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家小公司賭上資本額 搶下奧運轉播權 愛爾達女董事長 槓上蔡明忠的凱擘

2012-6-25 TWM




四年一度的奧運即將在七月二十七日於倫敦開幕,電視圈小兵愛爾達異軍突起,以五百萬美元的史上最高價,搶到台灣奧運轉播權;又槓上蔡明忠擁有的有線系統龍頭凱擘,引發一陣烽火。到底愛爾達是何方神聖?

撰文‧翁書婷

「眼看轉播權就快標到手,沒想到半路殺出程咬金。」過去雅典與北京奧運,都是由台視、中視、華視與民視無線台共同出資,標下奧運轉播總代理,但今年標案卻由愛爾達科技一家獨得,讓業者大呼意外。

「愛爾達出五百萬美元(約一‧五億元新台幣)標價,這是相當高的價碼。」業界人士透露,上屆奧運轉播權四六○萬美元就標到,這次整整多出四十萬美元。

女董愛賽車 中華電曾入股愛爾達成立於二○○○年,資本額一‧五億元,去年營收約四億元,獲利約二千多萬元。論規模或地位,在電視頻道圈只能算是小兵,但小公司敢砸大 錢,以史上最高價五百萬美元,相當於公司資本額的金額,擊敗無線台大老,搶下台灣區奧運轉播總代理,更讓人對愛爾達感到好奇。

要揭開愛爾達的神祕面紗,就要從現年四十二歲的董事長陳怡君說起。皮膚白皙、五官細緻,加上一頭俐落短髮,看起來和一般上班族沒太大差別。

但陳怡君最大嗜好卻是小型一級方程式賽車Go-Kart,在假日的桃園龍潭賽車場,常可看到她身著紅白緊身賽車衣,和男生一起飛馳場中,享受極速快感。

陳怡君友人形容,「她講話速度快如子彈,行事乾脆阿莎力,很敢衝撞。」陳怡君未滿三十歲時,就多次創業,所創的惠得資訊公司,還曾被競爭對手偉仲科技相中購併,陳怡君則被挖角當總經理,能力備受肯定,但最後偉仲因資金不足而倒閉。

陳怡君並未喪志,又看準寬頻影音商機,才花十五天就成立愛爾達。

陳怡君為了創辦愛爾達,四處籌措資金,此時她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台達電前執行副總李健民。因為李健民力薦,愛爾達拿到台達電、普訊創投、聯邦網通的投 資,一舉解決資金問題。「愛爾達Elta和台達電Delta,只差一個D而已,從愛爾達的取名,就可發現兩者關係很深。」陳怡君的友人說。

後來李健民任愛爾達董事長,成功延攬電視圈人才,打好愛爾達的底。○七年,中華電信也入股愛爾達,持有三一%股權。

○八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要黨政軍退出媒體,台達電的股權才改由創辦人鄭崇華個人名義持有,中華電信更撤資愛爾達。

雖然中華電信退出愛爾達,但雙方仍互動密切,愛爾達是中華電信MOD的重要王牌。

看準體育商機 首創數位台二○○○年兩家公司共建線上影音網站Hichannel。○六年至○七年的王建民棒球熱,讓Hichannel暴紅,曾在短短五小時內,湧入十 萬人次,流量暴增七倍。因為一般上班族很難三更半夜爬起來盯著美國球賽轉播,讓陳怡君留意到數位電視的體育商機。

○八年,愛爾達就在中華電信MOD,開闢全台第一個數位高畫質體育頻道。

陳怡君說過:「會看足球節目的觀眾大多會看賽車,也會對街舞、衝浪等運動轉播感到興趣,體育節目非常值得開發。而且,體育節目幾乎不須任何加工即可播出, 取得成本較影劇節目來得低,加上體育轉播常有時差,民眾須隨選才能看得到,是目前數位電視可大展身手的新舞台。」陳怡君為了打造愛爾達體育台的形象與知名 度,除了挖角擁有十幾年資歷的台視新聞運動中心主任蔣任(Jeremy)擔任製播總監;也努力拿下NBA、超級籃球聯賽、日本職棒、美國職棒、美國網球公 開賽、○八年北京奧運、一○年冬季奧運等跨國大型體育運動賽事轉播。

中華電信主管分析,「陳怡君塑造要看高畫質體育頻道就看MOD形象,和中華電信MOD魚幫水、水幫魚;而中華電信要邁向數位匯流,陳怡君扮演重要角色。」 像前陣子林書豪在美國職籃竄紅,陳怡君搭上林來瘋NBA職籃熱潮,讓愛爾達體育台收視率從○‧四飆到二‧一。不僅廣告收入翻漲,也帶動MOD申裝用戶從每 天一千名攀升到一千五百名。

此外,愛爾達還把代理的體育版權轉售給MOD,成為MOD體育節目的主要供應商。

搶奧運 當二房東賣轉授權今年,愛爾達搶下台灣區奧運轉播總代理,這是陳怡君開疆拓土的重要一役。

「這是無線台第一次沒標到,今年沒有棒球賽,倫敦又有七小時的時差,我們也要顧及收益與成本。」電視學會祕書長陳正修表示,○八年北京奧運轉播,無線四台慘賠七千萬元,加上民眾不滿意收視品質罵翻天,這次無線台為顧及成本,不願加碼和愛爾達競標。

既然陳怡君逆勢高價搶標,算盤就要打得很精,她緊掐有線、無線、衛星電視業者咽喉,當起二房東轉授權給其他電視台。「愛爾達對無線四台說,拿出四百萬美元,就可以得到奧運節目轉授權。」業界人士說。

但直到今年四月,雙方價格都還未談攏,引來立委蔡正元關切。

結果,為了全民在無線台可看奧運轉播,史上第一遭由當時的新聞局局長、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楊永明出面協調。「由經建會以﹃一○一台灣高畫質數位電視元年推動計畫﹄編列預算一五○萬美元,補助全部無線台。」楊永明說。

加上無線四台(公視已由政府出資)共同出資二五○萬美元,總共四百萬美元,取得類比與數位高畫質奧運節目轉授權,讓這件事落幕。

挑戰有線龍頭 引爆侵權戰愛爾達與無線台轉授權風波才剛平息,又槓上有線台系統業者。

原來,因為《有線廣播電視法》第三十七條的「必載」保障,過去無線台可以把傳統「類比頻道」搬到有線電視系統播出。有線台系統業者以此法規為據,認為「無 線台也可以把數位高畫質頻道搬到有線系統。」由於今年七月一日起,無線台才全面數位化,政府相關法規並無明確規範,造成模糊灰色地帶。

