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之見:過度自信=固執 黃國英


2010-05-16  AD





 

最近觀摩行家投 資講座,表達能力一流,說服力超強,但過度自信的表現,如果細心細味,便會發覺等同頑強的固執,這種性格對於投資管理會是超級大忌。今次主要收穫,是警誡 自己要適當抽離,將演講和炒賣時的心態分得清清楚楚,否則講座是動聽,輸到嘔血生意一樣要執笠。

舉個例子,講者看淡工業股,和幾個月前在媒 體發表的意見一致,偏偏最近幾個月,工業股卻大幅跑贏大市。當然看淡的話,越高越淡是十分正常,但分析卻未提及市場表現偏差的理由,這種我啱你錯的態度會 鑄成大錯。人總會犯錯,而市場亦永遠比所有人更聰明,錯了幾個月,至少也要細心分析對手推高工業股的原因。

在馬場中,亦經常可看一些固執的 例子,以前蔡約翰訓練的「勇士」,出道頭幾場恍如新生短途馬王,但最後一場勝仗非常驚險,已知實力有疑點,其後要一輸再輸,才令捧場客死心。今季類似的例 子,則有「齊歡唱」。其實香港三、四班短途水準值,一匹有銳氣有些能力的新馬,初期連捷連升並不太難,往往令人過份憧憬是下一匹「精英大師」或「蓮華生 輝」,近兩年卻只出了一匹「鳥語花香」。

以馬喻股,是想說明長線看法不外藉口,隨時輸死人,工業股今年的升幅,到底是炒落後,還是實質上有 基本因素支持,業績後自有分曉,盲目不理市場中期走勢,死守長期看法,到覺得要認錯的時候,可能和大注買「勇士」「齊歡唱」朋友一樣,早已遍體鱗傷。

文: 黃國英

豐盛融資董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91

職場快富》歐宏杰遠離舒適圈 快速累積知名度 從自卑走向自信 關鍵在「態度」

2012-1-9  TWM

歐宏杰將寫作與金融專業知識結合,迅速在職場上躥起,並利用工作空檔,替財經媒體寫專欄,打開知名度;三十 四歲就當上寶來證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他過人的毅力與恆心,成功地將最初的自卑感,化為超越的力量,打造屬於自己的快富人生。

撰文•歐陽善玲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卑感;有人隱藏著自卑過日子,但也有人利用自卑,鞭策自己。歐宏杰,大學念的是新聞,非財經相關科系,卻在三十四歲當上寶來證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駕馭自卑,是他踏上「快富人生」道路最初的動力。

「大學時代,我就待過電視台、廣播電台。在這些地方工作,我並不開心,也沒有熱情。仔細評估過後,我發現 自己對閱讀、寫作有興趣,對賺錢有熱情,兩者合而為一,最好的工作選擇,就是證券研究員。」截長補短    找到 利基舞台歐宏杰說,雖然後來順利進入券商,但部門同事個個頭頂著高學歷光環,不是財金相關碩、博士,就是留 洋回來的。「相形之下,我對自己的學歷有些自卑,等於起步就矮人一截。在強大的危機感下,我知道要在這一行 立足,就必須盡快建立專業,以長補短。」首先,在建立專業部分,歐宏杰採取「雙管齊下」方式。一方面犧牲假 日、埋首苦讀,考取多項金融證照;另一方面,他重回校園進修、念EMBA,彌補學歷不足。

再來,歐宏杰充分發揮自己的寫作專長,利用新聞科班訓練,結合金融專業知識,為自己創造利基。 歐宏杰表示,「我喜歡打排球。球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可發揮不同功能。像有的人發球很厲害,但接
球就不一定行。其實,職場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如何才能取得上場資格,讓老闆注意,第一步就是要讓自己某部分變得很強,難以取代。」歐宏杰比喻,如果殺球很厲害的人,就應該專心做好殺球的角色,不斷磨練更高超的技巧。職場也是如此,要把自己變成重要的螺絲,得培養「非我不可」的能力。

因為是自己是新聞科班畢業,歐宏杰認為,相較其他金融專業較強的同事,從文筆中展現自己的特長,是建立不 可替代的好方法。「當研究員的時候,主管規定我們一周交一篇報告,我就交三篇;報告內容,我會強迫自己一定 要有別於一般觀點,從不同角度切入;簡單地說,就是把報告做到盡善盡美,而且要比規定的時間早一步交到主管 手裡。」歐宏杰為自己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很快地被主管看見。老闆交付給他的工作,也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多
,愈來愈重要。

他在券商的前三年,創辦了︽國際投資月刊︾,定期向市場發表研究成果,為公司專業形象加分不少;後來,老 闆希望透過出書方式,建立品牌知名度,同時達到教育市場目的,他挾其寫作優勢,也成為老闆心中執行這項任務 的不二人選。
找到自己的利基,趁勢發揮,歐宏杰在短短四年內,就爬到產品研究經理的位置。 隨著職位變化,老闆交辦的任務重要性逐漸顯現。歐宏杰表示,「二○○三年六月,寶來投信發行的台灣五○指數基金掛牌,這是國內第一檔ETF,台灣投資人很陌生。為了能在預定時間順利上市,掛牌前整整一年的時間,我只休了一天假,就連除夕都在公司加班!」金融商品有別於一般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交易買賣時,需要以條理清晰、化繁為簡的方式,將商品「料理一番」,讓無形的東西變得具體。就某種層面來看,財經媒體工作,即是擔任金融機構與投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而歐宏杰則因為受過新聞專業訓練,能快速掌握媒體需求,自然而然就
成了公司與媒體之間對話的窗口。

向老闆申請外派    建立國際觀○四年,歐宏杰擔任國際金融部對外市場策略發言人,多了很多時間與媒體接觸。 他抓緊機會,與主要平面媒體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積極替公司增加曝光度。也因為合作經驗愉快,不少媒體開始找 他寫專欄,個人知名度也伴隨著公司成長,能見度大增。到○五年,他已從當年那位自信不足的研究員,變成可獨 當一面的產品總監。

但,歐宏杰並不滿足於現狀,腦中不時浮現一些想法,「金融業是國際事業,趁著年輕,應該要多學、多看」。 抱著「現在不學,以後就沒力氣學」的心態,歐宏杰鼓起勇氣,把心一橫,向老闆提出外派申請,決定去海外見世面、培養國際觀,強迫自己遠離「舒適圈」。

