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广船国际30.4亿元收购文冲船厂100%股权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820/0055521595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

不接高價單 反成中國最賺錢船廠

2010-8-30 TCW




「台船董事長一直找我們,看看大家有沒有合作空間。」在江蘇江陰長江邊上,揚子江船業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張耀需要很大聲,費盡力氣才讓人聽到這句話。這裡很吵,密密麻麻的兩岸全是大大小小的造船廠,一排排紅色吊車、一艘艘巨型貨輪正在施工,中國造船業的心臟就在這裡。

九月,揚子江船業將在台灣股市掛牌TDR,成為中國企業在台灣股市上市的第一家。預計籌資規模達到新台幣近四十億元,相較一般外商在台上市平均規模約新台幣十五億元,揚子江的發行規模超出一五○%。

為什麼這家造船廠能讓台灣證券界願意大手筆配合?原來,這家造船廠有一段打破景氣循環,連續五年多毛利率平均超過二一%的優異成績單。

二○○八年第三季美國金融風暴爆發,全球景氣急轉直下,全中國上上下下一千多家造船廠都遇到零訂單困局。反觀揚子江船業,不僅毛利從○七年人民幣八億八千 萬元成長到○八年的人民幣十三億六千萬元,到了景氣稍有恢復的○九年,揚子江毛利首次突破人民幣二十二億元,毛利率二一%。

對比中國最大造船廠中國船舶,○九年營收規模人民幣二百四十八億元,淨利僅人民幣十二億元。揚子江船業○九年營收人民幣一百零六億元,淨利卻達二十二億九千萬元。

嗅到泡沫危機 寧少賺兩成,拒接高價單

造船業是週期性強的行業,景氣一旦急轉直下,全球貿易額大幅下降,造船業訂單就好像冰凍一樣,一艘新船訂單都沒有,金融風暴時期,上海一家船廠董事王苗苗這樣描述:「景氣,那是垂直向下,從來沒遇到過。」

為什麼揚子江船業不受影響,反而獲利可以大幅成長,打破景氣的魔咒?原來,在○七年景氣最好時,揚子江船業不像同業一樣拚命接高價訂單,反而拒絕高出二○%價格以上的訂單,拒絕高獲利。

一家造船廠不接高價訂單,反而成為最賺錢的船廠,這聽上去有些古怪。「當時,所有人都像瘋了一樣到處搶產能,一艘船一轉手獲利就是四○%以上,船廠開出多 貴的價格,中間商都敢接,船還沒出廠就已經轉過一道手了,」說話乾脆俐落的揚子江船業董事長任元林回憶道,「我們當時就在想,這些訂單絕不能接啊,總是感 覺快出事了。」

當時全球造船業的產能有限,造出來的船需求無限,很多人在全球搶賺景氣最後一段的瘋狂泡沫財。

價格一天天不斷往上竄升,一艘上百億元集裝箱海船,好像是一噸一千多元的小麥,中間商不管有沒有下家,就不斷打全球各地造船廠的電話,先加價二○%搶下產能再說。接?還是不接?這變成是揚子江船業的一場大考驗。

體恤船東困境 只要不撤單,可暫停付款

○八年第一季,全球造船業和全球經濟最瘋狂上升期,揚子江卻拒絕許多中間商的訂單,少賺二○%,把產能讓給長期合作的老顧客。等到第三季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揚子江沒有因為中間商毀約,而面臨中國大多數船廠都碰上的零訂單局面。

甚至,金融危機爆發的第一時刻,任元林還選擇做了兩件事:一,要所有業務打電話給船東,只要不撤單,造船資金可暫停付款,只要簽下繼續履行合同的同意書, 揚子江可以先墊款。二,如果已經造好的船,就不要為難這些老顧客,可以先停在揚子江船廠裡,這樣還幫船東省港口停船費,他要跟這些老顧客搏感情。

等到了○九年第三季景氣突然好轉,受到任元林恩惠的船東,果然將運輸糧食等大宗物資的散貨船訂單,一口氣都下到揚子江,「事在人為,事,都是人做出來的。」任元林說。

這讓他二○一○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維持在二四‧一%,創下近六年新高,打破景氣迴圈的魔咒。從一個江陰的小船廠搖身變成中國的造船獲利王,毛利率比龍頭中國船舶高出十五個百分點。

厚植客製能量 兩條船訂單追出十六條船

在豐年時忍住誘惑,不接高價訂單,景氣平常時,揚子江船業則透過造船客製化,來刺激創新管理。一般人只看到客製化會增加成本,但是,任元林卻想到創新「就 是在九○%的基礎上加一個一○%,加一個克林吊(編按:即船上加吊車,會有翻船危險,需克服技術),就是新產品。」

而且,客製化的一○%會讓顧客原來只準備訂下兩條船,卻會訂下四條船。而規模化生產的結果是降低成本,一種船型造兩條和造四條成本上就差了一五%。因為客製化,揚子江最多一次一口氣從兩條船追出十六條船的需求。

對於揚子江這個第一家純中國公司在台上市,永豐金控發言人廖達德指出「這次揚子江預計發行二億四千萬單位,每單位預發行價格為十五‧五元,這個價格對比揚 子江在新加坡上市價格等於是折價發行(截至八月二十三日股價為星幣一‧五四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六‧一七元)。」言下之意相當看好其在台灣資本市場後市發 展。

不過任元林對來台上市,他的算盤是看中台灣造船業技術實力,兩岸聯手搶全球造船訂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34

