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今年科技界關鍵字:智慧車+虛擬實境 美國CES現場直擊〉

2016-01-18  TWM

每年的CES(消費性電子展),都是全球最新科技趨勢發展的風向指標,今年,《今周刊》特別在美國現場直擊,觀察最新趨勢。除了智慧車延續去年熱度,持續 成為展場上最受矚目焦點;新崛起的VR(虛擬實境),一樣展現出超高人氣,預期兩者都將是未來幾年,不能錯過的關鍵科技趨勢。

每年一月,CES的到來,都會為美國拉斯維加斯這座五光十色的賭城換上科技新裝。而在二○一六年,來到拉斯維加斯不可能錯過的兩樣東西,是智慧車和VR。

早在開展前,CES主題演講的名單,已經為這場年度消費性電子大秀定調。在三天八場的主題演講中,除了CES的常客英特爾、三星,和主辦單位消費者科技協 會(CTA),其餘五個名額,就有兩個給了汽車大廠福斯品牌執行長迪斯(Herbert Diess),和美國通用汽車執行長兼董事長巴拉(Mary Barra)。

其實一五年,車聯網應用就開始在CES受到 很大關注,而在今年,車用相關的展示規模又比去年進一步擴大,包括奧迪、賓士、豐田、福特、現代、BMW等,歐、美、日、韓,全球幾大車廠全數到齊,估計整體展區有超過五百家車用相關廠商展出。

甚至,非傳統車用供應鏈業者,如高通、輝達(NVIDIA)等,今年也不約而同以車當作展場主題。走遍CES展場,讓人忍不住懷疑,這次究竟是來到CES?還是拉斯維加斯車展?

趨勢:跨界整合

傳統汽車攜手科技業,大家都在拚智能化這個奇特的現象,反映出傳統汽車業與科技業正加速走向跨界整合。首先,車內的控制系統逐步從傳統的機械式儀表板,轉 向數位化顯示螢幕。有業者形容,這就好像是在車內嵌入一台平板電腦,只是形狀不再方方正正。連帶地,操作方式也因此增加觸控、聲控或手勢操作等更多選項。 而包括豐田在內等大廠,更已經著手展開汽車人工智慧的開發。

另外,每一輛車也都加入了更多行車輔助功能。

以現代汽車展示的透明汽車為例,在車的前後兩端、車頂和兩側,都裝上數個攝影機、雷達、胎壓感測器等各式感測裝置。另外,在車的內部,也有業者如 Pioneer(先鋒),裝設了可以偵測駕駛心跳功能的感測器,當心臟跳動的頻率下降,儀表板就會自動噴出薄荷香氣,幫助駕駛振作精神。

當車子有了作業系統,並安裝上各式各樣的感測裝置,然後連上網路,這就像是一台可以行走的連網電腦。因此各家車廠也紛紛打造自家的雲端平台,除了藉此形成 車與車之間的車聯網,也積極與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整合,如即時得知各地區路況,調整路線;或在馬路轉角處避免與來車相撞;還有在回到家之前五分鐘,自動打 開冷氣等,全面深入消費者的生活。而更進一步,各家車廠都在朝向自動駕駛的方向努力。

風向:車廠反客為主

賓士、福特未來會變科技公司?

同時間,科技廠商也不甘於只能在汽車世界裡擔任配角,在今年的CES展場上,眾多國際知名車廠之中,就出現了一家成立才不過十八個月的新創公司「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

該公司展出首款概念電動汽車FFZERO1,即獲得PCMag等多家科技權威媒體頒發二○一六 CES最佳汽車等大小獎項。同時,Faraday也已經宣布要在拉斯維加斯投資十億美元建車廠。而這家獲得各界高度關注的新汽車公司背後,主要投資者就是 中國網路公司樂視(LeTV)。

除了樂視,包括Google、Uber、蘋果等高科技廠商,從來就不掩飾他們對汽車產業的興趣,或許再過幾年,這些科技大廠、網路公司,都將以車廠的身分,現身CES。

雖然,目前許多車聯網相關的展示都還只是概念,不能立即進入商用。但可想像,這些擁有龐大資源的眾家車廠,與科技大廠的同步投入,加以兩方之間微妙的競合關係激盪,很多願景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

