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華國飯店求售進入最後階段、出售台南土地變現 科技大老葉國一轉戰房地產的悲與痛

2012-5-14  TWM




從電子業崛起,靠投資廣達致富的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九年前開始積極布局房地產,讓他嘗到不動產增值利益甜美的果實。但這次,他卻因用人頭買賣專案住宅被 檢調盯上,與他過往給予外界的正派形象大相逕庭,消息一出,震撼科技與房地產界。

撰文‧李建興、梁任瑋

身價百億的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因以人頭名義,低價取得台北市政府配售給士林官邸重劃區拆遷戶的「專案住宅」,從中獲利數億元,不僅遭到檢調單位調查, 更被指控涉嫌詐欺取財、偽造文書,令科技及地產界一陣譁然。

葉國一當初大舉進軍房地產,沒想到會涉入炒房疑雲,甚至為此吃上官司,但令他煩心的恐怕不只此事。根據︽今周刊︾調查,葉國一正祕密進行出售兩大不動產物 件||華國飯店與台南市土地。

事實上,葉國一找尋買家,接手華國飯店的動作從未停止,目前已與一組買方洽談到最後階段,成交金額約四十六億元,每坪單價近六百萬元,熟悉內情人士透露, 買家正在與銀行接洽貸款成數,近日可望拍板定案。

賣地求現 引發市場注意華國飯店先前傳出多組買家探詢,包括台壽保集團、興富發建設,都是外傳的買家名單,但針對本刊求證,兩家公司都予以否認。相較於交易門檻較高 的華國飯店,葉國一已將金額較低的台南土地悄悄處分了。

本刊調查,今年三月五日,登記在葉國一妻子王富代名下的台南市北區開元路土地,就悄悄以總價九.二七億元賣給興富發建設子公司齊裕營造。而這筆占地三四○ 八坪的空地,據說是葉國一在○九年透過法拍取得,當時進場金額六.三億元,而今處分後,獲利達二.九七億元。

除了賣地求現外,葉國一近期種種調度資金的動作,也耐人尋味。目前他投資的不動產向銀行抵押設定的總金額約一八○億元,其中,今年四月九日,葉國一與大板 根重新向國泰世華銀行調整授信額度,債權擔保總額由原本的二十.四億元,新增至二十六億元。

葉國一是國內科技業大老,一九七五年,與溫世仁、鄭清和成立英業達,締造台灣的筆電代工傳奇。而當一九八八年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決定創立廣達時,葉國一不僅 出錢,更調派英業達旗下員工至廣達幫忙,對廣達的成軍功不可沒。

至於在地產界,雖然跨足時間不長,但他接連投資的華國飯店、新北市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以及高雄豪宅「國硯」,都是業界的指標個案,手筆之大,鮮少人 能出其右。

但葉國一落到以人頭戶買屋,涉嫌炒房詐欺,遭到檢調單位調查,被諭令五百萬元交保的下場,令人不勝唏噓。

根據知情人士指出,葉國一的地產霸業出了紕漏,這次鬧得沸沸揚揚的士林官邸重劃區案似乎不是第一遭。事實上,去年政府祭出奢侈稅等打房政策,衝擊房市時, 市場就傳出葉國一積極處分不動產,想要求現退場。

今年二月,本刊七九○期就曾報導葉國一兜售旗下不動產,以及向銀行質押設定金額高達一六二億元的第一手消息。雖然與葉國一熟識的房地產投資客堅稱「葉國一 不缺錢,只是變現性不足!」但他也承認,由於葉國一的投資主軸是大型商用不動產和土地,偏偏這一類的產品總價過高,在轉手性不足下,導致變現不易,容易讓 資金周轉不靈活。

因此,目前葉國一拿來「出售求現」的產品,多為市場接受度較高,可立即開發的建地。

資產複雜 升高觸法風險面對葉國一這一連串資金調度的動作,看在一些熟知內情的人士眼裡,並不感到訝異。

「再密的石頭都有縫!」其中就有一位房地產業者分析,有別於一般房市投資客,多半是買賣房屋或包租套利,葉國一操作不動產,卻偏好高難度的投資項目,有些 手法還十分迂迴,例如利用人頭取得政府住宅優惠的資格,為的就是低價取得資產。

另外,葉國一近年來也介入一些不良資產,有部分是為了能低價取得標的,從中套利;有些則是借錢給朋友,後來因對方無力償還,欠債的友人乾脆直接將旗下的資 產「作價償還」,因此葉國一往往迫於現實,接受「債權變股權」,間接承攬了一些不動產。其中,二○○四年葉國一就是「以債作股」入主華國,換算下來,等於 以二十三.四億元價格,成為最大股東。

據了解,葉國一之所以勇於執行這些難度極高的投資,除了利之所趨,更因旗下擁有一個專業團隊幫他處理法律、稅務、房地產交易等專業問題。如中國土地改革協 會理事長王進祥就被他延攬,除了對於投資案頻頻獻策,更一手解決所有疑難雜症。

在建築業擁有三十年資歷的王進祥,堪稱代書界的天王級人物,外界對其辯才無礙、精熟不動產法規、地政作業程序等特質,印象最為深刻。

但葉國一卻沒想到,再怎麼堅強的幕僚陣容和縝密的算計,都不及現實的複雜,尤其舉凡土地、不良資產等產品,由於買賣過程曠日廢時,只要一個小環節出了差 錯,就讓整個投資案動彈不得。

拿葉國一於二○○八年用二十八.九億元購入太子汽車三重舊廠土地來說,當初單純地只想自行開發,孰料,後來新北市政府將其納入特定開發區內,統整開發,使 得全案進度延宕。

也正因為操盤手法迂迴,除了讓外人霧裡看花、產生疑慮外,更難免擦槍走火,徒增觸法的風險,這次士林官邸重劃區案即為典型個案。

位在士林官邸北側的士林官邸重劃區,在二○○○年時解除禁建,由於立地條件佳,成了建商和投資客覬覦標的。

○五年,台北市政府針對老舊住戶執行區段徵收,為安置拆遷戶,以「專案住宅」的形式,讓拆遷戶認購重劃區內的國宅,而平均單價則是每坪十八.五萬元。由於 買入後,不但不用受到「購入國宅兩年內不得買賣」的限制,可以立即轉售;另外若以當地動輒上百萬元的市價來看,認購「專案住宅」等於現買現賺,潛在獲利十 分驚人。

時點巧合 引起檢調懷疑基於利潤可期,於是葉國一早在一九九九年就開始收購士林官邸一帶的老舊住宅,陸續取得二十四戶。原本二十四戶都登記在太太王富代名下,後來只 保留一戶,將其餘二十三戶過戶給英業達董監事及員工,最後王富代與人頭都順利取得認購權。等到二○○九年國宅蓋好之後,原本登記在董監事和員工名下的「專 案住宅」,又全數賣回給葉國一的次子葉力誠名下的銓誠資產管理公司。

檢調指出,他們早從二○○九年八月就已經接獲檢舉,並暗中調查多年,握有證據。對此,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煊則分析,由於這二十四個「問題 戶」的交易時間點,太多巧合,難免引起檢調單位「合理的懷疑」。

如葉國一在官邸解除禁建前就收購舊房子,取得拆遷戶資格,主管機關懷疑政商關係良好的葉國一,提前得知內幕消息而搶先布局。而原先「專案住宅」配售拆遷戶 是採「一個門牌可認購一戶」的規則,但當台北市政府清查拆遷戶名冊,發現有人同時擁有多戶房子。為了避免不公平,主管機關於是緊急修訂辦法,改為「一人至 多一戶」原則,也就是所有權人只能配置一戶「專案住宅」。

沒想到,在正式登記認購前,葉國一發現「法律變了」。山不轉路轉,他將原先登記在太太名下的房子,紛紛過戶給其他人,但這個舉動,有人質疑葉國一是刻意利 用人頭,分散產權,為的就是要全數取得所有的認購權,「一個也不放過!」而且儘管用人頭買房套利的情事時有所聞,但葉國一這次卻連拆遷戶的優惠也要獲取, 鮮有人如此。更何況其身價百億,令人有「富人與平民爭利」的不良觀感,不符合公平正義,也違背台北市政府配售的用意,這因而觸動主管機關的敏感神經!

