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朱新礼:汇源正与潜在收购方进行接触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416/02592789609.shtml


  本报讯 (记者 李静)14日,汇源果汁(01886.HK)在香港发布2008年业绩,去年全年总收入28.197亿元,同比增6.2%,净利润8890万元,同比降 86.1%。昨日,汇源在香港召开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朱新礼在会上首次公开表态,汇源正与潜在收购方进行接触,并称“提亲的不少”。

  在昨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朱新礼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来形容汇源并购案的告吹。提及重新回到竞争对手位置的可口可乐,朱新礼表示,与可口可乐既是竞争关系,也可以是合作关系,而汇源一向不惧怕竞争。

  在汇源并购案被否决后,一直有传言称朱新礼打算再次出售汇源,统一、中粮、百事可乐等饮料大亨都是传言中的潜在买家。对此,朱新礼昨日首次表 态,有潜在收购方与汇源进行了接触,汇源对各种选择持开放态度,“现在提亲的也不少,但是至于结不结婚现在没有考虑。”对于潜在收购方资料及接触细节,朱 新礼未予透露。

  营销专家李志起认为,汇源再度出售其实已经处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境地,年近7旬的朱新礼一手把汇源养大,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遇到了瓶颈,再带领汇源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心有余而力不足。“汇源再次被卖掉的可能性有7成。”他说。

  去年净利降8成

  ■ 业绩

  汇源14日发布的年报显示,其2008年总收入为28.197亿元,同比增6.2%,净利润为8890万元,同比降86.1%。

  汇源表示,销售成本增长是汇源利润率下降的关键,由于浓缩果浆成本上涨,去年原料成本增加了29.4%。此外,在销售方式上减少分销增加直销、原料及折旧费用增加这些因素都导致毛利率的下降。

  去年汇源的果汁销量增长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销售量较2007年增长17.10%,而汇源果汁(5.11,-0.01,-0.20%)2008年的销量上涨幅度为5%。

  对于汇源去年业绩的大幅下滑,营销专家李志起昨日分析称,宣布收购后,汇源加大力度发展不在收购范围内的果汁上游基地建设,这部分投资体现出快而急的特点。

  汇源此前公开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共投入20亿资金在全国各地兴建果汁上游基地。在收购被否决后,汇源紧急叫停了这些基地的建设。

  李志起表示,虽然项目已被叫停,但投入的资金却难以收回。他分析,这些工程周期性都很长,20亿资金不可能一次全部投入进去,初期投入估计为4亿-6亿,这也是造成汇源净利大幅下滑的原因。

  虽然去年业绩不乐观,但据AC尼尔森调查,汇源在百分百果汁以及中浓度果汁的市场份额仍居全国首位,分别为42.10%和43.60%。其中,中浓度果汁的销售额仍是其主要收益来源,占总销售额的43.10%。

  (李静)

  将走“果汁下乡”路线

  ■ 战略

  昨日,汇源董事长朱新礼表示,在并购案遭否决后,公司做出了战略转变,将主要发展下游的销售业务,抢占此前忽视的农村市场,其新推广的“果汁下 乡”活动已拉开帷幕。同时,今年将大幅缩减资本开支85%,放慢扩张步伐。他预计今年的资本开支将由去年的13.17亿元缩至2亿元。

  据AC尼尔森调查,在中国百分百果汁及中浓度果汁的市场份额上继续领先的汇源,在低浓度果汁的市场份额排行第四,仅为7.3%。对此,朱新礼表示“很不甘心”,今年会在低浓度果汁上进行更大的投入。

  数据显示,目前高浓度果汁饮料的市场覆盖率仅占20%左右,低浓度果汁饮料的市场覆盖率高达80%。虽然汇源在高浓度果汁饮料市场占据半数份额,但是和整个果汁饮料市场份额相比,还差很远。

  汇源发力低浓度果汁饮料市场的决心确实在付诸行动。记者发现,似乎在一夜之间,汇源新品———低浓度果汁“柠檬me”的宣传海报鲜亮地出现在京城各大公交、地铁站,抢足了风头。

  营销专家李志起称,相比中高浓度果汁,低浓度饮料确实是汇源的短板,但在目前国内低浓度果汁市场汇源面临的竞争对手很多。(李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9

汇源恢复部分上游基地建设 拟为可口可乐代工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8/2009042802242401.html


