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選戰起跑專訪》端出財經政策、火線回應王如玄爭議 朱立倫還有絕地反擊籌碼?

2015-12-07  TWM

總統與立委選舉登記截止隔天,國民黨總統提名人朱立倫接受《今周刊》專訪,從延燒不斷的王如玄爭議、與蔡英文的兩度對壘與宿怨,及未來經濟策略,他逐一提出反駁及理念,背負著國民黨未來的朱立倫,他準備好了嗎?

十月十七日,距離總統大選不到一百天,國民黨臨時全代會通過,廢止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參選總統的提名,徵召黨主席朱立倫參選。一個多月以來,朱立倫既要四 處跑攤固樁,還要處理不分區立委提名紛爭,以及副手王如玄軍宅風波,腹背受敵。然而,民眾最在意的政策牛肉,朱立倫準備得如何?以下為朱立倫接受《今周 刊》專訪重點,提供讀者檢視。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今年GDP成長勉強保一%,你的經濟政策為何?

朱立倫答(以下簡稱答):一方面經濟有循環因素,另一方面台灣經濟有幾項瓶頸必須突破,第一是區域整合,我一直主張台灣整個要開放,與區域合作,不管與哪國簽FTA(自由貿易協定),或加入經貿組織,對台灣都是關鍵。

談勉強保一的「凍經濟」

貨貿到開放市場 我們別無他路貨貿(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非常重要,另外,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兩者缺一不可,因為TPP主要 與美國、日本及相關國家,但RCEP以東協為主,我們不能只看中國大陸,東協和印度都是台灣未來的潛在市場,TPP與RCEP要齊頭並進,這部分台灣相對 落後,我們會產生競爭性的壓力。

第二是台灣產業轉型,上一代以代工為主,現在代工榮景已不再,下一世代要轉型為創新研發、軟體取代硬體、服務取代生產。舉例而言,台灣服務業相對仍為low end(低階),還未變成high end(高階)。在軟體研發上,仍有許多政府管制,這都還要突破。

問:你若當選總統,會有比較大的政策突破困局嗎?

答:第一要大膽開放,要與全民溝通,過去大家對兩岸或全球化、開放有疑慮,可是我們沒有其他路走。

首先,支援計畫要完整。民眾會有疑慮,是因為對自由貿易受害的產業,支援體系不夠完整,過去政府太過相信官僚體系提的方案,各部會也都編有預算,可是那些 受影響的產業沒有信心。歐美現在對產業的補償計畫比較完備,對受害產業提供該給予的補償,甚至再高一點,讓它得到保障之後,民眾就會願意開放。

其次,策略上,與中國保持非常和平穩定的關係,因為若中國放下路障,我們很難突破,兩岸穩定關係,台灣比較可能在TPP或RCEP第二回合加入談判。

第二,政府角色要改變,簡單就是力量,政府的規範、法令、限制越少、越簡單越好。我是標準的「市場導向」,希望能讓年輕人的創意很快市場化、募資、上市,創造很有利的創業、創意環境問:台灣有哪些問題必須優先處理?

答:最優先還是兩岸關係,尤其今年馬習會給兩岸關係奠定新里程碑,大家到底要不要支持兩岸持續往前走?這牽涉到台灣是否願意與陸方談經貿、國際空間或投資 合作。以前兩岸關係密切,但互信基礎低,只能說是和平關係,不是合作關係,可是大陸經濟地位已經起來,譬如一帶一路、亞投行,我們要扮演什麼角色?

談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

持續往前走 讓眾人共享和平紅利或者,大家對紅色供應鏈崛起有很多疑慮,就要讓政府開始與大陸談產業分工的問題,才能逐漸建構產業鏈如何合作,否則紫光事件只會一再發生;產業方面也要有共識,否則完全開放、自由競爭,也會讓產業受很大衝擊。

從太陽花學運之後,反中、反開放情緒很濃厚,要解決公平正義這一塊,就是把和平紅利讓眾人共享,兩岸因為經濟發展的成果,怎麼讓勞工、社會大眾感受到,要 透過修法給企業誘因和壓力去加薪,一方面讓低薪問題能解決,一方面讓獲利回到勞工手中,也許民眾面對兩岸持續開放或國際開放,會比較正面。

問:九合一選舉迄今,國民黨壓力沉重,很多人覺得關鍵在於馬英九總統執政、國會又居多數,兩岸關係更是空前友好,但經濟猶是困局,兩岸和平真的是解方嗎?

