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群聯兩度讓利 牽巨人的手打天下

2010-11-8 TCM




十月二十五日,群聯電子宣布與全球DRAM模組龍頭金士頓(Kingston)合資,成立一間專攻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mbedded NAND Flash)的新公司。金士頓成立二十四年來,第二次和其他公司合資。

嵌 入式快閃記憶體是半導體產業的大商機,明年,隨著iPad等手持式裝置成長,市場將成長至少三成,一支iPhone4,就有十六到三十二GB的快閃記憶 體。在記者會現場,所有人追問的是,群聯是台灣最早擁有這項產品的公司,為何放棄利用高價產品衝高營收的好機會,反而和金士頓成立合資公司,且群聯的持股 只有四成,讓大餅和其他人分享?

「有些人選擇什麼都自己做,苦練工夫,結果錯失市場機會,」三十六歲的群聯董事長潘健成說,與其自己什麼都拿,不如「讓利」,吸引其他更互補的夥伴,幫群聯一起打天下。

這 正是潘健成的高招。十年前,初出茅廬的潘健成,在工研院育成中心創業時,就拿手上專利和幫東芝研發記憶體新應用做誘因,換到東芝願意投資群聯的記憶體控制 晶片,進一步成為大買家。現在,東芝一年採購群聯記憶體控制晶片的量,超過兩億顆,群聯也因此成為台灣營收前十大IC設計公司。從二○○六年開始,除了金 融海嘯那年,每年每股稅後盈餘都超過十元。 群聯主打的快閃記憶體,最常用在數位相機的記憶卡和隨身碟上,屬於電腦的周邊配件,過去在台灣並非熱門技術,加上這兩年消費不振,快閃記憶體的市場也停滯 不前。

沒想到,今年在iPad帶動下,平板電腦等手持式裝置,成為PC之後最受歡迎的新運算平台,當其他台灣廠商還在研發嵌入式快閃記憶體產品時,群聯不但已經有了產品,還搶先跟金士頓合作。

幫海力士墊款 攜手打進手機品牌大廠

這個轉機,要從潘健成再次讓利說起。

時間回到二○○七年,韓國記憶體大廠海力士(Hynix)營運告急,群聯和海力士原本只有買賣關係,但為了幫助海力士,群聯分四次預付海力士新台幣三十七億元的貨款;這個數字,是群聯當時資本額的二‧六倍。

「那 個時候,海力士內部還在討論,要不要繼續生產快閃記憶體,」潘健成回憶,為了幫助海力士,群聯甚至用比行情更高的價格跟海力士買進記憶體,「外面賣六塊 半,我跟他買七塊,」潘健成說,就是要力挺到底,他心裡先打過算盤,付出的是貨款,就算海力士真的停止生產快閃記憶體,還是收得回來。

「那時,他們的人對我們也很夠意思,」潘健成說,利人即利己,海力士後來就找沒有開發過嵌入式產品的群聯,一起搶攻歐系手機大廠嵌入式快閃記憶體的晶片訂單。

手機的嵌入式記憶體產品技術要求和開發成本都高,潘健成舉例,「快閃記憶體最怕斷電,資料遺失,」很多連人都感覺不到的瞬間斷電,就可能造成隨身碟裡資料消失,「救都救不回來。」

「一 般公司只是隨便插拔幾次,看看資料還在,就認定控制晶片沒有問題,」潘健成說,這家手機廠客戶卻是設計專門的測試程式,每十毫秒就斷電一次,「就像檢查一 個牧場柵欄,你每隔十公分推看看會不會搖晃一樣嚴格。」沒有歐洲的精密設備,群聯工程師只能一行、一行的檢查程式碼,猜測資料消失的原因。

像這樣的問題,這家手機廠一列就是上百個,等於是群聯最嚴格的教練,群聯磨了近兩年,今年初終於推出合格產品,成功打進一線品牌。

壓對產品,眼看市場就要起飛,但仔細分析,潘健成發現,光有技術,群聯還是勝算渺茫。因為,根本不可能打得過像三星(Samsung)這樣,既有技術、又有通路和產能的巨型企業。

讓金士頓占六成股 主動提議,馬上拍板定案

今 年,金士頓也推出了自己的嵌入式記憶體產品,和群聯競爭。金士頓所擁有的品牌、封測產能與客戶關係,都是群聯想要卻沒有的本事,但嵌入式市場需要大量的客 製化服務,群聯的技術能力和專利,則比金士頓更勝一籌。雙方手上各自有牌,問題是,群聯要怎麼把比自己營收大五倍的競爭對手,變成合作夥伴?

九月初,潘健成主動到金士頓竹北辦公室拜訪金士頓創辦人孫大衛,他向孫大衛分析,雙方如果不合作,最後市場會被其他對手整盤拿走,孫大衛有點動心。

「原本金士頓的提議,是雙方持股各占五成,」潘健成卻主動表示,群聯只需占四成股份,他告訴孫大衛,「因為研發只有初期出力,後面的業績都要靠金士頓開拓(如果我占五成),是我吃你豆腐。」這個提案吸引孫大衛馬上拍板定案,當天下午,金士頓就決定和群聯成立合資公司。

如 果自己做,十元的生意,群聯可以通吃,但現在卻只能拿到四元,「這一行講究的是義氣,」潘健成講這句話時,帶點電影《艋舺》的感覺。讓利的核心,其實是要 跟夥伴的利害牢牢綁在一起。「你知道嗎?我很多客戶老闆,很喜歡問我未來記憶體的價格,」潘健成說,「你說,我該怎麼講?只要我說跌,客戶馬上延後出貨, 跌價損失算群聯的;但如果我說漲,客戶也會提前下單。但我是今年第一個說快閃記憶體會崩盤的人。」

就是這種真實直率的風格,潘健成建立與客戶長期互利的信任,讓群聯在隨身碟市場飽和後,還能持續以小搏大,殺出一條新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94

財散人聚 每年提撥30%獲利與員工分享 林賜農「讓利」經營學 從小學徒變身全球拖鞋大王

2011-4-18  TWM




從經營本業的海灘拖鞋,到與台塑合資的塑膠管廠,甚至投資越南房地產與高科技產業,林賜農都取得了勝利。這位只有初中學歷的工廠學徒,如何靠﹁讓利﹂,把公司變成世界第一?

撰文‧胡釗維 攝影.陳俊銘想像一下,有一天,你們公司的學徒變成了老闆,就是蹲在工廠不起眼的角落、那位你連面孔都記不起來的小弟。結果,學徒變成老闆後,還把這家公司變成世界第一。這個人,叫林賜農。他現在是山冠興業董事長,全球品牌客戶最多的海灘拖鞋代工大王。

初見林賜農,是在越南的胡志明機場,他的個頭高大,始終帶著笑容,但第一時間卻無法想像眼前這個人,竟是掌握全球品牌客戶最多的海灘拖鞋代工大王。等車時,他忙著替同行的部屬搬行李,還為他們點菸,未經介紹,還以為他是董事長特別助理,甚至可能更像貼身保鑣。

本事

每 一元資本創造出將近四十元的營業額林賜農的舉止低調,但山冠的工廠卻是大得驚人!驅車進入胡志明市一個偏僻小鎮,山冠占地二十萬平方公尺的大工廠就矗立眼 前,一旁還有兩棟建築物興建中,也全是山冠的工廠,當地官員說,這個工業區目前就只有這家工廠,是當地政府為了山冠而新設的。

特別禮遇山 冠,原因在於山冠為這個偏僻小鎮創造出上千個工作機會。這家工廠每年可生產超過一千二百萬雙海灘拖鞋,全球約兩成的海灘拖鞋來自這裡,一年營收將近二十億 元,包括愛迪達(adidas)、彪馬(PUMA)、斐樂(FILA)、LACOSTE、Reef與DIESEL等品牌都在此生產。

不只品牌客戶眾多,山冠的本事還在於能從低價的藍白人字拖,做到每雙單價超過兩萬元的真皮拖鞋。這款去年由PUMA與知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合作開發推出,現今全球單價最高的限量海灘拖鞋,是以褐色蜥蜴皮手工打造而成,許多好萊塢明星全成了愛用者。

而 且,山冠的資本額僅新台幣五千五百萬元,等於每一元的資本,就能創造出將近四十元的營業額,堪稱高資本周轉率的公司,簡單說,就是能將每分錢運用到極致的 公司;這類公司若屬製造業,多半係採薄利多銷方式贏取市占率,不過,生產低單價海灘拖鞋的山冠,其淨利率竟超過一○%,較國內運動鞋代工大廠寶成工業、豐 泰企業等還高出至少一倍。

林賜農的事業還不只於此,山冠與台塑集團在大陸山東與河南各有一座合資工廠,生產PVC塑膠管,合計年營收超過十 五億元;他在胡志明市、大陸廣西南寧與台中還有土地或住宅開發案,合計將近十筆,當中最大的一塊,是在胡志明市近郊,超過五十公頃的集合住宅開發案;此 外,林賜農還是國內上市櫃公司順天建設、晶采科技與永捷高分子的董事,另外還身兼一家大陸職業學校的董事長。

崛起

只 花五年就將山王的世界第一再拿回來從傳統製鞋業、到化工,再跨足房地產與高科技業,林賜農這位全球海灘拖鞋大王,其實只是個初中學歷的彰化鄉下小孩。小時 候,家中無法支持他升學,當學徒成了唯一出路,十六歲那年,林賜農就投身海灘拖鞋這個行業,當時引領他入門的,是歐都納的董事程育才,林賜農跟著化工背景 出身的程育才十多年,從中學到了生產海灘拖鞋的關鍵|| 發泡技術。

如今已是國內最大戶外休閒品牌的歐都納,前身為山王工業,程育才是創辦人,民國六十四年成立後,曾經有過只花五年就成為全球最大海灘拖鞋供應商的輝煌紀錄,當時的林賜農就是在山王從學徒做起。

只 是,隨著同業陸續赴大陸設廠,山王卻因不願離鄉背井,堅不西進,受傷尤其嚴重,甚而導致全球海灘拖鞋大王的地位隨即讓出。當時,正值民國七十年代初期,中 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的鞋業加工開始崛起,這時候的台灣,「原料成本大幅上漲、缺工問題又開始浮現。」歐都納董事長程鯤分析了當年的狀況,因此台灣業者在外 銷市場節節敗退,九成被逼著退出。

當中,拖鞋工廠的處境尤其難堪。拖鞋,在台灣鞋業代工領域中,是個「被刻意忽略的行業」,倒不是因為市場 小,相反的,其市場大得驚人,但因為單價低,和運動鞋相比,拖鞋的出廠報價連五分之一都不到,因此工廠難賺錢;另一個鞋廠不願碰拖鞋的原因則是,拖鞋的淡 旺季太明顯。山冠越南廠總經理李俊彥即指出,拖鞋的淡旺季出貨量差距可能達一百六十倍之多,因此增加不少生產難度。

利潤微薄,加上生產難度極高,拖鞋堪稱鞋業代工中的「冷灶行業」,卻也在山王決定退出的同時,林賜農選擇接手另成立山冠興業,那一年,他已三十四歲,和多數創業者相較,已屬年長,然而他只花了五年時間,就將山王的世界第一再拿回來。

民國七十年代初期,根據經濟部統計,山冠是當時台灣所有鞋類中出口量最大的業者,一年的海灘拖鞋出口量超過八百萬雙,他是怎麼辦到的?

