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拉住“脫韁野馬”,委托貸款面臨監管新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558

委托貸款, 影子銀行, 銀監會, 表外貸款, 去杠桿

中國政府控制信貸去杠桿時,由於金融機構表外監管不完善,銀行表外業務委托貸款成為限制性調控行業獲得貸款的救命稻草,近兩年新增貸款額爆炸式增長。上證報獲悉,銀監會正研究出臺委托貸款管理辦法,規範相關業務。

某銀監會人士向上證報表示,規範委托貸款業務主要源於,有銀行利用虛假委托貸款規避宏觀調控和監管規定,加劇了風險的隱性傳染。此外,還有大量以“委托”之名行規避監管之實,投向限控領域,而且責任不清,風險最終很可能由銀行承擔。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在去杠桿政策的背景下,影子銀行取道委托貸款繼續在中國金融體系中擴張。委托貸款是中國影子銀行體系增長最快的部分,發展為中國企業的第二大信貸來源。

中國央行數據顯示,2013年新增委托貸款2.55萬億元,新增規模幾乎是2012年的兩倍,相當於2012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的28.6%。從2011年底到2013年末,委托貸款余額激增65%。今年上半年新增委托貸款達1.3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2%。

央行在2013年的金融穩定報告中曾提到其中的風險:

部分上市公司為追求高額收益,盲目發展非主營業務,通過銀行貸款和發債等方式融入低成本資金,用於發放委托貸款或購買理財產品,不僅可能導致上市公司主業空心化,影響實體經濟發展,當貸款項目或理財產品出現風險時,還可能將風險倒灌回銀行體系。

委托貸款的風險當然還體現在繞過政府的限制,影響了限制性調控的效力。

2013年年中,央行部分中支行調研顯示,不少省份的委托貸款都集中流向了房地產、制造業和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隨著房地產行業風險的暴露,一些流入房地產公司的委托貸款正被迫以債權的方式進行轉讓處置。

截至去年6月末,江蘇省的委托貸款流向房地產和制造業的資金比例分別占到了31.10%和16.45%,位居貸款行業投向的第一和第二位。

56%的委托貸款投向煤焦、電力、鋼鐵行業等產能過剩行業,13.4%的委托貸款投向地產開發、政府投融資平臺等宏觀調控的熱點行業,背離了對“兩高一剩”產業的限制性調控政策。

上證報采訪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委托貸款的走紅,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實體經濟經營仍較為困難,一些資質方面存在瑕疵的企業通過合規的渠道,無法獲得資金支持。

2、銀行等金融機構受信貸規模限制、存貸比等多因素影響,所以選擇繞道表外。

3、最重要的一點是,目前中國法律不支持企業之間直接借貸,委托貸款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委托貸款, 影子銀行, 銀監會, 中國,去杠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275

歐洲多晶矽如脫韁野馬沖擊國內 四家矽巨頭聯名上書商務部求調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8692.html

雖然中國商務部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多晶矽企業采取了“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制裁,但近期海外多晶矽的進口量依然創出新高,這也引起了國內多晶矽同行的不滿。因此,四家多晶矽公司聯名上書商務部,要求進行“雙反”複審調查。

在收到申請書之後,商務部4月29日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晶矽實施的“雙反”措施進行期終複審調查,時間為今年5月1日起。

提交申請的四家公司分別有:香港上市企業---保利協鑫(3800.HK)旗下的江蘇中能矽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江蘇中能”)、江西賽維 LDK光伏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賽維LDK”)、洛陽中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洛陽中矽”)和美股上市公司大全新能源(DQ.NYSE)在華實體企業重慶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重慶大全”)。如果複查的結果能確認歐洲公司存在傾銷,商務部將延續反傾銷措施,此前確定的相關傾銷稅率、中歐之間達成的多晶矽價格承諾等或發生很大變化。

