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份配售的危与机:匹克体育(1968.HK)两天暴跌25% 港股牛

http://xueqiu.com/1668711482/49323872

$匹克体育(01968)$

港股投资的风险远大于A股,2015年6月24日开盘前匹克体育发布配售公告,让其股价在两天之内暴跌25%。本文探讨如何避免这类风险以及蕴含在风险中的机会。 匹克体育基本面较佳,在目前的价位上,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一纸配售公告让匹克体育两天暴跌】

2015年6月24日开盘前,匹克体育发布配售公告,某媒体上是这样说明的:

匹 克体育(01968-HK)公布, 以每股2.48元透过先旧后新方式配售2.8亿股新股,现售价较昨日收市价折让约15.4%,新股占已扩大后股本11.72%。 大股东为执行董事许景南及吴提高,配售后他们的持股量由42.38%降至37.42%。 公司将会收到的款项净额约为6.8亿元,拟将该款项大部分用作提升集团企业形象及品牌国际知名度的赞助及推广活动的资金;作为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的日常营 运资金;以及支付外币银行贷款。

公告发布后,连续两天下跌,股价从6月23日收盘价2.93元,跌至6月24日的2.37元,6月25日继续下跌至2.20元,累计跌幅高达25%。



【如何估算下跌区间】

和A股不同,配售股份在香港市场被普遍认为是利空,发布配售公告后的首个交易日极少看到有上涨的,基本上是直接跌到配售价。究竟下跌空间有多大,就得看股票的质地和大市的状况。

2014 年匹克体育年报显示,公司现金充沛,综合财务状况表显示,集团的准现金高达32.5亿元RMB,为何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公司还要配股? 配售公告中的说法是“拟将该款项大部分用作提升集团企业形象及品牌国际知名度的赞助及推广活动的资金;作为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的日常营运资金;以及支付外 币银行贷款”。这样的说法难以令人信服。而且大股东持股量由42.38%降至37.42%,本来不足50%还继续减持,显示大股东并不看好公司发展。在 2.48元的基础上再下跌5~10%,也还算不上意外。



配售时机还和大市状况有密切关系。如果是在2015年4月份整个港股都一片繁荣之时配售,低开高走是大概率事件,但在2015年6月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当日A股还暴跌3.46%的情况下,在前面两个因素的基础上再下跌个5~10%也是正常的。

这两个因素累加,股价在配股价的基础上再下跌10%~15%,对应股价为2.11元~2.23元。

【如何避免?】

在 恒牛会的股票估值系统中,按照配售前的价格计算,匹克体育(1968.HK)的目标价为2.96元,如果价值没有低估,何必买入? 在疯狂的4月,匹克体育的股价也不过2.60元上下,在当下的6月,价格低于2.60元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尽管匹克体育相对同业安踏、特步和361度而 言,股价并不昂贵,但从安全边际来说,配售前的价格吸引力已经很小。



【如何抢反弹?】

抢反弹本来就是很有风险的事情,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1)公司的基本面;2)大市状况。



如果仔细阅读配售公告,可以发现这次配售为先旧后新方式,许氏家族持股从68.46%降低到了60.44%,领辉和顶峰其实是大股东许景南的两个儿子全资拥有的公司,不应该单纯的理解为大股东持股量由42.38%降至37.42%。

另外一个让市场疑虑之处是15.4%的较高折让。但从走势图可以看出,配股前的几天股价已有较大涨幅,而配股价格2.48元也不是当天就确定的,实际的价格折让并没有这么大。

另 外,匹克体育的运营也颇为健康,在6月19日发布的2016年第1季订货状况显示:2016 年第一季度订货会订单总额(按批发价格计算)与 2015 年同季相比录得中(10%至20%) 增长。根据产品类别分析,篮球和跑步鞋类产品受惠于有关运动日渐普及和专业体育用品的需求日渐增加,其订单增长十分强劲。



另外一个抢反弹的因素就是大市状况,如果大市黯淡,不宜太早入场,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拿到更好的价格。

【恒牛建议】

匹克体育基本面较佳,股价较同业(安踏、特步、361度)有估值优势,在超预期下跌的情况下,值得博反弹,从中期来看,跑赢同业是大概率事件。即使股价短期内没有反弹,也值得持有。

风险提示:注意控制仓位,市场的情绪宣泄或许会带来更好的机遇。匹克体育——福建民企——大股东配售——股价暴跌等词联系在一起,冲击力是相当大的。

说明:截止发稿前(2015年6月25日),本人并未持有匹克体育。

来源: http://www.gangguniu.com/124.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02

匹克反思關店潮:上市後被資本市場牽著鼻子走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2wd.html
匹克反思關店潮:上市後被資本市場牽著鼻子走
2012年 11月 27日 11:30    
 
 在「過冬」的體育品牌—匹克正在感受到雙重壓力。

 一方面,在終端渠道方面,匹克門店相較2011年年末大幅關閉2另一方面,訂貨會也不容樂觀,根據日前發佈的 2013年第二季度訂貨會情況,此次訂貨會訂單總額(按批發價格計算)與2012年同季相比下降幅度為20%至30%。

