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主力產品輸美被海關擋下 三星新機七月上市 宏達電恐失制敵先機

2012-5-28  TWM




宏達電官司繼續延燒,主力產品被美國海關擋下審查,雖有部分產品已經過關,如EVO 4G LTE可如期上市。但是讓投資人不解的,宏達電新款手機理應可以進行迴避設計,為何也捲入這次侵權風波?

撰文‧翁書婷

去年十二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蘋果控訴宏達電手機侵權案,下達限制進口判決後,四月開始美國海關陸續把宏達電三款新機EVO 4G LTE、One X與Amaze 4G擋下審查。消息一出,震驚投資圈,因為這幾款手機是宏達電今年是否能殺出重圍的希望所寄。

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宏達電的市占與營收逐步下滑,為此宏達電一改多種系列的機海戰術,專攻One系列大力反擊三星與蘋果。沒想到就在宏達電努力扳回一城時,卻傳出主打產品被擋在美國海關等審查的消息。

從二○一○年蘋果向ITC提告宏達電侵犯四項專利,再到一一年十二月終判宏達電敗訴,確定宏達電侵犯蘋果六四七號專利,並在今年四月十九日開始實施的產品 禁止進口美國排除令,這起訴訟案已經整整纏訟兩年。宏達電曾表示,「這項專利要規避並不困難,有信心在排除令生效前開發出沒有侵權的產品。」因此當海關擋 下這幾款宏達電新機,投資人心中冒出大大問號,宏達電有充足的時間更改設計,為什麼最新機種還會被扣留在海關審查?

雖終判 美海關仍握審查大權原來排除令生效後,所有輸美宏達電手機都要審查才能過關。「大家以為ITC終判這件案子就結束了,其實這只是第一個調查階段的結束,後 面還有第二個美國海關執行階段,海關對哪款手機會禁,哪款不禁做最後的判斷。」美國凱易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亞樵說。而且海關審查程序較為彈性,不像 ITC明文規定要在某時間內完成固定程序,「這讓宏達電很難精準抓到審查完畢的時間,上市時程很容易延誤,嚴重降低美國電信公司對於宏達電信任度。」一位 資深法人擔心地說。

更麻煩的是,宏達電很難完全排除新機被禁的風險。在美國東岸的華盛頓特區與北加州的聖荷西這兩地海關,有專利律師與法官組成的團隊,專審進口商品有無侵犯 智慧財產權。像宏達電這一案,美國海關召開聽證會,由蘋果和宏達電兩方出席,﹁若蘋果做準備較多,提出有利證據,新機一樣可以禁止。﹂環球商務法律事務所 資深顧問陳家駿則認為「這是場要宏達電退出美國市場,拚個你死我活的殊死戰,不只是要錢,所以裡頭摻雜許多『非法律』因素。」過去十年來,台灣科技公司被 美國ITC以侵犯「在美國註冊或登記的智財」為由偵辦的訴訟案,多到不可勝數,如旺宏、聯發科、茂矽、晨星、威盛、晶電、友達等,但其中多數以和解收場, 最後被判排除令的公司並不多,「晶電與瑞軒這兩家公司也被判禁止進口,但像宏達電走到被海關審查就不多見。」陳家駿說。

瑞軒也遇過 宏達電案更棘手其中,瑞軒以vizio為品牌輸美,被告侵權的是終端產品,和宏達電案比較接近。○九年六月,因為瑞軒被日本船井(Funai Electric)控訴產品侵權,被ITC判決敗訴,禁止瑞軒侵權產品進口美國,但就在千鈞一髮之際,「瑞軒律師做了一個關鍵動作,買了IC設計公司的專 利包,所以最後反訴成功,讓美國海關最後停止排除令。」張亞樵說。