但對此亦有人替葉國一抱不平。就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由於這次士林官邸重劃區拆遷戶的「專案住宅」認購規則,是台北市政府量身訂做的「專案規則」,與一般拆 遷戶補助方式截然不同;再加上辦法臨時改弦易轍,容易讓人誤觸法網。

不過,整起案件,葉國一最難交代的就是「交易價格」的問題。由於葉國一的員工取得「專案住宅」後,竟全數都以十八.五萬元的原價轉售給葉家,不合常理,更 讓檢調確信其以「人頭謀取暴利」的假設。

交易價格 讓人頭戶假設成立原本葉國一自認縝密的計畫,卻由於手法太過複雜和迂迴,反而容易讓人大做文章,最後惹來官司,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隨著葉國一被起 訴,不少人驚覺「使用人頭戶操作房地產,原來風險這麼大!」使得向來被房地產投資客視為「公開祕密」的操作手法,成了葉案的另一個話題。

對此,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就表示,在地產界,利用人頭來「爭取優惠資格」、「轉手炒高房價」、「規避相關賦稅」,以及「取得超額貸款」等情事,可視 為運用人頭獲利的四大操作目的。

而身任知名投資客「劉媽媽」委任律師的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坤鍵則進一步分析,雖然使用人頭不能和「違法」畫上等號,但他提醒,正因為人頭好用,所以 常被濫用,甚至會誤觸法網,因此所有的投資客都得認清「法律的界限」,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以葉案為例,當時葉國一使用人頭戶,大概是認定只要過戶給人頭的時間和文件合乎程序,法律上並不能否定其「拆遷戶資格」;再加上與人頭達成共識後,對於葉 家要不要售後買回?以及用多少錢交易?純屬私人契約行為,不至於觸法。「但葉國一忽略問題不在人頭身分,而是過程的合理性有爭議!」黃坤鍵進一步解析,這 次檢調就是發現,葉案的時間過於巧合,和交易價格不合理,認定葉國一有明顯犯意。同時檢調也認為這些因人頭而衍生的拆遷戶,不但造成台北市政府統整拆遷戶 出現錯誤,更額外多配售二十三戶國宅,造成市政府損失,因此控告葉國一觸犯了「詐欺取財罪」,甚至到最後,更以「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為名,多了一條「偽造 文書罪」。

葉國一在科技業闖蕩多年,原本以為房地產將是他下一隻財富金雞母,到頭來,因為錯估情勢,讓他徒有百億資產,資金都因為房地產而卡住,甚至只為了拆遷戶專 案住宅的蠅頭小利,而誤觸法網,這恐怕是當初他始料未及的。

還原葉國一士林「專案住宅」炒房事件簿

時間 事件

1999年 葉國一開始以太太王富代名義收購士林官邸北側的老舊房屋共24戶,取得拆遷戶資格。

2000年 士林官邸搬遷,解除禁建,並開始重劃,對附近老舊房屋進行拆遷、整地。同時祭出讓拆遷戶得以每坪均價18.5萬元價格認購重劃區內國宅的「專案住宅」。

2004年 北市府地政局清查拆遷戶名冊,發現有多戶為同一所有權人持有,故修法,將認購規則由「一門牌認一戶」,改為「一所有權人僅認一戶,其餘以每戶75萬元補 償」。

2005年 王富代名下其中的23戶房子過戶給英業達董監和員工,使得王富代和所有員工及董監共順利取得24戶的認購權。

2009年 專案住宅完工,原過戶給員工和董監的房子,統統以每坪18.5萬元,賣回給葉國一兒子名下的銓誠資產管理。

2012年 檢調以詐欺取財和偽造文書罪控告葉國一。

製表:李建興

葉國一全台地產投資逾200億元 但難以變現標的物 取得時間 投資金額

(億元) 現況

士林官邸旁祖厝預定地 2003 8 尚未開發華國飯店 2004 24 正洽詢買主

士林官邸北側專案住宅

(福林段二小段594地號)福林路100巷77弄1號 2005 N/A 24戶由銓誠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北市雙城街、德惠街土地 N/A 尚未開發高雄豪宅「國硯」土地 2008 16.7 與國揚建設合作,已於2010年7月動工,預計2013年完工太子汽車三重舊廠土地 2008 28.9 尚未開發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 2009 15.6 營業中台南市開元路土地 2009 6.3 今年3月5日9.27億元賣給興富發建設旗下齊裕營造高雄亞太財經大樓 2009 17.8 對外出租中入股皇普建設 2009 6 2011年成為大股東松山火車站旁土地 2010 15 尚未開發新店大台北華城土地 2011 70 與新普建設合作,推出6戶頂級別墅「新普國玉」

其餘土地尚未開發

合計 208.3

製表: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77

百度隱憂:流量變現曲線下滑 遇內容壁壘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21/230018.html

這是7月中旬的一個下午,也是百度公司(BIDU.NASDAQ)的普通一天。從北京西二旗地鐵口出來,在一群科技公司的包圍之中,最顯眼的就是波浪狀的百度大廈。小河環繞的透明大廳內人流攢動,每隔十幾分鐘,就會有人抱著筆記本電腦帶著前來應聘的人們在二樓的陽光大廳內攀談。

在正門右側碩大的液晶牆上,是一張百度搜索關鍵詞曲線圖,每時每刻全國網民的搜索關鍵詞的變動,構成了一條紅色曲線,它勾畫出這個國家網民最關注的熱點。它也意味著,此處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入口。

財務數字正是這家公司極速發展的證據。今年第一季度百度的市場份額增長到77.6%。總營收、運營利潤相比2011年同期都增長75%以上。預計二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增長接近60%。熟悉百度的分析師們對70%這個數字一定印象深刻,因為類似這樣的環比增長已經持續數年。

然而,在最近摩根士丹利組織的調研中,基金研究員給出的判斷卻是,百度未來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舉杯歡慶多載,如今百度自身也需要思考,今天到底是百度整個成長週期的頂點還是新的起點?

下滑的流量變現曲線

目前移動終端帶給百度的流量已經佔據整個百度流量的20%。但是移動互聯網並不能以桌面端那樣的貨幣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行業性的難題,對於百度而言,20%的流量可能僅提供個位數的盈利增長

於7月初發表的一組有關百度公司的調研報告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這則報告來自於6月26日由摩根士丹利組織的上述只有少數人參加的基金研究員對百度的調研。

如果互聯網世界一直按照原有的軌跡運轉下去,如果百度內部不發生大的問題,它就將繼續扮演全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要塞」角色,成為中國互聯網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不過,在中國互聯網產業垂直細分的時代,在移動互聯網對桌面互聯網衝擊的過程中,在網絡廣告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的情況下,外部野蠻生長的競爭者,正迫使百度從業務到企業氣質進行重構。

整個互聯網世界正在發生質變。

自移動互聯網所誕生的基於應用程序(App)的人機交互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通過應用來訪問互聯網的使用習慣,正在改變完全基於搜索引擎和瀏覽器的舊有模式。

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手機上網,越來越多的應用是放在云端而不是在終端上。有投資人關心,搜索引擎作為互聯網的最大入口,百度如何繼續保持權力的核心 地位,而不被垂直搜索、移動應用削權。在互聯網產業化,購物、視頻、遊戲等逐漸被劃分勢力割據,形成壁壘的當下,百度如何在內容上保持優勢從而維持70% 以上的環比增速?

