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覃輝再戰江湖-星美國際(198)


 有必要說說該公司的掌故,據何車先生四年前的趣味統計系列,該公司掌故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73

■上市公司既有「首富」,可有「大富」、「中富」?有有有。

32年前,有家名叫「大富地產」的小型地產公司上市,記憶 中在九龍會掛牌, 英文名稱是Lucky Man。隻是,股東卻絕不Lucky。公司變變變,變了DC財務、東方魅力,現在是星美國際,編號仍是198(「實夠發」)。星美大股東是偶有新聞見報的 覃輝,公司持有東美出版(8010)權益,亦間接擁有《成報》。股價經調整計,由97年高㗖的1960元,瀉至0.355元。星美今年4月尾停牌至今,星 美出版亦是。


其後去年我寫過這一篇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04


新京報  2005-04-29

“覃輝傳奇”收場

北京著名夜總會“天上人間”老板,控製四家內地和香港上市公司,曾從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獲得超過10億元的巨額貸款,其間涉嫌重复抵押、行賄情節

2005年4月11日,就在張恩照“辭職消息”公開後25天,覃輝在北京被警方帶走。有消息說,4月19日,覃輝被北京市檢察院正式批捕。孫迪明攝

在建行對星美的貸款中,有一筆1.7億元的款項,抵押物為上海香樟大廈。該樓地處黃金地段,覃輝2002年9月接手後重新啟動,接盤公司為久盛投資公司。該樓盤名為“香樟花園”,是一幢24層的酒店式公寓。(陳耀國/攝)

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6月,注冊資本6000萬元,由覃輝控股80%。圖為位於北京建國門外大街招商局大廈16層的該公司辦公所在地。 (陳美群/攝)

■最新消息

星美系三香港公司緊急停牌

星美國際昨日大跌50.694%,星美出版下跌40%

本報訊(記者黃利明)昨日,覃輝旗下的三家香港上市公司星美國際(0198. HK)、星美出版(8010.HK)、流動廣告(8036.HK)上午11點04分緊急停牌。三家公司同時表示,將發布一則有關於“可能構成價格敏感資料之通告”。

值得關注的是,昨日星美國際股價以0.72港元開盤,到緊急停盤時報收於0.355港元,大跌50.694%;星美出版股價以0.025港元開盤,停牌時 報收於0.015港元,亦下跌40%;流動廣告股價則維持在0.02港元價位。與此相反的是,被認為由覃輝實際控製的長豐通信昨日卻拉出漲停板,以 3.19元收盤,全日上漲10%。

據此記者隨即聯系星美傳媒副總裁、星美出版執行董事郝彬,他表示並不清楚停盤原因,但從公司現有的狀況來看應該不會有重大利空的消息。同時,他亦否認公司有拋售股票的行為。

很少有人能夠料到,2005年的仲春,當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張恩照“出事”之後,第一個受到牽連的,竟是37歲的覃輝。

覃輝,北京朝陽區一家夜總會“天上人間”的老板,近年來連續控製了內地和香港的四家規模不大的上市公司,逐漸成為媒體關注的人物。

近年來,覃輝以其一擲千萬購買豪車的做派,其與港星李嘉欣“訂婚”的消息,其在影視傳媒領域的幾次收購,很使一些報刊大加吹捧,不惜給予“隱身富豪”及“民間傳媒大亨”之美譽;而有見識的市場觀察者也早已頻發警告,對其混亂無忌、難見效益的“資本運作”深表懷疑。

2005年4月11日,就在張恩照“辭職消息”公開後25天,覃輝在北京被警方帶走。雖然覃輝家人頻頻宣布覃輝“明天”就將放出,但有消息人士告知《財 經》雜志,至4月26日覃輝涉嫌行賄被正式批捕一事,已在政法系統內部公示。而長豐通信(000892)則於4月22日發公告稱,覃輝仍在協助警方調查。

“天上人間”杠杆

2003年6月的北京國際車展上,當時惟一一輛賓利加長728標價888萬元人民幣。這輛車,後來被證明由覃輝購下。這個故事經過媒體的渲染廣為傳播,過去並不很出名的覃輝成了“大眾級新聞人物”。

這是覃輝涉身商海後的第九個年頭。雖然被有些媒體刻畫成“隱身富豪”,但此時的覃輝之行事張揚,已為圈內人熟知,更成了其新貴包裝的一部分。

覃輝出身於四川達縣一個普通家庭,1989年畢業後,曾在航天部五院的一個下屬單位工作了不到一年,之後也曾在廣州三菱公司和香港一家公司任職。

覃輝中等身材,相貌英俊,性格活潑善交際。這些特徵後來被認為都有助於他早年以做銷售在商海站穩腳跟。

1991年,覃輝離開職場,做起了自己的生意。1994年,他成立了一家卓京商貿公司,在鐵礦石進出口生意中賺了不少錢;也曾熱衷於在股市投機,不時有所斬獲。

不過,覃輝最主要的發跡場所和顯赫的生意來自娛樂業———北京一家名叫“天上人間”的夜總會。

“天上人間”坐落在北京五星級酒店長城飯店內。鼎盛時不僅充滿奢糜氣氛,更以“美女如雲”在夜總會愛好者中傳為佳話。

1999年,覃輝將“天上人間”75%的股份置於自己新注冊的北京中外合資長青泰餐飲娛樂公司時,工商登記上的出資額為195萬美元。以此推算,當時此夜 總會的資產總額當估至 260萬美元左右。但熟悉內情的人認為實際價值應不止於此,因為“天上人間”的年利潤至少在2000萬-3000萬元,可謂真正的“現金奶牛”。

“天上人間”給覃輝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現金流,更有大量的關系和機會。他借這一交際場,結交了大量權勢人物、銀行行長和社會名流。

A股公司掘金

2000年6月,覃輝成立了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號稱注冊資金4800萬元,從此開始了大踏步發展。

與許多中國式“資本高手”一樣,覃輝將目光瞄准了上市公司。在早年炒長豐通信(000892)股票得手後(注:1999年-2000年間,長豐通信股價漲了6倍之多),他於2000年5月到6月間,以反收購方式低價進入,持股26.61%,掌控了這家公司。

長豐通信對於覃輝頗有融資功效:在反嚮收購中,上市公司於2000年5-6月分兩次收購覃輝控製的重慶長豐通信有限公司88%的股權,共支付近5.4億 元,溢價4.2億元。2001年9月,卓京投資和長豐通信共同組建的星美傳媒宣布成立,上市公司是占股35%的股東。後來幾經增資擴股,卓京投資持股達到 88%,長豐通信成了僅占12%的小股東。在此項目中,上市公司出資3850萬元。

12月,卓京投資又將所持中華通信26%的股份拆開,將其中15.35%股份轉手長豐通信,從上市公司拿走1.25億元。而當初買下這部分股份,總計付出5000萬元。

2003年9月,長豐通信入股星美傳媒等投資的星美數字信源中心。該中心後更名為友通數字媒體有限公司(下稱友通公司),注冊資本4億元。在幾番變更後,長豐通信持股40%,前後出資共計1.92億元。

在上市公司資金流出的同時,長豐與卓京合資的星美傳媒也在大舉發展,進入了影視、演藝、廣告等行業。星美旗下陸續成立了星美影視文化傳播、星美演藝經紀、中影星美電影院綫、北京星美廣告等公司。在長豐通信的大本營重慶,星美還投資1000萬元進入了網吧業。

與此同時,星美的對外合資並購行動也顯得頗有聲勢:2001年投資國家級電影檔案收藏和研究機構北京華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持股45%;2002年4 月,購入北京台資企業飛騰影視製作六成股權;2003年3月,收購著名相聲藝術家姜昆的鯤鵬網景七成股權;2004年又購入上海中錄音像有限公司、北京東 方正藝電視藝術公司等。

在長豐通信嘗到甜頭後,覃輝也曾對國內其他上市公司饒有興趣。2004年2月,他已確定將收購湘計算機(000748)25%的股份,作價3.8億元。然 而,股權款尚未付清,卓京投資就通過各種渠道共從湘計算機“借”走了9000萬元。事情敗露後,原股東長城集團退還了卓京投資股權購買款1.59億元。

“香港仙股大餐”

可能由於“天上人間”的社交活動給了覃輝太多的機會和啟迪。一經跨出這一天地,他的擴張腳步便不可控製地提速。

2003年夏天,覃輝通過自己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SMI公司(SrtategicMe鄄diaInternational),開始了在香港的收購活動。 一年多時間里,他漸次入主了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別為東方魅力(0198,HK)、流動廣告(0307,HK)和現代旌旗出版(8010,HK),並將另 一家上市公司陽光文化(0307,HK)所控製的陽光衞視70%的權益拿到手中。

此後,東方魅力與現代旌旗迅速被更名換姓,成為印有覃氏標記的“星美國際”和“星美出版”。

覃輝跨入香港資本市場,主要的引路人是“殼公司”賣家陳國強。陳國強在香港有“殼王”之稱,旗下企業眾多,目前至少控製着10家上市公司。一位香港證券界人士告訴《財經》,陳本人諳熟以結構复雜的“企業樹”開展財務運作之道。

覃輝選擇進入的多為香港市場上的三綫公司,虧損連連並不為人看好。香港一家證券公司投資部負責人告訴《財經》,2003年年末,覃輝派人與該公司接洽,希 望協助炒作東方魅力股票。“他們想用內地資本市場那一套讓我們幫他搞定。但在香港起碼要准備2000萬元,才可能炒炒主板。”由於覃輝拿不出這筆錢,交易 沒有談成。

該人士嚮《財經》透露,覃輝在交易後發現東方魅力的股票太分散,很難炒高,非常着急,也由此對交易伙伴陳國強“有些意見”。

該人士推算,覃輝前後兩次收購東方魅力股票,總共大約要付給陳國強1億多元。“我們感覺覃輝其實並不太懂資本運作。”他評價,“別人可能1000萬港元就 買下來了,他花了這麼多錢,有點邪。”覃輝的香港之役一度“連下數城”,加之名人環伺,在內地小報上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其實在香港投資界看來,他的幾個 收購項目都算不得什麼傑作。

東方魅力至2003年已虧損7668萬元,而且收入的50%以上來自餐飲業,已經算不得娛樂業公司;旗下的流動廣告業績也乏善可陳。

陽光衞視的虧損更是人所共知,一度被視為陽光衞視總裁的吳徵直稱為自己的“滑鐵盧”。

至於持有《成報》的現代旌旗出版,更是香港報界人所共知的虧損企業。

《成報》迄今70年的歷史固然可贊,但至本世紀初,昔日光環已然剝落。這家報紙2000年11月經陳國強之手借殼上市,後一度轉至吳徵之手,改名為現代旌 旗出版,但虧損的經營狀況並未改變。直至今日,人們仍難以辨清2003年一度被媒體暴炒的“現代旌旗控製權爭奪戰”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吳徵假戲真做,有 意脫手。不過,自覃輝接手後,《成報》的經營更是每況愈下。

一位接近《成報》高層的人士嚮《財經》記者透露,這張報紙的負債已從覃輝私人全資控股的SMI(StrategicMediaInternation鄄 al)接手前的4000多萬港元激增到1.4億港元,目前幾乎沒有流動資金可以支持運營,如果到5月底情況仍無改變,《成報》和其控股公司星美出版(原旌 旗出版)可能將宣布破產。

直到今天,香港投資界對覃輝所控三家上市公司的關注仍十分有限。大福證券媒體研究員JOEY表示,他從未跟蹤過這三家公司,因為市盈率太低,“研究媒體的 分析員同行中沒有誰研究過這些股票。”中銀國際分析員吳維克也表示,香港主流資本界迄今對覃輝所知甚少,“他接觸的多是電影圈、娛樂圈的人。”

不僅僅是輸家

覃輝入主香港三家上市公司及陽光衞視,耗資約計4億港元左右。這筆巨款縱使分期償付,加上維持經營所需的費用,也有很大資金壓力。

於覃輝而言,錢從何來?可以肯定地說,此時忙於大鋪攤子四處騰挪的覃輝不可能從自己的企業中拿出這筆錢,其資金機會只能來自直接間接的銀行貸款和“市場運作”。

覃輝在香港的“市場運作”被認為得不償失。他掌控四家上市公司後,在東魅(後來的星美國際)配股集資約1900萬港元,在星美出版於2004年4月和7月 兩次配售集資2374萬港元,此外就再無斬獲。從股價一路下滑的軌跡看,也無法想像當年覃輝在內地炒作長豐通信的輝煌能夠在香港复製。

從2004年3月到2005年初,東方魅力及後來更名為星美國際曾宣布,在內地收購覃輝“星美系”國內資產的股權,主要為院綫和網吧,所需現金總計近8億港元。

此時的星美國際一直處於虧損,其收購資金從何而來、是否如數支付,也不得而知。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輪收購更多地像是在炒作“收購概念”以激發市場的想像力,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2003年6月,覃輝控製陽光衞視後,當月即全面改組了董事會。此後至2004年9月,陽光衞視廣告收入只有約300萬港元,累計虧損已逾港幣3000多萬元。覃輝大量裁員,拒付營運款項,致使陽光衞視長期欠付員工工資及各項運營費用。

不過,覃輝也從陽光衞視拿到了一些實利,只是被指拿得“很不光彩”。《財經》從持股該公司30%股份的泰德陽光(0307,HK)獲悉,覃輝2003年9 月得手陽光文化不久,即將一套電視製作設備走私至內地。此套設備購入價約300萬美元,公司轉讓時扣除折舊,估值1774萬港元。覃輝拿到內地後,自作主 張作價1億元,賣給了有上市公司參股的友通公司。

按香港法律,這一行為涉嫌盜賣上市公司資產。目前已有知情者嚮香港廉政公署進行了舉報。

2004年初,覃輝通過購入現代旌旗出版,獲得《成報》控製權。知情者稱,覃輝盡管收購了《成報》,卻從未踏入報社大廈,只有其弟覃宏和星美國際副總經理 邢晶偶爾問津。2004年4月《成報》報慶,新任董事局主席覃宏曾代表投資人,面對媒體公開承諾年底前將把報社扭虧為盈。但此後事實是報紙經營每況愈下, 如今已淪為資不抵債境地。

據悉,《成報》現在1.4億港元的負債中,有8000多萬發生在覃輝接手之後。公司還屢屢傳出欠薪、欠租的丑聞。

即便如此,《成報》仍成了覃輝“資本運作”的平台。

今年3月5日,由現代旌旗出版更名為星美出版的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已取得發行《中國聯合商報》的獨家經營權;還曾宣布購買了英國時尚雜志《OK》的中文 版。星美出版高層人士告訴《財經》,就在發公告之前,覃輝之弟覃宏曾往《成報》發傳真,要求他們散布消息。公司股價從2分一度升至5分,公司董事會才被迫 發布公告。

據《財經》調查,星美出版的兩項交易均有極大虛假成分。星美出版從2004年7月始,與由《中國儀電報》更名而來的《中國聯合商報》洽談合作,一度承諾注 資2000萬元。但因其承諾未能落實,前後打入資金僅百萬元,目前交易已經擱淺。而《OK》主編陳燕則否認與覃輝有資本合作。

誰來約束銀行

相較資本市場上的左支右絀,對覃輝來說,拿錢最容易的辦法,或許還是從國內銀行貸款。

迄今覃輝旗下“星美系”、“卓京系”及各類投資公司究竟從國內銀行拿到了多少錢?一時難有詳實數字。

《財經》比較確切地獲知,覃輝曾從中國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獲得巨額貸款,可確認的數字達10億元之巨。

《財經》多方確認,覃輝旗下公司曾於2002年從建行貸款逾6億元。覃拿到這筆貸款,經過了行長張恩照的特別關照。

覃輝的星美傳媒從2002年下半年起着手嚮建行申請貸款,並於當年獲准。由於星美傳媒在市場上缺乏業績,大銀行嚮文化企業貸款也十分罕見,經手此貸款的星美傳媒董事長李威承認,建行此舉“主要是支持傳媒產業”,“有風險投資的性質”。

同時,《財經》獲悉,覃輝旗下公司2003年以來在民生銀行的貸款,總額至少在4億元。覃輝如何獲得該筆貸款情節不詳。來自民生銀行的消息說,如此大額貸款須經總行批准,在發放時除必要手續,還必須有抵押品。

具有外資銀行經歷的李威告訴《財經》,星美傳媒獲得建行的巨額貸款經過了正常手續,並且辦理了抵押。貸款抵押物包括了上海江寧路上的香樟大廈公寓式酒店、 北京CBD區鵬潤大廈耗資7000萬元買進的一層辦公樓,以及北京懷柔的飛騰影視基地,“等於押上了覃輝當時掌握的所有物業”。

但《財經》在調查中發現,情況並不盡然。

北京CBD區鵬潤大廈位於東三環路附近,星美傳媒曾花7000萬元買下該樓B座19層,面積3600多平方米。

但一直沒有拿到產權證,如抵押給建行實屬非法。事實上,只有開發商有權在辦出產權證之前抵押期房。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網的資料顯示,鵬潤大廈開發商北京新恒 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已於2003年3月將鵬潤大廈18420.49平方米抵押給建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其中包括B座19層的若幹面積。北京市房地產管理局 官員告訴《財經》,開發商最近剛辦完鵬潤大廈的確權工作。

在建行對星美的貸款中,有一筆1.7億元的款項,抵押物為上海香樟大廈。資料顯示,這幢物業為一所在建大廈,2003年2月設定為抵押物。

《財經》通過現場調查獲悉,該幢大樓在上海江寧路219號至229號,地處上海黃金地段,原是一幢始於1995年的爛尾樓。覃輝2002 年9月接手後重新啟動,接盤公司為久盛投資有限公司,總投資為2.3億元。該樓盤名為“香樟花園”,是一幢24層的酒店式公寓。目前外裝修已完成,內裝修 也進行了一半,但由於缺乏資金,已於2004年6月停工。大樓留守處一位浙江舜傑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承包此工程後,久盛一方只付 了3000多萬元,目前尚欠6000多萬元工程款。

覃輝2002年9月拿到這一物業後,於次年2月確定為建行貸款的抵押物,債權1.7億元。2004年5月24日,覃輝又將此大廈二次抵押給民生銀行,抵押 款仍為1.7億元。至2004年12月,覃輝通過久盛投資對此在建樓盤進行第三次抵押,嚮民生銀行貸款。此次貸款額為1.4億元,通過香樟大廈抵押債權 3360萬元,余額據稱用星美集團的部分光纖設備抵押。

至此,覃輝企業通過香樟大廈這一在建物業,抵押債權達3.73億元,均為三年期抵押,分別於2006年和2007年到期。

2004年9月,港商陳國強控製的香港中策公告,稱此項目已作價4.5億元賣給該公司,交易原定今年6月完成。而買方已於去年6月通過其控製的公司 Apex QualityGroup,付出定金5000萬元。有分析稱,這部分“定金”,很可能已折為覃輝其時從陳國強手中購買股份之款項。

現在無法確定民生銀行和建行在對香樟大廈抵押時,是否經過物業評估。但據香港中策公告,該項物業的市場價格在4.5億元。此外,此項物業已拿到定金 5000萬元,欠工程款6000多萬元,且內裝修遠未完工。縱使能夠按已定的4.5億元出售,扣除定金和工程款後,余款僅在3.4億元以下,與建行和民生 銀行的債務相比尚存明顯缺口。

覃輝控股60%的飛騰影視基地擁有部分物業,屬覃輝手上可用於抵押的主要資產之一。《財經》了解,該製作公司的土地和房屋2003年9月被認定總值在 1.8億元,抵押給民生銀行獲得了1.2億元貸款; 2004年6月重又核定抵押價值1.3億元,再度從民生銀行獲得一年期貸款9000萬元。在該公司占股40%且在2004年8月前為總經理的周令剛表示, 他一直到最近才獲知此事,並准備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股東權益。

《財經》尚未獲得此物業抵押給建行的資料。倘如李威所說確有此事,應屬重复抵押;如無此事,則建行6億元貸款抵押物嚴重不足。

除上述大宗貸款,覃輝旗下各公司也與銀行多有往來,僅從公開資料統計,訴訟金額累計已逾2億元。從2004年10月起,上海、重慶、成都等地已陸續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嚮法院提起訴訟,申請財產保全。

其中包括:上海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訴長豐通信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招商銀行成都營門口支行訴長豐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中信實業銀行成都分行訴成都長 豐公司、長豐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招商銀行重慶上清寺支行訴長豐通信借款合同糾紛案;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訴長豐通信擔保糾紛案;中信實 業銀行南京分行訴江蘇長豐通信和長豐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等;金信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訴卓京投資和星美傳媒集團借款合同糾紛案等。

“雙面”覃輝

時至今日,曾與覃輝打過交道的人,對其評價可分為兩類:一類認為他無論待人還是經商都罕有誠信,其喧囂一時的購並,例如買入飛騰影視中心、鯤鵬網景、陽光衞視控股股權等,各家欠款均可以千萬元計;購買夜總會“鑽石年代”,至今還欠付幾百萬元,即為商界人士所詬病。

但是還有一類評價,傾嚮於認為覃輝“有想法也有志嚮”,主要是欠缺能力和扎實肯幹的精神。曾在星美傳媒任職兩年、後出任董事長的李威即認為,覃輝並非有意 賴賬,主要還是“攤子鋪得太大,用有限的資金打造無限的王國”,而且“不能容人,做什麼都恨不得100%控製,不能引進戰略投資者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今年4月24日,在接受《財經》電話采訪時,已經離開星美傳媒近一年的李威認為,“星美最大的遺憾也是我感到慚愧的地方,就是始終沒有考慮過現金流管理問 題。星美的最大弱點是沒能建立一個好的內容王國,然後再去建渠道。還有覃輝的思路和不能容人這個最大的缺陷,使星美錯過了很多機會。”李威介紹,星美曾與 馮小剛、趙寶剛等影視導演洽談過合作機會,東魅的曾志偉、王遠峰也都是能人。兩年來星美取得了13部電影的內地播映權,“有很多好片子,但是(公司)管理 太弱”,“沒有什麼盈利”。