而最終究竟是福特、賓士這樣的車廠會先變身為科技公司,還是Google、蘋果這些科技公司會先改寫汽車市場的面貌?車廠與科技業間的賽跑,預期在未來幾年都會是市場注目焦點。

在智慧車之外,今年的CES,人氣最高的項目絕對非VR莫屬。

最好行銷工具:VR

哪裡可體驗,人潮就在哪裡從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的中央大樓走進去,第一個吸引目光的,就是三星那彷彿小型遊樂園般的VR劇院體驗區。一個個體驗者戴上 Gear VR眼鏡,坐在會自動前後左右擺動的模擬劇院椅子上,不時可以聽到歡呼聲,看得出來,他們彷彿都覺得自己真的坐上了雲霄飛車。

這樣的劇院式體驗設計,一次約可消化二十人之多,然而三星體驗區前,一路蔓延到其他展位的排隊人龍,始終沒斷過。

還不只是三星,一四年帶起這波VR熱潮的虛擬實境頭戴式裝置大廠Oculus,其展區周圍,一樣呈現被排隊人龍包圍的盛況,而該廠在CES期間,也正式展 開VR商品預購,進一步提高市場對它的關注度。現場工作人員表示,以一個人體驗六至十分鐘估算,排隊等待體驗的時間,最長可以達到四小時,而且這還是在他 們強制禁止更多人加入排隊的狀況下,才將等候時間控制在四小時內。

車廠最愛

體驗真實行車感,彌補展場限制另外,索尼在自家攤位也設置了PlayStation VR體驗區;宏達電則除了發表新一代產品Vive Pre,也在會場外圍放置大型VR體驗車。

同時,現場也有許多VR軟硬體相關的新創公司,如亞洲虛擬現實科技(3Glasses)、來自中國的蟻視,和美國的NextVR等。而為期四天的CES展會裡,以VR為主題的相關論壇演講,更是多不勝數。

實際上,可以說整個CES展會就是對VR產業最好的行銷宣傳。因為走在會場裡,大概每隔幾個攤位,就可以看到VR體驗區。而有趣的是,這些廠商大多不生產VR硬體,更不是相關的軟體或內容供應商,他們之所以在攤位上設立體驗區,主要是將VR作為行銷工具。

除了藉此吸引更多參觀者停下腳步,他們也希望VR的沉浸式體驗效果,可以讓參觀者的印象更深刻。當中,以車廠應用VR作為展示工具的廠商最多,畢竟對比平面螢幕,VR更能帶來真實行車的體驗感,也彌補汽車無法在室內展區開動的不足。

對VR這樣一個新興產業來說,市場的教育和推廣正是他們現階段最需要的,而CES的加持,顯然成了最有效的助力。

明日之星

VR生態系,可望加速成形不過,提高一般大眾對VR的認識度,只是第一步,從Oculus公布虛擬實境頭戴顯示器「Oculus Rift」的預購價格,將從五九九美元起跳,引發消費者抱怨,連創辦人拉奇(Palmer Luckey)都得親上火線致歉就可以看出,VR裝置與消費者的期待還是有一段距離。同時在技術面,不論是重量、無線化,或解析度和內容豐富度等方面,業 者也承認目前仍然存在不小的進步空間。

但不論如何,各家軟硬體大、小廠商爭相投入的舉動,說明了VR確實是繼物聯網、穿戴裝置和車聯網熱潮之後,現階段最受期待的明日之星。

在CES的推波助瀾下,VR生態系也可望加速成形,帶起另一波新商機。

採訪後記》

當CES滿是陸廠,台灣呢?

有人說,今年的CES散發著濃濃的中國風,記者在現場則觀察到,今年CES的台灣味,也比過去幾年淡了不少!