百度公司表示,擁抱這樣的變化,將百度現有的業務跟這兩個趨勢連接起來,不僅「擁抱」,同時還去「拓展」,通過開放云計算平台、重構與開發者共享云計算技術、數據、流量和變現優勢的生態系統。

新業務可能帶來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無法解決流量變現的貨幣化難題。

今年的百度聯盟大會上,百度公司CEO李彥宏表示,移動互聯網和PC互聯網是很不一樣的,更難賺錢和商業兌現。

移動互聯網是未來互聯網公司一定要涉足而又需要重新適應遊戲規則的領域,這是不論投資多少沒有回報的資金都要佈局的戰略要地。在無線領域,從PC端 遷移到移動終端的百度並沒有天然的優勢,而強調社交關係的騰訊搜搜、從開始就定位移動搜索的宜搜更具粘性。離開PC頁面的百度無線選擇的方式是:與運營商 和終端廠商、系統合作。

目前的成果斐然。本報記者獨家獲悉,在今年3月蘋果公司庫克來華之時,百度公司已經獲得了與蘋果公司iOS5合作的合同,這意味著,在未來上市的iPhone5上,將內置百度搜索框。

百度不惜重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合作並不期待短期盈利,在給記者的回覆中,百度公司的態度是:「移動終端的屏幕比較小,使用時間都是碎片的時間,所以廣告價值沒有PC互聯網那麼大,即使是在發達的互聯網市場或者移動互聯網市場,它的變現能力也被認為是遠低於PC互聯網。」

百度希望借助於這些合作,使由於APP應用和其他搜索品牌入口分流的流量,被攔截回百度搜索框。

業界的判斷是:目前移動終端帶給百度的流量已經佔據整個百度流量的20%。但是移動互聯網並不能以桌面端那樣的貨幣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行業性的難題,對於百度而言,20%的流量可能僅提供個位數的盈利增長。

在桌面電腦,客戶並不受屏幕、帶寬、時間的影響,可以同時打開很多的窗口,並且對點擊並沒有流量上的考慮。手機上,以上種種都會限制客戶的點擊活躍度。

剛剛從百度調研回來的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研究員余曉光分析,未來移動端持續增長,佔比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反而會降低業務的整體利潤率。

內容壁壘

投資者關心百度搜索內容的來源問題。譬如,未來隨著市場集中化程度的提高,新浪完全有可能不提供自己的內容給百度查詢,就好像FACEBOOK並沒有開放給谷歌一樣。當下,一些著名購物網站的數據並沒有對百度開放

在內容上,百度正在受到垂直搜索不斷壯大、爭奪話語權的挑戰。

從市場競爭格局上,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了以騰訊為代表的遊戲、社區類平台、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購物類平台、以優酷、土豆為代表的視屏類平台,以新浪為代表的SNS用戶平台。作為各大平台類公司,因本身實力強大,內容豐富,內部的搜索更有針對性。

淘寶網站內搜索已經成為國內購物類網站最大的站內搜索,其所屬集團阿里巴巴10億元投資的一淘,專門針對在線購物和淘寶內部的數據,並沒有開放給百度。當然,京東等電商也沒有把數據開放給一淘。

在新浪微博上,因為目前微博在國內競爭尚在,並沒有形成FACE-BOOK一家獨大的局面,新浪微博目前還是開放內容給百度的。「但是在未來隨著市 場集中化程度的提高,新浪完全有可能不提供自己的內容給百度查詢,就好像FACEBOOK並沒有開放給谷歌一樣。」余曉光說,由於新浪微博也遇到貨幣化難 題,未來也會押寶搜索。

這樣的情形不一定會發生,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稱,購物、視頻等垂直搜索雖然對專業用戶有吸引力,但是用戶教育需要一定時間,百度作為品牌沉澱更深的 大眾綜合搜索與用戶的距離還是更近一些。同時,百度正通過框計算、阿拉丁等產品試圖滲透深度搜索,並且在內容上正進行越來越多的投資和參與。

無論如何,由於缺少內容上的優勢,百度開始投資內容相關網站。百度去年3.06億美金投資去哪兒網,以及投資奇藝視頻。此舉被認為是在內容查詢的準確度上給客戶更好的體驗,包括在與其他內容網站的談判上具備一定的優勢。

百度目前越來越多地介入實際內容的投資與參與,試圖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投資人的擔心是,內容方面的介入,在內容本身上與專門的內容提供網站並不具備優勢,長此以往勢必會降低百度的獲利能力。「本身從貨幣化上,百度目前 的投資並不能給主業搜索帶來直接的盈利方式,但是在客戶體驗和與其他內容提供商的談判話語權上,百度又不得已必須這麼做。」余曉光說。

對手的進攻

在如何公平地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上,集合競價的售賣方式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對搜索結果的信任。這個百度正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型搜索引擎萌發的動因

在沒有外部環境壓力之下,百度試圖通過鳳巢系統的推出,改善競價排名可能帶來的惡果。

百度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興搜索引擎挺進的入口。

新興的垂直搜索以及新概念搜索正把矛頭直指百度推崇的集合競價模式。當對手迅速發展之時,百度還需要很快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集合競價模式被認為是很成功的搜索的模式,也為百度帶來了大量的利潤,但假貨和欺詐成為無法避免的難題,不法者試圖利用競價和SEO優化的方式,利用搜索引擎平台行騙。

百度並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2009年,百度就推出鳳巢系統替代競價排名,核心目的在於促進推廣資源的公平分配基礎上兼顧用戶感受。

這個過程中,百度廢除了價格是排名唯一決定因素,引入了「質量度」,使價格不再是決定排名的唯一因素。「質量度我們用星級表示,在我們的系統裡一顆 星代表推左的可能性很低,兩顆星代表有推左的資格但不穩定,三顆星代表很穩定。質量度不夠你出價再怎麼高也是排不到搜索推廣結果的前面位置的。」百度公司 稱。

百度不得不防止非法產品推廣,但是對客戶產品做全方位的監測,仍然很難。在客戶選擇上,百度組建了一支擁有近800名專職人員的資質審核團隊,在最 初選擇客戶的時候要求客戶提交營業執照和ICP備案等證明文件,其審核系統和團隊日均審核關鍵詞和創意總量累計超過120萬個,駁回或下線處理超過11萬 個。但是審查通過後,很難通過有效的方式監管客戶不提供虛假詐騙信息。

集合競價的售賣方式,在推高關鍵詞價格上能力頗強,但是在如何公平地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上,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對搜索結果的信任。

這個百度正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型搜索引擎萌發的動因。

據接近奇虎360的人士介紹,奇虎360年初進入視頻搜索領域,近期宣佈進入傳統綜合類搜索市場,它所推出的安全搜索引擎概念,直接針對競價排名。 根據奇虎導航在一年半時間內超過百度旗下的好123來看,奇虎作為具有搜索基因的競爭對手,對百度未來的經營產生了更複雜的挑戰。

一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平、公正的算法對於搜索來說是最重要的。一淘宣稱,永遠不採用競價排名的排序方式。

6月26日上午10點,在百度會議室裡,投資者關係部給出的數據和當時的陽光一樣明媚:根據第三方預測,中國整體的搜索市場增長未來三年依然保持 40%以上的速度。尤其是在谷歌中國宣佈退出後,市場更是一家獨大,百度具有7500人的廣告營銷人員,加上廣告分銷商,有超過1萬人在處理百度與廣告客 戶之間的業務。百度大品牌客戶有1000位,中小客戶超過3萬戶,根據中國註冊中小企業2011年底超過1000萬的比例,百度的市場空間遠沒有飽和。

而對百度而言,當互聯網世界的深度和廣度被重新定義、搜索市場發生質變之時,百度目前所作出的努力,是否已經足夠?而先前的成功會不會是未來最大的絆腳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77

恩益禧入股 愛評網人氣變現金

2013-01-28   TCW
 
 

