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年度總結 何純在南國

來源: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4663782

去年提前四五天寫了年度總結,今天就提前一天吧,估計明天雪球上出爐的重量級報告就太多了。[笑]
先說A股。
A股這幾年一直是我的短板,收益率不高。
今年算是鹹魚翻身,主要依賴兩個轉債品種,工行轉債和中行轉債。
這兩只我是下了80%的重倉,國內賬上的資金基本全部都投進去了,不僅如此,最高時的杠桿超過160%,主要是考慮到工行與中行即使持有到期不漲,也就只是賠上年化3.5%左右的正回購利息。往下跌幅沒有,而到期怎麽也在100塊錢以上。
在這里要非常感謝@DAVID自由之路 ,以前只是想到轉債下有保底,上不封頂,但是沒有想過開通正回購。看了他的博客和雪球上一系列文章後,我終於在去年末開通回購,並且一直利用這個杠桿到現在。
這里還要感謝@東博老股民 等雪球上眾多專業人士對銀行的深入分析。
正回購套出來的資金大部分買了工行轉債和中行轉債,還有部分在今年春節前後買入了華銳風電,湘鄂情,正邦科技,德豪潤達,寶泰隆等一批債券,基本上是什麽債券利息高就買什麽。
後來華銳風電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出現了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度讓我懷疑華銳風電債券可能違約。
想來想去,清掉其他所有已經獲利的垃圾債券,全部加倉買入中行轉債和工行轉債。
不過比較大的失誤是中行轉債和工行轉債降杠桿早了一點,現在杠桿已經降到零,但是在杠桿結束之後,兩家仍然漲了接近10%。
除了工行轉債和中行轉債之外,持有的就是興業銀行和少量五糧液。
興業銀行的表現可圈可點。
五糧液就實在是差強人意了,遠遠跑輸大盤,這也反映出我在買這家公司之前的分析顯然嚴重不到位,對行業困境缺乏足夠遠見。當時雪球上還有不少人唱多茅臺和五糧液,現在聲音寥寥了。
A股的總體表現沒有細算,估計和大盤差不多,因為工行轉債和中行轉債跑輸了大盤,但是我加了杠桿,並且上半年通過正回購杠桿買入的債券也全部獲利,兩者平衡下來應該與大盤接近。
除了股票,債券和可轉債之外,還通過正回購資金做了打新,兩次分級基金套利和三次股指期貨套利。分級基金套利獲利9%,打新股獲利3%-4%,股指期貨套利2%。這個月又重新買入了湘鄂情的債券,個人分析違約風險很低。
分級基金套利膽子比較小,後來太多人了就沒敢繼續做,也錯過了後面的肉。這里要感謝@紫葳侍郎 ,他是雪球上分級基金第一劍客。
總體來說,我對今年A股的表現還是滿意的。
展望明年,如果A股最低估的銀行股也表現瘋狂的話,就只考慮套利和固定收益類產品或者全額退出A股市場。我給自己設定的的持有A股的銀行到PB是1.5倍以上,PE 8倍以上。
回顧2007-2014年的反映A股全部市場表現的 $中證全指(SH000985)$ ,2007年最高峰是5550點,現在的點位是4150點,離當年的泡沫最頂峰已經不遠了。
衡量A股與H股的溢價指標,當前只有6家公司A股股價低於港股,可見國際市場上大部分投資者也不大認同A股的估值水平。

再說港股。
港股主賬戶從前年12月末主力進入港股到現在,收益率94.6%。這部分沒有資金進出,因此很容易算清楚回報率。去年回報率是35%,今年回報率44%。
現在持倉: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03618)$
$民生銀行(01988)$
$中信銀行(SH601998)$
銀行股就沒有什麽好說了,買入原因很簡單,這三家比A股估值更低。
$新華文軒(00811)$
買入有兩年了,一直沒有動,估值不高,一直在等A股上市的催化劑,不過已經從前期高位跌了不少。
$高力集團(01118)$ $偉仕控股(00856)$  2300 澳科控股  0032 港通控股 1888 建滔積層板
估值低,分紅好,持股不動,看看將來有什麽催化劑。
00912 信佳國際
這家公司業績優秀,不過在整個外貿加工行業下滑的大背景下,可能難有大表現。
00336 華寶國際
有所減持,分紅收益率較高,不過估值已經合理,如果將來上漲就減持,下跌就增持。
1292 長安民生物流
這家公司股價表現不佳,不過我想業績應該不至於繼續滑坡,油價下跌,物流成本應當降低。同時長安汽車銷量不錯,按理不應當只有現在這樣的估值。
350 經緯紡織機械
這是一筆套利買賣,在等大股東的私有化最終結果。已經有半年了,我想應該快到了吧。
2341 中怡精細化工
估值低,分紅尚可。背負福建民營企業的整體不佳名聲,估值一直不高。目前看不出明顯的老千跡象。
623 中視金橋; 382 威靈控股
這兩家公司頗為可惜,本來已經獲利豐厚的,只沽出了一部分,現在還有留在手上的。既然又變成了估值低的公司,就繼續持有吧。
0032 達力集團
PB低,管理層誠信度高。蛇口東角頭那塊土地如果盤活成功,預期PB到時只有0.15左右。
1189 珀麗酒店
PB低,可能後續還有故事。
133 招商局中國基金
這家公司買入需要感謝@黃建平 老兄,他推薦後我覺得很有道理,相當於以很低的價格持有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於是買入,獲利40%以上。
1122 慶鈴汽車
這家公司買入有些頭腦發熱,雖然PB比較低,但不是絕對低,畢竟PE比較高,將來如果有好的價格考慮賣掉。
367 莊士機構國際
低PB,合理的分紅