每经记者  刘丹  发自北京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汇源上游部分渠道已经开始恢复生产,为了自己提高工厂使用 率,汇源方面正拟与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部分企业协商代工事宜。4月25日,针对可口可乐将重新收购汇源旗下资产少数股权的消息,汇源果汁发布公告否认此 说。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可口可乐方面获悉,可口可乐1年内不会收购汇源,公司目前致力于自有品牌的发展和新品牌的研发。

汇源:不否认为可口可乐代工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宁夏平罗县了解到,汇源已经派人展开枸杞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项目已经开工会继续下去,不过完工时间可能延期。”平罗县招商局相关人士表示,但未透露目前项目进展情况和完工预期时间。

        此前汇源方面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汇源战略调整只是阶段性调整,从长期讲,汇源依然会关注并投身上游产业,因为汇源深知上游资源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制高点”。

        此前,汇源将重心转移至销售市场,导致部分上游工厂关闭和使用率低的情况出现。记者了解到,汇源暂缓部分上游基地建设后,汇源在山西运城的基地已经关闭,其位于宁夏平罗的枸杞基地、北京密云的果蔬基地建设也不得不临时调整,山东平邑等项目也出现停滞。

        昨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可口可乐方面,就可口可乐是否会以代工等其他方式与汇源合作一事进行询问,可口可乐中国区公共关系副总监赵彦红对包括汇源在 内的多家工厂继续为可口可乐代加工果汁饮料一事,并未予以否认,并且表示“即使与汇源有委托加工的合作,也绝非与汇源重新启动并购谈判。”

        汇源高层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一问题也未予可否,汇源新闻发言人曲冰表示,汇源现专注于果汁生产和销售。

可口可乐:一年内不会并购汇源

        近 期有消息称,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正在进行非正式的谈判,双方谈判的内容包括可口可乐将重新收购汇源旗下汇源果汁的少数股权。汇源新闻发言人曲冰否认了收购 一说,并称公司目前正致力于刚推出的柠檬果汁新品的生产和销售。赵彦红也否认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少数股权的消息。赵彦红表示,可口可乐将致力于开发一些果 汁新品牌。

        据悉,汇源与可口可乐双方已有协议,并购终止起12个月内可口可乐不再向汇源提出其他收购意见。相关证券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可口可乐一直强调产业链建设,因此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汇源可能性并不大。

专家:代工对双方有利

        东方艾格分析师陈渝认为,目前国内高浓度果汁市场占比不高,并购案遭否后汇源果汁目前在国内的近30个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很低,与可口可乐考虑代加工合作,对双方都是一件有利的事。

        陈 渝表示,“坚持并加大果汁业务的发展是可口可乐的既定目标,可口可乐目前仅在东莞有一家非碳酸饮料工厂负责生产供应‘美汁源’,产能显然不够,而汇源目前 在全国的果汁加工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汇源也会考虑继续代加工合作的有利因素。汇源需要抢占夏季果汁市场的旺季,如果与可口可乐签署代工协议,也有利 于降低生产设备的闲置率,增加部分流动资金。”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上、下游果汁产业显示出广阔发展空间。中国水果种植面 积约1.5亿亩,年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7%。但中国水果的深加工仍处在起步阶段,加工量不到水果总产量的10%。“国外的柳橙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一斤,中 国的却只有几元,进口果汁的价格也是国内的几倍,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专家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2

宁高宁否认中粮收购汇源走多元化道路传闻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504/00066175971.shtml


  “中粮”致力打造全产业链食品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北京报道

  40亿打造粮油综合基地、洽购西凤进军白酒业、被传介入收购汇源中粮集团最近的动向引起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舆论认为,中粮的一系列动作是其试水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整合。

  “中粮不走多元化道路,而是专业化全面发展,我们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的食品企业、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随着以后的发展,中粮的道路将是越来越 专业化!”4月27日,针对近日来中粮密谋走多元化道路的传闻,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以肯定的 语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中粮没有进行盲目收购”

  “即使没有今天的金融危机,我相信2009年仍然会有一些企业出问题。”宁高宁认为,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产价格相对合理,可能会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海外。不过,过去部分投资海外的企业也经历了投资亏损,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企业的股权投资损失惨重。

  宁高宁认为,由于各国市场的情况不同,企业“走出去”不应操之过急,要做好准备和调查工作,特别是要充分考虑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性。“经济 大环境好固然重要,可是危机也可能会改变许多企业的增长方式,而且企业中有些层面是不应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比如说成本、技术、品牌、团队等。企业在任何时 候都应向客户提供好的产品。”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今年一季度,国际粮价在去年底的水平低位盘整,1、3月份小幅上升,2月份有所回落,3月份水平略高于去年12月,粮食现货、期货平均价格比2008年12月分别上升了4%、3.5%,但仍大幅低于去年同期。