 「體育運動品牌今年為什麼這麼慘?我認為是(品牌)精神的問題,所以要總結、反思、調整。」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01968.HK,下稱「匹克」)董事長許景南日前在北京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頻頻提出「需要反思」。

 三大應對方法

 在他看來,上市之後,被資本市場牽著鼻子走,盲目擴張開店,讓狠多體育品牌都出現了狠多問題、犯了狠多錯誤。如今正是必須反思的時候。「用資本市場的錢開直營店,再打折,什麼(品牌)精神也沒了。」

 針對匹克未來發展,許景南提出了三大應對方法2第一是統一思想,保證經銷商和匹克一起走,創品牌是一個長期工作,不能讓經銷商有短期行為2第二個是建立標準,通過建立標準的「第七代門店」將匹克精神滲透到終端2第三是加大服務,包括產品數量增多、供貨效率提高等等。

 據許景南透露,從明年第二季度開始,匹克將對經銷商調整折扣,公司3.5折供貨,零售商4.3折批發(此前是5折),希望出讓利潤空間來促進公司發展。

 雖然對這次「冬季」到來,許景南樂觀地表示,「是個機會」。但從許景南親手抓「統一思想」來看,匹克已經站在了變革的十字路口。

 匹克歷史上曾經經歷過兩次大的變革。第一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當時的匹克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對資金的需求量非常大。金融危機的突然到來,銀行銀 根的突然收縮讓許景南一籌莫展,狠多的發展計劃就此擱置。1998年以後,由於安踏等一大批運動品牌開始興起,競爭的加劇讓運動用品行業的渠道體系由「以 商場為主」轉向了「以專賣店為主」。由於歷史包袱重,且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在這一輪渠道轉型戰役中,匹克的步伐相對遲緩。直到2002年,匹克才完成渠 道全面改革,比預計的三年多了整整兩年。

 另一次則是匹克決定要走國際化道路。「一沒經驗二沒資源。當時狠多老員工沒信心都走掉了,也有犯錯誤被辭掉。」

 回顧當初匹克決定走國際化道路遇到的阻礙,許景南至今記得上市融資時,香港港交所登記的工作人員不肯把「以創國際品牌為宗旨」這句話寫上。「她擔心寫上了 沒有機構肯買我們股票。」中國沒有一個真正的國際化品牌。做國際品牌成本高,風險大,但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匹克已經在全球180個國家註冊了匹克品牌。

 對於今年的這次調整和變革的影響,許景南坦言,不亞於決定走國際化道路。早在兩年前,許景南就想要優化渠道和統一標準,但由於匹克在渠道終端上依賴經銷 商。因此進展緩慢。而對於未來「統一思想」同樣艱難,經銷商重視短期利益,害怕壓貨。因此出現了惡性競爭等打折現象。只有公司上下統一思想,才能杜絕價格 不統一等問題,共同渡過難關。

 「(匹克業績)明年能和今年保平就狠不錯了。」許景南說。

 加速國際化

 今年匹克內貿銷售下降,外貿出口增加。許景南認為,提前佈局國際化給匹克帶來了更多機會。

 「全球勞動力密集型行業,20年一個大轉移。」許景南這樣告訴記者,過去我們已經看到勞動密集型行業從韓國、日本、中國台灣地區逐漸轉移到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然後轉向內地。但是隨著勞動力的月收入超過500美元,這種產業的優勢就不存在了。

 匹克於山東省菏澤市興建的另一個服裝生產設施(山東項目),主體建築工程已開始興建。「現在山東的人工價格比廈門低一些,但隨著勞動力月收入的增長,這種 優勢馬上就不再。因此需要全球化採購和全球化佈局。」據介紹,目前匹克在海外最大的市場是在中東地區。目前有70多個國家的30多名代理商已經與匹克展開 合作。

 「基本全球已經佈局完了。以中國市場為依託,加速國際化。」許景南向記者介紹,目前從歐洲、非洲到亞洲,匹克都選擇了不同的當地專業球隊與之簽約。通過贊 助體育賽事來打開當地市場。「我們有3個100計劃。在100個國家/地區註冊,在100個國家/地區銷售,銷售額未來超過100億。」

 許景南表示匹克的戰略沒錯,中國對體育用品的市場需求也依舊在增加。「明年的情況依舊不理想,但我希望過了明年,匹克就能夠呈兩位數持續增長。」

 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匹克主要股東許景南、吳提高、永聲發展於2012年11月20日,場內增持公司200萬股,耗資271.2萬港元,成交均價1.356港元,持股佔比39.03%。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25

匹克體育擬私有化 要約金額逾24億元

匹克體育26日發布公告稱,建議由要約人許氏體育通過協議計劃將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私有化;提出每股計劃股份換取2.60港元之現金,計劃股份包括9.276億股。匹克體育自今日上午9點起停牌,於下午1點複牌。

根據該計劃,註銷計劃股份應付總代價將由要約人支付。要約人應付代價介乎24.2億港元-24.5億港元。於本公告日期 ,計劃股份包括9.27億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約38.81%。

