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鳳凰醫療:沒有形成閉環的商業模式 杉再起-倍霖山

http://xueqiu.com/6525233368/29497264
鳳凰醫療自1988年創業以來已發展20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股份制醫療集團之一,也是國內大中城市中唯一具備綜合醫療服務能力的私營醫院集團。2000年鳳凰醫療收購北京建築工人醫院後進入北京市場,2005年對北京燕化醫院的投資奠定了鳳凰醫療在北京地區發展的基礎。截止2013上半年,鳳凰醫療有床位3213張,接近與解放軍301醫院,進入北京市綜合醫院前10名行列。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鳳凰醫療的業務模式為IOT,即投資、運營和轉讓。目前擁有IOT醫院12家,其中掌握產權的醫院是健宮醫院控股60%和燕化醫院全資控股,其餘均為託管。公司的盈利點在於:1)產業鏈上下拓展,既有醫療服務又有醫藥代理;2)管理輸出,避開產權等問題,直接收取管理費。而兩點其實是一個有機整體,幫助公立醫院管理,收取管理費用,同時以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方式管理醫院,即對上游供應耗材、醫藥的掌控。

鳳凰醫療的投資回報來自三方面:1)直接管理費收入:根據醫院收入或收支結餘的比例提取;2)供應鏈利潤:統一管理將大大提高鳳凰醫療的採購規模,為鳳凰醫療直接同生產廠家(與北京紅惠2012年簽訂協議給予採購額固定比例的回扣)建立合作關係奠定了基礎,創造更大的規模效益;3)服務業務整合:通過合作,集團內形成了有效的轉診機制,為中高端客戶服務創造了業務規模和效益。

公司最直接的收入來自供應鏈,這因為中國醫藥產業鏈條中物流配送的利益格局所致。流通行業角色:醫藥產品物流配送和墊資為主,主要利潤來源於進銷差價和工業返利。由於醫院在整個利益鏈條中的強勢地位,商業企業的應收賬期要長於對上游工業企業的應付賬期,流通企業實質承擔了「墊資」的角色,公司的日常運營和新渠道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如果醫院管理集團掌握了物流配送,相當於將流通企業的差價和賬期利益內部化。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醫藥產業鏈條:工業企業    代理商     商業企業    終端市場     個人消費者

流通行業角色:醫藥產品物流配送和墊資為主,主要利潤來源於進銷差價和工業返利

查看原图
鳳凰醫療營收分拆情況

2010

2011

2012

1H2012

1H2013

擁有及IOT醫院

3

11

12

12

12

IOT診所

17

28

28

28

28

運營床位

1345

2797

3194

3177

3213

病人就診(千次)

1366

2256

3050

1397

1509

住院

25

42

51

25

27

門診

1341

2214

2999

1372

1482

分支收益

綜合醫院服務

288.4

324

403.1

188.6

214.7

醫院管理服務

16.3

19.4

40.3

12.6

9.9

供應鏈業務

151.1

264.4

431

175.2

248.3

其中:最低經濟收益

84.9

34

50.5

收益總額

455.9

607.8

874.4

376.4

472.9

減:分支間收益

61.8

98.3

116.4

54.9

53.2

合計

394.1

509.5

758

321.5

419.7

健宮醫院

綜合醫院

288.4

324

403.1

188.6

214.7

其中鳳凰VIP

9

5.2

3.5

1.9

1.2

供應鏈

61.8

98.3

116.4

54.9

53.2

燕化醫院

IOT

16.3

18

22.6

6.4

1.9

供應鏈

88.9

158.2

170.6

70.6

81.6

門頭溝醫院

IOT

1.4

5.4

1

2.4

供應鏈

7.8

31.8

13.7

29.7

京煤醫院

IOT

12.2

5.3

5.6

供應鏈

0.1

110

36

77

門頭溝中醫院

IOT

供應鏈

2.2

6.6

公司模式的弊端在於,醫院的資質並不高,只是三級合格和二級甲等,沒有明確的專科特色,位置位於北京郊區,整個北京2012年醫療市場為1144億元,主要集中在北京主城區內的醫院。而鳳凰醫療除了一家在豐台區外,其餘均在門頭溝、房山,這兩個區域的門診量只佔北京市的1.8%。公司只擁有兩家醫院產權,其他醫院的盈利模式單一,無法形成閉環。

從已經披露的類似醫院類公司而言,業務模式最穩定的是信邦製藥擬收購的科開公司,其下屬的貴陽腫瘤醫院、白雲醫院這兩家三甲專科醫院,都是診療費與供應鏈雙管齊下,兩家二級醫院安順醫院和烏當醫院則是供應鏈模式,科開公司在貴州省內醫藥配送份額最大,整個公司的盈利模式更為紮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46

鳳凰醫療交流紀要

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54&extra=page%3D1
鳳凰醫療交流紀要
1、公司盈利模式
鳳凰醫療主要醫院位於北京,包括建工醫院、燕山醫院、門頭溝醫院等,約有3000張床位,每年診療400萬人次。
公司採取醫院託管的模式,與醫院簽訂20年iot協議,保證醫院從第一年起就開始盈利,如果不行會用現金補足,如果有盈利參與分成。投資回收期一般5年。
鳳凰盈利主要來自參與醫院盈利分成,供應鏈管理,此外還可以賺醫院資產租賃的錢。
投資醫院的淨利率好的能達到7%,公立醫院很多是虧損的,這點很像連鎖酒店,淨利率很低,需要規模經營進行供應鏈管理。醫院是重資產,醫院資產和學校都是不能抵押不能槓桿。
公司通過iot模式解決了不能槓桿問題,比如醫院資產5個億,20年攤銷每年2500萬。將醫院資產5個億賣給保險公司,每年支付租金5000萬,保險公司獲得穩定10%收益,公司每年多付2500萬,但是可以將其餘4個億用於新的醫院託管運營,迅速將規模做大。
公司未來將採取集團的形式,一方面賺醫院盈利分成,供應鏈管理的錢。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可以獲取穩定收益。這形成了美國hca的模式。
鳳凰選擇醫院的目標是盈利不好的公立醫院,而非民營醫院。民營醫院願意賣往往是因為發展遇到障礙,盈利沒有提升空間了才會賣掉,而公立醫院盈利有提升空間。
鳳凰選擇醫院不選新建醫院,而選擇已經運營的醫院。因為新病人的導入需要時間。
現在很多A股公司收購醫院,估值都至少20X。未來幾年,很多收購醫院的公司會發現,原來醫院是TMD的不賺錢的。他們會將公司託管出去,產生大量的託管需求。
公司選擇公立醫院,虧的更好。公司做的事情是注入管理,以PB估值來買,盈利變好之後可以以PE的估值來賣。
公司在注入管理、提升盈利方面有很多可以做的。在電梯裡放兩塊面板,播放醫藥廣告。在醫院門口的地方租給同仁堂、廣譽遠。
2、對綜合性醫院和專科性醫院的看法
現在的專科性醫院除了齒科外都不看好,因為出來做的專科都是綜合性醫院不願意做的業務,比較邊緣的業務,綜合性醫院不願意做的。
3、對於大數據的看法
現在有很多公司在講大數據,包括海虹控股、衛寧軟件等,醫院是真正能獲取並利用大數據的主體。
醫院可以獲取病人的住址、支付銀行卡號,知道病人的脈搏血壓等等各種醫療數據。
醫院可以將大數據賣給藥品公司,他們知道這個醫院更需要哪些藥。
醫院可以將大數據賣給保險公司,他們知道這個地區病人的癌症發病率,用於保險精算。
4、對於移動醫療的看法
朗瑪信息收購了39健康網,也有一些移動醫療,可以醫生在網上開藥方賣藥,但是這個是不覆蓋在醫保裡的,因此不具備推廣價值。
九州通的網上醫療模式,處方是在醫保內的,這個值得關注。
5、其他
新加坡百匯醫療的模式值得關注。醫院大樓下面幾層是掛號,急診。上面分成很多間,分別租給不同的醫生。醫生是獨立執業,但是病床可以醫院提供,其他服務設施也可以醫院提供。這個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以上為交流紀要,以下是我們對鳳凰模式的討論:
鳳凰的託管模式很討巧,符合現階段,但是也存在問題。
1、背景是公立醫院往往盈利不好,但是有提升空間。
2、醫院的淨利率很低,屬於重資產,但是不能抵押。
因此鳳凰選擇的醫院為已經運營的公立醫院,盈利有改善空間。iot模式下,可以變相實現槓桿運營。在現階段背景下,這是很好的一種投資醫院的模式。可以迅速擴大規模,實現高ROE回報。
鳳凰的模式侷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獲得的醫院的標的,不會是有實力品牌的醫院,如301、瑞金,都很難是一家市級三甲醫院。這些醫院有強大的品牌、醫生資源和病人流量。鳳凰的標的更多是一些老國企旗下的職工醫院或類似,本身就偏弱,醫生能力偏低等等。
2、模式不能持久,放長一點眼光看,鳳凰的模式不能長久經營一家醫院。鳳凰的模式可能20年就到頭了,甚至更早結束。醫院盈利提升後20年期滿能否續簽很難說。而如301醫院運營更加重資產,但是他的品牌更強,醫生更資深更專業,這個是可以持續很久。
3、核心競爭力。鳳凰的優勢在於注入管理,而現階段公立醫院沒有動力做這個事情,如果可以解決股權問題,其實醫院自身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解決管理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181

