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新彰銀合併案重新啟動 苦熬七年半 吳東亮守得雲開見月明?

2013-02-25  NCW  
 

 

近日之內,台新金控將重新啟動與彰銀之間的合併,這場談了七年半之久的合併案是否能就此寫下美好結局,還是再起爭議?吳東亮的態度將是最大關鍵。

撰文‧劉俞青

這一役,讓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足足等了七年半,終於,接近最後收割階段。

因為就在近日之內,台新金控的董事會將針對「彰化銀行合併台新銀行」進行討論;這也是近幾年來,台新金再度將這個敏感的議題,重新端上䒷面。

根據相關人士透露,吳東亮對這次重啟合併之路,高度謹慎,因此這次的董事會並非正式提案,僅是以「研究案」的形式提出討論,測試外界水溫,如果順利過關,後面的程序才會繼續進行。

如果照程序走,緊接著的彰銀董事會也會排入該議程討論,雙方逐步啟動這個合併模式;而距離二○○五年七月,台新金吳東亮以最高價每股二十六.一二元標下彰銀特別股,已經整整過了七年半之久。

七年半,可以改變多少事?小樹足以長成大樹,出生的嬰兒都念小學了,但台新金與彰銀這樁沒有結局的合併案,一拖,就是七年半。

這些年來,吳東亮不是沒有想過和解辦法,包括早在五年多前,當時的主管機關首長,就曾經建議雙方坐下來,談出合理的合併價格,讓合併案早早落幕,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而吳東亮自己也曾經在不耐的情緒下,脫口說出:「乾脆彰銀把台新金持有的特別股買回去算了!」但氣話終歸只是氣話,事情就還是這麼拖著。

合併現曙光

彰銀存續 成台新金子公司一直到去年底,台新金控極少數高層,從董事長吳東亮、總經理饒世湛、董事吳統雄及幾位高階主管,經過各種版本的沙盤推演、反覆研擬,再加上與主導彰銀官股的財政部密切溝通,取得財政部的初步同意之後,終於敲定了最後的合併方案。據了解,連新閣揆江宜樺都知悉這件即將啟動的合併案。

初步決定,將由彰銀擔任存續公司,台新銀行為消滅公司,兩家銀行合併。

合併後的「新彰銀」,第一大股東是台新金,持有「新彰銀」將近一半的股權,第二大股東則是官股;也因為台新金持有「新彰銀」近一半股權,按照《金控法》規定,「新彰銀」自然成為台新金的子公司,編製合併報表。

然而,在此之前,還有漫長的程序要走;因為這樁當時轟轟烈烈的合併案,外界各式的說法很多,為杜悠悠之口,台新金與財政部溝通的過程中,財政部一切採取最高、最嚴謹的規格,攤出一套標準作業流程,要求台新金全部都得按照程序走,一個步驟都省不得。

根據一位參與溝通過程的關鍵人士透露,「整個合併程序走完,彰銀的董事會要開七、八次」,台新金雖然精簡一點,但也要經過三、四次的董事會討論、通過。「七年多都等了,不急著這一時,」這位人士說。

過程一波三折

高價入主 卻蹉跎七年半時間回到○五年七月二十二日,彰銀的一四○億元特別股要尋找新主人,財政部透過公開標售的方式進行投標,吳東亮在最後一刻狠下心加碼,在紙條上寫下「二十六.一二元」的價格,讓新加坡商淡馬錫以「二十三.一元」扼腕。

台新金以最高價之姿入主彰銀,成為轉換後,持有彰銀二二.五五%的第一大股東;當天,吳東亮臉上帶著止不住的笑意,接受媒體專訪,並等著坐上台灣第二大金控的寶座。

但如果那時吳東亮預知接連而來的麻煩,恐怕笑不出來,因為接下來,一切都沒有按照財政部及吳東亮的共識走。

當時還有一段小插曲,淡馬錫得知吳東亮的出價之後,回頭向財政部提出希望用同樣價格,爭取官股與彰銀小股東的認同,卻被財政部拒絕,但也因為這段插曲,凸顯了台新金當時出價的合理性。

誰知就在台新金得標後沒多久,還來不及進一步加碼,台新金的命運就急轉直下,四年之中,先在○六年爆發雙卡危機,台新銀行當年度打消呆帳超過三百億元;緊接著○八年下半年爆發金融風暴,更讓台新金體質大傷,股價創下六元的歷史新低紀錄。

不過,對吳東亮而言,這些傷口,都抵不過被外界誤解的痛。

因為從○八年初開始,台新金就捲入「二次金改案」疑雲,遭受司法與外界的層層質疑,吳東亮多次面對辦公室被搜索、檢調約談的壓力,他始終堅持,「自己與台新金都清清白白」。

「別忘了,台新金是透過公開標售,才以最高價買下彰銀特別股,如果連公開標售都有問題,往後的合併案要如何進行?」一位投行經驗十多年的資深人士表示。

但無論劇本怎麼走,與彰銀的合併案就是卡在進不得、退不下的窘境,逼得吳東亮甚至在○八年初時正式對外宣布:合併案暫停。這一緩,就是五年。

而歷經這幾年的風雨,吳東亮以前的火爆脾氣早已變得平和,「遇到事情,從他表情一變,我就知道他脾氣來了,可是現在他會忍住不說話,沒多久,臉部線條就和緩了,」一位看著吳東亮長大的長輩就曾經形容他,「對太太也是,他現在常和May(吳東亮妻子彭雪芬)特別約時間吃飯,他說人老了,要對太太更好一點,不然會被休掉」。

確實,七年半的蹉跎,吳東亮已不復年輕,彰銀標售那年,他五十五歲,正值壯年,如今他已六十三歲,雖不致稱「老」,但鬢邊白髮的確多了許多,當年帶領台新先合併大安銀、再戰彰銀的銳氣,已不復見。

或許,年齡與經驗也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因此,這一次,吳東亮不急了,他一切慢慢來,先以「研究案」的形式測水溫,而且「隨時可以調整,什麼都能協調」。

除了態度柔軟之外,「價格」也是合併是否順遂的關鍵之一。

以目前兩家銀行的淨值來看,截至去年第三季為止,每股淨值差不多,大約在十三、四元上下,每股盈餘也差不多,但股價就有明顯差距,彰銀以其規模、不動產的價值,硬是比台新金的股價高出三成。

差臨門一腳

態度不是問題 就看價格據了解,吳東亮當然了解價格的微妙之處,因此內部取得共識,必要時寧可在價格上略微讓步,以求取合併的順利進行,「反正到最後,都併進台新金,讓一點沒關係」。

若一切順利的話,按照吳東亮的盤算,今年底前希望可以合併完成,屆時,台新金加上彰銀的總資產,將逼近四兆元,和去年第四季總資產突破四兆元的富邦金控規模差不多,兩者將分列國內第二、三大金控,僅次於國泰金控。

頗堪玩味的是,合併之後吳東亮的角色轉換。吳東亮是否仍然是台新金的最大股東?在董事會中的席次掌握,都還有待與官股之間一一協調。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八字只有一撇」,未來還有冗長的程序,靜待吳東亮一關關去克服。

而台新金內部對這樁合併案已經下達禁口令,一律三緘其口,嚴陣以對;財政部對此也表示,「這個案子具高度敏感性與政治性,目前僅以『研究案』處理,一切都還言之過早。」但對吳東亮而言,這個等了七年半的結果,實在是一點都不早了,如果能夠一切順遂進行,今年底前,台新金將徹底脫胎換骨,排名大躍進,終究是守到雲開見月明。

誰主導?誰存續?