中資企業抱怨:此前的對歐多晶矽“雙反”措施沒用

自2014年5月1日起,我國對原產於歐盟進口晶矽征收“雙反”稅,時限為2年,近期到期。

但值得關註的是,3月份從我國由德國進口的多晶矽數量也創出新高,達到4054噸,環比大增75.5%,占總進口量的29.2%。

眼看著商務部的“雙反”將到期,多晶矽進口量也如脫韁野馬般上揚,2016年2月29日江蘇中能、江西賽維 LDK、洛陽中矽和重慶大全正式向商務部遞交了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的期終複審申請書。

申請人主張,如果終止反傾銷措施,歐盟的進口多晶矽對中國的傾銷行為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對中國產業造成持續損害,請求商務部裁定維持“雙反”舉措。商務部隨後公告繼續複審調查,自2016年5月1日起,於2017年4月30日前結束。

一位參與複審申請的某公司內部管理層就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我們現在向商務部提出申請複審的邏輯在於,歐洲企業對國內的產業損害是否還存在?它們是否有傾銷行為,是否低於當地的市場價賣給中國多晶矽?如果商務部調查結果確認,那麽雙反稅率和價格承諾可能都要再做改變。”

從價格觀察,目前多晶矽進口價確實大幅下降。今年3月,此類產品的進口均價大幅下滑至14.27美元/千克,環比跌幅為13.5%。

第一財經記者在查看了商務部的一系列數據後發現,除了德國瓦克化學的反傾銷稅率為14.3%之外,其他出口至中國的多晶矽公司來自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如Schmid Group、Joint Solar Silicon(JSS)、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SpA、Siliken Spain、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SILFAB S.p.A等公司,那時的反傾銷稅率皆為42%,另有歐盟公司的反傾銷稅率為14.3%。此外,各大公司的反補貼稅率是1.2%,因此針對歐盟各公司的反傾銷稅率更高。

彼時商務部也指出,接受瓦克化學提出的價格承諾申請,它將以不低於承諾價格向中國出口多晶矽產品。

多位光伏行業內部高層今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為了使中國下遊光伏企業順利出貨到歐洲,因此中歐雙方各退一步,實行價格承諾機制。

其中,對華出口的歐洲上遊多晶矽企業以只要按照規定價格出口,中方對歐的多晶矽“雙反”措施事實上並沒有執行。與之相呼應,中國光伏下遊企業(主要是組件廠)也被確定了統一的對歐出貨價(即最低價格協議,下稱“MIP”),不再受到當地相關貿易制裁。

雖然都有價格承諾,實際操作中卻截然不同。

“主要出口商---瓦克化學公司所獲得的對華出口多晶矽條件,還是十分寬松的。第一,他們的多晶矽限價就是當地市場價,還可隨時根據市場波動來動態調整。此外瓦克化學的對華出口量不受限,只要它按承諾價執行,想出口多少多晶矽,就可以出多少。但中方企業則不同,光伏公司在執行MIP時,要高於臺灣、東南亞企業的成本價,這樣中國產品雖有很強競爭力,也無法低價出口歐洲。另外,中國的MIP價格無法經常調整,數量也有嚴格限定。”一位光伏資深業內人士說道。

歐盟制裁三家中國光伏公司

2013年8月2日,歐委會宣布,中國輸往歐盟的組件最低出口價格為0.56歐元/瓦,此後據市場行情一度向下調整,MIP由此展開。

但2015年6月初,歐盟發現,阿特斯向多家客戶輸送特定的利益,但這些利益沒有列在公司向歐委會呈送的季度報告上。歐委會分析稱,這類行為違反了它在中應盡的義務。另一家被點名的企業---中盛光電也出售了光伏產品,不過是以“太陽能電站”的方式將光伏組件和服務打包在一起(賣給歐洲客戶)。該公司沒有在季度財報中透露這種特殊的做法。中盛光電一位高層則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公司馬上配合歐盟核查,雖一再澄清,中盛光電全球上下遊整合的商業模式仍未得到歐委會的理解和支持,所以該公司決定不再通過中國市場發貨歐洲。

