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洲央行大寬松 德國人不同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52

20140904weideman

雖然昨天再度推出寬松震驚了市場,但歐洲央行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德國就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反對歐洲央行周四推出的降息以及ABS計劃。

昨天,歐洲央行全面下調三大利率10個基點,將主要再融資利率從0.15%下調至0.050%,歐洲央行隔夜存款利率從-0.1%下調至-0.20%,歐洲央行隔夜貸款利率從0.40%下調至0.30%。

德拉吉還表示將從十月開始購買ABS,並暗示已經討論過QE。不過他並沒有說明具體的購買規模,而是稱細節將在10月份公布。

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魏德曼傾向於在采取新的刺激措施之前,先對歐洲央行面向商業銀行為期四年的貸款措施(本月晚些時候將啟動)的效果進行評估。以上貸款是該行6月份在魏德曼支持下通過的刺激措施的內容之一。

魏德曼還認為,通脹已經觸底,一、兩個月內應該會逐漸開始回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98

“孤獨”的德拉吉 寬松到只有歐元一個朋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61

彭博專欄作家Mark Gilbert評論稱,可憐的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他告訴歐元區成員國政府,他們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拯救經濟,德國總理默克爾就給他打電話問:“你是不是要放棄財政緊縮?”他警告各國政府不能回避財政責任,法國就宣布放棄財政赤字目標。他暗示要啟動購債計劃,歐洲央行管委會就有人提出反對。(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德拉吉的好朋友只有貶值的歐元。他在周四晚上的發布會上表示,歐元區通脹下滑是因為未預見的能源和食品價格下跌。而從2013年9月至今年5月份第一周,歐元匯率升值了近7%。

所以從下圖看來,歐元匯率一戰,德拉吉完勝。

1

即便歐元匯率自去年7月份以來首次跌破1.30,德拉吉在發布會上也異常憤怒:繼將三大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後,他宣布將在10月份開始購買ABS,以促進信貸流動。

在被問及該決議是否是歐洲央行內部一致同意的,他回答了這個顯而易見的答案:“不。一些管委會委員支持采取更多措施,而一些支持更少。但是支持行動的委員占大多數。”

這意味著少數人反對昨晚德拉吉宣布的計劃。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寫過,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表示,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反對歐洲央行周四推出的降息以及ABS計劃。

鑒於歐洲央行不會公布會議紀要,所以我們也無從知曉歐洲央行在做決策時內部爭鬥的情況。

昨晚新聞發布會最大的意外是,德拉吉暗示資產購買規模有多大。他說,歐洲央行計劃購買私人持有的債券ABS,加之提供低成本的四年期貸款,這些措施將使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增加0.7萬億歐元,增至2.7萬億歐元。那是2012年年初以來從未有過的規模。

2

如果德拉吉是認真的,或者能勸服魏德曼,將表明歐洲央行將向經濟註入至多1萬億歐元。這可能足以讓德拉吉在歐元區外交到一些朋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09

歐洲大寬松隔山打牛:日本央行史上首次買負利率國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29

日本央行,QE,歐洲央行,安倍晉三,德拉吉

歐洲央行今年6月宣布實行負存款利率,上月還進一步下調了負利率。日本央行也不甘落後,首開先例以負利率推行債券貨幣化,這意味著把日本國債賣給日本央行還要倒貼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這種史無前例的交易就在昨天發生,推行本國史上最大規模寬松的日本央行又創造了里程碑式的記錄:首次以負利率購買短期日本政府債券。而日本央行買了負收益率的國債等於是在向日本財政部發債。

一位市場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日本央行買入部分為期三個月的477號短期國債。因為需求強勁,該債券過去兩個交易日收益率都是負值。

交易員表示,日本央行是希望向市場展示,會不惜一切代價得到購買資產的目標。

市場人士稱,日本央行可能沒有預計到買入的日本債券會是負收益率,但歐洲央行的寬松措施創造了日本短期債券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日本的利率已經降為負值。

美林日本證券的首席日本債券策略師Shogo Fujita認為,日本央行可能沒料到會發生這種事,短期債券的利率維持在負值,這應該是讓他們關註的理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42

