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別當百姓 進化成公民吧

2015-12-28  TWM

公民與百姓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權利及義務對等、權力與責任相符; 總統大選將屆,如果台灣上下又出現要求低稅率、營造高福利的現象,個人與國家的命運會如何呢?

每次大選,都是對台灣人民的一次病理切片。每隔四年,將這切片拿到顯微鏡下,看看台灣社會的「公民細胞」比率有沒有增長,「百姓細胞」的比率有沒有降低。這兩種細胞在台灣體內的消長,就決定了台灣會不會好。

把國家當作一個有機體來看,「公民細胞」和「百姓細胞」的生存方式不一樣。前者是主動的,通過對母體貢獻能量換取自己的生活;後者則處於被動狀態,期待的是母體對它的養分輸送。

簡單說,公民是一種權利和義務對等、權力和責任相符的角色;而百姓則是一種權利義務(權力責任)之間出現落差的角色。在古代,或在今日的極權國家中,做公民還是做百姓,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但在自由的台灣,一個人選擇做公民還是做百姓,就不能賴給別人了。

台灣有許多權利與義務出現大落差的現象。例如,平均稅率一二%,卻期待福利比照平均稅率三五%至四五%的國家。再如,商人通過政商關係賺了大錢,實際稅率 卻低於打工仔。甚至,在權力與責任上,受雇於政府公職者,利用政府內部消息「投資理財」,卻不用像上市公司內線交易一樣,受到法律制裁。

這些都不是公民現象,而是百姓現象。可以說吃垮台灣的,就是這些百姓現象。百姓細胞越多,台灣這個有機體就越加好不起來。一個稱得上是「公民社會」的國 家,至少社會精英都應該已經是公民,也就是引領國家的那群人,應該是一群權利與義務對稱、權力與責任相符的人。如果社會精英都容許自己失衡,那麼如何期待 平民成為公民,而不變成刁民?

每次選舉,都是一個絕佳的觀察點。

如果選民多要權利而不要義務;候選人只企盼權力而不談責任,那麼就表示台灣還在「百姓意識」的霧霾中,而「公民意識」還在待產中。

選後一年,也是好的病理觀察期。如果還是總統有權無責;行政團隊「有責無權、打破要賠」;立委有自由投票的權力,而不必對「黨團密室協商」負責,那麼就可 以斷定台灣還僅處在百姓政治的階段,距離公民政治還很遙遠,眺望民主還有一大段路。二○一六年的選舉,參選的年輕人很多,他們對權利義務、權力責任之間的 對稱性拿捏,值得期待和觀察。

講到底,台灣還是由一千多萬具有投票權的成年人決定的,他們之中的公民比率有多大、百姓比率有多大,決定了自己以及國家的命運。若只懂權利及權力,而無感於義務及責任,那要賴誰呢?

撰文 / 范 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18

為自己負責,別當老師的影子 演說全文》破除四種迷思 建立四個人生新價值

2016-04-25  TWM

進來時,高中生喊我「小英姐姐」的聲音很大,我不太習慣,通常我習慣的是聽到「凍蒜」的聲音(笑),所以今天這個場子有點不適應。

我的世代跟你們差很多,跟前一個世代也差很多。從我那一屆開始,小學到初中不用考試(編按: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六年級時,教育部宣布上初中不用考試,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參考書扔掉,這個感覺一直存在到我的博士班;寫完博士論文,我告訴自己通過考試那天,要把論文燒掉,告別一個年代。

我是北安國中第一屆畢業生,所受的教育和舊學校也不同。國中分班時,把成績好的和差的混在一起,變成實驗班;每六個學生分成一組,桌椅併坐在一起上課,有一天我被點名到黑板解數學題,答對時很高興,老師卻很生氣,問我,「為什麼你會,但同一組的其他五人不會?」這位老師的態度是對的,大家要相互合作,現在回想起來,這也許是不錯的教育方式。

高中時期:前兩年吊車尾

進入自我學習系統 才逆轉成績念國三時,我媽帶我到姊姊念的北一女去,希望我也考上,結果我沒有,母親很失望。高中第一次段考後,我母親更傷心,因為全班五十八人,我考五十一名。