——台新金與彰銀財報比較

彰銀 台新金

總資產 1.6兆元 2.7兆元股本 724億元 762億元淨值 1032億元 1775億元每股淨值 14.25元 13元稅後盈餘 75億元 144億元EPS 1.04元 1元2/19收盤價 16.75元 12.25元註:資料截至2012年第三季

製表: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35

台新金併彰銀熬九年 吳東亮:我變老了

2014-05-26  TWM
 
 

 

台新金與彰銀合併案爭議不斷,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也久未露面;五月十五日,台新金控舉辦「南投青少年空手道隊二○一四全中運全勝慶功記者會」,吳東亮終於現身,立即吸引各界眼光。

當天吳東亮抵達現場前,台新金控的工作人員嚴陣以待,再三叮囑在場媒體:「董事長今天不受訪。」未料,他不僅頻頻露出愉快的笑容、有問必答,而且難得感性發言,上台致詞一口氣講了十分鐘。

吳東亮開頭說:「我們台新金控是從○五年開始,與南投國姓國中空手道隊結緣,」接著話鋒突然一轉,語重心長地說:「這幾年來,我變老了。」此話一出,立即挑起在場所有人的敏感神經,畢竟○五年正是台新金買下彰銀股權時,經過九年折騰,這樁合併案仍然無解。

事實上,台新金近來在合併案爭議中已放低身段,暫緩合併研究的計畫時程,也表達樂意配合政府政策,卻也再三強調,必須捍衛台新金的股東權益。吳東亮「變老」一說,是否隱約反映疲憊的心境,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台新金與彰銀合併案一日不解決,永遠都會是他心中最大的折磨。

(張舒婷)台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34

國務院出臺新措施進一步減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31

屏幕快照 2014-09-24 下午7.23.08

周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完善現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通過減輕稅負,加快企業設備更新、科技研發創新,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

會議規定,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超過100萬元的,可按60%比例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雙倍余額遞減等方法加速折舊。

另外,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決定進一步開放國內快遞市場、推動內外資公平有序競爭。

會議指出,順應新技術革命潮流,推動中國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必須更大力度推進企業技術改造。要用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改革辦法,完善現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通過減輕稅負,加快企業設備更新、科技研發創新,擴大制造業投資,促進大眾創業,這對於傳統產業“破繭化蝶”,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和活力,實現提質增效升級和持續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確定:

一是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超過100萬元的,可按60%比例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雙倍余額遞減等方法加速折舊。

二是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三是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允許按規定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雙倍余額遞減等加速折舊方法,促進擴大高技術產品進口。根據實施情況,適時擴大政策適用的行業範圍。

會議要求加快落實上述政策,努力用先進技術和裝備武裝“中國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場競爭力更強的產品。

會議認為,擴大全方位主動開放,打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是我國長期堅持的重大政策取向。目前我國國際快遞業務已基本對外資開放,主要城市國內快遞業務也已對部分外資企業分批開放。依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進一步放開國內市場,讓國內外快遞企業同臺競爭,有利於倒逼國內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使廣大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同時,推動快遞業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黑馬”,也能促進物流業上臺階,進一步搞活流通、拉動內需,增加社會就業,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積極出力。會議決定,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對符合許可條件的外資快遞企業,按核定業務範圍和經營地域發放經營許可。

會議強調,要堅持放管結合,確保快遞行業有序健康發展。一是完善經營許可程序,加強資質審核。簡化手續,提高效率。二是推進快遞與電子商務、制造業聯動發展,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順暢對接,支持解決城市快遞車輛通行難等問題。保障寄遞安全。三是鼓勵快遞企業兼並重組,完善和落實重組備案、外資並購審查等制度。加強代理和加盟企業管理,嚴肅查處非法經營、超範圍經營、違規代理等行為。讓快遞這一朝陽產業更加紅火,為刺激居民消費創造條件,便利廣大商家和億萬群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77

彭雪芬乾女兒將成媳婦 台新少主情定胡定吾千金

2014-10-02  TNM
 
 

 

最近,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為了11月上場的彰化銀行董事改選,忙得不可開交,但家裡一樁喜事,讓他緊鎖的眉頭,頓時鬆解開來。

本刊調查,2週前,吳東亮的二兒子吳昕豪用千萬鑽戒,向交往多年的女友、生華生物科技董事長胡定吾千金胡亦蓮求婚,2人婚期將近。

吳、胡2家原就是世交,如今結成親家,在煩擾多事的甲午年走向尾聲之際,商界終於添一佳話。

上週,吳東亮派出多名大將拜訪財政部,協調彰銀董事席次分配。這場近年最盛大的官民股權大戰,攸關台新金能否續掌兆元資產的彰銀經營權,吳東亮運籌帷幄、步步為營;就在此時,中軍帳之外,傳來喜訊。

臉書分享 定情戒

原來,吳東亮三十歲的二兒子吳昕豪,在日本東京向穩定交往、小他四歲的女友胡亦蓮求婚成功。「吳東亮和太太(彭雪芬)都希望Patrick(吳昕豪)趕緊定下來,先成家、後立業,準備接班。」吳家親友說。三十而立,吳昕豪一舉達陣,令吳東亮夫婦十分高興,「現在就等決定結婚的日子了。」九月中旬,身材高挑,外型神似港星Maggie Q的胡亦蓮,在臉書上po出照片,分享她戴上定情戒的喜悅。她右手貼在臉旁,中指上的大鑽戒閃閃發亮,雖是素顏,但好心情寫滿在亮麗的臉蛋上。胡亦蓮的友人估計,這顆美鑽「三克拉絕對跑不掉,要上千萬元耶!」吳昕豪也在臉書標示「與Elaine Hu穩定交往中」,並大方秀出與胡亦蓮臉貼臉的親密合照,沉醉戀情的二人,看來甜蜜恩愛。九月二十四日,胡亦蓮的父親,曾任中華開發(開發金前身)總經理和台北一○一大樓董事長的胡定吾接受本刊訪問,談到女兒婚事,他笑得合不攏嘴,開心神情溢於言表。但顯然,家裡女人比較大,「我在雜誌上宣布(好消息),會被太太罵。」直說女兒的事,他不敢多講,要記者去問「東亮」,他說:「不是操之在我(指提親)。」

世交結親 個性合

不過,說起乘龍快婿,胡定吾話匣子就開了,「吳昕豪個性開放,廣結善緣,朋友很多,可不是一個宅男。」他接著補充,吳昕豪的性情就和自己女兒一樣外向、獨立,他深信個性相仿的二人婚後可以相處得很融洽。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愈看愈有趣」,這句話看來也適用在胡定吾這個岳父身上。胡吳二家原就熟識,打從胡亦蓮還在娘胎時,生了二個兒子的彭雪芬就指著胡定吾太太的肚子笑說:「如果這胎是女生,我就認作乾女兒。」胡亦蓮從小受到彭雪芬疼愛,吳昕豪也是胡定吾看著長大的。問胡定吾給未來半子的表現打幾分,他哈哈大笑:「不要叫我先把人都得罪光了。」記者說:「可以打一百分啊!」他卻吐出:「九十分!」剩下的十分,將視之後吳昕豪如何對待胡亦蓮而定。這對新人,男方吳昕豪出身新光集團吳家,是台新的小王子,吳東亮積極培養的接班人選。台新金資產為二點九五兆元,在國內公民營金控排行第六名,王國頗為龐大。新光集團由吳火獅創辦,第二代四個兒子各有一片天,老大吳東進掌管新光金控,次子吳東賢主守新光紡織,三子吳東亮創立台新金控,四子吳東昇擔任新光合纖董事長,如今,第三代已陸續進入接班梯隊。