「山 冠只求品質與交期,不跟供應商殺價!」一位山冠供應商指出,不像國內其他鞋子代工大廠,每年都在殺價,從供應商身上賺錢。「水太清無魚」,這是林賜農做生 意的理念,「如果把供應商『殺』了,誰來跟我們研發、開發新產品!」他的想法很簡單,供應商強大,也等於替自己加分。

「賠錢的話,你不要做!」林賜農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讓與他往來的供應商印象極為深刻。一位山冠供應商即指出,有一次對山冠報價,兩天後林賜農打電話來告訴他,「你沒將模具開發的攤提費用算進去,接這個單恐怕會賠錢。」隨後,山冠即主動對該供應商調漲費用。

這 是林賜農做生意的信念: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人吃虧。問他,「難道不怕被人騙?」他的回答相當有意思,「如果你夠誠信、夠善良,就不會碰到奸巧的人,如果 他耍奸巧,會占你便宜,那是因為你讓他賺不到錢。」在林賜農的心中,「財散人聚」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只是,這道理說來簡單,卻得有打破「本位主義」框架的 自覺才行。

擴張

從同業手中,將品牌客戶一個個拉進來山冠創業的第五年,林賜農就將昔日長官的世界第一再拿回 來,不過,當時山冠賺的還是蠅頭小利,儘管是台灣所有鞋類中出口量最大的業者,但每雙拖鞋的出廠價僅一美元,與寶成的運動鞋或九興的女鞋相比,山冠的外銷 數量雖是它們的三倍以上,但營收卻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因此,民國七十年代後期,林賜農決心投入品牌客戶經營,他的目標是:要讓山冠從做一雙一美元、只能賣到量販店的白牌海灘拖鞋,升級到能與PUMA、adidas等一級客戶直接對話。他很清楚,山冠要做的,是比客戶還快速的開發能力,以及比客戶還嚴格的品質管控。

如今,只要客戶一張簡單的手繪稿,山冠的設計團隊可以設計出至少五個款式,經常的狀況是,客戶只須將設計概念透過電子郵件寄過來,當客戶幾天後到達工廠現場,已經能看見樣品,還須修改處,山冠也一定會讓客戶在二十四小時內看到結果。

程 鯤指出,山冠甚至已經做到「比賣鞋的還懂市場。」曾經有一次,知名運動品牌FILA委託山冠生產一款工廠報價七美元的拖鞋,林賜農在評估拖鞋外觀式樣、材 質後,告訴對方如果能微幅改款,不但不違背設計師的原意,還能將報價壓低到五美元以下,「幾十年賣出至少五十個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這類鞋款的定價該在這 個區間。」他說。果然,FILA這款海灘拖鞋至今已連賣七年,累計銷售量超過三百萬雙。

山冠靠的不只是比客戶更懂得市場,最重要的還是品 質。在山冠的越南工廠內有一座實驗室,裡頭的測試設備動輒都是上百萬元,從日照、老化、耐磨到曲折測試一應俱全,這些全是為了讓山冠業務員敢對外拍胸脯保 證,「即使只是一雙出廠報價三塊多美元的海灘拖鞋,也絕對能讓你穿個十年。」李俊彥指出。

而且,林賜農不只是仰賴這些價值不菲的測試設備,當樣品確定進入正式量產之前,山冠幹部會戴上計步器走個六公里,讓自己提前當個消費者,為何是六公里?他說一般人穿海灘拖鞋很少超過兩小時,差不多就是六公里的距離。

也因此,林賜農從同業手中,將品牌客戶一個個拉進來,山冠的海灘拖鞋工廠報價,也從一美元一雙,成長到一雙平均三.八美元。

留才

提 撥獲利三○%與員工分享除了積極擴張,另一方面,他則建立管理制度,穩住人才。因為產業冷門,所以人才棄守,流到其他產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為此,僅有初 中學歷的林賜農,建立起一套黑手產業少見的專業經理人分紅與入股的獎酬制度。要實施分紅獎酬制度,最難的,是要企業主能體會﹁不獨食的智慧﹂。也就是,賺 錢,不要老想整碗捧走。

台大EMBA教授黃崇興就曾說過,創業與經營事業的最大不同是,創業只是抓到機會乘勢而起,企業則是建立文化與管理制度。

作 為山冠員工相當幸福,因為林賜農所訂下的分紅標準,是山冠提撥每年獲利的三○%分配給員工,讓來不及參與山冠創業歷程的員工也可以共享努力的成果。在山 冠,每接一百元的訂單,最後能賺的頂多十二、三元,獲利率其實不高。即使如此,林賜農卻願意把賺到的錢拿出十分之三,分給員工。

也因此,山冠的台灣工廠雖然位於雲林莿桐鄉,許多幹部卻能靠著公司優渥的分紅獎酬制度在台中置產,事實上,山冠的幹部中,買進台中七期豪宅的大有人在,李俊彥就是其一。

除 了提撥每年獲利的三○%大方與員工分享外,林賜農留住人才的另一個原因,在於他能充分授權,他常對員工說的一句話是:「我要培養的是獨當一面的大將軍,不 是只能跟在我身邊的小嘍囉。」李俊彥即回憶,他剛進山冠半年,遇到事情請教林賜農時,他的回答就是,「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做?你就去那麼做。」就連原 料要向誰買?是付現金還是開三個月票期?甚至購買價格?全權交由幹部決定。

問林賜農怎麼能如此放心?他的回答是,「不敢放,事業就做不 大。」山冠副董事長林銀標這麼形容他,「就算沒有找到千里馬的眼力,但肯定有培養千里馬的耐心與度量。」也就因為如此,全球海灘拖鞋大王這個封號,不過是 林賜農風光事業的第一道光芒。民國八十年代初期對林賜農而言,是個轉捩點,自此山冠跨出海灘拖鞋代工產業,這也是奠定如今集團多角化經營的起步。

合作

王永慶五次面試,放心授權林賜農不願只是在本業打轉,因為他的觀念是:「有樹,鳥才會願意待著;樹越大,就會有更多的鳥肯來棲息。」只要事業體夠龐大,人才自然會主動投靠;而林賜農多角化經營跨出的第一步,就是與台塑集團合作。

民國八十年代,台塑有意到廈門投資上游石化廠,也就是現今慣稱的「海滄投資案」,當時,在台塑創辦人王永慶所規畫的大陸投資案中,除了廈門石化廠外,還打算投資三座下游PVC塑膠管廠,讓台塑集團能夠不只賣原料,還可賣成品。

在 王永慶當時的想法中,一方面為分攤投資風險,另一方面為平衡社會觀感,他決定由台塑集團獨資投資規模最大的上游石化廠與其中一座塑膠管廠,另外兩座塑膠管 廠,則採合資方式進行。最終,「海滄投資案」雖因兩岸政治因素被迫暫緩,然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仍同意王永慶設置三座下游塑膠管廠。

也 就是說,這三座塑膠管廠,是台塑集團進軍大陸的第一批工廠,而且,當中的兩座,還是台塑至今為止屈指可數的合資工廠。這三座下游塑膠管廠,分別位於福建、 安徽與山東,其股東架構則分別為:南亞集團獨資、王永在親家與南亞合資,以及山冠與南亞合資(兩年前,台塑與山冠再於河南合資設新廠)。

不難發現,林賜農是當中唯一的「非關係人」,且事實上,當時山冠與台塑集團的業務往來,每年也不過幾百萬元的採購金額,為何王永慶會點頭同意讓山冠經營位於山東的塑膠管廠?而且是破天荒的,台塑集團僅出資,完全不介入實際經營。

關鍵之一在於,林賜農提出一個突破的概念,在至少五次與王永慶的「面試」中,他不斷提出這座工廠必須要訂出統一規格,而當時,中國尚未對塑膠管制定出標準;只是,統一規格代表不偷工減料,也意味著定價較高,要怎麼才能賣得掉?林賜農再提出建立經銷商的想法。

另 一個關鍵則是:一位南亞老臣指出,「事後王永慶曾這麼說,我沒見過這麼有切身感的中小企業。」王永慶口中的切身感,指的並非林賜農本人,而是指山冠團隊, 因為這座合資廠,是由山冠派團隊進駐,因此,林賜農必須說服王永慶,這個團隊會將工廠看成自己的事業,有切身感才會下苦心去經營。

因此,儘管與台塑的合作是因林賜農而起,他卻開放給山冠幹部入股,而且,是自掏腰包借錢讓員工入股。他說,要讓員工有切身感,「無非就是設法將員工腦袋裡﹃你(老闆)﹄的觀念與界線,有效地轉變為﹃我們﹄就行了。」說得簡單,卻是要放掉許多自身利益才得來的。

而這個概念,不只讓王永慶接受,也讓朱鎔基買單,這座由南亞與山冠合資的塑膠管廠,在成立第三年即獲利,更由於獲得中國官方支持,二○○八年北京奧運的水立方與鳥巢體育館,所用的塑膠管也全由這座山東工廠供應。

從 本業的海灘拖鞋、台塑合資的塑膠管廠,到越南房地產與高科技投資,林賜農都取得了勝利。這一切,全因二十六年前他不服輸,在老東家不敢出國時,毅然接手率 先到越南設廠,因此培養出國際布局和管理能力;也在於他肯讓利,與供應商、員工分享,林賜農的氣魄,造就如今海灘拖鞋王國,甚至將戰線拉到化工、房產與高 科技領域,隨著他的新布局和新計畫,林賜農將繼續寫下大傳奇!

坐經濟艙、住小旅館 連個人辦公室都沒有林賜農生活儉樸 30年始終如一即使已經身價驚人,林賜農的儉樸性格仍是數十年如一日。

如今的林賜農,仍住在20幾年前所買,位於彰化市的一棟透天厝,不像多數大老闆早已買進豪宅;他每天仍親自開車從彰化到雲林工廠上班,而這輛賓士車,是林賜農口中「這輩子買給自己最貴的奢侈品」,卻已有將近15年車齡。

私 生活是如此,在公事上更可見林賜農的儉樸。出差越南,他搭的是經濟艙,不住五星級飯店,而是選擇當地人開的小旅館;若有機會走訪山冠的發跡地——雲林莿桐 廠,肯定無法將這座連招牌都沒掛上的工廠,與這位全球海灘拖鞋霸主聯想在一塊。當地人說,「山冠應該是雲林(規模)最大,但最不起眼的公司。」林賜農說, 「夠用就好了,反正大家也都習慣了。」因為認為夠用就好,他連一間董事長辦公室都沒有,走進山冠,他就坐在辦公室的一個角落,與一般員工比鄰而坐;如果要 說林賜農有「特殊待遇」,唯一的只剩工廠頂樓有一間他的「個人休息室」,但也不過兩坪大小,擺上一張供他午睡的單人床後已幾無空間,儘管夏天時鐵工廠頂樓 酷熱異常,他也只吹電扇,直到幾年前,員工實在看不下去,才湊一筆錢幫他裝了冷氣。

如此儉樸的老闆,卻肯每年提撥公司盈餘的30%給員工,也難怪山冠幹部中,超過25年資歷的大有人在。

林賜農

出生:1950年

現職:山冠興業董事長、昆山登雲科技職業學院董事長

經歷:工廠學徒

學歷:初中畢業

破框心法

一、水太清無魚,決不跟供應商殺價。

二、一張草圖,設計至少五款樣式,比品牌鞋廠還懂市場。

三、不獨食,每年獲利三成提撥員工,還借錢給員工入股。

山冠興業

董事長:林賜農

成立時間:1981年

主要業務:海灘拖鞋,另與台塑合資兩座PVC塑膠管廠集團年營收:逾30億元,每年生產拖鞋超過1200萬雙成績單:全球海灘拖鞋大王,市占率約兩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5

台南「億載會」新會長吳榮彬的讓利學 鳳梨農之子創業 拚車用焊接螺帽龍頭

2012-3-19  TWM



三月九日,台南工商聯誼組織「億載會」舉辦會長交接,第十屆的新會長吳榮彬是恒耀工業與友信國際的董事長。吳榮彬旗下擁有二十多家公司,去年集團營收還高 達一二○億元,究竟這位神祕富商為何說自己是「儒商」,他的致富學又有哪些道理?