今年的CES有來自全球,將近4000家廠商參展,而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其中,單單是深圳市政府,就帶了數百家廠商,規模大到可以自成一區。但 數量不是最重要的,實際走一趟展場不難發現,這些中國廠商雖然都有大筆預算參展,但不少公司多數時候都是空蕩蕩地,乏人問津。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在這1000多家中國廠商中,也不乏如通訊大廠華為,或是無人機大廠大疆這般,具有國際能見度與國際水準的企業。除了產品實力不輸人,在展場設計、人員解說等行銷實力上,中國廠商也愈來愈具備國際水準。

反觀台灣,自PC產業走下坡之後,與CES之間的關聯似乎就變得愈來愈淡了。後來幾波新趨勢,不論是智慧型手機、智慧家庭,或是近來相當熱門的無人機、智慧車等,台灣似乎都無法找到有利的施力點。

而就台灣三大消費性電子品牌商的動向來看,這次宏達電和宏碁雖在展前舉辦了記者會,卻沒有在CES場內設點。特別是宏達電相較於三星和Oculus這兩大VR廠商的大規模參展,在VR元年的這第一場戰役,宏達電似乎在氣勢上已經先矮人一截。

此外,華碩在今年更是連記者會都省了,只在CES會場附近飯店租了房間,做產品展示。

業內人士感嘆,在CES展場裡,若非刻意尋找,要想碰到台灣廠商,似乎愈來愈不容易,而且就算參展,規模普遍也比過去更小。

以今年來看,少數展出較具規模的台灣業者,大概只有金寶旗下的3D列印機公司三緯國際。

當然,各家業者各自有不同的策略考量,如近來將營運重心轉向手機的華碩就表示,未來大型活動會以自行舉辦為主。而對於CES這類國際大型展會,可能傾向採取參加,但未必召開記者會的方式。

然而,CES終究還是國際科技趨勢的重要展場,當台灣在國際展會的能見度愈來愈低,不免讓人對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感到憂心。

撰文 /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18

2016業務力 5大關鍵字出爐! 1,200位菁英票選,打破悶業績的武器

2016-02-22  TWM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景氣燈號,連續亮出七個代表「低迷」的藍燈;可以說是所有業務人員非常辛苦的一年。開春之後,依舊未見起色,在業務第一線衝鋒陷陣的業務菁英們,將如何面對二○一六年?什麼是業務力的關鍵?

《商業周刊》首度邀請「商周學院」超業講堂名師,與跨產業行銷業務團隊主管,共同推薦代表金猴年「業務關鍵字」,並在商周官網進行為期兩週的票選活動,經由超過一千二百位各界業務菁英的圈選,票選結果出爐,最能代表二○一六年,突破遲滯景氣的業務態度關鍵字詞是「翻轉」!而排序在「翻轉」後面的其他業務關鍵字,則分別是「蛻變」、「初心」、「大數據」和「行動」。

趨勢變了!業務工作去中間化大數據介入,扭轉顧客消費習慣數位趨勢觀察專家、「商周學院」超業講堂講師的許景泰認為,「翻轉」成為業務菁英們最重視的關鍵宇,因為越來越多非典型的戰術和業務形態,正顛覆原本的產業秩序和生態。

許景泰指出,在科技變革的全面衝擊下,業務工作正面臨「去中間化」、「去代理人」,以及產業藩籬瓦解的新競爭環境,例如金融業要面對的,不再只是同業之間的行業內競爭,而是如騰訊、阿里巴巴等網路公司。

尤其是自媒體、即時通訊的大量發達,更改變原本品牌和顧客之間,存在的資訊不對稱關係,這都改變了業務工作的遊戲規則。

富邦人壽業務經理,連續蟬聯保險業最高殊榮MDRT(百萬圓桌會)最高榮譽TOT(頂尖會員)的楊美娟則指出,從金融市場的經驗出發,選出「翻轉」這個詞,代表若繼續延伸傳統的成功方程武,已經看不到未來了。尤其是大數據的介入,改變人們選擇商品和服務的決策路徑,當消費邏輯改變,就需要全新的業務開發工具。

楊美娟以團隊帶領為例,過去只要靠不斷激勵,給予更高獎金和報酬,或持續進修相關領域專業,就能鼓勵團隊成員闖出好績效,但現在可能是營造快樂開心的工作環境,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而這正是業務領導人必須被翻轉的觀念。

心態變了!從「說」變「聽」傾聽客戶聲音,取代洗腦式推銷著有《絕對成交勝經》、曾經擔任法商萊雅集團(L'Oreal蘭蔻(Lancome)教育訓練經理的張敏敏則指出,因應產業變革,以及銷售流程的重組,有三個核心的「翻轉」心態,是業務工作者應該要自我提醒的。

