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東方風潮正盛

2016-04-25 TCW

當人類富裕之後,追求物質的精緻與極大化,是不少人的生活樂趣。但物質有限,精神的滿足卻難,於是藝術市場應運而生,既滿足人們追求精神更上層次的需求,也滿足了收購藝術品的購物欲。

藝術市場的活絡,有數字為證。以二〇二八年二月的倫敦拍賣季,佳士得、蘇富比、邦瀚斯的各類成交率都在六五%以上;據統計,全球各地每年有超過七百間美術館開幕;保羅.高更(PauIGauguin)的名畫<NafcpFaa IpOip>,更在二〇一五年創下近三億美元天價,刷新全球最昂貴藝術口叩紀錄。根據Artnet的報告指出,二〇一二年其拍賣出的藝術品中,僅有三千一百件是在三年內問世,到了二〇一四年,數字成長到九千八百件!新興藝術家作品(frCShpaint>抬頭,過往古典的藝術大師不再是票房保證,於此同時,來自東方的藝術家,更順勢崛起。除了已成名的藝術家如村上隆、岳敏君在全球人氣看漲,來自東方的藝術拍品同樣在市場上有絕佳成績。譬如三月中結束的二〇一六年紐約蘇富比,一件王鑑的<仿宋元名家山水>畫作,便以超越預估價上限六十萬美元的九十二萬二干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九百六十萬元)成交;三月十六日的紐約佳士得則將明朝王鐸的草書<歲盡帖>拍出八十八萬一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八百三十萬元),超越原本預估價上限的四倍!

全球最大藝術展的一支

亞洲藝術市場的熱浪,三月底舉辦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BaSelHongKong)正是最佳明證。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源起於瑞士的「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cl)。從一九七〇年以來成立王今四十多年,在二〇〇二年時拓點王美國邁阿密,二〇一三年前進香港。至今每年在歐洲、美洲、亞洲固定舉辦藝術展,儼然已成全球最大藝術展會。

在三月底已落幕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大會估計今年參展人數約為七萬人次,共展出三十五個國家、兩百三十九間藝廊的不同作品,其中來自亞洲的藝術家(或藝廊)更逾近二分之一。例如尊彩藝術中心展出以泰緬邊境為主題,透過裝置、攝影、影像,帶來少見的調查學術類作品<回莫村計畫>;中國藝術家張鼎的<十八個立方>,更邀請參觀者在表面留下痕跡,成為互動武裝置藝術;南韓藝術家崔正化則將神祇結合動漫文化,炮製出一幅又一幅的非典型神像,玩心十足。就在這股東方熱潮下,大會官方合作夥伴的愛彼表(AudemarsPiguet>,更宣布了他們的藝術委託創作計畫,今年將由新銳中國藝術家孫遜共同創作。

事實上,高級鐘表(精品>與藝術同樣追求某種極致,前者追求美慼的極致、而後者追求的則是美學的極致。身為目前唯一從創立至今仍由家族控權的製表品牌,愛彼在二〇一三年成為巴塞爾藝術展的官方夥伴,並在二〇一五年推動藝術創作委託計畫,肇因於熱愛藝術的第四代家族傳人暨董事會副主席Oliver Audcmars。「我本身熱愛藝術、也鍾情東方藝術,這是最後選擇了孫遜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愛彼始終都在山谷裡,做自己擅長的事;但藝術家們能看到常人所見不同的世界,並把這種獨特視角,應用在藝術作品中。我們希望透過與藝術家的合作,讓愛彼得以「借」來一副別人的眼鏡,觀察自己,重新審視對現實的不同認知。」

大量勞動才能成就的藝術

這項計畫為新進或中生代的藝術家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更包含尖端技術、專業工具,以及一切所需。最後針對「精密」與「複雜性」兩大主題,進行一件為期一年、高複雜度的當代藝術作品。但藝術和高級鐘表存在什麼共同之處?孫遜在參觀愛彼位於瑞士汝拉山谷的布拉蘇絲表廠後,有個有趣的觀察,「藝術家在乎的是:俗不俗。但手表有活兒啊!是一點一點做出來、一個螺絲一個螺絲擰上去的!他的勞動量、他的付出、他的堅持,本身就是一種美慼。」