○五年,歐宏杰調派至寶來證券香港期貨部,新的環境、新的業務、新的合作團隊,讓他再次上緊發條。 為了快速融入香港市場,歐宏杰回到最初犧牲假日、埋首苦讀的日子,一鼓作氣,將香港證券相關證照全部考完
。他的工作內容,也從產品開發、市場策略到自營操作,幾乎是朝全方位金融人才方向發展。

善用「記時本」    搶先一步掌握未來「別看我來香港不到四年時間,就當上董事總經理,這當中的過程,我真的很努力!」三十七歲的歐宏杰,臉上紋路不多,但卻有著一頭花白的頭髮。他以緩慢、溫和的語氣說:「如果要問 我,為什麼能升遷得這麼快,我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就是『態度』。」他解釋,這聽起來好像很籠統,但好的態度,包括即使老闆要求不合理,也不會輕易說「不」;對公司、主管不要只會抱怨,而不提供具體建議。「我和同儕 相比,最大不同地方,是我比較會站在老闆立場想事情,從勞資雙方中取得一個平衡點。另外,我也常從未來角度,思考工作方向,這樣老闆就會覺得,你比其他人更具有前瞻性。」舉例來說,一二年有哪些地方要進行國會、總 統選舉;歐洲主權債到期的國家有哪些?分別在幾月到期?另外,例行性事務包括,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開會日 期,中國兩會時間,也都要清楚掌握。「既然一定會發生這些事,那就要事先做好準備,以快速反應市場變化,掌 握未來方向。」歐宏杰說,自己有一本「記時本」。「我會把所有要做的事,都記錄在行事曆上。但我不叫它是『 記事本』,而是『記時本』的原因,是我會在每件該做的事情旁邊,壓上預計完成時間,然後每天檢視、註明達成 率;每周或者每月,再針對沒有如期完成的部分,進行一番檢討。」歐宏杰舉例,假設在月底之前,要找到五名業 務,那麼月初先找到了兩名,達成率就是四○%。

另外,歐宏杰也透過日常生活訓練,為職場加分。「邏輯思考是職場成功重要關鍵。像平常與家人、朋友玩牌時,就可趁機訓練自己的記憶力或算牌能力,強化邏輯。」歐宏杰將寫作與金融專業結合,迅速在職場上躥起,他過人的毅力與恆心,成功地將最初的自卑感,化為超越的力量,成為金融界的最佳典範之一。


歐宏杰 出生:1974年 現職:康和香港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經歷: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學歷:政大EMBA、文化大學新聞系著作:《香港期貨期權投資解碼》、《交易所買賣基金投資解碼》等十餘本

歐宏杰的快富人生5心法

1. 強化自身優勢,創造難以被取代的地方。

2. 提升溝通力、執行力,讓團隊合作更順暢。

3. 即使老闆的要求不合理,也不會輕易說「不」。

4. 善用「記時本」,做好時間控管。

5. 利用閒暇玩牌時間,訓練自己的記憶力與邏輯力。 職場滾雪球黃金6年
研究員變身董事總經理

2003年 2003年

1. 念EMBA在職進修,提高競爭力、拓展人脈。

2. 取得多項金融證照。

2004年 產品研究經理固定在多家財經媒體寫專欄,大量出版相關書籍,快速累積知名度。

2005年 產品總監 積極爭取海外職缺,建立國際觀。
2006年 副總經理 發展新業務,擴大學界、業界交流。
2009年 董事總經理

開發代客操作業務,規模達1.8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9

暴發戶的自信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31.html

我認識一個「暴發戶」朋友,咀臉好討厭。

響未「暴發」之前,呢位朋友其實為人OK既,只不過,響落難既日子裡面,被比他有財有勢既人欺壓得好厲害,不斷被人看扁,心中有氣。後來朋友籍住一次偶然既機會發左達,佢既人生從此就改變。

「暴發」係blessing,亦係咀咒。「暴發」之後,朋友要同過去既自己劃清界線,由生活習慣去到日常跟其他人相處,都變得恃勢凌人。一副「我大把錢俾」既模樣。稍有不合自己意思既事,就大吵大鬧,惡形惡相。從前我所認識既那位謙厚忍讓既朋友,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呢位朋友,來自國內。

人會變,至於變既程度,可以大到你唔相信。然而經歷這種「暴發」過程既國內人,我相信其實為數不少。呢一堆「暴發戶」,有幾多係屬於會響廣東道橫行既呢?

*****

我成日有個諗法:人之所以會惡形惡相,好大程度上係因為欠缺自信心。你認為人地唔俾面你,心裡面總係覺得人地睇你唔起,於是你就會死命裝出一副惡形惡相既 面孔,去「主動」話俾人聽,你係一個「需要被尊重」,與及「不應被睇小」既角色。呢個pattern,唔係淨係apply響國內遊客身上。事實上,同樣既 事情,響好多本地既辦公室,甚至親朋戚友既圈子裡面亦時有發生。

問題係,惡形惡相通常換唔到真正既尊重。你若但求即時拿點著數,人家礙於你響大庭廣眾既地方發爛渣,為左唔好阻住做生意,給你一點著數多少屬無可奈何。然 而真正既尊重,你卻永遠得唔到手。有錢固然唔係大晒,但好多「暴發」左既人,仲係唔明白,點解自己咁有錢,都硬係一次又一次地得唔到自己認為「應得」既尊 重?佢地以為,可能只係人地「唔清楚」佢原來有幾多錢,於是不斷做更多既事,希望讓人知道自己係真係好x有錢,點知,越做,就越樣衰。

當自己心底裡面,其實仲有少少睇唔起自己既時候,查實外人又點會尊重你呢。要贏得尊重,通常越惡,越輸。要大聲夾惡先能換來尊重,係因為你仲未夠班囉。

*****

我其實好唔鐘意,話香港要依賴大陸去support才可以生存既呢個講法。香港係一個幾百萬人口既城市,而大陸係一個有十幾億人口既國家。大家根本就唔係同一個層面既東西。正如你會唔會話,紐約要依賴美國先能夠生存,又或者倫敦好依賴英國去support?