美聯儲9月FOMC聲明:再縮百億美元QE 重申QE後“相當長時間”保持高度寬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46

美聯儲9月FOMC聲明: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縮減每月購債規模至150億美元;將從10月開始,每月購買50億美元MBS和100億美元美國國債。

FOMC聲明第一時間要點匯總:

Richard W. Fisher和Charles I. Plosser投了反對票。

美聯儲重申在資產購買計劃結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高度寬松貨幣政策仍然是合適的。

美聯儲稱失業率變動不大,一系列就業市場指標顯示就業資源仍有重大利用不足。

美聯儲重申,通脹仍處於目標之下,但通脹預期穩定,將仔細監控通脹。

將主要依賴超額準備金利率來控制目標利率。

只有在必要時才使用逆回購操作,且在不必要時逐步撤出,實施上限為3000億美元。

首次加息後才會結束再投資,具體時機要看經濟和金融市場狀況。

9月FOMC聲明中文全文:

7月會議以來,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得到的信息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不過失業率沒有什麽變化,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的利用率仍顯著不足。家庭支出以溫和速度增長,企業固定投資在上漲,但房地產部門複蘇仍然緩慢。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有抑制作用,但這種作用在消退。通脹水平仍持續低於美聯儲長期目標,長期通脹預期仍保持穩定。   

與美聯儲的使命相一致,FOMC委員會尋求就業水平最大化和價格穩定。委員會預計,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經濟活動將以溫和速度擴張,勞動力市場和通脹水平會朝著美聯儲的目標方向發展。委員會認為,未來經濟和就業市場的風險接近於平衡,通脹持續處於2%下方的可能性自今年早些時候就在變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41

德拉吉:歐洲央行將維持寬松直至實現通脹目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16

德拉吉今天表態將一直實施寬松政策直至實現“略低於2%”通脹目標,並將使用一切可用的工具竭盡所能捍衛歐元,這意味著歐洲央行離購買政府債券的全面寬松又近一步。

周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接受EUROPE1電臺采訪說:

“已準備好使用手上所有工具。他強調歐元是不可逆的。歐洲央行將竭盡所能捍衛歐元。”

“貨幣政策將會長時間保持寬松。將繼續采用擴張性貨幣政策直到通脹達到2%的目標。”

德拉吉還補充稱:“利率將維持不變,因利率已經沒有繼續下調的空間。”

歐洲央行首輪TLTRO中標規模遠低於預期,使得市場憂慮歐洲央行必須追加新刺激促使刺激經濟。

歐洲央行原本希望通過TLTRO向系統註入廉價貸款,起到支撐歐元區中小企業,刺激經濟增長目的。

但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 9月份首輪TLTRO中標規模只有826億歐元,遠低於歐洲央行4000億歐元供應量,以及大多數分析師的1000億歐元的預期。

周一德拉吉在歐洲議會聽證時表示,如果歐洲央行現有措施均低於預期,將考慮購買主權債券,這意味著歐洲央行將啟動全面量化寬松(QE)。

“現在開始要從被動提供信貸的政策,轉向更為積極主動的資產負債表管理。”

為了對抗通縮,歐洲央行在9月初的利率決議後,下調其所有利率,並宣布購買歐元區銀行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ABS),和擔保債券(covered bonds)。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64

一張圖告訴你:力挺美聯儲寬松的大多頭怕什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71

為什麽QE即將縮減至終結,而美股多頭似乎仍然有恃無恐?

為什麽從彭博社到《華爾街日報》都先後濃墨重彩地報道或分析過,當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時,會先縮減資產負債表,還是加息?

甚至,路透社曾報道稱,美聯儲開啟緊縮貨幣政策的方案可能是加息提前,同時在較長的時期里繼續維持較大的資產負債規模。彭博社也援引知情人士稱,日本央行的官員也有類似的考慮。

大寬松之後的央行們怕什麽,而美股大多頭又怕什麽?