今年清空了幾家持股,有:
安域亞洲
這個套利運氣比較好,短期內有30%的回報。
粵運交通
買入時估值比較低,賣出時估值合理。
這兩家要感謝@燕歸來 的推薦,他很擅長研究港股低估值品種和挖掘殼價值。

時捷集團 勤美達集團

這兩家公司雖然獲利豐厚,但是賣出時間沒有把握好,賣的晚了一些。在估值比較高的時候,應該及時撤出。這類企業很難有什麽特別故事可講,指望維持較高估值是不現實的。

中國海洋石油

這家公司雖然盈利20%,但是相當驚險。在分析商品市場,看到煤價大幅度下跌,國內很多公司大上煤制油項目,就隱約覺得油價不妙,在15.8的時候全部賣出清倉,躲過一劫。

安徽皖通高速和四川成渝高速

滬港通沒有預期效果,高速公路公司也不能指望太多,因此全部清理掉,可惜清空之後還略有上漲。

連達科技控股
不知道低PB什麽時候才能兌現,不想再等,獲利15%左右出場。

總體來說,如果港股今年在相對估值較高時清理掉一些股票,今年收益率應該更好一些。以後要反複提醒自己關註。

香港債券

買入了恒盛地產到期年化收益率24%的債券,可惜錯過了恒鼎實業年化收益50%的債券

國際市場

新加坡

賣出持有的Valuetronics holdings ltd. 這家企業幫飛利浦等大品牌做代工,買入時估值只有3倍PE,PB 不到0.6倍,長期維持較好的股本收益率。

雖然在新加坡上市,實際是個港資企業。

獲利50%之後退出,現在價格又有所下跌。

買入TAT SENG Packing group ltd.

估值低廉,PE 4.2倍,PB 0.6倍,分紅不錯。缺點是造紙企業,負債率偏高,業績不大穩定。

韓國

清空所有韓股,因為韓股估值已高,目前找不到合適的標的。

所有的韓股均實現了令人滿意的正收益,這些股票我全部都在雪球上提起過。

日本

DENA表現不佳,虧損30%已經清理。

買入科技類公司確實要冒很大風險,雖然我買入時的市盈率只有6倍不到,但是遊戲公司業績下滑超乎預期。看著A股當時熱火朝天的移動互聯網高企的市盈率,覺得我資金當時買入估值這麽低,業績有支撐的企業覺得是撿了大便宜,結果證明是個悲劇。

好在其他的日本股票表現不錯。

以下是分散持有的日本股票:

7939 Kensoh Co Ltd

生產信號燈無配股無融資 業績穩步向上 連續4年派息 ROE也還不錯 負債率稍微高了一點,不過在日本的低息環境下可以理解

這家公司表現理想,買入後漲了1倍。

為什麽漲我也不清楚,不過我買入的時候市盈率只有4.6倍,PB 0.89倍。

7444 Harima-kyowa Co Ltd

年年有派息業績非常穩定 主要從事批發銷售日常用品 對今年業績預期也是比較正面

買入時PE 5.8倍,PB 0.5倍。

5644 Metalart

汽車配件企業,買入時估值低廉

4093

緩慢增長,最近2年有分紅,生產氣體,現金流尚可

買入時PE 5.8倍。

為了回避日元大幅度貶值的風險,買入時通過日元借款買入,年息2%,可以對沖掉日元升跌的風險。

澳洲

Briety Ltd.

這家公司表現如同過山車,漲幅50%的時候沒有拋掉,現在又回到原位。

好在它盈利仍然穩健,雖然澳洲受礦山不景氣嚴重影響,但是它做的市政項目和其他建築項目回報不錯,而且更重要的是分紅回報率有9%。

目前PE 4.3倍。

馬來西亞

再保險公司

MNRB holdings ltd.