  对此,宁高宁认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世界粮食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粮价平均上升了一倍多,食品危机成了国际性的担忧。“尽管世界粮食的 生产和加工每年有过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可这个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并没有让人激动的价值创造产生。世界粮食和食品危机不会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快,我们应该用专 业化的思维和角度经营。”他说,“当然,由于市场环境不好,消费必然会减少。但是,粮食不像钢铁,它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所以,中粮的生存不会有问题。而 且,中粮一直坚持基本的管理原则,没有进行盲目的跨国并购。”他认为,中粮在金融危机中不会收缩,实际上,中粮集团非但没有收缩,还借机切入了港口物流产 业链。

  投资40亿打造粮油综合基地

  4月28日,总投资40亿元的中粮集团天津粮油综合基地奠基仪式在天津临港工业区举行。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中粮天津粮油综合基地是中粮在天津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中粮向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新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全产业链食品企业是指以消费者为导向,从粮食种植、贸易、物流,一直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系统。”宁高宁告诉记者。

  目前,世界四大国际粮油巨头“ABCD”(美国ADM、美国邦基、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的简称)均已经在天津建厂。油脂业内人士认为,拥有港口资源有利于粮油企业更好控制原料大豆(3536,159.00,4.71%)的进口时间、数量,这对于原料主要靠进口的大豆压榨企业而言,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者从中粮集团获悉,天津粮油基地投产后,将使中粮集团的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过1500万吨。据中粮方面介绍,整个粮油综合基地计划总投资40 亿元,项目投产后,中粮集团在天津地区的油脂油料加工能力将达到600万吨,主要辐射中粮在华北、西北地区的粮油市场。同时,该基地每年还可以为华北及周 边市场供应230万吨的植物蛋白、90万吨的食用油等。目前,中粮集团油脂业务共有12家工厂,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区,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过 800万吨。

  与国际巨头抗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相对于高调的“四大巨头”,低调的丰益国际才是中粮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

  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Wilmar International Limited)隶属新加坡郭鹤年家族资产,目前丰益国际集团在中国国内食用油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几乎形成垄断的局面。其旗下的品牌金龙鱼、胡 姬花、鲤鱼等广为人知,占据了国内60%以上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在丰益国际2008年财报上,对在华业务的总结是,在取得小包装油和大豆压榨的行业领先地位后,“我们正通过延伸到其他农作物业务来提高我们现 有的结构和能力”。而在此之前,丰益国际还因斥巨资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而被各界关注(详见本刊2009年第14期报道)。

  今年3月,丰益国际就与泰州港务集团合作成立泰州永安港务有限公司,建立该公司旗下第一个自有港口,用以辐射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据悉,泰州港永 安作业区二期工程总投资2.8亿元,将兴建两个4万吨的杂货码头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130万吨,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业内人士认为,该区域有望成为丰益 国际在中国市场的原料调拨中心。

  东方艾格高级分析师陈树韦认为,从目前的数字来分析,中粮天津基地项目建成后,其整体压榨能力将超过丰益国际,这对中粮抗击外资巨头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中国粮油产业从单一加工到全产业链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中粮方面也透露,天津项目也将加强中粮加工国产大豆的能力,预计每年可收购、加工国产大豆150万吨,对于扩大内需、推动东北国产大豆的种植业发展、提高豆农收入以及促进当地就业具有显著带动作用。

  中粮、汇源“绯闻”路径

  ●3月19日,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案被商务部否决。

  ●3月下旬,坊间传言称,中粮有意并购汇源,目的是“将新疆打造成中粮果汁生产基地”。

  ●3月底,有媒体报道称,朱新礼和宁高宁的私交甚好,而且有传闻称,2008年3月到4月间,朱新礼曾找到宁高宁,试探中粮有无兴趣接手汇源果汁的股份。

  ●4月上旬,业内有传言称朱新礼将考虑再次出售汇源果汁,接收对象为国企,且双方已在接洽。

  ●4月15日,朱新礼在香港举行的汇源业绩说明会表示,汇源依然在与潜在买家接触,而且“提亲的不少”。

  ●4月中旬,有评论认为,中粮是接手汇源的最佳对象。整合汇源资源将有利于中粮原股东套现部分资金,补充汇源的流动资金又能够最大限度节约收购方的资金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49

华平基金终止投资汇源果汁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81568&time=2009-06-09&cl=100&page=all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王姗姗 于宁】汇源果汁第三大投资方华平基金(Warburg Pincus)宣布,已全部撤出对汇源果汁的投资。