於本公告日期,根據購股權計劃授出之若幹購股權未行使,據此可發行最多1326.1萬股新股。上述購股權中,涉及1025.3萬股新股之未行使購股權截至本公告日期已歸屬,而涉及300.8萬股新股之未行使購股權預期將於2017年1月1日歸屬。

要約人將(或促致代其)根據收購守則規則第13條,向購股權持有人提出適當要約,以註銷每份已歸屬及未歸屬購股權。該購股權要約須待該計劃生效後,方可作實。

於本公告日期,要約人並無擁有任何股份,但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士持有合共占已發行股份約61.19%。待該計劃生效後,預期將撤銷股份於聯交所上市地位。公司將緊接該計劃生效後向聯交所申請撤銷股份於聯交所上市地位。 倘該計劃並未生效或該建議失效,則不會撤銷股份於聯交所上市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977

匹克體育今日退市 稱將聯合資本打造體育生態圈

11月2日下午4時,匹克體育(01968.HK)從港交所退市,這標誌著歷時3個月的匹克體育私有化劃上了一個句號。

“完成私有化只是第一步。”匹克體育CEO許誌華透露,未來的匹克體育將從單一的體育裝備品牌升級到體育產業集團。

25億港元完成私有化

匹克體育私有化退市的消息由來已久。

就在今年5月23日,這家公司發布了兩份公告,一份是關於上市公司停牌公告,另一份則是關於“變更首席財務官、公司秘書、授權代表及於香港接收法律程序文件和通知書的代理人”。彼時就有市場傳聞稱這是其即將私有化的信號。

直到今年7月,匹克體育匹克才首次公告了私有化得計劃:建議由要約人許氏體育通過協議計劃將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私有化;提出每股計劃股份換取2.60港元現金,計劃股份包括9.276億股,累計金額約25億港元。

10月28日,匹克體育註冊地大法院正式批準了要約人許氏體育透過協議計劃將公司私有化的計劃。同一日,根據該計劃削減公司已發行股本及相應的向要約人發行股份亦已獲大法院確認。而在此前,匹克體育全體股東大會正式投票通過了私有化決議。

匹克在體育行業為實施私有化?

匹克方面回複第一財經記者稱,7年前的2009年9月,匹克上市,但上市以後公司股價的表現卻並不令人滿意。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國家關於加快體育產業發展的文件出臺之後,體育產業迎來了黃金時代,國內體育概念股甚至是泛體育概念股都大受投資者熱捧,體育產業被看作資本市場的一片藍海。

對比之下,在體育產業深耕多年的匹克,投資價值反而長期被低估,公司很難有效運用資本平臺,進而影響公司經營業務發展。因此,在公司大股東許氏家族的提議下,匹克實施了私有化計劃。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匹克此次私有化的過程中,倒是受到不少資本的青睞,諸如道格資本、光大資本、前海母基金、民生銀行、國信證券、廣發證券、西南證券等機構都成為匹克體育股東名單上的新貴。

未來計劃:並購、多品牌

綜合匹克體育近5年的財務數據來看,2010年-2013年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2013年以後實現了穩步的增長。2015年,匹克的全年營業收入31.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33%,而去年同期為8.75%,增速稍有提升。不過,盈利的增長勢頭卻有所減弱, 2015財年全年盈利3.9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2.33%,而去年同期為31.27%。

此前,徐誌華曾表示, 匹克的主要銷售市場聚焦在二三線城市、特別是三線城市。“在一線城市,高端人群已經被國外品牌占據,我們很難在爭奪這一市場。相比國外大品牌,我們的優勢還在於高性價比,這一訴求更適合低端城市。”

但許誌華強調,二三線城市並不意味著可發展的空間更小。他指出,相反二三線城市實際上“更賺錢”——“越低端的城市,競爭越不充分,因此商品售價越高,利潤也越高。”據他透露,匹克在二三線城市的折扣大約在8~9折左右,而一線城市的折扣通常會被壓到5~7折。

事實上,上述情況並不僅限於匹克體育,安踏、李寧等品牌也面臨在一線大城市競爭不過阿迪、耐克這樣的國外品牌。

雖然從2014年開始,上述幾家公司的在業績下滑後隨著市場政策的利好集體回暖,但這也意味著,本土品牌彼此間的廝殺角逐更加激烈。

“首先,匹克回歸是件好事。眾所周知是他們在港股的估值偏低。如果能夠回歸,這類的公司是受到內地市場青睞的。”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CEO張慶坦言。不過,隨後他也指出,匹克起家於籃球,但隨著籃球市場的升溫,國內的安踏、李寧也在觸及這一塊兒領域,匹克的壓力開始增大,如今只能說這一方面有特色,談不上是有優勢。在張慶看來,單是在運動產品上想要謀求發展、突破在現今的市場上已經非常困難。因為在價格上,國內品牌主打的是性價比,所以在價格定位上,比拼也很激烈。“唯有通過資本的並購、圍繞產業鏈做垂直性的整合才能夠突圍。”