父母親很擔心我不能畢業,問我要不要念高職,我就真的去考高職,但是考了兩科後就不想考,回去念中山女高,過了兩年很悲慘的生活,跟不上老師上課速度,老是聽不懂。

但是上了高三,我越考越好。原來,學習過程中,只要是自我學習系統無法吸收的東西,我就是讀不來,不過,一旦進入我的自我學習系統,就無法忘掉;等到高三,這些內化的東西都累積,我就考得不錯。

我是非常內向、話不多的小孩,剛才主持人在後台問我「高中時在想什麼?」其實我都在想怎麼畢業,還有就是肚子很餓,下課常要去門口的麵店吃大碗的麵,那時的我很瘦、食量很大;但是有關將來要做什麼,我沒有好好想過。

當時我和別人打交道很困難,所以想要念一個沒有人會跟你爭論、吵架、溝通的科系——歷史、考古學;結果父親說我會餓死,希望我念法律。

當年,台大法律系是台大所有科系中分數最低的。進入台大後,我又開始悲慘的人生,老師講的課,我大一到大四都聽不懂。畢業考最後一科是最難的「法理學」,考完,一位同學對我說:「我今天報仇了,四年來我都聽不懂老師講什麼,但是今天我寫的考卷,他一定看不懂。」那就是我的心情啊!當年台大法律系最著名的特質是,老師有日據時代留下的,有中國各省來的、有留美的,每個人的思考方式、講話腔調都不同,例如「民事訴訟法」的老師只會講台語和日文,我坐在前方還要負責幫他翻譯。

大學時期:學會生存能力

聽不懂、學不會 也要想辦法及格法律,是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卻交給十八歲、沒有生活經驗的小孩學習,那該怎麼學?例如我們學商事法、《保險法》、《票據法》……,可是我大學畢業前,沒買過一張保單、沒用過一張票據,學的東西和生活經驗接不起來,也難怪我學得很痛苦。

但是在當中,我學會了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聽不懂、學不會,還是要寫出及格的考卷,老師有時候放水、有時候不放水,在這當中還能畢業,就是你的生存能力了。

你們現在的老師都受過科學化教育訓練,有組織有系統地教你,然後學生也是有組織有系統地寫考卷,成為老師的影子。但我們那個年代,學生做不了老師的影子,因為根本看不到老師的影子,也聽不懂老師說的話。

我們那個時候,學問可能比較不好,但是學到一個生存能力。

今天的你們,就好像是吃精緻食物長大的小孩,但到社會叢林裡,在知識、社會經驗、將來的生涯追尋上,你是否有生存下來的本領?這就是我對現在年輕人最大的憂慮所在。

大學快畢業時,有一次老師問我以後要做什麼?當時我覺得自己高考考不上,就說可能出國念書。一位很有名的英美法老師、影響我人生最大的人,他問我出國要念什麼?那時我想,台灣在一九七○年代晚期已經進入世界貿易體系,進入八○年代,台灣的對外關係開始翻轉,要遵守的國際規範和經濟治理模式都不一樣,所以我跟老師說要學國際經濟法。

留學時期:建立思考方法

沒有答案 就要自己找答案那個年代,很少人講到國際經濟法,但是人生很奇妙,我後來的發展都和國際談判有關。大學畢業當下的選擇,其實決定我後來的人生和生涯選項。

為什麼去美國康乃爾大學念書?不瞞大家,因為它是唯一接受我的學校。過去我們的老師,一進教室就開始講課,希望你都記下來;但是我進入在那個年代是全美前十大的法學院,老師上課前指定我們先看六個案件,上課時點名同學起來講內容,然後老師開始問問題,等到學生答不出來就坐下,換下一個學生開始問。

這是蘇格拉底式的學習,也就是老師透過問問題,強迫你思考,挑戰你的邏輯、價值,看你對自己的信心度有多大,當你坐下,就是失敗。

常常上完課,覺得老師也沒有教我們什麼、也沒給我們答案,意思是你自己去找答案。這種教育的方式非常貼近我們的人生,每一天在與人的衝突中找出解決的辦法,在不同的解決辦法中,選擇一個最適當的。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教育: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你心裡要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方式,對自己的思考要有自信。

我後來到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這是全歐洲最有名的社會科學學院,它要教導學生的是一種價值取向,一種對社會問題存在根本的分析和追索的能力。考試時,考古題在圖書館編列成冊,隨便你去看,考題不會偏離考古題太多,你大概知道要考什麼,但重點是要看你的答案,是不是最適合現代的解決方式。