 

成立七年,台灣最大美食社群網站——愛評網(iPeen),終把人氣「變現」了!這是一筆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元的現金,金主是《財星》(Fortune)雜誌全球五百大企業之一的日本百年企業恩益禧(NEC)。

網站流量吸金!商家與分享文逾二十萬筆

恩益禧是全球IT與通訊網絡的領先供應商,資本額近四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而愛評網資本額新台幣五千萬元,恩益禧是它的二千六百倍大,這一次主動談入股,入股的股份外界雖無法得知,但據了解,恩益禧評估愛評網市值達新台幣七億,取得一席董事席次。

愛評網吸引恩益禧的最主要原因是,有恩益禧想要的流量:二十多萬筆商家數、二十五萬篇消費經驗分享文、二十四萬個活躍分享會員、每日登入會員七千五百人。

○六年,在雅虎奇摩工作的何吉弘(現為愛評網執行長)為了討「愛吃」的女朋友葉卉婷歡心,在網路上搜尋美食餐廳資訊,但發現資訊凌亂,乾脆自己跳下來做,還找了女友姊姊葉卉卿和好友陳易成創立了愛評網。

初創的愛評網,是一個單純讓網友分享美食與評價餐廳的網站,創業團隊專注在彙整餐廳資訊與搜尋技術,並發明「P幣」,網友因貢獻內容可獲得,這種將網友「分級」的概念主要是趣味性,但是卻能增加網友的參與感。

愛評網先前一直在開發獲利模式,對象是大型品牌客戶如可口可樂,或是中小企業如巷尾的小吃店。「說穿了,就是整合行銷,從製作網站、在愛評網放置廣告,宣傳餐廳活動等。」何吉弘說。

獲利模式創新!自創P幣、交換商家口碑券

此外,愛評網也賣「口碑券」,店家購買後,由愛評網放上專區供網友以P幣競標,取得店家口碑券者可免費體驗餐點,用餐後再回愛評網評價,「網友的評價也可能是負評,」愛評網副執行長葉卉婷說,曾有店家得到負評很驚訝,「但我們不干涉評價內容的。」

口碑券經過幾年發展,歷經四次漲價,從最初五千元調整到現今兩萬元,店家購買只能使用一次,共計有三千多家次購買過。愛評網在二○○八年前是完全沒有收入的,去年營收約四千萬元。其中,中小型客戶方面的營收,從二○一○年一百萬元到二○一二年一千二百萬元,兩年成長十一倍。

手中客戶值錢!恩益禧藉此開發小店生意

不過,愛評網仍未損益兩平。

如今,恩益禧拿出一億五千萬元投資,讓愛評網確信,這些年累積的人氣是有價的。

這個合作案是在去年四月,由日本恩益禧總部直接接觸。並在去年十二月底簽約,連台灣恩益禧分公司都不知情。雙方將此投資定位為「策略投資」,「恩益禧的強項在於底層資料探勘與分析,我們負責業務拓展與手機應用程式(App)的介面優化。」

礙於雙方簽有保密協定,何吉弘無法具體說明雙方的合作內容,但用雲端POS(編按:零售管理系統)來形容恩益禧想做的事。POS是恩益禧的強勢產品,但僅局限在大型連鎖店家。

恩益禧這次與愛評網合作,可先將二十多萬的小店家納入客戶名單,因為現在還有九成的中小型店家,都是用手寫的單子去點菜與收錢,賣多少餐、該進什麼貨都靠人力盤點,無法系統管理,這些,都可能是恩益禧的潛在客戶,只要上網連線,恩益禧就能替他們提供相關服務。

對愛評網而言,這也是讓其增加獲利的來源。未來,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系統可以替店家針對特定消費者做行銷宣傳,這也會讓店家願意花更多錢給愛評網。

有意思的是,這幾乎可定位為恩益禧在台灣的「創新實驗」。目前,恩益禧在日本的客戶都是大型企業,幾乎很難更改POS架構,但是,當網路服務已經大勢所趨下,恩益禧索性選擇在台灣推出此創新模式,嘗試做中小型店家生意的可行性,而最後的目標,當然是中國市場。

成敗如何,現在確實難以斷定。但是,若此合作案能成功,越來越多日本企業以台灣為實驗市場前進中國的畫面,會出現得更頻繁。

【延伸閱讀】瞄準中國、東南亞,投資人拿台灣當跳板——國際金主在台投資網路公司台灣網路公司現以中國與東南亞為發展主要戰場

網站名稱:愛評網投資人(投資年/月):恩益禧(2012/12)投資金額(美元):500萬看好理由:前進中國最佳創新實驗基地

網站名稱:Cubie Messenger投資人(投資年/月):美國創投500 Startups等(2012/11)投資金額(美元):110萬看好理由:台灣唯一國際型的即時通訊App

網站名稱:愛料理投資人(投資年/月):日本創投CyberAgent (2012/10)投資金額(美元):數10萬看好理由:台灣食譜上傳量最大網站

網站名稱:易訂網投資人(投資年/月):破壞式創新大師克里斯汀旗下創投Rose Park Advisors(2012/2)投資金額(美元):約150萬看好理由:高檔餐廳的最大訂位網站

網站名稱:愛評網投資人(投資年/月):日本創投CyberAgent(2011/3)投資金額(美元):100萬看好理由:台灣最大美食社群網站

網站名稱:地圖日記投資人(投資年/月):被美國最大團購網站Groupon收購(2010/12)投資金額(美元):300萬看好理由:創新地圖部落格網站

網站名稱:無名小站投資人(投資年/月):被入口網站雅虎奇摩收購(2006/12)投資金額(美元):2,300萬看好理由:台灣最大部落格網站

網站名稱:愛情公寓投資人(投資年/月):日本創投CyberAgent、JAIC等(2006/10)投資金額(美元):300萬看好理由:兩岸最大交友網站

資料來源:各網站官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30

假釋也能變現金 活力門前社長的煉金術 網路金童堀江貴文 入獄照賺上億日圓

2013-04-08  TWM
 
 

 

曾被喻為「網路金童」的日本活力門前社長堀江貴文,二○一一年因違反日本《證交法》鋃鐺入獄。不過,關住他的人卻關不住他的腦,服刑期間,他仍有上億日圓進帳。

撰文‧孫蓉萍

面對數十位媒體記者閃個不停的鎂光燈,日本知名入口網站「活力門」(livedoor)前社長堀江貴文驚訝地說:「我以為大家不會再注意我了。」這位網路金童三月二十七日假釋出獄,一年九個月來激瘦三十公斤,目前只有六十六公斤,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堀江在一九九六年和東京大學的同學集資成立公司,為活力門的前身。活力門二○○○年股票上市,他的身價水漲船高,還出馬競選眾議員,成為年輕人的偶像。不過○六年被控作假帳,違反《證券交易法》,被判刑二年六個月,於一一年六月入獄。

入獄前,堀江少年得志,意氣風發,甚至在著作中大言不慚地說:「用錢就能收買人心」。但在三月底出獄後的記者會中,他態度丕變,很有禮貌地向社會大眾道歉:「對股東和社會大眾造成困擾,我正在深切反省,將來我希望帶給社會正面影響。」表面看來,堀江似乎學到了教訓,其實在獄中,他還是持續發揮賺錢手腕。受刑人一個月有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二.二五萬元)的工作收入,但是這位金童受刑人在獄外的收入,以「億日圓」為計算單位。

一○年二月開始,他每周發送付費電子報,入獄後仍繼續透過書信的方式,由工作人員更新電子報。報導領域包括時事評論、書評、自己的近況等,內容豐富,而且訂閱者還能提出問題請堀江回答,有互動效果;加上每月僅收八四○日圓(約合新台幣二七○元),對日本人來說不過是一杯咖啡的錢,因此訂閱者超過一萬人。若單純計算營收,暫時不計入付給發行單位的費用,一年就達到一億日圓以上。

