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和刺激“緣淺” 中國科技股錯過四年來最“牛”反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92

京東,中概股,中國股市,電商,A股

上周中國股市的漲幅和成交量雙雙刷新記錄,迎來四年來最“牛”一周,海外上市的中國科技股卻未能沾光。因為投資者預計,面對中國政府的這輪寬松刺激,科技企業受益最少。

追蹤在美和在港上市科技類中概股的 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 ETF上月波動很小。在這只1.85億美元規模的ETF幾乎風平浪靜期間,上證綜指已高漲11%,其中房地產股領漲,漲幅達21%,萬科漲了16%,創7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銀行板塊也漲勢驚人,光大銀行和中信銀行分別大漲28%和25%。而電商京東上月反而下跌1.6%,連續第三個月收跌,百度小漲2.7%,唯品會微漲0.3%。

京東,中概股,貨幣寬松,中國股市,電商,A股

中國股市近期“牛”氣十足要歸功於政府的寬松政策。上月21日,中國央行意外公布兩年多來首次降息。此後一周,上證綜指躥升7.9%,創四年來最大單周漲幅。滬深兩市上周五共成交7105億元,創歷史新高。

管理170億美元資產的公司BB&T Wealth Management旗下基金經理Walter Hellwig向彭博表示:

“上述中國政府刺激對科技業的影響可能沒有其他領域的大。在建築工程和重工業,他們的終端市場就受到獲得融資影響。在激發購買力方面,降息和流動性能為房地產帶來更多的買家。”

不少中國的科技業巨頭只在海外上市。紐約投資顧問公司Krane Fund Advisors的董事總經理Brendan Ahern指出,騰訊和京東等公司這次不在投資者考慮之列,他們在踴躍投資中國“傳統經濟”相關的公司,包括銀行業、建築業、房地產業。那些都是貨幣刺激最大的受益者。Ahern稱那種刺激其實都圍繞傳統中國產業。

投資與研究機構JG Capital Corp的高級分析師Henry Guo預計,大家都在增加投資,科技業的競爭只會惡化。在一些小公司抓住機會開拓移動業務以後,現在身為市場領袖的很多科技股今後可能失去優勢地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69

中概股與納斯達克:情深緣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40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5 13:49 編輯

中概股與納斯達克:情深緣淺?
來源:Wind資訊

本周一,代表美國科技股走向的納斯達克指數突破5000點大關,距離2000年創下的歷史高點5132點僅一步之遙。那些“選走他鄉”的中國概念股都過得還好嗎?

自1999年2月僑興環球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以後,中華網、網易、新浪等許多中國企業掀起了赴美上市潮。

由於上市門檻較國內股市低、審核方式靈活以及成熟私募股權基金、風投等與納斯達克形成的產業鏈條共同發現、推動,許多中國企業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

1999年前後,全球的互聯網產業正處於泡沫膨脹的時代。1999年7月,中華網以中國第一只互聯網概念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並創下單日236%的最高漲幅。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斯達克指數崩盤。同年,新浪、網易、搜狐互聯網三劍客在美國成功上市。

網絡泡沫破裂,也對新浪、網易和搜狐帶來巨大沖擊,一度面臨退市邊緣。雖然都挺過來了,但後續發展卻各有千秋。網易依靠遊戲業務的突出表現,市值已經超過新浪和搜狐之和。新浪的微博紅極一時,但如今日益被騰訊微信擠壓。搜狐各項業務均衡,但鮮有亮點。

2007年大量國內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進入擴張期,開始籌備上市,但進入2008年國內股市急轉直下,在國內上市變得難上加難,因此多數企業不得不轉向到海外市場上市融資。2010年實現了一次集中爆發,45家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而“反向收購”成就了其中一部分企業的納斯達克之夢。反向收購也稱借殼上市、後門上市,受到的監管審查沒有首次公開募股嚴格。“背著空麻袋裝米”,通過資本運作來做實業績並“增長”,最後寄希望於轉板後大出逃。

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0年,有325家總部位於中國公司前往美國上市。其中,總共有222家中國公司通過“反向並購”在美國成功上市。而納斯達克數據顯示,2010年在該交易所上市的45家公司中有21家公司在納斯達克首次公開募股(IPO),包括高科技公司高德軟件、海輝軟件、藍汛、經濟型連鎖酒店漢庭、農業公司利農國際、電影娛樂公司博納影業、教育公司環球天下教育,及能源公司新高地等。另有19家從OTCBB升板至納斯達克。納市的中國公司數量升至167家。

