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清朝畫家繪UFO訪南京?

1 : GS(14)@2014-09-10 13:56:10

■《赤焰騰空》記錄了1892年南京民眾爭睹空中火球的情況。



清末畫家曾畫出UFO造訪江蘇南京的情景?!吳有如畫作《赤焰騰空》,記錄了1892年南京民眾爭睹空中火球的情況。根據題記形容,火球是不明飛行物體,畫家詳細記載目擊報告,包括火球掠過南京城的時間、地點,作品耐人尋味,《赤焰騰空》已被視為中國最早關於UFO的圖畫。畫面中朱雀橋上行人如雲,皆在仰目觀看火球。吳有如在畫作上方題記寫道:「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南京市)城南,偶忽見火毯(火球)一團,自西向東,型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緩。維時浮雲蔽空,天色昏暗……」意思大致是火球自西向東掠過,形狀如同大蛋,顏色發紅但沒光澤,在空中移動得很慢,該畫已成研究UFO的珍貴資料。江蘇《現代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10/188613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05

三胞胎變萌爆畫家

1 : GS(14)@2015-03-06 09:11:30





憑韓國親子節目《超人回來了》而爆紅的宋一國三胞胎,當中大韓、民國和萬歲的人氣已超越父親。日前三胞胎又要開工,今次他們化身做小畫家,穿上顏色繽紛服飾的三胞胎於地上畫布展示畫畫天份,民國舉起小鐵鏟充當指揮,好像指示大韓和萬歲如何畫畫,不過三胞胎始終年紀尚小,所以最後都只是亂畫一通,但已令網友大讚超級可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06/190648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274

相隔12年再拍劇李英愛復出 穿越扮畫家

1 : GS(14)@2015-03-27 08:25:53





■闊別公仔箱12年的李英愛,昨日決定以新劇《師任堂》復出。


韓國經典女星李英愛憑03年演出韓劇《大長今》而人氣爆燈,更帶動韓流走向全亞洲。不過愛姐自09年跟有米老公鄭浩英結婚及於11年產下龍鳳胎後,就專心做煮飯婆,遲遲都未肯復出拍劇,令劇迷等到頸都長。終於事隔近12年,愛姐昨日就宣佈復出,擔正新劇《師任堂》並大玩穿越時代,扮演天才畫家,令劇迷歡呼叫好。


■於09年發行的五萬韓圜紙幣上的肖像,就是申師任堂。


現年44歲的女星李英愛自03年演出人氣劇《大長今》後,就一直未有接拍新劇,而她對上一部作品亦已是05年的黑暗電影《親切的金子》。加上愛姐與美籍韓僑老公鄭浩英結婚並組織幸福家庭後,要愛姐復出拍劇就似乎是難上加難。雖然去年曾傳出愛姐會接拍《大長今2》,不過愛姐最後以個人原因而婉拒對方,令一眾劇迷非常失望。



賢妻形象成首選

直到昨日,有消息指事隔近12年,愛姐終於決定重返公仔箱,以穿越劇《師任堂》作為復出之作。據知,愛姐經過慎重考慮才決定演出,劇集是以現代和古代並行的敍事方式,講述朝鮮時代著名女性兼天才畫家申師任堂的一生,而於09年發行的五萬韓圜紙幣上的肖像,就是申師任堂。愛姐將於劇中一人分飾兩角,扮演生活於現代的韓國美術史大學講師及古代的申師任堂,扮演大學講師的愛姐會因為一次偶然而發現16世紀朝鮮時代女畫家申師任堂的日記並解開日記蘊含之謎。對於愛姐大玩穿越時代,扮演天才畫家一角,劇迷都引頸期待,而劇方亦表示:「申師任堂是朝鮮史上著名的女畫家,亦是位有名的賢妻良母,跟愛姐古典又優雅的形象完全脗合,因此在最初計劃《師任堂》時,我們就視李英愛為女主角的不二人選。」