而對於匹克自身來說,也許也早有打算。

“私有化之後,匹克體育將實施多品牌戰略,完善體育裝備行業國際化戰略布局。”許誌華說,“未來會通過收購和投資國際上體育細分行業優秀的裝備公司,實施多品牌戰略,逐步完成在籃球、足球、網球、馬拉松等大眾體育範圍內多品類、多層次的裝備戰略布局。同時,匹克將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本合作夥伴、體育合作夥伴的資金和資源優勢,建造匹克體育產業生態圈。”

歡迎親們在留言區暢所欲言,並在第一財經客戶端參與提問區的互動哦,您可以到App Store、各大安卓市場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782

匹克、喬丹、361、李寧、安踏 管我財

1 : GS(14)@2012-01-15 19:50:5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weu.html

今天星期六,晚上特意走了幾家體育用品店,地點在東莞虎門鎮,據說是中國千強鎮之首的地方。時間介乎七點半至八點半之間,有點毛毛細雨。大家如果有空也可以說說當地的情況,各地情況真的很不一樣呀!

首家是在麥當勞邊上的匹克,街上人流強勁。 雙店面,買一加18元送一,運動鞋均價170元。現場所見,八位店員一位客人選購中。邊上還有一家361「尚」,小店面,三位店員沒有客人,拍攝被阻止。

商場內的李寧,冷清。兩位店員,一位客人正在結賬。

商場內的KAPPA,冷清。一位店員,沒有客人。 Nike很好生意、Adidas和Puma同樣沒有客人。

商場內的匹克,雙店面,也是買一加18元送一 。四位店員一個客人。

靠近虎門商業城的大街上的361,邊上還有幾家其他品牌。雙店面,買一送一,運動鞋折後均價180元。現場所見,六名員工,七個客人。

邊上的喬丹, 運動鞋六折後約170元,四名員工一位客人。

鴻星, 雙店面,6.8折,運動鞋折後均價150元。現場所見,八名員工,三個客人。
匹克、乔丹、361、李宁、安踏同一條街上的安踏, 雙店面, 加69元買一送一 ,運動鞋折後均價240元。 樓上沒有看,現場所見,四名員工,七個客人。

和上面照片同一家安踏。角度不同。

同一條街上,又一家喬丹。單店面,六折。五名店員一位客戶。匹克、乔丹、361、李宁、安踏
同一條街上,又一家安踏。 他媽的安踏,生意沒有不好的。員工都跑去拿新鞋了。

同一條街上的德而惠,雙店面,三位員工,買一加68元送二。均價98元一雙運動鞋,來過幾次,從來沒有見過客人,等倒閉?

同一條街上的匹克,雙店面。這家很特別,要加39元才買一送一。雙店面,三名員工加一名電工,無客人。

大街對面轉角位又有一家很大的安踏,六名員工,十三位客人!強!

和上面是同一家安踏,另一邊出口拍攝。
2 : GS(14)@2012-01-15 19:51:43

bluecat80112012-01-14 21:47:06 [舉報]

03818可能在未來會因為某些概念脫穎而出

博主回覆:2012-01-14 21:53:23

我一直以為它會在短期內有收購行動,等來等去一直在收購的卻是百麗。

oo912342012-01-14 21:52:43 [舉報]

買一送一,+18元,相當於。如果50元多的成本,賣170。相當於100元的成本賣188,利潤還是很高啊。
總之我聽說過5折賣貨絕對有的賺。

安踏街鋪的銷量排第一,深圳也是。深圳安踏是7折。李寧是一件8折,兩件7折。

博主回覆:2012-01-14 21:55:07

170元已經是均價了。實價320元一雙,320+18元=兩雙鞋!

oo912342012-01-14 21:57:58 [舉報]

說明1線城市,2線品牌匹克紅星爾克361度打折力度大。
2/3線城市,安踏也加入打折大戰。
而李寧很少買一送一,通常都是7~8折。

博主回覆:2012-01-14 22:04:36

李寧75折。安踏上一次過來還沒有看到買一送一的,我平均十天要來一次。匹克上一次來也沒有推出買一送一。361長期買一送一的。

卓安達2012-01-14 22:14:03 [舉報]
看圖片,生意都不是很好呀,和我在長沙看的情況一樣,所以我一直都沒有買入這些股。不知道這些店子能不能賺錢呢?我沒辦法判斷,呵

博主回覆:2012-01-14 22:17:27

安踏生意很好,這個行業以零售額計算,每個月十萬元已經有微利了。就像眼鏡行業,你什麼時候看見雇客盈門的?

Richy_Sue2012-01-14 22:38:05 [舉報]
作為消費者,我傾向於安踏。安踏的廣告在慢慢向Nike和Adidas靠攏,傳遞的是運動的精髓;匹克由於和NBA掛上了聯繫,似乎反響不錯,但是產品質量實在不敢恭維;李寧除了過往輝煌外,完全無法傳遞激情;361、貴人鳥、德爾惠完全不著邊際,在瞎搞;喬丹並沒有很好利用自身的品牌。在不考慮國外運動品牌的情況下,首選安踏。

博主回覆:2012-01-14 22:44:38

安踏真的很出色,但10倍的2011年PE令我不願過多地持有:(
現在看著辦吧,到了這個估值,各家體育用品股的年報已經沒有參考價值了。還是多看看實際店舖情況,大概能夠猜到它們的去庫存情況。