無論何種評價,覃輝與他的“卓京系”、“星美系”確乎普遍不被業界人士看好。

2004年下半年始,覃輝旗下公司資金已是捉襟見肘,以至不得不取消了原計劃9月舉行的星美集團成立慶典。

縱使沒有“張恩照事件”這一最近的導火索,許多人都斷言,“覃輝是遲早要出事的”。

(本報獲《財經》雜志授權北京地區獨家轉載此文,有刪節。未經與《財經》編輯部聯系,不得擅自轉載此文。

原文刊載於5月2日出版的《財經》雜志。)

■覃輝王國遺產

覃輝名下整體資產規模據稱超過20億元。他最初成立卓京商貿有限公司,主營鋼鐵和原材料的進出口業務。2000年6月,覃輝通過馬不停蹄的收購,打造了以 私人公司SMI和卓京投資作為投資平台,囊括內容製作、傳播、技術支持等領域的傳媒集團;同時控股四家內地和香港上市公司。

覃輝曾是卓京商貿、卓京投資、長豐通信、星美傳媒的法人代表、董事長,但在2005年1月之前,他先後辭去了這些公司的董事長職務。

1.卓京商貿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注冊資本曾由1000萬元增至3018萬元,覃輝控股70%。先後投資成立了北京連豐通信有限公司、重慶卓京發展有 限公司、重慶長德娛樂餐飲公司、安徽順通、北京長青泰娛樂餐飲有限公司(下有北京、深圳兩間“天上人間”和北京的“鑽石年代”,是覃輝最賺錢的業務)、北 京香榭里化妝品公司、石家莊鷹泰輝隆、北京世紀資源電子商務技術有限公司,並擁有中國機電貿易網。

2.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00年6月成立。注冊資本6000萬元,由覃輝控股80%,饒衞平和覃儉各占股10%。後幾經增資,達到4.6億元。主營通 信、電子、高新技術、房地產等。先後投資長豐通信、中華通訊、英斯泰克、上海恒德科技公司、北京長青泰、深圳長青泰、北京實際資源電子商務、上海三九健康 置業、星美傳媒、華夏文化傳媒等公司。2002年9月,覃輝將在卓京投資80%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曲繼發,曲為其姐夫。星美傳媒和長豐通信是覃輝主要運作 實體。2002年稅後淨利潤為40余萬元,2001年為249萬元,2000、2003年小額虧損。

3.星美傳媒集團2001年9月成立。注冊資本1.1億元,卓京投資持股65%,重慶長豐通信持股35%;主要經營影視、廣播、報刊、印刷、出版、文化娛 樂業的投資管理。後幾經追加,星美注冊資金變為3.2億元,卓京投資持股增至88%。2003年12月覃輝辭去星美董事長一職,2004年4月辭去星美董 事。旗下17家子公司,包括星美影視文化傳播、星美演藝經紀等公司。

4.英斯泰克視頻技術有限公司1991年成立,現注冊資本1.08億元。股東幾經更改,2004年卓京投資和星美傳媒持有全部股份。

5.友通數字媒體有限公司2004年5月成立。由星美數字信源中心變更而來。注冊資本4億元,長豐通信持股40%、星美傳媒持股30%、卓京投資 7.5%、上海久盛投資有限公司22.5%。友通公司參控股卓京旗下還有北京英斯泰克衞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昆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6.飛騰製作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前身是飛騰(北京)燈光道具有限公司,為1995年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注冊資本50萬美元。董事長周令剛為台灣著 名的電影人。其下屬飛騰影視基地位於北京懷柔,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影視節目外景地和後期製作基地之一。在此拍攝的影視劇有《鐵齒銅牙紀曉嵐》、《少年英 雄方世玉》、《老鼠愛上貓》等。

7.鯤鵬網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998年11月成立。注冊資金500萬元。法人代表為姜昆,股東為姜昆、張小曼、葛慶龍、陳維平。2003年,姜昆、張小 曼、葛慶龍將所持有的鯤鵬網景的部分股份轉讓給星美傳媒;轉讓後,星美控製了鯤鵬網景70%的股權。隨後,星美傳媒將股權轉讓給星美數字信源中心有限公 司。2004年,姜昆將他在鯤鵬網景所持有的剩余股權轉讓給李靜民。目前,該公司的股權架構為數字信源 70%,李靜民24%,張小曼3%,葛慶龍1.5%,陳維平1.5%。

8.北京華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由卓京投資出資495萬元,占45%;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385萬元,占35%;北京英斯泰克視頻技術有限公司110萬元,占10%。法人代表岳曉湄。

9.中影星美院綫中影星美院綫跨越的地區相當多,包括北京8家,上海2家,廣東12家,江西8家,福建3家,安徽1家,河南2家,江蘇1家,山西1家,成都4家,河北1家;在星美院綫的43家影院中,70%-80%屬於首輪影院。

10.長豐通信(000892)由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三愛海陵更名而來,三愛海陵2000年6月以5.3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北京連豐通信有限公司屬下的重慶連豐通信有限責任公司81.1%股權。覃輝2002年9月即成為長豐通信董事長;2004年9月後,由曲繼發繼任。

11.星美國際(0198,HK)2003年6月,覃輝的SMI以4400萬港元配售了東方魅力11億新股,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後來其增持東方魅力股份取得50.24%的控股權,並於去年5月將公司名稱改為星美國際。

覃輝收購當年,東魅虧損7000多萬港元,在全部6億港元的收入中,來自餐飲的收入超過50%,影視製作發行的收入僅占7%,音樂製作收入僅占6%。

12.陽光文化(0307,HK)2003年6月,覃輝通過SMI以8000萬元人民幣從吳徵、楊瀾夫婦手中購得陽光衞視70%的股權。據陽光文化(0307,HK)提供的財報,陽光衞視三年時間虧損超過2億港元。

13.流動廣告(0307,HK)香港創業板公司,由東方魅力控股。2003年11月,覃輝的SMI嚮另外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流動廣告發出了全面要約收購。不久,星美提出的全購建議獲26%的股東的接納。若連同東魅所持股權,星美取得流動廣告52.91%的控股權。

14.星美出版(8010,HK)最早稱成報傳媒,2000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有70年歷史的《成報》是其主要資產。陽光文化2003年初收購成報集團,持股達到75%,並更名為現代旌旗出版。2004年下半年覃輝從吳徵手中獲得控股權。

資料來源:《財經》記者據工商資料、上市公司年報整理

“百度”一下“覃輝”找到相關網頁約61,300篇,“隱身富豪”因被捕而備受關注。
其後,這系公司在香港已經不成氣候,甚至停了牌,公司現在出現了重大轉機。

From
24日,S*ST星美(000892.SZ)發佈公告,其破產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准,香港新世界地產借殼S*ST星美A股上市進一步明朗。停牌9個月後終於復牌,直封漲停板。

根據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批准的破產重整計劃,S*ST星美共計有約25億元的債務需要清償。而根據此前的公開資料,S*ST星美的資產總額不到5億元。

除了重組方香港新世界地產中國公司將借款給星美還債外,全體非流通股股東還將出讓各自持有星美股權的50%支付給債權人。作為回報,新世界中國房地產有限公司將向「淨殼」中注入優質資產,以完成資產重組。

債主成股東

S*ST星美曾是原年輕富豪覃輝構築的傳媒王國的一員,2005年覃輝所掌控的多家上市公司資金鏈出現危機,S*ST星美隨即陷入接連不斷的債務糾紛之中難以自拔。

覃輝擁有的卓京投資曾是星美聯合的第一大股東,重慶朝陽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曾是其第三大股東。但在連環擔保的債務糾紛中,其持有的星美聯合股權都被悉數拍賣,均成為星美聯合的重要債權人。

卓京投資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擁有星美聯合4個多億的債權,從第一大股東成為第一大債權人。為了實現重組,去年底豁免了星美聯合6000萬的債務。

重慶朝陽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也在星美重組中仍扮演關鍵角色。2007年12月17日,該公司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星美聯合進行破產重整的申請。

2008年3月11日,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准予申請人的破產重組申請;3月18日,法院指定公司破產清算組為公司管理人;4月18日公司破產重整 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審議通過了《重整計劃草案》;4月21日,公司管理人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書面申請批准重整計劃,22日法院批准了星美聯合股份有限 公司重整計劃、終止其重整程序。

按重整計劃,上海鑫以實業公司提供現金及非流通股股東讓渡的部分股票對債權人進行清償或補償,債權人未獲清償的部分債權,由重慶城奧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負責清償;星美聯合將現有的全部資產轉讓給重慶城奧,作為重慶城奧承接債務的對價。上海鑫以實業有限公司向星美聯合提供償債資金,形成星美聯合對鑫以實業 的負債。

上海鑫以實業的關聯方新世界中國房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界房產」)向星美聯合注入具有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完成星美聯合的資產重組。

根據公告的破產重整計劃:「經過測算,星美聯合如實施破產清算,普通債權人所能獲得的清償比例為4.91%。」

根據公告,此次破產重整中,優先債權組的債權總額為12.42億元,共計7家債權人。該組債權的調整方案為:債權人享有擔保權的特定財產,直接抵償給該債 權人,特定財產的變現所得由相應的優先債權人受償;同時,按照債權本金30%的比例向債權人支付現金作為其因延期清償所受損失的補償。

普通債權組的債權總額為12.29億元,共計58家債權人。按已經確認的債權本金的30%清償。債權人獲得上述清償後,星美聯合對其不再承擔其他任何清償責任。債權人未獲清償的全部剩餘債權,由重慶城奧作為清償義務人承擔清償責任。

職工債權組的債權總額為192萬元,欠繳的社會保險費用共計36萬元,以及所欠的1800萬元,全額清償。

而解決債務的重要方案,是由非流通股送出的部分股票來支付。卓京投資、重慶朝陽科技等曾經的股東,變成星美的債主後,現在又將重返股東地位。

非流通股10送5

根據公告,出資人權益的具體調整方案為:全體非流通股股東通過股權分置改革讓渡其持有的星美聯合的50%股權,共計讓渡股票146,938,440股。

這些股票主要用於償付星美聯合的債務。非流通股股東讓渡股票中的不超過4000萬股股票,以每股5元的價格折抵現金,按本重整計劃的規定用以向債權人進行清償或補償。讓渡的146,938,440股股票中,除債權人受償的股票外,剩餘股票由鑫以實業受讓。

優先債權和普通債權的受償方式為現金受償。同時,根據自願原則,優先債權人和普通債權人可以向星美聯合提出書面申請,要求以星美聯合非流通股股東讓渡的部分股票,按每股5 元價格折抵其根據本重整計劃應享有的部分現金清償或補償。

根據本重整計劃規定,應當支付給債權人的資金全部由鑫以實業提供。鑫以實業按照本重整計劃提供的資金形成星美聯合對鑫以實業的負債,在星美聯合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時,星美聯合的該負債將被豁免。

因此,借錢給星美嘗債的上海鑫以實業,將在此過程中成為大股東。

本報記者瞭解到,來自上海的一些私人投資者,是星美重組的重要推動力量。他們在星美聯合此前的非流通股拍賣中,約以0.68元/股的價格受讓了大量股票。 其中繆國慶擁有的上海紫瀾門實業公司,獲得了10%以上的股權,也是引進重組方新世界的重要力量。一旦重組獲得成功,他們將獲得10倍以上的利潤。


前幾年,前身36.com的流動傳媒(8036)已被除牌,他只剩下一主板殼,星美出版(8010)和星美國際(198)。


去年,覃輝開始正式棄創業板的星美傳媒(8010,前稱東魅網、成報傳媒、現代胜旗出版),保主板的星美國際(198)的計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24/GLN20080424055_C.pdf


在去年4月30日,楊家誠向覃輝收購:


(1)261,473,945股股份,佔公司股權26.37%,以1.5仙計算,價值390萬。


(2) 9,119萬的股東貸款。


(3) 4,900萬,年息1.5%,換股價5仙的,的可換股債。


另外楊家誡亦提供6,000萬的股東貸款予上市公司,從這篇新聞中,可知楊家誠出資約1.6億重組成報傳媒,即可知道楊家誠購入上述三項資產值1億元: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147


成日拖糧拖到俾人告上法庭嘅《成報》,傳賣盤都傳咗一段時 間,早兩個月大股東覃輝抵押自己揸住嘅26%股權俾泓鋒(2309)老闆、號稱全球首位擁有英超球隊嘅中國人楊家誠,套現6000萬銀周轉。儘管覃生之後 出書面聲明話無意賣盤,但財雄勢大嘅楊生即刻變成「疑似」《成報》新老闆。不過,佢從未出面證實,咁到底係咪呢?

噚日楊生同包頭市市長簽約搞蒙古地產項目,吸引大班傳媒恭候,無奈楊生話要招呼包頭市市長同一行高官,唔得閒招呼記者,經過一輪擾攘,佢派咗泓鋒COO餘懷英擋駕。之不過楊生好識做,最後都「唔覺意」行咗出房答兩嘴畀大家交差。以下係答嘴內容:

記者:楊生諗住點搞《成報》呀?

楊生:一定搞得最好!

記者:咁諗住使幾多錢搞?

楊生:最少一億六。

記者:幾耐先成事?

楊生:好快。

記者:咁諗住點搞?

呢個時候,楊生已經閃咗,但餘懷英都畀個官方答案大家:「用誠意做《成報》!」就係咁,《成報》新主不經意咁被證實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30/GLN20080430077_C.pdf


1星期後,公司注資4,000萬予成報,那其中2,000萬應用來應付各項費用。


該批可換股債券的資料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204/GLN20050204005_C.pdf


想知道楊家誠的資料,可以看看壹仔這篇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51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330/GLN20090330368_C.pdf


這家公司委任金利豐和智略資本這兩家公司作為復牌財顧,這兩家公司之前在1129及8009多有合作。


此事好像不了了之,但是一年後,2009年5月15日,覃輝系的星美國際開始重組計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5/LTN20090515561_C.pdf

覃輝以8,435萬或估值後更低的價格,向星美國際注入位於北京星美影城約72.86%股權及位於望京影城60%股權,而望京影城取得上海證大影城的管理合約,即共3個影城的經營權。加上約867萬人民幣(即960萬港元)的股東貸款。


而該兩項資產60%股權可攤佔盈利1,320萬人民幣,以1人民幣=1.14港元計,即1,500萬港元,扣除股東貸款後,該項資產市盈率約5倍,可謂超值。


而該等8,435萬的代價則以每股10仙發行8.435億股支付。


另外,公司宣佈1供3,每股10仙,發行約9.42億股,集資9,422萬,由大股東全數認購及包銷,但若無人認購,大股東要減持3.7億股,以保持公眾持股多於25%,集資的目的如下:


(1)其中約42,030,000港元將用於償還本公司於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之負債。


(2)11,000,000港元將用於償付Cenith、覃先生及╱或控股股東各自有關重組開支之付款。


(3)以及結餘約41,190,000 港元將用作本集團一般營運資金,當中13,170,000港元將予以保留以償付本集團之剩餘負債。


可見其中有部分是需要付大股東的付款的,我相信之前楊家誠的付款約1億,主要是用作是次供股及包銷之用。


而公司稱日後的意向如下:

 


本 公司透過收購事項,擬進一步發展其娛樂相關業務,娛樂相關業務按對本公司之投資機會以及溢利及現金流量計,被視為更具吸引力。 業務模型包括持續其主題餐廳業務,即於中國設立Stellar Café Bars,充分利用收購事項產生之協同機會。本集團擬以在下文所述中國地區設立Stellar Café Bars 之方式繼續其現有主題餐聽主要業務。

娛樂相關業務
於收購事項完成後,本公司將擁有(i) 北京名翔約72.86% 實際股權及(ii) 北京望京60% 股權。該兩項資產之盈利能力往績記錄,於收購事項之後,將繼續對本集團之溢利作出貢獻。

主題餐廳業務
由 於經營成本高,本集團於日本Planet Hollywood 之主題餐廳業務一直未能盈利,並於二零零九年四月十三日終止經營。本公司曾計劃於中國影城綜合體內以「星美」品牌設立連鎖咖啡廳,以振興及擴充其主題餐廳 業務。本集團已識別收購事項產生之協同機會,並將以成立Stellar Café Bars之方式繼續其主題餐廳業務。


 


 


為 實施該計劃,臨時清盤人向高等法院作出申請,以批准就經營Stellar Café Bar 業務目的在本公司下設立特別目的公司。高等法院已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十四日批准申請,而特別目的公司已於二零零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設立。董事會在特別目的公司 下設立北京星美匯,以經營Stellar Café Bar業務。根據融資契據,Cenith同意就設立Stellar Café Bars向特別目的公司提供融資最多3,000,000港元。根據正式協議,覃先生及控股股東無條件及不可撤回地契諾及承諾,倘Cenith 未能履行其於融資契據下之義務,將代表Cenith 履行Cenith 於融資契據下之義務。


 



於本公佈日期,特別目的公司已在中國設立六間Stellar Café Bars。


在董事方面,你可以看見好多執董和很多不太正經的公司有關係,詳細可以自己看看。


總而言之,今次供股的錢只是把楊先生的錢扣除使費後注入公司,可見復牌後貨源極集中,又注入了現在盈利的資產,其後亦有機會用收購拿走現金,並藉此集資,看來不是只是想吃小茶飯,要留意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7

覃輝的奇妙廣告


在去年的大除夕的報紙,信報、都市日報等報紙,均有一個奇怪的廣告,據稱漢傳媒(491)及星美國際(918)覃輝感念泓鋒國際(2309,將易名伯明瀚環球)楊家誠先生「為公司作出之無私貢獻,本人現慷慨決定豁免追討該筆欠款的其中1億元,及將本人在星美出版(8010,前名星魅網、成報傳媒、現代旄旗出版)擁有的26.73%股份,免費轉讓給楊家誠先生,好讓楊家誠先生有更大空間經營《成報》,並將《成報》發揚光大。」

此外,據明報稱,覃輝先生作為星美出版的前大股東, 認為《成報》是一份歷史悠久的報紙及對成報有一定感情, 如因各種原因而令這份歷史悠久的報紙停刊,他認為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事實是否這樣,內中有沒有其餘的情況?我舉出少量關連的資料給大家去想想。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24/GLN20080424055_C.pdf


楊先生借款給星美出版6,000萬,但抵押品是包括覃輝在星美出版所有權益,包括:


(1)261,473,945股股份,佔公司股權26.37%,以1.5仙計算,價值390萬。


(2) 9,119萬的股東貸款。


(3) 4,900萬,年息1.5%,換股價5仙的的可換股債。

後來楊家誠先生稱拿出最少1億6千萬,相信楊先生多拿1億出來,加上提供6,000萬的貸款而得。


該筆1億豁免的款項,相信就是在公告上9,119萬的股東貸款連利息,為何覃先生有這樣做?


(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5/LTN20090515561_C.pdf

覃輝以8,435萬或估值後更低的價格,向星美國際注入位於北京星美影城約72.86%股權及位於望京影城60%股權,而望京影城取得上海證大影城的管理合約,即共3個影城的經營權。加上約867萬人民幣(即960萬港元)的股東貸款。


而該兩項資產60%股權可攤佔盈利1,320萬人民幣,以1人民幣=1.14港元計,即1,500萬港元,扣除股東貸款後,該項資產市盈率約5倍,可謂超值。


而該等8,435萬的代價則以每股10仙發行8.435億股支付。


 


另外,公司宣佈1供3,每股10仙,發行約9.42億股,集資9,422萬,由大股東全數認購及包銷,但若無人認購,大股東要減持3.7億股,以保持公眾持股多於25%,集資的目的如下:



 


(1)其中約42,030,000港元將用於償還本公司於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之負債。



 


(2)11,000,000港元將用於償付Cenith、覃先生及╱或控股股東各自有關重組開支之付款。



(3)以及結餘約41,190,000 港元將用作本集團一般營運資金,當中13,170,000港元將予以保留以償付本集團之剩餘負債。


可見其中有部分是需要付大股東的付款的,我相信之前楊家誠的付款約1億,主要是用作是次供股及包銷之用,故覃先生已沒有錢。但沒錢又為何這麼大方?

