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準備好舊iPhone可以換“腎6” 蘋果要推以舊換新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0971.html

準備好舊iPhone可以換“腎6” 蘋果要推以舊換新了!

一財網 TJ 2015-03-26 22:33:00

蘋果計劃聯手富士康,在中國推出iPhone手機的以舊換新業務,自3月31日起,消費者可以拿舊款iPhone手機,到中國的蘋果商店兌換積分用於換購新產品。

舍不得買“腎6”?蘋果公司這次要幫你了下決心了!

據報道稱,蘋果計劃聯手富士康,在中國推出iPhone手機的以舊換新業務,從而刺激中國內地的iPhone銷量。

根據這項計劃,自3月31日起,消費者可以拿舊款iPhone手機,到中國的蘋果商店兌換積分用於換購新產品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對於中國市場十分重視,此前他曾預計,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蘋果最大的市場,計劃到2016年年中之前將在大中華區的商店數量翻番。中國消費者對大屏幕iPhone的強烈需求助去年第四季度蘋果的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80億美元。

而蘋果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荷蘭推出iPhone以舊換新服務,均推動了當地的iPhone銷量。

蘋果於2013年在美國推出了類似的以舊換新計劃,並且今年開始可以用舊的 Android 手機換新 iPhone 服務,不過該服務還不會在中國開展。在中國內地以舊換新服務,現在僅限 iPhone。至於 iPad 是否會在中國內地以舊換新,現在還沒有確切消息。

各位果粉需要註意的是,符合中國內地iPhone以舊換新服務的舊iPhone,必須是在大中華地區購買的。也就是說除了國行iPhone,在香港、澳門、臺灣購買的iPhone也符合以舊換新條件,日行、美行等都被排除在外。中國內地Apple Store的員工收到用戶的舊iPhone以後,會對二手iPhone的型號、狀態進行評測,最終給予在大中華區內購買的iPhone以舊換新的資格,判斷iPhone的折舊程度,從而提供不同數目的Apple Store代金券,可以購買iPhone或其他蘋果產品,而富士康會直接買二手iPhone,蘋果不會插手。

隨後,富士康會對二手iPhone進行必要的翻新,並最終通過公司旗下包括eFeihu和FLNet這些電商網站以及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網進行在線銷售。

據悉,富士康目前正在談判以希望可以讓翻新iPhone在實體店內出售,同時計劃允許用戶未來在線進行二手iPhone的以舊換新。

盡管蘋果從未公布自己的地區銷售數字,但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預計2014自然年中蘋果中國市場銷量迎來了42%的上漲,至4630萬部,幾乎占到了蘋果全球市場銷量的24%。

而去年9月,為了迎接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上市,美國不少移動運營商均推出了舊款手機回購項目,他們最多會為消費者提供300美元的代金券。據悉,大約有50%在去年第四季度購買新iPhone的美國消費者都置換了自己的舊款手機。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蘋果iPhone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市場份額為12.3%,僅次於本土手機企業小米。然而縱觀2014年全年,蘋果甚至還排不到中國市場手機廠商前五的位置。

如果蘋果要實現銷量翻番,則以舊換新是見效最快的辦法,能刺激iPhone6和iPhone 6 Plus銷量,畢竟現在手握iPhone4/4s/5的消費者也到了需要更新換代的時候,有這麽好的借口,還有什麽理由不換呢?

(綜合騰訊科技、cnbeta網站等)

編輯:丁明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73

稀土迎來多項利好 產業整合要推漲行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859.html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稀有金屬管理條例》近期將有望出臺。雖然條例細則並未出爐,但流通環節管控組合拳值得期待。

一直以來,黑稀土帶來的市場失靈導致稀土資源賤價流失、戰略價值難以體現,稀土持續出現賤賣行情。面對稀土行業這種窘境,決策層當前對稀土行業關註度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加碼已經開始。據媒體公開報道,《稀有金屬管理條例》主要包括稀土總量控制以及開采、冶煉和流通等環節的一系列管理辦法,對稀土產業綜合管控有望進一步加強。國家正進行提高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相關工作,但對上遊采礦權管控不會放松,總體合法產能將維持平穩。

行業整合有望年內完成

稀土作為戰略資源,近年來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不斷出臺政策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推進稀土行業整合,龍頭企業獲國家財政資金支持。早在2011年5月10日,國務院就曾發布《國務院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為中國稀土企業發展的格局定下基調,並由工信部提出組建“1+5”全國大型稀土集團的方案,也就是推動國內稀土企業資產優化、兼並重組、形成北方一家稀土公司和南方五家稀土公司的新格局。在那之後,稀土掀起了一波上漲行情。

