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手機的門檻」之二:空檔困境

http://www.eeo.com.cn/2012/0717/230128.shtml

經濟觀察網 張昊/文 手機的互聯網化已經是個趨勢,這實在沒什麼好爭論的。正是因為手機的前面加上了「智能」兩個字,硬件廠商和電信運營商將不得不把權杖交到互聯網公司手上。

但我們有必要去探討商業模式中最常見的「timing」的問題,那就是這一波互聯網公司做手機,是不是一個好的機會?

時機

互聯網公司做手機在當下的商業模式其實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電子商務,這一點不用解釋過多。而它未來的商業模式自然是靠服務掙錢,這也是一眾如周鴻禕、雷軍這樣的互聯網大佬給大家布的道。

但它的不合理性顯而易見,一旦兩種商業模式之間的空檔期長得讓它們無法承受,那麼這個邏輯便不成立。

很簡單,為了實現未來的商業模式,互聯網公司必須要拿到更多的話語權。這意味著不僅僅是渠道和推廣需要進一步改善,它們還需要把更多的「流量」從線 下帶到線上來。這包括足以替代線下服務的線上服務,從而產生足夠旺盛的用戶需求和購買習慣。嚴格意義上講,除了上游的設計和製造環節,互聯網公司應該接手 從銷售到經營用戶的整個過程。

這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現在移動互聯能滿足的用戶需求還很單一,除了娛樂之外,甚至電子商務都還停留在很初級的階段。針對手機的特性,未來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才是其最大的金礦,而至今還沒有任何一種相關的商業模式可以驗證其商用的價值。

這就是互聯網手機面臨的市場風險,在未來的商業模式成熟之前,再加上電子商務也會趨於薄利,如果它還沒有達到一定規模的用戶基數和營收,那麼它就會像蓋茨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維納斯計劃」(微軟曾在十幾年前提出家庭娛樂中心的計劃,但最後流產)那樣生不逢時。

這樣失敗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微軟曾提出的MID就是平板電腦的前身,但當時的芯片技術無法解決能耗高的問題;曾在北京紅極一時的網站「E國1小 時」把本地服務的互聯網化作為其商業模式,正如它的名字那樣,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在1小時內送達,但甚至大多數從業人員都已經忘記了這個吃螃蟹的犧牲者;而 最著名的例子應該是上網本吧,它發現了用戶對輕薄的巨大需求,卻忽略了用戶同樣不願失去用戶體驗的意願。

用戶的終極需求永遠不是一件難猜的事,可絕大多數商業模式正是死在和產業鏈的不匹配上。

空檔困境

我們不妨對比下同樣打性價比牌的千元智能機和「華為中興模式」。前者依賴電信運營商,通過補貼擴大使用範圍,再通過傳統的運營商服務來經營用戶;而 後者則完全是規模效應,一款機型動輒上百萬的出貨量極大地降低了成本風險。這兩種商業模式之所以質疑聲不多,正是因為它的商業模式並不割裂,而且有足夠的 友好性。相比於這些,互聯網公司做手機顯然對產業鏈的破壞性更強。

因此,這種模式的成立就必須建立在一些前提之下:手機廠商甘願作為OEM廠商,把在服務上掙錢的機會讓給互聯網公司;運營商也甘願成為一個流量管 道,只做基礎設施的搭建;而電子商務渠道也要足夠給力,至少把絕大部分的消費者從國美拉到網上來。但這一切看起來不可思議,尤其是它發生在小米、360這 種移動增值服務並不足夠多的公司身上,我更願意相信騰訊是個不錯的player。

楊元慶曾公開炮轟過這股潮流,在他看來,互聯網公司並不足夠瞭解這條產業鏈。更何況它以革命者的姿態進入,勢必會惹怒那些舊版圖上的大佬們。當然,這就是互聯網公司一貫以來的方式,它構建的生態鏈總是一個以自己為圓心的球體,這讓習慣了鏈條狀的傳統廠商們倍感落差。

所以,互聯網公司必須面對的「空檔困境」是其最大的市場風險。對於它們來說,在空檔期到來之前,產業鏈上的任何一點積累都會異常得艱難,但這又是它們不得不去做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23

「手機的門檻」之三:昂貴的免費

http://www.eeo.com.cn/2012/0718/230129.shtml

經濟觀察網 張昊/文 亞馬遜被很多互聯網公司搬來去驗證其商業模式的合理性,這家公司近幾年來推出的Kindle系列正是走的硬件趨於免費,靠軟件掙錢的路子。其去年9月上市的平板電腦Kindle Fire售價僅為199美元,至今的銷售量已經超過了500萬部。

雷軍一直在強調「鐵人三項」甚至「六項全能」,小米要全面介入從手機設計、零部件採購、供應鏈管理、銷售、電子商務乃至售後服務的各個環節。而未來真正賺錢的則是小米開發的兩款移動互聯網軟件(當然以後會有更多):即時通訊工具米聊和MIUI手機操作系統。

在我的理解裡,我們常說的「靠軟件服務掙錢」實際上有兩個層面的含義。最淺顯的理解是,更容易變現的如電子商務、遊戲等服務,在達到一定用戶基數的 情況下,它的商業模式就成立了,亞馬遜是這樣,盛大也希望這樣;而絕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還要依賴廣告收入,它們在移動互聯上的商業模式並不會有顛覆式的變 化,依靠廣告,就意味著必須擁有足夠多且持續的流量,Google未來會走這條路,360和小米應該也差不多。

所以,有些媒體認為的第三個路徑是不成立的,它們認為黑莓和IBM的商業模式也會是互聯網公司效仿的方式。也就是說,有了這項服務,這款產品才變得 有價值。它們的理由是IBM的產品中有超過一半的成本依然是硬件,完全是因為軟件,產品才有了溢價能力。但這跟我們的討論相差甚遠,即使在PC端上,你見 過如此性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嗎?