瑞軒案雖也碰過排除令,但宏達電案更棘手。張亞樵認為「這招有用是因為船井公司本身並不是專利大魔王,(如果碰到強勁的對手)很有可能被打得死死的。」律 師話說得保守,其實言下之意不免認為宏達電遇上的對手可是蘋果公司,遠比瑞軒一案棘手得多,像去年七月宏達電花下九十億元買下S3公司,就是看上其專利為 官司解套,但最後沒有反訴成功。

巴克萊科技產業分析師蓋欣山估計,兩款被禁止出口至美國市場的新機估占宏達電美國今年第二季與第三季出貨量高達三五%至四○%之間,由於美國市場占宏達電 總營收約在三成,延遲上市影響不可謂不大。「尤其,三星的Galaxy S III與蘋果的iPhone 5分別將在今年七月與第四季在美國市場正式推出,宏達電等於少了制敵機先的機會!」針對審查事件,宏達電聲明,「(新機)擋在海關審查是標準程序,已經盡 力加速審查進行,目前已有部分產品順利通過審查,並已送達給美國電信公司客戶。」但某位資深法人認為,「四月底法說會中,宏達電就已經知道卻沒有告知,誠 意不太夠!」

新聞辭典

ITC國際貿易委員會

美國的智慧財產權人可用此管道保護其智財權避免受到侵害,防止美國產業因進口產品不公平競爭而遭到損害。

蘋果647號專利

指手機自動識別電郵信箱、號碼、地址,連接至行事曆、撥號鍵盤及地圖等程式。

宏達電與蘋果專利大戰始末

ITC調查階段

2010/3

蘋果向ITC提告,認為宏達電侵犯四項專利

2011/7

2011/12

ITC終判蘋果,確認宏達電侵犯647號專利,排除令於2012/4/19生效。宏達電可向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上訴ITC初判認為宏達電侵犯其中兩項蘋果專利

美國海關執行階段

2012/4

美國海關開始執行排除令

2012/5

宏達電證實多款新手機在海關被審查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2

六五○○億產值消失、台灣輸美早已零關稅… 中韓FTA 他們說錯了什麼?(116-119)

2014-12-04  TCW

 

中韓宣布完成FTA的實質談判,激起台灣各界的焦慮。一方急著藉中韓FTA的衝擊推動自由貿易,另一方則急著澆火。但是,在兩方激烈交鋒下,FTA的真相,不能不釐清。

撰文‧楊卓翰 研究員.蔡曜蓮中韓FTA完成實質談判,對台灣有什麼影響?看了最近的報導,大家都會說出新台幣六五○○億元這個關鍵數字。經濟部說,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對台灣工業生產的衝擊達六五○○億元。

但是這個數字到底有幾分真實?台灣又應該如何因應?至今,各方媒體都仍在各說各話,《今周刊》追溯源頭,徹底還原中韓FTA的真相。

首先,這個數字究竟從哪裡來的?《今周刊》追蹤到這六五○○億元的「始作俑者」——工研院產經中心區域研究部經理陳志強。原來,經濟部大肆宣傳中韓FTA衝擊的天文數字,就是出自陳志強的預測團隊。《今周刊》專訪陳志強時,他表示自己壓力很大,還特別拜託記者:「一定要把前提講清楚,要不然團隊又要花很多時間解釋。」三大假設 經濟部沒講清楚經濟部在今年七月時的一份報告,引用陳志強研究中韓FTA對台灣製造業的影響,指出最差的情況在未來三至五年,可能衝擊四大製造業,也就是資訊電子、化學工業、金屬機電、民生工業,總額高達六五○○億元。六五○○億元,遂成為經濟部宣傳的重要數字。不過,陳志強沒想到,這份初步報告,卻被經濟部拿來作為政府的最終評估。「我們是用模型跑的,模型分析的時候,一定有它的限制性,要達成最壞的狀況,有三項重要的前提假設。」這三項假設,分別是:第一,假設中韓兩國全面調降進口關稅至零關稅;第二,韓國企業對FTA的利用率是百分之百;第三,台灣和中國沒有把︽服貿︾和︽貨貿︾簽完。更重要的是,這些假設,陳志強直言:「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首先,陳志強指出,假設兩國全面零關稅,是非常不可能的。「我們現在是假設,中韓四大製造業全面降成零關稅。但是,每個FTA關稅調降的時間和幅度都不一樣,我們沒辦法一一做模擬。但為了能對這個議題進行初步分析,所以我們選擇用較為全面的角度,先假設全部調降到零。」不過這個初步分析,隨著中韓FTA釋出的消息,已經和現實不符。「我們已經知道,中國汽車產業並沒有開放整車進口,不是全面開放;而且零關稅目標是二十年內達到九○%,而不是一○○%。」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質疑。換言之,這個模擬情境已經不攻自破。