  6月9日上午,华平投资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强向《财经》记者证实,华平基金放弃对其所持的超过6500万美元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1886,下称汇源果汁)可换股债券实施行权,而选择在债券市场上脱手。

  “这个事情很简单,当初华平购买了汇源6500万美元的可转债,可以按5.10港元/股换成股份,后因可口可乐要收购汇源果汁,我们也跟着签了 不可撤回承诺,因此在行权期内并没有行权。现在,我们判断对汇源果汁的PE投资可以结束了,所以就决定将这部分可转债在市场上全部卖掉。”孙强向《财经》 记者表示。

  “华平的身份,应该说一直是汇源的‘债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汇源果汁高层向《财经》记者强调,华平基金自始至终并未行权,因此并未真正持有汇源果汁股份。

  汇源果汁于2006年6月6日向华平基金售出价值6500万美元的可换股债券,此后又于2006年12月31日向华平基金另外发行了67.50万美元的可换投债券,作为实物利息付款。

  根据协议,自汇源果汁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之日起至2009年6月28日,为该可转债的“换股期”,而华平基金总共持有的6567万美元可换股债权,可以按照汇源果汁发售价格的85%(即5.10港元)转换为1.02亿股公司股份。

  去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三大投资方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达能及华平基金旗下的Gourmet Grace签署接受要约,以每股12.20港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后者合计持有的汇源果汁大约66%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转换债券及期权。如果收购成功,华平基金可套现12.50亿元。

  为此,华平基金向收购方可口可乐公司做出“不可撤回承诺”——在收购建议结束、失效或撤销前,除根据收购建议外,华平基金将“不得出售、转让、抵押、设立产权负担、授出任何购股权或以其他方式处置其承诺事项的任何汇源股份或可换股债券的任何权益”。

  2009年3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以“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由,正式否决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的申请。

  其后,汇源果汁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仅实现2.15亿元的利润总额,同比下降近四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大幅下滑86%。分析人士认为,这家利润大幅下降的果汁企业,投资吸引力已经不再。

  2009年5月19日,港交所股权披露公告显示,华平基金旗下的Gourmet Grace售出相当于汇源果汁总股份6.74%的9898万股可转债。减持后华平基金持有可转债,仅相当于汇源果汁总股份的0.24%。

  2009年6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代表华平基金进入汇源果汁董事会的孙强,“因其他工作”辞任非执行董事,同时也不再担任董事会财务管理及审核委员会与策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

  汇源果汁新闻发言人曲冰6月9日向《财经》记者表示,对于投资方的任何行动,汇源果汁都不方便发表任何评论

  受华平基金撤资消息的影响,6月9日汇源果汁股价较前一交易日下挫8.46%,报收于5.95港元/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2

汇源果汁转让价未明 疑“神秘买家”暗中接盘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失败之后,斥资豪赌该股上涨的欧美投资机构纷纷抛弃汇源果汁,美国私人股本基金华平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消失在汇源果汁的大股东名单中。

        值得注意的是,大笔股权转让很可能并不是通过二级市场进行的,或许有“神秘买家”场外秘密协议接盘。黑石集团、凯雷投资集团和德克萨斯太 平洋集团在内的多家全球私募基金,此前均表示有意收购汇源果汁的少数股权。统一、百事可乐等从事饮料行业的大头们也是市场猜测的对象,到底是谁暗中买走了 汇源?  

        当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01886,HK)宣告失败后,去年斥资豪赌该股上涨的投资者即狂抛汇源股份。而记者了解到,在汇源果汁上市之 前就已经入股的美国私人股本基金华平也于近日退出了对汇源果汁的投资,成为汇源并购案后的第一个全盘退出汇源果汁的大股东。

华平基金正式退出

        据报道,华平已经放弃行使期权,不将其所持有的汇源果汁的可转换债券换成汇源果汁的7%股权。

        据了解,早在2007年2月汇源果汁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之前,华平基金就与法国达能等机构对汇源果汁进行了基础投资。资料显示,在 2006年7月,华平基金、法国达能、荷兰银行及香港惠理基金共向汇源果汁投资2.225亿美元,买下汇源35%的股权。其中,华平的投资额为6500万 美元,约占汇源果汁7.25%的股权。如果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成功的话,那么,包括华平在内的基础投资者们无疑都将受益匪浅。

        报道称,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华平退出对汇源投资是由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安排的,2007年华平将其所持可转换债券贷给该银行。而这些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期权已经在今年5月到期,随后苏格兰皇家银行便将所持债券在市场上出售。

