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州開發區首推政務服務“秒批”清單:5~10分鐘就辦好

只要材料齊全、形式規範、內容真實合法,交材料後就可以即時審批,用時僅需5-10分鐘。

7月25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式發布《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秒批”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第一批)》,在全國首推“秒批”政務服務事項,該清單共計223項,涉及公安、人社、交通、民政等14個部門,涵蓋了行政許可、行政備案和公共服務等類別。

以保稅區進口自用物資征免稅證明為例。原來需要先到現場窗口遞交資料,窗口人員收件後再層層遞給相關職能部門的審批人員,然後等待審批,整個過程要往返多次,需要三四天才能拿到審批結果,但納入“秒批”清單後,窗口人員被授權行使審批權,幾分鐘就予以辦結。

除了通過授權窗口現場“秒批”,還可以通過“政務智能一體機”來辦理。審批結果可以選擇“立等可取”、郵政快遞“免費上門”和電子證照“在線送達”三種。

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答記者問時提出,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要求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到2019年底,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基本實現“一網、一門、一次”,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90%,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基本實現“應進必進”,省市縣各級1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廣州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局長代新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制於傳統行政審批的模式,很多時候,辦理的事件並不複雜,辦理的程序才是拖延時間的“罪魁禍首”。“秒批”就類似於“秒殺”,即來即辦,下一步就只需安靜等待“收貨”了。

“其實我們是在逼著工作人員要在最短時間內響應企業和群眾的申請,給出結果,首批納入的事項審批流程相對簡單、承諾辦理時限相對較短,一線窗口人員完全有能力進行審批。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又快又好的服務企業,服務老百姓。”代新祥說。

目前,廣州開發區共有行政許可、行政備案和公共服務事項1317項,此次納入首批清單的事項約占1/6。代新祥表示,明年將會對第一批“秒批”單位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總結,並在此基礎上根據政務服務事項的審批複雜程度、信息化建設水平等條件,爭取再納入100項。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57

政務司司長 指 香 港 沒 有 地 產 霸 權

1 : GS(14)@2011-05-23 22:11:03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59870
商 界 出 身 的 唐 英 年 認 為 香 港 並 沒 有 地 產 霸 權 , 指 地 產 只 是 商 界 的 一 部 份 , 富 商 李 嘉 誠 、 李 兆 基 等 都 不 是 一 出 生 便 有 數 十 億 元 身 家 , 他 們 的 財 富 是 努 力 的 回 報 。
他 認 為 香 港 提 供 自 由 開 放 和 公 平 的 環 境 , 供 所 有 人 實 現 夢 想 , 不 滿 李 嘉 誠 有 錢 的 年 輕 人 應 該 反 問 自 己 , 為 甚 麼 做 不 到 下 一 間 莎 莎 ? 下 一 間 米 蘭 站 ? 為 甚 麼 做 不 到 下 一 位 李 嘉 誠 ?
2 : fung3010(2389)@2011-05-23 22:40:01

就算無地產霸權,不過有好大個地產泡沫。佢地自己有都有份助拳BUMP漲個波
3 : idsdown(1658)@2011-05-23 23:09:08

由佢自己條條fing啦
4 : 草帽(1253)@2011-05-23 23:29:06

佢自已都做唔到李+x啦, 以前李+x穿膠花佢家族有錢過人100倍, 而家李+x有錢過佢100倍唔止, 佢係咪應該問一問自己點解呢幾十年毫無寸進呢?
5 : 自動波人(1313)@2011-05-24 03:33:23

莎莎,米蘭站?頂得住d租先算啦
cwb,mk,tst舖呎租$480
6 : passport(1491)@2011-05-24 03:53:57

算吧啦佢…得把口
7 : GS(14)@2011-05-24 21:28:09

做姚君達還可,做李嘉誠,一百年都唔知出唔出到一個
8 : 自動波人(1313)@2011-05-24 22:45:56

「唐」氏綜合症

http://hkreporter.com/talks/thread-1176254-1-1.html

香港人有沒有想過,在十年後,可以住在東莞去沙田上班,可以家住深圳龍華但在尖沙嘴工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接受本報專訪時,就描繪了一幅粵港融合的遠景。他認為,香港的出路,在於一國兩制《基本法》框架下的融合發展觀。朝着粵港融合的目標前進,香港的巿場規模可以由現在七百萬人口擴展至一億人口;香港人可以選擇一個更便宜更優質的生活環境,而在「一加一大於二」的優勢互補下,珠三角可以成為全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