Nemo2012-01-14 22:45:12 [舉報]
我昨天也實地走了一下,安踏6.5折,服務員熱情、到位,產品款式也可以,試穿了一套衣服挺舒服輕盈的。KAPPA、匹克款式不行,KAPPA的設計十年不變,鞋底硬如木板,匹克也是。李寧買一送一,衣服和鞋子相對來說是最好的,衛衣非常柔軟,用料不遜色於NIKE。鞋子也不錯,最生要的是有自己的專利技術,設計也有自己特色和風格,不像其它品牌去掉標誌分不出哪家產的。但是服務水平特別差,讓你買不下手。現在國內運動品牌太多了,這兩年我想最少會倒少兩三家,李寧一定會留下,安踏應該會是活得最滋潤的。但可惜的是安踏現在的市值已經是李寧的兩倍了,而且公司的發展沒有太著重技術創新,對長久發展不行,現階段還是靜觀其變比較適合吧。

博主回覆:2012-01-14 22:54:03

安踏市值是李寧的三倍呀!頭痛!
KAPPA我死心了,只是還有丁點兒期待中國動向能夠展開收購,才勉強持有。
李寧選址都不在好,小兵說匹克深圳生意火爆,但我沒有見過一家生意特別好的,暈倒。
我也認為會有幾家倒下,這個也是我所期待的。德而惠、格朗仕沒有新品推出,估計差不多了吧?

Nemo2012-01-14 22:53:46 [舉報]
深圳下個月又要加最低工資了,現在工廠工人加班的話一個月收入基本都有三千多四千,所以我也挺看好消費這一塊的,以前低下層工人可能兩個T恤,一件外套就穿一年。但現在的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加上收入的增長,需求肯定會有很大的增長。

博主回覆:2012-01-14 22:55:52

中高端的百麗同店增長只有個位數,但低端的達芙妮同店增長率卻有27%!

Nemo2012-01-14 23:13:38 [舉報]
國內體育品牌價值本來就不高,發展時間短,不值得去收購。對於港股我想執行鄧普頓的極度悲觀點買入方法,內房股也進入了我的視野,希望市場給與更好的機會。標普又在「搞搞震」了。

博主回覆:2012-01-14 23:22:23

先確定公司管理層沒有問題再下手!

oo912342012-01-14 23:34:54 [舉報]

匹克在深圳也不算火爆,你看到的安踏的情形如果保持,月銷售不會低於40萬。

我在深圳調查的匹克街鋪月銷售在8~15萬左右。商場店中店,月銷售一般在4~10萬左右。但商場店通常只有1個銷售人員,週末配2個。
如果一般的工作日,一天能賣出10件貨品,週末加倍,五一十一元旦佔及季末打折佔全年30%銷售。這類店年銷售額都在100萬左右。

博主回覆:2012-01-14 23:41:53

我最後拍攝的那家安踏店,上個月銷售33萬

oo912342012-01-14 23:39:37 [舉報]

你看到的第一家店有8位店員,這類街鋪通常固定銷售人員在12~16人左右。如果平均月銷售做不到10萬,經銷商肯定賠錢。
月銷售10萬,毛利一般才4萬左右,剛剛夠人工房租支出。

所以經銷商今年都不願意擴張開店,匹克也大大削減開店計劃。

博主回覆:2012-01-14 23:45:37

我忘記補充了,匹克兩家雙店面的都是聖誕節後才擴充的,之前都是單店面,所以才會有電工在場。

cnbacon2012-01-14 23:45:23 [舉報]
只調研珠三角太狹隘了,馬上春節,等著回內地的兄弟們的調研結果吧。
服裝這塊,我自己是消費能力越來越弱了,上週同事一起聊天,談到深圳的商場隨便買一件衣服,基本和歐洲買衣服一個價了。對於品牌,我自己是越來越淡化了。

博主回覆:2012-01-14 23:49:04

我也認為珠三角沒有代表性,特步、361在中西北部地區才是銷量大頭呀!而且珠三角本地人容易接觸香港媒體,受其影響,Nike在這邊銷量明顯一支獨秀。

oo912342012-01-14 23:46:35 [舉報]

當前的市況,如果自營店特別其中的低效率分店太多,會消耗大量資金。如果是分銷商經營就會好很多,因為分銷商一般比較謹慎,低效率分店很少。我見到李寧有一些低效率直營分店。361度有過度鋪貨的嫌疑。

博主回覆:2012-01-14 23:54:04

虎門這邊也有一家李寧在街市邊上,裝修陳舊。因為那邊很亂很雜,開車去那裡調研不太方便。361我實在弄不清楚,但安踏庫存量過多成為了一種優勢了,我去的幾家安踏,款式都有明顯的不同,客戶都喜歡多款式選擇呀!