■李英愛於03年憑經典韓劇《大長今》成為韓流巨星。

■好媽媽李英愛早前帶同囡囡拍攝新廣告。


■朱鎮模將演新劇《親愛的銀東啊》。

朱鎮模注定苦戀

據知,自公開愛姐演出的消息後,新劇就得到亞洲,特別是中國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製作方因為愛姐在中國人氣逼人,所以劇集亦有可能在中韓兩地同步播出,而劇集將於6月正式開拍,並預計會於明年上半年開播。有消息指於去年退伍的男星俞承浩,有望在劇中扮演愛姐的古代兒子、朝鮮著名儒學家李珥。除了愛姐主演的穿越劇外,韓劇《秘密花園》女星金莎朗及《奇皇后》男星朱鎮模亦將演出JTBC的新穿越劇《親愛的銀東啊》。《親愛的銀東啊》講述男主角對其心愛的女人,在長達20年的命運扭轉、穿越時空等仍不可能得到結果的悲慘愛情故事,劇集預計於六月播出。撰文:金美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26/190897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85

仲起樓?畫家楊學德:維「小」港好醜陋

1 : GS(14)@2016-03-13 02:40:28

《錦繡藍田》、《標童話集》、《狂草集》…今年46歲的畫家楊學德,以一本又一本畫風騎呢、麻甩、核突的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作品,告訴大家美與醜應該並存,世界才算完整。二十歲前後的他是隱青、廢青。所有改變,由三十歲開始:「當時變到做自己擅長的事,繼而看看對其他人,或對社會能起甚麼影響。四十歲前後再打不到工!如果要我繼續為了正路的價值觀,為求有收入、為求可供樓、為求可生兒育女而去營營役役,我覺得不是我人生中最想做的事。」楊學德在任職廣告公司年代,事業曾經失意:「客戶的審美標準一定代表主流,我在他們眼中是不合格的。我當年是繪圖員,有個項目要畫一支蠟燭的燭火,畫完竟被全公司恥笑,他們說不像燭火,像女性生殖器官。當年不覺得好笑,覺得是恥辱。」他覺得美醜應並存,及至2002年,他推出了第一本個人圖像小說《錦繡藍田》,大步大步踏上畫家之路。他出書,是紙媒一份子,他明白媒介常變,但內容(Content)始終最重要。他認為世上無原創,只有二創、三創、四創:「社會上對二創抱批評意見的人,是錯誤的!」他認為網絡23有它不合理的地方:「人是這地方最重要的資產,你(政府)在窒礙香港人的人心和想法,從而窒礙了香港未來的發展。」這一刻,他覺得很醜陋的又是甚麼?他說:「維多利亞海港,太擁擠了,太多建築物了,好像打樁般有罅縫便插針,我感覺香港島很疲憊。小時候感覺海港的闊度,仍有一個舒服的距離,現在我覺得應該叫維多利亞小港,從環保或環境的角度,絕對不應該再去改它了。」我們美好的海港、美好的過去,只能在畫布上出重現了。《海港》—楊學德畫作展日期:2016年3月17日至4月4日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10時地點:海港城‧美術館採訪:陳小芝、懷鈺拍攝:馮峰、廖達燊鳴謝:海港城、HOW2WORK延伸閱讀:三八婦女「擊」發理想小丑王變女拳王
http://bit.ly/1TQPokZ【集體回憶】YES!華少玩票回歸:100毛好睇
http://bit.ly/1W2b0bD【中年轉型】寵物美容師低過最低工資的歲月
http://bit.ly/1oL5CyE【敬業是王道】會考2分捱出頭世界朱古力大師成長記
http://bit.ly/1KWgUoD講身份認同戥周子瑜唔抵河國榮:我係香港人
http://bit.ly/1lRxi3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12/19526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33

喵星人守護自閉女孩畫家終開口

1 : GS(14)@2016-03-18 23:55:54

曾有醫生估計,英國蘭開夏郡患有嚴重自閉症的女童哈爾肖(Iris Grace Halmshaw,6歲)永遠都不會說話,但貓咪圖拉(Thula)卻成功令她「打破沉默」。兩年前哈爾肖的父母聽從網友意見,買了圖拉回來,希望能幫助女兒。哈爾肖母親阿拉貝拉(Arabella)憶述,當女兒見到圖拉就一見如故。她說:「圖拉自見到哈爾肖後,便一直守在她身邊,晚上更睡在她臂彎,就像守護天使。」阿拉貝拉上月出書描述女兒與圖拉的故事,圖拉更不但讓哈爾肖開始說話,哈爾肖本來非常怕水,一滴水都令她感到懼怕,但由於圖拉喜歡游泳,亦幫助哈爾肖克服對水的恐懼。人貓除了在浴缸一齊洗澡,更會到泳池游泳,形影不離。圖拉又會在花園陪伴哈爾肖看書,與哈爾肖一家遊船河、踏單車或散步。圖拉更絕對服哈爾肖,阿拉貝拉表示﹕「當圖拉想玩女兒的iPad時,女兒便會喊『貓咪,坐下』,她的命令很有權威,貓咪便立即坐下來。」哈爾肖雖有患有自閉症,但卻擁有卓越的繪畫天份,她3歲時在母親設計的藝術課程循循善誘下,開始嶄露頭角,現時已國際知名,畫風接近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每幅畫作售價達1,500鎊(1.6萬港元)。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8/195350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365