截至2014年底,六家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的組建實施方案均獲得批準,意味著稀土企業的兼並重組進入正式實施階段,開始描繪未來中國稀土的新版圖,計劃2015年底整合全國所有稀土礦山及冶煉分離企業。

雖然稀土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仍未根本解決,供大於求導致稀土產品價格繼續低位弱勢運行,行業發展處於低谷期。但隨著行業整合的推進,中國五礦、中國鋁業(601600.SH)、北方稀土(600111.SH)、廈門鎢業(600549.SH)、南方稀土、廣東稀土等六大稀土集團對價格的影響力逐漸加大,長期來說稀土生產無序局面將逐漸破解。

稀土“打黑”行動要出擊?

業內人士告知,中重稀土正規企業全面虧損;私挖濫采形成黑色產業鏈,私采產量遠超正規軍配額。正規配額輕稀土8.7萬噸,中重稀土1.8萬噸,而實際中重稀土產量約6萬噸。

目前市場對於稀土行業的整頓有著較高預期,但具體整頓方式仍呈現難產局面。不過進入2015年之後,打擊力度開始加大。據廣西國土資源廳報道,5月下旬廣西岑溪市國土、公安和電力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250多人兵分四路對岑城、馬路、誠諫、波塘等鎮的土地礦產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突擊整治,整個行動采取了“三不留一毀閉”的措施。這已經是2015下半年以來岑溪市第三次打擊稀土盜采的專項行動,這也預示著全國範圍內的打擊稀土盜采行動有望被進一步發動起來。

2015年以來打擊稀土非法開采政策整理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海通證券研究所

安信證券分析師齊丁認為,以目前形勢來看,決定稀土市場最重要的因素在於打黑,若推行順利則必然導致供給收縮,如再配合收儲繼續推進,全面漲價即將出現。

而華創證券分析師李斌則並不認為稀土行情的到來主要是因為打黑,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認為,由於WTO敗訴之後首次收儲,國家重視程度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此外,黑稀土有望被有效控制;收儲的量和持續時間預期大於往年;新增七大戰略新興產業需求,因此,2016年稀土有望比擬2010-2011年。

行業整合或推漲行情

今年1月29日,工信部曾會同稀有金屬部際協調機制成員單位在北京召開2016年稀土行業座談會議(下稱“會議”)。會議認為,2016年稀土行業要緊緊圍繞總體工作任務,重點推進六個方面工作,主要包括:完成稀土大集團實質性組建、深入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實施稀土高值利用專項、深入推進智能制造、加強稀土生產總量控制管理、完善稀土行業管理政策法規。此次會議,明確了稀有金屬行業從供給側好需求端同時發力的政策方向。

從行業環境來看,稀土收儲、打擊“黑稀土”、稀土集團整合是稀土價格持續上漲的動力所在。但是,問題遠沒有那麽簡單。目前稀土行業主要由發改委、工信部、國土資源部、科技部以及環保部等五部門協同管理,而商務部涉及管理稀土出口,國資委則對稀土央企進行垂直管理。發改委主管項目和資金審批,工信部統管稀土產品和企業、國土部管礦、商務部管出口,因此稀土企業有多個“婆婆”,不同業務要找不同的“婆婆”。由於條塊多有交叉,導致彼此邊界模糊,沒有一個部委願意在稀土行業承擔主要責任。據某位稀土業內人士透露,稀土產品配額制的名存實亡,濫開采,以及惡性出口導致價格低迷的問題都與稀土行業多部委管理不無關系。因此,《稀有金屬管理條例》是否有關於部門之間職責重劃的條款值得關註。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稀土為“供給決定價格”屬性極強的品種,因此政策端執行力度直接決定價格漲跌。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持續打擊黑礦和促進行業龍頭整合的同時,政策端的改革同樣不能滯後。第一財經記者從多方消息人士處獲悉,稀土行業主管權限很可能將收歸工信部,其他部委將在未來稀土行業管理中只起到輔助作用。至於具體的部委職能調整何時落地,目前尚不得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309

與富士康聯手在印度再建兩廠 消息稱小米要推空氣凈化器

據外媒報道稱,小米宣布將通過代工商富士康在印度再建設兩處制造工廠。

小米印度主管Manu Jain表示,公司正在與各州政府洽談,以確定土地及其它問題。他還透露,目前還沒有確定制造基地的最終建設地。公司正在與多地政府談判,看看工廠應該建在哪里。未來,工廠歸富士康所有,也由它負責運營,但是工廠專為小米生產產品。不會用合資的形式建廠, 但是兩家企業之間會有一些財務安排。