三成船廠零訂單 造船業兩極分化將掀重組潮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18/3MNDE3XzM4MDk3MQ.html

歐美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航運市場陷入低谷,加上韓國企業的強勢競爭,曾在2010年輝煌一時的中國造船業籠罩在陰霾之中。

截至三季度末,三成船廠沒有接到新訂單的冰冷現實,使得造船業成為傳統製造業中最接近「二次探底」的行業之一。

量價齊跌敗給韓國 

2010年,中國造船業實現新接訂單量的世界第一。短暫的喜悅過後,行業在2011年重陷低谷。 

中 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監測顯示,今年1至6月份,全國約有50%的船廠沒有接到新訂單,截至9月底,全國仍有約30%的船廠沒有接到新訂單。9月當月,我 國船舶行業僅承接新訂單94萬載重噸,是2009年6月以來月度成交的最低訂單量。這將使部分企業明年上半年陷入開工不足的困境。 

中國船廠的接單難與韓國的強勢爭奪不無關係。研究機構克拉克松的統計顯示,今年1到9月韓國船廠新接訂單量2418萬載重噸,壓過中國同期的2389萬載重噸,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除了總量超過我國之外,在高附加產品訂單方面,韓國更是大獲全勝。今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市場一半的訂單被韓國收入囊中,價值約314億美元。

「單艘價格在6億美元以上的勘探船共計21艘訂單,全部被韓國拿走。」民營造船龍頭熔盛重工集團副總裁陳文軍說。

業內人士反映,在部分產品領域,為重新奪回霸主地位,韓國船廠不惜以低價方式與中國船廠搶訂單。 

船價持續走跌也進一步加大了船廠的生存壓力。中國新造船綜合價格指數顯示,今年的新船價格比金融危機前普降30%—40%。不少船廠表示,在綜合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船價太低,即使有訂單,企業也不敢盲目接單。 

國際貿易前景不樂觀 加劇供過於求 

造船業的低迷與航運市場息息相關。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國際貿易增速放緩。象徵國際干散貨運價水平的BDI指數三季度均值僅1534點,同比下滑35%。

運 價的糟糕表現讓航運企業「哀鴻一片」。統計顯示,前三季度A股航運板塊整體收入同比下降10%,是唯一出現營業收入負增長的行業。利潤總額更是大降 125%,在A股中排名墊底。龍頭企業中國遠洋前三季度巨虧48億元,與2009年的慘淡情形相當,有可能再次戴上A股「虧損王」的帽子。

英國百力馬航運公司總裁鄧尼斯告訴記者,受市場疲軟的影響,油輪、干散貨、集裝箱等航運子行業出現全面下滑,不少企業不得不選擇取消新建船以減少風險。

達飛航運中國區總裁王保裁說,船廠都希望船能夠快點造好交付,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但航運企業卻希望船慢點造好,因為運力已經供過於求。 

統計顯示,目前全球的集裝箱船隊運力規模已近1500萬標箱,同比增長10%。而造船企業在手訂單佔現有運力的比重達30%,未來交付後將給航運市場增加更大壓力。 

國內航運專家吳明華介紹,僅2012年,全球就有60艘1萬標箱級的集裝箱船計劃交付,供過於求的情況會十分嚴峻。預計從2011年四季度一直到2012年全年,都將處於「弱復甦」的階段。

中國遠洋董事長魏家福近期甚至公開呼籲,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企業要理性發展,不要選擇造新船,尤其是大型船舶,否則就是在「自毀長城」。

兩極分化將現重組浪潮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市場分析部副主任張永鋒認為,由於發達經濟體衰退風險上升,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壓力依然較大,全球貿易很難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受此影響,造船市場短期內也將呈現低谷徘徊的現象。 

在一片愁云中,少數龍頭船廠的表現比較「淡定」。比如,造船龍頭中國重工前三季度實現淨利43億元,同比增長13%。而民營造船龍頭熔盛重工今年上半年的新船訂單就達到13億美元,佔世界市場份額的9%。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虧損船廠的增多,以及「兩極分化」的進一步發展,將使行業的整合重組成為發展趨勢。在未來的數年中,大船廠收購小船廠的案例將會不斷浮現。 

其實,造船行業的規模化產生效益在韓國得到了體現,這也是該行業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的發展軌跡。 

目前,韓國五大造船集團佔據了韓國造船行業80%的份額。相比之下,我國10家規模較大的造船企業僅佔有全國約50%的份額。 

因此,在整合重組的浪潮中,改變產品相似度高、低端競爭的現狀,像韓國造船企業那樣,著力提高生產效率、信息化水平和創新研發能力等,才能夠牢固樹立在國際市場上的有利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4

大連部分船廠無船可造 中國造船業或臨寒冬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9/3MNDE3XzQwMDM3MQ.html

全球造船業2011年的慘淡陰霾尚未散去,新年伊始,更為低迷的窘境又或將來臨。

近日,代表國際干散貨運價水平的BDI指數日前跌至651點的歷史新低,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663點,航運市場萎縮也讓原本就身處困境的造船業雪上加霜。

在造船工業製造基地大連,大多數造船廠在耗盡已有訂單後,對於明後兩年的生產將不得不面臨無船可造的厄運。

而更為糟糕的是,一批中小規模的船廠開工不足,甚至瀕臨倒閉的狀況也已日趨浮現。去年10月,寧波兩家地方船廠「恆富船業」「藍天造船」被依法宣告破產,近期,舟山恆宇造船又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破產狂潮欲臨之時,多達三成的造船廠也或將被掃出局。