孫遜更進一步談到他對時間和藝術的看法。他認為高級鐘表和藝術同樣透過大量勞動,保存了時間的永恆,也因為大量的堅持與勞動,讓藝術作品與腕表,具備了溫度。「我不相信電腦,這點跟做手表的人很像。人類(製表師)的勞動是有溫情的,但電腦沒有。」一如孫遜的「動畫」是用手雕木版畫,以一秒二十四片木板,構成一秒的畫面。要有一分鐘的畫面,至少要刻上一千四百四十張畫。所以即便工作數個月之久,最後的影像僅僅一兩分鐘就播完了,手工藝術品的曠日耗時,在這點上完全與高級時計的製造,如出一轍,殊途同歸。想一覽作品全貌?暫時你還需要再等等。這項大型創作將在二〇二八年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會場的海灘邊公開。展出一個宛如愛彼所在山區:汝拉山谷的多媒體場域。但為何選在邁阿密公開?根據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TEFAFArt Market Report指出,二〇一五年的美國拍賣市場規模已達全球四三%以上,讓美國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藝術交易牛市。或許就在二〇一六年的十二月,走一趟邁阿密,看看藝術市場、看看藝術品,見識愛彼藝術創作委託計畫的全貌,也厭受時間的精密與複雜。

文字、攝影.釋俊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27

林峯孖千語bb睇藝術展

1 : GS(14)@2015-03-22 14:38:19





【爆相爆片】【灣仔】林峯同吳千語公開咗拍拖後,最初為享受二人世界,多數出埠去拍拖,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35

L.A.藝術展新奇展品任你睇

1 : GS(14)@2016-03-11 00:51:14

美國西岸最大規模的當代台灣藝術展覽,將於長灘美術館(Long Beach Museum of Art)舉行,展出多件新奇有趣的作品,一眾藝術家將台灣藝術文化元素,以科技方式重新呈現。駐洛杉磯記者:林慧娟這個名為「藝次元:台灣新媒體藝術展」(Beyond the Frame: New Media Arts From Taiwan)的作品展,網羅李小鏡、徐瑞憲、林俊廷、曾偉豪、吳季璁及姚仲涵等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周五(11日)起在加州長灘美術館(Long Beach Museum of Art)展出,以錄像、虛擬實境、聲音、互動及機械動力等多元藝術形式呈現。長灘美術館館長尼爾遜(Ronald Nelson)表示:「我們很榮幸舉辦這次展覽,介紹台灣的藝術家給大眾,這次展覽像聖誕節一樣,讓我迫不及待,我當初在台南看到其中的部份作品非常興奮,希望每個人來看展,親自感受這些藝術作品。」媒體科技快速發展,藝術家的創作素材、概念與形式深受影響,發展出融合傳統與當代科技的作品,展覽會也鼓勵觀眾和藝術品直接互動,部份作品可以透過感應、移動或觸摸的方式啟動。展出作品以物件裝置為主,最大件的作品為徐瑞憲的《醉八仙》,「這件作品帶有中國功夫的背景,運用簡單的機械動力裝置,結合中國水墨的概念,共同創造一個非常抽象、中國山水的意念」。為容納這些巨型作品,美術館騰出該館二樓全層,完整呈現新媒體藝術作品。姚仲涵的《動次動次》正是藉由電腦程式與感應裝置讓觀眾與光束、聲音間產生互動,「這件作品其實就是光的樂器的概念,觀眾用手碰觸光,讓日光燈通電發出聲音,身體、光和聲音的連結是非常直接的,這是一個介面,讓我看到這個地方的觀眾怎麼和作品互動,很期待在長灘美術館和居民交流。」展覽策劃人賴麗惠表示:「這次的展覽以新媒體藝術為主,希望大家來看看這些藝術家在科技媒體快速發展下,對他們產生甚麼樣的衝擊,隨着科技進步,藝術家使用的媒介漸漸擴大範圍,看各種藝術形式的呈現,以及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概念。」這項展覽由台灣文化部駐洛杉磯台灣書院與加州長灘美術館合辦,台灣書院主任張書豹說:「台灣的科技發展向來在全球科技領域是領先的地位,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受科技影響是必然的,我們也想看看這樣的情形會產生甚麼樣的創作概念和表現,讓美國社會理解台灣這階段的進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0/195237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94