此外, Jain還表示,今年冬季之前可能會在印度推出將空氣凈化器。 Manu Jain說:“我們認為空氣凈化器將會飛速發展,今年我們就會引進空氣凈化器,最完美的引進時間是冬季之前,因為到時大霧和煙塵會造成霧霾。”

去年8月,小米與富士康合作,開始在安得拉邦(印度瀕孟加拉灣的邦)Chittoor區組裝手機。

此外,小米此前計劃未來數月內令印度門店數目翻倍。最近,其在印度推出了紅米3S和紅米3S Prime,定價分別為6999盧比(約695元)和8999盧比(約893元)。目前小米手機在印度近90%的銷售額均是通過網絡完成,線下的門店僅有5000間,為增強客戶體驗及促進紅米3S的銷售,增加門店數是勢在必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49

微信要推的公眾號付費訂閱會很火嗎?不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6/161246.shtml

微信要推的公眾號付費訂閱會很火嗎?不會
小馬宋 小馬宋

微信要推的公眾號付費訂閱會很火嗎?不會

即使微信付費訂閱開通,其他內容平臺也不會有太大沖擊。

本文由小馬宋(微信 ID: zhongguowenlian)授權i黑馬發布。

知名互聯網觀察者keso老師宣布去36氪做付費專欄的同時,引出了馬化騰在其微信朋友圈下留言說:應該等微信公號付費訂閱啊。並指出付費訂閱會盡快反饋,因此有人推測,微信公號付費訂閱會很快推出。

進而有人覺得,以羅輯思維的“得到”為首的內容收費可能會遭微信截胡,開始為羅胖們的創業前途擔心起來。其實,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會,這個肯定系數達到99%。

我在去年8月份就寫過一篇文章,那個時候微信的付費訂閱據說就已經內測一年有余了,至今還沒有推出,而得到它們已經奔跑一年多了。

在森林中,大象固然有巨大的優勢,但螞蟻卻比大象的種族要堅強得多。鑒於小程序推出後的三天熱度,我對微信付費訂閱持懷疑態度。

半年過去了,我的觀點依然沒有變,我當時的觀點依然適用,如下是去年8月份寫的文章,我略作了一些修改。

微信“付費訂閱”悄悄內測,內容平臺會遭截胡嗎?

這幾天討論微信“付費訂閱”功能的突然多了起來,其實微信這個功能據說已經內測(或者說猶豫吧)快一年了。

有人會聯想到,當年騰訊推出微信,直接幹掉了微信的前輩“米聊”,微信“付費訂閱”會不會截胡了其他內容平臺呢?

我個人覺得不會,因為付費內容的本質與社交應用是兩回事。社交應用是一種商業模式,它遵循的規律是冪次定律,也就是說你的價值與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你用戶越多越有價值。

微信截胡米聊,其實就是靠它快速獲得用戶的能力,這一方面得益於QQ多年的用戶積累,另一方面也是微信在互動上推出了新玩法。

付費內容則不是這樣的。內容就像是一部電影,理論上來說,電影是不屬於任何平臺的,優酷買了版權,大家就在優酷看,奇藝買了版權,大家就在奇藝看。所以微信付費訂閱的推出,只會讓優質內容的生產者獲得更多變現的渠道,但不會對現有內容平臺有多大沖擊。

而且,微信付費訂閱的內容交付,還是有其形式的限制。比如喜馬拉雅的內容是聲音,我可以連續收聽,對內容的訂閱、搜索和使用都會比微信方便。微信公號的內容交付,到目前看,依然是圖文形式為主流,這個形態如果不變,那優勢不會太明顯。

所以,即使微信付費訂閱開通,其他內容平臺也不會有太大沖擊。

首先是內容形式的不同,讓各個平臺產生了天然的壁壘。比如得到的內容是以聲音為主,知乎、分答是問答,優酷奇藝是視頻,社群其實也可以算是付費內容,但形式更加複雜,kindle和多看是電子圖書。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在線教育內容,這些傳統上就一直收費,而且使用的工具更加複雜,微信不可能一夜之間做到如此大的改變。

其次,各家的對內容的定位也不同。優酷奇藝、喜馬拉雅,原則只是內容的分發平臺,自己生產的內容占很小一部分,而且以娛樂節目為主。

知乎和分答,則是問答形式的UGC,更強調回答問題人的身份和專業性。研習社、插座學院的在線課程,則是聚焦在主題學習上。

得到的內容,主要由內容由專業編輯和聲優組織生產,其付費訂閱則是通過專業編輯和行業專家共同打造,不僅是一種日更的產品,還是一個逐漸成型的社群運營。相信各位也可以想見,微信的付費訂閱內容會是什麽樣的產品。