【寵物籽】畫了一輩子貓畫家 創貓貓擬人化潮流

1 : GS(14)@2016-05-21 13:15:03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畫了一輩子貓,甚至晚年時不幸罹患精神分裂症,仍沒有停止創作的畫家。Louis Wain(1860—1939)生於倫敦,他的五個妹妹,都是終身未嫁,最年幼的一個在他30歲時,因精神失常而被送進精神病院,其餘幾人就一直跟他和母親同住。


Louis家貧,本就讀於倫敦藝術學校,20歲時父親去世後,就沒有再上學,而跑到街上當街頭畫家,支持一家的生活。他擅長畫動物和田園景色,後來亦有幸為多家報刊雜誌畫插圖,收入總算穩定。23歲時他娶了妹妹的家庭教師,比他大10歲的 Emily Richardson,讓兩人在當時的社會受盡白眼。Louis其後搬離家跟Emily同住,可惜太太不久後患上癌症,其間Louis訓練兩人的寵物貓Peter小把戲逗太太開心,又開始繪畫Peter的有趣模樣。Louis將這輯貓畫寄給多間報館,沒想到一舉成名,從此成了專門畫貓的畫家。三年後,Emily便被病魔奪去生命。Louis的創作繼續圍繞貓。1886年,他在《倫敦新聞畫報》聖誕版上刊登的作品「一隻小貓的聖誕派對」,就是他首幅將貓擬人化的試驗作。畫中的150隻貓,都跟Peter很像。自此,他筆下的貓開始站立和用雙腳走路,有的身穿優雅服裝,有的會演奏樂器、飲茶、打牌等等,成功在當時的維多利亞時代,帶起了擬人化動物圖畫的潮流。他就曾經說過自己會帶素描本到餐廳等公共場所,將不同姿態的人畫下,掌握人類的特徵。此後30年間,Louis年產過100幅畫,他的作品出現在童書、明信片和雜誌上,部份充滿諷刺當時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意味。1898至1911年間,他更是貓會National Cat Club的主席,活躍於多個動物保護團體。一些學者曾猜測Louis晚年患上精神分裂症,可能是由一種常見於貓體內的寄生蟲「弓形蟲」引起,但弓形蟲致病的理論至今仍在研究中。後期Louis在醫院內常跟花園內的貓一起,妄想症的病情亦開始放緩。他仍然以畫畫為樂,雖然風格與過去大相徑庭,但主題還是他最愛的貓。記者:許政



1960年8月,The Guardian對Louis的報道。

Louis早期的畫,貓沒有任何裝飾。

後期,貓主角開始多點動作和配件



貓開始作人類打扮。

貓除了作人類打扮,背景也漸見豐富。

Louis患上精神分裂症後,筆下的貓開始抽象。



Louis晚年的作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18/196160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97

【專題籽】林嘉欣×傷健畫家 繪本看世界

1 : GS(14)@2016-12-27 12:32:52

智障人士已經習畫三年,多次探班的林嘉欣,早已與他們打成一片。



【專題籽:胚芽故事】世界多采,只因你我不同。林嘉欣去年與麥當勞合作,以兒童繪本細說與兩個女兒的相處之道,今年她跳出屋企,將畫布擴大至民生社會,與東華三院「愛不同藝術」計劃的傷健畫家,創作「一起愛不同」系列的六本故事書,鼓勵傷健共融。