從這個角度上講,互聯網手機的確是個「笨生意」,因為天然擁有變現能力的互聯網平台屈指可數,在中國除了阿里巴巴和騰訊之外,連百度都無法做到這一 點。而依靠廣告,那就要不斷地通過產品的用戶體驗把流量留在平台上,這在移動互聯網入口飛速變換的今天,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Draw Something瞬間積累了千萬級用戶,被Zynga以2億美元收購,但它如今已經疲態盡顯。

保持流量入口的地位是互聯網公司的生命線,因此,它們就需要不斷地去加入新的產品元素,會變得越來越大。更危險的是,在當下看來是剛性需求的殺毒、搜索和即時通訊,在移動互聯時代同樣會變異。這就是移動QQ和微信的差異性,而無法洞悉這一點的大公司也會面臨危機。

但預裝絕不是萬全之策,這同樣是媒體的誤讀,互聯網這個極其重視用戶體驗的行業不會傻到這種地步。預裝只是戰術,而絕對不是戰略,互聯網公司需要把流量引進來,但它更多的思考是如何留下這些流量。這不是山寨機時代,挑剔的用戶甚至會反感你替他做決定。

所以,互聯網手機的成長路徑絕不會一蹴而就,因為這完全取決於通信和互聯網兩大行業的融合速度。周鴻禕說:「不僅手機行業在被互聯網模式衝擊,互聯 網行業也在被移動終端重新定義,兩個行業一定會融合。在這個巨變革命中,每個公司的基因決定其成敗,沒有誰可以通吃產業鏈。手機行業要借力互聯網公司軟件 服務用戶體驗營銷的優勢。」

互聯網公司第一個瞄準的應該是電信運營商,在它們看來,運營商提供的應用服務實在差得可以。而微信、米聊這樣的互聯網產品受熱捧的程度,已經證明了 這一點。蘋果在美國的例子有足夠的參考價值,在與AT&T的合作中,蘋果完全「綁架」了運營商。為了留住用戶,AT&T不得不斥巨資改善 通信網絡。

而在中國,這個趨勢反而成了市場風險。三大運營商的強勢地位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它們對產業鏈也不是沒有想法,否則也不會這麼大力度地推廣千元智能機了。想要翻過這座山,互聯網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中國,越接近消費者就越有價值。這是互聯網的優勢,產業鏈上任何一個玩家都不如它們更懂消費者,佔據產業鏈成本10%的互聯網行業反而會是最大的贏家,這幾乎已經是個共識。

但正是因為它們高舉的「免費」大旗太過扎眼,對產業鏈的破壞性太大。所以,這將是它們面對的一個坎:如何吃下這昂貴的免費大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24

小米門徒的門檻:特定時機和粉絲經濟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08/232237.html

一年前那些對小米模式滿嘴不屑的手機界人士,如今正急匆匆地變身小米的「門徒」。

「業界對小米的看法經歷了三個階段,起初是看不起,後來是看不懂,到現在是趕不上。」不久前,小米手機的創始人兼副總裁黎萬強向記者這樣形容道。

就在一年前,小米1999的低價模式還被眾多手機界人士批判為業界的「毒瘤」,小米被批判為一家靠低價破壞行業遊戲規則的企業,讓大家都賺不到錢的 企業。一年之後,當小米爆出一台手機有幾百塊錢利潤的時候,包括手機設計公司、山寨手機公司、互聯網公司、新興創業公司紛紛湧入互聯網手機領域,原本崎嶇 的羊腸小道迅速被踏成了坦途大道。

在很短的時間內,除了TCL、海爾、夏新這些老牌手機廠商,一些聞所未聞的新公司如青橙手機、小辣椒手機、優米手機、蘑菇云手機、卓普、THL都爭先恐後成為小米的忠實門徒,小米模式開始成為香餑餑。

對手機渠道業頗為熟悉的手機設計公司龍旗副總裁劉渝龍告訴記者,今年國內通過互聯網銷售的手機將達到5000萬台,而去年只要2000萬台,其增速非常明顯,將佔到國內手機總銷量的10%到15%。

如此大的互聯網市場,能否再養活另一家小米這樣的互聯網手機公司嗎?小米的模仿者們,如今活得如何?

全民學小米

在上海郊區的張江高科園區,有一家公司的牆上全部被裝飾成鮮亮的青橙摸樣,牆上到處貼著「我不是蘋果,我是青橙」這樣的俏皮招貼畫,偌大的辦公室內,眾員工忙著在電腦上通過微博及論壇和網友們互動。

青橙手機被視為目前業內小米的模仿者中走得最快的一家之一,而業界在盛傳,青橙手機馬上將成為繼華為、TCL、海爾、夏新之後的又一家360特供機廠商。

「我們希望,今年爭取能做到100萬的出貨量,明年做到1000萬。」青橙手機CEO蔡曉農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多麼瘋狂的數字,小米手機到明年的預期銷量也不過為1000萬-1500萬台。

此前,蔡曉農曾經在摩托羅拉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手機行業從業經驗。青橙手機的母公司是上海的手機設計公司銳嘉科,這是一家年收入幾十億元的手機設計公司,有著較強的手機研發能力及深厚的供應鏈資源。

今年初,蔡曉農的團隊推出了青橙手機,這款手機從面世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打上了濃厚的小米痕跡。當時,青橙的Mars1和Mars2分別只售價599和799元,按照其手機的配置來說,價格已經降到冰點。

蔡曉農表示,和小米依舊定位在中高端市場不同,青橙手機將主要定位在中低端市場,目前主要用戶集中在二、三、四線城市,以年輕人居多。

蔡曉農告訴記者,之所以能夠賣得這麼便宜,是因為使用了青橙手機母公司銳嘉科自己的工廠、自己的平台,因此能夠保證快速上市。

和青橙手機一樣在互聯網上掀起風波的是小辣椒手機,記者在北斗小辣椒手機的官網上看到,「9月1日第二輪10萬台北斗小辣椒手機預售已售罄」的字樣赫然在列。

而在山寨手機的大本營深圳,有更多的中小手機廠商在摩拳擦掌,準備學小米模式。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認定電子商務渠道是未來的趨勢,因此都開始小心翼翼的嘗試。

不久前剛剛從360回購股份的刷機精靈CEO文博表示,深圳有一大批想要模仿小米模式的中小手機廠商自己沒有能力在網上賣手機,這些手機廠商的手機 質量已經相當穩定。看重這塊市場,刷機精靈推出了一個「力薦機」的業務,其模式和360特供機十分相似,即通過自己的互聯網流量幫助手機廠商在網上賣手 機。

小米模式的核心

小米的成功,給手機行業帶來的最大的衝擊是觀念上的衝擊,尤其是利用互聯網渠道做品牌,利用互聯網渠道賣手機。

在傳統的零售領域,300塊錢的手機通常被賣到500塊,1000塊錢的手機通常被賣到1500塊,由於渠道層層加價,使得手機銷售的中間環節成本非常高昂。

今年以來,蘇寧、國美、迪信通等實體渠道的手機賣場受到了較大的衝擊。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深圳愛施德巨虧了2.68億,成為國內十大A股虧損上市公司之一,傳統手機銷售商的日子難過可見一斑。