愛爾達主張,「若數位高畫質頻道上架有線系統,系統業者應找愛爾達談授權才對。」為此愛爾達決定開戰,有線台系統業者龍頭、多達一二○萬的凱擘首當其衝。

六月七、八日,凱擘董事長鄭俊卿收到愛爾達寄來兩封律師函,凱擘說:「函文措詞強烈,說凱擘侵犯愛爾達代理權;第二封律師函甚至限期凱擘三日內回覆。」但 凱擘強調,「五月三十日已經從無線台取得奧運數位高畫質(HD)頻道轉播授權,絕對有權利播出。」愛爾達技術長兼副總程智誼強硬指出,「除了法律保障必載 的類比頻道以外,我們未同意凱擘播出數位高畫質的奧運頻道,而且凱擘新聞稿寫得太誇張,說凱擘取得奧運轉播權,講得好像是他們取得總代理一樣。」雙方對合 約看法不同,各說各話,有如羅生門。

愛爾達槓上凱擘,形同槓上背後大老闆蔡明忠,而且連中嘉、台灣寬頻與獨立系統業者也槓上。一名有線系統業者透露,「因為凱擘侵權疑雲,合約還卡在愛爾達, 照正常程序鐵定來不及開播。」倫敦奧運還沒開幕,台灣轉播權已是漫天烽火,愛爾達與其他系統業者爭議,有待觀察。但就怕部分裝了機上盒的民眾,看不到高畫 質的奧運賽事。

小蝦米對大鯨魚

——愛爾達與凱擘奧運頻道轉授權爭議爭議點 無線台可直接將數位高畫質奧運頻道轉授給有線系統業者?

愛爾達

拿下奧運轉播總代理

轉授權

無線五台

台、中、華、民、公視

《有線廣播電視法》第37條必載無線(類比)頻道

有線系統

業者

凱擘、中嘉、台灣寬頻、台固媒體、台灣數位光訊及獨立系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7

揭秘奧運轉播利益鏈

http://www.xcf.cn/syms/tt/201207/t20120727_333377.htm
「國際奧委會越來越像個商業組織,銷售奧運會賽事轉播權的巨額收入,已經變成支撐奧委會重要的推動力。」研究奧運電視轉播的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駱正林對本報記者稱。

 

  事實上,國際奧委會對奧運轉播權的重視,早在11年前就已體現。2001年,國際奧委會成立了「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下簡稱「OBS」)。自成立以來,OBS參與主導了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以及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殘奧會)之後所有 的奧運賽事電視信號製作。

 

  OBS甚至憑藉其與國際奧組委的關係,壟斷了國際奧委會全會的直播信號製作權。2005年6月,在新加坡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117次全會決定,將2012年奧運會主辦權授予倫敦。這是OBS首次以主轉播方的角色,向全世界所有媒體提供當次全會的直播視頻。

 

  7年後,OBS與倫敦奧運會再續前緣。OBS為此次奧運會註冊了「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倫敦分公司」(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 London, 簡稱「OBSL」)。這家註冊在英國南部西薩塞克斯郡的企業,將成為此次奧運會賽事電視信號的製作方。

 

  「在國際奧委會用以維持運作的經費中,依靠分銷轉播權的盈利已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駱正林稱。

 

  而由於版權購買方與國際奧委會簽訂的保密條款,各家媒體在轉播歷屆奧運會時用以購買版權的費用一直沒有被官方披露。

 

  除了轉播權的分銷,奧運會賽場的官方視頻攝錄設備提供亦是另一塊大蛋糕。松下通過奧運營銷,在最近的兩屆奧運會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

 

  「奧運會的轉播產業鏈已高度市場化,」駱正林稱,「國際奧委會在轉播的佈局和對商業利益的考慮上非常成熟。」

 

  OBS前世今生

 

  事實上,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歷屆奧運會的賽事電視信號製作轉播一般由奧運主辦國的權威電視機構擔任。例如,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就 由日本放送協會(NHK)擔任轉播方,向全世界各國提供電視信號;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轉播方則是美國廣播公司(ABC)。

 

  2001年5月,國際奧委會在西班牙成立OBS,並認為OBS的誕生「開創了奧運轉播的新紀元」。OBS的職責主要是製作今後歷屆奧運會的電視和廣播信號,以及設計、安裝和運作奧運會國際新聞中心(IBC)。

 

  3年後的2004年5月,為了籌備北京奧運會的轉播工作,OBS與北京奧組委合資組建了北京奧林匹克轉播有限公司(Beijing Olympic Broadcasting ,下簡稱BOB)。這是OBS第一次以主要機構的身份成為奧運轉播方。當時,官方對BOB的定位是「一家中外合作經營性質、專事奧運會電視轉播業務的企 業」。

 

  本報記者無法掌握BOB的具體運營費用。不過,2005年11月,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於北京奧林匹克轉播有限公司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中透露,北京奧組委曾向BOB撥款約2.1億歐元用以運營。

 

  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和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是BOB的兩位董事會成員。而BOB的總經理則是馬諾羅·羅梅羅,其擁有超過20年的電視轉播經驗;首席運營官則是從中央電視台體育中心主任崗位上借調來的馬國力。

 

  被BOB僱傭的專業人員亦來自世界各地。例如,游泳比賽由最擅長此項目的澳大利亞人進行轉播,田徑的電視信號由瑞典和芬蘭人共同提供,體操是日本電視人的專項,乒乓球、羽毛球則由央視團隊轉播。

 

  這支有央視高管加盟的BOB團隊,一度還被普通觀眾誤認為是央視組建的奧運會轉播商。以至於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轉播時,一些對比央視和NBC兩個不同開幕式版本,而認為央視版本較差的國內觀眾,就把批評矛頭對準了BOB。

 

  其實,NBC的信號同樣由BOB提供。但作為購買了奧運會轉播版權,而成為「持權轉播商」的央視和NBC,有權利編輯來自BOB的直播信號,這導致了不同持權轉播商轉播北京奧運會時,會出現鏡頭切換不同的多個版本。

 

  來自OBS的數據顯示,擁有4000多名工作人員的BOB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使用1000台攝像機提供了3800小時的賽事信號,全世界20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超過300億人次的觀眾,通過BOB的信號觀看了北京奧運會。

 

  實際上,BOB屬於項目公司,在完成了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所有轉播後,2009年10月15日,BOB清算組向中國商務部申請撤銷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表示BOB完成任務被正式撤銷。

 

  而在倫敦奧運會上,OBS將不再與倫敦奧組委合資,轉而獨立在英國註冊名為「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倫敦分公司」(簡稱OBSL)負責賽事信號的製作。不過,OBS稱,OBSL的職責和團隊組成將與北京奧運會BOB的模式基本相同。

 

  事實上,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OBS已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樣由國際奧委會組織的冬奧會,其規模和影響力遠不及奧運會,歷屆冬奧會的轉播覆蓋面小是個問題。OBS就幫助溫哥華冬奧會首次實現了全球賽事信號覆蓋,以及高清電視信號和5.1聲道的音頻傳送。

 

  曾任北京奧運會BOB總經理的馬諾羅·羅梅羅,同樣擔任了溫哥華冬奧會OBS的CEO,他對公司在那屆冬奧會上的表現極為肯定。

 

  「過去冬奧會僅向一些在冬季運動項目佔有優勢的特定地區提供轉播,例如歐洲、北美等,」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通過OBS,我們幾乎可以向所有的電視媒體提供冬奧會的賽事信號,甚至那些沒有派遣報導團來溫哥華的媒體,都能向觀眾提供高質量的賽事轉播。」

