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衛計委推藥品購銷兩票制 專家支招如何擠藥價水分

中國藥價虛高已久,國家發改委在近20年的時間里進行了來32次強制降價,但大多不盡如人意。如何讓虛高的藥價降下來?國家衛計委出招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以期擠壓藥價的水分。

“‘兩票制’是指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這是藥品領域一項重要改革舉措,目的是減少藥品流通環節,使中間加價透明化,進一步推動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在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日前,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印發了《關於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要率先執行“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推行“兩票制”。2017年進一步擴大“兩票制”實施範圍,爭取2018年在全國推開。

兩票制

由於歷史原因,藥品流通領域“多小散亂差”的狀況尚沒有得到根本改觀,藥品流通鏈條長、流通秩序較混亂,掛靠經營、過票洗錢、買空賣空、帶金銷售等問題突出,醫藥商業賄賂時有發生。藥品流通領域這些亂象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推高了藥品價格,助長了醫藥購銷腐敗行為,制約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給政府、社會和個人造成很大的損失。

“解決這些積弊已久的問題,僅靠市場自發調節短期內難以取得明顯成效,必須通過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重拳出擊,加快治亂步伐。”梁萬年表示。

“兩票制”是指藥品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鼓勵公立醫療機構與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藥品貨款、藥品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結算配送費用。

在經歷過發改委藥品多次降價之後,單純調低藥品價格並沒有真正降到了藥價,最後的結果是一降價,有些藥品消失了,換個身份重新上場,藥價沒有降。藥價虛高帶來的不僅僅是老百姓個人負擔醫療費用的增加,也增加了醫保基金的壓力。

梁萬年表示,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於減少藥品流通環節,規範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藥品虛高價格;二是有利於加強藥品監管,實現藥品質量、價格可追溯,保障群眾用藥安全;三是有利於凈化流通環境,治理藥品流通領域亂象,依法打擊非法掛靠、商業賄賂、偷逃稅款等違法行為;四是有利於深化藥品領域改革,助推藥品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實現“三醫聯動”改革。

福建省作為綜合醫改的試點省份,在全國首個推行了“兩票制”。2009年,福建在全省藥品采購供應工作中堅持並認真執行“兩票制”制度,明確藥品采購由藥品生產企業直接投標,繞開中間環節,實行統一采購、統一定價、統一配送。明確配送費控制標準,減少流通環節,擠掉藥價虛高水分,有效打擊藥品流通的底價包銷、過票洗錢等行為,有效控制藥品的虛高價格。

“通過遴選采購企業,有效促進藥品配送企業的兼並重組和整合,全省配送企業的數量由原來的20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62家,提高了藥品配送企業的集中度,降低了流通成本。對於基本藥物,我們取消分片配送模式,實行全省統一配送,實行全省統一配送以後,配送費用由原來的5%—8%降低為3%—5%,所以配送費用節省下來,意味著藥價也降下來了。”福建省醫保辦處長張煊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目前,藥品流通的亂象已經波及到上遊和下遊,波及到生產企業,也波及到醫療機構,所以要進行多方共同治理,要采取組合拳。為此,福建省為了能夠打好這一組合拳,新組建了福建省醫保辦。福建省醫保辦承擔醫療保障相關政策的制定、醫保基金的監督管理、醫療服務價格的談判調整、藥品耗材的聯合采購配送和結算管理、定點醫藥機構管理、醫療行為的監督管理、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等職責。

為了配套對推行“兩票制”落地,國家衛計委從發票入手,從源頭控制,確保“兩票制”的落實。為此,分別對藥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醫療機構就落實“兩票制”提出明確要求。其次創造條件支持“兩票制”的落實,支持建設全國性、區域性的藥品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推進多倉協同配送;允許藥品經營企業異地建倉,在省域內跨地區使用本企業符合條件的藥品倉庫等。同時加大監督抽查。

如何破解“虛高”困局

當前在全國執行的是省級統一招標模式,在醫改專家應亞珍看來,破除省級集中招標采購模式,才能破解藥品耗材價格“虛高”困局。

“目前的價格無論有無虛高,有多少虛高,都是各地招標招出來的。這種結果就促使我們反思,根源是否在於招標制度和機制?很多人知道,招標過程中,我們且不談參與投標的商家采取諸多手段以保障最大利益化,各省之間招采價格互相保密,成為商家利益的維護者,這是為何?”應亞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她認為,統一招標采購,定價“一錘定音”,既可能集體受益(招標價合理),更可能風險集中(招標價不合理)。被扼殺的“二次議價”,應該考慮讓權力分散,讓權責利主體合一的設計。