正是由於傳統渠道銷售手機的成本過高,逼迫一些手機廠商開始尋找新的渠道,小米模式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流行的。

龍旗副總裁劉渝龍預估,今年國內通過互聯網售出的手機預計將會達到5000萬台,而去年僅為2000萬台,其增長速度非常驚人,通過互聯網銷售的手機已經能夠佔到國內手機總銷量的10%到15%,這已經是一個不可小視的市場。

目前國內互聯網上銷量最大的是蘋果的iPhone(包含大量水貨手機),然後是三星的Galaxy系列,然後才排得上專走互聯網渠道的小米。

那些主要依靠互聯網渠道的「淘品牌」類手機,大都活得很艱難。因為網絡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一旦停止購買廣告和流量,銷量馬上就快速下降。

「我們前一段時間去算過在網上銷售一部手機的成本,居然高達二三百塊錢。」深圳innos手機的總經理老王告訴記者。

降低流量成本的方式是做社會化營銷或者事件營銷,在這一點上小米給業界帶來的觀念衝擊同樣是巨大的。

「半年前我們曾經想去新浪做廣告,那時我們居然以為在新浪投放一個banner廣告的成本只有幾百塊錢,結果問下來,一天要幾十萬。」深圳一家手機廠商總經理給記者講的這個笑話代表了大多數手機廠商對互聯網銷售一竅不通。

「小米給我們最大的借鑑價值就是通過互聯網來推廣,直接和用戶互動。」青橙手機CEO蔡曉農說,小米通過維護自己的粉絲論壇,對產品的持續改進有很大的幫助。

「小米在和用戶互動上做的特別好,值得傳統的手機廠商借鑑。」蔡曉農指出。小米有專人在微博、論壇上和用戶互動,聽取用戶的意見,在服務商直接和用戶溝通,這極大地提升了和用戶之間的聯繫,因此青橙這樣的廠商也在學習小米,在微博上和用戶互動,並建立自己的論壇。

蔡曉農回憶起自己過去在摩托羅拉時期的經歷,那時候手機品牌的營銷都是單向的傳播,摩托羅拉每年在電視、平面媒體上投放了大量的廣告,就像廣播一樣。但在互聯網時代,這種商業模式的效果逐漸開始下降。

但在龍旗副總劉渝龍看來,國內具備在網絡上營銷能力的廠商屈指可數。「小米最難複製的就是其營銷能力。」劉渝龍指出,「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在互聯網上呼風喚雨的能力。」

此言不虛,不久前記者前往小米北京總部參觀時,深切感受到那種網絡營銷的氛圍。小米的1500名員工都是早上10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一週工作 六天。小米的微博營銷人員有多達30多人,這些員工大都是產品經理出身,每天在微博上和粉絲互動。小米的400多名售後服務電話接線員和公司的研發團隊在 一起工作,而不是選擇外包,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那些棘手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回答。

小米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和粉絲互動的機制,包括微博、論壇的線上溝通和各種線下粉絲活動。相比之下,大部分手機公司的網絡營銷還處於很初級的階段, 微博營銷就是簡單的「送手機」活動。一家手機公司的老闆告訴記者,自己在網上送出了很多部手機,但是實際換來的效果很差,獎品都被網上那些抽獎專業戶領走 了。

網絡營銷能力的缺失是此後360特供機受到手機廠商追捧的重要原因。儘管TCL、海爾的首批特供機銷售不佳,但是360強大的網絡營銷能力,還是讓眾多手機廠商願意和360合作。

而首批360特供機之所以銷售不佳,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手機廠商在營銷上對360過於依賴,自身缺乏強大的網絡營銷能力,最終並沒有讓手機廠商真正形成一個強勢的網上手機品牌。

不過從市場區隔上來說,小米依舊為其它互聯網手機品牌留下了空間。

蔡曉農認為,小米目前依舊定位在中高端,不斷去追求最新、最高的配置,而青橙這樣的廠商則可以在更低的配置基礎上把價格拉的更低。在小米的1999 售價以下,還有大量的價格區間段存在機會。從今年開始,中國的智能手機換機潮開始深入到三線以下城市,這會帶來一波新的機遇。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三線 以下城市在網上買手機的習慣還沒有形成。

相比之下,小米之所以在網上賣得好,和其地域分佈有很大關係。小米手機副總裁黎萬強告訴記者,小米的用戶分佈和中國互聯網的用戶分佈非常接近,其中 有80%左右用戶是男性,20%是女性,在地域上絕大多數小米用戶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的網購習慣已經很成熟,因此帶動了小米的銷量。

在小米的模仿者中,比較有特色的是卓普和THL手機,這些廠商採用了線下直營店加線上直銷的模式。線下直營店的毛利通常很高,往往是深圳普通手機批發商毛利的5到6倍,這種新的模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廠商的青睞。

小米模式的門檻

那麼,互聯網上還有機會產生下一個小米手機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大部分手機界人士都認為,這已經很難了。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小米模式成功的特定歷史時機已經過去,換句話說,就算讓雷軍在當今這個時點做過去同樣的事情,也照樣很難成功。

究其原因,小米的成功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點,即在國內率先推將雙核1.5G的手機賣到了2000塊以下。小米的低價策略直接搶奪了HTC、摩托羅拉這樣的原高端品牌的市場。

龍旗副總裁劉渝龍向記者分析道,小米這種模式要成功,必須趕上技術的迭代,比如單核升到雙核,雙核升到四核。當時小米的雙核1.5G足足領先了業內半年之久,而在今年米2升四核時,小米已經喪失了這種領先優勢,因此米2的市場熱度已經遠遠不能和第一代小米相提並論。

此外,小米和用戶互動的「粉絲經濟」,是擺在其「門徒」面前的另一道門檻。

黎萬強告訴記者,許多模仿小米的廠商僅僅學到小米模式的皮毛,這是因為和用戶互動是件非常有學問的事情。

他舉例談到,小米剛剛發佈的米2手機,在發佈會結束之後收到用戶在論壇及微博上熱烈的討論,發燒友們七嘴八舌地向小米提出改進建議。結果小米在產品正式發佈後居然又加入了幾項新的功能,例如增加32G的版本。

在大批手機廠商快速殺進這塊市場後,小米手機的利潤將可以預見地出現下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小米近期開始投放樓宇廣告,並且增加線下銷售的力度與此有關。

