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博耳保理安排糊塗賬 戴孤劃

1 : GS(14)@2016-04-20 18:59:31

2016-04-15 HJ

有時候,「鐵哥們」【國情特色用語】做人,難得糊里糊塗,很可能是一點福氣;但上市公司做事糊里糊塗,就會被投資者唾棄一沉百踩,博耳電力(01685)「保理安排」有可能正是一筆糊塗賬。

博耳電力主要業務為在內地設計、製造及銷售配電設備,並提供配電系統方案服務。集團之前主要分為4個業務分部,包括配電系統(EDS方案)、智能配電系統(iEDS方案)、節能方案(EE方案)與元件及零件業務;2005年則新成立了雲服務業務分部。

就如與其他大部分本港上市公司一樣,集團趕上於3月底的「死線」前,派發2015年度成績表。期內,總收入24.7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20.8%;毛利率由35.3%微升至35.7%;股東應佔溢利5.2億元,按年增加13.3%。

單從表面來看,集團去年總收入、毛利率、純利全線錄得增長,投資者或股東都應該感到滿意「收貨」;但俗語說好戲在後頭,當投資者或股東細心發掘業績公告的細節,就會發現內裏隱藏的糊塗賬。

博耳表示,由於2015年下半年對其「保理安排」進行檢討,並就截至2013年及2014年兩個年度業績作出若干調整,導致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部分賬目須予重列。

應收貿易賬款倍增

當中,去年底應收貿易賬款高達29.23億元,較前年重列數字13.69億元,大幅上升近1.14倍;客戶貸款亦達12.82億元,較前年重列的8.06億元,急升59.17%;現金水平則急降至1.55億元,較前年重列的6.66億元,大幅減少5.1億元。

「鐵哥們」可能對「保理安排」感到陌生,其實「保理」(Factoring)全稱為保付代理,又稱託收保付或應收賬款融資。賣方將與買方訂立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產生的應收賬,轉讓給保理商或提供保理服務的金融機構,以獲得資金融通。

博耳的「保理安排」是其與銀行及客戶就應收賬款訂立的安排,集團把應收貿易賬款轉讓予銀行,以換取銀行支付收購債權人權利的款項,而相關之保理費用由集團承擔。集團自2012年以來向合資格客戶提供這項增值服務,目的不但可減輕客戶於付款時承受的時間壓力,亦可減少集團的未償還應收貿易賬款。

但若干客戶自2013年的相關「保理安排」欠款期限屆滿時,卻要相關銀行給予再融資,即是變相拖數。由於「保理安排」欠款與集團保理賬戶,及其於銀行的可動用信貸額度相連,亦是客戶與銀行維持關係的方法,故此博耳決定代客償還有關欠款,再度變成為應收賬款及客戶貸款。

代客還款添不明朗

博耳為了平息市場疑慮,不但於未來公布季度數據,更訂下今年底前收回賬款的時間表。有券商更指出,集團客戶貸款抵押品比例高,主要客戶又是醫護行業,預期應收賬未能收回的風險有限。

戴Sir卻認為,博耳新開展的保理安排出現問題,最終要代客還款把應收賬款還原兼成為客戶貸款,令到經營狀況及資產質素明顯惡化。這筆糊塗賬難免會動搖投資者或股東的信心,擔憂其企業管治水平下降。

可能是要挽回市場的信心,控股股東與集團訂立臨時口頭協議,授予5億元無抵押及免息貸款,期限3年,擬用作一般營運資金用途,以及支持集團今年多項業務發展計劃。成效如何,「鐵哥們」不妨拭目以待。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國情特色用語】。

?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博耳保理安排糊塗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490

郭台銘捐家鄉千萬 慘變糊塗賬

1 : GS(14)@2016-09-10 13:51:30

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郭台銘祖籍山西,過去一直心繫老家,10年前更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約1,160萬港元)回鄉,但近日內地媒體發現,過去十年收了捐款的村落,並沒有建成原定的建設,反而欠債約500萬元(約580萬港元),就連該村村委的賬戶都被法院凍結。


