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樸緻國際 從一張辦公桌開始的新人生 網路新貴堅持十八歲熱血闖出千萬商機

2011-10-31  TWM




從月薪不到兩萬元的保險業務員到年薪百萬元的電子商務經理,張恆之在金融海嘯、自己三十歲那年,選擇「開除自己」創業去,不料一手創立的公司卻被惡意併 吞。

黯然重回職場的他,為何依舊「不怕死」地選擇再次創業?

撰文‧鄭淳予、方沛晶 攝影.林煒凱「是個男人,三十歲以後就應該去創業!」這是十八歲初出社會的張恆之,聽過最熱血的一句話,從此「創業」兩個字,就在他的心底生了根。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也是樸緻國際總經理張恆之的寫照。從小不愛念書,十八歲沒考上大學後,張恆之就決定進入職場。第一份工作是保險業 務員,之後陸續做過靈骨塔業務、燒肉店公關、美髮沙龍講師等。

實現和自己的約定 三十歲第一次創業「我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從零開始,有的甚至沒底薪,剛開始每月薪水只能領到一萬多元,但是到我離開的時候,幾乎都能領到百萬元年薪。」張恆 之說,乍看之下,他的工作領域毫無關聯,就連工作內容都不太一樣,其實,他有自己的盤算。

在統一安聯當保險業務員時,當時一位處經理曾告訴他:「二十一歲設定自己每月賺一萬元,二十二歲二萬元,二十三歲三萬元,每年把目標加一萬元,當你三十歲 時,月收入是十萬元,三十一歲就應該創業了。」「大概是因為處經理說了那句:『是個男人』吧!」從此張恆之就牢牢地記住,三十一歲就是闖事業的大限,所 以,在此之前他到處取經,讓自己能在而立之年做好創業準備。

張恆之三十歲那年,也就是金融海嘯發生的那一年。

當時他在台開董座邱復生旗下的I'm TV擔任電子商務經理,一年要扛上千萬元的業績,然而那時網路電視發展不完全,加上金融海嘯使得公司資金大為緊縮,在一次高層人事異動後,公司要求各部門 主管必須提出一份裁員名單,以撙節開銷。

當時,他二話不說,就在裁員名單上寫了自己的名字。「要裁,先裁我好了!」張恆之這麼告訴他的主管。他並非不在乎這份近十萬元的月收入,但如果他的一份薪 水可以換得二位底下員工的留任,那麼他第一個開除自己!

另一方面,他和自己約定的創業期限將至,既然對自己承諾,就先不管景氣如何,大膽去做。第一次創業,張恆之選擇自己最熟的品項開始,因為他酷愛衝浪,一年 至少會造訪印尼峇里島三次,於是決定引進當地充滿休閒風情的柚木家具、家飾品,找了一位原先就開家飾品店的朋友合夥,兩人各投資一百五十萬元,租下台北市 光復北路的巷內店面作為門市。

對峇里島熟門熟路的張恆之,發現這些家具家飾品質良莠不齊時,還自己花了一個月時間到峇里島採購原木材,又在當地工廠學習木料加工。所以他比一般進口廠商 更會分辨貨品的等級,也因此一張市面上要價兩萬元的柚木沙發,張恆之把賣價壓到一萬元以內,還維持一五%的毛利率。

經營三個月下來,張恆之發現,即使把成本壓到最低,還是入不敷出。「家具店不是便利商店,顧客不會常來,即使來了以後發現你的桌子便宜,他也只會買個一、 兩張,這樣一件、一件慢慢賣,根本無法回本。」同時,他也發現,很多顧客要的不是一件家具,而是一套用家飾、家具妝點空間的解決方案。

「客人想聽的不是這張桌子有多便宜,而是每一樣家具延伸出去的空間概念,讓他可以在心中構築我們形容的峇里島風情。」於是,張恆之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 務」,利用店內商品為客戶規畫室內陳設或庭園造景,把商品從一件一件賣,變成一組一組賣,果然讓公司轉虧為盈,每個月營收一舉躥升到一百五十萬元,毛利率 也提升到五○%。

夥伴要求拆夥 一百五十萬資金付諸流水眼見公司業績正要起飛,張恆之卻被合夥人一腳踢開。「我從十八歲就有一個信念,就是和別人做生意,一定要全面信任,否則就不要合 作。」他說,因為全然相信對方,沒有發現合夥人在進價成本上動手腳,等到對方要求拆夥,張恆之才發現自己一開始沒有談妥退股條件,原先投入的一百五十萬元 就這麼付諸流水。