投資者或能從下圖中看出一些端倪:

(美聯儲資產與標普500指數變化趨勢)

20140924_fed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 13周ROC(波動率)移動均線 vs 標普500指數 13周ROC移動均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96

一幅圖告訴你QE3結束後美聯儲或還有“寬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088

美銀美林指出,5年期通脹保值國債與同期國債利差可衡量未來通脹。當前該利差跌至階段低點表明通脹預期低,以往類似低位時美聯儲宣布QE。美聯儲未來很可能口頭傳達寬松信號。

美聯儲預計於10月FOMC會議上正式退出QE。表面上看,這意味著美聯儲準備好收緊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過,從5年期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與5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差看,似乎市場不這麽認為。

周一,美銀美林分析師Priya Misra在研報中指出,5年期通脹保值國債(TIPS)與5年期國債的利差,是很好的衡量未來通脹的指標。2009年來,該指標如下圖所示。Misra指出,當前該利差下跌至階段低點,而此前美聯儲宣布QE時,該指標也處於類似低點。

5y5ytips

Misra認為,這表明市場的通脹預期比較低,美聯儲需要行動以安撫市場通脹預期,但由於政治和經濟等方面原因,美聯儲不太會實施新一輪QE。

Misra認為,美聯儲很可能通過口頭幹預的方式,來傳達“寬松”信號。比如,美聯儲官員們強調市場當關註通脹預期,告訴市場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會表現得非常有耐心,傳達出利率還將維持在低位相當久的信號。

Misra認為,美聯儲很可能在QE結束後相當長時間還會將利率維持在低位。目前市場共識是美國將於明年中加息,這將是2006年來首次加息。然而,從上述分析看,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點或許晚於市場共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84

政策預期寬松 中國一年期互換利率降至17個月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23

中國一年期人民幣互換利率降至17個月新低,反映出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將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

截至北京時間16:45,基於7天回購利率的一年期互換利率為3.23%,之前曾一度跌至3.20%,為2013年5月以來最低。

在10月5日公布的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中國央行表示將會采取靈活的貨幣工具,保持適當的流動性,推動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9月匯豐制造業PMI50.2,連續徘徊在三個月低位。

據彭博,上海耀之資產管理中心市場主管王明表示:“毫無疑問,降低融資成本促進經濟發展依然是政策制定者的頭等大事。今年剩下的時間內利率都會保持低位。”

根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數據,7天回購利率日內上漲8個基點至2.99%。

近日,為解決經濟下行、債務高企等問題,政府接連出臺多項政策。9月底,央行聯合銀監會發文放寬了限購限貸政策,力推“認貸不認房”,並下調了住房貸款折扣下限。

10月2日,國務院發文加強地方債務管理,在允許地方政府直接舉債的同時,剝離了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職能。在今天的最新預算改革文件中,國務院還強調要將政府債務納入政績考核範圍,建立問責制。

不過,盡管政府政策頻出,市場也熱切盼望,政府高層多次表示近期內不太可能推出大規模的財政或貨幣刺激。(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02

美聯儲縮減寬松就等於緊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95

自從美聯儲2013年12月18日宣布將開始縮減債券購買操作以來,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收益率曲線開始不斷變平(意味著長期國債與相對短期的債券收益率之差不斷縮窄)。

30y_5y 
特別是30年收益率曲線,自美聯儲宣布縮減QE以來,已下降近一個百分點。
 30yny
不少人認為資產購買會壓縮近期與遠期利率之間的“期限溢價”,而這一結果讓很多持這樣觀點的人吃驚。

那些擔憂通脹放緩的人應該留心了。無論如何,名義利率的變化受通脹預期改變的影響並不如受實際收益率改變的影響那麽大。

下面這張圖比較了5年期通脹保值債券與3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的收益率,正如從中看到的那樣,實際收益率曲線斜率的變化和名義收益率斜率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30_5_yc
(註:圖中所用數據來源於彭博終端。盡管彭博終端的5年期實際利率與美國財政部數據存在明顯不同,但用兩種方法計算的,自去年12月以來的實際收益率曲線斜率的總變化基本相同。彭博數據可能更能反映現實中交易員的所見所想。)