轉載蔡慎坤鳳凰博客:德國為啥炒不了房? Value-hunter Value-hunter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6dde00102v3hs.html

亮點在最後一段,不是發牢騷,說的是實情,搞實業的整天罵娘,曹德旺比蔡還要激進。

德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然而德國在社會福利保障、民生供給等方面,又遠遠超過了社會主義國家。最有說服力的是房價,盡管金融危機後,德國房價普遍有所上漲,相比倫敦、巴黎、羅馬而言,德國城市的房價依然很低,投機客炒房的現象依然很少。而在金融危機之前長達數十年的時間內,德國房價始終保持在一個低水平,1975-2011年,剔除通脹影響,德國實際住房價格累計負增長21.6%,同期的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的實際房價累計增幅分別為5%、145%、123%和50%,且呈現極大的波動性。而同期德國個人收入平均增長了三倍,等於說,老百姓買房子越來越容易,房子實際上等於一直在降價。究其原因,是德國政府對房地產實行的幹預政策,抑制了房價上漲,打擊了投機客,保障了民生供給。

德國政府並不把房地產作為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而是作為社會福利機制的關鍵一環,特別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住宅建設。德國憲法明確規定了“德國是一個高福利國家”,與醫療、教育一樣,保障居民住房也是政府的重要目標之一。這是所有房地產政策的核心出發點。因此,各級政府從來不敢通過擡高當地地價和房價,來增加政府的房租收入或稅收收入,德國也沒有任何一個地區的“支柱產業”是房地產。

各級議會競選時,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任何人提出的政策如果不是為保障住房福利的,而是會導致房價高漲的,甚至使老百姓淪為“房奴”,那麽這個人不僅會喪失選票,其政治生涯也有可能受到巨大影響,甚至會讓整個黨的人氣暴跌。

供求關系對價格起著決定性作用,這永遠是穩定房價的第一要素,在市場經濟中,如果房子緊缺,那麽價格一定會上漲,其它什麽手段都沒有用。德國各級政府重視民生,將房地產市場定位為消費市場,而非投資市場,無論在聯邦還是州、市及村鎮層面,政府都按照人口需求,制定建房規劃,目的是能夠為每個家庭提供一套住房。

目前,除了大城市因為人口多,建房速度趕不上人們的需求,在大多數鄉鎮地區和中小城市,住房短缺的現象幾乎看不到,有些地方甚至因為人口萎縮,出現住房空置。無論在聯邦還是州、市及村鎮,都有詳盡的建房規劃,住房建設依據人口需求而定,基本滿足每個家庭有一套住房的需要。

完善的房屋租賃市場,為保證德國房價的穩定起到了很好的牽制作用。德國有嚴格的租房法,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修建租住房屋、保護房客權益的政策。目前,德國自有住房率為42%,租賃住房率達到58%,年輕人中77%都是“租房族”,在一些大城市,租房比例甚至更高。

在柏林居住數十年的華人告訴我們,許多德國人一生都是租房住,德國法律保護租房者的合法權利,不允許政府或物業擁有者隨意調高租金,即使物價上漲也不得隨意漲價,而德國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商品房,其標準與開發商對外銷售的房子沒有任何區別,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租賃需求。

德國的租房合同大部份是無期限期,除非房東要收回房子自己住,否則不能要求房客搬走,如果房東強行趕房客走,那麽房客可以將房東告上法庭。房東也不能隨意提高房租,如果房租超過當地“房租指導價”的20%,那麽房客可訴諸法律,如果超過50%,法庭甚至可判房主最高三年的有期徒刑。

德國政府還鼓勵自建房、合作建房,打破開發商對房屋供應的壟斷。同樣的房子,因為地段不同,會造成有些房價高,有些低,房子本身造價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地價。如果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那麽土地交易市場上就完全沒有競爭,壟斷一切土地資源就可以操縱地價,從中牟取暴利,甚至讓房地產成為一個國家的支柱產業。

德國實行的不是土地國有制,而是私有制,很大一部份土地是在個人或企業手中的,市場競爭使得沒有任何一方可以輕易操控地價。

德國政府通過嚴厲的稅收政策來抑制各種投機行為。在德國,用於出售的房地產首先要繳納評估價值1%—1.5%的不動產稅,房屋買賣還要交3.5%的交易稅。如果通過買賣獲得盈利,還要交15%的差價盈利稅。如果新購住房未滿7年轉讓,其綜合稅率更高達50%,這些嚴厲的稅收政策極大地壓縮了房產商和炒房者的盈利空間,使任何投機房地產的人幾乎無利可圖,不得不放棄在德國炒房。

德國法律還規定,如果地產商制訂的房價超過“合理房價”的20%,即為“超高房價”,構成違法行為。購房者可以向法院起訴,如果房價沒有降到合理範圍之內,出售者將面臨最高5萬歐元的罰款。如果地產商制訂的房價超過“合理房價”的50%,則為“房價暴利”,便觸犯了《刑法》,構成犯罪,可以判處3年徒刑。這些法律不僅抑制了德國炒房者的投機行為,而且還有效抵制了“海外炒房團”幹擾德國房價市場穩定的投機行為。


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亂象,幾乎是完全照搬香港地產大佬為香港量身定做的畸形開發模式,這種畸形開發模武,除了政府高價賣地培植一批超級富豪之外,讓數以億計的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並且導致國人對政府越來越失去信心失去耐心。香港的財政收入一半來自土地,如土地預付款、房產開發商上繳的稅收及房產稅等等。而香港為數不多的富豪則牢牢控制了整個香港的政治體制,香港富豪與港民之間的關系類似封建時代的地主與佃農,而官員無非是富豪的門童而已。

香港這種扭曲畸形的房地產開發政策,源於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政策,換而言之,在於其殖民地經驗。眾所周知,鴉片戰爭之後,香港被大英帝國租借,從法理上講,香港的所有權從來都不歸於英國,一直屬於中國,英國只是租借而已,因而港英政府只能在這個狹小的地方,通過控制土地的開發來聚斂財富,籠絡富豪。其殖民地的本質造就了香港的殖民地房地產政策,而殖民地政策又造就了香港的高房價與高地價。

香港的住房發展模式,即高地價、高房價、高公屋居住率。在這種模式下,政府以高價將土地出賣給開發商,房地產開發商以高房價在市場交易。在這種制度安排下,盡管香港稅收十分低,但是社會絕大多數財富通過房地產市場流向了政府(如政府龐大的土地基金)與房地產開發商(香港的最富有的人基本上都是通過房地產市場起家的),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財富兩極分化。同時,由於房價過高、公屋率過高,整個香港居民的住房福利水平嚴重下降。這不僅表現在香港居民的住房面積過小,而且表現在香港絕大多數居民所住房子的周邊環境惡劣。可以說,香港這種住房發展模式是香港特定條件下的產物。

可悲的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偏偏照搬了香港的房地產開發模式,而中國十幾年來,正用這種扭曲的制度操縱,把香港地產模式發揮到極致,極少數人結合政府權力--銀行國有資金--民眾血汗錢聚沙成塔,以創紀錄的速度掠奪全社會財富,神奇的創造出財富金字塔。在中國高地價高房價的壟斷下,極少數人占有大量財富而且是不創造價值,不創造競爭力的財富,使民眾生活陷入困境,實業陷入高成本,城市失去了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00

台灣鄉土劇製作人 變身安妮斯頓、鳳凰女製片

2014-11-17  TCW
 
 

 

他,俞惟中,是台灣第一個打進好萊塢的製作人。

「我的老闆來了!(My boss is coming)」說這句話的,是主演美國熱門影集《六人行》起家的女主角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她遠遠在片場看到俞惟中走來,熱絡的喊著。因為她主演的新電影《Cake》,俞惟中投資比率占四五%。而他的第二部電影《The Yellow Birds》,已經開拍,女主角是曾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男主角則是演出電視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暴紅的英國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

打進好萊塢,首要關鍵是拿得出銀彈,今年俞惟中計畫投資新台幣十五億元,跟曾打造全球破百億票房電影《三百壯士》的美國知名製片馬克.坎頓(Mark Canton)合作製作五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影集。

有意思的是,他今日能有充沛的銀彈,與台灣風行的婆婆媽媽長壽劇有關,因為三立播出的《天下女人心》、《家和萬事興》,和去年中國的電視台戲劇收視率年度冠軍《天天有喜》,都是由他製作。他也因此成為台灣最大戲劇代工公司掌門人。