首先,面對客戶時,從「說」變「聽」的翻轉,以傾聽顧客的聲音,取代洗腦式的推銷,因為面對過多的質詢,人們變得缺乏耐性,越多的銷售話術,只會帶來反效果。

其次,則是和過去不斷靠陌生拜訪或翻電話簿,苦勞型的業務開發模式說再見,積極擁抱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的整合,搭上大數據列車,用資訊力來擬定策略,翻轉業務思考方式。

最後,則要有挑戰高端客戶,和高價產品的勇氣。張敏敏表示,不敢嘗試接觸高端客戶或銷售高價商品,其背後代表的是銷售勇氣不足,事實上,「要有本事讓高端客戶黏住你,才能真正展現出你的業務工作價值。」翻轉,代表了展現全新工作方法、思惟與心態。我們也看到,即便大環境不好,在不同領域都有展現翻轉思維的超級業務員,在業務上開花結果、勝人一籌。

新業務力,代表了不是小改變,而是翻轉舊有,展現全新工作方法、思維與心態。

我們也在業界看到,即便大環境不好,仍然在不同領域都有展現翻轉思維的超級業務員,在業務上開花結果、勝人一籌。

撰文者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04

動漫、遊戲產值五千億,百度、騰訊搶淘金 今年中國股市最夯關鍵字:二次元

2016-04-11  TCW

中國經濟雖低迷,動漫相關產品買氣不減,以九○後為主的2.6億消費群,創造了全新概念股。

今年第一季全球表現最差

的中國股市,卻有一組概念股生氣蓬勃,連中國網路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搶進這個新產業。

它叫作「二次元」,用語源自日本,指的是「ACG」(動畫、漫畫、遊戲)等年輕人次文化,在網路、影視等擴大加持下,從虛擬世界跑出真金白銀的產業商機。

可別小看它。美國漫威英雄系列攻占全球電影院,日本更是動漫王國,如今,中國市場二次元大餅,也熱騰騰出爐。

例如,百度旗下視頻網站愛奇藝,已成立動漫創作公司;中國有兩大二次元社交平台,亦即「彈幕網站」(編按:可在網站上邊看影片邊發議論,網友評論會像炮彈射出似的充滿螢幕),其中AcFun,是阿里巴巴陣營一員;Bilibili,三月下旬剛宣布與騰訊旗下動漫公司合作出品動畫。中國網路三巨頭,一個都不敢缺席。

從內容到版權,大賺粉絲財因為抓住二次元產業,就抓住了消費新生代。九成以上的二次元消費者,是中國所謂的「九〇後」,也就是一九九〇年後出生的富足一代。即便中國經濟震盪,成人世界的精品等消費緊縮,但備受父母疼愛的一胎子女消費力可不手軟。

「理解二次元世界中的符號與語言,是品牌做好九〇後行銷的一個重要前提,」艾瑞諮詢專欄作家趙旭隆指出。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二次元用戶報告》,中國的二次元消費者已達到二億六千萬人。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也指出,中國動漫產業產值高達人民幣一千億元(約合新台幣五千億元),並將在二〇二〇年突破兩千億元。

「IP這種粉絲經濟,以互聯網、電視、電影、手機遊戲為渠道,加上衍生品的開發,產業規模是非常大的,」中國匯豐晉信投資部總監曹慶說。

IP指的是智慧財產,也就是台灣慣稱的內容產業。從上游的內容製作、中游的版權引進和管理,到下游的遊戲、周邊商品,二次元產業鏈上的中國上市公司如奧飛娛樂、美盛文化,皆受資金追捧,股價跑贏大盤。

了解動漫產業以及其背後的次文化,還有更長遠的著眼點。畢竟,當兩億消費人口從二次元世界,走向三次元的實體社會,次文化變成主文化,市場規模就不只人民幣兩千億元了。

撰文者陳彥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45

日本行銷名師松橋良紀 親授不敗心法 只重複關鍵字 銷售之神這樣成功

2016-07-04  TWM

業績不振、曾列公司資遣黑名單,日本的銷售天王松橋良紀,如何在生涯低谷中,學著「好好聽別人說話」,就能增進客戶的信賴關係,還讓銷售力飆速成長?