買入時間比較短,目前PE 5.1倍,PB 0.6倍,最近幾年收益率穩步上升。不過未來可能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而估值進一步下滑。

我個人情況同 @管我財 兄類似,不過沒有他那麽土豪。

前幾年在深圳開廠出口U盤和Mp3播放器實現了一點積累,後來發現股市里面估值低的公司到處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熬夜到半夜出貨還不容易掙到錢,於是幹脆關掉虧錢的企業,直接投資那些估值低的公司。所以買股票就好像投資企業一樣,戰戰兢兢,提防對方是騙子,關註企業的分紅和估值,不去追概念。除了套利之外,只買估值低,分紅好,業績不錯的公司。我看到很多上市公司收購其他企業,經常是5倍,6倍PE收購,有什麽理由要去買那些高估值的公司呢?因此除了極少數特別低的PB的公司以外,給自己定的PE絕對上限是8倍。

假如能夠實現資產以每年15%的速度穩步增長,我就已經很開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22

$佳兆業集團(01638)$ 何純在南國

來源: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4783225

$佳兆業集團(01638)$
上次 $比亞迪股份(01211)$ 頭一天暴跌,結果第二天暴漲,隨後漲了一個星期。如果敢在第二天早上買入的,一個星期獲利20%。
稍微遠點,$雅居樂地產(03383)$  老板因為有行賄嫌疑被監視居住,結果開盤暴跌,敢在當天開盤買入的,一天獲利30%。
更遠一點,2008年 中信泰富 因為衍生合約暴虧而當天暴跌,不到1年股價翻番。
現在輪到佳兆業更大的醜聞。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102/190421214178.shtml 
老板涉嫌行賄被逼轉讓股份,公司管理層動蕩,匯豐的貸款違約,這次如果再次複盤,會跌多少?
關註股票的可以思考下。
關註債券的也可以思考下:
香港櫃臺交易的債券2016年到期的跌到年化收益率有27%了。考慮到公司貸款的違約披露時間是在周五晚上,很可能下周可以看到更低的價格,更高的年化收益率。
詳見:
http://www.poems.com.hk/zh-cn/product-and-service/bonds/price/ 
這次會有什麽不同嗎?假設有合適的價格機會,我會考慮買入一點債券投機。膽大的朋友,可以考慮直接買入正股。
原因:
1. 目前的大股東生命人壽實力強大。
一家敢與土豪安邦保險爭奪金地集團大股東地位的公司,控股和參股多家上市公司。
http://www.howbuy.com/news/2014-04-24/2288903.html 
2. 佳兆業地產銷售額大,資產總金額龐大。
2013年銷售額接近200億元,今年上半年在深圳地產業居於第一名。它的資產總額1000億元,借款總額達到人民幣300億元。
難以想象,深圳市會在原有大股東撤出的情況下,容忍一家這樣大的地產公司違約而導致大規模事件。
買了房還沒有拿到房產證的百姓怎麽辦?貸款給這家公司的銀行怎麽辦?它的上遊供應商怎麽辦?所有人都會給政府巨大壓力。
3.  佳兆業的資產大部分位於深圳,如果政府允許他盤活,可以說全部都是優質資產。
畢竟它不是因為自身情況違約的,而是因為政治問題而出大麻煩的。

@管我財 老兄怎麽看?
雪球上最懂政治的@釋老毛 兄,怎麽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37

不知道大家對處於比較低估值的資源類股票是否有興趣? 何純在南國

來源: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5189715

不知道大家對處於比較低估值的資源類股票是否有興趣?
比如說:
澳洲的
Mount Gibson Iron Ltd代碼 MGX:ASX鐵礦石公司。
說起來這個公司也是一個與中國息息相關的公司,不僅市場在中國,股東也大部分來自中國。第一大股東是在香港上市的$聯合地產(香港)(00056)$    ,MGX公司的董事會主席也就是聯合地產的行政總裁,第二大股東是首鋼,也占有董事會席位。
股價從2012年的2.5跌到現在的0.245,跌去90%。
現在公司資產負債率只有20%,銀行貸款少到可以忽略不計,怎麽也不至於破產。
公司連續5年都沒有資本動作,沒有配股集資等從市場拿錢,非常幹凈。審計的事務所是安永,且兩個大股東有一定制衡作用,財務造假可能性很低。
董事會主席有一番話我很欣賞:

“Our discipline has also protected shareholder value by avoiding unnecessary share dilution, with Mount Gibson’s total issued share capital increasing by only 1% since 2009. This also sets us apart from the majority of our competitors, who have multiplied their number of shares outstanding, and shareholders should take comfort in our proven ability to effectively manage capital effectively.”
與大多數澳洲礦山類公司不同的是,該公司主要依靠自有資源發展,而不是大額圈錢配股發展並攤薄已有的股東權益。