菜鳥時期,被朝臉丟劇本頭兩檔戲虧千萬,被迫賣掉賓士

當我們專訪俞惟中時,我們像是聽到一個商人,在談他的戲劇「工廠」。

他強調效率,旗下的昇華娛樂公司,去年年營收約三億元(僅台灣),是三立電視台二十分之一,但年製作時數卻是三立的五分之一。等於,其製作產出效率,是全台最大有線電視台的四倍。

他很成本導向,一般製作人控制預算,平均超出預算一○%司空見慣,但他十一年來,兩岸共製作二十五部戲劇,反而每部平均獲利一五%,從未失手。

他很實際,他說:「藝術放心中,我就是一個生意人。」

俞惟中的故事,是從一個絕境開始的。他在四十歲之前,只是個建築商人,當時因友人負債,而將旗下美丹經紀公司承接予他,搖身變成經紀公司菜鳥老闆。「付錢只有我的份,但決策都不問我。」初始,他帶著還是新人的演員黃少祺拜訪製作公司,結果被「洗臉」一番,劇本直接丟往他臉上,然後被請出去。

剛開始製作的兩檔戲,就讓他慘虧上千萬。最慘的時候,加上投資中國餐廳失敗,只好賣掉賓士、代步工具僅剩一台機車。

一個沒有人脈的新手,打不進老三台,痛定思痛的俞惟中,決定跟剛開放的有線電視台聯手搏翻身。而且,走的是接單代工生產的路。

當其他戲劇製作人,先把產品製作好才去談電視台通路合作,如創下收視率破二的《十六個夏天》,這種模式拚的是產品力。但接電視台訂單,在對方開出的預算中,把產品如期如質生產完畢,拚的是執行力與成本控制力。

戲劇大王,訂單接不完一條龍生產,十個編劇產能滿檔

俞惟中一開始就選擇做代工,而且一接就是兩百集的長壽劇。想法很簡單,「偶像劇十六集播完就沒有了,但長壽劇有量,才有產值,」他說。「他知道獲利在哪就會去做。」三立電視執行副總經理莊文信觀察。

他,是這樣控制成本的。以在中國拍片為例,最常被浮報的就是車資等開銷,尤其拍攝地點多在郊外,大卡車一趟出去,車資差距可能十萬八千里。俞惟中會親自跑一趟,記錄下路程公里數,換算成各種交通工具,如火車、貨車與汽車等,要到達目的地所需花的油錢,親自做成表格,在員工報帳時一一比對。

他,還有極靈活的「生產線」調度力。

俞惟中用高CP值生產戲劇,但若不好看,消費者也不會埋單。他的長壽劇,卻能每天跟時事掛鉤,維持新鮮感。

以一集《天下女人心》為例,「工廠」會出動近十位編劇。跟韓國真人實境節目一樣,每位主持人都有一位攝影師跟拍;換到他的戲劇場景,每位主角則配有一名專責編劇,負責個性拿捏,再根據時勢脈動,將今日劇本組裝結構起來。

他分析,「切割」讓主角個性還在,由主筆方泓仁主控整體調性,雖調性不一定能達到百分百,但也八、九不離十。

對比《流星花園》一炮而紅製作人的柴智屏,極盛時最多自養三位編劇;因《蘭陵王》紅遍兩岸的製作人陳玉珊,編劇班底也不過五名左右。但他卻養了十多位編劇,若加上外包和中國長期合作者則高達二十多位,同時也自養三位導演,加上經紀演員,等於一條龍式生產產品。

這樣的生產規模,對編劇們也是好事。大家可以獨立運作,如獨立寫出一部偶像劇,也可以合作生產,如參與共寫一部長壽劇。當劇種越多元,編劇也不容易創意枯竭。這也讓生產線上,每個人都在創造「產量」,沒有一條生產線是空檔,「有量才有流,跟韓劇變成韓流生產模式是一樣的,」深入研究韓國造星計畫、政大科技管理所教授蕭瑞麟觀察。

承接大筆「代工訂單」的結果,讓俞惟中的戲劇工廠,累積出龐大的劇本資料庫,這讓其每次承接新訂單後,就可以自動從資料庫中,找到類似元素。編劇們只要再重組,就可再結構出新劇情,產出速度比別人快。

產能滿檔下,這些編劇的薪資水準跟台灣水準相比,最高價碼約三倍。他分析,台灣最頂尖編劇寫一小時劇本,最多五萬行情,但中國可以出到十五萬,而他給的價碼直接比對中國行情。「一個月光發編劇薪水就要兩百多萬元,」他說。

確實,追求量大的生產邏輯,曾讓俞惟中備受批評。「很多劇情不是抄韓劇,就是雷同,」一位在兩岸發展的製作人兼編劇評論;另一位製作公司執行長更直言,「商品有很多種,你要選擇全聯?還是微風?」直接點名昇華只求量不求質。

比起《我可能不會愛你》一部十三集偶像劇,奪得七項金鐘獎,俞惟中所製作戲劇得獎數幾乎是零。

他說:「要名做什麼?重要是利!要先活下來,才有下一步理想。」

好萊塢新秀,銀彈中拚搏建產業鏈,要把台灣人才推上國際

現在,俞惟中進入好萊塢,「好萊塢是張名片。只有加入,才知道人家怎麼玩。」他在戲劇市場站穩後,想進入被華誼兄弟、萬達集團等大老占據地盤的中國電影圈,因為這裡是正蓬勃的第二大成長市場。

外界對他的決定普遍看衰。論規模,對岸大力鼓吹中美合作,中國製作人有更多的銀彈拚搏,他立刻就被比下去。

這位在訪問期間,一直讓我們感到很實際的商人,聽到批評時的內心對白,卻顯得很有理想性。他說,「拉出產值,才能建立產業鏈,台灣人才才有機會站上國際舞台……,」很突兀的轉折,是因為他相信,人總要試試看才能闖出新局,「我很小,但我也很衝。」

這句話若拿來形容,原本立志當軍人的他,後因病退伍,一路從娃娃車司機、送豬肉小弟,變身台灣戲劇大王,再衝入好萊塢的奇妙人生,也真的超搭。

【延伸閱讀】從偶像劇到鄉土劇,都是收視常勝軍—昇華兩岸戲劇代工王國代表作

■2013年 古裝劇:《天天有喜》播出70集,收視率破5,中國的電視台戲劇年度收視率冠軍;在愛奇藝總點閱數逾14億。(視頻點閱曾勝《來自星星的你》)

■2012年 偶像劇:《愛上巧克力》播出90集,收視率最高破5,賣出日、韓、星、馬和北美等10多國版權。

■2012年 偶像劇:《小資女孩向前衝》播出25集,拍攝地橫跨5縣市、周邊與觀光效益上億元。(最高收視率破7)

■2011年 鄉土劇:《家和萬事興》播出275集,8點檔收視率達7.35,該年度收視率冠軍。(一播逾200集長壽劇)

註:上述以收視率為年份列之,非製作年度資料來源:中國央視索福瑞收視調查、Nielsen TAM、三立電視台整理: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64

鳳凰醫療轉型 三大模型重塑價值鏈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03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13 09:59 編輯

鳳凰醫療轉型 三大模型重塑價值鏈
作者:健康智匯


重點提示:

鳳凰醫療已經顯露出多方面的轉型跡象,包括增強綜合醫院服務,調整業務結構;向京外地區擴展,增加市場份額;從單體醫療機構管理,轉向區域化、體系化運營;以醫療基礎向養老產業拓展,探索醫養結合。而且鳳凰醫療已經不再僅僅是輕資產的托管模式,重資產的醫院改制成為新近合作項目的突出特點。

率先上市的鳳凰醫療在新年伊始拋出的轉型布局,將帶來怎樣的結果?而這是否也是醫療服務市場某種新趨勢的表現?