撰文•王炘珏

日本知名行銷諮詢講師松橋良紀首次來台,本月二十二、二十三兩日在《今周刊》的超業甲子園論壇中,分享從魯蛇翻身贏家的經驗,吸引了近三百人慕名而來,向這位「沉默的銷售之神」取經。

「我曾經是公司四百五十名業務員中,業績吊車尾的那一個,差一點就被開除了。」一開場,松橋便先自嘲,還風趣地比出砍頭的姿勢。面對台下九○%都有銷售背景的參加者,不諱言地說出自己的失敗經歷。

與許多遭遇困難的銷售員一樣,個性內向又不善說話的他,曾處處碰壁,經歷事業低潮。但他以失敗為借鏡,靠著十六年來超過一萬次的實戰經驗,開發出一套「聆聽式銷售法」,目標是讓不擅長說話的人,都能像他一樣,安安靜靜地開創奇蹟。所謂的聆聽式銷售法,顧名思義,就是要大家「聆聽顧客說話」。然而,這句話看似簡單,背後卻大有學問。

別談專業》聆聽顧客說話

如何提升銷售數字,是銷售員永遠的課題。以往的銷售法,都著重於「溝通能力」,要會說話、懂得表現並傳達出產品的優點。

對此,松橋表示:「可以理解大家喜歡用『換句話說』或舉一反三的提問,表現出自己的專業。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聰明的,但這也顯現要安靜聆聽是很困難的。」在論壇中,松橋利用小組練習,一人扮說話者、一人扮聆聽者。說話者要分享自己開心的事,聆聽者則不能提問,只能重複對方說過的關鍵字。沒想到,大家都忍不住開口,這也讓學員們體悟到,原來,自己都沒有聽別人說話。

松橋認為,銷售的關鍵是在於建立信賴關係,先讓顧客說話,再引導出他們的需求及遭遇到的困難,才能對症下藥。「顧客其實根本不想聽你說那些!」講得天花亂墜,還可能阻斷了顧客對商品的興趣。他建議大家可以試著以成交為前提,杜絕可能被拒絕的原因,再做出相對應的商品說明,藉以建立信任感。

如此一來,能事先排練好劇本,大幅提升成功的可能性。松橋有套「猜拳必勝法」令人玩味,他說:「慢出就贏了!」只要讓對手先出招,見招拆招,當然穩贏不輸。

了解聆聽的原理後,該如何運用?松橋強調「細節的掌握」很重要。

快速對頻》跟著對方點頭

他表示一定要小心觀察,聆聽時,不要急著發問,只能重複對方說過的關鍵字。配合對方的呼吸、聲調、速度和肢體,尤其是下巴的動作。他說留意對方下巴的移動,跟著對方一起點頭,即是「快速對頻」的訣竅。松橋表示,人會在下意識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只要在最短時間掌握細節,除了能緩和對方的警戒心,還能建立信賴關係。

在小組演練中,松橋運用智慧手機的錄影功能,讓學員透過畫面,確認自己在聆聽別人說話時,是否有跟著對頻。

看到自己被錄下來的反應,場內驚呼與討論聲此起彼落。參加者超越巔峰教育訓練所的林裕峰表示,如此的風景十分少見,從練習中學到很多。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執行長黑立言也在講座中表示,銷售要問「有品質的問題」,問題不在長,而是要問出關鍵。另外,還傳授了「現、目、障、後、價」五字心法,說明對客戶應有全面的了解,清楚公司的現況及目標、掌握所遇到的障礙,及可能導致的後果與價值。

第一次來到台灣的松橋,被問到台日學員間的差異時,他認為,「台灣學員更為好學、積極,還帶著滿滿的熱情!」他希望台灣學員能真正了解聆聽的重要。

松橋嶄新的教學風格,利用智慧型手機的互動練習,他強調,「不是一味地要你做什麼,而是要你分析對方的類型,對症下藥。」松橋的理念打動了所有參加者,日本人的嚴謹與台灣人的熱情,激盪出不同於以往的學習火花。

聆聽式銷售心法

1. 不根據前後文,只挑出一個關鍵字去做重複2. 避免用「是」「嗯」回應3. 表達情感的語言,千萬不要放過!