(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29/LTN20091229527_C.pdf


在廣告出街前兩日,星美國際公告:


覃輝宣傳以12億注入主要在中國從事經營及管理(i)不少於十間電影院及(ii)電影製作相關設施(「重組」)長期管理合約(即10 至20 年),並獲授權經營及管理該等電影院及電影製作相關設施(連同十間電影院,「目標」)。


根據該等管理合約,目標公司將向( i ) 相關電影院及( i i ) 電影製作相關設施之擁有人支付經營目標所產生之總收入之一定百分比作為承包費用。


這些財技是誰教他的,不問而知。


(4)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10&tid=3186



另一邊廂,據楊家誠旗下的《成報》獨家報導,泓鋒已跟內地最大的通訊器材製造商中國普天達成合作協議。中國普天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央企,地位超然,對方竟肯提供相關技術和資金,幫助全無經驗的泓鋒打入航空媒體市場,認真耐人尋味。

泓鋒這連番動作,表面目的一致,但據有份參與這次交易的人士表示,太平國際創建的幕後股東,其實是中共元老的後代、現於內地仍有權有勢的太子黨,惟不便高調參與營商。

由於泓鋒現金一直拮据,早前更要配股集資逾七億元,才可全面收購伯明翰,故這宗離奇交易,僅以配股及可換股債券成交。換言之,太子黨以變賣資產為名,變相入股泓鋒為實。

北京拉關係

上週三,楊家誠親身飛往北京,在全國政協禮堂宣布與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伯明翰慈善基金,並率先承諾捐出五千萬元人民幣。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會長、 鄧小平長子及身兼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鄧樸方亦有出席儀式,同場還有負責發行國內彩票的民政部及國家體育總局的高層助陣,可見甚有派頭。


北京的人脈,誰最熟?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977


不過,覃輝最主要的發跡場所和顯赫的生意來自娛樂業———北京一家名叫“天上人間”的夜總會。

“天上人間”坐落在北京五星級酒店長城飯店內。鼎盛時不僅充滿奢糜氣氛,更以“美女如雲”在夜總會愛好者中傳為佳話。

1999年,覃輝將“天上人間”75%的股份置於自己新注冊的北京中外合資長青泰餐飲娛樂公司時,工商登記上的出資額為195萬美元。以此推算,當時此夜 總會的資產總額當估至 260萬美元左右。但熟悉內情的人認為實際價值應不止於此,因為“天上人間”的年利潤至少在2000萬-3000萬元,可謂真正的“現金奶牛”。

“天上人間”給覃輝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現金流,更有大量的關系和機會。他借這一交際場,結交了大量權勢人物、銀行行長和社會名流。


(5)


所以,A教B財技,B幫A拉關係,B賺大錢投桃報李,就此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17

覃辉“回马枪”:星美传媒大规模注资星美国际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6/160719.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3

传媒大亨覃辉再战资本市场 星美重组启幕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108/20100108045512894.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发自深圳

        在淡出公众视线长达五年后,曾有“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之称的覃辉又重新回到了资本市场,他旗下星美传媒集团的重组大计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星美传媒集团总裁胡宜东昨日(1月7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星美集团将对旗下业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和整合,将旗下优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动作才刚刚开始。

今年发力下游业务

        覃辉持股59.41%的香港上市公司星美国际(00198,HK)日前公告表示,公司向实际控制人覃辉发行本金额1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其中9900万港元的集资净额将全部为该公司未来投资提供资金及用作公司的营运资金。

        据了解,此次星美国际发行的可换股票据的每股行使价为0.295港元,可悉数换股为3.39亿股,占星美国际扩大后股本约11.86%。若覃辉将该部分换股票据全部兑成股份的话,他对于星美国际的持股比例将增加至64.23%。

        而覃辉此次对于星美国际的资金注入,只是星美传媒集团今年重组整合计划的一部分。胡宜东表示,2010年星美集团将对旗下业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和整合,而将旗下优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动作也才是刚刚开始。

        胡宜东告诉记者,去年10月,覃辉在北京召开了一个高层会议,覃辉定下了星美集团2010年的发展方向、战略规划及主要发展目标,在完成历史债务解决的同时,今年集团的工作重点将是大力发展下游业务。

        事实上,2009年12月29日星美国际公告称,公司已与覃辉订立了收购意向合约,并以此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在重组完成后,一项不少于10家电影院及电影制作相关设施的资产,将被注入星美国际。

        据了解,拟注入上市公司的这部分资产2010年纯利有望达到8000万港元以上。在完成这项收购后,星美国际也将成为在内地拥有影院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

        胡宜东表示,日后还将有更多的优质资产被注入到上市公司,星美集团的目标就是将旗下传媒行业的上中下游各个产业链,都注入到上市公司,以此实现整体上市。

与汉传媒整合在即

        事实上,在集团整体上市的道路上,星美传媒掌握的也并非星美传媒这一资本平台。

        2009 年12月10日,汉传媒(00491,HK)原股东陈国强,以溢价1.7倍的价格,将其持有的3.478亿股汉传媒股份出售,而接盘者正是覃辉。在收购这 部分股份的同时,覃辉还将汉传媒其他股东所持有的1.76亿股股份收入囊中,持股比例增至22.6%,成为该公司的单一大股东。

        在完成股权收购后,来自星美的高管便入驻汉传媒。12月21日汉传媒宣布,委任王钜成为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王钜成正是星美国际的主席兼执行董事。1月6日,王钜成已经由星美国际执行董事变更为非执行董事,继续担任公司主席职务。

        记者了解到,公司高管职位的变化,也映射出未来汉传媒及星美国际这两家上市公司的一些变化。星美传媒集团总裁胡宜东表示,未来在业务方面,星美国际和汉传媒之间也将进行相应的整合与分离,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将不会重合。

        据 了解,星美国际和汉传媒均为在香港上市的传媒公司,主要从事娱乐及媒体业务,二者之间目前的业务有很多重合的部分,其中包括电影及电视节目制作等。对于二 者公司未来如何整合及分离,胡宜东表示,集团已经有了较清晰的发展目标及计划。但是,他同时表示,对于业务整合的具体细节内容,在香港联交所的正式公告出 来之前,不便向记者透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3

揭秘天上人间大老板覃辉的个人背景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519/130058.html


覃辉,为“卓京系”掌门人,覃辉有“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的称号,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几十家传媒公司,同时还是北京新天地的东魅酒吧和京城曾经有 名的夜店“天上人间”的大老板。

  中文名: 覃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 地: 四川

  出生日期: 1968年

  职业: 重庆长丰通信股份 董事长

  个人背景

   覃辉出身于四川达县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在重庆求学期间,结识了后来的妻子。他1989年毕业后,两人一起南下。覃曾在航天部五院的一个下属单位工作了不 到一年,之后也曾在广州三菱公司和香港一家公司任职。 覃辉中等身材,相貌英俊,性格活泼善交际。这些特征后来被认为都有助于他早年以做销售在商海站稳脚跟。他的妻子是北京一位退休高官的夫人之侄外孙女(另有 传闻他是李先念的孙女婿),此背景,据信也为覃辉多有利用。

  个人经历

  1997年 8月,覃辉透过卓京商贸,与其弟覃宏合作创办重庆长丰通信。

  覃辉2001年9月,长丰通信与卓京投资合资成立星美传媒。覃辉一度持有香 港及中国内地共4家上市公司的权益,其任主席的星美出版,持有香港报纸《成报》的股权。

  2006年4月11日晚,覃辉被北京市公安局人 员带走,4月15日,以覃辉为主要股东的香港上市公司紧急停牌。覃辉此次被带走的理由是“协助调查”,后被证实是与中国建设银行前董事长张恩照行贿案有 关。

  覃辉,有“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的称号,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几十家传媒公司,同时还是北京新天地东魅酒吧和京城曾经有名的夜店 “天上人间”的大老板。覃辉因1999年起运作A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000892,SH)而在资本市场上扬名。该公司后更名为“星美联合”,不过目前星 美联合因连年亏损,已遭特别处理,成为“ST星美”。现在的ST星美已由新世界(00017,HK)主席郑裕彤的女婿杜惠恺接盘。2005年覃辉因涉及原 建行行长张恩照案,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历任:

  广州三 菱公司经理

  北京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重庆市涪陵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顾问

  重庆三爱海陵股份有 限公司董事

  公司联营单位—星美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重庆长丰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很少有人能够料 到,2005年的仲春,当中国建设银行前董事长张恩照“出事”之后,第一个受到牵连的,竟是37岁的覃辉。

  近年来,覃辉以其一掷千万购 买豪车的做派,其与港星李嘉欣“订婚”的消息,其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几次收购,很使一些报刊大加吹捧,不惜给予“隐身富豪”及“民间传媒大亨”之美誉;而有 见识的市场观察者也早已频发警告,对其混乱无忌、难见效益的“资本运作”深表怀疑。

  2005年4月11日,就在张恩照“辞职消息”公开 后25天,覃辉在北京被警方带走。虽然覃辉家人频频宣布覃辉“明天”就将放出,但有消息人士告知《财经》,至4月26日覃辉涉嫌行贿被正式批捕一事,已在 政法系统内部公示。而长丰通信(000892)则于4月22日发公告称,覃辉仍在协助警方调查。

  “天上人间”杠杆

   2003年6月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当时惟一一辆宾利加长728标价888万元人民币。这辆车,后来被证明由覃辉购下。这个故事经过媒体的渲染广为传播, 过去并不很出名的覃辉成了“大众级新闻人物”。

  这是覃辉涉身商海后的第九个年头。虽然被有些媒体刻画成“隐身富豪”,但此时的覃辉之行 事张扬,已为圈内人熟知,更成了其新贵包装的一部分。

  “他的背景不算深厚,但他把这点关系用到了极致。”一位接近他的人士评价说。

  覃辉 1991年离开职场,做起了自己的生意。1994年,他成立了一家卓京商贸公司,在铁矿石进出口生意中赚了不少钱;也曾热衷于在股市投机,不时有所斩获。 不过,覃辉最主要的发迹场所和显赫的生意来自娱乐业——北京一家名叫“天上人间”的夜总会。

  或与早年间做销售时的个人经验有关,覃辉对 夜总会有特殊爱好。他的“天上人间”坐落在北京五星级酒店长城饭店内。鼎盛时不仅充满奢糜气氛,更以“美女如云”在夜总会爱好者中传为佳话。

   1999年,覃辉将“天上人间”75%的股份置于自己新注册的北京中外合资长青泰餐饮娱乐公司时,工商登记上的出资额为195万美元。以此推算,当时此 夜总会的资产总额当估至260万美元左右。但熟悉内情的人认为实际价值应不止于此,因为“天上人间”的年利润至少在2000万-3000万元,可谓真正的 “现金奶牛”。

  “天上人间”给覃辉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现金流,更有大量的关系和机会。他借这一交际场,结交了大量权势人物、银行行长和社 会名流。而集结于此的一批模特和美女,招之即来,挥之则去,为其日后的“事业”巧妙助力。

  “覃辉把这个队伍称为‘马子队’。”一位与覃 辉交往过的商界人士称。

  A股公司掘金

  覃辉和妻子育有一女。据说他沉缅于娱乐场的 生活方式很难得到妻子的认可,两人关系一度失和。但覃辉对女儿一直相当关爱。

  其妻29岁时在北京一家医院病逝,其时,覃辉正流连于四川 的夜总会。

  此时的覃辉靠“天上人间”助力,翅膀已经比较硬。2000年6月,他成立了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号称注册资金4800万 元,从此开始了大踏步发展。

  与许多中国式“资本高手”一样,覃辉将目光瞄准了上市公司。在早年炒长丰通信(000892)股票得手后 (注:1999年-2000年间,长丰通信股价涨了6倍之多),他于2000年5月到6月间,以反收购方式低价进入,持股26.61%,掌控了这家公司。

   长丰通信对于覃辉颇有融资功效:在反向收购中,上市公司于2000年5-6月分两次收购覃辉控制的重庆连丰通信有限公司88.1%的股权,共支付近 5.4亿元,溢价4.2亿元。2001年9月,卓京投资和长丰通信共同组建的星美传媒宣布成立,上市公司是占股35%的股东。后来几经增资扩股,卓京投资 持股达到88%,长丰通信成了仅占12%的小股东。在此项目中,上市公司出资3850万元。

  12月,卓京投资又将所持中华通信26%的 股份拆开,将其中15.35%股份转手长丰通信,从上市公司拿走1.25亿元。而当初买下这部分股份,总计付出5000万元。

  2003 年9月,长丰通信入股星美传媒等投资的星美数字信源中心。该中心后更名为友通数字媒体有限公司(下称友通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在几番变更后,长丰通信 持股40%,前后出资共计1.92亿元。

  在上市公司资金流出的同时,长丰与卓京合资的星美传媒也在大举发展,进入了影视、演艺、广告等 行业。星美旗下陆续成立了星美影视文化传播、星美演艺经纪、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北京星美广告等公司。在长丰通信的大本营重庆,星美还投资1000万元进入 了网吧业。

  与此同时,星美的对外合资并购行动也显得颇有声势:2001年投资国家级电影档案收藏和研究机构北京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持股45%;2002年4月,购入北京台资企业飞腾影视制作六成股权;2003年3月,收购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的鲲鹏网城七成股权;2004年又购入上海 中录音像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正艺电视艺术公司等。

  在长丰通信尝到甜头后,覃辉也曾对国内其他上市公司饶有兴趣。2004年2月,他已确 定将收购湘计算机(000748)25%的股份,作价3.8亿元。然而,股权款尚未付清,卓京投资就通过各种渠道共从湘计算机“借”走了9000万元。事 情败露后,原股东长城集团退还了卓京投资股权购买款1.59亿元。

  “香港仙股大餐”

  可能由于“天上人间”的社交活 动给了覃辉太多的机会和启迪。一经跨出这一天地,他的扩张脚步便不可控制地提速。

  2003年夏天,覃辉通过自己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 SMI公司(Srt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开始了在香港的收购活动。一年多时间里,他渐次入主了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别为东方魅力(0198,HK)、流动广告 (0307,HK)和现代旌旗出版(8010,HK),并将另一家上市公司阳光文化 (0307,HK)所控制的阳光卫视70%的权益拿到手中。

   此后,东方魅力与现代旌旗迅速被更名换姓,成为印有覃氏标记的“星美国际”和“星美出版”。

  覃辉跨入香港资本市场,主要的引路人是 “壳公司”卖家陈国强。陈国强在香港有“壳王”之称,旗下企业众多,目前至少控制着10家上市公司。一位香港证券界人士告诉《财经》,陈本人谙熟以结构复 杂的“企业树”开展财务运作之道。

  覃辉选择进入的多为香港市场上的三线公司,亏损连连并不为人看好。香港一家证券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 《财经》,2003年年末,覃辉派人与该公司接洽,希望协助炒作东方魅力股票。“他们想用内地资本市场那一套让我们帮他搞定。但在香港起码要准备2000 万,才可能炒炒主板。”由于覃辉拿不出这笔钱,交易没有谈成。

  该人士向《财经》透露,覃辉在交易后发现东方魅力的股票太分散,很难炒 高,非常着急,也由此对交易伙伴陈国强“有些意见”。

  该人士推算,覃辉前后两次收购东方魅力股票,总共大约要付给陈国强1亿多元。“我 们感觉覃辉其实并不太懂资本运作。”他评价,“别人可能1000万港元就买下来了,他花了这么多钱,有点邪。”

  覃辉的香港之役一度“连 下数城”,加之名人环伺,在内地小报上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在香港投资界看来,他的几个收购项目都算不得什么杰作。

  东方魅力至 2003年已亏损7668万元,而且收入的50%以上来自餐饮业,已经算不得娱乐业公司;旗下的流动广告业绩也乏善可陈;

  阳光卫视的亏 损更是人所共知,一度被视为阳光卫视总裁的吴征直称为自己的“滑铁卢”;

  至于持有《成报》的现代旌旗出版,更是香港报界人所共知的亏损 企业。

  《成报》迄今70年的历史固然可赞,但至本世纪初,昔日光环已然剥落。这家报纸2000年11月经陈国强之手借壳上市,后一度转 至吴征之手,改名为现代旌旗出版,但亏损的经营状况并未改变。直至今日,人们仍难以辨清2003年一度被媒体爆炒的“现代旌旗控制权争夺战”究竟是真有其 事,还是吴征假戏真做,有意脱手。不过,自覃辉接手后,《成报》的经营更是每况愈下。

  一位接近《成报》高层的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 这张报纸的负债已从覃辉私人全资控股的SMI(StrategicMediaInternational)接手前的4000多万港元激增到1.4亿港元, 目前几乎没有流动资金可以支持运营,如果到5月底情况仍无改变,《成报》和其控股公司星美出版(原旌旗出版)可能将宣布破产。

  直到今 天,香港投资界对覃辉所控三家上市公司的关注仍十分有限。大福证券媒体研究员JOEY表示,他从未跟踪过这三家公司,因为市盈率太低,“研究媒体的分析员 同行中没有谁研究过这些股票。”中银国际分析员吴维克也表示,香港主流资本界迄今对覃辉所知甚少,“他接触的多是电影圈、娱乐圈的人。”

   不仅仅是输家

  覃辉入主香港三家上市公司及阳光卫视,耗资约计4亿港元左右。这笔巨款纵使分期偿付,加上维持经营所需 的费用,也有很大资金压力。

  于覃辉而言,钱从何来?可以肯定地说,此时忙于大铺摊子四处腾挪的覃辉不可能从自己的企业中拿到这笔钱,其 资金机会只能来自直接间接的银行贷款和“市场运作”。

覃辉在香港的“市场运作”被认为得不偿失。他掌控四家上市公司后,在东魅(后来的星美国际)配股集资约1900万港元,在星美出版于2004年4月 和7月两次配售集资2374万港元,此外就再无斩获。从股价一路下滑的轨迹看,也无法想像当年覃辉在内地炒作长丰通信的辉煌能够在香港复制。

   从2004年3月到2005年初,东方魅力及后来更名的星美国际曾宣布,在内地收购覃辉“星美系”国内资产的股权,主要为院线和网吧,所需现金总计近8 亿港元。此时的星美国际一直处于亏损,其收购资金从何而来、是否如数支付,也不得而知。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轮收购更多地像是在炒作“收购概念”以激发市场 的想像力,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2003年6月,覃辉控制阳光卫视后,当月即全面改组了董事会。此后至2004年9月,阳光卫视广告 收入只有约300万港元,累计亏损已逾港币3000多万。覃辉大量裁员,拒付营运款项,致使阳光卫视长期欠付员工工资及各项运营费用。

   不过,覃辉也从阳光卫视拿到了一些实利,只是被指拿得“很不光彩”。《财经》从持股该公司30%股份的泰德阳光(0307,HK)获悉,覃辉2003年9 月得手阳光文化不久,即将一套电视制作设备走私至内地。此套设备购入价约300万美元,公司转让时扣除折旧,估值1774万港元。覃辉拿到内地后,自作主 张作价1亿元,卖给了有上市公司参股的友通公司。

  按香港法律,这一行为涉嫌盗卖上市公司资产。目前已有知情者向香港廉政公署进行了举 报。

  2004年初,覃辉通过购入现代旌旗出版,获得《成报》控制权,香港市场上有人甚至称此项收购带有某种“来自北京的政治背景”。覃 辉亦在此后邀请原《北京娱乐信报》社长崔恩卿进入成报董事会,并高调宣布其加盟,向外界刻意强调崔是中共党员、“身份特殊”之类。

  知情 者称,覃辉尽管收购了《成报》,却从未踏入报社大厦,只有其弟覃宏和星美国际副总经理邢晶偶尔问津。2004年4月《成报》报庆,新任董事局主席覃宏曾代 表投资人,面对媒体公开承诺年底前将把报社扭亏为盈。但此后事实是报纸经营每况愈下,如今已沦为资不抵债境地。

  据悉,《成报》现在 1.4亿港元的负债中,有8000多万发生在覃辉接手之后。公司还屡屡传出欠薪、欠租的丑闻。

  即便如此,《成报》仍成了覃辉“资本运 作”的平台。今年3月5日,由现代旌旗出版更名为星美出版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取得发行《中国联合商报》的独家经营权;还曾宣布购买了英国时尚杂志 《OK》的中文版。星美出版高层人士告诉《财经》,就在发公告之前,覃辉之弟覃宏曾往《成报》发传真,要求他们散布消息。公司股价从2分一度升至5分,公 司董事会才被迫发布公告。

  据《财经》调查,星美出版的两项交易均有极大虚假成分。星美出版从2004年7月始,与由《中国仪电报》更名 而来的《中国联合商报》洽谈合作,一度承诺注资2000万元。但因其承诺未能落实,前后打入资金仅百万元,目前交易已经搁浅。而《OK》主编陈燕则否认与 覃辉有资本合作。

  谁来约束银行

  相较资本市场上的左支右绌,对覃辉来说,拿钱最容 易的办法,或许还是从国内银行贷款。

  迄今覃辉旗下“星美系”、“卓京系”及各类投资公司究竟从国内银行拿到了多少钱?一时难有详实数 字。《财经》比较确切地获知,覃辉曾从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可确认的数字达10亿元之巨。

  《财经》多方确认,覃辉旗下 公司曾于2002年从建行贷款逾6亿元。覃拿到这笔贷款,经过了行长张恩照的特别关照。

  知情人士说,张恩照过去的熟人绝大多数为上海 人,他素来对不说上海话的民间人士不敢过于信任,1999年10月调到北京后更是谨慎。而覃辉过去在建行主要是与行长王雪冰相熟。2002年1月王雪冰落 马,覃辉遂设法与张恩照发展了“友情”。据分析,张认识覃,当由张非常信任的上海人所介绍。

覃辉的星美传媒从2002年下半年起着手向建行申请贷款,并于当年获准。由于星美传媒在市场上缺乏业绩,大银行向文化企业贷款也十分罕见,经手此贷 款的星美传媒董事长李威承认,建行此举“主要是支持传媒产业”,“有风险投资的性质”。

  同时,《财经》获悉,覃辉旗下公司2003年以 来在民生银行的贷款,总额至少在4亿元。覃辉如何获得该笔贷款情节不详。来自民生银行的消息说,如此大额贷款须经总行批准,在发放时除必要手续,还必须有 抵押品。

  具有外资银行经历的李威告诉《财经》,星美传媒获得建行的巨额贷款经过了正常手续,并且办理了抵押。贷款抵押物包括了上海江宁 路上的香樟大厦公寓式酒店、北京CBD区鹏润大厦耗资7000万买进的一层办公楼,以及北京怀柔的飞腾影视基地,“等于押上了覃辉当时掌握的所有物业”。

   但《财经》在调查中发现,情况并不尽然。

  北京CBD区鹏润大厦位于东三环路附近,星美传媒曾花7000万元买下该楼B座19层,面积 3600多平方米。但一直没有拿到产权证,如抵押给建行实属非法。事实上,只有开发商有权在办出产权证之前抵押期房。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的资料显示,鹏润 大厦开发商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03年3月将鹏润18420.49 平方米抵押给建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其中包括B座19层的若干面积。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官员告诉《财经》,开发商最近刚办完鹏润大厦的确权。