然而每個城市都有佢既獨特性,而呢d獨特既地方,造就左佢地響國家/地區、以至世界裡面不同既角色。冇話邊個support邊個既。我亦討厭果d懶係識時 務既人成日話,阿爺係大我地係細,所以咩野都要與以遷就既講法。傻啦,宜家唔係咸豐年,唔係仲有皇上同奴材之分既年代。一個城市既獨特性,係有實質既利用 價值既,大家互惠互利遮。然而我最頂唔順,有部份人主張要處處改變自己迎合大陸。please,有朝一日你改變到自己同是但一個國內城市一模一樣,一d獨 特性都冇果陣,你就真係一文不值啦。

*****

有關狗…

我響度諗,如果有日行街,響你腳邊出現左隻狂吠既傻惡犬,你有冇需要為呢條狗動氣?

一生人要動氣既事情好多,但下下都要動真氣,自己辛苦得黎又傷身。至於選擇「邊d氣先要動」既準則,我就傾向先睇一睇,激怒你既到底係個咩水平既人囉。如果,激嬲你果條友(…又或者係果條「狗」)根本係個水平甚低既生物,唉,就勞氣都慳返啦。

雖然,有d惡狗真係樣衰到「欠揍」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41

梅耶爾對技術女啟示:聰明自信就有機會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17768.html

梅耶爾是谷歌的第20號員工,曾負責谷歌搜索引擎界面、Gmail、谷歌News和iGoogle,現在剛被任命為雅虎總裁兼CEO。梅耶爾的名片在女性中也非常獨特。她擁有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的碩士學位,專業特長是人工智能。

然而,自從1999年梅耶爾加入谷歌以來,在西方國家中每年畢業的女性工程師數量幾乎沒有增長。在2010-2011年,美國只有12%的計算機科學學位被授予給了女性。英國計算機科學程序員僅有19%是女性,這個數字較10年前降低了24%。

斯坦福大學被視為計算機科學的發源地,今年報考這個專業的人數已創歷史新高。在入門班,男女比例非常接近。但是,繼續攻讀編程課程的女性比例僅為 20%。顯而易見,女性對於計算機科學很感興趣,但是,許多因素讓她們最終離開了這個領域。很多研究都指向了相同的原因:以男生為主導的教室環境並不利於 女生的發展。女生對於自己的要求更為嚴格,她們更快就會意識到自己並不擅長這個科目。而且,男女生的起點並不一樣,因為在上大學前,學習計算機科學的男生 比女生多。由於從事計算機科學的女性很少,因此女性榜樣就更少了。

實踐證明,學校開設程序課程和微積分,在課程中引入計算機科學的創新程序,僱用更多的女教師和教授,是擴大科學事業中女性群體的行之有效的辦法。但 是,要在技術領域創造足夠大的女性從業群體,還必須從初中抓起。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經常嘲笑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SCE)考試的現狀,要求增加該委員會中女性的人數,並且極力讚揚倫敦「小硅谷」的優點。

安排和鼓勵女性從事科學事業並不僅僅是為瞭解決性別差異。女性也應該是快速增長的、高額利潤業務的組成部分,而且教育體制應該注重創造此類機會。並 非所有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女性都想成為經理或首席執行官。但是,我們應該聲援那些有這種雄心壯志的女性,還應當為那些認為自己在貿易方面有天賦,但又沒有 自信去追求的人創建一個支持社區。

第2頁:《梅耶爾9條創新原則溫故:鼓勵員工追逐夢想》


四年多以前,即2008年2月19日,美國知名商業雜誌之一《Fast Company》網站曾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時任谷歌搜索產品與用戶體驗副總裁梅耶爾的9條創新原則。作為谷歌的第20名員工以及長期負責核心業務的高 管,梅耶爾正是憑藉這9條原則引領谷歌發展成為全球最知名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以下是梅耶爾的9條創新原則:

1、持續創新,而非一步成型

「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程序員。一些人喜歡連續幾個月,甚至連續幾年編碼,並希望自己能夠開發出完美的產品。這是一種城堡建設法。很多公司喜歡這種方 法,蘋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你做對了,開發出一款完善的產品,那麼你會令全世界感到驚嘆。但問題在於,如果你做錯了,你花了5年時間、耗費100名 人力開發的產品不受市場歡迎,那無異於一記重擊。也有一些人傾向於邊開發、邊完善。這正是我們的做法,即我們的『迅速、頻繁發佈』戰略。向人們灌輸我們文 化的最難之處就在於,有的工程師向我展示產品原型,我也很喜歡,但他們卻說,『哦,它還沒有完成,還不符合谷歌的標準,還不像是一款谷歌產品』。他們想使 用城堡建設法,添加所有的功能,使之成為完美的產品。而我告訴他們,『谷歌產品應當是儘早進入谷歌實驗室,然後不斷完善,吸納市場需求的元素,並使之成為 偉大的產品』。這種實驗方法的好處在於,你永遠不會遠離市場需求,市場會把你拉回來。」

2、創意無處不在

「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內部候選名單,所有人都可以提供創意,並且可以看到這個名單。這就像一個投票箱,人們可以表達他們對這個創意的觀點。正是這些觀點引出了新的創意。」

3、追逐夢想的權利

「從2000年左右開始,我們就允許工程師將20%的時間用於研究他們喜歡的任何項目,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創造出有趣的產品。911事件之後,一位 名叫克里什納巴拉特(Krishna Bharat)的研究員每天在10到15個新網站上查找關於這起事件的信息。他就想,我為什麼不能編寫一個程序來做這項工作呢?因此,這位人工智能專家通 過網絡爬蟲來抓取文章。隨後,他將這些內容通過電子郵件傳回公司。我和辦公室的一位同事都收到了這些內容,並很喜歡這種做法,『這不僅僅是克里什納的一個 好東西,我們可以添加更多的來源,並將其打造成一款優秀的產品。』這就是谷歌資訊(Google News)的來源。克里什納並無意開發這樣一款產品,但他無意中給我們提供了創意。我們允許工程師將20%的時間用於研究他們喜歡的任何項目,我們相信他 們可以創造出有趣的產品。」

4、調整產品,而非封殺它

「谷歌CEO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這樣對我說:任何能夠進入谷歌實驗室的項目,從核心上看在其它方面也一定有可取之處,即便市場對此沒有反饋。我們的工作就是將產品轉化得符合市場需求。」

