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黃金版”余額寶如何搶走大型金企的生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6/151825.shtml

 會生息的黃金

“黃金錢包”是一款讓消費者在互聯網上買黃金、存黃金的移動應用,消費者開戶以後,除了可以在APP上買到上海黃金交易所基準價的便宜黃金,還可以把家中的金條、金塊、金戒指、金手鐲交給金店,金店會依照來客所存入的黃金重量計算,將黃金克數登記在“黃金錢包”里,之後每天坐收利息,年化利率最高達6.8%。

這對目前的黃金消費市場是很大的沖擊。通常消費者到金店、銀樓購買黃金,只能依照金店的牌告價購買,還要再加付一筆約20-30元的加工費;熟悉黃金零售買賣的人都知道,金店的牌告價往往高出上海黃金交易所一大截,例如港資珠寶商周生生在9月2日的內地金條、飾品黃金報價分別是289、298元人民幣,比當天上海金交所的234.7元高出23%到27%。但是黃金錢包提供低於傳統渠道約40-50元每克的平價黃金。

除了可以在“黃金錢包”上買到上海金交所牌告價的黃金之外,“儲存黃金”也是一項大的改變。目前雖然部分金店、銀樓也提供黃金回購服務,但消費者如果要變賣黃金,往往要折價賣掉,一買一賣就是一筆虧本生意。“黃金錢包”要徹底打通黃金回購的這個通路堵塞點。

 改變黃金交易產業鏈格局?

 目前中國黃金流通產業的市場格局很清晰,整個產業約有七成的中大批發零售商是福建人,莆田人尤其居多,他們通常是加工業者,有能力從大型銀行借到黃金,而中小型銀樓只能向這些大中型企業間接拿貨。

由於大企業從銀行借出黃金的利息與對沖風險費用總計約6%,再放給中小金店和用金企業的利率約在15%-20%之間,因此中小銀樓一拿到黃金就要付出相當高額的利息,這筆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發生了前述的銀樓金價過高、加工費用浮報的情形。

楊㟀罡畢業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後在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任職,2012年看到黃金產業的商機,便辭職前往深圳的黃金大型加企業工作,負責對接中小金店。之後,楊㟀罡了解到終端消費者承擔高金價的“秘密”,決定創業,但黃金現貨的主流來源是商業銀行,從哪里找到其他黃金實物來取代呢?

楊發現,所有消費者買完黃金之後都是放在家里,那為什麽不能調動起這些閑置的黃金,讓民間黃金成為大型企業之外的供貨源,租借給中小銀樓呢?於是楊㟀罡找了4個朋友,湊齊5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開始打造一款“黃金版”的余額寶。目前“黃金錢包”將消費者在平臺上新買進的黃金,與從金店收集而來的舊有黃金集合,以遠低於市場價格的利息,租借給中小金店。

盡管存金者不能拿到和當初存進“黃金錢包”一模一樣的金飾,只能換回等重量的金飾,為了增加消費者的存金動力,楊㟀罡說,未來將開發租借珠寶的業務,消費者只要在“黃金錢包”上存夠一定重量的黃金,除了可以換回全新的金飾,還可以向合作的銀樓租借與“黃金錢包”里所存黃金等值的鉆石、珍珠、玉佩等首飾,只要付一筆清潔費,就能不斷更換配戴的首飾。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894

滬金企老闆走佬

1 : GS(14)@2012-10-30 00:39: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029/18051439
出身記者創立上海金業
報導指,天津金業成立五年便出事,原因可能與擴展過快而出現資金周轉問題,天津金業出事後,由於李昶燁不露面,故暫難評估天津金業停業,有多少銀行曾向該公司貸款。更值得注意李昶燁的財政實力,李昶燁出任上海金業集團董事長前,亦即於05年在西南財經大學畢業後一直擔任期貨記者,兼跑黃金市場,僅僅兩三年之後,他便離開了該媒體,並於2008年1月在上海陸家嘴成立了上海金業集團。
上海金業集團成立只有五年,報導提到至今年9月份,公司已負債纍纍,公司內部傳言,李昶燁挪用幾千萬現金去澳門賭輸了,也有人說他走佬了,還有說他被抓了。
但現在他下落不明,但公司財務出現很大漏洞是不爭的事實。該公司員工說,「我們的薪水已經拖欠了兩三個月,而且各類投資人在這兩個月也紛紛上門討要資金,有欠500萬的債主,還有欠幾十萬的債主。」
貴金屬交易監管不足
上海一位資深黃金投資者黃方明稱,天津金業債務危機還是謎團重重,有待最終的答案揭開。在他看來,國內的貴金屬交易還不規範,對於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做市商,黃金交易會員企業的資質監管力度也不夠,很多投資者迷信貴金屬價格連續多年的上漲,對於選擇投資交易的機構也不謹慎甄別。

上海黃金交易所此前已經多次發佈投資者警告,對於假冒會員之類的企業要保持警惕,但是即使合格的機構會員,誠如上海金業和天津金業,又能如何做到誠信經營和保持穩定的現金流?
2 : GS(14)@2012-10-30 00:39:56

http://big5.jrj.com.cn/gate/big5 ... 7131714580945.shtml
 本報記者 胡金華 上海報道

  10月21日,網路上開始流傳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117號會員——天津金業貴金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金業)倒閉,目前老闆已經跑路消息,公司員工已經報案。本報調查了解到,天津金業隸屬於上海金業集團,跑路的老闆正是上海金業集團的董事長李昶燁(原名李琦),年紀剛過30歲,這家企業從成立到被曝問題不到5年,目前李昶燁已不知去向。