在融合發展觀下,唐英年期望在綱要限期的二○二○年,可以見到:「住在東莞去沙田返工,或到尖沙嘴返工,就同今日你住在沙田、上水、大埔在尖沙嘴返工一樣咁方便,將來在龍華去到九龍尖沙嘴,約二十分鐘車,分分鐘快過你今日在沙田去尖沙嘴。」

他相信,一個每月二萬元收入的家庭,若在香港居住,可能生活質素一般,但「他住在深圳龍華,兩萬元生活質素一定比現在好。我覺得咁樣是以民為本,能令市民的生活質素得到提升。可能有人話我們加多些人工畀他們就得啦,這不是長遠最好的方法,我剛才講是一個好大好策略性的方向,而這個方向我們是可以做得到的。」』
9 : idsdown(1658)@2011-05-24 22:50:12

但月入二萬, 10年後對返rmb係幾多?

大陸生活水平10年後會差過依家?

一小時生活圈? 靠乜? 高鐵? 香港起緊的高鐵得250公里每小時
10 : 草帽(1253)@2011-05-24 22:58:07

擴展至一億? 如果擴展至一億, 家庭月收入仲有二萬蚊, 拍得住美國, 我真係要畀十個叻佢. 0係個地圖一點住一億人, 呢條友真係九up當祕笈.
11 : 自動波人(1313)@2011-05-25 01:46:56

二萬蚊家庭..仲有得過一般的生活....?

佢係咪講錯左,係沙田果間"龍華"?
12 : GS(14)@2011-05-25 21:01:25

他番大陸住,食都唔安全啦,廢話

不知民間疾苦,兩萬銀,有人五千銀都無呀
13 : 龍生(798)@2011-05-26 16:17:29

但似乎個勢似係佢當選喎....
14 : GS(14)@2011-05-26 22:11:25

我想有女特首
15 : 龍生(798)@2011-05-26 22:45:53

范太當選似乎會硬上二十三條...
到時又一場血戰...

二十三條有一種神奇力量...

大家估下係乜
16 : passport(1491)@2011-05-28 08:58:12

12樓提及
他番大陸住,食都唔安全啦,廢話

不知民間疾苦,兩萬銀,有人五千銀都無呀
佢講野真係好廢呀
17 : GS(14)@2011-05-28 11:29:51

15樓提及
范太當選似乎會硬上二十三條...
到時又一場血戰...

二十三條有一種神奇力量...

大家估下係乜


西環引力?
18 : 龍生(798)@2011-05-28 12:31:53

關乎引力...

二十三條似乎可以團結一切反政府聲音
在同一天一齊站出來

你都咪話唔惡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457

張建宗接任政務司長大熱

1 : GS(14)@2017-01-07 07:05:36

【本報訊】假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下周四請辭,官場普遍相信,現時問責局長中最資深的張建宗(圖),將代替林鄭接任政務司司長;更有政界中人相信,一旦林鄭當選下屆特首,與她長期在扶貧和退保議題上合作的張,有望成為林鄭的接任人選。但有立會議員直言,張處事方式較「油條」,若他真的做下屆政務司司長,希望他處理問題時可以「爽手啲」。有政界及及官場中人稱,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相比,張建宗一向是下屆政務司司長人選的冷門,但林鄭一旦當選特首,張接任的機會遠高於譚志源,因林鄭與張長期合作,對其表現滿意,反而有指林鄭與譚合作推銷政改期間,不滿譚不願承擔政治爭議,令譚失分,「如果林鄭喺譚志源同張建宗之間揀一個政務司司長,好多人相信佢揀張建宗」。


黃國健:處事較「油條」


張另一優勢是他長期處理勞工問題,與工聯會有不錯關係,「雖然佢能力唔算強,但一向好重視工聯會意見,左派對佢唔反感」。工聯會黃國健認為,雖然張處事向來較為「油條」,但以官場資歷計,張確實勝任政務司司長一職。但黃提到,現時勞工界極為關注的取消強積金對沖和退保問題都由張建宗負責,若日後確實由張升任政務司司長,他希望張能繼續關注這兩大議題,並且要「爽手啲」,如在本屆政府任滿前,將取消對沖的方案提交立法會。■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7/198892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705

張建宗任政務司長李卓人:佢係奴才

1 : GS(14)@2017-01-18 07:57:21

■接任政務司長的張建宗遭勞工界人士斥無承擔。



【本報訊】國務院宣佈由張建宗接任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指對任命感相當榮幸,指在餘下的5個多月任期,會全面落實未來的施政報告,盡力協助政府暢順運作。但有勞工界人士批評,張在處理多項勞工重要議題時,只忠於政府意願,並非真心為港人謀福祉,毫無承擔可言。張昨出席活動時,被問及餘下5個多月任期是否其試用期時,張說未來幾個月會拼搏,但非為下一屆鋪路,而是做好司長工作,確保新舊兩屆政府順利交接,「最關心係香港長遠福祉,而唔係自己仕途」。