兄被虧當 電燈泡

吳東亮有二個兒子,老大吳昕威(Peter Wu)長相秀氣,神似曾是玉女紅星的母親彭雪芬,也承繼母親的藝術細胞,目前在歐洲一邊從事設計工作、一邊進修藝文美學的課程。今年四月間,吳昕豪貼出與胡亦蓮、吳昕威在法國一家青年旅館的合照,朋友留言問:「就你們三個?你哥當電燈泡?」胡亦蓮留言解釋:「just us two, he only joined us for monaco(只有我們二個,吳昕威在摩納哥才加入我們)。」吳昕威也幽默地貼上一個電燈泡的小圖,留言說:「all my Life(我一生都在當電燈泡)。」獲得三個朋友按讚。相較於哥哥,長得方臉厚鼻的吳昕豪,不但樣子像父親吳東亮,也遺傳到父親的商業頭腦,對金融業的運作深感興趣。

輪調學習 備接班

他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取得學士後返台,曾任職於花旗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後進入花旗銀行的企業暨機構客戶總事業群財務規劃分析團隊,擔任財務長助理。之後,他轉往南山人壽,由吳東亮的好友、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調教,去年在管理輪調計畫中,被指派協助建立南山的另類投資團隊。二○一二年,吳東亮經營與大陸關係,贊助大陸北京大學成立「促進兩岸交流基金」,用以建立兩岸學界相互交流聯繫與金融研究的平台,除了彭雪芬陪同外,還特地帶上吳昕豪,希望他能見習難得的大場面。今年五月,吳昕豪轉赴日本東京,從事都巿再造、地產相關工作;六月間,出任新光金控董事,外界十分關注。這席董事,原本是由新光集團老二吳東賢之子吳昕恩,擔任新光金法人董事代表,今年才改派吳昕豪。這也是十多年來,原新光金吳東進、台新金吳東亮有意合併破局後,各自子女首度在同一家金控擔任董事。吳東亮六月下旬,出席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媒體詢問吳昕豪出任新光金董事,是否為接班而做準備?吳東亮聽到這個問題,先是避而不談;會後,才簡單回答說:「沒有,那是學習、學習。」

女曾任職 一〇一

女方胡亦蓮則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胡炘曾任蔣家待衛長,後出任駐新加坡商務代表;父親胡定吾讀台大政治系時,也是國民黨重點培養人物。他之後赴美取得耶魯大學國際經濟碩士和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回國後優遊政商二界,在黨營事業和金融界叱吒風雲數十年。一九九七年,台北巿政府規劃以BOT(興建、營運、移轉)方式,打造台北一○一大樓,胡定吾以中華開發總經理身分投入,並在二○○三年四月出任一○一董事長。隔年因開發被辜家拿去而離開,二○○九年又回鍋出任一○一董事。前年他設立生華生物科技,朝生技領域發展,即將在今年底前登錄興櫃。胡亦蓮從小就常聽爸爸談在一○一工作的一切,耳濡目染之下,覺得在一○一上班是一件很有趣、很酷的事情。「她(胡亦蓮)受到我的影響,對一○一印象很好,這點我並不否認。」胡定吾說。二○一○年,胡亦蓮從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後,即赴一○一大樓購物中心招商部門工作。二○一二年,PRADA在台北一○一購物中心開設旗艦店,舉行開幕派對,胡亦蓮與媽媽郭惠文連袂盛裝出席,外型高瘦亮麗、打扮入時,確是走時尚業的料。

被讚認真 無嬌氣

去年,她離開一○一,加入由歌手林佳儀和老公Henry共同成立的時尚精品店Level 6ix,擔任採購,任職至今年三月。前同事談起胡亦蓮,都讚譽有加,「Elaine(胡亦蓮)的後台那麼硬,可是她一點也不嬌,認真負責,公司需要加班,她也一起加班。」「每個見過Elaine的人,都會稱讚她是美女,很有自己的味道,講起話來,有個外國腔調,聲音很好聽,是一個聰明、有主見的女生,同事們對她的評價都很好。」胡定吾與太太郭惠文育有二子一女,胡亦蓮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如今女大當嫁,胡定吾雖捨不得,卻很放心。「我這個女兒很獨立,不用我操心。」吳東亮則透過台新金發言系統表示,孩子的事情,不便多談。

吳東亮 胡定吾 世交結親家

吳家夫:吳東亮(64歲、台新金控董事長)妻:彭雪芬(53歲)長子:吳昕威(31歲、在歐洲從事設計工作)次子:吳昕豪(30歲、在日本從事地產相關工作)家世背景:新光吳家家族事業:台新金控、資產2.95兆元身家:百億元胡家夫:胡定吾(65歲、生華生物科技董事長)妻:郭惠文(62歲)長子:胡亦侃(35歲、創投業)次子:胡亦嘉(34歲、電子商務)長女:胡亦蓮(26歲)家世背景:前駐星大使胡炘後代身家:數十億元

壹週刊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37

彰銀經營權官方逼退民股 台新金不服嗆告 創紀錄!財部靠一八%委託書大勝

2014-12-15  TWM

 

彰銀董監事改選大戲落幕,但財政部在過程中創下許多紀錄與爭議,不僅讓台灣在全球先進國家民營化的浪潮中,踉蹌倒退了好幾步,全民恐怕都為此付出不小代價。

撰文‧劉俞青

十二月八日,財政部在彰銀董監事改選一役中,最後以六比三的懸殊比數大勝民股的台新金控,並且創下許多紀錄與爭議,不僅空前,應該也是絕後。

首先是改選結果,這是史上第一次官方靠著強收委託書,逼退民股,拿下民間公司經營權,堪稱台灣資本市場上的一大奇景。

因為按照雙方當選的權數換算,財政部上榜的六名董事,共拿下四八.一三%的股權支持;但財政部名下持股只有一二.一九%,根據彰銀去年年報揭露,加計一銀、國發會等泛官股持股,「泛官股」也只有持股一八.八%。換句話說,為了這場選舉,今年以來官股「加碼」與「委託書」、以及其他外資等小股東的支持,總計增加將近三○%股權,才能在最後演出大驚奇。

委託書大戰遊走法律邊緣

將近三○%的股權怎麼來?選前,財政部兵分二路,一則公然委任元大寶來證券加計其他十五大券商,一起幫財政部收委託書;這種由官方主動鋪天蓋地、敲鑼打鼓大收委託書的形式,史上僅見。

委託書的本意是給「不克親自出席股東會」的小股東,一個執行股東權益的機會,但後來卻被民間扭曲為爭取經營權時的利器;但這次,官方竟也利用這種遊走法律邊緣的方式,靠著大收委託書來打贏這場戰役,而且在收委託書的過程中,財政部還一邊警告台新金不得「價購委託書」。但市場上一位頗具威望的律師直言,政府這次在收委託書的過程中,「有沒有利用其他方法,在一些委託書的通路上,使用了政治性工具,使其變成一場不公平的競賽,也應該受外界公評」。