“你是不是要走?”得到肯定的答複後,保安徒手將橫在通道上的車推開。還顧不上安頓它,保安轉身對著剛剛迫不及待開進院子的司機喊道,“就停這!”很快,剛剛空出來的車位就被填上了。

煤炭總醫院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南里,四周分布著柳芳、西壩河、光熙門、和平里等幾個社區,在北京五環內不再允許新建大型公立醫院的大背景下,這個三環內的位置是個標準的“黃金地段”。上午10點,在醫院門診樓前的院子里已停滿了來看病的車。

看起來,就診的患者中道遠的還不少,醫院四層高的門診樓就在眼前,開車看病的卻仍然要等。這是新年過後的第一個工作周,醫院則已然在全力運轉。

從外面看,門診樓門口掛著的牌子特別顯眼,應該是近期剛剛更換的。與有著22年歷史的建築相比,顯得特別新。當然,煤炭總醫院的大樓22年前剛剛落成的時候也曾“青春煥發”過,醫院的建設工程獲得了當時煤炭部優秀設計的二等獎。

不過,如今的煤炭總醫院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院長王明曉在2015年的新年賀詞中就提到,煤炭總醫院2014年各項醫療工作指標均創建院以來最好水平,而2015年的目標則是成為一所現代化的三級精品醫院。

在頂尖醫療機構雲集的京城,煤炭總醫院的這個目標可能並不顯眼。但直到2015年1月6日鳳凰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鳳凰醫療”)的公告發布,人們才發現,煤炭總醫院實現新目標的路徑可能將有所不同。

鳳凰醫療在公告中稱,公司已經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稱“安監總局”)及中信信托訂立了合作共建框架協議,設立合營公司“中安康醫療產業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暫定,以下稱‘中安康’)”。而在合作共建初期,中安康將對安監總局下屬的煤炭總醫院和石龍醫院實施資產改制,並以ROT模式(重組-運營-移交)與兩家醫院合作共建。

改制是當下公立醫院改革領域的焦點話題之一,因觸及深層次的體制、利益問題而顯得錯綜複雜。雖然公立醫院改制正在逐漸成為趨勢,但依然阻力重重。正因如此,包括煤炭總醫院在內的安監總局下屬兩家醫院的改制便迅即成為焦點。

另一方面,於2013年11月份成功在香港上市的鳳凰醫療,在度過了相對安靜的大半年之後,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連續發布了若幹合作項目。除了安監總局的合作外,還包括門頭溝區婦幼保健院的托管、京煤集團總醫院的改制以及與河北省保定市達成的合作共建協議。

鳳凰醫療的成功上市,證明了其“托管+供應鏈”的商業模式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但從近期連續公布的幾項新合作來看,鳳凰醫療突破了輕資產托管的模式,向改制等深度、重資產領域延伸,並在業務結構、服務範圍、養老產業等方面試圖做出調整或新探索。

鳳凰醫療的改變能否成功?在2015新年伊始,鳳凰醫療便給醫療市場留下了一個懸念。

1、“重量級”的煤炭總醫院

有著22年歷史的煤炭總醫院,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上,都需要改善。



在鳳凰醫療新一輪擴張中,煤炭總醫院無疑是重量級的新成員。

以最受關註的醫療人才為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資料獲悉,煤炭總醫院現有職工988人,其中高級職稱211人,博士74人,碩士138人。而且煤炭總醫院是國家安監總局的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礦難事故醫療救援的中堅力量。

2002年,煤炭總醫院正式成為國家礦山醫療中心,主管全國煤礦礦難的醫療救護工作。院長兼任中心主任。中心下設42個省級分中心。2010年山西王家嶺礦透水事故當中,王明曉就作為醫療專家組組長奔赴現場,並組織協調晉城分中心、汾西企業分中心開展醫療救援。

從1993年正式開診至今,煤炭總醫院已有22年的經營歷史。而早在1987年,原國家計委就已經批準興建煤炭總醫院,總投資2.39億,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占地面積28畝。這樣的規模,在當時已經不小。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煤炭總醫院的醫療工作指標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但醫院在管理上仍然面臨一些問題。

2014年12月,煤炭總醫院因為存在申報項目與實際發生項目不符等問題,被北京市醫保中心處以黃牌警示。而同是去年3月份,石龍醫院因存在不合理檢查治療等問題,被北京市醫保中心解除了醫療保險服務協議。

在公立醫院改革破解以藥補醫、改變籌資渠道、提高運營效率等趨勢下,醫保必將在費用控制、精細化管理的力度上大大加強。黃牌警告則意味著,煤炭總醫院在醫院管理方面需要做出改善。

改革也不僅僅局限於管理這樣的軟件。煤炭總醫院的硬件設施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幾乎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以直接關系醫院服務能力的床位數為例,煤炭總醫院最初的設計規模為500張病床,而目前,醫院擁有的編制床位約515張,開放床位約509張。

雖然煤炭總醫院的硬件沒有改變,但近年的服務量則在快速增長。

《健康智匯》查閱2012版的北京朝陽年鑒統計數據發現,2011年煤炭總醫院門急診(包括體檢)總數約63萬人次,當年的業務收入則將近4.8億。然而在鳳凰醫療的公告中可以看到,2013年,煤炭總醫院的服務總量已有約80萬人次,未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約為8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明曉談及建設三級精品醫院時所列舉的十個措施中,第一條便是“抓好醫院改擴建,硬件設施上臺階”。

近年,北京市在重新調整醫療資源布局,構建五環醫療帶。然而,在醫改政策嚴格限制公立醫院規模擴張的背景下,不少外遷、新建的醫療機構中很多都出現了社會資本、民營醫院的身影,混合所有制、特許經營等新模式頻頻出現。

作為煤炭總醫院的主管部門,國家安監總局也積極加入了引進社會資本的這個趨勢當中。在其與鳳凰醫療、中信信托達成的三方協議中,合作共建初步安排中的六項內容有一半與改擴建有關。這其中也包括石龍醫院。

按照三方的協議,中安康承擔對兩家醫院全部資本投入義務,所投入資本用於改造建設和運營管理;中安康對煤炭總醫院現有設施進行改造擴建,兩年內將醫院運營床位增至700張,並在三年內於北京市朝陽區建設煤炭總醫院分院,規模約為800張。

實際上,公私合作的PPP模式所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正是政府舉辦公共事務資金不足的問題。

2、鳳凰醫療的三種合作模型

成立新的公司並通過其來承擔合作共建任務,是鳳凰醫療近期三項合作的通行模式。



承擔對煤炭總醫院、石龍醫院投資責任的中安康,是鳳凰醫療、安監總局、中信信托三家共同成立的合營公司。

成立新的公司(合營或獨資)並通過其來承擔合作共建任務,是鳳凰醫療近期三項合作的通行模式。不同的只是在新的公司中,鳳凰醫療所占的股份有所不同。

鳳凰醫療、安監總局、中信信托三家共同成立的中安康計劃註冊資本人民幣10億元,三方持股比分別為35%、40%及25%。安監總局將透過煤炭總醫院以煤炭總醫院資產值的90%對合營公司註資;而鳳凰醫療及中信信托將對合營公司進行現金註資。

另一個合營公司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京煤公司”),則是鳳凰醫療與北京京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京煤集團”)共同設立,雙方的持股比例是70%和30%。

在與河北省保定市達成的框架協議中,鳳凰醫療將於保定市設立全資子公司“鳳凰醫療(保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保定鳳凰”)。保定鳳凰註冊資本1億美元,全部來自鳳凰醫療。而且在2021年以前,鳳凰醫療對保定鳳凰的投入預計不低於3億美元。

鳳凰醫療新成立的三家公司有所不同,也是基於三個合作項目內容上的差異。

中安康的主要職責是對煤炭總醫院和石龍醫院進行資產改制和ROT模式的合作共建,中長期的目標是構建醫療、醫養及救護服務的“醫養護”醫療網絡。

社會資本改制現有公立醫院或企業醫院,最為關註的是人事權分配問題。

中安康的董事會由7名成員組成,其中2名將由鳳凰醫療提名,3名將由安監總局提名,其余2名將由中信提名。值得註意的是,鳳凰醫療和中信信托在董事會當中的票數不足三分之二。中安康董事會主席將由安監總局提名,合營公司董事會副主席將由中信提名,而合營公司總經理則將由鳳凰醫療提名。

京煤公司的任務則是對京煤集團總醫院進行整體改制。京煤公司董事會同樣由7名成員組成,不過其中2名由北京京煤提名,其余5名成員由鳳凰醫療提名。而且董事會主席由鳳凰醫療提名,並將為京煤集團總醫院的法人代表,而董事會的副主席由京煤集團提名。

值得註意的,在鳳凰醫療與京煤集團達成的框架協議中有一條特別的內容,即在合營公司取得營業執照的首個周年日起計一年內,京煤集團可選擇隨時向鳳凰醫療出售其所持有的30%股權。這也將意味著,京煤公司未來有可能成為鳳凰醫療全資控股機構。

保定鳳凰則主要是通過公私合作的PPP模式,與保定政府舉辦的公立醫療機構及醫療教育機構合作,參與未來規劃的重點醫療項目。根據協議,合作共建初期,將以保定市具有代表性的公立醫院試點改革為核心,隨後逐步將合作範圍擴大至保定市的其他醫療機構。

不過,鳳凰醫療最新達成的三個協議均尚不具有約束力,仍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公司董事會或醫院職代會的審批,因此仍然存在變數。

3、轉型重資產改制模式?