「自然之母」現身藝術展推崇用創意救地救

1 : GS(14)@2016-10-29 13:20:27

「大家好,我是自然之母!(Mother Nature)」頭戴花環,一襲綠衣的Tara一登場就吸引了「各界神仙」的眼球!到場的還有蜜蜂女神、森林夫婦,甚至......吸血鬼!哈囉喂(Halloween)還沒到,他們怎麼都出現了?原來這些是來自世界各國精心裝扮的藝術家,他們於周四(27日)齊聚美國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參與環境創意藝術展(2016 Creative Climate Awards)閉幕典禮。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我們已經第三次和台灣藝術家合作了,希望我們的下次比賽可以去台北舉辦!」化身「自然之母」的Tara Deporte表示。她是紐約環保團體「人類影響學會」(The Human Impacts Institute)執行長,她說:「作為環境保護的倡議者,我非常喜歡台灣的自然風光,我特別愛在那裡登山!」本次環境創意藝術展以「對抗氣候變遷」為主題,反思人類對環境的衝擊。參賽的120多件作品中,來自印度的魏克蘭最終拿下2,000美元(約1.5萬港元)大獎!他的作品Kalava movement行為裝置藝術目前在布魯克林東河公園展出,藉由參與者圍着樹木纏繞Kalava繩線的行動,喚醒社會關注「森林採伐」問題。他說:「Kalava繩線在印度通常用以纏繞在菩提樹的周圍,是宗教儀式也是印度的文化。」他希望結合文化、行動藝術以及環境議題,傳達愛護樹木的理念。評審之一,來自台灣的插畫家Nina在紐約居住了二十幾年,深感現代化帶來的城市變遷。她說:「有一個作品是表演藝術家裝扮成白色,手中拿著紙杯,最終藝術家拿着紙杯攤到在地,象征着我們人類和這些浪費的資源一樣走向盡頭,這是一個危機。」為了提倡民眾以實際行動來對抗全球氣候變化,每一個展出的作品下面都設計了一個小遊戲,通過在社交網路上的互動與分享完成,實現最多的觀眾則可以得到獎勵,鼓勵參與者們不僅要有環保意識,更要「Take Action Now!」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9/19816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979

林嘉欣再辦藝術展

1 : GS(14)@2017-01-02 01:06:36

林嘉欣近年在工作上多方面嘗試,如出親子繪本書,前晚在上環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搞了個日本書法家藝術活動,經理人林珊珊、林德信及林二汶等撐場。與林嘉欣相識十多年的林二汶更幫手做嘉賓開mini concert,在電子琴及鼓伴奏下,唱了6首歌,全場安靜聆聽,而在場約30個觀眾最後更大拍手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01/198828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946