 

  倫敦奧運轉播權大戰

 

  按照國際奧委會的定位,OBS僅負責奧運賽事的信號製作,而分銷轉播權的主體則是歷屆奧運會國際新聞中心(簡稱IBC)。奧運轉播權歷來被全世界各大媒體視為兵家必爭。

 

  巧合的是,64年前的1946年奧運會也是由倫敦承辦,而BBC則在當時出資1000英鎊購買了當年倫敦奧運會的轉播權,開創媒體購買奧運會版權的先河。64年後,奧運轉播權的分銷已更為成熟,費用也幾何級數式地增長。

 

  1958年,《奧林匹克憲章》新增加了對電視版權收入分配的新條款:「經國際奧委會批准,該權力由組委會出售,並依照國際奧委會的指示對收入進 行分配」。國際奧委會將電視版權收入的60%分配給奧組委,其餘的40%由國家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國際奧委會三家分配。

 

  上世紀80年代,在薩馬蘭奇和美國商人的推動下,奧運會的商業價值被快速放大,媒體報導的熱情也因收視率和廣告收入的增長而提升,奧運轉播權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顯現出巨大價值。

 

  隨著新媒體的普及,自2008年以來,網絡媒體購買奧運轉播權的力度空前增加。Youtube已宣佈購買了倫敦奧運會的版權,將向亞洲和非洲的 6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直播。這是奧運會第一次通過Youtube視頻網站,向觀眾提供免費直播,Youtube預計全球將有4.5億網民受益。

 

  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爭奪奧運轉播權的硝煙則更濃烈。數據顯示,自2004年雅典奧運會以來,國際奧委會的電視轉播權分銷收入出現顯著增長。雅 典奧運會時,電視轉播商一共支付了5.97億美元用以購買版權。4年後的北京奧運會,這一數字暴增至17.147億美元。而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今年7月 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2010溫哥華冬奧會和2012倫敦奧運會,在電視轉播權方面的收入已上升到39億美元。他預計,未來下一屆冬奧會和夏季奧運會的版 權收入「最少達到40億美元」。

 

  據《福布斯》雜誌網站報導,作為美國三大電視網的NBC已斥資11.8億美元購買了倫敦奧運會的轉播權,ABC和CBS由於沒有購買,將缺席奧 運會的直播。此外,NBC環球(NBC Universal)集團旗下的子公司Telemundo,作為美國第二大西班牙語電視頻道也購買了倫敦奧運會的版權,至此NBC可謂完勝其它兩家美國全 國性電視網,在倫敦奧運會直播方面獨佔鰲頭。

 

  而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兩地因為媒體業界的格局不同,從而產生了結果各異的轉播權競爭模式。

 

  在內地,央視憑藉壟斷地位早已奠定了獨家購得內地地區奧運分銷的優勢。2009年3月26日,央視宣佈與國際奧委會正式簽署一份協議,內容包括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電視轉播權、新媒體版權以及音像製品版權。這意味著央視將獨享倫敦奧運會的版權分銷權利。

 

  事實上,早在北京奧運會時,央視就在奧運轉播權的分銷生意中獲得了豐厚利潤。據當時報導稱,央視以2000萬元獲得新媒體版權,此後以每家3000萬-5000萬元的價格賣給國內10多家商業網站,淨賺近4億元。

 

  央視並未披露購買倫敦奧運會版權的費用,但由於其下屬CNTV獨家壟斷了倫敦奧運會新媒體直播權,並擁有向國內商業門戶網站分銷奧運報導和視頻點播版權的優勢,屆時仍可複製北京奧運會的商業模式。

 

  這一模式,在研究奧運電視轉播的駱正林教授看來,是由行政干預帶來的壟斷優勢所形成。

 

  「按照國家廣電總局的規定,在內地,只能由央視向國際奧委會購買轉播權再向其它電視頻道分銷。」駱正林對本報記者稱,「而這一規定名義上是為瞭解決不同媒體同時競爭購買版權,導致抬高價格的問題,但實際上維護了央視的壟斷地位。」

 

  除了電視,國內新媒體運營商也面臨同樣的問題。2008年6月,國家版權局、工信部和國家廣電總局曾聯合下發國權聯[2008]3號文件,其中 規定,「為避免奧運賽事轉播權被非法侵害,同時促進我國新媒體的發展,各互聯網和移動平台可通過取得中央電視台網絡傳播中心授權的形式,合法使用奧運賽事 及相關活動的視音頻節目信號。」

 

  上述文件也在事實上堵住了國內商業網站直接向國際奧委會購買版權的路徑。對此,騰訊網副總編輯王永治曾對本報記者稱,「實際上國際奧委會並沒有強制規定轉播權只能賣給一家,只要有播出平台,國際奧委會都願意賣,但在國內就牽涉到相關政策的限制。」

 

  而在香港,電視媒體的充分市場化競爭也帶來新問題:幾家電視台的內鬥差點導致香港市民將無法免費收看奧運直播賽事。

 

  2007年,香港有線電視以逾億港元代價,獲得倫敦奧運會在香港地區的獨家轉播權。而國際奧委會規定,有線電視必須通過免費電視頻道,播放最少 200小時奧運賽事。但香港有線電視的所有頻道均為收費,因此必須與無線、亞視兩家免費電視台合作。但3家電視台就轉播安排的商議一直處於膠著狀態。

 

  直到倫敦奧運會開幕前10天,在香港政府和香港奧委會長達7小時的會議協調下,無線、亞視才同意向有線支付一筆合理費用,再聯合製作200小時奧運節目及播放廣告,在免費頻道播出。此前,無線和亞視曾傳出將獨自向國際奧委會購買奧運轉播權的消息。

 

  並非毫無風險

 

  事實上,央視早在1997年就已買斷了自2000年悉尼奧運會在內的連續三屆奧運會轉播權。數據顯示,央視依靠雅典奧運會獲得了7億人民幣左右的廣告收入,而北京奧運會,這一數字上升到了20億-30億元。

 

  與幾乎將毫無懸念地通過倫敦奧運會轉播權分銷和廣告收入獲得盈利的央視不同,美國NBC雖獨家購得倫敦奧運美國地區電視轉播權,但仍被爆將面臨上億損失。

 

  「美國的媒體已充分市場化。在此環境下,電視媒體投入風險是可以預測的。電視台購買轉播權,一定已對投入和回報有了充分的評估。」駱正林稱,「而轉播權非常昂貴,所以電視機構對市場的考察需要非常嚴謹,不然會背上很大的負擔。」

 

  對此,NBC環球的CEO史蒂夫·博克亦在紐約於今年6月底的一個公開場合對媒體表示,「我們試圖確定NBC購買奧運轉播權的成本,將不會導致公司每兩年一次(即夏季和冬季奧運會)出現重大損失,而我們相信這已經做到了。」

 

  NBC已為倫敦奧運會轉播權支付了11.8億美元。其母公司NBC環球披露,他們共斥資43.8億美元用以購買從2008至2020年四屆奧運會的轉播權。

 