“三明藥品采購和寧波耗材采購經驗表明,以切實擠壓價格水分為導向,以掌握藥品耗材真實價格信息和遵從醫藥規律為前提,充分利用市場競爭機制,反複談判議價,是可以擠壓出價格“水分”的。”應亞珍表示。

所以創新藥品耗材采購新機制,通過公共交易平臺,實現“公開透明、規範議價”,應是改革的方向。使歷史成交價格在“陽光下”讓各方共享,省級采購部門重點在規範采購目錄、組織分期采購和協調資金結算等方面履行職責。采購過程在公開交易平臺上實施,需求方在交易平臺掛網采購,供給方報價,平臺撮合成交。

“兩票制和營改增能夠一部分把現在流通的成本降下來,把一部商業賄賂擠出去,但是解決不了主流,主流是醫生拿不拿錢的問題,是外資合資藥企、中國部分大企業高開高走的問題,兩票制解決不了。其次,我認為是藥價虛高環節中,醫生利益分配機制問題。藥價虛高的主體企業(外資、中外合資、中國部分藥企)大部分一直都在執行兩票制,反過來說兩票制保持這類企業自己原有的模式和商業,對倒逼藥價虛高起不到太大作用,但針對招商代理為主的企業變化影響會很大。此外,兩票制的執行,內資企業會以底價出廠漲到招標下面的配送價出廠。”降藥價網創始人衛柏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國家應該出臺指導價,或者有價格監管制度,目前雖然招標省份都在說是陽光采購,但沒幾個省的中標價是一目了然的,老百姓一般是查不到,所以采購上一定要做到眾人所見才能讓全社會來監督,不然A省2元同類藥,在B省可能會出現十幾倍虛高現象,因為國內藥企失去了代理,有可能也會仿外資高開高走模式,回到原點,就是醫生賄賂利益分配問題是藥價虛高的驅動器,二者相輔相成。

應亞珍亦認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核心是補償機制改革,在財政投入政策既定的情況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又是核心之核心。若藥品和耗材(統稱“物耗”)價格水分和使用中浪費的問題不破解,(技術勞務類項目)價格調整難以實施,進而補償機制完善將成為空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控總量、調結構、保銜接”的思路也難以落地生效。醫藥改革從采購機制入手,醫保改革系統配套,醫療改革才能深化見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21

 3.15曝老年“消費陷阱”  網友“支招”治亂象

央視3·15晚會上,觸目驚心的老年人保健品“會銷”引得網友熱議。市場應如何規範、如何讓自家老人不上當、這些不法的老年“收割機”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利益鏈條等議題再度引發思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老年人對保健意識的增強,“花錢買健康”似乎成了老年人深信不疑的觀念。去年年底第一財經推出的《老人的天空:消費陷阱與破局之路》已經對這一銀發產業做了一系列的深度報道。

然而老年人消費的陷阱,依然是整個社會的頑疾,需要在各個層面突破,從而健康行業發展。針對315晚會後網友們關於老年保健品市場亂象的熱烈討論及相關建言,第一財經記者進行了梳理。

目前市場上,各類保健品或與老人健康相關的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沖擊著老年人的消費市場。網友“不怕冷的小豬豬”在某平臺上就公開留言表示:“保健品講座屢禁不止,但正規的營養學教育老人們卻不相信,幾乎年年315與老年人有關的消費陷阱問題都會被提出。3月高舉高打,4月又重新遍地開花了。”

 事實上,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的食品營銷欺詐亂象,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經要求相關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依法進行調查,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公安機關處罰。

此外,針對食品產品、生產經營、宣傳信息等欺詐行為,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制訂了《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已向社會征求完意見,即將發布。《辦法》將以網絡、電話、電視、廣播、講座、會議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列為食品宣傳欺詐,在對生產經營企業處罰的同時,將對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為什麽是一向節儉的老年人癡迷一擲千金買養生保健品呢?