特朗普望過來!「惡毒女人」藝術展反應超熱烈

1 : GS(14)@2017-04-13 22:40:26

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大選時,在電視辯論上以「惡毒女人」(Nasty Woman)來辱罵競選對手希拉莉仍言猶在耳。加上他在人前人後都被揭歧視女性的作風,令一班甘願自嘲「惡毒女人」的美國藝術家聲討他的浪潮愈來愈高漲。駐美記者:唐芷瑩 加州奧克蘭市報道陰道、穆斯林的頭巾、裸露的身體,墮胎等等,這些都被視作象徵女性的「禁忌」,很多人覺得女性不宜坦蕩蕩宣示。一些美國的女性藝術家就以「惡毒女人」為題,創作百多幅畫作在奧克蘭(Oakland)公開拍賣,不但毫無自貶之意,反而希望帶出「所謂的惡毒女人就是正常女人」的訊息,女性絲毫不應感到羞恥。其中有一幅作品,「特朗普」正出現在兩女私處投射出的彩虹(同性戀)中,正在陸沉;華裔藝術家Kristina Chen亦創作一幅「I just have a thing for Asian girls」的畫作,暗諷部份白人男性有迷戀亞洲女性的傾向(yellow fever),展覽作品在在都富含強烈控訴意味。正正身穿一件印有「惡毒女人」圖案T恤來看展覽的柏克萊市(Berkeley)居民吉爾伯特(April Gilbert),一看就知是這場女權運動的忠實分子。吉爾伯特本來自商界,她對《蘋果》坦言,她沒有很早就走出來捍衛女權,但看到自特朗普當選後這幾個月美國發生的事再忍不住。「非常,非常的令人失望!我原本全職從商,但(去年11月)大選後,我開始投放更多時間去幫忙一些反特朗普的組織。」即使作為白人專業女性,她形容現時這個政治氣候亦不能令她感到有安全感。「我是墮胎合法化(pro-choice)的支持者,但持這立場的人的權利常被攻擊,(展覽受惠機構)Planned Parenthood也是他們的攻擊對象之一。」她表示會競投畫作,支持這群敢言的女性藝術家。是次展覽內的畫作都會作公開拍賣,善款全數撥捐支持女性墮胎權的「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組織雖多次被反墮胎人士爭議以女性墮胎牟取暴利,但這個展覽自1月起在紐約和其他州分舉辦均反應熱烈,幾乎每次作品都賣光。話你知:「惡毒女人」籌款展覽--奧克蘭站(Nasty Women Exhibition Oakland)日期:4月7日-30日地點:Omi Gallery@Impact Hub(Oakland2323 Broadway St. Oakland, CA)費用:免費網站:https://nastywomenoakland.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3/199892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404

跟雪糕博物館較勁90後女生紐約搞珍珠奶茶藝術展

1 : GS(14)@2017-04-22 10:21:52

紐約集合世界上最有創意的藝術家,時常看到充滿玩味的各式藝術品。本周就有兩名分別來自深圳及北京的「90後」少女,將舉辦全球首個以珍珠奶茶為主題藝術展,短短數日已賣出逾500張門票。兩個因「吃」而認識的策展人對《蘋果》表示,食物不應只有「吃」的功能,希望透過展覽,探索食物與社交生活的意義。駐紐約記者:鄭柏齡來自深圳的曾嬿琼(Yanz)及來自北京的邢丹路(Iris),已非首次舉辦食物相關藝術展。兩名在紐約修讀設計的「吃貨」,2015年成立以「吃飯」為主題的柴米工作室(Chaimi Studio),去年曾帶著一張飯桌,走遍曼哈頓中央公園、唐人街甚至地鐵站內「吃飯」,拍下照片在畫廊展出,「主要想看紐約居民對慢活的態度,」負責產品設計及拍攝的Iris說,「誰知他們根本不care,紐約居民對奇怪事情太有免疫力了」。受去年大受歡迎的雪糕博物館(Museum of Ice Cream)啟發,加上有第一次策展經驗,Yanz及Iris今年初構思第二場活動,最終選定以珍珠奶茶為主題,在4月22日至5月6日舉辦名為「The Boba Room」藝術展。場內最引人矚目的,可算是放滿逾100個體積達25吋至35吋彩色氣球,及高約50吋飲管的「奶茶房」,令參觀者恍如置身於珍珠奶茶杯內。除「奶茶房」外,場內還有以珍珠為主題的霓虹燈、壁畫等多件藝術品,當然亦少不了主角「珍奶」;Iris透露,有贊助商特意為此設計綿花糖珍珠奶茶,免費派發予參觀者。該展覽上周起預售門票,短短數日已售出逾500張門票,其中3天參觀日「客滿」,反應相當熱烈。擁有食品工程學位的Yanz表示,巨型食品展在歐美並不罕見,但以珍珠奶茶為主題的藝術展,卻從未舉辦過,「珍珠奶茶在紐約挺受歡迎,認知度比較高,我常說如果一個人不喜歡珍珠奶茶,他肯定沒有喝過」;平日在奶茶店兼職的Iris則發現,業內「珍奶」包裝「亂七八糟,特別難看」,策劃展覽除了「好玩」,更有助思考「如何把珍珠奶茶包裝得更可愛,更好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0/199957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050