  不過史蒂夫·博克也承認,雖然NBC目前針對倫敦奧運會的廣告收入已比北京奧運會時增長1億美元,但他和他的團隊將無法確保NBC能通過倫敦奧運會盈利。

 

  NBC已通過倫敦奧運會獲得了9.5億美元的廣告收入,未來還可能增長至10億,但股票投資機構米勒塔巴克公司的分析師認為,他們預估NBC在倫敦奧運會的損失可能將達到1億至2億美元規模。

 

  至於損失產生的原因,NBC體育部主席馬克·拉扎勒斯認為,英國與美國的時差將不適合美國觀眾收看重要賽事的直播,這將導致電視觀眾數量的減 少,進一步對廣告收入的增長產生影響。北京奧運時,大約有2.14億美國觀眾通過NBC收看直播,但NBC研發部門主席阿蘭·沃策爾在預估倫敦奧運會觀眾 數量時,卻謹慎地表示這一數字「將超過2億」。

 

  「轉播權一般在奧運會召開前幾年就已開始銷售,當然不排除電視台當時決策購買,但在數年時間內因為昂貴的轉播權交易,導致電視台財務陷入危機的情況。」駱正林說。

 

  而一個在奧運轉播產業鏈上經常被忽略的上游,即奧運賽事攝錄設備提供商,卻依靠奧運會獲得了非常可觀的利潤。

 

  2011年4月,松下宣佈作為國際奧委會TOP贊助商,已與OBSL確定將為倫敦奧運會提供獨家廣播電視的官方指定高清電視記錄格式,此外還將提供高清照相記錄儀和便攜式錄音機等最新設備。

 

  松下中國媒體公關部人士以「涉及合同秘密」為由,婉拒本報記者希望瞭解上述合作的具體細節和所涉金額,不過鬆下負責公共關係的鍛治舍巧常務役員 對本報稱,「奧運會在轉播技術的革新歷史中,一直起著先驅者的作用。松下從首次運用數碼轉播的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以來,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現 了首次高清轉播,一直為奧運會廣播服務公司提供贊助。」

 

  至少在雅典和北京奧運會時,松下依靠TOP贊助商和官方攝錄設備提供商,在終端市場的奧運營銷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松下是雅典和北京奧運官方指定 攝錄設備提供商,這幫助松下在2004年一季度的利潤猛增超過10倍。2008年二季度,松下的淨利潤也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增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60

提供股票行情起家 王志隆躍升MOD最大頻道代理商奪中職轉播 華衛老董扭轉收視習慣

2014-04-14  TWM
 
 

 

一名原本靠提供股票行情資訊起家的無名小將,如何成為中華電信MOD最大的頻道代理商?近日拿下中職電視轉播權的華衛集團董事長王志隆,又將如何扭轉全台上百萬名有線電視收視戶的收視習慣?

撰文.梁任瑋

外商媒體代理商集團MP & Silva今年一月以六年二十一.四二億元天價搶下中華職棒比賽轉播權,跌破所有人眼鏡,讓已轉播中職十七年的緯來電視台黯然退出,震驚業界。

過去,只要家中安裝有線電視,就能收看中職直播,但MP & Silva將中華職棒季賽交給只在中華電信MOD上架的博斯運動頻道轉播,全台四九八萬戶有線電視收視戶的收視習慣也被迫跟著改變,必須購買MOD及數位機上盒,才能看得到比賽轉播,而改變上百萬名球迷收視習慣的幕後人物,正是中華電信MOD最大的頻道商||華衛集團董事長王志隆。

靠博斯高球頻道打口碑

究竟,個性極其低調、極少在媒體上曝光的王志隆是何許人?而他對經營頻道又有哪些獨到本領?

總是穿著Polo衫、休閒褲,喜愛一身運動打扮的王志隆,完全看不出來他是擁有五十餘個電視頻道的董事長。

年近六十歲的王志隆,擁有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系的高學歷,三十年前就跨入有線電視產業。早年他靠著提供電視台股票行情即時資訊起家,一九八九年成立的「長城資訊」搭上一九九○年台股站上萬點多頭行情,建立起事業基礎;後來政府開放有線電視頻道,他看好有線電視是未來的明星產業,也跟著轉進有線電視市場,成立華衛電視台,王志隆並大手筆挖角當年無線電視當家主播眭澔平、璩美鳳等當看板人物,因為話題十足,攻佔不少媒體版面。

一九九七年,國內有線電視市場進入高度競爭時代,在財團背景頻道業者互相爭搶有利頻道位置的情況下,華衛只能列在頻道表的「後段班」,收視不振,很早就在有線電視上嘗試提供互動式服務的王志隆,也決定轉型往衛星直播發展,並開始向海外發展亞洲衛星地面站建置,以C-Sky-Net台灣小耳朵將服務範圍擴展至東南亞印尼、越南與北美地區,華衛在有線電視的頻道則逐漸收掉。

二○○八年,中華電信發展高畫質內容節目平台MOD,在有線電視跌過跤的王志隆,也在此重新找到了一片天。「看準台灣的高爾夫球愛好者都是高所得族群,分級付費的意願較高,王董只靠著一個高爾夫球頻道『博斯高球』,在MOD逐漸建立起口碑。」負責籌組博斯運動網的博斯數位總經理黃敬庭說。

在收視族群穩定下,「博斯高球」每年也能獲得來自於中華電信的穩定營收,找到獲利模式的王志隆,開始大手筆的將這套獲利模式放大,積極擴充頻道數量。

掀電視分級付費波瀾

目前華衛在MOD已有六個體育頻道,為了豐富內容,又成立龍華數位、寰宇新聞台、Asia Travel台,六年來已有五十餘個頻道,在中華電信MOD一百五十個頻道中,華衛集團就佔三分之一以上,儼然成為中華電信單一最大的頻道代理商與供應商。據聞,如今華衛集團每年來自於中華電信拆帳的營收貢獻就達一億元以上。

事實上,中華電信MOD目前有一百四十四萬用戶,博斯運動網則有九十六萬訂戶,雖然和有線電視相比仍有成長空間,但博斯肯花高價來播放中職賽事,無非是希望在短期內衝高收視戶數量,達成在有線頻道上架的期望。

據瞭解,MP & Silva得標中職轉播權後,陸續和多家有線電視頻道洽談授權播放事宜,但普遍意願不高,最後找上曾有合作關係的王志隆,「若中職真的沒人播,可以嗎?」「不如我們就陪他走一趟吧!」外表海派、心思細膩的王志隆在決定拿下中職轉播權時,就是抱持這樣的想法,也顯示他發展數位電視頻道的決心。

「王志隆拿下中職轉播權,卻意外掀起多年來有線電視業者不願意面對的數位電視分級付費壓力鍋。」國內一位媒體代理商總經理分析,由於MP & Silva已用天價標得中職轉播權,博斯每場比賽轉播頻道要付出約一百五十萬元給MP & Silva,如此高額的成本,要談到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願意接受的條件,有很高的難度,但這也讓台灣觀眾必須面對有線電視數位化的問題。