當時,張恆之把創業時共資助他一百萬元的六位朋友全找來,對他們承諾,「我不會跑,我會去上班還你們錢。」僅僅七個月的第一次創業,最後以失敗作收。張恆 之重回職場,在文化交流協會裡工作,足足有半年時間,過著領了薪水,卻只能吃泡麵還債的生活。

「我真的不適合創業嗎?還是就這樣領死薪水?」已經習慣「闖」事業的他,當時每天困在電腦螢幕前,彷彿看到自己的生命光彩在流失,他不甘心就這麼豎起白 旗。

一天,張恆之和當年教導他怎麼「做個男人」的處經理吃飯,講到公司被吞掉的原委。「處經理聽完後說,那就不要和別人合夥,自己開!」張恆之卻躊躇了起來, 最後他搖搖頭說,「我沒錢了!」沒想到,這位處經理主動「金援」,還提議「就當公司是我開的,我預付你薪水好了!」當時這位處經理自己也創業開了保險經紀 公司,他不懂裝潢,所以借張恆之一筆錢當作投資。

受到這樣的鼓勵,張恆之把心一橫,決定再給自己一次實現創業夢的機會。「當時親友沒有一個人贊成,」張恆之的女友洪芷妍說,「他姊姊還哭了,覺得這個弟弟 執迷不悟,但是我知道,如果不讓他去做,就等於奪去他的人生目標。」一張辦公桌開始 衝出千萬好業績第二回草創事業,還是從已有基礎的室內設計起步。張恆之和女友因為沒錢,兩人就窩在處經理的公司裡,借用一張辦公桌,打電話通知舊客戶: 「我們要重出江湖了。」經由口碑傳散,客戶慢慢上門,第二個月就接了兩個案子,每件案子預收五成到八成的訂金,作為訂貨本金,熬了半年後,才租下民生東路 巷內的公寓一樓作為辦公室。

「公司裝潢一百萬元、申請手續費用約十萬元、每月管銷費用大概四十萬元,我們一個月平均可以接六到八個案子,到現在已經可以維持當月損益平衡了。」張恆之 扳著手指計算著,雖然公司才剛開始賺錢,但目前已擴充成擁有十名員工的團隊。

儘管張恆之沒有設計專業背景,但他謹記處經理說的,「新創事業要重新定義遊戲規則,才有機會在原來的市場稱王。」所以他打破一般小型事務所「設計師兼業 務」的形態,由業務作為設計師和業主之間溝通的橋梁。一方面讓設計師專心發揮創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客戶在需求和價格之間取得平衡。

果然,樸緻的業務蒸蒸日上,單月營業額最高衝到千萬元,也吸引不少設計人才加入。設計總監周士傑來自知名設計工作室橙舍,陽明山上知名的景觀咖啡廳「屋頂 上」就是他的作品,從今年七月也加入了樸緻。他說:「雖然樸緻的知名度相對小很多,但是在這裡,設計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除了周士傑,業務總監柯愷彥, 在今年五月前,還是年薪百萬元的科技公司業務經理,工務總監黃柏瑋則是即將開一家風格咖啡店當作副業。「公司裡的每個人都是以合夥創業的精神在做事;至於 業務量,我覺得只需要做到剛剛好的規模,大家理念相合、做得開心最重要。」張恆之說。他們雖未入股,但都有第一次自己﹁run﹂一家公司的興奮與衝勁。

看著極簡風格的辦公空間,三十二歲的張恆之已經開始構築一個比自行創業更大的理想,那就是「在樸緻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現在或未來的創業者」,這股熱情,除 了讓他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還可能創造一個創業者的養成天堂。

張恆之

出生:1979年

現職:樸緻國際總經理

經歷:TIGI行銷講師、I'm TV電子商務經理、家具公司創辦人學歷:中華商業海事職業學校

樸緻國際

成立時間:2010年8月

負責人:張恆之

資本額:168萬元

主要業務:室內設計、家具進口主要客戶:平均年齡40歲之科技、金融、補教業中階主管營運成績:最高月營收1200萬元

樸緻國際創業成本拆解

初期投資 裝潢費:100萬元

開辦費:10萬元

固定成本 公司租金:5.5萬元(月)人事管銷:40萬元(月)變動成本 10~20萬元(建材、進口家具、電腦等採購)

毛利率 25%~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22

拋棄辦公桌 碩士生變魚塭少年兄

2011-11-14  TCW




李炯頤、陳愈盛、王博信,是三十 出頭的年輕人,他們有兩個共同的身分:碩士、漁民。

碩士,變第一線的漁民,在養殖業很罕見。他們為什麼會從事養殖業,又帶來什麼改變?