        事实上,从香港联交所的权益披露资料来看,上述知情人士的描述完全符合香港联交所对于汇源果汁近期的股权变动披露。

        联交所权益披露显示,2009年5月19日,华平创投大量减持了约9898万股的汇源果汁股份,其对于汇源果汁的持股比例一下子由 7.24%降至0.24%;而在当天,苏格兰皇家银行出现在汇源果汁的大名单中,资料显示,该行已经接下了华平创投减持的所有股份。

        而在联交所5月22日披露的最新数据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则将其所持有的全部汇源果汁股份全部抛售,而华平创投也消失在汇源果汁的大股东名单中。

        其实,从上周汇源果汁发布的一则人事变动中,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上述股权变动的一些端倪。6月3日汇源果汁宣布,孙强因其他工作而辞任该 公司非执行董事一职,同时将不再担任董事会财务管理及审核委员会与策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自2009年6月3日起生效。而这位孙强,正是华平创投香港办事 处的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华平在亚洲地区的投资业务。

汇源果汁股权去向成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联交所的披露数据中,有关华平创投及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几次股权出让,均并未显示出该部分股份的转让价格。按照香港市场规 律,该部分股权很有可能不是通过二级市场转让,而是已经有人接盘。但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在香港联交所对于汇源果汁的股权披露中,并没有显示出买入华平及 苏格兰皇家银行所减持这部分股份的股东。

        事实上,自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并购事件因触及我国《反垄断法》而宣告失败后,有关汇源果汁股权出让的消息一直不绝于市场。汇源果汁的主席朱新礼在4月份出席该公司业绩发布会时也公开表示,汇源确实在与潜在收购方进行接触。

        上个月月底更有媒体报道指出,包括黑石集团、凯雷投资集团和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等在内的多家全球私募基金均表示有意收购汇源果汁的少数股 权,但却因为汇源要价较高,且这些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缺乏果汁市场的操作经验,所以交易达成面临着诸多困难。另外,除了上述私募基金外,市场上对于汇源果汁 股权买家还有颇多的猜测,其中还包括统一、百事可乐等从事饮料行业的大头们。

汇源果汁对此不予置评

        现在,华平投资已经正式退出汇源果汁,那么是谁接受下他所减持的这部分汇源的股权呢?昨天本报记者联系汇源果汁总裁助理兼新闻发言人曲冰,曲冰在回复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汇源果汁对此不予置评。

        受到上述大股东撤出汇源果汁的消息影响,昨天汇源果汁股价表现疲软,全天呈下探趋势,全天跌幅高达8.308%,报收5.96港元,远远跑输大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8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风声再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8/wMMDAwMDE4MTIwMw.html


在商务部否决一年多之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风声再起。

日前,《金融时报》报道称,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穆泰康 (Muhtar Kent)近日当选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的主席。穆泰康可能会以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游说中国商务部,重拾收购汇源果汁的交易。

2008 年9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后被商务部以涉嫌垄断否决。

但可口可乐自收购失败后,一直将业务重点放在饮料品种 的扩张上,业界认为这一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暗含再次寻机重启中国并购之意。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外界第一次传言可口可乐重启并购汇源果汁。今年 4月份,华尔街日报称,可口可乐正与汇源果汁商讨,可能包括购入汇源所属资产的少数股权。

据了解,汇源果汁其他股东包括达能、富达国际,华 平基金等,其中达能持有22.98%。在退出光明乳业之后,达能也有意出售持有的汇源股份,这为可口可乐变相收购汇源提供了可能。

另外,汇 源实际上始终存有“卖意”。今年3月26日,闭关1年之久的朱新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说来有一点遗憾,(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本来是一个好买卖,但 煮熟了的一只胖鸭子被‘炒’掉了。”

对于是否有再次出售的打算,朱新礼强调,企业家很重要的职责就是不断整合资源,创造交易机会,“汇源会 不断争取这个交易机会,资本时代的特征就是竞争与合作”。

汇源果汁常务副总裁赵金林在接收本报记者采访也表示,不排除会继续引进战略合作伙 伴,“适当的时候会考虑”。

不过,汇源果汁新闻发言人曲冰则对上述传言表示“没必要评论”。6月7日,本报致电曲冰,她反问道:“之前商务 部的决定是儿戏吗?”