根據公告,官股在這次改選中,收了超過一八%的委託書,這個數字應該也創下官股收最多委託書的紀錄。

另外,財政部也要求官股行庫加碼彰銀股票,財政部長張盛和曾在立法院答詢時親口承認「請官股行庫加碼買進」;根據統計,扣除彰銀以外的七大行庫,今年以來加碼彰銀至少十多萬張,占彰銀持股至少一.五%,持股成本約在十八元左右。

以彰銀過去平平的業績表現,試問加碼之前是否有充分的評估報告?「如果在不對的時間、價格加碼,這些行庫的小股東權益是否受到保障,萬一虧損誰要負責?」律師說,財政部應給清楚的交代。

再者,由於選前戰情吃緊,因此十二月八日股東會召開當天,財政部國庫署署長凌忠嫄一早就坐鎮現場,銜命全程監控,並且不時拿起手機回報戰情;股東會從九點一路開到下午四點,凌忠嫄也參與全程,創下中華民國財政部國庫署署長竟然坐滿一家民間公司的董監改選現場的紀錄。

事實上,這次彰銀的董監改選之爭,最初的起因是二○○五年七月,台新金以三六五億元標得彰銀特別股,隨後並由當時的財政部長林全具名,發函彰銀表示:「財政部同意得標者取得董監事過半權力,……財政部支持得標者主導彰銀經營權,且在合法及不損害全體股東權益前提下,財政部支持得標者在董事會中的提案。」這封由當時財政部長發出的公函,成為今日彰銀經營權之爭的導火線。只是一路發展至今,雙方不僅毫無協商空間,而且還擦撞不少火花;例如林全在任時的政務次長楊子江就曾表示,「台新金應該加碼彰銀,」以此顯示主導經營權的誠意。

外資投書直言政策朝令夕改據此,《今周刊》詢問台新金,發言人林維俊直言,台新金確實曾在今年向金管會口頭提出「加碼彰銀」的徵詢,但此舉立刻遭到金管會高層勸阻,原因是「不要為年底的改選平添變數」;台新金乖乖聽話的結果,卻是落得在改選中大輸落敗,這筆帳,如今要找誰去討?

又例如十一月下旬,一位外資投書《華爾街日報》,直言中華民國政府言而無信,他是曾經因為台新金標得彰銀而入股台新金,最後苦等多時未果只好黯然離去的外資代表人單偉建,他在文中表示:「台灣的政府不支持企業,而且政策多變,言而無信,使台灣市場成了一個高政治風險的市場,難怪外資裹足不前。」他還說:「政府完全沒有金融政策,到底台灣要公營化還是民營化?一個政策朝令夕改的政府,缺乏信賴保護與誠信原則的政府,如何搞得好經濟?如何讓企業發展?」彰銀改選大戲落幕,但冗長的法律程序才要開始。台新金揚言控告政府,要向法院主張○五年時財政部的公函有效,並請切實執行。

一位對此案了解甚深的律師則指出,當初財政部公函中有三項重點,一是台新金要拿到經營權;二是官股應持續釋出;三是官股釋出過程無論賣給誰都不可以影響台新金的經營權。目前即使雙方對經營權仍在爭議中,至少財政部應該執行第二點的「釋股」,但截至目前為止,財政部不僅沒有釋出還「加碼」,都是將來法庭上雙方攻防的焦點,而這樁史上頭一回民間業者控告政府的案例,也暴露台灣的政府治理風險,正在不斷升高當中!

財政部奪下彰銀主導權

—— 彰銀改選後新任董監事名單職稱 董事法人代表 得票率

(%)

董 事 張明道 (財政部) 8.50 董 事 梁懷信 (財政部) 8.50 董 事 阮清華 (財政部) 8.50 董 事 彭英偉 (財政部) 8.50 董 事 陳淮舟 (台新金) 5.71 董 事 吳澄清 (台新金) 5.52 獨立董事 梁國源 (財政部) 9.62 獨立董事 潘榮春 (台新金) 5.00 獨立董事 陳上程 (財政部) 4.51 合計 財政部 48.13

台新金 16.23

製表:張譯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729

強國盛大閱兵 窺見中美台新變局 習近平掌權一千天 對台政策將來硬的?



2015-09-14  TWM




上任一千天,他把國內政敵掃除殆盡、用一帶一路計畫讓自己坐上強國霸主寶座,也用「新大國戰略」重新定位中美關係。這些布局的後續效應,將在習近平上任一千天之後的此時開始浮現……。

九月三日天安門大閱兵,國家總書記習近平以祥和的面容,站在紅旗閱兵車上,逐一校閱長安大街上的人民解放軍,部隊軍容壯盛,見到習近平座車隨即高喊「首長好!」「為人民服務!」但是,習近平過了折返點回程的路上,卻連續四次舉起左手,向受校部隊敬禮。

立 刻,全世界的網民瘋狂詢問:「習大大為何左手敬禮?」「所有軍人受訓的第一課,都知道只能用右手敬禮,左手敬禮是屈辱對方的,習大大是熱昏了嗎?」當天晚 上,筆者與一群好友在北京東直門外的餐廳裡,「左手敬禮」自然成為桌上不可或缺的話題,有說「只是打招呼」,有說「面對部隊,左手比較自然」,還有一大堆 捕風捉影的猜測;紛亂的討論被一位清華大學的共青團委員一錘定音:「咱們總書記做事,總是有深意的。」「一般人左手敬禮會挨罵,但是習大大左手敬禮,肯定 就是創新了!」壯哉斯言。位登九五的習總書記,在上任一○二二天之後,舉行空前盛大的大閱兵,國內政敵已經被掃除殆盡,一帶一路計畫更讓習近平坐上了強國 霸主的莊家寶座,有爭議的東海與南海不僅寸步不讓,更實質向前推進建立了灘頭堡。緊接著閱兵之後,習近平將在九月二十一日出訪美國,與歐巴馬進行國是訪 問,這是「新大國關係」的歷史里程碑,習近平以雷霆萬鈞的氣勢,在短短不到三年內,就將中國帶上一條嶄新的道路。

接下來,就是要大變革了!筆者從北京看台北,總覺得台灣各界對於兩岸關係的變化,還停留在天真爛漫、八年前馬英九總統上任時的懷舊氣氛中,渾然不知鋪天蓋地的變化即將來臨。

變局一》對台「內政化」

穩 定對等關係,將成過去就在天安門大閱兵之前的八月二十五日,「兩岸第十一次兩會高層會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中國海協會會長陳 德銘率團,雙方簽署了《海峽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定》和《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定》,同時同意將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兩岸貨品貿 易、環保合作等議題,列為後續商談的重點項目。

會談順利落幕,但敏感的圈內人士都已接收到,北京對台政策即將大轉向的訊號了。

原 本海基、海協兩會高層會談有「一年兩次」的慣例,從馬英九就任總統至今,都維持這樣的頻率。但,去年二月第十次高層會談之後,三月就爆發太陽花學運,讓 《服務貿易協議》形同胎死腹中,兩會高層會談也因此停擺了一年半。不只是會談停擺,兩年前雙方談得火熱的重要議題,如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環境保護合 作、貨品貿易、爭端解決等,全都沒有完成簽署,而台灣一直期盼的「陸客中轉」,陸委會直接在會前就說明「雙方還有歧見,未來繼續努力」,實際上,中國已不 願再讓利了。

也就在大閱兵的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台灣辦公室突然傳出消息,「習總書記曾在內部會議中,點名前任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指其對台政策所用方法、策略和對象完全錯誤,導致對台工作成效不彰。」有媒體引述國台辦的官員說,最主要是宣示對台工作不能再循過去利益輸送的手法進行。

既然要揚棄舊的利益輸送、買辦文化的手法,那麼習近平主導的兩岸政策,又有什麼新的面貌?