「一起愛不同」系列的誕生,完全是機緣巧合。林嘉欣愛逛美術館,年初偶然經過一間咖啡店,看見室內的人像畫,就是「愛不同藝術」展覽館,「我看到畫時覺得好突出,好有孩子的感覺,當時我想,畫中人是否存在?於是我抄下了麥惠鴻這個名字。」這次東華三院「愛不同藝術」計劃,與嶺南大學藝術系合作,為智障人士設計藝術課程。而林嘉欣個多月來,每周兩次觀察傷健人士的上課情況,透過繪畫過程引發她創作故事的靈感,「自閉症人士不會正面與你對話,也未必會與你對望,反而透過畫作加深認識彼此。繪畫《牙齒痛痛》的鄭嘉恩,她好鍾意畫牙,我個細女3歲,好怕睇牙醫,其實好多小朋友都怕睇牙醫,所以我想讓小朋友透過書本認識牙醫,克服恐懼。」而翁澤國繪畫的《壞心情萬歲》,一尾不愉快的魚,只要將書本反過來閱讀,便成為微笑的魚,將快樂的主導權留給閱讀者,「好像一個收藏家,重看他們3年的畫作,憑直覺篩選,然後串通一個完整的故事,其實都幾難。」當中感受最深的,一定是麥惠鴻操刀的《我就是我》,「我好奇畫中人擁有長頸,原來他畫畫時畫錯了,但他仍然好樂觀去面對這個錯誤,將它變成美麗的畫作。我覺得人越大,反而好怕認錯。」


閱讀建立女兒邏輯思考

大人的解讀總是複雜化,6本圖書能夠從孩子角度出發,傳播人生智慧,全靠兩個小書迷,「由草稿至完成,我一直有同兩個女講,觀察她們的反應,收集意見。」不喜歡擺媽媽款的林嘉欣,將閱讀當作與女兒溝通的橋樑,「小朋友透過閱讀故事人物,好容易會代入角色,曾看過一本書叫《愛哭公主》,描述這個公主好容易發脾氣,囡囡聽完故事便知發脾氣的壞處。在不同階段與她分享的書,正正就是我有事情想跟她說。」今次她選擇透過殘障人士的圖畫,與小朋友對話,「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無論擁有甚麼特質,我們也要欣賞,就是因為大家的不同,世界才可以色彩繽紛。」



藝術助殘障人士控制情緒藝術可以陶冶性情,也可以平復情緒,對於不擅於控制身體、脾氣容易暴躁的智障、自閉人士來說,也是最佳療法,「放假回家時他只喜歡看電視雜誌,從來不會拿起筆畫公仔,經常覺得我們不明白明他,同時不懂用言語表達,溝通上好難磨合。」麥惠鴻的家姐說,他接觸畫畫後,脾氣收斂,人變得開朗。而外號「馬拉松跑手」的鄭嘉恩,經常坐唔定,拿起畫筆時卻出奇專注。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副院長楊美玲解釋,「藝術可以幫自閉症、智力殘障者宣洩情感。加上繪畫世界的空間好闊,可以慢慢發掘他們的潛能,畫出個人風格。」楊姑娘三年間幫助畫家舉辦大大小小的展覽,讓更多人認識傷健者的潛能,即將舉辦的畢業展,還晒冷學員們三年的藝術成果,讓大家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



麥惠鴻的人像畫帶有成人及小孩色彩。

麥惠鴻性格開朗,而最拿手畫人像、陶瓷、織布。

鄭嘉恩為林嘉欣畫人像並送給她。


「一起愛不同」系列還有少量可在「愛不同藝術」展覽館義賣。

翁澤國畫風較細緻,只會用木顏色畫畫。

林嘉欣指自閉症人士未必與人正面對話,但可透過畫作加深認識彼此。

「我們畢業啦!」畢業展日期:29/12/2016-15/1/2017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愛不同藝術」展覽館地址:域多利道1號百年大樓第二座地下1號舖



記者:王佩兒攝影:鄧鴻欣編輯:劉曉丹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7/198775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36

【文具畫展】4字頭畫家無懼捱餓 童心未泯創作飛船膠紙座

1 : GS(14)@2017-01-08 19:03:16

S字形的膠紙座令Noel聯想到飛船救援隊。



如果十八廿二賺到大錢就係人生勝利組,步入四字頭的畫家莫俊浩(Noel)應該寧願做一般人眼中的傑出廢青。外表好young嘅佢同「中佬」兩個字,一打大纜都扯唔埋,佢啲畫都有一點點孩子氣。
Noel曾經做過電話sales,出糧見到銀行戶口好多$,但佢笑唔出。「係咁sell自己不想sell嘅嘢,做咗十幾年覺得很麻木。」佢決心轉行,經家人介紹,投身咗老人服務行業,仲重拾番畫畫興趣。佢特別喜歡為老人家畫速寫,過程中仲會同佢哋傾偈。「記得幫一個老人家畫完送幅畫畀佢,佢係咁流眼淚。」一幅人像寫生,可以連結兩個世代,畫作力量不能小覷。「喺老人院做係咪好灰呢?我又唔覺得,同老人家溝通好開心,亦提醒自己要珍惜當下嘅時間。」佢認為人生係減法,所有嘢都流逝緊,有目標一定要快啲去達成。「過去我做sales,其實錯失咗好多,浪費時間做自己唔鍾意嘅事。」