來 自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2011年,全國造船完工量766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9%,但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 降51.9%,約有1/3企業沒有接到訂單。由於缺少訂單,我國部分企業已經陷入開工不足的困境,個別企業甚至今年一季度已無開工船舶。

事實上,面臨如此境地的船廠並不侷限於大連,在歐債危機、航運價格等多重夾擊下,中國造船業一片哀鴻遍野。

「去年我們這裡100多家船廠大約四成都沒接到新訂單,靠吃餘糧,大部分只能撐到今年下半年。」浙江台州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金文林說。

一直以來,中國、韓國、日本是亞洲造船業的三大基地,而大連則更是中國造船工業的旗艦之都。但寒流之下,曾號稱將打造中國造船業「航空母艦」的大連如今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現在無論是訂單量,還是船價都大幅下跌,加上原材料漲價,航運市場又不景氣,絕大多數船廠的日子都不好過,大連一些老船廠虧損嚴重不得不靠修船來賺取微薄利潤,員工去年的年終獎都一拖再拖。」當地經營多年的一個老船廠員工說。

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船舶的出售價已經跌破了成本價,相比以往,一些船廠的訂單量更是下跌了近80%,而市場低迷之際,行業內的競爭秩序也堪稱慘烈。

本報記者致電大連多家船廠瞭解企業訂單情況,受訪者均態度謹慎,「現在搶單的太多了,一有風吹草動就一窩蜂地來了。」

不僅如此,相比此前,船東給船廠開出的條件也極為苛刻,據本報記者瞭解,在市場旺盛期,船東在與船廠簽訂合同後往往會交足全款的80%,而如今的首付款則「能少給就少給」,有些甚至僅佔全款的10%。

事實上,各大船廠的噩夢遠不足此,由於銀行放貸額度收縮,且交船前後進度款的支付比例前少後多,企業生產資金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也十分明顯。

「船東們在國外銀行拿不到錢,想接單都接不成。有的船東要求我們企業自己來融資,這無疑會增加很多風險,但為了生存,只能冒險接單。」一名民營船廠負責人說,「沒訂單是等死,而接到大訂單融不到資就是找死。」

大連造船業風聲鶴唳時,另一造船大省江蘇也未能獨善其身,大部分船廠均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一些企業即便手中握有訂單,但利潤水平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現虧損。

中船集團公司總經理譚作鈞則直接指出,今年將是決定船企生死的關鍵期。

「因為中國的造船企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投資不多,設施也比較簡陋,是在造船企業高峰期時盲目進入造船領域,現在這個市場低迷後也會選擇退出。」譚作鈞說,「未來2-3年,國內將有50%船企面臨被淘汰。」

與此同時,相關機構也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總體將呈現小幅波動的特徵,預計2012年新船成交量較2011年將進一步下滑,在新船價格方面,常規船舶尤其是散貨船價格仍將有可能繼續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9

國內造船業遭遇生死劫 80%船廠陷入停產困局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5/zONDE3XzQwNjczOA.html

波羅的海綜合運費指數連續暴跌。

2月2日,指數報651點,創有史以來最低點,意味著全球消費市場疲軟。其作為全球經濟景氣度最重要的指標,反映的是鐵礦石、煤炭、穀物等原料的海運價格,直接原因則是航運市場極度低迷。這樣的慘狀直接波及到了上游的船舶製造業。

浙 江台州作為全球最大的中小船舶製造業基地,一直面向國際市場,曾經上演了瘋狂的「台州模式」,如今行情急轉,企業面臨著嚴重的「訂單荒」,而整個行業迎來 的將是一場生死劫。更有台州業內人士指出,台州如今80%的船舶製造企業已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台州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金文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 承,台州已有多家船舶製造企業關停,行業併購、整合和轉型、升級將是未來的主旋律。

毫無疑問,台州已成為當前國內船舶製造業的一個縮影。

80%船廠停產、半停產

2月17日,台州椒江渡口。

鮑會亮站在自家船上,在風中來回踱步。往年的這個時候,他駕駛著貨輪正往返於台州、上海之間的海上。而在他所處的椒江邊上,停滿了噸位不一的貨船。

「沒 有貨,只能等。」鮑會亮告訴記者,他經營的貨輪為1000噸位,主要周轉來自上海的國際海運貨物,但自今年春節後就一直沒有出船。就在2011年上半年, 他一個月出4次船,更早的時候,一年純收入達60萬元左右。在鮑周圍,其他貨輪的處境與他一樣,甚至更慘淡,都沒有生意可做。

而在其背後,則是比鮑會亮們處境更為艱難的當地船舶製造業。航運業的低迷在船舶製造業上體現得更為突出。

新金融記者沿著靈江、椒江調查,江邊的造船企業內大都靜悄悄的。

「太糟糕了。」一見面,周安(化名)就不停地感嘆,企業自去年上半年就已沒有訂單可接了。

周 原本經營房地產業務,在業界頗有影響力。2006年,在航運投資熱的時候,投資1億元進入船舶製造業,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也賺得缽滿盆滿,可是隨著形勢的 變化,行業一路走低,不斷出現關停企業。他的企業也沒有逃出關停的命運,選擇了等待機會重新開張。在他看來,他的企業還不是最為糟糕的,不少船企已關停了 3年之久,廠區至今大門緊閉。