通過三項合作,鳳凰醫療的業務結構、服務範圍、商業模式都在發生調整。



無論結果成敗,近期連續三個合作項目表明,此時的鳳凰醫療,明顯處於向外擴張階段。這也是鳳凰醫療在專註經營北京地區醫療市場十年後,重新開始向外擴張的步伐。


到2005年的時候,鳳凰醫療在北京地區之外,還在吉林、遼寧、江蘇、廣東等地擁有醫療機構。但在相繼完成健宮醫院、燕化醫院改制、托管以後,鳳凰醫療於2005年決定退出全部京外醫療機構,專註於北京地區。

梁洪澤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正是這次在困難時期的收縮,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來”的故事已經為人們所熟知,鳳凰醫療獲得了參與門頭溝區醫院公立醫院改革的機會,並以此為基礎最終實現了在香港上市。

到2014年中期,鳳凰醫療旗下擁有健宮醫院以及按照IOT模式(投資-營運-移交)運營管理的10家綜合醫院、1家中醫院以及28家社區診所。2014年9月,鳳凰醫療與門頭溝區政府達成IOT協議,又托管了該區的婦幼保健院。

到此時,鳳凰醫療的業務和收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健宮醫院及北京益生的綜合醫院服務、IOT醫院及診所的醫院管理服務以及供應鏈業務。尤其是藥品、器械、耗材等供應鏈業務,在鳳凰醫療的收益結構中占到47%左右。

供應鏈業務收益豐厚、模式簡明,很多社會資本、醫藥企業都看中了這塊業務。但供應鏈收益主要基於當下醫藥采購當中所存在的水分,而隨著醫改的深入、水分的減少,來自供應鏈業務的收益也將隨之減少。這也是業界一直認為鳳凰醫療存在風險的地方。

從2014年末和2015年初達成的三項合作可以看到,鳳凰醫療正在對其現有的業務結構和模式進行調整。

首先,鳳凰醫療醫院網絡進一步擴大,預計於2015年,管理床位將約達1,000張,2017年之前通過新建及擴建另增加管理床位1,000張。而京煤集團總醫院若實現改制,其將從鳳凰醫療現有的IOT醫院業務部分轉變成為綜合醫院服務業務部分,這將進一步擴展鳳凰醫療在綜合醫院服務業務的規模。

與保定市政府的合作,則使鳳凰醫療業務範圍重新跨出了北京地區。實際上,鳳凰醫療對於向京外擴張的計劃思慮已久。2014年年終,梁洪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在累積相當的經驗後,計劃向其他省市拓展,繼續擴展醫院及診所網絡規模,以增加市場份額。

值得註意的是,與保定市的合作並不局限於單獨一家醫療機構。鳳凰醫療方面認為,這將幫助其實現其業務策略,從專註於服務單體醫院向建立整體醫療服務系統轉型。

在鳳凰醫療的規劃,與安監總局的合作還將幫助其實現業務領域的跨越。除醫療機構外,安監總局下屬還有一些工人療養院。按照框架協議,在完成初期的改制和托管後,中安康將與安監總局下屬其他醫療機構和療養設施進一步探討合作共建機會。

因此,鳳凰醫療認為,這次合作將奠定了其向療養及養老產業拓展的良好基礎。此外,鳳凰醫療、煤炭總醫院及中信之間的合作聚集了療養及養老產業最核心的資源(平臺、醫療、金融和客戶),有助於探索“醫養結合”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通過三個合作,鳳凰醫療已經顯露出多方面的轉型跡象,包括增強綜合醫院服務,調整業務結構;向京外地區擴展,增加市場份額;從單體醫療機構管理,轉向區域化、體系化運營;以醫療基礎向養老產業拓展,探索醫養結合。而且鳳凰醫療已經不再僅僅是輕資產的托管模式,重資產的醫院改制成為新近合作項目的突出特點。

率先上市的鳳凰醫療在新年伊始拋出的轉型布局,將帶來怎樣的結果?而這是否也是醫療服務市場某種新趨勢的表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161

拉上小米搶灘移動新聞端 鳳凰新媒體3000萬美元註資一點資訊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10/149133.html

黑馬說:鳳凰攜手小米,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發大招!今天上午(2月10日),鳳凰新媒體與Particle部分現有股東簽訂了股票購買協議,以總計2,76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其13.8%的股份。在完成交易後,鳳凰新媒體將持有Particle公司約46.9%的股份,戰略性投資Particle 的個性新聞端“一點資訊”。

同時,鳳凰將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在小米移動終端(平板,手機)搭載“一點資訊”。看著今日頭條的快速崛起,傳統的新聞門戶已不能再坐以待斃,一場緊張的移動端新聞大戰即將打響。


\文/i黑馬
編輯/王瑞


鳳凰和“一點”未來或合並財務報表

鳳凰新媒體與Particle部分現有股東簽訂了股票購買協議,以總計2,76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其13.8%的股份,此項交易的交割將在“股份認購交易”完成交割的基礎上進行。在完成上述兩項交易的交割後,鳳凰新媒體將持有Particle公司約46.9%的股份。此前公司對Particle公司進行了兩輪投資,並已於2014年第四季度交割,當時公司持有Particle公司17.3%的股份。公司預計,此輪兩項交易在協議項下的交割條件都得到滿足或被撤回的情況下,將於2015年第二季度完成。

Particle公司是個性化新聞客戶端產品“一點資訊”(“一點”)的所有者。一點憑借其獨家的以算法推動的“興趣引擎”,依據用戶已有興趣數據向其推送個性化內容。

根據本輪投資協議條款規定,鳳凰新媒體有權在一點用戶數達到指定量級時將一點的財務數據並入公司相關財務科目中。

小米手機平板等全部終端搭載“一點”

公司除對一點資訊增加投資外,一點與其另一大股東的關聯子公司,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小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小米生產的中國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上全部搭載“一點資訊”客戶端。

鳳凰新媒體首席執行官劉爽先生表示:“此輪對一點的增加投資,不僅僅是公司歷史上的單筆最大投資,同時也體現了我們在移動化和跨屏化時代,引領內容生成和消費方式革命的堅定決心。

劉爽還表示,得力於鳳凰網的優質內容和小米強勁的分發渠道,一點複雜的大數據分析技術、深入的用戶行為數據和龐大的用戶群也將吸引更多的廣告主;對用戶行為和偏好的深入洞察將強勢推動個人化營銷的發展,並且為廣告主提供包括信息流廣告和位置服務廣告在內的完善的移動品牌解決方案。

移動新聞領域的爭奪戰

小米副總裁陳彤先生表示:“小米是一點首輪投資方之一。閱讀新聞內容是移動用戶的剛性需求。我們將通過小米全系產品生態鏈,繼續支持一點的發展並協助保證其在未來移動新聞領域的領先地位。”

資料顯示,一點資訊是國內一款個人定制新聞推送應用產品,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私人定制的精準新聞資訊,以提供個性化的自定義頻道,其自稱目前的日活躍用戶數量接近600萬。


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korchagin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賣水人”中軟國際大戲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臺前幕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16

“賣水人”中軟國際大戲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臺前幕後
作者:格隆匯 天成

導讀:27號下午,被稱為“賣水人”的中軟國際臨時停牌,停牌原因為涉及增發新股以及引進戰略投資者,原預定於今天早上發布公告並複牌的中軟,卻因為與投資方認購新股的事需要磋商又推遲複牌,在聯想到之前第一大股東的退出等等事件,這出一波三折、起伏不斷的大戲究竟如何?其臺前幕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這兩日,“賣水人”——主角中軟國際(0354)應該消停不了了吧。從27號下午1點停牌到現在,不到3個交易日,雖然舞臺上(盤面上)靜如止水,沒有絲毫漣漪,但舞臺後卻一波三折、陰晴不定,一會狂風暴雨,一會風和日麗,好不平靜!大戲就要上演卻一再推遲,這著實讓場邊的觀眾等的好生幹急,真恨不得扒開戲幕一窺究竟。老實說,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火急火燎,不過,好在之前我對這出大戲略知一二,在加上近日所聽所聞,那麽,就讓小生帶大家走進這出大戲——“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臺前幕後,以解心饞。

1、戲名來歷

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出大戲名字的來歷,那麽就從這講起。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小說、電視劇和電影都有這麽一個範式:往往剛開始時主角弱的要命,往往不堪一擊,但隨著劇情推演,主角歷經艱險磨難,加上“主角光環”的存在,簡直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強,到最後成功戰勝反派,“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其實,不管你相不相信,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很多這樣正能量爆棚的例子,資本市場也不例外,“賣水人”——中軟國際就是其一。

以前,中軟國際剛開始做時(03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其實並不是“賣水人”,業績也並不是特別突出,但正如劇本所寫,04、05年之後便逐漸有貴人相助,中軟國際開始幫巨頭們送水,業績也逐漸好轉。(下圖所示)