「他對於新技術很有興趣,也很願意砸錢投資。」黃敬庭表示,王志隆經常自嘲:「比別人早一步是先知,比別人早兩步是先驅,比別人早三步就是先烈了!」顯示總是看得比較遠的王志隆,一路走來雖然孤寂,但因堅持品質,終於在數位電視頻道熬出頭來了。

目前一年有一半時間都在印尼經營衛星電視的王志隆,台灣的業務除了龍華數位是由姊姊王淑華負責,其他都交給專業經理人打理,已屆耳順之年的他,能否藉由中華職棒轉播權翻身,大家都拭目以待。

MOD最大頻道商—華衛集團版圖子公司 台灣互動電視 星際傳播 博斯數位 龍華數位

亞洲衛星電視

成立時間 1992 1998 2006 2007 類型 知識類、新聞類、旅遊美食類衛星頻道代理 運動 影劇主要頻道 寰宇新聞台 BBC world news 博斯高球 龍華戲劇

頻道數量 60

10餘個 6 8

資料來源:華衛集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16

湖南衛視收回所有視頻轉播權。央視不開放世界盃轉播。之前被禁的四部美劇據傳也是給央視讓路。央視生活大爆炸馬上上線。 Ai_Xian

http://xueqiu.com/4163927736/29172107
5月8日,湖南衛視宣佈今後旗下節目不再與其它新媒體合作,全部芒果TV自己播放,美其名曰打造自己的視頻品牌,保護版權,不得擅自與新媒體合作!而今年世界盃,中央電視台也不向任何視頻網站開放直播權,而是只通過自家cntv進行網絡播放。而風聲鶴唳的是,有可能意味著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等眾多品牌衛視都可能跟進,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聲音接踵而來,而更多的是悲觀的聲音。

  從前段時間的淨網行動眾多美劇和自制劇下線,到今天湖南衛視宣佈閉關獨自戰鬥,看上去,中國國內視頻網站迎來最灰暗時刻,其實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視頻網站,還有門戶網站,以及一切可能使用廣電系視頻的各類互聯網平台,包含移動互聯平台。

  到底誰逆襲誰?互聯網視頻怎麼辦?

  首當其衝,除了門戶網站,充斥了大量視頻集合的視頻網站,受到影響最大,大有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實際上,也是如此,當類似於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等強勢節目,以及各類電視台投拍的電視劇紛紛在各類視頻網站上上映時,成千萬的點擊,給網站和電視台都打上了一針強效激素,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假如所有衛視停止對視頻網站的版權授權,沒有了節目內容的視頻網站當然要損失巨大。從優酷視頻的排行頻道能清楚的看到沒有了電視台支持的後果:1.電視劇:再也沒有了國產劇,雖然目前流行的都是老片翻拍和泡沫劇,但幸好我們還有TVB和自制劇,也不排除未來有跟電視台合作的自制劇產生2.綜藝:80後一定是從吳宗憲時代的網絡綜藝節目看回來的,國產的綜藝做的好的大多是購買的國外的版權自己打造,但視頻網站同樣可以慢慢打造自己的原創欄目。而目前來看,除了衛視僅有的幾個黃金欄目,目前能進入這個榜單的都是網站的原創。3.資訊:娛樂側重較強的視頻網站,新聞資訊本來就是錦上添花製作,雖然未來趨勢是視頻資訊,但還需要時間,所以影響也不是很大。4.電影基本不受影響,其他內容幾乎都是網友的UGC生成綜上所述:在傳統廣電的這個決定之後,哪怕所有衛視跟進,不再提供所有視頻,視頻網站的日子並不會特別難過。最受到影響的,是綜藝欄目的轉播權,當然,這類節目的轉播權在近年來,一直是香饃饃被眾多視頻網站追捧,遭遇行政命令的禁令,視頻網站是時間考慮自己的綜藝節目了。

  而本身娛樂屬性明顯的國內視頻網站短期內,可能會更加重視UGC內容的生產和推薦,並且在電視劇版權上更加重金投入,以保住最後一塊陣地。

亮劍網絡之後廣電的視頻網站怎麼玩

金鷹網是湖南衛視的官方網站頻道,目前alexa排名1200多名,根據alexa提供的搜索關鍵詞來看,網友最關注的關鍵詞分別為:1.湖南衛視 2.爸爸去哪兒 3.2014 跨年 4.我是歌手 5.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

  從搜索關鍵詞不難看出,每年階段性的重大製作綜藝欄目的確給湖南衛視帶來的不俗的訪問量,但從實際佔比來看,直接訪問官網觀看視頻的流量要遠遠小於其他視頻網站轉播相關節目的視頻量的總和。

  短期來看,封殺轉播這條路,的確能在部分欄目上搶佔先機,轉變網友的習慣,但這種流量並不能轉化成衛視官網的長期精準流量,如果習慣性思維把流量認為是點播次數的話,這樣的收視率數字壯觀,但不能持續,且在收入轉化方面要小於其他視頻網站,道理非常簡單:靠個別欄目撐起的流量,能提升單個欄目的廣告價值,而並不能提升湖南衛視官網的品牌價值,而衛視官網影響力並不能完全等同於湖南衛視的影響力,反而會對網站運營帶來麻煩,比如熱門欄目的廣告收入與網站整體收入倒掛,造成冷熱不均。而這種敝帚自珍的做法又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影響力,因為原來是多通路推廣單個欄目,而現在只有自己的官方渠道,所以廣告價值也相應衰落。

  其實,這樣的封殺在傳統媒體中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在互聯網早期,突入起來的衝擊曾經讓傳統媒體措手不及,也曾經讓他們選擇了用聯合封殺的方式來應對挑戰,但如論壇、博客、微博等互聯網產品,通過UGC的模式,各大互聯網巨頭(以三大門戶為首)借助平台優勢,成功分化了多次封殺。視頻網站的這次封殺也不例外,同樣的,衛視之間的競爭也是白熱化,各類綜藝欄目的同質化就是最好的佐證,實際上,能紅火的欄目,一年也就那麼幾個,也就是說,傳統電視媒體生產的內容,並不完全代表優質和符合市場需求。

  封殺了視頻網站的轉播權,湖南衛視也要面臨多方面挑戰,一是解決自身金鷹網的內容UGC問題,如果一味的成為單向的生產節目,沒有UGC,則倒退到web2.0,靠幾個金牌欄目支撐的流量也價值不大,但如果成為視頻網站運營方式,又面臨互聯網領域的競爭,更要面對老對手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安徽衛視、東方衛視等的競爭,至少他們還沒有明確表示跟進這種做法,即使跟進,也會面臨同樣的競爭。

  另一方面,電視客群的老化是不爭的事實,而這次封殺轉播權,可以認為是一次傳統廣電媒體的轉型嘗試,但互聯網的發展教導我們:互聯網是多樣化的虛擬世界,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閒、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知識結構、道德修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而這些方面的各類現象,造就了當今的互聯網生態,尤其是各種互動和交流的平台。