首 先是「地動山搖」說,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陳德銘多次重申習的地動山搖說,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基礎保不住,「既有的成果都有可能坍塌。」其 次是「內政化」原則,過往國台辦與台灣玩「穩定對等關係」,但是過去半年,習近平主導的台辦已經轉為北京兀自出牌的「單方內政化」。

變局二》中韓全面合作

朴槿惠跟緊一帶一路戰略

《今 周刊》專欄作家范疇對此做過多次明確的推判,例如「台胞證免簽」,台灣以為是北京的善意,實際上整個從修法到簽字只用了四天,到生效施行只用了兩周,這是 重大對台政策有史以來最火速的一個,傳達出北京決策模式轉向的強烈訊號,不需要再與台灣各黨派囉哩囉唆,各種對台政策,北京說了就算,說了就辦,「穩定對 等關係」已如明日黃花。

人家不與你商量了,台灣各黨各派就只好看著辦。只是兩岸重要的議題都成為北京的「內政」,要不要放陸客來桃園機場中轉,如何中轉、放多少人?北京自己決定,台灣設法因應,習大大要舉左手敬禮,箇中深意,你就自行解釋唄!

我們必須了解,習近平領導的中南海,要處理一帶一路涉及的六十幾個國家;要處理南海爭議牽涉的幾千個島嶼,絕對不可能用「對等」的方式逐一談判,習近平已經坐上莊家台,他喊盤,各國能跟就跟,不能跟就看著辦,台灣還是「兩岸一家親」,已經優惠了。

在 一帶一路的戰略下,韓國朴槿惠緊緊跟隨,而不願做老二的日本,自然就被晾在一邊了。中共外交部的內部文件就說,「安倍政府盡顯疲於奔命之苦,在中國外交大 局的權重、優先地位顯著下降,與此同時,中韓關係的發展則步入了全面戰略合作的新局。」習近平在完成史上最轟動的閱兵之後,接著訪美,習近平的強勢崛起, 提出「新型大國關係」的戰略,要與美國平起平坐,尋求新的戰略平衡。

說白了,台灣要求的對等,其實是奢望;北京政府真正尋求對等的,只有美 國。習近平早在二○一三年在加州陽光莊園與歐巴馬會談前後,就提出「中國不再故作謙虛地聲稱自己僅是一個開發中國家了。」「當然身為大國,有其及身而榮的 光輝,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習近平在大閱兵後訪美,姿態與自我期許自然又比一三年上任之初,更為高挺了。習在一三年七月訪美,九月就提出「新絲綢之路經 濟帶」政策(簡稱一帶),十月提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政策(簡稱一路),之前未曾與歐巴馬打招呼,之後更提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美國明著幹,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雖然謹慎不衝突,卻有不斷升溫的競爭壓力。

變局三》中美競爭升溫

陸克文:雙方得用「心」 溝通澳洲前總理陸克文是精通中文與北京政壇的中國通,他在今年三月TED的溫哥華論壇中,演講《中國和美國注定要發生衝突嗎?》陸克文引用雅典與斯巴達等 歷史事件,以及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教授艾里遜(Graham Allison)的研究,探討從西元一五○○年來,十五個新崛起國家與原有超級勢力的國家之間的關係,艾里遜的研究顯示,十五個案例中,有十一個最終以 「毀滅性的戰爭收場」。

陸克文說,雖然有人認為目前已經達到經濟相互依賴、全球化的新世紀,人類不會走上戰爭的老路,但他也提醒,經濟歷史 學家認定的全球經濟整合與全球化的最高點,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一九一四年。陸克文提醒中美兩國的領袖,大國崛起過程中發生劇烈衝突的危機的確存 在,除了雙方理性的談判(用腦)外,還必須用心。

西方國家對於習近平並不友善,雖然習近平在大閱兵中高喊和平崛起與裁軍,但美德法義英等國 領袖全數缺席閱兵與國宴,西方媒體也以爭議性的字眼來報導天安門大閱兵。習近平與他的領導班子希望打造康熙乾隆盛世,《經濟學人》卻早在一三年五月就以穿 著黃袍的習近平當封面,以「Let’s party like it’s 1793」(習將重演一七九三年歷史)作標題,為習近平政權下了注解。

一 七九三年是乾隆盛世(乾隆五十九年),GDP(國內生產毛額)占全世界三分之一,是世界第一強國,法國還在大革命亂黨中飄搖,路易十六國王的人頭才剛剛被 砍下來。英國特使馬戈爾尼帶著女王的聖旨,千里迢迢來到北京,卻因為不願雙膝下跪而被乾隆皇帝轟出紫禁城,開啟了隨後中國百年屈辱的序幕。

《經濟學人》總愛臧否各國領袖,只是用一七九三年讓習近平大觸霉頭,也算夠毒辣了。兩年前的這篇封面故事擔心:「中國從被殖民國家搖身一變,成為迫切想與日本一決雌雄的惡霸,會對這一地區,包括中國自己,帶來嚴重損害。」如今,在抗日大閱兵之後回頭看這篇文章,特別有感。

中國倒是認為習近平跟雍正皇帝很像,雍正在一七二二年即位,比一七九三年早了七十一年,創造了滿清盛世。《雍正王朝》作者二月河說,對於外界經常將習近平與雍正皇帝相提並論,「我沒有異議」。

雍正掌權之後,與能幹的十三弟(如今是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結盟,以反腐敗徹底摧毀大老虎年羹堯的勢力(如今是中央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重慶市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以文字獄箝制異議分子,勤政廉潔肅清吏治,設立完全集權的軍機處(習將所有權力一把抓,完全集中)。

習近平上任的種種作為,與雍正的鐵腕幾乎如出一轍。

大閱兵之後將訪美

歐習會讓人期待

《經 濟學人》用乾隆鎖國來罵習近平,實在有欠公允,因為就在大閱兵之後,習近平就將出國訪美,預定九月二十一日從北京出發,在美國有七天行程,從西雅圖入境, 參加比爾蓋茲的晚宴。二十四、二十五日在華盛頓與歐巴馬會面,二十八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同場的還有歐巴馬、俄國總統普丁、朴槿惠等。

習近平訪美正處於極為微妙的時刻,特別是全球金融市場因為美國聯準會的升息,以及中國人民幣匯率貶值政策,被搞得七葷八素。金融動盪之外,美國帶頭抵制閱兵,讓歐習會一開始就蒙上了陰影。

大 閱兵之前,歐巴馬派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先到北京傳達訊息,習近平帶著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自兼主席)范長龍會見萊斯。萊斯在後來的公開聲明說,中美兩國在留學生與觀光簽證、軍事交 流等,取得了相當的進展。另外,據了解,中國前駐美大使楊潔篪則在另一個場合中再度提醒萊斯,中國對於建立「新大國關係」的期盼以及規畫。