青橙手機CEO蔡曉農向記者分析,智能手機靠硬件賺錢的時代總有一天會結束。因此公司首先要把手機銷量做上去,然後通過這個入口帶動其它互聯網業務賺錢。

和其它手機廠商不同的是,小米擁有自己的MIUI系統,小米正試圖模仿蘋果走軟硬件垂直整合的道路,而小米給投資者講的故事也是「中國的蘋果」。

不過黎萬強承認,依靠互聯網賺錢是個漫長的過程,沒有兩到三年很難培養起來。黎萬強強調,小米和用戶直接有效的互動是其最大的資本,他表示小米用戶的活躍度很高,「其它廠商賣出100萬台手機,可能只知道5%的用戶是誰,但是小米的用戶活躍度高達百分之六七十。」

相比之下,純粹依靠價格在網上賣手機的模式很難長遠。「如果要拼價格,沒有人能夠拚得過深圳華強北的廠商。」深圳innos手機的總經理老王表示, 最近深圳華強北已經出現了200元的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售價下降的速度非常驚人。在深圳,許多手機廠商都是輕資產、注重短期利益。如果純粹拼價格,很少有 廠商能夠出頭。

「這個市場很大,我們歡迎大家一起進來,用互聯網的方式讓國產品牌一起做大做強。」黎萬強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09

巴菲特私人橋牌賽:門檻最高的撲克牌比賽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ym2.html
 這幾天Buffett Cup 在進行 BBO有轉播。  

作者:福布斯中文網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一位著名的世界級橋牌玩家,每週總要在牌桌旁度過12個小時,而且經常是跟比爾·蓋茨一起玩牌。他還主辦了巴菲特杯橋牌賽(Buffett Cup),這項賽事與萊德杯高爾夫球賽(Ryder Cup)非常相似,只不過它比的是撲克牌。「每手牌都令我著迷。」最近在解釋他的這項愛好時,他這樣對我說。但一件不太為世人周知的事情是,過去7年以來,他近乎悄無聲息地成為這個星球上門檻最高的撲克牌比賽的主辦者。
Img353169133.jpg

  雖然世界撲克巡迴賽(World Series of Poker Main Event)依然是最負盛名的比賽——這個長達10天的狂歡會可以連續數月滿足娛樂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的深夜節目需要——但它也對任何一位身揣1萬美元,懷抱夢想的人士開放。
  相比之下,由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經營私人飛機業務的子公司主辦的奈傑特撲克邀請賽則有一道更難跨越的門檻:參賽者必須擁有奈傑特公司(NetJets)少量股份(最少20萬美元),此外,主辦方還邀請了個別持有侯爵公務機卡的大戶參加這項賽事。
  無論高達50萬美元的總獎金多麼誘人——冠軍可以選擇龐巴迪環球5000私人噴氣機價值15萬美元的10小時的乘坐權。前10名均可獲得令人興奮的獎品——這項賽事真正的獎賞是以自我意識來衡量的。如同世界撲克巡迴賽一樣,德州撲克只不過是種講究下注和虛張聲勢的遊戲,此類賽事對人類原始本能的吸引力與古代的生存搏殺遊戲並無二致:贏得最終勝利靠的是智慧和膽略。
  由於參賽者完全是由各色成功人士(其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絕不是因為撲克牌玩得好)構成,所以在牌桌上的你爭我奪就如同世界撲克巡迴賽某項賽事冠軍的手鐲那般真切。此外,巴菲特主宰這項賽事的一切方面。除了主持人和吉祥物之外,他還有一個最受矚目的身份:參賽者擊敗的目標——把這位奧馬哈先知橫掃出局就相當於在一場慈善高爾夫球賽中擊敗著名高爾夫球手傑克·尼克勞斯。
  今年6月份,我努力爭取到了240個參賽名額中的一個。這項賽事是一場奢華的週末餐飲娛樂活動的核心部分,於一個週六舉行,時長約7個小時,今年的頭牌人物是著名笑星傑瑞·宋飛。雖然比我參加過的其他公司級賽事長很多,但相較於世界撲克巡迴賽猶如馬拉松般的賽制,這項比賽的時間要短很多。換句話說,這是一場不是特別正規的正規比賽。
  但千萬不要對大多數參賽者這樣說,因為其中許多人為此一整年都在磨練自己的牌技。比賽前一晚,承接這場賽事的永利拉斯維加斯酒店(Wynn Las Vegas)撲克牌廳就擠滿了進行最後熱身的小股東們。早上10點鐘整,當比賽正式開始時,所有24張牌桌已經座無虛席。記分牌列舉出各種統計數據,經常在電視上作分析評論的職業撲克牌選手菲爾·戈登(Phil Gordon)在一旁即席點評。
  這項邀請賽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或許在於它的獎金發放制度:從巴菲特、奈傑特公司CEO喬丹·漢塞爾(Jordan Hansell)到NBA球星文斯·卡特(Vince Carter),每張起始桌上都坐著一位戴著袖標的知名人士。將他或她(雖然約95%的玩家是男性)擊敗可以贏得滿堂喝彩,以及一件價值5,000美元的獎品。
  非常不幸的是,我的賞金目標並不是一個容易上當的傻瓜,而是喬丹·邁耶斯(Jordan Mayers),這位財富經理曾在去年獲得這項賽事的第六名,也曾獲得過世界撲克巡迴賽的獎金。我並不是沒有搶得先機:我的頭三張有一張7,加上手裡的一對,擊中暗三,誘使邁耶斯投下他的大部分賭注。這項戰術最後反而害了我,邁耶斯在河牌圈時竟然亮出了一手同花順(運氣,抑或超人的手法?這也許正是撲克牌為什麼如此有趣的原因吧)。
  一瞬間的功夫,我從積極主動的獵頭者轉變了被獵捕的弱勢一方。在接下來兩個小時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只是竭力嘗試著存活下去,慢慢贏回我的籌碼。進軍最終牌局的前景現在已不可能實現了,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一定要比巴菲特晚離開牌桌。
  巴菲特並不諱言自己的橋牌技術,但每當說起他的撲克實力時,巴菲特總是非常謙虛:「在比賽開始5分鐘後,你就會在場邊發現我的身影——如往常一樣,首輪出局。」在比賽前發給我的一封電郵中,他這樣寫道。他後來這樣詮釋了兩種紙牌遊戲的差異:「對於撲克,我沒有同樣大的興致。」從氣質方面來說,這是有道理的。對於手中的頭寸,巴菲特最青睞的持有期間是「永遠」;玩撲克卻講究即時利用或捨棄。就轉變為偉大的撲克玩家而言,交易員的幾率要遠遠大於投資者。
  這一點在我的牌桌上得到了證實。一位來自紐約,名叫伊森的私募基金經理很快就被橫掃出局,具有交易員背景的邁耶斯則不斷累積籌碼。多個參賽者倒下之後,牌桌開始合併。我打眼望去,巴菲特身上的亮綠色襯衫在整個房間裡格外醒目,他正握著自己的籌碼——比最開始時高出一點。
  為了讓比賽繼續進行,每30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參賽者就需要在發牌前強制性下注,有效地消滅了一些「散兵游勇」。大半個早上都是一手爛牌的我急於扭轉局面,便開始拚命詐唬,效果倒也不錯,我成功地贏回了一些籌碼,基本上回本了。隨後災難就來臨了:手裡拿著雜色Q-6的我一再詐唬,最後對上了一位從事出版業的企業家布拉德·梅菲爾德(Brad Mayfield),他的底牌是一對J。為了唬住他,我丟出了手中所有的籌碼,他接招,我完蛋了,最終獲得了一個極其平庸的名次:第181名。
  巴菲特堅持了更長時間。一位名叫丹尼斯·瓊斯(Dennis Jones)的醫藥企業家差不多在一小時之後將他趕出了牌桌,贏得了阿斯蓬酒店(L'Auberge d'Aspen)為期4天的居住權,以及一項足以讓他誇耀後半輩子的戰績。巴菲特最終位列第121名,在當天剩餘的時間裡,他基本上都是在不厭其煩地擺好姿勢,與任何一位提出要求的參賽者拍照留念。
Img353169134.jpg