清大電機碩士》李炯頤做節能電路重建魚塭還債

李炯頤,清大電機碩士,六十九年次。二○○九年八月八日那天,他碩士口試結束,回到屏東佳冬老家。回家,是慶祝父親節,沒想到,卻遇到人生重大轉折。

「孝順沒有用,老天爺不會保佑你。」李炯頤提起人生轉折,劈頭一句。百年一見的水災,迎面而來,他用門擋不住大水,逃到二樓,水沖了進來,整整淹了一層樓 高,家裡的十甲魚塭,被水吞沒,損失一億元。站在二樓窗邊,望著汪洋大水,李炯頤陷入長考:出國念博士?當竹科工程師?還是回家幫忙還債?

他下了決定,「家裡栽培我那麼久,這是我回饋的時候。」他決定回家,老爸李福成無奈的說:「我本來叫他去念MIT(麻省理工學院)……。」親友不解清大電 機高材生,回家養魚的決定,李炯頤理直氣壯告訴大家:「念書,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差別只在解決的問題不同而已。」

如何重建魚塭,李炯頤想的不一樣。

水災是危機,也是從頭開始的契機。李炯頤將所學的電機原理,應用到魚塭的電力系統,他重新設計電力網路,提高供電的穩定、安全。他認為,只要供電穩定,便 能節省用電量,台灣電力的負擔也會減輕。能源,是他原本出國深造打算攻讀的領域,沒想到,卻應用在魚塭重建。

他說,今年底,等收成結束,就會知道這套設計,究竟對節能有多少幫助,如果有幫助,其他漁民便可學習,未來養殖業耗電量便有機會降低,對節能就有貢獻。

另外,「我堅持不抽地下水!」李炯頤說,地層下陷是養殖業的原罪,為徹底表明立場,他牽管線,從外海引水進魚塭,同時,為提高水的再利用率,設計水的循環 系統,讓海水可重複利用。

兩年了,家裡的魚塭復原二分之一,整齊畫一的新景象,和李炯頤一頭沒空整理的亂髮,短褲、拖鞋,形成對比。研究所同學,大多去竹科、南科當工程師,不必日 曬雨淋,當初沒想過當工程師,也能幫忙還債?李炯頤搖搖頭說:「竹科工程師,當到經理,年薪最多一、兩百萬元,緩不濟急啊!」

兩年來,他和父親,一邊向銀行貸款,重建魚塭,一邊繼續用兩艘活魚運搬船,買賣石斑魚,償還約兩千萬元的債務,剩下五千萬元負債,「希望五年內還清。」

改養午仔魚,產品差異化

現在,不只魚塭的硬體改變,連主力魚種,也從石斑魚改為午仔魚。他們買賣漁獲,從銷售端觀察,掌握市場需求,和漁民「聽說」這條魚可以養,判斷力的精準 度,有很大的不同。石斑魚很熱門,但海南島、泰國、馬來西亞都有,後有追兵,午仔魚,大陸還沒開始,可差異化。

投報率的計算,也開始電腦化。過去,李福成請人記帳,用手算,只能掌握大概狀況,現在,李炯頤每一筆都列入電腦,可精確抓出造成損失的原因。尤其,一百斤 活魚運到香港,不是拿回一百斤的錢,因為「大陸人、香港人挑石斑魚,比皇帝選妃還嚴格!」等級不同,價格天差地別,運送過程哪個環節出問題,電腦一目瞭 然。

回家幫忙,最大的問題,是和上一代的磨合,為解決這本難念的經,和父親討論後,決定採李炯頤先主導,父親協助的模式。這樣就不會爭吵嗎?「還是會啊!」 「最後,我都是回到初衷,我為什麼要回來?」李炯頤人生的選擇很多,但父親、水災,是沒辦法選的。

高材生回鄉,也經常和漁民有摩擦。像石斑魚因單價高,經常有人偷竊,他建議大家出錢在路口設監視器,遭到反對;建立災害通報系統,也遭反對。石斑魚養殖 戶,都賺到錢,意見很難整合。有時,他會氣得跟漁民發飆:「我拍拍屁股走人,我可以轉行,你們不行!」

但,他也意識到,必須要有更亮眼的成績單,才能說服大家改變,而且,要從年輕人開始,再慢慢影響上一代。「能解決的,盡量解決,不能解決的,盡量建議。」 是他的態度。至於將來的打算,李炯頤想了想:「先做五年再說吧! 」

中山生物碩士》陳愈盛育成率七成,幾乎沒賠過

陳愈盛,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六十五年次,是屏東佳冬的另一位碩士漁民。和李炯頤不同,家裡開銀樓的陳愈盛,是第一代漁民。