FTA利用率 才是隱藏關鍵第二,也是在任何FTA協議中最關鍵的,就是企業的「利用率」,而FTA的眉角,也在這裡面。「調降關稅自然是好,但是企業實務上,也要會用才行。」陳志強解釋:「因為廠商在實際報關時,能不能適用到免稅項目,還是要看實際狀況而定;另外就是原產地的證明,也影響最後能不能免稅,利用率就是用來看FTA到底有沒有用。」因此,就算FTA簽的自由化程度再高,如果企業沒辦法利用,也是白搭。而經濟部就是假設韓國的企業利用率是百分之百。但是現實是,今年四月,韓國政府公布了過去十年簽的九件FTA中,廠商的利用率統計數字,九件FTA平均利用率只有六六%;而對東協FTA中,更只有三八%。

貿易零關稅 到底誰免稅?

其中最高的是對祕魯F TA,利用率高達九二%。不過,陳志強也指出:「這是因為它的規則很簡易、產品項目也少,所以企業應用上不難。但是,韓國和中國的FTA利用率不可能那麼高。」從韓國和各國簽的FTA中,還能看出另一個隱藏的事實,就是企業大小與利用率有著明顯相關:大企業的利用率,遠遠高過中小企業。「大企業還是有很多法務資源,它要搞懂對方國家的稅務對它們來說很容易,但是中小企業沒有這種能力。」「因此,韓國政府現在也很苦惱,也想要提升中小企業的利用率。韓國政府怎麼幫助中小企業,值得台灣注意。」陳志強也提醒,中小企業雖然利用率不及大企業,但仍享有一定程度的關稅優惠;而且台灣的企業結構與韓國不同,大企業與中小企業規模不像韓國那麼懸殊。不過,零關稅優惠到底是誰拿走,的確是問題之所在。

台灣對外FTA簽得再多、零關稅貿易量再高,應該著眼的必然是中小企業的利益。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和中研院院士胡勝正都指出,占台灣出口量最大的資通訊產業,多半享有ITA(資訊科技協定)的零關稅優惠,因此,對於台灣最重要的電子業影響不那麼大。

不過,中經院區域發展中心主任顧瑩華卻指出,太過仰賴ITA,其實才是台灣出口產業結構的問題所在。「中韓FTA不是台灣的末日,零關稅也不代表競爭力變強,不用過於渲染;但是因此輕忽其影響,非常要不得。」她說。

「舉台灣對美國出口為例,出口額約有八○%零關稅,這是事實;但是,大部分集中在資通訊產業。」顧瑩華說:「因此對韓美FTA簽了之後,雖然我們的總貿易量並沒有變,但是非零關稅的出口品卻是下降的。」換言之,ITA雖保護了電子業;但是未被關稅所保護的傳統產業,包括化學、金屬、電機、民生製造業等,卻免不了關稅衝擊。

顧瑩華解讀,「如果以對美出口『八成零關稅』作為『台灣不需要FTA』的理由,這是標準的倒果為因。」她強調,正是因為傳統產業的出口優勢逐漸喪失,才讓台灣出口逐漸集中於電子業。