【文化籽】亞洲首個官方同志藝術展台北揭幕 平權路上說彩虹故事

1 : GS(14)@2017-10-09 03:47:30

台灣現代美術代表人物顧福生的《秘密房間》,兩名外形相像的男子直挺並面朝同一方向,有種自我反射,並暗示慾望本質和身份認同。



【文化籽:藝文沙龍】「三年前籌備這展覽時,台灣還未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本來這展覽的另一目的就是要給政府一點壓力。現在是錦上添花,希望群眾藉着當代藝術多元、自由的價值,理解性小眾的生命故事,多一點包容。台灣在過去三十年來在同志爭取人權的歷史上,血淚斑斑。」策展人胡朝聖說着說着,不時感動得雙唇微抖;可在台灣甚至整個亞洲,這展覽的震撼度可不輕微。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的「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是第一個亞洲官方美術館主辦的LGBTQ議題展覽。開幕當天,CNN等國際媒體都特地派員來採訪。



亞洲社會同志平權議題一直是燙手山芋,台灣同志遊行向來是亞洲矚目,如今在制度上明顯跨出了重要一步。今年5月24日,台灣成為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地區。展覽特設一道同志平權歷史牆,記下近半世紀台灣的同志運動發展大事表。值得一提的是,這展覽由香港驕陽基金會資助,展覽卻在台灣落實。也難怪,香港展出大衛像都會被示為不雅、雲翔的同志電影剛被電檢攔截,香港政府若有「吉士」牽頭搞同志議題展,會匪夷所思過外星人襲地球。「展覽最大的目的,並非要觀眾或是藝術家面對這議題時公開出櫃,事實上參展的藝術家也不全是同志。我們希望借藝術家的多樣性思考與創造力所創造出的多元藝術語境,讓大家能理解社會裏小數族群的生命故事。」胡朝聖續說,22位華人藝術家過半來自台灣,包括為人熟識的侯俊明、顧福生、楊嘉輝和席時斌等,共展出約50件形式風格不一的作品,議題包括人性慾望、自身經歷、身份認同甚至生死。


黑牆塗鴉現刮痕 帶着傷痕找彩虹

策展人強調,這是一個有機的展覽,為期只兩個月,但期望能一直發酵,更期待未來會在不同國家或地方巡迴展覽,加入各國各城市不同藝術家的面貌,最終建立為一個完整的同志議題資料庫。藝術館大門前,放了非常有意思的莊志維作品《黑暗中的彩虹》。這一組黑色長方形狀的黑牆裝置,靈感是來自台北著名同志聚腳地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塗鴉。白天平平無奇,途人用尖物上塗鴉刮走漆料,晚上黑牆內的LED燈會把刮痕顯露。「把大家心底話,變成彩虹。有些人比較開放,會在向外地方書寫。有些比較害羞,他會躲在裝置之間的小狹縫,但每刮一筆都代表傷痕,幾多性別、身份認同者遭受歧視眼光、霸凌言語或身體傷害,象徵在平權之路要帶着傷痕找到彩虹。」


錄像作品最震撼 探討「恐同症」

進入藝術館大門第一組作品,是已故四川藝術家席德進的兩幅青年男女油畫作品。他從四川來到台灣,正值戰後國民黨高壓統治時期,大家要噤聲,更何況同性戀?藝術家借畫追憶青春,寓意社會都是年輕美好,也是自身情感的自我救贖的抒發,意喻不應因性向差異影響社會和諧。香港聲音藝術家楊嘉輝的《消音狀況#5:消音合唱》經由刻意抑制歌唱主音,揭露「不被聽到」與「被邊緣化」的無聲仿有聲的吶喊。我認為最震撼的作品,是來自台灣藝術家蘇匯宇的錄像作品《虐犬》,作品以夢境夾雜現實展示,如帶觀眾回到事發場景。作品取材來自2001年台北一宗轟動一時的行李箱藏屍案。兩名在網絡認識的男同志進行窒息性愛,其中一位意外死亡,屍體被藏行李箱棄屍滅迹。「當時媒體和大眾追兇的過程,都會認定同志等同於性濫交、性虐、性變態等,引起非常大的社會迴響。」藝術家談社會「恐同症」時說。「過去我自身最大的衝擊,除了來自同志身份的確實,更忐忑的是要放棄本業當藝術家。」移民加拿大的香港藝術家譚浩幽幽道來,出走的異地人當藝術家又是同志,他經歷過少數中的另類被排斥,他以書本作為創作方向,參展的七本書都是他私人出版,每一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有自傳式內容、國家議題及俊男攝影集等。「這書的出路對我而言更廣,它們可以遊歷到不同國家與地方,不受展覽場地限制。」