撰文‧林讓均

三月九日傍晚,台南大億麗緻酒店裡外布滿維安人員,中南部的工商鉅子,以及副總統蕭萬長等達官顯貴陸續進場,一起見證台南工商聯誼組織「億載會」第十屆會 長的上任。

鳳梨大王之子接掌億載會

典禮中,站在舞台中央威風打鼓的,就是億載會的新任會長、恒耀工業董事長吳榮彬。雖說是億載會中較年輕的一輩,但論事業有成,卻遠勝過許多前輩。他旗下的 事業,以做汽車螺帽起家的「恒耀工業」以及上櫃的「友信國際」為兩大主幹,共二十多家公司,去年集團營收已達新台幣一二○億元。

身家豐厚,但作風低調的吳榮彬,鮮少在媒體曝光,而其祖先早就世居台南,他的濃濃台南腔台語,更證明他是典型的台南囝仔。

談起核心事業前,吳榮彬洋洋灑灑談的,竟是「鳳梨酥」。吳榮彬回想,父親吳振益是台南關廟第一代鳳梨農,人稱「關廟大鼻仔」,極盛時期,曾坐擁三十甲山坡 地,年產高達三十萬顆鳳梨,是當地無人不知的「鳳梨大王」。「當年專做外銷的鳳梨很貴,兩顆鳳梨就足以抵付一天的工錢!」吳榮彬說,七歲起他就開始在鳳梨 田裡幫忙,對鳳梨有深厚感情。去年爸爸過世後,為了紀念父親,乾脆讓兒子開了一家「恒耀食品」,專賣起以三號土鳳梨做成的鳳梨酥。

吳家世代務農,在重男輕女的家族裏,母親差點因為遲未生子而被迫接受先生討二房,因此繼三個姊姊後出生的吳榮彬,備受寵愛,媽媽為了疼惜這個得來不易的 「救星」,在他小時候,就常偷偷地將大把零用錢放在「菜櫥」裡,讓吳榮彬取用。

「我念高中時,每天就有一百元零用錢,周末還加碼到一天兩百元,當時光我一個月的零用錢就相當於公務員的月俸!」吳榮彬笑說,由於地位重要,從小衣食無 虞,大學時代幾乎上遍了館子、吃遍了美食,而出門也以計程車代步,於是在一九七○年代,吳榮彬念四年大學就花了老爸整整五十萬元!

靠車用焊接螺帽拚事業版圖儘管養尊處優,但父親的辛苦卻讓吳榮彬感念在心,父親的身教,使得吳榮彬不但沒成為紈袴子弟,反倒造就了他勤勞、務實的行事作 風。令吳榮彬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酷熱多雨的暑假,吳榮彬與爸爸清早冒雨搶收鳳梨,兩個人合力把重達兩百多台斤的鳳梨分成五大袋、分頭吊掛在一台單車 上,就這樣在泥濘的田間小路上,一車車地把鳳梨搶運出去。當時在後方幫忙推車的吳榮彬望著爸爸,突然心裡一酸,因為是這樣一個經年操勞的粗厚身影,讓一大 家子可以過好生活。

因此,從淡江機械系畢業後,他隨後在台南的螺絲大廠「三星五金」(現為三星科技)工作,父親的身教,讓他做事比別人更努力,三年就升任為廠長。

雖然職涯一路順遂,但家族世代有田產的吳榮彬,覺得「男人就是要有自己的事業」,三十二歲開始了創業之路。而讓農家子弟吳榮彬致富的,則是焊接螺帽。旗下 的「恒耀工業」,已是全球汽車用焊接螺帽的最大製造商,每十輛車就有一輛是用恒耀的產品,在全球汽車界,boltun(恒耀的英文名)可說是螺絲螺帽的代 名詞,其中廈門廠甚至還是上海福斯螺絲螺帽的最大供應商,至於上櫃公司「友信國際」,也是國內汽車扣件外銷第一大貿易商。

忍三年虧損勠力研發

「回想當時,鳳梨產業已經走下坡,爸爸沒錢,我也沒本金,想創業只好靠募資!」一九八八年,他向親朋好友集資下以一六五○萬元創立了恒耀工業。而為了不和 老東家三星五金搶生意,吳榮彬專做冷門、用在汽車組裝上的焊接螺帽,但創業之後,讓他踢到人生第一塊鐵板。

「剛創業的那三年,真是虧慘了!一六五○萬元的創業資本額隔年全賠光,再以高利息向朋友、民間借款籌了二六二五萬元的資本,放下去,又沒了!」事實上,在 二十多年前,台灣還是全球的螺帽王國,做這行的全都賺翻了,因此恒耀的虧損一開始令同業十分看衰。但自創業之初吳榮彬就深知,在一片紅海市場中,產品一定 要走高規格差異化才能勝出。他洞悉到,一般標準型螺帽只規格化生產,但利潤低,反觀用於汽車上的焊接螺帽則客製化程度高,雖技術門檻高但利潤豐厚,因此, 吳榮彬不惜忍受三年虧損,勠力於研發車用螺帽,在突破瓶頸後,第四年起就轉虧為盈,賺了二三八萬元,之後一路順邃!

本業獲利後,體質變強的恒耀為了進一步升級,開啟了第二階段成長之路。九○年,吳榮彬向素有來往的同業、德國焊接螺帽第一大廠FASTENRATH探詢, 以「中低階的訂單交給我們,這樣你們就可以全心發展高階產品!」的說辭,爭來了FASTENRATH第一張五千美元的訂單。

「我記得第一批貨交出去後,對方足足針對這一細小的螺帽所發現的缺點,寫滿了一整張A3大的瓦楞紙。但正因為這上頭密密麻麻的批評和建議,使我們痛定思 痛,逐步優化,讓我們換到了第二張、五萬美元的訂單。」吳榮彬笑說,現在恒耀每年供應給FASTENRATH的貨,高達一千三百萬美元,但曾經是恒耀最大 客戶的FASTENRATH,現在只能排進前十名。

打穩了技術、拿到國際大單,第三階段吳榮彬開始衝大事業格局,而這次他用的是儒商的「讓利」哲學。

「讓利」哲學成就事業高峰大學時就拜師學「國學」、念起經史子集的吳榮彬,牢記著清朝儒將曾國藩的用人名言「廣收、勤教、慎用、嚴繩」,並將古訓中「等四 方英豪,同天下利宜」的精神奉為最佳管理圭臬,「我希望可以把這些儒家的道理,用在做生意上,真正做一個『儒商』,不把營利放在第一目標,反而回饋社會才 是首要原則!所以我和別人談生意,最後一定會問對方『安內你甘唔賺?』(台語)」「一般的公司在付貨款時,都會讓銀行向對方扣取手續費,但董事長覺得這樣 不厚道,就自己吸收手續費!」友信國際副總許繼文說,許多人愛和吳董做生意,就是因為覺得受尊重又有得賺。

有趣的是,這股讓利情懷,也讓愛交朋友的吳榮彬事業版圖愈來愈大。恒耀與友信國際的上游供應商有的邀請他入股,有的則需要錢應急,吳榮彬義助朋友的結果, 就是股份愈吃愈多,最後往往當上現成的董事長,但這倒也讓他意外發揮了整合上下游資源、節省成本的綜效。

正因為其廣結善緣,四年前才加入億載會的吳榮彬,本來論資排輩,是輪不到他來當第十任的會長,但原定出任會長的佳大世界董事長吳大和認為,「應該給這種有 胸襟的年輕人機會」,於是,把會長寶座「禪讓」給吳榮彬。

現在,全球十大車廠幾乎都是恒耀工業與友信國際的客戶,但吳榮彬並不以此為滿足,目前除了本業版圖擴及大陸各地,也在蒙古、新疆等地區布局小型風力機的新 能源市場,對他來說,去年創下的一二○億元集團營收新高,只是迎向下一波高峰的起步點。

吳榮彬

出生:1956年

現職:恒耀工業董事長、友信國際董事長

經歷:三星五金廠長

學歷:淡江機械系

億載會邁入第十年

四大商會枝繁葉茂 藍綠陣營爭相拉攏創立於2003年的億載會,以促進台南地區上市櫃公司的連結為主要目的,目前在65家企業會員中,就有33家上市櫃公司,光是這些公司加 起來的總市值就上看新台幣4000億元。

億載會的成員包括創始企業東陽集團、大億集團,其他知名的上市櫃公司還有康那香、台南企業、萬國通路、惠光化學、可成科技、堤維西工業等。值得注意的是, 台南老一輩的企業組織「台南幫」,目前已有台南紡織、環球水泥與太子建設參加,唯獨統一企業仍未軋上一腳。

而與億載會齊名的尚有台中的「磐石會」、「中菁會」和高雄的「港都會」,堪稱為中南部的四大企業商會,與台北的「三三會」齊名,但由於這四大商會近年來運 作得宜,十分活躍,規模和影響力頗有凌駕三三會之姿,其中磐石會會員近百,總市值破兆元,3月17日將由現任會長彰源企業董事長張炳耀交接給新任會長美律 實業董事長廖祿立。

而四大商會會長交接典禮,除了其他三大兄弟會共襄盛舉,藍綠陣營也不忘每年派重要人物同賀,爭相拉攏,畢竟這些工商大老在地方上「喊水會結凍」,隨便取得 一位老闆的認同,就能多一分政治勝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1

讓利82% 魏應行明年要超越中國麥當勞

2013-04-08  TCW
 
 

 

「有一個期望,明年能超越麥當勞,」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魏應行在接受《商業周刊》專訪的時候,說出心中的目標。

魏應行口中的德克士,正是頂新集團在中國除方便麵、飲料事業外,下一個明星事業,去年營收超過人民幣七十億元,獲利約是五個資本額,一千五百家店,距離第二名麥當勞只差一百家。接下來還展開邁向國際化布局,今年四月進軍台灣則是第一步。

究竟,他如何讓德克士緊緊追趕著麥當勞?這十七年內他又學到了什麼?以下是他在中國經營東方式加盟的六套心法。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中國市場這麼大,德克士為何要回台展店?

魏應行答(以下簡稱答):台灣是我們走向國際化的一小步嘗試。我們德克士在大陸發展非常重要是因為做franchise,就是加盟。西式快餐Top 10,其中八四.六%都是加盟,我們在大陸學習摸索的也是加盟,在台灣,我不知道為什麼麥當勞、肯德基、摩斯,都發展成直營為主。

十七年中國修煉心得「加盟做到最後只有兩個字:人性」

問:為什麼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無法做加盟,德克士卻能成功?

答:他們可能擔心品牌會因加盟而受影響。這種business model在地生意,我常在講三個,第一個是人性的洞察,就是加盟夥伴在想什麼。二是business sense,人家說,生意仔難生。第三是科學的管理,還是必須有系統去支撐。

問:所以是麥當勞的步調太慢,還是德克士很快?