5、儘可能多地分享信息

「人們會對我們內部網MOMA上的海量信息感到驚嘆,因為整個公司分享的信息非常多,員工們可以知道公司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哪些是重要的。我們還 有一些從事Snippets的人。每週一,所有員工都會發一封電子郵件,裡面有五到七個要點,介紹他們上週的工作。作為一家搜索公司,我們將所有郵件納入 一個巨大的網頁,然後提供索引。如果你想知道誰在從事地圖研究,那麼就可以搜索到。這使得我們可以在全公司共享自己知道的信息,並減少重複。」

6、用戶,還是用戶

「我過去這樣說這句話:『用戶,而非金錢』。我們堅信,如果我們專注於用戶,金錢會來的。在一個真正虛擬的業務上,只要我們取得成功,人們就會通過訂閱的方式為此付費。只要擁有足夠多的用戶,廣告商也會願意付費資助這個網站。」

7、數據遠離政治

「我遇到過其他公司負責設計的人員,他們總說,『設計是公司最具政治性的領域之一,有的設計師喜歡綠色,有的設計師喜歡紫色,那麼誰的設計方案會被採納?誰與老闆關係好,誰的設計就會被採納。』」

「有些公司認為設計是藝術,而我們認為設計是科學。誰的設計方案最受歡迎,或者你更傾向於哪種美感並不重要,這全靠數據說話。進行一次1%的測試 (即在1%的用戶中進行測試),哪些設計在兩週時間內獲得最佳的用戶反饋,我們就推出哪項設計。我們有一個學術氛圍非常好的環境,可以一直進行這些測 試。」

「我們可能會在實時流量中進行50到100項測試,每項測試的默認數據來決定設計成果。我們一直通過這種方法嘗試不同的方案。」

8、創新需要約束

「這是我最喜歡的觀點之一。人們總認為,創新就需要毫無約束,但工程師在有約束的情況下更能進步。他們希望這樣評論自己的創意:『我們知道你說這不可能,但我們仍然要這樣做,直到成功。』」

9、你很優秀?我們正在招聘

「當我還是斯坦福大學一個快樂的學生時,我在計算機科學系的樓上看到一家公司傳單上的這樣一則口號。這則口號讓我停下來大笑。幾個月以後,我開始在 谷歌工作,工程師們被要求為招聘工程師而撰寫宣傳語。我們進行了一次比賽,我寫了『你很優秀?我們正在招聘。來谷歌吧。』這則廣告語的點擊率相當於其他廣 告語的八倍。」

「現在谷歌的員工數量已經相當於我進入谷歌時的一千餘倍,這令我感到驚訝。不過更重要的是那些沒有改變的東西,即來這裡工作的人們的類型,以及他們 喜歡的工作類型。這與我們這些谷歌的前20名員工幾乎完全相同。這就是公司文化中願意解決重大問題、願意為世界做貢獻、堅信我們可以在堅守標準和價值觀的 前提下建立成功企業的元素。」

「如果我是一位企業家,我想要創辦一個關於支付系統的網站。哦,谷歌開發了Checkout支付服務。我想要一個地圖功能,哦,谷歌開發了谷歌地圖。那麼,我需要廣告。谷歌有AdSense服務。我需要用戶名和密碼認證系統,我們有了谷歌賬戶。這比從頭創業要容易得多,這正是我們保持創新的方式。我們會不斷吸引企業家加盟,他們會說:『我有一個創意,我可以前往谷歌,在一個月內展示這個創意,並在六個月內推出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10

隨筆: 自信與謙虛 淡泊明志 岩棲谷隱

http://hi.baidu.com/yeboyan/blog/item/5d4d0e2931ae44f899250ad0.html

自信是一種好的品質,謙虛是一種美德。
但過猶不及,如何平衡這兩種品質,則需要中庸之道。

記得在一本書裡面看到過,國外曾對司機群體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
結果是有8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排在前50%。
顯然,多數司機是過於自信了。

在股票市場裡也是一樣,很多人在入市時就已經知道幾個簡單的事實:
1) 長期看,股市裡大多數人終將是虧損的。
2) 大多數散戶的業績是比不過基金的。
3) 大多數基金的業績是比不過指數的。
但事實上散戶們仍然前仆後繼,親歷親為。
願意選擇指數基金的人寥寥無幾。為什麼呢?
這可能也要解釋為,多數人是過於自信了,尤其是男股民,呵呵。

幸好有熊市。熊市的虧損教會我們謙虛。

最近的幾筆虧損的交易,都讓我損失慘重。
去年底,有只我看中的股票,從高點跌了20%,我覺得機會不錯了,於是買入。
結果一路跌到今年三四月我認輸出局,我虧損了40%,
但若當時不走,到今天差不多又跌了55%。
這幾天剛剛賣掉兩個股票,都是今年五六月之間進的,
買的那時候他們已經從高點下跌很多了,一個是30%,另一個是70%。
但到我認輸出局的時候,又正好都是虧損了46%左右。

回想我當初做出這些選擇的時候,是什麼心態,是隨意?是盲目?是妄想?或者是其他
第一個當時是預期有一個好的年報,想博一個年報行情。結果年報業績的確好,
甚至比我預期的還要好,但股價跌了幾乎一半。
第二個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網上幾乎找不到他的消息和資料,
結果中報業績很差,但股價已經提前表現了,我是後知後覺的。
第三個又是一個常見錯誤,我指望著他會成為某某第二。
甚至我在親自去看了他的店面銷售不理想之後,我還是愚蠢的、一廂情願的『希望』,
但中期業績出來之後,我才終於明白,
這只青蛙依然是青蛙,跟其他大多數青蛙一樣,它並沒有變成王子。

這些學費不可謂不昂貴。
投資應該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任何輕率輕信盲目妄想都會得到懲罰。
回頭想想,似乎那些道理我之前也都明白。但只有真的疼了,才記得住。

我的小孩現在剛兩歲多,我還能清楚的記得,他很小的時候我抱著他,
他總是試圖去摸那個電飯鍋蓋,我說燙得很,不要摸,他總是不聽的。
直到有一次,我不小心讓他摸到了,他燙得大哭。從此之後不用我說他也再都不敢碰了。
人很難以從別人的經驗中汲取教訓。
看來人的本性如此,即使如今我已至中年,其實也沒有改變多少。
如果有人能做到的,那應該被稱為智者了吧。

前天在網上,遇到移民去澳洲的朋友,我們談到如今的股市慘不忍睹。
我說,作為新股民,我算是趕上了好時光。
他可能認為我在為虧損而懊惱,在說反話。
其實我倒是真這麼想,雖然虧損讓我疼痛。