4. 從聲音及表情去挖掘對方隱藏的情感,並做重複5. 留意小細節,例如:一定要誇獎顧客放在玄關的擺設。人會將自己覺得滿意、想被誇獎的物品放在玄關

松橋良紀

經歷:美國NLP協會認定講師現職:溝通綜合研究所理事長著作:《沉默的銷售之神》、《不說話才會賣!讓顧客主動掏錢的7堂銷售課》、《如何從聊天中得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05

【旅遊籽】教你十個關鍵字 清邁市場食盡泰北美味

1 : GS(14)@2017-03-22 00:32:02

Carol五年前認識Tom,一年後即決定嫁來清邁,兩口子一起經營食店。



【旅遊籽:浪迹遊蹤】要食得其法,可由認識一國語言開始。因為往往最地道的飲食文化,都藏於巷弄街市之中,單憑英文未必世界通行。不過語言學習是長年修業,做個三日兩夜旅人,臨急抱佛腳,也最好有幾個單字傍身,點菜都易點吧。此念頭去泰國往往更濃烈,單是一碟炒飯不同醬料、加不加辣、兜唔兜亂,而經衍生十款變化幾十個詞彙,味道差異可大可小。這次找嫁去清邁的Carol與丈夫Tom帶路,遊清邁最地道的街市,用十個關鍵字,教你食盡泰北美味。



同樣的場景,不同的地方。五年前,Carol的麻辣火鍋店在旺角,今日變了在清邁。身邊多了一身黑實、高大健碩的Tom,兩人在港認識,拍拖一年,她就決定嫁來做泰國人妻,兒子Jayden亦已三歲多。他倆的菜館在尼曼路,由於要採購食材,經常出入街市。清邁最大的市場,為古城東的瓦洛洛市場(Warorot Market),惟該處遊人眾多,觀光味濃,當地人都愛到城北的塔尼市場(Siri Wattana Market)。塔尼市場頗大,分街市與熟食中心兩邊,外圍就有許多生活雜貨店、油糧辦館。熟食中心半露天設計,30幾個檔口對街,由朝早6點一直開到夜晚7點,一大早就見鑊氣炒到㷫烚烚。中間為座位區,因人多坐得有點逼,但衞生方面,倒比香港的更乾淨企理。



塔尼市場的街市部份亦有不少熟食檔攤。

熟食中心30多檔對街,座位區於中間,乾淨企理。

經常到市場採購,Tom與攤販相當稔熟。


清淡重原味 一碟肉碎炒飯看不同

來街市,自然想食泰北地道的。Tom於清邁土生土長,就請他先點菜,一上桌,竟是見慣見熟的香葉肉碎炒飯。大概所有的民族,即使大江南北菜系各異,都有屬於它們的番茄炒蛋,明明食材煮法都一樣了,卻食得出各家各法。泰國菜分四大菜系,中部偏甜、南部重鹹重辣、東北愛乾辣涼拌,而以清邁為中心的北部菜,則最清淡溫和。因地制宜,只因這一帶氣候清涼,不如中、南部愛下辣下椰奶,煮食時多用鹽、香料吊味,盡量呈現食材原味。Tom特地叫了兩碟香葉肉碎炒飯,一碟加皮蛋、一碟加當造的筍,沒有香港食慣的嗆辣,感覺頗為清新。「同店主講Pad Krapow(香葉肉碎炒飯),皮蛋的泰文是Khai Yiew Ma,筍就是Nor Mai。」另外還有名為Khai Jiew的泰式奄列,上面淋上紅咖喱汁,亦是Tom的心水推介。



兒子Jayden今年三歲。

茶檔提供泰式奶茶。15泰銖($3.3)

市場裏有磅,讓顧客可自己磅重,以防「呃秤」。

成碟炒飯落肚,飽了九成,兩夫婦帶我們到街市尋寶。街市裏頭乾濕分離,海鮮、肉檔都只有獨立空間,感覺衞生。有趣的是除了新鮮食材,地下一層盡是熟食小攤販,由茶檔、糕店、小食等,足有30多個。排近門口的是炸物區,「泰國人好鍾意食炸嘢,炸天婦羅、菜、金菇、番薯,乜都炸。」Carol隨即買了些炸番薯,「不是很甜,但很煙韌。似芝士波,但無芝士味。」不過最吸引,必然是炸豬皮,「Kaeb Moo是傳統泰北小食,分兩種,一種只得皮,另一種連埋肥膏,好食得多。」食落似蝦片鬆脆,帶豬油香味,惟乾啃不易,泰北人吃時要配上青椒醬Nam Phrik Num,「係用烤過的青椒、洋葱及蒜頭做的,甜甜的。」就像食Nachos不能缺辣椒醬一樣,這種青椒澀而不辣,與豬皮是絕配。