最近5年現金流非常強勁,經營現金流遠遠超過投資支出,每年都堅持分紅,最近1期派息4分錢,相當於股價的15%左右。
現在的市凈率只有0.2,公司每股凈現金資產是股價的2倍,這還不包括公司擁有的現金牛礦山,存貨和應收款等等。
股價低於凈現金的公司很多,但是相當於凈現金50%的公司就很少見了。
看市盈率的話,也只有3倍多,最新的一個季度產量上升部分彌補了鐵礦石價格下跌的風險。
我估計2015年利潤可能大幅度下跌,但是考慮到公司的凈資產和負債狀況,即使不賺錢這個價格怎麽也是值得的。
就是不知鐵礦石價格什麽時候回穩,也許3-5年吧。
長期持有的話,大概率盈利。
目前的情形讓我聯想到2009年港股小盤股遍地是黃金的情形。如果不是鐵礦石暴跌,根本沒有這種撿便宜的機會。現在股價往下的空間非常有限,而上升的空間就非常大。
本人今天早上開始買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277

大家對玉米怎麼看?違背市場規律的畸形農產品收儲政策難以為繼。 何純在南國

來源: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6065445

大家對玉米怎麽看?違背市場規律的畸形農產品收儲政策難以為繼。
$中國澱粉(03838)$ 這些年表現不佳與此也有莫大關系。
做多美國玉米期貨,同時做空國內玉米期貨,做一個相對長期的投資,長期看,應當有正回報。
美國玉米從2013年的平均700多跌到現在的370,差不多跌去一半;而國內由於政策保護,一直維持在高位。
白糖也是個畸形的例子。
國內棉花和大豆價格放開之後的暴跌仍然歷歷在目。


以上是國內玉米與國際市場玉米行情2008年以來的對比圖,國際市場早已處於低位,而國內市場還是不正常的維持高位。



中國高價收購玉米全年一半產量都壓在了庫里 要幹啥?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陳巖鵬
“老百姓都在把玉米源源不斷地拉到糧庫,臨儲的價格要比市場價高一大截,不賣給糧庫賣給誰?”1月29日,黑龍江省肇東市農民程立波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這並非個案,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估計,2014/2015年度國儲玉米庫存可能增加6000萬噸以上,總庫存達到1.2億噸,相當於全國近8個月的消費量。庫存“堰塞湖”割裂了市場各方的聯系,整個產業鏈陷入畸形。
由於原料玉米價格長期維持高位,而澱粉、酒精、飼料等下遊市場產品價格卻長期在低位徘徊,在上下遊的夾擊之下,玉米深加工企業經營深陷困境。而此前被禁止進口的MIR162玉米獲得了農業部的批準,廉價進口玉米對國內高價玉米的沖擊在所難免。
億噸玉米壓庫
1月中旬以來,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進度繼續加快,且反超去年同期。最新統計顯示,截至1月20日,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量達到3319萬噸,已反超去年同期3277萬噸的水平。
東方艾格農業資深分析師馬文峰指出,2013/2014年度國家臨儲收購玉米7000余萬噸,目前又增加了3300余萬噸,臨儲收購玉米已經超過1億噸,“相當於全年一半的產量都壓在了庫里。”
托市收購玉米導致國家政策性糧油庫存大幅增加,按照常理,國家收購3500萬噸以上玉米就已經打破了市場供需平衡點,而目前收儲量數倍於此。
“今年國儲玉米庫存增幅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中國澱粉行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
玉米臨儲政策至今已連續執行了7個年頭。據馬文峰介紹,國家的托市收購,將玉米價格逐年擡高,東北地區的玉米收購價格已由本世紀初的900元/噸上升到目前的2300元/噸,上漲了近1.6倍。
“玉米市場主體價格預期被嚴重扭曲,貿易經營企業空間縮小,造成產區和銷區、東北產區和華北華中產區、原糧和產成品價格呈現倒掛。”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市場監測部研究員李喜貴稱。
托市收購的負面影響,實質體現在企業、農民不存糧,而政府糧油庫存則創歷史新高。
企業大面積虧損
中國玉米網信息中心總經理王寶全在調研中發現,由於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同時下遊需求不足,玉米嚴重供過於求,現在部分玉米加工企業虧損比較嚴重,開工率不足60%,淡季的時候會降到40%左右。
據有關部門初步估算,今年1月份國內多數飼料企業遭遇“寒冬”,預計月銷量環比下降5%-10%,部分企業環比降幅可能更大。
馬文峰註意到,雖然近期山東深加工企業因節前備貨需求加大了玉米收購量,一度拉動當地玉米價格連續兩日反彈,但在當前全國深加工企業幾乎全線深陷虧損、開工率有限的情況下,收購潛力並不大。
東方艾格農業日前發布的報告亦顯示,酒精、澱粉等深加工利潤明顯下滑。馬文峰坦言,如果政策不調整,玉米深加工企業就活不下去。
“現在玉米原料價格還維持在2300元/噸的高位,但酒精的價格卻比往年下降了不少,尤其是這兩個月出現了大幅下滑,現在根本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東北一家玉米深加工企業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實際上,國內的玉米加工企業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據了解,國內玉米價格比國際高600元/噸。
多家企業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像酒精、澱粉等玉米加工成品,國內、國際都在一個開放的市場化平臺上競爭,但內外價格倒掛,並且價差在逐年擴大,制約了加工企業的發展,無法同國外巨頭競爭。
進口沖擊將加大
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1-12月,我國進口玉米259.77萬噸,同比下降20.42%;我國進口玉米平均成本為278.36美元/噸,完稅後為2050元/噸,同比下降63元/噸。
“進口減少,主要是因為去年我國海關退運了大批未經我國批準的轉基因品系MIR162玉米,同時還大量退運了未經我國批準的轉基因品系MIR162玉米酒糟粕。”馬文峰說。
王寶全也向記者證實,去年國家發放了720萬噸的玉米進口配額,但實際進口的玉米一共才263萬噸。
近年來,進口美國玉米和玉米酒糟粕的主要銷售地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當地很多大型飼料企業出於節省采購成本的考慮,每年均大量采購進口美國玉米和玉米酒糟粕。自去年我國政府加強對進口玉米市場的管理以後,未經我國批準的轉基因品系MIR162玉米和玉米酒糟粕被大量退運,很多飼料企業轉而采購國產玉米做原料。
但國內玉米高昂的價格,令加工企業難以接受。他們更希望國家放開玉米進口,以保證低廉的原料源源不斷地供應。