然而,“反向收購”上市埋下的炸彈終於在2011年引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勝景也在這一年按下了暫停鍵。2011年,由於空頭狙擊、財務造假等問題,第一輪中概股危機爆發。

2011年4月26日,香櫞在其官網發布一份研究報告,質疑東南融通造假。香櫞認為東南融通毛利率遠高於同行,涉嫌造假;同時質疑其高管背景、員工聘用關系等問題。當日,東南融通股價大跌12.92%,次日,再跌20.28%。2011年8月16日,上市4年後的東南融通正式被摘牌。而做空機構香櫞正是其後的推手。

與香櫞齊名的還有渾水、OLP Global、Alfred Little等機構。做空機構與中概股的獵殺與反獵殺遊戲,愈演愈烈。中國高速頻道、普大煤業、中國電機、旅程天下、盛世巨龍、網秦等一系列中概股遭到獵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2年,在美國上市的新東方由於涉及“VIE”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受此影響,該公司股價一夜暴跌34%,並引發了中國概念股集體大跌,在美國三大指數上漲的情況下,納斯達克中國指數大跌4.54%,百度、新浪、搜狐等中國概念龍頭股攜手創下52周新低。

據《巴倫周刊》報道,2012年有25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宣布會退市。2011年,16家披露了退市計劃。而在2010年,有退市計劃的公司僅有6家。即便是那些仍在苦苦掙紮並未退市的企業,也有很多陷入股價暴跌的泥潭中。2010年華視傳媒股價下跌57%,2011年超過70%,成為“中概股第一熊”。

在國外遭受接二連三的打擊之後,許多中國企業開始思考出路,許多企業選擇私有化之後退市,其中最著名的是盛大網絡。2011年11月,盛大網絡董事長、CEO兼總裁陳天橋、其妻子及弟弟共同擁有的Premium Lead子公司宣布收購盛大股份,收購完成後,盛大網絡從納斯達克退市。

當然,還有一部分條件不夠優越或者不願放棄美國股票市場的企業選擇死扛,聘請律師應訴,重新建立投資者信心,努力用業績說話。2011年10月遭遇證券欺詐指控的中國東北石油應訴成功,法院駁回了集體訴訟。2012年,遼寧新興佳波紋管制造有限公司表示,公司遭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不公正對待,向美國紐約聯邦法院起訴納斯達克交易所,並且索賠3億美元損失。

經歷了多年困境後,2014年中國企業所湧現出的赴美上市熱情達到頂點,自4月4日達內科技登陸納斯達克以來,2014年全年共有15家企業陸續在美完成IPO。行業分布集中於電商平臺、職業教育、醫療健康、社交網絡、旅遊服務、電子遊戲等領域,募資額也達到創紀錄的304.52億美元。

中概股在美上市高潮無疑是阿里巴巴的上市,雖然其並未選擇再納斯達克上市,但其儼然已經成為美國中概股的標桿企業。阿里IPO募資高達218億美元,為全球史上最大IPO。阿里上市後最高價達到120美元,市值一度超過所有納指的中概股之和。

京東商城也是2014年在美IPO的明星中概股。作為阿里在中國電子商務的主要競爭者,京東商城市值接近400億美元,在中概股中僅次於阿里和百度。

雖然赴美熱情高漲,但這一年里中概股的表現卻並不如人意。Wind數據顯示,在過去52周里,14只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股價下跌超過50%。陷入渾水的做空的泥潭、CEO林宇離職的網秦,遭遇巨大跌幅並不令業界感到太多意外;但被世界杯激活賺得“盆滿缽滿”的500彩票網,股價卻經歷了一場猶如過山車般的遭遇。

從迅猛發展到被瘋狂追捧、隨後醜聞頻發轉而出現信任危機,並陷入退市和私有化潮的低谷、再到逐步恢複元氣,中概股還能在納市甚至美國走多遠?

諸多投資界人士看來,未來赴美上市的成敗與大環境冷熱再無必然的聯系,而更多是看企業本身在商業模式上的創造性和可持續性。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童士豪表示,中概股之前在美國資本市場遭冷遇,主要還是由於兩國市場和文化的差異,造成國外投資者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缺乏根本的了解,一旦市場有狀況,就會盲目跟隨風向,過熱和過冷都是其體現。不過,在美國的投資力量主要是機構投資者,而不是個人,這些機構對中國市場和企業的了解現在越來越全面,更多還會參考中國和香港的基金動態。中概股能否在海外有好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取決於企業是否有好的商業模式和創新。

下圖是截至本周二(3月3日)市值排名前十的中概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