  如果湖南衛視想通過自制視頻網站來和封殺解決自身的轉型問題,這次舉動,其實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至於坑有多深,跳進去就知道了。

  衛視封殺轉播權,並不能阻止互聯網的正常發展,因為網友的正常精神需求,在互聯網世界有多元化的滿足渠道,而非靠幾個金牌欄目解決,長期來看,網絡媒體的發展,以及傳統媒體衰落之後的人員流動,不論是視頻網站,還是其他互聯網形式的媒體屬性和專業度以及服務深度都會不斷加強。互聯網媒體、新媒體,不是簡單的粘貼和複製,也是專業的媒體平台,有著比傳統媒體更加靈活的運營方式和佈局,輕視互聯網,和短視的閉關鎖台,會加速傳統媒體的衰落。

  除了湖南衛視,我們還要看到全國三千多縣市的三四線電視台目前的困境,病急亂投醫,並不是上策。傳統媒體應該拋開自身的優越性,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互聯網運營方面,而非一些狹隘的小聰明方面。面對封殺,也是給予了國內視頻網站和相關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追趕傳統媒體的專業度,這次封殺恰恰是狠狠的幫忙提速,此次事件,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18

PPTV聚力2.5億歐元拿下西甲轉播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069.html

PPTV聚力2.5億歐元拿下西甲轉播權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08-06 10:46:00

PPTV聚力此次簽下五年西甲中國地區全媒體獨家版權,是國內互聯網視頻行業企業首次拿下世界頂級足球賽事的全媒體IP,也是PPTV體育獨立成立公司後,向“全體育產業公司”邁出的重要一步。

梅西在2013年西甲上梅開二度(圖片來源:中國廣播網)

8月6日,PPTV聚力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PPTV聚力將獲得2015~2020西甲聯賽中國內地、臺灣地區、澳門地區獨家全媒體版權,包括電視、網絡、新媒體及公共播映權等媒體的播出及版權分銷權益。PPTV聚力此次簽下五年西甲中國地區全媒體獨家版權,是國內互聯網視頻行業企業首次拿下世界頂級足球賽事的全媒體IP,也是PPTV體育獨立成立公司後,向“全體育產業公司”邁出的重要一步。

事實上,國內有實力獲得西甲聯賽版權的公司有很多,西甲為何獨選擇PPTV聚力呢?西甲聯盟主席表示:“PPTV聚力作為國內互聯網視頻企業第一梯隊,在體育方面有較強實力,擁有超過2億的用戶,同時,母公司蘇寧雲商集團在線上線下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兩者相結合所推出的‘硬件+內容+服務+電商’商業模式,能夠推動西甲在中國地區的品牌影響力及市場價值的進一步提升,這是西甲聯盟在考慮版權基礎商業回報外更為看重的因素。”

不過,對PPTV聚力來說,2.5億歐元的價格是高是低呢?目前,歐洲頂級聯賽的等頭部賽事版權價格不斷水漲船高,當年新英體育拿下2010/2011賽季~2018/2019賽季的8年聯賽版權的費用僅在10億元人民幣左右。盡管這一價格在當時看來已算“天價”,但與如今西甲的價格相比,新英體育顯然是撿了一個巨大的便宜。

PPTV聚力體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董礫表示,公司之所以押註西甲一方面是皇馬、巴薩等超級豪門的吸引力外,另一方的主要原因在於,許多中國的資本和球員正在不斷湧入西甲。比如今年年初萬達集團4500萬歐元收購馬德里競技20%股權,隨後今年4月,雙刃劍體育又幫助中國財團收購了西甲馬拉加俱樂部95%以上股權。

PPTV母公司蘇寧雲商集團副COO李斌表示:“西甲賽事的直播與版權分銷僅僅是我們西甲運營戰略中的一部分,我們更關註的是圍繞西甲這一頂級IP,進行更加深度的整合性運營開發。” 據悉,PPTV聚力將與MediaPro、雙刃劍體育等合作夥伴開展進一步戰略合作,圍繞版權將中國資源與西班牙聯賽本土資源深耕,將重心更多地聚焦在西甲中國球員深度報道、中西足球文化交流、青少年培訓、商業衍生品開發等方面。

在此次PPTV聚力與西甲方面成功簽約的背後,蘇寧和PPTV聚力的聯動效應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作為不斷深入涉足體育產業的巨頭,蘇寧在足球領域和西甲市場都有著很深的合作經驗,包括對江蘇國信舜天、西甲巴薩等俱樂部的贊助與合作。此外,蘇寧在零售、互聯網金融以及商業地產等方面的平臺優勢也將成為促進PPTV聚力和西甲方面合作的重要基礎,類似西甲聯賽周邊產品的零售及電商服務,類似於此前歐冠足球寶等體育衍生眾籌項目,以及蘇寧遍布全國1600多家門店的屏幕資源,都將成為西甲聯賽未來在中國市場開發的潛在土壤。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46

資本角力體育產業中上遊 賽事轉播權成香餑餑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1-22/964341.html

今年以來,在構建體育生態圈方面,各方資本通過競標賽事轉播權、設立並購基金、直接投資等手段,越來越倚重於產業中上遊。

每經記者 孫宇婷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目前我國體育用品和衍生品產業的產出占比高達80%以上,是體育產業主要支撐,而作為主體產業的體育服務業占比不到20%。也就是說,國內的體育市場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主流仍是“賣產品”,“賣服務、賣體驗”的市場還未真正形成。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體育產業可分為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產業層,分別對應著產業鏈的上遊賽事資源、中遊媒體傳播及下遊體育衍生產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發現,今年以來,在構建體育生態圈方面,各方資本通過競標賽事轉播權、設立並購基金、直接投資等手段,越來越倚重於產業中上遊。

借賽事版權切入體育傳媒

今年以來,萬達集團先以10.5億歐元領銜並購世界第二大體育公司瑞士盈方,後又以6.5億美元收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100%股權,一躍成為世界體育產業龍頭企業。

資料顯示,瑞士盈方與全球數百家贊助商、傳媒機構,以及130家體育組織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系。公司旗下的專業體育電視制作公司HBS一直為全球的眾多賽事提供轉播服務。而美國世界鐵人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鐵人三項賽事運營者和最著名鐵人三項賽事品牌擁有者,占全球長距離鐵人三項運動份額的91%。

緊隨萬達之後,樂視網(300104,收盤價51.75元)參股子公司樂視體育在9月底以超2億美元拿下英超2016~2019年三個賽季在中國香港獨家轉播權。一個月後,樂視體育再度豪擲近1.1億美金買下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內地的全媒體版權,並以7500萬美金戰略入股拉加代爾體育集團,獲得其旗下世界體育集團20%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盡管海外賽事吸引了各方資本競相角逐,但今年最勁爆的賽事轉播權競標則出現在國內市場。在中超聯賽2016~2020年直播權的競標中,體奧動力以5年80億元的天價擊敗了央視、五星體育等知名競標方。