二○一五年九月三日的天安門大閱兵,肯定會成為不斷被提起的歷史事件,習近平的左手敬禮,看似無厘頭,其實正是包括對台關係在內大變革的總成。習近平與歐巴馬的會面,中美兩國能否如陸克文所期待的「送暖、交心」,緩和日益升高的緊張對立,將是影響全球每一個人的重大事件。

撰文 / 張向東(北京傳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34

最高檢出臺新規強調“誰違法審批誰擔責、誰違法辦案誰擔責”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016

(新華社/圖)

12月18日,據新華網消息,為進一步規範檢察機關司法辦案活動,加強內部監督制約,及時糾正辦案中發生的違法行使職權問題,最高檢日前出臺新規,強調“誰違法審批誰擔責、誰違法辦案誰擔責”。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檢察機關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糾正、記錄、通報及責任追究的規定》首先明確了18種情形為違法行使職權行為,主要包括:

侵犯舉報人、控告人、申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剝奪、限制訴訟參與人人身自由的;違法剝奪、限制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的;違法采取變更、解除、撤銷強制措施的;違法使用武器、警械警具,或毆打、體罰虐待、侮辱訴訟參與人的;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的;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未按規定同步錄音錄像的;隱匿、毀棄、偽造證據,違背事實作出鑒定意見,或使無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的;非法搜查,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不回避的;未依法依規保障律師執業權利,阻礙律師履行法定職責的;違反法定程序幹預辦案的;私自會見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友、利害關系人的;為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友、利害關系人打探案情、通風報信,或者泄露案件秘密的;利用檢察權或借辦案之機謀取個人利益的;越權辦案、插手經濟糾紛,利用辦案之機拉贊助、亂收費或占用房產及交通、通訊工具的;未依法對訴訟活動、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行為履行監督職責,造成不良影響的;其他違法行使職權的。

《規定》要求,檢察院辦案部門負責人發現本部門和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應當依照規定予以糾正並記錄;檢察人員發現本部門和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應當及時報告部門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分管副檢察長發現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應當責成辦案部門依照規定予以糾正並記錄。

《規定》要求,檢察院發現違法行使職權的應當及時處理,不得隱瞞、包庇;檢察院對投訴、舉報反映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應當建立登記和及時分析制度;檢察院對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發生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應當全面如實記錄並存入司法檔案,有關調查處理情況進行內部通報,必要時向社會公開。

《規定》明確,將根據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事實、情節、後果及紀律和法律規定,給予相關人員責令檢查、通報批評、暫停職務、責令辭職、調離檢察機關、辭退、紀律處分等程度不同的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加大了問責力度: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發生嚴重違法行使職權問題的,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38

台新金彰銀爭議 重回政治解決 法院「有判無解」 歹戲恐再拖一年

2015-06-09  TWM

眾所矚目的彰銀經營權爭議案,在五二○新政府上台前夕宣判, 但結果似乎還是回到原點,這樁走了十一年的金融聯姻,還有哪些關卡需要克服?

延宕十一年的彰銀經營權爭議案,訴訟結果日前出爐,台北地院判決台新金與財政部間「契約關係存在」,但駁回台新金提出改派彰銀董事為台新金代表與損害賠償要求;外界解讀,法院給予台新金與財政部各打五十大板的判決結果,讓這齣金融圈史上最長壽的連續劇依舊無法落幕,最後鹿死誰手,還得比拚誰的氣長。

這裡所謂的「契約關係」,指的是「財政部在台新金仍屬彰化銀行最大股東之期間內,不得妨礙台新金指派之代表人當選彰銀全體董事席次過半數之董事席次」;對此,台新金發言人林維俊表示,這證明台新金依據二○○五年公告及公函,來主張與財政部間具有民事契約關係,是成立的。

「公民併」 將是觀察指標林維俊拿出當年的公告指出,「財政部同意支持所引進之金融機構取得彰化銀行經營權」,○五年公函並載有「增資完成後,經營管理權移由該策略投資人主導」、「本部(財政部)持股在未出售前,如得標投資人仍為最大股東者,本部將不改變由得標投資人主導該行經營權之政策」。

彰銀方面,則認為判決結果不會影響目前董事會結構,由於法院已判定財政部對台新金所負起的契約義務僅屬一次,且財政部早於彰銀○五年股東臨時會董監事改選已完全履行,所以駁回台新金控有關「移轉彰銀經營權予台新金控」的請求。

至於另一主角財政部,雖負有「不能以所持股權妨礙台新金控經營權主導地位」之約,但法院認定財政部於彰銀一四年股東臨時會董事改選時並無任何違約情事,而本刊致電財政部次長吳當傑,對於判決結果看法,他也僅表示,尊重法院判決結果。

目前看來,「一個判決,各自解讀」的結果,似乎無法幫台新金立刻拿回經營權,因此,翻轉這場延長賽結局的關鍵,很可能落在明年六月登場的彰銀董監改選,不過,這段期間仍有幾個指標可供觀察。

首先是準行政院長、○五年台新金取得彰銀股權時擔任財政部長的林全態度。一位美系外資分析師指出,任何財經政策一定是「由上而下」推動,相對於財政部或彰銀的意向,林全的態度更是關鍵,而新政府是否會推動「公民併」則是觀察指標。

如果新政府有相關動作,在法院已判定台新金與財政部存在契約關係之下,台新金取得彰銀經營權自然更有水到渠成的氛圍加持。

新政府傾向「去家族化」

往下一層看,是明年彰銀董監改選時,財政部在「徵求委託書」上的態度。儘管這次判決中,法官認定財政部在本屆彰銀改選時大張旗鼓、以小博大徵求委託書的方式「並未違約」,但事實上當時財部此舉招致許多公司治理專家的批評聲浪,新政府上台後將如何面對這個棘手問題,將是關鍵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將就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施俊吉曾對外表示,民營金融機構購併公股行庫並非不可以,但有意購併泛公股的民營銀行,必須「去家族化」,包括增資、引進大眾資本,政府才可能考慮。這個說法,似乎直指台新金。

同一時間,台新金在四月二十八日宣布發戊種特別股、己種特別股,目的除了因應丁種特別股贖回,強化資本適足率,呼應主管機關打亞洲盃政策充實銀彈,台新金表示,其中的己種特別股,的確會有稀釋原股東持股的效果。

此舉是否剛好「吻合」新政府期待,其實頗耐人尋味。

除此之外,龍巖董事長李世聰未來向哪邊靠攏?則是另一個變數。

目前台新金持有二二.五%彰銀股權,預期未來不排除向金管會申請提高增加股權投資,或與目前持有彰銀約九%股權的龍巖集團董事長李世聰合作。不過,外界相信李世聰還是會觀察新政府態度,以決定要將手中的票投下哪一方。

然而在不少外資眼中,真正對台新金股東最好的結果,反倒是將彰銀股權全部出售。瑞信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許忠維表示,台新金若能成功出售彰銀持股(預估價值逾三二○億元),將從「資本不足」變成「資本充足」,更重要的是,自此甩掉這個具有高度政治挑戰性的燙手山芋。

當然,還有一種最壞的情況就是維持現狀,不僅台新金的資金依舊進退兩難,在面對同業紛紛大手筆展開亞洲盃海外購併的此時,從○五年撐到現在的台新金還可以再拖多久?都是外界最關心的焦點。

○五年,台新金以三六五億元併彰銀,一度被視為「台灣金融史上最大豪賭」,這個豪賭將如何演下去,皆考驗著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的智慧。

撰文 /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22

考拉FM“一上午”完成大裁員,是業務轉移,還是移動電臺新一輪寒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4/156308.shtml

考拉FM“一上午”完成大裁員,是業務轉移,還是移動電臺新一輪寒冬?
娛樂資本論 娛樂資本論

考拉FM“一上午”完成大裁員,是業務轉移,還是移動電臺新一輪寒冬?