在他看來,現在的經濟環境下,這樣的「等待」還要繼續,需要多久則是一個未知數。

就在台州的船企們著急地等待、觀望時,黃林育卻忙得不可開交。

黃是台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下簡稱台州經委)重工行業處處長,最近一直忙著「賣輪船」,他告訴記者,前幾天又有一家國外船舶中介公司找到台州經委,想打包收購20多艘「滯銷」散貨輪和油輪。這些船都是台州本地船廠製造,噸位在1萬多噸級別,已經閒置了很長時間。

「我 不是在賣船,是在協調,幫助企業賣船。」黃林育說,對方開出的價格是造船成本價的70%左右。他向記者介紹,台州是全球最大的中小船舶製造基地,目前擁有 100家船舶製造企業,長期以來主要面向歐洲、美洲等國際市場,在國際海運市場陷入最低谷時,台州造船業的困境不可避免。

在浙江宏信船舶 有限公司(下稱宏信船舶)副總經理秦劍的印象中,停產現象在2010年開始大面積出現,2012年春節左右最為集中。他分析,2011年,全球航運業低 迷,多數航運企業虧損經營,要求延遲交船、更改船型、延期付款的現象頻繁出現,進一步造成造船企業流動性資金大幅收緊。

台州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向記者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2012年1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199萬載重噸,同比下滑71.1%,環比下滑36.5%。這是兩年來單月新接訂單量首次跌破200萬載重噸,也是全球船市五年來最差的開年數據。

在中國,1月份新接訂單26萬載重噸,環比大幅下滑54.4%、同比下滑79.1%,是自2009年6月以來單月最低值。

「目前台州造船業處於訂單荒,有80%的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秦劍介紹,真正進行生產的也僅僅是幾家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61

老牌船廠倒閉 造船業「生死劫」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7/0MNDEzXzQxNTg0Mw.html

「像惠港這樣的老牌船廠也倒閉,對業內衝擊還是相當大的。」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總辦主任馬貞強道。

馬貞強所指的惠港,全名南通惠港造船公司,是啟東最早一批造船廠,在當地頗具盛名。然而今年3月,惠港造船廠卻被迫倒閉。

「這只是開頭,今年下半年會有很多船廠做不下去,被迫倒閉。」 馬貞強說。

惠港倒閉

打開地圖,啟東與上海地勢狀若一個正微微開啟的嘴唇,上海像是下顎,崇明島為舌尖,而啟東則是上唇。這裡地勢突出接海,近離多個港口,天然的地理位置擁集了大量船廠。

從啟東開發區東行,東約三十公里長的沿江公路上,惠港就是聚集眾多船廠中的一家。記者在現場看到,惠港往日熙熙攘攘的廠區,如今已經門庭空洞。當地造船同行透露,惠港是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過年前,惠港的員工圍廠索要拖欠數月的工資,供應商也逼上門來。

截至記者發稿前,惠港造船公司董事長張惠忠仍不願意接受記者採訪。不過,對於當地造船業同行來說,張惠忠卻是一個風雲人物。

張惠忠從生產螺旋槳起家,原本經營一家南通惠港船用推進器公司,2001年,啟東一家國有老船廠——啟東拆船廠瀕臨倒閉,張惠忠出資578萬元收購了這家拆船廠,將其更名為惠港造船公司。

從 配件供應商搖身一變成為造船商,張惠忠並不是過把癮就行,而是真正地投入了真金白銀幹起造船來。2002年,張惠忠投入資金3000萬元完善造船設施和規 模改造。2004年,南通惠港公司又大膽投入4000多萬元建造兩座船用平台,購置了100噸龍門吊,改造更新了原有裝備。2005年,惠港公司再追加 2.2億元投資,以進一步拓展生產規模,提升生產能力。

除了在設備上進行提升,該公司也花重金從上海江南造船廠、滬東中華造船等制船企業,引進教授級高工19名,與原有技術人員及向專業院校招收的專門人才組成技術中心,負責公司的新技術研發。

張惠忠的投資恰逢其時。2003年開始,航運業進入強勁的增長週期,隨後幾年航運市場上一船難求,所有的造船廠賺得盆滿缽滿。「當時利潤率在30%-40%都有。」

經過幾年的擴張,2007年以前,張惠忠的造船廠在啟東規模數一數二,已經算是當地的造船大廠。

與大多數船廠一樣,惠港儘管鼎盛時,員工人數達數千人,但絕大多數員工都是外包工,也就是按照項目外聘而來的工人,這種模式可以減輕船廠負擔,但是壞處卻是流動過於頻繁,造船的質量難以把控。

而 且,與其他民營船廠一樣,惠港自成立起,管理經營團隊一直以來都是其親戚把持,外行管內行的狀況招致很多內耗。張惠忠意識到這種問題根結之後,從其他船廠 挖角來一個高管,委任常務副總經理,重新整頓船廠經營,但是經濟危機影響加劇,船廠經營效益遲遲無法翻身,該高管黯然離去。

更嚴重的危機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埋下了伏筆。本報記者瞭解到,鑑於當時形勢,很多船廠放慢了擴張步伐,但張惠忠卻認為逆勢好抄底,於2009年投入8000萬元修建了兩個5萬噸船台。並斥重資購入比其原廠區大5倍之巨的土地作為儲備用地。

不僅如此,2010年,張惠忠再投入巨資修建佔地面積總計8000平方米的螺旋槳車間,該車間擬建造世界最大型船用螺旋槳單槳。據稱這項技術難題是由惠港造船廠與俄羅斯克雷洛夫中央(船舶)科學研究院共同完成的。