據馬文峰透露,部分機構及國家統計局下調國內玉米產量,迫使中國政府放開國際市場中部分轉基因玉米的進口。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玉米產量為2.1567億噸,比去年的2.18億噸減少1%。而與此同時,此前被禁止進口的MIR162玉米獲得了中國農業部的批準。
這意味著2015年進口玉米將大量湧入,同時進口玉米酒糟粕很快也會大量湧入,市場供求格局也會發生較大改變。
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共進口玉米酒糟粕238.22萬噸,2013年進口量在400萬噸左右。馬文峰預計,在2015年進口無阻礙的情況下,玉米進口量將會超過500萬噸。或許,廉價進口玉米的沖擊,僅僅是個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04

$佳兆業集團(01638)$ 何純在南國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6541758
談下個人的理解,有錯之處,敬請拍磚。
1. 股價
現在1.6-1.7的股價是合理的。目前的價格買入,是做一個收購套利。
融創發出了有條件的收購要約,需要達成債務重整之後才有效。
由於收購有失敗的可能,因此股價相對於1.8的收購價有一定折讓是合理的。
假設沒有融創提出收購要約,在這麼多負面消息纏身的情況下,股價跌到0.5元以下也是很正常的。
參看$時富金融服務集團(00510)$ 等那些待收購公司的股價,一般都是與收購價格有10%左右的折讓。
我前期的判斷有些問題,思考欠周。假設收購會100%成事,那麼合理的股價應當是高於1.8。
估計市場也是在冷靜下來後,參考其他待收購公司一般情形,給了佳兆業一個相對合理的股價。
未來股價的變化主要看消息,如果消息面一直向好的方向發展,融創收購成功,那麼股價上一個台階到2-2.5塊錢是合理的。
2. 債券
債券我仍然認為是沒有什麼問題,尤其是近期到期的債券。
即使融創收購失敗,政府也不會扔下一個上千億規模的攤子不管,到時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接盤俠出來。
3. 關於未來的判斷
A 領導面
從大的政治層面來說,深圳市原主要領導已被調離,新來的書記不管是誰,剛開始一定是穩字當頭。這差不多是中國官場的慣例。
假如佳兆業這個事件發展越演越烈,引發大規模群體事件,絕對是新領導層不願意看到的。他一定會想盡辦法妥善處置。更何況深圳是一線城市,一直都是中央佈局的重要旗子,新來的人應當是高層倚重之人,中央給的支持力度很可能超過前任。
從目前看到的各種新聞來看,融創入主佳兆業,背後有政府推手。政府剛剛才把局面初步穩定下來,哪裡願意再看到橫生枝節,再生變故?
B 金融面
當前中國負責紀委的領導人有著豐富的金融經驗,以前是中國建設銀行的行長,而建行是中國第一家國有大行赴港上市。如果佳兆業的事情繼續惡化,必定導致企業海外發債成本大幅度提高,人民幣海外佈局受到重大影響。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他應當看得很透,也沒有必要放任而增加大家對反貪腐帶來的負面觀感。
最初的鎖房事件帶來的一連串骨牌效應怕是原先的深圳市的主要領導也沒有預見到,據說已經遭到批評。
C 債權處理
債券反而是最簡單的,大不了出一些豁免費發個公告就行了,預計債券持有人是可以通過的。
難的是大大小小的供應商,信託,銀行等等,全部算下來要求還款的不下幾十家。
更可怕的還有佳兆業為原來的大股東自己的家族生意做出的很多隱形擔保和關聯交易,這些債權人要擺平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融創的老闆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想必會在政府的支持下,盡快與他們達成協議。
D 接手方
我看了融創孫宏斌的簡歷,這個人以前是聯想少帥,勢大壓主,被柳傳志告官坐牢4年。如果當年不是那麼張揚,現在的聯想應該沒有楊元慶什麼事。
他出獄之後,第一件事居然是向柳傳志登門道歉,迎來柳傳志的諒解,幫他洗清罪名,法院改判無罪,後來更是拿到聯想的貸款創辦順馳不動產。
這個人的肚量和容忍力,絕非常人可比。
融創為了佳兆業的項目,費盡心思,除非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難,一定不會輕易放手。
佳兆業是融創進入華南市場的絕佳機會。
綜合判斷,融創入主成功的可能性不是孫宏斌說的50%,而是在90%以上。

