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个米厂老板的生存轨迹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11783.html

1969年出生的王建和,2009年把自己的大米厂间接卖给益海嘉里集团后,新建的大米厂今年10月份即将投产,设计日处理稻谷能力250吨,比一墙之隔的益海嘉里(抚州)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每日产能还要多100吨。

2009年3月,王建和的和氏米业卖给了益海嘉里在江西的最大经销商江西省黑尔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黑尔兹”),对大米加工并不精通的黑尔兹又转手将60%的股权卖给了益海嘉里,从此改名益海嘉里(抚州)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与世界500强的益海嘉里集团做邻居,王建和并不担心:“打正规战,我打不过益海嘉里,但在金溪、抚州,甚至江西,要打游击战的话,我不一定输给它。我只见过草挤死树的,没见过树挤死草的。”

金溪当地登记在册的有50多家大米加工厂,实际运营的有30多家,日处理能力上百吨的只有5~6家。在这些米厂中,1991年就开始做大米加工的王 建和算得上鹤立鸡群。王建和的堂弟也是前下属王国强说,王建和很早就开始做大米品牌“爱和”,定位中高端大米,为了保证米质,王建和掏钱承包5000多亩 土地引进推广水稻优质品种“外引7号”,另外还开设米糠油加工厂。王建和的全产业链和综合利用水稻的业务模式与跨国粮油巨头益海嘉里几乎如出一辙。

在金溪,早稻和中晚稻品种加起来至少上百个,米厂加工大米要保证品质的稳定性很难,王建和自建水稻种植基地既希望解决品质差异的问题,也希望为工厂提供稳定的原粮供应,事与愿违的是,这5000多亩的种植基地带给王建和的是一场灾难。

王建和说,承包水稻种植基地的那几年,刚好赶上天灾减产,加上管理顾不过来,王建和欠下了当地农发行上千万元的贷款。在品牌运作方面,王建和还遭遇 了产品被经销商抵制的情况,他说:“我们因为拒绝了经销商要我们50斤一袋的大米少2斤这一类的要求,被经销商抵制,货卖不出去,加上农发行逼债,现金流 断裂,只能把米厂卖给黑尔兹还债。”

出售了米厂的王建和,仍然将米糠油厂控制在自己手里。王建和现在的头衔是江西春雨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通过从米糠中提取米糠油,王建和能拿到10% 左右的毛利率,而大米加工只有5%的毛利率。缓过劲来后,王建和又重新杀回大米加工业务,日处理250吨水稻的厂房目前基本建设完毕,就等10月份竣工投 产。

王建和说:“益海嘉里做中高端的小包装大米产品,我要开的米厂原料是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每年轮换出来的陈粮,做低端的散装米,副产品米糠我拿来提炼米糠毛油,新上的米厂刚好与米糠油的生产线配合,稻壳可以烧锅炉发电。”

王建和认为,做中高端品牌对自己来说是小牛拉大车,拖不动,比如打造高端品牌,工厂投入机器设备开发市场,需要3~5年的铺垫期。另外,他认为要将产品推进到全国的大卖场、大超市,入场费、广告费铺天盖地,一般民营企业也没有这个实力。

做米厂和米糠油可能还不是王建和的终极选择,他表示,现在已经看上了粮油机械技术服务的机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80

「為了品質,就算老鄰居也沒得通融」拚創意 百年米廠讓農業晉身文創業


2011-8-15  TWM




米食人口減少,讓台灣米價二十年不變,宋鴻琳結合文創,推出高價的米禮盒,帶領百年老字號碾米廠,趕搭時代潮流,不僅走出老店困境,也幫稻農找到新機會。

撰文‧羅弘旭

在 花蓮玉里的御皇米銷售門市,一車車的觀光客絡繹下車,董事長宋鴻琳二話不說,先送上熱騰騰的飯,不少人狐疑地問:「沒有配菜怎麼吃?」但夾起米飯,粒粒透 出晶瑩剔透的光澤,放在鼻下,聞到芋頭般的香味,遊客好奇地說:「這是和芋頭一起煮的嗎?」宋鴻琳大聲回答:「我們沒加任何調味,這是米裡面自然散發的香 味。」遊客一碗接一碗停不下手,嚷著要減肥不吃飯的正妹,最後手上提著最大包的米禮盒離開。