我還記得那是一九八○年代,倫敦最常見的是愛爾蘭共和軍,在街頭、百貨公司埋炸彈,最糟的是考試到一半突然有警報。但倫敦政經學院不怕考試中斷,因為它們考的,是你對這個問題怎麼思考,看考卷的人除了教學老師,還找校外老師;換句話說,它防止你去做老師的影子。

做博士班學生,更大的挑戰是在報到時,學校要我自己去組織學程,要學什麼?寫什麼?研究什麼?老師只是被動協助,不會主動幫你找題目、建議修課。他要訓練你,已經念到博士了,生涯自己去組織,最後的成敗,就是你的那一篇論文是否通過考試。

這是好的訓練,它告訴你:從現在開始,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學位自己去拿,去組織你的研究和未來。

我的教育和我做總統有沒有關聯?間接關聯。在學習的過程、受教育的過程、學術和職涯的發展中,我都沒想過要做總統,也不是為此做準備;那我的教育是為什麼做準備?

現在我就在想這個問題。在我的年代,博士畢業很好找工作,但是在今天卻不是理所當然,畢業時,很可能你自己要去尋找或創造工作。你們要怎麼去對應未來需求?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該做些什麼?將來才有能力去創造人生,這就是現在我們面臨的課題。

打破四種迷思

18歲能上班、投票、思考國家前途要從什麼時候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各位同學,從現在就要考慮了!剛才《今周刊》梁社長說,世界民主國家投票年齡都降到十八歲,台灣也應該要這樣做;換句話說,當你有公民權,就對國家有責任。如果你告訴我,十八歲學生能做的是考大學,這個答案不及格,除了考大學,你還可以做什麼?想想看,如果今天你的生活支撐不在了,父母要你自己謀生,你有沒有一技之長?

回到二戰結束時,台灣重新開始的年代。那個年代沒有大企業,沒有現成的就業機會,十八歲的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工作。

今天我們雖然有很多大企業,但已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給下一個世代,它們提供的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人生,這時我們要面臨什麼樣的選擇,確實是滿困難的,你心裡要有準備。而作為大人的我們、未來要執掌國家政策的我們,該要替各位想什麼?這是你、我各自的挑戰。

我只有一個簡單的觀念,也就是我到達倫敦、二十三歲時的心情,這應該是你們現在該有的心情。你們提早了五年要去想:怎麼組織自己的學習計畫、適應未來人生的挑戰;也就是你每一年、每個學期要修的課,不再是制式的課表,而是你自己想學什麼,人生的目標、將來想做的是什麼?

要定期好好的想一想;但過程中,我們要打破四種迷思:第一個迷思是,我十八歲還很年輕,不需要對自己承擔責任。

第二個迷思是,我念完高中一定要念大學。不一定的,就算要念大學,也不一定要馬上念。

第三個迷思是,我要專心念書,不要管外面發生什麼事。

不行,一定要跟社會接軌,不然你不知道未來人生要做什麼。你需要社會化,注意觀察社會很多的現象和發展,和別人討論,思考這個國家、社會、世界將來的樣子,以及你要怎麼準備自己,你的思考可能不完整、甚至幼稚,但是要開始。

第四個迷思是,覺得自己要做很有學問的人,卻不能自己思考。在我的年代,只要讀了很多書就是有學問,但是有學問的人就可以解決問題嗎?有生存的能力才是關鍵。今天,學問仍然重要,但很多學問只要透過網路就找得到,很多人都幫你組織分析好了,剩下的時間要做什麼?就是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網路時代,資訊來得快,不要忘了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思考體系,如果沒有,很可能你的價值被別人帶走,你對未來的規畫,是別人幫你決定。所以聽不懂沒關係,用你自己的方法去了解這個世界最重要。

培養四種價值

叛逆心才能面對種種挑戰

最後,你的人生要有幾個新的價值。

第一,要好奇,對很多事情都要抱持好奇心。好奇才是你去了解、解決問題的動機所在,不要覺得事不關己,好奇是人格重要的生存特質。

第二是你要勇敢、敢冒險,不要躲在家裡一步都走不出去。雖然你知道有風險,但是年輕就是本錢。在我要做總統的年紀,犯錯是很嚴重的事情;但是在你們的年紀,犯錯是理所當然,每個錯誤都是資產,不要怕失敗。