就像所羅門王戒指上的那句話「這也會過去」。無論牛市還是熊市,都會過去的。
假如有人打算將股市投資作為第二職業,打算在這裡面沉浸上幾十年的。
他必將經歷多次牛市和熊市的循環,那麼在剛入門的時候,
是經歷牛市好還是經歷熊市好呢?是經歷虧損好還是經歷盈利好呢?
如果他剛入門即趕上香港2003年的行情,然後經歷過04、05、06、07的好年景。
他那時候買什麼都賺錢,他會是什麼心態呢?是能保持謙虛,還是自信膨脹呢?
等到08年的熊市來臨的時候,恐怕等待他的就是毀滅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85

大小創意齋創辦人 姚仁祿:自信、心安理得自然幸福快樂


20121-8-13  TWM




姚仁祿說自己很幸運,打從幼稚園起,就知道自己不必受到外在價值的牽絆;多數的台灣人有些不幸,因為我們的教育並不鼓勵孩子做自己。

他認為撇開旁人眼光,找回「做自己」的自信,也才能找到衡量人生成就的真實尺規。

口述‧姚仁祿 整理‧辛曉昀記得我讀幼稚園時,非常喜歡畫畫,下課時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蹲著,拿起磚塊或石頭,就這麼在地上恣意畫了起來。

有一天,我正在「隨地塗鴉」,眼角突然瞄到老師的鞋子,老師走過來了,「你跟我到辦公室。」老師冷冷地這麼說。當時我很緊張,根本不敢抬頭看老師,心裡想著,糟糕!一定要挨罵了。

尋找「做自己」的自信和勇氣走進辦公室,老師沒有罵我,只是拿出了一張紙,要我把剛剛地上的畫再畫一次,畫完之後就可以離開。隔了一段時間,我在地上隨便 塗鴉出來的這幅畫,竟然刊登在《國語日報》上。對於一個喜歡在地上畫圖的孩童而言,真是欣喜若狂。我忽然發現,原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有機會獲得肯定 的。

大學念的是建築,大三那年,我忽然對「建築」感到有些害怕和徬徨,不是因為設計出來的作品不好,教授的要求、設計的規矩我都明瞭,但卻不知如何創造出「我的風格」的作品,沒有辦法呈現我內心真正的想法。

某次,作業是要設計一個小社區,我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餘,索性把一堆房子的小模型往天空一拋,試圖從「隨機散落」的小房子中端倪出新的設計方向。老師看了直搖頭,認為大三了不該用此方式去學習。

當學生們散去,我仍獨自在座位上,此時,另一位教授緩緩走了過來,他對我說:「別擔心,他們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但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於是,一股自信油然而生,我有勇氣不走回頭路,硬是找到了屬於自己風格的設計作法。

我很幸運,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邊的父母、師長常常鼓勵我,不要擔心別人的眼光,讓我能盡情地發揮我所喜愛的事。缺乏這樣的幸運,其實正是現在許多人對人生感到失望、感到不快樂的主要原因。

或者說,台灣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沒有辦法做自己。如何衡量人生?有沒有「做自己」的自信和勇氣?就是最重要的標準。

關於人生的成就,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有不同的標準。但因為沒有足夠的自信,內心的標準往往會被世俗價值扭曲,結果,你付出心力追求的只是旁人公認的價值,而不是你內心真正渴望的目標。

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在新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寫到,對於工作,人們往往會把重心放在「誘因」的層面,而忽略了「動機」因素。什麼是誘因?更 多的薪水、更高的職稱、更響亮的頭銜;但誘因與動機不同,動機是你的熱情所在,跟著動機走,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就感,人生也才有「自我實現」的幸福可言。

可惜,我們的教育,是一種「誘因導向」的教育。

我念小學的時候,還有「初中聯考」,為了準備考試、順利升學,很多課都不能上,明明是體育課的時間,卻要用來上數學課;教室裡有一個響鈴,當鈴聲響起,全班師生就會忽然繃緊神經、如臨大敵,因為這代表督學快來了,得趕快換掉桌子上的數學課本。

走正道 遠離生命中的憾事這樣的教育制度有兩個問題,首先,這是「應付考試」的教育,把「考試分數」當作衡量孩子成就的唯一標準;其次,這是一種「鼓勵說謊、作弊」的教育,一種「無視於品德」的教育。

要說人生的幸福,自我實現最重要,但「心安理得」同樣重要;品德,就是讓你一生「心安理得」的基本要素。我常對太太說,孩子可以依照他的興趣發展,可以不顧他人的眼光,可是一定要做正派的人。正派的人不和壞事牽扯,生活起來也就心安理得,能夠盡量遠離生命中的憾事。

說來有點可笑,回頭想想,當我在小學裡面對「公然說謊」的教育時,在家裡,我的父母卻不斷警告我:「不可以說謊,不然會被雷公打喔!」現在聽來當然很滑稽,但反倒成為我品德上的預防針,至少讓我知道基本的是非黑白。

「有沒有勇敢地做自己?」「生活是不是心安理得?」我想,隨時問問自己這兩個問題,緊緊跟著這兩把尺標,人生大概也就不虞匱乏了。

姚仁祿

出生:1950年

現職:大小創意齋創辦人

經歷:大愛電視台總監、台北市室內設計公會理事長

學歷:東海大學建築系

用熱情衡量人生

動機是你的熱情所在,跟著動機走,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就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166

小女子自強不息儲錢有法 vs 男人冇憑據而又十分強烈的自信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4859
Mr lumyeung,

睇左你blog裡面既買樓cases, 好多主角都係收入過20k 的, 所以我有d唔知點算…

小女子有第一城細單位一個 (自己名下), 3年前買的, 當時做9成按揭, 月供5k, 現在手頭有1M, 卻因為月入只有 15K, 相信過唔到銀行批按揭的壓力測試…. 咁係咪冇辦法買到第二個物業呢???

我只想到買連租約 — 但比5成又好似唔夠錢, 請問 lamyeung 先生可以比d意見我嗎??

有時間才覆啦~ thank you very much.