網友“太陽最紅”的表述給了記者一些啟示:“現代社會中,人口流動和家庭結構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大多數老年人都是與兒女分開居住,兒女忙於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工作,疏忽了對老人的照料,導致對老人的關愛缺乏,溝通缺少。加上老年人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及上醫院就醫的心理恐慌和昂貴醫療費用的擔憂等因素,使他們更願意通過使用保健產品來養生。”

人到老年,抵抗力下降,慢性病多發,缺乏關愛以及信息相對閉塞,也就更願意加倍付出金錢、時間和精力去購買保健品來保證個人健康。也才會在央視報道中,一位老人甚至不惜貸款15000元,只為買兩盒保健品。

那麽要如何讓老年人不盲目購買養生保健品呢?

網友“你是芝士我是番薯”給出的建議是:“作為子女,除了多給予老人合理的關懷外,盡可能保證老年人的控制感,同時定期帶老年人去正規的大醫院進行體檢,用‘白大褂’的權威駁倒不明商家。而對於不法的商家,就要嚴懲!”

網友“here”則更直接地表示。“這種把別人家的老人騙的團團轉,兒女的話也聽不進去,嚴重影響家庭和睦的企業,應當被視作破壞社會治安!”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各個開放討論平臺上關於老年人消費陷阱的討論還在持續發酵。網友“黃心剛”在微博中表示:“不要年年315觸目驚心,第二年依然如故, 315只有一天,一年有365,如果只有這一天重視,只有1/365的安心機會,質量控制常態化才是根本的根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267

爆款基金東方紅睿澤限購1萬元,券商人士支招這麽幹可以買到2萬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23/1186303.html

這年頭你越想買什麽,它越可能會限購,買房子限購罷了,現在買爆款基金也得限購。

今日,東證資管旗下的東方紅睿澤三年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簡稱:東方紅睿澤)正式發行了,不少投資者一聽到是東方紅基金,也都想躍躍欲試買一點。不過,人家發售公告卻明確表示,限額10000元,這讓不少投資者覺著真是有錢都沒處花。

不過,有券商小夥伴卻向火山君透露,通過場內和場外相結合的方式其實是可以買到2萬元的。

東方紅系列基金多爆款

東證資管旗下的東方紅系列基金一直是市場備受關註,尤其是在去年,關註基金投資的小夥伴對於“東方紅”的名字顯然就不陌生了,比如去年9月19日,東方紅睿豐打開三年期封閉開放申購後,限購10萬元的情況下,單日便吸引了百億資金進場;緊接著去年11月18日,東方紅睿璽在每人限購5萬元的情況下,2分鐘就賣了10億,半天更是超過百億元,由於設定規模上限20億元,配售比例為11.22%,頂格申購也只能認購5600多塊。

當然,東方紅也不負眾望。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最新凈值,旗下所有基金最近一年總回報率都為正收益。比如東方紅滬港深、東方紅睿華滬港深等11只更是回報率超過50%,甚至有的回報率接近70%。而前述提到的東方紅睿豐,成立於2014年9月19日,成立以來總回報率更是高達210.04%。

正是基於這樣的業績,不少投資者也紛紛認識到了東方紅基金的魅力,但是東方紅旗下基金大部分都是處於暫停申購或是暫停大額申購狀態,可謂是“一基難求”。所以,但凡東方紅旗下有新基金發售,就會引起市場大批的關註,所以對新基金限額也就不足為奇了。

“你不知道啊,我媽都知道東方紅的基金了,他們東方紅睿璽發售的時候,我媽沒買著,非逼得我去想辦法,最後沒辦法了我去厚著臉皮找了他們做銷售的朋友才買上了”,一位券商人士苦笑地跟火山君這樣談到,火山君也是記憶猶新。

不過這一次不一樣了,東證資管本次發行的三年期開放基金,可謂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但卻沒有募集上限限制,也沒有比例配售的要求,向所有人普惠了,但是單個賬戶僅限1萬元。

就當火山君也懊惱時,一小夥伴卻告訴火山君可以去券商代銷處,結合場內場外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有2萬元的額度了。

場內場外同時認購額度有2萬

東證資管公告顯示,基金募集期,本基金的基金份額通過各銷售機構的基金銷售網點向投資人公開發售,投資人可通過場內認購和場外認購兩種方式認購本基金。通過場內代銷機構認購本基金時,每筆最低認購金額為1000元(含認購費),且認購金額必須為1元的整數倍;通過場外代銷機構認購本基金時,各代銷網點接受認購申請的最低金額為單筆1000元(含認購費)。本基金在所有銷售機構不接受單個基金賬戶對本基金單日累計1萬元(不含1萬元)的認購申請。