Nemo2012-01-14 23:50:49 [舉報]
個人認為運動品牌最核心價值在品牌、設計、和技術創新。這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所以NIKE等走的都是外包路線,而現在國內絕大部分的同類企業,品牌認知度不高更講不上美譽度,設計上都是抄襲,技術創新上很少投入,有些連一個專利都沒有,產品缺乏功能性。被市場淘汰是遲早的事情!我覺得理性的投資者應該利用行業整固的時機,在市場出現極具吸引力報價時買入優質企業,而不應該被一些表面的低估特徵,如極低的PE、充足的現金、無負債等麻痺。

博主回覆:2012-01-15 00:00:43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看到的是未上市體育用品店會大幅倒下,令資金充充沛的品牌能夠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像李寧為何不加快改革步伐?還不是因為缺錢?

oo912342012-01-14 23:53:29 [舉報]

公司的現金狀況很關鍵,因為年報中各品牌都會有庫存問題。畢竟安踏匹克特步361度年初都是按照30%左右的計划去生產(訂單增長20%~25%左右,由於每年都有補單,企業往往增量生產)。而4季度匹克,安踏,特步才開始削減訂單(比訂貨會的實際訂單要減量生產)。而361度根本沒提是否削減訂單。
按照adidas的經驗,我估計李寧在明年2季度好轉,現在股價剛好提前半年有起色。而安踏由於銷售良好,壓力最小。
匹克特步361度,可能年報要有麻煩。當然也許361度也沒有。
匹克安踏動向的現金狀況是最好的。

博主回覆:2012-01-14 23:56:33

匹克年報最有可能出問題,其次是特步。361我反而不太擔心業績會變臉。

oo912342012-01-14 23:56:41 [舉報]

達芙妮同店增長的原因是2009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用工荒,生產跟不上訂單。所以2010年下半年,2011年上半年的同店增長超高。估計今年下半年就會回落到10%左右。

博主回覆:2012-01-15 00:05:34

我指的數據已經是2011年第四季度啦,前天公佈的。達芙妮和鞋櫃的人流量是明顯增加的,這個和貨源供應無關。

oo912342012-01-15 00:03:40 [舉報]

361度年報是到2012-6月30日的,由於深圳大運會效應,以及361度目前管理層釋放的樂觀預期,12月31日的半年報不會有問題。但年報還真不好說。至少我對361度有戒心,因為361度是目前唯一沒有承認存貨問題的體育服裝公司,而且鋪貨速度僅次於安踏。
我相信361度絕對不會比安踏庫存問題少,而且要多得多。

博主回覆:2012-01-15 00:10:35

這個真不好說,但361是沒有調貨制度的。如果存貨真的嚴重,為什麼還不斷會有經銷商新增店面呢?今天看361生意真的很不錯。僅次於安踏。

oo912342012-01-15 00:09:03 [舉報]

我說就是2011年,剛好少說了1年。
我一直都有達芙妮,去年唯一賺錢的港股,3季度後才換成惠理的。

博主回覆:2012-01-15 00:15:39

小兵你殺了我吧!你一直在和我搶奪差不多類型的貨源呀!達芙妮的管理層應該可信的,就是估值不吸引。

oo912342012-01-15 00:12:37 [舉報]

不過,可能我對361度和特步多心了。現價足夠便宜,就是給大股東跑的機會他們也不會跑的。畢竟喬丹體育A股上市後市值估計不會低於150億,比匹克+特步+361度之和還要高。

睡覺了,改天聊

博主回覆:2012-01-15 00:17:33

現在平均下注,不管它如何開。估計平均也會有三倍的,呵呵。晚安。

Nemo2012-01-15 00:41:31 [舉報]
現在支持國內體育品牌的是中低消費人群,而他們最注重的我想依次是:價格、品牌、款式、品質。而功能性幾乎是沒要求的。而這幾個方面安踏綜合來說是最好的,勝出現所當然。而李寧最大的問題在於定位,跟國內同行開在一起顯得有點「自貶身價」,跟國外大牌站一齊又有點「不佩」,所以有點尷尬,要跨過這道檻就看管理層的智慧了。但估值上李寧是夠便宜的了,市值跟361相差無幾,但除了最近的盈利情況,361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博主回覆:2012-01-15 00:46:22

現在的九零後有幾個能夠準確說出李寧是誰?李寧肯定還能夠活一段好日子的,六零、七零的一輩人都開始有錢了,對李寧先生還是依舊景仰。

fhsx7772012-01-15 05:22:41 [舉報]

我不太贊成這樣的調研,除非你很有經驗,也能理性的解讀看到的問題。
從統計學看,最大的問題的樣本太少太少。就單個樣本來說,時間也太短太短。
最早是有股民去統計蘇寧,得出的結果就是蘇寧是騙子。

博主回覆:2012-01-15 19:00:48

看人流,看定價,看款式,看質量,看開銷……

山澗幽泉2012-01-15 07:49:16 [舉報]
李寧質量不錯,每次都能找到滿意款式。價格偏上。有專門銷售過往存貨的店面,一般是四到七折。整體生意還行。長沙。
來自:此评论通过手机发表(手机访问sina.cn)手機新浪網(手機訪問sina.cn) 你也想用手機搶沙發?