 

回覆小女子:

首先睇小女子個case,證明左誠哥講既野係正確既,有能力又負擔得到不妨買間自住,炒樓則可免則免。小女子可以諗第二間樓全靠佢幾年前做左上會既正確決定。

小女子人工大家都同意唔係高啦,但係都可以計到數買到第二間,做法確實比較複雜。關鍵係佢要放棄二年前做落既低息hibor plan。諗樣相信小女子三年前買第一城細單位應該係1.5mil左右成交,按息只約1%及分25年還符合佢月供五千之說法。

姑勿論佢做hibor定p plan,間樓而家爭銀行約1.2mil,而市價應估到2.5mil樓上。只要小女子肯轉按去另一個plan做五成,佢可以名正言順將而家間樓趁租貴租出去,每月多了九千至一萬蚊租金收入。

樓租左出去,你要搬返去同屋企人住半年,更好既係搵一D可租可賣既盤,先同業主租番半年,用租金抵銷租樓支出。半年後搵銀行先做pre-approval,到時儲齊半年既租金銀行入數結單可作你買第二間樓既收入證明。一般銀行信租金收入七成,咁你收入就可以upgrade到$23000啦。而再買間樓月供七千樓下應該no problem! 你到時可以同你租住緊既業主傾有冇興趣賣埋比你,咁又慳番筆傭,減低呢個movement需要用既洗費。

如果唔想搞咁多野,你就要用你呢一百萬cash去搵間連約樓,可惜冇租金收入證明銀行多數唔好加大你個人總入息。買樓放租亦要注意傢俱全包、租客質素、化妝裝修種種問題,趁後生多學習吧!

小女子月入只$15000,如佢將手上第一城出售應可再good一百萬cash出黎,手上可達兩百萬cash。 有此同人工極不對稱既流動資金,全靠由細樓先上會做起。以大數目統計,女性投資表現確實比男性好,相信原因有三個:

    1.      謹慎及慬得分散

有時男人會話女人成日買埋D「雞仔注」,投資應該有大食大。可惜男人一係就投資係架車或模型上面,再唔係就一鋪過買大輸大….

    2.      有耐性

男人較女人冇耐性應該唔使check都可判定真確。最大鑊就係男人一鼓冇憑據而又十分強烈的自信,見到個股票number就成副身家訓落去。買一次贏唔出奇,就係唔信你贏足幾十年,even股神都唔得! 買樓投資就係一樣要等既野,所以局長將劏房交比老婆打理十分正確!

    3.      較認真

有研究指女人一般都守成十年寡,點解? 因為女性一向嫁大自己四到五年既老公,而女人平均去世年齡又大男人5-6年(好似香港係女88男83),當你知道呢樣野仲唔認真「儲定彈藥」咩!

 

男人唔好睇完話諗樣啊, 希望你唔係呢種人,本樣最尾都係想你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53

韓國福與三子韓駿鎧 從父子對立到好麻吉 讓孩子建立自信 是所有成功的關鍵

2012-11-12  TWM
 
 

 

儘管韓國福在商場上馳騁多年,管理上千人得心應手,但是教育自己的兒子,卻也經歷過一段磨合期。

三子韓駿鎧,是讓韓國福興起舉辦海碩盃的關鍵人物;父子兩人曾經有過激烈的爭吵,卻因為網球現在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撰文‧許瓊文

在海碩盃比賽現場,不時看到一個高高瘦瘦的身影,長得有些像藝人宥勝,站在觀眾席或比賽場邊,雙手環抱在胸前,表情嚴肅地看著比賽的進行。

他是除了韓國福以外,海碩盃活動第二重要的關鍵人物——韓國福的三子韓駿鎧、海碩運動行銷總監,今年才二十四歲,年紀雖輕,卻曾擔任美國職業網球選手,台灣選手許文馨、易楚寰也都是他帶出來的網球好手。

事實上,韓國福會出資舉辦海碩盃,正是因為兒子韓駿鎧喜愛網球的緣故。身為父親的韓國福,不僅尊重孩子的興趣,更給他一片天,讓他自由盡情地去揮灑。

針鋒相對 父子從衝撞中互相學習成長對這位百億身價的富豪韓國福來說,不論有多少財富,家庭才是他最重視的,比起在外拚事業的挑戰,親子關係其實也曾帶給韓國福極大的考驗。

韓國福與韓駿鎧的相處,經歷過一段緊張的磨合時期,韓國福感謝當時的衝撞,才有相互成長、學習的機會。「我以前對待他們的方式是錯的,在他國中時期,是我們父子關係最緊張、對立的時候。」韓國福坦言。

韓駿鎧從小就是家裡最調皮、好動的小孩,也讓韓國福最頭疼。韓駿鎧在十二歲那一年,主動提出去美國念書的要求,「我們當時很擔心,小孩年紀那麼小,應該要待在父母身邊才對。」韓駿鎧母親曾祥娟表示。

韓駿鎧回憶,當時覺得台灣的教育不是他想要的,一心只想快快長大,擺脫父母的管教,去美國是最好的方法。因為父母反對,每次見面就吵架,於是韓國福提筆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韓駿鎧,要他想清楚後果。「我只是要告訴他,年紀這麼小離鄉背井,雖然沒有經濟壓力,但生活沒有人照顧,還是很辛苦的,更別說學籍無法連接的問題。」韓國福語氣中充滿慈父的擔憂,只是當時的憂心,總是轉化成脾氣,造成父子關係非常緊張。

但最後韓國福還是同意韓駿鎧的要求,讓他隻身前往美國讀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這樣做是對的,否則父子關係會更惡化。」距離產生美感,韓國福也看到兒子從獨立生活中,學習成為一個大人。

從那次的經驗,讓韓國福領悟到,親子相處的時間其實不在於多,重點在於孩子願不願意把心裡話和你分享,「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來教育孩子,要讓孩子產生自信,他才會成功。」韓國福一語道破許多為人父母的盲點。

成功定義 助人常樂遠勝過家財萬貫韓國福也許是位成功的企業經營者,但是作為父親,他承認自己仍在不斷地學習當中。當韓駿鎧決定投入網球選手的生涯時,韓國福又忍不住展現他「想要就做到最好的個性」,每每韓駿鎧在球場上揮拍時,韓國福總在場邊扯著嗓子大罵,「跑快一點,揮拍姿勢不對。」無形中讓場上的兒子壓力倍增,甚至讓韓駿鎧想要直接放棄網球。