那麽,場內場外認購都需要什麽資格呢?東證資管也回答了這個問題。

投資人欲通過場外認購本基金,須開立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上海開放式基金賬戶。已經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開立上海開放式基金賬戶的,則不需要再次辦理開戶手續。

投資人欲通過場內認購本基金,應使用上海證券交易所 A 股賬戶或基金賬戶,已經有該類賬戶的投資人不須另行開立。

需要強調的是,通過場內認購的基金份額,在基金上市交易後,基金份額可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但在基金封閉期內不得贖回。通過場外認購的基金份額在基金封閉期內不得贖回,但在基金上市交易後,可以通過跨系統轉托管轉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資人可通過跨系統轉托管業務實現基金份額在兩個登記系統之間的轉換。

券商明確表示行得通

那麽,如果既在場內認購又在場外認購真的可以做到突破1萬元的限制嗎?火山君看到,東證資管發布的增加東方紅睿澤代理銷售機構的公告上顯示,國信證券是其中一家代銷機構,於是,火山君專門致電國信證券客服,該客服告訴火山君,確實可以通過場內和場外相結合的方式各認購1萬元,這樣加起來便可以達到2萬元。另外,該客服還詳細告訴了火山君詳細認購的操作流程。於此同時,火山君也從國信證券某營業部人士得知,今年他們很多客戶也是通過場內和場外相結合的方式購買的。

其實,想要能盡可能多買一些的投資者大有人在的。火山君在天天基金網東方紅睿澤的貼吧中也看到,很多人在詢問可否場內場外購買,也有人表示成功買到。比如有人說在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買了一萬後,又在天天基金網上也成功買到;此外,還有人說用三個同名場內賬號都試一試。

圖片來自:天天基金網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本文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536

外國政要博鰲支招:中國最新開放措施要加大推廣介紹

一場關於“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與世界”的辯論,無疑是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當天最受關註的論壇之一。中外嘉賓在交流中國最新宣布的開放舉措的同時,也就西方國家和國際市場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看法進行了交鋒。

“每個國家的改革方式不一樣,但一定要改革,也必須要有開放的戰略配合著改革。保護主義下人人都是輸家,是不會有成功者的。”在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看來,改革與開放是世界各國的發展策略,中國取得成績極為顯著,而更為難得的是,中國堅持了一條清晰的、可預期的發展道路。

拉法蘭強調,在當前複雜的世界環境中,中國沒有去複制西方的發展模式,而是在創造自己的增長模式。在中國的政策文件和領導人講話中,能夠清楚地知道中國的困難在哪里、想要走到哪里。而接下來更呈現了行動和措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帶一路”倡議,將全面惠及歐洲、非洲、中亞等的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知道自己的方向,不會走美國和歐洲發展的老路。中國基於共贏互利的關系,向其他國家和民眾介紹項目所帶來的益處。”拉法蘭同時強調,好的合作項目不應該“藏在角落”,而應該“拿到桌上來看”,加大對外推廣和介紹。而對於其他更多國家而言,也同樣需要互利共贏的項目。

對於當天中國對外宣布的最新開放措施,拉法蘭認為是“強有力的訊息”。他表示,全球各國要尊重對話,推進共同合作的項目。但同時也要學會向各國民眾去解釋合作共贏的實際意義,要讓他們更有信心。

“中國發展速度非常快,沒有任何國家能在40年里讓這麽多人脫貧,讓這麽龐大的中產階層崛起。”澳大利亞前外長鮑勃•卡爾(Bob CARR)表示,越來越多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抱有興趣,而中國擴大開放的信號更堅定了他們來華投資的信心。

鮑勃•卡爾同樣強調,在推進國際合作投資項目時,除了從國家戰略層面去推廣,還要讓當地民眾感受到共贏、互利的實際意義。他更透露,近幾年見過許多企業,它們對中國的信心比以往更加強勁。“比如,澳大利亞也有大型國際投資者重視和尋找在華投資的機會,而持續推進中的城鎮化就備受關註。中國城鎮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這在很多境外投資者看來會是必勝的賭註。”鮑勃•卡爾稱。

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表示,以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非洲國家的合作來看,除了向非洲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等支持外,中國也在人力、智力等方面給予了支持,並為當地提供了就業機會。“只是在國外建工廠是不夠的,項目完成後人員和技術走掉,廠房和設備就會隨之荒廢。而中國還在技術和人力上加大了支持,這是‘一帶一路’帶來的更深遠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