  到下午稍晚的時候,10位決賽選手在一個猶如小型圓形劇場的牌桌旁依次落座,牌桌上空還配有電視攝像頭。巴菲特此時已經換掉了他那件耀眼的撲克襯衫,專心致志地觀看比賽過程。他有加油鼓勁的對象。最終剩下來的兩名選手分別是深陷困境的前新澤西州州長、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和曼氏全球金融公司(MF Global)前CEO之子傑夫·科爾津(Jeff Corzine),以及雅虎公司(Yahoo)前總裁,現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的蘇珊·德克爾(Sue Decker)。這是交易員之子和投資者顧問之間的對決。「你知道我支持誰。」巴菲特大笑道。
  經過30分鐘的拉鋸戰,雙方均成功抵擋住了對方的消去打法,其後,局面演變為德克爾的同花Q-10與科爾津的雜色A-J對決,雙方的籌碼基本持平。這一圈的公共牌既沒中同花順,也沒中對子,最後由科爾津贏得了比賽和飛行時數,德克爾則心滿意足地贏得了蘇格蘭斯基波古堡(Skibo Castle)之旅和一桶達爾摩威士忌。
  2013年再見吧。在美國經濟迎來後危機時代的2010年,奈傑特公司曾暫停了這場賽事,但很快就受到其客戶群的強烈抗議,以至於巴菲特不得不出面宣佈奈傑特撲克邀請賽將成為一項每年固定舉行的賽事。「我明年還會回來的,我要堅持下去,直至進入最後一輪決賽。」週六晚,在宋飛頒獎之前,他對一眾參賽者這樣說道。「到那時候,常敗球隊小熊隊(Cubs)應該也贏得世界大賽冠軍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35

反壩、挺壩數年拉鋸,三部委重設水電門檻 「綠化」水電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753

經歷了拉鋸數年的「反壩、挺壩」之爭以及大型水電項目審批停滯不前後,官方試圖通過一套囊括環境、經濟、社會領域的綜合指標,重新評價在運、在建的水電站,甚至挑戰其建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讓那些更「綠」的水電站享受電價等優惠政策。

搶跑綠色水電

2012年10月,中國大壩協會在成都召開的年度學術會議上,一位沒有被安排發言的不速之客從主持人手中「搶」過話筒,痛斥部分媒體和民間環保組織在過去幾年中,對水電建設的嚴重「干擾」。

不過,他很快又興奮地向與會者通報,國家能源局正牽頭研究可持續發展水電的相關標準。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司水能處一位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能源局計劃於近期組織可持續水電評價的專家研討會。

不惟國家能源局,2012年7月,環保部已在貴陽啟動了一項名為「綠色水電認證」的課題。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等水電企業均獲邀參加。

經歷了拉鋸數年的「反壩、挺壩」之爭以及大型水電項目審批停滯不前後,中國官方試圖通過一套囊括環境、經濟、社會領域的綜合指標,重新評價中國在運、在建的水電站,甚至挑戰其建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讓那些更「綠」的電站享受電價優惠、公益項目資金的優先支持。

這套指標即綠色水電標準、可持續水電標準。

參加貴陽會議的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廖文根透露,環保部的課題啟動會上,初步形成了兩個觀點:一是水電工程從規劃、科研、建設、竣工到驗收,已經有一套完整的規範,比如建設前有環評,建設期有環境監理,項目竣工還有環保驗收,所以無論綠色水電還是可持續水電,加強水電站運行過程中的環境監管比較合適;一是可以先從小水電的綠色評價開始,逐漸納入大水電。

事實上,掌管小水電的水利部水電局已經開始制定綠色水電標準。

據國際小水電中心主任劉恆介紹,經過借鑑瑞士、美國和國際水電協會(IHA)的相關標準,目前由水利部主導的綠色水電認證已形成了一套指標體系。國際小水電中心給水利部的報告建議裡,有27個評價指標,目前項目已完成正等待水利部驗收。水利部又從27個指標中篩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15個,計劃用於小水電的綠色評價。在此之前,為了測試指標本身的合理性,水利部已在東部的浙江、華北的河北和西南的貴州三省選取了十五個小水電站作為試點。

「以前電站對環境的影響面臨很多批評,開發商忽略了環境保護的要求,假如標準將來成為強制性標準,不利於環境的電站就不能入網運行。」劉恆說。

低調三部委

國家水電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禹雪中注意到,綠色水電認證研究在2012年有集中「爆發」之勢,「三部委都在做前期工作,區別在於側重不同,研究的範圍也不同」。

水利部水電局因為主管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最終將形成針對小水電的綠色標準;環保部的相關工作放在環境影響評價司內,被業內解讀為環評的加強版;能源局主管大水電,更傾向於使用國際水電協會(IHA)的可持續水電標準。

不過,綠色水電的概念界定、標準選取等工作,三部委一直低調進行。

自2010年起,國際小水電中心就接受水利部水電局的委託,調查了覆蓋中國西南、東北、東南和西北的烏江、第二松花江、甌江、黑河四個流域的47座水電站。

這一次的摸底調查目的,是檢驗由西方舶來、經過幾年研究制定出的本土化綠色水電指標,是否能套用在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的4.5萬座小水電身上。