昱輝陽光(SOL.NYSE)之所以被點名,有兩點原因:一是其特殊的經營模式。除運用自身的中國產能之外,昱輝也在使用於第三國加工(OEM)組件的方式向歐洲出口。若從海外OEM轉道至歐洲,不在歐盟的掌控中。第二,這家光伏企業的財報數據,與實際銷售、交易之間有矛盾之處。在歐盟點名涉嫌違規後,強勢的昱輝陽光率先提出將不再通過中國市場向歐洲發貨。

前述光伏資深人士表示,雙方都有價格承諾,但中方出口歐洲的光伏下遊產品數量卻大幅銳減。與之相反,歐洲企業出口到中國的多晶矽卻不減反增,尤其德國出口量也在近期迅猛攀升。這也說明,我國對歐盟的多晶矽企業“雙反”措施沒有太大約束力,中國多晶矽公司還是堅持認為商務部有必要繼續展開對歐多晶矽廠商的傾銷複審。

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6年3月,我國的多晶矽進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866噸,環比增加33.7%,一季度累計進口多晶矽36625噸,同比增加3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50

蓮和醫療健康集團 (0928,前德發集團、野馬國際) 專區

1 : GS(14)@2014-08-24 23:31:49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786\r\n前專區
2 : GS(14)@2014-11-06 00:33:49

又賣中藥公司畀間前由德發持有的公司,應該都是私貨
3 : GS(14)@2014-11-13 15:55:25

profit warning
4 : GS(14)@2014-11-13 16:13:44

profit warning
5 : GS(14)@2014-11-27 01:47:08

虧損少66%,至1,800萬,1.06億現金
6 : GS(14)@2014-12-19 11:56:07

acquired game company
7 : GS(14)@2015-05-02 01:01:18

game
8 : GS(14)@2015-06-10 01:59:09

盈警
9 : GS(14)@2015-06-23 01:43:20

虧損降70%,至3,000萬,8,700萬現金
10 : greatsoup38(830)@2015-08-31 02:15:03

不談了
11 : greatsoup38(830)@2015-11-15 10:16:06

buy rubbish app
12 : greatsoup38(830)@2015-12-06 21:42:05

虧損降5%,至1,700萬,4,800萬現金
13 : Clark0713(1453)@2015-12-16 15:07:14

終止收購開發及營銷流動電話保健應用程式
14 : greatsoup38(830)@2015-12-17 02:00:36

網秦交易失敗
15 : greatsoup38(830)@2015-12-23 01:56:04

8,500萬股@1.9
16 : GS(14)@2016-03-01 01:05:28

賣不到原本殼業務公司,買大豆銷售及研發
17 : GS(14)@2016-03-29 00:40:28

不買東西了
18 : greatsoup38(830)@2016-06-24 07:41:21

虧損增23%,至3,700萬,4,400萬現金
19 : GS(14)@2016-08-02 17:58:41

買rubbish
20 : greatsoup38(830)@2016-12-02 02:43:09

虧損降12%,至1,500萬,2,300萬現金
21 : GS(14)@2016-12-23 10:55:54

董事會建議透過配發及發行2,390,312,650股供股股份以認購價每股供股股份
0.126港元按於記錄日期每持有一(1)股股份獲發一(1)股供股股份之基準進行供
股,以籌集約301,000,000港元(扣除開支前)(假設於記錄日期或之前概無進一步
發行或購回股份)。
...
認購價較:
(a) 股份於最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0.194港元折讓約35.05%;
(b) 根據股份於最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0.194港元計算之理論除權價
每股約0.160港元折讓約21.25%;及
(c) 股份於直至最後交易日(包括該日)止五個連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平均收市
價每股約0.199港元折讓約36.62%。
22 : GS(14)@2017-03-09 11:50:43