另一個觀察角度是,將自2013年12月18日以來的名義利率的變化分解為兩個部分:實際利率的變化和通脹預期的變化。盡管同期通脹預期下降15-25個基點相比,實際利率的變化相當顯著。
dec18

不久之前,人們都在建議美聯儲應該通過讓交易員相信加息步伐會延遲和放緩,來抵消削減資產購買帶來的影響。如果你相信這樣的觀點,那麽你應該會預期更高的30年收益率和更低的5年收益率。

然而事實恰好相反。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長久期(long-duration)信貸總供給的縮減效應遠遠超過了逐步削減債券購買政策的影響。

下面這張表來自美國前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最近的一篇論文,讓人感到疑惑。
 summers
左圖(Panel A)描述了QE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影響。看到Fed Holdings部分,其中SOMA(System Open Market Account)是美聯儲持有資產總量(包括國債和MBS等),作者用SOMA持有量減去流通貨幣量的0.95倍來估計QE的實際效果。Dur是計算出來的美聯儲持有資產組合的久期。

為了便於比較,作者將不同資產的久期用10年期債券的久期標準化,得到資產的標準持有量(10-Year Equivalents一列)。QE (%GDP)一列是從2007年底累計的QE總量占GDP的百分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右圖(Panel B)描述了財政部發行公共債務的情況。同樣轉化成資產的標準發行量(10-Year Equivalents一列)。自2007年底總發行量(CumΔ%GDP一列)的增長主要是由於兩部分的因素:債務發行量擴張(Debt expand % GDP)和久期的延長(Mat Extend % GDP)。

比較一下兩列:QE % GDP (美聯儲QE的增長,表明對債務需求的增加)和CumΔ%GDP(財政部發行量的增長,表明對債務供給的增加)。

2012年,美聯儲購買的債券量(10.6%-8.1%)明顯低於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量(21.5%-17.7%),前者占GDP的2.5%,後者為3.8%。然而國債實際收益率卻下跌了(債券價格上升)。

2013年,美聯儲購買量(14.6%-10.6%)相當於財政部發行量(23.8%-21.5%)的兩倍(GDP的4%比2.3%),但與此同時的國債收益率上升了。

隨後在2014年上半年,美聯儲的購買量與財政部的發行量大致相當,而收益率下降。

似乎美聯儲購買總量和財政部發行總量之間的供需關系並不能很好的解釋國債收益率的變化。

當然除了美國國債以外,還有其他很多債券市場,但我們知道公司債券的發行(及其久期)在這一期間一直持續上升,即使收益(以及利差)一直在下降。

哈佛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 王子軒 對本文有很大貢獻)

(實習編輯 戴博 編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11

低通脹折射實體經濟承壓 中國寬松政策有望加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28

0025116ac85d12322b1e1f

中國CPI漲幅重返"1時代",創逾四年半低點,PPI漲幅連降31個月創歷史記錄,凸顯實體經濟層面需求不足和增長的疲弱,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可能性有所加大。 

實際上,中國寬松政策也持續在加碼。為引導資金利率預期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央行昨日引導14天正回購利率下行至3.4%,刷新三年半新低,為繼7月14日和9月18日之後年內的第三次下調。

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6%,時隔四個月後再度跌落2%,創出2010年1月以來的56個月低點。當月PPI同比下降1.8%,為連續31個月下降。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通脹仍將低位運行,為政策面持續寬松以穩增長提供空間,乃至支撐起市場關於全面降準降息的預期。

這種預期並非空穴來風,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周一曾闡述全面降息需要滿足的三大條件:

今年PPI下降的幅度加大,CPI漲幅比去年縮小,房價也開始掉頭向下了,我們降息的條件在逐步成熟,或可選擇定向降息,將來如果房價、CPI、PPI都下降就存在全面降息的條件。

房地產市場自今年一季度以來就進入調整,如今9月CPI和PPI雙雙不及預期並創下數十個月新低,是否意味著中國全面降息的條件已經成熟?