中軟國際業績變化歷程


中軟國際合作夥伴



在送水的過程中“賣水人”與巨頭們逐漸磨合,關系也越來越密切,量變產生質變,現在的中軟已經今非昔比,正應驗了那句話: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本來一同住在舊巢時,大家同樣都是銜泥巴做窩的燕子,等到有一天飛上了枝頭,就變成身價百倍的鳳凰。(關於中軟國際為何被稱作“賣水人”,以及其資質前景,可以參考我之前發在格隆匯的兩篇文章《中國軟件國際(0354):互聯網巨頭旁的“賣水人”》、《中軟國際(354)——正在從軟件外包公司進化成互聯網公司》)

2、好事多磨——臺前幕後的精彩大戲

4月27號下午1時,中軟國際突然臨時停牌,並稱原因有待公布。這讓投資者心里七上八下的,聯想到前兩天第一大股東弘毅投資的退出,不少人納悶,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弘毅退出,好戲開始

說這事,還要從5天前的公告講起:

其實5天前,好戲已經開始,中軟發布公告: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資出售全部所持公司股份,每股作價3.93港元,買方為大型保險基金、大型公募基金和全球性的資產管理公司。弘毅作為財務投資方的退出,並不影響公司經營和公司發展。

市場對此正面反應(其後兩天都是中陽,迅速收複了弘毅退出的下跌),原因如下:弘毅當時入股中軟,是拿了一個產品的錢入股的,現在這個產品快到期贖回了,所以弘毅需要減持套現,因為同樣的原因,近期弘毅大量減持股票,例如最近石藥,弘毅賣了98億。市場一直認為弘毅是一個財務投資者,而不是戰略投資者,遲早都要減持的,這也是中軟近幾年複合30%的增長,但是股價一直無法站上3元區間的主要原因。現在弘毅趁著市場好,通過中金做了配售,當天下午詢價後的反應相當好,發出詢價後2個小時就收到超額認購2倍的回複了,於是弘毅就一次性退出了。現在弘毅出局了,大股東是現任董事會主席陳宇紅先生,管理層算是徹底掌控公司了,這是中軟未來業務快速發展的一個催化劑,因為公司終於執行人和決策人一致了,利益徹底一致了。此外,弘毅減持全部是大機構接手,成本3.95,對股價形成支撐。

發布複牌通知,眾人皆喜

本來弘毅退出這出劇幕落下,投資者心想這下應該可以小賺一把吧,但27號突如其來的停牌打亂了很多人的節奏,心憂者有之,竊喜者有之,不過,看看下面這則通知,相信很多人會釋懷:

中軟國際(00354.HK)複牌通知:中國軟件國際(00354.HK)已與昨日(4月27日)申請了停牌,停牌原因為涉及增發新股。目前,公司已與某家大型中資投資銀行簽訂了投資協議以及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將與明日(4月29日)早上刊登相關公告,並將於當日早上開始複牌。

突生變局,推遲複牌

是的,這多好啊,這種結局皆大歡喜嘛!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本應當29號複牌的中軟又推遲了:

關於延期複牌的通知:很抱歉通知您,中國軟件國際(00354.HK)原定於明日(4月29日)上午召開電話會議並隨後複牌,但由於公司與投資方就認購公司新增股份的事宜還在進一步磋商,因此複牌時間和電話會議時間將會稍微延後,一旦有進一步的消息,立即通知您。給您帶來的不便,向您誠摯致歉!

這下投資者心慌啊,大家七嘴八舌的,最多的還是擔心,“我咧個擦,不會出什麽事吧”?

媒體報道,中軟違約
此時,恰有媒體鋪天蓋地報道出來:中軟國際(354)與數間銀行,就1億美元三年期貸款出現技術性違約事宜展開磋商。具體如下:

路透香港4月28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香港上市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提供商--中軟國際有限公司正與數家銀行就1億美元的銀團貸款展開磋商,此前公司一主要股東退出,造成貸款違約。消息人士稱,德意誌銀行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是2013年10月所簽署的1億美元三年期貸款的牽頭行兼簿記行,二者上周五與參貸的其他10家銀行召開電話會議。此次弘毅投資悉數出脫所持中軟的全部17.83%股票,即3.3507億股,導致中軟對1億美元貸款形成技術性違約。因為貸款合約其中一條規定,弘毅投資應至少持有中軟12%的股票,或持續保有最大股東地位。銀行人士稱,希望中軟方面就弘毅投資的退出作出解釋,並說明借款人是否因售股一事而面臨更大範圍的違約。

別慌,好事多磨

看到這里,投資者們也許都有些絕望了,“哇靠,中軟這麽好的公司都違約,這幾個意思嘛”!

不過,我想說的是:別慌,因為好事多磨。我們需要分析的是,這次違約的可能性大嗎?

定心丸一:當事人兆豐銀行稱:中軟提議分兩筆償還全部貸款本金--5月8日首先償還30%,余下的70%在8月10償還。按照原有條款,貸款在兩年寬限期後分三期不等額償還,每半年償還一次:1-2期各償還30%,第3期償還40%,今年11月8日進行首次償還。這什麽意思,就是說中軟主動要求提前還款,時間提前,而且三期變兩期。

定心丸二:此次銀團違約為控股權約束條款違約,一般在銀團看好公司或者公司有能力還款的情況下,會給予豁免。當初能借到貸款肯定和弘毅進駐有關,不過今天的中軟實力大增,真的還不起,銀行豁免的概率也大。

定心丸三:現在銀團應該已經在和中軟國際方面商議了技術性違約的事情了,問題不大,因為公司基本面沒問題,賬上還有幾億的現金。在加上要發行新股本身就有一筆新的資金進來,所以現金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綜合分析下來,這次中軟違約的概率非常小。好事多磨,不用擔心。還有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質疑弘毅這樣的退出也太草率了,這樣會導致中軟違約都不知道?其實,弘毅本身是財務投資進入中軟的,對於中軟的管理是完全沒參與的,所以就沒考慮這些銀團貸款的問題,於是導致中軟這個主體出現技術性違約了。

3、對投資“賣水人”的看法

弘毅減持全部是大機構接手,成本3.95,對股價形成支撐,具有一定安全邊際。接下來不管誰再進來,公司都可以按此價格和其談判。除非是很強的業內老大加持,否則一般的財務性投資者很難拿到低於3.95的價格,不然就有違基本商業規則了。

公司現在從財務投資方大股東到了個人股東,結構發生大變化,在加上目前行業景氣,公司戰略清晰,天時地利,對於公司來說是實現快速發展的關鍵時刻。

“賣水人”即將飛上枝頭變鳳凰,但未來好壞還是需要靜觀其變,不過現在,還是讓我們期待這場大戲的真正開演吧。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81

“賣水人”中軟國際大戲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臺前幕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16

“賣水人”中軟國際大戲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臺前幕後
作者:格隆匯 天成

導讀:27號下午,被稱為“賣水人”的中軟國際臨時停牌,停牌原因為涉及增發新股以及引進戰略投資者,原預定於今天早上發布公告並複牌的中軟,卻因為與投資方認購新股的事需要磋商又推遲複牌,在聯想到之前第一大股東的退出等等事件,這出一波三折、起伏不斷的大戲究竟如何?其臺前幕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這兩日,“賣水人”——主角中軟國際(0354)應該消停不了了吧。從27號下午1點停牌到現在,不到3個交易日,雖然舞臺上(盤面上)靜如止水,沒有絲毫漣漪,但舞臺後卻一波三折、陰晴不定,一會狂風暴雨,一會風和日麗,好不平靜!大戲就要上演卻一再推遲,這著實讓場邊的觀眾等的好生幹急,真恨不得扒開戲幕一窺究竟。老實說,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火急火燎,不過,好在之前我對這出大戲略知一二,在加上近日所聽所聞,那麽,就讓小生帶大家走進這出大戲——“飛上枝頭變鳳凰”的臺前幕後,以解心饞。

1、戲名來歷

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出大戲名字的來歷,那麽就從這講起。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小說、電視劇和電影都有這麽一個範式:往往剛開始時主角弱的要命,往往不堪一擊,但隨著劇情推演,主角歷經艱險磨難,加上“主角光環”的存在,簡直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強,到最後成功戰勝反派,“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其實,不管你相不相信,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很多這樣正能量爆棚的例子,資本市場也不例外,“賣水人”——中軟國際就是其一。

以前,中軟國際剛開始做時(03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其實並不是“賣水人”,業績也並不是特別突出,但正如劇本所寫,04、05年之後便逐漸有貴人相助,中軟國際開始幫巨頭們送水,業績也逐漸好轉。(下圖所示)

中軟國際業績變化歷程


中軟國際合作夥伴



在送水的過程中“賣水人”與巨頭們逐漸磨合,關系也越來越密切,量變產生質變,現在的中軟已經今非昔比,正應驗了那句話: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本來一同住在舊巢時,大家同樣都是銜泥巴做窩的燕子,等到有一天飛上了枝頭,就變成身價百倍的鳳凰。(關於中軟國際為何被稱作“賣水人”,以及其資質前景,可以參考我之前發在格隆匯的兩篇文章《中國軟件國際(0354):互聯網巨頭旁的“賣水人”》、《中軟國際(354)——正在從軟件外包公司進化成互聯網公司》)