考拉這次大規模裁員,會是移動網絡電臺新一輪寒冬的先兆麽?

考拉FM,這個曾被譽為“音頻七雄”之一的移動電臺,幾乎只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完成了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

今天,小娛偶然發現一位考拉FM的編輯在朋友圈發了離職的消息。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並不是一次主動離職,而是考拉裁員,“整個考拉音娛中心全被撤掉”。

分析這次人事變動背後的原因,其實邏輯並不難理解。一方面是音樂版權費用高,跟移動音樂APP相比,移動網絡電臺的音樂並不具備更大的優勢。

640.webp (27)

另一方面,在考拉FM營收有限的情況下,砍掉占成本比重達9%的音娛板塊,可以把更大的精力和資金,重點用在發展車載音頻的研發和實驗上。

對於考拉來說,整個車聯網上考拉算較有先發優勢的,比如其上遊端背靠的是車語傳媒,有交通電臺廣告代理、整頻運營兩項業務(據悉已是傳統廣播的前三);下遊端在車聯網中(消費場景端),又與十幾家汽車廠商達成了合作。

但是,目前車聯網的盈利前景,受制於硬件條件,仍遙遙無期。

事實上,這樣的窘境並不僅僅發生在考拉FM身上。版權混亂,盈利難,模式同質化,為商家導流困難,需要大規模燒錢做推廣……幾乎是這個行業普遍的問題。包括喜馬拉雅、蜻蜓、荔枝等在內的巨頭也未能建立起自身的“護城河”。甚至在去年,幾家音頻巨頭頻頻爆發數據疑似造假事件,也引發了資本圈的擔憂。

一位朋友戲稱,移動網絡電臺江湖最大的看點不在於誰堅持到最後,而是誰先出局。那麽,此次考拉裁員,是“棄卒保車”的高明策略?還是意味著移動電臺新一輪寒冬?

堅持“性價比”,考拉裁員40位左右

如果你身在文娛行業,今天的朋友圈應該看到不止一位考拉編輯離職的消息。在這次離職之前大概一個星期,考拉FM在北京的公司剛剛換了新的辦公地址,從廣渠門搬到了中關村。

一位從考拉離職的員工向娛樂資本論透露,裁員的事情非常突然,“早上剛剛通知,中午就開始排隊填寫各種離職表格。”

關於這次裁員,小圈子里的說法很多,有人說,裁員範圍包括後期、技術、產品、渠道、設計、推廣等各個部門,人數在八九十人左右;也有人說,考拉FM只解散音娛中心,已有的音樂節目保持不動,但停止所有新的音樂娛樂合作項目。

一位與考拉有版權合作的音樂公司表示,目前,新的音樂節目確實上傳不到考拉上去。另一方面,音娛中心是負責音樂娛樂方面自制的部門,此舉,是否意味著考拉FM今後大量自制節目都不做了?

娛樂資本論聯系到考拉FM,對方工作人員表示,音娛中心確實不存在了,但考拉的幾檔王牌自制節目,《二貨一籮筐》,《不亦樂乎》等仍在正常制作和更新,其他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內容和產品部門今後將統一劃歸為運營中心。“人數沒有大家傳的這麽多,大概是40多人,而且我們從來都沒有下達要停止跟任何第三方音樂和娛樂公司合作的命令。”

但能確定的一點是,這是考拉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娛樂資本論今天聯系到考拉FM CEO俞清木,他表示,這次人事調整的原因主要是考拉第一步後臺搭建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優質的內容不一定要自己做,“關鍵看效率、看性價比”。

裁撤部門占總成本9%,裁員是考拉開源節流之舉?

站在考拉的角度,這次人事調整調整其實是由重媒體轉為重平臺運營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未來移動電臺不再利用自身的人力進行內容生產,而是與第三方內容平臺合作。考拉內部人士透露,這個戰略的調整也是高層不久前才提出來的,至於裁員,是兩個星期前才做的決定。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裁員是考拉在營收有限的情況下,采取的開源節流措施:砍掉一部分花錢的板塊,集中優勢主攻重點業務。

640.webp (28)

在所有移動互聯網電臺的運營中,PGC、UGC和版權費用都是重要的內容支出。根據小娛了解,考拉音樂版權的成本是所有內容版權中支出最多的板塊,占整體版權費用的大概30%,而內容版權方面的支出又占整體成本30%左右,也就是說,音樂版權的成本占總成本接近9%。這對於考拉來說,這應該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能砍掉這部分支出,將節省下一筆客觀費用。那麽,節省下來的這部分費用接下來要用在哪里呢?答案是車聯網。

之前,當娛樂資本論專訪俞清木時,對方表示考拉在2014年已經布局車聯網方面了,目前已與國內10幾家汽車廠商達成車載音頻合作。對方也表示融資的所得將主要用於此處。當然,這也和考拉FM脫胎於車語傳媒,以及俞清木本人在汽車領域有比較深厚的資源有關。

但在早期產品中,考拉FM主要是前裝車載移動音頻設備,這需要從汽車設計和研發階段就同步進行研發,一直到汽車出售,這期間需要至少3年的時間,甚至四五年也很正常。

在這期間,考拉的這些產品不僅沒有營收,而且還要為開發產品負擔兩到三位工程師的人力以及研發成本。按照3年的時間計算,最少需要支出1000萬。“在觀察到汽車後裝市場,尤其是智能後視鏡的發展,目前,考拉也在逐漸加大後裝市場的投入。”上述考拉內部人士稱,目前,考拉正在進行下一輪融資。

移動互聯網電臺迎來新一輪寒冬?

640.webp (29)

缺錢,難盈利,不僅僅是考拉FM這一家的困難,而是整個移動電臺江湖的縮影。在這個行業內,包括喜馬拉雅、蜻蜓、以及荔枝等這樣的巨頭也還處在燒錢的階段。大家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移動網絡電臺還處於圈地時代,還不到談盈利的時候。”

關於移動電臺如何賺錢,業內普遍認同兩種方式:一是植入廣告;二是VIP增值服務。

前者就是最常見的:電臺APP進入前的開屏廣告頁面,應用最下角的Banner宣傳以及音頻廣告植入等;後者指的是,用戶若想聽無廣告或更高質量的音頻便要付費增值訂閱。

但和視頻市場一樣,兩種盈利模式操作起來阻力重重。除了用戶日活基數的問題以外,“在移動臺電做廣告,究竟是互聯網廣告,還是廣播廣告?”這個問題也讓廣告商大為頭疼。移動電臺這種“混血”身份,讓廣告商在財務上難以進行精準把握。

因此,車聯網就成為了移動電臺最想突破的一個點,在小娛看來,車載第四屏,毫無疑問是一個蘊藏萬億市場的掘金點。因為出於安全因素,圖文視頻都不適用車載場景,人們最主要、核心的訴求都需要通過語音交互來實現,音頻將成為車上不可或缺的一大入口。

只是,即便現在幾家電臺都把車載市場作為新的掘金點,但各家電臺內容同質化嚴重,大多數移動電臺企業只是將現有的APP載入車載系統,而節目內容並未重新打磨加工。

一位業內的朋友這樣分析當下的移動網絡電臺局勢:在缺乏盈利的情況下,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先後完成融資排隊上市,“不過證監會那里排隊上市的公司估計已經排到2018年了”、“在移動網絡電臺江湖,最大的看點不在於誰能堅持到最後,而是誰先出局。”

那麽,考拉這次大規模裁員,會是移動網絡電臺新一輪寒冬的先兆麽?