博主回覆:2012-01-15 18:59:25

謝謝。我觀察了很久,李寧用料確實是國內品牌中最好的。一定比Puma好,呵呵

茶壺2012-01-15 09:17:36 [舉報]

不知道北京的調查有沒有意義?日常所見,Nike 和Adi多,不過我想北京也有龐大的低端消費需求,有機會留意下他們的消費傾向。

另外,Esprit應該很有機會復甦,問了公司幾個80後,對這個牌子印象不錯,一直有買。最近給女兒也買了一件厚一些的夾克,500多,正反兩面穿,女兒也比較喜歡,買後有機會就穿。所以,比較有信心,前一段330買了不少。

博主回覆:2012-01-15 18:57:44

我一直有觀察Esprit國內店面,不怎麼樣。但它的質量要求令它能夠留住一班忠實客戶。Esprit對質量要求不亞於幾千元一件的劍魚鯊。

財智力量2012-01-15 10:02:21 [舉報]
對於體育服飾,我認為現在國內知名品牌逐漸多了,購買者的消費從炫耀消費變為日常消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顧客會綜合考慮款式、舒適度、價格。至於品牌由於選擇很多,反倒不是很大壁壘。所以品牌溢價程度有限,也就是李寧的品牌溢價有限,我認為不會超過50元。所以所謂品牌宣傳花費過大,可能是費用拖累。另外專注某一專業,我認為意義不大,有幾個人會專門為打籃球去買某一品牌的服飾呢?所以很多人過於看重品牌價值和專注某項體育的文化價值。

博主回覆:2012-01-15 18:53:45

我認為李寧、安踏並不是單單因為品牌而形成溢價,產品質量本身就不一樣。李寧的運動鞋特別多牛皮製造的。其他雜牌全部是PU人造革。

一腔熱情文文2012-01-15 10:05:57 [舉報]
買了爽安踏的鞋子,質量還不錯,款式也好。這裡鎮上面也開了很多體育用品點有喬丹、361、匹克等等,不過平時生意都一般,看不到啥人。

博主回覆:2012-01-15 18:49:51

謝謝,情況大致相同

海浪頭子2012-01-15 13:17:24 [舉報]

我還特地調查了一下,官方淘寶店,五大運動品牌的銷售情況,
安踏、李寧銷售好,
特步、匹克次之
361度再次之。
從種種跡像表現,安踏確實銷售最好,李寧可能是老品牌,銷售也好。剩下三個都是一般般了。
但我還是看不出,安踏為什麼好?

博主回覆:2012-01-15 18:35:34

在門店看,安踏的人流量是其他國內品牌的一倍。原因我也不懂

海浪頭子2012-01-15 15:07:12 [舉報]
上市體育運動公司2010銷售額淘寶搜索總物品主打李寧94.79億207.3萬板鞋/休閒鞋(38.8萬)、籃球鞋(16.4萬)、跑步鞋(35.4萬)安踏74.08億59.3萬板鞋/休閒鞋(24萬)、籃球鞋(7.8萬)、跑步鞋(7.7萬)中國動向(Kappa)42.62億34.8萬板鞋/休閒鞋(4.3萬)、跑步鞋(2.8萬)匹克42.49億21.5萬運動鞋(10.1萬)361度48.48億20.9萬板鞋/休閒鞋(5.5萬)、跑步鞋(2.7萬)特步44.57億17.5萬跑步鞋(3.8萬)、板鞋/休閒鞋(7.8萬)鴻星爾克15.4萬板鞋/休閒鞋(4.2萬)、跑步鞋(2.7萬)、網球鞋(1.6萬)

博主回覆:2012-01-15 19:04:18

淘寶網上面的銷售額?還是存量而已?

海浪頭子2012-01-15 15:09:15 [舉報]

排版真糟糕,不過顯示的也是李寧、安踏第一梯隊,匹克、特步、361第二梯隊。

luffyyeye2012-01-15 17:36:54 [舉報]

元旦去廣州逛了下,
基本也是這情況,
匹克、361、特步基本店員比客人多,
東西用料不太好的樣子,一進店很大一陣味道

博主回覆:2012-01-15 18:37:20

店員比客人多是肯定的,味道大是因為他們大多數用料是PU,沒有真皮
3 : GS(14)@2012-02-25 15:43: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098337
米高佐敦告喬丹侵權
2012年02月24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290

傳匹克有意回歸A股

1 : GS(14)@2016-05-24 10:21:44

【本報訊】體育用品股匹克(1968)昨公佈首席財務官蔡家豪辭職,由首席執行官兼執董許志華代任其職務,股份並停牌待發有關併購的內幕消息。而昨日內地亦傳出公司有意私有化,轉道回歸A股。據內地「懶熊體育」官方微信號消息,匹克將宣佈私有化計劃,私有化原因是港股股價太低,幾乎沒有融資空間。另一方面內地體育產業升級爆發,令國產運動品牌有更大想像空間。該微信號更指,匹克在很久前已開設籌建產業集團,回歸A股只是時間問題。而現時主要內地體育品牌包括特步(1368)、安踏(2020)、李寧(2331)、361度(1361)等均在港上市,僅得貴人鳥除外。而身兼首席財務官、公司秘書及授權代表等職務的蔡家豪辭任後,許志達將接任授權代表一職,孫玉蒂及蘇漪筠為聯席公司秘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4/19625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233