劉恆表示,在變數重重的暫時指標草案中,水電站所在河流是否仍保持連通,是排在首位的影響因素。而對大水電而言,移民數量、安置情況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此外,水電站建成運行後,能否帶動當地社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也被暫時明確為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如果電站有益於當地社區,甚至未來社區居民能參股分紅,評價自然就會高些」。

國家能源局也間接參與了IHA《水電可持續性評估規範》(HSAP,以下簡稱「規範」)的制定。其中,禹雪中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世春,「通過能源局的渠道,以發展中國家代表的身份」參與了IHA的規範制定。

據周世春介紹,IHA的水電可持續性評估規範中的「一些理念、原則或者評估方法體系,乃至最後形成的結果,都體現了中國的貢獻」。至於中國水電業專家對規範的影響,是抬高還是降低了可持續水電的規定,幾位受訪專家則不願置評。

2012年5月,水利部全國農村水電工作會議上,「綠色水電」的說法同民生水電、和諧水電等概念一並被推出。水利部水電局副局長陳大勇表示,這是官方首次明確提出綠色水電的概念。

看不見的「戰鬥」

「什麼是綠色水電,哪些因素決定一個水電站究竟綠不綠,眾多影響因素中,哪些因素又起到更關鍵的作用,只有把這些指標先在水電站身上操練起來,才能逐漸確定。」陳大勇說。

據陳大勇透露,水利部首批試點的電站其實已經過幾輪打分,但並沒有公佈評價結果,因為此階段主要是收集試點數據,完善指標體系本身,還遠沒到評判電站的階段,「就好像拿來衡量的尺子本身還沒做好」。

陳大勇解釋說,綠色水電評價的指標體系複雜又綜合,「因分歧較大,發生過數次顛覆性的修改」。從2011年迄今的不下十次專家研討中,為某個指標怎麼定,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往往意見相左甚至「吵」得不可開交,於是每次拿來討論的文本都與上一次有不同。

2012年11月2日這天,水利部邀請了環境、生態、水利、經濟等方面的多位專家,討論水利部已經初步形成的綠色水電指標體系。

這次會上,各方就一些問題依然爭執不下。比如在自然、生態和社會三大類影響因素中,河流斷流一項,計入評價體系的比例該佔多大,是否考慮只要斷流就在綠色水電認證時「一票否決」,始終沒能達成一致。以移民為例,技術上是以裝機單位千瓦的移民個數作為評判標準,還是另尋他法迄今仍是難題。

除此之外,陳大勇被問及次數最多的問題,是水電業主的積極性如何保證。

陳大勇在地方調研時,一家小水電業主直接擺了一部計算器在他面前。如果按照綠色水電的指標,電站對河流不能壓榨式取水,比如引水式電站需要根據要求適時放水。這位業主把多放了水就少發多少電的賬目一一算來給陳大勇看。

「綠色水電的概念聽上去很美,但從理念倡導到一套可操作的指標體系,要做的事情太多太難。」陳大勇表示。

高難度的試驗

綠色水電認證正是國家對「在保護生態和移民利益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要求的大背景下開展的。要認證,需先有標準,但想要建立一套科學、可操作的指標體系,無疑是一場高難度係數的試驗。

從國際經驗看,綠色水電認證之所以在國外產生,除了水電開發對河流生態環境不利影響受到關注外,歐美電力市場自由化也是原因之一。綠色電力能得到經濟上的實際好處,比如電價補貼。

「我們期待的綠色水電能帶來優質優價,建立一套良好的機制,籌建一批重要的生態補償基金,用於環境保護和弱勢群體的賠償。」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金生表示。

「真正的核心是通過驗證的電站享有電價激勵政策,要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對接,才算數,」禹雪中解釋說,「如果沒有電價激勵,評上綠色不綠色,對電站業主沒有影響,事情再往下推就困難了。」

劉恆認為,目前要先建立標準,再試點,最後建立後續政策,區分達標和不達標的電站。他預計,如果明年綠色水電在全國推開,後年逐步上升為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對電站考核,則在電價上體現評價結果。

鑑於綠色水電認證的專業和複雜性,受訪的多位專家表示,認證要由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機構來主持。即便第三方機構尚不能擔當重任,環保、能源和水利三部門也要協同作戰,以一套標準評價水電站。

「現階段是讓大家接受指標,下一步搭建認證標準,那時候就會有各部門的協商過程。」禹雪中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22

暗訪富士康:凌晨4點的流水線 入職沒門檻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29/5NNDE5XzU3MzA5Ng.html

士康,是一個明星企業,不僅僅因為它生產全球流行的蘋果產品,也因為它的工廠內曾經發生的一幕幕悲劇。不止一次被曝員工自殺、保安工人衝突等惡性事件,給富士康蒙上了「血汗工廠」的標籤。工人們如何進入富士康?工廠的安保與工人之間,為何曾經關係緊張?在惡性事件後,富士康在工人管理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帶著這些疑問,新京報記者走進富士康工廠內部。

關注富士康,不僅僅為了回答上述疑問。從某種角度看,富士康是中國經濟參與全球化分工的一個象徵和標本。它受益於全球化,依賴人口紅利;它在管理上有把人當作機器管理和使用的傾向;它是個森嚴的「帝國」,它產生了巨額的GDP,製造了繁榮,甚至造就了一個階層,一個社會。

目前,想要進入陷入「招工難」困局的富士康工作,比較「輕鬆」。

只要有一張二代身份證,就可進入富士康做工了。有時,沒身份證也能應聘成功。

上午體檢——下午考試——晚上分宿舍,一天時間內,提著行李和被縟的打工者就可以成為「世界五百強」的一員。

「輕鬆」的應聘條件

只要有不穿富士康工衣的年輕人從公交車上下來,立馬會有一窩人圍過來塞一張名片,或者問「要不要進廠?」

無論是太原富士康還是鄭州富士康航空港廠區的門外,掛著「富士康招工」字樣的中介與等活兒的小摩的一樣,尋常可見。

中介們掛出「進廠返現」或者「報名送精美雙人被」的招牌或橫幅。太原富士康南二門和南三門門外,只要有不穿富士康工衣的年輕人從公交車上下來,立馬會有一窩人圍過來塞一張名片,或者問「要不要進廠?」