結論:
現價買入佳兆業集團股票可以做有風險的收購套利,有8%左右的空間,個人猜測可能1-2個月內成事。
債券人仍然可以坐等價格回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18

$恆盛地產(00845)$ 何純在南國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7489941
我看好此次私有化可以實現,原因如下:

1. 二股東中國人壽在上次私有化失敗到此次私有化動議提出期間,增持公司1%的股份達到10%以上。如果沒有恆盛地產繼續私有化的打算,想必中國人壽不會較大金額增持。假如虛假私有化,這不是要擺中國人壽一道嗎?上次私有化,中國人壽是積極的支持者,它這次也不會願意再吃啞巴虧的。

2. 兩次私有化仍然失敗的例子比較少見。
張志熔因為中海油內幕交易案,已經惹上一堆麻煩,直接導致他辭去董事主席職務。如果他是想借此做空自家股票獲利,被人發現的話,麻煩更大。
小股東上次私有化失敗蒙受巨大損失,這次必定會踴躍投票。我猜測只要有條件的都會親自去投票。如果這次有人想通過控制人頭然後做空,必然會考慮這個因素,畢竟不可測因素比上次要多得多。而且現在股價1塊多一點,跌到前期低點8毛左右,考慮到利息成本等一系列因素,做空風險與收益完全不成比例,這是與上次做空獲利成功最大的不同。
我看了盈透證券的軟件,這個股票目前在盈透也是融不到券賣空的。估計市面上可以融到的券資源應該不多。

3. 融資的問題
目前恆盛地產的資產含金量比較高,長三角的土地是比較值錢的。假如私有化成功之後,轉讓幾個項目,就非常容易盤活,否則大股東也沒有動力去私有化了。我相信只要多點時間與金融機構協商,應當可以找到合適的機構去融資。

4. 從股價表現來看,目前股價1.05元左右,比前期底部價格8毛錢相比只多出20%多,相差不多。但如果下注私有化成功,股價很可能在1.8左右,漲幅超過70%。
成功的話獲利70%以上,失敗的話輸掉20%,從概率的角度上來說,即便贏面與輸面是1:1,下注也是划算的。我估計贏面應該在7成以上。

5. 雙向下注獲利
如果擔心私有化失敗,還可以考慮的一個辦法是買入上市公司年息13%的債券。目前該債券報價90元左右。假定私有化失敗,持有的債券今年10月份到期可以獲利接近20%左右,可作為對買入股票的對沖。
我個人就是這樣操作的,持有恆盛地產的今年到期債券,同時買入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506

$恒盛地产(00845)$ 私有化的思考 何纯在南国

http://xueqiu.com/2657407918/41613740
恒盛地产上次数人头未过私有化失败之后,显然老板张志熔没有死心,1年时间刚过就发布了可能私有化的公告。本来此事应该顺理成章,很快就有结果的。
可惜张志熔旗下另外一家企业熔盛重工出事,本来打算入股的一个关键人物王平被抓,引起大家对恒盛地产的老板张志熔是否卷入腐败问题的疑虑。张志熔为了熔盛重工能够顺利重组成功,私人为57亿元的熔盛重工的可转债提供了担保。如果熔盛重工出事而无法顺利重组,相信没有哪家金融机构敢借钱给他,毕竟57亿元的潜在负债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4月21日,也就是昨天,熔盛重工传来喜讯,重组事项稳步推进,相关政府机构就涉及潜在交易事项与各相关方召开会议,并就支持推进江苏熔盛重工的潜在重组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根据公司公告,潜在收购方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熔盛正与潜在收购方就相关资产与负债的范围和列表及交易条款及安排进行进一步磋商,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熔盛已获多家主要债权银行签署同意函,主要债权银行已经有条件同意重组事宜,具体来说就是债转股,放到A股里面去。考虑到A股的大牛市,这应该都不是问题。
详见: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newstock/zxd

具体表现在股价的一飞冲天,几天功夫,熔盛重工从0.7元涨到现在的0.97元。而熔盛重工的可转债的转股价格为1.07元每股。也就是说,只要重组大体成功,熔盛重工的可转债持有人就可以顺利转股,张志熔的私人担保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张志熔个人没有贷款的问题后,自然原先的金融机构就很乐意提供贷款了,一切似乎都水到渠成。