此外,堀江還重新編排電子報的內容,出了兩本書,另有版稅收入;甚至這次假釋的記者會,他都可以變成現金,因為透過網路,可以看到他出獄的影片,不過要看全部過程,得付八四○日圓,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生意頭腦。

堀江身材縮水,野心卻愈來愈大。他說未來要做的事,主要是將自己的電子報、部落格和推特(Twitter)媒體化,以及投資開發低成本的火箭。太空旅行一直是堀江的夢想,○五年就創立了太空事業公司「SNS」。出獄才兩天,堀江就去北海道參與SNS的火箭發射實驗,雖然還沒升空就在原地爆炸,但並未讓他沮喪,而是冷靜分析失敗原因。

不斷動腦想方法,讓堀江年紀輕輕就賺大錢,今年四十一歲的他,將來還有什麼新動作,正受到各界矚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98

自媒體「變現記」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306/t20130624_453422.htm

  每天只是發數條微博,就可月入10萬元?聽起來這似乎是網站上浮動的垃圾小廣告。而事實上,2012年7月開始微博創業的龔文祥,如今每天的工作就是發微博,偶爾以自媒體記者的身份參加電商論壇和活動,目前已實現了月入10萬元。2012年8月宣佈離職、專心做自媒體的博客聯盟云科技創始人程苓峰,月收入也已達到了6萬元左右。

  

  自媒體人不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將自媒體事業搞得風生水起,他們甚至「登堂入室」,在通常只有傳統媒體人出現的媒體新聞會上,也佔據了一席之地。2013年5月舉行的淘寶10週年晚會,不僅吸引了300餘名傳統媒體電商線記者,龔文祥和魯振旺也作為自媒體代表持記者證入席。

  

  這並不是自媒體第一次參加媒體會。在之前億邦論壇舉行時,龔文祥就在自己的微博裡寫道,「本次億邦是中國論壇第一次確立個人自媒體地位,背板上我的名字和CCTV、新浪等媒體平起平坐了」。

  

  何為自媒體?程苓峰認為,個人通過社交媒體獨立獲取用戶的即為自媒體。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師魏武揮給出了自媒體需具備的兩個特徵:一是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微博上的一些營銷大號以及虎嗅網之類的都不算;二是要有經營的念頭,自媒體人主觀上要有將其變現的慾望。

  

  目前專職或兼職的自媒體人中,有傳統媒體背景的佔了絕大多數。他們通過自媒體與讀者互動,從而及時獲得業界前沿動態以及各行業的內幕爆料。這對於他們進一步提高內容新鮮度和質量,甚至對於在傳統媒體的報導「主業」,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對於自媒體對傳統媒體可能造成的衝擊,魏武揮的理解是,自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讀者爭奪,沒有科技博客等新媒體那麼明顯,傳統媒體對旗下員工投身自媒體目前多持觀望態度,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部分投身自媒體的傳統媒體人回歸傳統,因為自媒體的錢並不是那麼好賺的;另外,自媒體的興起實際上對傳統媒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傳統媒體可以通過自媒體發掘優秀的作者和稿源,並將其收入麾下。

  

  影響力的塑造:原創+互動

  

  相對於團隊化作戰的傳統媒體,單打獨鬥的自媒體如何在保證內容數量和質量的同時,維持活躍度和影響力?這不僅是其生存的基本考驗,也是實現後續收入的前提。

  

  原創內容被認為是自媒體的靈魂,這也是體現自媒體個性和風格的關鍵所在。每天或者每隔一天就要寫篇數千字的文章,並且文章還得同時兼具「乾貨」和可讀性。這一較高的行業門檻決定了,自媒體人不僅需要長期跟蹤某個行業,還得具備一定人脈和信息渠道,表達能力更是不可或缺。

  

  正因為如此,具有先天優勢的傳統媒體人成為了自媒體人的主力。據業內人士估計,中國八成的自媒體從業者都有傳統媒體背景。《21世紀經濟報導》的曾航,業餘時間經營自己的公號「移動觀察」,儘可能堅持每晚發佈一篇文章並與粉絲互動。曾任《錢江晚報》記者的潘躍飛,2013年2月也發表文章高調告別老東家投身自媒體。而曾擔任《中國企業家》主筆和騰訊OMG戰略投資總監的程苓峰無疑是這其中的典型代表,由於在互聯網垂直領域積累了一定的人脈,他現在每天只是通過打電話、發微信就可以採訪張朝陽等業內名人。

  

  在程苓峰看來,只要肯投入,每天或者每兩天出一篇原創,半年時間就能積累一批用戶。不過,優秀的原創內容仍然是稀缺的資源。為了突破內容制約,云科技目前也接受其他人的投稿,程苓峰透露,云科技1/4的內容來自外部投稿,程自己則作為編輯對外稿內容進行把關。

  

  龔文祥的方式則更加輕鬆一些。他主要通過「乾貨」分享和有價值的評論「攢粉絲」。龔文祥每天更新觸電報,觸電報以一則則微博組成一條長微博,包含電商要聞、原創以及電商乾貨。電商要聞是過去一天微博上的重要新聞集結,「乾貨」則是具體的實戰操作,例如「電商品牌如何打破低價迷局」等。觸電報每到週末還會發佈專題,將某個行業或品類的電商資訊彙集成電子報,例如「化妝品電商專題」、「移動電商專題」等。專題模式雖然製作麻煩,但對用戶來說價值更高。

  

  這些「乾貨」既可以是原創,也可以是轉發。龔文祥通過參與站長大會和組織「觸電會」,結識各類創業者和電商人士,再從這些活動中挖掘出信息點,通過微博發佈。此外,他還截取報刊上有價值的內容轉發至微博,這些內容雖然不是原創,但由於通常是率先登錄微博,因此對用戶而言也具備一定的新鮮度。不僅如此,在轉發其他微博時,他也會儘量加上自己的評論,使內容更具價值。龔文祥已經逐漸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心得,「多原創」、「多互動」以及「多爆料」是引起讀者共鳴的三個關鍵要素。「你認為有價值的最好,別人也認為有價值」。

  

  在原創內容有限的情況下,衍生自「你問我答」的互動形式就成了打造人氣的另一個法寶。這種方式尤其適合醫生、美容師等專業人士所做的微博營銷,從而吸引更多精準粉絲。而龔文祥等自媒體人也廣泛採用這一方法,在微博上通過免費解答各種電商小問題來提高粉絲黏性。

  

  在積累了最初的影響力之後,自媒體人的微博自然而然就能吸引到一些專業人士的主動爆料,這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內容短缺的煩惱。例如,龔文祥就常收到某網站倒閉、某電商大佬離職之類的第一手消息,他所要做的只是對內容的真實與否進行基本的判斷。

  

   商業化的多渠道嘗試

  

  與每天發送次數不限、更看重互動的微博相比,微信公號更考驗內容。因為後者每天只能推送一次,自媒體跟傳統媒體的機會均等,比的是誰的內容更有吸引力。這一特性決定了,以微信為載體的自媒體面對的客戶更加精準,而且到達率更高,因此自媒體在微信的廣告價值明顯高於微博。程苓峰透露,在熬過了最初半年無收入的積累階段後,自媒體就可以迎來收穫期。其微信廣告目前報價是每條1萬元,由於不是每天都有廣告投放,其月收入目前在5-6萬元之間徘徊;擁有2萬粉絲的「云科技」微信廣告標價1萬元/條,而擁有4萬粉絲的「淘寶鬼腳七」微信廣告標價則是每條2萬元。

  

  雖然不及微信精準,但微博的盈利方式更為多元化。微博的到達率僅為1%,廣告單價也遠遜於微信。龔文祥的盈利主要圍繞新浪微博展開,八成來自廣告,擁有14萬電商精準粉絲的他,一條微博廣告的標價為1000元。以龔的經驗來看,廣告數量維持在總數的1/10就不會影響讀者的體驗。