必試炸豬皮辣肉腸 炸竹蟲糯米糕上怪異榜

泰北另一名物,是腸。Sai Oua形如蚊香,放在網燒爐上面,肉帶黃色,以薑、蒜、辣椒、香茅等製成,本身就十分惹味。「呢隻腸比較濃味、偏辣。泰北人好鍾意食糯米飯,無論紅、白色都好。佢哋買20蚊腸、搭5蚊糯米飯,咁就夠一餐。」另一種就是粉紅色的Naem,以生豬肉、豬皮及糯米,混入蒜及辣椒,發酵3至5日而成,味道微酸,口感彈牙。「食嘅時候,泰國人就將佢切粒,連蒜頭、新鮮辣椒嚟送酒食。」泰北飲食文化獨特,除了上述正路「名物」,市場亦不乏奇形怪食。泰北、東北地區竹林多,用來做竹藝品、竹筍之餘,生長在竹裏頭的竹蟲Rod Duan亦作盤中餐。「竹蟲好肥,蛋白質豐富,油炸後送酒一流,我哋當薯條咁食。」另一邊的甜品區,一種名為Khao Kriap Pak Maw的泰式甜品,外國人眼中猶如輻射變異的藍色物體,亞洲人飲慣三色冰自見怪不怪,據說是經過藍色植物染色的糯米糕,倒上椰奶,與豬肉碎及炸蒜食用,「好甜,比中式甜品甜好多。」未必合港人口味,旁邊還有泰式竹筒飯Khao Lam,將有黑豆、紫或白糯米塞入筒燒,翻開卷軸般的外皮,內裏是熱烘烘的紫糯米飯,不致過甜又夠飯香。可以伴以小盤蟹膏Pu Ob一起吃,十分不錯。每樣小食不過數十泰銖,幾蚊港紙,想食盡平價美味,記得將泰文讀音放口袋。


10種街市必吃小食讀音

1.Pad Krapow香葉肉碎炒飯加了皮蛋(Khai Yiew Ma)更好吃。45泰銖($10)

2.Khai Jiew泰式奄列上面淋上紅咖喱汁,伴飯食用。45泰銖($10)

3..Kaeb Moo炸豬皮似蝦片,帶豬油香味。20泰銖($4.4)


4.Nam Phrik Num青椒醬澀而不辣,與炸豬皮是絕配。

5.Sai Oua泰北香腸把形如蚊香的泰北香腸放在網燒爐上面,肉帶黃色,以薑、蒜、辣椒、香茅等製成,本身就十分惹味。35泰銖($7.7)

6.Naem酸肉腸以生豬肉、豬皮及糯米,混入蒜及辣椒,發酵3至5日而成,味道微酸。20泰銖($4.4)


7.Rod Duan炸竹蟲泰北竹林多,割下的竹子除了做工藝品、當筍吃,裏面的炸竹蟲都都一併食用。50泰銖($11)

8.Khao Kriap Pak Maw糯米糕藍色的糯米糕,倒上椰奶,與豬肉碎及炸蒜食用。20泰銖($4.4)

9.Khao Lam泰式竹筒飯翻開卷軸般的外皮,內裏是熱烘烘的紫糯米飯,不過甜又夠飯香。20泰銖($4.4)


10.Pu Ob蟹膏小盤蟹膏可伴糯米飯吃。25泰銖($5.5)

塔尼市場沒瓦洛洛市場大,卻夠地道。

塔尼市場(Siri Wattana Market/ Thanin Market)

地址:Chang Puak Road, Chiang Mai時間:約6am-7pm交通:由古城區中心,乘車約12分鐘


Travel Memo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毋須簽證機票:HKExpress香港至清邁,來回連稅、20kg行李約1,780港元起滙率:1港元約兌4.5THB,文中價錢已折算為港元鳴謝:HKExpress、泰國政府旅遊局(香港辦事處)、廢氏清邁私生活



記者:甄俊宇攝影:林栢鈞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20/199613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1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