剪紙藝術宣洩 壓抑幾十年情慾

展覽作品中也不乏情慾作品,LGBTQ在亞洲社會一直被剝奪表達愛的權利。王俊傑透過錄像《激情》說同志的情與慾。中國同志剪紙藝術家西亞蝶,把在農村抑壓了幾十年的情慾,透過中國傳統的剪紙來宣洩。在他的作品《縫》裏,一個男性正用針線把自己的陽具縫起來,表達閹割慾望。「那是我自身的投射,我的痛苦沒辦法用語言表達,我曾真想把自己給縫起來,以後不要再這樣痛苦。」13張男同志畫像彷彿招魂旗般豎立投現,這是侯俊明自2014年開始創作的《男洞》系列,他透過訪談,請被訪者全裸將私密回憶畫出,再如莊重的儀式般以神聖的展示方式攤開,讓情慾不再是局限的個人回憶,更似一場藝術治療。「在這個訪談當中,他們的創造力被喚起。當有創作力時,他在面對生命困難便更有能力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過去幾年,台灣非官方空間已經辦了不少LGBTQ相關的展覽,今次在官方場館辦同志議題展是一種表態。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指,台灣在亞洲是對同志議題相對友善的國家,也是全世界第24個開始討論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這顯示台灣文明進程。事實上,今年在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泰德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及大英博物館等陸續推出多位同志藝術家專題展覽,也表現同志心靈世界、美學價值與人權意義,當代館希望從反思藝術史,呼應時代大題目。周末開展的首兩天,每天都有上千名觀眾來觀看,不少同志手牽手來觀展,彷彿也是一種表態行為藝術,更有一家大細來看展,算是比較意想不到。策展人承認,是次甄選「沒有太多器官與情慾」的同志議題藝術,也有官方的市場考慮,主辦單位及一眾藝術家似乎對反同團體來「踩場」,也有了充份心理準備。



中國藝術家西亞蝶,把在農村抑壓了幾十年的同志情慾,透過中國傳統的剪紙來宣洩。作品《縫》裏,一個男性正用針線把自己的陽具縫起來,表達閹割慾望。

溫馨的作品《一一》系列,表達她對當代社會看似包容,傳媒卻常以獵奇、污名來標籤性小眾的議題。

死於愛滋病的藝術家曾廣智作品《加州舊金山(金門大橋)》,以中山裝代表身份的好奇,經歷了一輪海外的探險。


作為亞洲首個官方大型LGBTQ展,自然吸引不少同志來參觀,以行動來表達平權的意願。

台北當代藝術館旁邊的空間化身為彩虹地,連續舉辦了兩晚的彩虹派對。

新加坡曾將同性戀視為犯罪行為。新加坡的王文清於2003年的作品《藏愛於子》,解讀為他對同性婚姻與組織家庭的無懼無怯。(圖片由FOST Gallery提供)


策展人胡朝聖說,展覽不止是給同志看的,展覽名為《光·合作用》,因為光的作用是照顧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它是包容和愛,彩虹是光的折射,是光的一部份,希望世上有更多包容與接納。

香港歌手黃耀明有參觀有關展覽,還在展覽的延伸活動中演出。(圖片來自黃耀明facebook)



侯俊明自2014開始創作的《男洞》系列,他喻創作過程是一場被訪者與訪問者的藝術治療。



藝術館大門前放了莊志維的互動裝置《黑暗中的彩虹》。這組長方形狀的黑牆裝置,象徵在平權之路要帶着傷痕找彩虹。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時間:即日至11月5日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詳情:http://www.mocataipei.org.tw



記者、攝影:鄭天儀(部份圖片由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3/201610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