再看下恒盛地产的资产情况。
用最简单的办法衡量下恒盛地产资产和负债情况。
目前公司的所有负债为374亿元人民币。
公司在上海的土地储备就有168万平方米,徐汇区、普陀区这些上海核心地段的土地储备面积超过90万平米,最保守的估计这些土地总价值超过450亿元。
除开上海,公司还在长江三角洲拥有750万平米的土地,按1000元的土地价值计算,价值75亿元。在北京和天津拥有389万平米的土地,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70亿元。
公司在东北还有些土地资产170万平米,但是开发不顺利,就权当账面价值5折计算吧,也有8亿元。
这些土地的估值总和超过了600亿元。
公司还有100亿元的投资物业,按账面价值5折计算,也有50亿元。
我只非常保守的计算了公司的储备土地的价值和投资物业,没有考虑公司所有的在建工程和待售物业。
这些资产合计超过650亿元。

按照这种最保守的方法估计出来的净资产为276亿元人民币,对应的股价超过4.5港元。而公司目前的市场价值只有80亿港元,对应1.03元的股价。

当然,公司还有卷入腐败丑闻的风险。考虑到佳兆业带来的连锁反应,我相信政府应该不会再采用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了。即使佳兆业经历这么多故事,老板也已经重新上位了,恒盛地产面对反腐的压力应该会好很多。

如果我是张志熔,能1.6-1.7元左右私有化公司,确实是一桩不错的买卖。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估计好事即将上演。熔盛重工的重组喜讯已经传来,等到股价站稳1.1元以上,差不多张志熔就该出手恒盛地产了。

即使没有私有化失败,按照现在的股价,下降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属于潜在回报很高,而风险极其有限的机会。

以上是我个人判断,并持有一些仓位,也欢迎诸位拍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63

上半年总结 何纯在南国

http://xueqiu.com/2657407918/49835640

2015年上半年业绩总体不佳,还好维持了正收益。
港股表现还行,查看港股主账户的月结单,升幅25%。如果加上已经除权但是还没有收到的利息,升幅大约26%吧。同期恒生指数涨幅11%,还算可以。
主要原因是重仓的几只股票还可以,$新华文轩(00811)$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03618)$   表现尚可,今年新投资的$兴发铝业(00098)$   $金达控股(00528)$   表现也不错。另外投机成功了$珀丽酒店(01189)$   ,收益超过1倍,也算是险中求胜吧。这家公司好几年没有供股圈钱了,结果又来供股了,还好给了机会逃跑。
港股市值能上一个台阶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下跌幅度特别大的股票,很低估值,业绩不错的公司就是这点好,不一定能涨多少,但是下跌空间比较有限。
但是错过了不少看好但是没有买的小盘壳股,很可惜,比如我长期关注的低估值壳股$顺龙控股(00361)$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恒都集团(00725)$   ,走势很好,可惜都没买。
香 港市场其他的表现一般般。投机佳兆业地产债券,只能算是小胜,比某些35进,70左右出的差了一点,我买的成本比较高,50左右,主要原因是当时会以为融 创收购成功,因此高位追买了一些。后来在原董事主席回炉市场一片欢腾的时候赶紧65以上卖出了2/3。还有恒盛地产的债券,利润不高,如果不违约的 话,10月份应该可以收获25%左右的净利润吧。
A股的资金变动比较太大,我也没有做准确的统计,不确定具体收益是多少,不过跑输大盘是肯定的了。
最糟糕的一笔投资自然是$ST湘鄂债(SZ112072)$   ,现在还没有解放出来,总投资金额接近A股资金的10%。前期估计过于乐观,当然现在我还是相信最终可以解决,只是机会成本过高,错过了打新收益。
其他的部分就是卖掉到期的杠杆持有的工行转债和中行转债,并在18块钱以上清掉了兴业银行,换入估值低的港股。这个决策还是正确的,港股银行股实现了正收益,与A股银行股差价缩小。
五粮液也总算有所收益,持仓成本20元左右,升到30元以上我也开始减持了,毕竟市净率有3倍了。
剩下的就是工行,万科和五粮液的底仓来打新股,以及分级基金折价套利和股指期货期现套。虽然收益不高,但是花费的时间最多,毕竟盯盘折价套利还是相当费时的。
日本股市表现还可以。
前后持有9只日本股票,有一只股票翻番了,有一只亏损5%左右,其他的平均在5-20%不等,总体下来收益大约15%吧。
澳洲股市就亏损比较大了。
持有的一只矿业股亏损超过20%,另外一只建筑股亏损5%。
中国经济下滑对澳洲经济影响非常大。我自己对公司的研究太不深入了,尤其是那只矿业股,买入后竟然亏了个底朝天。幸好我买入价比净现金价还要低,否则真的是要亏的找不到北了。
马来西亚股市也是亏损的。
MNRB Holdings Bhd还好仓位轻,作为一家保险公司,买入时的市净率只有0.6倍,却赶上了股市下滑,引来业绩亏损,导致亏损10%左右。
总结:
在买入低估值,好现金流,诚信管理层的公司的同时,还需要适当研究行业动向,这点是我的薄弱环节。
尽可能少做一些投机活动,投机失败特别影响心情。以后还是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低估值的公司上。
价格不特别合适,不买垃圾债。这些垃圾债背后的故事太多,必须要有足够的价格补偿,否则不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43