2、好事多磨——臺前幕後的精彩大戲

4月27號下午1時,中軟國際突然臨時停牌,並稱原因有待公布。這讓投資者心里七上八下的,聯想到前兩天第一大股東弘毅投資的退出,不少人納悶,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弘毅退出,好戲開始

說這事,還要從5天前的公告講起:

其實5天前,好戲已經開始,中軟發布公告: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資出售全部所持公司股份,每股作價3.93港元,買方為大型保險基金、大型公募基金和全球性的資產管理公司。弘毅作為財務投資方的退出,並不影響公司經營和公司發展。

市場對此正面反應(其後兩天都是中陽,迅速收複了弘毅退出的下跌),原因如下:弘毅當時入股中軟,是拿了一個產品的錢入股的,現在這個產品快到期贖回了,所以弘毅需要減持套現,因為同樣的原因,近期弘毅大量減持股票,例如最近石藥,弘毅賣了98億。市場一直認為弘毅是一個財務投資者,而不是戰略投資者,遲早都要減持的,這也是中軟近幾年複合30%的增長,但是股價一直無法站上3元區間的主要原因。現在弘毅趁著市場好,通過中金做了配售,當天下午詢價後的反應相當好,發出詢價後2個小時就收到超額認購2倍的回複了,於是弘毅就一次性退出了。現在弘毅出局了,大股東是現任董事會主席陳宇紅先生,管理層算是徹底掌控公司了,這是中軟未來業務快速發展的一個催化劑,因為公司終於執行人和決策人一致了,利益徹底一致了。此外,弘毅減持全部是大機構接手,成本3.95,對股價形成支撐。

發布複牌通知,眾人皆喜

本來弘毅退出這出劇幕落下,投資者心想這下應該可以小賺一把吧,但27號突如其來的停牌打亂了很多人的節奏,心憂者有之,竊喜者有之,不過,看看下面這則通知,相信很多人會釋懷:

中軟國際(00354.HK)複牌通知:中國軟件國際(00354.HK)已與昨日(4月27日)申請了停牌,停牌原因為涉及增發新股。目前,公司已與某家大型中資投資銀行簽訂了投資協議以及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將與明日(4月29日)早上刊登相關公告,並將於當日早上開始複牌。

突生變局,推遲複牌

是的,這多好啊,這種結局皆大歡喜嘛!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本應當29號複牌的中軟又推遲了:

關於延期複牌的通知:很抱歉通知您,中國軟件國際(00354.HK)原定於明日(4月29日)上午召開電話會議並隨後複牌,但由於公司與投資方就認購公司新增股份的事宜還在進一步磋商,因此複牌時間和電話會議時間將會稍微延後,一旦有進一步的消息,立即通知您。給您帶來的不便,向您誠摯致歉!

這下投資者心慌啊,大家七嘴八舌的,最多的還是擔心,“我咧個擦,不會出什麽事吧”?

媒體報道,中軟違約
此時,恰有媒體鋪天蓋地報道出來:中軟國際(354)與數間銀行,就1億美元三年期貸款出現技術性違約事宜展開磋商。具體如下:

路透香港4月28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香港上市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提供商--中軟國際有限公司正與數家銀行就1億美元的銀團貸款展開磋商,此前公司一主要股東退出,造成貸款違約。消息人士稱,德意誌銀行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是2013年10月所簽署的1億美元三年期貸款的牽頭行兼簿記行,二者上周五與參貸的其他10家銀行召開電話會議。此次弘毅投資悉數出脫所持中軟的全部17.83%股票,即3.3507億股,導致中軟對1億美元貸款形成技術性違約。因為貸款合約其中一條規定,弘毅投資應至少持有中軟12%的股票,或持續保有最大股東地位。銀行人士稱,希望中軟方面就弘毅投資的退出作出解釋,並說明借款人是否因售股一事而面臨更大範圍的違約。

別慌,好事多磨

看到這里,投資者們也許都有些絕望了,“哇靠,中軟這麽好的公司都違約,這幾個意思嘛”!

不過,我想說的是:別慌,因為好事多磨。我們需要分析的是,這次違約的可能性大嗎?

定心丸一:當事人兆豐銀行稱:中軟提議分兩筆償還全部貸款本金--5月8日首先償還30%,余下的70%在8月10償還。按照原有條款,貸款在兩年寬限期後分三期不等額償還,每半年償還一次:1-2期各償還30%,第3期償還40%,今年11月8日進行首次償還。這什麽意思,就是說中軟主動要求提前還款,時間提前,而且三期變兩期。

定心丸二:此次銀團違約為控股權約束條款違約,一般在銀團看好公司或者公司有能力還款的情況下,會給予豁免。當初能借到貸款肯定和弘毅進駐有關,不過今天的中軟實力大增,真的還不起,銀行豁免的概率也大。

定心丸三:現在銀團應該已經在和中軟國際方面商議了技術性違約的事情了,問題不大,因為公司基本面沒問題,賬上還有幾億的現金。在加上要發行新股本身就有一筆新的資金進來,所以現金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綜合分析下來,這次中軟違約的概率非常小。好事多磨,不用擔心。還有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質疑弘毅這樣的退出也太草率了,這樣會導致中軟違約都不知道?其實,弘毅本身是財務投資進入中軟的,對於中軟的管理是完全沒參與的,所以就沒考慮這些銀團貸款的問題,於是導致中軟這個主體出現技術性違約了。

3、對投資“賣水人”的看法

弘毅減持全部是大機構接手,成本3.95,對股價形成支撐,具有一定安全邊際。接下來不管誰再進來,公司都可以按此價格和其談判。除非是很強的業內老大加持,否則一般的財務性投資者很難拿到低於3.95的價格,不然就有違基本商業規則了。

公司現在從財務投資方大股東到了個人股東,結構發生大變化,在加上目前行業景氣,公司戰略清晰,天時地利,對於公司來說是實現快速發展的關鍵時刻。

“賣水人”即將飛上枝頭變鳳凰,但未來好壞還是需要靜觀其變,不過現在,還是讓我們期待這場大戲的真正開演吧。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82

貧困縣面子工程多任性?5000萬元就雕兩只鳳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522.html

貧困縣面子工程多任性?5000萬元就雕兩只鳳凰

一財網 霜月 2015-05-15 16:03:00

近日,媒體爆出國家級貧困縣廣西鳳山縣曾花5350萬元在入縣的山壁上雕刻了兩只鳳凰,花費超過縣財政年收入一半,但實際造價僅290萬元。

近日,媒體爆出國家級貧困縣廣西鳳山縣曾花5350萬元在入縣的山壁上雕刻了兩只鳳凰,花費超過縣財政年收入一半,但實際造價僅290萬元。

鳳山縣“鳳凰壁畫”

該事件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群眾對此看法各異。但隨後引起自治區黨委第一巡視組的註意並介入了此事。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巡視組發現鳳山縣原縣委書記、河池市副市長黃德意涉嫌違紀違法問題。以下是巡視組的部分調查結果:

1、黃德意大搞形象工程,擅自做主動用國家防治地質災害資金5350萬元,在出入縣城的山壁上雕刻“鳳凰壁畫”,花費相當於縣財政年收入的一半還多,但壁畫的實際造價僅200多萬元。

2、插手工程項目,把投資才500多萬元的縣武裝部新樓項目分為3個標段。並由時任縣委書記、縣長、縣人大主任各拿一個標,交給親朋承建。導致標段工程大大超過預算。

3、利用土地出讓謀私利。黃德意夥同縣財政局局長和國土局副局長、農業銀行副行長等人,分別以親屬名義,暗箱操作縣扶貧開發服務公司一塊地。他們先是把地價從1000多萬元壓到470萬元,其次把其中210萬元作為銀行“呆賬”消化處理,最後只用相當於原價1/5的價錢拿到土地進行開發,獲取暴利。

而後,巡視組還核實了黃德意受賄,並擁有5處房產、4棟樓的消息。

2014年8月,黃德意被專案組帶走。2015年3月,黃德意因涉嫌濫用職權、受賄犯罪被審查起訴。

近年來,縣級政府大搞面子工程的新聞數不勝數。特別是一些國家級貧困縣,一方面每年拿政府補貼千萬元,一方面卻斥巨資打造面子工程。這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

貧困縣1.3億造87個牌坊 部分題字官員已坐牢

據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道,海南國家級貧困縣臨高縣耗資1.3億建1.7公里長牌坊群。最大的一座牌坊高達37.7米,上面群龍環繞、氣派十足。

臨高縣的牌坊群

據悉,海南省臨高縣是個國家級的貧困縣,2013年財政收入只有13億元,直到現在,國家每年還要撥給這個縣高達數千萬的扶貧資金。但該縣不但沒有將錢用在刀刃上,反而斥巨資打造牌坊群。《焦點訪談》中還提到,該縣還將投入數億元,建設一個2900多畝的文化公園。對此,各方都有較大的意見。