陳愈盛研究所畢業後,在南科一家生技公司當工程師,沒想到,公司被併,部門裁撤,沒了工作。他想起曾經被派到海南島上班,也曾出差到屏東,對養殖業有些了 解,他評估過,以自己的專業背景,從事養殖業,有機會。

於是,他從高雄來到屏東,租了一.五甲魚塭,養石斑魚。養魚五年,一般漁民,育成率五成算不錯,也就是放養一萬尾魚苗,順利養到收成大小,是五千尾,但, 陳愈盛的育成率有七成,幾乎沒賠過。

懂海洋氣象,躲過八八劫

為什麼?他說:「我敏感度比較高。」念過海洋氣象的他,對氣候很敏感。像七、八月是換肉率(編按:指投入一公斤飼料能養出多少公斤的魚肉,數值越高越好) 最高的時候,一般漁民,通常會多投餌料,把魚養肥,但,陳愈盛說,七、八月換肉率高,溫差卻大,魚最怕溫差大,吃太飽,溫差又大,最容易死亡,因此,這兩 個月,他反而不會讓魚吃太飽,降低損失。

另外,「海洋氣象」的專業,也讓他躲過一劫。他經常參考氣象局的預報,做為收成與否的參考。像八八水災那年,都沒颱風,他判斷,如果有颱風,一定會非常嚴 重,因此,在八月初,就把魚全部賣掉。當時價格很好,大家預期價格會繼續上揚,且會持續到過年,每年十月到過年,是石斑價格最好的時候,沒人想錯過,他的 預警,沒人接受,結果,八八水災,多數漁民損失慘重,只有他全身而退。

不當工程師,跑去養魚,也讓父親非常不滿,起了很大的爭執,但,五年來,他用收入證明,養魚也有一片天。現在,他每年收入五百萬元,扣掉兩百萬元成本,淨 利三百萬元,除了家用,剩下的他都上繳「國庫」──拿回家給爸爸,每年百萬元不等,看到兒子的成績單,爸爸強硬的反對態度,也軟了下來。

靜宜數學碩士》王博信飼料管理,改用電腦精算

王博信,靜宜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六十九年次。是雲林口湖第二代漁民。

三年前,研究所畢業,王博信突然跟父親說:「我想跟你一起養魚。」爸爸王明和一聽,很吃驚,但,還是讓兒子一試,他覺得,兒子不一定能夠適應這種生活。

沒想到,王博信每天真的六、七點起床,守在魚塭,直到長工下班才回家,看到兒子很認真,王明和才相信兒子是玩真的。

「玩真的」卻付出了代價,王博信養魚動機很簡單,就是幫別人做,為何不幫自己的爸爸,但是,這選擇,卻嚇到交往多年的女友父母,堅持不讓女兒和他繼續交 往,談起這段,王博信淡淡的說:「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王博信學數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即幫爸爸在電腦建立飼料管理系統,精確計算每批魚的換肉率,以前老爸都是估個大概數字,現在,透過電腦系統,每個細節問題 都跑不掉。

爸爸養鰻魚、吳郭魚,這兩種魚,爸爸是老師,王博信是學生,但,去年父子倆嘗試養石斑魚,父子又變成同學,只要漁會有開課,王博信都會去上課,再把課堂所 學的,跟老爸分享,父子倆變事業夥伴。

這群碩士新漁民,因緣際會落腳魚塭,傳統、保守的鄉下魚塭,已開始產生化學變化,這股變化,正慢慢在南台灣擴散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0

潘石屹為何沒了辦公室?因為共享辦公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857

(視覺中國/圖)

“上個星期,我做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我給全公司的人發了一個Email:從此以後我沒有辦公室了,我的黑色的雙肩包就是我的辦公室,雙肩包到哪里,我就在哪里辦公。”8月20日,在廣州的 SOHO媒體見面會上,潘石屹推銷SOHO的共享辦公項目SOHO 3Q。

SOHO 3Q是2015年SOHO中國推出的一款共享辦公的項目,用戶只要在手機上下單付款,就能在3Q里租用辦公桌位,租金按天計算,租期可長可短。目前在北京、上海核心地段已開業了18個3Q中心,擁有近17000個工位。潘石屹取消自己的辦公室也是為了表明,推廣共享辦公,從他本人做起。

不過,過去兩年,這個項目一直很低調。在2016年的SOHO財報中,關於3Q的材料很少,看不出該項目時下的運營情況。在2016年的財報中,SOHO將3Q項目列入“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一欄中,稱“通過轉變商業模式,為節能減排做出更大的貢獻”。