碼頭工潮「龜縮」民望急瀉


現年66歲的張建宗加入政府逾45年,是資歷最深的局長,張於1972年港大畢業後加入政府,由新聞主任做起,其後轉職至政務官職系,回歸前曾任前港督助理私人秘書;回歸後曾任勞工處處長及教育署署長等。2007年退休不足半年,獲時任特首曾蔭權邀請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至今。張在現屆政府處理「長者生活津貼」,泛民不滿政府為津貼設資產審查,發起拉布,張在拉布一個多月後使出招數化解。他先撤回「長生津」舊文件,另呈交開設特惠金職位的補充審議文件,即獲立法會通過,泛民及後始知,通過補充文件等同支持政府推行長生津計劃,但為時已晚。張任內較棘手的事件,包括2013年爆發歷時40天的碼頭工潮,「龜縮」多時的張民望急瀉,最終罷工工人接納外判商加薪9.8%,工潮方告平息,張民望事後一直平穩,在問責局長中算不俗。


問責官樓王 與妻擁9物業


據張向行政會議申報,他與太太在香港共持有9項物業,是一眾問責官員的樓王。與張建宗交手20多年的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指出,張溝通能力高,但只忠於主人,「上面指派我做啲乜嘢,我就做啲乜嘢,上面唔鍾意我做,我就唔會去做,或盡量卸責」,他以強積金對沖問題為例,指張一直將處理責任卸責予財經事務局,「佢係一個毫無承擔,忠心於佢主人嘅奴才,睇唔到佢真係想為香港市民做啲乜嘢」。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亦批評,張建宗扶貧工作一塌糊塗,乏善足陳。■記者謝明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7/198997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864

張建宗未必可冧莊政務司長黑馬 張雲正:畀空間林鄭

1 : GS(14)@2017-04-04 08:51:54

公務員事務局長張雲正



【777票當選】【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積極組班之際,有關其內閣人選消息滿天飛,政圈最近盛傳公務員事務局長張雲正是接任政務司長的「黑馬」,現任的張建宗反而非林鄭首選,張雲正昨天首度回應「升呢」任司長傳聞,希望外界給予林鄭更多空間,重申會在適當時候作決定。盛傳不會留任下屆政府的律政司長袁國強昨拒評傳聞,以免影響林鄭的組班工作。記者:許偉賢 陳雪玲



政務司長張建宗

當外界認定66歲的張建宗大有機會在下屆政府續任政務司長之時,現年55歲的公務員事務局長張雲正突然被盛傳是黑馬。張雲正昨出席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會議後,被傳媒追問有望升任司長的消息時稱:「呢個我相信候任行政長官,佢係密鑼緊鼓全力進行(組班),相信當佢有合適安排,會作出公佈。」



議員質疑資歷不夠全面

被問及林鄭有否與他接觸,張雲正重申︰「個人情況我自己都講過,我只可以重複,喺適當時候會作出自己嘅決定,目前大家唔使做太多揣測。」至於能否勝任政務司長一職,他認為能力及經驗同樣重要。對於外界常以「跳船」形容官員離任,張雲正反駁指:「其實我覺得大家香港都係坐同一條船,有乜嘢船可以跳呢?」張雲正於2015年中才接替被特首梁振英炒魷的鄧國威出任公務員事務局長,據知張雲正獲中央高度信任,但其資歷不及張建宗,能否協調政府各部門成疑。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指,曾在公務員議題與張雲正交手,指對方表現不過不失,四平八穩,但始終公務員事務局要處理危機事件的機會不多,未知張應對危機時的表現,亦指張只做了不足一屆的局長,質疑以其資歷出任政務司長是否夠全面。盛傳已物色辦公室、鐵定離任的律政司長袁國強,昨亦被問到是否在今屆任期完結後離任,他指理解社會的關注,但認為應給予林鄭時間及空間處理組班問題,「如果我?家講嘅任何事,好可能對佢有一啲不必要,甚至乎未必太好嘅影響……我希望我起碼盡我嘅責任,唔影響佢呢方面嘅工作」。當被問到是否因健康理由求退,袁反問:「你覺得我今日嘅面色好唔好?」