「當時我的作法真的不對。」韓國福自我檢討,父母應該要讓孩子有自信地成長,而不是一直嚴厲的罵他,到最後球沒打好就算了,反而破壞父子感情。

對於成功,韓國福父子倆有同樣的定義,那就是有多少財富不重要,有能力幫助別人才重要。台灣女子網球好手詹詠然,剛好是韓駿鎧的高中同學,韓國福看到詹詠然的努力與拚勁,二話不說成為她與妹妹詹皓晴最大的出資贊助者,在韓駿鎧眼裡是最好的示範。

雖然有父親的支持,但韓駿鎧陪一位選手看車的經驗,卻讓他對「財富」改觀。那位選手年紀和他差不多,想要買一輛約兩百萬元的車,韓駿鎧從旁看到他仔細地規畫貸款,交車時臉上充滿成就感的表情,「我發現我開一輛比他還貴的車,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這讓韓駿鎧開始省思自己的富裕,不如靠自己努力換來成果所得到的成就感。在一旁的韓國福臉上透露著欣慰,他給足了孩子自由發揮的資源與空間,不僅換來孩子與他的親近,無形中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韓國福知道,這樣才是父母應該做的事。

韓駿鎧

出生:1988年

現職:海碩運動行銷總監

經歷:大專盃網球項目團體賽金牌、2011年全國排名賽雙打第三名、亞運金牌易楚寰教練學歷:台北體育學院球類競技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44

小女子自強不息儲錢有法 vs 男人冇憑據而又十分強烈的自信(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718

回覆小女子:

首先睇小女子個case,證明左誠哥講既野係正確既,有能力又負擔得到不妨買間自住,炒樓則可免則免。小女子可以諗第二間樓全靠佢幾年前做左上會既正確決定。

小女子人工大家都同意唔係高啦,但係都可以計到數買到第二間,做法確實比較複雜。關鍵係佢要放棄二年前做落既低息hibor plan。諗樣相信小女子三年前買第一城細單位應該係1.5mil左右成交,按息只約1%及分25年還符合佢月供五千之說法。

姑勿論佢做hibor定p plan,間樓而家爭銀行約1.2mil,而市價應估到2.5mil樓上。只要小女子肯轉按去另一個plan做五成,佢可以名正言順將而家間樓趁租貴租出去,每月多了九千至一萬蚊租金收入。

樓租左出去,你要搬返去同屋企人住半年,更好既係搵一D可租可賣既盤,先同業主租番半年,用租金抵銷租樓支出。半年後搵銀行先做pre-approval,到時儲齊半年既租金銀行入數結單可作你買第二間樓既收入證明。一般銀行信租金收入七成,咁你收入就可以upgrade到$23000啦。而再買間樓月供七千樓下應該no problem! 你到時可以同你租住緊既業主傾有冇興趣賣埋比你,咁又慳番筆傭,減低呢個movement需要用既洗費。

如果唔想搞咁多野,你就要用你呢一百萬cash去搵間連約樓,可惜冇租金收入證明銀行多數唔好加大你個人總入息。買樓放租亦要注意傢俱全包、租客質素、化妝裝修種種問題,趁後生多學習吧!

小女子月入只$15000,如佢將手上第一城出售應可再good一百萬cash出黎,手上可達兩百萬cash。 有此同人工極不對稱既流動資金,全靠由細樓先上會做起。以大數目統計,女性投資表現確實比男性好,相信原因有三個:

  1. 1.      謹慎及慬得分散

有時男人會話女人成日買埋D「雞仔注」,投資應該有大食大。可惜男人一係就投資係架車或模型上面,再唔係就一鋪過買大輸大….

  1. 2.      有耐性

男人較女人冇耐性應該唔使check都可判定真確。最大鑊就係男人一鼓冇憑據而又十分強烈的自信,見到個股票number就成副身家訓落去。買一次贏唔出奇,就係唔信你贏足幾十年,even股神都唔得! 買樓投資就係一樣要等既野,所以局長將劏房交比老婆打理十分正確!

  1. 3.      較認真

有研究指女人一般都守成十年寡,點解? 因為女性一向嫁大自己四到五年既老公,而女人平均去世年齡又大男人5-6年(好似香港係女88男83),當你知道呢樣野仲唔認真「儲定彈藥」咩!

 

男人唔好睇完話諗樣啊, 希望你唔係呢種人,本樣最尾都係想你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79

假裝有自信 更接近成功的機會!

2013-04-15  TCW 
 

 

近來美國職場最紅的問候語,或許是「妳今天Lean in了嗎?」

身為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第二把交椅,桑柏格(Sheryl Sandberg)所撰新書《挺身而出》(Lean In:Women,Work,and the Will to Lead,暫譯)挾著龐大媒體造勢、歐普拉等名人加持,三月中旬才一推出,就躍居亞馬遜最暢銷新書、《紐約時報》近三週非小說類熱賣榜首。

這位矽谷女強人一向高調鼓勵職場女性奮進,她的個人魅力,及從生活中體會的種種迷思,更成為職場中討論的話題;而她直率、敢言的風格,更讓女性職場議題掀起一陣旋風。

工作、家庭難兩全?這是假議題,別上當

書中指出,大學時,她的父母便提醒她得開始挑選婚姻對象,「女人越早結婚越好,這樣好男人才不會被揀光。」畢業時,指導教授建議她申請國外獎學金,她拒絕了,因為她認為在國外,約會對象不太可能變成婚姻伴侶。

挑工作唯一指標:選太空船,搭上就對了

但她一直在思索,女性一再被告知,必須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抉擇,這個議題似乎被框架為「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彷彿兩者完全對立,「工作」註定出局。畢竟誰會認為工作比生活更重要呢?桑柏格卻有不同的解讀。

她在書中直指,女性心理障礙的源頭是恐懼。害怕不被喜歡,害怕失敗,擔心負面評價、越權。她呼籲女性自問:「如果我沒有什麼好怕的,我會做何選擇?」然後大膽去做。

其實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研究也發現,扮演多重角色的女性,比較不焦慮,心理健康程度更高。有工作的女性反而會有更穩定的婚姻,而且整體而言,生活滿意度提升。

去年桑柏格受邀至哈佛商學院對畢業生演講,談及二○○一年自己搬到矽谷找工作,當時科技業剛泡沫化,時機並不好,一位女性執行長甚至對她說:「我們根本不會考慮雇用像妳這樣的人。」

拿到幾個職缺機會後,她用試算表評估優劣,帶著試算表去找當時的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且告訴他,Google首位業務部總經理「這份工作完全不符合我的選擇標準」。施密特回應她「別傻了」。他提出忠告:「如果你拿到一張搭上太空船的票,不用問位子在哪,先搭上就對了。」