誰能幫中小企業 就是好FTA顧瑩華說,「現在出口有關稅的,例如紡織、成衣,或是石化、鋼鐵,總產值可能比不上一家電子業,但是他們雇用的勞工數量卻遠遠高過竹科。」中韓FTA對於竹科可能沒有影響,但受傷的卻是更多勞工。

五到一○%的關稅,對毛利高的電子產業或許不是致命傷,但對許多傳統產業來說,無疑是把獲利變虧損的那一根稻草。工總理事、建大輪胎董事長楊銀明就說:「自從韓國和東協簽FTA後,我們賣到印度的輪胎硬是多了五%的成本,對於傳產來說,競爭變得更困難了。」曾任中華工業開發銀行副總經理的張忠本也指出:「在一二年韓美FTA生效之前的三十個月,台灣和韓國對美出口平均成長約一八%,差距不大。但生效後三十個月,台灣非零關稅出口美國平均衰退二.一%,韓國仍持續成長,台韓出口美國成長率,台灣落後擴大到六.三%。」在這當中,金額不大、主要卻為中小企業的非零關稅產業,才是最需要FTA優惠的對象。

支持貿易自由化的經濟部,急著用六五○○億元的數字喚起民眾對貿易協定的重視,但這樣的數字未免「廣告不實」。但反對自由貿易的另一方,也輕描淡寫中韓FTA的衝擊,反而忽視了自由貿易協定真正應該幫到的產業。也許,在正本清源後,我們更能客觀看待中韓FTA的衝擊及因應,在光譜的兩端間,取得一個理性的答案。

從FTA利用率,才能看出簽了對誰有用!

FTA利用率代表企業實際能從FTA中得到優惠關稅的比率,韓國至今的FTA利用率也僅66.9%,是大家忽略的事實。

至於企業規模與FTA利用率的關係,大企業優惠程度都高於中小企業,也值得台灣在簽署FTA時注意。

美韓FTA生效後,對台灣出口衝擊大美韓面板零關稅生效同一時間點,韓國面板出口美國逐漸與台灣拉開距離?

2012年1月美國對面板產品稅率為6.83%,當美韓FTA生效後,產品立刻達成零關稅,美國進口台灣與韓國的面板高下立判。

?而台灣出口美國總量雖然不變,但韓國出口成長卻超越台灣當客觀的數字變得不客觀…「6500億元」報告作者陳志強:冷汗直流!

「這陣子看到媒體上6500億元傳來傳去,我都直冒冷汗!」工研院產經中心區域研究部經理陳志強說:「我必須說,很多人在用我們的數字時,都沒有把假設前提講清楚。」在韓國釜山產業大學留學的陳志強,在工研院專門研究韓國總體經濟與科技產業政策,還當過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的直屬長官。不過陳志強沒想到,他與團隊的一篇報告,竟會成為各界對中韓FTA爭論的關鍵:支持貿易自由化的論者以這6500億元衝擊大作文章,而反對者則不斷攻擊金額灌水。更讓他心急的是,大部分人對研究的基本假設都沒有掌握好。「任何模型都有假設,不能先講結果,卻不講假設。」在陳志強的模型中,除了零關稅和利用率的兩個前提,預測最後的假設,就是假設台灣沒有辦法順利簽署兩岸的協定,而這自然也成為政府在灌輸民眾中韓FTA時大力宣揚的角度。陳志強強調:「真正的中韓FTA衝擊,還是要等內容公布之後,才能去做嚴謹的模擬分析。」他透露:「我的壓力很大,全台灣都在看我的數字。」陳志強認為,政府和中經院、工研院、工業局的三套預估數字應該整合,「最好的情況下就是把數字整合後,有一套標準的說法。」不然在人云亦云之下,原本客觀的數字,反而容易失去客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403

大量客製化、工廠建立更有效率生產線 不輸美、德日企果敢挑戰工業仙

2015-09-28  TWM

席捲全球產業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目前由德國領先,美國和日本緊追在後。日本除了大企業之外,中小企業也極力從工業四.。中找出新商機,把可能帶來的衝擊化為勸力。