考拉FM 裁員 資本寒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787

多地出臺新標準劍指“毒跑道” 能否還孩子安全的運動場地?

近年來,校園“毒跑道”事件層出不窮,引發全社會高度關註。為確保塑膠跑道原材料、施工流程、質量檢測等有據可循,湖南、深圳、上海、浙江等地已陸續出臺地方標準。新標準能否堵住“毒跑道”進入校園的漏洞?如何才能還孩子安全的運動場地?

“毒跑道”暴露相關標準缺失 多地制定新“地標”

今年以來,常州、成都、沈陽、北京等地陸續曝出校園“毒跑道”事件,經過媒體追蹤報道,“毒跑道”背後隱藏的一些問題被陸續曝光。而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毒跑道”事件的深層次問題是相關立法空白、技術標準滯後。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頒布的塑膠跑道的質檢標準有《合成材料跑道面層》和《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第6部分:田徑場地》等兩項國家標準,但這兩項國家標準只是“推薦”並非“強制”標準。

“相關國標中對跑道面層中的有害物質限量做了規定,但目前來看涵蓋的檢測內容太少了。而且該標準仍舊是對跑道面層的檢測,而非對跑道空氣的檢測,更無法評估陽光暴曬後跑道將釋放多少有毒害氣體。”清華大學化學系基礎分子科學中心博士生顏磊說。

“毒跑道”事件發生後,目前,已有湖南、深圳、上海、浙江、江蘇等地陸續出臺了劍指“毒跑道”的地方標準。

今年5月,深圳市發布塑膠場地的工程建設地方性強制標準《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質量控制標準》(試行),涵蓋了材料控制、施工質量控制、工程監理、工程驗收等多方面。要求合成材料面層施工嚴禁使用含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溶劑。

在浙江,7月2日正式發布的“浙江標準”還配套出臺了《合成材料運動場地現場氣味評價方法》。上海近期也連續出臺塑膠跑道團體標準《學校運動場地塑膠面層有害物質限量》和《關於加強本市基礎教育學校塑膠場地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打出捍衛校園健康的“組合拳”。

參與制定《湖南省體育設施建設協會塑膠跑道建設質量標準》的湖南省體育設施建設協會會長李宏武告訴記者,“湖南標準”主要對協會旗下近70家會員單位形成約束,這些單位包括塑膠跑道的材料、生產、施工方,在湖南塑膠跑道的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

圍堵“毒跑道”入校園 地方標準有哪些新內容?

記者采訪發現,相較於現行國家標準,新出臺的地方標準提高了校園塑膠跑道的相關指標,明顯擴大了有害物檢測範圍,並且對進場材料、施工過程、跑道成品等各環節都明確了必須檢測和監管的內容。

——擴大有毒害物檢測範圍。目前關於學校運動場地合成材料面層有害物質限量的技術指標,國家現行標準明確檢測的為苯、甲苯和二甲苯總和等7個指 標。“深圳標準”引入了對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率(TVOC)等限量標準。“浙江標準”也新增了TVOC、甲醛釋放率2個指 標。

各地新標準除了擴大有毒害物檢測範圍,還對現有國標中的相關檢測指標進行了提升。根據一些地方標準,塑膠跑道甚至“接近室內地毯標準”或“啃咬也可以保證安全”。

——引入“氣味評價法”強化管理。雖然“是否有毒、毒性如何”需要準確的實驗數據,但也不能忽視異味問題。因此,“上海標準”強調了對有毒有害 物質釋放量,尤其是對暴曬情況下釋放量的考量。浙江則建議學校在室外溫度較高時,可在上、下午課前分別對合成材料運動場地氣味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為3級及 以上的暫停使用。相關評定小組由身體健康的在校教師、學生家長或校外專家等5人擔任。

——叫停“低價招標”,明確各環節檢測內容。浙江、上海、深圳等地標中明確要求,原材料進場要進行複核、檢測,甚至每批次均須見證取樣。竣工驗 收前,在監理、建設和使用單位見證下,或由學校邀請家長、教職工代表等共同對合成材料面層成品取樣,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相關檢測,不合格項目 不得竣工驗收。

值得註意的是,“深圳標準”還叫停了之前塑膠跑道采購項目普遍通行的“最低價法”定標的招投標原則,規定使用財政性資金建設的場地面層工程,工程承建商的招標采購不得簡單以“最低價法”定標,使用社會資金建設的也可參照執行。

——建立市場準入和黑名單制度。除了在檢測方面高標準、嚴要求,上海等地的地方標準還明確要求建立“學校塑膠場地施工企業黑名單”制度,將違法 違規情節嚴重的施工企業列入“黑名單”,並適時向社會公告。深圳對於塑膠跑道面層因有害物質檢測不符合規定而需拆除的,場地面層工程的承建商和監理單位由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政府采購主管部門納入企業誠信不良記錄。

“新標準的出臺必將對問題跑道進入校園起到積極的遏制作用。”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檢驗技術研究所裝飾材料檢驗部主任趙敏認為,隨著新規的全面實施,塑膠跑道的質量將受到嚴格控制,劣質低價跑道中標的現象將有明顯改觀。

強化監管敦促落實 避免新規落地“紙上談兵”

輿論普遍認為,進一步加快完善、修訂國家標準,強化標準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強制性,是堵住“毒跑道”進校園的重要保障。

深圳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介紹,一些應用到學校合成材料運動場地上的新材料,可能其含有或能揮發出列表限定之外的新的有毒害物質,建議有關部 門分析研究,推出與時俱進的科學的國家環保標準,“孩子們的跑道接連出現問題,不完全是因為沒有國家標準,塑膠跑道生產企業也不是做不出來好東西,而是因 為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導致標準沒有嚴格執行。”

“還要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李宏武說,要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把好施工單位的入口,專業項目要由專業公司承擔,避免層層轉包。同時,監管方必須是業內專家,而不是隨便一個監理公司。

李宏武介紹,湖南省教育後勤協會和湖南省體育設施建設協會聯合設立了專家評審組,對具有體育運動場地建設資質的單位進行了專業評審及相應的業績 核查,同時報湖南省教育廳備案,聯合向省內各級學校推薦了11家有資質、有能力的施工單位,作為選擇“2016年度體育運動場館建設單位”的參考。

另外,一些參與制定地方標準的業內人士坦言,“毒跑道”“毒操場”等接連出現,暴露了從市場到監管的諸多缺陷,背後除了缺乏強制標準等問題外,相關職能部門監管缺位、歸口管理模糊等也需要重視。

不少專家及業內人士建議,目前對於塑膠跑道等學校合成材料運動場地建設和使用,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管體系和詳細方案,明確教育、體育、住建、環保等相關部門的責任分工,建立多方聯動、各司其職的監管體系,並加大責任追究力度。避免出現“有標準難落實”等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