南國置業:價格倒掛再融資或流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712.html

27日下午,南國置業董事長夏進在回答股東提問時透露,由於價格仍然處於倒掛狀態,公司的再融資計劃繼續推進“有些難度”。

去年5月,南國置業推出再融資方案,擬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15.5億元資金,用於南國中心一期、曇華林、雄楚廣場、南國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電建地產擬以不超過6.2億元參與本次認購。該方案於2015年12月23日收到證監會的批複,6個月內有效。

“價格倒掛,留給我們的時間已不多,截止時間是6月17日,只能說繼續努力。”南國置業董秘譚永忠介紹。

南國置業的定增底價是5.64元每股,以今日收盤價4.96元計算,仍有約13.7%的差價。

不過,“公司的資金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即使最終不能完成再融資,對公司的影響也不大。”夏進補充說,公司籌劃再融資,獲得資金是一方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引進戰略投資者。據披露,公司此前已經獲得多筆來自電建地產的委托貸款,另外正籌劃發行不超過10億元的債券。

27日晚間,南國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董事會換屆和管理層聘任,以及公司更名事宜。至此,南國置業初步完成從一個區域型公司向全國型公司的轉變。

南國置業表示,公司控股股東電建地產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鄭州、南京、三亞、林芝等18個城市進行了房地產開發,通過和電建地產協同,南國置業將以更快的步伐走向全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40

小南國3.11億收購窩窩9.82%股份,餐飲供應鏈電商化成趨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2/156454.shtml

小南國3.11億收購窩窩9.82%股份,餐飲供應鏈電商化成趨勢
張一 張一

小南國3.11億收購窩窩9.82%股份,餐飲供應鏈電商化成趨勢

在“互聯網+餐飲”領域中,供應鏈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關註點,小南國的“互聯網+”轉型也將供應鏈定為了重點方向之一。

i黑馬訊 近日,小南國(03666.HK)發布公告,宣布以3.68億港元(約3.11億元人民幣)收購Wowo Limited(窩窩)9.82%的股份。

公告顯示,第一賣方、第二賣方及第三賣方均已同意有條件分別向小南國出售70,435,164股窩窩股份、38,115,693股窩窩股份及33,364,023股窩窩股份,分別占窩窩已發行股本的4.88%、2.64%、2.31%。

待交易完成後,小南國將持有141,914,880股窩窩股份,占股比為9.82%。

公告日期,朱曉霞及王慧敏(均為小南國執行董事)分別於窩窩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中擁有約18.63%及10.31%的權益且均為窩窩的主要股東。

小南國為何整合電商?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以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餐飲原材料供應食材達到了8000億規模,餐飲產業鏈上下遊從業人員超過1億人,餐飲產業已成為房地產、汽車之後中國產業規模最大的產業。

在“互聯網+餐飲”領域中,供應鏈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關註點,小南國的“互聯網+”轉型也將供應鏈定為了重點方向之一。

小南國於1987年創立於上海,現已成為中國餐飲行業的領導企業之一。持有集團旗下中餐業務的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已於2012年7月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經過多年發展,現形成以“上海小南國”品牌為基礎、覆蓋人均消費從10元到500元不等的多品牌、多餐飲業態布局。是一家針對年輕中產階級和高端商務客戶的多品牌集團。

窩窩(即窩窩商城),是中國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之一,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的領先者和開創者。業務覆蓋了全國350個城市,在150多個城市有本地的服務團隊,為30多萬家商戶提供過服務,該平臺在中國及香港擁有1042家餐飲集團采購會員,超過5000家供應商會員。在中國通過B2B服務提供餐飲服務,包括聯合采購、物流配送、供應鏈融資及供應鏈整體管理。2015年,窩窩的B2B交易額達56億元。

小南國在公告中指出,希望借助收購窩窩的股份進入垂直B2B產業,收購事項將產生協同效應,通過窩窩增強公司的供應鏈產能。

小南國同時計劃在收購窩窩的股份後,成立一家合營公司,開發其自有食材品牌,借助窩窩的管道、供應商和客戶資源,拓展B2C、B2B及門店、商場、超市等銷售管道,強化公司的服務能力。

小南國 窩窩 電商 B2B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