設立並購基金以小博大

相對上述案例中的“土豪”,記者梳理發現,不少上市公司選擇設立並購基金,謀求以小搏大。

今年初,貴人鳥(603555,收盤價37.73元)牽手虎撲成立20億元體育產業基金動域資本。東吳證券近期研報表示,該基金目前已完成投資達到20個,投資並購按計劃高效落實。

就在本月,國旅聯合(600358,收盤價19.92元)參與設立的並購基金也宣布了首筆對外投資,首單花落黃健翔參股公司。11月17日,樂視體育和北京鳥巢文化創意交流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鳥巢樂視體育文化產業基金,基金管理規模達50億元。此外,探路者、雷曼光電等相關概念股也設立了專項基金,欲進一步挖掘體育市場機會。

直接投資歐洲足球產業

除賽事轉播權和私募基金領域的競爭,也有公司選擇直接投資體育事業本身,尤其是入股歐洲足球產業。

比如,今年初,萬達集團宣布以4500萬歐元收購西班牙馬德里競技俱樂部(以下簡稱馬競)20%的股權,並進入俱樂部董事會。作為一只老牌歐洲勁旅,馬競在我國擁有不少粉絲。萬達集團此次高調出手,也是中國企業首度投資海外知名足球俱樂部。

在萬達集團的標桿作用下,被冠以資本運作高手的A股公司——互動娛樂(300043,收盤價17.45元),近期宣布收購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樂部。公司本次收購總金額不超6434.8萬歐元,最終可控制俱樂部股份超過50.1%。

此外,據《體壇周報》報道,由中信資本牽頭的中國收購方已接觸曼聯俱樂部並初步報價,有望收購後者部分股權。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中國資本正成為歐洲足球產業的新力量,將推動歐洲足球在中國市場打開新的版權及商業運作空間,並有望帶動國內足球媒體、營銷、培訓、經紀、設備等生態體系建設。

關註路跑掘金機會

近年來,路跑運動日益受到各個年齡層的青睞。不過,國內路跑相關產業鏈仍顯稚嫩。記者註意到,美國權威雜誌《Runner’s world》一篇名為《在美國跑上一輩子,要花多少錢?》的文章指出,一個美國跑友一生的花費由儉入奢分別是1.4萬美元、5.7萬美元和21.3萬美元。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相比美國,我國的路跑產業尚處於培育階段,短期內很難去量化普通和奢華配置的具體投入額,但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提升,以及大眾對健康生活的關註度漸漲,未來路跑這個領域會很有想象力。

值得註意的是,最近幾年,國內馬拉松賽事呈逐年遞增趨勢。公開數據顯示,在中國田徑協會註冊的馬拉松賽事,2012年為33場,2013年為39場,到2014年就已達到53場。相關產業鏈上,運動鞋、運動服飾、智能裝備、能量食品等領域都已有上市公司涉足。

至於純正的馬拉松概念股,A股市場上,中體產業(600158,收盤價22.74元)近年來已主辦多場馬拉松賽事,其也是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港股市場,智美體育(01661,HK)是最早進入內地馬拉松商業運營的公司,重點發展的體育項目為路跑、群體項目、籃球及足球等。

 

  • 每日經濟新聞
  • 賈運可
  •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82

上課不如實際參與 看選舉轉播也是公民課 公民教育》這裡,連營養午餐吃什麼都能討論

2016-02-22  TWM

接受教育,不只是被動的吸收知識。瑞士的小學,鼓勵學生透過表達建立自我意識,並藉由多語言課程認識他人、學習尊重。

「她說的不對,應該是……。」日內瓦州奧涅公園小學(Ecole d'Onex-Parc)四年級的法語課上,坐在後排的一位男學生突然開口,糾正誦讀習作解答的女同學。站在女孩桌前的導師立刻抬頭,用食指按住嘴唇,提醒插嘴男孩尊重同學發言,再示意女孩繼續。

第一堂:尊重

插嘴是不禮貌的,舉手才能發言在這之前,班上其他十多名學生已爭相舉手發言過一輪,女孩卻只是靜靜地坐著。到了這一題,導師刻意略過其他高高舉起的手,來到女孩面前。

被打斷誦讀的女孩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目光緊盯著桌面,怯生生地重新念出習作上的文字。等她說完,導師到黑板上寫下幾個字,才又走回女孩面前。這一次,在導師鼓勵的眼神陪伴下,女孩一字一字慢慢說出了正確答案。

「très bon!(很好)」導師轉身離開前,微笑地拋下這兩個字。

「你可能預期瑞士像其他國家一樣,有全國性的公民教育課程。實際上沒有。我們認為公民教育非常重要,但反覆討論後,還是決定讓『公民意識』(citizenship)融入整體教育裡。所以無論語言、歷史或其他科目,教室裡的每一堂課,都是強調獨立思考、親身參與、尊重差異的公民課。」瑞士聯邦政府教育專家傑林斯(Alexander Gerlings)說。

在瑞士,基礎教育屬於各州與市鎮的自治權,因此全國二十六個州,就至少擁有二十六套不同的教育系統與教材內容;甚至在同一州內,也可能因不同語言而適用不同的教育制度(例如伯恩州)。直到二○○七年各州政府達成共識、簽訂教育一致性條約(Harmonize Treaty)之前,各州連義務教育起始年齡都不相同。

「這就是直接民主的精神,聯邦政府把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盡可能留給各地區自行決定。」瑞士聯邦教育廳長委員會(EDK)副祕書長哈梅爾(Susanne Hardmeier)說。

對瑞士人來說,教育的意義並不該只是政府由上而下地灌輸知識,應該是協助學生探索、進而實現自我的歷程。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將辦理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最了解當地學生需求的地方政府,也就顯得理所當然。

但在分歧的系統與課程之上,瑞士教育仍有共同的「精神目標」:平等、獨立思考及溝通參與、多元融合。

在瑞士,無論本國公民、外籍人士,甚至非法移民,只要你是學齡兒童,就必須強制入學,接受免費的義務教育,因為教育,是無排他性的基本人權。但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童,沒有選擇學校權利,只能按照居住地就近入學;儘管家長有權讓小孩就讀私立學校,但官方統計,就讀私校的學生,比率不到五%。

第二堂:獨立思考

老師不給評論,讓學生自行討論哈梅爾指出,為實現讓每一位學生擁有平等機會接受教育的目標,各州政府有義務讓所有學校維持相同教育品質。但維持相同教育品質並不等於齊頭式平等,例如日內瓦州,就將社經地位較低或犯罪率較高的區域劃為優先學區(Priority education network),投入更多資源,縮小班級規模、安排專任社工隨班關心學生。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參與,則散見在日常課程中。傑林斯舉例,在他九歲那年,適逢瑞士政府四年一度的聯邦委員會選舉,當天一早到學校,老師就告訴全班同學:「今天有重要的事,大家來看電視吧。