答:如果要回歸核心,還是德克士加盟的力量,我們有五百家加盟業者,其中有一百五十幾個是開五家以上,累積很大的實力跟能力。加盟這個概念是說,總部在經營品牌系統,建立系統know-how。但是把operation的錢,讓加盟夥伴去現地化(在地化)。

大陸從二○一○年之後,終結了過去西式快餐野蠻增長的時代,以前亂開亂賺,但是二○一○年以後,現在叫作三高一低,人事費用高、原物料成本高、租金高,低就是低毛利。

如果穿西裝要去跟人家談租金,這??(談不到好價格),如果是現地的(在地),運用當地的地緣關係,要去跟人家談租金,會比我們好很多。

心法一:利少量多利更多

問:您剛提到,二○一○年前是野蠻的增長,中間發生哪些問題?哪些現象讓你覺得德克士要走不一樣的路?

答:當然這有一個信念,我自己整理,內部講話的(語言):讓利予人,與人共興。以前我爸爸教我們做生意說,有量才有福。我交代副總裁(李明元),未來德克士加盟事業的重要信念,讓加盟夥伴富起來,賺大頭。謹守我們賺小頭的本分,做無窮的大買賣。

我們和加盟夥伴有一套價值鏈分配,餐廳利潤和總部利潤加起來,他們分八二%,我們分一八%。光是這樣,去年我們稅前就賺五個資本額。所以謹守賺小錢本分,賺很多的量。

我有一句對聯,利多量少不是利,利少量多利更多,橫披:有量才有福。

問:剛提到的價值鏈包含哪些東西?

答:餐廳的淨利潤和總部的淨利潤加起來為一百,然後分他賺多少、我們賺多少。我跟副總裁交代說,現在我們一八%,之後到七五%、二五%時,超過二五%時,多賺的要交還給加盟業主,不要貪心。

心法二:借力使力,萬馬拉車

因為中國市場很大,最後這種加盟的東西,你把這個系統run好,我覺得這八個字:借力使力,萬馬拉車。藉助加盟者當地的力量,就自動會??(做好)。所以你要去設計一個好的business model。

問:大家進到中國市場,都知道要借力使力,萬馬拉車。為什麼別人做不到?中間關鍵是什麼?

答:第一,我們不否認,頂新在中國的經驗和人才,是很重要的部分。

第二是system support。通過這十幾年的摸索,也完善這個系統的支持。

第三,核心還是有那個信念存在,不要貪心,你給他賺大頭。

加盟做到最後兩個字,人性。你賺一百塊,只給他留二、三十塊,這個到最後一定出事情。你給他賺八十,大家會長久。

心法三:抓住中國人的人性

問:這是一開始就有的體悟嗎?

答:這是邊走邊學所累積的。中國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大家都喜歡當老闆。

我另外一個全家(便利商店)也要做加盟,我把它門檻放很低,「準備四萬元,不用背景,不論出身,基本學歷,最低門檻,只要正派誠信認真,就可以邁向工作安定,立業安家,光宗耀祖??」(看著iPad念)。

我說光宗耀祖這就是人性洞察。大董三兒子現在在哈佛(念書),Christmas回來在講哈佛的case study跟策略,他說阿斗仔賺錢時,開法拉利、去夏威夷,然後租房子,他們的消費邏輯是這樣。

中國人賺錢是買房子,有土斯有財,而且(住在)鄉鎮(的人)有錢,(去)縣城買房子;縣城有錢,省城買房子;省城有錢,北京、上海、廣州買房子,一定是這個邏輯,所以他的願望是有個房子。

我們有個好玩的案例,廣州有個全家加盟商叫作小梁,他住在廣東山區,加盟全家以後,在廣州天河區買房子,這就像是住在屏東萬丹,來台北信義區買房子。我問他說老家知道嗎?他說知道,很高興。這樣他就有動力,我提供一個平台而已,他的日商(日營業額)剛接店時是一萬○五百,現在是兩萬塊,成長九○%。

心法四:先教做人,再教做事

問:董事長會覺得兩岸年輕人想法不太一樣嗎?比如台灣(年輕)人比較沒有鬥志或動力?

問:我就教,做人做管理做生意,正派誠信認真,這是我上課的資料,我自己寫的,很趣味啦!我人生走那麼久,五十幾年,我總結有四個字很重要,正念順行。正念為因,順行為果,人生有很多這個可以寫來整理一下,我現在寫到一○五講,第一講我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世界有一個加拿大,中國有一個「大家拿」,我敢說我們訓練出來的這些孩子,從店長開始,堂堂正正做人。那天春酒他們(指員工)演了一個小品,在講說一個店老闆收了五十元偽鈔,一直在想辦法怎麼換出去(給客人),演完他們到我面前來鞠躬,說:「董事長,對不起,我演這個有違您的家教。」

問:這也是人性不是嗎?

答:對啊,所以我制度上跟他們公開講,以後你們所有門店收到偽鈔,來跟我換真的,但是你們不要弄很多來跟我換(笑)。

心法五:七分把握,三分膽識

問:董事長在中國打拚這麼多年,好像都沒有失敗的?

答:有啊,沒跟你說而已(笑)。德克士就是最好的經驗。它是一九九六年台灣南部小騎士,去成都創業,頂新買過來。頂新當時覺得德克士跟做泡麵一樣,麵粉丟進去,方便麵就跑出來。

當時遍地開花,主要城市去開七、八十間,三、四年之後,遍體鱗傷。最後總結,第一個,它和泡麵不一樣的,它是一個people industry,是一個人的產業,服務業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人的產業。

這個過程賠五千萬美元,我覺得要合理看,分成兩段,一段,自己當時沒有經驗、躁進;第二,另外一半其實是在打底,慢慢累積,每個事業都有過程。大董(魏應州)有一句經典的話也不錯,他說走過的路叫經驗,做錯的事才是智慧。

遇到了之後要很扎實去面對,每一個事業的初期都會比較冒進,所以以前我都說七分膽識、三分把握就給他拚下去,現在七分把握、三分膽識,這也是一個轉變,也是一個學習成長。

心法六:力不到不為財

問:當初賠錢為何沒想說要放棄?如果放棄就沒有今日的德克士了?

答:以前做方便麵時,古話有講,不熟不做。我們老大說,不做不熟。

當然開天闢地時,憑著以膽識為頭,現在有比較完整的風險評估機制,這是一個慢慢累積的過程。

問:所以不會考慮其他業種?

答:在大陸除了品牌系統之外,大陸真的有時候focus非常重要,海島型市場有時你可以用戰術轟炸,去滿足戰略的不足,乒乒乓乓。但若是大陸市場,誰都不敢講說他的資源無限,focus是你的資源分配,如果資源分配不夠,再好的生意你也做不好。

力不到不為財,這句中國話你有聽過嗎?管不到要怎麼吃,做生意又不是在做高興的。不能貪心是一個??。滿天全金條,要抓沒半條(台語),這要非常忌諱,大陸一定要選到一個對的東西,好好耕耘。

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合適,當然聞道有先後。以前我爸爸教我們做生意,(說到)做人做事,先做人再做事。當時我年輕也聽不懂,就覺得做事比較重要,但是現在走到這裡,知道做人如果沒做好,做事也會乒乒乓乓。真的,這是逐漸從管理學習中去成長,沒有一個什麼時間熊熊(突然)變這樣。

【延伸閱讀】魏應行四次提起徐重仁,為合作埋伏筆?

「副總裁(李明元)在台灣三十年開三百四十家(麥當勞),德克士今年要開五百家!」去年十月,魏應行請來在麥當勞有二十八年經驗,曾任亞太區副總裁的李明元,擔任其餐飲事業群副總裁,等於是用麥當勞的人才來挑戰麥當勞。

頂新對於延攬人才向來積極。例如康師傅內部食品群和飲品群的執行長,韋俊賢與朱華煦,都是來自國際大型企業,韋俊賢曾任全球最大消費品公司寶僑(P&G)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朱華煦則曾任百事飲料中國區總裁。

日前魏應行和現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的徐重仁見面會談,關於談話內容他只簡單說:「大家交流啦!他是商研院,如果能夠帶領台灣,二、三十個不同業態,建立品牌、系統、know-how,以台灣為test market,去大陸放大……。」

在與我們兩個小時的訪談裡,魏應行四次提到徐重仁,顯見這位四董對於流通教父非常有興趣。

全家便利商店在中國的發展,是魏應行目前面對的難題。相較於談到德克士意氣風發,他談到全家便利商店時坦承:「現在大家都還很辛苦。」他投入了九五%的心力在此。不免讓人聯想,他是否會找該領域的人才來協助?而徐重仁三十多年、四千多店的管理經驗,應是最佳人選。看來,未來雙方若有進一步的合作,也不會讓人太意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89

中國大讓利糖衣 暗藏三玄機

2013-07-08  NCW
 
 

 

正當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兩岸服貿協議)在立法院引起朝野激烈爭辯之際,台灣正悄悄掀起一場西進中國,搶攻中國服務貿易市場的大浪潮,醫療、銀行、證券保險到興建港口,連養老院都在準備西進中國。

讓利讓很大特許、獨占都給,外資眼紅

這是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第三年,重頭戲登場,兩岸從貨品早收清單進入服務業貿易市場開放,中國推出了大讓利,一口氣給台灣特許、獨占、獨資的讓利,例如給特許獨占的網路電子商務;給台灣獨資,如醫院、養老機構、港口碼頭,還給一些超越香港的待遇,例如文創業。

把地點拉回到台北,正當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上海簽署之際,北台灣最大的私人養老機構祥寶董事長、台北市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哲弘,才剛剛接待完來自廣東的中國養老院同業,接著七月還要到北京的北京醫藥集團參訪,來自對岸的投資考察邀約讓他不停的奔波兩岸。

這是兩岸服貿協議帶來的商機,中國紛紛開給林哲弘條件:台灣方面可以占過半股權、擁有經營權、並且投資含養老、療養、醫美等多元化經營,中國這邊可以純當出錢的股東就好。原來中國趁著這一次服務貿易協議大幅開放市場給台灣業者參與,可以拿到連中國本地業者都未必有的特權。

又例如,台灣可享有比WTO(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更好的待遇,電子商務、醫院、醫療服務、金融證券、旅行社、養老事業等特許行業都開放給台灣。因此等不及立法院逐條審查兩岸服貿協議,最熱門的網路電子商務牌照ICP執照(網際網路內容供應商經營許可證)已經有一群企業與財團表態要爭取。

金融證券,是這次大讓利重點項目,讓外資看了也眼紅,相較於國際金融機構如高盛,當年一開始在中國只能取得持股三三%的合資證券商,台資證券商不僅能持有五一%,還能擁有全牌照,而且還允許台灣不用找中國證券公司合資,等於變相要讓台灣可以擁有獨占經營權,這樣好的條件,讓國際投資人都心想,「乾脆直接買一家台資證券來進軍中國好了。」

醫療方面,給台灣獨資開醫院、療養院以及其他醫療機構,並且將範圍從以往的福建等地擴大到全中國各省市都可以申請開醫院,對於台灣醫療業者來說,中國開放了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給台灣。

南京明基醫院前副院長、高醫國際醫療中心主任鄭丞傑說,台灣醫療市場年成長不到五%,中國年成長二○%,這一次全面開放是相當吸引人的。

仔細看,中國開放給台灣的八十項清單中,竟還有一項是開放中國的商業銀行在從事代客海外理財業務時可投資台灣的金融產品,也就是說中國的商業銀行在中國募資的海外基金可以投資台灣股市了,動輒新台幣上千億的資金即將湧向台灣,這又是一項台灣的利多。