  

  微博廣告有一個特點就是「隱蔽」,其存在類似於傳統媒體上的「軟文」。龔文祥每個月會幫兩到三家公司進行「軟微博營銷」,每個月發送10-20條微博,這些微博通常並非其本人所寫,而是轉發其他大號對這些公司的正面宣傳。通過這種「軟微博」,他每個月也可以獲得1-2萬元的收入。

  

  此外,自媒體人還深入到傳統媒體佔據的新聞報導領域,他們出席行業論壇和新聞發佈會所得的收入,更是讓傳統媒體的同行們豔羨。龔文祥透露,他出席一天電商論壇的收費是1萬元,工作僅是發佈數十條論壇現場的報導微博。

  

  與此同時,自媒體人還可以把影響力從線上延伸到線下,通過線下活動增加收入來源。電商觀察魯振旺的新浪微博儼然是「前店後廠」的模式。他通過自媒體吸引客戶,背後則擁有一個提供電商顧問和獵頭服務的專業團隊。由4人組成的獵頭團隊,每月收入就超過了10萬元。不過,諮詢和獵頭並非每個自媒體人都可以做到,需要專業知識和團隊作戰。龔文祥就曾嘗試通過微博進行獵頭業務,但發現就算人才推薦成功,由於缺乏團隊來做必要的線下溝通和後續跟蹤服務,最後也收不到錢。他現在僅通過1千元/條的微博廣告來發佈求職者簡歷,當然,這個報價並不保證求職效果。

  

  線下活動需要結合自媒體人各自的優勢進行。雖然嘗試獵頭業務失敗,但龔文祥通過給電商做培訓獲得收入,出席一次活動的日報價為1.5萬元,他說1-2個月就會有一次這樣的機會。傳統媒體出身的程苓峰之前給某雜誌做選題顧問,只要定期出席選題會給予意見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不過,這種線下活動通常都是「看天吃飯」,並不是經常有的機會。

 

  

  內容和渠道的雙重風險

  

  以廣告為生的自媒體,誕生之日起就陷入了一個悖論:一個人做決策,既負責內容又負責經營,他如何維持公正客觀的媒體獨立性?每個自媒體人或許都對此有不同的見解。龔文祥給自己定的底線是—可以做軟文,但是不會幫助客戶攻擊和抹黑競爭對手,不做失實報導。程苓峰則認為,傳統媒體是社長定規則,自媒體則是自己定規則,都是取決於單個人,不能簡單地說傳統媒體的操守就高過自媒體。

  

  隨著自媒體從業者日漸增多,這個行業也是魚龍混雜。魏武揮認為,自媒體採編和經營混淆、內容無人把關是其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只要稍微跨一個行業,自媒體人就很容易犯幼稚的錯誤,這與其專業水平和道德底線密切相關。

  

  除此以外,渠道風險也已隱隱顯露。就在自媒體人開始著手研究微信平台的廣告價值並付諸實現之時,一則消息卻不脛而走:騰訊計劃將微信公號由獨立推送變成所有公號在一個賬號推送。雖然這則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很多人開始擔心,這是否會影響內容的到達率,從而削弱微信平台的廣告效應。不過,即使微信採取了這一措施,自媒體人還有其他渠道可以選擇,例如微博、搜狐新聞客戶端等各種新聞APP,以及可以一鍵生成獨立APP的簡網,這些工具都可以讓自媒體人無需自建網站,繞過繁瑣的新聞審核和媒體准入,即可直接觸及自己的用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248

玉皇朝資產變現記(完成)

2013年8月13日,天馬娛樂(8039)以6,000萬購入Jade Dynasty Holdings Limited 之40%股權,即整體估值為1.5億。另外,天馬娛樂並獲授予認購期權,可以9,000萬至1.8億元收購公司20%以上股權,剛好花光在即2013年6月17日諒解備忘錄後2日,即6月19日,並在8月6日完成之配股之淨額6,170萬的絕大部分。這項諒解備忘錄在8月16日前仍為上市公司可獨家收購,現在在8月13日公佈,可以見到其實每一項事務都頗為配合。

在這前提上,賣方承諾保證盈利不少於1,500萬,若盈利少於1,500萬,即補償不足部分,但補償最多亦為1,500萬,即本次購入價即在4,500萬至6,000萬之間,即估值為1.125億至1.5億元。假設Jade Dynasty Holdings Limited 真的能賺1,500萬,即其市盈率為10倍。但根據賣方提供之資料,最近1年盈利是306.2萬,資產值是3,753.5萬,即市盈率為48.99倍,市帳率為4倍,如果按補償作價計,作價約1.20155億,市盈率為39.24倍,市帳率為3.20倍,可以看到,這作價實際是高估,其實是由保證盈利支持。

根據資料,Jade Dynasty Holdings Limited 主要從事漫畫出版,擁有一個漫畫故事及漫畫人物資料庫的知識產權,這些故事及人物適合翻拍成電影、電視節目以及開發成在線遊戲及手機遊戲。但其實如果大家都不善忘的話,這項業務其實就是當年耀萊集團(970,前環球飲食、玉皇朝飲食、玉皇朝集團)的上市其中一項資產。當年這部分資產是在2004年分1批(通函)及分2批(通函),合共以逾1.46億元注入該公司,分別在2010年以6,700萬(通函)及3,000萬(通函)出售予黃振隆(黃玉郎)及劉明分別持有75%及25%的耀琦控股有限公司,當年公司仍處於虧損,但現在又回復盈利,作價更大增最4倍,另賣方持有人又沒有提及,又為甚麼呢?

賣掉這個集團的原因,可能和他的財務情況有關。在2012年,冼國林的第一信用財務(8215)提供了兩筆3年期循環貸款,一筆金額為1,650萬,利率22.68%,一筆金額為900萬,利率13.20%,如果黃先生財務充裕,又何必這樣以高利息借款呢? 回念一想,這公司老闆冼國林和天馬娛樂主席黃柏鳴是朋友,可能是協助黃振隆先生解套的手段吧。

講起環球飲食,這家公司其實是由鄧崇光兄弟於1981年創辦日本高級料理水車屋之始,其後在1989年成立元綠迴轉壽司,主打低檔日本市場,結果頗受年輕人歡迎,業務快速拓展,在1996年上市前為加強聲勢,引入廣東省窗口公司粵海控股(270)下屬之廣南集團(1203)成為第二大股東,成功染紅並上市,氣勢一時無兩,並注入多個地產項目,這卻埋下了崩盤之伏線。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股市及樓市暴跌,由於鄧氏兄弟涉入股市及地產過深,部分資金來源更是抵押手上股票而得,在手上資產大幅縮水下,他們無法還債,最終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環球飲食及柏寧頓(202,前萬年地產、現為國中控股),前者被成龍及楊受成等人取得股分的抵押權,後者則被簡志堅取得,後轉予上海派張揚等人,至於鄧氏兄弟則變得一無所有。國中控股的財務技巧方面,筆者如有時間,會再提及。

至於環球飲食方面,在成龍及楊受成等人取得控股權後,立刻就配股集資,並開始大舉整頓業務,並開設漁人碼頭及發展網絡業務以開拓新盈利來源,結果均不奏效,虧損亦大幅擴大,並需供股集資,最終成龍並無供股,楊受成則全面包銷取得控股權,成為控股股東。楊受成入主後,開始把部分不佳的業務倒閉,只剩下元綠壽司維持經營,並把股份20合1。其後股價開始
逐步上升。2002年,黃振隆購得楊受成之股權,周正毅之妻毛玉萍及前楊受成出售之殼股鷹馳實業(147,前新系集團,現超越集團)之主要股東安達旅遊老闆江可伯亦接受全面收購,其後把公司易名為玉皇朝飲食,並1拆5股

