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rend follower 的否極泰來--屢敗屢戰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trend-follower_03.html

以前經常都講,沒有人Day 1參予市場就是股神,聲稱自己從沒挫敗只是自欺欺人。

正如黃國英《決勝在期權》之中所講:實至名歸的投資名師,全球只得一家,名字叫做市場......學習投資的正途,是不斷從失敗中領悟,修正方法改良技巧。絕世的投資高手,莫不試過重大的挫敗,然後苦學鑽研,從新站起,再建立成就。自己在市場交學費不要緊,最重要是學到一些東西,令自己以後減少犯錯,不斷改善績效。

自己一直在講的原則,例如尊重市場、分散投資、風險管理、死牛戒毒所四大規條等等,全部都是在自己的挫敗中學習得來。錯第一次是入世未深,重覆犯錯就是死蠢。

自己07年重倉了HSBC,教訓是學會尊重市場,所以07年11月懂得在 $130-131 跟HSBC 一刀兩斷。

08年8月我重倉了思捷,末期業績一開,藍籌股也是要一開市就裂口下跌兩成,兩年半後的今天那個下跌裂口仍未補回。我學會了避免用倒後鏡看事物、技術分析的作用、長揸死牛的禍害、以及分散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

金融海嘯中08年回報是負35%,就學會懂得經濟和信貸周期的重要性、道氏理論、熊走勢的分析、贏谷輸縮的道理,而不是滿足於熊市死唔去就以為自己做得對。

到10年5月錯誤在底位清了倉,學會了假突破的問題,以及再進一步學習技術分析、轉勢的判斷和觀市的技巧,也明白到不同市況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的重要性, 例如Cup-with-handle 或者突破的買入法,只能在單邊趨勢市才能得到好效果;Swing-trading 和 trend-trading 的特性和互補功能、對沖的操作和意義等等。學會了這些在今年2-3月的市況就很有用,尤其是今年日本地震後的假突破穿底,操作上無論是市況的判斷、心理質 素或者技巧上都比以往好得多。

然後到去年9月的大單邊升市,錯誤過早沽出利邦、華晨、和黃等股票,卻重倉了較落後的建滔、ASM Pacific、和記電訊等等。明白到自己時常低估了某些強勢股的上升潛力,而在上升單邊市一旦開始出現,押注在領先股和突破股的勝算和幅度,往往比落後 整固的股票為大。當然ASM Pacific 、和電等股票12月開始都有突破,但買賣的時機判斷錯誤,也得承認是個錯誤。若然把這些問題修正和避免,回報一定比歷史好得多。

而到去年10至12月的造淡和對沖經驗,也開始慢慢摸索到什麼時候應該做淡,以及用什麼工具來做,對沖的意義是什麼等等,也發現自己造好很大膽但造淡時常不夠狠、注碼控制的問題等等。

市場的確是投資的名師,每一天都有新鮮的事物,每一段時間操作過後都有改進的空間。個別的事件,例如最近的日本地震,令我知道自己原來不知道日本原來在電 子和汽車的產業鏈有那麼大的重要性,隻富士康跌了兩天才知道問題所在而止損,否則早一天止損的話損失可能會少一些。又例如去年初炒賣中煤能源的失敗經驗, 令我知道中煤的問題和弱項,今年炒煤股就不會中招了。又例如保利協鑫這隻股票,去年有幾個朋友推薦過我都沒有理到,到今年初開始發現走寶,那我才開始學習 太陽能產業的資料,至少知道上中下游做什麼,哪間公司做什麼部份的東西,行業市場大概是如何等等,至少不會選中STP這些廢股。

有時還會有一些和操作沒有直接相關,但很有趣的東西學到:例如研究江西銅時會發現提鍊銅的過程會造出流酸,所以江西銅有銷售流酸的產品(當然佔整體銷售額 比重不大)。在研究流酸的功用時,發現流酸除了用來製造肥料、清潔劑、使用在製鋼工業等等,經會計Sir指點下,原來流酸是可以用來造炸藥(以前以為造炸 藥只是用硝酸,原來硝酸和流酸都要用)。

說了一大堆,是希望能夠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令大家明白不斷重覆檢討自己的錯誤,不斷學習新的事物,以及不斷優化自己的技巧和心態,以達致精益求精,不斷 提升回報、減低風險的效果。一個頂級的運動員,無不花無數小時訓練和檢討自己的弱點,不斷學習和改進。最令我覺得搞笑的是一些人,自以為王道在自己手裏, 執行甚至教其他人作所謂「懶人投資法」,死揸死溝某一兩隻中資金融大藍籌和某些股價不斷下跌的「高息股」,滿足於自己那狹小的能力圈,經常重覆懷愐自己昔 日光輝、自吹自擂,而不知道天下之大,錯失無數機會。日日乜都唔做唔學坐定定等收錢(現在已變成等發達)?最有可能的結果只是成為極度專業投資者的點心。 又或者像黃國英所講:吹水容易,贏錢難;長揸廢股,身家殘。賺大錢若是那麼容易,天下間還有窮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7

Trend follower 的否極泰來--能力圈永遠嫌不夠大 在市場提款(死牛戒毒所)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trend-follower_04.html