董事 會 宣 佈, 於 二零 一 七年 三 月 二日( 星 期 四 )下午 四 時正( 即 接 納供 股 股 份及
支付股款以及申請額外供股股份及支付股款之截止時間 ),合共收到46份涉及合
共2,531,430,540股供股股份之有效接納及申請,當中包括:(a) 28份根據暫定配
額通知書申請暫定配發之有效接納,涉及合共1,692,511,710股供股股份,相當於
根據供股可供認購之2,390,312,650股供股股份總數約70.81 %;及(b) 18份根據額
外申請表格申請額外供股股份之有效申請,涉及合共838,918,830股供股股份,
相 當 於 根 據 供 股 可 供 認 購 之 2, 3 9 0, 3 1 2, 6 5 0 股 供 股 股 份 總 數 約 3 5. 1 0 % 。 合 共
2, 5 3 1, 4 3 0, 5 4 0 股 供 股 股 份 獲 有 效 接 納 及 申 請 , 相 當 於 根 據 供 股 可 供 認 購 之
2,390,312,650股供股股份總數約105.91 %。
23 : GS(14)@2017-03-30 19:32:11

野 馬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董 事 會 」)建 議 將 本 公 司 名 稱 由「Tack Fiori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更改為「Life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並採用「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本公司之中文名稱(「建議更改公司名
稱」)。
24 : GS(14)@2017-05-04 19:10:27

改為蓮和醫療
25 : greatsoup38(830)@2017-05-05 07:39:26

買基金
26 : greatsoup38(830)@2017-06-28 05:53:15

虧增5%,至4,000萬,1.09億現金
27 : GS(14)@2017-08-16 11:29:27

於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交易時段後 ),本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據
此 本 公 司 有 條 件 同 意 透 過 配 售 代 理 盡 力 向 不 少 於 六 名 獨 立 承 配 人 配 售 最 多
478,000,000股配售股份,配售價為每股配售股份0.18港元。
28 : GS(14)@2017-12-01 20:04:50

虧損增2倍,至4,500萬,1億可變現資產
29 : GS(14)@2017-12-16 10:08:44

賣教育公司
30 : GS(14)@2018-06-12 18:16:32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投資者,根據目前可得
資料,截至二零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股東應佔虧損預期較去年增加約130%
至160%。有關增加主要由於(i)健康服務業務發展初期之營銷及推廣開支增加令銷
售及分銷成本以及行政開支增加;及(ii)分佔一家聯營公司之虧損( 包括分佔無形
資產攤銷約4,500,000港元 )增加,部分為本集團健康服務業務及借貸業務產生之毛
利增加所抵銷。
本公佈所載資料僅為董事會經參考目前可得資料所作初步評估。有關資料未經本
公司核數師同意,本集團實際業績可能與本公佈所披露者存在差異。股東及本公
司投資者務請於本公司截至二零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業績公佈刊發
時加以細閱,末期業績公佈預期於二零一八年六月底刊發。
31 : GS(14)@2018-11-24 02:05:09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投資者,根據目前可得
資料,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股東應佔虧損預期較截至二零一七年
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增加約55 %至約75 %。有關增加主要由於(i)為反映其經營狀
況出現變化而就於一家從事基因檢測服務研發之聯營公司之權益、物業、廠房及
設 備 以 及 無 形 資 產 計 提 減 值 虧 損 ; (ii ) 涉 及 項 目 投 資 活 動 之 法 律 及 專 業 費 用 ;
及 (iii ) 健 康 服 務 業 務 之 營 銷 及 推 廣 開 支 增 加 導 致 銷 售 、 分 銷 成 本 及 行 政 開 支 增
加,惟部分影響被本集團健康服務業務產生之毛利增加所抵銷。
32 : GS(14)@2018-11-30 14:09:41

虧,1,300萬現金
33 : GS(14)@2018-12-19 08:00:24

於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本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據此,本公司
同意透過配售代理向承配人配售最多1,070,857,060股新股份及不少於500,000,000
股新股 份,配售價 為每股0.12港 元。配售 股份相當 於本公司 現有已發 行股本約
20 %及本公司經發行配售股份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16.67 %。
...
進行配售事項之理由及所得款項用途
假設配售股份獲悉數配售,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預期約為123,900,000港元,其
中70,000,000港元擬用於日後收購,餘下約53,900,000港元則作為本集團一般營運
資金。