可口可乐中国公关负责人赵彦红6月7日接受本报咨询时也对上述传言进行了直接否认:“没有这回事,都是猜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9

搞不懂的汇源果汁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kuk8.html


如果告诉你,某浓缩果汁市场老大,几乎在其细分市场无对手,经营业绩很好,你一定认为这有什么稀奇,当然应该如此。

可惜,汇源果汁却给出了一个反例,经营一塌糊涂。

汇源值多少钱?

看看这篇文章: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微软


该文章里头的那家细分龙头公司,若微软收购成功,它值10亿,但若不收购,则仅值500万,因为微软购买了老二,并扶植其长大,成功击败了老大。

公司价值完全建立在是否被收购的基础上。

 

汇源果汁是否也类似呢?若可口可乐决定收购其它对手或自己搞,汇源恐怕难逃厄运。

 

不过还是搞不懂汇源为何如此差劲,看看百事、可口可乐在稀释果汁市场的竞争,康师傅和统一仍然活得不错,汇源面临的竞争似乎小得多,为什么就搞不好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2

达能17.6亿售空汇源股权全身而退 软银赛富入驻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29/141051.html


7月28日晚间,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第二大股东达能通知,达能已将其所持有的股份约3.3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98%,出售给软银赛富(SAIF),交易价格为每股6元,交易成交金额约为20.24亿港元。

   尽管可口可乐并购国内果汁巨头汇源的计划最终落空,但这并不妨碍汇源第二大股东达能的隐退之心。在与娃哈哈、光明、蒙牛等中方合作伙伴先后分道扬镳之 后,达能与中国合作伙伴再度上演“分手事件”。此次转让后,达能在中国将变成独资企业。业内人士分析,撤出合资公司是达能在华实施独资战略的既定计划。

  软银赛富巨资入驻

  据媒体报道,今日,新股东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焱已获委任汇源果汁非执行董事,以及分别为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和策略发展委员会成员。另外,软银赛富还与汇源果汁签订了一份“员工现金收益计划”,将其购买部分股份带来的净现金收益用于激励汇源管理层和员工。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此次收购交易价格为每股6元,远高于昨日市场5.42港元的价格。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焱表示,选择此次合作是基于软银赛富对汇源三 重价值的认可,一是对朱新礼及其管理团队的信任,二是对中国果汁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三是看好中国消费市场未来发展潜力。阎焱表示,软银赛富不会直接介 入汇源管理,但是通过巨额激励计划,将自己利益与汇源利益捆绑在一起。

  对于软银赛富的入股,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表示了欢迎。他指出,软银赛富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相信在双方的合作下,能将汇源和中国果蔬产业链越做越大,为股东和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于此次退出汇源果汁,已经请辞汇源果汁集团非执行董事的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解释为“达能在中国的战略调整”。此前据媒体报道,与娃哈哈、光明、蒙牛等 中方合作伙伴分道扬镳后,达能中国四大核心业务都要以独立发展的姿态实现转型——饮用水、婴儿营养品、医疗营养品、酸奶制品。

  据汇源果汁2009年年报,朱新礼家族仍以42%左右的持股位居第一大股东。

  1亿期权巨奖管理层

  继达能之后,汇源为何选择软银赛富作为合作者?

   据相关人士透露,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家战略投资者跟汇源进行了接触,开出的条件无不诱人。但朱新礼最终选择了软银赛富,一方面是基于软银赛富本身的实 力,更重要的是,朱新礼要求新进投资者必须拿出“本钱”激励公司团队,这一要求与赛富不谋而合,双方很快达成协议,让公司上下十分认可。“这恰好符合朱新 礼对汇源的发展规划。”该人士说。

  据悉,此次软银赛富与汇源签订的“员工现金收益计划”中规定,在汇源业绩增长高于行业增长的情况下, 将其购买股份的7%-7.5%带来的净现金收益用于激励汇源管理层和员工。如果该计划实施,汇源管理层和员工将会获得1亿期权的巨额激励。在入驻汇源的同 时,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焱已被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以及分别为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和策略发展委员会成员。

  对此,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 表示,汇源18年来一直专注于中国果蔬汁市场,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公司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关键。软银赛富的入股有利于汇源品牌形象和管理质素的提升,以进一步 完善公司的产业链。“这次软银赛富选择汇源作出策略性长期投资,并推出期权激励计划,显示出其对公司管理层的极大信任。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将会继续努力,为 打造汇源成为国际化领先企业的目标进发。”

  公告还显示,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焱先生已被汇源果汁集团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以及分别为薪 酬及提名委员会和策略发展委员会成员。阎焱表示,软银赛富不会直接介入汇源管理,但是通过巨额激励计划,将自己利益与汇源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实现双方共 赢。“我们对朱新礼先生及其管理团队有信心,对汇源的发展有信心,对中国果汁市场的前景有信心。”