   在建行对星美的贷款中,有一笔1.7亿元的款项,抵押物为上海香樟大厦。资料显示,这幢物业为一所在建大厦,2003年2月设定为抵押物。

   《财经》通过现场调查获悉,该幢大楼在上海江宁路219号至229号,地处上海黄金地段,原是一幢始于1995年的烂尾楼。覃辉2002年9月接手后重 新启动,接盘公司为久盛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为2.3亿元。该楼盘名为“香樟花园”,是一幢24层的酒店式公寓。目前外装修已完成,内装修也进行了一半, 但由于缺乏资金,已于2004年6月停工。大楼留守处一位浙江舜杰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承包此工程后,久盛一方只付了3000多 万,目前尚欠6000多万元工程款。

  覃辉2002年9月拿到这一物业后,于次年2月确定为建行贷款的抵押物,债权1.7亿元。2004 年5月24日,覃辉又将此大厦二次抵押给民生银行,抵押款仍为1.7亿元。至2004年12月,覃辉通过久盛投资对此在建楼盘进行第三次抵押,向民生银行 贷款。此次贷款额为1.4亿元,通过香樟大厦抵押债权3360万元,余额据称用星美集团的部分光纤抵押。

  至此,覃辉企业通过香樟大厦这 一在建物业,抵押债权达3.73亿元,均为三年期抵押,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到期。

  2004年9月,港商陈国强控制的香港中策 公告,称此项目已作价4.5亿元卖给该公司,交易原定今年6月完成。而买方已于去年6月通过其控制的公司Apex Quality Group,付出定金5000万元。有分析称,这部分“定金”,很可能已折为覃辉其时从陈国强手中购买股份之款项。

  现在无法确定民生银 行和建行在对香樟大厦抵押时,是否经过物业评估。但据香港中策公告,该项物业的市场价格在4.5亿元。此外,此项物业已拿到定金5000万元,欠工程款 6000多万元,且内装修远未完工。纵使能够按已定的4.5亿元出售,扣除定金和工程款后,余款仅在3.4亿元以下,与建行和民生银行的债务相比尚存明显 缺口。

  覃辉控股60%的飞腾影视基地拥有部分物业,属覃辉手上可用于抵押的主要资产之一。《财经》了解,该制作公司的土地和房屋 2003年9月被认定总值在1.8亿元,抵押给民生银行获得了1.2亿元贷款;2004年6月重又核定抵押价值1.3亿元,再度从民生银行获得一年期贷款 9000万元。在该公司占股40%且在2004年8月前为总经理的周令刚表示,他一直到最近才获知此事,并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股东权益。

   《财经》尚未获得此物业抵押给建行的资料。倘如李威所说确有此事,应属重复抵押;如无此事,则建行6亿元贷款抵押物严重不足。

 除上述大宗贷款,覃辉旗下各公司也与银行多有往来,仅从公开资料统计,诉讼金额累计已逾2亿元。从2004年10月起,上海、重庆、成都等地已陆 续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

  其中包括:上海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诉长丰通信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案;招商银行成 都营门口支行诉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中信实业银行成都分行诉成都长丰公司、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招商银行重庆上清寺支行诉长丰通信借款合 同纠纷案;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长丰通信担保纠纷案;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诉江苏长丰通信和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等;金信信托投资股 份有限公司诉卓京投资和星美传媒集团借款合同纠纷案等。

  “双面”覃辉

  虽然内地一 些媒体一直倾向于将覃辉描述成“隐身富豪”,但熟识者说,此人实际上行事张扬,好出风头,并无“隐身之想”。他之所以今年1月前陆续辞去诸多公司董事长、 法人代表,主要是受一位“风水大师”的启发。据说,此大师告诉覃辉,他必须行事低调,否则将有祸临头。

  覃辉转为低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他得罪人太多,特别是早年得罪过公安人员。知情人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有一位北京市高级警官到“天上人间”喝酒。喝出其洋酒为假酒,表示不满,竟被 这家夜总会的保安扣起来暴打了一顿。此事几乎酿成警方与“天上人间”的冲突,“天上人间”为此歇业,不久通过关系复又开业。但覃辉自知与公安还是结了些 “梁子”。

  时至今日,曾与覃辉打过交道的人,对其评价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他主要是个“准黑道”人物,仰仗夜总会培植的关系横行市里, 无论待人还是经商都罕有诚信,其主要手段为“贿”、“吹”、“骗”、“偷”。覃辉的“赖”也相当知名,声称以巨资买下大量资产,但其喧嚣一时的购并,例如 买入飞腾影视中心、鲲鹏网城、阳光卫视控股股权等,各家欠款均可以千万元计;购买夜总会“钻石年代”,至今还欠付几百万元,即为商界人士所诟病。

   据说,覃辉与台商周令刚在经营飞腾影视中心发生分歧后,周令刚愤而出走,覃辉竟在背后举报构陷。幸而周向警方出示证据以示清白,方免于牢狱之灾。

   但是还有一类评价,倾向于认为覃辉“有想法也有志向”,主要是欠缺能力和扎实肯干的精神。曾在星美传媒任职两年、后出任董事长的李威即认为,覃辉并非有 意赖账,主要还是“摊子铺得太大,用有限的资金打造无限的王国”,而且“不能容人,做什么都恨不得100%控制,不能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他失败的原因之 一”。

  今年4月24日,在接受《财经》电话采访时,已经离开星美传媒近一年的李威认为,“星美最大的遗憾也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就是始 终没有考虑过现金流管理问题。星美的最大弱点是没能建立一个好的内容王国,然后再去建渠道。还有覃辉的思路和不能容人这个最大的缺陷,使星美错过了很多机 会。”

  李威介绍,星美曾与冯小刚、赵宝刚等影视导演洽谈过合作机会,东魅的曾志伟、王远峰也都是能人。两年来星美取得了中港等地13部 电影的大陆播映权,“有很多好片子,但是(公司)管理太弱”,“没有什么盈利”。

  无论何种评价,覃辉与他的“卓京系”、“星美系”确乎 普遍不被业界人士看好。2004年下半年始,覃辉旗下公司资金已是捉襟见肘,以至不得不取消了原计划9月举行的星美集团成立庆典。

  纵使 没有“张恩照事件”这一最近的导火索,许多人都断言,“覃辉是迟早要出事的”。

  《财经》获悉,星美出版集团主席邢晶已经在覃辉事发前一 段时间就提出辞职。在覃辉被警方带走之后,记者曾联系现任星美、卓京的多位高层。一些人士接受了采访,还有一些仍在犹豫。

 “他们还在观望,怕现在说话,覃辉万一出来会报复。”一位与覃辉打过多年交道的香港商人评论说,“覃辉这个人,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

   重要事件

  2009年2月10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法院一审认定,李培英犯贪污罪和受贿罪。其中, 贪污8250万元,但鉴于贪污赃款已全部退缴,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受贿2661万余元,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后,两罪并罚,一审判决死刑立即执 行。

  3月17日上午,李培英案终审在山东省高级法院开庭。该案至今尚未终审宣判。但在一审及终审的司法材料中,覃辉均以数额最大的行贿 者出现在李培英案中,其累计向李行贿1867.68万元,占到李培英受贿总金额的七成。

  据济南市中级法院一审查明,李培英帮助卓京投资 控股有限公司从首都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拆借资金共计人民币6.3亿元,于2002年上半年至2003 年11月,三次索取、非法收受覃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867.68万元。

  同覃辉相类似的民企掌控人被传、被拘、被控在国内已不算新 闻。周正毅、仰融、张海等,这些昔日号称“资本大鳄”的头面人物先后“落马”,使得众多关注他们的人们大跌眼镜。覃辉其实也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只是他 太多的神秘面纱使人们平添了几分好奇。

  覃辉是1995年接手“天上人间”的,他当时在武汉钢铁公司做进口矿石的买卖,第一次被“协助调 查”,折戟而归。为了找一个挣钱的买卖,向当时的首都机场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借款180万美元,并由军队一家贸易公司担保,买下原隶属广泰公司(台湾人)的 “天上人间”夜总会。

  相关传闻

  2004年4月北京社交圈盛传,李嘉欣跟内地传媒 大亨,北京超级富豪覃辉在03年初开始拍拖,已相恋一年,更有爆料称,二人覃辉与李嘉欣在当年初曾举行订婚派对,而派对地点更在覃辉开设的,北京著名的高 级夜店"天上人间"举行,派对还广邀了不少名人出席。之后李嘉欣澄清说连对方的电话号码都没有,连朋友都称不上,更别说订婚。








资本歧路 覃辉的青涩财技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007/t3090194.htm

 

  北京“天上人间”被勒令停业整顿,令其曾经的大老板覃辉再一次进入公众与舆论的视野。“天上人间”曾在覃辉手中红极一时,甚至成为奢靡的代名词,然而,覃辉昔日在资本市场却未能复制“天上人间”的神话,动作频频却少有胜算,缴纳了昂贵的学费。

 

 

   覃辉的资本之旅肇始于长丰通信,之后长丰通信便频频进行运作:多次高溢价收购资产、不断更换主业、虚构收入粉饰财报,并且存在对外巨额担保等问题。与此 同时,覃辉在国内斥巨资收购的大量传媒业资产却鲜有盈利,而于媒体投资在港遭遇“冰河时期”之时,他还依然赴港收购多个传媒业烂摊子:在股价被炒高后从香 港壳王陈国强手中接棒东方魅力,同时笑纳流动广告,并熔断股权试图力保内地传媒资产出海;而从吴征手中接盘的阳光卫视与现代旌旗出版使得覃辉深陷泥淖。另 一方面,覃辉重新将目光转向国内资本市场,试图并购湘计算机,最终铩羽而归。

 

 

   随后,由于长丰通信互保事件曝光和个人被刑拘,覃辉陷入资金链泥潭,一手打造的“卓京系”轰然倒塌。其资产出海计划不得不搁浅,阳光卫视被吴征曲线收 回,现代旌旗出版无奈拱手让人,流动广告在2006年退市,长丰通信也被新世界主席郑裕彤女婿杜惠恺控制的上海鑫以实业有限公司接盘。

 

 

  不过,覃辉此前在股权结构上设置的“防火墙”,在“卓京系”坍塌之时,缓冲了对其旗下传媒资产的影响,影院等资产得以保全并继续发展,为其日后的东山再起埋下了伏笔。

 

 

   时隔四年,覃辉通过残留的壳资源—星美国际,利用影业这一优质资产作为筹码,以期东山再起:不断制造概念与预期,低买高卖注入资产,并趁股价高涨之际频 频实施巨额融资计划。另一方面,覃辉再次与“壳王”牵手,入主香港上市公司汉传媒,弥补影视制作环节短板的同时进行财技融资。2010年6月,星美国际再 度抛出赴美上市的融资计划,覃辉的资本故事仍在继续。

 

 

  尽管覃辉复出激活了资本平台的融资功能,但是仅依靠概念炒作拉动的股价无疑难以持续,其结果很有可能只是“卓京系”历史的翻版。当前如何有效提升影业产业链上制作等环节的投资回报,化“虚”为“实”,最终实现横向整合和纵深发展,也许才是覃辉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0年5月11日,京城著名夜店“天上人间”被勒令停业整顿6个月,作为天上人间曾经的大老板,覃辉再一次进入公众舆论的视野,这距离他2005年4月11日晚被北京市公安人员带走整整五年零一个月。

 

 

  覃辉当年因“天上人间”而成名。公众舆论将覃辉与“天上人间”视为一体并非空穴来风。覃辉自称,当年他通过香港卓京运通公司从台湾人杨某手中买下“天上人间”75%的股权,成为大股东,其余25%股权由长城饭店持有。

 

 

   公开资料显示,“天上人间”商标申请于1995年11月29日。1997年5月14日,北京长青泰歌舞厅有限公司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取得 “PASSION”与“天上人间”中英文组合注册商标。而北京长青泰歌舞厅有限公司则由北京长城饭店公司和香港广泰国际有限公司以中外合资企业形式于 1993年3月在京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00万美元。后来,覃辉虽将“天上人间”股权转让给他人,但公众舆论已习惯将“天上人间”与覃辉视为一体。

 

 

   可以说,“天上人间”是在覃辉手中一夜蹿红,成为奢靡的代名词,风行全国。据传,天上人间消费水平在当年绝对远超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贵的洋酒高达 12万美元/瓶,客人吃的水果都是从国外进口,给服务生的小费都是以500元为起点。覃辉复出后在接受采访时称媒体将“天上人间”进行了妖魔化,并一再声 称政府部门管得很严,包括包房的墙壁上都安装着玻璃,管理很透明,也很规范,而且“天上人间”的高消费合法,不知此言能否令公众信服?

 

 

  我们虽无从考证覃辉的第一桶金是不是从“天上人间”获得,但“天上人间”当时生意火爆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认为,“天上人间”每年所奉献的利润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是绝对意义上的“自动提款机”,出人意料的是,“天上人间”在税务部门留下的却是累计亏损的记录。

 

 

  “天上人间”在覃辉手中被玩得风生水起,一举成为业界响当当的品牌,全国100 多家夜总会使用“天上人间”字号。作为北京“天上人间”前大老板,覃辉曾被冠以“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的称号。其神秘身份,公众与舆论对覃辉的关注超越很多一线明星,一时风光无限。

 

 

  之后,腰包越来越鼓的覃辉已不满足于“天上人间”这台自动提款机,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不断演绎造富神话的资本市场。与在“天上人间”的游刃有余相比,覃辉昔日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却少有胜算,缴纳了昂贵的学费,最后不得不黯然收场。

 

 

  第一笔学费:折戟长丰通信

 

  覃辉究竟是何时何刻进入资本市场,我们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非常明确,覃辉资本之旅始于三爱海陵(000892,后更名为“长丰通信”,现为“ST 星美”)。

 

 

  三爱海陵高溢价收购资产

 

  1999年,覃辉将“天上人间”75%的股份置于自己新注册的北京中外合资长青泰餐饮娱乐公司时,有报道称,同一年,当三爱海陵股价低位徘徊时,覃辉先期秘密潜入三爱海陵。在股价达到顶峰时,三爱海陵忽然宣布于2000年5月和6月分两次收购重庆连丰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连丰通信”)81.1%股权,而重庆连丰通信正是覃辉旗下企业,这也是覃辉首次公开浮出三爱海陵。

 

 

   三爱海陵收购重庆连丰通信花费了约5.4亿元现金,而这部分股权账面价值仅1.2亿元,溢价高达4.2亿元,收购价格依据深圳维明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评估 报告,评估报告中反映的增值部分主要为800MHZ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网经营权增值50919.91万元。显然,高溢价的理由是重庆连丰通信拥有当时号称垄 断技术的800MHZ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网经营权。

 

 

  作为上市公司,三爱海陵为何会如此心甘情愿让覃辉获取丰厚回报呢?这得益于覃辉先期潜入。

 

 

   有媒体称,时任三爱海陵大股东重庆涪陵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涪陵国资”)总经理的石建新证实,涪陵国资和覃辉之间关于转让长丰通信26.61% 股权的交易,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的,截至2000年年底,覃辉控制的卓京投资就已向涪陵国资支付了超过70%的购股款项,当时协议转让总价约为 1.76亿元,覃辉与涪陵国资的这笔股权交易直到2003年11月8日才正式公告股权转让完成。收购完成后不久,2001年1月4日,三爱海陵正式更名为 长丰通信。

 

 

  长丰通信黯然出手

 

  2002年,北京朝阳区税务局发现声名显赫的“天上人间”夜总会累计亏损几百万元,开始对其进行税务抽查,查出 “天上人间”的实际掌控人并非外资法人林美凤,而是近在眼前的覃辉。于是覃辉开始 “协助调查”,这次“协助调查”虽不了了之,但覃辉已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2003 年6 月,随着覃辉将北京国际车展上唯一一辆标价888 万元的宾利加长728 买走,其财富进一步外露。与此同时,覃辉也逐渐浮出长丰通信。

 

 

  2003年11月8日,长丰通信一则股权转让公告又将覃辉托出资本运作的水面。公告称,2003年9月29日,覃辉旗下卓京投资受让涪陵国资所持26.61%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如前所述,事实上这笔交易早在2000年就已开始进行。

 

 

   从公告中可以看出,2002年11月13日,长丰通信第一大股东涪陵国资与卓京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将其持有的长丰通信全部国家股权转让给卓京投 资,转让价每股1.64元。这是一个明显的国有股折价转让方案,财政部明令禁止,方案被驳回。随后,股权转让方案被修订为按1.8元/股转让,较净资产溢 价4分钱,最终获批。

 

 

   三爱海陵上市后主业频繁更迭,从早先从事汽车、摩托车、内燃机的关键零部件到通讯,皆与资本市场流行的概念密切相关,而且,重庆证监局两次巡检上市公司 都查出一堆问题,其中包括采用花样繁多的手法粉饰报表:通过对2001年、2002年部分流动资金借款的利息费用资本化来虚增净利润,虚增手机销售收入、 提前确认子公司收入、减少坏账准备计提、隐藏应收票据7000多万元;等等。此外,2004年1-6月,长丰通信累计向大股东提供资金17265万元,占 公司2004年6月30日经审计净资产的21.52%,而且,长丰通信对此关联交易未及时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遭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2003年底,长丰通信“陷入”重庆担保圈,截至2004年10月30日,其对外担保总额占2003年末净资产比例高达70.66%,而按照规定,公司的 对外担保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

 

 

   问题暴露后,卓京投资在长丰通信上演了大反转“戏法”:2005年初,长丰通信称,2004年下半年,长丰通信实际占用卓京投资7046.69万元;通 过将中华通信系统有限责任公司19.95%股权溢价6%出售给卓京投资,长丰通信套现1.8525亿元。显然,由于证监会调查长丰通信并勒令其整改,大股 东卓京投资在向长丰通信输血填补之前掏空长丰通信所留下的窟窿。

 

 

  2005年8月30日, 长丰通信发布公告称,因资产重组与业务转型需要,更名为星美联合股份。更名并未给星美联合带来任何起色,不断有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将S*ST星美破产重整, 甚至有债权人放出狠话:“如果不还钱,我们要一直告到星美破产。”为了应对巨额债务,卓京投资不停地向星美联合输血,跃居债权人首位。2005年报显示, 第一大股东卓京投资2005年向长丰通信提供资金的发生额高达25827.23万元,2005年底向长丰通信提供资金的余额高达29364.6万元。

 

 

   另一方面,卓京投资在长丰通信中的股权因担保责任、诉讼等被陆续拍卖完毕:2005年11月,因承担贷款担保的连带责任,卓京投资拥有的约4500万星 美联合法人股被拍卖,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2006年5月,因涉及三宗担保诉讼,卓京投资持有的8512.64万股星美联合法人股再次被拍卖;2007年 7月2日,S*ST星美公告,根据法院判决,卓京投资仅有的2500万股被拍卖给张怀斌、曹雅群、张寿清三位自然人,这意味着卓京投资彻底出局S*ST星 美股东名单,仅存于债权人名单首位。以至于覃辉接受采访时称:“我们除了是星美联合的最大债权人以外,其他没有什么关系了。”淡出星美联合股东名单的卓京 投资不忘给星美联合留下一个礼包:为了推进债务重组,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2007年12月底,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豁免S*ST星美所欠的 6999.16万元债务。

 

 

  第二笔学费:贸然接盘东方魅力与流动广告

 

  2004年4月,北京社交圈突然爆出新闻,覃辉在2003年初与香港名媛李嘉欣开始拍拖,已相恋一年,更有爆料称,覃辉与李嘉欣曾举行订婚派对,而派对地点就在“天上人间”,派对还广邀了不少名人出席。这则新闻迅速被李嘉欣予以否认。

 

 

   不过,覃辉与香港资本市场结下不解之缘倒是始于2003年。为了配合其在香港进行资本运作,2003年2月28日,覃辉全资的BVI公司 Str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简称“SMI”)注册成立。也许是对国内星美系的传媒业务信心十足,覃辉介入香港资本市场之时尽管是媒体投资在港遭遇“冰河时期”, 但他仍毅然在这一时机赴港收集传媒资产,而且遭遇了陈国强与吴征这两个资本玩家,这段青涩的收购最终以为他人做嫁衣裳尴尬收场。

 

 

  倾力打造传媒产业链,资产却鲜有盈利

 

   在覃辉运作A股的资本平台—长丰通信的同时,在他的资本体系—卓京系内逐渐衍生出一块庞大的传媒资产—星美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美传媒”)。星美 传媒成立于2001年9月,由长丰通信与卓京投资分别出资3850万元、7150万元,分别持股35%和65%。自成立起,星美传媒便大举介入传媒及娱乐 业,连续并购了多家公司,包括华夏文化传播、台湾飞腾制作公司及飞腾影视基地、上海中录音像及北京、广州中路音像公司、鲲鹏网城等。此外,星美传媒还设立 多家公司,比如北京英斯泰克、友通数字、星美影院、星美电影院线、上海星美正大影城和北京影城等众多公司。

 

 

   截至覃辉被拘前,星美传媒注册资本已经达到3.2亿元。短短几年时间,星美传媒聚拢了数十家公司,横跨电影、电视、音像、报纸等八大业务板块,成为拥有 影视节目和数字节目制作与发行、电影院线、影视基地、演艺经纪等全产业链业务的大型跨媒体公司(图1)。不过,当时有媒体透露,除了星美院线和中影星美院 线等少数影业资产外,其余资产鲜有盈利,如鲲鹏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2003年略有亏损,而飞腾制作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 负债已经高达11482万元,亏损达1024万元。