在2003年,引入員工入股計劃,把部分元綠壽司股權轉予員工其後出售予楊受成,僅留下水車屋,但不久亦倒閉這部分,這就成為一個淨殼了。之後就2000年已希望把玉皇朝漫畫於創業板上市的計劃,改為借殼著手推行,雖然中間出現障礙,但最終仍如上面所述完成,並易名玉皇朝集團,之後因公司盈利不多,又進行多起收購,如2007年購入中國動畫製作業務,2008年又增購動畫業務,故不斷發行新股集資,黃玉郎股權愈縮愈少,降至不足30%,終起賣殼之念。

2008年1月,玉皇朝集團購入綦建虹之奢侈品業務,作價4.02億元,以新股支付,綦建虹成為新大股東,其後又收購新品牌李察米爾,更肯定其轉營之信心。不久即易名為耀萊集團,更肯定其賣盤之意圖。2009年,他出售他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權,套回7,254萬,以進行以上購回業務的計劃,這兩項收購如果黃先生確佔75%股權的話,他剛好出的錢7,267.5萬,如果計上多年人工及少量股權的話,也沒有多大的損失。至於綦建虹的財務運作,筆者手上也有一些東西可談,稍後再跟大家分享。

這一堆公司轉來轉去,也是走不出這個圈子,更深感電影和漫畫也是不太好做,這樣賣來賣去,就已經賺了幾千萬,超過搞漫畫多年的總和。雖然我心中是很佩服搞這些行業的人,但這樣一搞,都覺得甚麼都扭曲了,財技錢賺得這樣容易,還有人去做實業嗎? 所以香港的創意工業沒落的原因可能就是這些快錢累的。今次高調出場,又有甚麼計劃呢?我們再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1. 接楊受成蝕本殼黃玉郎再戰股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57

2. 中國城之父重出江湖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507


3. 香港中國城開山祖細說名人荒唐秘聞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171

4. 黃玉郎回購漫畫王國
旗下經典包括《龍虎門》《天子傳奇》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0914/News/ek1_ek1a1.htm

5. 私人飛機任坐毛玉萍地產新歡曝光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8930

6.安達旅運產假最長一年 薪金累退 讓員工自選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9796

7.【埋身擊】大起大落 黃玉郎再賺億億聲 
投身漫畫半世紀 作品展覽大晒冷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7/183374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741

換個姿勢看騰訊申請銀行:數據價值變現之舉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447.html

前幾天看到騰訊申請銀行的消息,不禁虎軀一震。認識騰訊十年多了,習慣後發制人的騰訊這次突然趕了個早集,難道騰訊也步百度後塵提倡狼性、拒絕小資了?

說起互聯網公司辦銀行,阿里巴巴絕對是中國的鼻祖。早在2011年阿里內部就傳言,支付寶和阿里金融會合併成為一家銀行,一個有資金沉澱、一個有融資需求,著實稱得上是一對才子佳人組合。可比較如今阿里巴巴對申請銀行的遮遮掩掩,騰訊這次震驚業界的亮劍,到底是要鬧哪樣?難道李云龍加盟騰訊了?

輕拍筆者頭髮稀疏的腦袋,不得不說騰訊申請銀行確實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早在今年年初,騰訊就開始低調挖角阿里巴巴做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的人才,尤其是支付寶、阿里金融的人,應該就是為騰訊金融業務的佈局打前站。

騰訊為什麼申請銀行?騰訊開展金融業務有哪些優勢?騰訊金融業務發展路徑長的什麼模樣?冒著深度思考掉頭髮成聰明絕頂大腦的極大風險,筆者決定帶你換個姿勢看騰訊申請銀行。

一、騰訊為什麼申請銀行

1、巨大的市場盤子

比較騰訊去年400多億的營收,金融業務是幾千億、上萬億的市場盤子,哪個市場的發展潛力大,動動腳趾頭都能想明白。

2、數據價值變現

毫不誇張的說騰訊是互聯網上的公安局,我們使用騰訊產品時都在貢獻著我們的數據,以騰訊QQ號為根基的賬號體系,掌握著龐大用戶網上行為數據。騰訊的大數據處理能力也是國內一流的,想想騰訊圈子的強大,你就懂了。

企業用戶方面,騰訊開放平台、騰訊電商業務、易迅的物流供應鏈業務,沉澱了含金量非常高的企業用戶數據。

海量的個人數據、優質的企業用戶數據一旦和金融業務結合,那都是真金白銀的生意,不下於發現一個大金礦。

3、助力微信O2O

微信5.0中的掃一掃,暴露了騰訊想要成為O2O以及電商業務入口的野心。警惕的馬云旋即出手,宣佈淘寶和微信停止一切合作。

想像下如果騰訊開發類似餘額寶的產品,你在微信上預定餐廳、購買商品、手機支付都可以走這個賬號,優惠積分什麼的也都和這個賬號綁定,這麼一個免費幫你理財、快速付款、優惠一卡通的產品你會用不?不管你用不用,反正我用。如果你是某酒店老闆,每天都有客戶問你可以微信預定座位、微信支付嗎?你會不會考慮把自己的業務搬到微信上去?

O2O是幾萬億的市場盤子,金融業務可以助力微信個人用戶拉動商家,破局騰訊020業務、電商業務線下資源不足的困局。

二、騰訊開展金融業務有哪些優勢

1、用戶數量優勢、數據優勢

QQ的8億用戶、微信的4億用戶,鑄就了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這是騰訊金融的最大優勢。關於數據的優勢前篇已有介紹,不再累述。

2、入口優勢

微信、QQ的強大用戶觸達能力,提供了產品宣傳、使用的最好入口。

3、富可敵國的資金實力

做為中國盈利能力最強,最會賺錢的互聯網金主,騰訊是中國最不差錢的互聯網公司。做金融業務需要大筆真金白銀,咱不怕!要多少給多少,裝錢的麻袋不夠咱叫拖車來拉。

三、騰訊金融業務發展路徑之YY

看著騰訊Pony小馬哥英姿颯爽的照片,摸摸頭上稀鬆的短髮,筆者果斷決定無恥的做回馬化騰,對騰訊金融業務的發展路徑盡情YY一下。鄭重聲明,下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1、開發逆天的屌絲金融產品

餘額寶的出現,迅速成為屌絲的理財神器。騰訊以個人用戶起家,年收入絕大部分來自於個人用戶。憑藉騰訊的個人用戶數量、數據以及對個人用戶的理解,可以先推出幾款針對屌絲逆天的金融產品,把個人用戶的陣地牢牢的穩固好,打造金融業務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2、彌補短板,發力企業金融業務

比較阿里、淘寶對電商領域的精耕細作,騰訊掌握的企業用戶數據頗有捉襟見肘的味道。

這點上可以大膽向京東靠攏,開放平台業務可以小步快跑,流量上多向QQ商城傾斜,吸引更多商家入駐。易迅的物流供應鏈建設可以大步向前,開放物流供應鏈,建立良好的商家生態系統,把商家的數據盤子做大做強,為企業金融業務的發力儲備彈藥。

3、微信、個人金融業務賬號、支付賬號打通,打造微信上的理財、支付、優惠一卡通。

這麼一通分析下來,筆者不禁再次輕拍頭髮稀疏的腦袋感慨,騰訊銀行行,騰訊銀行很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24

Twitter變現之困:社會影響力與盈利能力之間為何不能成正比?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833.html

Twitter在移動端有天然的優勢。

中國的國慶長假期間,Twitter公開了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IPO招股說明書,募資10億美元。

這是硅谷繼Facebook之後的又一大盛事。但無論從營收規模還是估值來看,Twitter都無法與前者相比。

Facebook上市時的估值在千億美元,而目前來看,Twitter只有前者的大約1/10,即百億美元區間。Facebook在IPO的前一年已經實現10億美元淨利潤,而Twitter目前仍然虧損。