Noel認為世上萬物都有棲身之所,佢就將皮革筆盒化成吸血鬼瞓覺的棺材。

投身老人服務行業的Noel感觸良多,他說會把每一個機會當作最後一個去把握。

「我依家四字頭,可能好多人眼中,我係個不切實際嘅人,寧願走去做份人工少一截嘅工。好多人認為畫畫搵唔到食,會餓死,但如果只係為咗賺錢而生活,咁我寧願揀肚餓。」呢個社會人人催你成熟啲,come on,但係做James又係咪一定唔好?佢keep住初心,唔想太世故。佢啲畫有個小朋友角色,叫皮蛋。「皮蛋代表心內有童真嘅我。鍾意畫畫嗰團火未熄,所以先有皮蛋呢個角色。」最近佢喺西營盤文具店blank開畫展,六幅同店內文具有關嘅畫作,充滿創作力量同幻想。「將筆盒變成畀吸血鬼瞓嘅棺材;膠紙座變成飛船;鉛筆刨變成機械人。」靜態文具加兩分創意,可以趣怪得意。畫作走懷舊日本漫畫路線,因為佢細細個就鍾意日本動漫,而且對舊嘢有情意結。
Noel早前曾自資出版圖文集《街簿》,記錄佢對生活有感覺嘅事,其中三年前畫的《一個車位‧一個床位》,依家竟然成真了。「變咗真實啦,啲劏房劏到咁細。有啲人可以有錢到買個位畀架車住,但有啲人連車位咁大嘅地方都無。」土地問題,真係講三世都講唔完,為咗層樓,勞力是無止境,sosad。離咗題,場內除咗六幅文具畫作,還會展出《街簿》其他作品,得閒可以去欣賞下。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8/198899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914

廖碧兒讚小畫家有天份

1 : GS(14)@2017-02-05 10:55:44

廖碧兒、河國榮、網絡達人香格拉及李尚正,最近為奇妙電視主持新節目《香港有寶證》,四位來自不同國籍及成長背景的主持,以有趣角度發掘鮮為人知或早已被遺忘的香港奇寶。廖碧兒訪問了4歲便憑畫作「老虎」勇奪國際大獎的天才畫家劉見之(Kenny),同樣熱愛藝術的廖碧兒帶Kenny到中環摩天輪寫生,並充當攝影師為他拍照。對於Kenny小小年紀便揚威國際,廖碧兒說:「佢真係一個好有耐性、有天份嘅小朋友,你要一個4歲小朋友坐定定畫畫,唔係個個都做到。我聽到佢嘅故事分享,佢係對自己嘅畫作好堅持。」撰文:葉綠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05/19918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53

【御用畫家】李志清談金庸:有氣派有氣場有氣度

1 : GS(14)@2017-03-03 00:54:59

李志清(筆名清兒)多年前與金庸合作,獲金庸授權及合辦明河(創文)出版社,繪畫金庸小說漫畫。



金庸封筆快將45年,素有「金庸御用畫家」之稱的李志清(筆名清兒),早年獲金庸授權及合作開出版社,為《射雕英雄傳》及《笑傲江湖》花6年多時間畫漫畫,事隔多年,李志清對當年與查生(查良鏞,金庸本名)相處的逸事仍歷歷在目。

日本出版社拉線「從沒想過會同枱吃飯」


22年前,日本德間書店(負責金庸小說日文版出版)一位小說監修聯絡李志清,邀請他為小說畫封面及插圖,從此與金庸結下不解緣。「第一次見面是日本出版社安排,一些明河社朋友,如蔡瀾等都在。當然還有查生、查太,我還記得是在灣仔吃飯。」李志清從小已經拜讀金庸作品,90年代的金庸已是小說界殿堂級人物,初次見面,可有緊張?「雖然我跟查生是同時代的人物,但感覺就像看羅貫中《三國演義》一樣,從沒想過會同枱吃飯。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他雖然是我的偶像,但又不會覺得緊張。」