答:國會改革非常重要,從陳水扁時代一路走來,台灣國會運作已碰到僵局。馬政府這八年大家疑慮很深,與國會缺乏效率極有關係。我們要克服問題,從兩部分開 始做,修法調整國會運作議事規則、議長警察權、協商制度;回到憲政層面,我主張走向內閣制,至少要回復閣揆同意權,讓行政院長回到修憲前的院長,比較像總 理,而不是現今執行長的角色。

兩岸關係、經濟開放、國會改革,這三者是互動,也是我認為最急迫的。

問:你的主張與現狀看來差異不大,能解決未來的問題嗎?

答:兩岸關係只是基礎,我在這基礎上,去談現有要檢討的部分。我擔任黨主席至今十個月,推動的案子都與公平正義有關,如加薪、工時降到四十小時。

被批評的施政內容,最近立刻就改的就是證所稅,另外是十二年國教,去年選舉,很多家長的不滿是來自於此。有四○%的孩子要考明星學校、受精英教育,就讓這 四成去考,但不應讓其餘六成的孩子陪著去承受壓力,讓他們在地就學,適才適所,政府要做的是把社區高中變多、變好,改善技職教育。

還有油電雙漲等政策不一定獲得民心,我們可以改,朱立倫與馬英九雖然都是國民黨,但施政上我會做得更有感、更能讓民眾接受,民眾可以思考其中的差異。

談卡關的年金改革

回到儲金制 就不會再惹抱怨問:年金改革是人民關切的問題,你會如何處理?

答:年金改革要重建大家對「行業正義」、「世代正義」的觀念。

行業正義,係指過去大家認為軍公教獲得比較高,勞工、農民比較低;世代正義,是指控上一代獲得比較高,這一代獲得比較低,這觀念要重新建立。

十八趴(退休軍公教優惠存款利率一八%的簡稱)被汙名化,因為十八趴是給一九九五年以前的公務人員,早期是恩給制(政府負擔退撫經費),現在的公務員早就沒有十八趴了,都是儲金制(由政府與公務人員共同撥繳費用),不能現在一竿子打翻二十年前的事。

行業正義,即是回到儲金制,儲得越多領越多,就沒有什麼好抱怨了。世代正義,則要重新建立觀念,即何謂「誰領得多」。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在國民黨中常會說,年金最大問題是人的生命越來越長,我們上一代平均六十歲退休,當時平均壽命七十歲,這些人領十年;現在平均活到八 十歲,等我們這一代退休時,是活到九十歲,更年輕一代說不定九十幾歲,也就是工作的時間一樣,退休有人領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以總額給付制來看,哪一個 公平?

所以年金改革還要包括個人帳戶、個人總額的觀念,儲金總額多少,該獲得的退休金是多少。所得替代率超高,是這幾年才有的情況,都是民國六十幾年、七十幾年 進入公務員體系,薪資再加上年資的累計,還有十八趴,集合起來替代率就超過百分之百,再過幾年又沒有了。需要讓各產業與各世代代表,共同面對這超越黨派的 問題,台灣才可能解決年金問題;否則,只要有政治人物煽風點火,年金改革永遠被卡住。

談國民黨黨產清理

一一追究各地黨產 變清算過去歷史問:《今周刊》曾為文討論不當黨產,例如帝寶這塊地原屬於日本放送協會,國民黨政府來台後,一紙公文交給中廣,中廣為黨營事業,就成了國民黨黨產;如今成為豪宅用地,當年是以九十億元成交,這算不算不當?國民黨願不願意面對?

答:今年一月我接手黨主席後,做所有的清理,凡屬於陳水扁執政時代行政院調查、監察院調查、法律訴訟,認為有所不當,共兩百一十七筆,我全部都歸還了。

國民黨現在的黨產主要是辦公大樓,我如果要一一去追究各地黨產,就要去承擔當時誰取得、誰買賣該處財產、錢何去何從,這變成清算過去歷史。處理後剩下黨員集資蓋的市黨部,來源都是很確定的,你不可能要求任何一個政黨黨產全數歸零。

中央投資公司目前淨值兩百億元出頭,其實光十八趴(國民黨退休黨工享有的優存利率)、黨保等是最大的負擔。曾有人建議要提撥一筆錢,把退休金扣除,問題是好幾千人還在領,一年要十幾億元,他們願不願意接受?