招股說明書顯示,Twitter去年營收3.17億美元,今年上半年2.5億美元;過去三年的淨虧損則分別為0.67億美元、1.28億美元、0.79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的虧損額儘管同比減少41%,仍有6930萬美元。若放在中國互聯網市場,這家公司的收入規模也就相當於一部中等規模網絡遊戲的水平

當然,Twitter的影響力和估值模式無法用網絡遊戲來類比。從關注度和影響力來看,Twitter確實有理由承擔更多的期待。

創立7年來,Twitter平台上已經產生了超過3000億條推文,其中很多內容被紙媒和電視進行廣泛地二次傳播。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在這個平台上第一時間公開宣告了他在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的消息。

目前,Twitter擁有超過2億經常性用戶,每天發佈5億條消息。Twitter平台上的內容已經出現在超過100萬個第三方網站上,僅今年第二季度,其內容在Twitter平台之外的在線展示次數,就達到約300億次。

Twitter開創的140個字符長度限制的消息模式,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成為寫作者、傳播者。這顛覆了人們在數字化世界獲取信息的方式。

從營收來看,資本市場目前對Twitter給出的百億美元估值並非低估。按照目前128億美元的公允價值計算,Twitter的估值將為過去12個月4.48億美元營收的28.6倍。相比之下,Facebook當前的股價約為其過去12個月營收的20倍,LinkedIn的股價約為其過去12個月營收的21倍。

Twitter的問題在於,與其在全球各個角落建立起來的廣泛影響力相比,它還沒有找到相匹配的變現模式。現在 Twitter 的大部分營收都來自於廣告。儘管它能讓廣告主根據包括「興趣圖譜」(Interest Graph)在內的多種因素鎖定目標受眾,大大增強向用戶展示的廣告相關性以及增強廣告主投放廣告的針對性,但這種模式目前帶來的收入規模確實太小。

從理論上說,誰都不願意在找到新的、更有效的變現模式之前,通過股權稀釋的方式進行融資。這也是Twitter創始人此前多次對外表示不願意儘早上市的原因。

但Twitter最新的發展狀況又似乎讓IPO變得時不我待。Twitter的招股說明書本身就顯示,該公司的用戶增長速度正在放緩,成本卻急劇攀升,且仍無實現盈利的跡象。

與此同時,其他社交網站也在與Twitter爭搶用戶的時間,包括照片分享網站Instagram、即時通訊Snapchat 、Whatsapp等等。

不過,與去年上市的Facebook相比,Twitter在移動端有天然的優勢,由於140字的信息發佈機制,其內容某種程度上更適合在手機等移動設備。

今年二季度,Twitter每月活躍用戶中平均有75%是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訪問,而其超過65%的移動廣告收入是通過移動設備產生的。可以說,當Facebook最終決定在移動領域加大投入的時候,Twitter已經掌握了如何從移動增長中獲得收入。

這一點將讓Twitter在日趨明顯的移動互聯網趨勢中受益匪淺。數據顯示,廣告主2012年投入到移動用戶中的廣告支出為83億美元。到2015年,此數據將增至331億美元,增幅為台式機廣告增幅的7倍。

Twitter的境遇某種程度上是對新浪微博的參照,即這一社交平台所形成的社會影響力與其目前的盈利能力還不能成正比,尋找變現模式之路仍很漫長。用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不久前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中國2.0」年會上的說法就是:「社交媒體革命仍處在初期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088

即買保單變現金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12.html
天寒地凍飯聚,友人閒談近一兩年興起的『保險融資』-抵押保險單予私人銀行借貸,再投資債券或其它產品。

我第一次聽這種三贏方案的產品,很聰明的做法。以下是流程的簡短說明:
  1. 用100萬美元投保萬用壽險(保額約500萬美元)
  2. 這份保額達500萬美元的保單,擁有約70萬美元的現金值(cash value)
  3. 以現值70萬美元的保單作抵押品,向私人銀行借貸
  4. 私人銀行貸出保單現金值的3倍款項(~210萬美元),利率約1.5%
  5. 運用210萬美元購買定息債券,息率約4% - 5%
  6. 扣除借貸息率1.5%,投資210萬美元買債券的回報約2.5% - 3.5%
  7. 而自掏腰包購買保單只是100萬美元,所以回報實質達到5% - 7%

三贏:
  • 客戶 - 拿100萬美元,就能取得210萬美元再作風險低的投資,穩穩陣陣獲得5%-7%回報。
  • 保險公司 - 多一種新產品推銷做生意。收了保費後,保單只是被抵押,由銀行貸款。沒有實質的現金流出,風險有限。
  • 私人銀行 - 有了抵押品,能夠貸款出去,賺取利息並同時銷售各類的投資產品如債券。兼且多一個渠道擴充客源(由保險經紀代為找客戶)
真的是很聰明的做法。這個產品和雷曼迷債不一樣,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有限(70萬美元),不是無底深潭。私人銀行有保單抵押,即是『有渣拿』。貸款比例可以按客戶背景等再作調節。同時又能推銷投資產品。而客戶真金白銀拿出100萬美元,但短期就獲得雙倍資金流再投資。

產品有趣兼有吸引力,我讚嘆『保險融資』的創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99

賣地變現 蔡宗翰為何違逆家訓?

2014-02-24  TWM
 
 

 

有「全台最大房東」稱號、約有兩百多棟大樓的國泰人壽(簡稱國壽),二月十二日宣告將處分不動產,接著二月十七日公告出售高雄土地,打破已故創辦人蔡萬霖五十年來「只進不出」、「只租不賣」的家訓,向房市擲下震撼彈。

「孫子從來不聽爺爺的話。」鐵腕作風的新加坡前資政李光耀,曾如此形容下一代。而打破國泰蔡家家訓的,就是國泰蔡家第三代,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長子蔡宗翰。

蔡宏圖、蔡宗翰父子都屬龍,同樣赴美取得法律博士,也都在二十九歲進入國壽董事會。當年蔡宏圖在三十八歲接下國泰人壽董事長,蔡宗翰今年剛滿三十八歲,接班態勢明顯。

目前身兼國壽副總經理、國泰金控副總經理的蔡宗翰,負責督導的就是國壽龐大的不動產、專案運用等投資部門。

高點賣出,挹注獲利股價

房地產界人士指出,國壽此刻賣地,時機正值房市相對高點,房價往上的動能不強,國壽乘機將投資報酬率較不好的不動產賣掉,手上能有更多現金投資,可說是「汰弱留強」的策略,也顯現蔡宗翰在不動產投資上的靈活手腕。

過去國壽「只租不賣」,加上金管會會計政策,讓不動產增值利益只有每年公佈隱含價值(EV)時才隱約看得見,並未顯現在損益表或淨值。「壽險業賣樓,馬上就能大幅實現獲利。」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資深協理羅瑋指出,國壽旗下資產都是成本價,一旦出售,就能大幅挹注集團獲利。

過去兩年,國壽標下桃園高鐵站產業專區開發經營五十年的地上權、國壽辦公大樓改建成商旅和飯店,蔡宗翰主動出擊、嘗試不同經營方式,也拉開國泰金與富邦金的股價差距。

台嘉國際總經理林裕仁認為,近年來台北市房地產價格飆漲,商辦大樓租金報酬率不到二%,但國壽把舊商辦改成商務旅館,同樣是當房東收租金,但商旅等於是滿租狀態,加上「包底抽成」(編按:飯店經營越好、壽險公司抽成越多)的設計,收益率可望逾四%。

今年初,富邦蔡家第三代、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長子蔡承儒,也正式進入富邦人壽,出任富邦金控投資長特助。同樣是從投資事業做起,國泰蔡家和富邦蔡家第三代較勁的時代,正式鳴槍起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