  10月22日下午,《華夏時報》記者來到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的招商局大廈,上海金業集團所處的8樓801室已經人去樓空,幾個大廈打掃人員正在搬運公司內部的傢具、盆景,兩個自稱留守的工作人員在探明記者來意之後,稱公司已經不再經營,員工都已經到浦東勞動仲裁中心去領公司所欠薪水。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3日,天津金交所正式發佈公告,稱天津金業因未按交易所規定持續經營,根據《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綜合會員管理辦法》,暫停天津金業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會員資格。這也使得李昶燁因負債跑路的消息得到雙重印證。

 80後李昶燁

  提及李昶燁,似乎在上海的金融圈並沒有多大響亮的名頭,而他本名為李琦,則為諸多上海當地媒體圈所熟知。據多位媒體圈中人士透露,這個80後四川籍年輕人,于2005年在西南財經大學畢業後供職于上海一家財經媒體,一直擔任期貨記者,兼跑黃金市場,然而僅僅兩三年之後,他便離開了該媒體,並於2008年1月在上海陸家嘴成立了上海金業集團。

  記者根據相關資料查閱到,上海金業是國內的黃金產品提供商、價格做市商、綜合服務商,經營範圍涵蓋黃金投資、黃金珠寶、黃金基金、黃金礦業等多個領域,同時還兼營大宗商品交易、土地及房地產、金融服務等其他產業,可謂包羅萬象,儼然一家多元化經營的金融集團雛形。不過,上海金業集團自身的官方網站則已經無從查詢。

  在10月23日,根據前述兩位上海金業工作人員的資訊,記者來到上海浦東勞動仲裁中心,並沒有看到有關金業員工討薪的場面,而該中心當日所有的仲裁與和解資訊欄中,也沒有找到有關上海金業的仲裁資訊,記者也詢問中心工作人員,其表示並不清楚上海金業的仲裁事宜。

  而記者也查閱到,李昶燁自成立上海金業集團後,其個人除身為公司董事長之外,擁有的頭銜達到十余個之多,在這些頭銜之中包括上海四川商會副會長一職。不過記者在24日詢問上海四川商會某會員的時候,他表示自己並不知道李昶燁是商會副會長。

  “去年的這個時候,上海金業成立4週年,有朋友參加其集團公司4週年慶祝會和他30周歲生日聚會,慶祝會搞得很隆重,邀請了很多政府機關領導,明星嘉賓,海內外親朋好友等,當時的場面很讓人震驚。但是到了今年9月份,公司已經負債纍纍,公司內部傳言,李昶燁挪用幾千萬現金去澳門賭輸了,也有人說李琦跑路了,還有的說他被抓了。但是現在他到底怎麼樣我們也不知道,不過公司財務出現很大漏洞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的薪水已經拖欠了兩三個月,而且各類投資人在這兩個月也紛紛到府討要資金,有欠500萬的債主,還有欠幾十萬的債主。”10月24日,記者輾轉聯繫到的一位該公司員工告訴本報記者。

  也有知情人士稱,上海金業出現了資金問題,以李昶燁的性格來看,不會輕易放棄,他目前還在籌集款項,準備渡過難關。

  10月25日,記者再次來到上海金業公司的所在地,恰巧碰到了一位等候在門口討要欠款的陳姓中年女士。在評價李昶燁時,她稱,李琦這幾年膨脹得不得了,甚至連名字都改掉了。如今很多投資者都是錢財兩空,大家都在找他。
 監管空白

  在業界看來,李昶燁的跑路,和2010年同樣發生在上海的德厚資本董事長黃浩因涉嫌集資詐騙最終入獄的情形何其相似。兩人同樣是80後,同樣勵志要在中國的金融業有一番大作為,但是最終都倒在了前進的路上。

  根據天津金交所23日發佈的對於暫停天津金業會員資格交易的公告,本報卻發現,公告落款日期是10月12日,這也意味著,上海金業出現問題在國慶之前就已經被天津金交所知悉,公司發生問題則要更早。

  “應該說李昶燁在當時成立這家公司時,機會和前景都是不錯的。但是這幾年下來,公司走到這一步,我覺得還是跟公司發展過快,業務條線拉得太長,資金週轉出現困難有關。當然也不排除李昶燁自身的問題,但是對於這家公司到底是如何陷入債務危機,欠下多少債務,李昶燁個人又挪用了多少公司的資金使其跑路,還是謎團重重,有待最終的答案揭開。”26日,上海一位資深黃金投資者黃方明告訴本報記者。

  在他看來,國內的貴金屬交易還不規範,對於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做市商,黃金交易會員企業的資質監管力度也不夠,很多投資者癡迷于貴金屬價格連續多年的上漲,對於選擇投資交易的機構也不謹慎甄別。上海黃金交易所此前已經多次發佈投資者警告,對於假冒會員之類的企業要保持警惕,但是即使合格的機構會員,誠如上海金業和天津金業,又能如何做到誠信經營和保持穩定的現金流?

  “李昶燁事件應該算是國內貴金屬交易中出現的第一起交易會員因資金鏈危機導致企業倒閉而引發的老闆跑路案,但是它絕對不是最後一起,這對於監管部門也提出了更高的監管要求,像這些公司到底是由工商部門來監管還是由金融監管部門來監管,現在也都還是空白。”黃方明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