34 : GS(14)@2019-01-09 10:10:10

配售協議終止
茲提述蓮和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及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公佈(「該等公佈」),內容有關配售代理以每股配售
股份0.12港元的配售價格配售最多1,070,857,060股配售股份。除另有所指外,本公
佈所用詞彙與該等公佈內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本公司宣佈,配售協議之先決條件於經延後最後截止日期( 二零一九年一月八日 )
或之前未獲達成。因此,配售協議已於二零一九年一月八日終止,而本公司概無
根據配售協議發行或將發行任何股份。
董事認為,終止配售協議及其項下擬進行之配售事項對本公司財務狀況及營運概
無重大不利影響。
35 : GS(14)@2019-04-25 07:08:58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七年五月四日的公佈,內容有關本公司認購深圳市威
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總金額為20,000,000港元(「該投資」)的
威廉金控併購35號基金(「該基金」)。截至本公佈日期,有關該投資的尚未償還本
金金額連同應計利息約為21,861,000港元。
董 事 會 最 近已 從 媒 體 知 悉 , 張 偉 先生( 基 金 管理 人 的 控 股 公 司 中 科 創金 融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的 控 股 股 東 、 董 事 會 主席 兼 總 經 理 )已 遭 中 國 政 府 當 局 逮捕 , 現 正 接
受調查。
於知悉上述消息後,本公司已嘗試就基金狀況及基金管理人是否有能力履行責任
以 悉 數 贖 回 該 投 資 所 有 尚 未 償 還 本 金 投 資 額 及 應 計 利 息 而 聯 絡 基 金 管 理 人 。 然
而,直至本公佈日期,本公司仍未能聯絡基金管理人。本公司亦知悉基金管理人
的辦公室沒有運作。
鑑於上文所述,本公司是否可悉數收回該投資,仍未明朗。
倘本集團無法收回該投資尚未償還本金金額的所有或任何部分,本集團或會就此
錄得減值虧損,一旦如實發生,或會對本集團財務表現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本公司將會繼續就贖回該基金嘗試聯絡基金管理人,並考慮可收回該投資及保障
本公司權益的其他補救行動。股東及投資者於買賣本公司證券時務請審慎行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167

李克強:國企出海勿成「脫韁野馬」

1 : GS(14)@2017-04-12 07:45:48

【明報專訊】《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引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今年3月21日的國務院講話,稱國企出海切勿成為「脫韁野馬」,並稱有些國企海外收購存在違規及惡意牟利現象,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須加大對國企海外收購監管力度。

斥出現內外勾結 部分涉惡意牟利

文章引述李克強表示,近年來國有企業「走出去」勢頭較猛,但也出現違規決策、違規經營等現象,甚至出現內外勾結謀取私利、惡意轉移資產等問題。李克強表示,國有資產不是任人宰割的「唐僧肉」,國企國資走出去,監管必須及時跟上,堅決防止企業走出去後成為「脫韁的野馬」。

根據Dealogic統計,中國於2016年海外資產收購額達2254億美元(約1.76萬億港元),按年增長逾一倍;截至去年12月初更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跨境併購投資國,佔全球併購市場份額18%,高於美國的15.8%;去年首11個月,中國海外併購總數達723宗,雖然低於美國的1445宗,惟3.02億美元的單筆併購均價卻較美國的1.31億美元高出1.3倍。

在海外收購浪潮中,較為進取的包括安邦保險與海航集團兩間民營股份公司,儘管兩者表面上並非國企,惟均擁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及政府持股,海航近期更是以每月一宗的速度四處收購,過去兩年間於海外併購已斥資逾2000億。

海航兩年斥逾2000億海外收購

此外,文章亦引述李克強稱,要嚴防國有企業重組改制中的徇私舞弊,嚴格重組改制操作流程,堅決防止賤賣國資、違規交易和利益輸送等違紀違法行為,決不允許把國有資產裝進「私人口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77&issue=20170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