」於是從八點到十二點,整班同學跳過了課表,只盯著電視螢幕上的選舉實況轉播,全程參與了瑞士重要的政治儀式。

「看完電視後,老師要大家提出疑問,或發表感想。我當時對政治一無所知,老師也沒有教導我任何知識,但在問答和討論中,我弄懂了什麼是聯邦委員會、他們平常做些什麼、為什麼要被選出來。」如今,已逾四十歲的傑林斯,仍對這堂特別的「公民課」記憶猶新,「我想老師這麼做,是為了不讓學生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我們憑自己的雙眼,認識一件事。」瑞士獨特的直接民主,讓居民能透過公投,對學校的經費使用、建設等表達意見,間接培養學生參與公眾事務的興趣。「當家長收到一張『是否同意學校蓋新建築』的公投票,和孩子討論該怎麼做決定時,就是最好的教育。」哈梅爾說。

不僅成年人享有直接民主,小學生也可以班為單位推出代表,集結成「學生議會」,體驗民主。議會的討論事項可以天馬行空,「可能向學校要求午餐多吃點肉、少吃點海鮮。他們的目的不一定能實現,但至少是一種尋求共識的練習。」傑林斯說。

多元融合,是瑞士教育最重要卻最困難的一項目標。語言,則是融合並尊重差異的最重要工具。

自○七年實施「一致性條約」後,有四種官方語言的瑞士,統一讓全國學生在八歲時學習第一外語、十歲學習第二外語;但學習什麼外語,則交由各州依使用頻率決定。因此出現靠近法語區的德語州,將法語列為第一外語;靠近德國的德語州,則選擇先學習英語而非法語的有趣現象。

為了讓使用其他母語的外籍移民學生快速融入瑞士社會,各州小學設有專門的語言強化課程,如官方語言為法語、法語母語學生卻僅占五八%的日內瓦州,替六歲以上的非母語學生設計最長一年的「歡迎教室」(Welcome class)。

這批學生按學區入學,但課程期間,只有一半時間和一般同學上課,其他時間就在特別師資協助下強化語言,直到跟上進度。

非母語學生跟上進度前,不必與一般學生一起接受課堂測驗,最長可持續兩年,日內瓦州國民教育負責人盧懷勒(Joelle Leutwyler)說:「這是希望減少外籍學生挫折感,以免影響學習意願。」

第三堂:包容

鼓勵移民學生,在學校說母語瑞士基礎教育講究的多元融合,不只是單向的「同化」;相反地,瑞士不歧視任何非官方語言文化,學校也鼓勵外籍學生與家長以母語溝通。伯恩州基礎教育的家長手冊上就寫著:「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過程中,請你堅持使用最擅長的語言。請讓你的孩子接受額外的母國文化及語言課程,因為學習父母使用的語言,對孩子的良好語言發展至關重要。」課外的母國文化語言及課程,通常由學校與外國企業、外交使館等合作籌辦,在移民比率較高的日內瓦、巴塞爾、蘇黎士、伯恩等城市相當普遍。這類課程也鼓勵其他語言學生參與,以促進相互理解。

「有些國家有成文憲法,有些國家沒有。瑞士的公民教育像是後者,你找不到一套全國的標準公民守則,但你從每個小地方,都能找到一些素材。畢竟,『公民素養』,本來就不只是單一論點,應該存在於各個領域。」傑林斯下了這個注腳。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7

奧運轉播首次出現中國8k屏幕

全球首次8K現場實況轉播正在里約Museum of Tomorrow(明日博物館)舉行。現場采用的8K顯示設備正是由中國京東方(BOE)制造的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這是奧運會轉播現場第一次出現了來自中國的大屏幕。是什麽原因讓里約奧運選擇了BOE 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進行賽事轉播呢?

理由一:超高分辨率

BOE 8K超高清電視分辨率為7680 X 4320,這意味著畫面中有3300萬個像素點,是普通全高清電視200萬像素點的16倍多。即使不在現場,有了它賽場的任何細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理由二:高色彩對比

BOE超高清電視色深達10bit,可呈現10.7億色,使色彩更加豐富艷麗,從而最大程度還原真實色彩,遠遠超越普通全高清電視。即使無法親臨賽場,也能身臨其境。

理由三:超寬可視角度

普通全高清電視由於像素分辨率較低,近距離觀看會出現超大像素顆粒,而影響視覺效果,只適合遠距離觀看。BOE 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像素極高,可視角度達到178度,即使站在屏幕側方,依舊能為你帶來超現場的觀感。此外,當處於標準觀看距離1米左右時,人眼直視覆蓋的可視角度為100度,這意味著人的眼球所有直視可見範圍均被賽況直播畫面完全覆蓋。

理由四:高亮度

BOE超高清顯示產品的亮度最高可達1000尼特,在戶外觀賽時,依然能夠最大程度展現細節和色彩。日照、反光都不會成為你觀賽的阻礙。

理由五:超大尺寸

BOE 98英寸8K電視的尺寸為2228mm x 1764mm(含底座),幾乎和真人等高。放在酒吧或家里的小院兒,觀賞等身大小的運動員在賽場上揮汗爭金,好比就在比賽現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28

3年48億元!蘇寧確認拿下英超3年獨家轉播權

11月18日消息,第一財經獲悉,蘇寧向記者確認已經獲得了英超在中國內地及澳門地區的獨家轉播權,蘇寧與英超此次的轉播合同為其三年,從2019年持續到2022年,三個賽季轉播費用高達5.64億英鎊(折合人民幣48億元),蘇寧旗下的PPTV將承擔英超賽事的轉播。

目前英超在中國地區的轉播商是新英體育,其獲得了2013-2019年英超的獨家轉播權,但其轉播權將在2018-2019賽季結束後到期。

蘇寧三個賽季的轉播費用5.64億英鎊,每個賽季的轉播費將達到1.88億英鎊,而目前新英體育每年的轉播費為1600萬英鎊,蘇寧未來的三年的出價比目前的十倍還要高。

蘇寧每個賽季給出了創紀錄的1.88億英鎊,就此超過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每個賽季的1.67億英鎊,成為英超在海外最貴的轉播權交易。不過蘇寧的出價相比英國國內的轉播權來說依舊很便宜,英國天空體育和電信體育三年的轉播費高達51.4億英鎊,平均一場英超比賽的轉播費就高達450萬英鎊。

蘇寧近幾年在足球方面動作頻頻,投資PPTV不久就獲得了西甲五年的轉播權,在2015年全資收購了江蘇舜天,今年6月又收購了意甲豪門國際米蘭70%的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25

消息稱萬達等10家企業有意競購西班牙最大體育轉播權公司

據路透社報道,消息人士透露,法國媒體大亨Vincent Bollor旗下的維旺迪(Vivendi)以及中國和美國的投資者等10家企業參加競購西班牙最大的體育轉播權公司Imagina。

值得註意的是,知情人士稱這10份出價中有來自中國的中信產業投資基金、中國大連萬達集團,以及美國媒體公司Liberty Media和私募股權基金Advent等。

“來自亞洲、歐洲和美國的競購方在周一提交了各自不具有約束性的報價,”一名直接涉及該交易的消息人士稱。

截至發稿,Imagina、維旺迪、萬達、中信產業基金和Advent尚未就此做出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