一 連串的擴張,惠港的資金需求一下子變得異常緊張起來。根據本報記者調查,截至2011提9月末,惠港造船廠的貸款總額約為1.4億元。其中包括啟東農信社 的3500萬元,啟東農行的2400萬元,民生銀行的貸款7000萬元,此外還有南通浦發銀行3000萬承兌匯票,建行的數億元保函等。

這些貸款不少是2012年年初到期,如啟東農信社的3500萬貸款期限至2012年3月。造船行業形勢在2012年之後更見困難,因此臨近還貸期,惠港的資金周轉不開,頓時陷入困境。

惠港前員工向記者透露,正是超常規的擴張策略,成為壓倒惠港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連鎖反應

惠港倒閉的消息,一時間在當地引起了不小震動。「惠港規模不算小了,它的倒閉也說明整個行業真的很艱難。」馬貞強道。

恰如其言,惠港是啟東乃至整個江蘇省造船行業眼下的縮影。記者在江蘇啟東、南通、儀征、南京等地調研的結果顯示,各地均有船廠倒閉的消息傳出。

在 啟東,除了惠港,啟亞船廠也已經宣告破產,並被破產清算了。而與惠港相鄰的宏強造船廠去年還曾趁著惠港經營的困境在其門口大貼招聘廣告,藉機挖角,然而時 隔半年不到,一家船舶招聘企業向記者透露,宏強也被傳言已經沒有在手訂單,迫於無奈,該公司部分在浙大新簽的畢業生近期也改簽其他船廠。

船 廠倒閉了,連累部分給船廠提供配件或生產分段的小廠紛紛關張。當地熟悉造船情況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靠著啟東二十多家造船廠周邊存活的,還有十幾家小型配 件廠或者小船廠,此前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中遠船務、道達等大船廠,會把來不及做的訂單轉包一些分段給小船廠。可是,隨著行情走弱、訂單不足等情況,一些船 廠已經把原定分包出去的訂單重新拿了回來。而馬貞強則透露,此前明德重工附近還有多家小船廠和配件廠,但此間已經不見蹤影。

啟東慘淡的造船形勢,也影響了一些新船廠的運營。緊挨著中遠船務在啟東新建的海工基地一側,是兩家新建的船廠,一家名叫南通藍島海洋工程,另一家為華遠海工。記者看到兩家廠區已經建好,但是巨大的龍門吊下空蕩蕩的,鮮有工人工作。

業內人士透露,華遠海工是金融危機中投資30多億新建的一家民營造船廠,工人和技術人員都已招聘到位,原定於今年3月建成開業,可因遲遲接不到訂單,該公司開業時間已經拖至7月份。

從南通車行兩個小時,便到了江蘇另一個民營船廠聚集的地方——儀征。儀征市船舶工業辦公室主任張俊透露,去年之前該市有造船企業39家,如今只剩下24家。

在倒閉或者被兼併的這些船廠中,有的是被訂單和市場所累倒閉的,有的則是政府促成的合併重組。江蘇蘇豪船舶重工公司與長航重工金陵船廠的合作則屬於混合型。

儀征造船廠中,規模最大的當屬長航重工金陵船廠,身為國有企業,金陵船廠的日子尚可延續,該公司辦公室人士透露,去年金陵船廠新接了24條船舶的訂單,今年一季度也新接了幾條訂單。有訂單維繫,船廠的運營便可持續下去。可緊挨著金陵船廠的蘇豪重工日子就沒那麼好了。

蘇豪船舶重工公司由蘇豪國際集團公司與蘇豪船舶公司共同出資興建,2007年8月落戶儀征市開發區船舶工業園。項目總投資7億元,按照該公司計劃二期工程投產後,可達到年造船能力30萬載重噸。

但 是如同其他2007年之後投產的造船廠一樣,趕在船市最高點投資,還沒享受到船市的風光,便開始飽嘗船市的蕭條。本報記者瞭解到,蘇豪船舶投產後訂單難以 維繫,運營不下去,儀征市政府為了不讓廠區閒置,撮合金陵船廠收購蘇豪船舶。但是雙方價格沒談攏,最終金陵船廠只是以每年支付幾百萬租金的方式,租賃下蘇 豪船舶的場地和設備。而這種方式,也間接宣告了蘇豪退出了造船行業。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從今年開始出現的這波倒閉潮,跟去年爆出的浙江舟山、台州等地沙灘船廠倒閉潮不同,浙江船廠倒閉的多是游資臨時拼湊的小型船廠,而江蘇這輪倒閉的船廠卻是經營多年的造船企業,而且規模並不算小。

訂單危機

與惠港一樣,這些或倒閉、或被兼併的造船廠,共同的特徵就是因為訂單不足而引致的資金鏈斷裂。

一位惠港的前員工向記者透露,從2010年開始惠港就出現訂單危機,而造船業是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必須要訂單資金填補流動中的資金缺口。

明德重工董事長季風華向記者解釋道,一條小船,動輒數百萬美金,大一些的就得數千萬美金,大船以及海洋工程項目更是需要上億及幾億美金。

一 般船廠與船東簽訂合同之後,船東會先付船價的20%作為定金,船廠則在三個月內將設計方案完成,並準備造船材料,這一階段完成後船東則會再付20%的預付 款,隨後船體開始進入建造階段,船東則需支付第三個20%,待船體建成下水,支付第四個20%的預付款,最後一個20%船款則會在交船時支付。