村委欠債500萬

郭台銘於2006年曾回祖家山西晉城南嶺鄉葛萬村,捐贈1,000萬元,用於農村建設,包括興建可容納3,000頭豬的養豬場及供村民以沼氣生火做飯的沼氣池,但直到10年後的今日,養豬場因被當地政府要求擴充至容納一萬頭豬,用了過多經費,配套的沼氣池「爛尾」。捐款的監督人郭小平表示,所有工程都沒有公開招標,大部份的支出亦無正式收據。根據葛萬村提供的承包合同,工程尚有約475萬元(約552萬港元)未支付,即村委仍欠債500萬元。不少村民更指,當時的村主任郭衞兵在興建豬場時,私自以每年30萬元(約35萬港元)這個偏低的價錢,承包給關係密切的一名醫院女工,而獨攬豬場盈利。葛萬村負債,村委賬戶更被法庭下令凍結,村民眼中的罪魁禍首郭衞兵,竟只是以「留黨察看一年」作處分。郭小平表示無告知已經5年沒回老家的郭台銘這些亂象,「挺丟人的」。廣東《南方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0/197663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70

山東墨龍的糊塗賬 戴孤劃

1 : GS(14)@2017-02-12 00:08:41

2017-02-10 HJ

近年來,內地出現一種現象,清朝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所寫的「難得糊塗」四個字,竟然像傳單那樣被製成各種禮品式的拓片或作為像章推銷,反映對人生價值取向的改變。

但戴Sir認為,「鐵哥們」【國情特色用語】做人處事偶爾「難得糊塗」,可以說得上是一種福分;然而, 「難得糊塗」放諸於上市公司之上,就似乎是有點兒那個,且看山東墨龍(00568)(002490.SZ)的糊塗賬。

山東墨龍主要從事石油機械設計研究、加工製造、銷售服務和出口貿易,產品主要有油管、套管、石油專用無縫管、抽油杆、抽油泵、抽油機、潛油電泵、 注液泵及各種井下工具等。該等產品大部分出售予內地的油田,部分則出口往北美國家。

不難想像,山東墨龍產品大部分售予內地油田,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和中國石化集團為其在內地的最主要客戶;然而,山東墨龍向中石油集團和中石化集團銷售產品佔收入比重卻持續下跌,2007及2008年度均超過四成,如今已下跌至不足兩成。

山東墨龍近年來業績大上大落,2012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為1.34億元(人民幣.下同),2013年度由盈轉蝕1.76億元,2014年度又再轉賺2023萬元, 2015年又變為虧損2.6億元。

根據最新業績公布,山東墨龍2016年首三季純利為834萬元,按年下跌34%;當時集團發出盈利預喜,估計2016年全年業績將扭虧為盈,預計可賺600萬至1200萬元,主要是拓展市場取得進展,以及提高產品材料質素保證產品品質。

盈喜變盈警 董事長套現

山東墨龍於今年2月卻突然變臉,之前發布的盈喜改為盈警,最新預計2016年全年可能出現淨虧損4.8億至6.3億元,原因是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集團經營業績大幅下滑,須對存貨、應收款項、商譽等計提減值準備。

「鐵哥們」可能以為,上市公司估錯業績時有發生,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據戴Sir知悉,可能有內地股民受到盈喜利好消息刺激,繼而在高位買入山東墨龍股份,更加糟糕的事情是,山東墨龍控股股東期間曾經減持。

去年11月23日,山東墨龍控股股東兼董事長張恩榮之子、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雲三先減持750萬股A股,每股平均價10.97元,套現8227萬元。今年1月13日,張恩榮再減持3000萬股A股,佔總股本3.76%,每股平均價9.25元,套現約2.78億元。

沒及時披露 中證監立案

戴Sir認為,張恩榮和張雲三作為山東墨龍的董事,相信會接觸到不少與集團有關的機密經營數據,集團突然由盈喜變盈警期間,兩人減持套現,難免令人懷疑會否涉及內幕交易。

再者,張恩榮、張雲三作為一致行動人,在減持山東墨龍股份達到5%之時,沒有及時向中國證監會和深交所提交書面報告並披露權益變動書,在履行報告和披露義務前沒有停止買入股份,或違反有關規定。據此,深交所從1月26日起至2月24日止已對張恩榮和張雲三的相關證券賬戶採取限制交易措施,中證監亦對兩人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的行為展開立案調查。

總括而言,山東墨龍突然變臉由盈喜變為盈警,以及控股股東兩父子在期間減持套現,可以稱得上是兩筆糊塗賬。戴Sir期望,內地監管機構的調查能夠水落石出,為小股東權益把好重要一關。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國情特色用語】。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山東墨龍的糊塗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