高手和庸手的分別在於,高手相識股王之微時,而庸手卻到股王爆到人盡皆知的時候,才發現它的存在,但為時已晚。

好的投機或者投資其實是一個等運到的過程,一個良好的投機者,在市況悶得令人打呵欠的時候,也不能夠鬆懈對市場的觀察。一些股票重要的異動,往往就在悶到抽筋的市況中悄悄發生。一般人則在悶市中選擇睡覺關機不看,到一些股票抽到爆機才發覺走漏了眼。

很多人時常觀市,卻沒有系統性的觀察市場或者監察自己的watchlist,沒有目的和焦點,看了半天也得不出任何結論和方向(市況是Range- bound market?Trending market?向上還是向下?要買進造淡還是靠邊站?買什麼造淡什麼?值搏率有多少?),多數勞而不獲。另一個極端是,有一些人認為自己私務職務繁忙,無 暇觀市,進而引用巴老或者林治的「名言」謂之觀市無用,然後嘲弄其他進行觀市之人浪費時間(但那些「繁人」卻有很多時間自己撰文甚至在各大財經Blog留 言?)。前後兩者結果都是一樣,不是錯失很多機會,就是危機意識不足,市場正在崩盤也不察覺。尤其是後者,Buy-and-hope 者為眾。

說到底,每個人每天都只有廿四小時運用,如何充份利用時間才是關鍵。有個神級的Blogger能每天追縱800隻以上的股票,令人嘆為觀止。很多人對此得 啖笑就算,但我對此想深一層後,卻認為那並非高不可攀,甚至對該前輩的認真態度心存敬意。他令我想起 Peter Lynch 提到,作為一個專業基金經理,理應對交易所每一隻股票有所認識。說笑嗎?交易所有幾千隻股票啊!怎可能做到。Peter Lynch 說:嗯,對,的確如此,我建議你可以嘗試由A字頭的股票開始睇起。

那當然我們作為業餘投資者能力是有限,沒必要強求認識每一種交易工具和每一檔股票。可是,盡量擴大自己的能力圈是很有用的。滿足於自己只研究一個行業的幾 隻股票,其他的通通沒研究,假如該行業景氣不好,板塊長期點穴,就算選中該行業最強的股票也無濟於事。能數一二三的馬只是匹馬,永遠不能成為數學家。

我很奇怪一些只主力集中研究金融股的業餘人士,對匯豐、宏利、中人壽等股票每隻發表數千上萬字的報告,其內容和計算對我這種菜鳥來講就算不是深不可測,也 悶出個鳥來。但無論分析如何,其結論都是那幾隻股票是優質股。雖然有虧損或者增長放緩,但對前景仍然樂觀,繼續持有,它們會繼續發光發亮。話雖如此,但持 股股價多年並無寸進,仍然只賺不止蝕。

香港是個奇怪的地方,保險股、銀行股的財務表基本上最為艱澀難懂,不明白為何散戶最愛保險股、銀行股:或月供投入、或訓身投入、或死牛長揸,在崩盤中至死 不渝甚至擺出血肉長城,究竟該股票的 Upside 和 Downside 在哪裏?有什麼風險因素?軀動股價運行和派息的因素是什麼?其實大部份人都是一知半解。不太懂其實是正常的,事實上如HSBC複雜的公司,鮮有專業的分析 員事前估得準它的業績,更何況業餘老散?

由於金融股的複雜性,那些人專注了複雜的金融股後,再也無力或者沒時間研究其他行業。既然身為業餘玩家,何不捨難取易?市場上有大量其他業務簡單易懂、前 景不俗的優質股票可供研究。研究十間簡單業務的公司所需的時間,隨時比研究一間HSBC或者宏利少得多。再者,我認為研究的深度去到能夠解答--1. Upside 和 Downside 是什麼和有多少;2. 什麼因素會軀動股價的運行、催化劑是什麼--就已經足夠。過份鑽研、資料過多,並無助於爭取更多回報,反而左諗右諗會諗歪,結果仲衰過乜都唔諗,兼且浪費 時間。深度適可而止,於廣度方面擴闊一些會更有用,成功捕足到牛股的機會更加高。

有些人會奇怪為何我們能追縱多個板塊,其實並不奇怪,現在網上程式十分方便,用個Editgrid已可以將眾多股票分門別類組合,簡單的報價功能已能幫助 我們觀察不同類別股票的強弱走勢。而我們炒股多年,只要是平常肯用心做一些功課,不同的股票資料數據日積月累,提到某某股票,我們多數都能約略知道公司做 什麼、往績優劣、是否老千、以及有什麼重點要觀察等等。

業績公佈連珠炮發,平常有做資料整理的話,各股票的業績優劣,短時間內已能約略知悉。假如平常游手好閒,當然會手忙腳亂。就像平時不溫書的學生,突然要考 十科,臨急抱佛腳,必然會十分吃力。突然股票出業績後被洗倉,洗了一天半日仍不知所以然,那時候才慌慌張張細讀業績、上網求救或者 phone-in 財演詢問,實在為時已晚(或者學黃國英話齋:實在慢過萬金油)。有識之士,一早已作充份應變,或先於後知後覺之徒及早斬纜、或人棄我取,了然於胸,將損減 到最低,並部署了反擊。

用心、勤力、以及自省,不斷日積月累擴大自己的能力圈,方能增加捕捉機會的頻率,以及減低機會成本或者環境因素帶來的損失,提升績效。固步自封,這個沒時 間,那個沒研究,什麼都不懂,怎會比市井師奶有更大的優勢?為了有更大的優勢,我只會嫌自己的能力圈不夠大,並不斷透過學習來擴大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