匹克「愛回家」所費不菲 戴孤劃

1 : GS(14)@2016-05-31 21:27:01

2016-05-27 HJ

「鐵哥們」相信都記得,中國首富王健林擬拉攏基金私有化萬達商業(03699)一事,其「棄H回A」大計尚未有最終決定,但這股「棄H回A」熱潮確實勢不可擋。

這股熱潮已蔓延至內地體育用品股身上,匹克體育(01968)大股東正打算對該公司提出私有化,以便延續中概股的「愛回家」感覺,惟戴Sir相信,匹克要「回家」將會所費不菲。

上市後僅配股一次

最近,匹克接獲由主席許景南家族控制的控股股東Ever Sound的通知,其正初步考慮建議就匹克在協議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項下的股份進行一項協議安排,將可能導致匹克私有化及於港交所(00388)除牌。

內地媒體引述消息報道,匹克擬私有化目的是為了回歸A股,原因一方面是內地體育產業升級和爆發,無疑將給予國產運動品牌更大的想像空間;另一方面是在本港股價太低,幾乎沒有多少融資空間。

的而且確,內地體育產業之前並未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扶持,令到一個又一個的內地體育用品公司先後到本港上市尋找出路,包括李寧(02331)、安踏(02020)、中國動向(03818)、特步國際(01368)、匹克及361度(01361)等。

匹克於2009年9月在本港掛牌,按每股4.1元發行了約4.2億股新股,集資逾17億元。上市後的6年間,匹克較少利用本港的融資渠道,僅在去年6月按每股2.48元先舊後新配售2.8億股,再度集資6.8億元。

本港上市的內地體育用品股估值也相對偏低,除了龍頭股李寧及安踏獲得中位數約15倍預測市盈率之外,其餘二線品牌中國動向、特步國際、匹克及361度的預測市盈率只得單位數;相反,內地上市的體育用品股貴人鳥,預測市盈率卻高達40倍。

戴Sir認為,過去幾年內地體育用品行業正處於低谷,但經過不斷整頓銷售渠道及清理經銷商庫存之後,整體行業的景氣已逐步復甦;加上國家政策扶持之下,內地投資者開始追捧從事體育產業的股份,如果匹克成功「棄H回A」的話,不排除可以爭取到更多眼球,並且獲得更高的估值。

目前,匹克控股股東Ever Sound持有該公司約14.62億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總額23.89億股約61.19%權益,反映如果控股股東要成功私有化匹克,就要註銷由獨立股東持有餘下的9.27億股(佔38.81%權益)。

私有作價吸引才成事

惟值得留意的是,匹克控股股東正在考慮的私有化計劃,是以協議安排方式提出,即是除了要在股東特別大會上獲得75%獨立股東投贊成票外,亦不能有多於一成獨立股東投票反對。

由於控股股東在股東特別大會上沒有投票權,匹克可能私有化建議作價必須夠吸引,尤其是該公司去年中配股後就未有超越配股價,意味着還未沽貨的承配人將會錄得賬面虧損,該批股份佔獨立股東持股逾三成水平,足以否決私有化建議。

戴Sir估計,即使控股股東每股出價沒有4.1元, 最少也要達到上次配售價2.48元水平,私有化建議才會有較高勝算。按此計算,匹克私有化涉及金額可能接近23億元,絕對是所費不菲。

不過,中國證監會之前曾經指出,部分中概股回歸A股之後,市場對這些企業的高昂估值、殼資源炒作提出質疑,並且引起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也許會影響到匹克控股股東對「棄H回A」的考量。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

?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匹克「愛回家」所費不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13

習訪奧林匹克博物館硬銷一帶一路

1 : GS(14)@2017-01-19 08:07:5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繼續他最後一日的瑞士之旅,前往拜訪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及世界衞生組織總部,分別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新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及世衞總幹事陳馮富珍會面。



■習近平伉儷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夫婦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起人顧拜旦雕像前留影。路透社

■支持藏獨的示威者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外示威。路透社


訪世衞晤陳馮富珍

雖然上周國際奧委會才決定取消三名中國女舉重選手在2008年北京奧運得到的金牌,但亦無阻習近平昨與巴赫會面。習近平與妻子彭麗媛昨到達洛桑的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巴赫夫婦前往迎接。隨後他們一同前往奧運發起人顧拜旦的雕像前合照,習近平指,國際奧委會長期以來為奧運發展作出良好貢獻,同時亦為中國體育事業提供巨大幫助。習又指,北京是世上首個既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習近平稱,將會堅持辦綠色奧運、廉潔奧運,同時也不忘推銷「一帶一路」,指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將有助推動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增長。巴赫就表示,今次是一次歷史性的訪問,國際社會都期待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據外交部之前表示,習近平昨亦前往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及世界衞生組織總部,分別與聯合國新任秘書長古特雷斯及之前傳出為潛在特首候選人的世衞總幹事陳馮富珍會面。世衞昨亦隆重其事,微博在習到訪前,就已上傳一張總部鋪好紅地毯的照片,寫上:「世衞組織日內瓦總部驚現紅地毯,將會有甚麼大事發生?」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9/199017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2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