二公斤售價八五○元,有米中LV稱號的御皇米,是一般米價的四倍,不僅科技大廠採購當伴手禮,台塑更直接印好米袋,以千斤為單位採購出貨。

七月初,嘉義縣溪口鄉的老農,才因糧商收購稻穀價格從每台斤九元跌到七元,在家中上吊自殺,以死諫抗議他半年耕種,收穫的二萬斤稻穀,居然只能賣出區區的十四萬元。

一路坎坷 就是要賣好米但在玉里,稻米價格卻逆勢上漲,宋鴻琳說:「不漲價不行,倉庫都已經快見底。」宋鴻琳家族一一一年前就在玉里當地經營碾米廠,他算是第四代,今年他與稻農契作的收購價格每台斤十五元,比西部平原的收購價高出六成。

宋鴻琳不僅收購價格高於一般業者,他推出的「御皇米」品牌,還打進百貨公司通路,朝精品路線發展,大大顛覆外界對米的印象,創造上億元營收的成績。

不 過宋鴻琳今日的風光,也是一路坎坷走過來的。他年輕時候,心高氣傲,與老父對槓,不願守在鄉下看守這個他眼中沒未來的碾米廠,北上獨力經營米行,後來轉往 中國江西景德鎮經營四星級酒店,要不是父親使出殺手鐧,拋下一句:「你不回來,我就把事業賣給別人。」他可能還在大陸當台商。

只是宋鴻琳當初認為「碾米廠吃不飽餓不死,隨便做做就好」的事業,卻重挫了他的人生。

一九九八年他接手時,台灣稻米供過於求,白米要賣出去,得看中盤和大盤商臉色。

宋 鴻琳回憶曾被大盤商刁難,電話中都談好價格,整卡車送到那邊,對方才說:「今年收太多米,我老婆說這批不要。」全車的米就卡在車上沒辦法下貨,明知這是糧 商砍價的手段,但是收來的米不賣不行,他也只好認命說:「那價錢隨便你開。」他的妻子胡玉金描述;「這還算是溫和的,更惡劣的還有等你把米送進倉庫,再來 跟你砍價,你要不同意這價格,就逼你把米從倉庫搬回車上。」即使事情經過多年,但提起被大盤商欺壓的經歷,胡玉金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睛:「能怎麼辦?米堆在 倉庫要換現金,再怎麼被欺負也是要忍。」接手米廠前幾年,宋鴻琳在大陸景德鎮的旅館事業又因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關係大受影響,他每幾個月 就有二、三百萬元的現金缺口。

為了資金,他去向銀行開口借貸,,經理硬是讓他在門口等了二小時也不願見,宋鴻琳第二天再來,經理索性派打掃 小弟告訴他:「你再來也沒用,不可能借錢給你的。」當時,宋鴻琳真的是拚「命」,把健康都賠進去,他太太回憶:「血壓和肝指數飆到二百多,有一天,他就突 然在辦公室倒下去。」送到醫院一檢查,才驗出是C型肝炎引發的急性昏迷,躺了一星期才清醒。

堅持品質 用御皇米打名號宋鴻琳最艱困時,靠合作幾十年的稻農,幾萬元、幾十萬元的接濟,才讓他度過難關,那時候,宋鴻琳立志,一定要用自己的品牌,擺脫中盤和大盤的箝制。

他痛定思痛,簽下玉里周邊八百公頃的農田契作,要求耕種的農友,依照御皇米的標準來耕作,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不用農藥,其他如建立產銷履歷、開放農田認養,對耕作者有許多要求。

初 期農友質疑:「我種了幾十年的田,都是這樣做,你怎麼規定這麼多。」他因此與許多合作幾十年的老農發生爭執,但宋鴻琳認為:「為了品質,一定得要求,就算 老鄰居也沒得通融。」宋鴻琳提出「以高於市價收購」的承諾,穩住農民的心與品質。有了好米,還需要行銷,轉型初期,他用最笨的方法:「留下每位來門市買米 的客戶資料,持續寄廣告宣傳。」但回客數不多,只得靠著主婦聯盟合作社採購,勉強維持出貨。

一直到二○○八年,旗下契作農友彭鏡興到日本參加國際米食競賽,獲得特別優秀賞大獎,隔年又二度獲得同一競賽的特別優秀賞,宋鴻琳說:「得到日本肯定後,市場才注意到,原來台灣最好的米出自玉里。」御皇米才打響名號。

○九年宋鴻琳再度出擊,,用客家花布的文創素材結合小包米包裝,再加上網路行銷,成功塑造御皇米精品形象,打進百貨公司的禮品通路,搖身成為伴手禮。

轉型五年後,工廠從原本年虧一千萬元,到年營收破億元,獲利超過二千萬元,宋鴻琳自豪地說:「我們產銷班農友,有人一年淨賺就二五○萬元,每個人的快樂指數都比其他地區高。」

比一比

轉型前:年獲利

-1000萬元

轉型後:年獲利

20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