林鄭連日稱組班出現困難,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昨在一論壇指出,過去幾年外界已知道,投身政府工作是十分辛苦,不但要面對立法會拉布,官員亦很容易被要求問責下台,難免令有志者對加入問責班子卻步,「令政府以外嘅人士都要諗過先,資深公務員都要諗過先,因為壓力咁大,做唔做到呢?」葉劉昨亦指不可說林鄭沒有港人支持,稱林鄭在建制陣營也有支持:「佢(林鄭)落街都好受歡迎,當然你可以話係建制派安排佢去,去啲社團茶餐廳,但嗰啲都係人嚟㗎嘛,只不過佢做唔到跨陣營,未獲得中間、泛民支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04/199793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91

首長級公務員 流失率15年來倍增梁振英任內最少40 政務官跳船

1 : GS(14)@2017-05-13 00:38:30

■政府文件顯示,公務員流失率呈上升趨勢。黃文邦攝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場後,其管治風格一直被指不獲公務員團隊歡迎。公務員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作為公務員團隊最高領導層的首長級公務員,流失率於2015年度達9.4%,較15年前的5%增加近一倍。公務員辭職更創15年新高,有0.65%,當中超過一半辭職者是在試用期內「劈炮」。記者:謝明明公務員事務局向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出,2015年度有約6,000名公務員退休,包括正常退休及提早退休,實際流失率約3.6%。不過,首長級公務員流失率卻由2001年度的5%增至2015年度的9.4%,增幅近一倍,當中梁振英出任特首首年、即2012年度首長級流失率更高達9.8%。


整體辭職率創新高

另文件又顯示,公務員辭職率創15年新高,達0.65%,當中超過一半辭職者在未過試用期已離職,辭職原因包括婚姻或家庭理由、跳槽私人機構及繼續進修等。當局為提高聘用少數族裔人士為公務員,自去年起降低或取消中文書寫能力要求的職系由20個增至31個,包括物料供應服務員職系及技工職系等。警隊及懲教署等紀律部隊亦增聘非華裔人士,其中獲警隊聘用的非華裔人士,由2010年度的1人增至2015度的9人,成功獲聘比率為15%,比其他申請人獲聘比率12%為高。而懲教署在2010年度至2015年度共聘請10名非華裔人士,成功率與其他申請人相若。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委員莫乃光表示,特首梁振英以鬥爭為綱、敵我思維的管治風格,社會嚴重撕裂,行政立法對立,增加公務員尤其是高級公務員的政治壓力,吃力不討好,令不少中、高級公務員萌退意,「今次公務員事務局嘅數據印證咗呢點,其實呢幾年都多咗年輕嘅公務員離開政府出外闖,相信同官僚限制同政治氣氛有關」。本報翻查資料發現梁振英上任特首4年多以來,最少有40個政務官(AO)辭職,即平均每年約有10人求去,高峯期是梁上任的首年,共有12人離職。其中有「AO歌王」之稱的民政事務局前常任秘書長楊立門,於2014年滿54歲時提早退休,早前獲聘為廠商會行政總裁;公務員事務局前常任秘書長黃鴻超及其妻、創新科技署前署長王榮珍,於2015年雙雙選擇在58歲時提早退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0/200166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452

葉劉:政務官入閣對政府有好處

1 : GS(14)@2017-06-11 16:00:42

■葉劉淑儀昨指23條立法與否需交新一任特首決定。



【本報訊】盛傳將加入下屆行政會議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昨承認曾與候任特首林鄭月娥討論入行會問題,對於有傳林鄭班子以政務官為主,葉劉指資深公務員因較熟悉政府運作,對新政府有好處。


認與林鄭商談入行會


葉劉出席電台節目,承認就加入行會一事有和林鄭商談,又笑言原本最反對她入行會的黨員已離開,而其他黨員也鼓勵她加入,至於會否覺得加入行會是安慰獎,葉劉強調從無要求任何東西,如獲林鄭邀請會認真考慮,但出發點都是為了幫香港和政府。對於外界關注《基本法》23條立法,葉劉稱立法是香港憲制責任,但是否有條件落實,要由新一任特首決定,又稱香港未來要做好《基本法》及國情教育,以促進年輕人對國家了解,培養有承擔的政治人才。葉劉在電台節目後,被問到林鄭組班以公務員為主,葉劉相信林鄭想有施政新風,所以不用太多特首梁振英親信,對於盛傳最少4名高級政務官轉任問責局長,葉劉指問責官員壓力大,邀請外人加入有困難,而資深公務員因較熟悉政府運作,背景又較簡單,是穩健人選,對政府有好處。■記者莫劍弦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1/20052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