 

 

            

 

 

  收购“壳王”旗下资产,股价被炒高后接棒

 

   带着自己的传媒梦想,覃辉选择出海,接盘陈国强的东方魅力可看成是覃辉在香港市场的“初恋”。在收购东方魅力之前,市场还一度传言覃辉试图收购电影大亨 邹文怀旗下的嘉禾娱乐,最终不了了之。陈国强在香港素有“壳王”之称,港媒称其一贯风格是先将股价炒高,然后抽水而退,因此,他在业内亦有“榨汁机”之 称。因旗下成报传媒(08010.HK,现名为“星美出版集团”)、流动广告(08036.HK)等传媒上市公司不断亏损,2002年底,陈国强意欲出售 旗下上市传媒公司。覃辉从陈国强手中接盘的首家上市公司便是曾一度大热的东方魅力(00198.HK)。不过,覃辉收购之时,东方魅力虽为香港著名娱乐公 司,但已名不副实,覃辉收购当年,在东方魅力约6亿港元的营业收入中,餐饮业务的收入超过50%,而影视制作发行的收入仅占7%,音乐制作收入仅占6%。

 

 

然 而,就在覃辉意欲入主东方魅力前,东方魅力的股价“诡异地”突突直上。2003年1月22日,东方魅力的股价从0.018港元开始启动,当日大涨 27.8%,2月20日涨21%,2月26日涨25%,2月27日再涨28%,2月28日更是大涨82.6%。最终,至发布公告停牌前一天,其股价已经升 至0.042港元。2003年4月2日,东方魅力公告,以0.04港元的发行价发行19亿股新股。

 

 

   面对直线飙升的股价,覃辉如初生牛犊,仍然选择借此在香港资本市场完成自己的初次亮相。他通过全资拥有的SMI获配11亿股东方魅力新股,涉资4400 万港元,从而以25.28%的持股比例成为东方魅力的第二大股东,和陈国强的德祥企业26.1%的持股比例差距仅为0.82%。2003年11月,东方魅 力以0.04港元/股的价格再次向SMI配售15.75亿股,集资6100万港元,覃氏的持股达到45.41%。另一方面,覃辉对东方魅力的全购要约获得 5.1%股东接纳,2004年初,星美传媒收购的东魅股权达到50.24%,完全控制东方魅力,并将其改名为“星美国际”。

 

 

  星美国际并未因为覃辉的到来而出现奇迹。截至2004年9月30日的半年报显示,星美国际亏损4348万元。在各项业务中,除物业收入和提供融资利息有所盈利之外,其他包括主题餐饮(含上海东魅酒吧)、制作影视均呈现不同程度亏损。

 

 

   由于东方魅力是另一港股上市公司流动广告的第一大股东,拥有流动广告2.855亿股,占26.91%权益,完成控股东方魅力之后,覃辉当仁不让地将其笑 纳。2003年11月7日,覃辉旗下SMI向流动广告发出了全面收购要约,不久,星美提出的全购建议获26%的股东接纳,连同东方魅力原来所持股权,覃辉 取得流动广告52.91%的控股权。覃辉并未成为流动广告的救世主,在覃辉控股后,流动广告没有逃出亏损诅咒,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9个月内,营 业收入仅258万港元,亏损却高达1833万港元。

 

 

  股权熔断设置防火墙,护驾资产出海

 

   接盘东方魅力与流动广告后,覃辉开始实施其传媒业务出海计划。覃辉旗下传媒业务主要由星美传媒运营,星美传媒同时也是卓京系典型的骨干企业。而在卓京系 坍塌前夕,覃辉不断对星美传媒实施股权切割术,一方面撇清这块资产与其以及长丰通信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为打通境内外资本运作的通道,2002年9月,覃 辉将在卓京投资80%的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曲继发。随后,长丰通信的股份开始逐步退出,长丰通信2002年度报告显示,长丰通信持有星美传媒的股权降至 16.74%。随后,长丰通信在星美传媒中的股权比例进一步被稀释,降至约12%;另一方面,卓京投资的持股比例逐步提高至88%。同时,覃辉于2003 年12月辞去星美董事长一职,2004年4月辞去星美董事。2004年9月,覃辉将星美传媒更名,重新注册,卓京投资的股权从88%一下稀释至10%,上 海久盛持有星美传媒53%股权。经过几番股权变更与转让,卓京系逐步淡出了星美传媒(图2)。覃辉本人从法律意义上抹掉自己在卓京投资以及星美传媒的股东 和法人身份。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很快显露了覃辉这一安排的意图,2004年2月,东方魅力以3860万港元之代价收购了境内公司卓京投资及星美传媒分别持有的星美影院 投资有限公司25%股份和成都星美数码信息产业有限公司50%股份,前者作价2360万港元,后者是1500万港元,都分别较其资产净值有10%左右的溢 价。因为覃辉不再是卓京的股东,因而此项收购不视为关联交易,即刻成行。

 

 

  这种提前布局的股权熔断与转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覃辉的传媒资产在此后的风波中少受牵连,同时又与海外覃辉所控制的星美系上市公司遥相呼应,成为其东山再起的主要筹码。

 

 

  第三笔学费:费尽心机却难收阳光残局

 

  覃辉不仅从陈国强这个资本玩家手中收购了两项资产,也与吴征有过交手—覃辉从吴征手中接盘的阳光卫视、现代旌旗出版等公司,不但未捞到实惠,反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收购烫手山芋,陷入烧钱“漩涡”

 

   覃辉从吴征手中接下的资产之一就是阳光卫视与阳光文化网络。2003年5月,阳光卫视难以为继。2003年6月,覃辉通过SMI购得阳光文化 (00307.HK)旗下阳光卫视及阳光文化网络70%权益,代价分别是1870万港元及930万港元,阳光文化同意在未来3年内,为星美制作电视节目, 星美由此要支付5000万港元。星美还向阳光提出溢利保证,3年内阳光卫视及阳光文化的纯利将不少于3000万港元,否则将以差额的10%予阳光文化以赔 偿。

 

 

   在这笔买卖中,吴征旗下阳光文化卖壳所得净额约为2800万港元,覃辉在付出了8000万港元之后,在自己的传媒版图里添加了一个电视频道的同时,也给 自己带来一个烫手的山芋。阳光卫视的亏损是人所共知,截至2003年3月31日的2002财年,其收入仅为1.84亿港元;而亏损额扩大4倍至3.65亿 港元,营业额亦急跌26%。2003年6月,覃辉控制阳光卫视后,当月即全面改组了董事会。此后至2004年9月,阳光卫视广告收入只有约300万港元, 累计亏损已逾3000多万港元。由此覃辉大量裁员,拒付营运款项,致使阳光卫视长期欠付员工工资及各项运营费用,员工大量流失、缺乏节目制作能力。到 2005年4月,由于上市公司一直拖欠卫视租用费,亚洲卫星公司把停播通知的最后通牒发到了阳光卫视二股东泰德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陈平手 上,阳光卫视即将从荧屏上消失。

 

 

  2005年 4月,吴征、陈平等人控股的阳光卫视二股东泰德阳光以违约(约定8000万港元转让款,覃辉仅支付了5100万港元)为由正式将覃辉旗下SMI公司诉诸法 庭,要求拿回阳光卫视。很快,SMI对泰德阳光提出反诉,覃辉的弟弟覃宏认为,吴征所提供的专题节目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之后市场传闻,为了解决资金困难, 覃辉拟将持有的阳光卫视股权出售给一家名叫泛太平洋的媒体公司。

 

 

  2005年 5月底,与吴征交好的陈平联合投资伙伴组成了一家名为“彩龙”的买家公司,从星美国际手中收购了阳光卫视70%的股权,并承担了阳光卫视所有的债务。对于 收购价格,陈平称:“只能说比当初覃辉从吴征那里付出的要多。”2006年5月底,新的阳光卫视改版亮相,阳光卫视的新东家泰德集团正式浮出水面,泰德集 团实际控制人正是陈平。至此,覃辉彻底作别阳光卫视,而在吴征控制的现代旌旗出版上,覃辉更是学费不菲。

 

 

   在将东方魅力转让给覃辉之前,为卸包袱,陈国强把旗下成报传媒卖给了吴征的阳光文化。接盘成报传媒后,吴征将其更名为“现代旌旗出版”。2003年9月 底,为了将亏损的现代旌旗出版从阳光文化中剥离出去,减轻阳光文化的亏损,吴征宣布把现代旌旗64%股份以特别中期股息形式派发予阳光文化股东,每1万股 送255股。通过这一奇招,阳光文化在现代旌旗出版的持股量降至零,公众持股量则由36.3%大幅增至60.6%。2004年1月,3.51亿股派送完毕 后,阳光文化控股不再控股现代旌旗出版,新浪以9.39%成为第一大股东,陈国强旗下中策持股3.3%,吴征和SUN MEDIA持股3.01%。

 

 

   利用吴征稀释旗下阳光文化控股在现代旌旗出版中股权至3.01%的机会,覃辉开始盯上旗下拥有70年历史《成报》的现代旌旗出版。面对覃辉的挑战,吴征 发话不会放弃,双方开始在二级市场抢筹码,以至于2004年初现代旌旗出版每天都有数百万股成交,一度升幅达92%。2004年1月9日,现代旌旗出版抛 出一项配股计划,每4股配1股,共配1.3778亿股,同时还附带一份包销协议:如果没有股东接纳供股股份暂定配额,将由包销商吴征和杨澜共同拥有的 Sun Media Investment Holding全额接纳。如果供股完成,吴征将持有现代旌旗的22.36%的股权。为了对阵吴征,在买卖的最后日期2004年2月9日之前,覃辉通过东方 魅力悄悄在市场上增持现代旌旗出版股份至18.36%。这样一来,在最后期限,如果吴征也选择增持,那么吴征此时所买的股票没有配股权;如果配股实施,覃 辉将参加配股计划,覃辉的股份数也和吴征的相差无几,这样双方进行下一轮争夺。如果新浪持有的9.39%股份可以帮吴征,陈国强的近7% 股份可能帮覃辉,双方坚持供股较劲。最终,覃辉支配的股数以微弱的优势领先吴征而顺利入主现代旌旗出版。2004年2月20日,现代旌旗声明称,集团主席 及行政总裁吴征辞职。

 

 

  然而,覃辉可能没想到奋力抢下的现代旌旗出版犹如一张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噬着覃辉所砸入的现金流。

 

 

现 代旌旗出版虽拥有《成报》,却是香港报界人所共知的亏损企业,吴征从陈国强处接盘后,其亏损的经营状况并未改变。现代旌旗出版2003年年报显示,截至 2003年3月31日,其亏损净额由2002年度的1.48亿港元扩大1.3倍至3.44亿港元,其中,报纸与杂志业务的亏损更是扩大了约6.71倍,资 产负债比率由2002年度的56.73%增加至90.48%。接手不久,覃辉便卷入《成报》65年来的首次发薪危机。根据香港劳工法例,雇主若拖薪超过7 天便属违法,到3月5日最后期限,覃辉只得以借款形式,出资发薪水。这一招虽暂时稳住《成报》,但还是陷入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媒体漩涡。为避免《成报》停 顿,SMI再次向其借出1300万港元,又向星美国际借入500万港元,现代旌旗出版又发行新股集资850万港元应急。2004年7月24日,现代旌旗出 版再次计划2供1供股集资逾5000万港元,为《成报》的营运资金紧急补血。2004年10月21日,现代旌旗出版改名星美出版集团。

 

 

  2008年, 为了筹集资金重组,覃辉将持有的2.61亿星美出版集团股权进行抵押,从伯明翰环球(02309.HK)主席杨家诚手中获得6000万港元贷款。2009 年底公告称,覃辉让出2.61亿股给杨家诚。之后不久,覃辉以被人冒名签名、该贷款及抵押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为由,不愿意交出股份。(据公司高层掌握的 信息,目前该官司正在上诉过程 中,香港高等法院一审虽裁决杨家诚胜诉,但星美选择上诉,现在股权名义上仍归星美所有,所以星美出版集团所有权并未出现变化)

 

 

   一般来说,对处于严重亏损阶段而且资不抵债的企业,完全可以以零代价或者约定补偿的方式取得控制权,这在国际投行业务中并不鲜见。而且从收购的时机来 看,此时已经处于香港媒体投资的“冰河”时期,覃辉完全可以较低代价拿下这些亏损公司,当时甚至有香港业内人士认为覃辉在香港买下这些资产只值1000万 港元。

 

 

  但无论如何,通过这些并购,覃辉在香港终归拥有了囊括电影、报纸和电视等领域的“业绩不良公司”组合出来的资本运作平台(图3)。至少可以为旗下传媒资产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埋下伏笔,可惜遗憾的是代价未免过于高昂。

 

 

          

 

 

  第四笔学费:铩羽湘计算机

 

  覃辉在香港市场上收购的这些亏损企业不仅融资困难,而且需要持续不断地输血。巨额的收购费用加上维持经营所需的费用,覃辉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覃辉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上市公司—湘计算机(000748,现为“长城信息”)。2003年12月31日,湘计算机第一大股东长城集团与卓京投资签署 《股权转让协议》,以每股4.6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6909.37万股国有法人股转让给卓京投资;同时,将其持有的湖南计算机厂65%的股权转让给卓京 投资。转让完成后,卓京投资成为湘计算机的第一大股东,直接持有25%的股权,间接持有3.24%的股权。同时,卓京投资向长城集团支付约1.6亿元预付 款。

 

 

  2004年8月26日, 湘计算机的原大股东长城集团发布一个耐人寻味的公告,公告称,2004年2月18日至4月1日,湘计算机及子公司长沙长远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泰 富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与重庆涪陵区嘉顺电信设备配件公司、重庆互联科技发展公司、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等公司发生了3000万元、2000万元、2000万元 的资金往来。详细资料显示,重庆涪陵区嘉顺电信设备配件有限公司向湘计算机借款3000万元。重庆互联科技发展公司是长丰通信控股88%的子公司,其向湘 计算机及子公司长沙长远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借款2000万元。北京宇泰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为两位自然人。2004年5月16日,湘计算机全资子公司深 圳市泰富投资有限公司发现其在山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太平庄证券营业部开设的证券账户上的2000万元资金,由于个别负责人随意更改授权导致被授权人在 2004年3月被分三次,先后将1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转给华民贸易有限公司。华民贸易有限公司90%股权的正是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北京 连丰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另10%的股权。以上资金合计9000万元整。

 

 

  重庆涪陵区嘉顺电信设备配件公司、重庆互联科技发展公司、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深圳市泰富投资有限公司、华民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都是卓京系的子公司及关联公司。也就是说,股权转让款尚未付清,卓京投资就通过各种渠道共从湘计算机“借”走了9000万元。

 

 

  事情被曝光后,“借”出的9000万元还回湘计算机;另一方面,2004年7月23日,长城集团终止《股权转让协议》,将1.639亿元预付款退还卓京,并向国资委申请终止本次股权转让的审批,覃辉依依惜别湘计算机。

 

 

  覃辉被拘引发卓京系坍塌

 

   就在此时,2005年4月11日,覃辉因张恩照事件在北京被警方带走。覃辉出事后,曾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卓京系瞬间陷入困境。2005年4月15日, 长丰通信开盘后一度跌停,收盘时股价总共下跌8.85%。随后,覃辉一手打造的长丰通信因连年亏损被特别处理,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债务重组,如今由新世界 (00017.HK)主席郑裕彤女婿杜惠恺控制的上海鑫以实业有限公司接盘。

 

 

   与此同时,星美传媒旗下的友通


资产不断注入星美覃辉借电影“复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21/1161465.shtml




每经记者 张小军 郑佩珊 曹晟源发自上海
星美国际(00198,HK)动作越来越大,当北京“天上人间”被查之后,“传媒富豪”覃辉再度回到公众视野。
继此前从覃辉手中购得12间电影院之后,星美国际昨日(7月20日)对外宣布旗下的全资子公司SMIIC准备斥资5500万港元从覃辉手中再拿下25间电影院,并已签订意向书。加上此前12家影院的收购,本月星美国际已经斥资12.55亿港元在影院扩张上。
“到今年年底上市公司可能还将有不低于5次类似的收购行为。”星美国际执行董事胡宜东在谈到星美国际今年的规划时透露。
加速院线布局
胡宜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表示:“这次收购加速了星美国际在内地影院产业的布局。”
星美国际在其公告中透露,此前覃辉曾经与多家内地的公司订立多处的楼宇租赁合同,这其中就包括了此次收购意向中出现的有关将要用于经营25家电影院的25块地皮。
“目前这25处地皮还没有建电影院,但是这些房产都已经是签过可建电影院的意向。”胡宜东坦言,所以相比之前收购12家影院12亿元的价格就会相对便宜。
在谈及此次的收购理由时,星美国际方面表示,“鉴于电影院业务门票收入总额持续出现双位数增长,星美认为,建议转让为集团提供机遇以加强其作为中国最大型影院经营者之一的地位。”
来自星美公司方面的消息称,最近覃氏兄弟邀请了一些投资者在北京参观包括星美影院在内的场所,而覃辉也曾出面。这一举动和他最近几年表现出的做事风格相差甚远。
覃辉透露的信息显示,今年星美的目标是有较大的利润增长幅度。事实上,目前电影的票房方面一般收益约有十多个百分点,但可能衍生产品的利润是票房的5~6倍。
最近星美方面对外透露,今年星美会有约18家电影院亮相,而电影的投资会有2~3部。
6月2日,星美国际集团与加拿大IMAX公司在签约,协议购买安装两套IMAX放映设备。星美方面透露,首套设备将安装在陆家嘴的正大星美国际影城,7月中旬就会投入使用。
之前有数据预计,今年上海的票房市场在10亿以上,此前这个巨大的市场上,IMAX电影一票难求。此套IMAX放映设备也是上海第二套IMAX银幕。另外一套设备则将投放在北京市场,时间比上海稍晚,预计在2011年初。
或许此举是受到《阿凡达》引发的IMAX热所致,《阿凡达》上映之后,对IMAX充满期望的电影迷数量大增。
有分析认为,一间IMAX影厅的票房甚至超出一个规模较小的二线城市,当时 《阿凡达》上映,IMAX影厅座位有限,但也创下了每天30万元以上的记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内地在用的IMAX银幕不到10块。
星美方面透露,此项目也是今年在影院建设发力的方向之一。
资产将陆续注入星美
覃辉的弟弟覃宏指出,集团目前旗下业务包括电影制作、发行、院线及戏院营运,每年投资额约数亿元(人民币,下同),以兴建戏院占比最高,本星期内即将成立艺人经理人公司。覃宏估计今年内地票房可达100亿元;又称未来两年会陆续把优质资产注入星美国际。
上月下旬,星美国际影城拿下世纪东都国际影城,至此星美在北京的电影院达到5家。
世纪东都国际影城拥有7个放映厅,座位上千个。按照星美的计划,今年下半年,北京还有两家星美电影院会开张。新的两家电影院预计座位将超过3000个,放映厅超过20间,其中一间正是IMAX电影厅。
据悉,此前星美在北京的放映厅近30间,今年计划一旦完成,总座位也将向10000座进军。
数据显示,2009年,内地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亿元,较2008年增长43%。其中国产电影票房收入达到35亿元,占据全年票房总额的56.6%。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今年以来,多地出现了电影院投资潮,与以往电影院以国有投资占主导的模式不同,这一次,这些兴建的高档电影院大多数是由私人投资或入股。有浙商甚至表示,已经准备进入其他二三线城市等空白市场。
曾欲借嘉禾布局
先前,覃辉曾一度想收购香港电影大亨邹文怀所拥有的嘉禾娱乐,彼时他“看中嘉禾院线的发行网”。
此前受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2003年前后,嘉禾财务一度处于困境,曾有售股融资的计划。当时嘉禾宣布通过富耀证券向外配售最多1.6亿新股,按照0.28港元/股计算,希望能筹得4000万港元。当时还有另外一家公司丰德丽希望抢下嘉禾。
不过覃辉在2003年下半年忙于星美国际的最终控股权之争,同时他和传媒大鳄吴征正从朋友变成对手,争夺现代旌旗出版的控股权。
覃辉当时选择了恰当的时机通过东方魅力 (星美国际的前身)的孙公司不断买入现代旌旗出版的股票,而后突然宣称已经握有现代旌旗出版18.36%的权益,要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推荐董事接手现代旌旗出版,外界再一次对覃辉刮目相看。
其实当时星美传媒已和中国电影集团开建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已经有30多家加盟电影院,规模在全国排第二。
覃辉希望把规模做到200家以上,时间则是2~3年。嘉禾在内地和香港乃至于东南亚地区都有一定的基础,彼时覃辉把控的星美院线在上海有3家电影院,其中有两家都是嘉禾在上海投资的项目。
不过后来的故事有些变化,覃辉并没有出手嘉禾,或许是因为他有了更多的选择。
覃辉的新图谋
自2001年9月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成立,星美是国内传媒领域最大的民营集团之一。在覃辉的指挥下,星美形成了“电讯+媒体+科技”的格局,四处并购,最多曾拥有星美国际、星美出版、流动广告、星美联合等四个上市平台。
2005年,覃辉因涉及原建行行长张恩照案,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之后,其产业帝国不断 “瘦身”,唯有星美国际得以保留。近年以来,覃辉在传媒运作上一直无大动作。
今年6月覃辉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星美正在酝酿赴美上市,且将抛弃过去三大块的格局,集中在电影产业方面,将包括“制作、院线、电影院、后期产品、影 视基地”,形成一个上、中、下游产业链,而这次的交易若能完成,星美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全国21个城市多达191个影厅及额外25间电影院的业务和管理,跻 身国内最大型影院运营商行列。很明显,借电影“复出”,覃辉走的是“影院注入先行”的道路。
(每经记者李潮文对此稿亦有贡献)