玄機一:審批難誰進市場?得看政府臉色

不過,表面看起來,ECFA進入第二階段,中國從貨品早收清單之後,這一次似乎給予了台灣特殊待遇,但仔細搞懂兩岸服貿協議,卻是暗藏著不可不知的玄機。

第一個玄機是,協議給你市場與特權,也同時告訴你,中國是緊緊抓住了審批權,市場是開放了,但能不能吃到、以及誰才能吃到市場,還是中國政府說了算。

例如,同意讓台灣可以在中國設置獨資醫院,但要經過從中國衛生主管部門到省級衛生主管部門的審批,這個審批權有多難?舉個有名的例子,在福建就曾有台商申請專做試管嬰兒的醫院,這是台灣醫療界的強項。

從二○○八年就取得中國中央政府許可,卻在省市政府這個審批關卡卡住,一直到前年總算取得了試營運的許可,卻發現准許的是門診許可,不能進行任何試管嬰兒的手術,忙了五年幾乎還在原地打轉。

鄭丞傑說,在中國開醫院是一個執照,做不同的醫療還要不同的執照,而且是每一項專科就要一個執照,例如接生、剖腹產、試管嬰兒、人工流產通通都要審批,拿到執照後才能執業。

因此兩岸服貿協議是開放了,審批卻又是另一回事,當台灣業者可能造成中國當地業者的損失時,有可能被當地業者聯手阻擋,就是拿不到審批的執照,進入市場的難度相當高。

玄機二:限制多蹲三年馬步,未必能進場

第二個玄機是,在中國內需服務市場,你要懂得搶先布局提早蹲馬步,想一步就登天非常困難。

仔細看,兩岸服貿協議,會看到一些條文,例如台資銀行已經在福建設有分行,就可以馬上提出申請設立同省不同市的分行。就是擺明告訴你要先到福建設立分行,有一定成績之後,才能提出設立其他分行的申請,反之當初到上海、昆山等地開分行就沒有這樣的待遇。

或者,協議條文中附註,台灣方面的公司,其資本額、設立條件的要求必須比照中國企業實行,簡單的說,遊戲規則是中國說了算。

所以有些特許行業雖然開放,但不僅要通過審批,連申請資格還要看,例如中國這一次開放了台灣業者可以在中國投資旅行社,經營中國國內旅遊以及中國旅客到國際旅遊的市場。

遊戲規則卻是,你必須先經營中國國內旅遊,有了一定的實績,才有機會再進階申請到經營國際旅遊旅行社的執照。在台灣,你有資金、技術與人才就可以經營綜合旅行社。中國是一切按部就班,先講有國內旅遊的經營實績再給你升級,蹲馬步時間少則一年多則三年才有機會往上跳一層。不蹲馬步、不跟著中國的政策走是拿不到特許行業的。

玄機三:選點難沒先卡位福建,先輸一半

第三個玄機,那就是福建的海西經濟特區投資,這一個能最快取得中國服務貿易市場的快速通道。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童振源統計分析,自由貿易服務提供方式主要有四種,分別是跨境交付、境外消費、據點呈現、自然人流動,但這一次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主要就是以「據點呈現」的開放模式為主。

進一步解釋,所謂的據點呈現,就是開放對象不是所有台灣業者,而是以到福建為主的地區投資的台灣業者為主。

例如,這一次最有未來想像空間的電子商務市場,中國只開放給在福建投資的台灣業者;台灣的銀行設立分行,也是限於福建一省,又例如,想在中國獨資投資興建港口、經營汽車貨運業,還是只限福建一省。

有的則是稍微放鬆,投資養老院,只開放福建、廣東兩省、證券公司則開放三張牌照,分別是上海、深圳與福建省。甚至還刻意給了特權,例如在「先行先試」的改革實驗區投資,台灣方面可享有股權過半許可,其實指的又是海西經濟特區。

於是,昔日是台灣移民最主要故鄉的福建省,這一次成了兩岸服貿最大受惠者,待遇超過中國任何一個省分,也讓台灣從昔日的唐山過台灣,現在變成了「回老鄉唐山」,才有機會賺大錢 。

這樣一比才知道中國雖讓利,卻是有特定策略與方向。對比台灣拿到的,跟香港一比,除了電子商務跟文創外,開放項目比不上香港,例如,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暨研究所副教授戴輝煌說,允許台灣可以獨資興建港口,是落後香港十年以上,中國好的港口與商機早被香港給先卡位了。

比未來策略,又發現台灣沒要對,童振源統計中國十二五規畫的重點服務業共有十六項,台灣有九項沒要到。中國對具有未來性、前瞻性的重點行業,還是以扶植中國本土業者為主,把台灣隔在門外。

ECFA是兩岸的一場經濟競賽,今年還有貨品清單繼續開放的談判,台灣工具機、面板以及石化行業等台灣優勢行業,再不爭取在清單之中,優勢就快沒了,等到中國產能與技術超越台灣,再開放也沒有任何意義。

可怕的是,這只是競賽的上半場,前五年中國可以表面上一邊讓利給台灣,一邊讓台灣更多人才、資金與企業到中國投資與就業,讓台灣贏了面子輸了裡子,等到後五年下半場進行,農產品、服務市場全面開放與弱勢產業就要陸續登場談判,到那時還是沒目標沒策略會是面子與裡子都要輸。

【延伸閱讀】中國表面開放,隨時能綁死台商—服貿協議中國開放項目與要求

項目:醫院、療養院、網路遊戲、會議與展覽服務、兩岸合拍影片、公路卡車與汽車貨運須通過審批

項目:銀行設支行分行、旅行社、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電腦系統集成企業(軟體IC設計)、房地產服務須評比、投資實績要求

項目:電信服務離岸呼叫中心、電子商務網站、養老機構、港口裝卸、堆場業務、全牌照證券公司、銀行支行分行須投資福建開放清單

資料來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清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28

流通業教父的獨家告白 徐重仁:企業不能只看利潤,「讓利」是我們的共識

2014-01-03  TWM
 
 

 

口述‧徐重仁 整理‧鄧 寧一年半來,徐重仁被企業爭相邀請,最後由全聯勝出,請到流通教父出任總裁。外界說全聯是「撿到寶」,但對徐重仁來說,全聯是他開創流通事業第二春的最佳起點,打動他的,是林敏雄「願意讓別人占便宜」的好心;說服他的,是心中「創造社會幸福」的理念,在讓便利超商成為每個人生活的好鄰居後,徐重仁要讓超市變成社區的服務中心。

當外界將這份好心與理念解讀為﹁老臣復仇﹂時,徐重仁又怎麼說?以下是徐重仁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的真情告白。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這一年多來,找你幫忙的人很多,為什麼最後選擇林敏雄?

徐重仁答︵以下簡稱答︶:我們本來就認識,但以前沒有時間特別交流︵編按:指在統一超商時期︶。退休後林敏雄透過朋友來找我,最吸引我的是他的人格特質。他以不動產起家,是那個行業中老實敦厚的人,心腸很好,願意讓別人占便宜。其實,我閱歷那麼多人,一看就知道誰磁場是對的,和誰又磁場不合。

最吸引我的,是他的人格特質他能將全聯擴張成七百家店,其實很不簡單。一開始他也不懂超市,只是別人丟給他的生意,但他有一顆憐憫的心,看到社會上有很多可憐的人,就說不要賺這些人的錢,所以他「讓利」,全聯的生鮮一定比別人便宜二○%。

問:林敏雄對於企業經營的想法,也和你契合嗎?

答:﹁讓利﹂是我們能達成共識的重要原因。賺錢雖然能維持企業的永續,但不是賺愈多錢愈好。我認為,企業本身要對社會有貢獻,像散播喜悅的種子讓消費者開心,不能只看利潤,否則利潤一直往上加,很容易偷工減料或服務變質,就像最近的食安事件。

我在統一超商的時候,也不想賺很多錢,人家常笑我不是生意人,我也OK啊!

問:什麼時候確定要接全聯福利中心總裁?

答:就是昨天︵一月六日︶,哈哈哈!

這段時間,全聯夥伴與我的互動很舒服、沒有壓力,人家︵指林敏雄︶也尊重我。有人說,林敏雄掃廁所感動了徐重仁︵編按:林敏雄曾帶全聯同仁參加台灣美化協會的掃廁所活動︶,這真是好笑的講法。

我希望能創造第二次流通革命,這是我的夢想。全聯已經有很好的企業文化,員工們雖然樸素,但只要經過教育訓練,就能進步。更重要的是,我和林敏雄董事長彼此也有默契,能互相信任,他讓我放手去做。

問:你要完成二次流通革命夢想,也可用顧問名義,一旦接了總裁,就要背負成敗,為什麼願意接?

答:我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看到改革的機會點。台灣超市是值得改造的,顧問身分太間接,不親自做就無法實現,所以一定要接下來。

問:以你現在的年紀,應該是享受生活,結果你還要再拚一次事業,會不會太辛苦?

答:把事業與工作當成熱情,就不會覺得繁重、痛苦。我看到機會不改變,就覺得渾身不舒服。我希望創造社會的幸福,這不是我獨創,像無印良品和星巴克,在國外都是帶來幸福的品牌,我才引進台灣。

我要讓超市像7-ELEVEn的進化問:你給林敏雄的第一個建議是什麼?

答:我告訴他,我們要做自己,不要看別人。超市有自己的定位,不要把自己當成便利店。超市不等於量販店、不等於便利店,人家做公仔不要跟著走。

我在統一超商時,也從不會想要跟著別人做,我會觀察世界的潮流,但在國內不會特別注意全家做了什麼,只有別人來學習7-ELEVEn,但是現在的7-ELEVEn,好像都會注意全家的動態。

問:接掌全聯的新聞出來後,各家媒體解讀為老臣的逆襲或復仇,你怎麼想?

答:這很nonsense嘛!實在很好笑,我怎麼會去復仇?我又沒有仇人!名嘴真的是唯恐天下不亂。這是台灣的悲哀啦,大家的知識水平被名嘴操弄。

問:所以全聯和7-ELEVEn不會是競爭對手嗎?

答:國外對超市和便利店本來就分得很清楚,當然,台灣的地域很小,但便利店與超市可以共存,不會是競爭對手。有人問我說,如果要買一瓶飲料,左邊有全聯、右邊是7-ELEVEn,會去哪一家?我說你要自己決定啊!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嘛!

問:六十五歲再出馬,除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外,也想要證明不以利潤為導向的經營方式,確實可行的嗎?

答:對。我要讓超市這個產業有一定水準,像7-ELEVEn的進化一樣。

問:現在,你改造全聯的重點會放在哪裡?

答:我當顧問時,幫全聯成立一個最高層的決策會議,現在每兩周開一次會。我知道上面對,下面就會對,所以第一步先抓穩策略方向。另外,我也丟一些題目讓他們去研究,像改造店型、如何加強生鮮蔬果類,現在一步一步推。

問:你提到二○一七年要展店一千家,二○二○年營收兩千億元,這是如何估算?