名片上羅列著富士康招工的要求:學歷不限、年齡16至45歲、有本人二代身份證原件、胳膊上無文身和煙疤等。

在網上搜「富士康招工」,相似的內容會顯現出數頁之多。我按網上的電話聯繫了一位自稱太原富士康內部負責招聘的主管。該主管再三叮囑,「一定不要搭理路上的中介」。

該主管這樣說,或許是有利益之爭——在太原富士康園區內,至今還可以見到「截止日期為10月底」的鼓勵「內部工人舉薦老鄉或親朋好友入廠」的橫幅和告示,其中規定每舉薦一人可獲獎300元。

很多中介會向一些胳膊上有文身和煙疤等不符合要求的應聘者打包票,「找找內部的人就肯定能進廠」。

通過「活動」,超齡或沒有身份證的人也可以被中介送進富士康。10月底,鄭州富士康航空港廠區前,一個中介向幾個超齡的女村民「秘授訣竅」,「去借一張身份證,讓身份證本人參加面試,照廠牌照的時候你再頂上」。

同樣的方法,那些沒身份證的應聘者也可進入富士康。

過場般的應聘考試

在面試、體檢結束後,還有筆試。筆試監考極為寬鬆,成績也不會對入職產生什麼作用。

11月1日早上8點,我來到了太原富士康的北一門。當日,大概有四五百名和我一樣的應聘者在此等待。

應聘者被帶進了富士康廠區內有一個籃球館大小的招募大廳。隨後,應聘者以受舉薦的中介機構為單位,坐在塑料凳上,等到9點開始走包括面試、體檢等在內的流程。

富士康的面試過程不超過1分鐘。應聘者隨便坐在一溜穿著富士康工衣的男女面試官面前。面試官問我的問題是,「以前是干什麼工作的」以及「進入富士康之後,能否適應嚴格的紀律」。


之後的體檢亦不算太複雜。應聘者先是伸直胳膊、連續上下蹲5次,接著排著隊去抽血以及做胸透。初次進廠的應聘者還被要求打上一針防控相關疾病的疫苗。

體檢結束後,打算住宿的應聘者須在招募大廳外的一個機器上刷一下身份證。富士康會按此在當天晚上分配宿舍。

用招聘人員分發的餐券在富士康內部的食堂吃過午飯後,應聘者陸續回到招募大廳等待下午的考試。

考題共100分,有選擇、計算和綜合三種題型。題目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其中一題為「生活中所說的煤氣中毒,實際上是指()氣體中毒」,其他還有「英譯漢:『Work'譯為()」等英語、文學題,甚至包括數學方程式。

部分應聘者在這些題目上犯了難。有個中專生解出方程式,人群立刻一陣歡呼,紛紛搶過他的試卷抄一下。

這個監考極為疏鬆的考試只是個過場。考試成績似乎對於應聘者的入職不產生任何正面或負面的作用。

熬到傍晚時分,幾乎所有的應聘者都能領到一張窄且長的小紙條。紙條上標註著應聘者的姓名、所分到的事業處、工號等16項內容。

在培訓中灌輸「紀律」

新人培訓時間僅為2天,其中,紀律和獎懲體系是講師重點闡述的內容。

次日上午,新人開始在D區的DR2餐廳4樓接受為期2天的培訓。

開始培訓前,講師強調了兩條紀律:衛生間不許吸煙和下課時不准離開教室。他說,一旦走出四個玻璃門,違反者將自行承擔被除名的後果,「這是富士康最基本的紀律之一」。

紀律和獎懲體系是在介紹完富士康的基本情況後,講師重點闡述的內容。

「富士康的考勤非常嚴格。」一個女講師說,員工上下班出入大門和宿舍時,須刷門禁;連續曠工三天視為自動離職;上下班時間如委託別人打卡或替別人打卡,雙方記大過。

「警告、記小過、記大過、降級和除名」構成了富士康的懲罰制度。

按女講師所述,「員工工作時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拒不聽從主管指派」等行為,將受「警告」處分,而「私自攜帶食品、飲料進入生產車間」等行為,屬於「記小過」範疇。

一旦員工在園區內打架或者偷盜,除了被富士康除名外,還「將被送到公安機關」。

培訓進行到第二天,也就是入廠第三天的下午,入職員工會被要求籤一份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

培訓的最後是分配車間。11月3日,正值太原大風降溫,一堆人在負責人的帶領下,頂著風朝車間的方向跑去。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富士康的生活,真正開始了。新京報記者尹聰

-數讀

6%

富士康2011年進出口總額2147億美元,佔中國大陸進出口額的近6%。

1027.4億

富士康2011年營業額1027.4億美元,接近越南或伊拉克的GDP總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98

海外上市門檻降低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6133.html

文/本刊記者 李傳濤

2012年12月20日,證監會公佈《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申報文件及審核程序的監管指引》,取消境內企業到境外上市的「456」條件,並簡化審核程序,以緩解企業IPO之急切。

1999年證監會發佈的《關於企業申請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應符合「456」條件:淨資產不少於4億元,過去一年稅後利潤不少於6000萬元,並有增長潛力,按合理預期市盈率計算,籌資額不少於5000萬美元。為此,眾多中小民營企業將境內資產以換股等形式轉移至在境外註冊公司,通過境外公司持有境內資產,實現在港上市。2012年初,郭樹清在上任的第一次監管工作會議佈置全面工作時,提出要支持企業境外上市。

截至當日,在證監會排隊的在審待發企業已達837家。不過,放低海外上市門檻能否達到緩解IPO「堰塞湖」的目的還很難說。一方面,香港市場給予中小盤個股的估值相對較低,不少赴港上市企業融資數量往往難達預期;此外,境外上市費用相對較高,總成本可能達境內上市的2-3倍。

證監會新股發行改革動作

2012年2月1日: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創業板發行監管部聯合發佈通知,要求將招股書的預披露時間提前,並同時公佈在審企業名單。

2012年3月:深交所、上交所調整新股上市首日停牌制度。深交所設置兩道新股炒作紅線:新股首日換手率達到50%或較開盤價上漲或下跌超過10%時,深交所將直接停牌。上交所規定新股上市首日出現三種異常波動情形之一,可實施盤中臨時停牌。

2012年4月28日:證監會正式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對詢價範圍和配售比例、發行定價、流通股數量等問題做出針對性安排。該文件還規定,發行市盈率高於行業市盈率25%的,需發佈風險揭示,並補充披露募投項目。