金庸沉默寡言二人依然合作無間


李志清形容,金庸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他說話不多,但好有氣派,就是坐着已有一代宗師的風範。」談到二人的溝通相處,李志清笑言:「他跟我用廣東話溝通,但說實話,因為他的廣東話夾雜口音,我只聽得懂七成。」《射雕》出版後,出版社舉辦慶功宴,李志清就坐在金庸身邊,「我覺得有點如入寶山空手回,就是很多問題想問他,但有些就聽不清楚,有些就不太好意思問。」雖然如此,但亦無阻二人在工作上的合作。關於早期的封面及插圖,李志清坦言二人直接溝通的機會不多,「我們主要跟日本出版社溝通,查生沒有參與其中,就算有,也是事前略略打點一下。」到後期跟金庸合辦明河(創文)出版社,金庸同樣沒有干預李志清的創作,「他不會跟你一同編劇,告訴你這筆要怎樣畫,這當然不會,畢竟他是授權你去畫。」漫畫出版後,李志清跟金庸吃飯,「我問他對漫畫有何意見,他就在封面寫了句『合作愉快,至感欣慰』,可惜這本書我還未尋回。」這是一場令他畢生難忘的飯局。


俠義精神長存武俠小說非青黃不接


有人認為金庸封筆四十多年,坊間仍有不少以金庸為主題的活動,顯示武俠小說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李志清卻認為非也。「所謂武俠題材,分開武和俠,俠是俠義精神,武是武功。俠義精神早在墨子時代的作品已有,武俠小說寫的,正是這種長存的精神,而非純粹武鬥。」金庸封筆多年,的確沒多少人有金庸的成就,李志清說:「金庸小說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配合的產物,當然他的水平本來就高。每一個時代,其實都應該有其產物、方向,這個時代需要第二種進路、第二種形式。」「武俠小說的橋段就只有這麼多,不會有甚麼很新很爆炸性的突破。」李志清說。「這一代人有甚麼沒看過,《龍珠》打到上太空,打完人再打獸再打神。但我們不是要這種意義不大的遞進。」他強調當代要寫的,是「人」的故事,即包含如俠義精神般的崇高理念,「這種人性的發掘,諾貝爾及其他文學獎也是循這個方向去尋找,是不同語言、國家、文化所渴求的。」至於新的形式、載體如何,李志清以朱光潛《談美》作喻,「我們很多時都是當局者迷,不知道這個時代需要甚麼。你要去到橋的另一面,才會發現自己身處的位置有多美。」每一位藝術家、作家都在找尋合適的路,李志清認為最重要是隨心、自然,不用刻意去找,「這個時代有給予你甚麼條件,你就去感受這個時代的脈搏。」


展品過百為展覽畫12呎長水墨畫


香港文化博物館由3月1日起,將開放常設展館「金庸館」,同時亦將有「繪畫.金庸」專題展覽,至3月27日完結,由李志清策展。「繪畫.金庸」專題展覽展品分三大類,包括小說封面及插圖、漫畫作品,以及由小說延伸的其他藝術創作,如水墨畫等。展覽將展出逾140件展品,包括金庸借出的十張黃司馬真迹、十張雲君真迹,還有黃玉郎的漫畫封面、馬榮成的六張漫畫複製品、兩張董培新的大型水墨畫,以及其他李志清作品等等。為了是次展覽,李志清特意畫了一幅12呎長的《天龍八部》水墨主題畫,「這張《天龍八部》,我並非畫小說某個特定場景,並不像一張插圖,我希望呈現出小說中八個非人的佛家精神,一些很深刻的人性。」「繪畫.金庸」專題展覽日期:2017年3月1日至3月27日地點: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聚賢廳金庸館(常設展館)地點: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地下費用:免費開放時間:星期一、三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聖誕節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記者:李煒汯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李志清以六年多時間,將《射雕英雄傳》及《笑傲江湖》畫成漫畫。

金庸多年前親筆提字,李志清珍而重之。

採訪當日,李志清正忙於將展品包妥,準備送到展館展出。


「繪畫.金庸」專題展覽將有百多件珍貴展品,包括李志清漫畫原稿。

李志清:「講武俠,不可能無金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01/199431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3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