答:覺得這數字較好記而已啦!以前在7-ELEVEn做八百店時,我就說Two thousand in Two thousand(在二○○○年開出兩千店),結果一九九九年就達到了。經營事業不可能所有條件都齊備,無論景氣好壞都要經營下去,我們不能改變景氣,只要自己做好,全心想顧客的需要就比較簡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30

台灣對全球最大讓利行動驚藏10大漏洞

2014-05-12  TCW
 
 

 

去年八月,政府啟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第一階段推動計畫」,離台三十年的亞太彩妝製造業龍頭太和集團,選擇在屏東加工區落腳,成為第一批響應回台的廠商之一。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是吸引太和集團回台的最大誘因。

「台灣有很好的化妝品產業鏈,有化妝品系所的大專院校超過二十家,可以找到足夠的研發人才,這是大陸沒有的。」飽受被同業挖角之苦的太和集團總經理郭靖凱說。「台灣有穩定的勞動供給與成本,也是很誘人的因素。現在在上海,一線操作人員每個月薪水人民幣三千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四千四百八十元),加上還有將近一半的成本來自於福利,相當於聘一個工人每月要花人民幣四千五百元,跟高雄的人力成本差不多。」

台商回台,比在大陸好賺商品掛MIT,利潤和售價多一成

在大陸生產直接成本與台灣差不多之外,郭靖凱沒說的是,間接成本也越來越高。所謂的間接成本包括出口與生產管理規費,且持續新增不少檢查與規定,每一項都需要付出代價。算起來,在大陸生產直接、間接成本加起來比台灣高出一成,回台生產等於利潤多了一成,若加上回台的優惠措施,台灣的生產利潤比大陸至少多了一二%。

太和集團在上海設兩座廠,還因應客戶需求不斷擴大產能。同一時間,太和集團也曾想過到成本更低的泰國設廠,雖然泰國的人工成本便宜,但考慮到產品只要掛上MIT製造,價格比泰國製造高出一○%到二○%,而且台灣員工素質比較高,相較之下,「當然要回台灣設廠。」郭靖凱說。

同一時間,也宣佈回台設廠的台鉅集團,要在台南設立國內首家化妝品觀光工廠。跟太和集團從研發、勞工成本考量有別,台鉅集團是被客戶「逼」回來的。「客戶覺得台灣製的品質比較好,而且產品只要掛上MIT,售價就可多出五%到一○%,MIT的價值出來了,」台鉅集團總裁陳東亮說。

對原料大多來自國外的行業來說,生產技術、產銷成本是影響獲利的關鍵,若只要轉移生產陣地,不僅可多出賦稅優惠,還有品牌加值效果,何樂不為?化妝品、農產品、塑膠再製品等,只要符合優惠規定,在台灣簡易加工,就可以貼上MIT標籤行銷全世界。

持續鼓勵台商回流,是政府的政策,現在自經區提出的優惠措施更加誘人。而且只要是屬於示範事業的廠商或股東,將在國外或大陸地區投資的盈餘或分配到的股利回台投資,還可享有三年免繳所得稅的優惠。

政策放寬,意在吸引外資土地、租稅鬆綁,未來有助加入TPP

如果說,服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中國讓利給台灣,自經區則是台灣藉由法令的鬆綁,讓利給全世界。

什麼是自由經濟示範區(Free Economic Pilot Zones, FEPZs,簡稱自經區),簡單說,就是透過人流、租稅與土地的鬆綁,利用「前店後廠」的營運模式,提供全世界服務業與廠商走進台灣投資的方式。依照政府規畫,自經區將分成兩階段推動。第一階段已在二○一三年八月啟動,第二階段,則是等到「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立法院通過後啟動,進一步擴大自由化範圍。最終目的是台灣全面開放。

第一階段,自由經濟示範區,包括六港一空,分別是台北港、基隆港、蘇澳港、台中港、安平港、高雄港、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外,還加上了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一共八處。同時政府選定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教育創新這五大項,做為示範創新重點。此外,區內的產業類別沒有限制,只要符合規定,都可以申請。

政府期待,自經區推動後,第一階段可以增加民間投資新台幣二百一十億元,創造一萬三千人的就業機會,金融機構每年可增加營收二百八十億元到四百二十億元;更重要的是,未來有助於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與RCEP(區域廣泛經濟夥伴協定)。

但實際情況可能已經出現微妙的變化,「中國不見得會加入TPP,」北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說,台灣,還一定要加入TPP嗎?

也就是說,政府在考慮戰略時,不須一環一環扣得死死的,沒有變通。自經區的成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要吸引誰?又要讓利給誰?哪些產業才是我們要全力發展的?把戰略想清楚,才會找到方向,而不是所有組織、協議統統參加,卻找不到自己的優勢,一樣白搭。

遊戲規則模糊,招商恐失衡大咖外企沒進來,反成台企避稅天堂

自經區的計畫推動後,除了吸引台商回流,「現在連LME(倫敦金屬交易中心)都來高雄港設倉儲,以前,他們根本不可能來,」中鋼董事長鄒若齊說。自經區施行迄今八個多月,只有少數國際性企業進駐六港一空,卻有更多國內企業,維持原先的業務,只要擠進自經區,就可以繳更少稅賦。屏東農業生技園區中,就有不少這樣的公司。結果,大咖在門外不進來,反而成為台灣企業避稅的新管道。

擠進自經區的好處是,在區內從事貨物儲存或簡易加工,外銷一○○%、內銷一○%免徵公司所得稅,外(陸)籍專業人士免申報最低稅負制的海外來源所得,而且前三年薪資以半數課稅。賦稅上的誘因,讓國發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在全台舉行的自經區說明會中,最常聽到聽眾詢問「我可以進去嗎?」賦稅上的優惠,未來是否會成了企業間不公平競爭的來源?如果沒擠進成為區內的廠商,沒有優惠,會不會因為競爭不過那些擠得進去的廠商,因此倒閉?

如果政府遊戲規則訂得不夠清楚,很容易出現有能力、有關係的人鑽漏洞,造成制度上圖利少數人,產生以下三點擔憂:

少數人利益壯大,大咖不進來。「有辦法的大財團才有機會享受好處,中小企業怎麼辦?」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說。「自由經濟示範區容易形成區內、區外差異化,如果政府覺得這是一項好措施,為什麼不全島實施?」

跟王榮璋同樣擔憂的,還有京城銀行董事長戴誠志。「如果想要開放,就開放得徹底,遊戲規則才會公平。」台灣,因為市場規模不夠大,在金融產品方面,沒有太多的創新產品,「不是國外銀行來就是國際化了,我們能不能吸引到國際級大型的創投公司、券商來台灣設立,讓年輕人學到如同在美國華爾街一樣,最新的金融商品?」戴誠志說。

鮭魚返鄉,我們要全盤接收?「當年這些台商因為大陸的製造成本比較低,離開台灣;現在大陸生產成本提高,要回台灣,問題是,這些想要回來的產業,都是我們需要的嗎?」王榮璋說。

台灣讓利,除了要讓,也要有所得,沒有清楚策略,恐怕讓了一堆利,少了稅收,卻拿不到吸引國際大咖來台設點的目的。

除了策略外,清楚明白的遊戲規則,政府與企業才有遵循的依歸。只是,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中的九大章、七十三條條文中,處處可看到「空白授權」,把實施細節下放給主管機關,或是縣市政府決定,如此一來,是否會給縣市政府擴權的機會,讓人擔憂會衍生出難以預料的後遺症。

醫療與農產品,則是政府開放大門,最讓人擔心的項目。

話沒說清楚,留下太多爭議。「政府每次都只說一半,而且沒有明文寫清楚。」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她指的是,在草案中第五十一條雖然規定:「非執業登記於國際醫療機構的本國醫師,不得至國際醫療機構執行醫療業務。但急救、醫療機構間之會診、支援、應邀出診或經事先報准,且未踰越中央衛生福利主管機關規定之時段數限制者,不在此限。」「條文中有寫出規定看診的時數是多少嗎?到時候名醫會花多少時間為一般民眾看病?」滕西華質疑。

從服貿到自經區,原本單純的事情,都因為政府沒有講清楚、說明白,反而成了各界爭論的焦點。

包括,開放在自經區生產食品,可以掛MIT的招牌嗎?最後會不會變成MIT打MIT,讓台灣精品的品牌成為開放下的犧牲品?還有,大陸投資食品項目,如何讓黑心食品不會矇混過關?開放大陸白領階級來台停留時間也有可能取消上限,會衝擊到我們的就業市場嗎?這些問題都是民眾關心,卻無法找到解答的。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用禁食抗議方式擋下核四繼續興建之後,目標轉向馬政府要實施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要全民張開眼睛,好好監督,相關法令更要「一條一條審」,並宣示,將阻止立法院通過自經區條例,從態度上高度重視,不免令人好奇,自經區的相關條例中,藏著哪些跟你我權益相關的項目。

條例通過,將全面帶動投資除了報喜,須跟全民溝通要把台灣帶往哪裡

「開放總是好事,現在談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是二十年前提出亞太營運中心時提到的,二十年後,其他國家都做,現在我們才要做,有點晚了,內容應該要更有前瞻性。」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理事長王鍾渝說。

各界質疑,彷彿大費周章,並沒有看到讓人心動的大菜。「等第二階段開始實施後,重頭戲才會登場,政府才會真正端出牛肉,」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說。「你可以看到,第一階段只有六港一空,還一個生技園區,不論就業機會或國內生產毛額的增加都不是很多;等到條例通過,讓縣市政府開始招商,才會全面帶動投資,到時候對國內經濟才會有真正的幫助。」王健全說。

自經區整套劇本,有從服貿引起的軒然大波中得到教訓?似乎沒有。報喜不報憂仍然是主旋律。政府要透過自經區把台灣帶到哪裡?沒有明確方向。自經區雖把讓利條件都開出來了,表面上要圖利全世界,但全世界哪一個角落不在搞讓利?台灣還有哪些優勢,也要講清楚。

你要對誰讓利?希望誰來台灣?希望什麼樣的技術、人才進來?政府更重要的角色恐怕是走出去,把這些企業、這些人請進來,即使重金禮聘、讓利到底,也在所不惜,才會是正向循環的解方。

自經區這套劇本二十多年前就有了,之前沒做到,今天又想到,政府要讓人民看到一個新方向,而不是為了選舉政績添上一筆。二十多年都沒做到的事,時間不差這一年半載,寧可把事情想清楚,跟全民溝通清楚要往哪裡去,台灣才會得到全新的祝福。

【延伸閱讀】1分鐘看自經區目的:創造台灣加入TPP、RCEP的有利條件啟動時間:2013年8月16日第1階段示範區範圍:●6個港區: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高雄港、蘇澳港、基隆港●1個航空區: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1個農業園區:屏東農業生技園區實施方式:鬆綁人流、物流、金流限制,創新發展物流、農業、醫療、金融與教育產業已進駐廠商:20家(2013年8月~2014年2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49

解密!中國對台灣讓利最大特區

2014-06-02  TCW
 
 

 

今年夏天,台灣海峽很熱鬧。

五月二十七日,台灣籍客貨輪──麗娜輪,首航台北到福建平潭,這是繼海峽號後,第二艘加入此航線的客貨輪。

上午九點,麗娜輪從八里的台北港起航,三小時後,抵達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中國的第五大島平潭島碼頭,十分鐘車程,便進入平潭市區。

平潭,一個九九.九%台灣人都陌生的小縣城,為什麼突然熱門起來?