网上传了多年 “覃辉”照片竟不是本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18/1477329.shtml

  最近星美国际 (00198,HK)动作越来越大,当北京“天上人间”被查之后,“传媒富豪”覃辉再度回到公众的视野。
8月16日凌晨, 落款为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份声明开始在各个网站出现,这份不到600字的声明指出:“近期,国内多家报纸、网站、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登、转载和录制 了有关覃辉先生的报道文章和电视节目”,“甚为可笑的是,各文章和节目中所采用的照片并非覃辉先生本人,而是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覃宏先生”。
截至昨晚(8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发稿,星美国际(00198,HK)尚未有对此发出公告。
团结的“兄弟连”
通过覃辉曾染指的四家上市公司公告可以发现,无论是早期取道三爱海陵还是后来星美国际的救赎,覃辉和覃宏两兄弟一直十分团结,尤其是在星美的危急时刻,覃宏走到幕前,力挽狂澜。
昨日覃宏在电话中十分温和,覃辉则继续沉默。覃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最近(媒体报道)带来一些困扰,希望通过声明避免传播虚假信息。
据悉,这份声明尽管落款为公司,但内文明确,“覃宏先生并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特郑重发表”。覃宏透露,早先香港的媒体关于误用图片一事已经清楚。言下之意,内地继续出现虚假信息。
覃辉身上一直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外界对他了解甚少,而他似乎也乐于和大家保持距离,不愿意过多曝光。无论是否覃辉刻意所为,多数时候他都对传闻视而不见,只是偶尔动动嘴澄清。在成为“大众级新闻人物”后,有关他的传闻越来越多,但外界难以看清楚他的庐山真面目。
外界对于覃辉的评价集中在两个层面,一说为非常低调,另外一说则是与之截然相反的高调做派。据悉,早先曾有财经媒体甚至将覃辉描述为“准黑道”人物,这 样的评价让覃辉极为反感,他之前曾对媒体愤怒表示:“媒体对我主观司法定性,乱扣帽子,随意攻击我的隐私,并且以讹传讹,越传越邪乎,而不受法律约束。这 是我最大迷惑。”
值得注意的是,早先覃辉对外界的评价很少回应,而今年年中以来,从之前小范围澄清到此次出声明“维权”,覃辉似乎正在改变他的神秘作风。
是非“天上人间”
覃辉和“天上人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今年5月,北京“天上人间”被查同期,星美正投资拍摄《赵氏孤儿》,覃辉的弟弟覃宏一直在片场,剧组的人碰到覃宏,他们都去询问有关“天上人间”的事。
覃宏不断向外界说明他们(覃辉与覃宏)和“天上人间”早已没有了关系,而且撇清关系已经有5年时间了。按照覃宏公开给出的说法,和“天上人间”划清界限的时间是2005年。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这年“天上人间”的商标的确发生了转让,商标总局给出的信息显示,2005年6月15日后,北京的“天上人间”的商标开始转让“待审”,而2005年11月8日,“转让完成”。此后,这个商标还发生了数次转让。
接近覃宏和覃辉的人士透露,他们确实是退出来了,之所以2005年决定退出,原因是受到“高人”指点,让他们专注于传媒产业。
有关“天上人间”的报道很多,然而其中多为负面消息,鲜有正面报道。覃辉对外界那些报道极为不满,他告诉采访他的媒体:“操作天上人间事件,是有境外资 本和国内一、两家同行做幕后推手,借北京公安局查处天上人间的正常执法行动,借题发挥,打压攻击我的企业,通过损害我的形象,达到阻挠星美发展的目的。”
覃辉的十年
星美国际正试图重回辉煌,从掌控四家上市公司到目前唯一的资本市场平台,覃辉过去数年一直在解决他的历史问题,2010年当算星美新起步元年。
大佬重回,神秘依然,外界对他关注甚多,但了解甚少。从铁矿商转身夜总会老板,而后转身资本市场,几度风雨,覃辉特立独行。
坊间依然在谈论 “天上人间”,这里广泛的知名度无论如何都避不开覃辉,他是一位包装高手,在包装上的才华和他在资本市场上的财技相比,毫不逊色,从名不见经传的铁矿石商人到大名鼎鼎的夜总会老板,可以说覃辉凭借“天上人间”,从“人间”一步到了“天上”。
不过,“天上人间”那些吸引眼球的故事不过是覃辉的一页往事,覃辉本人也一度像明星一样受到追捧,他似乎擅长于制造和利用神秘气息,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中,他逐渐成为关注焦点,比如有关买下天价宾利一事……
更接近真实的判断或许是:覃辉拥有成功商人相机而动的特质,他过去数年的商海打拼,大起大落的经历中让他吸取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外环境的制约和本身的财技需要在他的身上表现出了复杂性,而他本人超强的适应和运作能力也在此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覃辉真相一直扑朔迷离,或许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商海多年,保身有道。回顾和覃辉有类似经历的传奇商人实在屈指可数,值得一提的可能是和他同样曾在重庆涪陵征战且有交情的资本市场玩家张良宾、张斌兄弟,不过张良宾、张斌随着朝华系的覆灭而后落罪。
涪陵是覃辉走向资本市场的第一站,当下距离他那神奇的一步正好过去十年。



覃輝天上「落」人間


【《財經》記者 張鷺】曾被神話的覃輝,在這個五月「從天上回到了人間」。  先是他在香港落敗一宗官司,法官裁定其名下2.61億股星美出版(8010.HK)股權判予香港富豪楊家誠。他曾於2008年將這些股權抵押給楊,換取一筆6000萬元貸款,以用於星美出版旗下的《成報》。
繼而他曾經的招牌產業——「天上人間」夜總會,被停業整頓半年。儘管五年前覃輝已將這個聲色場所徹底轉手,陳年的流言與新的軼聞還是湧來,並將他推向各大財經或娛樂媒體的頭條。
「女兒在美國讀書,生意在香港,哥這幾年主要生活在美國和香港。」覃輝的弟弟、星美國際(00198.HK)董事局主席覃宏告訴《財經》記者。
42歲的覃輝祖籍四川達縣,其父任職於航空航天工業部五二九廠,母親曾是達縣教師。覃輝出生並成長於北京,原配妻子林菁系其小學、初中同學。林菁為某前領導人夫人的侄女,1996年因先天性心臟病去世。

attachment

5月18日,林菁的哥哥林英發佈聲明稱,其妹在北京出生、生活並工作,從未去過四川,他們的母親系北京某中學的首任校長。其妹與覃輝曾共同就讀於北京的小學與中學。
在同行眼裡,覃輝長相英俊,善於交際,其商業頭腦早在1986年讀職高時即有展現。在早年的「倒爺」大軍中,覃輝從廣州向北京、東北倒賣衣服、手錶、錄像機、電視機等,後在武漢從事鐵礦砂貿易。這期間,覃輝成立過一些小型貿易公司。
拐點出現在1995年從台商手中接過「天上人間」。覃輝家庭的人脈與其自身的交際,在這裡被逐步放大。此後整整十年間,「天上人間」之於他的槓桿作 用,絕非2000萬元以上的年利潤,更有大量的人脈資源與外部效應:僅對說上海話高度信任的建行原董事長張恩照,在「天上人間」收受了覃輝的一萬美元。當 然,這只是賄款的一部分。
2005年4月開始,覃輝相繼捲入張恩照案、首都機場原董事長李培英案。據法院判決的結果,覃輝曾向張恩照行賄6萬美元、20萬港元、10萬元人民 幣,換得6.5億元貸款,截至2006年底有3億多元轉成不良;在李培英2661萬餘元賄款中,李向覃輝索賄1867.68萬元,首都機場曲線拆借的 6.3億元,至2009年初尚欠2.06億元。張恩照領刑15年,李培英已被處死,而覃輝毫髮未損,從此遁跡。
「蟄伏五年,一邊反思,一邊求生存。」在覃宏看來,即使不出現兩宗賄案,覃輝產業也負重有日,難以為繼。
上述司法認定的借貸資金高達12.8億元,僅是覃輝王國的一角,而他自2000年即試圖打造一條「傳統媒體生產內容、新媒體提供渠道」之路,相繼通過「卓京系」與「星美系」兩個平台,涉足電影、電視、報紙、音像、廣告、數字媒體和影視基地七大產業。
星美集團有關人士介紹,由於在全媒體的過度擴張,投入需求的過大和投資回收週期的過於漫長,資金鏈十分緊張。在賄案之前覃輝已著手重組,無奈臃腫的體 量非短期能「瘦身」。為維持龐大資本系和實業圈的運轉,他對資金的渴求超乎尋常。故對張恩照與李培英等資金池「司庫」的「結交」與在資本市場的輾轉騰挪, 除了賄賂弊案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微隱之處,惟有個中人知。
覃輝原來賴以生存的關係經濟已難繼續,並徒增了外延成本與不測風險。存亡之際,他選擇了「捨車保帥」,首先賣掉了「天上人間」,再拆解自己建構的資本 系:長豐通信、英斯泰克、友通數字、飛騰製作、鯤鵬網城、華夏文化、卓京控股等卓京系公司,或更名重組、或轉讓股權,同時變賣上海香樟大廈公寓式酒店、北 京鵬潤大廈19層辦公樓等用於償貸。目前,僅剩內地的星美傳媒和香港的星美國際。
「天上人間」時期的「現金奶牛+非常融資通道」模式,至今仍被沿用——覃宏在境內經營電影院線的收益,構成「現金奶牛」;在香港還保留了星美國際的上市公司平台。
按覃輝兄弟的說法,其所欠建行貸款、首都機場資金已清償八成以上。這一數據未獲得那家債權單位的證實。
覃輝操作實業的一貫作風,是力爭吃掉產業上中下游的利潤。全媒體設想折戟之後,如今產業鏈初衷不改,即專注於電影產業,從影視基地建設、電影製作、發行直至院線建立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並且,「不做接棒電影,必須主導製作過程,爭奪發行權」。
目前覃氏公司雖官司不斷,但已入常軌。覃宏坦承,2005年至2009年是最艱難的日子,「銀行貸款全部斷流,大部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連打官司都從沒贏過。」■
  


