傳染到全球各地。他認為,這次全球金融市場的危機,與○八年金融海嘯會十分神似。

過剩!

調整產能 是未來艱苦挑戰索羅斯點出兩個重點,一是中國成長模式正面臨巨大調整,二是人民幣貶值會進一步將危機傳染到全球,前者指的是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與調整。一 五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經濟發展目標鎖定「互聯網+」及「中國製造二○二五」,很明顯是要向新經濟之路挺進,但是中國舊經濟卻面臨轉型的困難。

中國在元月初公布的一五年十二月財新製造業PMI為四八.二,低於十一月的四八.六,十二月的財新服務業指數五○.二,也創下十年來第二低的紀錄,克強指 數更是每況愈下,反映了經濟的疲態。《二十一世紀經濟導報》更指出,到一五年十一月底止,鋼鐵、水泥、平板玻璃、汽車、筆電、粗鋼、發電機組、金屬切割機 床都出現負成長,其中還包括二十個產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

開年第一周,李克強到山西太原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工作座談會時堅定表示,要繼續堅持以壯士斷腕的精神,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要求市場設定鋼鐵和煤炭全國總量「天花板」,並依法關閉全國十三類小煤礦場,這個過剩產能的調整是艱苦挑戰。

索羅斯點出的另一個大問題是,人民幣貶值可能為全球帶來新危機。九四年朱鎔基在總理任內發動匯改,將人民幣與外匯券併軌,人民幣從五.七六狂貶到八.七兌 一美元,黑市價更一度跌到十一至十二元。人民幣大力貶值造成原先南進的資金改成西進,東南亞國家面臨資金外逃壓力,到了九七年就爆發了亞洲金融風暴危機。 這次人民幣貶值風潮再起,會不會帶給亞洲周邊國家更進一步傷害,值得關注。

一五年八月十一日,人行調整人民幣中間匯價,人民幣從六.二左右連貶三個交易日到六.四四八九,後來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大家以為全球必須布建人民幣部位,人民幣易升難貶;沒想到一五年十二月起,人民幣快速貶值,成了亞洲最弱勢貨幣。

弱勢!

人民幣急貶 造成金融市場恐慌一五年人民幣全年貶值約四.六%,相對於新台幣貶值四.○八%,這是歷史上罕見新台幣強過人民幣的現象。到了一六年離岸人民幣(CNH) 跌幅大過在岸人民幣(CNY),人民幣在元月三日進一步寫下六.六三四八的新低價。人民幣跌不停,這是全球金融市場恐慌的源頭之一。

北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直指,人民幣貶值最大問題是資金外流速度驚人,他推算,一五年中國約有六五○○億美元透過資本帳戶流出去,扣除約一五○○億美元是正當對外投資,剩下來的五○○○億美元是不能完全統計出來的。

這顯示,單是一五年第四季,外匯存底就流失約一五○○億美元,八月流出九三九億美元,十一月八七二億美元,十二月進一步增加到一○七九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存底最高一度超過四兆美元,如今剩下三.三三兆美元,一五年全年外匯存底流失五一二七億美元。

李稻葵認為,中國外匯存底應設定一個目標值,即一六年目標不能低於三兆美元,他說,三兆美元是一個「坎」,一旦跌破三兆美元,人民幣恐將出現「自我循環的 預期」。人民幣趨跌,各大金融機構紛紛下調人民幣目標價,高盛預測一六年底CNY目標價由六.六下調至七,明年底由六.八下調至七.三,彭博對五十九家金 融機構預測的CNY中間值是六.七。

中國為化解過剩產能壓力,希望壓低匯價,幫助調整產業結構,這個算盤能否撥得通,尚待考驗。但是人民幣這一跌,促發了中國資金外逃,這才是中國經濟最嚴厲 的挑戰,尤其是中國追求穩定壓倒一切,一五年習近平的「中國夢」才響徹雲霄,中國不但希望是政治強權,也希望是經濟大國,一六年卻出現股匯市雙跌,且雙雙 煞不住車的「失控」局面,這是中國「治理」的一大危機。