五月十五日,我們正在採訪一位平潭新娘林巧英,桌上的老人茶還喝不過三巡,就一下湧進五個台灣人,一對是新莊賣粉圓的阿?菑珧?,一對是宜蘭的魚販夫婦,另一位同樣是平潭新娘,嫁到台灣去的林明珠。

這五個台灣人,都是想要透過林巧英,搭上平潭的台灣商機。他們從台灣搭海峽號來,遇上五月最強的風浪,五個人,全都吐得躺在甲板上,聊起無限的商機馬上都眉開眼笑。

個人暴富平潭新娘做路燈,三百萬滾成4.9億

四十三歲的林巧英同時具備多種身份:擁有台胞證、自己又是土生土長平潭人,目前還身兼台商協會副會長。她經常在家接待各地客人,最高紀錄一天二十位,其中有不少跨海找機會的台灣人。大家會找上她,是因為她的成績單太驚人。

家鄉的商機,平潭人最知道。林巧英七年前回娘家,帶新台幣三百萬元,憑藉膽大心細及當地人脈,包下平潭環島公路的路燈工程。如今,平潭九成路燈,都是她做的;她還開了十一家公司,身價超過人民幣一億元,約新台幣四億九千萬元。她說,平潭靠海,非常潮濕,「除濕機」就可以賣。現在,她在小貿有兩個單位,要進口台灣茶、水果、休閒食品來賣,「能做的生意太多了,但,要找到合適自己的生意做。」

林明珠曾經進口澳洲果汁到平潭,結果,銷售一空,她說: 「平潭人消費力很強,只要是好東西,都會有人搶。」事實上,平潭物價,甚至比福州還貴,一碗乾麵,平潭要價人民幣四元,福州只要三元;搭計程車,同樣的路程,平潭十五元,福州只要八元。

台灣小商人、平潭新娘,加上台灣一些捷足先登的企業,譜成了一股淘金熱。

企業淘金台北一‧三倍大,小島處處施工中

行車進入平潭的地界,很容易辨識到平潭:黃沙滾滾,一個台北一.三倍的「大工地」,映入眼簾。

金井灣邊的海峽如意城,是平潭最大住宅建案,由上海世茂、台灣遠雄建設合建,已完工數棟;台灣上市公司宸鴻的平潭廠,廠房接近完工,外傳將招募數千名員工;協力集團的六吋晶圓廠、封裝測試廠,蓋了一半;台灣榮工公司和中國上市公司中福集團合建的建材市場,正在挖地基,年底完工;由中國國營事業中鐵集團,承建的高架公路等大型公共工程,也正在趕工中;全球電視代工龍頭冠捷科技,今年下半年,將投資平潭。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也來過這塊基地,還沒有談成什麼項目,大家都在試水溫。

工廠、馬路、建案外,平潭在五月中旬,剛成為台貨免稅島,只要是有「原產地證明」的台灣商品,進入平潭,免關稅;六月底開幕的平潭小額貿易市場,主打MIT商品,進駐的台灣人,一年免租金,目前爭取到的小商家,超過百家。

另外,針對畢業五年台灣大學生,來平潭創業,三年免租金,經營績效好的,還有人民幣十八萬獎金可領,企業所得稅只有一五%,全中國沿海最低的地方之一;開出年薪兩百萬,找台灣專才。

對台灣的優惠,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根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東榮的描述,接下來,台灣人只要憑台胞證,就可以進出平潭,不用辦台胞證簽證;台灣汽車開上麗娜輪、海峽號,換個車牌,就可在平潭行駛;在平潭打電話,就跟在台灣打電話的費用一樣,不是用越洋電話計費;用新台幣就可以在當地買東西;使用繁體字,台灣的電視台可以落地,台灣報紙可以發行;律師、會計師、建築師,只要有台灣證照,就可在平潭執業。

統戰進行式目標十六年後,吸引三十萬台灣移民

陳東榮說:「就是(要做到)台灣人來這邊,咦,這邊怎麼有這麼多東西跟台灣一樣,……全部做到,就有吸引力了。」最終目標是十六年後,二○三○年,平潭人口從目前四十萬人,增加到一百萬人,有二十萬到三十萬台灣人移居此島。

彷彿時空錯置,今日的平潭,是中國統戰大本營,中國高層口中兩岸家園的「橋頭堡」,但,昔日平潭,卻是飛彈對準台灣的基地,也是偷渡來台人數最多的地方。

「將軍山」,是平潭著名的風景區,山上立了高聳的「三軍聯合作戰演習紀念碑」,是紀念一九九六年,中共對台軍演,一觸即發的台海戰爭,當時由中共前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率領一百多位將軍集結於此,要完成「統一大業」,「當時,解放軍駐在我們村落,長達半年,我們都要搬到其他地方住。」一位平潭人回憶當年,後來,二○○○年陳水扁擔任總統時,「三軍更住了一年」。

二十多年前的平潭,是貧窮落後的漁村,為討生活,平潭人前仆後繼,搭漁船偷渡到台灣。

阿文就是其中一位偷渡客。

「那時候喔,台灣是天堂。」他說,為了淘金賺錢,一九九一年,他偷渡台灣,被抓過一次,不放棄,再接再厲,最後落腳台中大甲工業區,在一家電鍍廠工作,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我一個人抵三個人,幫老闆管整個工廠啊,」他非常節省,所有的錢都存下來,一個月賺人民幣兩萬元,七年後,賺到人民幣一百萬元,帶回平潭,現在從事魚貨買賣。

據說,關偷渡客的「靖廬」,有八成是來自平潭。

「平潭人一直很關注台灣。」平潭從事文史工作的魏增燦說,小時候,他第一包泡麵、第一本漫畫,都是台灣來的,當時台灣會空飄反共物資到大陸,離台灣最近的平潭,就是空飄物最常抵達的地方,漁民出海捕魚,經常撈到「反共罐頭」,有用的,就會拿回家,裡面還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文宣品、中華民國國旗,甚至,平潭女孩的第一雙絲襪、衛生棉,也都來自台灣。

台灣人和平潭人,更經常在海上,進行以物易物交易。那時,「一斤龍蝦換一支台灣雨傘,三十八斤黃花魚,換一隻雙獅牌手錶,台灣製的海狗牌雨衣、布,錄音機,都受歡迎。」阿文說,平潭人是台灣製造王國的見證人。

平潭是貧瘠之島,當地人的謀生途徑,除了出海捕魚,就是離鄉背井,到中國各地「打隧道」。魏增燦說,清朝時,平潭、廣東的南澳,及台南安平,經常換防,因為軍事需要,挖防空洞的技術,傳入平潭,據說,中國八成的隧道,都是平潭人承包的,福建省因此封平潭為「隧道之鄉」。

三年前,平潭被中央賦予「對台」戰略地位,平潭開始翻天覆地大改變。

福建省開發平潭,蓋大橋直通福州,一個半小時就到,「以前平潭人過年回家,在碼頭等船,要等兩天。」從福清來到平潭,在台灣太設集團的平潭太森國際貿易工作的小蔣說。有了跨海大橋,平潭人回家更容易,蓋隧道賺的錢,也紛紛拿回家鄉投資房地產。

台商、台灣人還來得不多,倒是房地產,被平潭人、外地人炒得水漲船高。

「一間石頭屋人民幣二十萬,開發後,變一百萬。」魏增燦觀察,房價從通橋前的每平方米兩、三千元(每坪約合新台幣三、四萬元),漲到現在的一萬元(約合新台幣十六萬元),漲了四倍左右。平潭的建設剛剛起步,房價已經漲得很誇張。

從生意的角度來看,「大陸官方支持,一定會成功。」林巧英說;林明珠也認為:「中國政策在哪裡,機會就在哪裡,現在的平潭,手一伸出去,都是機會。」,魏增燦說:「理性思考,這是對台實驗區,意味政策有延續性,不會說改就改。」

對於一面倒,看好的聲音,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前,曾赴平潭考察兩次的林祖嘉,對平潭的發展,並不這樣想。他說,從經濟角度看,平潭在經濟層面提供一些方便、優惠,所以,如果台商評估後,覺得應該要過去,「我們也不會反對,但要我們配合,大概不太容易,」但,如果兩岸要有任何協議的話,他認為,「我們覺得還是擺在ECFA的經濟合作架構下,比較好。」

他進一步評估平潭未來:「從投資角度來看,那不一定是個好地方,」因為平潭是三百多平方公里的一個島,腹地有限,要出去只有兩條橋,就是福州、福清而已,「要從那裡轉口崑山,很麻煩、不方便,我覺得那些設備不是那麼夠,台商要過去,要審慎評估,看產業,觀光或許還不錯,但有東北季風。」

假讓利?台商拿不到項目,?僅央企包到生意」

民間的想法卻相對活潑,看好對台統戰大商機,目前在平潭註冊的台商將近一百五十家,但,真正匯入資金的,不到兩成,因為,台商「看得到吃不到」,拿不到「項目」。

平潭政府宣稱,五年間,一天要投入人民幣一億元建設平潭,然而目前吃到這塊肉的台商並不多。

「進得了海西,出不了平潭。」榮工工程福建平潭分公司負責人李國良直言,「只有央企才包得到生意,」榮工在其他國家,不是蓋飛機場,就是蓋公路,竟然沒辦法參與平潭公共工程,李國良揚言,年底沒有工程,就要撤走。工程標不到的主要原因,是投標資格受到限制,不少案子,都要求「五年內在中國有二十萬平方米」的工程經驗,台商根本被排除在外。

另外,像打敗美國、日本、德國、台灣等二十多個競標團隊,以「幸福移居城」概念,取得平潭總體規畫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等了很久,最近才攬到一個海峽如意城小閘門的案子。曾有台商參與小貿市場總體規畫案投標,四家廠商投標,一家台灣,三家中國,最後才發現,中國的那三家,竟是同一家。

甚至,有台商被台辦問:「你們不是要走了嗎?」「台商一直沒投資,沒問發生什麼事,反而問,不是要走了嗎?」一位駐平潭的台商說,「房地產價格太高了,炒太凶,我們是要等價格下來,才要進場。」平潭太森國際貿易常務副總經理李傳銳說。

就連號稱以台貨為主的小貿市場,對台灣人招商,只要有台灣人資格就可以申請,第一批招商,一百多店面中,有七成是平潭人,正港的台灣人只佔了三成。負責小貿市場招商的平潭台灣免稅市場招商部主任陳洪春說:「我們認貨不認人,」只要有台灣的原產地證明,「外星人都能來。」

正牌台商沒賺到,連小商人賺到的也不多,「(之前)來的都是台灣待不下去的,或者,東西賣太貴,急功近利。」平潭商人觀察,連台商都說:「來的究竟是台商,還是台流,夾一堆資料,到處忽悠(唬弄),連吃飯租房子都有問題。」

來平潭將近一年,對平潭深度瞭解的李傳銳說:「台灣人(要)靠﹃特殊政策』,不然,根本競爭不過平潭人。」

衝過頭?後遺症產生,談放權、放地,越來越不容易

為什麼台商等不到商機?

陳東榮解釋,「兩年前,政府就提出讓利給台灣人,要放權、放地、放利。其中,放地,就是說,在島上部分區域,讓台灣民間機構去招商,進行開發,案例已經有,海峽如意城,我們當時鼓勵世貿、遠雄,一畝地是七十萬,它是灘土,爛泥地,當時。它的開發成本高,要把地基打得很深,地下處理投入大,當時是特例,是吸引外面大公司進來,希望能夠見到開放成效,現在小的企業,我同樣土地給你,你不見得做得起來。」

「但,現在談得比較艱苦,有某個(台灣)民間的協會組織,他希望我們按照四年前,一畝七十萬來出讓,這顯然跟我們出入太大,(現在)商品房的地至少三、四百萬,不太可能。」

顯然,平潭開發,衝得太快,後遺症產生,加上中國打房,緊縮資金,房地產剛起步的平潭,也要納入管理。

「我們真正關心的是,真正有實力,不要來這邊搞圈地,你來參與,地拿走了,我對台灣是優先照顧,結果,地拿到以後,我們擔心,一種情況,地馬上轉給平潭本地人,或是轉給大陸其他開發商,賺土地差價,第二,地拿到,一直不開發,一直觀望,鐵絲網圍著就是你的,這是我們不允許的。」陳東榮說。

表面上是說共同家園,但是大家都還在試探,台灣商人除了減稅、免租金、高薪聘用台灣人才,目前的牛肉還沒有吸引更多台商大舉入駐平潭,也有台商認為,平潭給的優惠還不夠多,不用這麼急,急的是平潭政府,他們有自己的政治目標,沒有真正的牛肉也不急著去。

所謂政治目標,意思是說,台灣人要埋單,不止做生意,還要願意住在平潭,這才算能交差。自然,台灣也看出這種企圖。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說:「五共(編按:指﹁共同規畫、共同受益、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怎麼看多少就有統戰的味道,它(指中國)主要是發展自己的地方,對他們有利,跟我們沒什麼關係,政治上,我們政府也不可能去配合,跟你去發展……。」

「台灣陸委會說,大陸搞統戰,這到底是我統戰台灣,還是台灣統戰我?說不清楚……。」陳東榮認為,未來台灣人多了,所有生活條件比照台灣,對平潭人也是衝擊。

在各說各話的情況下,真正要思考的是,這個號稱全中國最後一塊從零開始的經濟特區,台灣人要扮演什麼角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用「比特區還特區」,來形容平潭,將這原本是福州最貧困的縣,一夕間拉到與福州同級,賦予強大的「對台」任務,銀彈換飛彈,政治、經濟雙管齊下,台灣人,你該如何接招?