桑柏格對這次的求職歷程有深刻體會,她認為,無論男女,往往都犯了錯誤:過度關注職業層級,因此錯過絕佳機會。

選擇你的位子開會,就是要坐上會議桌

書中桑柏格回憶,她曾在臉書為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 Geithner)等人舉行會議。多數來賓都是男性,他們很快拿了餐盤和食物,坐在大會議桌旁。蓋特納的四位女性幕僚最後才取餐點,並且坐在房間角落的椅子上。她鼓動她們坐到桌邊,她們猶豫,還是留在原位。

桑柏格對此印象深刻:這四位女性享有參加會議的各項權利,但是因為她們選的位子,讓她們看起來就像旁觀者,而非參與者。這是一個關鍵時刻,桑柏格目睹女性不只面對環境阻礙,自己內在也有障礙。

她呼籲,如果我們想要一個更平等的世界,我們必須承認女性比較不可能一直舉手。各個機構和個人,都應鼓勵更多女性矯正這種退縮行為。女性應該把手舉高,爭取發言機會,「因為當妳放下手,即使是最有善意拔擢女性的經理人,也不會注意到妳。」

機會要自己爭取裝久了,就是真的!

二○一一年桑柏格接受美國《紐約客》雜誌訪問,她回憶,大學時曾聽過一次專為女性安排的演講,題目是「感覺像騙子」。她環顧四周,大家都在點頭。「那是我聽過最棒的演講,我這一生都是這種感覺。」

「每次我沒讓自己丟臉,甚至表現傑出時,我都認為自己又騙了大家一次。」桑柏格在書中指出,即使擁有高成就,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自我懷疑感;女性常常評斷自己的表現遜於實際,但男性常常評斷自己的表現優於實際。

當她覺得沒信心,她學到有時候假裝自信是管用的,例如張開雙臂占據更多空間,會讓自己感覺更有權力。研究支持這種「裝久了會成真」的策略。

桑柏格認為,感覺自信或假裝有自信,對於接近機會是必要的。這些都是老話,但事實是機會很少白白給予,機會要由自己去掌握。

在去年哈佛商學院的演講中,桑柏格提到,成為領導人後,要得到誠實的回饋是很困難的。因此,她學到一個技巧:當她希望別人公開談論自己的缺點時,自己先主動公開承認,好讓別人有機會附和。例如,當有事情懸而未決時,她特別容易焦慮,所以她公開承認自己缺乏耐性,要求同事在她需要冷靜、放鬆時提醒她。

另有一次,桑柏格跟幾個臉書工程師開會,她提到想在某地區開設新辦公室。其中一位工程師查德脫口而出為何這行不通、她如何大錯特錯。在會議結束前,她公開感謝查德,之後更把此事放上臉書,希望全公司都能以他為模範。

桑柏格指出,雖然真實的建議很傷人,但是痛苦知識的益處,更勝快樂愚昧的害處。她甚至也會公開落淚,因為把真實的自己表達出來,反而更能激發同事的同理心,有助於彼此建立更深的關係。

越是要生小孩,越是要奮力衝刺!

二○一○年桑柏格在TED演講中提到,曾經有位年輕女性問她,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桑柏格問:「所以你跟你丈夫考慮要有小孩了?」她說:「不,我還沒結婚。」她甚至還沒有男朋友,桑柏格回應:「那妳考慮這個太早了吧。」

她在TED演講中提醒女性:「在妳離開職場前,別放棄。保住工作,緊踩油門,除非到了必須為孩子請假時,否則不要提前做太長遠的決定。」

桑柏格在書中更指出,如果希望另一半成為真正的另一半,就要公平對待他,而且將他視為跟自己一樣有能力的家長。讓他用他的方式做家事、包尿布,只要是他自己動手就行。

她在書中自白,她與丈夫的分工很傳統:他付帳單,處理財務,提供技術支持;她安排孩子活動,確認家中存糧,計畫生日派對。這不脫刻板印象,但他們都較喜歡自己承擔的家務。他們的分工不是精準平分,但兩人都能接受鐘擺來回擺盪。

研究也顯示,伴侶間的平均分工,通往更快樂的關係。當丈夫做更多家事,妻子比較不會沮喪,婚姻衝突會減少,滿意度會提高。

書中披露,桑柏格認為自己很幸運,在職涯早期就聽到「不要企圖滿足每一個要求」的忠告,來自一九九四年她在麥肯錫實習的主管卡納瑞克(Larry Kanarek)。他說,公司會不斷要求他們投入時間,但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職場上的長期成功建立在「不要企圖滿足每一個加在我們身上的要求」。為生活與職涯爭取空間的最佳策略是:謹慎做決定,設下界線,然後嚴格遵守。

桑柏格剛到Google第一年,每天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都埋首辦公室。為了迎接兒子出生,她試著聽從卡納瑞克的忠告,設下自己的界線。

她決定要給自己一次長假,為期三個月,更重要的是:遠離公事。

桑柏格在書中自曝,她的同事打賭她沒多久就會收e-mail,這其中,沒有人壓注超過一星期。結果,生完小孩隔天她就回了e-mail。這三個月內,桑柏格幾乎是把辦公室搬回家,帶小孩的同時,她安排的會議和在辦公室幾乎沒有兩樣,只是開會的時候,她除了看著電腦,手邊還多了一台娃娃車,這是在辦公室時不需要有的配備。

完成比完美好!不要企圖滿足每個要求

結束了三個月假期後,她幾乎是含著眼淚回到辦公室。回到辦公室,意味著早出晚歸的週期,小孩醒著時很難看到她,她將與小孩更加疏遠。

於是,她決定改變工作時間,早上九點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幾乎沒有人知道,因為她早晨五點就收e-mail;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技巧,秘書幫她安排在不同大樓開會,好讓人摸不清楚她何時抵達或離開辦公室。回顧這段時光,桑柏格知道自己是出於不安全感,擔心因此失去威信,甚至失去工作。

當桑柏格明白不需要每天花十二小時埋首辦公室後,她變得更有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會議,節省工作時間。她試著把心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桑柏格在書中坦言,她在臉書上最愛的轉文之一是:「完成比做到完美更好」。她一直努力擁抱這句格言,讓那些達不到的標準隨風而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