談王如玄軍宅風波

別用高標準 看她未任公職時的事問: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的軍宅問題,為什麼沒辦法清楚解釋,像是擠牙膏?

答:看一個人要看完整,現在談的都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事,王如玄是工人家庭出身,她的理財行為、法律與道德標準,與很多市民一樣。二○○八年她擔任勞委會 主委開始受檢驗,當時監察院有一份報告,提到王如玄、她的妹妹各一戶被檢舉,最後結論是法律上沒有問題,也無明顯道德瑕疵。

她擔任公職後的表現,才是真正該關心的重點。她參選副總統,將財產公開,綠營不需要一直追打,理財、財產管理標準,法是基礎,道德也是基礎,但不要用現在參選副總統的高道德標準,去看二、三十年前未任公職時的事,變成糾纏在這邊,台灣選舉不需要走向這一步。

如果國民黨也用一樣的方式對民進黨,大概也沒完沒了,可是我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很遺憾蔡英文主席都裝得一副好像……(編按:未說完),卻縱容周邊的人在打負面選戰,作為一個領導人,要知道負面選戰對民主是很大的傷害。

問:你與蔡英文二度對壘,如何看待這位對手?

答:新北市長選舉時,蔡英文陣營連續打我桃園的弊案,結果沒有一件案子成案,包括桃園國際棒球場,民進黨當時說那是台灣最爛的球場,但現在被評為最好的球場,民進黨可曾道過歉?

民進黨長期習慣用這樣的方式選舉,蔡英文擔任領導者,尤其與我一樣是學者出身,我常說我們要面對的不是自己,而是下一代。星雲大師推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最困難的是心,要存好心、存善念,她若心存善念就會明白,負面選舉對台灣、對下一代傷害很大。

問:不分區立委提名,受很大壓力?

答:反彈在預期之內。不分區全體名單的專業人士超過一半以上,安全名單中專業人士也超過一半;政治組扣掉國會議長,一位新人排第十四,因為中間那五位大家可能有不同見解,就全部打翻名單,但這五位在區域上代表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及花東,有其代表性。

撰文 / 郭淑媛、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64

端盤子端出省時妙點子 三年職位跳三級 羅明威 從魚販之子翻身五星飯店副總

2016-05-09  TWM

非科班出身、三十八歲的羅明威,如何從一個端盤子的基層服務員, 一路做到五星級飯店餐飲部副總經理,他有何職場發達的工作習慣和心法?

一個端盤子的基層服務員,一路晉升到管理逾兩百人的五星級飯店副總經理,要用多久時間來換?

這條發達之路,許多人或許一輩子都走不到,亞都麗緻大飯店餐飲部副總經理羅明威卻只花十三年,就負責飯店旗下天香樓、巴黎廳等知名餐廳的營運;很難想像,他是大學聯考英文拿七分、最高學歷只有高職的魚販之子。

國中就在魚市場半工半讀,「想給自己一個比較好的、有名字的工作」,是他進飯店當服務員的動力;雖然起薪不到兩萬元,還被親戚質疑:「扛磚頭一天也有三千元,好手好腳幹麼去端盤子?」但為了堵住親戚的嘴,凌晨他在市場賣魚,白天到飯店工作,兼兩份工作也不喊苦。

在飯店的同事多半是大學學歷,甚至喝過洋墨水,他卻常聽不懂客人說的英文,他天真地想,「台灣人聽老外講中文『你好嗎?』就很開心,自己英文破,只要敢講,他們也會覺得很親切,溝通應該不會太困難……。」就這樣比手畫腳溝通,練就出英文基礎口語能力。

當初曾在羅明威家魚攤採購的天香樓主廚楊光宗說,羅明威剛進亞都時,就很有熱忱,很喜歡接觸客人、與對方談笑風生,和同事也都打成一片,天生就有服務業的特質。回憶當時,羅明威不諱言,「我是初生之犢,單純就是不怕死!」

不拘泥工作範圍

站在公司立場 幫大家省時省力語文能力不強、又非餐飲科班出身,沒想到他喜歡觀察、善於與人溝通的特質,反而能一次次跳脫既有思考框架,把職場劣勢翻轉成優勢。

即使身處基層,相較於其他有飯店或餐飲業背景的同事,習慣按既定規則做事,一張白紙的羅明威,總不怕提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