 达能退出变身独资企业

  据京华时报报道,根据协议,达能将以每股6.00港元价格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预计可获得约为2亿欧元的对价。根据汇源公告,达能向赛富进行的股份出售将分两部分完成:178425000股股份于昨天完成;对159072501股股份出售将于9月6日完成。

  达能表示,此次出售符合其集中发展内地瓶装水的策略,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会专注于内地四项核心业务——新鲜乳制品、水饮料、婴儿营养品和医疗营养品。此次转让后,达能在中国将变成独资企业。

  对于此次退出汇源果汁,已经请辞汇源果汁集团非执行董事的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解释为“达能在中国的战略调整”。

  达能早有退意

  早在2008年9月,可口可乐试图收购汇源果汁之时,达能就有意将股份全部转让给可口可乐,且已签订协议。但由于收购最终未获相关部门批准而不了了之。去年,达能在其年度中报里也指出,计划在未来1年时间里卖出持有汇源果汁的22.98%股权,估值约2.29亿欧元。

   达能向软银赛富进行的股份出售将分两步骤完成:对178,425,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约12.15%)的出售于2010年7月28日完 成;对159,072,501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约10.83%)的出售将于2010年9月6日或 Danone 与 SAIF 同意的其他日期完成。

  达能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拥有20个工厂和9000名员工。此前,达能刚刚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由于原材料成本增长对营业利润造成的压力,集团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0%。

  尽管达能与汇源果汁在2006年至2007年曾上演过争夺股权一幕,但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还是如此评价二者合作:“非常感谢达能,在过去的4年里,我们沟通顺畅,合作愉快,应该说是一起成长和发展的4年。”

  2009年3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以涉嫌垄断给予否决。赚钱无望,同时,达娃之争已让达能重估合资的价值。其时,退意已经萌生。

  目前,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已经请辞汇源果汁集团非执行董事一职,秦鹏解释这是“达能在中国的战略调整。”此前,达能还退出了与娃哈哈、光明、蒙牛等食品巨头的合作。未来,达能中国四大核心业务将全部以独立发展的姿态实现。

  汇源再次被热炒

  自可口可乐与汇源并购案被商务部否决之后,朱新礼就淡出了公众视线,此前惟一一次对并购案被否表态时称:“无怨无悔,好戏在后边。”

  据了解,自可口可乐提出并购被否决后,百仕通、凯雷和德克萨斯太平洋等国际资本纷纷与汇源洽谈合作事宜。分析人士指出,国际资本竞相向汇源伸出橄榄枝,再一次证明了汇源的市场和品牌价值。而软银赛富最终以其与汇源长期共同发展的诚意,在竞争中胜出。

  但是熟悉朱新礼的人则认为,朱新礼所谓的“好戏”绝非仅仅指资本市场。

   一方面,汇源在市场上动作频繁,打造“亮剑”计划,开拓销售渠道。同时,汇源还迅速启动“果汁下乡”的市场战略,最大限度地拓展市场销售空间。另一方 面,汇源推出了果汁加汽饮料新品类——果汁果乐,在竞争激烈的果汁市场脱颖而出,上市仅两个月,销售额就突破亿元。摩根大通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 出,2010年汇源计划开拓更多元化的分销网络,在二三级城市有更深的渗透等,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达能投资汇源始末

  2006年7月:达能联合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荷兰发展银行及香港惠理基金,以超过2亿美元总价,购入汇源果汁35%股份。其中,达能持股比例为22.18%,成为汇源最大外资股东。

  2007年2月:达能在汇源果汁IPO时行使优先认购权,投资1.223亿美元增持至24.32%。

  2007年3月:汇源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再次额外发行6000万股,使达能所持有汇源股份稀释到21.3%,但仍是仅次于朱新礼家族的第二大股东。(编辑:王子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98

达能2亿欧元出售汇源22.98%股份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29/1266260.shtml