早在牌坊群建設之前縣里召開的專家論證會上,到會的不少專家就對建設如此大規模的牌坊群提出了相當激烈的反對意見。不過,臨高縣認為,只要項目有合法的手續,就應該上馬,並沒有理會不同的聲音。

而對於群眾來說,該牌坊群風格單一,制作粗糙,格局上也沒有按照傳統牌坊的方式排列,因此除了新建初期遊客較多外,平日里來觀賞的只有寥寥數人。

另還有群眾指出,每個牌坊上都有官員的題字,而且其中一些官員現今已經入獄。

建行政中心建成了“中國館” 花了8000萬

在湖北房縣,有這那麽一個經典的建築,從遠處看去,像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走近了才發現,這個山寨的“中國館”是房縣新建的行政中心。

圖為在建的房縣行政中心一處工地

房縣作為國家級重點扶貧縣,2013年的財政收入只有5.5億元,地方可用3.9億元,每年需上級轉移支付超過20億元。目前地方總債務超過10億元,還本付息每年就需5000萬元。而就是在這麽一個貧困縣內竟然建造了一個耗資8000萬元的行政中心。據悉,該行政中心超批複投資2600多萬元,超面積1800多平方米。

不僅如此,房縣在建設該行政中心時,占用的土地都是國家嚴禁開發建設的基本農田。

房縣信訪局局長付超還稱:“有一說一,你說一個縣級人民政府,幾十年的危房,蓋個房子也可以蓋,你說我們都跟不上老百姓,你們百姓的房子都蓋得好漂亮,莫說政府,那是全縣人民的一個面子。都要面子,說到底就是一個面子的事。”

在此新聞報道不久後,十堰市紀委在接到舉報後聯合各部門組成工作組進駐房縣進行調查。

2014年4月12日,中共湖北省十堰市委根據有關規定,決定對房縣原縣委書記沈明雲同誌停職檢查。同年8月,監察部通報湖北省十堰市房縣違規建設辦公樓問題。湖北省紀委監察廳決定給予房縣原縣委書記沈明雲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予以免職。

房縣原縣委書記沈明雲

無獨有偶的是,今年4月,湖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發布了“房縣政協主席陸毅因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這之間是否有相關聯系,還要看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

房縣原政協主席陸毅

(一財網綜合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焦點訪談》、央視《經濟半小時》、湖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百度百科報道)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27

壞消息也可當做多籌碼 盤點那些借利空消息烏鴉變鳳凰的上市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796.html

壞消息也可當做多籌碼 盤點那些借利空消息烏鴉變鳳凰的上市公司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5-21 13:04:00

在牛市中,由於股市的持續上漲增強了人們的投資信心,好的消息更加刺激了人們的投資熱情,導致的波動也會加大,而此時的壞消息並不能改變太多人們的牛市的觀念,所以對波動的影響不會太明顯,甚至有時候市場會出現反其道而行的詭異反應。

通常人們認為牛市中好消息有杠桿效應,能刺激股市上漲;而熊市中壞消息能明顯刺激股市下跌,但事實並非如此。在牛市中,由於股市的持續上漲增強了人們的投資信心,好的消息更加刺激了人們的投資熱情,導致的波動也會加大,而此時的壞消息並不能改變太多人們的牛市的觀念,所以對波動的影響不會太明顯,甚至有時候市場會出現反其道而行的詭異反應。

金花股份21日複牌漲停

此前,陜西首富、金花集團董事長吳一堅涉令案被查,旗下兩家上市公司金花股份和世紀金花因此停牌,然而今日複牌後,金花股份強勢漲停,世紀金花盤中跌21%。這一現象印證了眼下市場的某種情緒:“只要你對公司基本面情況做了充分的了解,壞消息也能成為好消息,當大眾盲目拋售時,正是買入的好時機。”

壞消息有時也是投資良機

人們根據消息而產生的預期同實際情況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於是,當面對壞消息時,人的第一反應是離場避險;當面對好消息時,又會在多頭情結作用下瘋狂買入。又由於你所面對的消息既有前瞻性的,也有事後印證性的,一旦事後印證性的消息出來後證明前期流傳的好消息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好,市場必然下跌;同理,如果事後印證性的消息出來後證明前期流傳的壞消息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壞,市場必然出現恢複性上漲。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如2008年一路與大熊市相伴的都是利好:上半年先是恢複了新基金的發行審批,暫停了大盤新股的發行,緊接著出臺了大小非減持新政並下調了印花稅,進入下半年後則先是“輿論維穩”,其後央行又對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進行了多次下調,9月更是直接出臺了三大救市政策……而市場卻在一個一個利好的伴隨下一次又一次地創出調整新低。

再如,2007年一路與大牛市相伴的都是利空:官方媒體不斷警示風險,續而央行又多次上調存貸款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以控制流動性,直至後來先後利用上調印花稅、批量發行大盤股、連續批準QDII等手段打壓股市,但市場卻正是在一個又一個利空下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不要害怕壞消息 股市通常漠視它

消息是股市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不同的時期不同類型的消息對股市的影響不同。對於投資者而言,在牛市中,應當更加註意對於信息的收集,而在空頭期中,對於各種消息不必過於反應,而應采取一種更為平和的心態來而對市場的起伏。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這些是對大盤而言的,但對個股來說,特別是小盤股,壞消息的影響要大一些。牛市中也是好消息影響大,但熊市中壞消息絕不可等閑視之,有時候會引起恐慌但導致連續跌停。特別是有些投機大戶融資買入一些股票,在熊市中一旦出現壞消息,證券公司多半會給予強制平倉而致使股價連續暴跌。

差不多的消息在熊市和牛市中,對個股的影響大不相同。宏觀的消息對大盤的影響又跟個股不同,所以對投資者來說,還是要先判定大勢,然後根據消息的情況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目前來說,股市還應該認為是牛市,股民朋友對一些壞消息不用過分擔心。

巴菲特:壞消息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

2014年11月1日夜晚消息 在美國這輪牛市奇跡般地持續5年之後,標普500從2009年的666點倍增至2014年10月的近2000點,於是許多股市觀察者認為美國股市將在今年轉漲為跌。當然不乏一些引起投資者和交易員拋售股票的壞消息。

股市專家Ed Yardeni稱:“僅今年,能引起市場恐慌的事件就有很長一大串:1月23日,新興市場的小型危機”;2月28日爆發的克里米亞事件;3月19日的耶倫加息恐慌;4月3日動能股票(momentum stocks)的暴跌;6月10日ISIS入侵伊拉克;7月10日葡萄的銀行引起的恐慌;7月17日馬航飛機被擊落事件;7月29日制裁俄羅斯;9月30日全球增長下滑和埃博拉恐慌,而且今年還沒有結束。”

看完Yardeni列出的壞消息清單,讓人想起巴菲特2008年10月金融危機最黑暗的日子里些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發表在紐約時報上。下面是其摘要:

“回顧下面一小段歷史:大蕭條時期,道指在1932年7月8日觸底。而且經濟狀況還在繼續惡化,直到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1933年3月走馬上任。羅斯福就職時股市已經上漲30%。我們再回想一下二戰前期,美國在歐洲和太平地區的境遇都很糟糕。道指在1942年4月觸底,之後盟軍時來運轉,道指也開始拉升。上世紀80年代早期是買股票的好時候,那時通脹肆虐經濟不振。簡而言之,壞消息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因為壞消息能讓你用較低的價格買到美國的財富。”

“長期來看,股市的消息是好的。20世紀美國遭受了2次世界大戰和其他給美國造成創傷開支巨大的軍事沖突,另外還有大蕭條、大約12次的衰退和金融恐慌、石油危機、流感瘟疫、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然而道指卻從66點漲到11497點(註:2014年10月30日,道指已上漲到17195.42點)。”

那些借利空消息漲停的上市公司

2014年9月11日,泰亞股份發布自查及複牌公告,並宣布了終止重組的決定。但這個通常意義上的“壞消息”,帶來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當日,泰亞股份以漲停板開盤,全天僅在開盤瞬間有所打開,此後一直牢牢封在漲停價。

2015年1月30日山水文化業績預虧 複牌後連續漲停5次

2015年3月16日萬福生科發布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但這似乎並未影響股價的表現。3月18日該股盤中走高,午後開盤不久便站上漲停板。

2015年4月6日中科雲網晚間正式宣布債務違約,但該股7日仍一路上漲,午後居然漲停報收8.4元,讓人大跌眼鏡。數據顯示,有近4億大單流入中科雲網,超2億流出,凈流入近2億元。

2015年5月11日晚間大智慧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立案調查,現對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申請中止審查。12日,大智慧中止審查後低開高走,盤中封住漲停。

 

(綜合上海證券報、新浪財經、摩爾金融)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