全球的各種物品透過網路相互串聯,就叫物聯網或虛實融合系統(Internt ofThings,IoT)。再把它應用到製程上,就是工業四.0,先驅是德國的西門子,美國也以奇異電氣為首在後積極追趕,日本則正力圖進入目前由德美兩強主導的這個世界。

從材料的調度、生產到服務的提供,企業與企業間供應鏈的活動,都透過網路連結。工廠內由於機械設備間彼此連結,就不再需要人力介入。資訊的交換量與分析力都大幅提升,也將從中衍生出新服務。

針對這樣的工業四.0,日本經濟產業省關注兩件事,一是「大量客製化」,也就是藉此由單一產品的大量生產栘往客製品;二是工廠可望開始自行建立更有效率的生產線,縮短前導時間。

建立不仰賴人力的生產體制

日本的富士通同時加入了德國的四.0推動組織,以及美國的四.0推動組織工業網路聯明IIC。

該公司產業暨流通營業事業群的熊谷博之說,「德國是透過討論實現標準化,美國則是不斷累積實證實驗,目前慼覺IIC的行動較快。」王於日本,經產省官員說「現在才有一點火燒屁股的感覺。」

九月十日,Panasonic與富士通等多家資訊企業參與了「產業價值鏈倡議」Industrial ValueChain Initiative)這個聯盟的活動。前身是日本機械學會研究會的它,成立於一五年六月,主要宗旨是深入探討物聯網時代的製造,主導者是法政大學教授西 岡靖之。

西岡靖之說,IVI無意追求日本主導下的製造標準化,或是共通機制的建立,「而是希望建立較寬鬆的標準。一旦追求嚴密的標準化,就會牽涉到強制力,那會讓一些企業比較難加入。企業的核心技術還是可以保留不對外公開,我們只希望提供能夠活用的機制供選擇。」

五月在政府主導下,日本也成立了一個「機器人革命倡議協議會」。西岡說,「它是由政府所主導,由上而下地向企業經營者揭露發展的方向性:IVI則是根據企業在生產第一線的實際課題,不斷拿具體的例子討論。二者切入角度不同,但希望能順利合作。」

但在這段期間,四.0的浪潮還是會從海外無情來襲。

「國內已經有零組件製造商接到德國汽車商通知,『照這樣下去,兩年後沒辦法再向你們進貨』。」NEC第一製造業解決方案事業部的銷售促進部長關行秀說。

由於車商等製造業的供應鏈全球化,安全與品質標準已經不像過去那 容易控管,有效的解決之道,就是在零組件的調度上或製造工程中活用資訊科技,建立不仰賴人力的生產體制,還要建立生產後能夠追蹤產品的管理機制。

中小企業拚「聯手接單」

除了大企業的聯盟外,日本也有市鎮上的小工廠,果敢地挑戰工業四.0。善於板金加工的今野製作所、AIS、西川精機製作所這三家東京舊社區的中小企業,自 一四年九月起,共同導入了西岡教授開發的生產管理系統「Contexer」,透過它彼此相連,希望實現中小企業版的工業四.0。

「我們對今後東京的中小企業能扮演什 角色感到很有危機感。低成本的量產我們比不過海外,但光靠承包生產大企業設計的東西,已無法存活,我們必須變換為更新的業態土今野製作所社長今野浩好說。

三家業者目前都用Contexer做生產管理,再因應各自第一線的要求修正系統。三家公司雖然都擅長板金加工,但今野的強項是溶接,AIS是彎曲加工,西 川則是機械加工,各有所長,未來會力求「聯手接單」。一五年度開始,這些小廠把應用資訊科技的目的,從「追求效率化」這樣的守勢,轉為發揮技術力的攻勢。

西岡說,「日本中小企業比大企業還有機動力,也有很多只有它們才做得到的事。這樣的變化反而是機會土未來,說不定是由市鎮上的小工廠引領日本的工業四.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03