由於方案設計和原料佔了總船價款的60%-70%,而船舶建造的準備階段,船廠所獲的船東預付款只有40%以內,因此一直需要挪用下一艘船的預付款來臨時填補項目所需的運轉資金。一旦拿不到訂單,也就沒有了流動資金,船廠的資金鏈便會變得緊張。

目 前江蘇造船廠在建的很多船舶訂單,很多是2007年、2008年所拿到的,在此之後新船訂單銳減。2011年,全國造船完工量766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 16.9%。新承接船舶訂單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1.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499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3.5%。

新 接船舶訂單和手持訂單的狀況在今年前兩個月持續惡化。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3月30日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2012年1-2月,全國造船完工量為719萬 載重噸,同比下降15.1%;承接新船訂單量為49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0.1%;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4694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4.7%。

在 新船訂單不足的情況下,另一個消息更在加劇這個行業的悲觀情緒。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彙總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國內被撤銷船舶訂單22艘、118萬載 重噸,佔2月底手持訂單總量的0.8%,是2011年全年撤單總量的61.1%。在被撤銷的訂單中,散貨船佔72%,油船佔27%。

記者在走訪江蘇多地的過程中,得到最為集中的反饋也是船廠訂單不足,包括明德重工、道達、南京武家嘴船廠等較大規模的船廠負責人均向記者坦承,雖有意向訂單在談,但

尚未有新簽訂的造船合同。

新船訂單如此之難獲得,以至於有船廠甚至願意只拿10%-15%的預付款,剩餘85%-90%的船款待交船時再行支付。這一變化更是加劇了船廠的資金流動困難。

「現在資金鏈非常緊張的船廠佔了50%,資金緊張的也有40%,只有10%的造船廠資金相對寬裕。」明德重工董事長季風華認為。而南通藍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部副總王樹波則認為這組數據太樂觀,「資金鏈很緊張的比例恐怕要高得多」。

優勝劣汰

在季風華看來,今年上半年零星出現幾家船廠倒閉尚不足為懼,下半年才是真正考驗船廠的關鍵期。「這只是開頭,今年下半年會有很多船廠做不下去,被迫倒閉。」

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蔣玉生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行業洗牌才剛剛開始,預計會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無法經營下去。

「原來大家都說狼來了,但是沒有真正的感受到,現在,狼真的來了。」江蘇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國防科工辦處長程夢偉說。

隨著航運市場的惡化,船東大面積遭遇虧損,中國遠洋剛剛發佈財報顯示,2011年收錄了104億巨虧,馬士基航運則虧損了6億美金。船東的經營狀況不佳導致已定船舶支付困難,或是降低預付款,或是推遲交船。

國內外銀行也收緊了航運與造船業的信貸投放。南京武家嘴船舶製造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朱宗龍表示,在2011年明顯感覺到銀行的放貸收緊了,很難獲取貸款,即使有新船訂單,拿著合同去做信用保函時,程序也被拖得很久。

江蘇道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建元稱,船市很可能要到2014年以後才會反彈,在此之前,企業必須有足夠的現金支持下去。但按照一般企業目前手持訂單的狀況,很難度過當前的困境。

對於造船業目前的狀況,江南造船廠總工程師胡可一認為是一場優勝劣汰的賽跑。季風華也認為,江蘇造船廠實在太多,產能嚴重過剩,可趁著這一輪危機進行市場洗牌,比如有實力的公司可以兼併重組新廠,獲得岸線和產能資源。

儀征市船舶工業辦公室主任張俊坦承,政府方面也並不希望保留如此多的造船廠,小船廠擠佔了半數的岸線資源,而財稅貢獻力上也比不上大企業。儀征政府希望在2020年將該市的造船企業數量維持在8至12家,進一步推動該市造船企業人才與資金的聚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4

中國船廠欲造「泰坦尼克2」? 造船業遭遇生死時速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3/3NNDE3XzQyNzY3NQ.html

21世紀網訊 5月2日,最新公佈的BDI指數在經歷了連續的暴跌之後,終於顯示重回1100點上方,較2月份的647點——創下世紀最低的水平有所反彈。

這令投資者對飽受金融危機重創四年之久、極度低迷的航運市場稍稍恢覆信心。然而,船舶航運業衰退期間,航運下游的造船行業也難逃天命,仍沉浸在一片灰霾當中。

面臨國外訂單萎縮,與國內銀行大幅減少信貸的雙重夾擊,浙江台州數百家中小船廠徘徊在破產邊緣。這個全球最大的中小船舶製造業基地,成為了當下國內船舶製造業孱弱生存的一個縮影。

不過,近日有關「泰坦尼克號2」將可能由中外運長航集團船舶重工總公司(以下簡稱長航重工)旗下的金陵船廠承建的消息,讓當下低迷的造船業出現了一抹亮色。在新船價格下跌和船東資金鏈短缺的壓力下,中國造船廠是否具備建造大型豪華遊輪的技術能力?

外媒路透社預期,未來幾年中國至少30%的中小造船商將破產,餘下10大造船商將控制全國近七成的市場份額。江浙一帶的龍頭造船企業試水豪華遊輪產業,會否為期待復甦的造船行業埋下變革的種子?

「泰坦尼克二號」南京造?