【延伸閱讀】5大關鍵,搞懂平潭綜合實驗區

1.比特區還特區它是中國設立的唯一對台綜合實驗區,推動習近平口中「比特區還特區」的兩岸自由貿易區

2.對台獵才動作最大2012年起,5年向台灣引入1,000名專才,提供半官方職缺並提供住房

3.日常管制最開放新台幣可流通、台灣汽機車可行駛、台資企業廣告可用繁體字、台灣電視媒體如東森電視,可在當地收看

4.企業優惠最多投資租金減免、對台商企業課徵所得稅15%(全國最低)、大陸人買台產6大類商品享免稅額度、台資企業審批與登記從40個工作日縮為1天企業投資租稅獎勵:5年內按繳納之地方稅給予獎勵補貼。年度納稅達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獎勵70%(投資金額);排名台灣1千大企業者獎勵80%

5.缺產業聚落,風險大缺乏產業聚落,難有後發先至優勢;回收期拉長,區位、腹地、人才、資金落後珠三角、長三角整理:蕭勝鴻

【延伸閱讀】運貨到大陸城市,走平潭比小三通快——福建平潭與小三通比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83

李克強“降費令”:每年讓利400億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0750.html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大力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降低大眾創業成本,加快萬眾創新步伐,要在著力落實好定向減稅政策的同時,實施普遍性降費。

出訪歸來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未多做休息,打破周三召開常務會議的慣例,他於周六(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涉及三大主題:一是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二是確定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措施,培育壯大新業態新產業;三是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政府每年讓利400億元,進一步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負添力。(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其中普遍性降費的政策之前有所鋪墊,也備受試產關註。10月8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部門負責同誌會議,部署做好下一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當時,國務院部署了六大舉措,其中就提到“推進普遍性降費”,在一個月之後,具體的降費舉措就已經出臺。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大力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降低大眾創業成本,加快萬眾創新步伐,要在著力落實好定向減稅政策的同時,實施普遍性降費。會議決定,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未經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一律取消;對收費標準超成本的要切實降低;對確需保留的補償非普遍性公共服務成本的收費,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同時,減免涉及小微企業、養老、醫療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等的收費和基金。自2015年1月1日起,一是取消或暫停征收依法合規設立、但屬於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的收費,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費等12項收費。

二是對小微企業免征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費等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明年1月1日至2017年底,對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自登記註冊之日起3年內免征教育費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等5項政府性基金。

三是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不超過20人的小微企業,自登記註冊之日起3年內免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四是對養老和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減免土地複墾費、房屋所有權登記費等7項收費。繼續對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和複轉軍人自主擇業創業,免收管理、登記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實施上述措施,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400多億元。上述會議要求,要進一步提高收費政策的透明度,對保留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實時對外公開,清單外的收費一律取消。在取消、減免有關收費和基金後,相關部門、單位依法履職和事業發展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統籌安排。中央財政要加強監督,確保各級財政經費到位,防止以經費不足為由再出現亂收費。


(編輯:羅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17

肯讓利! 三萬家客戶幫它拉生意

2015-02-09  TCW   
 

 

過去,每個學生畢業時,拿到的畢業紀念冊,經過一般印刷廠的流程,得等超過一週,最後,都長得一模一樣。

  如果登錄健豪打造的雲端平台,想編畢業紀念冊,用哪些照片、版型、圖案……,全都由你決定,編排時間不到一個下午,接著下單、付款,最快三天,一本「只屬於你」的畢冊,便送到手中。

  「這可能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本自己的書,就像創作一樣。」桃園市文華國小校長吳俊生說。過去,根本沒人想過,讓學生動手做,會比交給專業美工還簡單,現在,桃園其他小學,也開始打算和健豪合作。

  不只畢冊,連相片書、桌月曆,甚至貼紙、T恤、拖鞋……,你都可以自己訂做,這顛覆了傳統印刷業者只接上萬張大單的做法,即便是一張訂單,也能生產。因此,每個學生、每個人,都成了健豪的客戶,不再只是學校的總務部門。

  這,正是健豪總經理張訓嘉打造的「雲端印刷」模式,也是他扭轉印刷業不再是夕陽產業的秘密,讓學者視健豪為印刷界的阿里巴巴。

  政大資管系教授苑守慈分析,台灣企業擅長代工,專注在提升技術、生產效率,但客製化時代來臨,老闆看的應該是不同消費者需要什麼,而不是「我會做什麼」。

  香港印刷商,找他做名片「飛來飛去麻煩,我教他直接生產」

  只是,要做到客製化,就等於客戶無所不在,該如何讓客戶上門?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曾說:「你的選擇只有一條路的時候,什麼你要放棄,那就是放棄自己的利益,讓別人先成功。」阿里巴巴能有今天,並不是因為它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而是因為幫助了中國成千上萬個小型企業,完成他們到網路上開店的夢想。

  「放棄自己的利益,讓別人先成功。」這句話說得簡單,但張訓嘉真的這麼做。

  二○一三年十二月三日,香港網路印刷公司eprint集團在港上市,張訓嘉受邀觀禮,全因為這家公司,就是他的學生,老闆、員工一行人,還曾到健豪上課個幾個月,學習技術。

  原本,eprint接了香港的名片訂單後,委託給健豪印製,再送到香港交給客戶。「名片這樣飛來飛去,我覺得很麻煩,乾脆就教他怎麼做,直接在香港生產就好。」張訓嘉把合版印刷及網路列印概念,全教給eprint,讓它成為香港第一大網路印刷公司。

  「之前我去台灣,張總說『Mike,你過來!』向我展示他剛開發的photobook軟件,說這一定是未來趨勢,我們要一起把市場做大。」eprint集團執行董事徐柏煒笑說。

  張訓嘉的對手,市場上的老二白紗科技總經理陳俊傑,是他五專同學,每次健豪有什麼新的產品與模式,他也會請同學來看,從來不怕人知道。

  「我怕你做什麼,我們要利用對手去幫我們推廣,而不是我單打獨鬥;單打獨鬥三年才成功,現在我一年就成功了。」

  張訓嘉說,他的對手公司有六十個業務員,但是「我們健豪就只有一個業務!」他沒有專屬業務團隊,由司機充當推銷員,營收卻是白紗科技的兩倍大。

  因為在雲端時代,要接觸更多消費者,就得找盟友一起打仗,建立起結合同業、異業的生態圈,才能把所有人變成自己的業務員。

  每月開班,know-how透明化「我把這些公開,大家都會,才有量」

  每個月的第一週,健豪都會舉辦為期三天的經銷商大會,餐飲、旅遊、教育業者……,這些看似與印刷無關的行業,都曾一起參與。除了參觀工廠,也會教他們製作最新產品,即便是一般巷子裡的影印店,也能學習用軟體接單。

  對一般企業來說,這些都是機密know-how,他卻免費開班授課,連對手都能來聽,因為他認為,不用怕別人抄襲,商機才會越大。「早期印刷業很糟糕就是,我知道這個怎麼做,就只有我能做;可是我把這些全部公開,大家都會了,才有量啊!」

  例如,健豪和中部知名婚禮賀卡設計公司愛婚禮合作,為它開發專屬的雲端系統,客戶從下單到設計、編輯、交易,都透過系統自行完成,不用透過人反覆溝通。愛婚禮老闆蔡天佑就表示,公司因此省下兩到三個美工人力,加上服務效率提升,短短半年間,客戶數成長近三成,也幫健豪打進喜帖、謝卡市場。

  捨得撒錢,把市場餅做大「在原地競爭,十塊只會變八塊」

  張訓嘉不像一般老闆看眼前獲利,而是懂得讓利,換取更多機會,這也跟他愛花錢的本性,息息相關。

  他的二姊,現任健豪印刷財務長張維茹就說,過去公司用賣廢紙、廢版的收入,買車送給員工,她建議把一部分的錢,拿去建立救助金,張訓嘉卻不認同,還是堅持把錢撒出去,才是最大氣的犒賞方式,姊弟倆也曾因此吵架,「他把(賺來)九成的錢都花在公司身上。」

  多數老闆有努力賺錢的企圖心,同時也懂得精打細算,為公司省錢;張訓嘉卻把花錢當成賺錢的動力,認為把錢放在口袋裡,是一件「製造痛苦的事」!

  因為他的個性如此,他的生態圈,才會越來越大。「他告訴人家:『我們一起合作,我可以照顧你的客人。』不是只為了自己,而是先讓你賣更多,我才能賺更多。」台經院研究三所所長林欣吾也說,台灣企業想轉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打品牌,但學會與別人合作,才是重點。

  換新思維,是轉型的關鍵。其他老闆做不到這一點,路往往越走越窄,「大家做到一定程度都有賺到一些錢,賺錢了,就是想保有那些錢啊,要把錢拿出來,大家會考慮嘛。」一位印刷業者坦承。

  一旦把地上的機器,和天上的雲端平台,透過軟體連結,在他眼中,沒有做不到的生意。「就是要創造一個新的消費模式出來,不是在原有的地方競爭,這樣沒有錢啦,原本十塊只會變八塊。」張訓嘉認為。

  讓別人成功,自己也才會成功,張訓嘉打造的健豪生態圈,證明了唯有越開放,力量才會越大。

  【延伸閱讀】同業只做一環,它做一個生態圈——健豪印刷流程

■流程一

●消費者

  上網編輯,傳照片、挑版型、圖片

●婚顧、學校、餐飲、廣告設計等業者

  上網編輯,或共同開發專屬軟體

*客源分散!82%營收、逾9成客戶都來自一般消費者、小型業者等

*最會接單!總客戶數約3萬,每天有1.3萬~1.8萬張訂單,是同業2倍以上

■流程二

●數位印刷

  省掉傳統製版流程,檔案直接送印刷機

*1張也能印!改變一般業者只接上萬張大單的傳統

■流程三

●加工裝訂

  花逾7億投資加工設備,全部在自家工廠完成,不用外包

*最省時!最快2天做好1本書,傳統業者得花1週

■流程四

●成品

  以相片書為例,價格是一般行情的5成~7成

*品項最多!商品數超過6千項,業界最多;連路跑名條都能客製化

■流程五

●配送

  自建100多輛車隊,少數與物流業者合作

*最少業務員!司機送貨順便推銷,有別同業聘60個業務,它只有1位專門業務

  整理: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