乏新經濟股 恒指跑輸美股

1 : GS(14)@2016-09-09 04:52:25

■全球五大市值公司全為科技企業,其中以蘋果公司稱冠。 資料圖片



【財經專題】恒指成份股欠多元化,港股長期「跑輸」美股。有專家指,這是因為恒指側重舊經濟股,縱然「蘋果概念股」瑞聲科技(2018)剛成為藍籌股,亦難令港股隨新經濟「起飛」。


標指3年升32% 恒指升5%

近年美股屢創歷史新高,而港股最近才僅見年內新高。過去三年,恒指累積升5%,而標普500指數則累升32%。豐盛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及中國銀盛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認為,港股漲幅不及美股,因為恒指成份股欠多元化,且過份側重金融股。黃國英稱,騰訊(700)過去五年漲幅強勁,但恒指仍原地踏步,可見其他行業股份表現何其疲弱,尢其是金融股。郭家耀則稱,舊經濟股盈利表現不現想,恒指金融股比重過大,雖然內地資金近期湧入港股,但因市場缺少如騰訊的「領頭羊」,港股難出現牛市。他又指,由於港股的結構,其或長期跑輸美股。恒指金融業比重為45.05%;計及瑞聲,資訊科技業比重亦僅11.29%。另一邊廂,標指資訊科技業比重為21%,生命科技業比重約3%,而金融業比重則約16%。黃國英表示,其實美國僅兩成上市公司上升,其餘表現平平或差勁,惟因「強者越強」,該兩成股票能拉動指數。港股漲勢不及美股,他認為問題癥結在於新經濟可於短期內孕育超大型企業,但恒指缺乏該種類型股份。



全球五大市值公司全為科企

從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的變化可見,新經濟股已主導環球市場。15年前,僅一間科技公司微軟名列全球五大市值公司,但現時五大市值公司全為科技企業,分別為蘋果公司、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及facebook。過去三年,騰訊累漲約178%,恒生金融分類指數累升不逾1%,於恒指比重達10%的滙控(005)累跌30%,但標指資訊科技業指數則累漲55%。對此,黃國英認為港股恐長期「半生不死」。記者:賴俊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8/197638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142

內地輸美鋁品 被指取道越南避稅

1 : GS(14)@2016-10-16 07:35:17

【明報專訊】隨着美國鋁廠業界關注愈來愈多內地擠壓鋁型材及半成品運至墨西哥囤積,包括《Aluminium Insider》等行業網站報道稱,自今年4月起有更多鋁半成品從墨西哥轉口至越南,轉移美國業界監察視線。

內地鋁商業界之一的忠旺(1333)登陸美國市場,合併美國Aleris方面,則被當地工人團體USW去信美國財長傑克盧介入,圖阻止交易。內地更派員到美國商務部,尋求解決方案。

忠旺併美Aleris 工人籲財長介入

繼美國《AMM》去年報道,當地業界關注到內地鋁商將半成品轉運到墨西哥避開監察視線之後,《Aluminium Insider》及《Harbor's Aluminium Report》等跟進稱,發現自今年4月起,有愈來愈多囤積在墨西哥的鋁半成品,轉運到越南,單是今年5、6月份,已經幾乎達到25萬公噸鋁擠壓材,《Harbor's》8月底時更表示,還有28萬噸正在等待付運越南。

一方面,有愈來愈多內地鋁半成品從墨西哥轉運越南,另一方面,鋁擠壓製品開發商在8月底時宣布以11.1億美元代價,合併美國Aleris Corporation,但是被美國聯合鋼鐵工人國際(USW)去信美國財長傑克盧提出反對,並指忠旺迴避美國法律之嫌,收購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有影響。Aleris亦有聘用900名USW成員,因此引起其關注。

同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9月底亦舉行聽證會,中國有色金屬協會亦有提出呈請,回應美國業界中國政策主導下製造過剩產能推低鋁價的指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99&issue=20161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1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