第三,微信的付費訂閱僅僅是一種內容的交付形式而不是創造了一種新內容。之前微信的公號大V很多通過寫書變現,其實就是一種交付形式的不同,如果我把書里的內容連載,那就是一本每日一更的訂閱書。

如果不用微信交付,那我就用別的形式去交付。所以,應該擔心的人,是現在他的內容形式可以用微信訂閱的方式交付的那些內容,因為那才是真的搶了別人的生意。

比如文學的連載,會不會日後被微信蠶食?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用戶的遷移還是有一定成本的。

那麽,微信的付費訂閱難道沒有那麽大威力?

其實可能看起來威力很大。我只是說,可能不會對其他平臺產生影響,但是公號的付費訂閱這種習慣,一旦被發掘出來,就像微信紅包讓中國人的移動支付活躍起來一樣,成為一個巨大的機會。

這將是優質內容生產者的春天。

但不要激動,這個機會並不屬於絕大多數人,不要開心地以為,微信開放了付費訂閱,你就要趕緊去做內容創業了。內容付費的機會是給那些常年堅持學習和寫作,具備內容創作能力的人準備的。既然我們老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在這方面又沒有任何準備,湊啥熱鬧呢?

付費訂閱有問題嗎?

還是有些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很多內容生產者,是很在意自己的內容影響力的。付費訂閱之後,閱讀量是一定會成級數下降的,這是內容生產者直接用內容收割利益要付出的代價。

你看和菜頭在“得到”開付費訂閱專欄後,還是會隔三差五在自己公號里更新文章,因為他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影響力。所以這里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直接用內容變現,還是通過內容擴大影響力,然後找別的途徑變現?

比如,盜版的問題,按照我國創業者的習慣,付費內容一出,由於其盜版的難度極低,內容生產者又不具備系統的反盜版能力,即使你內心知道這是內容收費必須要接受的事實,絕大多數內容生產者還是內心很憤怒的。

微信的原創保護無法完成這個使命,畢竟盜版者可以通過郵件、群組、圖片等各種手段出售。不要低估我國盜版者的智商,他們在如何耍小聰明這件事上還是很有水平的。

比如,在用戶的時間和註意力極度稀缺的情況下,付費訂閱會帶來一些別的後果。付費訂閱如果火了,將會是一個流量殺手,每篇文章的閱讀會給用戶帶來極大壓力。

以前的免費訂閱,可以一目十行讀一篇文章,但這也算是一個閱讀量,現在付費訂閱後,免費訂閱的閱讀只能排在後面,那麽微信的流量會不會大幅降低?這會考驗微信的產品設計智慧。當然這個也不用太擔心,使用免費的自然比付費的要多很多。

再比如,以目前微信公號的內容來說,還都遠未達到收費內容的標準。這不僅僅是原創與否,因為搜集和精選資訊本身也是有價值的。也不在於,這個內容的精彩與否,精彩的內容未必就適合付費。四六級補課其實一定不精彩,但是依然有人付費聽課,天才小熊貓的廣告很精彩,但未必有人樂意付費觀看。

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一個可以收費的內容,看起來不是現在公號文章的樣子。收費內容需要很多另外的條件,為什麽一本書可以收費呢?為什麽一個四六級試題匯編也能收費?但是公號文章卻不能收費?這個需要仔細研究,我不展開講了。

所以說如果目前的公號作者想要去做收費內容,那一定是另起爐竈再去設計自己的付費訂閱內容。

文章的最後,表達我對內容付費的幾個觀點:

1、為內容付費其實從來就是存在的,比如雜誌、書籍、有線電視月費、電影、培訓等等各種內容就一直是收費的。如果你要為別人生產付費內容,那就要借鑒此前這些收費內容的一些形式和方法。

2、微信的付費訂閱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很大進展。畢竟讀者和作者都需要一個適應,而且很明顯,大部分作者是無法靠目前的文章形態收費的,內容產品的打磨和設計都是一個問題。但如果有人能夠提前做準備,就會收獲紅利。本人曾經試著開過一個公號叫“小馬宋的創意課”,日更,只講案例。看起來是有收費的可能的,這種。但是因精力所限,目前停更。