覃輝財技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007/t3090194.htm
北京「天上人間」被勒令停業整頓,令其曾經的大老闆覃輝再一次進入公眾與輿論的視野。「天上人間」曾在覃輝手中紅極一時,甚至成為奢靡的代名詞,然而, 覃輝昔日在資本市場卻未能複製「天上人間」的神話,動作頻頻卻少有勝算,繳納了昂貴的學費。  覃輝的資本之旅肇始於長豐通信,之後長豐通信便頻頻進行運 作:多次高溢價收購資產、不斷更換主業、虛構收入粉飾財報,並且存在對外巨額擔保等問題。與此同時,覃輝在國內斥巨資收購的大量傳媒業資產卻鮮有盈利,而 於媒體投資在港遭遇「冰河時期」之時,他還依然赴港收購多個傳媒業爛攤子:在股價被炒高後從香港殼王陳國強手中接棒東方魅力,同時笑納流動廣告,並熔斷股 權試圖力保內地傳媒資產出海;而從吳征手中接盤的陽光衛視與現代旌旗出版使得覃輝深陷泥淖。另一方面,覃輝重新將目光轉向國內資本市場,試圖併購湘計算 機,最終鎩羽而歸。
隨後,由於長豐通信互保事件曝光和個人被刑拘,覃輝陷入資金鏈泥潭,一手打造的「卓京系」轟然倒塌。其資產出海計劃不得不擱淺,陽光衛視被吳征曲線收 回,現代旌旗出版無奈拱手讓人,流動廣告在2006年退市,長豐通信也被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女婿杜惠愷控制的上海鑫以實業有限公司接盤。
不過,覃輝此前在股權結構上設置的「防火牆」,在「卓京系」坍塌之時,緩衝了對其旗下傳媒資產的影響,影院等資產得以保全並繼續發展,為其日後的東山再起埋下了伏筆。
時隔四年,覃輝通過殘留的殼資源—星美國際,利用影業這一優質資產作為籌碼,以期東山再起:不斷製造概念與預期,低買高賣注入資產,並趁股價高漲之際 頻頻實施巨額融資計劃。另一方面,覃輝再次與「殼王」牽手,入主香港上市公司漢傳媒,彌補影視製作環節短板的同時進行財技融資。2010年6月,星美國際 再度拋出赴美上市的融資計劃,覃輝的資本故事仍在繼續。
儘管覃輝復出激活了資本平台的融資功能,但是僅依靠概念炒作拉動的股價無疑難以持續,其結果很有可能只是「卓京系」歷史的翻版。當前如何有效提升影業產業鏈上製作等環節的投資回報,化「虛」為「實」,最終實現橫向整合和縱深發展,也許才是覃輝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2010年5月11日,京城著名夜店「天上人間」被勒令停業整頓6個月,作為天上人間曾經的大老闆,覃輝再一次進入公眾輿論的視野,這距離他2005年4月11日晚被北京市公安人員帶走整整五年零一個月。
覃輝當年因「天上人間」而成名。公眾輿論將覃輝與「天上人間」視為一體並非空穴來風。覃輝自稱,當年他通過香港卓京運通公司從台灣人楊某手中買下「天上人間」75%的股權,成為大股東,其餘25%股權由長城飯店持有。
公開資料顯示,「天上人間」商標申請於1995年11月29日。1997年5月14日,北京長青泰歌舞廳有限公司經國家商標局核准取得 「PASSION」與「天上人間」中英文組合註冊商標。而北京長青泰歌舞廳有限公司則由北京長城飯店公司和香港廣泰國際有限公司以中外合資企業形式於 1993年3月在京註冊成立,註冊資金200萬美元。後來,覃輝雖將「天上人間」股權轉讓給他人,但公眾輿論已習慣將「天上人間」與覃輝視為一體。
可以說,「天上人間」是在覃輝手中一夜躥紅,成為奢靡的代名詞,風行全國。據傳,天上人間消費水平在當年絕對遠超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最貴的洋酒高 達12萬美元/瓶,客人吃的水果都是從國外進口,給服務生的小費都是以500元為起點。覃輝復出後在接受採訪時稱媒體將「天上人間」進行了妖魔化,並一再 聲稱政府部門管得很嚴,包括包房的牆壁上都安裝著玻璃,管理很透明,也很規範,而且「天上人間」的高消費合法,不知此言能否令公眾信服?
我們雖無從考證覃輝的第一桶金是不是從「天上人間」獲得,但「天上人間」當時生意火爆是不爭的事實。業內人士認為,「天上人間」每年所奉獻的利潤至少在2000萬元以上,是絕對意義上的「自動提款機」,出人意料的是,「天上人間」在稅務部門留下的卻是累計虧損的記錄。
「天上人間」在覃輝手中被玩得風生水起,一舉成為業界響噹噹的品牌,全國100 多家夜總會使用「天上人間」字號。作為北京「天上人間」前大老闆,覃輝曾被冠以「民營傳媒富豪第一人」的稱號。其神秘身份,公眾與輿論對覃輝的關注超越很多一線明星,一時風光無限。
之後,腰包越來越鼓的覃輝已不滿足於「天上人間」這台自動提款機,開始將目光轉向了不斷演繹造富神話的資本市場。與在「天上人間」的遊刃有餘相比,覃輝昔日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卻少有勝算,繳納了昂貴的學費,最後不得不黯然收場。
  第一筆學費:折戟長豐通信
覃輝究竟是何時何刻進入資本市場,我們已無從考證。但有一點非常明確,覃輝資本之旅始於三愛海陵(000892,後更名為「長豐通信」,現為「ST 星美」)。
  三愛海陵高溢價收購資產
1999年,覃輝將「天上人間」75%的股份置於自己新註冊的北京中外合資長青泰餐飲娛樂公司時,有報導稱,同一年,當三愛海陵股價低位徘徊時,覃輝先期秘密潛入三愛海陵。在股價達到頂峰時,三愛海陵忽然宣佈於2000年5月和6月分兩次收購重慶連豐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連豐通信」)81.1%股權,而重慶連豐通信正是覃輝旗下企業,這也是覃輝首次公開浮出三愛海陵。
三愛海陵收購重慶連豐通信花費了約5.4億元現金,而這部分股權賬面價值僅1.2億元,溢價高達4.2億元,收購價格依據深圳維明資產評估事務所的評 估報告,評估報告中反映的增值部分主要為800MHZ無線蜂窩移動通信網經營權增值50919.91萬元。顯然,高溢價的理由是重慶連豐通信擁有當時號稱 壟斷技術的800MHZ無線蜂窩移動通信網經營權。
作為上市公司,三愛海陵為何會如此心甘情願讓覃輝獲取豐厚回報呢?這得益於覃輝先期潛入。
有媒體稱,時任三愛海陵大股東重慶涪陵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以下簡稱「涪陵國資」)總經理的石建新證實,涪陵國資和覃輝之間關於轉讓長豐通信 26.61%股權的交易,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的,截至2000年年底,覃輝控制的卓京投資就已向涪陵國資支付了超過70%的購股款項,當時協議轉讓總 價約為1.76億元,覃輝與涪陵國資的這筆股權交易直到2003年11月8日才正式公告股權轉讓完成。收購完成後不久,2001年1月4日,三愛海陵正式 更名為長豐通信。
  長豐通信黯然出手
2002年,北京朝陽區稅務局發現聲名顯赫的「天上人間」夜總會累計虧損幾百萬元,開始對其進行稅務抽查,查出 「天上人間」的實際掌控人並非外資法人林美鳳,而是近在眼前的覃輝。於是覃輝開始 「協助調查」,這次「協助調查」雖不了了之,但覃輝已開始慢慢浮出水面。
2003 年6 月,隨著覃輝將北京國際車展上唯一一輛標價888 萬元的賓利加長728 買走,其財富進一步外露。與此同時,覃輝也逐漸浮出長豐通信。
2003年11月8日,長豐通信一則股權轉讓公告又將覃輝托出資本運作的水面。公告稱,2003年9月29日,覃輝旗下卓京投資受讓涪陵國資所持26.61%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如前所述,事實上這筆交易早在2000年就已開始進行。
從公告中可以看出,2002年11月13日,長豐通信第一大股東涪陵國資與卓京投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書,將其持有的長豐通信全部國家股權轉讓給卓京投 資,轉讓價每股1.64元。這是一個明顯的國有股折價轉讓方案,財政部明令禁止,方案被駁回。隨後,股權轉讓方案被修訂為按1.8元/股轉讓,較淨資產溢 價4分錢,最終獲批。
三愛海陵上市後主業頻繁更迭,從早先從事汽車、摩托車、內燃機的關鍵零部件到通訊,皆與資本市場流行的概念密切相關,而且,重慶證監局兩次巡檢上市公 司都查出一堆問題,其中包括採用花樣繁多的手法粉飾報表:通過對2001年、2002年部分流動資金借款的利息費用資本化來虛增淨利潤,虛增手機銷售收 入、提前確認子公司收入、減少壞賬準備計提、隱藏應收票據7000多萬元;等等。此外,2004年1-6月,長豐通信累計向大股東提供資金17265萬 元,佔公司2004年6月30日經審計淨資產的21.52%,而且,長豐通信對此關聯交易未及時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遭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譴 責。2003年底,長豐通信「陷入」重慶擔保圈,截至2004年10月30日,其對外擔保總額佔2003年末淨資產比例高達70.66%,而按照規定,公 司的對外擔保額不得超過淨資產的50%。
問題暴露後,卓京投資在長豐通信上演了大反轉「戲法」:2005年初,長豐通信稱,2004年下半年,長豐通信實際佔用卓京投資7046.69萬元; 通過將中華通信系統有限責任公司19.95%股權溢價6%出售給卓京投資,長豐通信套現1.8525億元。顯然,由於證監會調查長豐通信並勒令其整改,大 股東卓京投資在向長豐通信輸血填補之前掏空長豐通信所留下的窟窿。
2005年8月30日,長豐通信發佈公告稱,因資產重組與業務轉型需要,更名為星美聯合股份。更名並未給星美聯合帶來任何起色,不斷有債權人向法院申 請將S*ST星美破產重整,甚至有債權人放出狠話:「如果不還錢,我們要一直告到星美破產。」為了應對巨額債務,卓京投資不停地向星美聯合輸血,躍居債權 人首位。2005年報顯示,第一大股東卓京投資2005年向長豐通信提供資金的發生額高達25827.23萬元,2005年底向長豐通信提供資金的餘額高 達29364.6萬元。
另一方面,卓京投資在長豐通信中的股權因擔保責任、訴訟等被陸續拍賣完畢:2005年11月,因承擔貸款擔保的連帶責任,卓京投資擁有的約4500萬 星美聯合法人股被拍賣,失去第一大股東地位;2006年5月,因涉及三宗擔保訴訟,卓京投資持有的8512.64萬股星美聯合法人股再次被拍賣;2007 年7月2日,S*ST星美公告,根據法院判決,卓京投資僅有的2500萬股被拍賣給張懷斌、曹雅群、張壽清三位自然人,這意味著卓京投資徹底出局S*ST 星美股東名單,僅存於債權人名單首位。以至於覃輝接受採訪時稱:「我們除了是星美聯合的最大債權人以外,其他沒有什麼關係了。」淡出星美聯合股東名單的卓 京投資不忘給星美聯合留下一個禮包:為了推進債務重組,引進有實力的投資者,2007年12月底,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宣佈豁免S*ST星美所欠的 6999.16萬元債務。
  第二筆學費:貿然接盤東方魅力與流動廣告
2004年4月,北京社交圈突然爆出新聞,覃輝在2003年初與香港名媛李嘉欣開始拍拖,已相戀一年,更有爆料稱,覃輝與李嘉欣曾舉行訂婚派對,而派對地點就在「天上人間」,派對還廣邀了不少名人出席。這則新聞迅速被李嘉欣予以否認。
不過,覃輝與香港資本市場結下不解之緣倒是始於2003年。為了配合其在香港進行資本運作,2003年2月28日,覃輝全資的BVI公司 Str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簡稱「SMI」)註冊成立。也許是對國內星美系的傳媒業務信心十足,覃輝介入香港資本市場之時儘管是媒體投資在港遭遇「冰河時期」, 但他仍毅然在這一時機赴港收集傳媒資產,而且遭遇了陳國強與吳征這兩個資本玩家,這段青澀的收購最終以為他人做嫁衣裳尷尬收場。
  傾力打造傳媒產業鏈,資產卻鮮有盈利
在覃輝運作A股的資本平台—長豐通信的同時,在他的資本體系—卓京系內逐漸衍生出一塊龐大的傳媒資產—星美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美傳媒」)。星 美傳媒成立於2001年9月,由長豐通信與卓京投資分別出資3850萬元、7150萬元,分別持股35%和65%。自成立起,星美傳媒便大舉介入傳媒及娛 樂業,連續併購了多家公司,包括華夏文化傳播、台灣飛騰製作公司及飛騰影視基地、上海中錄音像及北京、廣州中路音像公司、鯤鵬網城等。此外,星美傳媒還設 立多家公司,比如北京英斯泰克、友通數字、星美影院、星美電影院線、上海星美正大影城和北京影城等眾多公司。
截至覃輝被拘前,星美傳媒註冊資本已經達到3.2億元。短短幾年時間,星美傳媒聚攏了數十家公司,橫跨電影、電視、音像、報紙等八大業務板塊,成為擁 有影視節目和數字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院線、影視基地、演藝經紀等全產業鏈業務的大型跨媒體公司(圖1)。不過,當時有媒體透露,除了星美院線和中影星美 院線等少數影業資產外,其餘資產鮮有盈利,如鯤鵬網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華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2003年略有虧損,而飛騰製作有限公司2003年公 司負債已經高達11482萬元,虧損達1024萬元。
attachment
  收購「殼王」旗下資產,股價被炒高後接棒
帶著自己的傳媒夢想,覃輝選擇出海,接盤陳國強的東方魅力可看成是覃輝在香港市場的「初戀」。在收購東方魅力之前,市場還一度傳言覃輝試圖收購電影大 亨鄒文懷旗下的嘉禾娛樂,最終不了了之。陳國強在香港素有「殼王」之稱,港媒稱其一貫風格是先將股價炒高,然後抽水而退,因此,他在業內亦有「榨汁機」之 稱。因旗下成報傳媒(08010.HK,現名為「星美出版集團」)、流動廣告(08036.HK)等傳媒上市公司不斷虧損,2002年底,陳國強意欲出售 旗下上市傳媒公司。覃輝從陳國強手中接盤的首家上市公司便是曾一度大熱的東方魅力(00198.HK)。不過,覃輝收購之時,東方魅力雖為香港著名娛樂公 司,但已名不副實,覃輝收購當年,在東方魅力約6億港元的營業收入中,餐飲業務的收入超過50%,而影視製作發行的收入僅佔7%,音樂製作收入僅佔6%。
然而,就在覃輝意欲入主東方魅力前,東方魅力的股價「詭異地」突突直上。2003年1月22日,東方魅力的股價從0.018港元開始啟動,當日大漲 27.8%,2月20日漲21%,2月26日漲25%,2月27日再漲28%,2月28日更是大漲82.6%。最終,至發佈公告停牌前一天,其股價已經升 至0.042港元。2003年4月2日,東方魅力公告,以0.04港元的發行價發行19億股新股。
面對直線飆升的股價,覃輝如初生牛犢,仍然選擇借此在香港資本市場完成自己的初次亮相。他通過全資擁有的SMI獲配11億股東方魅力新股,涉資 4400萬港元,從而以25.28%的持股比例成為東方魅力的第二大股東,和陳國強的德祥企業26.1%的持股比例差距僅為0.82%。2003年11 月,東方魅力以0.04港元/股的價格再次向SMI配售15.75億股,集資6100萬港元,覃氏的持股達到45.41%。另一方面,覃輝對東方魅力的全 購要約獲得5.1%股東接納,2004年初,星美傳媒收購的東魅股權達到50.24%,完全控制東方魅力,並將其改名為「星美國際」。
星美國際並未因為覃輝的到來而出現奇蹟。截至2004年9月30日的半年報顯示,星美國際虧損4348萬元。在各項業務中,除物業收入和提供融資利息有所盈利之外,其他包括主題餐飲(含上海東魅酒吧)、製作影視均呈現不同程度虧損。
由於東方魅力是另一港股上市公司流動廣告的第一大股東,擁有流動廣告2.855億股,佔26.91%權益,完成控股東方魅力之後,覃輝當仁不讓地將其 笑納。2003年11月7日,覃輝旗下SMI向流動廣告發出了全面收購要約,不久,星美提出的全購建議獲26%的股東接納,連同東方魅力原來所持股權,覃 輝取得流動廣告52.91%的控股權。覃輝並未成為流動廣告的救世主,在覃輝控股後,流動廣告沒有逃出虧損詛咒,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9個月內, 營業收入僅258萬港元,虧損卻高達1833萬港元。
  股權熔斷設置防火牆,護駕資產出海
接盤東方魅力與流動廣告後,覃輝開始實施其傳媒業務出海計劃。覃輝旗下傳媒業務主要由星美傳媒運營,星美傳媒同時也是卓京系典型的骨幹企業。而在卓京 系坍塌前夕,覃輝不斷對星美傳媒實施股權切割術,一方面撇清這塊資產與其以及長豐通信之間的關聯,另一方面為打通境內外資本運作的通道,2002年9月, 覃輝將在卓京投資80%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曲繼發。隨後,長豐通信的股份開始逐步退出,長豐通信2002年度報告顯示,長豐通信持有星美傳媒的股權降至 16.74%。隨後,長豐通信在星美傳媒中的股權比例進一步被稀釋,降至約12%;另一方面,卓京投資的持股比例逐步提高至88%。同時,覃輝於2003 年12月辭去星美董事長一職,2004年4月辭去星美董事。2004年9月,覃輝將星美傳媒更名,重新註冊,卓京投資的股權從88%一下稀釋至10%,上 海久盛持有星美傳媒53%股權。經過幾番股權變更與轉讓,卓京系逐步淡出了星美傳媒(圖2)。覃輝本人從法律意義上抹掉自己在卓京投資以及星美傳媒的股東 和法人身份。
attachment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很快顯露了覃輝這一安排的意圖,2004年2月,東方魅力以3860萬港元之代價收購了境內公司卓京投資及星美傳媒分別持有的星美影 院投資有限公司25%股份和成都星美數碼信息產業有限公司50%股份,前者作價2360萬港元,後者是1500萬港元,都分別較其資產淨值有10%左右的 溢價。因為覃輝不再是卓京的股東,因而此項收購不視為關聯交易,即刻成行。
這種提前佈局的股權熔斷與轉讓,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覃輝的傳媒資產在此後的風波中少受牽連,同時又與海外覃輝所控制的星美繫上市公司遙相呼應,成為其東山再起的主要籌碼。
  第三筆學費:費盡心機卻難收陽光殘局
覃輝不僅從陳國強這個資本玩家手中收購了兩項資產,也與吳征有過交手—覃輝從吳征手中接盤的陽光衛視、現代旌旗出版等公司,不但未撈到實惠,反而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收購燙手山芋,陷入燒錢「漩渦」
覃輝從吳征手中接下的資產之一就是陽光衛視與陽光文化網絡。2003年5月,陽光衛視難以為繼。2003年6月,覃輝通過SMI購得陽光文化 (00307.HK)旗下陽光衛視及陽光文化網絡70%權益,代價分別是1870萬港元及930萬港元,陽光文化同意在未來3年內,為星美製作電視節目, 星美由此要支付5000萬港元。星美還向陽光提出溢利保證,3年內陽光衛視及陽光文化的純利將不少於3000萬港元,否則將以差額的10%予陽光文化以賠 償。
在這筆買賣中,吳征旗下陽光文化賣殼所得淨額約為2800萬港元,覃輝在付出了8000萬港元之後,在自己的傳媒版圖裡添加了一個電視頻道的同時,也 給自己帶來一個燙手的山芋。陽光衛視的虧損是人所共知,截至2003年3月31日的2002財年,其收入僅為1.84億港元;而虧損額擴大4倍至3.65 億港元,營業額亦急跌26%。2003年6月,覃輝控制陽光衛視後,當月即全面改組了董事會。此後至2004年9月,陽光衛視廣告收入只有約300萬港 元,累計虧損已逾3000多萬港元。由此覃輝大量裁員,拒付營運款項,致使陽光衛視長期欠付員工工資及各項運營費用,員工大量流失、缺乏節目製作能力。到 2005年4月,由於上市公司一直拖欠衛視租用費,亞洲衛星公司把停播通知的最後通牒發到了陽光衛視二股東泰德陽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陳平手 上,陽光衛視即將從螢屏上消失。
2005年4月,吳征、陳平等人控股的陽光衛視二股東泰德陽光以違約(約定8000萬港元轉讓款,覃輝僅支付了5100萬港元)為由正式將覃輝旗下 SMI公司訴諸法庭,要求拿回陽光衛視。很快,SMI對泰德陽光提出反訴,覃輝的弟弟覃宏認為,吳征所提供的專題節目根本不值那麼多錢。之後市場傳聞,為 瞭解決資金困難,覃輝擬將持有的陽光衛視股權出售給一家名叫泛太平洋的媒體公司。
2005年5月底,與吳征交好的陳平聯合投資夥伴組成了一家名為「彩龍」的買家公司,從星美國際手中收購了陽光衛視70%的股權,並承擔了陽光衛視所 有的債務。對於收購價格,陳平稱:「只能說比當初覃輝從吳征那裡付出的要多。」2006年5月底,新的陽光衛視改版亮相,陽光衛視的新東家泰德集團正式浮 出水面,泰德集團實際控制人正是陳平。至此,覃輝徹底作別陽光衛視,而在吳征控制的現代旌旗出版上,覃輝更是學費不菲。
在將東方魅力轉讓給覃輝之前,為卸包袱,陳國強把旗下成報傳媒賣給了吳征的陽光文化。接盤成報傳媒後,吳征將其更名為「現代旌旗出版」。2003年9 月底,為了將虧損的現代旌旗出版從陽光文化中剝離出去,減輕陽光文化的虧損,吳征宣佈把現代旌旗64%股份以特別中期股息形式派發予陽光文化股東,每1萬 股送255股。通過這一奇招,陽光文化在現代旌旗出版的持股量降至零,公眾持股量則由36.3%大幅增至60.6%。2004年1月,3.51億股派送完 畢後,陽光文化控股不再控股現代旌旗出版,新浪以9.39%成為第一大股東,陳國強旗下中策持股3.3%,吳征和SUN MEDIA持股3.01%。
利用吳征稀釋旗下陽光文化控股在現代旌旗出版中股權至3.01%的機會,覃輝開始盯上旗下擁有70年歷史《成報》的現代旌旗出版。面對覃輝的挑戰,吳 征發話不會放棄,雙方開始在二級市場搶籌碼,以至於2004年初現代旌旗出版每天都有數百萬股成交,一度升幅達92%。2004年1月9日,現代旌旗出版 拋出一項配股計劃,每4股配1股,共配1.3778億股,同時還附帶一份包銷協議:如果沒有股東接納供股股份暫定配額,將由包銷商吳征和楊瀾共同擁有的 Sun Media Investment Holding全額接納。如果供股完成,吳征將持有現代旌旗的22.36%的股權。為了對陣吳征,在買賣的最後日期2004年2月9日之前,覃輝通過東方 魅力悄悄在市場上增持現代旌旗出版股份至18.36%。這樣一來,在最後期限,如果吳征也選擇增持,那麼吳征此時所買的股票沒有配股權;如果配股實施,覃 輝將參加配股計劃,覃輝的股份數也和吳征的相差無幾,這樣雙方進行下一輪爭奪。如果新浪持有的9.39%股份可以幫吳征,陳國強的近7% 股份可能幫覃輝,雙方堅持供股較勁。最終,覃輝支配的股數以微弱的優勢領先吳征而順利入主現代旌旗出版。2004年2月20日,現代旌旗聲明稱,集團主席 及行政總裁吳征辭職。
然而,覃輝可能沒想到奮力搶下的現代旌旗出版猶如一張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噬著覃輝所砸入的現金流。
現代旌旗出版雖擁有《成報》,卻是香港報界人所共知的虧損企業,吳征從陳國強處接盤後,其虧損的經營狀況並未改變。現代旌旗出版2003年年報顯示,截至 2003年3月31日,其虧損淨額由2002年度的1.48億港元擴大1.3倍至3.44億港元,其中,報紙與雜誌業務的虧損更是擴大了約6.71倍,資 產負債比率由2002年度的56.73%增加至90.48%。接手不久,覃輝便捲入《成報》65年來的首次發薪危機。根據香港勞工法例,僱主若拖薪超過7 天便屬違法,到3月5日最後期限,覃輝只得以借款形式,出資發薪水。這一招雖暫時穩住《成報》,但還是陷入一個花錢如流水的媒體漩渦。為避免《成報》停 頓,SMI再次向其借出1300萬港元,又向星美國際借入500萬港元,現代旌旗出版又發行新股集資850萬港元應急。2004年7月24日,現代旌旗出 版再次計劃2供1供股集資逾5000萬港元,為《成報》的營運資金緊急補血。2004年10月21日,現代旌旗出版改名星美出版集團。
2008年,為了籌集資金重組,覃輝將持有的2.61億星美出版集團股權進行抵押,從伯明翰環球(02309.HK)主席楊家誠手中獲得6000萬港 元貸款。2009年底公告稱,覃輝讓出2.61億股給楊家誠。之後不久,覃輝以被人冒名簽名、該貸款及抵押協議並不具備法律效力為由,不願意交出股份。 (據公司高層掌握的信息,目前該官司正在上訴過程 中,香港高等法院一審雖裁決楊家誠勝訴,但星美選擇上訴,現在股權名義上仍歸星美所有,所以星美出版集團所有權並未出現變化)
一般來說,對處於嚴重虧損階段而且資不抵債的企業,完全可以以零代價或者約定補償的方式取得控制權,這在國際投行業務中並不鮮見。而且從收購的時機來 看,此時已經處於香港媒體投資的「冰河」時期,覃輝完全可以較低代價拿下這些虧損公司,當時甚至有香港業內人士認為覃輝在香港買下這些資產只值1000萬 港元。
但無論如何,通過這些併購,覃輝在香港終歸擁有了囊括電影、報紙和電視等領域的「業績不良公司」組合出來的資本運作平台(圖3)。至少可以為旗下傳媒資產登陸海外資本市場埋下伏筆,可惜遺憾的是代價未免過於高昂。
attachment
  第四筆學費:鎩羽湘計算機
覃輝在香港市場上收購的這些虧損企業不僅融資困難,而且需要持續不斷地輸血。巨額的收購費用加上維持經營所需的費用,覃輝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覃輝將目光轉向了另一個上市公司—湘計算機(000748,現為「長城信息」)。2003年12月31日,湘計算機第一大股東長城集團與卓京投資簽署 《股權轉讓協議》,以每股4.6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6909.37萬股國有法人股轉讓給卓京投資;同時,將其持有的湖南計算機廠65%的股權轉讓給卓京 投資。轉讓完成後,卓京投資成為湘計算機的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25%的股權,間接持有3.24%的股權。同時,卓京投資向長城集團支付約1.6億元預付 款。
2004年8月26日,湘計算機的原大股東長城集團發佈一個耐人尋味的公告,公告稱,2004年2月18日至4月1日,湘計算機及子公司長沙長遠電子 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富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與重慶涪陵區嘉順電信設備配件公司、重慶互聯科技發展公司、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等公司發生了3000萬元、 2000萬元、2000萬元的資金往來。詳細資料顯示,重慶涪陵區嘉順電信設備配件有限公司向湘計算機借款3000萬元。重慶互聯科技發展公司是長豐通信 控股88%的子公司,其向湘計算機及子公司長沙長遠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借款2000萬元。北京宇泰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為兩位自然人。2004年5月 16日,湘計算機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泰富投資有限公司發現其在山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太平莊證券營業部開設的證券賬戶上的2000萬元資金,由於個別負責 人隨意更改授權導致被授權人在2004年3月被分三次,先後將15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轉給華民貿易有限公司。華民貿易有限公司90%股權的 正是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北京連豐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另10%的股權。以上資金合計9000萬元整。