5月1日,據新華社消息,澳大利亞億萬富翁克萊夫•帕爾默擬聯手中國南京金陵造船廠複製百年前的豪華遊輪「泰坦尼克」號。5月2日,中國長航重工金陵船廠方面對此進行了確認,稱「船廠正與船東共同進行前期技術研究,相關工作有序推進。」

澳大利亞礦業富豪克萊夫•帕爾默

主人公克萊夫•帕爾默澳大利亞進行礦業生意,據瞭解,帕爾默集團旗下的藍星航運公司日前已與金陵船廠簽訂了建造「泰坦尼克二號」豪華郵輪的諒解備忘錄。由中外運長航集團旗下的金陵船廠將承造泰坦尼克2,預計2016年首航,從英國駛往北美。

豪華遊輪是一個非常綜合的產業,無論對於造船公益,還是後續的開發運營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除了LNG船,中國大型造船廠是否已經具備建造豪華遊輪的能 力?5月3日,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目前還處於技術積累階段,尚沒有真正達到建造的能力。」

「LNG(LiquefiedNaturalGas)船我們已經攻克,可以建造並開發出自己的系列品種,並關注如何擴大這方面的業務」,張廣欽表示,「但是頂級豪華遊輪,目前確實還基本還沒做過。」

他重申,我國多家大的造船廠對於試水新產業只是在醞釀階段。「當前造船市場不景氣,眼下遊艇和游輪正在慢慢發展起來,希望其成為行業下一個增長點。泰坦尼克號有望在中國重建讓眼下低迷的造船業看到新的曙光。」

從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四年之久,BDI指數已經從11793點的紀錄高位大幅下跌了逾94%。一方面,全球航運危機下造船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型造船企業開始積極把觸角延及頂級豪華遊輪等領域,摸索走出行業寒冬。

願景是美好的,但在現在80%中小船廠停產、半停產的經濟環境下,這樣的「等待」還要繼續,需要多久則是一個未知數。

路透財經分析認為,伴隨航運業的衰退,對於缺乏靈活度應對市場變化的企業而言,退出競爭可能是他們最好的選擇。超過30%的現有造船廠最終將消失。

 

\

亞洲(中、日、韓)造船業景氣指數

航運業不濟 船廠受累「挨餓」

所謂唇亡齒寒,從2008年到2012年這四年間,中國造船業跟隨航運業景氣一路下滑,經歷了兩次危機的洗禮。

從披露的年報來看,中國遠洋2011年巨虧104.5億元,創下公司虧損紀錄,也是A股上市公司虧損額的新高。同為國內航運業「國家隊」的中海集運2011年全年淨虧損達27億元。

對當前造船市場的樂觀預期是,儘管不少船企稱手上訂單可以維持到2013年前後,但隨著產能過剩、訂單減少和銀行信貸規模收縮的多重風險影響,行業的總體回升預計將在2017年前後。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4月25日公佈的2012年一季度的船舶工業經濟運行狀況,受全球船舶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我國船舶工業發展受到了嚴峻考驗,一季度三大造船指標同比下降,工業總產值增速趨緩,船舶出口出現下滑,經濟效益增幅呈回落走勢。

數據顯示,1~3月,全國造船完工量11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2.5%。承接新船訂單量為55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8.7%。3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4194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5.3%,比2011年底下降5.3%。

2012年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284萬DWT,同比下滑47%,環比下滑13%。開年以來全球新接訂單數一直徘徊於歷史較低水平,證明需求仍然疲軟,船市仍處底部。

不過,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在5月2號公佈的PMI指數,連續13個月走強,卻似乎顯示內地經濟持續好轉的跡象。數據顯示,4月PMI升至53.3%,達到近13個月來高位,已經連續五個月回升。

受全球貿易放緩影響,中國近期進出口貿易增長情況不容樂觀。海關總署數據顯示,4月份內地進出口貿易額分別為12.5%和9.1%,略高於3月份的5.3%和8.9%,無法回到過去動輒超過20%的增幅。

航運業和造船業是否有望跟隨宏觀經濟的走勢面向豔陽天?有航運人士分析認為,歐洲債務問題沒完沒了,中國需要大力依靠內需刺激經濟。「歐美經濟一日未好轉,航運板塊和造船板塊的前景仍然不明朗。」

路透財經預期,中國造船業這一輪行業整併中,只有中國國船舶重工、中國熔盛重工和揚子江船業等中國最大的造船廠料可生存下來。 (21世紀網 江佩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6

五洲船舶負債逾9億 成首家申請破產的“國有船廠”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02/974947.html

五洲船舶暴露出來的資金問題和造船業的低迷,顯然讓浙江海運集團不堪重負,因此痛下決心最後決定甩掉船廠包袱。

浙江又一家船廠舟山五洲船舶宣告破產,不過和之前破產倒閉的船廠不同的是,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還是一家有國資背景的國有船廠,因此這也將成為多年來國內第一家破產的國有船廠。

資不抵債申請破產清算

近日,舟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浙江省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申請,裁定受理浙江省海運集團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洲船舶)破產清算一案。目前五洲船舶已處於停產階段。

據了解,申請人浙江省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被申請人五洲船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也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申請對其進行破產清算,舟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之相關規定,通知被申請人五洲船舶到庭,其對破產清算並沒有異議。

經初步審查,五洲船舶公司於2001年10月10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坐落於舟山市定海區五奎山,主要從事修造船業務,公司股東為浙江海運集團、浙江省海運集團浙海海運有限公司、浙江省海運集團溫州海運有限公司、浙江省海運集團臺州海運有限公司以及浙江舟山一海海運有限公司。