例如,過去飯店為了擺放供應早餐的桌枱,總要大費周章地動員人力耗費一小時搬桌、布置,早餐結束後再花一小時移走。行之有年的流程,他卻靈機一動,把早餐枱變成裝飾品擺在原地,省去搬移的工夫。

羅明威透露,他不想工作太累,又怕別人說他偷懶,就常常動腦筋想讓大家工作更方便,「很多事情大家都想以前怎樣,或者已經是這樣,為什麼還要改變?」他強調,改變後,搞不好會讓自己輕鬆很多。

不拘泥於工作範圍,總是站在公司立場想著解決方案,羅明威在三年內從基層服務員、領班,快速晉升到經理,逐漸嶄露頭角的他,當其他年輕人甘於舒適圈、不願嘗試改變時,他卻緊緊抓住亞都朝中國擴張的外派機會。

遠離舒適圈

外派中國 三年摸透大小業務麗緻餐旅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徐儷萍觀察,知識、技巧、態度是職場三大技能,知識可以學、技術可以練,但態度最難得,多數員工拒絕外派,羅明威則不設限,「公司給的任務,他從沒有拒絕過,義無反顧地追求不同挑戰。」二○○七年,到中國接下籌辦蘇州亞緻酒店的總經理特助,他連Excel文書軟體、PPT簡報軟體都沒碰過,凌晨花八小時找資料、逼自己從頭學起。

羅明威說,「那時候自尊心強,直覺不能讓那些(中國)人認為你不行。」為了不讓自己丟臉,除餐飲業務外,他還一手包辦採購、工程、招募、客房與查帳,連菜單都花心思自己做。外派近三年時間,他所獲得的養分,相對於其他同年資的同事,增添了不同的視野和能耐。

○九年底,重回台灣職場接下北投楓漾麗緻飯店餐飲部經理後,他也懂得透過工作前做足準備等,持續累積自己的競爭力。

在星級飯店工作,名人貴客往往絡繹不絕,服務人員的一舉一動,自然也要受到高規格檢視,這時自我紀律便顯得重要。站在第一線的羅明威,對自己的要求是,始終維持口氣清新,工作時絕不吃蔥蒜等重口味的食物;為保持精神奕奕,他養成少食的習慣,一天甚至只吃一餐,以避免飽餐後易昏昏欲睡。

追求「零感服務」

比客人早一步滿足需求

除了自我紀律,應對也要得體。羅明威會要求自己和員工翻報紙,記下名人的長相和職稱,當名人到訪時,即使喊不出全名,至少能知道對方的職稱;另一方面,查看餐廳的預約名單,搜尋一下這些客人最近的新聞,「會很清楚知道什麼事情可以講,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提。」不只如此,他甚至進一步提升知識層次,去說和客人一樣的語言。利用工作空檔,他會閱讀藝術拍賣會或葡萄酒書籍,藉此掌握市面上名畫、古董或紅白酒的話題。

又例如,今年的藝術品春拍主題是張大千、趙無極,自己就要多涉獵這些大師的畫作;或現在最夯的葡萄酒是哪一支,最近哪支酒又有故事等等,「如果不了解這些事情,就沒辦法跟他們(客人)在頻率上共鳴。」羅明威心中最理想的目標是「零感服務」,即客人從進餐廳到用餐結束全程順暢,沒有特別感受到「服務」這件事。像是遇到比較草根性的董事長,他會技巧性介紹對方挑選餐點或紅酒,「董事長,你今天選這個請客,很有面子喔!」羅明威表示,要站在客人的立場,替他著想,通常客人是發生事情等你處理好後,才感受到好服務。「我的目標,是要讓這些不舒服不會發生,這才是好服務。」他從不諱言早期的賣魚出身和高職學歷,自尊讓他不服輸,不斷鞭策自己像海綿般快速吸收新知,「這行業很多人喝過洋墨水回來、學歷都很高,我們必須要超越他們,不然很快會被他們取代。」走得過的都不叫「困難」,叫「考驗」,考驗本來就是成功的必經險阻,羅明威不讓先天不利條件給自己懈怠的理由,更願意不斷挑戰自己,同時培養工作好習慣,才累積了從小服務員進階到副總經理的職場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18

連三年EPS逾七元 台積電老搭檔 端出亞洲第一 明日新星》「宏觀」陣痛五年 挑最難做的IC設計

2016-06-13  TWM

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宏觀微電子就注定要走一段辛苦的路程, 如今開花結果,成為國內少數可以與歐美一較長短的亞洲IC設計公司, 來自台積電的林坤禧及孫德風,花十年打進國際市場,也為台灣找到對抗紅潮的最佳利器。