3、付費訂閱絕對不會一統天下。這就像360免費之前的收費殺毒軟件一樣,早就明白過這些商業邏輯的人們,也會明白免費也有它的邏輯和道理。而且有些公號作者,靠廣告可能比靠收費還要舒服,他就會更關註做流量,而不是關註付費訂閱。

4、微信付費訂閱,只是一種內容的交付方式,就像是我買一個蘋果手機,你是在天貓賣還是在專賣店賣,這個方式不是最重要的,蘋果手機其實是最重要的。所以好內容不會被渠道綁架。

5、公號文章的打賞功能,跟付費訂閱是兩個邏輯。打賞是閱後付費,基於個人的欣賞和啟發感,文章要想獲得打賞,更在乎單篇的精彩程度和啟發感;付費訂閱是提前付費,基於消費者對未來交付產品的預期,更在乎整體產品的設計和規劃。

微信付費閱讀 內容平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59

Facebook要推相親應用當紅娘了 | 科技心語

社交軟件從來都不缺乏想象力,比如Facebook可以用來相親。

在今年Facebook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F8上,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宣布近期將推出“相親”服務——任何社交產品最終從本質上都會落到異性社交,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

紮克伯格表示,在目前的情侶關系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從網上約會開始的,而Facebook平臺上超過2億用戶都自稱是單身。“Facebook希望致力於幫助人們建立真正的長期情侶關系,而不是‘一夜情’。”

紮克伯格特別強調了將把隱私保護問題考慮到這一服務中。據了解,用戶所創建的“相親”資料好友將不可見,只會發送給陌生人。此外,這一服務開始推出時將完全免費。

 

事實上,在國外使用相親軟件尋找伴侶已經變得非常普遍,這些軟件的針對性也做得非常精準,產生了較好的盈利模式。比如美國一款叫做Tinder的社交軟件,會為你推薦附近的異性用戶的頭像,你可以用手指在頭像上滑動,劃左表示不喜歡,劃右表示喜歡,如果對方恰巧也喜歡你,兩人就可加為好友開始聊天。

國內也有類似Tinder的應用出現,就是陌陌用44億元人民幣收購的探探。數據顯示,Tinder和探探的用戶年齡都普遍偏年輕化。比如Tinder的用戶大多數都是34歲以下,有強烈的交往和感情需求的年輕人。

華爾街著名投行Jefferies分析師Brent Thill對筆者表示:“Tinder已經開始對高端版本服務開始收費,如果Facebook是免費的話,將令其具有競爭力。”

在Facebook公布進軍“相親”市場後,Tinder的擁有者Match集團股價一度大跌22%,Match母公司IAC股價也大跌18%。

IAC公司CEO Joey Levin表示:“Facebook是我們第一個真正的對手。”不過他暗示,Facebook現在進入這個市場,發展空間可能有限。

不過,有網友指出,Facebook的用戶中有超過一半年齡在35歲以上,因此有多少人能在其平臺上“建立真正情侶關系”還是個問號。

Match集團CEO Mandy Ginsberg對Facebook進行了一番冷嘲熱諷。他說道:“我們對於Facebook在目前這個時間點選擇進入一個對個人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收集要求極高的領域感到震驚。”

Facebook正在面臨歐洲和美國政府更加嚴格的審查和對數據的監管。紮克伯格表示,未來將允許用戶知曉有哪些第三方App正在跟蹤自己的信息。在這個時候高調宣布新的“約會”功能,紮克伯格走的是一招“險棋”。

但Facebook龐大的平臺也有其顯而易見的優勢。新的“約會”功能將會根據用戶資料來判斷用戶的興趣和喜好,並將其連接到一個更大平臺的活動以及社交群中。Facebook首席產品官Chris Cox表示:“這與真實世界里的社交是一樣的,人們通常會通過活動和機構結實朋友。”

上海紐約大學互動傳媒和商業系教授葛瑞田(Christian Grewell)對筆者表示:“市場的表現說明了一切。在美國有30%的婚姻是從網約開始的,需求很大。這也是全球的趨勢。Facebook通過對用戶的瀏覽以及發布內容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了解你會對哪一類的人感興趣,進行匹配。”

葛瑞田還表示,30歲以上的用戶更傾向於在社交活動中結實情侶,Facebook正是瞄準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精準地設計了產品。不過,葛瑞田認為,紮克伯格也擔心Facebook正在“變老”。

“年輕化的Intagram並不是Facebook的創新,而是它買來的。”葛瑞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是Facebook仍然相信它能把這些應用都整合到一個更大的平臺。”

在全球市場,陌生人社交應用正在越來越受到資本的追捧。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陌陌在成功收購了探探後,今年以來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