第三,你要有想像力,才能突破框架,不然就被現在的框架限制住。

第四,就是要有叛逆心;不要以為每件別人教你的事情都是對的、理所當然的。要挑戰每個你得到的資訊,形成你自己的價值觀與思想體系,這才是面對人生種種挑戰前,最重要的自我能力訓練。

我的生存能力來自這四個特質,擁有這四點,你的人生,應該也會有一個比較好的開始。

撰文 / 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67

覺醒吧!別當公司資深拖油瓶 聯強總裁杜書伍 公開獨門識人術

2016-05-09  TWM

上班族工作一久「心倦了,皮也鬆了」,不但拒絕成長改變、不鳥公司規範、要求特殊待遇……,各種倚老賣老症頭出現,績效還跟菜鳥「難分軒輊」,老闆都快氣瘋了!

資深人員長期在公司任職,對公司的了解較多,加以職務經驗豐富,與公司培養較深的工作默契,所以工作的品質效率比資淺人員更具優勢。因此,資深人員向來是公司積極留住的員工,而資深員工比例,也是衡量企業指標之一,稱為「組織的厚度」。

職場荒謬鬧劇

官階越大 擺爛第一名

資深員工理應在工作上會得出更好的績效,比起資淺員工有更好的條件與機會升職,得以擔當更重要的工作。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並不盡然如此!

我們看到有些資深人員進入公司,學會職掌的工作內容後,就不再學習,企圖以此技能做一輩子,連最基本的「與時俱進」(跟著公司一起成長)都相當勉強。

有些則是自以為對公司很了解、人脈廣闊而倚老賣老,空有資深經歷,卻沒有轉換成動力,非但未能反映在績效上;反而還要求公司應給資深人員特殊待遇,但能力相較進公司一、二年的同仁,也沒特別突出。

還有些資深人員,初期努力爭取升職,但達到目標位階後就志得意滿,自認能力相當不錯;而且職位越高,越覺得自己不用再學習、再改變,覺得該學習改變的是其他人,甚至也不遵守制度規範,自己就是例外,只因自己資深又位高權重。

資深員工之所以是公司的資產,是當資歷確實反映於能力與績效時,公司自然會給予優渥的獎酬,並不是因為資深的身分,而給予資深人員特殊的獎酬。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主管與個人都應該有正確的認知。

當然,如果資深員工反而變成公司包袱,是非常糟糕的事。

當我們看到有些人經歷豐富,都想當然耳地認為,他的能力必然也不錯。

我們也會看到有些人為了「豐富化」個人經歷,汲汲營營「走過」各種工作,甚至像拼圖一樣「收集」,驕傲自滿。

職場詐騙集團

履歷「百戰」 通常是天兵實際上,很多人「走過」很多經歷,但經驗卻沒啥長進。因為,經歷只是時間區段,你「身在其中」罷了!倘使在當下,未能用心觀察周遭的人事物,仔細體會、思考、理解互動與意涵,從而學習體會到新的知識與認知;那麼,你雖身歷其境,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有經歷而沒有經驗,虛擲了光陰,工作能力也沒進化。

尤其,體驗須投注心力與時間,才能吸收內化、融會貫通;時間不夠長,是無法形成經驗。因此我們也會看到那些急功近利、認知膚淺的人,不斷遊走四方,短暫「停泊」不同企業,自以為打造了一張洋洋灑灑、豐富多彩的履歷,但是能力依然原地踏步。這就是陷入「有經歷就等於有經驗,就代表有能力」這種簡單化思考的迷思。

所以,每個人都要自我提醒,投入每段經歷,是否都有獲得體會、學得經驗,切莫浪費時間虛度光陰。而真正用心的人,更因為比別人投注更多心力去深刻體驗、用心整理,在相同時間經歷,就獲得更多經驗。這就是人才的差異。

當然,身為用人的主管,更要仔細去判讀,部屬的﹁經歷﹂是否真正累積了「經驗」,以及經驗的多寡與深度,才能分辨人才、善用人才,不要淪為誤認「有經歷就等於有經驗」的昏庸主管。

(本文選自第四部,孫蓉萍整理)

撰文 / 杜書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