潘石屹稱,目前3Q的盈利狀況還不是特別大,與上市公司沒有區分開。而對於盈利情況,潘石屹直言:“你能理解房地產開發商的心情,都是賺過大錢的人,現在能賺多少錢,還沒有考慮。”SOHO計劃在未來3到5年,SOHO將推出30萬到50個共享辦公桌位,這個速度是過去兩年的10倍。

事實上,這個項目的投入也並不算多。根據潘石屹在媒體見面會上透露的數據,過去兩年,每一個工位的投入是3萬元,這也意味著17000個工位的投入為5.1億元。在未來3到5年,SOHO將通過標準化的運營和采購,將每一個桌位的投入成本降低一半。

而在房地產商開始追求“輕資產”的今天,3Q項目則成為了SOHO的明星項目。潘石屹表示,3Q項目這種共享辦公的創意是他對輕資產的思考。過去幾天,從杭州、南京,到深圳、廣州,潘石屹頻繁出現在媒體見面會上,帶著城市拓展招標書和房屋租賃合同推銷這款產品。

潘石屹認為共享經濟的概念已經被玩壞了。“共享單車本來是一個好創意,但是風投太多,把公園都給占了。”他認為,價值量小的東西沒有必要共享,房子、汽車這樣價值量大的東西才有價值來做共享經濟,他希望把3Q做成是一種真正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將閑置的辦公資源給整合起來。

不過,根據本次媒體見面會上表現的內容,SOHO內部對於3Q項目的定位尚存在一定的討論。現場有媒體提問,這種共享辦公雖然為租戶提供了辦公的方便,但是卻無法為租戶尤其是創業團隊提供他們想要得到的“門面效應”。

潘石屹直言,“門面效應”是過去的老思路,現在的談判更看重合同條款、風險控制,而不是有沒有開奔馳車過來。不過,3Q項目的首席運營官方力維則從潘石屹手上接過話筒補充道,他們這兩天在廣州市中心的珠江新城考察了一些地址,希望在未來能夠滿足租客對“門面效應”的需求。

此外,在多個地區的媒體見面會上,潘石屹都不願意將3Q與創業孵化器相提並論。在本次見面會上,潘石屹也表示,3Q不是專門為中小企業、創業公司服務的,而是為各行各業服務。他希望3Q的共享辦公場所里“越熱鬧越好”,“越亂越有活力”。而方力維在對3Q的介紹中,重點提到了他們有一個名為“3Q相約投資人”的活動,是一個租戶與投資人見面的平臺。

據了解,SOHO 3Q不會新建樓盤,也不會和別的開發商進行合作,而是租用別人的建築,自己裝修、出租,再收租金,這也是潘石屹關於輕資產的思考。潘石屹認為新建樓盤,對於社會來說是一種負擔。有媒體現場質疑,這種模式會不會讓潘石屹成為全國辦公場所租賃市場最大的“二房東”。

潘石屹沒有回避自己會成為“二房東”,但他否認會成為最大的“二房東”。潘石屹稱,3Q是真正的共享經濟,但是絕對不會一家獨大,希望能夠形成一個行業,將價格降低、服務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043

殺戮職場:辦公桌

1 : GS(14)@2012-01-04 00:24:45

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8065&category=daily

Sam加入C老闆公司不久,同事就主動提醒他:「C老闆很喜歡偷偷檢查員工的辦公桌,有時在早上大家上班前,有時是放工後,試過有同事桌面擺放混亂,會無緣無故給上司責罵!」
Sam知道後先把桌面抹乾淨,物品擺設得有條不紊,桌面上除了月曆、文具、工作用的文件夾外,幾乎沒有多餘的東西,Sam心想:「甚麼都沒有,老闆總沒有辦法抽秤吧!」
跟他同期進入公司的Patsy,辦公桌上堆滿了文件,又分別放了有她與男友貼紙相的茶杯及與家人旅行的合照,在角落位置,還擺着幾盆不知名的盆栽;有次不小心打翻了弄得泥土四濺,給主管痛斥了一頓。
三個月後,Sam與Patsy都過了試用期,主管先接見Patsy,再三告誡她要保持辦公桌整潔,說C老闆雖然不喜歡職員污穢混亂,但卻欣賞她的表現,加了她10%薪金。
到接見Sam時,主管說:「C老闆問你是否想長做?為甚麼上班三個月,連私人水杯都沒有,辦公桌上連一點私人物品都不放,你是隨時都準備離職嗎?」Sam無言以對,結果Sam給公司延長了試用期至六個月。

電郵:[email protected]

CK Leu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