從分項上看,9月CPI中的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3%,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3%。從環比來看,9月CPI上漲0.5%,PPI下降0.4%。

最能反映經濟景氣度的非食品價格漲幅出現回落,PPI回落幅度亦超出預期,這說明當前經濟景氣可能比預期的要差,產能過剩的矛盾和需求不足的程度都比預期的要嚴重,”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評價稱,“這進一步確認了當前應以穩增長的主要政策基調。

重申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三箭齊發”的觀點,認為首先還是需要降低融資成本,激發民間經濟活力,尤其在三次下調正回購利率之後,降息的概率進一步提升,可能下調25個基點。

券商論劍

未來通脹仍將低位運行。國泰君安宏觀團隊指出,高頻數據顯示本輪“小豬周期”自8月底以來已見頂回落。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考慮到豬肉價格年內難有趨勢性上升,四季度翹尾因素處於低位,在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的背景下,四季度CPI同比的新漲價因素不會出現明顯上升。因此,預計下半年CPI同比漲幅將回調至2.1%左右,全年CPI漲幅約為2.2%。有券商預計下半年物價低於上半年,明年二季度物價水平才可能回升。

PPI顯示本月工業產出增速難有大幅反彈。華泰證券宏觀團隊指出,PPI跌幅進一步擴大,同比下跌1.8%,生產資料價格下跌顯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其中本月汽柴油價格再次下調,鋼材、煤炭等價格也顯示跌幅有所加快,暗示上遊原材料需求依然疲軟,預計工業增速本月不會出現大幅度反彈,但從鋼材出口大增來看價格下跌可能伴隨去庫存過程在加速。

高盛高華證券認為,如果名義利率未見走低,那麽CPI和PPI通脹率的下行將推動實際利率上升。這可能是近幾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銀行間利率持續走低的一個重要原因。高盛高華預計在年底前政策利率將保持於低位。下調利率和法定準備金率等其它放松措施的推出可能性也有所加大不過,如果政府確實推行降息降準措施,更可能以定向而非全面放松的形式進行。

國泰君安認為,9月數據表明,通縮預期增強,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寬松,預計4季度有1次降息操作,未來2個季度內可能降準。降息主要是落實國務院三令五申降低融資成本,為930地產新政配套。同時央行將繼續在公開市場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降。降準主要是為未來新一輪基建穩增長政策和地方債實施配套。

與此同時,該券商指出,930地產新政有望在緩解短期經濟失速風險,改革才是治本良藥。近期看房量和成交量明顯回升,改善型需求得到釋放。居民購房時有望拿到3折首付和 8.5-9折利率。通過放大居民杠桿,短期有利於釋放剛需和改善型需求,但也可能會透支未來的需求。毫無疑問,這是短期的春藥,長期的毒藥,希望這是為改革手術贏得時間的麻藥。

對於股市,國泰君安繼續維持牛市看法:

繼續牛市思維,分母驅動特征明顯。四中全會前後改革提速預期增強,並與實質推動的相關改革措施相互應證,有利於提升風險偏好,DDM估值模型分母下降;除了三大資金黑洞無效融資需求收縮、增速換擋導致利率中樞下移等市場性力量的主邏輯外,近期地方債改革、貨幣政策部門有意引導利率下行、監管部門試圖降低融資成本等政策變量,均有利於降低無風險利率下行,DDM估值模型分母下降;地產新政緩解了經濟失速風險,DDM估值模型分子短期改善。

然而,華泰宏觀團隊並不認為中國臨通縮威脅,而四季度的貨幣政策也將是穩中偏松結合財政政策的擴張。9月PPI的進一步下滑表明了經濟生產領域的中期下行壓力仍較為明顯,但CPI的環比上漲和PPI中生活資料的環比及同比上漲顯示了短期內消費並沒有惡化。我們認為第四季度很可能隨著在鐵路基建方面的財政“微刺激”的加碼,PPI的跌幅會有所收窄,CPI數據環比會進一步上升。

招商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謝亞軒進一步指出,中國整體的貨幣存量以及偏高的信貸率亦是約束貨幣政策的因素,這導致貨幣政策雖有一定的操作空間,但不會太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