根據該公司財務報表,截至2015年9月30日,其負債合計9.11億元,主要涉及農民工工資、船舶配件供應商貨款、稅收機構稅費等;資產總計5.34億元,其中尚有4艘船舶未能建造完成、1艘船舶因交付問題正在仲裁,其主要資產為國有土地使用權、辦公樓和船舶修造設備及設施。

為切實提高資產處置效率、有效防控風險,目前,市中院已對該公司全部資產予以保全,並及時召開管理人與債務人接管會議、封存財務賬冊等,有序穩步推進各項工作。

具國資背景的浙江省國有船企

五洲船舶是國有控股、多元投資主體,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現代造船模式運作的船舶修造企業,公司最大股東為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而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是浙江省級交通類國有資產營運機構,因此,舟山五洲船舶可以說是一家真正的國有船企。

根據舟山市的海洋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和浙江省海運集團的決策,2004年9月,五洲船舶從“以修船為主”向“以造為主,造修並舉”戰略轉移,按照“邊建設,邊生產”和“建成一項,投產一項”的造船建廠方針,投入資金5億元,第一期造船項目建設已全部建成並投入生產。

五洲船舶廠區占地面積30余萬平方米,岸線3000余米。擁有8萬噸級船臺和3萬噸級幹船塢,4萬和7萬噸級舾裝碼頭各一座,設有鋼材預處理、船體加工、管裝、機裝、電裝、二次塗裝等車間及分段制作工場等,總建築面積達到5萬余平方米。配備了一批起點高、投入大、性能優的修造船設備設施。

公司具備建造10萬噸級以下、符合國內外船級社建造規範船舶的能力。陸續建造過3.3萬噸淺吃水散貨船、國內滿足國際共同規範CSR的5.45萬噸級散貨船和為德國建造的5萬噸大開口多用途船。其中5.45萬噸散貨船號稱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第一艘按照CSR國際規範設計和制造的船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很高的國際影響力。

據了解,今年7月17日,五洲船舶交付了首艘2500TEU集裝箱船“中谷上海”輪,是為上海中谷新良航運公司建造的首制船,該型船是公司自主承接的批量系列外部訂單,總計已簽約6艘。

該船於2014年2月開工建造,在歷時近一年半的建造中,五洲船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航運及造船市場的持續低迷,企業現金流極度緊張,嚴重地影響了該船的生產組織。五洲船舶在浙江海運集團支持下,取得船東及供應商的理解和支持,利用有限資金組織生產。不過五洲船舶暴露出來的資金問題和造船業的低迷,顯然讓浙江海運集團不堪重負,因此痛下決心最後決定甩掉船廠包袱。

  • 國際船舶網
  • 劉小英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36

德老牌船廠迎華人老板 欲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298.html

德國北部城市不萊梅哈芬,位於德國西北部威悉河的入海口,屬於德國最小的州,卻是德國歷史上重要的港口和造船基地。從去年開始小城的寧靜被一群頻繁出現的亞洲人打破,他們的目標是當地一家造船廠。

去年9月,雲頂香港有限公司宣布收購不萊梅哈芬的Lloyd Werft船廠。Lloyd Werft船廠成立於1857年,有159年歷史,聯同今年雲頂香港收購的另外三家位於德國北部的造船廠,組成Lloyd Werft 造船集團。完成合並後,Lloyd Werft 造船集團成為德國第二大造船集團,平均每年每間船廠的有兩艘超級巨輪和一艘中型郵輪的制造能力。

日前雲頂香港集團主席林國泰宣布,與Lloyd Werft造船集團簽訂10艘新船建造協議。根據協議,Lloyd Werft 將分別為雲頂旗下的麗星郵輪及水晶郵輪打造兩艘超級巨輪及八艘全新郵輪,訂單價值高達35億歐元。進取的商業決定背後,是中國市場的強大需求。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報告,今年全球郵輪乘客將達到2400萬人次,亞洲市場占比9.2%,而亞洲有一半乘客來自中國市場。預計未來中國乘客數量將繼續以超過30%的速度快速增長。“中國郵輪業很有吸引力,你看到所有的主要郵輪公司都把船放到中國 ,這是現在最大的市場,”Lloyd Werft造船集團董事總經理Rudiger Pallentin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次為麗星郵輪打造的兩艘郵輪將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預計在2019年和2020年交付,每艘載客量達到5000人,在食物丶表演丶服務等方面都添加“中國特色”,更加配合中國客的需求。

經濟危機後,全球造船業面臨嚴重產能過剩,其中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造船國,產能利用率只有50%,然而在郵輪制造這一特殊行業,卻供不應求。“現在的訂單都排到10年後了,我們唯一確保新船建造的方式,就是自己造,”林國泰表示。這樣,雲頂香港也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擁有自己造船廠的遊輪公司。

Llord Werft 造船集團高級銷售經理Volker Schlemminger表示,在普通船舶制造上,德國公司的很多訂單被亞洲搶走,目前中國和韓國是全球造船產能的前兩名,但在郵輪制造方面幾乎沒有面對競爭。“我認為我們有傳統和很多經驗,因為這種船的特點是複雜,相當於一座漂浮的城市,例如里面有餐廳丶浴室,因此你需要去凈化水,產出飲用水。里面還有很多系統,需要很多工程方面的技術。還有你要有特別的設計去滿足郵輪高端的定位,把這些要求放在一起,有很多工作要做。”

此外,制造郵輪的高端設備也來自德國公司,從上遊形成的產業鏈令這一行業始終由歐洲壟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