 每经记者 刘丹 发自北京
昨日(7月28日),法国达能集团宣布,将出售自己持有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22.98%的股份,售价为2亿欧元 (合2.603亿美元),买家是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部设在香港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以下简称软银赛富)。此消息得到了汇源方面的确认。业内人 士认为,此举宣告达能结束了在中国以参股、控股渗透的主要形式,开始转变战略。
汇源表示,达能出售这些股份将分为两步骤完成,对占公司12.15%的股份出售于7月28日完成。此外,另外10.83%股份将于今年9月6日或与赛富基金同意的其他日期完成。
软银赛富还与汇源果汁集团签订了一份 “员工现金收益计划”,将其购买部分股份带来的净现金收益用于激励汇源管理层和员工。
7月28日,软银赛富的首席合伙人阎焱已获委任汇源非执行董事,阎焱表示,软银赛富不会直接介入汇源管理,但是通过巨额激励计划,将自己利益与汇源利益捆绑在一起。
业内人士分析,继可口可乐提出收购被否决后,软银赛富此次与汇源合作很可能是一种过渡性选择。“私募基金不可能长期持有汇源,汇源应该是正在寻找下一接盘者。”
达能称,欲以每股6港元的价格出让所持的上述股份,总价接近2亿欧元。售价为2亿欧元(合2.603亿美元)的这笔买卖,如果计算入资金成本以及其他因素,可以说达能集团在汇源上赚得并不多。
对于此次转让股份,达能方面的解释称,转让自己持有的汇源少数股份符合该公司既定的战略:将水饮料业务部门的经营重点集中于天然矿泉水和泉水饮料领域。
“在‘达娃之争’后,达能改变了投资方式,包括退出光明等。”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达能在中国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过乐百氏、娃哈哈、益力、正广和、光明、蒙牛等众多饮料企业的经营, 但合作总不融洽,尤其是在与娃哈哈的合作最终以失败者姿态退出。
营销专家李志起指出,达能目前在中国战略的是逐步退出其参股的中资企业,纯属无奈之举。“虽然达能看好汇源的发展前景,并且花了多年心血才达到今年地步,但是从目前在中国发展情况看确实并不理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28

达能退出汇源果汁 赛富基金2亿欧元接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9/3MMDAwMDE4OTM3MA.html


达能出售股份前汇源股权结构分布 数据来源:汇源2009年年报

尽管可口可乐并购国内果汁巨头汇源的计划最终落空,但这并不妨碍汇源第二大股东达能的隐退之心。

7月28日晚间,达能发布声明称,将向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公司(SAIF Partners)转让其持有的汇源果汁(01886.HK)22.98%的股份。至此,达能也彻底退出汇源果汁。

对于达能来说,它有一次赚钱的机会。

2008年,喧闹一时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事件中,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是汇源停牌时的收市价4.14港元的近3倍。

根据此次出售协议,达能将以每股6.00元港币的价格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这一价格相比7月28日汇源收盘价5.42港币/股,溢价10.7%。达能预计可获得约为2亿欧元的对价。

相比2008年时可口可乐的报价,打了个对折。而达能获得这部分股权的总投入应该在2.6亿美元左右。由此算来,一进一出,达能并无多少“赚头”。

达能此番彻底退出汇源果汁,或是达能在中国的商业路径的矫枉过正。在经历娃哈哈事件之后,达能是否越来越倾向独资之路,还待印证。

退出不容易,但在入主汇源这一事情上,当年达能也并非没有想法。

此前,达能是在经历长达五六年的追逐之后,才得以牵手汇源的。2006年7月,赶在汇源上市之前,达能同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共同以约2.2亿美元的代价,持有汇源35%股权,其中达能持股约22.18%。

2007年2月,距达能参股汇源仅半年时间,达能就在汇源IPO时行使优先认购权,以1.223亿美元的代价,将所持汇源果汁的股份由上市前的22.18%增持至24.32%,但随后遭遇汇源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摊薄至21.3%。

不过,达能在汇源果汁的第二大股东身份却一直牢固,外界普遍认为,一旦有机会,达能将会继续增持汇源的股权。

然而,2008年9月3日,汇源突然宣布,可口可乐将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这其中也包括达能所持有的全部股权。

当时达能方面给本报记者的说法是,达能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身份,在可口可乐全面收购后,没有理由再继续持有汇源的股权。同时,可口可乐的身份还是达能的行业竞争方。

2009年3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以涉嫌垄断给予否决。

赚钱无望,同时,达娃之争已让达能重估合资的价值。其时,退意已经萌生。

就 在2008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同时,达能向日本三得利集团出售其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全资子公司---Frucor饮料公司。达能表示,出售 Frucor饮料业务将有助于其更好地发展核心业务,着重于以天然矿泉水和泉水为主的饮料业务。——这一说法,与达能此次出售汇源股权的解释一致。

有接近达能的人士表示,价格应该并不是此次达能选择接盘方的主要条件,“关键得看朱新礼(汇源董事长)的意思,征得他的同意才行”。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