創立至今十年,一度走過死亡幽谷的宏觀微電子公司(以下簡稱宏觀),如今已是全球領先的調諧器IC設計公司,並連續三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七元,成為今年未上市一百強中,最受矚目的新明星。

宏觀成立於二○○六年,由董事長林坤禧及執行長孫德風所創立,兩人曾是台積電一起合作十餘年的老同事,累積深厚的交情與默契,因此兩人先後離開台積電後,便創辦了這家台灣少見的以高頻、類比產品為主的IC設計公司。

林坤禧回憶,他於○五年三月從台積電退休時,當時受到董事長張忠謀的影響,想要創一番事業,於是選擇太陽能與IC設計兩個行業,先後成立了新日光及宏觀兩家公司。

走過死亡幽谷 打入國際市場林坤禧說, IC設計是知識密集產業,台灣在這個領域非常強,在選擇創業題目時,宏觀也挑選當時亞洲企業不敢切入的調諧器產業,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有高門檻競爭力、可以長期穩定獲利的事業。

也因為挑最難的路走,宏觀創立的前五年確實吃了不少苦頭。最初,公司主要研發團隊設在美國,但IC開發兩年後,最後卻以失敗收場。加上○八年又遇到金融海嘯,於是只好忍痛將美國團隊解散,○九年公司進行減資六成,之後再重新增資,在台灣招募一組新團隊進行研發,一直到一一年,產品才獲客戶認可。

回想公司前五年的慘澹經營,孫德風不禁感嘆,創業確實沒有原先想的容易。「記得公司最慘時,連下個月的薪水都擔心發不出來。」孫德風回憶,有一次同事向他請款,想買一個幾千元的白板,但他想了好久,最後還是沒有批准,請同事把自己辦公室那一塊先拆下來拿去用。

「那種感覺,就像走在鋼索上,隨時會掉下來。也很像棒球打到七局下半,比分還是零比十,大家會開始懷疑,我們還要再打嗎?」孫德風說。

在宏觀創業過程中,橫跨科技與企管兩大領域的林坤禧,扮演如球隊教練的角色。「所有創業家都要面對﹃死亡幽谷﹄的考驗,最重要的是,團隊有沒有夠好的人格強度,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客觀地跳出來看自己、做判斷。」林坤禧說,雖然當時公司情況確實不好,但他可以感受到,「團隊一直沒有放棄,士氣也一路上來,有很大機會熬過挑戰。」因此,身兼董事長與總策略長的林坤禧,不僅引進老牌富鑫創投入股,在公司減增資過程中也一路力挺,讓團隊順利熬出頭。

從這段經歷,也看得出林坤禧與孫德風之間充分信任與合作的默契。一九九四年,原本在美國IC設計公司IDT任職的孫德風,回台加入台積電,當時就是由林坤禧延攬回來,孫德風歷任行銷、研發、資訊及自動化等領域,並在三十八歲就擔任處長,是當時台積電最年輕的處長。

如今,宏觀已站穩亞洲最大的高畫質電視調諧器廠商,也是亞洲唯一數位機上盒的調諧器廠,面對的都是歐美對手,包括MaxLinear、博通、恩智浦等公司,是少數可與歐美大廠平起平坐的亞洲IC設計新秀。

開發類比IC 擊敗中國對手至於中國競爭對手銳迪科,由於產品競爭力不夠,如今也逐漸淡出市場。孫德風說,中國業者會選擇投入營收規模很大的數位IC產品線,希望賺「快錢」,但對於開發時間很長的類比IC,就沒有耐性去磨。「這也證明選擇最難的題目,才是台灣對抗紅潮的最佳利器。」今年五月,宏觀從待了十年的工研院育成中心,歡喜搬到竹北新居。走過連白板都買不起的日子,如今宏觀到處都放著白板,讓同仁可隨時有問題就討論。「就像蓋一間好的房子,可以住五十年以上,我們也要有這樣的精神,讓公司保持不畏挑戰的創新精神,永續經營下去。」

宏觀微電子

成立時間:2006年

董事長:林坤禧(右)

執行長:孫德風(左)

資本額:2.24億元

主要業務:電視、機上盒及衛星等矽晶片調諧器

撰文 / 林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