葉檀:此次降低門檻,受影響最大的是中國香港,其次是美國。香港H股全流通、再融資,所需要的資金將大大上升,也許有關方面想借此機會建好水池迎接國際熱錢。美國證監會以處罰會計師事務所的方式,對中概股糟糕的審計提出警告,而中國證監會擬將小紅籌公司境外上市納入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其能夠遵守境內的制度。對這樣的監管方式,美方恐怕不會滿意,小紅籌公司畢竟是境外上市公司而非在境內上市,一廂情願,想剝奪對方的監管權是不現實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46

光伏製造行業門檻劃定 行業整合大潮即將啟動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994.html

據記者報導,工信部今天發佈《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要求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業內專家指出,光伏製造行業整合大潮即將啟動。

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前10大光伏企業負債總額已超過一千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仍在生產的多晶硅企業只有8家,80%的企業處於停產狀態。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過去我們就是拚命地把產能做大。靠低價競爭去佔領市場。我們95%以上的產品都是出口,由於歐美雙反,這種模式已經走不下去了。
  
今年七月以來,國家出台了加大並網力度、金融支持、清潔能源補貼等一系列扶持光伏行業發展的政策。但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中國光伏電池組件產能超過40GW,佔全球總量的67%。國家也意識到,光伏行業若要徹底走出低迷期,產能過剩問題必須改善。

林伯強:一邊我們儘量要扶持,從終端對設備的需求對光伏產能有一個消化。另外一端就是把門檻提高,這應該是一整套的措施。

記者注意到,此次工信部不僅在多晶硅和單晶硅的光電轉換率上大幅提高了標準,而且要求光伏製造企業每年用於研發及工藝改進的費用不低於總銷售額的3%且不少於1000萬元。孟憲淦指出,技術不精的企業將成為破產重組的對象。

孟憲淦:現在多晶硅的成本已經可以做到16-17個美元。但有一些企業它的生產成本就高達80多美元。在這次調整過程中,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肯定是要被市場淘汰出局。

記者還瞭解到,由工信部主導制定的《光伏行業兼併重組指導意見》目前已完成修訂,將於近期正式出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555

證監會:優先股發行條件初定 36個月後才能轉普通股 個人投資者門檻為500萬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7987

證監會發布了《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其表示只有上市公司才可以公開發行優先股,同時要求優先股必須是固定股息率、強制分紅、可累積、非參與優先股。 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優先股的條件之一是,其普通股為上證50指數成分股。 優先股必須在發行36個月後才能轉為普通股。 優先股合格個人投資者的門檻為500萬元。 明年1月初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可正式發布實施。 關於公開發行的必備條件,證監會提到: 《指導意見》規定只有上市公司才可以公開發行優先股,同時公司公開發行優先股的,應當在公司章程中規定以下事項:(1)采取固定股息率;(2)在有可分配稅後利潤的情況下必須向優先股股東分配股息;(3)未向優先股股東足額派發股息的差額部分應當累積到下一會計年度;(4)優先股股東按照約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後,不再同普通股股東一起參加剩余利潤分配。 這就要求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必須是固定股息率、強制分紅、可累積、非參與優先股。但《指導意見》還規定,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資本的,可豁免第(2)項和第(3)項事項的要求,即可以發行非強制分紅、非累積優先股,但仍需屬於固定股息率、非參與優先股。 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優先股須具備什麽條件? 根據證監會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優先股須具備如下條件:一是其普通股為上證50指數成分股;二是以公開發行優先股作為支付手段收購或吸收合並其他上市公司;三是以減少註冊資本為目的回購普通股的,可以公開發行優先股作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購方案實施完畢後,可公開發行不超過回購減資總額的優先股。 經證監會核準公開發行優先股後,上市公司普通股不再屬於上證50指數成分股的,上市公司仍可實施本次發行。 證監會對優先股的審核與普通股一樣嗎? 《辦法》規定,上市公司發行優先股的,發審委會議按照《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規定的比普通程序更為簡便的特別程序,審核優先股的發行申請。 非上市公眾公司發行優先股的,將按照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則,根據《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審核。 優先股如何交易轉讓? 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轉讓,非上市公眾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可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轉讓範圍僅限合格投資者。交易或轉讓的具體辦法由證券交易所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另行制定。 優先股合格投資者特點如下: 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僅向合格投資者發行,合格投資者的特點包括:一是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及其發行的理財產品,QFII、RQFII以及企業法人、合夥企業、個人投資者。二是對企業法人、合夥企業、個人投資者的資產規模有一定要求,但是不要求投資經驗的年限。三是為防範利益輸送,將發行公司的董事、高管人員及其配偶排除在非公開發行的合格投資者範圍之外。 負責人提到,優先股合格個人投資者的門檻為500萬元。數額參照了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投資者。該人士還表示,優先股並不是穩賺不賠。優先股給公司治理帶來了複雜性,因此對於公開發行的公司也提出了一定的標準。 此外,證監會也擬準許境外上市公司在新三板發行優先股。 註冊在境內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內發行優先股,參照執行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關於非上市公眾公司發行優先股的規定等,其優先股可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非公開發行。 關於管理辦法正式發布時間,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時間是2周,各項配套規則此前已經做出安排,2周內有關部門將抓緊配套規則的起草工作。大約在明年1月初辦法可正式發布實施。 這里是《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全文 這里是《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全文 這里是證監會關於《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答記者問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19

次貸泡沫再度逼近?低門檻企業債比例已超危機前兩倍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275

所謂次級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機構將放貸貸給還款能力差的貸款人,這些人無法嘗貸最終導致整個系統崩潰,從而引發了2008年次貸危機。

華爾街見聞曾報導,美國正在形成新的次貸熱潮。一種評級接近垃圾、僅受輕度監管的「低門檻企業債」正在華爾街蔓延。之所以稱為低門檻債券,是因為發行債券時對抵押、償還週期和收入水平的限制比較低。這種貸款往往是貸給已經有很多負債的公司,投資者則常抱有投機心理。

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一共發行的6444億企業債中,有2933.5億為低門檻企業債,幾乎接近50%。

2013年一共发行的6444亿企业债中,有2933.5亿为精简版企业债,几乎接近50%。

金融危機後,精簡版企業債的比例逐年上升,已經超過了危機前的兩倍。

金融危机后,精简版企业债的比例逐年上升,已经超过了危机前的两倍。

2013年美國企業的槓槓率也超過危機前水平,創下歷史新高。

2013年美国企业的杠杠率也超过危机前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逐月來看,今年12月的精簡版貸款最低,這是否說明市場已經針對美聯儲縮減QE做了適當調整呢?

逐月来看,今年12月的精简版贷款最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