一直以來,中國人民相信政府是萬能的,大家都相信政策可以主導一切;如今,股市、匯市都不聽使喚。這次中國證監會的「熔斷」機制,就成了眾矢之的,市場對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的去留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

元月七日深夜,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熔斷機制後不久,《人民日報》即在官方微博發表微評:「中證監剛暫停運行僅四天的股市熔斷機制,讓幾日來屢嘗熔斷滋味的股民和機構頓感驚訝。

這也提醒,當我們脫離社會運行,去談論一種看起來很差的制度時,都必須意識到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距離。」顯然《人民日報》對一六年開市四天熔斷了七兆元人民幣,也很有不平之鳴。

證監會本來是希望透過「熔斷」維持股市穩定運作,卻沒想到中國股市散戶比率高,一旦跌幅達五%,很多擔心賣不掉的會持續加入追殺行列,很快會將跌幅推到 七%;一旦到了七%就停止交易到收市,政府即使想護盤反攻也沒有機會。所以,熔斷不但沒有穩定市場機制,反而加大市場恐慌。

曾任證監會副主席的李劍閣,九日就公開批評熔斷措施是倉卒的、粗糙的,他認為,證監會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不解決,A股的危機還會一波波到來。他透露,一四 年證監會有不少處級人員投入企業,而一四年迄今,證監會也有六名官員落馬,造成了人才內部的損耗。他並批評,證監會沒有在元月八日「減持大限」前做出政策 預警。

所謂的減持大限,是一五年六月底爆發股災時,中證監在七月八日發布《十八號文》,規定公告之月起六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五%以上股東、董事、監 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份。元月八日正好是禁制半年到期日,市場擔心大股東拋股加重市場壓力,這也是這次股市下跌很大的心理因素。為減 輕壓力,證監會再頒布緊急規定,規定大股東減持,三個月內不得超過總發行股數一%。

補強!

雖頒布緊急規定 仍挽不回信心但是,所有補強機制已喚不回市場信心,上證在元月十一日再跌五.三三%,指數最低收在三○一六.七點,若回探一五年股災新低點二八五○.七一點,態勢就會更加嚴重。

也就是說,一五年股災上證從五一七八.一九一點跌到三三七三.五四點,市場正待築底卻遇上歐美新股災,股市又多跌一段。

這次卻由滬深股市引爆全球新股災,跌幅重的都是新經濟股,像創業板一六年第一周大跌一七.一四%,中小板更是下跌一四.二二%,很多台灣股民耳熟能詳的公 司股價都重挫,如紫光股份一六年開年即從九十八.五跌到六十六.○一元人民幣,市值縮水一半到一四○億元人民幣,本益比也從一六○倍縮水到九十二.八九 倍。

曾經漲到一三八元人民幣的四方精創跌到五十六.五元,鼎捷軟件從一三八.五跌到三十九元,曾經漲到五十四.一八人民幣的環旭電子跌到十.一七元,市值剩下 二三○.三六億人民幣,本益比降到三十四.六五倍;很多大家熟悉的企業如京東方、三安光電、歌爾聲學、歐菲光電、德賽電池、立訊精密等,這一波股價跌幅都 十分驚人。

這兩年,中國滬深股市大漲,衝高了市值,也拉大了本益比空間,很多陸企像紫光股份頻頻來台喊話,購併之聲不絕於耳。但是這一波股災,紫光股份市值縮水一 半,本益比大幅下滑,也許會減弱購併的聲勢,減輕對台灣電子產業的壓力。不過,兩岸產業競合,最後仍要回歸基本面。

這次滬深股市因熔斷機制造成市場的恐慌賣壓,但追本溯源仍是中國股市過高的本益比,中國股市靠政策作多衝高,如今留下很大後遺症,未來調整之路恐怕會很漫 長。股市下挫,挫傷的是心理,但人民幣貶值則影響大家對中國經濟長期的信心,未來中國經濟的考驗,似乎才正要開始。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