重慶涪陵區嘉順電信設備配件公司、重慶互聯科技發展公司、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深圳市泰富投資有限公司、華民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都是卓京系的子公司及關聯公司。也就是說,股權轉讓款尚未付清,卓京投資就通過各種渠道共從湘計算機「借」走了9000萬元。
事情被曝光後,「借」出的9000萬元還回湘計算機;另一方面,2004年7月23日,長城集團終止《股權轉讓協議》,將1.639億元預付款退還卓京,並向國資委申請終止本次股權轉讓的審批,覃輝依依惜別湘計算機。
  覃輝被拘引發卓京系坍塌
就在此時,2005年4月11日,覃輝因張恩照事件在北京被警方帶走。覃輝出事後,曾在資本市場叱咤風雲的卓京系瞬間陷入困境。2005年4月15 日,長豐通信開盤後一度跌停,收盤時股價總共下跌8.85%。隨後,覃輝一手打造的長豐通信因連年虧損被特別處理,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債務重組,如今由新世 界(00017.HK)主席鄭裕彤女婿杜惠愷控制的上海鑫以實業有限公司接盤。
與此同時,星美傳媒旗下的友通數字、飛騰製作、鯤鵬網城、華夏文化等公司,或更名重組、或轉讓股權用於還貸,「天上人間」的股份也轉讓給深圳某實業公 司。隨後,「天上人間」的商標先後出現多次轉讓:首次轉讓於2005年11月8日完成;第二次轉讓申請完成於2007年5月;第三次轉讓完成於2008年 7月;第四次轉讓完成於2009年11月,目前商標申請人是一家名為「石本」的北京投資公司。
另一方面,覃輝控制的星美國際、星美出版集團、流動廣告等香港上市公司也因此事件開始長時間停牌,原本星美國際醞釀多時的以現金8億港元收購星美系旗 下院線和網吧等資產的方案只能擱置,覃輝剛有所進展的資產出海計劃被迫暫停,而流動廣告的上市地位在2006年8月11日被取消。
  轉換資本市場打造星美國際
一番喧囂之後的覃輝沉寂低調了許多,在之後的4年多時間裡,覃輝開始與資本市場絕緣,媒體也鮮有報導。2009年,覃輝突然高調復出,而此次區別於之前在A股市場純粹的玩「虛」概念,由於有了影院等「實資產」作為基礎,覃輝「虛」「實」結合展開財技。
  隱退四年欲「翻身」,影業資產成首發「子彈」
覃輝被拘後,其旗下的大量傳媒及娛樂業資產當中,僅有影業資產嶄露頭角。經過近年的發展,星美傳媒已經構建了包括電影製作、發行和影院等完整的價值產 業鏈,公開數據顯示,2008年星美院線以5.3492億左右票房蟬聯「院線王」;2009年又以近8億元的全國票房繼續坐穩院線三甲交椅;在影視製作方 面,2009年,星美傳媒拍攝的電影《南京!南京!》等獲得好評;已投入了數億資金進行改建的懷柔影視基地也已初具雛形。影院、院線、影視基地等影業資產 的日益成熟為覃輝在資本市場的復出奠定了基礎。而外部環境也朝著利於覃輝復出的方向變化。2009年9月26日出台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細則首次將文化 體制改革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傳媒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逐漸轉好。
與此同時,由於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支持,一大批競爭對手迅速崛起。在院線方面,上海聯合、北京新影聯、萬達、珠江等國內眾多知名電影院線也迅速崛起,中 影星美在2009年讓出了「院線王」寶座;在影視劇製作方面,新上市的創業板明星公司華誼兄弟也在IPO之後將目光轉向全產業鏈建設。
尤為關鍵的是,覃輝當年的個人問題即將得到徹底解決。2010年5月31日,覃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從法律上講(他個人的問題)都已經解決了,但實質上仍有10-15%的問題,在未來一個月可以解決。」
在個人問題與宏觀環境日益明朗的背景下,與資本市場隔絕已久的覃輝選擇復出,不過與上次以A股市場作主場不同的是,覃輝將資本運作的重心選在了其早已布子的香港資本市場。
  籌碼有限,星美國際成唯一平台
經過2005年的變故,覃輝在香港的資本運作平台雖得以保全,但大多債務纏身、問題重重,流動廣告的上市地位已被取消,星美出版集團控股權因為債務問題易手。這一狀況說明覃輝手中可打的牌並不多,相對來說,唯有星美國際可成為資本運作平台。
星美國際前身為「DC財務」,1999年9月,陳國強、譚詠麟、曾志偉與陳百祥斥資1億港元收購,將「東方魅力」借殼上市,並更名為「東方魅力」。 2003年,覃輝通過全資擁有的BVI公司SMI收購東方魅力50.24%的股權,成為東方魅力的第一大股東,並將其更名為「星美國際」。
作為資本運作平台,星美國際有股本較小且業務相對簡單的優勢。2008年年報顯示,星美國際已發行普通股約3.14億股,屬於典型的小盤股,便於資產 注入、配股融資等系列資本運作。並且,覃輝通過全資子公司SMI以51.98%的持股比例絕對控股星美國際。從主營業務來看,星美國際業務較為簡單,符合 傳媒資產整體注入目的。截至2008年3月31日,星美國際全部營業收入均來自旗下日本「繽紛荷里活主題餐廳」。然而,由於主題餐廳近年持續出現虧損,此 時還準備於2009年4月13日結業。星美國際將成為典型的空殼。
另一方面,星美國際已經有了影院業務,2004年就已經收購星美影院25%的股權,星美國際還於2005年通過全資附屬公司Sino Logic Limited與星美傳媒就收購所持有的另外35%的股權簽署了協議,並預付了首期款,但這項收購由於覃輝事件被暫時擱置。
從財務上來看,在覃輝所擁有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星美國際的資產、負債、現金流等財務狀況相對來說較為優良。2008財年報顯示,星美國際的銀行與其他 借款總額合共約為3128.4萬港元,其中約1720.3萬港元為一項無抵押貸款、約1100萬港元及308.1萬港元分別為有抵押其他貸款及一項無抵押 其他貸款,此外,星美國際再無其他發行定息或股票掛鉤債券與票據。最後,從所牽涉的法律訴訟與債務糾紛來看,與其他上市公司官司纏身不同,星美國際相對來 說比較清白一點,所涉及的官司不多。
因此,從各方面來看,星美國際都是一個不錯的殼資源。2008年2月14日,Sino Logic Limited與星美傳媒訂立諒解備忘錄,以恢復磋商以繼續完成星美影院另外35%股權的收購。覃輝將之作為影業資產的資本運作平台的計劃已經十分明顯。
  籌錢重組、了斷債務、擴大註冊資本為資產注入開路
即便是具備以上優勢,「劫後餘生」的星美國際仍面臨諸如重組資金與運營資金不足、訴訟與債務糾紛未了等問題,且一直處於停牌狀態。對此,覃輝開始操刀對其進行一番改造,以掃清資產注入障礙。
第一步,向星美國際輸血,啟動重組。2008年年報顯示,覃輝全資公司SMI與一家叫作Cenith Capital Limited的BVI公司向星美國際提供了一筆重組資金—截至2008年3月31日,星美國際的銀行及現金結餘主要為由其控股股東SMI與第三方提供的 尚未動用的融資,以供償付星美國際於結算日後將要產生的重組開支。
第二步,將星美國際遺留下來的債務糾紛與訴訟通過償還、和解等方式予以解決,至2009年1月7日,此項工作基本完成。
第三步,大幅增加註冊資本,為未來資產注入、融資等做準備。將星美國際的註冊資本由1億港元增至5億港元。
  溢價資產換股,覃輝雙向獲利
在做好這些前期的鋪墊工作之後,星美國際開始收購覃輝旗下的影業資產之一—匯彩亞太有限公司(簡稱「匯彩」),匯彩是一家覃輝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公司, 間接擁有北京名翔國際影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名翔」)72.86%實際股權及北京望京星美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望京」)60% 的股權。北京名翔的主要業務是位於北京海淀區金源時代購物中心的北京星美影城;北京望京核心業務包括全資擁有的北京望京影城以及管理的上海正大影城(圖 4)。從財務指標來看,這兩塊資產較為優良,公告顯示,2008年度北京名翔與北京望京營業收入分別達到49621758元與31061653元,實現淨 利潤13460145元與14167588元。
attachment
具體操作方案是:覃輝先以股東貸款方式提供給匯彩870萬元(約等於967萬港元)貸款,作為重組成本。星美國際收購匯彩時不僅收購匯彩的股份,而且 收購覃輝提供給匯彩的貸款。銷售股份與轉讓貸款的總代價以估值報告所載的估值金額與8435萬港元兩者中較低者為基準,因估值金額為9798萬元,收購匯 彩總代價最終定為8435萬港元,星美國際則按照每股0.1港元的價格向覃輝發行8.435億股新股進行償還。
與此同時,趁注入資產利好,星美國際推出了配股方案集資,按照1:3配股籌資。每持有1股股份可獲配3股,配股價為每股0.1港元。公開發售所得款項 淨額約為9216萬港元,主要用於償還星美國際的負債、償付重組開支以及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按照該配售計劃,控股股東SMI將認購489719943 股發售股份。
從星美國際的角度來看,通過這次重組,獲得了營運資金,而且有了能夠帶來穩定利潤的業務資產,按公告中提供的數據來看,收購匯彩的市盈率不高,按匯彩2007年約986萬港元的純利計算,收購的市盈率只有8.55倍。這有利於星美國際股價的企穩和融資能力的加強。
對於覃輝來說,通過高溢價的資產換取高折價股份,獲得的回報更是豐厚:一方面,公告顯示,覃輝收購目標集團(匯彩連同其在資源國際100%股權、北京 望京60%股權和北京名翔72.86%實際股權)的原成本僅為人民幣870萬元(約等於970萬港元),而星美國際收購匯彩的代價達8435萬港元;另一 方面,覃輝獲取的股份每股僅為0.1港元,較2005年4月28日暫停買賣時股份之收市價0.355港元,折讓約71.83%;較2007年3月31日經 審核綜合每股資產淨值約0.115 港元折讓約13.04%。
經過改造後的星美國際開始輕裝上陣。2008年3月11日,星美國際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復牌申請;2009年2月6日,上市委員會致函允許星美國際復 牌上市;2009年7月31日,星美國際在港復牌上市,掀開了覃輝復出的序幕。當日其股價收盤於0.26港元;第二天一路走高,大漲30.76%至 0.34港元;第三天,由0.365港元回落,但之後一直穩定在0.3港元一線,覃輝以0.1港元/股獲得的13.3億股巨量代價及配發股份獲利超過 200%。
  趁股價上漲高位融資
伴隨注入資產、融資功能的激活,復牌上市後的星美國際迅速拉開了融資造血的序幕。隨著股價的拉升與企穩,星美國際第二輪大規模融資計劃出爐。2009 年10月12日,星美國際公佈,先舊後新配售2.69億股,佔擴大後股本約11.36%,每股作價0.265港元,較停牌前折讓約7.02%,所得淨額約 6956萬港元,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另外,公司配售3975萬港元兩年期票息1%可換股票據,行使價0.265港元,悉數轉換公司將發行最多1.5億股 新股,佔擴大後股本5.96%,所得淨額最高約3896萬港元,同作一般營運資金。至2009年11月27日,星美國際配股及可轉債成功發行,共籌集資金 約1.085億港元。
隨著配售與可換股債券發行完畢,覃輝及旗下的SMI持有的星美國際股權有所下降,由71.27%下降至59.41%(圖5),2010年1月4日,星 美國際發佈向大股東覃輝發行可換股票據的公告。公告稱,向主要股東覃輝發行本金額1億港元可換股票據,為期2年及年息1%,所得款項淨額約9900萬港 元。以該票據轉換價0.295港元計算,如該筆可換股票據全部行使轉換權,覃輝最多將獲得3.4億股轉換股份,這相當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已發行股本約 13.46%及星美國際經配發及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後的已發行股本約11.86%。
attachment
可換股票據對於已持有星美國際59.41%的大股東覃輝來說非常有利,如果將來大規模融資影響到覃輝的大股東地位,覃輝可以通過行使換股期權,較易鎖 定控股地位。向覃輝發行可換股票據,對於星美國際來說,相當於大股東間接增持公司股票利好,對刺激股價上升有利,為後續融資奠定基礎,而0.295港元的 轉股價,也可以看出覃輝對未來股價的信心,顯然覃輝手中還有刺激股價的籌碼。
  注入「現金奶牛」資產,打造3D電影概念助融資
雖已進行兩輪大規模的籌資,但這相對覃輝在娛樂、傳媒產業的凌云壯志只是杯水車薪。在牢牢鎖定控股權的條件下,星美國際籌劃更大規模進行融資造血。復 牌上市後的星美國際的股價大漲了一把,但較覃輝出事前的股價,仍處於低位,此時馬上進行大規模融資顯然不利(圖6)。與此同時,星美開始大規模資產注入計 劃:分批註入優質資產、3D電影概念等,在短期內不斷製造利好,隨後再拋出籌資方案,最大限度獲取資金。
attachment
  低買高賣注入「現金奶牛」
覃輝下的第一注興奮劑便是大規模注入影院資產。2010年3月26日,星美國際公佈了大規模收購影院的公告。公告稱,星美國際將以代價12億港元收購 覃輝旗下Admiral Team股權及股東貸款,不過收購的前提是Admiral Team獲得兩家香港公司GDL及SMIIC之全部股權,而GDL及SMIIC擁有位於中國12家多影廳電影院相關股權,包括在北京有2家、上海2家、成 都2家、廣州、重慶、瀋陽及天津等各1家等。而GDL及SMIIC的最終權益持有人為新加坡的林氏家族。
如收購完成,星美國際合計將共擁有15家電影院,當中包含95個電影屏幕及超過14000個座位,分佈於內地一線城市及大部分主要二線城市,將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上市電影院營運商(圖7)。
attachment
針對12億港元的收購代價,星美國際分為兩部分支付—向覃輝發行為數7.44億港元的收購可換股票據及1545762712股代價股份。
為了進一步打消投資者的顧慮,覃輝還向星美國際提供溢利保證: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Admiral Team股東應佔經審核淨利潤應不少於8000萬港元。如果少於這一數額,星美國際將註銷部分收購可換股票據,如果註銷全部可換股票據後出現任何其他短缺 數額,覃輝將以現金補足。
不僅如此,覃輝還極大限度地吊起投資者胃口,稱另外還有約13家影院資產也將可能在今年內擇期注入到上市公司中。第二批約13家影院資產不僅分佈在國內一線城市,而且覆蓋諸如青島、常熟等國內經濟發達的二、三線城市。
影院這一「現金奶牛」將注入對星美國際的股價作用非常直接。2010年3月26日,星美國際復牌當天,股價便以0.355港元開盤,漲幅高達5.97%,最高達到0.37港元,最高漲幅達到10.4%,收於0.35港元,之後便一直站穩在0.33港元之上。
2010年5月26日,星美國際就這一收購事項再度發佈公告稱,在維持12億港元的收購價不變的前提下,將代價股份之數目及收購可換股票據之本金額 (兩者均將作為收購事項之代價發行)分別調整為2440677966股新股份及4.8億港元,並稱此舉將有利於星美國際降低財務費用。公告中還透露,覃輝 與新加坡林氏家族於當天已經訂立了以現金總代價2億港元收購持有12家主體影院權益的GDL及SMIIC之協議。
  收購3D概念資產成為新的股價發動機
如果說注入影院資產讓投資者看到了星美國際眼下的業績,那麼下一步就是讓投資者看到星美國際未來的前景,最終,3D電影的興起讓星美國際有了第二個股價發動機—收購Photon。
2009年底上映的《阿凡達》,導演卡梅隆將3D電影發揮到極致,極大地推動了3D影院建設。2009年夏天時,美國只有800張3D銀幕。然而,自 《阿凡達》上映前夜,這個數字迅速飆升至3500家;中國3D影院的發展速度也十分驚人,2009年初,中國內地只有80多塊3D電影屏幕,2009年8 月,該數字增加到330多塊,而為了迎接《阿凡達》等大製作3D電影,短短數月後,內地的3D電影屏幕數量急速增長到730塊以上,比一年前增加8倍。媒 體對《阿凡達》連篇累牘的報導也讓3D概念一夜風靡,深入人心。
星美國際因時制宜地將風靡的3D電影這一熱點話題轉換成另一個股價發動機。在併購12家內地影院時,星美國際就宣稱,為了配合現時三維(3D)電影的趨勢,新收購的12家電影院均具備3D投影功能(成都沙河星美國際影城除外)。
收購影院資產後不久,星美國際更是直接將3D電影的概念植入公司。2010年4月26日,星美國際宣佈,將以總計約454萬美元收購主要從事影視後期製作業務的Photon 80%的股權,雙方將在2010年7月簽訂正式協議,並於2010年第三季度內完成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Photon是一家總部設於澳大利亞昆士蘭的特效和動畫電影公司,是全球視覺特效、動畫及後期製作工業其中領軍者之一,其創始人達爾- 多蓋德(DaleDuguid)為澳洲視覺特產業之主要推動者,曾參與《納尼亞傳奇:黎明破浪號》與《超人歸來》的電影製作,榮獲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頒發 百年紀念勛章,曾以對澳大利亞電影業的卓越貢獻在2001年獲得了昆士蘭世紀獎章。Photon已為華納兄弟公司、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迪斯尼及派拉蒙電影 公司提供視覺特效服務。
公告稱,已經與達爾·多蓋德就建議收購他創辦的Photon公司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書。根據意向書,待簽訂最終及具約束力之協議後,首先,星美 將收購一間新澳洲私人公司(星美Photon新公司)之80%股權,而該公司將持有現有Photon業務,代價約454萬美元,而Duguid將持有星美 Photon新公司之餘下20%權益;其次,星美亦將與Duguid組成一間在中國註冊成立的新公司(星美Photon中國公司)以將Photon之業務 擴展至中國;其三,Duguid將獲委聘為星美Photon新公司及星美Photon中國公司之行政總裁。星美Photon中國公司將由星美國際及 Duguid分別實益擁有80%及20%股權。
星美國際給投資者描繪了一幅美好的電影特效與動畫業務願景。公告中稱,星美國際通過併購這家全球領先的電影特效與動畫業務的領軍者,不僅躋身於全球範 圍內蒸蒸日上的電影特效和動畫業務中來,而且將在中國成立一家新公司—星美Photon中國公司,將業務擴展到中國,在中國從事電影後期製作、視覺特效及 動畫,以及教育業務包括舉辦有關視覺特效及動畫之研討會及講座。
這一消息足以令投資者瘋狂,遠比注入資產對股價的刺激見效,自2010年4月26日公告之日至2010年4月30日,星美國際累計上升17.4%,最高達到0.67港元(圖8),覃輝手中的股權和可轉債再度大幅升值。
attachment
  3D概唸成就逆市巨額融資
擬收購Photon公司公告後不到4天,2010年4月30日,星美國際便公佈了2010年年報。除了向投資者描述改善的財務狀況外,年報還向投資者描繪出星美國際未來的發展藍圖—打造影視行業全產業鏈(圖9)。
attachment
年報公佈後僅隔1天,自稱「現金儲備充足」的星美國際適時拋出了第三輪配股融資計劃。2010年5月2日,其公告稱,將向不少於6名承配人配售最多 5.035億股配售股份,配售價定為0.435港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0.54港元折讓19.44%,較最後5個連續交易日平均收盤價0.52港元折讓 16.35%。顯然,這一配售價較具有吸引力,這主要歸功於之前不斷製造的利好對股價的拉升作用。公告同時披露,除去相應配售成本,最高募資淨額高達 2.12港元,配股集資所得將主要用作3D業務,包括收購及投資如收購Photon以及在澳大利亞建立星美Photon與在華建立新星美Photon及其 後資本支出與營運所需等。
雖然星美國際的這一輪配股正趕上歐洲債務危機的爆發,受歐美股市的拖累,香港股市也呈現跌跌不休、成交低迷的狀態,但星美國際的配股籌資工作仍然顯得 格外順利。2010年5月12日,星美國際宣佈,此前以每股0.435港元的價格最多配售5.04億股股份的計劃已完成。此次所配售的股份占星美國際經擴 大後股本的約16.67%,此輪配售共集資2.19億港元。這也是覃輝復出之後星美國際最大手筆的向其他投資者融資。配售完成後,公司大股東覃輝的個人直 接持股由此前的50.79%下降至43.18%,同時,覃輝通過SMI對於星美國際的持股則由13.44%下降至11.42%(圖10)。
attachment
  高比例配股漢傳媒,與殼王再度合作
復出後的覃輝經過幾年的總結與潛心修煉,在資本運作方面有些許進步,在漢傳媒一役上也可得到驗證。
2009年12月11日,香港上市公司漢傳媒(00491.HK)發佈一則併購公告稱,漢傳媒主要股東錦興集團與德祥企業(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已於2010年12月10日向翔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成」)分別出售3.48億股與1025萬股漢傳媒股份,每股作價0.134港元,較停牌前 0.049港元/股溢價1.73倍;收購完成後,翔成累計擁有5.25億股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佔其公告發佈之日已發行股本約22.6%。這筆交易的買方 翔成正是覃輝全資擁有的子公司,賣方錦興集團與德祥企業正是香港殼王陳國強旗下的企業。繼東方魅力之後,覃輝與陳國強若干年後再度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漢傳媒業務與星美國際頗為相近,旗下擁有漢星藝人事務所有限公司、漢音樂有限公司、漢文化電影有限公司、漢文化娛樂有限公司、無線收費電 視、潮藝娛樂有限公司等九家企業,主要業務包括電影及電視節目製作、音樂製作、表演項目製作、藝人及模特兒管理、收費電視業務及證券投資。
覃輝以1.73倍的溢價接盤漢傳媒所費依然不菲。漢傳媒2009年年報顯示,營業利潤由2008年的1230萬港元變為約-2.64億港元,轉盈為 虧;淨利潤則由2008年的-720萬港元大幅下降至-2.845億港元,相應地,每股收益也由2008年的-0.01港元增加至-0.15港元。
雖然漢傳媒財務狀況不佳,但其以電影及電視節目製作見長,一定程度上從產業鏈上可以彌補星美系傳媒業務板塊中的短板。2009年度,漢傳媒發行了6部 電影及一部電視劇集,其中,《天水圍的日與夜》取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六項提名,最後摘取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及最佳編劇四項大獎項;此 外,漢傳媒在2009年還製作了《大內密探靈靈狗》與《未來警察》,已在製作有望於2010年發行的《黑白戰警》、《硬漢》、《十大奇冤》、《龍門驛站》 等等。
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財政年度,漢傳媒來自電影及電視節目製作業務的營業收入為4440萬港元,比上年增加80%。更為重要的是,漢傳媒以中國 內地為重點市場,2009年來自內地的收入達到3000萬港元,佔總營業收入的54%。此外,漢傳媒還持有無線收費電視18%的股權。
投資者也對覃輝入主漢傳媒報以極大的支持與憧憬,漢傳媒復牌後,最高漲至0.094港元,漲幅高達91.8%,收於0.074港元,漲幅高達51.02%。
在完成股權收購後不久,來自星美的高管便入駐漢傳媒。2009年12月21日漢傳媒宣佈,原星美國際的主席兼執行董事王巨成轉任漢傳媒董事總經理兼執行董事。
  「數字遊戲」高折讓配股,融資目的實現
覃輝收穫漢傳媒後,漢傳媒便迫不及待地準備配股融資。
覃輝收購漢傳媒後,漢傳媒的股價雖有所上漲,但一直在0.05-0.07港元之間徘徊,如此低的股價顯然不利於配股融資。在配股融資計劃出爐前夕,漢 傳媒股票首先進行並股。2010年1月5日,漢傳媒拋出了20股並為1股的並股措施。以漢傳媒2010年1月6日停牌前0.06港元的收盤價計算,並股後 每股股價達到1.2港元。2010年1月21日,並股後的漢傳媒開始復牌上市買賣。
並股完成後不久,2010年1月12日,漢傳媒便拋出高比例配股、高折價的配股方案。公告稱,漢傳媒將按1供8每股0.2港元方式,發行9.28億 股,集資1.9億港元,集資淨額約為1.81億港元,供股所得款項擬用作一般營運資金,而供股價較股份1月11日收市價1.07港元折讓81.31%。
與此同時,一則似是而非的利好消息在配股工作進行中出現。2010年1月20日,《蘋果日報》稱,王巨成表示,考慮重整漢傳媒及星美架構,計劃將漢傳 媒轉型發展新能源項目,不排除將漢傳媒持有的無線收費電視18%股權注入星美。消息出來後不久,漢傳媒與星美國際又發出通告進行澄清,稱所言不實。顯然, 雖然這則似是而非的利好消息被澄清,但給投資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助力配股工作的順利完成。2010年3月,漢傳媒配股正式完成。
  化「虛」為「實」,仍是未來挑戰
復出後的覃輝給投資者描繪出一幅美好的願景:在影視基地、影院、院線資源基礎上,資本吸納、院線建設、影視投資層面三管齊下,打造影視業務全產業鏈模式,將星美傳媒整體上市,實現「星美系」傳媒業務的國際化,打造中國民企電影產業第一品牌。
在這一大旗下,覃輝一年來在漢傳媒與星美國際這兩個舞台上動作頻頻,我們似乎又依稀看到覃輝當年在A股進行資本運作的痕跡。目前星美國際已四度融資,股本已有當初的3億股左右暴增9倍,達到30多億股。
不可否認,為了恢復融資功能,覃輝初期注入星美國際的資產都是位於傳媒業務產業鏈上優質資產。但也正如星美國際管理層所稱,星美國際早期大力注入影院 資產,並不是意味著未來發展方向上對該部分業務有所偏重—未來電影院所佔上市公司的業務比重大概將維持在30%左右的比例。
目前星美國際業務體系當中,除現在已注入到上市公司的影院終端資產外,影視劇製作基地及影視劇的製作發行兩項業務也將佔據很大的比重。然而,在影視業 務的產業鏈上,像影視製作等面臨諸如政策風險、市場風險等諸多風險因素,回報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在產業鏈上所獲收益比例最低,然而,這恰恰是星美系 的短板。覃輝似乎已經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對漢傳媒的併購或許正是這一意圖的貫徹。
2010年6月11日,星美國際再度拋出融資計劃。據港媒報導,有意重點發展電影及動畫相關媒體業務的星美國際宣佈,有意申請到美國作第二次上市,現正與投行商討有關問題。覃輝的資本故事仍在繼續。
儘管覃輝復出效果良好,激活了資本平台的融資功能,然而,如何有效地提升影業產業鏈上製作等環節的投資回報,化「虛」為「實」,最終實現橫向整合和縱深發展,也許才是覃輝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
對於本文內容你有任何評論或補充,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